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
《客至》原文翻译及分析
《客至》原文翻译及分析一、协议关键信息1、作品名称:《客至》2、作者:杜甫3、原文内容4、翻译版本5、翻译特点及技巧6、诗句分析角度7、诗歌表达的情感8、诗歌的艺术特色二、《客至》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三、常见翻译版本1、房屋的南北都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天天结队飞来。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
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
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2、房前屋后都是一波春水,群鸥日日飞去又飞回。
长满花草的小路从未因客来访而清扫,柴门今天为您敞开。
离市集太远盘中没有多样的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旧醅。
是否愿意与邻家老翁相对而饮,隔着篱笆招呼他过来一起干杯。
四、翻译特点及技巧1、直译与意译相结合在翻译诗句时,对于一些能够直接对应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直译的方法,如“舍南舍北皆春水”直译为“房屋的南北都涨满了春水”,“盘飧市远无兼味”直译为“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
对于一些蕴含丰富文化内涵和意象的词句,则采用意译的方法,以更好地传达诗句的意境和情感。
例如,“但见群鸥日日来”意译为“只见鸥群天天结队飞来”,更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2、注重词汇的选择翻译时精心挑选词汇,力求准确、生动地表达原诗的意思。
如“蓬门”翻译为“草门”,“旧醅”翻译为“陈酒旧醅”,既贴近原意,又易于理解。
3、保持诗句的韵律和节奏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原诗的韵律和节奏,使翻译后的文本在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美感。
虽然无法完全与古诗的格律相媲美,但通过适当的调整语序和用词,使译文读起来较为流畅。
五、诗句分析角度1、写景抒情诗的前两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通过描绘春水环绕、群鸥翔集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孤寂之感。
杜甫《客至》原文译文赏析
杜甫《客至》原文|译文|赏析《客至》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客至》原文唐代: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及注释译文房前屋后都是一波春水,只见群鸥日日飞去归来。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
集市太远,盘中的饭菜实在简单;家境贫寒,只有陈年浊酒招待。
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注释⑴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相过,即探望、相访。
⑵舍:指家。
⑶但见:只见。
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⑷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⑸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⑹市远:离市集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无兼味,谦言菜少。
⑺樽:酒器。
旧醅:隔年的陈酒。
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⑻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
⑼余杯:余下来的酒。
赏析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也是过于单调。
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15《客至》-2021年高考语文必背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解析版)
2021年高考必备72篇古诗文合集(原文+注释+赏析+默写)(全国通用版)15 《客至》《客至》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客至》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舍:指家。
但见:只见。
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市远:离市集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无兼味,谦言菜少。
樽:酒器。
旧醅:隔年的陈酒。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
呼取:叫,招呼。
余杯:余下来的酒。
【赏析】诗歌鉴赏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客至》全文与赏析
《客至》全文与赏析《客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内容如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时所作,描绘了他迎接客人的喜悦心情以及生活的简朴。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诗人先从户外的春水和群鸥落笔,描绘出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机的景象。
春水环绕着房屋,群鸥每日飞来,烘托出一种清幽、闲适的氛围。
但这里的“群鸥”也隐隐透露出诗人的孤独,因为鸥鸟通常被视为孤独的象征。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两句是全诗的核心,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诗人说长满花草的小路从未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清扫过,今天因为您的到来,我这柴门才首次打开。
“不曾”与“今始”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客人的尊贵和诗人的喜悦。
同时,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平日里的孤寂,以及对友情的渴望和珍惜。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写的是款待客人的饭菜和酒。
