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护理学第七节糖尿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现有糖尿病患者4千万, 居世界第2位(第一位是印度, 第三位是美国)。
糖尿病已成为第三大非传染 性疾病,负担重,威胁人类 健康。
三、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昏迷)
病死率高达40%。多见于50~70岁。 ❖ 诱因:
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以及某些药物使用等。 ❖ 临床表现:
严重高血糖 脱水 血渗透压增高而无显著的酮症酸中毒。 神经、精神症状:嗜睡、幻觉、定向障碍、昏迷。 ❖ 实验室:血糖33.3mmol/L(600mg/dl)
节糖尿病
Diabetetsmellitus
一、概 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群。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而引起。 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异常。 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久病可致多系统
损害。
二、流行病学
据WHO估计,全球超过2.3 亿糖尿病患者,预测到2025年 上升到3亿。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 幼年和青年
多为成年和老年
体型
消瘦或正常
多伴肥胖
起病
急
慢
病情程度 较重
较轻
血胰岛素
对胰岛素的 敏感 胰岛素治疗
显著低
很敏感(易致低血 糖症) 必须
轻度降低,正常或超 过正常 较不敏感
约25%患者需要
磺脲类降糖 差
药疗效
酮症酸中毒 常见
>50% 少见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 1型糖尿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概况
弱
其他
特
肾病变
异
性 视网膜病变
脑血管病
神经病变
小(微)血管病变
(一般管腔直径<100微米) (基底膜增厚为主)
强
大(中)血管病变
(一般管腔直径>500微米) (动脉粥样硬化为主)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
1.大中动脉的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受累 脑动脉受累
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生物学反应低于 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
B细胞分泌胰岛素
IR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高胰岛素血糖症)
血糖升高 B细胞功能 餐后低血糖
缺陷
胰岛素分泌缺陷
胰岛素分泌双峰消失: 第一分泌相缺失 第二胰岛素高峰延迟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 2型糖尿病
❖ 遗传易感性:多基因疾病。 ❖ 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
(二)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并发症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感染
慢性并发症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 糖尿病神经病变 ❖ 糖尿病足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DKA)
1、概念: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 酸在肝经β氧化产生大量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这些酮 体均为较强的有机酸,血酮继续升高,便发生代酸而称之。
❖糖耐量减低(IGT):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指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 高于正常,低于诊断值。
IGT和IFG:代表正常葡萄糖稳态与DM高血糖的中间代谢状态。
❖临床糖尿病
五、病理生理
DM
葡萄糖:利用减少,肝糖输出增多 血糖
脂肪代谢:脂肪组织摄糖及从血中移出的TG减少 脂蛋白活性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和TG 引发慢性并发症。
血钠可在155mmol/L 血浆渗透压可达330~460 mmol/L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感染
感染
➢ 皮肤:化脓性感染有疖、痈等可致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皮肤真菌感染足癣、甲癣、体癣等也较常见
➢ 泌尿系统:肾盂肾炎和膀胱炎为常见的感染, 以女性多见,且常合并真菌性阴道炎。
➢ 呼吸系统:肺结核发病率高,进展快,易形成空洞。
1型糖尿病
