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笛卡尔的理性

合集下载

笛卡尔的认识论名词解释

笛卡尔的认识论名词解释

笛卡尔的认识论名词解释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的认识论理论是他哲学思想的核心,被广泛研究和探讨。

在本文中,我将对笛卡尔的认识论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他的观点。

第一部分:理性(Reason)在笛卡尔的认识论中,理性是一种对真理的追求和理解的能力。

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理性是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智能和认知能力的关键特征。

通过理性,人类可以通过思考、推理和分析来获得对世界的认识,从而产生真理。

笛卡尔将理性分为两种形式:分析理性(Analytical Reason)和综合理性(Synthetic Reason)。

分析理性是指通过分解问题,逐步推导出真理的过程。

它强调逻辑和推理的规则,基于已知事实和概念,通过推理得出新的结论。

综合理性则是指通过综合不同的观点、经验和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认识和理解。

它涉及到创造性思维和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

第二部分:怀疑(Doubt)怀疑在笛卡尔的认识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笛卡尔主张,在寻求真理之前,我们应该怀疑一切,包括我们的感知、思维和信仰。

他提出了"怀疑一切,从而找到不可怀疑的东西"这一著名观点。

通过怀疑,我们可以消除错误和偏见,以确保我们的认识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怀疑的核心思想是“思考即存在”(Cogito, ergo sum)。

笛卡尔通过思考来证明自己的存在,认为思考是不可怀疑的,因为怀疑需要思考的存在。

这一观点成为了现代哲学的重要基石,也是笛卡尔认识论的重要成果。

第三部分:真理(Truth)在笛卡尔的认识论中,真理是通过理性和怀疑得出的认识,它是与现实相对应的正确观念或命题。

笛卡尔将真理分为两种形式:内在真理(Innate Truth)和外在真理(External Truth)。

内在真理是指人类固有的理性能力所产生的真理。

按照笛卡尔的理论,内在真理是通过直觉或清晰而明确的思维来认识的,它是不需要外界经验和观察的。

以马里翁的视角解读笛卡尔形而上学理念

以马里翁的视角解读笛卡尔形而上学理念

以马里翁的视角解读笛卡尔形而上学理念笛卡尔的形而上学理念涉及到了关于存在、知识和真相的问题,以及关于人类自身的本质。

从以马里翁的视角出发,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解读笛卡尔的形而上学思想。

在本文中,我们将从这个角度出发,探究笛卡尔对知识、真相和人类自身的看法,以及对世界的理解。

同时,通过对实际例子的分析,探究笛卡尔的这些思想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笛卡尔认为,人类知识的根基应该建立在可质疑性的基础上。

笛卡尔认为,人类的知识应该能够通过思考和怀疑来得到真正的验证,而不是依赖于社会、宗教或者传统的观点来限制。

从以马里翁的视角出发,笛卡尔的这一观点是非常有意义的。

以马里翁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很多人们的思维方式是受到传统观点和文化限制的。

笛卡尔的这一思想告诉我们,即使是在现代化和发达的国家,我们也需要对自己的知识抱有怀疑并且持续地追求真相。

只有通过反思和质疑,我们才能真正地获得知识。

其次,笛卡尔认为,存在意味着可以被想象。

他认为,我们只有通过成为思想者,才能证明世界的真实存在。

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例子开始,比如我们所看到的桌子或者椅子。

这些看起来非常真实的物体其实是由很多微小的粒子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和颜色是我们的眼睛所感知到的。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存在不是只能从我们的感官来证明的。

我们需要以基于复杂而抽象的思想和理念的方式来理解世界和我们的存在。

这对于以马里翁的人们来说也非常重要。

在一个许多问题都得不到解决的社会,我们需要不断地对世界进行逐步的思考和抉择。

这是因为,只有通过死死地抓住我们的思想,我们才能理解自身的存在,也才能达成真正有用的结论。

第三,笛卡尔认为知识应该从绝对的基础开始建立。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最基本和最完美的事物开始建立知识。

他选择了"我在想,所以我存在"这个最为基础的原则来建立他的形而上学思想,因为这个原则是完美和非常明显的。

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知识是不可能被批判和否定的,因为这样的知识是建立在最高限度的可信和稳定性上的。

理性之路的开拓者——浅谈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原则

理性之路的开拓者——浅谈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原则

理性之路的开拓者
——浅谈笛卡尔的“普遍怀疑”原则
中世纪基督教尽心营造的世界结构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土崩瓦解,理性聚集的力量喷发而出使自身挣脱信仰的羁绊。

怀疑主义成为这个时期思想家们开山辟石的思维工具,其中最早把怀疑主义精神贯彻到底的是十七世纪法国哲学家勒奈·笛卡儿和他的“普遍怀疑”原则。

当笛卡尔登上哲学舞台之时,一方面是经院哲学一蹶不振,哲学百废待兴,另一方面是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

因而摆在他面前的问题,就是如何在经院哲学的废墟上重新树立起理性的权威,重建哲学的基础。

于是,笛卡尔从头做起,去寻找不正自明,无可置疑的东西。

他把“我思故我在”作为形而上学的第一原理,以主体性原则为近代哲学奠定了基础,确定了方向,他的理论学说可以被看成是哲学的革命。

怀疑是笛卡儿的一条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是筛选出普遍确定的概念、命题和判断的过滤器。

这是人类首次对理性思维本身的思考,是思维反思的开始,是理性审判能力的审判,也是笛卡儿运用“普遍怀疑”的原则挖掘他的哲学体系基石——“我思故我在”的必然性之所在。

“我思故我在”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把“主体”作为专属于人的哲学范畴从一般实体概念中突现出来,使人类思维进入更高一级的反思阶段。

笛卡尔以怀疑为武器给予已经漏洞百出的经院哲学以毁灭性的打击。

不过,他的怀疑不仅是破坏性的,而且是建设性的。

笛卡尔要运用怀疑来寻求一个无可置疑地依据,以此为基础建立一座知识的大
厦。

笛卡尔的观点

笛卡尔的观点

笛卡尔的观点:
1.怀疑主义:笛卡尔认为人在获取真知时必须要对自己的信念进行怀疑,因为
人的感知和认识常常受到偏见、错觉以及其他干扰的影响,而这些干扰会导致人的认识不准确。

因此,人需要以怀疑的态度来审视一切,从而排除错误和虚妄的信念。

2.存在唯一神学:笛卡尔认为存在唯一的上帝,并且上帝是绝对完美的、无限
的、智慧的和真实的。

他通过自己的《第一哲学沉思》一书,在证明上帝存在的过程中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经典论证,强调思考是不可否认的存在,这也成为他哲学体系的基础。

3.理性主义:笛卡尔认为人的知识来自于理性,而非经验。

他认为只有透过纯
粹的理性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而不是通过感觉或经验。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对后来的哲学、科学和数学等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4.精神-物质二元论:笛卡尔认为精神和物质是两种完全不同的实体,分别属
于完全不同的领域,它们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或影响。

这一观点在当时的哲学史上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并对后来的哲学和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笛卡尔的启蒙思想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笛卡尔的启蒙思想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人物笛卡尔的启蒙思想笛卡尔的启蒙思想世界历史上有许多重要人物,其中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无疑是其中之一。

作为一位被誉为现代哲学奠基人的思想家,笛卡尔不仅对哲学、科学和数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对人类思维和认知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探讨笛卡尔的启蒙思想,包括他的怀疑主义、理性主义和“我思故我在”等观点。

