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11___教材实验经典习题2
_新教材高中生物课时检测11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含解析苏教版选择性必修
非特异性免疫应答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B细胞和T细胞均是在骨髓中产生和成熟的C.抗原、细胞因子、溶菌酶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解析:选D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A错误;T细胞是在胸腺中成熟的,B错误;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C错误;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D正确。
2.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淋巴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B.免疫器官都是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C.淋巴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造血干细胞D.淋巴细胞只分布在免疫器官解析:选A 淋巴细胞都属于白细胞,都来源于造血干细胞,A正确;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是淋巴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而不是淋巴细胞成熟的场所,B错误;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和造血干细胞,C错误;淋巴细胞分布在免疫器官,体液中也有淋巴细胞,D错误。
3.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属于免疫器官B.有吞噬细胞参与的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C.T细胞和B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D.免疫活性物质均是由免疫细胞产生解析:选C 免疫器官包括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骨髓,脊髓是神经系统的结构,A错误;吞噬细胞是非特异性免疫的细胞成分;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有吞噬细胞对抗原的摄取、处理、提呈过程,故有吞噬细胞参与的不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B错误;T细胞和B细胞均由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但它们发育成熟的场所不同,C正确;免疫活性物质是由免疫细胞和其他细胞产生,D错误。
4.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把一种有毒的链球菌涂在健康人的皮肤上,120 min 以后再检查,发现90%以上的链球菌被消灭了。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皮肤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B.皮肤的汗腺能够分泌酸性物质,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菌的生长C.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D.皮肤黏膜分泌的多种物质如溶菌酶、蛋白水解酶等,也有明显的杀菌作用解析:选A 皮肤参与构成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皮肤具有的杀菌作用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属于非特异性免疫,A错误;大多数病菌生长的最适pH接近中性,皮肤的汗腺分泌的酸性物质使汗液和皮肤表面呈酸性,不利于大多数病菌的生长,B正确;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呈现酸性,也有一定的杀菌作用,C正确;溶菌酶能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蛋白水解酶能够催化蛋白质水解,因此皮肤黏膜分泌的溶菌酶、蛋白水解酶等也有明显的杀菌作用,D正确。
(新教材版)人教版高中生物学高一基础过关训练11~15含答案及解析
1、若如右图代表与生命系统相关概念的范围,其中正确的是()选项 a b cA 生物大分子细胞组织B 个体种群群落C 生态系统群落种群D 系统组织器官2、下列有关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蓝细菌和水绵细胞中都含有核糖体 B.它们都有染色体C.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D.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3、下列关于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中存在无机自然界中不存在的元素B.微量元素含量少,在生物体生命活动中可有可无C.细胞与非生物相比,各种元素的相对含量又大不相同D.同一生物的各种细胞中成分是相同的4、下表表示人体肌细胞受刺激后细胞内钙含量和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表中数据可以说明()时间(ms) 0 30 60 90 120 150 180钙含量(mmol/mL) 0 7.8 2.2 0.5 0 0 0肌肉收缩力量(N) 0 2.0 5 3.5 2.1 0.5 0 A.细胞内钙浓度越高,肌肉收缩力量越大 B.在达到最大肌肉收缩力量前钙离子释放C.钙以离子形式参与人体内各种生理活动 D.肌肉收缩力量随时间不断增强5、下表所示是糖类、脂肪主要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
分析数据得出的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种类质量分数/%C H O脂肪73~77 11~12.5 9.0~12糖类52~58 7.0~8.0 40~45 A.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分解时,糖类消耗O2少B.相同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分解时,脂肪产生的能量多C.脂肪、糖类在体内代谢的共同终产物是CO2和H2OD.脂肪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6、营养学上判断一种元素是否为人体必需,不是根据这种元素是否出现在人体组成成分中,而是要看这种元素对人体健康是否必不可少。
现在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某种元素X是人体所必需的。
完成下面的实验,并作出预期结论。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11-1 教材基础实验
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突破专题十一实验与探究明考点·析考情·谈趋势考点1.能独立完成“课程标准”中所列的生物学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2.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解释,并能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3.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4.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考情1.考查题型:基础实验部分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实验技能方面常以非选择题形式考查。
