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
小儿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
![小儿中医体质类型与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8d452927ed630b1c59eeb5bd.png)
剩疳证 , 也就 是脾 胃病造成 的营 养性 疾病 和与 脾相 关的气
血 、肝、肺疾病发病率高 ,而这些疾病如厌食、肥胖、易
感儿等等何尝不是对小儿中医体质营养保健认识不足 , 重
视不够 的结果 。我们认为做为 中医儿科 临床 医生 ,不能 不
研究儿童的体质和营养保健 ,所以多年来我们就小儿体 质 营养保健 方面进行 了多项临床和实验研究 , 将我们对 小 现 儿 中医体质分型 方法汇报如下 。
病强调缺什 么,补什 么 ,而 中医营养学是按 营养 品的性 味 归经和人的体质类型评定其营养价值 ,如对, J 营养不 良 J L , 性缺铁性 贫血 的治疗 ,西药用铁剂 ,而我们则根据辨证类 型 ,属脾虚 者用健脾法 ,血虚 者用补血 法 ,或用捏脊 法 ,
较亦 无显著性 差异 ( P>00 ) .5,但其 有简便 易于 推广 的特
养物质 , 但对脾 虚证 儿童容易引起食欲下降和腹泻等副作 用 ,故疗效不如健脾益 气组 ,但两组 比较 无统计学意义( P
>00 ) . 。捏脊 组治疗前后血红蛋 白有 所提高 ,与铁剂组比 5
点、辨证方法 ,防治结合为擅长 ,所 以中医儿科临床 医生 必须做到通 晓医疗保健营养 ,防治结合全能 。西 医营养学 是研究食品营养素质和量 以及 吸收代 谢 , 对营养缺 乏的疾
质、养育、调护、防治 、保健提高认识创新而 发展 的,对
盗汗 自汗 ,大便 1次/ ,成形不干燥 。饮食 ,食欲适度 , d 舌色 淡红 ,舌苔薄 白或 白,舌体正常 ,脉滑或和缓 。
滞热 型( 胃热) :面色 红润 ,舌色 红,苔 黄厚 或腻 ,脉
小儿体质 的认识从 “ 纯阳之体”到 “ 脾常 不足 ”进而 “ 脏 腑薄” 藩篱疏” 、“ 。从儿科 医祖钱 乙的 小 儿药证直诀 把“ 疳皆指脾 胃病 , 少津液之 所作也 ” ,万全 幼科发挥 育婴家秘 >对小儿保育提 出 “ ) 脾常不足” 肝常有余” 、“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023ec1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e.png)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是与成人不同的,由于其身体的生长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所以小儿的身体机能和病理特点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生长发育快速:从出生到成年,身高和体重都有较大的增长,尤其是在婴幼儿期,生长发育速度更是惊人。
2. 免疫力较弱: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病毒和细菌的抵抗能力较弱,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
3. 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小儿的心肺、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尚未完全成熟,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发育才能正常运作。
4. 代谢率高:小儿的代谢率较高,需要摄入充足的营养物质来支持生长发育,否则容易营养不良。
小儿的病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疾病类型多样:小儿的疾病类型很多,包括感染性疾病、呼吸系
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等。
2. 病情变化快:小儿的病情变化快,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容易导致病情加重。
3. 难以判断病情:小儿对疾病的表现不同于成人,很多病症不易识别,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做出准确判断。
4. 治疗难度大:小儿的身体比较娇嫩,治疗难度较大,需要注意剂量和用药方式,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总之,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需要家长和医生共同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治疗,以保障小儿的健康成长。
儿童常见的五大体质
![儿童常见的五大体质](https://img.taocdn.com/s3/m/9562ca64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e9.png)
儿童常见的五大体质儿童体质是指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整体状况,反映了儿童身体与精神的健康程度。
根据儿童个体特征和生活环境的不同,儿童体质可分为五大类型:瘦弱体质、平衡体质、超重体质、运动型体质和哮喘体质。
下面将依次介绍这五大体质。
瘦弱体质指的是身体瘦弱,肌肉发育相对较差的体质。
这类儿童常常身材瘦小,体重偏轻,肌肉发育不良,缺乏力量和耐力。
瘦弱体质的儿童易疲劳,抵抗力较弱,容易受到感染,生长发育缓慢。
这种体质的儿童需要注重增强体质锻炼,适量增加蛋白质和营养素的摄入,加强运动锻炼以促进身体的发育和成长。
平衡体质是指身高、体重和肌肉发育均匀、比例协调,健康活泼的体质。
这类儿童一般身材匀称,体重适中,肌肉发育良好,具备较高的抵抗力和适应力。
他们有活力,精力充沛,习惯良好,免疫力较强。
这种体质的儿童具备较好的生活质量,但也需要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合理安排日常饮食和运动。
超重体质是指儿童超出正常体重范围,体型较胖而肌肉发育不良的体质。
这类儿童的体重超过了同龄人的标准,肥胖的程度较高,容易伴随着脂肪肝等健康问题。
超重体质的儿童容易感到疲倦,活动能力较差,抵抗力下降,易受感染,还可能伴随着肥胖相关的代谢性疾病。
这种体质的儿童需要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和适量的活动来控制体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运动型体质是指肌肉发达、体型强壮,具备较高的运动能力和耐力的体质。
这类儿童常常活力充沛,身体柔韧性好,力量和协调性强,抵抗力较强。
他们喜欢参加各类体育运动,如跑步、游泳、篮球等,且体型健康。
这种体质的儿童需要加强身体锻炼,并适量补充能量,以满足身体发展的需求。
哮喘体质是指儿童容易发生哮喘或患有哮喘的体质。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过敏为主要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常表现为喘息、气促、胸闷等症状。
哮喘体质的儿童的肺功能较差,容易出现气道痉挛和气喘发作。
这种体质的儿童需要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空气质量,适度运动以增强肺功能和提高免疫力。
