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际毛利
利润计算方法
![利润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cde126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ca.png)
利润计算方法
利润计算方法是一种用来确定企业盈利能力的数学模型或算法。
利润计算方法可以基于不同的理论和假设,因此可能有多种不同的方法。
下面列举了几种常用的利润计算方法:
1. 毛利润计算法:毛利润是指企业销售收入减去直接相关的生产成本,如原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企业或销售商品的企业。
2. 净利润计算法:净利润是指企业销售收入减去所有相关的成本和费用,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税费等。
这种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
3. 贡献利润计算法:贡献利润是指企业销售收入减去可变成本,如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成本。
可变成本是与销售数量成比例变化的,而固定成本则不随销售数量的变化而改变。
这种方法适用于判断企业销售数量对利润的影响。
4. 边际利润计算法:边际利润是指企业销售额的增加所带来的额外利润。
边际利润计算法将销售额的边际增量与成本的边际增量进行比较,以确定增加销售额是否能够增加利润。
这种方法适用于进行增量分析和决策制定。
利润计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企业的具体情况和目标,不同的方法可以提供不同的信息,帮助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和管理。
因此,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利润计算方法。
贡献毛利率计算公式哪些(3篇)
![贡献毛利率计算公式哪些(3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9c683a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e1.png)
第1篇一、贡献毛利率的定义贡献毛利率,又称边际贡献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产品销售收入扣除可变成本后的余额占销售收入的比例。
它反映了每单位产品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程度。
二、贡献毛利率的计算公式贡献毛利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贡献毛利率 = (销售收入 - 可变成本)/ 销售收入× 100%其中,销售收入是指产品销售的总金额,可变成本是指与产品销售量成正比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贡献毛利率计算公式:1. 单位贡献毛利率单位贡献毛利率是指单位产品销售收入扣除单位可变成本后的余额占单位销售收入的比率。
单位贡献毛利率 = (单位销售收入 - 单位可变成本)/ 单位销售收入× 100%2. 产品贡献毛利率产品贡献毛利率是指某种产品销售收入扣除该产品可变成本后的余额占该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
产品贡献毛利率 = (产品销售收入 - 产品可变成本)/ 产品销售收入× 100%3. 总贡献毛利率总贡献毛利率是指企业所有产品销售收入扣除所有产品可变成本后的余额占企业总销售收入的比率。
总贡献毛利率 = (企业销售收入 - 企业可变成本)/ 企业销售收入× 100%4. 部门贡献毛利率部门贡献毛利率是指企业某一部门销售收入扣除该部门可变成本后的余额占该部门销售收入的比率。
部门贡献毛利率 = (部门销售收入 - 部门可变成本)/ 部门销售收入× 100%三、贡献毛利率的应用1. 产品定价通过计算不同产品的贡献毛利率,企业可以确定产品定价策略。
对于贡献毛利率较高的产品,企业可以适当提高售价,以提高整体利润水平。
2. 成本控制贡献毛利率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可变成本中的非必要支出,从而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3. 投资决策企业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项目的贡献毛利率,选择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项目。
4. 风险评估贡献毛利率可以反映企业产品的盈利能力,从而评估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
5. 财务分析贡献毛利率是财务分析中的重要指标,可以帮助企业评估自身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边际利润(marginalprofit)相关知识
![边际利润(marginalprofit)相关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7e093c3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1b.png)
边际利润(marginal profit)相关知识什么是边际利润?边际利润是反映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能为企业增加的收益。
销售单价扣除边际成本即为边际利润,边际利润是指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利润。
企业的经营收益减去会计成本,所得到的就是会计利润。
按照我国的财会制度,有销售利润、利润总额及税后利润等概念。
销售利润是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费后的余额;利润总额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盈亏的总额;税后利润是企业利润总额扣除应交所得税后的利润。
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边际利润(M)=销售收入(S)-变动成本(V)边际利润率是指边际利润与销售收入的比率。
