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自己总结1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大一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总汇大一中国音乐历史,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千百年来的民俗习惯、哲学思想以及故土情怀。
本文将为大一学生总结中国音乐史的关键知识点,以便于大家了解和欣赏我国独特的音乐文化。
一、古代音乐的起源和发展中国音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人们开始用骨、石等材料制作乐器。
《太平乐府》中收录的古代音乐记载了多种乐器的演奏方式和曲调,而《风水谱》也是目前为止最早的音乐乐谱记载。
古代音乐的发展受到礼乐观念的影响,并逐渐形成雅乐和俗乐两大类别。
雅乐是宫廷音乐,常见的乐器包括筑、钟、磬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礼记·乐记》中记录的九乐,这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的基础。
与雅乐相对应的是俗乐,它是民间音乐和乡村音乐的代表。
民间音乐以山歌、民谣等为主,乐器种类繁多,如二胡、笛子、琵琶等。
二、舞蹈与音乐的结合中国古代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源远流长,舞蹈是通过身体语言表达情感和意义的艺术形式。
早在商朝时期,武宫舞就已经开始流行,而周朝的饰舞更是起到了娱乐和助兴的作用。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舞蹈逐渐分为宫廷舞蹈和民间舞蹈。
宫廷舞蹈以端庄、优雅为主,常见的代表有《杨贵妃》、《十面埋伏》等。
而民间舞蹈则更加欢快活泼,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葫芦娃》等。
三、中国古代音乐的特点古代中国音乐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中最重要的是“五音”和“十二律”。
五音是指古代中国乐器发出的五个音域,即宫、商、角、徵、羽。
而十二律则是指在五音基础上的变化组合。
此外,中国古代音乐还重视模仿自然声音,如鸟鸣、风声等。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化,音乐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曲调和音色。
此外,古代音乐注重和谐与和声,通过多声部的运用来表达音乐的层次感。
四、古代音乐的影响与传承中国古代音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名的唐代音乐家月伶就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
他以“乐府”形式来创作音乐,使音乐与诗歌融为一体。
这种方式成为后世各代乐曲的代表。
与此同时,中国古代音乐的传承也依靠于民间,从大江南北的民间艺人中可以找到丰富多样的音乐曲调和表演方式。
中国音乐史观后感
中国音乐史观后感中国音乐历史悠久而庞大,流传至今的古代音乐文化,以及近代音乐的发展,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和研究,我对中国音乐史观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古代文明时期。
在古代的生活中,音乐是不可或缺的,它与宗教、礼仪、战争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国古代音乐主要分为雅乐和民乐两大类,雅乐是朝廷官方所使用的乐曲,用以表达君主的威严和尊贵;而民乐则是广大民众所演奏的音乐,以表达平民百姓的情感和思想。
在中国古代音乐中,我最为喜爱的是古琴音乐。
古琴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乐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通过学习古琴音乐,我深深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古老智慧和美学价值。
古琴音乐强调内心的凝聚与情感的表达,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每一首古琴曲都有其独特的意境和情感,让人陶醉其中,领略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情怀与风采。
随着社会的演进和历史的变迁,中国音乐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
尤其在20世纪以来,中国音乐面临了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方音乐的碰撞和融合,带来了新的艺术形式和表达方式。
民族音乐家们在保留传统音乐的基础上,注入现代元素,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这些作品既秉承了中国音乐的传统特色,又融入了当代艺术的精髓,开辟了中国音乐发展的新方向。
中国音乐历史的观察,让我深刻认识到中国人民对音乐的深厚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
无论是古琴、二胡、琵琶等传统乐器,还是京剧、民族舞蹈等传统表演艺术形式,都代表了中国音乐的丰富多样性和独特魅力。
这些音乐传统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中国文化的瑰宝,通过音乐,人们可以触及到千年的历史和丰富的情感。
同时,在现代社会中,音乐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电影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都深深融入了人们的生活。
音乐所传达的情感和意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
通过音乐,人们可以找到情感的宣泄和共鸣,减轻生活的压力和疲惫。
中国音乐简史读书心得10篇(标准版)
中国音乐简史读书心得10篇人们常言“上下五千年”,是说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文明史,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符号,音乐,在中国却有近万年可考的历史,中华古韵,熏陶了亿万炎黄子孙,代代传承。
下面给大家带来关于中国音乐简史读书心得,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中国音乐简史读书心得11.燕乐:燕乐,又称宴乐,专指统治者在宴请宾客时所用的音乐。
唐代的燕乐由多部乐和二部伎组成,它是在汉魏至隋音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中外各民族音乐交融的产物。
2.雅乐:雅乐是周代统治者在祭祀天地、祖先以及朝贺、宴飨等场合所用的音乐,因其具有“典雅纯正”的风格,所以被称为雅乐。
西周雅乐有非常严格的制度,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不同的等级享用不同的乐队和舞队规模、不同的场合运用不同的乐舞。