➢ 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 ➢ 有HLA某些易感基因 ➢ 病毒感染诱发自身免疫性反应 ➢ 有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如GAD65;ICA;IAA ➢ B细胞破坏的程度很大的不同,婴儿和青少年破坏迅
速,而成年人则缓慢即LADA
2型糖尿病
➢ 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5% ➢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发病基础。 ➢ 多见于成年人,起病比较缓慢,病情较轻。 ➢ 体型较肥胖,较少自发性酮症。 ➢ 多数患者不需胰岛素控制血糖。
消失,病人昏迷。
后期严重脱水,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四肢厥冷, 也有少数病人出现腹痛等急腹症表现。
酮症酸中毒(DKA):
4、化验 血:血糖16.7~33.3mmol/L 血酮 >4.8mmol/L(50mg/dl) PH ﹤ 7.35
尿:糖(++++) 酮(++++)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第一期―遗传学易感性 (HLA) 2、第二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启动) 3、第三期―免疫学异常(胰岛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 4、第四期―进行性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 5、第五期―临床糖尿病 6、第六期- 临床表现明显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 2型糖尿病
❖ 遗传易感性:多基因疾病。 ❖ 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
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负氮平衡
六、临床表现
(一)代谢紊乱症候群
(二)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六、临床表现
(一)代谢紊乱症候群
❖ 三多一少:多尿(2~3L/D)、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 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
女性外阴搔痒 ❖ 其他:四肢酸痛、麻木、腰痛、阳痿等
六、临床表现
2型DM主要死亡原因
肢体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痛、感觉异常、 截肢 坏疽
肾动脉 肾功能受损
(特点: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
乙酰乙酸
酮体 β羟丁酸
丙酮
2、诱因: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当、 妊娠和分娩、应激等。
酮症酸中毒(DKA):
3、临床表现:早期酮症阶段为原来糖尿病症状加重; 酸中毒出现时表现:
1)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2)呼吸系统:呼吸加深、加快有酮味(烂苹果) 3)循环系统:脉细速、血压下降 4)神经系统:常伴头痛、嗜睡或烦躁,最终各种反射迟钝或
糖尿病已成为第三大非传染 性疾病,负担重,威胁人类 健康。
三、糖尿病的分类
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 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 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如青年人中的成年发病型糖尿病MODY)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高渗昏迷)
病死率高达40%。多见于50~70岁。 ❖ 诱因:
感染、急性胃肠炎、胰腺炎、脑血管意外以及某些药物使用等。 ❖ 临床表现:
严重高血糖 脱水 血渗透压增高而无显著的酮症酸中毒。 神经、精神症状:嗜睡、幻觉、定向障碍、昏迷。 ❖ 实验室:血糖33.3mmol/L(600mg/dl)
节糖尿病
Diabetetsmellitus
一、概 述
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增高为特征的疾病群。 高血糖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
而引起。 糖、脂肪、蛋白质、水及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异常。 临床表现为多食、多饮、多尿、消瘦,久病可致多系统
损害。
二、流行病学
据WHO估计,全球超过2.3 亿糖尿病患者,预测到2025年 上升到3亿。
1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
发病年龄 幼年和青年
多为成年和老年
体型
消瘦或正常
多伴肥胖
起病
急
慢
病情程度 较重
较轻
血胰岛素
对胰岛素的 敏感 胰岛素治疗
显著低
很敏感(易致低血 糖症) 必须
轻度降低,正常或超 过正常 较不敏感
约25%患者需要
磺脲类降糖 差
药疗效
酮症酸中毒 常见
>50% 少见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 1型糖尿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概况
弱
其他
特
肾病变
异