小儿生理特点及常见疾病
![小儿生理特点及常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904bb274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c7.png)
小儿生理特点及常见疾病小儿顾名思义就是小孩子,小孩子的生理特点跟我们大人可是不一样的,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小儿生理特点简介,希望能帮到大家!小儿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脏腑,指五脏六腑;娇,指娇弱,不耐攻伐;嫩,指柔嫩;形,指形体结构、四肢百骸、精血津液等;气,指各种生理功能;充,指充实旺盛。
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是概括地说明小儿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其机体脏腑的形态未曾成熟、各种生理功能未曾健全。
脏腑柔弱,对病邪侵袭、药物攻伐的抵抗和耐受能力都较低。
肾气的生发是小儿生长发育、脏器功能成熟完善的根本动力。
《素问。
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
”小儿的脏腑功能处于娇嫩、未充的阶段,这种脏腑功能需要在肾气的生发、推动下,随着小儿的年龄不断增长。
肾气包括寓于肾中的元阴、元阳,禀赋于先天并赖于后天水谷精微之气的不断充养,因而其自身就必须在小儿成长过程中逐渐得到充盛。
小儿的脏腑娇嫩,虽是指小儿五脏六腑的形与气皆属不足,但其中又以肺、脾、肾三脏不足更为突出。
这一方面是由于小儿出生后肺脏、脾脏、肾脏皆成而未全、全而未壮所致。
更是因为小儿不仅与成人一样,需要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而且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必须满足这一特殊的需求。
所以,小儿对肾气生发、脾气运化、肺气宣发的功能状况要求更高。
因此,相对于小儿的生长发育需求,经常会出现肾、脾、肺气之不足,表现出肺脏娇嫩、脾常不足、肾常虚的特点。
形气未充又常常表现为五脏六腑的功能状况不够稳定、未曾完善。
如肺主气、司呼吸,小儿肺脏娇嫩,表现为呼吸不匀、息数较促,容易感冒、咳喘;脾主运化,小儿脾常不足,表现为运化力弱,摄入的食物要软而易消化,饮食有常、有节,否则易出现食积、吐泻;肾藏精、主水,小儿肾常虚,表现肾精未充,婴幼儿二便不能自控或自控能力较弱等。
儿童中医体质辨识
![儿童中医体质辨识](https://img.taocdn.com/s3/m/10f7fd75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4c.png)
儿童中医体质辨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中医体质辨识逐渐成为了一项热门话题。
中医体质辨识是指通过中医理论和方法,对个体的体质进行辨识和分类,以便指导个体的养生保健和疾病防治。
在儿童中医体质辨识中,我们可以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体质表现,进行科学的辨识和评估。
儿童中医体质辨识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儿童的体质特点,及时发现体质偏差和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采取相应的调养措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根据中医理论,儿童的体质主要包括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气郁体质等。
每种体质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和调养方法。
平和体质是指儿童体质健康、生长发育正常,没有明显的体质偏差。
这种体质的儿童一般精力充沛,食欲良好,睡眠正常,抵抗力较强。
对于这类儿童,家长应注重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
气虚体质是指儿童体质虚弱,常常感到疲乏无力,容易出汗,抵抗力较差。
这类儿童应多进行户外活动,增加运动量,适当补充营养,特别是补充一些具有益气作用的食物,如山药、黄豆等。
阳虚体质是指儿童体质阳气不足,常感到畏寒,手脚发凉,容易感冒。
这类儿童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姜、辣椒等,同时可以适当进行一些温补的中医调理。
阴虚体质是指儿童体质阴液不足,常感到口干、咽干、烦躁易怒。
这类儿童应多饮水,多吃一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梨、百合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痰湿体质是指儿童体质湿气重,常感到口苦、胃脘胀满,容易便秘。
这类儿童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油腻和生冷食物的摄入,多食用一些利湿化痰的食物,如薏米、红小豆等。
湿热体质是指儿童体质湿热偏盛,常感到口苦、口臭、大便黏滞。
这类儿童应多饮水,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黄瓜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血瘀体质是指儿童体质血液循环不畅,常感到皮肤干燥、容易瘀伤。
这类儿童应多进行适量的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多食用一些活血化瘀的食物,如红枣、花生等。
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
![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5a11981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7.png)
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
1. 儿童的体质特点: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生机蓬勃,脏气清灵,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因此,儿童在调理身体时需要注意保护脾胃,饮食要适量、有规律,避免食用过多油腻、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2. 儿童的情志特点:儿童的情志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情绪容易波动。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生活环境,避免给孩子过多的精神压力。
3. 儿童常见病症的防治:感冒、咳嗽、腹泻等是儿童常见的病症。
中医在防治这些病症时,注重调整儿童的整体体质,通过中药、推拿、艾灸等方法来增强儿童的免疫力。
4. 儿童的膳食调养:中医认为,饮食是调养儿童身体的重要途径。
根据儿童的体质特点,可以选择一些具有健脾益胃、滋阴润肺、养心安神等作用的食物,如粳米、薏苡仁、莲子、百合、山药等。
