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学第五章PPT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5-1 凸轮顶杆机构如图,OC =e ,偏心轮可绕定轴O 转动,
为t, 常数,求顶杆上A点的运动方程、速度、加速度。
解:1、运动方程
yA AB R e sin t
2、速度
vA
dyA dt
e cost
3、加速度
aA
dvA dt
d 2 yA dt 2
e2 sin t
4、轨迹:直线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s f (t)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2、自然坐标系
以点M 为原点,以切线、主法线和副法线为坐标轴组成的 正交坐标系称为曲线在点M 的自然坐标系,这三个轴称为自然
轴系。且三个单位矢量满足右手法则,即
切向单位矢量 t 主法线单位矢量 n
副法线单位矢量 b t n
副法线
主法线
法面 密切面
n
M
O
x
r
M
y
矢量 r t 称为动点的位置矢或矢经。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2、速度
r
dr v
dt
M
O
单位 m/s
Mv
r(t)
Δr M' 矢端曲线
r(t+Δt)
O
v lim r dr
t 0 t dt
速度等于矢经对时间的导数。
速度的大小为这个矢量的模,
速度的方向? 沿矢端曲线的切线,指向运动一向。 其实就是沿轨迹的切线,指向运动一向。
称主法线。令主法线的单位矢量为n,指向曲线内凹一侧。过点
M且垂直于切线及主法线的直线称副法线,其单位矢量为b,指
向与t 、 n构成右手系。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自然坐标系是一个运动的坐标系: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当点的运动轨迹为一平面曲线时,自然轴系确定相对简单:

M t
n 轨迹 +
b
t
切线
理论力学
在点的运动轨迹
曲线上取极为接近
的两点M和M1,这 两点切线的单位矢
量分别为t和t1。将 t1平移到点M,则t 和t1’决定一平面。
令M无限趋近点M1, 则此平面趋近于某
一极限位置,此极
M1
t t1 t'1
限平面称为曲线在
点M的密切面.
过点M并与切线垂直的平面称为法平面,法平面与密切面的交线
3、轨迹?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5-3 自然(坐标)法
自然法:当点的运动轨迹已知时,利用点的运动轨迹建立弧 坐标和自然轴系,来描述和分析点的运动的方法。
1、弧坐标
设动点M 的轨迹为如 图所示的曲线,则动点M在
轨迹上的位置可以这样确定: 在轨迹上任选一点O 为参考点,并设点O的某一侧为正向,动 点M在轨迹上的位置由弧长s 确定,视弧长s为代数量,称它为 动点M 在轨迹上的弧坐标。当动点M 运动时,s 随着时间变化, 它是时间的单值连续函数,即
1、矢量法: 2、直角坐标法: 3、自然坐标法。 数学的极坐标,柱坐标等等都可以用来描述点的运动。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5-1 矢量法:
用矢量 来r 描述点的空间位置,当时间t变化时, 也r随时间变
化,点的位置(矢量r的终端点,即失端)亦随时间变化。
• 点在空间运动 1、运动方程 r r t z
例5-3 如图所示,一直杆以匀角速度ω0 绕其固定端O 转动, 沿此杆有一滑块以匀速v 0 滑动。设运动开始时,杆在
水平位置,滑块在点O。求滑块的运动方程、速度、加速度。
0t
解:1、运动方程
xM OM cos v0t cos t
yM OM sin v0t sin t
2、速度、加速度:求导、 再求导
理论力学 运 动 学
运动学:研究物体运动几何性质(轨迹、运动方程、速度、 加速度等)的科学。或从几何(数学)的角度研究运动本 身,而不涉及运动产生的原因。
几个基本概念: 1、参考体、参考系或坐标系; 2、点、动点、质点。 3、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加速度;
动点在空间运动,我们用什么方法或者数学工具来描述呢? 主要研究三种方法。
§5-2 直角坐标法 用直角坐标来描述点的运动
1、运动方程
x x(t)y y(t)z z(t)
直角坐标与位置矢量之间的关系
r (t) x t i y(t) j z(t)k
2、速度
v
dr dt
dx i dt
dy dt
j
dz dt
k
vxi
vy
j
vzk
vx
dx dt
vy
dy dt
vz
dz dt
b t n
当点的运动轨迹已知时,用动点处轨迹的切向和法向来表示 动点的速度、加速度的大小与方向有时很简单。例如:卫星 的轨迹是圆或椭圆,定轴转动的刚体上任一点的轨迹是圆, 机械工程中某些点只能沿确定线路运动等等。
理论力学
3、速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v lim r dr
t 0 t dt
v dr dr ds ds t vt
ax
dvx dt
d2 x dt 2
加速度的大小为
ay
dvy dt
d2 y dt 2
az
dvz dt
d2z dt 2
a
ax2
a
2 y
az2
x2 y2 z2
其方向余弦为 cos(a, i) x , cos(a, j) y , cos(a, k) z
a
a
a
4、轨迹: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ds
为曲率半径
t tsin dt limt
2
d s0
dt
ds
的方向:就是 t
的极限方向:
趋于
n
dt dt ds dt n 则 a dv t v2 n
dt ds dt dt
v ds为速度的大小,方向与t同。
dt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4、加速度 a dv d(vt dv t v dt
dt dt dt dt
分析: dt 的大小
ds
dt dt d d ds d ds ds
dt dt ds dt
dt ds dt ds t
d 1 为曲线在M点的曲率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3、加速度 a lim v dv d2r t0 t dt dt 2
大小为矢量的模
单位 m/s2
加速度的方向?
沿(速度)失端曲线的切线, 指向轨迹凹的一向。
M1
v1

r1
M2 v2
r2
Or +
位置矢端曲线
O1
v
v1 M1
v2 M2
速度矢端 曲线
M a1
v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理论力学 第五章 点的运动学
速度的大小为 v vx2 vy2 vz2 x2 y2 z2
其方向余弦为 cos(v, i) x , cos(v, j) y , cos(v, k) z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v
v
v
3、加速度
a dv dt
dvx i dvy dt dt
j dvz k dt
axi
ay j azk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