2.命题趋势:基础实验部分常考查实验中的实验步骤、原理和注意事项;实验技能方面常结合一些核心考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包括实验设计、评价与分析。
1.(必修1 P5科学方法)归纳法是指由一系列具体事实推出一般结论的思维方法。
归纳法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由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________的,因此可以用来预测和判断,不过,也需要注意存在例外的可能。
2.(必修1 P50探究·实践)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________的运动作为标志。
3.(必修1 P51科学方法)用物理性质特殊的同位素来标记化学反应中原子的去向,就是____________法。
同位素标记可用于示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同位素有的具有放射性,如14C、32P、3H、35S等;有的不具有放射性,是______________同位素,如15N、18O等。
4.(必修1 P91探究·实践)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____再变____。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5.(必修1 P92科学方法)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________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作________实验。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教材重点实验2(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1年高考生物总复习教材重点实验2(含解析)新人教版1.下列各项中,通过质壁分离实验不能鉴定的是(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B.细胞液的浓度C.细胞中有无大液泡D.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解析:选D 能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需具备以下条件:细胞必须是活的,死细胞的“原生质层”无弹性及选择透过性,不会发生质壁分离;有大液泡的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用一系列不同浓度的溶液对同一种植物的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实验,可大致判断出细胞液的浓度大小。
没办法通过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判断溶质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
2.(xx·杭州质检)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正确图示是( )解析:选C 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液泡因失水而紫色加深。
3.下列能够表示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离及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变化的图形是( )解析:选B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主要与液泡的体积变化有关,发生质壁分离时液泡体积逐渐缩小,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又逐渐恢复正常。
4.某同学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有关“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实验组5分钟再过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①0.3 g/mL蔗糖溶液X 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②0.5 g/mL蔗糖溶液质壁分离无变化Y③ 1 mol/L尿素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④ 1 mol/L盐酸溶液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不具有伸缩性B.Y为质壁分离复原,细胞吸水C.Z为细胞稍变小,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深D.④组无变化是因为细胞已经在盐酸中死亡解析:选D 植物细胞在0.3 g/mL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细胞膜;在0.5 g/mL蔗糖溶液中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故Y为无变化;Z为细胞稍变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
5.把蚕豆植株放在湿润的空气中照光一段时间后,取蚕豆叶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先在清水中观察,然后用质量浓度为0.3 g/mL的蔗糖溶液取代清水,继续观察,结果如图所示。
2024届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能力训练15教科书基础实验
专题实力训练十五教科书基础试验一、推断题1.在苹果匀浆中加入斐林试剂后试管内液体呈现无色,加热后变成砖红色。
( )2.蛋白质变性后,用双缩脲试剂鉴定,不再显示紫色。
( )3.盐酸能够变更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别,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 )4.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 )5.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视察到的结构是核糖体。
( )6.质壁分别的过程中,液泡的体积不断缩小,细胞的吸水力不断增大。
( )7.只有在保持细胞活性的条件下,才能用健那绿染色视察动物细胞中的线粒体。
( )8.利用层析法分别色素时,若滤液细线画得过粗可能会导致色素带出现重叠。
( )9.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不同部位视察到的质壁分别程度可能不同。
( )10.比照试验一般要设置比照组和试验组,在比照试验中除了要视察的变量外,其他变量都应当始终保持相同。
( )11.视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运用龙胆紫溶液染色,间期细胞不着色,分裂期细胞着色。
( )12.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试验中,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马上放入解离液中解离,然后漂洗、染色、制片。
( )13.调查人群中色盲发病率时,若只在患者家系中调查将会导致所得结果偏高。
( )14.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时一般要做预试验,为正式试验摸索条件。
( )15.样方法估算种群密度应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然后求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
( )16.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实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 )17.统计种群密度时,应去掉采集数据中最大值、最小值后取平均值。
