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
幼儿园小班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教案名称:《不听话的小鸡》教学目标:1.培育幼儿察看力和感知本领;2.通过故事,引导幼儿认得社会规定,把握课堂纪律;3.启发幼儿思考,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
教学内容:1.故事《不听话的小鸡》;2.园外游戏活动;3.小组讨论。
教学准备:1.故事书《不听话的小鸡》;2.图片资料;3.游戏场地。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先用和幼儿轻松互动,例如问候和笑话之类的,然后介绍本次故事内容:今日,我们听一个故事《不听话的小鸡》。
2.故事阅读(10分钟)老师给幼儿介绍这本故事的角色,然后讲故事。
故事实在内容如下:从前,有一个小鸡,不怕天,不怕地,也不怕老鹰。
一天,小鸡想要去街上玩。
妈妈鸡说,不行,街上老鹰很多,你会被抓走。
小鸡不听话,直接跑出去玩。
它在街上玩了一会儿,发觉天色渐暗,它迷路了。
然后,小鸡看到老鹰在它上面盘旋。
小鸡想哭了,但它知道再哭也没有用。
小鸡开始让本身保持冷静,并认真找寻安全的路回家。
最后,小鸡找到家,妈妈鸡快乐极了并称赞小鸡。
3.园外游戏活动(25分钟)老师带着孩子们去到学校外面的草地上玩游戏。
游戏的规定是让孩子们仿照小鸡找路回家,让老师先领路,然后让孩子们本身依照老师的路线找寻回到幼儿园,要求在找寻的过程中保持静默,并尽可能独立完成。
4.小组讨论(10分钟)回到教室,老师找孩子参加到小组讨论中,询问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有什么感悟和体会。
引导幼儿认得到,听取老师或父母的建议和引导有助于维护本身的安全。
同时,还要通过本身的努力,找寻安全路线回家。
在大家的讨论里,孩子们思考和共享一些如何更好的听从大人的话、如何保护本身等问题。
5.课堂纪律反思(10分钟)老师让孩子们思考在平日里我们的大家学校生活,让他们提出关于课堂的规定,并询问他们在平常遵守这些规定的情况。
在孩子们提出的规定中,老师重点强调需要敬重他人的看法和努力听取老师的话。
6.课后作业(5分钟)老师要求孩子们回家时,跟家长共享今日的故事和游戏以及新学习内容。
幼儿园优秀教案模板《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

幼儿园优秀教案模板《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
2.引导幼儿从故事中学会遵守规则,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3.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合作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1.教具:故事课件、小鸡头饰、羽毛、情景表演道具等。
2.环境创设:将活动室布置成森林场景,营造出故事氛围。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邀请幼儿观看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小鸡。
2.提问:故事里的小鸡叫什么名字?它为什么会遇到危险?(二)故事讲述1.讲述故事《不听话的小鸡》,引导幼儿关注小鸡的危险处境。
2.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三)讨论与思考1.故事讲完后,引导幼儿讨论:小鸡为什么会遇到危险?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看法,引导幼儿从故事中学会遵守规则。
(四)情景表演1.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情景表演任务。
2.指导幼儿进行情景表演,引导幼儿学会与人分享、合作。
1.活动结束前,邀请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2.引导幼儿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遵守规则,如何做一个听话的好孩子。
四、活动延伸1.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讨论如何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习惯。
2.在家庭中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巩固幼儿在园所学。
五、活动反思1.亮点:(1)故事课件制作精美,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
(2)讨论环节,幼儿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3)情景表演环节,幼儿表现出较高的合作意识。
2.不足:(1)活动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匆忙结束。
(2)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达不够清晰,需要教师引导。
重难点补充:一、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的能力。
2.引导幼儿从故事中学会遵守规则,做个听话的好孩子。
3.培养幼儿与人分享、合作的精神。
(一)导入1.教师出示小鸡头饰,引发幼儿兴趣。
师: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谁愿意来戴一戴?2.幼儿尝试戴头饰,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特点。
师:小鸡有什么特点呢?它的嘴巴是什么样子的?(二)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重点讲解小鸡不听话的情节。
《不听话的小鸡》幼儿园托班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不听话的小鸡》适用年级:幼儿园托班课时安排:1课时(2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小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培养幼儿听故事、讲故事的兴趣。
教学内容:1. 小鸡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故事《不听话的小鸡》。
二、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幅小鸡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如羽毛、喙、脚等。
提问:“你们知道小鸡的生活习性吗?”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故事分享(10分钟)教师讲述故事《不听话的小鸡》,引导幼儿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小鸡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
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故事中的小鸡为什么遇到困难呢?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避免类似的情况发生?”让幼儿思考和回答。
3. 情景表演(5分钟)4. 总结与拓展(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听从指令的重要性。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不听话的情况?应该如何改正?”让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的环境,发现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进一步深化教育意义。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情景表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听从指令的认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 小鸡图片。
