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教案全套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doc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第一课、学案一体化一、考点知识填空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区别:世界观,但一般人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我们反对把哲学,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②联系:哲学是关于的学问,而且是的世界观。
我们反对把哲学,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1)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和。
(2)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1)哲学是对的概括和总结。
(2)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规律和奥妙,哲学则对其进行,从中抽象出3452019-11-09第一课、学案一体化一、考点知识填空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
(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①区别:世界观,但一般人的世界观还不等于哲学。
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
我们反对把哲学,把零散的、不自觉的世界观当作哲学。
②联系:哲学是关于的学问,而且是的世界观。
我们反对把哲学,认为哲学只是哲学家的事。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a)(1)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
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和。
(2)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
一般说来,决定,体现。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a)(1)哲学是对的概括和总结。
(2)区别:主要是研究对象不同。
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的规律和奥妙,哲学则对其进行,从中抽象出3452019-11-09第一课、学案一体化一、考点知识填空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a)(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就是。
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案教案,DOC
中抽象出最一般的和最普遍的。
6、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
和的指导。
学习过程
学习导航
情景设置
问题探究
体验结论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多媒体展示材料一
多媒体展示材料二
探究:
1、老太太的想法属于世界观吗?是哲学思想吗?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4.之所以要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待和解决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是因为?????????????????????????????????????????????【?】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A.自然科学的进步是哲学发展的基础?????????????? B.先进的思想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源泉
C.生产实践、科学实验是哲学发展的动力?????????? D.哲学决定着各门具体学科的发展
教与学的反思
C.只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D.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的认识工具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与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混乱的东西。”据此回答5——7题
5.哲学是??????????????????????????????????????????????????????【?】
2、材料二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世界观:
哲学:
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
说明了: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高二政治《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案
高二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目标】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2、能力目标:①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②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哲学的术语。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②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使我们进一步理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学会哲学的意义。
二、重点和难点理解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教学流程】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导入:中国古代夏商周时期,大禹改变舜筑坝拦水的策略,变堵为疏,有效治理了黄河水患,造福沿岸百姓。
大禹治水的经验从何而来呢?结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经典事例】这幅漫画说明什么道理?说明这个农夫想当然,违背农作物的生长规律,是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2、哲学智慧从哪来?面对大千世界,我们不禁会问:这是怎么了?怎么会这样?还会怎么样?我该怎么办?思考:成语故事《杞人忧天》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任何事物都不是永恒不变的,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了一种追问和思考,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迸发出哲学的火花。
结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品味蕴含哲学道理的寓言、成语和典故塞翁失马——辩证看待问题煲汤下盐——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拔苗助长——夸大主观能动性刻舟求剑——否认事物的运动杞人忧天——盲目悲观,不尊重客观规律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田忌赛马——事物不同部分之间结构的变化对事物发展有重大作用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你选择选修班时想到了哪些选择的理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地看问题?用发展眼光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你的选择正确吗?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湖南省边城高级中学高中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如“我是谁?”“世界是怎么来的?”“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的存在而存在?是因为有我才有了世界,还是因为有了世界才有了我?”“世界和我相比哪个更‘厉害’?”“人活着是为了什么?”