( )18.将酵母菌培育液滴满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多余培育液用滤纸吸去。
( )19.调查并比较同一地段甲区(腐殖质丰富)和乙区(腐殖质不丰富)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预期结果是甲区小动物丰富度更高。
2024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第十一单元现代生物科技专题第2讲细胞工程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细胞工程1.“生物导弹”是免疫导向药物的形象称呼,由单克隆抗体与药物协作而成。
单克隆抗体能自动导向,在生物体内与特定目标细胞或组织结合,并由其携带的药物产生治疗作用。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如下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首先要对小鼠注射特定________。
(2)从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可以看出,它运用了________(至少两种)等细胞工程技术。
(3)若只考虑细胞的两两融合,理论上融合的细胞有________种类型,符合要求的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体外培育杂交瘤细胞的培育基与用于植物组织培育的培育基在物理性质上的主要区分是前者要用________,从培育基的成分来看,前者培育基中除了添加必要的养分物质外还须要加入含自然成分的________。
(5)特异性抗体也可以通过常规方法来制备:向动物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的血清中分别所需抗体。
与这种常规方法相比,单克隆抗体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点(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1)在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首先要对小鼠注射特定的抗原,刺激小鼠产生相应的B淋巴细胞(浆细胞)。
(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培育和动物细胞融合等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3)动物细胞两两融合,融合的细胞一共有3种,其中只有杂交瘤细胞符合要求,其具有无限增值和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点。
(4)体外培育杂交瘤细胞运用的是液体培育基,该培育基中须要加入含自然成分的动物血清、血浆。
(5)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等优点。
答案(1)抗原(2)动物细胞培育、动物细胞融合(3)3 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无限增殖(4)液体培育基动物血清、血浆(5)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大量制备2.下图为A、B两种二倍体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步骤①的方法是________。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技能集训》真题练习含答案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实验技能集训》真题练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实验者利用猩猩做研究,发现正常猩猩饲喂携带诺如病毒的食物后发病。
再用其他正常猩猩做同样的实验,其目的是遵循实验设计的()A.控制变量原则B.完整性原则C.平行重复原则D.对照原则2.对照原则是科学实验中的重要原则,下列实验中对照组的设计,错误的是()A.还原糖的鉴定实验中,可以设置清水组和葡萄糖组作对照B.血浆对pH的调节实验中对照组也应该分别滴加相应剂量的HCl和NaOHC.探究水温对加酶洗衣粉的效果影响实验,分别设置0 ℃和100 ℃作对照D.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中两组均为实验组,相互对照3.(2024·江苏基地大联考高三检测)为高效分离高质量的椪柑原生质体,科研人员采用组合酶液Ⅰ(2%纤维素酶R+2%离析酶)与组合酶液Ⅱ(2%纤维素酶W+2%离析酶)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加入适量的甘露醇,结果如图,其中活性氧会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两实验中温度、pH、酶解时间必须相同B.纤维素酶催化的实质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C.加入的甘露醇具有维持溶液渗透压的作用D.使用组合酶液Ⅱ获取原生质体的效果较好4.“诱导契合”学说解释酶的专一性时认为酶与底物在空间距离上彼此接近时,酶受底物分子的诱导,其构象发生有利于底物结合的变化,从而互补契合进行反应。
蚯蚓蛋白酶Ⅱ能分别与CTH和CU进行反应,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诱导契合”进行了如下实验:①蚯蚓蛋白酶Ⅱ中加入CTH,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CU,并测定酶活性;②蚯蚓蛋白酶Ⅱ中加入CTH,待反应结束后,再加入CTH,并测定酶活性。
则支持“诱导契合”的实验结果应为()A.第①组的酶活性基本不变,第②组的酶活性显著下降B.第①组的酶活性显著下降,第②组的酶活性基本不变C.第①组的酶活性基本不变,第②组的酶活性也基本不变D.第①组的酶活性显著下降,第②组的酶活性也显著下降5.CL31是一种新型减肥药,为了研究该药物作用机制,某生物学习小组利用体外培养的小鼠脂肪细胞进行了实验,各组处理及结果如图所示。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11)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Word版含答案
2020届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实验专练:(11)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1、某生物兴趣小组以带有落叶的表层土壤(深5cm左右)为实验材料,研究土壤微生物在适宜温度下的分解作用,对土壤处理情况如表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能探究不同土壤湿度条件下,土壤微生物对落叶的分解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土壤是否灭菌,因变量是土壤的湿度C.为了控制实验中的无关变量,作为实验材料的落叶也应进行灭菌处理D.预期结论是1、3组的落叶不被分解,2、4组中的落叶被不同程度分解2、为修复长期使用农药导致有机物污染的农田,向土壤中投放由多种微生物组成的复合菌剂。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加入菌剂可增加土壤中的物种多样性,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该菌剂减少了残留农药进入农作物,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壤中的物质循环C.土壤有毒物质的减少有利于增加农田动物的种类,降低害虫的优势度D.农药降解菌具有分解农药的特殊代谢途径,体现了基因多样性的应用价值3、某同学完成了“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的对照实验,对照组( )A.土壤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土壤进行处理C.排除土壤微生物的作用D.尽可能避免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变4、关于土壤取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土壤取样,应选取肥沃、湿润的土壤B.先铲去表层土3cm左右,再取样C.取样用的小铁铲和信封在使用前不用灭菌D.应在火焰旁称取土壤5、将某地当年收获的小麦秸秆剪成小段,于7月20日开始分别进行露天堆放、水泡和土埋3种方式的处理,3次重复,每隔15天检测一次秸秆腐解残留量,结果如图。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①秸秆还田后翻耕土埋应是利用秸秆的合理方法②如果将处理开始时间提早30天,则3条曲线的位置将呈现上移趋势③土壤中的空气和水分条件有利于多种微生物对秸秆的分解④从堆放、水泡2条曲线可以推测好氧性微生物分解能力高于厌氧性微生物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使用催腐剂(含腐生细菌、真菌)有助于解决由焚烧秸秆、稻草等带来的环境污染、士地肥力下降等问题。