即U=M/S=(S-V)/S=1-V/S销售利润= 产品销售净额—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其中:产品销售净额= 产品销售总额—(销货退回+ 销货折扣与折让)利润总额= 销售利润+ 投资净收益+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税后利润= 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综上所述,边际利润首先用来补偿固定费用,补偿固定费用后若有余额,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
否则,企业就无收益或亏损。
边际利润的运用产品的边际利润就是企业的实现利润。
因此,边际利润的概念有以下几个用途:A、决定企业生产的某一产品是否应该停产。
只要亏损产品存在边际利润(即它的销售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就应应该继续生产。
B、判断企业产品结构是否合理。
如果企业生产的所有产品均有边际利润,则说明企业的产品结构基本上合理。
C、停止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要以其他产品增产所带来的边际利润大于停产产品的边际利润为前提。
边际利润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的大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边际利润=边际收入一边际成本式中的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是指在原产销量基础上,每增加一个单位产销量所引起的收入变动额和成本变动额。
注:边际成本:在经济学和金融学中,边际成本指的是每一单位新增生产的产品(或者购买的产品)带来到总成本的增量。
利润计算方法
![利润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8f603af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8.png)
利润计算方法利润是企业经营活动中最直接的目标之一,它是企业经营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
正确计算利润对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利润计算方法。
1. 毛利润计算方法。
毛利润是指销售收入扣除销售成本后剩余的利润。
毛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成本。
销售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毛利润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销售的盈利能力,及时调整生产和销售策略,保障企业的盈利能力。
2. 净利润计算方法。
净利润是指企业在扣除各项费用和税金后的剩余利润。
净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
净利润计算方法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也是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
3. 贡献利润计算方法。
贡献利润是指销售收入扣除可变成本后的利润。
可变成本是指与产品销售数量成比例变化的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贡献利润=销售收入-可变成本。
贡献利润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销售对企业利润的贡献程度,指导企业制定产品定价和销售策略。
4. 利润率计算方法。
利润率是指利润与相关指标的比率。
常见的利润率包括毛利率、净利率、营业利润率等。
利润率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利润与相关指标的关系,评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效率,指导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
5. 边际利润计算方法。
边际利润是指企业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量所带来的额外利润。
边际利润=销售收入-可变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利润计算方法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产品销售的边际盈利能力,指导企业制定产品定价和销售策略,优化产品组合和销售结构。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利润计算方法,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利润计算方法,及时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指导企业进行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
希望本文介绍的利润计算方法对您有所帮助。
边际成本、边际利润、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边际利润、边际收入](https://img.taocdn.com/s3/m/5788eb554431b90d6c85c7d2.png)
边际成本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增加一单位的产量(Output)随即而产生的成本增加量即称为边际成本。
由定义得知边际成本等于总成本(TC)的变化量(△TC)除以对应的产量上的变化量(△Q):总成本的变化量( Changes in Total Cost)/ 产量变化量( Changes in Output) 即:MC(Q)=△TC(Q)/△Q或MC(Q)=lim=△TC(Q)/△Q=dTC/dQ(其中△Q→0)(如右下图)分数表达式理论上讲边际成本表示当产量增加1个单位时,总成本的增加量(这个总成本包括不变和可变成本)。