5. 儿童的起居调养:保证儿童充足的睡眠时间,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有利于儿童的生长发育。
此外,适当的运动也有助于增强儿童的体质。
这些中医儿科科普小常识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身体特点和调养方法,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如果孩子有任何健康问题,建议及时咨询专业的中医儿科医生。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be3b94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a.png)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点小儿是指年龄在出生后28天至12岁的儿童,其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与成人有较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生理和病理两个方面对小儿的特点进行详细描述。
一、生理特点1. 生长发育:小儿的生长速度较快,特别是在出生后的前两年,身高和体重增长迅猛。
此时,小儿的骨骼和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所以对于营养的需求量较大。
2. 免疫系统:小儿的免疫系统较为脆弱,尚不完善。
他们的免疫力主要依赖于母体传递的免疫球蛋白和自身免疫系统的发育。
因此,小儿易受感染,尤其是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等。
3. 代谢率:小儿的代谢率较高,能量消耗较大。
他们的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相对成人来说更加活跃。
4. 器官功能:小儿的器官功能相对不完善,婴儿的肺部和肾脏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容易出现呼吸困难和排尿困难等问题。
此外,小儿的消化系统也较为脆弱,消化酶分泌不足,消化功能尚未完善。
5. 神经系统: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尚未成熟,大脑皮质的发育和功能尚未完全形成。
因此,小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较为敏感,容易出现异常行为和情绪波动。
二、病理特点1. 先天性疾病:小儿由于胎儿期的发育异常或遗传因素,容易患上一些先天性疾病,如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等。
2. 呼吸系统疾病:小儿的呼吸系统较为脆弱,常见的疾病包括感冒、支气管炎、肺炎等,其中婴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
3. 消化系统疾病:小儿的消化系统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出现消化不良、腹泻、便秘等问题。
此外,小儿肠套叠、胃肠炎等也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
4.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容易出现一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瘫、癫痫等。
5. 免疫系统疾病: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善,易受感染。
典型的免疫系统疾病有水痘、麻疹、流感等。
6. 心脏疾病:小儿心脏疾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等,其中先天性心脏病是儿童常见的心脏疾病之一。
总结起来,小儿的生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生长发育速度快、免疫系统不完善、代谢率高、器官功能尚未完善和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全等方面。
中医儿科学孩子疾病预防与调理中医这样做
![中医儿科学孩子疾病预防与调理中医这样做](https://img.taocdn.com/s3/m/cbcbe42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97.png)
中医儿科学孩子疾病预防与调理中医这样做中医儿科学:孩子疾病预防与调理中医这样做孩子是家庭的希望,是社会的未来。
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在中医儿科学的领域中,对于孩子疾病的预防与调理有着独特而有效的方法。
中医认为,孩子的生理特点与成人有所不同。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这意味着孩子的身体器官和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但又具有很强的生长和发育能力。
因此,在预防和调理孩子疾病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特点。
首先,中医强调“未病先防”。
这一理念对于孩子尤为重要。
孩子的免疫力相对较弱,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所以,日常生活中的调养至关重要。
饮食方面,要做到合理搭配,营养均衡。
孩子的脾胃功能较弱,不宜过度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的食物。
应多吃一些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如米粥、蔬菜、水果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睡眠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中医认为,“睡为第一大补”。
孩子要有充足的睡眠时间,保证良好的睡眠质量。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培养孩子良好的睡眠习惯。
运动对于孩子的健康同样不可或缺。
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孩子的体质,提高免疫力。
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劳累。
可以选择一些适合孩子的运动,如散步、跳绳、游泳等。
除了日常生活的调养,中医还注重情志的调节。
孩子虽然年幼,但也有自己的情绪。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孩子保持心情愉悦。
在疾病预防方面,中医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
比如,小儿推拿就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
通过按摩孩子身体的特定穴位,可以促进气血流通,调节脏腑功能,增强孩子的抵抗力。
常见的小儿推拿手法有补脾经、清肝经、揉板门等。
