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件结构设计培训教程
塑料培训讲义培训课件(共36张PPT)

内容总结
5.5、ABS塑料。提高表面光泽度、耐热性、耐化学性和加工性能,但抗冲击韧性下降。苯 乙烯的光泽、电性能、成型性。1.壳体材料 广泛用于制造电话机、移动电话、复印机、传真机、玩具及厨房用品等的壳体。2.汽车配件 具体品种有方向盘、仪表盘、风扇叶片、挡泥板、手柄及扶手等。3.机械配件 ABS可用于制造齿轮、泵叶轮、轴承、把手、管材、管件、蓄电池槽及电动工具壳等。主要应 用于通讯器材、家用电器、汽车、电脑及外设部件
丁二烯中存在着双键,成为ABS 树脂耐候性不好的根源。 内双键邻接的-CH2-上的H,由于 光和氧发生氧化反应,使主链与 主链交联。
培训专用
4、改善耐候性的方法
A、将丁二烯橡胶用不含双键的其 他弹性体代替。
B、加入抗老化和抗氧化的光稳定 剂等,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但是是通常采用的方法。
培训专用
培训专用
5、其它改性ABS树脂
一、永久抗静电性牌号: 添加抗静电剂的ABS用途有:复印机、传
真机等的传递纸张结构、录像和高级音频磁 带等。
培训专用
常用抗静电剂举例
1、 抗静电剂LS白色结晶状粉末(阳离子型), 特点是静电消除效率高, 热稳定性好,对皮肤 有中等刺激。
2、抗静电剂KHD – 300(非离子型),是高级脂
美国 西欧 日本 远东
培训专用
谢 谢 大 家!
培训专用
培训专用
谢谢观看/欢迎下载
BY FAITH I MEAN A VISION OF GOOD ONE CHERISHES AND THE ENTHUSIASM THAT PUSHES ONE TO SEEK ITS FULFILLMENT REGARDLESS OF OBSTACLES. BY FAITH I BY FAITH
塑料件结构设计准则培训

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过厚的产品会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 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4
壁厚篇 (Wall)
最理想的壁厚分布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平均的厚度,但为了满 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 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 因冷却速度的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13
壁厚篇 (Wall)--不同材质的设计要点-PA
(a)壁厚 尼龙的塑胶零件设计 应采用结构所需要的最小厚度。这种厚
度可使材料得到最经济的使用。壁厚尽量能一致以消除成型后变型。 若壁厚由厚过渡至薄胶料 则需要采用渐次变薄的方式。
(b) 圆角 一般情况下,建议圆角R值最少0.5mm .在有可能的范围,尽量
支柱 ( Boss )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PC
PC支柱是大部份用来作装配产品用,有时用作支撑其它对象或隔开物 体之用。甚至一些很细小的支柱最终会热溶后作内部零件固定用。一些放 于边位的支柱是需耍一些肋骨作为互相依附,以增加支柱强度。
21
支柱 ( Boss ) --不同材料的设计要点-PS
PS支柱通常用于打入件,收螺丝,导向针,攻牙或作紧迫配合。可 能情形之下避免独立一支支柱而无任何支撑。应加一些肋骨以加强其强 度。若支柱离边壁不远应以肋骨将柱和边相连在一起。
(b) 圆角 建议的最小圆角半径是胶料厚度的25%。轻微的增加半径就能明显的 减低应力。
注塑件结构设计培训资料共83页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注塑件结构设计培训资料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塑料件结构设计全

第一章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又称塑料制品的功能特性设计或塑料制品的工艺性。
§ 1.1 塑 料 制 品 设 计 的 一 般 程 序 和 原 则
1.1.1 塑 料 制 品 设 计 的 一 般 程 序
1、 详 细 了 解 塑 料 制 品 的 功 能 、 环 境 条 件 和 载 荷 条 件 2、 选 定 塑 料 品 种 3、 制 定 初 步 设 计 方 案 , 绘 制 制 品 草 图 ( 形 状 、 尺 寸 、 壁 厚 、 加 强 筋 、 孔 的 位 置 等 ) 4、 样 品 制 造 、 进 行 模 拟 试 验 或 实 际 使 用 条 件 的 试 验 5、 制 品 设 计 、 绘 制 正 规 制 品 图 纸 6、 编 制 文 件 , 包 括 塑 料 制 品 设 计 说 明 书 和 技 术 条 件 等 。
.2 .