随着产量( Output)的增加,边际成本会先减少,后增加:当产量很小时,可以理解为企业的设备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因而产量很小,随着企业雇佣更多的员工进行生产,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也开始变大,假设增加的第一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是10,那么增加的第二个工人对产量的贡献可能是15甚至更高,第三个会0。
这对应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曲线的第一个阶梯,即边际产品( Marginal Product)随着投入( Input)的增加以递增的比例( Increasing Rate)增加(就是说增长率不是常数而是递增的,从生产函数的斜率可以看出,斜率越大增长率越大),在这一阶段产量的增加速度超过成本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员工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企业变得拥挤,这时候每增加的一个员工依然会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但是这个利用率的提高会慢慢减慢下来(就好比,从不及格的50分增长到70比从80分增长到100分容易一个道理),这对应生产函数的第二个阶梯,即生产函数的斜率逐渐从第一个阶梯时的最大值减少到0,当员工增加到某一程度,再增加一个员工时,这个员工对产量的贡献将会是0,即为0,在这一阶段时,产量的增加速率从最大值逐渐减小到零,而成本的增加速率(每个员工的费用,加上每单位产品的成本)大于产量的增加速率,从而边际成本增大。
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
![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1ee2d37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14.png)
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
摘要:
1.电厂边际利润的定义与意义
2.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
3.边际利润在电厂运营中的应用
4.结论
正文:
电厂边际利润的定义与意义:
边际利润是指电厂在生产过程中,每增加一个单位电能所产生的额外利润。
它可以反映电厂在生产规模变化时,收益的变化情况。
对于电厂来说,边际利润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可以帮助电厂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
电厂边际利润的计算公式为:边际利润= 边际收入- 边际成本。
其中,边际收入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电能所引起的收入变动额;边际成本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电能所引起的成本变动额。
边际利润在电厂运营中的应用:
在实际运营中,电厂可以通过计算边际利润,来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
当边际利润大于零时,说明电厂增加生产规模可以带来额外的利润,电厂应当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当边际利润小于零时,说明电厂增加生产规模会导致利润下降,电厂应当减少生产规模。
通过这样的方式,电厂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结论:
总的来说,边际利润是电厂运营中一个重要的经济指标,可以帮助电厂确定最优的生产规模,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知识墙:边际贡献
![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知识墙:边际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d2a8a71a14791711cc7917c3.png)
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知识墙:边际贡献
1.边际贡献又称边际利润、贡献毛益。
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2.表现形式两种,一种是绝对额表现的边际贡献,分为边际贡献总额和单位边际贡献;
另一种是以相对数表示的边际贡献率,是边际贡献与销售额的比率。
3.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单价*边际贡献率;
边际贡献率=边际贡献总额/销售收入
变动成本率=变动成本总额/销售收入=单位变动成本/单价
边际贡献率=1-变动成本率
根据量本利分析: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量*单位边际贡献-固定成本=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4.由公式可以看出:企业的边际贡献与营业利润有着密切的关系。
边际贡献首先用于弥补企业的固定成本,只有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时才能为企业提供利润,否则企业将亏损。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课件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ea808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d4.png)
评估市场潜力
通过分析边际收入的变化趋势,企业可以评估 市场潜力,制定合理的市场策略。
优化资源配置
企业可以根据边际收入的大小,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边际成本的概念
定义与计算方法
定义
边际成本是指在一定产量水平上,增 加或减少一个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成本 变动量。
求和竞争状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经营策略。
04
CATALOGUE