由于离市集较远,所以菜肴比较简单,没有多样的美味。
家中贫困,酒也只是自家酿的陈酒。
这两句一方面体现了诗人生活的拮据,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他的真诚和朴实,不因条件简陋而对客人有丝毫怠慢。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诗人询问客人是否愿意邀请邻居老翁一同饮酒。
如果愿意,就隔着篱笆把他喊来,一起把剩下的酒喝完。
这一细节展现了诗人的热情豪爽,以及邻里之间的和睦融洽,将欢乐的气氛推向高潮。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厚。
通过对环境、动作、语言的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迎客、待客的场景,以及与客人之间的亲密无间。
在平淡的叙述中,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对仗工整。
颔联的“花径”对“蓬门”,“不曾”对“今始”,“缘客扫”对“为君开”,颈联的“盘飧”对“樽酒”,“市远”对“家贫”,“无兼味”对“只旧醅”,不仅在形式上整齐美观,更在内容上相互映衬,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客至》全文与赏析
《客至》全文与赏析《客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全诗内容为: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首诗写于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之时,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真挚的友情。
诗的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描绘了草堂周围的环境。
春水环绕着房屋的南北,群鸥日日飞来,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孤寂的氛围。
这里的“皆春水”给人以开阔的视觉感受,而“群鸥日日来”则在宁静中增添了些许动态,然而群鸥并非访客,反衬出诗人平时的少有人来。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是整首诗中情感最为真挚热烈的部分。
那长满花草的小路,从来不曾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清扫,如今这柴门也是因为您的到来才首次打开。
这两句体现出诗人对客人到来的极度欢喜和重视,一扫之前的孤寂,充满了热情与期待。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则描绘了款待客人的简单菜肴和酒。
由于离市集较远,准备的饭菜比较简单,家中贫困,酒也只是陈酿。
这两句虽是在说条件的简陋,但丝毫没有影响诗人的热情,反而更显真诚与质朴。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把欢乐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诗人询问客人是否愿意邀请邻居老翁一同饮酒,隔着篱笆呼喊把他叫来一起干杯。
这种不拘礼节、随意自然的态度,充分展现了主客之间的融洽关系,也体现出诗人在困境中依然能保持乐观豁达的心境。
整首诗以亲切自然的语言,细腻地描绘了客人来访时的情景和诗人的心情。
从环境的描写到对客人的欢迎,再到款待的简单,以及最后邀请邻翁共饮,层层推进,情感真挚而热烈。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语言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却能将生活中的小场景描绘得生动而富有情趣。
如“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以朴素的语言传达出深厚的情谊,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真诚。
同时,通过对环境、饮食等细节的描写,烘托出了温馨的氛围。
从主题上看,《客至》不仅仅是简单地记录一次客人来访,更反映了诗人在历经颠沛流离后的安定生活中,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杜甫《客至》赏析「详细」
杜甫《客⾄》赏析「详细」杜甫《客⾄》赏析「详细」 《客⾄》是唐代伟⼤诗⼈杜甫创作的⼀⾸七律,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
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清丽疏淡,与⼭⽔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
客⾄ 舍南舍北皆春⽔,但见群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解 这⾸洋溢着浓郁⽣活⽓息的诗,据黄鹤《黄⽒集千家注杜⼯部诗史补遗》讲,是上元⼆年(761)春天,杜甫五⼗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
这是⼀⾸⾄情⾄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情。
作者⾃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认为,这位客⼈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
“明府”,是唐⼈对县令的尊称。
相“过”,即探望、相访。
句解 舍南舍北皆春⽔,但见群鸥⽇⽇来。
草堂的南北,春⽔漫漫,只见鸥鸟天天成群⽽⾄。
⾸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皆”字写出春江⽔势涨溢的情景,给⼈以江波浩渺、茫茫⼀⽚之感。
鸥鸟性好猜疑,如⼈有机⼼,便不肯亲近,在古⼈笔下常常是与世⽆争、没有⼼机的隐者的伴侣。
因此“群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活不免有⼀丝单调、寂寞。
“舍”,⾃称其家为舍,这⾥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春⽔”,指流经草堂的浣花溪。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花草遍地的.庭院⼩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蓬草编成的门,因为你的到来,今天才打开。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与客⼈谈话的⼝吻,增强了⽣活实感,表现了诗⼈喜客之⾄,待客之诚。
其对仗颇具匠⼼,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互⽂⽽⾜。
《客至》原文翻译及赏析