.3 .
§ 1.3 脱 模 斜 度
脱模斜度:为便于脱模,塑料制品壁在出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α,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 表 2-4)。
1.3.1 脱 模 斜 度 确 定 要 点
(1) 制 品 精 度 要 求 越 高 , 脱 模 斜 度 应 越 小 。 (2) 尺 寸 大 的 制 品 , 应 采 用 较 小 的 脱 模 斜 度 。 (3) 制 品 形 状 复 杂 不 易 脱 模 的 , 应 选 用 较 大 的 斜 度 。 (4) 制 品 收 缩 率 大 , 斜 度 也 应 加 大 。 (5) 增 强 塑 料 宜 选 大 斜 度 , 含 有 自 润 滑 剂 的 塑 料 可 用 小 斜 度 。 (6) 制 品 壁 厚 大 , 斜 度 也 应 大 。 (7) 斜 度 的 方 向 。 内 孔 以 小 端 为 准 , 满 足 图 样 尺 寸 要 求 , 斜 度 向 扩 大 方 向 取 得 ; 外 形 则 以 大 端 为 准,满足图样要求,斜度向偏小方向取得。一般情况下脱模斜度。可不受制品公差带的限制,高精 度塑料制品的脱模斜度则应当在公差带内。
塑胶件结构设计手册培训

5.0 支柱(Boss)
支柱突出胶料壁厚是用以装配产品、隔开对象及支撑承托其它零件之用。空心的支柱可以 用来嵌入镶件、收紧螺丝等。这些应用均要有足够强度支持压力而不致于破裂。
支柱尽量不要单独使用,应尽量连接至外壁或与加强筋一同使用,目的是加强支柱的强度 及使胶料流动更顺畅。此外,因过高的支柱会导致塑料部件成形时困气,所以支柱高度一般是 不会超过支柱直径的两倍半。
最理的壁厚分布无疑是切面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是均一的厚度,但为满足功能上的需求以致壁厚 有所改变总是无可避免的。在此情形,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太突 然的壁厚过渡转变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2.1 不同材料的常用壁厚
9
2.0 壁厚 [Wall Thickness]
15
4.1 拔模角标准 [ Draft Standard ]
注: 以上数据只供参考及以骨底的平面作中性面做出拔模角,如骨底是一个 非平
面的形状时,可选骨项的平面为中性面,但为避免加上拔模角后,骨厚超出比 例出现缩的问题,所以一般以骨顶为中性面时,出模角大概为0.5°~0.8°不等。 此外,如在制造出模角时出现问题,可以用cut代替draft造出拔模角。再者,可以 视乎情况而减少骨厚,作对加上draft angle后骨底数的调教。 (Fig. 4.1.2)
21
8.0 六角孔配圆Pin的设计 (紧钉)
在产品设计中,很多时因为功能及安全的问题,在外形上会出现拆件的情况,但亦都因为很 多因素,拆件后的组装会出现外形不相配的情况。所以便需要一些做淮数的定位柱来作外形的配 合。在外形上的定位一般多数以六角形的孔配紧配圆形的塑料柱,因为紧配的关系,所以六角孔 与圆柱之间是不需要虚位和做出模角,而且在六角孔和胶柱项必须加上一些导入角(Fig. 8.0.1~8.0.2)。很多时,六角孔配图柱会用作为胶水柱的装配之用。所以此时便需要使用x`的尺寸 给与六角孔与图柱较多的虚位藏入胶水。
塑料件设计及品质培训教材(PDF 49页)

8/11
0.5(d-d') / H = 1/50 ~ 1/30 0.5(D-D') / H = 1/100 ~ 1/50
1-2-4. 不同材 质的 boss 设计 ( 1) Polypropylene ( 聚丙烯 )
(2) ABS ( 丙烯腈 - 丁二烯 - 苯乙烯)
(3) 强度好 缩水小的 boss设计
7/11
D-D' / H = 0.035 ~ 0.070 d-d' / H = 0.0177 ~ 0.035 t' = t (0.6~0.8) H ≥ 2D' H ≤ 2D'