补脾经可以健脾胃、补气血;清肝经能平肝泻火、解郁除烦;揉板门则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滞的作用。
家长可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学习一些简单的推拿手法,为孩子进行日常保健。
另外,中医还强调顺应自然规律。
四季的变化对孩子的健康也有影响。
小儿须警惕的五类疾病
![小儿须警惕的五类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21ab00403b3567ec102d8afb.png)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小儿须警惕的五类疾病
导语:小儿体质“稚阴稚阳”,意思是说小儿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大好阶段,同时小儿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强,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因而容易受外界不良
小儿体质“稚阴稚阳”,意思是说小儿时期正是生长发育的大好阶段,同时小儿对外界刺激反应性强,适应能力差,抵抗力弱,因而容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容易引发以下龋齿、消化不良、肺炎等五个方面的疾病。
龋齿:儿童的乳齿质软而脆,恒齿釉质比成人薄,很容易损伤或侵蚀成龋齿。
消化不良:消化能力较成人差,胃的容量不大,胃壁又薄,容易发生消化不良,故需注意饮食卫生和合理的营养。
骨骼弯曲:儿童骨组织内含钙较少,骨化过程尚未完成,骨胳弹性强,容易弯曲。
肺炎:儿童的呼吸道比成人短而狭,组织柔嫩,呼吸道粘膜易受损伤,呼吸道壁的血管和淋巴管较多。
肺泡比成人小,胸廓发育与胸廓肌肉较成人差。
皮肤病:儿童的皮肤细嫩,表皮易剥脱,易使皮肤感染而发生皮肤病。
针对以上小儿易患五种疾病,作为家长要格外注意小儿日常良好习惯的养成:饭后漱口以及控制甜食的摄入量,保持良好的站姿坐姿,注意肺脏保暖,注意饮食卫生和合理的营养等等。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2d5b7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3.png)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小儿是指出生后1岁到12岁的儿童,其生理和病理特点与成人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下面就来简述一下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
一、生理特点1.生长发育快:小儿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头围、体重、身高等各方面均会迅速增长。
2.代谢旺盛:小儿的新陈代谢速度比较快,能量消耗较大,需提供充足的营养。
3.器官功能不成熟:小儿的肝、肾、肺、免疫系统等器官仍处于未发育成熟的状态。
4.免疫力低下:小儿的免疫系统尚不完善,易感染各类病毒和细菌。
5.心理状态易变:小儿的心理特点与成人不同,常出现哭闹、焦虑、恐惧等情况。
二、病理特点1.感染性疾病多:小儿的抵抗力较差,容易感染各种病毒和细菌,如发热、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2.营养不良:由于胃肠吸收不良或者饮食不当,小儿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如佝偻病、贫血等。
3.过敏反应强烈:小儿的体质较为敏感,过敏反应比成人更强烈,如过敏性皮炎、哮喘等。
4.神经系统发育问题:小儿的神经系统不成熟,易出现智力障碍、癫痫等问题。
5.先天性疾病:小儿出生时就存在的先天性疾病,如唇裂、先天性心脏病等。
三、小儿常见疾病1.感冒:是小儿常见的病症之一,表现为流鼻涕、咳嗽、发热等症状。
2.腹泻:是小儿消化系统常见的病症之一,表现为拉肚子、腹泻等症状。
3.哮喘: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症,表现为气喘、咳嗽等症状。
4.手足口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口腔溃疡、手脚皮疹等症状。
5.水痘: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表现为身体出现水疱疹等症状。
四、预防措施1.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空气清新、温度适宜。
2.保持小儿的营养均衡,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注重小儿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勤洗澡。
4.定期接种预防疫苗,建立小儿的免疫保护屏障。
5.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小儿的身体变化,及时就医治疗。
总之,小儿的生理和病理特点都需要我们更加关注和重视,要给小儿提供良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保障小儿的身体健康。
同时,注意预防常见的小儿疾病,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这对小儿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
![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37929e5d15abe23492f4d32.png)
0-3岁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一、小儿生理、病理及发病特点(一)生理特点: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这是小儿生理特点之一。
脏腑即五脏六腑,“形”是指形体结构(即四肢百骸、筋肉骨骼、精血津液等),“气”指的是生理功能活动(如肺气、脾气等)。
脏腑娇嫩是指小儿机体各系统、器官的形态发育不完善和脆弱。
形气未充是指小儿形体结构和功能活动未臻健全。
古代医家将小儿这种娇嫩状态概括为“稚阴稚阳”。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生机蓬勃是指小儿生命力旺盛,充满生机。
发育迅速是指小儿生长和发育的速度很快。
这是小儿时期的另一个重要生理特点。
由于小儿出生时机体诸多方面功能尚未成熟,因此,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及各种生理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越快。
古代医家将小儿这种生机旺盛的状态概括为“纯阳”。
(二)病理特点: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体质和功能均较为脆弱,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差,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一旦调护失宜,则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因此容易患病。