《客至》原文翻译及赏析一、关键信息1、诗歌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2、作者:杜甫3、诗歌体裁:七言律诗4、创作背景:此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落成后所作5、诗歌主旨:表达了诗人对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展现了其生活的简朴与真诚二、原文翻译1、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译文: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2、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译文: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
3、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译文: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
4、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三、诗歌赏析11 情景交融,营造氛围诗歌开篇以“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描绘了一幅春水环绕、鸥鸟翔集的宁静景象,既点明了诗人居所的清幽环境,又烘托出一种闲适、孤寂的氛围。
春水的满溢和群鸥的自在,与诗人内心的渴望交流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客人的到来埋下伏笔。
111 细节刻画,凸显真情“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两句通过对花径和蓬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平素生活的清寂和对客人到来的格外珍视。
不曾打扫的花径和从未开启的蓬门,在客人到来之时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的喜悦和热情。
112 质朴语言,展现生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诗人以朴实无华的语言道出了生活的简朴。
由于住处离集市较远,菜肴简单,酒也只是家中的陈酿。
然而,这种真诚的描述并未让人感到寒酸,反而更凸显出主客之间不拘泥于物质的深厚情谊。
113 邻里互动,增添情趣“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诗人邀请客人与邻家老翁一同畅饮,将欢乐的氛围进一步扩大。
隔篱呼取的细节,充满了生活气息,展现出乡村邻里之间的和谐与融洽,也让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温暖。
高中《客至》赏析
客至杜甫〔唐代〕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余尽杯。
一、译文及注释译文草堂的南北绿水缭绕、春意荡漾,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没有因为迎客而打扫,只是为了你的到来,我家草门首次打开。
离集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境贫寒只有陈酒浊酒招待。
如肯与邻家老翁举杯一起对饮,那我就隔着篱笆将他唤来。
注释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相过,即探望、相访。
舍:指家。
但见:只见。
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市远:离市集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无兼味,谦言菜少。
樽:酒器。
旧醅:隔年的陈酒。
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
余杯:余下来的酒。
二、创作背景此诗是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
杜甫在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
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三、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
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四、评价这是一首工整而流畅的七律。
前两联写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后两联写待客,见村家真率之情。
篇首以“群鸥”引兴,篇尾以“邻翁”陪结。
在结构上,作者兼顾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客至》(解析版)
2022年高考语文必背古诗文《客至》《客至》原文翻译注释赏析《客至》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舍:指家。
但见:只见。
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市远:离市集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无兼味,谦言菜少。
樽:酒器。
旧醅:隔年的陈酒。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
呼取:叫,招呼。
余杯:余下来的酒。
【赏析】诗歌鉴赏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
《客至》全文及分析
《客至》全文及分析《客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这首诗的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描绘了草堂周围的环境。
诗人的居所南北环绕着春水,群鸥日日飞来,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然而,在这看似美好的景象背后,却透露出一丝孤寂,因为只有群鸥为伴,鲜有人至。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是流传千古的名句。
长满花草的小路从未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打扫过,今天因为您的到来,我这蓬草编织的门才首次打开。
这两句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客人到来的欣喜,也从侧面反映出此前的冷落与寂寞。
诗人用质朴的语言,传达出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他对友情的珍视。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则描写了款待客人的情形。
由于住处离集市较远,所以菜肴简单,没有多样的美味。
家里贫穷,酒也只是陈酒。
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生活贫困,但他却毫不介意,以真诚和热情对待客人。
这种朴素而真诚的态度,更能凸显出友情的纯粹。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