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 润的关系
边际收入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边际收入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收入,而边际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个单位产量所增 加的成本。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企业的边际收入往往等于边际成本,此时企业只能获得正常利润。如果企业的边际收入高于边际成本 ,则企业可以通过扩大生产规模来增加利润。
计算方法
边际成本的计算公式为MC=△TC/△Q (△TC表示总成本的变动量,△Q表示 产量的变动量)。
边际成本与总成本的关系
边际成本是总成本函数在一定产量上 的斜率,表示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 位时成本的变动量。
在某些情况下,边际成本可能会随着 产量的增加而增加,也可能会随着产 量的增加而减少。
边际成本在决策中的作用
定价决策
企业根据边际收入和边际成本来确定 产品价格。如果提高价格会增加边际 收入但同时减少销售量,企业需要权 衡两者来决定最优价格。
不同行业的边际收入、边际成本和边际利润的差异
重资产行业
如制造业和采矿业,通常具有较高的初始投资和运营成本,因此边际成本较高,而边际 收入和边际利润相对较低。
轻资产行业
边际利润与边际收入、边际成本的关系
边际贡献在亏损企业产品生产决策中的应用
![边际贡献在亏损企业产品生产决策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caf3d30d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9e.png)
边际贡献在亏损企业产品生产决策中的应用边际贡献在亏损企业产品生产决策中的应用赵晓刚一、边际贡献、毛利、净利润的概念(一)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管理会计中经常被使用到,它是指企业的产品销售收入减去产品变动成本后的剩余金额,也就是产品的销售收入补偿其发生的变动成本总额后的余额,这个余额被称为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的公式:边际贡献=销售收入(无税)-变动成本产品销售收入就是产品销售价格减去其中包含的增值税的部分,即无税的销售价格。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范围内,成本金额的变动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而且这种变动呈现出一定的线性关系。
例如企业生产过程中最经常发生的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就是典型的变动成本,在一定期间内它们的发生总额随着生产量的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动,但单位产品的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则保基本不变。
(二)毛利。
边际贡献是指补偿变动成本后的余额,但企业总成本除了变动成本外还包含各种各样的固定成本。
如果边际贡献补偿企业发生的各种固定成本后仍然有余额,这个余额就构成了企业的毛利。
毛利公式:毛利=边际贡献-固定成本固定成本恰恰与变动成本相反,它是指那些在一定范围内不会随产品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固定成本的发生不受业务量变化的影响,没有业务发生时固定成本仍然要发生,而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成本总额稳定不变。
固定成本大部分是间接成本,其中固定资产折旧是典型的固定成本,它的发生额只与固定资产的总金额和折旧年限有关,而且一经确定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不变,它不会随着产品生产量的增减变动而变动。
正是因为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固定成本的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的影响保持不变,所以当业务量越小时,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就越大,反之当业务量越大时,单位产品分担的固定成本就越小。
这是固定成本最重要的特点,即在一定范围内单位产品的固定成本与业务量呈反比例关系。
但是,当业务量的变动超过一定的范围时,固定成本也会有所增减。
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https://img.taocdn.com/s3/m/611ccc1cc281e53a5802ff4a.png)
边际收益(即毛利)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单位产品的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即最后一单位产品的售出所取得的收益。
它可以是正值或负值。
边际收益是厂商分析中的重要概念。
利润最大化的一个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厂商的产量变化都不会影响价格水平,需求弹性对个别厂商来说是无限的,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同比例增加,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等于价格。
简介边际收益是指出售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低于价格。
原因是:为销售所追加的这一单位产品,所有在此单位以前出售的产品的价格都必须有所降低。
在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条件下,厂商的销售量同价格成反比。
如果需求弹性大于1,即售量的增加的百分比,快于价格降低的百分比,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而增加,尽管不是同比例增加,平均收益下降,边际收益为零;如果需求弹性小于1,这时总收益随销售量增加而减少,平均收益更快下降,边际收益为负数。