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无不为;
法家韩非子说:应该严刑峻法,让人有所惧;儒家孔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仁者爱人;克己复礼;西方存在主义:一切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马克思:社会的发展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也是物质
问题:你认为人类发展的前途是什么,谁教给我人认识世界?学生思考,回答,讨论深化认识哲学的作用
启迪结论2: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认识社会,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智慧,看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这说明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
探究深化问题:同学们知道那些成语典故,你知道他们所包含的道理吗?学生表述自己所知道的成语典故何名言把对哲学的理解上升到理论高度
2、哲学的产生
问题:人们的这些哲学思想、哲学智慧是生来就有的么?如果不是,那么它是从哪里来的?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小组交流探究哲学的来源
问题(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3)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学生探究知识,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事例分析包含的哲学道理
(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片面地看待排名问题,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高中政治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哲学的概念、哲学和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
2、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
3、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点难点:1、什么是哲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4、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5、学好哲学与掌握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导入新课】从今天起,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门可以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
“哲学”这个词是个西方术语,在近代被翻译为汉语,其含义是“爱智慧”或“启发智慧”等。
在汉语中,“哲”具有“聪明”和“贤明”的意义。
从词义上概括地讲,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座的各位聪明否?一个人聪明不聪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我早料到雷声过后一定是倾盆大雨)。
当然,严格地说,并非所有的哲学都会使人聪明(人是无毛两足动物)。
实践证明,在眼花缭乱的哲学学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的哲学,因此,我们要学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少同学认为,哲学是比较玄妙的、深奥的学问,一定很难学。
从教材的封面《生活与哲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作为对智慧的爱和追求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也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
高中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二课时)一、综合解说【地位作用】本单元在全书中起着引领和导入作用,是全书的起始课。
什么是哲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哲学在社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这些问题的探究与学习,有助于我们在掌握本单元基本理论的同时,为全书的学习打下基础。
从身边的哲学入手,通过对哲学概念和哲学基本问题的体会,有助于我们划清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界限,以科学的世界观指导我们现在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
因此,本单元的学习,对我们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主要内容】根据最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单元分为三课: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第二课“百舸争流的思想”;第三课“时代精神的精华"。
第一课包括两个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我们的生活入手,说明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第二目讲了两个问题:一是哲学的本义爱智慧;二是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讲哲学概念的基本含义。
第二目主要讲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什么是哲学、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等。
引导同学们进入生活与哲学的学习。
第二课包括两个框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第一框共两个目题:第一目从哲学研究的问题入手,指出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进而分析了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第二目分析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两个方面进行探究。
第二框,首先探究唯物主义,指出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唯物主义在其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三种基本形态;其次分析唯心主义,指出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并说明了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最后指出虽然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阵营。
通过本课学习,使同学们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掌握什么是唯物主义、唯心主义。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美好生活的定义和重要性;2.掌握美好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3.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追求健康、快乐的生活;4.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准备1.教案;2.课件;3.课堂展示工具。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美好生活的图片,引起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思考和讨论。
教师可以提问以下问题:•你们对美好生活有什么定义?•你们认为什么是幸福的生活?•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令你快乐的事情?2. 知识讲解(2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向学生介绍美好生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以下内容:•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要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的饮食、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等;•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和家人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建立和谐的家庭关系;•社交技巧的培养:学会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
3.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课件中提到的美好生活原则和方法展开讨论,让每个小组找出一个案例,展示他们是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和方法来获得美好生活的。
每个小组需要在10分钟内准备好自己的展示。