3.聂耳:(1912~1935)音乐家,原名守信,字子义(亦作紫艺),原籍云南玉溪。
学生时期就参加革命宣传活动,后参与建立“苏联之友社音乐小组”、“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等左翼音乐组织,坚定走革命音乐道路。
创作的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人民性,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开辟了道路,著名的作品有《卖报歌》、《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大路歌》等。
、、4.相和歌: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方民歌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
其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清唱的民间歌谣,既而又加上帮腔,成“一人唱、三人和”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
相和歌主要用丝竹乐器伴奏,有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5.徐上瀛:明代琴家,号青山,江苏娄东(今太仓)人。
自幼学琴,为陈爱桐再传弟子,不但擅长演奏,而且在琴学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著有琴学名著《溪山琴况》。
在此书中,徐上瀛在总结前人琴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演奏实践,提出了“和”、“静”、“清”、“远”、“古”、“澹”等二十四况。
《溪山琴况》集古琴音乐美学之大成,在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琴乐审美准则,成为我国古代三部最重要的音乐美学专著之一。
音乐史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
音乐史大一知识点总结手写音乐史大一知识点总结音乐史是音乐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研究音乐的发展历程、特点和风格等方面的知识。
下面,将对音乐史中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一学生更好地了解音乐的历史发展。
一、古代音乐古代音乐主要包括古埃及音乐、巴比伦音乐和古希腊音乐等。
古埃及音乐以宗教为中心,音乐与神圣仪式结合,具有强烈的宗教性质。
巴比伦音乐以打击乐器和弦乐器为主,古代巴比伦人通过音乐来表达对神的崇拜和向天地祈求丰收等。
古希腊音乐则是古代西方音乐的重要起点,其民俗音乐、宗教音乐和战争音乐等各具特色。
二、中世纪音乐中世纪音乐主要包括教会音乐和世俗音乐。
教会音乐以圣咏为主,采用了吟唱式的唱法,宗教性质浓厚。
世俗音乐则是民间音乐和宫廷音乐的结合,体现了当时社会风貌和人们的情感。
三、文艺复兴音乐文艺复兴音乐是16世纪欧洲音乐的特点,以人声为主,并在合唱、器乐和舞蹈音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发展。
文艺复兴音乐注重和声,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形式。
四、巴洛克音乐巴洛克音乐是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欧洲音乐的主流,它注重音乐的装饰性和情感表达,采用了复杂的和声和技巧性的演奏方式。
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巴赫的《赋格艺术》和亨德尔的《弥赛亚》等。
五、古典音乐古典音乐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突出了音乐的结构、风格和形式。
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家有海顿、莫扎特、贝多芬等。
古典音乐以交响乐和室内乐为主要形式,丰富了音乐创作的表现手法。
六、浪漫音乐浪漫音乐是19世纪音乐的重要流派,它强调感情表达和个人创作风格。
浪漫音乐注重情感的宏大和激情的表达,常采用大型交响乐团和独奏家的配合。
肖邦的《军队进行曲》和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等都是浪漫音乐的代表作品。
七、现代音乐现代音乐是20世纪音乐的主要流派,它突破了传统音乐形式和风格的束缚,以探索新的音乐领域为特点。
现代音乐的代表作家有斯特拉文斯基、德彪西和肖斯塔科维奇等。
八、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特色。
中国古代音乐史总结
中国古代音乐史总结古代中国音乐又有一段重要的发展阶段是商、周时期。
在商代,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乐谱《商调歌》,其中收录了乐曲和舞蹈的记谱。
周朝时,乐器逐渐丰富,形成了“六合”乐器,其中包括磬、钟、簧管、筝、瑟和琴。
这些乐器在礼仪、军事和宗教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战国时期开始至秦汉时期,中国古代音乐迎来了一个黄金时期。
这一时期,乐舞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和乐曲。
其中最著名的是乐府诗,它是一种以歌曲形式传唱的诗歌,不仅在古代音乐史上有着重要地位,也对后来的音乐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唐朝时,音乐发展到了一个高峰,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的音乐家杨凝式提出了“九宫六调”的音律体系,这一体系被后来的音乐家广泛应用。
唐代还出现了许多优秀的音乐家,如李白、张说等,他们的音乐作品广泛传唱至今。
宋代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的又一重要阶段。
在这一时期,音乐的民间化、艺术化趋势更加突出。
宋代出现了民间流行的丝竹乐队,表现了音乐的广泛普及。
同时,宫廷音乐也得到了重视,皇家乐队成为官方音乐机构。
宋代音乐理论也取得了重要进展,音乐学家赵秉文创立了“十三色律”理论,对后来的音乐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的作用。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的最后一个时期。
在明代,乐府音乐逐渐衰落,取而代之的是琴曲、曲艺等新的音乐形式。
清代则出现了著名的清乐,它是一种庄重、肃静的音乐形式,在宫廷和寺庙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同时,明清时期的音乐由于时代背景的变迁,融入了许多外来音乐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音乐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音乐形式和风格。