诗人询问客人是否愿意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饮酒,把剩下的酒一饮而尽。
这一细节充满了生活气息,表现出诗人不拘小节、豪爽洒脱的性格特点,也让整首诗的氛围更加欢快、融洽。
从整体上看,这首《客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情感真挚。
全诗围绕着客人的到来展开,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客人的期盼、欢迎以及与客人相聚时的喜悦之情,没有丝毫的做作和虚假。
其次,生活气息浓厚。
诗中描绘的场景和细节,如打扫花径、准备简单的饭菜和酒,都非常贴近生活,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而又亲切的氛围。
再者,对比手法的运用。
诗的前半部分通过“不曾缘客扫”与“今始为君开”的对比,突出了客人到来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后半部分通过“市远无兼味”与“家贫只旧醅”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贫困与招待客人的真诚。
古诗《客至》释义
古诗《客至》释义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这首诗的意思是: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点明诗人居住的环境;“皆春水”,暗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群鸥日日来”,点明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是“只见”的意思,不仅表现了群鸥的可爱,也表现了作者的寂寞心情。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
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实写待客。
诗人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
“盘飧”,指盘中的菜肴;“兼味”,指菜肴的丰盛;“樽酒”,指家中的美酒。
这两句是说,由于离市太远,盘中的菜肴很简单,只有家酿的陈酒可以招待客人。
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以邀邻助兴的细节作结,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
诗人高声呼喊着,请邻翁共饮作陪。
这一细节描写,细腻逼真。
可以想见,两位挚友真是越喝酒意越浓,越喝兴致越高,兴奋、欢快,气氛相当热烈。
就写法而言,结尾两句真可谓峰回路转,别开境界。
《客至》原文及翻译
《客至》原文及翻译
一、《客至》原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二、《客至》原文翻译
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
三、《客至》作者介绍
杜甫,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
乾元二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
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
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古诗文《客至》赏析
古诗文《客至》赏析客至唐朝: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客至译文及注释【译文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注释①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明府,县令的美称。
客至鉴赏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含弦外之音: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作者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寞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把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作者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说,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
前句不仅说客不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落。
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
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画。
《客至》全文与注释
《客至》全文与注释《客至》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诗人先从自己居住的环境写起。
房子的南面和北面都环绕着春水,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的鸥鸟飞来。
这里营造出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也透露出诗人闲居的孤寂。
春水环绕,本是美好的景象,但只有鸥鸟为伴,暗示着诗人少有访客,生活略显单调。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长满花草的小路从来没有因为客人的到来而清扫过,今天这柴门才第一次为您打开。
这两句表现出诗人对客人到来的欣喜之情。
以往的寂静无人,与此刻为客开门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客人的尊贵和诗人内心的激动。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由于离集市较远,盘中的饭菜比较简单,家里贫困,酒也只是自家酿的陈酒。
这两句体现了诗人的真诚和朴实,他没有刻意去准备丰盛的佳肴美酒,而是如实相告,展现出主客之间关系的亲密和不拘泥于形式。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如果您愿意和邻家的老翁一起对饮,我就隔着篱笆把他喊来,一起喝完这剩下的酒。
这最后的两句进一步烘托出欢快热烈的气氛,诗人的热情好客尽显无遗,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他与客人之间融洽和谐的关系。
接下来,咱们逐句详细注释一下。
“舍南舍北皆春水”中,“舍”指房屋。
这句是说房屋的南边北边都有春天的水流。
“但见群鸥日日来”,“但见”意思是只看到。
“群鸥”指一群群的鸥鸟。
这句是说只看到鸥鸟每天飞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花径”指长满花草的小路。