2. 故事《不听话的小鸡》文本。
3. 情景表演道具。
五、教学建议1. 针对幼儿园托班的幼儿年龄特点,教师在讲述故事时要注意语言简练、生动有趣,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在情景表演环节,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发挥空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听从指令的重要性。
六、教学准备1. 准备小鸡的图片、故事文本和情景表演道具。
2. 布置教室,营造一个舒适、温馨的学习环境。
3. 准备一份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使之适合幼儿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2. 注重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教案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幼儿园中班,故事中的主人公是小鸡。
小鸡经常不听话,因此需要有人教导它。
本教案通过讲故事和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们了解听话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同时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听话的重要性;2.培养幼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3.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4.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讲故事1.首先,老师会向幼儿们介绍今天要讲的故事《不听话的小鸡》;2.然后,老师会讲述故事的情节,并在故事中注重强调小鸡不听话的后果;3.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通过一些问答环节,提高幼儿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
第二部分:游戏1.在讲完故事后,老师可以带领幼儿们一起进行游戏,游戏将围绕故事情节进行。
比如说,让幼儿们模仿小鸡不听话时的表情和动作等;2.游戏中还可以设计一些场景让幼儿体验不听话,然后通过老师的引导,来引导幼儿了解听话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幼儿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听话的重要性。
首先,我查阅了相关资料,并结合幼儿的生活情境来设置游戏环节。
例如,在游戏环节中,我附带了一些小故事,以便幼儿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小鸡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
另外,在询问幼儿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幼儿并不愿意回答问题。
这时,我尝试采用一些让幼儿们积极参与的方式,例如,让他们通过模仿小鸡表情和动作来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倡导听话的意义。
最终,通过以上方式,我发现幼儿们对于听话的概念理解更深,也更普遍地体现出了行动的积极性。
幼儿们在游戏和讲故事中的表现也证明,通过生动的学习方式,幼儿们不仅可以很好地掌握语言技能,更可以提高专注力和想象力等综合素质。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听话的小鸡》

小班语言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不听话的小鸡》1. 介绍本文档主要介绍了一份小班语言教学的优秀教案,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
该教案的主题是《不听话的小鸡》。
2. 教案概述•教案主题:《不听话的小鸡》•目标年龄:3-4岁•教学目标: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教学材料:故事书《不听话的小鸡》、小鸡玩具、课堂用具(白板、彩色笔等)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活动(10分钟)•教师出示故事书《不听话的小鸡》,并简要介绍故事情节。
•引导幼儿讨论小鸡为什么不听话以及不听话可能会带来什么后果。
步骤二:故事讲解(15分钟)•教师利用故事书,讲述《不听话的小鸡》的内容。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问一些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并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回答。
步骤三:游戏活动(20分钟)•教师将小鸡玩具传递给幼儿。
•在音乐的伴奏下,每个幼儿都可以扮演小鸡,模仿小鸡的动作和叫声。
•教师可以通过抓小鸡的方式来反复提醒幼儿要听话,以达到教学目标。
步骤四:情景演绎(15分钟)•教师和幼儿一起进行情景演绎,将故事中的情节在课堂上再次表现出来。
•教师可以扮演小鸡的角色,引导幼儿扮演其他角色,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更深入地理解故事中的内容。
步骤五:教学反思及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和总结课堂上的学习内容。
•教师与幼儿一起讨论学到了什么,回答问题有什么困难等。
4. 教学反思教案中的教学步骤基本符合小班幼儿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
通过引导幼儿参与故事讲解、游戏活动和情景演绎等环节,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教案中的小鸡玩具和角色扮演活动激发了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并通过互动、动作等方式加深了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几点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步骤二的故事讲解过程中,我应该在适当的时候停下来,引导幼儿讨论故事的情节和意义,以激发幼儿的思考能力。
其次,在步骤四的情景演绎环节中,我应该更具体地指导幼儿扮演角色,并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给予更多的表现空间,以增加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2篇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 (2)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 (2)精选2篇(一)课程名称: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教学目标:1. 启发幼儿们对小动物的兴趣和爱护心理;2. 让幼儿们了解小鸡要听话的重要性;3. 培养幼儿们的听觉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故事《不听话的小鸡》;2. 与幼儿们讨论小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以及不听话的后果;3. 进行角色扮演。
教学准备:1. 故事书《不听话的小鸡》;2. 小鸡玩偶或图片;3. 幼儿乐器(如小鸣笛或小鼓)。
教学过程:1. 故事导入(5分钟):- 准备一个小鸡玩偶或图片,让幼儿们看一看并猜猜它是什么动物。