这些音乐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也对后来的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对中国古代音乐史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总结
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阶段:
1. 古代音乐时期:古代中国音乐起源于远古时代,最早是由简单的原始音乐逐渐发展而来。
这个时期的音乐主要表现在古乐和民歌上,其形式以古琴、筝、锣鼓等乐器为主,具有浓厚的宗教和礼仪性质。
2. 唐宋时期:中国古代音乐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
这一时期的音乐多重视曲调和韵律,流行的音乐形式有舞蹈音乐、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
同时,音乐理论也逐渐形成,如乐律、音律和音韵等。
3. 明清时期:在明清时期,中国音乐开始融合了西方音乐的影响。
由于西方音乐的传入,中国音乐开始引入了西洋乐器,同时音乐形式也有所改变,如宫廷音乐中出现了西洋乐队和合唱等形式。
4. 近代音乐时期:20世纪初,西方音乐在中国迅速传入并影响着中国音乐的发展。
当时,许多年轻音乐家开始学习西方音乐理论和技巧,并结合了中西方音乐元素,创造出了大量的新作品。
这一时期涌现了一批杰出的中国音乐家,为中国音乐注入了新的活力。
5. 当代音乐时期:20世纪后期至今,中国音乐经历了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随着全球化的冲击和科技的迅速发展,中国音乐与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相互渗透和融合。
同时,中国
音乐也开始探索自身的特色和独特性,注重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总结起来,中国音乐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古代音乐时期、唐宋时期、明清时期、近代音乐时期以及当代音乐时期。
这些时期的音乐形式和风格在不同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不断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内涵和外延,使其具有了独特的魅力和传统。
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音乐文化源远流长,纵观历史发展,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关键的知识点。
以下将就古代音乐的起源、乐器、音律体系、音乐表演形式等方面进行总结,带您一起了解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精髓。
一、起源和发展中国古代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万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最早出现的乐器是以石制成的筑、敲击类乐器。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原始的简单乐器逐渐演变为各类气韵生动的乐器,如丝弦乐器、吹管乐器、打击乐器等。
二、古代乐器中国古代乐器种类繁多,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乐器包括丝弦乐器中的琵琶、古筝、二胡、竹笛等;吹管乐器中的箫、笛子、唢呐、洞箫等;打击乐器中的钟鼓、铙钹、大鼓等。
每种乐器都有其特殊的音色和演奏方式,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音乐的基础。
三、音律体系中国古代的音乐音律体系主要有五声音律、八声音律和十二声音律。
五声音律在古代音乐发展初期较为常见,八声音律在唐宋时期逐渐形成并广泛应用,十二声音律则是明清时代的主流音律。
四、音乐表演形式中国古代音乐的表演形式多样,常见的有雅乐、宫廷乐、民间乐、寺庙乐等。
雅乐是指古代帝王贵族聚会时进行的正式音乐表演,宫廷乐则是指古代宫廷内举行的各种音乐会和演出,民间乐则是古代百姓自发形成的音乐表演形式,寺庙乐则是在佛教寺院内进行的仪式音乐表演。
五、音乐与文化中国古代音乐与文化密不可分,音乐被视为一种崇高的艺术形式,是古代文人雅士必修的技能之一。
古代文人经常将自己的感悟、人生哲理融入音乐中表达,使音乐兼具艺术和教育的双重功能。
六、音乐与宗教在古代,音乐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
佛教、道教和儒教等宗教都在其仪式中使用音乐来达到宗教的目的。
这些宗教音乐在表现形式上各有特点,但都以宏大、庄重、肃穆的风格为主,给人以肃然起敬之感。
七、音乐的社会功能古代音乐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不仅可以表达人们的情感,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同时也可以作为一种社交活动的方式,提升人们的社会地位和形象。
音乐史小结
音乐史小结音乐史可以追溯到人类的古代历史。
从最早的音乐形式开始,到如今的各种流派和风格,音乐历经了漫长且丰富多样的发展过程。
以下是对音乐史的一个简要概括。
古代音乐(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5世纪)古代音乐起源于人类的原始社会。
最早的音乐形式包括口头传统的歌曲和舞蹈。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等古代文明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传统。
古代音乐的特点是简单、朴素,主要用于宗教仪式和庆典活动。
中世纪音乐(公元5世纪至公元15世纪)中世纪音乐主要是宗教音乐,由教堂和修道院的僧侣创作和表演。
这个时期的音乐以声乐为主,包括圣咏和赞美诗。
宗教音乐使用的乐器主要是管风琴和手风琴。
著名的中世纪音乐家有格里高利圣歌作者等。
文艺复兴音乐(公元15世纪至公元17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音乐史上的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看到了音乐的蓬勃发展。
宗教音乐的合唱团和声乐技巧得到了大幅改进,包括多声部和多层次的和声。
著名的作曲家包括帕勃罗·希萨洛、多梅尼科·斯卡拉蒂等。
此外,文艺复兴时期也见证了音乐乐器制作技术的进步,产生了种类繁多的乐器。
巴洛克音乐(公元17世纪至公元18世纪)巴洛克音乐是一种浓重、宏伟的音乐风格,强调一个主题的变化和装饰。
这个时期的音乐表现了贵族和君主的财富和显赫地位。
巴洛克音乐的代表作品有巴赫的《哥登堡变奏曲》等。
巴洛克时期也出现了一些被人们认为是经典的音乐乐器,例如管风琴和大键琴。
古典音乐(公元18世纪至公元19世纪)古典音乐是指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期的音乐风格。
这个时期的音乐特点是对称、和声清晰。
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是贝多芬的交响乐和莫扎特的歌剧。