计算公式边际收益的计算公式可以写成:代理人的边际收益边际收益=售价-变动成本总边际收益(Total Contribution Margin,TCM)等于总销售收入(Total Revenue,TR o r Sales)减去总成本(Total Variable Cost,TVC,TC):总边际收益= 总销售收入− 总成本单位边际收益(Unit Contribution Margin,C)等于单位销售收入(Unit Revenue or Pri ce,P)减去单位成本(Unit Variable Cost,V):单位边际收益= 单位销售收入− 单位成本边际收益率(Contribution Margin Ratio)是反映销售收入后所得到的利益比率,比率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计算:边际收益率=总边际收益/总销售收入=单位边际收益/单位销售收入情形边际收益的几种情形:这一部分收入可以用来补偿生产中的固定成本,甚至超过固定成本,为企业带来利润,边际收益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况:当销售收入低于保本点时,收益不足以补偿固定成本。
举例说明边际利润通俗解释
![举例说明边际利润通俗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a47fab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b8.png)
举例说明边际利润通俗解释
边际利润是指企业在销售的每个单位产品或服务上获得的额外利润。
它可以通过将额外销售收入与额外成本相减来计算。
通俗地说,边际利润是企业为了售出一个额外的产品或提供一个额外的服务所获得的额外利润。
举例来说,假设一家餐厅售卖汉堡包。
每个汉堡包的成本是1美元,售价是5美元。
如果餐厅每天售卖100个汉堡包,总收入是500美元,总成本是100美元,总利润是400美元。
这意味着每个汉堡包的利润是4美元。
然而,如果餐厅决定再增加售卖一个汉堡包,那么他们需要考虑是否会获得额外的利润。
假设售卖第101个汉堡包的成本是1美元,售价还是5美元,那么售卖这个额外的汉堡包将带来4美元的额外利润。
这4美元就是这个汉堡包的边际利润。
边际利润可以帮助企业决定是否继续生产更多产品或提供更多服务。
如果边际利润大于零,表示企业在售出额外产品时能够获得利润,这就是一个正面的信号。
然而,如果边际利润小于零,表示企业在售出额外产品时会造成亏损,这就是一个负面的信号,企业可能需要重新考虑他们的决策。
厂商行为和市场分类边际利润函数公式
![厂商行为和市场分类边际利润函数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bd781d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4b.png)
厂商行为和市场分类边际利润函数公式
厂商行为是指企业在市场中的经营和决策行为。
它包括厂商的定价策略、生产规模、产品差异化、市场竞争策略等方面。
市场分类边际利润函数公式是用来表示厂商在特定市场条件下的利润函数。
它描述了厂商的总利润如何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化。
要求准确无误地解释这个公式,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概念。
边际利润是指每售出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利润。
市场分类则是将市场根据不同的特征进行划分,比如不同的产品类别、市场需求等等。
边际利润函数公式可以表示为:
MPP = MR - MC
其中,MPP代表边际利润,MR代表边际收入,MC代表边际成本。
边际收入是指每售出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收入。
边际收入通常等于市场价格,因为厂商在市场中销售产品时无法影响价格。
边际成本是指每生产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边际成本可以包括直接变动成本和间接变动成本,比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能源成本等。
边际利润表示了每售出一个额外单位产品所带来的净利润。
当边际利润大于零时,厂商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当边际利润小于零时,厂商减少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当边际利润等于零时,厂商的总利润达到最大值。
总的来说,市场分类边际利润函数公式可以帮助厂商分析市场条件下的利润最大化策略,从而做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边际贡献怎么通俗理解
![边际贡献怎么通俗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6c75352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36.png)
边际贡献怎么通俗理解
边际贡献和毛利是不一样的,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毛利=销售收入-销售成本(变动+固定)一般用这个公式来判断,当一个产品的毛利是负数的时候,还要不要再生产,如果毛利是负数,但是边际贡献是正数,这样边际贡献可以弥补固定成本的部分损失,还是可以继续生产的(由于固定费用是不论你生产或者不生产都会发生的,像机器设备之类的由于已经购置了,不管生产用还是不用,折旧都会发生的),但是前提是产能过剩,如果本身产能已经饱和,那自然可以直接将毛利为负数的产品停产,生产其他毛利高的产品。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一个产品的销售收入是300元,变动成本时250,分摊的固定成本是70元,这样毛利=300-250-70=-20元,边际贡献=300-250=50元,如果产能不足,继续生产损失为20元,如果不继续生产损失为70元(固定成本)。
通常这个时候会选择继续生产弥补固定成本。
边际利润和毛利的区别有哪些
![边际利润和毛利的区别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f9905a3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bd.png)
边际利润和毛利的区别有哪些贡献和利润是相关联的,一般来说,贡献的越多,拿到的利润就多。
但是边际利润和毛利不一样。