一、怀疑主义与方法论笛卡尔的思想基于怀疑主义,他质疑一切传统观念和权威,认为人类需要从零开始,以批判性的眼光重新审视世界。

他提出了“方法论”,认为要想达到真理,必须经过一系列严谨的思维过程。

笛卡尔主张将问题逐步分解,通过逻辑推理和严格证明的方法来寻求答案。

对笛卡尔而言,怀疑是一种强大的思维工具,它能够驱使人们超越传统观念的束缚,寻找真实和可靠的知识。

他在《第一哲学沉思》中提出了著名的“怀疑一切”的观点,认为人们应该将所有被怀疑的观点置于推翻的状态,只有通过严格的理性思考,才能建立起真实可信的知识体系。

二、理性主义与形而上学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观点对启蒙时代的哲学和科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他认为人类理性是最高级别的认识方式,只有通过理性才能了解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笛卡尔追求的是一种通过纯粹理性的推理和思考来获得知识和真理的方法。

在形而上学方面,笛卡尔提出了“物质二元论”,将人和宇宙分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思维与扩展。

他认为思维是人的本质,扩展是物体的本质,两者通过身体相互作用。

这种观点使笛卡尔成为唯心主义的代表之一,他相信通过思维的力量,人类可以超越物质世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幸福。

三、“我思故我在”的存在主义观点笛卡尔的思想中最著名的观点之一就是“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他将这个观点作为他建立知识体系的基石,认为只要能思考,就能确定自己的存在。

笛卡尔通过质疑一切其他存在,最终发现无论其他一切是否真实,他至少能确定自己思考的事实。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认为思考是人类存在的根本特征。

对笛卡尔的感悟

对笛卡尔的感悟

对笛卡尔的感悟笛卡尔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他被誉为现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通过他的思考和探索,笛卡尔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观点和科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对笛卡尔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后,我对他的思想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强调了怀疑主义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对一切事物持怀疑态度,不轻易相信任何东西。

只有通过怀疑和质疑,才能达到真理的认识。

这一观点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各种信息和观点的干扰,容易被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

然而,通过怀疑和质疑,我们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真正掌握问题的本质。

只有怀疑,才能找到真理。

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强调了人的思维和存在之间的紧密联系。

他认为,思考是人的本质特征,只有通过思考,才能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一观点引发了我对人的本质和存在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忽视了思考的重要性,追求物质和外在的满足,而忽略了内心的追求。

然而,正是思考使得我们成为了独立思考的个体,拥有了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

只有通过思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自己的存在和意义。

笛卡尔还提出了“分割”和“分析”的思想,强调了问题的分解和分析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简单的部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

这一观点对我的思维方式产生了影响。

在解决问题时,我常常倾向于将问题分解为更小的部分,逐步解决,而不是一步到位。

这种思维方式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笛卡尔的思想强调了理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和推理,才能得到真理的认识。

这一观点引发了我对理性和感性之间关系的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受到感情和情绪的影响,缺乏理性思考的能力。

然而,只有通过理性思考,我们才能摆脱情感的困扰,客观地看待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只有理性,才能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对笛卡尔的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我对他的哲学观点有了一些自己的感悟。

尼采对笛卡尔的评论

尼采对笛卡尔的评论

尼采对笛卡尔的评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尼采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对笛卡尔的思想提出了许多批评和反驳。

尼采对笛卡尔的评论主要集中在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和对自我意识的过分重视上。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尼采对笛卡尔的批评和观点。

尼采认为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是一种过于偏执和狭隘的思维方式。

笛卡尔强调理性和思维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清晰而明确的思考才能找到真理。

尼采认为这种理性主义忽视了感性和直觉的重要性,过于强调了思维的局限性。

他认为人类的知识和理解不仅仅来源于理性,还包括直觉、感知和直觉等非理性的因素。

尼采批评笛卡尔的理性主义过于片面和僵化,缺乏包容性和宽容性。

尼采对笛卡尔过分重视自我意识的观点也提出了质疑。

笛卡尔认为自我意识是人类思维的中心和基础,只有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体验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

尼采认为这种自我中心的观点过于狭隘和孤立,忽视了人类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和关系。

他认为人类的认识和理解不仅仅局限于自我意识,还包括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互动与联系。

尼采批评笛卡尔的自我中心主义缺乏开放性和包容性,无法真正领悟人类的全貌和世界的全貌。

尼采还对笛卡尔的二元论提出了质疑。

笛卡尔认为身心是不同的两个实体,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和分离。

尼采认为这种二元论是一种对人类绝对统一性和整个哲学体系的限制。

他认为人类的身体和精神是密不可分的,存在着深刻的关联和互动。

尼采主张超越二元论,认为人类的身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通过身体和精神的统一性才能找到完整的真理和意义。

尼采对笛卡尔的评论主要集中在理性主义、自我中心主义和二元论等方面。

尼采认为笛卡尔的思想过于偏激和狭隘,缺乏对人类全面性和整体性的认识。

尼采主张包容性、开放性和整体性的哲学观点,认为只有通过超越传统的限制和框架,才能找到真正的思想和真理。

尼采对笛卡尔的批评是一种对传统理性主义和二元论的挑战和反思,是对哲学思维的一种深刻的革新和重构。

【文章总字数达到了2000字】。

略论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

略论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

略论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认识判断理性与实践准则理性是笛卡尔哲学理性的重要体现,“我”与“清楚明白”等一些基本原则都与这双重理性紧密相关。

从这一点看,探究笛卡尔理性中的认识判断理性与实践准则理性及其之间的关系,从而展示笛卡尔哲学的理性的新视角。

标签:笛卡尔;双重;理性一、双重理性的提出笛卡尔遵循他在运用理性中所应遵循的方法从哲学中获取“本原”,在此基础上,才对物理学等学问进行真正的研究。

德国著名哲学家石里克指出:“的确,正如赫尔姆霍兹着重指出的那样,任何科学问题都会把我们引向哲学,只要我们把问题追索的足够深远。

”[1]17-18实际上,赫尔姆霍兹指出来各种不同科学问题最终都必须面对的本原问题。

对于笛卡尔,也这样认为,正如“我考虑到一切学问的本原都应当从哲学里取得”[2]18。

在“从哲学里取得”的过程中,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谈到了认识判断的理性与实践准则的理性。

“笛卡尔在思想上敢于向包括经院哲学在内的一切传统权威挑战,在行动上奉行明哲保身、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3]143。

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理性都是笛卡尔思想与行动的指导。

由此,笛卡尔哲学的理性不仅仅体现在他在判断真理中坚持的“清楚明白”原则的认识理性上,而且还体现在实践的准则理性上。

固然,“清楚明白”的原则既能在认识上体现,也能在行动上体现,但如果因为这样而忽视认识理性与实践理性两大方面,直接透过“清楚明白”原则来认识笛卡尔哲学的理性,就会违背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所谈到的必然的次序。

伽桑狄(Pierre Gazzendi,1592—1655)针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中的“我”发出批判,认为笛卡尔没有指出“我”到底是什么,违背了“清楚明白”的原则,也就违背了他本身的理性,简而言之,就是认为笛卡尔整个哲学的基石“我”是模糊不清的。

别涅狄克特·斯宾诺莎(Benedictus Spinoza,1632—1677)和伽桑狄对笛卡尔哲学理性批判的角度不一样,但斯宾诺莎也是从笛卡尔的“我”不具“清楚明白”原则来批判笛卡尔认识论哲学的。

笛卡尔:理性方法论

笛卡尔:理性方法论

笛卡尔:理性方法论
《方法论》(Discours de la méthode) 是笛卡儿在1637年出版的著名哲学论著,对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思想观念和科学研究方法有极大的影响,有人曾说:欧洲人在某种意义上都是笛卡儿主义者,就是指的受方法论的影响。