- 引导幼儿们说出小鸡的特点和习性。
2. 故事讲解(15分钟):- 准备故事书《不听话的小鸡》,通过图画和语言,向幼儿们讲述故事内容。
- 引导幼儿们参与故事中的情节,鼓励他们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 与幼儿们讨论(10分钟):- 提问幼儿们小鸡不听话的后果是什么?- 引导幼儿们说出小鸡应该怎样才能听话。
4. 角色扮演(15分钟):- 分发小鸡玩具给每个幼儿,让他们扮演小鸡的角色。
- 引导幼儿们按照故事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小鸡不听话的场景,并让其他同学扮演故事中的其他角色(比如鸟妈妈)。
- 鼓励幼儿们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角色感受和行动决定。
5. 结束(5分钟):- 总结故事内容和幼儿们的表现,强调听话的重要性和乐于助人的品质。
- 鼓励幼儿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延伸:1. 为幼儿提供与小鸡有关的绘画、手工艺活动,让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安排小鸡主题游戏,如找小鸡、小鸡走路等,让幼儿们在游戏中进一步体验小鸡的特点和行为习惯。
3. 鼓励幼儿观察和照顾小动物,可以在班级中放养一些小鸡或其他小动物,培养幼儿对小动物的关爱和责任心。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 (2)精选2篇(二)课题:《发芽儿》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听懂并复述故事内容;2. 学生能够理解并正确使用故事中的关键词汇;3. 学生能够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语言目标:让孩子了解小鸡不听话的故事,通过故事来激发孩子叙述本身的经过和感受,初步了解描述事物的词汇。
2.认知目标:培育孩子的察看本领和独立思考本领,理解与遵奉并服从大人指令的必要性和好处。
3.情感目标:培育孩子的自发性、担当意识,促进孩子积极向上的情绪体验。
二、教学准备1、物品:包括故事书、小鸡图片、小麦粉、水等制作鸡蛋糕的材料。
2、环境:幼儿园小班的教室环境良好,需要依据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准备。
三、教学过程1、活动一:引入(5分钟)首先,老师用一个大声的声音问孩子们,有谁不听话了?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谈论本身的经过。
故事没有先后次序,因此可以让孩子们一起叙述不听话的事情,感受到与大家的共同点。
(注:此处不要单纯强调不听话的行为,而是在孩子自身阅历上,引导孩子们表达出对不听话的深刻理解,让孩子们过程中自动思考好的行为转化在生活中。
)2、活动二:故事教学(20分钟)老师向孩子们叙述“不听话的小鸡”的故事,故事情节如下:有一天,小鸡妈妈让小鸡回家,小鸡不听妈妈的话,它一直找高兴。
当它找到一个美丽的车缝里玩耍,蓦地来了一辆马车,小鸡吓得立刻钻进了车缝,然而马车轰隆隆的过来压坏了小鸡,小鸡到了医院没治好。
老师可以通过图片描述故事,让孩子理解看图片和培育察看本领。
然后可以对故事中扮演的不听话的小鸡和得到惩罚的小鸡进行思考和讨论。
老师可以问一些问题,例如小鸡应当听妈妈的话吗?不听妈妈话会发生什么事情?同时,在一个幼儿园的生活中,孩子们需要学会遵守规定,敬重他人,发觉本身的问题,老师需引导孩子思考,如何解决不遵守规定的问题。
3、活动三:实践操作(40分钟)接下来,老师开始进行烘焙活动,让孩子们参加做鸡蛋糕,需要准备小麦粉、鸡蛋、牛奶等材料,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做出一个美味的鸡蛋糕。
在胜利制作和品尝过程中,老师引导幼儿们叙述本身的感受,引导幼儿们感受到欢乐与转化不听话的行为良性的心情。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之不听话的小鸡

幼儿园托班安全教案之不听话的小鸡一、教学目标1.认识不听话对自身安全的危害。
2.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让幼儿懂得听从老师的指挥和规则的重要性。
3.掌握简单的安全自护知识。
二、教学准备1.教具:绘本《不听话的小鸡》。
2.多媒体设备。
3.安全教具:安全帽、警示牌、红绿灯、警察制服等。
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入教师将绘本《不听话的小鸡》放在桌上,让幼儿观察绘本封面上的小鸡,并提问:“大家看到这只小鸡了吗?它是不是很可爱呢?”幼儿回答后,教师继续问:“那么,小鸡听话吗?它对自己的安全有没有危害?”2.探究不听话的危害教师告诉幼儿,我们来看一看小鸡不听话的故事。
教师开始讲述绘本《不听话的小鸡》,重点强调小鸡因为不听话,不遵守规则,最后发生了危险,受伤了。
引导幼儿一起想一想,如果小鸡听话、遵守规则了,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3.展示安全教具教师带来一些安全教具,如安全帽、警示牌等,向幼儿展示,并向幼儿解释这些教具的作用,提醒幼儿要学会使用这些安全教具,以保护自己的安全。
4.小组活动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组成一个小小警察队。
教师给每个小组发放一些安全教具,如小红帽、警示牌等。
然后,教师提出一些情景,让小组的小小警察队员们通过扮演角色来解决问题。
5.反思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反思小组活动中的情景,询问他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指导,引导幼儿总结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规则和听从指导的重要性。
6.综合活动教师带领幼儿一起行走,模拟过马路的情景。
教师扮演交警,用红绿灯示意幼儿停止或前进。
教师解释过马路的规则,并强调幼儿要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警的指挥。
7.小结与延伸活动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提醒幼儿们要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安全意识,遵守各种规则,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教师可以以游戏形式延伸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学到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教师观察幼儿在小组活动和综合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幼儿是否有遵守规则和听从指挥的意识和行为。
小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幼儿园小班教案

小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幼儿园小班教案
一、活动目标:
1. 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2. 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
二、活动准备:
1. 小鸡、大灰狼的头饰。
2. 教学图片。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出示小鸡和大灰狼的头饰,引起幼儿的兴趣。
2. 讲述故事: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不听话的小鸡》的故事,在关键处可以适当停顿,让幼儿参与猜测和回答。
3. 理解故事内容:
- 提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
- 引导幼儿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如小鸡对妈妈说的话、大灰狼对小鸡说的话等。
4. 讨论与分享:
- 小鸡为什么不听妈妈的话?