古典时期对音乐体裁的发展也有很大的贡献,例如交响乐、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
浪漫音乐(公元19世纪至公元20世纪)浪漫音乐是19世纪音乐领域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追求感情的表达和个人创作的自由。
浪漫音乐的代表作品有肖邦的钢琴曲和李斯特的交响诗。
浪漫时期发展了一些新的乐器,例如大号和升降号。
中国音乐史自己总结1
中国音乐史为古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金辽—明清(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堂乐歌时期—20年代(1919年到1929年)—30年代—40年代原始社会音乐原始乐舞:《葛天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8支歌,内容为《载民》《玄鸟》《逐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1.《载民》是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2.《玄鸟》是一首鸟图腾崇拜的歌谣3.《逐草木》祝愿草木茂盛4.《奋五谷》祈求五谷丰登5.《敬天常》遵循大自然的规律6.《达帝功》歌颂天地的功能7.《依地德》感谢大地的赐予地神的恩惠8.《总禽兽之极》盼鸟兽繁殖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肉食皮毛葛天氏之乐勾画人类的远古生活图景,反映了原始人的敬神意识,宗教信仰和生活愿望以及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的信仰,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作品《朱襄氏之乐》:炎帝部落的乐舞。
《吕氏春秋。
古乐篇》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是说朱襄氏部族的生活环境,风沙很大,天气干旱,植物萎枯,有个叫“士达”的人造了一张五根弦的瑟,用来求雨,咦安定百姓生活。
反映了原始人在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前以音乐娱神,祈求降雨的愿望。
《箫韶》:1.舜时之舞,又名《韶虞》,以排箫为主奏乐器,乐舞有九个段落,所以又叫《九韶》,有九次歌唱,又称为《九歌》,有九次变化,又称为《九辩》由此可见,《箫韶》内容丰富多变,为多段体乐舞2.有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即演奏到第九段时,连神鸟凤凰也从天而降,可见乐舞的高潮为第九段,并以鸟图腾为主要内容,将具体的鸟类崇拜抽象化为“神鸟”凤凰3.《箫韶》的风格是“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具有高度抒情化的特色4.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曾经亲眼观赏过《箫韶》的表演。
因此,这是一部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了很长时间的乐舞作品。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汇总大一
中国音乐史知识点汇总大一中国音乐史是一门学科,它涵盖了丰富多样的内容和情景,包括乐器、音乐形式、音律和音乐家等。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史的基本知识点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音乐的发展和特点。
下面将对中国音乐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讨论。
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早的音乐形式可以追溯到巫术和宗教仪式。
这些音乐表现形式主要通过大鼓、铜钟和编钟等乐器传达神秘的氛围和情感。
通过考古学发现的文物,我们可以推测这些古老文明已经具备了咏史和咏唱的能力。
古代的中国音乐可以分为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两个主要方面。
宫廷音乐是皇帝和贵族阶层的专属乐曲,它注重规范和庄重。
《雅乐》是宫廷音乐的代表,它秉承了古代乐律的规则,重视乐器和合奏的平衡。
而民间音乐则更加直接和自由,它代表了人民群众的生活和情绪。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音乐在宋、明、清等朝代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和变革。
在宋朝,宫廷音乐达到了一个高峰,新的乐器和演奏技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于重视音乐的审美和技巧,许多经典音乐作品也在这个时期诞生。
到了明代,中国的音乐出现了更大的变化。
明朝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时期,音乐界也不例外。
民间音乐和戏曲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民间乐器如琵琶、胡琴和笛子等开始广泛流行。
明代的音乐注重音律和曲调的变化,同时也融入了戏曲的表演要素。
清朝是中国音乐史上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在清朝统治下,音乐受到了更多的官方干预和规范。
宫廷音乐的曲调和演奏方式都经过了大幅度的改变,与此同时,传统的宫廷乐团逐渐形成。
清朝后期,西方音乐和调式的影响也开始渗透到中国音乐领域。
20世纪初,中国音乐经历了一场革命。
早期的音乐改革者像胡思敬和聂耳一样,通过创作新的音乐作品和改革传统的音乐形式,使中国音乐更加现代化和国际化。
同时,传统宫廷音乐和戏曲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总结而言,中国音乐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领域,到目前为止仍然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通过了解中国音乐的历史和发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魅力。
中国音乐史I总结归纳
中国音乐史I总结归纳中国音乐历史悠久,自古至今经历了丰富多样的发展阶段。
本文将对中国音乐史进行总结归纳,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音乐的独特之处。
一、古代音乐时期(上古至秦汉时期)中国古代音乐的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期,尤其是先秦时代的音乐传承。
在这一时期,音乐主要用于祭祀、宴会和军队活动等场合。
著名的《诗经》是中国最早的文学兼音乐作品,其中的歌谣和诗词体现了当时音乐的形式和风格。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音乐逐渐发展,特色越发鲜明。
在秦汉时期,乐府音乐成为主流,它是由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相结合而成的。