科学精神
从这里开始
“由于我们在长大成人之前当过儿童,对呈现在我们感官面前的事物做过各种各样的判断,而那时我们还没有充分运用我们的理性,所以有很多先入的偏见阻碍我们认识真理,因此我们要摆脱这些偏见的束缚,就必须在一生中有一次对一切稍有可疑之处的事情统统加以怀疑。


理性思考的方法四原则:
第一条是:凡是我没有明确地认识到的东西,我绝不把它当成真的接受。

也就是说,要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除了清楚分明地呈现在我心里、使我根本无法怀疑的东西以外,不要多放一点别的东西到我的判断里。

第二条是:把我所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和必要的程度分成若干部分,以便一一妥为解决。

第三条是:按次序进行我的思考,从最简单、最容易认识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最复杂的对象;就连那些本来没有先后关系的东西,也给它们设定一个次序。

最后一条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遍地复查,做到确信毫无遗漏。

ChangeLog:
2018-07-05 09:41 linfeng365 初稿。

浅析笛卡尔的“理性直观”

浅析笛卡尔的“理性直观”

浅析笛卡尔的“理性直观”第20卷第1期武汉科技学院2007年1月JOURNALOFWUHANUNIVERSITYOFSCIENCEANDENGINEERINGV o1.20No.1Jan.2007浅析笛卡尔的"理性直观"韩英丽(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湖北武汉430074)摘要:由于对确定的知识的追求,自古希腊以来,直观1'7题就为哲学家所重视,直到笛卡尔提出"理性直观",对直观问题的理解才基本达到了成熟.笛卡尔认为人类能够通过理性清晰明白的直观到简单概念,并以此作为逻辑起点获得更多的确定.笛卡尔的理性直观对唯理论和经验论乃至后来整个哲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持续的影响作用.关键词:笛卡尔;直观;理性直观中图分类号:B0l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160(2007)--0078--04西方近代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笛卡尔在近代西方哲学史.f的重要地位,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冈为他主张将追求真理作为哲学的根本任务,肇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转向"..笛卡尔说:"整个哲学好像一棵树,树根是形而上学,树干是物理学,从树十上发出的枝条是各种其他学科,主要分门,就是医学,力学和道德学."…p他这里所说的形而上学不仅仅指关于"存在"的本体论方面,还包括知识论的基本原理,而知识论原理的核心内容是关于认识的方法问题.笛卡尔也正是由于他所创立的方法使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笛卡尔所建立的方法,主要是为了建立一种确实呵靠,清楚明白的规则,以清楚绎院哲学体系带来的理论上的暗昧和含糊.笛卡尔的方法论体系,实际J一是一个类似于数学公理系统的体系,他首先提最根本的原则,即.理性的直观,只有通过直观才能发现那些不证白明的公理,演绎才有可能进行.理性直观是笛卡尔方法沦体系的基石.本文对笛}÷尔理性直观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对理性直观在笛卡尔之前和之后的发展进行_『考察.1直观的基本含义理解"直观"的含意,我们首先从拉r文的辞源上开始考察."intution"一词扣丁原文为intueri(动名词),或intuitio(名词,拉丁文原意为"直觉"),动词可泽为"以直觉察看"或"以直觉察知"这种"直觉的察看"是一种无中介的看.有时原文有缀语,作mentisintuitus,或intuitusmentiS,则译为"以心灵察看".这里的intuitio是与眼睛和心灵有关的,I町,intuitio在此被赋予了一种心灵的领悟能.两方哲学从一开始就伴随着对确定性知识的追求,而intuitio被许多哲学家看成是真知的源泉,是获得确定性的必要手段.下面我们冉从哲学史上来考察一下"intuitio":前苏格拉底时期的阿那克萨哥拉在其残篇Dl2中指出"凡是混和的,分开的,分离的东西全都被心(nous)所认识.将来会存在的东两,过去现在已不复存在的东西,以及现在存在的东西,都是心(rlOUS)所安排的."r3Ilp39)阿那克萨哥拉已经开始试图从灵魂中寻找事物的确定性了,但是他并没有将这种想法坚持到底,最终还是求助于具体事物来解决这个问题.智者派的普罗泰戈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者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者不存在的尺度."】lp54)他提出了在知识方面.人以自己为准则.这时已经对知识的追求从自然事物本身转到了人的心灵和人自身.苏格拉底也认为知识的真正来源在于人自身,他也很赞同阿那克萨哥拉从"心灵"(IIOUS)来获取知识.苏格拉底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切与世界源相符的原则,坚信通过反复追问的方式,依靠理性的论证就能获得确定的知识.伯拉罔把世界分为理念世界和感性世界,前者为可知世界,后者为可见世界.理念世界是不可见,不可感的,那么它是收稿日期:2006.09—18作者简介:韩英丽(1981一).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围哲学第1期韩英丽:浅析笛t尔的"理性直观"79如何被认识的呢?柏拉阿说:"人应当通过理性,把纷然杂尘的感观知觉集纳成一个统一体.从而认识理念.这就是一种忆,回忆我们的灵魂随着神灵游历时到的一切;那是它高瞻远瞩,超我们误以为真实的东西,抬头望了那真正的本体(理念)"I【p'柏拉图的理念其实就是一种理性的直观物,因为"理念"即idea它的拉_r文本意就是"看",当然不是肉眼的看,而是心眼(理智)的看.柏拉图这里的"回忆"就类似于笛卡尔的"怀疑",都是把受感性遮蔽的人引向理性直舰的一种方法.白此理性直观的萌芽便已形成亚里士多德认为,要想获得确定的知识,必须依靠==段论进行演绎和证明.}忙论是需要确定的前提的,三段论演绎的前提是如何获得的呢?亚里士多德说:"我们必须借助归纳法去获悉原始的前提…理解原始前提的是直觉…直觉就是科学知识的创始性根源.""这里的直觉虽然不能等同于笛卡尔的直观,但也有些接近了.到了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指f}{人的认识能力包括两个方面:感觉和理智.通过感觉获得的是个别的物质对象,它本身是个别的,还不能成为知识.真正的知识是认识一般的东,这就需要理智他强调通过理智获得一般概念的知识.这对笛卡尔产生_『很大的影响.2笛卡尔的理性直观的含义前面我们已经从辞源和哲学史上对直观问题进行了考察,那么,笛卡尔所说的理性直观究竟指什么呢?笛卡尔说:"我用直规一词,指的足感觉的易变表象,也不是进行虚假组合的想象所产生的错误判断,l1ii是纯净而专注的心灵的构想,这种构想容易而且独特,使我们不致对我们所领悟的事物产生任何怀疑;换句话说,意思也一样,,纯净而专注的心灵中产生于唯一的光芒一理性的光芒的不容鼹疑的构想,这种构想由于更单纯而比演绎本身吏为确实无疑."lIpJ"笛卡尔在这里所{:的直观是一种理性的直观.这种直观排除了感觉,知觉,想象和记忆,是一种纯粹的精神活动,它是一种理性的无中介的"看",一种"visio"(规看),笛卡尔认为人的理性能够时他所理解的事情彤成直接,明确,没有任何疑问的概念,这种概念本身具有确定性.这种确定性产生于心灵本身的性质,产生于理性的自然之光.那么,这种理性的直观义是何以呵能的呢?笛卡尔在《谈谈方法》中开宗明义的指f":"良知,是人间分酉己得最均匀的东西.因为人人都认为白己具有非常充分的良知,就连那些在其『也一切方面都极难满足的人,也从来不会觉得自己的良知不够要想再多得一点.这一方面大概不是人人都弄错了,到正好证明,那种正确判断,辨别真假的能力,也就是我们称为良知或理性的那种东西,本来就是人人均等的;我们的意见之所以分歧,并不是因为有些人的理性多些,有些人的理性少.而只是由于我们运用思想的途径不同,所考察的对象不是一回事.因为单有聪明才智是不够的,主要在于正确的运刚才智.杰出的人才同然能够做最大的好事,也同样可以做}}{最大的坏事:行动1一分缓慢的人只要始终寻着正道前进,就可以比离开正道乜奔的人止住前面很多."接着他说:"拿理性或良知来说,既然它是唯一使我们成为人,使我们异于禽兽的东四,我很愿意相信它在每个人身I:都是不折不扣,很愿意在这一方面赞成哲学家们的意见,就是:同属的各个个体只是所具有的偶性可或多或少,它们的彤式或本性并不能多点少点.I,l【p这里笛尔指出了理性是人人所共有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他认为"良知"就是分辨真理和谬误的能力,它J亍"理性之光"和"自然之光"是相通的,所以人的这种认识能力是天赋的.笛卡尔说:"人的认识能力有许多种,如感觉,理解,想象,记忆等等,只有直觉能构把握最确定的真理,直觉获得的是一种清晰明白的概念,…直觉产生于"理性之光"(1ightofreason).¨99)梯利(EThilly)在其《西方哲学史》中明确指";:"所谓天赋的知识,有时他指头脑所感觉的观念或真理,指灵魂于自身中发现的原州,有时他指在经验的过程中,灵魂产生这种知识的同有的能力或机能."p4笛卡尔自己也说"我既然有能力来存想一件事物,一种真理或一种思想,则我这种能力…定是由自己的本性|{l来的IJ'7】㈨P有了这种天赋的认识能力我们就能把握一切事物了吗?