- 如果你是小鸡,你会怎么做?
5. 角色扮演:请幼儿分别扮演小鸡和大灰狼,进行简单的对话表演。
6. 总结与延伸:总结故事中的道理,教育幼儿要听妈妈的话,懂得知错就改。
四、活动延伸:
1. 在阅读区提供《不听话的小鸡》的故事书,让幼儿自由阅读。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听从家长和老师的教导。
五、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并懂得了知错就改的道理。
在角色扮演环节,幼儿参与积极性较高。
可以在活动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以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3篇

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小班语言优质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精选3篇(一)教案主题:不听话的小鸡教学目标:1. 听懂故事《不听话的小鸡》的内容;2. 学习描述小鸡的形象特点;3. 学会用简单的句子表达小鸡的不听话行为;4. 培养学生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故事书《不听话的小鸡》;2. 小鸡的图片;3. 学生绘画纸和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出示小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鼓励学生发表对小鸡的描述。
2. 引出本堂课的话题:“有没有听说过一个小鸡不听话的故事呢?”二、讲故事(15分钟)1. 给学生出示故事书《不听话的小鸡》,告诉学生们今天要讲这个故事。
2. 读故事时,注重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
3. 读完整个故事后,强调故事的主题和小鸡的不听话行为。
三、交流讨论(10分钟)1.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小鸡不听话在故事中有哪些表现呢?2. 将学生的回答写在黑板上,然后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小鸡的不听话行为。
四、游戏活动(15分钟)1.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扮演一个角色,如小鸡、妈妈鸡等,然后根据故事中的情节进行表演。
可以适当给学生一些提示。
2. 观察扮演活动:让学生观察其他组的表演,并给予评价或提出改进意见,鼓励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五、绘画创作(15分钟)1. 让学生利用绘画纸和彩笔自由绘制小鸡的形象,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描述小鸡的不听话行为。
2. 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并让学生相互欣赏、评论。
六、小结与评价(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活动,并强调小鸡不听话的重要性。
2. 教师对学生的绘画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的创意和努力。
教学延伸:1. 老师可以设计小鸡不听话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小鸡的不听话行为,并讨论游戏中的道德问题。
2.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创作《不听话的小鸡》的续篇,让学生描述小鸡学习听话的经历和成长。
不听话的小鸡教案与反思

不听话的小鸡教案与反思教案:不听话的小鸡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聆听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的礼貌和纪律意识;3.提升学生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1.故事《不听话的小鸡》;2.听力训练与口语表达;3.学生小组活动;4.反思与讨论。
教学准备:1.纸张、铅笔、彩色笔;2.《不听话的小鸡》故事书;3.PPT幻灯片。
教学步骤:Step 1:导入新知1.与学生进行简短的问答交流,引导他们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听话很重要?-在哪些场合我们需要听话?-不听话会有哪些后果?2.提示学生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
Step 2:故事阅读1.准备好《不听话的小鸡》故事书,并向学生展示封面。
2.逐页阅读故事,向学生提问以确保他们理解了故事的细节和主题。
-小鸡为什么不听话?-小鸡不听话的后果是什么?-你认为小鸡最后是否后悔不听话?Step 3:听力训练1.向学生展示PPT幻灯片,其上列出了3-4个与故事相关的问题。
2.播放故事录音,要求学生仔细听,并尝试回答幻灯片上的问题。
3.分组交流,学生互相讨论并对答案。
Step 4:小组活动1.将学生随机分成小组,并给每个小组一张纸和一些彩色笔。
2.要求学生在纸上画出他们理解的故事主题,并用英语写出几句相关句子。
3.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和讨论他们的作品,然后选一个代表演示。
Step 5:反思与讨论1.引导学生一起回顾他们的回答和所画的图画。
2.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重要信息:-小鸡从不听话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听众?-你认为在生活中,人们应该很好地聆听吗?为什么?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Step 6:结课1.结束课堂时,再次强调聆听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分享一些建议和技巧,以帮助他们成为更好的听众。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聆听能力,并尝试应用所学到的技巧。
反思与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通过故事与讨论理解到了听话的重要性,并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园教案:不听话的小鸡(精选11篇)