4. 小组展示(20分钟)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来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并分享自己的案例。
其他小组成员可以提问和评论。
5. 总结(10分钟)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强调美好生活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四、课后作业请学生回家继续思考自己的生活是否已经融入了美好生活的原则和方法,并写一篇反思文章,字数不低于500字。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了解了美好生活的定义和重要性,并学习了一些实际的方法来追求美好生活。
通过分组讨论和小组展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享彼此的生活案例,并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和参与,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思维能力。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_2.docx
最新整理高二政治教案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1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
¨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理解(1)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4)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3.运用(1)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2)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教学重难点1.哲学是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三课时五、教学过程〔活动导入〕学生活动:展示一幅图片(两只手的相互绘画),请学生谈自己的认识,可以随意从各个角度思考。
(目的:引导学生认知人对世界的认识会因为知识构成、立场、思维方法等原因出现很大的差异,这就是哲学研究的问题。
第1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学习目标:学习完本堂课要达到的具体目标(堂清内容)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思考,探究讨论、合作交流学习成果。
教师设置情景材料,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框的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二、教学重难点(日清内容)1、哲学与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与思考三、教学指导与检测能力拓展提升【例1】下列关于哲学智慧的产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哲学产生A.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哲学产生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C.哲学产生于哲学家的实践活动和主观情绪中D.哲学产生于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例2】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对俄学习、工作和生活。
这说明①哲学不是高高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②哲学只属于那些留心思考的人③在我们不自觉的思考中都会触及这样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④哲学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例3】(2007山东单科)“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下列观点与“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的上述感悟相一致的是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高中政治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4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育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哲学的概念、哲学和世界观、具体科学的关系。
2、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
3、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
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三、德育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
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教学重点难点:1、什么是哲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4、世界观与哲学的关系5、学好哲学与掌握好其他学科知识的关系教学课时安排:2课时【导入新课】从今天起,我们来共同学习一门可以使人聪明的学问—哲学。
“哲学”这个词是个西方术语,在近代被翻译为汉语,其含义是“爱智慧”或“启发智慧”等。
在汉语中,“哲”具有“聪明”和“贤明”的意义。
从词义上概括地讲,哲学就是给人以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座的各位聪明否?一个人聪明不聪明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故事:我早料到雷声过后一定是倾盆大雨)。
当然,严格地说,并非所有的哲学都会使人聪明(人是无毛两足动物)。
实践证明,在眼花缭乱的哲学学说中,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才是唯一科学的哲学,因此,我们要学的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不少同学认为,哲学是比较玄妙的、深奥的学问,一定很难学。
从教材的封面《生活与哲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哲学作为对智慧的爱和追求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它来自于人们的生产、生活实践,也从来没有离开人们的实践活动。
人教版必修4高二政治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全书的逻辑起点,起着引领和导入的作用,主要介绍两个问题:一是哲学与我们的生活和实践的关系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一内容实际上是解释”生活与哲学”模块的名称的;二是什么是哲学。
围绕这两个问题,教材设计了两个框:生活处处有哲学,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二、教学目标1.识记、理解哲学的含义;2.理解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生活与实践活动;理解哲学起源于人类对生活、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理解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理解真正的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地看待宇宙和人生;3.联系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4.提高思维层次,锻炼思维能力,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
对应课标: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三、教学重点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四、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教材、梳理基础、归纳问题2.合作探究: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自主思考与合作讨论相结合3.讲解法: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和点拨五、教学过程【考点导航】通过考点展示,使学生明确复习方向。
哲学是什么: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考点梳理】※自主学习自我检测落实“双基”预习达标(一)基本概念:★1.哲学:哲学是关于的学问,是、的世界观。
注意:全面理解哲学的概念(1)从本义上看,哲学是指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2)从与世界观的关系上看,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3)从与方法论的关系上看,哲学也是方法论的学说,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从与具体知识的关系来看,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以及的和。
3.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用作指导去和的根本方法。