笛卡尔认为我们的理性直观)卡不能直接把握那些复杂事物,而只能直观到简单概念,芟把握复杂事物还需要借助于演绎推理.那么什么样的概念才是笛卡尔所谓的简单概念呢?笛卡尔认为,简单概念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们是不能再化简,不能再分析的最简单的舰念;第二,它们是化为思维形式加于心灵的最终观念.笛卡尔把简单概念分成种,他说:"那些从我们的悟性来看,被称为简单的事物,它们或者是纯睿智的,或者是纯物质的,或者是兼而有之的.纯睿智的,就是我们的悟性凭借上帝赋予我们的某种光芒,无需借助于任何有形体的形象即可认识的那些.纯物质的,就是仅在形体巾才可认识的那些.例如广延,运动等.兼而有之的,是或者归于有形体事物,或者归于精神事物俱无差异的那.武汉科技学院2007缸例如存在,统一,延续等".笛卡尔这里所说的纯睿智的简单概念是指必须用天赋的自然之光才能认识的性质.如我思想,我存在,角彤仅以直线为界,圆周仅在一个平面上等纯粹思想的东两.笛尔认为我们的认识应该从这些最简单的概念开始,他说"我探求认识事物的时候,下决心坚决按照一定的秩序进行,邪就是,永远从最简单,最容易的事情人手."'理性直观简单概念时不是一个部分接着一个部分的.而是要从总体上同时把握,即,要全方位通观.笛卡尔说:"因为我们要求的足用心灵来查看两个事物,也就是说,必须使人清楚而明闩的理解命题,而且必须是全面一下子理解,而不是逐一理解.".2】'既然我们的理性有能力认识这些简单的概念,那么为什么在我们具体认识的过程中还是经常容易出错呢?笛卡尔认为影响我们清晰,明向认识这些简单概念的障碍有两个,一个是儿时的偏见.一个人我们的草率.笛卡尔说:"从前我们既然有一度都是儿童,而且我们在不能完全运用A己的理性之时,就已经对感观所见的对象.构成各种判断,冈此,就有许多偏见阻碍这我们认识真理的道路;我们如果不把自己发现稍有可疑的事物在一生中..一度加以怀疑,我们就似乎不可能排除这些偏见.,~151(principle"因此我们要在理性直观之前进行一次普遍怀疑,目的是为了避免我们把虚假的观念和偏见作为认识的前提加以接受.笛卡尔认为首先感觉是值得怀疑的.他说:"我们所以如此怀疑,第一是为我们据经验知道,各种感观有时是会犯错误的,【六1而要过分信赖曾经欺骗过我们的事物,也是很鲁莽的.第二是冈为在梦中我们虽然不断地想象到或知觉到无数的物象,可是他们实际并不存在."lc…pl接着他开始怀疑理性.笛}÷尔说:"我们还要怀疑我们一向认为最确实的其它事物,甚至于要怀疑数学的解证,以及我们一向认为A明的那些原理.我们所以要怀疑,第一是因为我们曾经看见人们在这些事物方面犯过错误,而且把我们认为虚妄的事物认为是绝对确定而白明的."lIprincip最后他又怀疑到了信仰.他说:"我们知道创造我们的上帝是全能的,因为我们还不知道,上帝是_否有意把我们这样创造来,使我们即使在自己认为最熟悉的事物方面也永远受到欺骗."I【ppleV1)笛卡尔通过,:疑感觉,理性和信仰清楚了我们记忆巾的偏见和不确定的观念,最后得了"我在怀疑"是无可怀疑的.即我是一个思维实体,并以此作为其建构知识大厦的阿基米德点.另一个障碍是我们草率.笛卡尔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白卜h意志(FreeWil1),他说-l''存某种意义上,意志可以说是无限的,为我们看到任何人的意志的对象,甚至是上帝的无限意志的对象,都,-】以成为我们的意志的对象.因此,我们往往易于使意志超ffI我们所能明白了解的那些对象以外.既然如此,我们偶尔犯错误就不足为奇了."_5lI…xx他又说:"我们如果只判断我们所明白地,清晰地了解到的那些事物,则我们永远不会把虚妄认为是真宴,那么也就不会犯错误."l{prin~ipleXLtLL~于是笛卡尔提出了他的着名的真理原则,即:凡是能够被我们的理性所清晰明白的感知到的便是真实可靠的.这种被理性所能清晰明白的感知到的确定无疑的知识便可以作为他获得演绎知识的前提,他的这一原则也正体现了他的方法的明证性特征.3笛卡尔的理性直观对后世的影响笛卡尔通过理性直观追求确定性的方法,为近代两方哲学奠定了理性主义的基础.开辟r近代两方唯理论的先河.沿着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方法.唯理论的另一个典型代表斯宾诺莎在其《伦理学》中把知识分为二三类:第一类是感性知识,又称"意见或想象";第二类是普遍概念及其推理的知识;第三类则是直观的知识,即"南神的某一属性的形式本质的正确观念出发,进而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正确知识"l(p85)他举的例子都是数学和几何学知汉.他这本书的剐标题就是"依几何拳方式证明"可见他对几何学的直观公理的证明方式推崇备至.他认为这种方式的特点就是足于自明的"真观念"来进行推演.这种真观念"包含最高的确定性"本身就是真理的标,"一个人如果不首先了解一个东西,谁知道他确定知道那个东西?并且除了真观念外,还有什么更叫向更确定的东两足以作真理的标准呢?正如光明之示其自身并显示黑暗.所以真理既是真理自身的标准,又是错误的怀准.,,1St(p8然,斯宾诺莎所渭的"真观念"就是理性直观的知识..例如,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都会明白全体"2+2=4","两点之间直线距离最短"等等.到了莱布尼茨则致力于把逻辑学数学化,以体现其直观确定性.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也对直观问题作了重要的论述,洛克认为人的全部观念都来自两个源泉:知觉和反省洛克认为:"如果我们愿意反省下我们自己的思维方式,就会发现心灵有直接从两个观念本身,不必插入任何别的观念,就察觉到这两个观念的符合和不符合;这种知识我想Il『以叫做直觉的知识…这一类知识是人类的脆弱能力所得到的最清楚可靠的知识."『(p4引们'我们全部知识的可靠lf 牛和叫确性都依靠这种直觉~13](p462)洛克把这种直觉知识认为是基石jI;的知识,是获得确定性的原冈一住这个观点洛克与笛尔很接近,所不同的是洛克认为心灵是一块白板,不存在天赋观念,一切知识都源自知觉和对心灵活动的反省第l期韩英丽:浅析笛.R尔的"理性直观"8l莱布尼茨反对洛克的"白板说",在某种意义』:同意了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说",但是还是有所不同的:莱布茨把"天赋"理解为潜在的"禀赋"(tendentions)和"倾ru】"《人类理智新论》的"译者前言"讲:"莱布尼茨从笛卡尔的观点后退一步,不是笛卡尔那样认为这砦观点就是脱成的,清楚明白地天赋于人心之中的,而只是认为观念和真理就作为倾向,禀赋,习性和A然的潜能在我们的心中"lI¨莱布尼茨还提出了强调自身同一的逻辑一贯性的"非矛盾律",这与笛尔的"清晰,叫白的感知"的真理观是一致的.虽然后米的康德,胡塞尔等大哲学家的对直观的看法与筒卡尔有很大程度上的同.但是他们都还是继承了笛卡尔通过直规寻求确定性的传统出此我们可以说笛卡尔所提出的"理性直观"对西方哲学的影响是巨大而持久的,对西,J'哲学的发展尤其是对确定的追寻的作用足不可f精的.至今还值得我们关注和研究.参考文献:【l】【法]笛卡尔.谈谈方法【M】.王太庆,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法】笛卡尔.探求真理的指导原则【M1.管震湖,译.北:商务书馆,1991. 【3】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编译.西方哲学原着选读I二卷Ira].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4]亚里士多德,丁具论【M】.李匡武,译广州:广尔人民Hj版社,l984【5】Descartes.Theprincipleofphilosophy[M】.Cambridge:thesyndicsoftheCambridgeUniv ersity.1978【6】【美1梯利,西'哲学史(F册)【M】.葛力,洋.北京:商务目】书靖1979.【7】【法]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M】.魔景,泽一E京:商务EI】书馆.1986. 【8】【苘兰】斯宾诺莎.伦理学【M1.贺麟,洋.北京:商务印持馆l983.【9】【德1莱布尼茨.人类理智新论【M】.陈修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AnAnalysisofDescartes'RationalIntuitionHANYing—li(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WuhanHubei430074,China) Abstract:InordertOobtaincertainscience,sinceGreece,philosopherspayimportancetOthe problemofintuition,untilDescartes' rationalintuitionattainmaturateunderstand.Descartesthinkhumaniscapableofintuitsimpl econceptgetacrossrationclearlyanddistinctly,moreover,itcanobtainmorecertainty.Descartes'rationalintuitionhasbroughtdur ativeeffecttowholephilosophylater.Keywords:Descartes;intuition;rationalintuition。