幼儿园教案:不听话的小鸡(精选11篇)幼儿园教案:不听话的小鸡篇1活动目标1、让小朋友学会长大,凡事不能总依赖父母。
2、让小朋友从小有树立榜样的信念,自己做事,并且也要帮助别人。
活动重难点活动重点:故事内容的把握,提得问题小朋友能够接受并且能理解。
活动难点:把握故事的内容,提得问题明确具体。
活动准备故事书。
活动过程师:小朋友们,还记不记得鸡蛋哥哥呢?幼:记得。
师:今天呢,我们要讲一个鸡蛋哥哥学会长大的故事。
故事的名字叫做,《加油鸡蛋哥哥》。
(讲述故事,并且在其中穿插问了几个问题)问题一:小朋友们也会像鸡蛋弟弟妹妹一样地喜欢缠着妈妈吗?幼:不会。
师:哇,小朋友们都好棒呀。
问题二:鸡蛋哥哥为什么不想长大呢,想要回到蛋壳里呢。
幼:因为妈妈很暖和。
师:对的,因为鸡蛋哥哥也想像弟弟妹妹们,喜欢妈妈的怀抱,对吧。
那么,小朋友们是不是也会像鸡蛋哥哥一样呢,想赖在妈妈的怀抱里呢?幼:不会。
问题三:小朋友也想像鸡蛋哥哥一样不想长大吗?幼1:不想,我想长大,变得和妈妈、爸爸一样。
幼2:想,我想回到妈妈的怀抱里。
问题四:我们是不是应该向学会长大的鸡蛋哥哥学习呢?给我们的小弟弟小妹妹做个好榜样。
幼:是的。
复述第二遍故事,加深一下小朋友的印象。
幼儿园托班故事教案,每一个幼儿都是喜欢听故事的,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就是从故事和游戏中理解,只要教师们让他们对故事感兴趣,那么幼儿就能够好好学习了。
幼儿园教案:不听话的小鸡篇2活动目标:1.幼儿能认真观察画面内容并充分想象,表达自己的见解。
2.通过画面内容,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离开集体。
3.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4.理解故事内容,丰富相关词汇。
活动准备:图片四幅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1.师:鸡妈妈带着小鸡到草地上去捉虫吃,小朋友你们猜会发生什么事呢?2.幼儿自由想象讲述。
3.师:那我们来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相机出示图片1)二.看图讲述1.图片1:鸡妈妈带着小鸡到草地上去捉虫吃,鸡妈妈对小鸡说了些什么?小鸡们是怎样做的?小黄鸡又是怎样做的?2.小黄鸡不听话,离开了大家。
小班语言课教案《不听话的小鸡》

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通过故事《不听话的小鸡》,培养幼儿听故事、讲故事的兴趣,激发幼儿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鸡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明白听话的重要性。
3. 技能目标:引导幼儿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名称:《不听话的小鸡》2. 故事梗概:故事讲述了一只小鸡在农场里的种种不听话行为,导致自己陷入了困境。
在小鸟们的帮助下,小鸡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学会了听话。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通过故事情节,认识到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学会听话。
四、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故事课件、小鸡图片、农场场景图片等。
2. 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舒适的座椅,适当的装饰,营造一个温馨的氛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名称《不听话的小鸡》,引发幼儿的好奇心。
2. 主体故事:教师通过课件讲述故事《不听话的小鸡》,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受小鸡的成长过程。
3. 讨论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发表对故事中小鸡不听话行为的看法,让幼儿认识到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
4. 情景体验: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情景体验,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亲身体验不听话的后果。
5. 总结环节: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让幼儿学会听话,明白听话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讨论、情景体验等,评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 表达能力:评估幼儿在讨论环节和课后作业中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情感态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对小鸡的情感态度,以及是否能够产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七、教学拓展: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课堂内容,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课后作业,共同培养幼儿的听话意识。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能听懂故事《不听话的小鸡》并正确朗读故事中的词语。
2. 能理解故事主题并作出相应的行为反应。
3. 能仿照小鸡的行为,通过游戏方式体验不听话的后果,并形成自我管束意识。
二、教学准备1. 故事《不听话的小鸡》。
2. 图片、玩具小鸡。
3. 音响设备。
4. 游戏道具:铅笔、纸、课桌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介绍与今日所学有关的词语和主题:“听话,规章制度”。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故事是什么?它讲了什么?”2. 呈现故事播放音响,朗读故事,引导同学看故事图片,并让同学重复朗读故事。
3. 讨论故事通过讨论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主题,帮忙孩子理解故事,引导孩子思考及在生活中的应对方式。