小儿疾病的传变主要表现在寒热虚实的互相转化,并且相互之间传变迅速,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特点。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疾病在病情发展转归的过程中,虽有传变迅速,病情易转恶化的一面,但其又有容易康复的一面。
小儿疾病容易康复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小儿生机蓬勃,活力充沛,修复再生能力强;二是小儿痼疾顽症相对少于成人,治疗反应敏捷,随拨随应;三是儿科疾病以外感六淫和内伤饮食居多,治法较多,疗效较好。
(三)小儿发病特点:1.“肺常不足”肺本为娇脏,难调而易伤。
小儿肺常不足,包括肺的解剖组织结构未能完善,生理功能活动未能健全,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家长护养常有失宜,故形成易患肺系疾病的内因、外因。
肺为呼吸出入之门,主一身之表,六淫外邪犯人,不管从口鼻而入还是从皮毛而入,均先犯于肺。
所以,儿科感冒、咳嗽、肺炎喘嗽、哮喘等肺系疾病占儿科发病率的首位。
小儿期体质特点
![小儿期体质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710baeeb9f3f90f76c61b4e.png)
小儿期体质特点
内容:小儿时期一般分为婴幼儿和儿童两个阶段,在婴幼儿期,阴阳气血尚未充盛,为“稚阴稚阳”之体,又为“纯阳之体”,且“五脏有余不足”。
体质特点表现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灵枢?逆顺肥瘦篇》记载: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小儿病源方论?养子十诀》云: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脑髓、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皆未坚固。
《育婴家秘》曰:血气末充,肠胃脆弱,神气怯弱。
因此,小儿是为“稚阴稚阳”之体,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特点。
《露囟经》记载: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冯氏锦囊秘录?小儿急慢惊风》云:天癸者,阴气也,阴气未至,故曰纯阳。
纯阳说的是小儿时期的阴阳是胜利状态下的阳相对旺盛,阴相对不足。
叶天士《幼科要略》云: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
小儿一直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时期,年龄越小,生机越旺盛、生长发育速度越快。
周岁内的小儿在头围、胸围、身高、体重、出牙、囟门关闭等方面,每个月都会有很大的变化,例如,体重至周岁与出生时比可增长3倍,身高增长1.5倍,头围增长0.5倍,动作发育及语言智力、脏腑功能活动均快速发育,不断地完善而逐渐发展成熟,因此,是为“纯阳”之体,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在同样的致病条件下,由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因此抵御疾病的能力不如成年人,一旦患病,则病情变化很快,往往寒热错杂,虚实并见,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因此具有发病容易、传变迅。
中医小儿体质分类与判定
![中医小儿体质分类与判定](https://img.taocdn.com/s3/m/ee421386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b.png)
中医小儿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医小儿体质分类与判定中医体质分类是根据中医理论对人体体质特征进行划分和归类的一种方法。
它是根据人体的形态特征、生理功能、心理特征、疾病易感性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和判定,从而确定一个人的体质类型。
在中医理论中,体质被认为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的体质类型对于疾病的易感性和治疗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对于小儿体质的分类和判定显得尤为重要。
中医小儿体质分类主要根据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体形特征、脏腑功能、免疫力以及易感病等方面进行评估。
根据中医理论,小儿的体质主要包括平和体质、气虚体质、阳虚体质、阴虚体质、痰湿体质、湿热体质、血瘀体质和特禀体质等八种类型。
平和体质是指小儿生长发育正常,体形匀称,精力充沛,免疫力较强,抵抗力较好,不易生病。
这种体质类型的小儿一般健康状况较好,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
气虚体质是指小儿气血不足,容易疲乏乏力,抵抗力较弱,容易感冒发热。
这种体质类型的小儿常常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不佳、容易出汗等症状。
阳虚体质是指小儿阳气不足,容易感到寒冷,手脚发凉,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等寒凉症状。
这种体质类型的小儿常常表现出面色苍白、容易感冒、口唇发紫等症状。
阴虚体质是指小儿阴液不足,容易口干舌燥,容易患上口腔溃疡、皮肤干燥等阴虚症状。
这种体质类型的小儿常常表现出心烦口渴、夜间盗汗、尿频等症状。
痰湿体质是指小儿体内湿气较重,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胃口差、大便稀溏等湿气症状。
这种体质类型的小儿常常表现出舌苔厚腻、口臭、易胖等症状。
湿热体质是指小儿体内湿气和热气较重,容易出现口渴多饮、尿黄赤等湿热症状。
这种体质类型的小儿常常表现出舌红苔黄、大便干结等症状。
血瘀体质是指小儿血液循环不畅,容易出现皮肤青紫、淤血斑点等血液循环不良的症状。
这种体质类型的小儿常常表现出肤色暗黯、易淤血等症状。
特禀体质是指小儿对某些特定物质过敏反应明显,容易患上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肤炎等过敏性疾病。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13450ee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3d.png)
简述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
小儿的生理特点和病理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特点:
(1)年龄差异:婴儿期的孩子身体发育较快,但各阶段的身体发育水平不同,幼儿的身体发展迅速,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孩子体重增加,身体协调性和智力水平不断提高。