(二)基本关系:★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高中政治必修4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案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案班级姓名小组________第____号【学习目标】1.理解哲学的起源和任务。
2.识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
3.掌握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关系。
4.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学习,用以哲学为指导学习具体科学。
【重点、难点】1.记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
2.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科学的关系。
【学情分析】本节课是生活与哲学的第一课,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从生活中发现哲学,理解生活中处处有哲学,哲学是一门使人拥有智慧,明智的一门知识。
同时学生对于学习生活哲学,有较高的探索学习兴趣,有利于掌握本节内容。
自主学习内容一、回顾旧知: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2.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二、基础知识感知学习范围:课本P4一P9一、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__ 活动。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头脑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____________和对世界的_____________。
它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1、哲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学问。
2、_______________ 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___________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3、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_________________ 。
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人们对整个世界的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设计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美好生活”的定义与内涵;2.通过探讨“美好生活” 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思考与判断能力;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追求美好生活;4.提升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美好生活?2.美好生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3.美好生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4.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1.了解并理解“美好生活”的定义与内涵;2.探讨“美好生活” 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追求美好生活;2.提升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方法1.视听教学法:播放相关视频材料,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2.探究教学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思考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深入了解“美好生活”的定义与内涵;3.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分析和解决与“美好生活”的相关问题。
六、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引入“美好生活”的概念,通过播放与“美好生活”相关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于美好生活的思考和兴趣。
第二步:了解“美好生活”的定义与内涵(15分钟)1.让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谈谈对于“美好生活”的理解;2.指导学生使用互联网,查找并分享与“美好生活”相关的名言警句;3.教师引导学生对名言进行分析和解读,共同探讨“美好生活”的内涵。
第三步:探讨“美好生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20分钟)1.小组讨论: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美好生活”与个人幸福的关系;2.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表观点,并进行集体讨论;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共同总结个人幸福与“美好生活”的关系。
第四步:探讨“美好生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20分钟)1.小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美好生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2.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发表观点,并进行集体分享;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共同总结“美好生活”与社会和谐的关系。
第五步: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和方法(20分钟)1.小组合作:将学生继续分为小组,讨论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和方法;2.每个小组选出代表发表观点,并进行集体讨论;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并整理出实现“美好生活”的途径和方法。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3)用史实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4)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2、能力目标:(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二、【重点、难点】1、哲学与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将从生活中的哲学思想人手,体验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了解哲学概念,为开始全书的学习做好思想准备。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五、【课文导语】:人和动物不同。
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
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哲学知识。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设计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优化生活方式、提高生活品质的意识和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3.培养学生整理生活空间、规划生活时间的能力;4.培养学生社交技巧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优化个人空间1.学习整理个人物品和空间的重要性;2.教授整理个人物品和空间的方法;3.指导学生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空间。
第二课:规划生活时间1.学习制定合理的日程安排;2.教授时间管理的技巧;3.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日程安排。
第三课:培养积极心态1.学习如何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2.教授调整心态的方法;3.引导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
第四课:提高生活品质1.学习如何发展兴趣爱好和锻炼身体;2.教授提高生活品质的方法;3.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兴趣和运动。
第五课:良好的人际交往1.学习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2.教授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技巧;3.引导学生改善人际关系。
教学过程:第一课:优化个人空间1.绘制整理个人物品和空间的流程图,简要介绍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方法;2.分组讨论: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分享整理个人物品和空间的方法;3.学生个别整理自己的物品和空间,并展示整理的成果。