生物实验题解题方法与题型训练
生物实验题解题方法与题型训练在近年各种模式的高考生物学试题中,始终突出高考两大主干内容(代谢和遗传)的考查。
其中以“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调节”为基础的实验分析题,突出“实验与探究”能力这条主线,较为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其分值比例逐年上升,而且常常作为理综全卷的压轴题。
因此,重视分析“实验分析题”的解题方法与题型训练,提升高考复习教学的有效性,是十分必要的。
1 考试大纲中“实验与探究能力”的解读考试大纲对理科综合(生物学科)的实验,提出了专项能力要求——“实验与探究能力”,并对该项能力的考查,再次细化为4个不同的层次。
(1)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
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第(1)层次考查的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17个教科书中的实验,是高考中最基本的实验能力要求。
它需要考生在高考复习的全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各项实验活动,对实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实验要用到的器材的选择、作用和使用方法,设计实验的思路和实验步骤的程序,以及实验数据的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实验结论的归纳总结等,都要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熟悉。
按照实验研究方法和操作技术,教材中的实验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
(见下表)方法和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要有一个融会贯通、“移花接木”式地迁移和运用。
例如,2007年重庆卷-31(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就是通过提供一个新的情景材料,考查考生对教科书中“实验一:生物组织中还原糖鉴定”的实验方法的熟悉和运用。
2005年全国卷Ⅱ-30(1)“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则是考查学生能否将教科书中的“实验七: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中的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步骤,乃至材料用具,加以借用。
2020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专题训练:11 孟德尔定律(2) Word版含解析
专题训练11—2孟德尔定律(2)一、选择题【必考集训】1.某生物个体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种类及其比例为Ab∶aB∶AB∶ab=1∶2∶3∶4,若该生物进行自交,则其后代出现纯合子的概率为()A.26%B.30%C.35%D.36%2.下图为某植株自交产生后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对此过程及结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基因的分离定律发生在①过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②过程B.子代中基因型不同于亲本的类型占3/4C.M、N、P分别为16,9,3D.该植株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2∶1∶13.用两个圆形南瓜做杂交实验,子一代均为扁盘状南瓜,子一代自交,子二代出现扁盘状、圆形和长形三种南瓜,三者的比例为9∶6∶1。
根据上述信息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杂交实验中亲代的两个圆形南瓜不一定是纯合子B.亲代杂交得到的子一代的扁盘状南瓜不一定是杂合子C.子二代的长形南瓜不一定是纯合子D.用扁盘状南瓜做测交实验子代性状不一定为1∶2∶14.等位基因A、a和B、b分别位于两对的同源染色体上。
让显性纯合子(AABB)和隐性纯合子(aabb)杂交得F1,再让F1测交,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1∶3。
如果让F1自交,则下列表现型比例中,F2不可能出现的是()A.13∶3B.9∶4∶3C.9∶7D.15∶15.现用某野生植物甲(AABB)、乙(aabb)两品种作亲本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如下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F1自交得F2,F2的基因型有9种B.F1产生的AB花粉50%不能萌发,不能实现受精C.F1花粉离体培养,将得到4种表现型不同的植株D.正反交结果不同,说明该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6.已知牵牛花的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如下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
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了白花、黄花。
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种群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B.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C.自交子代中绿花植物和红花植株的比例可能不同D.自交子代出现的黄花植株的比例为3/647.(2017浙江台州期末) 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时,从容器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记录后将小球分别放入原处,重复10次以上。
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
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5 评价型探究实验2011-07-14 23:41:19| 分类:实验| 标签:|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学海无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为梯实验题解题技能5 评价型探究实验一、解答评价型探究实验题,要注意以下几点:(1)首先要认真阅读,明确题意,尤其要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并以此展开分析、讨论。
(2)分析所选用的实验材料和实验器材是否科学合理。
(3)分析实验步骤是否明确清晰,能否反映出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不同条件,看是否遵循了单一变量原则。
(4)分析预期的实验结果是否全面,有没有出现科学性错误等。
二、训练题1、某生物课外兴趣小组利用以下材料和工具制作“生态瓶”,以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提供的材料和工具:材料:1000 mL玻璃标本瓶1个,活小虾2~3只,池塘中的绿藻一小团。
