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结构图
《观潮》语文教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
![《观潮》语文教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8a98c714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d7.png)
《观潮》语文教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2]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语文综合素养,而语文知识结构梳理是其中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即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3]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观潮》的内容和主题;2、学习词语、句子、段落的基本概念;3、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观潮》的语言表达特点和结构;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4]二、教学内容《观潮》是一篇由鲁迅所写的散文,内容围绕着一个男孩在海边观浪涛的经历展开,通过对这个经历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生命的态度和人生观。
本课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观潮》的文本分析,第二部分是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语文知识结构。
[5]第一部分:《观潮》的文本分析1、理解主题通过阅读《观潮》全文,学生应该理解到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即作者通过对海浪的描写,表达了对于生命的珍视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2、词语分析选择几个关键词汇(如“海浪”、“海鸥”、“昨天”、“今天”等),让学生通过词语的选择和运用,了解鲁迅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并让学生分析这些词语的词性、含义及运用方法。
3、句子分析选择几个重要句子,让学生分析其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表达方式,进一步了解鲁迅的语言风格和表达能力。
4、段落分析将全文分成若干段,让学生分析每一段的主题和内容,并进一步了解鲁迅的叙事方式和表达能力。
[6]第二部分:语文知识结构的梳理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让学生将《观潮》的语言表达特点和结构梳理出来,以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
思维导图是一种图形化的思维工具,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组织知识和信息,形成完整的思维结构。
在进行思维导图之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和分析,将文章的主题、情节、词语、句子、段落和修辞手法等要素整理出来,并逐步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
《观潮》语文教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
![《观潮》语文教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eb99c50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a.png)
《观潮》语文教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观潮》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2)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语文知识结构;(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运用思维导图工具,将课文的关键词、主要内容进行梳理;(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增强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3)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观潮》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2)学会使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语文知识结构;(3)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素养。
2. 教学难点:(1)如何把握课文的写作思路和作者的情感表达;(2)如何运用思维导图来梳理语文知识结构。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观潮》的相关背景资料;(2)思维导图软件或手绘工具;(3)学生分组合作的组织方案。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观潮》,了解课文大意;(2)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心得和思维导图的绘制;(3)提前了解思维导图的基本绘制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观潮》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潮汐现象吗?它是什么原因引起的?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尝试绘制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知识结构。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绘制;(2)各小组分享自己的思维导图,讨论交流,完善思维导图内容。
4. 成果展示(1)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思维导图,分享学习心得;(2)教师点评各小组的思维导图,给予鼓励和指导。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思维导图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2)学生谈收获,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步骤图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步骤图](https://img.taocdn.com/s3/m/6e73bb6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43.png)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步骤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是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组织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其应用能够帮助教师更加有序地组织和进行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介绍小学语文教案模板的步骤图以及如何运用步骤图制定教学计划。
一、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步骤图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步骤图主要由五个部分组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步骤以及教学反思。
具体内容如下: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即课堂学习内容的知识点和概念,能力目标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和技能,情感目标则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应形成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
2.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特别关注的知识点和技能,该部分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同时侧重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
3.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难点或瓶颈,教师应重点讲解,并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动机和培养学习策略等措施解决学习难点。
4.教学步骤教学步骤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采取的主要教学方法,该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引入教学、正式授课、巩固拓展、课堂练习、课下作业等。
5.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对教学效果的回顾、总结和反思,该部分应注重总结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制定下一节课的教学计划。
二、如何运用步骤图制定教学计划步骤图可以帮助教师更加有序地制定教学计划和组织课堂教学,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流程:1.确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应根据教材要求和学生学情制定教学目标,并在教案模板的“教学目标”部分中进行体现。