第二课:规划生活时间1.引导学生思考每天的活动和时间安排;2.展示一份合理的日程安排,学生讨论其中的优点和改进之处;3.学生制定自己的日程安排,并与同伴交流和给予反馈。
第三课:培养积极心态1.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是如何应对的;2.教授调整心态的方法,如正面思考、寻找帮助等;3.学生个别讨论自己遇到的困难,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四课:提高生活品质1.学生分析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并选择一个进行深入研究;2.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并鼓励他人参与其中;3.指导学生制定一个小目标,如每周锻炼一次身体。
第五课:良好的人际交往1.学生参与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社交场景中的对话和互动;2.教授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技巧,如倾听、尊重他人等;3.学生个别练习沟通和互动技巧,并给予反馈和建议。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设计
《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设计《美好生活的向导》教学设计篇一【课标再现】内容目标提示与建议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1思考日常生活富有哲理的事例,感悟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能够开启人的智慧。
¨ 生活和学习中有许多蕴涵哲学道理的故事,表明哲学并不神秘。
¨ 许多充满智慧、富有哲理的故事,表明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2)哲学和世界观的关系(3)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4)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2.理解(1)哲学智慧生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2)哲学源于人类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哲学是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4)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对待宇宙和人生3.运用(1)联系我们的生活和实践,说明哲学并不神秘,它就在我们周围的生活和实践中(2)运用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原理,说明哲学可以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二)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用理性和智慧的眼光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和发展的能力(3)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统一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到世界观决定着人的思想方法和行动方法,增强学生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的意识和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切实体会到生活需要智慧,生活需要哲学(2)使学生认同哲学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哲学是一门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它可以指导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和有价值,就不能没有哲学。
二、教学重难点1.哲学是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三、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三课时五、教学过程〔活动导入〕学生活动:展示一幅图片(两只手的相互绘画),请学生谈自己的认识,可以随意从各个角度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美好生活的向导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理解:(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2)哲学的本义和任务(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分析:(1)联系身边的生活分析其中的哲学思想(2)列举人们具体的世界观并分析哲学的含义(3)用史实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4)分析马克思、恩格斯、黑格尔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2、能力目标:(1)通过对身边的哲学的分析,培养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2)通过对哲学思想的历史渊源的分析,培养跨学科的综合能力(3)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4)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哲学的产生、哲学与生活的关系的分析,增强我们对哲学的体悟和思想认同(2)通过对哲学概念、世界观概念的分析,激发自觉树立科学世界观、自觉增强哲学修养的热情(3)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学习,增强我们以哲学为指导,学好具体知识的自觉性二、【重点、难点】:1、哲学与爱智之学2、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产生于人们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3、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三、【整体感知】: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将从生活中的哲学思想人手,体验哲学与我们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了解哲学概念,为开始全书的学习做好思想准备。
四、【方法点津】:(1)运用比较法,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运用辩证的方法,全面地理解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
(3)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哲理故事。
(4)理论联系实际,用科学的世界观自觉地指导学生的学习。
五、【课文导语】:人和动物不同。
动物只是本能地“活着”,而人的生活应该是经过思考、有明确目标和意义的生活。
人们要想生活得有意义、有价值,就应该对自己生活其中的世界和生活本身进行审视和思考。
为此,我们不仅需要具体科学知识,还需要哲学知识。
哲学和我们的生活是什么关系?什么是哲学?哲学研究什么?哲学和具体科学是什么关系?了解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走进哲学,自觉地追求智慧,创造更美的人生。
第一框题生活处处有哲学一、生活处处有哲学(一)、哲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师活动:(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往往各不相同,这是为什么?(2)为什么我们应看到排名的“二重性”?(3)联系生活中类似的事例,谈谈生活与哲学的关系。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回答◇探究提示:(1)在排名问题上,人们的看法不同,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维方法不同。
(2)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要求我们一分为二地来看待。
片面地看待排名问题,不利于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3)全面的思维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哲学智慧,看待别人、分析自己等都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这说明生活与哲学密切相关。
◇教师点评: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1)、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都需要智慧。
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人们对问题的高明认识、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都和一定的哲学智慧联系在一起。
哲学的智慧不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而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一句话,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2)、哲学应当提供让人惊异、惊讶、惊醒的创新论断。
国外一本工具书说,哲学家是那些“爱提出令人烦恼的问题,并给出稀奇古怪回答的人”。