下面小编介绍一下边际贡献和毛利的区别,一起来看看。
边际利润和毛利的区别毛利是一个财务会计术语,它是收入与成本(进价成本或生产成本)的差额.边际利润是一个管理会计术语,它是收入与变动成本的差额.计算毛利所用的成本,是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与收入配比的成本.这个成本是由成本费用(即:应计入既定成本计算对象的成本的费用)构成的.而计算边际利润所用的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销量增减而发生增减变动(即:与产销量正相关)的成本,它是对成本按其习性划分的结果.如生产性企业车间用固定资产按平均年限法计提的折旧费,是产品生产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随着产品销售,它也是产品销售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当然在计算毛利时它就是抵减收入的那个成本的组成部分.但这部分折旧费则一般不是计算边际利润时用来抵减收入的那个变动成本的组成部分,因为它在一定条件范围内属于固定成本.毛利的介绍基本概念商业企业商品销售收入(售价)减去商品原进价后的余额。
净利的对称,又称商品进销差价。
因其尚未减去商品流通费和税金,还不是净利,故称毛利。
在中国,工业品进销差价系指同种产品的出厂价与批发价之间的差额(批发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额称批零差价),农副产品进销差价是指同种农副产品的产地收购价格与产地批发或零售价格之间的差额。
基本公式商品流通企业计算公式:毛利=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生产制造企业计算公式:毛利=产品销售收入-相应产品销售时实际成本(即财务报表中的主营业务成本) 毛利率的计算是:(不含税销售收入-不含税成本)/不含税销售收入。
假定某商品成本单价为12元(不含税),售价为15元(不含税),则该商品毛利率=(15-12)/15=20%影响毛利变动的因素1.外部因素:主要是指市场供求变动而导致的销售数量和销售价格的升降以及购买价格的升降:2.影响毛利变动的内部因素包括:(1)开拓市场的意识和能力。
边际毛利率怎么计算
![边际毛利率怎么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c77b94f6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3.png)
边际毛利率怎么计算推荐文章餐饮毛利率计算方法简单好用热度:餐厅毛利率怎么算的计算公式热度:产品的毛利率怎么算热度:超市毛利率怎么算热度: 2022入党申请书范文怎么写热度:边际毛利率是衡量销售成本被扣除后企业销售收入的相对利润,你们知道它该如何计算吗?下面就让店铺为你们介绍一下边际毛利率怎么计算吧。
边际毛利率计算方式毛利率是毛利与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与收入相对应的营业成本之间的差额。
用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营业收入×100%=(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100%;从构成上看毛利率是收入与营业成本的差,但实际上这种理解将毛利率的概念本末倒置了,其实,毛利率反映的是一个商品经过生产转换内部系统以后增值的那一部分。
也就是说,增值的越多毛利自然就越多。
比如产品通过研发的差异性设计,对比竞争对手增加了一些功能,而边际价格的增加又为正值,这时毛利也就增加了。
毛利是净利的对称,又称商品进销差价,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后的余额。
某特定时期内的净利/纯利=该时期内的毛利—该时期内发生的相关支出(包括折旧)毛利占商品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的百分比称毛利率。
毛利率一般分为综合毛利率、分类毛利率和单项商品毛利率。
商品销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业经营的全部、大类、某种商品的差价水平,是核算企业经营成果和价格制订是否合理的依据。
1、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4、从一般纳税人购入非农产品,收购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17%进项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5、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其从税务局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4%进税额,销售按17%交纳销项税额。
6、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非农产品,没有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销售时按 17%交纳销项税额。
一篇关于毛利润和边际贡献的分析材料
![一篇关于毛利润和边际贡献的分析材料](https://img.taocdn.com/s3/m/ce88e53ca32d7375a41780b6.png)
一篇关于毛利润和边际贡献的分析材料边际贡献是管理会计中一个经常使用的十分重要的概念,它是指销售收入减去变动成本后的余额,边际贡献是运用盈亏分析原理,进行产品生产决策的一个十分重要指标。
通常,边际贡献又称为“边际利润”或“贡献毛益”等。
边际毛益又称毛利润,是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的差额。
边际贡献和边际毛益对于公司来说是不一样的。
把变动成本和成本细化,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出差别:销售收入-变动销售成本-变动营销费用、管理费用=边际贡献,而不是边际毛益销售收入-变动销售成本-固定销售成本=边际毛益,而不是边际贡献边际贡献和边际毛益都既可以用总量来表示,也可以用每单位的量来表示,也可以用占销售收入的比来表示。
边际贡献一般可分为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其计算方法为:单位产品边际贡献=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全部产品边际贡献=全部产品的销售收入-全部产品的变动成本很显然,边际贡献越大越好,在订价决策中,必首先保证边际贡献不为负数,其次应考虑,全部产品的边际贡献应足以弥补固定成本,并仍有一定的积余。