工具:石蜡、烧杯、电炉和干净毛笔。
(1)试根据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
(2)某同学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了如下操作:①将标本瓶冲洗干净,装入约900 mL新鲜干净的河水,再向瓶内放入小虾和绿藻,然后盖上瓶盖。
②将石蜡放入烧杯中,用电炉升温使杯内石蜡熔化,再用毛笔蘸取石蜡液把瓶盖口密封好,使之不透气。
后来发现这样做的生态瓶中的小虾,生活不久就死亡了。
若要使瓶中的小虾长期生存,还应如何改进?。
2、为了确定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适宜浓度,某同学用两种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分别处理扦插枝条作为两个实验组,用蒸馏水处理作为对照组进行实验,结果发现三组扦插枝条生根无差异。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参考该同学的实验,在下一步实验中你应该如何改进,才能达到本实验的目的?请说明理论依据。
(2)在进行扦插枝条生根实验时,一般需要剪去扦插枝条上的一部分叶片,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同时还应使扦插环境保持较高的,避免扦插枝条干枯。
3、在“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一位同学的操作过程如下:实验步骤:第一步:取1支试管,其内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第二步:再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2 mL振荡;第三步:接着注入斐林试剂2 mL(边加入,边振荡);第四步:将试管下部放入盛有开水的烧杯中,用酒精灯加热煮沸1 min。
高考生物实验技能测试题库
高考生物实验技能测试题库1. 实验题:探究无菌技术对细菌生长的影响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无菌技术对细菌生长的影响,了解无菌技术的重要性。
实验材料:洗涤碗、肥皂、酒精灯、抗菌洗手液、无菌培养基、细菌培养物、无菌培养皿、无菌试管。
实验步骤:1. 将洗涤碗用肥皂充分清洗,并用开水烫过消毒。
2. 将双手洗净,使用抗菌洗手液彻底清洁,然后用酒精灯进行消毒。
3. 取两个无菌培养皿,一个用无菌手指触摸培养皿内部,另一个完全不触摸。
4. 使用无菌试管,分别向两个无菌培养皿中滴入相同量的细菌培养物。
5. 用无菌技术,将细菌培养物均匀涂抹在培养皿表面。
6. 将两个培养皿置于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
7. 观察和记录两个培养皿细菌生长的差异。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对两个不同处理的培养皿进行观察,可以发现未触摸的培养皿中细菌生长良好且均匀,而触摸的培养皿中细菌生长不均匀,可能出现污染现象。
这说明无菌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防止细菌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题: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实验目的:通过实验探究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了解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培设备、水稻苗、光强计、恒温箱、蔗糖溶液、光源。
实验步骤:1. 准备数盆相同大小和生长状态的水稻苗。
2. 将水稻苗分成几组,每组放置在不同的光强度下。
3. 使用光强计测量每组光照的强度。
4. 将每组水稻苗放置于恒温箱中,保持恒温和适宜的湿度。
5. 向每组水稻苗的根部加入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作为养分来源。
6. 在不同的时间点上测量每组水稻苗的光合作用速率。
7. 根据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度的关系。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结果的比较可以发现,光合作用速率与光强度呈正相关关系。
在较强光照条件下,水稻苗的光合作用速率较高;而在较弱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较低。
这说明光照条件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明显的影响,适宜的光照强度可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水平,促进其生长发育。
高中学习生物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鉴定类实验
精品文档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鉴定类实验一、比较归纳教材中鉴定类实验某些特定化学物质的检测方法验证鉴定类实验常用的试剂或指示物作用现象碘液检测、鉴定Ca〔OH〕2溶液检测、鉴定斐林试剂检测、鉴定余烬木条检测、鉴定双缩脲试剂检测、鉴定苏丹Ⅲ/Ⅳ染液检测、鉴定用于提取或鉴定的试剂及颜色反响实验名称鉴定〔或提取〕对象试剂颜色水浴加热生物材料淀粉脱色的叶片糖类的鉴定复原糖〔葡萄糖、果含糖量高的白色或近白糖、麦芽糖〕色的植物组织、尿液等蛋白质的鉴定蛋白质豆浆、牛奶、鸡蛋清、蛋白质类酶脂肪的鉴定脂肪不需要花生种子等含脂肪较多的种子叶绿体中色素叶绿体色素新鲜的绿叶的提取和别离二、训练题〕1、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乙烯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甲、乙两箱尚未成熟的番茄〔绿色〕甲箱用一定量的乙烯利〔可释放出乙烯〕处理;乙箱不加乙烯利,作为对照。
当发现两箱番茄颜色有差异时,从这两箱中取等量的果肉,分别研磨成匀浆,除去匀浆中色素,过滤。
取无色的等量滤液分别参加甲、乙两支试管中,再各参加等量的斐林试剂,摇匀加热后观察。
以下对该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甲箱番茄呈红色B.乙箱番茄呈绿色C.乙试管中呈砖红色D.甲试管中也呈砖红色,但比乙试管中的颜色浅〕2、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或结果,其中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低倍镜下看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呈正方形 B.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反响生成紫色物质C.纸层析法别离出的色素,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是: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D.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时,一定要用另一支滴管将提前一天准备好的肝脏研磨液滴入试管中〕3、将发芽的小麦种子研磨后装入一个半透膜袋内,扎紧袋口后将此袋放入装有蒸馏水的大烧杯中。
一段时间后,从烧杯的液体中取样并等量分装于试管中,各滴入不同的试剂进行检测,最可能观察到A.滴入碘液→摇匀→溶液变成蓝色B.滴入斐林试剂→隔水煮沸→有砖红色沉淀C.滴入苏丹Ⅲ染液→隔水加热→溶液变成橘黄色 D.滴入双缩脲试剂→摇匀→溶液变成紫色〕4、有时候,由于实验材料所限而需要设法替代。
高中生物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教材实验经典习题
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11 教材实验经典习题(2)1.请回答下列关于实验的问题:请回答下列关于实验的问题:(1)将紫色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所看到的紫色结构中的液体是)将紫色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所看到的紫色结构中的液体是 。