2.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应根据学生的学习难点和课堂需求进行确定,在教案模板中进行体现。
3.设计教学步骤教学步骤应考虑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确定引入教学、正式授课、巩固拓展、课堂练习、课下作业等步骤,并在教案模板中进行体现。
4.实施教学根据教学计划和教案模板,教师应开展课堂教学,并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语文文体知识结构图
![语文文体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6ef6ca1a59eef8c75fbfb399.png)
散文
分类
诗经 楚辞 古体诗
乐府诗
词 曲 律诗
古诗词(旧体诗)
近体诗
诗
绝句
叙事诗 抒情诗
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划分
现代诗(新诗)
格律诗 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类 自由诗 散文诗
戏剧的要素 :舞台说明、戏剧冲突、人物台词等。 台词:对话、独白、旁白
戏剧
戏剧的种类
从表演形式上:话剧、歌剧、舞剧、诗剧、广播剧 电视剧、街头剧、活报剧等; 从作品内容的性质上: 悲剧、喜剧、正剧 从故事情节上: 独幕剧、多幕剧 从时代分: 历史剧和现代剧
剧种:
• 河南:豫剧 大平调 四平调 宛邦 月调 山东:吕剧 河北:河北梆子 山西:晋剧 安徽:黄梅戏 花鼓戏 广东:粤剧 浙江:评弹 北京:京剧 东北:二人转 陕西:秦腔 上海:沪剧
写人 记叙文类型 记事 状物抒情
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正面描写 (1)肖像描写 (2)外貌描写 (3)神态描写 (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描写 (6)心理描写人物
A、人物描写
描写
B、环境描写
侧面描写 作用是:衬托了人物某种思想感情或某种性格特征
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
1、暗示××时代背景。 1、交代了××的背景 2、渲染××气氛。 3、烘托人物××性格、心理。 4、推动下文情节发展、预示××结局。
语文文体知识结构图
• 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文章体裁(简称文体): 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 文学作品: 诗歌、小说、散文、戏剧
记叙的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记叙文 记叙文的线索
物线、事线、人线、感情线
时间线、地点线、见闻线
《观潮》语文教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
![《观潮》语文教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920bd81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35.png)
《观潮》语文教案: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语文知识结构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观潮》这篇课文;(2)通过思维导图,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主要内容和结构;(3)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2)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梳理知识的能力;(3)通过创意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分享的良好学习态度;(3)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表达自我的信心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观潮》这篇课文;(2)通过思维导图,梳理课文的知识结构;(3)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
2. 教学难点:(1)思维导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2)创意写作的思路和表达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1)课文《观潮》;(2)思维导图模板;(3)创意写作纸张和文具。
2. 教学设备:(1)投影仪;(2)计算机;(3)白板和markers。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展示潮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景观;(2)学生分享对潮汐的了解和印象;(3)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观潮》的内容和背景。
2. 自主学习(1)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观潮》,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梳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思维导图的制作;(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3)学生展示思维导图,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梳理。
4. 创意写作(1)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进行创意写作;(2)学生独立完成写作任务,互相交流和分享;(3)教师评价和指导学生的写作成果。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复习课文《观潮》和思维导图;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3.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展示和讨论。
新课标语文结构图讲解教案
![新课标语文结构图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c6f9f1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e1.png)
新课标语文结构图讲解教案教案标题:新课标语文结构图讲解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新课标语文的结构图,并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
2. 能够通过结构图的分析,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旨和内涵。
3. 能够运用结构图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写作和阅读。
教学重点:1. 掌握新课标语文结构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2. 能够通过结构图的分析,深入理解课文的逻辑关系和脉络。
3. 能够将结构图的方法应用到写作和阅读中。
教学准备:1. 课文:选择一篇符合教学要求的课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
2. 结构图示例:准备一些新课标语文结构图的示例,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标语文结构图的概念(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过的课文,提问他们是否注意到了课文的结构和脉络。
2. 介绍新课标语文结构图的概念,并解释其作用和意义。
Step 2:讲解新课标语文结构图的要素(10分钟)1. 展示一份新课标语文结构图的示例,解释其基本要素,如标题、主题句、分论点等。
2. 通过课文的具体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要素的含义和作用。
Step 3:分析课文结构图,理解课文脉络(15分钟)1. 将选定的课文分发给学生,并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的结构图要素,自行绘制课文的结构图。
2.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结构图,并分析课文的主旨和逻辑关系。
Step 4:运用结构图进行写作和阅读(15分钟)1. 提供一篇新的课文或文章,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结构图要素,绘制该文章的结构图。
2. 学生完成后,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结构图,并分析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3. 引导学生运用结构图的方法,进行写作或阅读练习。
Step 5: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新课标语文结构图的要点和使用方法。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积极运用结构图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的阅读和写作中,运用结构图的方法,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六教案MS——EEPO图文结构式备课总结教案
![语文园地六教案MS——EEPO图文结构式备课总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ef4fc55a8102d277a22f7a.png)
MS——EEPO图文构造式备课教课设计设计企图
主备人:
年级:二年级上册
科目、单元:语文第六单元
课题:语文园地六
课时:第一课时
教课素材复习识字方法,导入
找规律学习生字。
我会填我会认新课
教课目的:1.发现识字规律2.当你们还记得从前学过(1、个人读。
1、齐读,个别读。
堂认6个字。
的识字方法吗?1、检查朗诵状况。
2、同桌读后谈谈,用用。
2、此后把多音字读
教课要点:教课难点:发现识字2、谈谈你的发现,你是如何记着这准。
规律些生字的?