浅论笛卡尔的理性

浅论笛卡尔的理性

浅论笛卡尔的理性提要:笛卡尔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创立者,开启了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和主体性思想的传统。

尽管这两方面都受到了批评,但是笛卡尔的思想历程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仅限于“我思故我在”的字面理解,也许对于真正触摸笛卡尔思想深度还不够。

文章试图通过笛卡尔文本更为明晰找到理性——主体性确立的逻辑脉络。

关键词:笛卡尔;理性;主体性;普遍怀疑;我思故我在正如斯通普夫所说:“虽然哲学很少以极其突然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方向,但有因为新的关注和新的重心而把自己与刚刚过去的时代清晰地区别开来的时候。

这就是17世纪大陆理性主义的情况,它的创立者是笛卡尔,而它的新方案开始了所谓的近代哲学。

”笛卡尔的历史功绩毋庸置疑。

虽然在当代对于笛卡尔等所建立起来的西方“理性主义”、“主体性”思想原则的批评不断,但毫无疑问的是,即便批评家们没有一个相信笛卡尔的结论(身心二元论、天赋观念说等),却仍沿用了笛卡尔的方法——主体的理性分析(在他们的批评中,既不能没有“我在”,也不能没有“我思”)。

同时我们也应该警觉,“奴颜婢膝地抄袭笛卡尔,那将是对他的背叛。

”笛卡尔带给我们的智慧,正是我们能够“超越”笛卡尔的可能性所在。

因此,对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体性思想的探微,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普遍怀疑——理性的在场笛卡尔通过自身的理性去追求真理,因此他的工作开始于“普遍怀疑”。

很显然,他首先对自身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认知做出了一个认真的反省。

正如他在第一沉思的第一句话所说的,“由于很久以来我就感觉到我自从幼年时期就把一大堆错误的见解当作真实接受了过来,而从那时以后我根据一些非常靠不住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东西都不能不是十分可疑的、十分不可靠的”。

笛卡尔是在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拉弗莱施公学中受教育的,但他认为学校的教育只能加重他的烦闷,求学除了越来越使他觉得自己无知外,没有什么好处。

在学校里学到的古典文、诗歌、神学包括哲学,都对于人理性能力所能达到的真理没有任何帮助。

略论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

略论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

略论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摘要】本文将围绕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展开讨论。

在我们将简要介绍笛卡尔哲学的背景和基本理念。

在我们将探讨笛卡尔的双重理性观点,分析理性与感性的关系,并阐述双重理性在笛卡尔哲学中的重要性。

我们将探讨双重理性对于科学研究的启示以及在现代哲学中的影响。

在我们将总结双重理性的哲学意义,探讨其在哲学史上的地位,并思考双重理性对当代哲学的启示。

通过本文的讨论,读者将更深入地理解双重理性在笛卡尔哲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其对现代哲学的影响。

【关键词】笛卡尔哲学、双重理性、理性、感性、科学研究、现代哲学、哲学意义、哲学史、当代哲学、启示。

1. 引言1.1 笛卡尔哲学简介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是17世纪法国哲学家,被誉为现代哲学奠基人之一。

他的哲学思想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和影响,并深远地影响了后世哲学的发展。

笛卡尔哲学的核心思想可以用“我思故我在”来概括,强调人类的思维能力是最基本、最确凿的存在证据。

他主张怀疑传统的哲学观念,倡导通过怀疑和审思来找寻真理。

在他看来,理性应该成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主要工具,而不是信仰或传统的权威。

笛卡尔提出了双重理性的观点,认为理性和感性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两种重要途径。

而在这两种途径中,理性应该占据主导地位,可以通过清晰而独立的思考来发现真理。

他强调理性的重要性,同时也承认感性在认识世界中的作用,但需要受到理性的引导和约束。

笛卡尔的哲学以对理性的尊重和怀疑为特点,他的双重理性观点在当代哲学中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笛卡尔哲学的深入研究和思考,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局限性和可能性,从而更好地面对当代哲学所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2. 正文2.1 笛卡尔的双重理性观点笛卡尔的双重理性观点是其哲学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在笛卡尔看来,人类理性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即理性和感性。

理性是指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它是理性推理和逻辑分析的产物,可以帮助人们理解世界的本质和真理。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

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物理学家。

他被视为理性主义哲学的代表,他的思想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之间的关系。

一、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强调人类理性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清晰而明确地思考,人类可以获得真理。

他的理性主义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怀疑论:笛卡尔提出怀疑论,他质疑一切从传统观念到经验的知识。