如想观察质壁分离现象,则应从盖玻片的一侧滚入质量浓度为0.3g/ml 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 。
在分离出的空间中充满了在分离出的空间中充满了 。
这一现象说明。
这一现象说明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目的是)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目的是 ;加入丙酮的作用是的作用是 。
给装有层析液的烧杯加盖的目的是。
给装有层析液的烧杯加盖的目的是 。
2.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NaOH )和乙液(CaSO 4)组成的,下面是某同学对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应用的探究实验,其中NaOH 的质量分数均为0.1g/mL ,CaSO 4的质量分数均为0.05 g/mL ,实验结果如下表。
请回答相关的问题;关的问题; 试管试管第1次加入物次加入物 第2次加入物次加入物第3次加入物次加入物处理处理颜色变化颜色变化1 2 mL NaOH 2mL CaSO 4 2mL 苹果汁苹果汁 加热加热 砖红色砖红色 2 2 mL NaOH 2mL 苹果汁苹果汁 2mL CaSO 4 加热加热 砖红色砖红色 3 2mL 苹果汁苹果汁 2 mL NaOH 2mL CaSO 4 加热加热 砖红色砖红色 4 2mL CaSO 4 2mL 苹果汁苹果汁 2 mL NaOH 加热加热 砖红色砖红色 5 2mL CaSO 4 2 mL NaOH 2mL 苹果汁苹果汁 加热加热 砖红色砖红色 6 2mL 苹果汁苹果汁2 mL NaOH 4滴CaSO 4加热加热砖红色砖红色7 2 mL NaOH 4滴CaSO 4 2mL 苹果汁苹果汁 加热加热 砖红色砖红色 8 2mL 苹果汁苹果汁 2 mL NaOH +2mL CaSO 42mLHCl 加热加热 不变不变 (1)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是:将0.1g/mL NaOH 与0.05 g/mL CuSO4 混合,随用随配。
高中生物实验复习(二)实验能力考查例题
题型三:评价他人的实验设计,完善、补充或修正给出的实验方案6.为证实“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需原料”,某同学制定了下列实验方案:⑴实验目的(略)⑵实验材料和用具(略)⑶实验方法和步骤①用一适当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长正常的盆栽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气。
②将上述植物及装置放在暗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
暗室内装有红色安全灯。
③饥饿一定时间后,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时,使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
④取一片叶,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使叶绿素溶于酒精中。
⑤将已脱色的叶片取出,平铺在一个培养皿内,用碘—碘化钾溶液,检测有无葡萄糖的特异颜色反应出现。
该实验方案有几项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解析] 本题给出了某人为证实“CO2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的必需原料”而制定的实验方案。
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的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光合作用的产物及光合产物的检测方法等知识,来评价、改进实验方案。
所以本题在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的同时;重点考察了学生根据实验目的运用对照实验的原理评价实验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遇到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明确实验目的,然后自己根据实验目的思考如果你来做实验,应该分几组。
尤其要注意实验中是否设置了对照组。
同时明确题目要求,该题的要求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需要同学们分两步回答,先指出错误,然后再改错。
[答案] ⑴实验步骤②中暗室内用红色安全灯是错误的,应改为绿色安全灯⑵实验步骤⑤中的“葡萄糖”是错误的,应改为淀粉⑶没有设置对照。
设置对照的做法是:A. 装置同题干中的步骤①,但玻璃罩内用同一种生长状况相同的另一株植物代替题干中植物;用一杯清水代替NaOH溶液B.将上述植物放在暗室中饥饿,消耗掉叶片内贮藏的有机物。
暗室内装有绿色安全灯C. 重复题干中的③、④及改正后的⑤7.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在植物体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过来运输”。
高中生物专题2微生物的培养与应用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11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一、课题目标
1.知识目标
a.了解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b.了解消毒和灭菌方法。
2.能力目标
a.进行无菌技术操作。
b.进行微生物培养。
3.情感目标
形成勇于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课题重点
无菌技术操作。
三、课题难点
无菌技术操作。
四教学流程
水、碳源、氮源、无机盐
问题2:从细胞的化学元素组成来看,培养基中为什么都含有这些营养成分?
C、H、O、N、P、S是构成细胞原生质的基本元素,约占原生质总量的97%以上。
【小结】共同归纳培养基的基本成分和主要来源。
(2)特殊成分和条件
提醒学生培养基还需要满足不同微生物生长对PH、氧气、特殊营养物质的要求:如乳酸杆菌时需要添加维生素,霉菌需要将培养基pH调节为酸性,细菌时需要将pH调节为中性或微碱性。
(二)无菌技术
讲解:无菌操作泛指在培养微生物的操作中,所有防止杂菌污染的方法。
强调无菌操作是培养微生物成功的关键。
1.主要方面
讲解无菌技术主要方面:
(1)对实验操作空间、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将培养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灭菌;
(3)为避免周围微生物污染,实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旁进行;(4)避免已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周围物品相接触。
2.消毒与灭菌的比较
列表让学生进行比较。
高中生物经典试题解析11
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其等位基因a控制野生型翅型。
(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____(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_______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____________。
(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右图。
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