而在特殊订价中,边际贡献保持正数是接受与否的底线。
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一定量的品种边际贡献首先是用来弥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在弥补了企业所发生的所有固定成本后,如有多余,才能构成企业的利润。
这就有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刚好等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只能保本,即做到不盈不亏。
(2)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小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就要发生亏损。
(3) 当提供的品种边际贡献大于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时,企业将会盈利。
因此,品种边际贡献的实质所反映的就是产品为企业盈利所能作出的贡献大小,只有当产品销售达到一定的数量后,所得品种边际贡献才有可能弥补所发生的固定成本总额,为企业盈利作贡献。
非贴现投资回收期又称静态投资回收期分二种一是每年营业现金流量相等则投资回收期=原始投资额/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二是每年营业现金流量不相等则投资回收期=收回全部投资前所需要的整年数+年初没有收回的成本/相应年度的现金流量贴现的又称动态投资回收期就是折现现金流量其他方面类似静态的“相关成本”是指业务发生导致的支出;“不相关成本”是指不管业务是否发生,都会发生的支出;很多人将“相关成本”、“不相关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等概念混淆;实际上是有差异的;边际贡献=“相关收入”-“相关成本”毛利=“边际贡献”+(“不相关收入”-“不相关成本”)其中,“边际贡献”是对业绩的考核重要指标;“不相关边际贡献”,要根据责权进行判断;。
部门边际贡献
![部门边际贡献](https://img.taocdn.com/s3/m/84562133580216fc700afde4.png)
部门边际贡献
什么是部门边际贡献
部门边际贡献又称部门毛利,该指标反映利润中心为整个企业实际作出的贡献,对评价其在企业中所具有的重要性,确定其应有的客观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其计算公式如下:
部门边际贡献=营业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部门经理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部门经理不可控但高层管理部门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部门经理毛益-部门经理不可控但高层管理部门可控的可追溯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指标主要用于对利润中心(分部)的业绩评价和考核,因而仅将为分部所控制的可追溯固定成本从边际贡献中扣除,其反映的是部门为补偿共同性固定成本及提供企业利润所做的贡献。
但由于该指标中包含了部门不可控的因素,与责任利润的概念不完全相符,因此,只能作为利润中心业绩评价的参考指标。
部门边际贡献的运用
部门边际贡献作为业绩评价依据,可能更适合评价该部门对企业利润和管理费用的贡献,而不适合于部门经理的评价;如果决定该部门的取舍,部门边际贡献是有重要意义的信息,如果要评价部门经理的业绩,由于有一部分固定成本是过去最高管理层投资决策的结果,现在的部门经理已经很难改变,部门边际贡献则超出了经理人员的控制范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利是商品实现的不含税收入剔除其不含税成本的差额,因为增值税是价税分开的,所以特别强调的是不含税,,现有进销存系统中叫税后毛利。
1.毛利计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税售价-不含税进价)÷不含税售价×100%
2.不含税售价=含税售价÷(1+税率)
3.不含税进价=含税进价÷(1+税率)
边际利润在经济学的定义是每多(少)生成一单位产品,生产者得到(损失)的理论。
比如说杂志印刷,如果成本是5元/本,定价15元/本。
平时由于卖不完,所以多印一本只会损失5元成本,得不到任何收益,边际利润就是-5元。
而如果是限量版,大家都抢着买,这时多印一本除去成本费5元,还能得到10元的利润(15-5),边际利润就是10元。
当然印刷成本是随着发行量变化的,这里就不多讨论了。
由以上可知,边际毛利就是盈亏平衡分析时的未扣税时的利润。
边际收益(marginal income):或称贡献毛利(contribution margin).指边际收入(mar ginal revenue)大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的差额。
1 经济学
边际收益(Marginal revenue)是指出售额外一单位产品所带来的总收益的增加。
1. 企业出售额外一单位产品所能得到的收益的增量。
2.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等于价格。
3.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边际收益低于价格。
原因是:为销售所追加的这一单位产品,所有在此单位以前出售的产品的价格都必须有所降低。
2 会计学
边际收益(marginal income)缩写为CM,是指产品的销售收入扣除变动成本后的余额。
亦即以销售收入减变动费用,减后所得的数额即边际收益。
它可用于抵补固定费用,如再有余,
即为净收益。
1. 边际收益是反映各种产品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管理人员进行决策分析的一项重要信息。
2. 计算边际收益对于企业经营管理非常有用。
例如,企业在拥有闲置生产能力的情况下,可以按低于正常销售价格出售某项产品,只要它获得边际收益,就可以使企业获得额外的收益。
另外,边际收益还可用于评价企业各业务部门的经营成果。
3. 与毛利(gross margin)不同,后者以销售收入减销货成本,仅在传统损益表中予以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