课型方式:因素组合
课时形态:标准课(40分钟)
寺村中心校2012年秋学期MS——EEPO图文构造式备课教课设计
设计企图
主备人:左艳
讲课人:覃彩秀、黄静
年级:二年级上册
科目、单元:语文第六单元课题:语文园地六
课时:第二课时
教课素材读读记记我会填口语社交
教课目的:1、齐读。
1、生在小组内沟通。
1、创建情境启迪讲话。
1.培育社交口语能力。
2、指导读出正确的语2、全班沟通。
2、你会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2读儿歌。
气。
3、读句子。
3、联合展现台谈谈我们应当如何教课重难点:学会关怀认3、同桌连读。
帮助残疾人。
课型方式:因素组合
课时形态:标准课(40分钟)讲堂总结
大家这节课学习到如何帮助他人,口语社交能力也提升了,真了不起。
小学语文单元知识结构图
![小学语文单元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c00eb30d69eae009581bec48.png)
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知识结构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以秋天为主题,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一篇略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
课文从多角度描写秋天,《古诗两首》中的两首诗都表达了在秋天里诗人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风筝》记叙了孩子们在秋天里活动的欢乐;而《秋天的雨》和《听听,秋的声音》,则描写了秋天美丽的景色。
秋天是美丽的季节,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秋天给人带来美的感受,秋天给人以丰收的快乐。
本单元的4篇课文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那秋天的山,秋天的雨,秋天的色彩,秋天的声音,都会使人们心中产生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感受。
本单元课文的语言生动优美,要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秋天的韵味,读出秋天的美好;还要一边读一边想象,充分利用生活积累,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让学生在理解、朗读、背诵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并用手中的笔画出秋天的美好。
教学中要使各部分的教学相互关连,紧密配合,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单元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书写本单元的生字、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4、在理解、朗读、背诵中,积累语言,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三、单元重点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和自己喜欢的部分。
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
难点:引导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
四、单元课时分配《古诗两首》2课时《风筝》2课时《秋天的雨》2课时《听听,秋的声音》1课时《语文园地三》4课时。
轻松掌握二年级语文第十三单元:带教案流程图一览
![轻松掌握二年级语文第十三单元:带教案流程图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ffaaa391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ad.png)
二年级语文的第十三单元,主要是以古诗的学习为主题,通过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对于教师来说,如何引导学生轻松掌握这一单元的内容,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带教案流程图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以下是一个带教案流程图一览。
一、热身环节在开始正式学习之前,需要进行一定的热身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课前用对联的形式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的对仗句,以及句子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
2.制作诗句拼装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的方式认识古诗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文字阅读环节这个环节是整个学习过程中的重点,主要是通过文字阅读,让学生掌握古诗的内容和意义,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感和理解能力。
1.先让学生自己认读古诗,并且在理解之后,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理解表达出来,可以采用卡片、图片等多种形式。
2.组织学生一起诵读古诗,让学生感受古典诗词之美,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音乐欣赏环节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将音乐融入其中,可以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让学生听古诗音乐,通过音乐欣赏,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感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可以安排学生模仿古诗音乐中的声音、音调,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写作环节写作环节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个环节,通过写作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更好地理解古诗的精髓。
1.让学生自由发挥,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篇与古诗相关的小作文。
2.让学生将自己的小作文朗读出来,让同学们互相倾听和交流,达到更好的交流和理解效果。
通过以上的学习过程,以及带教案流程图的辅助,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轻松掌握二年级语文第十三单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文化素养,并且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解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c2bf475fba1aa8114431d9bb.png)