1-2-3. BOSS 一般事项 (1) 用 于 成型品凸包部位 Hole 加强 组装时 嵌入的 , 或者作 为 具有一定高度的 组装 柱 Boss 高度 <2x 直径 (2) 细长的 boss - 加 rib( 筋) 来加强 - 加 rib( 筋) 防止填充不足 - rib 加厚的话 , 对于 vent( 出水口) 有利 (3) Sink mark( 凹槽痕迹) - boss 相反侧 易产生 sink mark 的地方 , 建议增加花纹. (4) 分模时 , core pin( 分截面销 ) 因收缩力造成变形 , 设计 boss 为佳. (5) 要设计增加 Boss 强度的 rib( 筋), 在凸包处增加 R. (6) Mounting boss
(4) 厚度
- 尽可能做薄
- 在指定的厚度上要有最大的厚度 , 强度的形状.
- 均匀设计 , 避免内部应力 , 变形 , 拉裂
1-1-2. 零部件厚度设计注意事项
原则上是均匀设计 , 但是根据产品的结构 , 形状 , 成型的原几项决定厚度
巧妙的塑胶结构设计教案

巧妙的塑胶结构设计教案第一节,引言。
塑胶结构设计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它涉及到材料科学、结构力学、设计原理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工程实践中,塑胶结构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因此,如何巧妙地设计塑胶结构成为了工程师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教案将重点介绍塑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常见的设计方法和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掌握塑胶结构设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第二节,塑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
1. 塑胶材料的特性,塑胶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可塑性、耐腐蚀性和耐磨性的材料,常用于制作各种结构件。
塑胶材料的特性决定了塑胶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的因素,比如材料的强度、刚度、耐热性等。
2. 结构设计原理,塑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包括受力分析、结构稳定性、结构刚度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受力状态下塑胶结构的受力情况,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第三节,常见的塑胶结构设计方法。
1. 结构分析方法,塑胶结构的分析方法包括有限元分析、弹性力学分析、等效应力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工程师们快速准确地分析塑胶结构的受力情况,为设计提供依据。
2. 结构设计方法,在塑胶结构设计中,常用的设计方法包括材料选型、结构形式设计、尺寸优化等。
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适用范围,以及如何根据结构的受力情况设计合理的结构形式和尺寸。
第四节,实际案例分析。
1. 塑胶桥梁设计案例,某工程项目需要设计一座跨越河流的塑胶桥梁,要求结构轻巧、耐腐蚀、易于安装。
工程师们通过有限元分析和材料选型,设计出了一种新型的塑胶桥梁结构,成功地解决了项目需求。
2. 塑胶管道设计案例,某化工厂需要设计一套输送化学品的塑胶管道系统,要求耐腐蚀、耐高温、易于维护。
工程师们通过弹性力学分析和结构形式设计,设计出了一套符合要求的塑胶管道系统,为工厂的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输送保障。