性 视网膜病变
脑血管病
神经病变
小(微)血管病变
(一般管腔直径<100微米) (基底膜增厚为主)
强
大(中)血管病变
(一般管腔直径>500微米) (动脉粥样硬化为主)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大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
1.大中动脉的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受累 脑动脉受累
冠心病 脑血管疾病
胰岛素抵抗(IR):是指机体对一定量胰岛素生物学反应低于 预计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
B细胞分泌胰岛素
IR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高胰岛素血糖症)
血糖升高 B细胞功能 餐后低血糖
缺陷
胰岛素分泌缺陷
胰岛素分泌双峰消失: 第一分泌相缺失 第二胰岛素高峰延迟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 2型糖尿病
❖ 遗传易感性:多基因疾病。 ❖ 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
(二)并发症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急性并发症 ❖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 感染
慢性并发症
❖ 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 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 糖尿病神经病变 ❖ 糖尿病足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酮症酸中毒(DKA)
1、概念:糖尿病代谢紊乱加重时,脂肪动员和分解加速,大量脂肪 酸在肝经β氧化产生大量酮体(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这些酮 体均为较强的有机酸,血酮继续升高,便发生代酸而称之。
❖糖耐量减低(IGT):是葡萄糖不耐受的一种类型。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指一类非糖尿病性空腹高血糖, 高于正常,低于诊断值。
IGT和IFG:代表正常葡萄糖稳态与DM高血糖的中间代谢状态。
❖临床糖尿病
五、病理生理
DM
葡萄糖:利用减少,肝糖输出增多 血糖
脂肪代谢:脂肪组织摄糖及从血中移出的TG减少 脂蛋白活性降低,血中游离脂肪酸和TG 引发慢性并发症。
血钠可在155mmol/L 血浆渗透压可达330~460 mmol/L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感染
感染
➢ 皮肤:化脓性感染有疖、痈等可致败血症或脓毒血症 皮肤真菌感染足癣、甲癣、体癣等也较常见
➢ 泌尿系统:肾盂肾炎和膀胱炎为常见的感染, 以女性多见,且常合并真菌性阴道炎。
➢ 呼吸系统:肺结核发病率高,进展快,易形成空洞。
1型糖尿病
➢ 胰岛B细胞分泌功能下降 ➢ 有HLA某些易感基因 ➢ 病毒感染诱发自身免疫性反应 ➢ 有胰岛B细胞自身抗体如GAD65;ICA;IAA ➢ B细胞破坏的程度很大的不同,婴儿和青少年破坏迅
速,而成年人则缓慢即LADA
2型糖尿病
➢ 约占糖尿病患者总数的95% ➢ 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是其发病基础。 ➢ 多见于成年人,起病比较缓慢,病情较轻。 ➢ 体型较肥胖,较少自发性酮症。 ➢ 多数患者不需胰岛素控制血糖。
消失,病人昏迷。
后期严重脱水,尿量减少、皮肤粘膜干燥、眼球下陷、四肢厥冷, 也有少数病人出现腹痛等急腹症表现。
酮症酸中毒(DKA):
4、化验 血:血糖16.7~33.3mmol/L 血酮 >4.8mmol/L(50mg/dl) PH ﹤ 7.35
尿:糖(++++) 酮(++++)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1、第一期―遗传学易感性 (HLA) 2、第二期―启动自身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启动) 3、第三期―免疫学异常(胰岛及胰岛素自身抗体的产生) 4、第四期―进行性胰岛β细胞功能丧失 5、第五期―临床糖尿病 6、第六期- 临床表现明显
四、病因和发病机制
➢ 2型糖尿病
❖ 遗传易感性:多基因疾病。 ❖ 高胰岛素血症和(或)胰岛素抵抗
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加,负氮平衡
六、临床表现
(一)代谢紊乱症候群
(二)并发症 急性并发症 慢性并发症
六、临床表现
(一)代谢紊乱症候群
❖ 三多一少:多尿(2~3L/D)、多饮、多食、体重减轻 ❖ 皮肤瘙痒:由于高血糖和末梢神经病变导致。
女性外阴搔痒 ❖ 其他:四肢酸痛、麻木、腰痛、阳痿等
六、临床表现
2型DM主要死亡原因
肢体动脉粥样硬化
下肢痛、感觉异常、 截肢 坏疽
肾动脉 肾功能受损
(特点:高血糖、高血酮和代谢性酸中毒)
乙酰乙酸
酮体 β羟丁酸
丙酮
2、诱因:感染、胰岛素治疗中断或剂量不足、饮食不当、 妊娠和分娩、应激等。
酮症酸中毒(DKA):
3、临床表现:早期酮症阶段为原来糖尿病症状加重; 酸中毒出现时表现:
1)消化系统:食欲减退、恶心、呕吐 2)呼吸系统:呼吸加深、加快有酮味(烂苹果) 3)循环系统:脉细速、血压下降 4)神经系统:常伴头痛、嗜睡或烦躁,最终各种反射迟钝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