(2)生理功能:小儿的生理功能比成年人更为复杂,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例如,婴儿的心脏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幼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建立,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生理功能逐渐发育完善。
(3)代谢特点:小儿的代谢率比成年人高,所需能量和营养物质更多,但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也更多。
(4)免疫系统: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但他们身体内部的病原体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容易受到感染。
2. 病理特点:
(1)易患病: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容易受到感染,且感染后恢复速度较慢。
(2)生长较快:小儿的身体生长速度极快,因此需要摄入大量的营养物质,但胃肠道和肾脏等系统消化功能和排泄能力较弱,容易出现营养过剩和肾脏疾病等问题。
(3)器官发育不成熟:婴儿的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容易出现慢性疾病。
(4)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小儿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因此容易出现癫痫、智力低下等问题。
中医儿童保健知识
![中医儿童保健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dcdbf3d1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3b.png)
中医儿童保健知识中医儿童保健知识是关于如何保持儿童身体健康、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的学问。
下面将通过八个方面介绍中医儿童保健知识,包括小儿的生理特点、饮食保健、运动保健、心理保健、预防接种、日常护理、常见病的防治和中药的合理使用。
一、小儿的生理特点小儿的生理特点介绍:脏腑娇嫩是指小儿身体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完全,功能尚不健全,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弱。
形气未充是指小儿身体形态和气息未达到成人水平,脏腑功能不完善。
生长迅速是指小儿处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大,适应能力逐渐增强。
二、饮食保健饮食保健是中医儿童保健的重要环节。
小儿饮食应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根据季节和地域的不同,选择适当的食材和食谱。
同时,要注意饮食有节,避免过饱过饥,保持营养均衡。
母乳是最天然、最营养的食品,易于消化吸收,有助于提高小儿的免疫力。
根据小儿的生长发育阶段,适当添加辅食,如蛋黄、米粉等。
避免过多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如炸鸡、辣椒、冰激凌等。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可根据小儿体质情况,适当选用中药材和食材搭配,如红枣、枸杞、山药等。
中医儿童饮食保健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饮食多样化:儿童的饮食要多样化和均衡,包括五谷杂粮、肉类、蔬菜、水果等。
同时,还要注意季节和地域的特点,适当调整饮食结构和食材。
饮食有节:儿童的饮食要有节制,避免过饱过饥。
同时,还要避免过度食用油腻、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以免损伤脾胃。
饮食规律:儿童的饮食要规律,定时定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调护: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可以适当采用药食同源的食材进行调理。
同时,还要注意食物的寒热属性,避免食用过多寒凉或温热性食物,以免引起身体不适。
此外,一些特定的食材也有助于儿童保健。
例如萝卜、山楂、山药、扁豆等食物有利于调理脾胃,可以适量食用。
同时,家长也可以带儿童去医院的儿科或中医科就诊,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进行针对性的饮食调理建议。
小儿体质 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
![小儿体质 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https://img.taocdn.com/s3/m/f6c25c6dbd64783e09122ba1.png)
浅谈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摘要】小儿体质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的学术观点有“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阳有余而阴不足”学说和“少阳”学说,而其中以“纯阳”和“稚阴稚阳”最突出。
“纯阳”和“稚阴稚阳”理论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
“纯阳”表现为小儿在发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稚阴稚阳”表现为小儿肌肤柔嫩,筋骨未坚,气血未充,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均较不足。
【关键词】纯阳;稚阴稚阳;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用药原则1、关于“纯阳”学说最早提及小儿乃纯阳之体的是《颅囟经·脉法》:“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有诸多医家有相关观点: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四库全书目录提要》:“小儿纯阳,无烦益火。
”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小儿门》云:“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慈幼论》云:“小儿十六岁以前,禀纯阳气,为热多也。
”明·虞抟《医学正传·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
”明·万全《育婴秘诀·鞫养以慎其疾》:“小儿纯阳之气,嫌于无阴,故下体要露,使近地气,以养其阴也。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治法》:“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
”清·叶天士《幼科要略》:“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