第五节,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们可以掌握塑胶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常见方法,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塑料制品的结构设计PPT教案

光泽性取决于塑胶的原生状态; 颜色取决于真空镀本身; 真空镀的产品不耐磨,一般要在真空
镀后喷UV提高耐磨性。
6
塑胶表面电 塑胶电镀
镀
能有不同的颜色, 不同的光泽, 但不能制作半 透的 。
光泽性取决于塑胶的原生状态; 颜色取决于电镀本身; 电镀产品本身耐磨性好; 有些塑胶原料不能电镀
10.嵌件:
①塑件中镶入嵌件的目的: 增加局部强度、硬度、耐磨、导磁、导电性能,加强
一般来说,塑件高度在25mm以下者可不考虑脱模斜度。 但是,如果塑件结构复杂,即使脱模高度仅几毫米,也必须 认真设计脱模斜度。
1.脱模斜度:减小开模力和脱模力。
为了便于塑件脱模,防止脱模时擦伤塑件,必须在塑件内
外表面脱模方向上留有足够的斜度α,在模具上称为脱模斜 度。
大小:取决制品壁厚、收缩率、形状和部位。 30’-1º30’
注意事项
模具型腔表面抛 塑胶表面光滑,光 模具表面尺寸精度越高,表面光洁度越
光
亮。
高,零件的光泽越均匀。
2
塑胶原生纹 对模具表面抛光 塑胶表面呈现微小 蚀纹板分为光纹,半光纹,亚光纹;
面
的基础上再
的纹理,同时 粗纹一般不与喷油联用;
饰纹
表面有不同的 蚀纹板越细越不耐刮花;
光泽状态。
亚光纹易刮花。
3
塑胶表面喷 对塑胶表面进 能得到不同的颜色, 喷漆有亮光效果和亚光效果,喷漆能
工艺、外观要人性化。 (模具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塑件的工艺性 ——是塑件对成型加工的适应性. 塑件工艺性设计包括 :塑料材料选择、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塑件结构. 塑件工艺性设计的特点:应当满足使用性能和成形工艺的要求,力求做到
结构合理、造型美观、便于制造。
《塑料件基础设计》课件

塑料件基础设计:塑料件设计基础
• 塑料件的结构组成和形状规划 • 塑料件的几何特征与表面特性
塑料件基础设计:塑料加工
• 塑料件加工工艺和方法 • 塑料件成型工艺的掌握
塑料件基础设计:塑料件实例 设计
• 塑料件设计前的准备工作 • 塑料件的实例设计与制造
塑料件基础设计:塑料件使用 与维护
• 塑料件使用注意事项 • 塑料件的维护保养方式
《塑料件基础设计》PPT 课件
本PPT课件将介绍塑料件基础设计的重要性、塑料材料的种类与特性、塑料 件设计的基础知识、塑料件加工工艺、实例设计和使用与维护等内容。
塑料件基础设计:简介
• 塑料件的定义与特点 • 塑料件设计的重要性
塑料件基础设计:塑料材料
• 塑料材料的种类及特性 • 塑料物性测试方法
塑料件基础设计:结论
• 塑料件设计与加工技术的
注塑件结构设计培训资料共83页文档

注塑件结构设计培训资料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塑胶结构设计资料

第一章结构建模第一节结构建模简述1、建模就是构建模型,在产品结构设计中,建模指的是构建三维外观模型,通过专业的三维设计软件对看得见但摸不着的ID平面进行立体的呈现。
第二节产品模板介绍及自顶向下的设计理念1、自顶向下的设计理论1)首先创建一个顶级组件,也就是总装配图,后续工作是指围绕这个构建展开;2)给这个顶级组件创建一个骨架,骨架相当于地基,骨架在自顶向下设计理念中是最重要的部分,骨架做得好坏,直接影响后续好不好修改。
3)创建子组件,并在子组件中创建零件,所有子组件与零件装配方式按默认(缺省)装配;4)所有子组件主要零件参照骨架绘制,其外形大小与装配位置由骨架来控制;5)零件如需改动外形尺寸与装配位置,只需要改动骨架,重生零件即可。
第三节构建骨架模型1、构建骨架基本要求如下:1)外形要尽量贴近ID外形,外观曲面模具不走行位(行位又称滑块,是模具解决倒扣的机构),拔模角不小于3º;2)要求前壳能偏面(抽壳)不小于3mm,底壳不少于3mm;3)尺寸要方便修改,外形尺寸要能加长、加宽、加厚至少2mm,零件重生后而特征不失败;4)零碎曲面要尽可能少。