他认为只有通过怀疑和批判,才能找到真正可靠的知识。

2. “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认为思考是不容置疑的存在证明。

他通过怀疑一切,最终得出这个著名的结论,即“我思故我在”。

这表明人类的思维能力是确定存在的根本证据。

3. 分析和综合:笛卡尔提出分析和综合的方法,通过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更简单的部分,并逐步进行推理和综合,从而获得清晰而明确的结论。

二、现代科学的发展现代科学的发展是在笛卡尔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逐渐形成的。

现代科学的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实证主义:现代科学强调观察、实验和验证,通过观察和实验可以获得真实而可靠的知识。

科学家必须依赖客观的数据和事实来推断和验证理论。

2. 数学方法:现代科学广泛运用数学方法,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方程式来描述和解释自然现象。

数学成为现代科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3. 实证主义和理论验证:现代科学强调理论的验证和实证研究,只有经过实验证实的理论才能被认为是科学的。

三、笛卡尔理性主义哲学与现代科学的关系尽管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哲学是在现代科学之前提出的,但它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以下是它们之间的一些关系:1. 科学方法的启示:笛卡尔强调怀疑和批判的重要性,他的方法对后来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有了深远影响。

科学家开始怀疑传统观念和学说,并通过实验证实和验证来获得真实的知识。

2. 数学方法的应用:笛卡尔是一位杰出的数学家,他的数学方法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笛卡尔思想的浅析与思考

对笛卡尔思想的浅析与思考

对笛卡尔思想的浅析与思考作者:刘天宇来源:《现代营销·理论》2017年第12期摘要:笛卡尔是17世纪欧洲哲学界和科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巨匠之一,他开启了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并且提出了典型的“身心二元论”,开拓了“欧洲理性主义”哲学。

不仅是在哲学上,他在数学、物理以及宗教研究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誉为“近代科学的始祖”。

而他所取得的荣誉,并不仅仅流于表面。

他的思想内涵丰富,体现了他对真理与知识的不断追求,对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无限探索以及孜孜不倦的精神。

关键词:笛卡尔哲学逻辑法律首先,笛卡尔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我思故我在”这句话。

从字面上看,这句话可以理解为我思考,所以我存在,即自己的思考是自己存在的基础。

单单看字面意思,不免简单把笛卡尔的哲学思想归类于主观唯心主义。

但经过深层次的学习后,我们可以了解到,这句话是笛卡尔在他的著作《谈谈方法》第四部分提到的,其旧译为“我想,所以我是”。

结合笛卡尔的研究方法,这句话更为权威的解释是“我无法否认自己的存在,因为当我在否定和怀疑时,我就已经存在”,而这个“我”,只是一个“思考者”,即非肉体上的我,而是精神上的我。

可以说,这句名言贯穿了笛卡尔整个哲学理论体系。

“思”为方法,体现了笛卡尔怀疑的方法论原理,“在”为结果,体现了笛卡尔认识论成果。

而这些哲学理论成果与思维方法对我们研究法学问题也有极大的帮助。

笛卡尔认为,应用是哲学的主要功能。

而应用的前提,则是依靠确实可靠的知识。

如何取得确实可靠的知识则又依赖于明晰可靠、具有普遍性的方法。

因此,我们分析笛卡尔思想的第二点,便是他的方法论原则。

据此,他提出了四项基本原则,一是小心避免轻率的判断和先入之见,不放任何一点别的使我怀疑的东西在我的判断里;二是把审查的每一个难题按照可能及必要的程度分为若干部分,以便妥善解决;三是设定一个次序,从最简单的对象开始一点一点逐步上升,直到认识到最复杂的对象;四是尽量全面的考察和普遍的复查,做到确信无疑。

浅析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浅析笛卡尔的《谈谈方法》

浅析笛卡尔的《谈谈方法》《谈谈方法》是由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所著的一本哲学著作,被誉为近代哲学的里程碑之作。

本书于1637年首次问世,至今仍然对哲学领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它以对人类认知能力的探究为出发点,探讨了思考、怀疑和真理等概念,提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思想。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谈谈方法》进行浅析,着重探讨其思辨方法、怀疑论和真理观。

首先,笛卡尔通过《谈谈方法》中的思辨方法,提出了他著名的“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基石。

他以怀疑为法则,拒绝盲从传统观念,认为只有经过思考和质疑之后的知识才是真实可靠的。

笛卡尔强调了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并通过将整个认知过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即“分析”、“细化”、“合成”和“清晰明了地陈述”,来确保思考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这一思维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科学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激发了人们对自我认知和知识获取方式的思考。

其次,怀疑论是《谈谈方法》中一个重要的思想主题。

笛卡尔认为,人类所接触到的一切都可能是虚幻和错误的,因此,对于所谓的“真理”必须保持怀疑态度。

他提出了著名的“恶魔假设”,即假设有一个恶魔故意欺骗人类,并且我们无法分辨真相与虚假。

在这种怀疑的基础上,笛卡尔试图通过推理推导出一种不容怀疑的“第一哲学真理”,即存在即思维。

他通过怀疑论的方法,为哲学思考提供了一种力求真理的方式,也呼吁人们在面对知识时保持批判思维。

最后,伴随着怀疑论的思考,笛卡尔对于真理的看法在《谈谈方法》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

笛卡尔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并通过推理和理性思考来寻求真理。

他强调了理性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推理方法和科学规律来验证真理。

笛卡尔提出了“漏斗理论”,即通过整合前人的知识和个人的思考,推导出一种真实且可信的理论体系。

他的真理观强调了思考和理性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为后来的科学方法论提供了借鉴。

总结起来,《谈谈方法》是笛卡尔的一部重要哲学著作,通过思辨方法、怀疑论和真理观等思想内容,展示了他对哲学和知识的探索。

笛卡尔的哲学思考与理性主义

笛卡尔的哲学思考与理性主义

笛卡尔的哲学思考与理性主义笛卡尔是17世纪哲学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以他的理性主义哲学思想而闻名于世。

笛卡尔的思考集中在两个主要领域:怀疑论和认识论。

他通过怀疑一切,试图找到不容置疑的真理,而他的理性主义则强调人类理性的重要性。

首先,笛卡尔的怀疑论对于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第一哲学沉思》中,笛卡尔提出了“方法性怀疑”的概念,意味着对一切信念和知识的怀疑。

通过怀疑一切,笛卡尔试图找到一个无法怀疑的基石,作为建立真理的起点。

他以“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作为如此基石。

这一命题建立在怀疑一切的基础上,笛卡尔认为,即使怀疑一切,但对于自己的思考却是不容置疑的。

“我思”,即是说我存在于思考之中。

通过这个思考的存在,笛卡尔验证了他自己的存在。

在认识论方面,笛卡尔认为理性是人类获取真理的唯一途径。

他主张人类的理性和智力是超越感觉和经验的,通过运用纯粹理性的方法,人类可以达到真理。

笛卡尔将人的思维能力与动物的本能区别开来,认为只有人类才能通过理性思考来获得知识。

笛卡尔将知识分为两种,即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

先验知识是一种存在于我们之中,不需要依靠感官经验就可以认识到的知识。

而经验知识则是基于感官经验获得的知识。

通过这种先验知识和经验知识的区分,笛卡尔试图建立起一个强大的理性主义体系。

他认为人的理性是足够强大的,可以摆脱感官经验的限制,通过纯粹的思考来获得真理。

他以数学和几何学作为理性思考的范例,认为这些学科所获得的知识是纯粹的、绝对的。

然而,笛卡尔的理性主义也不是没有争议的。

一些哲学家认为,他忽视了感官经验的重要性,过分强调了理性的能力。

他的理性主义思想虽然强调了人类理性的力量,但同时也导致了一种对人类感性的轻视。

另外,笛卡尔的理性主义在某种程度上也受到了科学发展的冲击。

科学的发展显示出人类的感官经验在获取知识方面的重要性。

科学实证主义的兴起,对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构成了挑战。

然而,尽管存在一些争议,笛卡尔的理性主义思想对于哲学和认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笛卡尔的 哲学原理