“缘客扫”因为有客人来而清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蓬门”指用蓬草编成的门,借指贫苦人家。
“为君开”为您打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盘飧”指盘中的饭菜。
“市远”距离集市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樽酒家贫只旧醅”,“樽酒”指酒杯里的酒。
“旧醅”指旧酿的酒。
“肯与邻翁相对饮”,“肯”表示愿意。
《客至》原文赏析
《客至》原文赏析《客至》原文赏析1原文: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诗词赏析:这首诗作于诗人入蜀之初,在杜甫历尽颠沛流离之后,终于结束了长期漂泊的生涯,在成都西郊浣花溪头盖了一座草堂,暂时定居下来了。
诗人在久经离乱,安居成都草堂后不久,客人来访时作了这首诗。
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面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表现出宾主之间无拘无束的'情谊,诗人为人的诚朴厚道跃然纸上。
诗中流露出一种闲适恬淡的情怀,诗语亲切,如话家常。
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讲,这是761(上元二年)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
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记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
“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相“过”,即探望、相访。
《客至》原文赏析2客至作者: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注解1、盘飧:泛指菜肴。
2、旧醅:隔年的陈酒。
3、取:助词。
译文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这柴门今天才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盘中没好肴菜,家底大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邻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尽余杯!赏析这首诗是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
全诗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
诗好在自大然浑成,一线相接,如话家常。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
唐诗《客至》
唐诗《客至》相关推荐唐诗《客至》唐诗《客至》1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杜甫诗鉴赏这是一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纪事诗,表现诗人诚朴的性格和喜客的心情。
诗人自注:喜崔明府相过,简要说明了题意。
一、二两句先从户外的景色描写,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诗人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描写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表现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足见环境清幽僻静,为诗人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但见,言下之意:群鸥固然可爱,而不见其他的`来访者,不是也过于单调么!诗人就这样寓情于景,表现了他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寥心情。
这就为贯串全诗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颔联将笔触转向庭院,引出客至。
诗人采用与客谈话的口吻,增强了宾主接谈的生活实感。
上句说,长满花草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
下句写,一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寥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得喜出望外。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薛深厚。
前句不仅说不常来客,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更说明两人交情之深厚,为后面的酣畅欢快作了铺垫。
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以上虚写客至,下面转入实写待客。
诗人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刻划。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我们仿佛看到诗人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听到诗人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西不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十分亲切,很容易从中感觉到主人竭诚尽意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仄,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
字里行间充满了友好的融洽气氛。
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翻译赏析
杜甫《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翻译赏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出自唐诗三百首全集,其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前言】《客至》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
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
全诗流露诗人诚朴恬淡的情怀和好客的心境,自然浑成,一线相接,把居处景、家常话、故人情等富有情趣的生活场景刻画得细腻逼真,表现出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人情味。
【注释】⑴客至:客指崔明府,杜甫在题后自注:“喜崔明府相过”。