人们未必能够同意这个“稀奇古怪”的定义,但它传达出的哲学应当让人“惊讶”的信息,则是人们必须充分注意的。
研究哲学需要惊异。
惊异不同于被事物外部表象所吸引的好奇心,而是为事物深层奥秘所激起的沉思。
柏拉图认为,哲学根源于惊异。
亚里士多德说:“由于惊异,人们不仅现在,而且一开始的时候,就去进行哲学研究。
”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哲学思想起于对问题的“惊异”,进而以让人感到“惊讶”的思维方式来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必然能起到“惊醒”世人的作用。
“惊讶”的核心是思想创新。
面对问题(新问题和老问题),敢想前人之未想,敢做前人之未做,“不以平常眼光看待问题,不以平常思维考虑问题,不以平常语言谈论问题,不以平常方式解决问题”。
哲学让人“惊讶”,但反对故弄玄虚。
使人“惊讶”的深刻的判断内涵,只要找到一个合适的表达方式,是不会脱离大众的。
◇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2名言)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句话主要说明(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答案:A解析:引文的本义是说人们改变自然界的程度决定人们的智力程度,即说明哲学来源于实践,即是实践决定认识。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补充:哲学上说的世界:是指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前两者是客观世界后者是主观世界。
实践是指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教师活动:(1)你在童年时代是否也思考过类似的问题?(2)杞人忧天的故事能够给我们什么启示?(3)你现在经常思考哪些问题?为什么?◇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探究提示:(1)一般人在童年时代都思考过类似的问题,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谈体会。
(2)杞人忧天的故事固然不可取,但它反映出一种追问和思考,而这种追问和思考非常宝贵,它使我们的思想进发出哲学的火花。
(3)此题非常开放,要根据每个同学具体的情况来探讨。
◇教师点评:在生活实践中,人们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世界,思考周围的人和事,并用自己在思考中形成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实践。
在这些思考中,会触及这样或那样的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
在这一意义上,我们说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教材通过两句名言说明了哲学并不是悬浮于高空的思想楼阁,而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
3、结论: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并不是高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楼阁,只要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与我们置身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密切相关,它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3名言)“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经辩证地思考了。
”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B、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D、哲学就是辩证法答案:B 解析:A、D两项说法有误,C项不能反映题意。
(二)、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第三课时)1、哲学的本义:◇教师活动:(1)这两个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有何不同?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又说明了什么(2)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探究提示:(1)第一个同学运用一般的思维方法,第二个同学运用了创造性思维。
方法的不同主要是由于世界观不同、指导思想不同。
(2)思维方法在人们的生活中有重要作用。
正确的思维方法、创造性的思维方法对人们的生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教师点评: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所以,这样的学问当然会使人生活得更美好。
自然界变化万千,社会错综复杂,有时会使人们感到像走在一片茂密的森林之中,浮云遮望眼,云深不知处,正确的前行的路在何方?这时我们需要照亮前进方向的理性和智慧的明灯。
哲学就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哲学的本义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
正如马克思所说,哲学是现世的智慧,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课堂练习:哲学的本义是指( )A.智慧B、聪明的人C真理D.爱智慧或追求智慧答案:D 解析:此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2、哲学的任务:◇教师活动:(1)为什么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快乐?(2)伊壁鸠鲁为什么把学习哲学和灵魂的健康、人生的幸福联系在一起?◇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探究提示:(1)懂得具体科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哲学观念,可以使人变得更加智慧,可以充分享受快乐。
(2)因为哲学可以使人们找到光明,在人生道路上点起希望的明灯,从而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教师点评:从哲学得功能上看,哲学作为世界观功能就是教人如何看待世界,即如何对待宇宙和人生,如何对待知识和规律,如何对待个人和社会、自己与他人。
在这意义上我们既可以说哲学是指导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思想工具,又可以说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名言题化:(结合课本P5名言)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是强调( )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答案:C解析:引文强调的是哲学的作用。
A、B两项不能表达哲学的作用。
D项的说法过于绝对。
第二框题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识记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增强主动运用科学的世界观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2.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喜欢哲学、热爱哲学[教学重点]: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教学难点]: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与具体科学[板书设计]: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自发的世界观与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有区别也有联系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概括1.哲学与具体科学之间的区别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联系一、关于世界观的学说(第四课时)(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哲学的含义◇教师活动: 同学们翻开课本,看到标题,大家会发现,这个标题在语文上是有语病的,它缺少了什么呢?(经过引导和思考,学生明白了,应该是缺少了主语)这句话完整地应该是: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我们有了初步的了解,那大家知道什么是世界观吗?◇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到底什么是世界观?◇教师点评:从我们的分析看出来,世界观是关于世界、人与世界的看法和观点。
其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几个关键词:“整个”、“总的”、“根本”。
◇教师活动:你认为自己有世界观吗?你认为世界是神灵创造的还是客观存在的?(不论学生认为是谁创造的都是他自己的世界观)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
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回答◇探究提示: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世界观是自发的、朴素的.人人都有。
而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要靠不断的学习、思考、实践才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