乐府音乐注重以琴、瑟、筝等弹拨乐器为主,表达丰富的情感和思想,成为后世音乐的重要源头。
二、中古音乐时期(魏晋至唐宋时期)中古音乐时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音乐呈现出多样的面貌。
在这一时期,宫廷音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成为统治阶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著名的乐舞《高阳台》是唐代宫廷音乐的代表之作,它通过音乐和舞蹈的完美结合,传达了华丽繁荣的氛围。
此外,唐朝还有大量的音乐理论著作问世,如《乐府琐腐集》和《乐府杂录》等,为后来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近现代音乐时期(元明至现代时期)元明时期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传统音乐逐渐走向衰落。
明朝后期,西洋音乐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音乐的影响逐渐显现。
清朝时期,民间音乐大量涌现,各地方戏曲、民间歌谣等形式的音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
到了现代时期,中国音乐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了重要的改革和创新。
当代的中国音乐凝聚了传统和现代元素,不仅保留了传统乐器和唱腔,还引入了西方音乐的技巧和理论。
中国音乐家如冼星海、聂耳等为中国音乐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总结归纳:在中国音乐史的发展中,古代音乐、中古音乐和近现代音乐各有特色,共同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中国音乐文化。
从古代的宫廷音乐到民间音乐的兴起,再到现代音乐的革新,中国音乐历经沧海桑田,不断融合变化。
音乐作文之浅谈中国音乐史学习心得与回顾
浅谈中国音乐史学习的心得与回首重点词:音乐学研究方法;音乐史学方法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发现了中国音乐史更为广阔的天地,又从头认识了这门学科:它不只是是对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也要注意音乐史学方法的学习,注意音乐学研究方法的学习,这样才能向前走得更远。
固然获得的进步还很有限,但我仍是想把这段时间对中国音乐史的学习做一个总结与回首。
一、音乐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在《汉代琵琶发源的史料及剖析考据》中,作者依据史料+问题+议论这一思路进行,作者以为汉代琵琶发源于“乌孙说”没有道理,原因有三条;而发源于“弦鼗说”有道理,原因也有三条。
1. “乌孙说”:无理之一,作者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论述了“乌孙说”这一民间传说是依据历史事件夸张附会而成,历史原貌并无提制作琵琶之事,属传说之误;无理之二,作者运用剖析与综合的方法,依据“乌孙说”的记录推测乐器的性能来进行否认;无理之三,从历史命名的经验中推论剖析来进行否认。
2. “弦鼗说”:有理之一,作者引用段安节的《乐府杂录》陈旸的《乐书》的文件记录,从历史文献推演,运用了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方法,说明弦鼗是历史上乐器家族的一员;有理之二,从三国到唐的文件中都记录了圆形音箱琵琶源于弦鼗,用文件记录进一步梳理来进行判断弦鼗有理;有理之三,从弦鼗的形制和性能上推衍圆形音箱琵琶从弦鼗发展而来。
在这无理有三和有理有三的论证中,我们能够清楚地看到作者对历史与逻辑的一致方法的运用。
归纳是指从事实出发,以对于个别对象的察看陈说为基础上涨为广泛性的认识。
他以归纳的方式进行,在重申创新时,归纳是一个重要的元素,在运用归纳的方法时应注意 1、归纳一定与抽象相联合,对察看得来的资料进行对照、差别、抽象找出共同的实质特色,进而进行归纳,得出原理。
在《聂耳性格特色中的责备特色》一文中,作者着重对第一手资料即聂耳的日志逐次解读中,抓住聂耳性格特色的形成、升华,及其在艺术责备中的展现,在音乐创作中的表现这几个环节,充足运用归纳的实证性的方法,抽象出聂耳性格特色中的责备精神,并正确地判断了这类责备性格特色对于其无产阶级世界观形成的作用。
中国音乐史教学总结汇总5篇
中国音乐史教学总结汇总5篇整理的x,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中国音乐史教学总结精选篇1时光如梭,一转眼又到期末了,忙碌又充实的教育教学工作也接近尾声了,我细细的回顾一下自己在这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下面我就从几个方面对我这学期的工作做以总结:一、思想方面在思想上我积极向上,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参加政治学习,认真做好笔记。
我积极响应学校各项活动以及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遵守各项学校的规章制度。
二、教学方面在教育教学工作上,我利用学科特有的力量来教育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人格,让学生独立,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引导和教育。
在教学工作中,本学年期,我担任六年级的音乐课教学任务。
我根据新调整的教学大纲和学生实际情况备教案。
在教育教学中,在课堂中我开设了“小舞台”,让学生表现自己的才华,给予了他们充分的表现欲。
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和积极性的调动,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九年级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
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
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三、课堂管理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
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对学生的课堂常规做了相应的规定,在音乐教室上课学生通常喜欢随意乱坐,我观察了几节课,专门做了音乐教室座位表粘贴在音乐教室的专栏上,要求学生按新的座位表就座,如有人旷课我一目了然,我还对上课表现特别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并做了相应的最佳表现者跟期末的成绩评定挂钩,效果不错。
学生来音乐教室上课不再零乱。
四、不足方面1、教学方面还不够精益求精,对于学生课堂常规教学抓的不够紧,特别是对一年级学生如何使他们对音乐教科书中的内容产生兴趣还有待提高和加强!2、对自己的教学还不够严谨。
中国音乐史总结
中国音乐史总结骨笛1986—1987年在河南舞阳县贾湖出土的远古时期的骨笛,有7音孔8音孔可演奏6 7声音阶礼乐制度西周王朝于公元前1058年建立了礼乐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明确的“雅乐”体系和比较完备的音乐教育制度。