明府,唐人对县令的称呼。
相过,即探望、相访。
⑵舍:指家。
⑶但见:只见。
此句意为平时交游很少,只有鸥鸟不嫌弃能与之相亲。
⑷花径:长满花草的小路。
⑸蓬门:用蓬草编成的门户,以示房子的简陋。
⑹市远:离市集远。
兼味:多种美味佳肴。
无兼味,谦言菜少。
⑺樽:酒器。
旧醅:隔年的陈酒。
樽酒句:古人好饮新酒,杜甫以家贫无新酒感到歉意。
⑻肯:能否允许,这是向客人征询。
⑼余杯:余下来的酒。
【翻译】草堂的南北涨满了春水,只见鸥群日日结队飞来。
老夫不曾为客扫过花径,今天才为您扫,这柴门不曾为客开过,今天为您打开。
离市太远晚餐中没有好菜肴,家底太薄只有陈酒招待。
若肯邀请隔壁的老翁一同对饮,隔着篱笆唤来喝剩下的酒。
【赏析】首联先从户外的景色着笔,点明客人来访的时间、地点和来访前夕作者的心境。
“舍南舍北皆春水”,把绿水缭绕、春意荡漾的环境表现得十分秀丽可爱。
这就是临江近水的成都草堂。
“皆”字暗示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群鸥,在古人笔下常常作水边隐士的伴侣,它们“日日”到来,点出环境清幽僻静,为作者的生活增添了隐逸的色彩。
杜甫《客至》赏析「详细」
杜甫《客至》赏析「详细」《客至》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律,作于成都草堂落成之后。
此诗前两句描写居处的景色,清丽疏淡,与山水鸥鸟为伍,显出与世相隔的心境;后六句写有客来访的欣喜以及诚恳待客,呼唤邻翁对饮的场景。
客至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题解这首洋溢着浓郁生活气息的诗,据黄鹤《黄氏集千家注杜工部诗史补遗》讲,是上元二年(761)春天,杜甫五十岁时,在成都草堂所作。
这是一首至情至性的纪事诗,表现出诗人纯朴的性格和好客的心情。
作者自注:“喜崔明府相过”,可见诗题中的“客”,即指崔明府。
其具体情况不详,杜甫母亲姓崔,有人认为,这位客人可能是他的母姓亲戚。
“明府”,是唐人对县令的尊称。
相“过”,即探望、相访。
句解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草堂的南北,春水漫漫,只见鸥鸟天天成群而至。
首联描绘了草堂环境的清幽,景色的秀丽,点明时令、地点和环境。
“皆”字写出春江水势涨溢的情景,给人以江波浩渺、茫茫一片之感。
鸥鸟性好猜疑,如人有机心,便不肯亲近,在古人笔下常常是与世无争、没有心机的隐者的伴侣。
因此“群鸥日日来”,不仅点出环境的清幽僻静,也写出诗人远离世间的真率忘俗;同时也说明:亲友云散,交游冷落,只见群鸥,不见其他来访者,闲逸的生活不免有一丝单调、寂寞。
“舍”,自称其家为舍,这里指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
“春水”,指流经草堂的浣花溪。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花草遍地的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用蓬草编成的门,因为你的到来,今天才打开。
颔联由外转内,从户外的景色转到院中的情景,引出“客至”,用与客人谈话的口吻,增强了生活实感,表现了诗人喜客之至,待客之诚。
其对仗颇具匠心,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扫,蓬门不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下两意,互文而足。
“缘客扫”,为了客人而打扫,古人常以扫径表示欢迎客人。
《客至》全文与注释
《客至》全文与注释《客至》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如下: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下面我们来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注释:“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诗人先从居住的环境写起,房屋的南北都有春水环绕,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的鸥鸟飞来。
这里的“春水”给人一种清新、润泽的感觉,而“群鸥日日来”则表现出环境的宁静与清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的孤寂,因为鸥鸟为伴,客人稀少。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长满花草的小路从来不曾因为有客人来访而打扫过,一向紧闭的蓬门今天才第一次为您打开。
这两句诗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突出了客人到来的难得和珍贵。
“花径”“蓬门”展现出诗人居住环境的朴素,而“不曾缘客扫”“今始为君开”则饱含着诗人对客人的热情欢迎。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由于离集市较远,盘中的饭菜简单,没有多种美味佳肴。
家里贫穷,酒杯里装的也只是旧酿的酒。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对招待客人的歉意,虽然酒菜不丰盛,但却充满了真诚和朴实。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如果您愿意和邻家的老翁一起对饮,我就隔着篱笆把他喊来,一起喝完这剩下的酒。
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热情好客,以及不拘泥于礼节的洒脱,营造出一种亲切、融洽的氛围。
这首诗的整体风格朴素自然,情感真挚。
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表现了对客人到来的喜悦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当时生活的简朴和对友情的珍视。
在首联中,“春水”不仅点明了时节,也为全诗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而“群鸥日日来”,以鸥鸟的自由自在,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颔联是千古名句,“花径”和“蓬门”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诗人生活的质朴,而“不曾缘客扫”和“今始为君开”的强烈对比,将诗人等待客人的急切心情和对客人的尊重表现得淋漓尽致。
颈联虽然在描述酒菜的简陋,但这种坦诚更能体现出诗人与客人之间关系的亲密无间,没有丝毫的虚情假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是相知之客,宾是贵介之宾
拓展阅读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绝句二首(其二)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人间能得几回闻。
不 见
不见李生久, 世人皆欲杀, 敏捷诗千首, 匡山读书处,
《宾至》颈 联
描写的是什么?诗人与客的关系如何?
款 待 之 事
淹留竟日 粗粝腐儒餐
客 套 尽 礼 数
冷淡、无奈、不悦
《宾至》尾 联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何意?