高中语文考试知识结构图解:字音拼写拼音字词字词书写成语基础知识词语俗语语法——辨析修改病句语言表达——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文体知识文中信息的分析与筛选根据作品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现代文阅读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思想的概括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理解文学语言、表达技巧以及形象鉴赏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和概括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解释和辨析文言文中信息的分析和筛选文言文中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句式、内容的理解(翻译)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把握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及意境、形象的鉴赏古代诗文阅读古代诗文的默写句式仿写语句衔接综合性探究与学习语言简明表达句式变换语言表达连贯压缩语段材料作文作文漫画作文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高中语文教学知识框架图:一、新课改后教学理念和思想1、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提出三大语文能力:(1)应用能力(2)审美能力(3)探究能力(质疑并解决问题的能力)3、关注人的发展。
二、教材教学内容模块化1、阅读鉴赏(文体特征与人文内涵相结合)2、表达交流(作文教学与口语交际相结合)3、梳理探究(汉语文化和文学的积淀)4、名著导读(扩大视野,丰富阅读经历)三、模块化结构体系(一)阅读鉴赏(二)表达交流——写作(二)表达交流——口语交际(三)梳理探究(四)名著导读四、新课改教学四大根本(一)强化文体意识1、阅读——文学类(诗歌散文小说戏剧)实用类(新闻传记人物访谈报告文学)2、作文——正确运用各类文体进行写作,要求人文性和学科性(写作基本要求和关注人本)(二)建立人本意识——关注人的发展(三)坚持阅读和写作(四)开阔视野、积淀文化、提高素质——文史哲、古今中外五、文体教学体系(一)诗词现代诗歌文体意识文学常识1、诗歌朗读背诵理解内容和体悟情感品鉴赏析语言、技法、形象古代诗词知识迁移(归类整理)2、诗歌课程教学现代诗歌:第1册一单元(毛泽东戴望舒徐志摩艾青)古典诗词:第2册二单元(先秦-南北朝,诗骚孔古诗三首)第3册二单元(盛唐气象-唐末余音李杜白李商隐)第4册二单元(宋词柳苏辛李清照)第5册二单元(古代韵文陶渊明王勃庄子李密)3、古典诗词教学先秦—南北朝氓——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婚变曲采薇——西周时代的边塞诗离骚——爱国主义诗篇的源头孔雀东南飞(并序)——坚贞爱情的悲喜剧涉江采芙蓉——《古诗十九首》短歌行曹操——青青子矜,悠悠我心归园田居(其一)——羁鸟恋旧林白马篇——曹植:蓬莱文章建安骨盛唐气象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语文单元知识结构图
![语文单元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8b9ed46802768e9951e738ab.png)
语文单元知识结构图七年级语文的教材的内容在安排及编排上,新旧教材有所不同1、新课标实验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都力求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新教材虽然没有用明显的文字概括每个单元的内容,但从每一单元的内容可以推测出编者的编辑意图。
第一单元人生第二单元人生第三单元四季第四单元科学第五单元亲情第六单元想像2、编排。
新教材淡化了文体的概念,每个单元以内容的相同或者相近为依归,如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既有诗歌(《理想》),又有散文(《短文两篇》、《我的信念》),还有古文(《〈论语〉十则》)。
每个单元后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以一个主题活动为统帅,使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相互关联,互为影响,这是一个亮点。
新教材仍然传承过去那种“讲读(精读)、自读(略读)”的做法,将每个单元的自读(略读)课文用星号标出,本册有14篇略读课文。
安排了五篇古诗文,相当于一个单元。
将要求背诵的十首古诗词七年级上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这就是我:自我介绍.推荐自己.模拟面试(以“这就是我”为题作文)第二单元漫游语文世界:生活中学习运用语文.有关语文学习的讨论.有关语文学习的作文第三单元感受自然:我有一个“朋友”.走过四季.心中的美景(自拟题目作文);参考资料(告示牌、广告语、流行语)第四单元探索月球奥秘:月球奥秘知多少.观察月亮运行情况,参观天文台或天文馆.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我是月球小专家.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故事接龙、围绕“月球”话题作文、日记记下该活动的体会;参考资料(月球的几大谜团、不少文献记载,月亮并非自古就有、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我国古代关于月亮的富有幻想色彩的诗歌、赏月佳对、月亮的美称与雅号、月球外星文明的传说、参考书目和推荐网站)第五单元我爱我家:老照片的故事(以“老照片的故事”为题作文.我家的一件珍品(自拟题目叙述家庭往事).妈妈的唠叨(模拟电话交谈和写信)第六单元追寻人类起源:搜集整理关于神创造人类的神话并在班级讲.搜集从猿进化到人的资料完成进化表格.讨论“神创造人类”.搜集人类起源说资料并与同学交流.作文;参考资料(上帝造人的宗教神话、进化论与“神创论”的激烈论争、关于人类起源的两种新说法由此可见,新教材十分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将学生的语文学习置于社会生活和学生的生活这样的背景中,不但丰富多彩,而且生动活泼。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耿翠霞
![初中语文知识结构图+耿翠霞](https://img.taocdn.com/s3/m/39ba0f0a0740be1e650e9ac6.png)
阅
读
阅读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 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 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 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 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提高书写的速度。 3.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 美价值。
识字与写字
认字 写字
课 程 课 标 标 准 的 的 基 基 本 本 要 要 求 求
理解文章 抒发的情感
学习“咏物” 的思路和方法
学习“咏物抒怀”
的写法
教 学 重 点
教学策略
1
让学生查字典、查资料识记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
通过反复诵读,感知内容,了解文章大意,理清文章思路
3
通过精读、细读,理解文章主旨,弄懂写法,品析语言
4
读写结合,练习“咏物抒怀”的写法
《石榴》
一、教学目标: ①掌握字词,了解作者情况和文章的写作背景; ②理清文章的思路; ③分析文章描写石榴的思路和方法,体会文章的主旨; ④读写结合,练习“咏物抒怀”的写法。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 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 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3 4
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 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①理清思路,包括理出线索;概括情节;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②品味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理解重要 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中招考点 ③分析文中的写作方法。包括人物描写的方法;记叙 事件的方法;景物描写的方法;细节描写的方法
记 叙 文