笛卡尔的 哲学原理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
笛卡尔的哲学原理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方法论,它强调对知识的怀疑和思考。

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理论,认为思考是人存在的证明。

他把知识划分为两种:直观和推理。

直观知识是通过直接的感知或经验获得的,而推理知识则是通过思考和推理过程得出的结论。

在哲学原理中,笛卡尔提出了怀疑的方法,他认为我们必须怀疑一切,甚至怀疑我们自己的存在。

他认为只有通过将所有信仰和观念置于怀疑的状态,我们才能发现真理。

笛卡尔还强调思考的重要性,他认为通过思考和质疑我们的观念和信仰,我们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

在哲学原理中,笛卡尔还提出了概念的三原则:清晰性、真实性和不容置疑性。

他认为一个概念只有在清晰明了、真实可信且无法置疑的情况下才是有效的。

通过这些原则,笛卡尔试图建立一个严谨而有据可依的哲学系统。

总的来说,笛卡尔的哲学原理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方法,注重思考和质疑,并提出了怀疑、直观知识和推理知识、以及概念的三个原则。

这种哲学原理对于现代科学和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思想总结

笛卡尔思想总结

笛卡尔思想总结
笛卡尔思想是西方哲学史上的重要思想流派之一,代表了理性主义的观点。

笛卡尔强调通过思考和怀疑来寻求真理,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存在论和“分离论”。

首先,笛卡尔的存在论被称为“我思故我在”。

他认为,即使我们对外界的一切都怀有怀疑,但我们无法怀疑我们自己的存在,因为思考本身就是存在的证明。

笛卡尔认为思考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具备思考能力的存在才能怀疑和思考。

因此,他相信自己的存在是不可否认的真理。

笛卡尔还提出了“分离论”,即将心灵和身体看作两个完全独立的实体。

他认为思想是与身体分离的灵魂的属性,而身体则是物质的。

笛卡尔通过观察到自己在梦中的思维活动是不受身体影响的,得出了这一结论。

他进一步推断,由于思想无法与身体具有相互作用,因此身体世界的存在并非必然,只有思维的灵魂是真实世界的一部分。

此外,笛卡尔反对传统的经验主义观点,他认为人类理性的能力要高于感性的经验。

他将哲学和数学相结合,主张思维过程必须通过理性分析和推理才能获得真理。

他的“方法论”将运用怀疑的方法来剔除所有可能的错误,以此来达到真理的确定性。

他的著作《第一哲学沉思》中详细描述了这一方法。

此外,笛卡尔还提出了神学上的观点。

他认为上帝是存在的真理和智慧的终极源泉,通过上帝的存在和真理本质,他认为人类获得了一种自由的选择权,可以选择遵循真理和道德,而不
受外在的欲望和情感的影响。

综上所述,笛卡尔思想强调了通过思考和怀疑来寻求真理,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存在论和“分离论”。

他的思想对后来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人类认识论和形而上学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

略论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

略论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

略论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摘要】笛卡尔哲学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独具特色的哲学体系之一。

双重理性是其重要概念之一。

在笛卡尔哲学的主要思想中,双重理性扮演着重要角色。

笛卡尔对双重理性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并指出其在哲学史上的影响。

现代学者对双重理性进行了新的解读,探讨其与当代哲学的关系。

双重理性对哲学的启示和其价值也成为了讨论的焦点。

笛卡尔哲学的双重理性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具有现实意义,对当代哲学的发展和启示产生深远影响。

通过对双重理性的探讨,可以更好地理解笛卡尔哲学的核心思想,同时也能够发现其在当代社会和哲学领域的重要性。

【关键词】笛卡尔哲学、双重理性、背景、概念、主要思想、论述、影响、现代理解、哲学史、现代哲学、关系、启示、价值、现实意义1. 引言1.1 笛卡尔哲学的背景笛卡尔哲学的背景可以追溯至17世纪的欧洲文化环境。

当时,欧洲正处于文艺复兴和科学革命的交汇点,人们开始怀疑传统的宗教和哲学观念,追求更为理性和科学的方法来解释世界。

笛卡尔所处的法国也不例外,绝对主义统治下的社会氛围使得人们对权威和传统观念产生了怀疑。

笛卡尔本人也受到了这种思潮的影响,他试图通过怀疑一切来找到无法被怀疑的知识基础。

他将自己置于思维的中心,认为只有通过怀疑自己的感知和思维才能找到真理。

这种怀疑的态度对传统学术体系和教会权威构成了挑战,成为了笛卡尔哲学的重要特征。

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笛卡尔提出了他的双重理性理论,试图通过清晰而明确的思维方法来建立一个可靠的知识体系。

他的哲学思想被视为现代哲学的开端,对后世哲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笛卡尔的哲学背景和双重理性概念为我们理解他的思想奠定了基础,也为我们探讨他的哲学理论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2 双重理性的概念双重理性是笛卡尔哲学中一个核心概念,指的是人类思维的两种不同方式:理性和直觉。

理性是一种逻辑推理和分析的能力,能够通过思考和推断来获取知识和认识事物。

而直觉则是一种直觉和直接体验的能力,通过直观和感觉来获取知识和认识事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笛卡尔的理性提要:笛卡尔作为大陆理性主义的创立者,开启了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和主体性思想的传统。

尽管这两方面都受到了批评,但是笛卡尔的思想历程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

仅限于“我思故我在”的字面理解,也许对于真正触摸笛卡尔思想深度还不够。

文章试图通过笛卡尔文本更为明晰找到理性——主体性确立的逻辑脉络。

关键词:笛卡尔;理性;主体性;普遍怀疑;我思故我在正如斯通普夫所说:“虽然哲学很少以极其突然的方式改变自己的方向,但有因为新的关注和新的重心而把自己与刚刚过去的时代清晰地区别开来的时候。

这就是17世纪大陆理性主义的情况,它的创立者是笛卡尔,而它的新方案开始了所谓的近代哲学。

”笛卡尔的历史功绩毋庸置疑。

虽然在当代对于笛卡尔等所建立起来的西方“理性主义”、“主体性”思想原则的批评不断,但毫无疑问的是,即便批评家们没有一个相信笛卡尔的结论(身心二元论、天赋观念说等),却仍沿用了笛卡尔的方法——主体的理性分析(在他们的批评中,既不能没有“我在”,也不能没有“我思”)。

同时我们也应该警觉,“奴颜婢膝地抄袭笛卡尔,那将是对他的背叛。

”笛卡尔带给我们的智慧,正是我们能够“超越”笛卡尔的可能性所在。

因此,对于笛卡尔的理性——主体性思想的探微,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

一、普遍怀疑——理性的在场笛卡尔通过自身的理性去追求真理,因此他的工作开始于“普遍怀疑”。

很显然,他首先对自身成长过程中所获得的认知做出了一个认真的反省。

正如他在第一沉思的第一句话所说的,“由于很久以来我就感觉到我自从幼年时期就把一大堆错误的见解当作真实接受了过来,而从那时以后我根据一些非常靠不住的原则建立起来的东西都不能不是十分可疑的、十分不可靠的”。