答:如果不嫌“野外”“供给”菲薄,还望
“乘兴”再“来看”花。
客套应酬之语,含送客之意
比而观之,各见其用意所在 客至 宾至
全情投入 纯属客套 热烈 冷淡 亲之 敬之
《客至》首 联
皆 但
春意盎然 白鸥翔集
平 日 无 客 少 有 人 迹
寂寞 孤单
• 2.颔联两句,花径“不扫”,蓬门“为君开”说 明什么? • 明确:“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缘君扫;蓬门不 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句说,长满花草的 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 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 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 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 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 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 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 1.首联中的“但”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心境? • 明确:“但见”,只见,言下之意:只见 群鸥天天来访,难见亲友到来,不免单调, 寓情于景,表现了在闲逸的江村中的寂寥 心情。这里既是乐景写哀,又为贯串全诗 的喜客心情巧妙地作了铺垫。
杜 甫
客
至
杜 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字词预备
舍: shè 房舍 花径: 开满花的小路
蓬门: 蓬草做成的门户,指房子简陋
蓬门荜户、蓬荜生辉 盘飧: sūn 盘中熟食 樽酒: 杯中之酒
兼味: 多种味道 旧醅: pēi 隔年的没过滤的酒
《客至》尾 联
为何有 “邀邻喝酒”这一细节描写,暗示诗人此 时心情如何?
答:是想用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
得的兴奋: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 喝几杯,好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 玩个尽兴!
客 至
喜 崔 明 府 相 过
明府:县令
相过:拜访我
比较阅读
宾
至
杜 甫
幽栖地僻经过少,老病人扶再拜难。 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 竟日淹留佳客坐,百年粗粝腐儒餐。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
字词预备
再拜: 拜两拜,古人表示恭敬的礼节 江干: gān 江边 淹留: 长期逗留 粝: lì 糙米 腐儒: 迂腐不明事理的读书人
供给: jǐ 指酒肴
药僻,少有人访
恭迎贵宾,行礼艰难
不胜应酬之苦
《宾至》颔 联
岂有 我岂有文名 惊讶、冷淡 漫劳 您徒劳过访
《客至》颔 联
不曾 缘客扫花径 客至的意外惊喜 今始 为君开蓬门
• 3.颈联的正常语序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 明确:市远盘飧无兼味,家贫樽酒只旧醅 歉 疚 这句实写待客。作者舍弃了其他情节,专拈出最 能显示宾主情份的生活场景,重笔浓墨,着意描 画。“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使 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延客就餐、频频劝饮的情景, 听到作者抱歉酒菜欠丰盛的话语:远离街市买东 西真不方便,菜肴很简单,买不起高贵的酒,只 好用家酿的陈酒,请随便进用吧!家常话语听来 十分亲切,我们很容易从中感受到主人竭诚尽意 的盛情和力不从心的歉疚,也可以体会到主客之 间真诚相待的深厚情谊。字里行间充满了款曲相 通的融洽气氛。
• 2.颔联两句,花径“不扫”,蓬门“为君开”说 明什么? 明确:“花径不曾缘客扫,今始缘君扫;蓬门不 曾为客开,今始为君开。”上句说,长满花草的 庭院小路,还没有因为迎客打扫过。下句说,一 向紧闭的家门,今天才第一次为你崔明府打开。 寂寞之中,佳客临门,一向闲适恬淡的主人不由 得喜出望外。客人来访,手忙脚乱,欣喜不已。 这两句,前后映衬,情韵深厚。前句不仅说客不 常来,还有主人不轻易延客意,今日“君”来, 益见两人交情之深厚,使后面的酣畅欢快有了着 落。后句的“今始为”又使前句之意显得更为超 脱,补足了首联两句。
杜甫 佯狂真可哀! 吾意独怜才。 飘零酒一杯。 头白好归来。
《客至》颈 联
描写的是什么?诗人与客的关系如何?
待 客 酒 菜
盘飧无兼味
樽酒只旧醅
待 客 何 其 简 单
关 系 何 其 亲 密
既兴奋欢快,又兼有歉疚。
• 4.尾联是个细节表现,这个细节有何作用? • 明确:尾联突然撇开客人不提,可仔细一 想,却依旧表现客到的高兴心情,是想用 这种民间常见的方式表示自己难得的兴奋: 我家来尊贵客人了,你也过来喝几杯,好 好地帮我陪陪客人,喝个痛快,玩个尽兴! 这种写法既巧妙,又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 这个细节的运用,让人回味不尽,别有一 番情趣,把席间的气氛推向更热烈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