”综上所述,“纯阳”说主要从小儿的生长发育旺盛。
发病之后容易化热化火,以及治疗宜清凉来阐述小儿的体质特点。
所谓“纯阳”是指三岁以下小儿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真元未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而言。
而不能把“纯阳”理解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
从中医学基础理论来看,阳是人生命活动的动力,阳气旺盛则生命活动才能旺盛,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故阳气偏旺才能推动生长发育。
2、关于“稚阴稚阳”学说“稚阴稚阳”源于《内经》,《灵枢·逆顺肥瘦》:“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https://img.taocdn.com/s3/m/03fba12333687e21ae45a91c.png)
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The following text is amended on 12 November 2020.浅谈小儿体质、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摘要】小儿体质的争论由来已久,主要的学术观点有“纯阳”学说、“稚阴稚阳”学说、“阳有余而阴不足”学说和“少阳”学说,而其中以“纯阳”和“稚阴稚阳”最突出。
“纯阳”和“稚阴稚阳”理论概括了小儿生理特点的两个方面。
“纯阳”表现为小儿在发育过程中,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的;“稚阴稚阳”表现为小儿肌肤柔嫩,筋骨未坚,气血未充,脏腑娇嫩,阴阳二气均较不足。
【关键词】纯阳;稚阴稚阳;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用药原则1、关于“纯阳”学说最早提及小儿乃纯阳之体的是《颅囟经·脉法》:“凡孩子三岁以下,呼为纯阳,元气未散。
”有诸多医家有相关观点: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四库全书目录提要》:“小儿纯阳,无烦益火。
”金·刘完素《黄帝素问宣明论方·小儿门》云:“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
”元·朱丹溪《格致余论·慈幼论》云:“小儿十六岁以前,禀纯阳气,为热多也。
”明·虞抟《医学正传·小儿科》:“夫小儿八岁以前纯阳,盖其真水未旺,心火已炎。
”明·万全《育婴秘诀·鞫养以慎其疾》:“小儿纯阳之气,嫌于无阴,故下体要露,使近地气,以养其阴也。
”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治法》:“小儿纯阳之体,最宜清凉。
”清·叶天士《幼科要略》:“襁褓小儿,体属纯阳,所患热病最多。
”综上所述,“纯阳”说主要从小儿的生长发育旺盛。
发病之后容易化热化火,以及治疗宜清凉来阐述小儿的体质特点。
所谓“纯阳”是指三岁以下小儿禀受父母先天之气,真元未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表现为生机旺盛,蓬勃发展,而言。
而不能把“纯阳”理解为“有阳无阴”,或“阳亢阴亏”。
从中医学基础理论来看,阳是人生命活动的动力,阳气旺盛则生命活动才能旺盛,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故阳气偏旺才能推动生长发育。
儿童体质特点与过敏性疾病关系浅述
![儿童体质特点与过敏性疾病关系浅述](https://img.taocdn.com/s3/m/998181d884254b35eefd349c.png)
间 。其 三 , 痫散 乃 中 医儿科 临床 大家 、 师王静安 定 恩 老师 之 治痫秘 方 。此 方寒 温并用 、 动静相 参 , 豁痰 不
忘行 气 , 风 不忘镇 惊 , 导不忘 安 中 , 专效 宏 , 熄 消 力 堪
中 国 中西 医 结 合 儿 科 学 2 0 0 9年 4月 第 1 第 2期 卷
C i eit ne rTrdtWet e , r2 0 , l , . hnP darItg ai s M d Ap 0 9 Vo No 2 1
儿 童体 质特点与过敏性疾病关 系浅述
丁 晓欢 , 张君 作者单位:102沈阳, 103 辽宁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丁晓欢)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张君)
的发病关 系。结果表明 , 小儿体质特点是决定小儿身心 健康 的重要 因素 。 是过 敏性疾病 发生 的 内因, 决
定 正 气 的强 弱 , 过 敏 反 应 发 生 的关 键 因 素 。 正 确 认 识 体 质 , 利 于 诊 断 和 治 疗 , 现 了 治 病 求 本 的 原 是 有 体
则 。积 极 改 善 体 质 , 减 少 相关 疾病 的 发 生 , 利 于未 病 先 防 。 可 有 【 键 词 】 体 质 ; 体 质学 说 ; 过 敏 症 / 因 学 ; 儿 童 关 病
第一作者 ; 丁晓 欢 (9 2 ) 女 , 宁 中医 药 大学 研 究生 院 2 0 在 读 硕 士生 。研 究方 向 : 西 医结 合 治 疗儿 童 肾小球 疾 病 及 过 敏性 疾 病 。 18一 , 辽 07级 中 通 讯 作 者 : 君 (9 6 , , 授 、 张 1 5 一) 女 教 主任 医 师 , 士 研 究 生 导 师 。 1 0 3 博 1 0 2沈 阳 , 宁 中医 药 大学 附 属 医院 。 辽
中医的正常小儿生理特点
![中医的正常小儿生理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7b31824f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b.png)
中医的正常小儿生理特点
1. 气血生化旺盛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气血生化旺盛,代谢旺盛。
因此,小儿体质较弱,抵抗力差,易受外邪侵袭而患病。
但同时,他们也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病情变化快,病程短,恢复也快。
2. 阳气重于阴气
小儿阳气较重,生理机能活跃,代谢旺盛,容易生"热"。
因此,小儿多属热证,治疗时应注意清热解毒。
3. 肝肾未熟
小儿肝肾未熟,生理机能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病邪抵抗力较弱。
肝主疏泄,肾主蓄精,两者不足,易出现消化不良、小便短赤等症状。
4. 脏腑娇嫩
小儿脏腑娇嫩,功能尚未完全发育,对药物反应敏感,用药应权量轻重。
5. 精神活泼
小儿精神活泼,好动爱玩,是正常生理表现。
但过度活动也会导致气血亏损,应适度节制。
6. 骨骼肌肉发育
小儿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骼肌肉正在发育长大,对营养的需求较大。
如果营养不足,易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生理特点是阳气重,气血旺盛,但脏腑娇嫩,抵抗力差。
临床应因证施治,用药权宜。
小孩体质特点
![小孩体质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1ca2204e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cf.png)