礼是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于礼的思想和制度,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作为音乐制度它包括乐悬、舞列、用乐。
这是周代对于官级用乐制度做的规定,具体分为“王宫悬”“诸侯轩悬”“卿大夫判悬”“士特悬”五声中国古代的音阶调式名称延用至今宫商角徵羽十二律8度音程内按照三分损益法等生律原则在一个八度内形成的十二个不同音高相和歌是秦汉时期,在民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加工而形成的艺术化歌曲。
它在发展过程中,常有三种形式:徒歌、但歌、带有管弦乐伴奏的相合歌。
表演的特点是演唱者持节歌唱,伴奏乐器为笙、笛、琴、瑟等。
相和歌作品留在《乐府诗集》中,代表作品有刘邦的《大风歌》。
清商乐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的相和歌、相和大曲流入江南,与当地的民歌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音乐风格。
清商乐分为吴哥、西曲、神弦曲三类。
减字谱唐代出现的古琴专用记谱法,提出者是曹柔,它在文字谱的基础上简化,取偏旁组成新谱字来记录古琴演奏的音位和指法姜夔南宋著名词人与作曲家,他所创作的宋词歌曲都编在了《白石道歌曲集》中了。
创作艺术特点:雅致、清秀;写景、生情。
带有淡淡的伤感,表达了作者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情感。
代表作品如《扬州慢》、《杏花天影》。
木卡姆是维吾尔族历史悠久的大型民间歌舞大曲。
一般由三个部分组成:大拉克曼(意为大曲,包括散板续唱、舞蹈组歌、轻快的器乐曲等)达斯坦(叙事诗歌,三至五首。
)麦希莱普(意为娱乐包括舞蹈歌曲数首诸宫调宋代大型说唱艺术形式,相传是民间艺人孔三传所创。
诸宫调的音乐来自于唐宋大曲和流行于北方的乐曲曲调,伴奏乐器主要有鼓、板、笛等。
艺术特点:①结构庞大、复杂②音乐具有多调性特点,经常转换宫调③曲式多样化。
中国音乐史总结
中国音乐史总结中国音乐史总结篇1中国音乐史总结中国音乐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漫长且丰富多彩。
以下是对中国音乐史的总结:1.远古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以前)中国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如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记载了丰富的音乐活动。
在这个时期,音乐被用来祭祀、庆典和娱乐。
同时,还出现了多种乐器,如石磬、骨笛、琴瑟等。
2.春秋战国时期(约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在春秋战国时期,音乐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乐记》和《周礼》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民间音乐如歌谣、曲艺等也得到了发展。
3.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秦汉时期,音乐成为了国家机构的一部分。
秦朝设立了“乐府”,负责收集和整理民间音乐。
汉朝的音乐发展更加繁荣,乐器种类增多,音乐风格也变得丰富多样。
4.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589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音乐成为了文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个时期的音乐理论著作《声无哀乐论》和《乐府诗集》对后世音乐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民间音乐如山歌、小调等也得到了发展。
5.隋唐五代时期(公元581年至960年)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音乐的高峰期。
这个时期的音乐风格多样,如唐大曲、琴曲、佛教音乐等。
此外,隋唐时期设立了“教坊”,对民间音乐进行了有效的整合和规范。
6.宋元时期(公元960年至1368年)宋元时期,中国音乐继续发展。
这个时期的音乐形式以唱作为主,如词曲、戏曲等。
同时,乐器演奏和音乐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宋代的“乐府”和元代的“行省”成为了重要的官方音乐机构。
7.明朝时期(公元1368年至1644年)在明朝时期,中国音乐的发展与戏剧紧密相连。
这个时期的戏曲、曲艺和民间小调等得到了繁荣发展。
同时,音乐理论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8.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至1912年)清朝时期,中国音乐的风格趋向于世俗化和民间化。
这个时期的戏曲、曲艺和民间小调等继续繁荣发展,同时,西方音乐也开始对中国音乐产生影响。
中国音乐史_总结
音乐:以声音为材料,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曲调,通过人声演唱或乐器演奏来表达感情的艺术。
音乐史的划分:古代(远古--清末)是确立我国音乐风格和传统的时期。
分三个时期:1.远古--春秋时期(上古钟磬乐时期,功利性,艺术性,审美性)突出现象:古乐舞曲。
2.秦--宋:中古伎乐时期,突出现象:娱乐性,艺术性较强的歌舞大曲3.宋--清末,远古俗乐时期,突出现象:戏曲音乐的发展和繁荣近代:是学堂乐歌的时期(清末1840--1919年)现代:是新音乐启蒙和发展时期(19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章远古及夏商的音乐巫术说(宗教):指从欧洲传入中国的音乐《韶》:是一种宗教性的乐舞,共有九次变化叫“九辩”,歌也有九段,也叫“九歌”伴奏乐器是用若干“管”编排起来的叫做萧(排箫)的乐器,内容歌颂龙凤呈祥,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
承受“吴国季札”和孔子尽善尽美的评价。
舜时则有《韶》乐舞,因为它是用编管的萧作伴奏乐器,故也叫《萧韶》,因史料记载它有九个段落,所以也叫《九歌》,《九辩》。
古歌与古乐舞。
原始音乐的特点:1.形成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乐舞。
2.创作具有集体性。
3.功利性强与艺术性《弹歌》被认位是最早的歌曲,记载:“昔葛天氏之乐。
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八段)第二章周代的音乐标志:西周雅乐和雅乐制度的出现及春秋战国时期民间音乐的兴起。
周代的礼与乐:“郊社”“食祭”“王师大献”总结雅乐制度:不同的等级音用不同规模的乐队和舞队,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乐舞节目。
这一时期是我国音乐初步繁荣时期六代乐舞简称(六舞):黄帝时的《云门大卷》(云门)尧时的《咸池》(大咸)舜时的《大韶》(韶)夏禹时的《大夏》周初时的《大武》。