2、做骨架的基本步骤如下:1)参照ID图构建外形曲线;2)构建前壳曲面;3)构建底壳曲面;4)构建公共曲面;5)绘制前壳其他曲线;6)绘制底壳其他曲线;7)绘制左右前后侧面曲线。
第二章产品结构布局设计第一节前壳与底壳的止口设计1、止口分为公止口、母止口:2、止口的作用:1)限位。
防止壳体装配时错位、产生段差。
止口的作用是防止前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前壳朝外变形,同时防止底壳朝内缩。
2)防ESD。
止口也称为静电墙,可以阻挡静电从外进入内部,从而保护内部电子元器件,所以在设计时尽可能保留整圈止口的完整。
3、止口设计的原则:1)公止口一般做在厚度薄的壳体上;2)母止口一般做在厚度厚的壳体上;4、公止口尺寸说明:1)尺寸a为公止口的高度,常用范围为0.60~1.00mm;2)尺寸b为公止口根部宽度,常用范围为0.60~0.80mm,最小尺寸要保证拔模后顶部最小宽度不少于0.5mm;3)尺寸c1、c2是公止口两侧拔模尺寸,2º~3º即可;4)尺寸d倒角尺寸,好装配,常用0.25~0.30mm。
塑料件结构设计及材料选取培训课件

Kraton(热塑性丁苯橡胶) -用途:摩打垫,手工具把手 -特性: 柔软,有弹性,韧度高,延伸性强。 -设计上的应用:多数作为摩打垫,吸收摩打 震动,减低噪音。
2 壁厚
一般不宜小于0.6~0.9mm,常选取2~4mm。 ABS:一般最先选择的材料,壁厚通常为1,
1.2, 1.5, 2, 2.5, 3mm,视乎产品的 大小和功能而定。 PP:因为比较软,而且基于缩水的问题,所 以不能太厚,一般为1, 1.2, 1.5mm。 薄壁件壁厚0.6mm。 PVC:因为多用由于外形,多是实心,所以限 制不大。 PS:1.5~5.0mm。 PC: 1.0~4.0mm。
•
15、我就像一个厨师,喜欢品尝食物。如果不好吃,我就不要它。2021年8月下午1时9分21.8.1613:09August 16, 2021
•
16、我总是站在顾客的角度看待即将推出的产品或服务,因为我就是顾客。2021年8月16日星期一1时9分27秒13:09:2716 August 2021
•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下午1时9分27秒下午1时9分13:09:2721.8.16
•
9、我们的市场行为主要的导向因素,第一个是市场需求的导向,第二个是技术进步的导向,第三大导向是竞争对手的行为导向。21.8.1621.8.16Monday, August 16, 2021
•
10、市场销售中最重要的字就是“问”。13:09:2713:09:2713:098/16/2021 1:09:27 PM
POM:一般为1, 1.2, 1.5, 2, 2.5, 3mm视乎 产品大小而定。
2 壁厚
基本设计原则 一般塑料件的厚度为2~3mm,如我们油烟机大面板壁 厚就是2~3mm,热塑性塑料最大设计壁厚为4mm。 壁厚的大小取决于: a 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 b 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 c 承接柱位的数量; d 加强筯的多少; e 选用的塑料材料。 产品过厚从经济角度来看,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 生产周期冷却时间,增加生产成本。从产品设计角度 来看,增加导致产生空穴气孔的可能性,大大削弱产 品的刚性及强度,增加产品的缩痕。
塑料件结构设计培训教程1

塑料件结构设计培训教程11. 前言塑料件在工业制造中具有广泛应用,其结构设计的优良程度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同时也影响到生产成本和效率。
因此,塑料件结构设计是塑料制品行业的重要技术之一。
为了提高广大设计工程师的塑料件结构设计水平,本教程特别推出了塑料件结构设计培训教程系列。