(4)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解析】试题分析:(1)杂合卷翅果蝇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的基因种类不同,所以其DNA碱基排列顺序也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的基因连锁遗传,因而其传递过程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各类生物都有基因突变说明其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2)由于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所以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下降。
(3)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所以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100%;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不变。
(4)若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若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考点:本题考查连锁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生物实验技能试题及答案
生物实验技能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实验操作步骤是正确的?A. 将试剂倒入试管中,然后取出待测物质进行检测。
B. 先将待测物质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试剂。
C. 先加入试剂,然后取出待测物质进行检测。
D. 先将待测物质加入试管中,然后加入溶剂。
答案:B2. 实验中,为了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形态,应使用以下哪种显微镜?A. 透射电子显微镜B. 扫描电子显微镜C. 相差显微镜D. 光学显微镜答案:D3. 在进行动物细胞培养实验时,哪项操作是正确的?A. 采用不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进行培养。
B. 培养皿中放置盖子,避免细菌污染。
C. 使用手指直接触摸培养物。
D. 经常开启培养箱门,保持通风。
答案:B二、填空题1. 在进行DNA电泳实验时,DNA片段大小的排序是由于其________。
答案:迁移速度2. 在进行酶催化反应实验时,增加温度会________酶的活性。
答案:增加3. 一般情况下,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不包含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细胞壁、叶绿体三、简答题1. 请简要说明PCR实验的原理和步骤。
答案: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方法。
其原理是通过DNA聚合酶在体外反复复制DNA模板,从而得到大量目标DNA片段。
步骤包括:变性、退火和延伸。
首先,在高温下将DNA双链变性为单链,得到两条单链DNA。
然后,降低温度,引入引物与目标DNA序列互相结合。
最后,通过DNA聚合酶的作用,在延伸温度下合成新的DNA链。
2. 请简要说明细胞分裂的过程和重要性。
答案:细胞分裂是细胞生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过程,分为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形式。
有丝分裂包括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在减数分裂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形成生殖细胞。
在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复制后均分给两个子细胞,用于维持生物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细胞分裂的重要性在于维持遗传信息的传递、组织生长和组织修复。
四、实验题试述实验A:观察动植物细胞在高渗透溶液和低渗透溶液中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能否替代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存在
双缩脲试剂可以替代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的存在
(4)斐林试剂作用的条件应是碱性环境(或在酸性条件下不能进行显色反应,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
3.(1)B D A (2)使用显微镜时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 (3)观察部位不正确(该同学看到的是成熟区的细胞
或伸长区的细胞) (4)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5)①显微镜、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剪刀、镊子、滴
试管 第 1 次加入物
第 2 次加入物
第 3 次加入物
处理
颜色变化
1
2 mL NaOH
2mL CaSO4
2mL 苹果汁
加热
砖红色
2
2 mL NaOH
2mL 苹果汁
2mL CaSO4
3
2mL 苹果汁
2 mL NaOH
2mL CaSO4
4
2mL CaSO4
2mL 苹果汁
2 mL NaOH
5
2mL CaSO4
管、吸水纸等。②质量分数为 15%的 Hcl,体积分数为 95%的酒精,质量浓度为 0.01g/mL 龙胆紫 ③每隔 30 分
钟取材一次,制作装片(若写出详细装片过程不算错);在显微镜下观察分生区,列表记录最佳视野中处于分裂期
的细胞数目(或将各次数目列表记录)④根据所列表中数据,数目最多的时段,就是大多数细胞分裂期的时段
方,你认为他应如何正确移动装片?
。
(5)在做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时,利用洋葱根尖作为实验材料,常常因解离固定前不好确定取材时间,在所
取材料中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很少,影响实验效果。如果我们能确定在一天中的什么时间段洋葱根尖分生区大部分细胞
处于分裂期,在此时取材解离固定,实验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测定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
1.(1)细胞液 用吸水纸吸引
蔗糖溶液
原生质层
(2)使叶片研磨得充分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防止层析液大量挥发
2.(1)等量 摇匀 50~60℃温水水浴中加热 2min
(2)苹果汁、斐林试剂甲液(NaOH)和乙液(CaSO4)加入试管的顺序的变化是否影响实验结果
苹果汁、斐林试剂甲液(NaOH)和乙液(CaSO4)加入试管的顺序的变化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7.(1)底物淀粉液的浓度和数量、pH 值及添加试剂的量、实验操作顺序等。
4
(2)碘液与淀粉反应,碘液检测的是底物;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反应,检测的是产物。 (3)绘图,略。
实验分组
处理方法
实验结果
第1组
将材料置于 30%蔗糖液中
发生质壁分离
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
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第2组
将材料置于 60%蔗糖液中
迅速发生质壁分离
然后将材料移至蒸馏水中
质壁分离不能复原
第3 组
将材料置于 7%的尿素溶液中
开始发生质壁分离,然后逐渐自动复原
第 4 组 将材料放入 100℃热水中 3min 后取出,重复第 1 组实验
4. (1)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
3