4. 仿照小鸡行为以游戏方式仿照小鸡的行为,引导同学体验不听话的后果,学会规定与管束。
5. 小结和反思老师通过小结及演示,回顾上课所学内容,激励同学做好本身,听从老师及父母的话,学会管束本身。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孩子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学会规定与管束。
难点:如何通过游戏方式培育孩子的自我管束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以上述故事为教学内容,要让孩子们理解故事中的主题“听话,规章制度”。
而难点是如何通过游戏方式培育孩子的自我管束意识。
老师在课前要充分准备教学内容,同时订立好教学流程,确保教学的完整性和有效性。
在课堂上通过讲故事和游戏的方式,吸引孩子们的爱好,让他们在轻松快乐中把握学问,理解故事的主题和精神内涵。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孩子体验不听话的后果时,应注意细节,兼顾孩子们的身体安全。
在后续评估反馈教学中,老师需要依据孩子的实际表现,把握教学的难点,适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孩子们学习的进程。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小鸡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的主题,懂得听话的重要性。
难点:让幼儿通过故事,学会听从指挥,遵守规则。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体验角色。
2. 互动教学法: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和兴趣。
3. 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性强的游戏,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听从指挥。
四、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故事课件、小鸡手偶、相关图片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出示小鸡手偶,吸引幼儿注意力。
(2)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激发兴趣。
2. 讲述故事:(1)教师运用课件,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不听话的小鸡》。
(2)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鸡不听话的情节,引导幼儿思考。
3. 讨论与提问:(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鸡为什么不听话?不听话会带来什么后果?(2)让幼儿谈谈自己是否有类似的经历,以及自己的感受。
4. 游戏环节:(1)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小鸡找朋友”的游戏,引导幼儿听从指挥,遵守规则。
(2)通过游戏,让幼儿体验到听话的重要性。
(2)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以及如何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讨论、游戏环节的表现,以及家长的反馈,评估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实际运用情况。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方法,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八、课后作业:请家长协助,让幼儿讲述故事给家人听,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教学拓展:可根据幼儿的兴趣,组织相关的主题活动,如:绘画小鸡、制作小鸡手偶等,让幼儿在实践中感受故事的魅力。
十、教学进度安排:本节课内容安排在一个教学周期内完成,共计40分钟。
幼儿园不听话的小鸡宝宝教案(四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不听话的小鸡宝宝教案(四篇)目录:幼儿园不听话的小鸡宝宝教案一幼儿园不听话的小鸡看图讲述教案二幼儿园不喝水的蜡教案三幼儿园不开心小树教案四幼儿园不听话的小鸡宝宝教案一活动目标:1、懂得外出时不乱跑、遇到危险知道大声呼救。
2、能用较连贯的语言表达外出时为什么不能乱跑。
3、知道遇到危险应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1、了解野猫吃小鸡的知识;2、制作课件(配乐);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引出,激发兴趣)1、师:"宝宝们,走!妈妈带你们出去玩去!”(听音乐,自由表现。
)2、转折,变音乐“哎呀!宝宝们,谁来了?”*(幼儿自由简答)*“咱们快喊救命跑回家吧!”3、“刚才我的宝宝跟我出去玩的时候,没有一个到处乱跑的,妈妈真高兴!还有一只鸡妈妈,它也带着宝宝出来玩,可它的心情却不像我这么高兴,你们想知道是为什么吗?我们一起看看吧!”二、基本部分1、教师讲述故事“春天的天气真好!鸡妈妈带着她的宝宝们到草地上捉虫吃,宝宝们吃的真开心!这时,有只蝴蝶飞来了,一只顽皮的小鸡看到了这只美丽的蝴蝶,它高兴的去捉蝴蝶了。
小鸡只顾高兴的捉蝴蝶,却离妈妈越来越远……”这时,突然,一只可怕野猫从树后跳出来,它张开大嘴,露出尖尖的牙齿,恶狠狠的对小鸡说‘哼!我正饿着呢,正好把你当点心吃掉’!”(1) 提问:小朋友,这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呀?“这次小鸡听你们的话了!它赶紧往妈妈那儿跑,边跑边喊‘救命呀!救命呀!妈妈快来救救我!’(宝宝们,小鸡一个人的声音太小了,咱们一起来帮它喊吧!)这时鸡妈妈听到了小鸡喊‘救命’的声音,它飞快的跑过来,张开大翅膀保护好小鸡,用尖尖的嘴巴使劲的啄野猫。
野猫被啄的哇哇直叫,逃走了!”师小结:当小鸡遇到危险时,它听了你们的话,赶快跑、喊“救命”,多危险!幸亏妈妈救了它!(2)“小鸡得救了,它为自己没有跟紧妈妈像妈妈道歉。