用途主要是为了祭祀天地,山川,祖宗;其特点是:规模宏大,诗,歌,舞一体,而声调平缓,表现一种庄严,平和,中庸的情绪,具有严肃静穆之感。
颂乐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天子相见,大射,视学及其他重要的典礼之中,伴奏乐器是:瑟雅乐分大雅和小雅,风格典雅和平纯正。
中国音乐史读后感
中国音乐史读后感中国音乐史读后感(一)《中国音乐通史简编》已看完,也和自己的老师交流过了意见。
感慨很多,但由于自己的懒惰,很多东西都没有提笔写出来。
全书由文字、图片、谱例组成。
第一至七章为古代音乐部分,第八章为近代音乐部分,第九章为现代音乐大事记,三者有机地组成中国音乐历史长河的概貌。
本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从音乐艺术思想、语言、风格以及历史发展变化了系统的梳理和叙述。
作者以音乐创作、音乐理论与思潮的历史发展及其风格和观念的演进变迁为主线,将广大音乐家在创作、表演、教学、理论研究等方面的曲折发展历程,以丰富的史实和史料为依据,对中国音乐史上若干音乐史实作了系统的梳理。
本书以大量篇幅记载了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出现的代表作曲家、歌唱家、演奏家、指挥家、音乐学家和音乐教育家的代表性作品以及他们的创造业绩,同时亦详略不等地记叙了歌曲、交响音乐、大合唱、民族管弦乐、室内乐、艺术歌曲、歌剧、舞剧、电影音乐等各类音乐体裁在新中国的发展轨迹。
这次看中国音乐史,在人名与作品上,看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明白,一边看,一边觉得对近百年的音乐家一一有了个梳理,觉得:哦,原来以前一直唱的《飞飞曲》是黎锦晖写的儿童音乐剧中的一首歌曲。
由于这次对历史背景、对剧情有了了解,觉得对自己的教学特别有用。
我对于作者的写作的角度和方法在一开始就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并且一直带着这些疑问来看以后的每一页书,真的就验证了我的疑问。
由于他的写作方法是:先略写政治文化背景、音乐概况,再单独的写一个一个的音乐家,而每一个音乐家则是由生卒年、主要作品、代表作分析、谱例四部分组成。
这样的写法在写久远一些的二十世纪初的音乐家时,由于当时的作曲家都已作古,作品也少,不会出现跨时间段的问题;但是在写《和平颂歌》一章时,他写的是文革前的十七年,那些作曲家大多现在还健在,并且在各时期都有自己的代表作,此时还按那种方法写则会有时间段的交叉,冲淡了各时期的音乐的特点。
劫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音乐史为古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金辽—明清(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学堂乐歌时期—20年代(1919年到1929年)—30年代—40年代原始社会音乐原始乐舞:《葛天氏之乐》:传说中远古氏族葛天氏的乐舞,8支歌,内容为《载民》《玄鸟》《逐草木》《奋五谷》《敬天常》《达帝功》《依地德》《总禽兽之极》1.《载民》是歌颂载负人民的大地2.《玄鸟》是一首鸟图腾崇拜的歌谣3.《逐草木》祝愿草木茂盛4.《奋五谷》祈求五谷丰登5.《敬天常》遵循大自然的规律6.《达帝功》歌颂天地的功能7.《依地德》感谢大地的赐予地神的恩惠8.《总禽兽之极》盼鸟兽繁殖为人类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肉食皮毛葛天氏之乐勾画人类的远古生活图景,反映了原始人的敬神意识,宗教信仰和生活愿望以及人类进入农业定居阶段的信仰,是原始社会极为著名的一部作品《朱襄氏之乐》:炎帝部落的乐舞。
《吕氏春秋。
古乐篇》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畜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之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
”是说朱襄氏部族的生活环境,风沙很大,天气干旱,植物萎枯,有个叫“士达”的人造了一张五根弦的瑟,用来求雨,咦安定百姓生活。
反映了原始人在干旱等自然灾害面前以音乐娱神,祈求降雨的愿望。
《箫韶》:1.舜时之舞,又名《韶虞》,以排箫为主奏乐器,乐舞有九个段落,所以又叫《九韶》,有九次歌唱,又称为《九歌》,有九次变化,又称为《九辩》由此可见,《箫韶》内容丰富多变,为多段体乐舞2.有记载“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即演奏到第九段时,连神鸟凤凰也从天而降,可见乐舞的高潮为第九段,并以鸟图腾为主要内容,将具体的鸟类崇拜抽象化为“神鸟”凤凰3.《箫韶》的风格是“温润以和,似南风之至”具有高度抒情化的特色4.春秋时期的吴国公子季札和孔子都曾经亲眼观赏过《箫韶》的表演。
因此,这是一部在历史上真实存在了很长时间的乐舞作品。
至汉高祖六年更名为《文始》图腾:totem是原始社会中最早出现的宗教信仰,原始人相信人类群体和某种物种之间存在着特殊的的超自然的关系,将某种的动植物作为自己部族的祖先加以崇拜,这种万物有灵的思想,创造了人类早期的文化与精神文明原始乐器:贾湖骨笛:原始社会乐器,出土于河南省舞阳县贾湖遗址,前两次共出土25支,出土后完整者为11支,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1.早期距今9000多~8600年骨笛上升有五孔,大孔能奏出四声音阶和完备的五声音阶2.中区距今8600~8200年开有七孔,能奏出完整的六声音阶或七声音阶3.晚期距今8200~7800年能够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以外的若干变化音贾湖骨笛是目前我国出土年代最早,出土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现在仍在使用的乐器,也是我国目前所知新石器时代年代最早的乐器,反映了原始先民对音高观念和音阶规律的认识原始乐舞是一种什么样的音乐形态?内容与形式有何特征?举例说明1.原始乐舞是一种指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这是我国音乐的早期形态,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艺术上较为粗拙简单,歌,舞,乐三者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依赖性的缘故,因此,歌唱,舞蹈,奏乐源于同一母体的艺术表演形式成为“乐舞”2.原始乐舞在内容上都反映了远古人类时期人类的宗教,祭祀,战争,图腾等种种内容,有的也反映了同自然界斗争的劳动生活。
敬神意识和“万物有灵”观念在原始人思想中占有极大比重但是所有原始乐舞作品都是原始社会那种没有阶级,没有剥削,生产力低下,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原始生活的生动写照3. 形式主要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形式4. 举例:《葛天氏之乐》《朱襄氏之乐》夏商音乐:夏商音乐和原始音乐都属于奴隶制社会大夏:夏代歌颂大禹治水的著名乐舞。