本教程1主要介绍塑料件结构设计相关基础知识和基本要求,希望能够为设计师们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帮助。
2. 塑料件结构设计基础知识2.1 塑料件分类根据产品的用途、材质和加工工艺不同,塑料件可分为以下几类:•工程塑料件:一般采用强度高、耐热性好、绝缘性能好的工程塑料制成。
适用于汽车、电子、通讯、航空航天等领域。
•日用塑料件:一般采用低成本、易加工的常规塑料制成。
适用于模具制造、家电、文具、玩具等领域。
•特种塑料件:一般采用特种塑料制成,如防静电、防辐射、防震等特殊功能塑料。
适用于半导体、电子、航空航天等需求特殊功能的产品中。
2.2 塑料件的特点与金属件相比,塑料件具有以下几个独特的特点:•比重轻:塑料的比重约为金属的1/3,可大大减轻产品重量,节省成本。
•加工性好:塑料具有优异的可塑性和可加工性,易于制造成复杂形状的零部件。
•耐腐蚀性好:塑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能,避免了金属件对化学品的腐蚀和锈蚀。
•绝缘性好:塑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可用作绝缘材料,避免电路中出现短路等问题。
•成本低:塑料成本相对较低,加工和维护成本也较低。
2.3 塑料件结构设计基本要求•物理性能及强度要求:包括对材料强度、硬度、耐热、韧性、耐腐蚀等指标的要求。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能,设计师应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选用合适的材料。
•组装性要求:包括对塑料件的法兰、插销、外露壳等组装要求,确保组装后件之间的配合精度,减少出现功能失效的可能性。
•外观质量要求:塑料件的外观质量和偏差也是很重要的一点,包括外观颜色、平整度、加工线、表面缺陷等指标的要求。
外观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美观性和产品的销售情况。
塑胶件结构设计培训教材1

14/60
三、加强筋
塑料的强度并不依其壁厚之增大而增大。反 之,由于壁厚增大而际致收缩时产生内应力, 反而降低其强度。塑料制件的强度以刚度为主。 应采取薄壁的网格组合结构。在薄壁的基础上, 于相应的部位设置加强筋,以提其截面的惯性 矩,是较好的方法。 由于加强筋与本体作垂直相贯,其衔接处的 厚度增大,以致于该处收缩凹陷,影响强度及 外观。
29/60
表2-9 孔径与孔深的关系
孔的形式 成形方式 压 塑 横 孔 竖 孔 挤 塑 或 注 射 孔的深度 通 孔 2.5d 5d 10d 不 通 孔 <1.5d <2.5d 4~5d
注:1、d为孔的直径。 2、采用纤维状塑料时,表中数值乘 系数0.73 0 73。计的工艺要求
第一节 塑件几何形状
一、塑件的壁厚 塑件的壁厚首先决定于塑件的使用要求,即 强度、结构、重量、电气性能、尺寸稳定性 以及装配等各项要求。 另外还应尽量使其各部壁厚均匀,避免太薄, 会引起收缩不均匀使塑件变形或产生气泡、 凹陷等成形工艺问题。
4/60
塑件壁厚一般在1~6mm范围内。而通常 1 mm 取值为2~3mm。大型塑件的壁厚也有至 mm。 2 mm或更大的,这都随塑料类型及塑件 6mm 大小而定。表1-1列出热塑性塑料制品 的最小壁厚及常用壁厚推荐值。
良 不良 说 明 当相邻两孔 接近时,应 设计成长孔 如该孔为固 定用孔,孔 周应设凸台
31/60
良
不良
说 明 固定用螺帽 钉孔,如不 需要露出螺 帽钉头时, 应使用螺帽 钉、孔做成 沉头孔而不 用锥孔
32/60
良
不良
说 明 对穿孔应 注意设计 成能设置 型芯的结 构
33/60
表2-11 复杂孔的成形方法 与设计关系
塑料件快速建模方法-CATIA培训课件

筋的上升 高度
筋的下降 高度
筋的厚度
5、调整参数,对筋长度、厚度进行合理设计。 这样加强筋就基本做好了
简明设计原则: 1、(1)如图a,梁从壁面突出来的,梁根部厚 度应为壁厚的50%~60%,大于60%厚壁会导致大 的残余应力、缩痕、缩孔,影响功能和外观; (2)如图b,梁是壁面的延伸,应和壁面的厚度 相等。
图b
图a