度 (2)淀粉已完全水解 (3)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 (4)唾液淀粉酶的最适 pH 值是 6.8,高于或低于此 pH 值时, 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5.(1)内部结构基础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在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高浓度溶液加快质壁分离现象的出现,但由于引起细胞过度失水,导致细胞死亡,使质壁分离复原不能发生。 (3)尿素是可能被细胞主动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随着尿素分子不断的进入细胞内部,当细胞内外浓度趋于一致时, 质壁分离就会自动复原。 (4)高温致使细胞死亡,死亡的细胞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不能发生复原。
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 11 教材实验经典习题(2)
1.请回答下列关于实验的问题:
(1)将紫色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所看到的紫色结构中的液体是
。如想观察
质壁分离现象,则应从盖玻片的一侧滚入质量浓度为 0.3g/ml 的蔗糖溶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
。
在分离出的空间中充满了
。这一现象说明
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2 mL NaOH
2mL 苹果汁
6
2mL 苹果汁
2 mL NaOH
4 滴 CaSO4
7
2 mL NaOH
4 滴 CaSO4
2mL 苹果汁
8
2mL 苹果汁 2 mL NaOH+2mL CaSO4
2mLHCl
(1)斐林试剂的配制方法是:将 0.1g/mL NaOH 与 0.05 g/mL CuSO4
使用方法是:在待测样液的试管中加入斐林试剂,
蔗糖溶液
原生质层
(2)使叶片研磨得充分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防止层析液大量挥发
2.(1)等量 摇匀 50~60℃温水水浴中加热 2min
(2)苹果汁、斐林试剂甲液(NaOH)和乙液(CaSO4)加入试管的顺序的变化是否影响实验结果
苹果汁、斐林试剂甲液(NaOH)和乙液(CaSO4)加入试管的顺序的变化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6.某同学进行实验,甲图为实验开始状态,乙图为实验结束状态。请在乙图所示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实验,探
究蔗糖的水解产物能否通过半透膜。
增添的实验材料: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试管、
滴管、水浴锅等。
(1)设计出继续实验的简要步骤:
①
;
②
。
(2)预测实验现象并作出结论:
。
7.生产中使用的普通淀粉酶的最适温度在 40~60℃之间,而极端耐热淀粉酶在 100℃仍能保持较高的活性。因此具
2
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普通淀粉酶相对活性/% 6 25 43 67 83 65 22 2 0 0
耐热淀粉酶相对活性/% 6 15 25 48 76 92 100 98 82 65
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 11 教材实验经典习题(2)参考答案
1.(1)细胞液 用吸水纸吸引
4. (1)在该实验中,只有在恒温的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37℃是唾液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适宜温
度 (2)淀粉已完全水解 (3)提高唾液的稀释倍数 (4)唾液淀粉酶的最适 pH 值是 6.8,高于或低于此 pH 值时,
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实验题解题技能训练 11 教材实验经典习题(2)参考答案
7.(1)底物淀粉液的浓度和数量、pH 值及添加试剂的量、实验操作顺序等。 (2)碘液与淀粉反应,碘液检测的是底物;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反应,检测的是产物。 (3)绘图,略。
w.w.w.k.s.5.u.c.o.m
5.(1)内部结构基础是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外在条件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2)高浓度溶液加快质壁分离现象的出现,但由于引起细胞过度失水,导致细胞死亡,使质壁分离复原不能发生。 (3)尿素是可能被细胞主动吸收的小分子物质,随着尿素分子不断的进入细胞内部,当细胞内外浓度趋于一致时, 质壁分离就会自动复原。 (4)高温致使细胞死亡,死亡的细胞原生质层失去选择透过性,不能发生复原。
胞在一天中什么时间段分裂期细胞较多?(设分裂期时长为半小时)
①写出你要用到的主要仪器用具:
②你需要的药品和染色剂:
③写出你设计的实验步骤:
1
④结论:
4.为验证 pH 值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1)操作步骤:
①在 1~5 号试管中分别加入 0.5%的淀粉液 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
6.(1)①向 a、b 两管分别加入等量蔗糖酶溶液,水浴加热(或隔水加热)U 型管至适宜温度,观察 a、b 两管内液面 的变化 ②吸取 a、b 两管内适量液体,分别加入 A、B 两试管中,并加入斐林试剂,(60~65℃)水浴加热,观察 A、B 试管内有无砖红色沉淀 (2)如果 a、b 两管液面高度差缩小且 A、B 试管内均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水解 产物能通过半透膜;如果 a、b 两管液面高度差增大且 A 试管内无砖红色沉淀、B 试管内有砖红色沉淀,则蔗糖的 水解产物不能通过半透膜
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 pH 值依次稳定在 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 1~5 号试管中加入 0.5%唾液 1mL,然后进行 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 1min 从第 3 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
即取出 5 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2)结果见表 12-1。
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为什么要选择 37℃恒温?
(2)3 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什么?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5.下面是一组用新鲜洋葱表皮进行的实验处理和结果,请分析回答:
后再将试管放入
加热
砖红色
加热
砖红色
加热
砖红色
加热
砖红色
加热
砖红色
加热
砖红色
加热
不变
混合,随用随配。斐林试剂的常规
观察
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设计 1~5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
。
结论是:
。
(3)设计 6~7 号试管的实验目的是:探究双缩脲试剂
。
结论是:
。
(4)8 号试管与其它试管的反应结果比较说明:
(2)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少许二氧化硅的目的是
;加入丙酮
的作用是
。给装有层析液的烧杯加盖的目的是
。
2.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都是由甲液(NaOH)和乙液(CaSO4)组成的,下面是某同学对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 应用的探究实验,其中 NaOH 的质量分数均为 0.1g/mL,CaSO4 的质量分数均为 0.05 g/mL,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相 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