是一部以编管乐器龠(yue)为主奏乐器的多段体乐舞作品,《礼记》记载:“八佾(yi)以舞大夏”说明是由64人表演,富于浓郁劳动气息的规模宏大的群舞这是一部对夏禹治水功绩进行历史性歌颂的乐舞作品,另外,这部作品中音乐开始成为帝王领袖替自己歌功颂德的工具,反映了私有制确立后乐舞内容产生的质的变化大濩hu:商朝初期创作的乐舞,是一部歌颂商汤伐桀(jie)的乐舞作品,《大濩》乐舞的名称可能包含歌颂正义战争获得胜利,夏桀的到应有惩罚的含义雲舞:商民族盛行的祈雨乐舞,甲骨文中的“雲”字,是“雨”的形符下加一个“呼号”的乎,象征人们在雨中呼号歌唱的激动神态。
这种舞是要执着牛尾巴跳的,而且牛尾要在若干舞者之间轮流传递,所以又叫“代舞”或者“隶舞”,跳这种舞的时候,武者要跳出周围盘旋的舞步或者舞姿。
因此又叫“槃隶”。
由此可见,商代跳舞降神祈雨是十分普遍的形式,也是祭祀仪典的主要内容桑林:商代的乐舞,商民族有在“桑林之社”举行祭祀祖先和男女相会的习俗,后来这样的乐舞被认为是“商之遗声”,公元前563年,宋公在楚丘设宴招待晋侯,请求表演《桑林》之舞,让晋侯欣赏,被晋国大夫辞谢了,因为表演这样轻浮的乐舞是不合礼仪的,后来,人们还将“桑间濮上之音”比喻为“郑卫之音”和“亡国之音”都是对商民族怀有偏见和怀有贬义成分的称谓虎纹特磬:1950年在河南安阳武官村大墓出土,为商代晚期遗物,也是商代乐器中的精品,通体用大理石做成,饰以虎纹造型精美,磬体上册右方钻有一个“悬孔”,耳部有显著的磨损痕迹,说明是一件久被使用的乐器,音色浑厚,颇类似于青铜之声,虎纹特磬应是奴隶主贵族生前死后享乐生活的历史见证,目前发现的商代特磬有虎形,鱼形,三角形,长条形等近30件之多夏商音乐的文化属性在进入阶级社会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举例说明1.自夏禹开始,中国由原始社会进入了阶级社会,相继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社会王朝夏王朝和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王朝2.夏商音乐形态和原始音乐一脉相承,形式上未见很大变化;内容上则鲜明的反映了进入阶级社会后乐舞作品文化性质的重大演变,夏代的《大夏》和商代的《大濩》都是以“人”为歌颂对象,体现着统治者的意志,这是原始乐舞中见所未见的,由“颂神”转向“颂人”是夏商乐舞的时代特色。
同时,夏商乐舞依然没有摆脱敬神意识的制约,尤其商人是十分崇尚迷信的民族,他们事无巨细,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请命于鬼神,因此,商民族的乐舞既娱神又娱人,这是进入阶级社会后中国音乐史上一个十分瑰丽的岁月西周春秋战国音乐周代的礼乐制度,简单地说,就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的一种文化制度音乐的等级化,体现在佾和乐悬制度两个方面佾:乐舞行列,一般指8人为一列,不同等级的贵族享用不同等级规格的乐舞,周朝为了维护奴隶主贵族的阶级统治,以周天子为中心,实行分封,形成一种以血缘关系为联系的宗法制,并根据君臣,上下,亲属,高低的区别,又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这样一种阶梯式的等级制度,天子可以想用64人,诸侯48,卿大夫32,士16乐悬:是指悬挂钟士为16人,县通悬,即规定天子可以四面悬挂钟磬,诸侯则想用三面悬挂的规格,卿和大夫享用两面排列,士只允许排列一面郑卫之音:又叫新乐和女乐,郑卫之音是我国歌舞伎乐之滥觞,这是一种娱乐性,观赏性极强的歌舞与艺术形式,也有滑稽,的成分,这样的新月,已经将娱乐作用上升到首要位置,甚至谈不上有什么教育意义,只是为了适应新兴地主阶级享乐需要而产生的心得音乐内容与形式,它具有四个特点1.表演者为女性,倡优,侏儒2.唔到前进后退都作出俯身扭腰的夸张动作3.音乐放纵而没有节制4.说不出有什么具体内容,更没有什么深刻的历史内涵古乐:即雅乐,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表演的乐舞和演奏的音乐,其名称的由来当取其歌辞“典雅纯正”之意,它用于郊社,宗庙,宫廷仪礼,乡射和军事大典等各个方面,这是周代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的第一个明确的宫廷雅乐体系,原因在于周人汲取了商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周人认为,商人之所以亡国,和商统治者十九,好色,淫乐有关,所以把商朝音乐称为亡国之音,周朝建立后,统治者提倡一种有节制的,适度的音乐,这就是雅乐,1.它是一种有队形变化的群舞形式(表演者多为男性)2.音乐的演奏有滴定的程式规范3.有特定的内容和历史内涵4.具有修身养性,和睦家庭,安定社会的教育意义和作用《九歌》:最早能体现除此特色的作品,实质是一部多神崇拜的大型祭祀歌舞,共有11首,分别是《东皇太一》《东君》《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河伯》《山鬼》《国殇》《礼魂》,其中湘夫人,少司命,山鬼等有着歌舞形式的性质特征《成相篇》荀子一书中有成相篇的唱词,他可能是我国最早的说唱音乐形式,内容是揭露统治者的愚蠢,要求他们推开开明政治,这个相当唱的说唱本子分为三个大段落,包含着同一节奏的五十六次重复,以相位伴奏乐器,也说明这种说唱音乐形式是从劳动中间发展而来的三分损益法:我国最早的生律法,也是确实乐音体系中各音的绝对准确高度及其相互关系的方法,是按振动体长度来进行计算的,是一种弦上求律的方法,是一种用增加或者减少弦长三分之一,往返交替,不断求律的方法,三分损益法生出了徵羽宫商角五音师旷:晋国著名的宫廷乐师,他自称暝臣,盲臣,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敏锐的政治见解,听觉特别灵敏,敢于直谏,师旷具有相当精湛的演奏技艺,还能在琴声中表现大自然的电闪雷鸣和风雨声等震撼人心的声响,实况探亲的记载说明春秋时期的音乐还没有摆脱鬼神意识的束缚秦青:战国时期以教唱为职业的歌手韩娥:韩国的民间歌手,是我国古代以唱情见长的典范,也是历代音乐家十分推崇的民间歌手,她的歌唱特色对后市的声乐艺术有着深远影响,歌唱时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伯牙:战国时期一位具有出色即兴创作才能的琴手。
乐记:1.我国最早一部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音乐理论著作,原有23篇,现存其前11篇2.核心内容是系统的论述了儒家的礼乐思想,全书由五篇将礼,乐并列加以论述,对礼和乐的社会功能作用及其相互关系第一次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理论总结,这是论述周代社会礼乐文化体系最具价值的灿烂篇章3.对音乐本质的解释具有相当的深度,它肯定音乐是表达感情的艺术,又是声音的艺术,有着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4.强调音乐反映了国家的政治状况与社会风气,强调了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关系,符合于当时巩固新兴封建统治阶级政权的时代要求5.认为音乐是治理国家不可缺少的手段,把音乐的谐和看作是宇宙万物谐和和规律的体现6.还非常强调音乐的伦理教育作用,对音乐美感的认识也有一定的深度乐记这部理论著作两千多年来对于我国古代音乐的发展有着深刻影响,是我国音乐文化宝库的一份珍贵遗产曾侯乙墓出土的乐器:编钟65个,编磬32个,十弦琴1件,五弦琴(均钟)1件。
二十五弦瑟12件,箎2件,排箫2件,笙六件,鼓4件,曾侯乙墓的七月组合形态已经具有使用于新乐而非雅乐的面貌特征,黄翔鹏说它是春秋之交的今乐,新乐,也是i秦汉,魏晋南北朝的歌舞伎乐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