2、梁的长度应至少为5倍壁厚,长度小于5倍壁厚, 梁的根部要承受很大的剪切和弯曲作用,增大在 装配中损坏的可能性。 3、插入面的角度影响装配力,合理的角度在 25~30度之间,大于等于45度会使装配困难。
4、根切深度
二、实例:在简易支架上快速生成合理化参数的塑 料卡扣连接结构。
三、设计步骤: 1、确定好支架的形面,然后准备在形面上生成加强 筋。
2、选取“拔模方向”直线,新建”曲线的法线”平 面。
3、以此平面作为草图平面,构建加强筋主要轮廓 截面。
注意:要将其断开。
4、进入此模块,调出右侧工具栏 Functional Features,单击 Reinforcement图标。
根切深度 锁紧功能件 长度
保持功能件 处梁厚度
壁面梁宽度
保持面角度 梁的宽度
插入面角度
3、选择合理的参数,最终实现了塑料卡扣连接结 构的快速设计,而且参数可做任意调整,方便快捷。
三、设计步骤: 1、先做好支架基本结构(如下图支架上切槽), 然后准备在预定好的结构上再生成卡扣连接结构。
• 2、进入此模块,调出右侧工具 栏Multi-Body Features,单击 Snap lock图标,弹出下面对话 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纲要: ➢ 塑胶零件中加强筋的应用与设计; ➢ 塑胶零件中壁厚的选择与设计; ➢ 塑胶零件中卡扣强度计算及其应用.
塑膠制品設計原則
1、在选料方面需考虑: (1) 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如强度,刚性,韧性,弹性,吸水性以及对应力的敏感性等; (2) 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如流动性,结晶速率,对成型温度,压力的敏感性等; (3) 塑料制品在成型后的收缩情况,及各向收缩率的差异.
从产品设计角度来看: 过厚的产品增加导致产生 ”空穴” 气孔的可能性, 大大削弱产品的刚性及强度 .
1. 由厚胶料的地方过渡到薄胶料的地方应尽可能顺滑, 太突然的壁厚过渡转变 会导致因冷却速度不同和产生乱流而造成尺寸不稳定和表面问题, 并且此處 模具易產生磨損.
2. 采用固化成型的生产方法时, 流道, 浇口和部件的设计应使塑料由厚胶料的 地方流向薄胶料的地方, 这样使模腔内有适当的压力以减少在厚胶料的地方 出现缩水及避免模腔不能完全充填的现象; 若塑料的流动方向是从薄胶料的 地方流向厚胶料的地方, 则应采用结构性发泡的生产方法来减低模腔压力.
转角处的壁厚设计不当后果及改善措施
转角位的设计准则亦适用於悬梁式扣位:
因这种扣紧方式是需要将悬梁臂弯曲嵌入,转角位置的设计图说明如果转角弧 位R太小时会引致其应力集中系数(Stress Concentration Factor)过大, 产品弯 曲时容易折断, 弧位R太大的话则容易出现收缩纹和空洞, 因此, 圆弧位和壁厚 是有一定的比例, 一般介乎0.2至0.6之间, 理想数值是在0.5左右.
材料厚度与加強筋的关系(二)
材料厚度与加強筋的关系(四)
如果对外观要求不是很严格的话可以在此处 加一个槽防止缩水和产生气泡
三 塑胶零件及产品设计---卡扣篇
卡扣的使用时机
➢ 两部品结合后,仍具有活动性,如滑动键,电池盖…等; ➢ 弥补主壳螺丝锁附后,强度之不足; ➢ 使产品组装更具方便性,降低工时; ➢ 适用于可换外观饰片之固定设计.
卡扣的操作原理
主壳卡扣的基本形式
主壳卡扣的基本形式
可以将扣的孔设计成盲孔
主壳卡扣的基本形式
以功能区分卡扣的基本形式
一. 永久型 二. 可拆卸型
永久型
可拆卸型
球型可拆卸型
需加外力的可拆卸型
搭扣配合及其计算
一. 扭转搭扣配合 二. 圆筒搭扣配合 三. 搭扣钩尺寸及作用力
一. 扭转搭扣配合
加强筋的一般設計形式 角支撑的形式
材料厚度与加強筋的尺寸关系(一)
PC,PPO PA,PE PMMA,ABS PS
T’<0.6T T’<0.5T T’<0.5T T’<0.6T
肋根部厚度约为(0.5~0.7)T 肋间间距>4T 肋高L&的关系(三)
二.圆筒搭扣配合
三.搭扣钩尺寸及作用力
一 塑胶零件及产品设计---壁厚篇
壁厚基本设计守则
1. 壁厚的大小取决於产品需要承受的外力, 是否作为其他零件的支撑,承接柱位 的数量,伸出部份的多少以及选用的塑胶材料而定.