笛卡尔是在欧洲最著名的学校之一——拉弗莱施公学中受教育的,但他认为学校的教育只能加重他的烦闷,求学除了越来越使他觉得自己无知外,没有什么好处。

在学校里学到的古典文、诗歌、神学包括哲学,都对于人理性能力所能达到的真理没有任何帮助。

因此,他转向了“世界这本大书”。

笛卡尔经过了长达10年的游历生活,在实践中,却发现了人们同样存在着众多的意见分歧。

因此,笛卡尔决定,“不再过于相信我仅仅通过榜样和习惯所确信的任何东西。

”他认为,“如果我想要在科学上建立起某种鉴定可靠、经久不变的东西的话,我就非在有生之日认真地把我历来信以为真的一切见解统统清除出去,再从根本上重新开始不可。

”在《谈谈方法》一书中,笛卡尔把自己追求的认识的确定性的方法概括为著名的四条方法论原则。

其中最后一条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尽量全面地考察,尽量普通地复查,做到确信无疑。

由此,笛卡尔考察了所有原来被当作真实的东西而接受下来的知识,即“普遍怀疑”。

笛卡尔首先开始怀疑感官的可靠性。

这一点是比较容易质疑的,比如说模糊的地方或者很远的东西上能骗过我们。

不过,笛卡尔的理性并没有马上走得很远,没有怀疑一些清晰明白的东西。

但是,睡梦却打破这一情况的明晰性。

笛卡尔说:“没有什么相当可靠的迹象使人能够清清楚楚地分辨出清醒和睡梦来。

”也就是说,睡梦和清醒我们的感官都能给我们一套信息,但我们无法确定哪一套是真的,因为我们不清楚什么时候是醒着,什么时候在做梦。

因此,感知无法给我们带来可靠的知识。

其次,需要感知经验建立起来的知识学科——“物理学、天文学、医学、以及研究各种复合事物的其他一切科学都是可疑的、靠不住的”,但是像算学、几何学,以及类似这样性质的其他科学似乎都含有某种确定无疑的东西,它们不大考虑是否存在于自然界中。

无论是否在睡梦中,二加三都等于五。

但是笛卡尔又无法确定是不是上帝故意不让我们出差错,因为上帝仅仅是“被人说成至善的”。

最后,笛卡尔假定上帝不存在也是可以的。

他假定了一位用尽机智来骗我们的妖怪,所有的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外界事物都不过是他用来骗取我轻信的一些假象和骗局。

笛卡尔出于对于被骗的恐惧,在第一沉思中,将理智发挥到极致,对人的认知领域相关的“感觉、错觉、幻觉、精神病或癫狂”试图做出一种“搁置”。

但这种理性上的努力是十分艰难的。

因为理性要求我们的清醒,但是“虚构”的日常现状却不断地把我们拉入“梦境”。

在这个阶段,笛卡尔的理性(“怀疑”)做了一个艰难的工作——他要与过去决裂并给哲学一个新的起点,笛卡尔的真理体系确切地说是从他自身的理性能力引申出来的。

理性在此以拒斥谬误、与权威决裂的态度在场,但这里的隐藏的态度是:怀疑仍是为了追求真理的确定性。

这一点是笛卡尔与堕入虚无的“怀疑论者”根本不同的地方。

二、我思故我在——主体性的确立在第一沉思中,理性虽然横扫四方,但同时也随时面临着步入虚无的困境,正如有些学者所说的这是一次“真正的思想历险”。

笛卡尔正走在了一个十字路口,幸运的是,笛卡尔早已找准了方向。

这就是笛卡尔的“阿基米德的点”——“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在第二沉思说到:“…我曾说服我自己相信世界上什么都没有,没有天,没有地,没有精神,也没有物体;难道我不是也曾说服我相信连我也不存在吗?绝对不;如果我曾说服自己相信什么东西,或者仅仅是我想到过什么东西,那么毫无疑问我是存在的。

”“普遍怀疑”在第一沉思中似乎说明了认识的对象都是值得怀疑的,就在走向深渊的那一刻,“怀疑”发现了“我”,尽管“我”也是认识的对象,而更为重要的是,“我”始终是“怀疑”的主体。

也就是说,“我”能够去怀疑天、地、事件万物甚至上帝,但是当“我”怀疑自身的时候,就会得到明晰的自我认识,也就是发现了“我”。

这种明确无比的认识上的确定性,终于使得笛卡尔发现了真理的第一原则——“我思故我在”,继而可以引出一条基本原则,“凡是清楚分明地领会的东西都是真的”。

很显然,在这里,“我在”并不牵扯到任何物质性的存在。

这也是仅仅从汉译的字面上带给我们最大的理解。

一些学者还以“我思故我在”做出了一些批评,比如说举一些婴儿这类个体的例子,说明“我在”与“我思”关联的非因果性。

事实上,“这里的‘在’始终不过就是‘思’,这是笛卡尔沉思的真正秘密。

就‘我思故我在’而言,他始终停留在‘思’的内部”。

“我思”的思是怀疑,一种理性工具;而“我在”的思却要排除怀疑,达到明晰的确定性。

所以在此,笛卡尔所发现的“我”还未达到通过“上帝”证明的“身体”,还停留在思维层面。

笛卡尔只能说,“我”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

需要注意的是,笛卡尔确定的一个思维的东西并不只包括理性。

笛卡尔问道:“那么我究竟是什么呢?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

什么是一个在思维的东西呢?那就是说,一个在怀疑,在领会,在肯定,在否定,在愿意,在不愿意,也在想象,在感觉的东西。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笛卡尔并非严格的“理性主义者”,包括他的最重要的方法“理性直观”,调动的也不仅仅是理性能力,同样包括感知、想象、回忆等因素。

笛卡尔所要确立的主体——“我”,或许更看重也更信任“理性”能力,这里面的原因或许更多是向蒙昧的挑战;但这并不意味着,笛卡尔所要确认的“理性”主体并没有所谓的“非理性”的因素。

笛卡尔所确立的“我思故我在”是通过“理性直观”而确立的,而这样的具有明白无误特性的“我在”是具有正当性的,即“主体”在笛卡尔的理性考察中获得了确立。

我们虽然可以注意到,笛卡尔在“主体性”理论的验证中理性工具的使用,使得“主体性”的理性主义的本质倾向越发明显;但是从笛卡尔的论述中却不能找到“主体性的本质是理性主义”这样的偏见。

参考文献:[1][法]笛卡尔著.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商务印书馆,2009.[2][法]笛卡尔著. 谈谈方法[M]. 商务印书馆,2000.[3][美]S.E.斯通普夫,J.菲泽著. 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4]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四卷——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英国哲学[M]. 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5] 冯俊著. 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6] 俞吾金. “我思故我在”存疑[N]. 解放日报,2011年12月24日第006版.注释:[美]S.E.斯通普夫,J. 菲泽著. 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02.冯俊著. 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序9.[法]笛卡尔著.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商务印书馆,2009:16.[美]S.E.斯通普夫,J. 菲泽著. 西方哲学史——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M].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9:203.[法]笛卡尔著. 谈谈方法[M]. 商务印书馆,2000:16.[法]笛卡尔著.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商务印书馆,2009:18.[法]笛卡尔著.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商务印书馆,2009:20.[法]笛卡尔著.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商务印书馆,2009:22.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四卷——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英国哲学[M]. 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47.[法]笛卡尔著.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商务印书馆,2009:25.冯俊著. 开启理性之门——笛卡尔哲学研究[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46.俞吾金. “我思故我在”存疑[N]. 解放日报,2011年12月24日第006版.叶秀山王树人总主编.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四卷——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英国哲学[M]. 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50.[法]笛卡尔著. 第一哲学沉思集[M]. 商务印书馆,2009: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