④概括文章主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图文并茂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图文并茂](https://img.taocdn.com/s3/m/884e363b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e0.png)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图文并茂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学会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学会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草原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草原上的人们勤劳、善良、朴实的品质。
(3)懂得珍惜友谊,学会与人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寓意。
(2)学会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展示草原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草原的美丽。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草原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的大意。
(2)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课文的结构,总结作者的表达技巧。
(2)组间交流:分享各组的学习成果,互相学习。
4. 课堂讲解:(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明白字词的含义和用法。
(2)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寓意。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情感。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从课文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强调课后的复习和预习工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课文的情况。
2. 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3. 学生对课文结构的理解程度。
4. 学生对课文寓意的领悟能力。
5.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
通过以上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草原》,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春》教学设计结构图(卢帼晶)
![《春》教学设计结构图(卢帼晶)](https://img.taocdn.com/s3/m/7ec6b0275acfa1c7aa00cce4.png)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案例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会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背诵抄写最后一个自然段。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父亲和母亲对巴迪的诗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体会作者怎样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感受爱的不同表达方式。
教学重点难点:抓住对人物动作、语言和心理描写的语句,深入品读感悟,体会作者感情的变化教学准备:重点句子的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
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⑴给本课的七个生字组词。
(可以在文中找,也可以自己想或查字典)⑵课件出示“读读写写”。
老师建议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再请同学们根据个人喜好,在后边的横线上试着添上自己喜欢的三至五个词语。
精彩糟糕誊写敬仰出版谨慎迫不及待一如既往引入歧途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学生也可以动手抄个别字词一两遍。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可以查找资料,可以直接在课本上画画写写(在自己感受最深的语句旁加一点批注,有疑问的地方打个问号),还可以写读书笔记。
学生既可以同座交头接耳;也可以离开座位找谈得来的同学切磋。
(老师则密切关注学生的自学状况,释疑解惑。
)四、角色转换,生讲师听组织学生就初步阅读的收获和不懂的问题进行交流。
此时,教师则扮演类似“实话实说”主持人崔永元的角色,尽可能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表现。
教师可进行画龙点睛式的插话,随机指导,并把来自学生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所得及尚存问题以简要的表述方式写在黑板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课型
新授
课时
2
执笔
梁勇
审核
王玉凤
年级
七
学科
语文
学习目标
1、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2、让学生领悟说明文中说明方法的运用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使学生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人民英雄的光辉业绩,激励学生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教学
重点
难点
1、认识本文说明语言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4、解题:文章标题下面有个副标题,标题和副标题各有什么作用?
二合作探究
1介绍瞻仰纪念碑的路线是?
2全文看,作者介绍了那十幅浮雕,运用了那些说明顺序?
备注:
今天的事今天做,是成功者的习惯
教
学
过
程
3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课堂练习
1、判断下列使用的表达方式(1、记叙(叙述)2、描写3、抒情4、议论5、说明)
④整个纪念碑的造型使人们感到既有民族风格,又有鲜明的新时代精神。()
2、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各是什么?
①这些浮雕高2米,和在一起共长40.68米。()
②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好高4.24米。()
3本文说明顺序是和相结合
4、本文是和Hale Waihona Puke 明文。备注:课后反思
①这是中国历史自古以来最大的纪念碑,从地面到碑顶高达37.94米,有十层楼高,比纪念碑对面的天安门好高4.24米。()
②小碑座四周,雕刻着牡丹花、荷花、菊花等组成的八个大花圈,这些花朵象征着英雄们品质高尚、纯洁、表示全国人民对他们的永远怀念和敬仰。()
③1925年5月30日上海群众一万多人在南京路上举行反帝国主义的大示威,英国巡捕向徒手群众开枪射击、死伤多人。()
相信自己,我能行
2、学习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相结合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
学
过
程
预习、导学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瞻仰()矗立()镏金()上sù()
五卅()天qiàn()镶嵌()发髻()重幔()小庑殿顶()yú()
你觉得还有那些字需要掌握请写出来
2、本文从说明文分类来说,属于,说明文。
3、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总体特征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