2. 一般的热塑性塑料壁厚设计应以4mm为限:
从经济角度来看: 过厚的产品不但增加物料成本,延长生产周期和冷却时间, 增加生产成本;
5. 制品上相邻壁厚差的关系(薄壁:厚壁)为: 热固性塑料:压制1:3,挤塑1:5 热塑性塑料:注塑1:1.5(2)
壁厚基本设计之平面准则
在大部份热融过程操作, 包括挤压和固化成型, 均一的壁厚是非常的重要的; 厚胶的地方比旁边薄胶的地方冷却得比较慢, 并且在相接的地方表面在浇口凝固 後出现收缩痕; 更甚者引致产生缩水印, 热内应力,挠曲部份歪曲, 颜色不同或不同透明度; 若厚胶的地方渐变成薄胶的是无可避免的话, 应尽量设计成渐次的改变, 并且在不 超过壁厚3:1的比例下.
热塑性塑料的胶厚设计叁考表
不同的塑胶物料有不同的流动性, 胶位过厚的地方会有收缩现象, 胶位过薄的地方 塑料不易流过, 以下是一些建议的胶料厚度可供叁考.
其实大部份厚胶的设计可从使用加强筋及改变横切面形状取缔之, 除了可减省物 料以致减省生产成本外, 取缔后的设计更可保留和原来设计相若的刚性, 强度及功 用, 下图的金属齿轮如改成使用塑胶物料,更改后的设计理应如图一般, 此塑胶齿 轮设计相对原来金属的设计不但减省材料, 消取因厚薄不均引致的内应力增加及 齿冠部份收缩引致整体齿轮变形的情况发生.
壁厚的差异产生内应力的影响
壁厚的差异产生缩水和气泡的影响
针对壁厚差异较大处的过度改善措施
针对壁厚设计不良产生的变形的改善措施
壁厚设计考虑对产品成型产生的影响
壁厚过度处必要时考虑到胶口设计对产品的影响
壁厚基本设计之转角准则
壁厚均一的要诀在转角的地方也同样需要, 以免冷却时间不一致, 冷却时间长的 地方就会有收缩现象, 因而发生部件变形和挠曲; 此外, 尖锐的圆角位通常会导致部件有缺陷及应力集中, 尖角的位置亦常在电镀过 程後引起不希望的物料聚积; 集中应力的地方会在受负载或撞击的时候破裂; 较大的圆角提供了这种缺点的解决方法, 不但减低应力集中的因素, 且令流动的塑 料流得更畅顺和成品脱模时更容易.
二 塑胶零件及产品设计---加强筋篇
加强筋的作用
➢在不加大制品壁厚的条件下, 增强制品的强度和刚性, 以节约塑料用量, 减轻重 量, 降低成本; ➢ 可克服制品壁厚差带来的应力不均所造成的制品歪扭变形; ➢ 便于塑料熔体的流动, 在塑料制品本体某些壁部过薄处为熔体的充满提供通道.
加强筋的一般設計形式
2、在制品形状方面:能满足使用要求,有利于充模,排气,补缩,同时能适应高效冷 却硬化(热塑性塑料制品)或快速受热固化(热固性塑料制品)等.
3、在模具方面:应考虑它的总体结构,特别是抽芯与脱出制品的复杂程度;同时应 充分考虑模具零件的形状及其制造工艺,以便使制品具有较好的经济性.
4、在成本方面:要考虑注射制品的利润率,年产量,原料价格,使用寿命和更换期 限,尽可能降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