它说‘妈妈,我错了,以后我不敢乱跑了!’妈妈摸着小鸡的头说‘知错能改就好!以后出来的时候可千万别乱跑了!’”小结:“小鸡得救了!幸亏有你们的帮助,不然小鸡就真的被野猫吃掉了!宝宝们真有爱心!真能干!快表扬一下自己吧!”2.“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你们帮助过的这只小鸡已经变了,它也像你们一样出去的时候不乱跑、会保护自己了!你们高不高兴?快表扬表扬它吧!”三、结束部分:(放音乐)接故事的最后一句“你们表现真棒!走!妈妈带你们继续出去玩!”念儿歌“走!走!走!走!走!一个跟着一个走!跟着妈妈不掉队,小鸡。
中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

中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一、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什么是听话和不听话。
2.培养幼儿良好的言行举止,学会倾听和遵从规则。
3.通过故事情节,增强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4.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各种边界和规则的认识,并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学PPT:包括故事情节和相关图片。
2.教具:小鸡玩偶、黑板、白板、彩色粉笔。
3.课堂环境布置:保持教室整洁、温馨,为故事创造合适的氛围。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今天要讲的故事《不听话的小鸡》,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听话吗?听话有什么好处?2. 故事讲解(10分钟)•向幼儿简单介绍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调皮的小鸡。
•利用PPT或口头讲解,向幼儿展示故事的情节并引导幼儿参与讲述。
•重点强调小鸡因为不听话而遇到的麻烦和不愉快的事情。
3. 故事引导讨论(20分钟)•提问:你们发现小鸡不听话会有什么后果?(让幼儿回答)•让幼儿分享自己的经历,讲述在不听话时遭遇的困难和问题。
•引导幼儿思考,听话和不听话的区别,以及听话的好处。
4. 反思总结(10分钟)•与幼儿讨论:今天的故事有什么启示?•引导幼儿总结出:不听话会遇到困难,而听话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好处。
•着重强调听话的重要性,表扬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并提醒幼儿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时刻牢记。
四、教学延伸活动1. 小游戏:我是听话的小鸡(15分钟)•将幼儿分为若干小组。
•每组选择一名幼儿扮演小鸡,其他幼儿扮演小鸡的妈妈。
小鸡要按照妈妈的指令进行模拟表演,如:跳跃、转圈等。
•旁边的老师或家长拿着黑板或白板,根据小鸡是否听话给予奖励或点名批评。
2. 制作小鸡手偶(15分钟)•准备好鸡毛纸和鸡脸扣,让幼儿动手制作小鸡手偶。
•引导幼儿用手偶模拟小鸡的行为,让幼儿在玩耍中加深对听话和不听话的认识。
五、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解和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游戏的表演和手偶制作,观察幼儿对听话和不听话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不听话的小鸡

幼儿园小班语言教案设计:不听话的小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不听话”的概念,能够听懂老师的口头指令并执行。
2.发展语言能力,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学会分享和合作,培养合理竞争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不听话的小鸡》绕口令、小游戏和角色扮演。
三、教学过程
1.绕口令
老师用绕口令让孩子们口齿更加灵活。
不听话的小鸡只喜欢蹒跚着走。
它总是嘟嘟嘟地吐出米粒。
妈妈鸡摇摇头,说小鸡真是不听话。
2.小游戏
老师提出几句话,请孩子们做出相应的反应。
“大家都跑起来!”——孩子们必须马上跑起来。
“大家都坐下!”——同上。
“大家都躺下!”——同上。
这个活动可以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和执行力,并可以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
3.角色扮演
老师选择两个孩子扮演小鸡和妈妈鸡。
小鸡需要走路不稳,摆出不听话的样子。
妈妈鸡需要不停地嘟嘟嘟地叫小鸡。
然后老师会提出一系列问题,例如“小鸡在干什么?”、“妈妈鸡在做什么?”等等。
问完之后,孩子们开始互换角色。
四、课后反思
在本节课中,孩子们学会了轻松、有趣的方法提高口齿能力。
同时,还学会了听并执行口头指令。
他们也开始更多地参与类似的活动,并可以更好地与他人合作和分享。
教学设计中的绕口令、小游戏和角色扮演都是学习语言的好方式。
通过这些活动,幼儿可以在玩耍和学习中得到平衡发展。
幼儿园语言活动教案《不听话的小鸡》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 (3)

《不听话的小鸡》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不听话的小鸡》的内容。
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3.能够理解"不听话"的含义,知道不听话会带来什么后果。
4.能够通过绘画和游戏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1.故事理解及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2.针对幼儿的认知水平,帮助幼儿认清"不听话"的含义和后果。
三、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游戏教学法3.讲述教学法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故事《不听话的小鸡》、游戏道具、幼儿画纸、颜料等。
2.学生准备:纸笔等绘画工具。
五、详细教学活动过程1.导入活动(5分钟)教师先向幼儿展示一只小鸡的图片,问幼儿这是什么动物?小鸡一般在哪里生活?到了夏天,小鸡能做哪些事情?引导幼儿回忆一些与小鸡有关的知识。
2.教学活动(40分钟)1)讲述故事教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幼儿融入到故事中去,感受小鸡由于不听话而带来的后果。