小孩体质特点
1. 生长迅速:小孩子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正在快速发育,身高和体重往往每年都有显著增加。
2. 细小躯体:相对于成人而言,小孩子的身体相对较小,头部比例较大。
3. 骨骼软弱:小孩子的骨骼还未完全发育,韧带和肌肉也不太发达,相对于成人来说,骨骼容易受伤。
4. 免疫系统较弱:小孩子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展,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袭,对细菌和病毒的抵抗力相对较弱。
5. 新陈代谢旺盛:小孩子的新陈代谢速度较快,消耗的能量较高,需要更多的营养和能量供应。
6. 生理功能发展中:小孩子的生理功能正在发展中,消化、排泄、呼吸、循环等系统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弱。
7. 高度可塑性:小孩子的身体和大脑的可塑性较强,有较强的学习、吸收和适应能力,适合接受外界刺激和训练。
请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情况下小孩体质的一些特点,实际情况会因个体差异以及环境和遗传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小儿体质与疾病
中医儿科通过历代医家的发展与实践,形成了独特的疾病观,中医认为儿科疾病具有两大特点:即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小儿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其生理具有脏腑娇嫩,形气未充,为稚阴稚阳之体。
脾常不足,肝常不足,心火常盛,肺常不足,故疾病的产生除因外邪引发具备邪气本身的发病特点外,又因其脏腑的特点,易形成内外合邪,表现为表里同病的现象司空见惯。
其内因的产生具备到每位患儿,又能产生不同的疾病和症状表现特点,反过来,一些体质特点的儿童发病后又能影响疾病的转归,其作用往往是相互的,临证尤要善辨。
在临床上,一定要辨清小儿的体质特点,才不致判断有误。
一般来说,小儿呼吸道(关乎太阴经为主)、消化道(关乎太阴,阳明为主)为常见病,其他如出血性疾病(关乎少阴,太阴为主)、水肿(关乎太阴,少阴为主)无前二者多见,这也是其生理特点所决定的。
小儿的疾病同其他年龄段所发现的疾病一样具有随着体质变化而变化的,但其变化的速度和进度较为迅速(疾病随体质走),这就要求我们对小儿体质要有一望一问便知的能力。
此非一日之功,但也不是不可以达到,只要临证中多观察也较易。
据《素问》记载五形之人即为最早的体质学说,
在儿科中也具指导意义。
王琦教授提出的九大体质学说很具体,但结合儿科,较显繁杂,下就儿科之常见易识体质作一叙述。
一、形成小儿体质的主要因素
①先天因素,毋泳置疑,先天对儿童体质的初具及形成具决定性的因素之一,古云“人以禀赋言,则先天强厚者多寿,先天薄弱者多天”。
“母热儿热,母寒儿寒,母弱儿弱,母惊儿惊”,“儿之肥瘦大小妍媸皆肖父母”。
古人通过观察充分意识到父母因素对儿童的身体素质的形成具有密切关系。
②后天因素:a、饮食营养,早在两千多年的古人就认识到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荣为充,并认识到“食甜成疳,食饱伤气,食冷成积,食致损,食苦耗神,食咸闭气,食肥生痰,食辣伤肺”;五味和食物的组成均可影响体质。
在实际中,每个地方的饮食习惯的不同,或多或少地有不同的偏差,从而影响人体体质。
现阶段,物质十分丰富,又加之家长对儿童的溺爱或放纵,常见牛奶不离口,晕菜不离桌,及辛辣炒煿之包装零食大量无节制的食用,进而形成的体质特点和易患疾病很多。
b、生活起居和调护。
宋代医家陈文中《小儿病源方论》中之养子十决“背暖,肚暖,足暖,头凉,心胸凉,勿令勿见非常之物,脾胃要湿,勿轻服粉米砂”等,在现代仍有实用价值。
现代社会的生活快节奏
及医学的错误认识导致了很多初为人之父母(或爷爷奶奶们)常常违背自然规律育儿,这也是间接地影响着小儿体质的形成和变化。
c、疾病和药物。
从一定意义上说,疾病是阴阳失衡的一种体现。
药物是调整阴阳失衡的物质。
但现代小儿初起发病多求助于西医,而西医往往流水线样地千遍一律治疗疾病。
经常使用霸药,如盲目输液和激素和强力抗生素的滥用。
强行性压制正气、妥协邪气(或有时也祛除邪气,在祛邪时对正气的伤害比之中药要快,要严重得多),对小儿体质的干扰非常大和新的体质形成时常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同时为医生临床辨识小儿体质掩盖了很多线索。
古之医家“小儿气血未充,而一生盛衰之基,全在幼时培养之得失,故饮食之宣调,而药物尤当慎也”。
据一些报道,我国儿童体质的下降,与西药激素和抗生素的滥用不无关系!
二、小儿体质分型:
(一)均衡质(阴阳相对均衡):若小儿先天胎禀充足,后天调护得当,体内各部阴阳相对均衡发展,生机旺盛,长势正常,为健康体质类型。
日常特征:小儿各部发育按期增长,皮肤柔嫩,毛发润泽,目中黑睛圆大灵活而有光泽,呼吸平顺调畅,饮食按期增加,睡眠安静,二便调畅,男孩阴囊紧致、颜色沉着,舌质正红,苔薄白或白润,姿态活泼,哭声洪亮,语声清晰,智力发育正常,热情开朗。
少病,若病多见外感病证(风热证型或表寒郁热轻型)。
一般病情多轻,少合并症,即便全身症状明显,若治之得当,恢复较易。
(二)不均衡质(阴阳相对不均衡):具体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①、肺脾质:多由后天调护失宜及疾病与药物等因素影响所致。
根据本型的日常特征再分为阳多阴少型(Ⅰ型)和阴多阳少型(Ⅱ型)。
Ⅰ型日常特征:小儿形体正常或偏瘦,生长发育情况一般或稍差(体重多不达标)。
唇红,不喜食,或挑食,或偏嗜辛辣香燥炙煿厚味之品,大便多干结,睡眠多燥扰不宁,脾气急躁,好动多汗(小有劳身即热或目合则汗而剂颈、胸、腰而还、但头汗出、显出汗部位之影),舌质红,少苔或苔花剥,或虽有苔但腻而乏津。
易发乳蛾(扁桃体炎)、咳嗽、厌食、口疮、虫证、皮肤疾患等病证。
多见热型、阴虚型、阴虚挟湿热型、风热证中至重型或表寒郁热中至重型等。
Ⅱ型日常特征:小儿形体及生长发育一般情况尚可,或有偏胖,或体质稍差,面色黄滞或偏黄少华,汗多,动则尤甚。
饮食尚可或稍差,或虽纳食较多且大便不实或先硬后溏,幼小儿常可闻及喉中有痰鸣,舌质偏淡,苔白或腻。
易发感冒、咳嗽、肺炎喘咳、积滞、泄泻、阳水肿等病证,多见痰湿型、湿热型、气阳不足挟湿型、较易夹风热及风寒型进而形成表里同病等。
②、脾肾质: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调护不当所致。
多见于初生体重偏低及后天为人工喂养的小儿。
根据本型的日常特征,可分为Ⅰ型(阳多阴少型)和Ⅱ型(阴多阳少型)。
Ⅰ型日常特征:小儿多形体瘦小或偏瘦,身高体重均不达标,面红唇红,食少便结,喜动易怒,精神亢奋,睡卧多汗,易惊燥扰,舌质红,少苔或苔花剥,或有苔但腻而乏津。
易患感冒高热、乳蛾高热、高热惊厥、咳嗽、哮喘、多动、厌食、盗汗、疳积、皮肤疾患、口腔疾患等病证,常见热盛型、湿热型、阴虚型、阴虚挟湿热型、风热证中至重型或表寒郁热中至重型易夹风热及风寒型进而形成表里同病等。
Ⅱ型日常特征:小儿生长发育情况较差或异常,身高体重均不达标(普遍可呈异常身高、体重情况),纳少或无明显异常,大便多溏或不成形,神情多呆滞,少动少语,哭声语声沉弱,男孩常见阴囊驰纵不收,舌质淡,苔白腻或厚腻。
易患感冒、哮喘、泄泻、阴水肿及生长发育障碍的有关病证,如五迟、五软、解颅等。
多见气虚型、阳虚型、气阳不足挟湿热型、湿盛型、易夹风寒进而形成表里同病等,病情多缠绵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