第二章 土壤温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农业界限温度 1、是指对农业生产具有普遍意义的,标志某
些重要物候现象或农事活动的开始、终止或 转折的温度,又称界限温度。 2、几个重要的指标(界限)温度 (1)0 ℃--土壤冻结与解冻; (2)5 ℃--早春作物播种、多数树木
开始生长; (3)10 ℃--多数作物生长活跃; (4)15 ℃--喜温作物积极生长。
了解地面热量平衡方程及意义 掌握土温、气温的周期性变化,土
温、气温与植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掌握几个概念:土壤热容量、活动 积温、有效积温。
2.1 土壤温度
一、土壤热量的来源
1.太阳的辐射能
2. 生物热
土壤微生物的分解
3. 地球内热
由地球内部的岩浆传导至地表的热。但因地壳导热 能力差,因此这部分热量占的比例小,但温泉附 近,这一热源不可忽视。
D、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
三 土壤的冻结与解冻
土壤冻结:土壤温度低于0 ºc,水分结冰,土 壤坚硬,称为冻结。与天气、地势自然覆 盖等因素有关。
土壤解冻:太阳辐射增强和土壤深处热量向 上传递,冻土融解,为解冻。由下而上、 由上而下两个方向解冻。
2 空气温度的变化
一 气温的日变化
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受以下因素影响:
特点:
(1) 纬度愈高,温度的年较差愈大; (2)表层土壤月平均温度的最大值出现在
7月,最小值出现1月; (3)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温度的变幅减少,
10米以下的土壤,已为常温层;
土温的年变化
3、土壤温度的垂直变化
辐射型: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夜间 和冬季
日射型: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白天 和夏季
过渡型:土壤上下层的温度具有辐射型和日 射型的综合特征。昼夜或四季交替时期。
小测验
1土壤热容量随土壤湿度的增加而( A )。
A、增大
B、呈线性递减
D、呈指数递减
C、不变
2土壤温度的垂直分布中日射型是( A )。
A、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
B、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C、土壤温度随深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和降温都很剧烈。
土壤导热率:土壤传热能力大小的物理 量,土壤导热率大,地表温度升降就越 缓和。
土壤水分的导热率较大,土壤空气的导 热率较小,水分越多,导热率越大。干 燥疏松的土壤导热率小,热量不易下传 ,白天得热后表层温度高,晚间表层温 度低。
锄头下有火,锄头下有水
锄头下有火,是说锄头松土后造成土壤孔 隙中空气含量增加,水分含量降低,土壤 的热容量减小,升温快。
Qs=R-P-B-LE
所以: Qs为正值时,地面得热大于失热,地面升温; Qs等于零时,地面热量收支相等,地温保持不变 Qs为负值时,地面得热小于失热,地面降温;
土壤的热特性包括:
土壤热容量:是土壤容热能力大小的物 理量;热容量大的土壤升温降温慢,温 度变化慢。反之则变化快。
一般来说,土壤中含水量越高,热容量越 大;空气含量越高,热容量越小,升温
➢天气状况
三 气温的垂直变化
对流层中气温垂直分布特点:气温随高度的 增加而降低,但存在特殊情况:
逆温: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 增加。分为辐射逆温、平流逆温、下沉逆 温、锋面逆温四种类型。
农业上,逆温现象有利于防霜、防治病虫害
思考?
逆温现象出现的时候,为什么天 空总是灰蒙蒙的?逆温在农业上有哪 些应用?
3 温度对农业的影响
一 土壤温度与农业生产 1 影响植物根系对水分和矿物质的吸收; 2 影响种子的发芽、出苗; 3 影响作物地下贮藏器官形成 4 影响地下微生物和昆虫的活动 5 影响耕作和肥效
二 空气温度和农业生产
一 三基点温度是指作物在生长发育 过程中能忍受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 和遇到的最适温度。
二 周期性变温对植物的影响 1、在一定的范围内,白天温度高,光合作
用强;夜晚温度低,呼吸作用消耗小, 即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并使 产品的质量高。 2、利用昼夜温差,可控制植株的高度;温差大, 植株的节间长度增加;减少温差,或在温室 中使用负温差,可矮化植株(国内外已应用在 一品红、秋海棠、菊花、百合花花卉等的 生产上)。
二 土壤温度的影响因子:
➢地面热量差额:地面热量的收入 与支出之差Q.
➢土壤热特性:指土壤的热容量和 土壤的热导率。
R
L E
P
L
R
E
P
Qs
B B
(白天)
(夜间)
地表面热量收支示意图
பைடு நூலகம்
R: 辐射差额;
B:地面与下层土壤的热交换;
P:地面和近地气层的热交换;
LE:水分蒸发和凝结进行的热量交换;
R=P+B+LE+Q
(1)土表温度最大值出现在午后、最小值出现 在日出前。
(2)表层土壤温度日较差最大,土壤深度愈深, 温度日较差愈小,土壤深度40厘米以下, 温度 日变化基本消失。
(3)土壤深度每增加10厘米,温度最大值、最 小值出现的时间落后2.5 -- 3.5小时。
土温的日变化
2、土壤温度的年变化(Annual variation)
➢ 天气状况:晴天>阴天;干燥天气>潮湿天气 ➢ 下垫面的性质:陆地>海洋 ➢ 纬度:高纬度>低纬度 ➢ 季节:春季最大,夏季>冬季 ➢ 地形:凹地>平地>凸地
二 气温年变化
北半球中高纬陆地上,最热月7月,最冷月1 月;海洋比大陆延迟一个月。气温年较差 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纬度:高纬度>低纬度
➢距海远近:大陆>近海
锄下有水的说法意思是在作物生长一定时 间后,土壤在重力沉降和雨水的冲刷下, 变得坚实,使毛细管比例增加,毛细管的 强吸水性导致地下较深土层的水分蒸发增 大,因此此时锄地,切断毛细管,可起到 减少蒸发,保墒作用。
二、土壤温度的变化 (Soil temperature variation)
1.土壤温度的日变化(Daily variation) 特点:
总结
天气、气候、农业气象学的概念
昼夜和季节的变化,日照时间的变化。
大气上界的光谱成分,太阳辐射在大气中的 减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和其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光谱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光照 时间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第二章 土壤温度和空气温度
本章学习内容
土壤温度 空气温度 温度对农业生产的意义
学习要求
四 积温(Accumulated temperature)
1、积温的概念: 指某一时段内逐日 平均温度累加之和。称为植物在此期 间的积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