在讲到小鸡不听话,被饿了三天后终于听从了母亲的叮嘱,教师引导幼儿思考,如果小鸡一直不听话,会发生什么?通过这样的引导,达到鼓励幼儿听取父母或老师的教诲的目的。
2)绘画活动教师请幼儿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场景,如故事中的小鸡、小狗、花园等,自由发挥画出来。
在绘画的过程中,教师不断引导幼儿,让他们想象自己浸入到故事中,并想象自己是故事中的人物。
3)游戏活动教师让幼儿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名代表去采集玉米粒,采集完毕后返回原点,向其他组展示自己的收获。
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幼儿模仿小鸡采集食物的形式,让幼儿体验到要付出努力才有收获的道理,进而通过这种方式教育幼儿“不要偷懒,要努力。
”3.结果呈现(5分钟)教师问幼儿,你们画出来的是什么场景?有什么感觉?你们采集到的玉米粒是在什么情况下才获得的?通过回答这些问题,让幼儿进一步思考人生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反思本次语言活动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与讲述教学法相结合的方式,考虑到幼儿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度。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不听话的小鸡》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小鸡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认识到听从指挥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学会听从指挥。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情境,引导幼儿体验角色情感,理解故事内容。
2. 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幼儿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不听话的小鸡》2. 小鸡手偶道具3. 贴纸、奖励物品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小鸡手偶,引起幼儿兴趣,引导幼儿观察小鸡的外形特征。
2. 讲述故事:教师使用课件讲述《不听话的小鸡》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感受小鸡的情绪变化。
3. 讨论: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鸡不听话所带来的后果,让幼儿认识到听从指挥的重要性。
4. 情境体验:教师创设类似情境,让幼儿扮演故事角色,体验角色情感。
6.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主题,强调尊敬长辈、遵守规则的重要性。
8. 反思: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找出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倾听过程中的表现,如是否认真听讲、是否能理解故事情节等。
2. 关注幼儿在情境体验和游戏互动中的参与程度,如是否能积极参与、是否能听从指挥等。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尊敬长辈、遵守规则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开展“我是小鸡”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
八、教学参考资料:1.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集》2. 《幼儿园教育教学指导纲要》3. 《幼儿心理学》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幼儿的实际理解能力调整教学难度。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十、教学反思:1. 本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参与程度较高,但在情境体验环节,部分幼儿表现出紧张情绪,应在下次教学中加强引导,让幼儿更加放松地参与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教案:不听话的小鸡
彭玲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懂得出门时手拉手跟在大人身边,不独自乱跑。
2、懂得不跟着陌生人走,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PPT课件;歌曲《围个圆圈走走》;故事视频;视频、MP3《出门手拉手》。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打招呼以后)现在跟着老师一起围着圆圈走走,走的时候不要跑,不要推、挤其他小朋友,一个跟着一个走,明白了吗?那我们开始吧!播放《围个圆圈走走》,带着幼儿一起围着椅子走圈圈。
音乐完,师:宝贝们,现在我们变成小猫咪轻轻地回到自己的小椅子上。
二、基本过程。
等幼儿坐好了,师:刚才我的宝贝跟我走圈圈的时候,大家都没有乱跑,老师心里真高兴!我告诉你们啊,有一只鸡妈妈她也带着宝贝出来玩,可她一点也不高兴,想不想知道为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边欣赏课件边讲故事第一段
师:鸡妈妈带着小鸡出去干什么啊?(吃虫子)
师:那鸡妈妈跟小鸡是怎么说的?(跟在妈妈身边,不要乱跑)
师:那有只蝴蝶飞来的时候,小鸡是怎么做的?
2、师:我们一起看一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边欣赏课件边讲故事第二段
师:小鸡追蝴蝶追到哪去啦?(树林里)
师:鸡妈妈呢?小鸡看到鸡妈妈了吗?
3、小鸡在树林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我们一起看一看。
边看课件边欣赏故事第三段
师:哦,是谁出来问小鸡啊?(狐狸)嗯,狐狸说他可以带小鸡去找妈妈,是不是?那小鸡跟着狐狸走了吗?
师:狐狸把小鸡带到哪里去了?狐狸想干什么?(幼儿回答)嗯,狐狸是一只坏狐狸,他把小鸡带到家里面想把它吃掉,小鸡吓得大声叫:“救命啊,救命啊”,谁来救救小鸡啊?我们继续看……
4、欣赏故事第四段
师:小鸡被狐狸吃掉了吗?是谁救了小鸡?(狮子爷爷)
师:狮子爷爷把小鸡送回了妈妈身边,小鸡跟妈妈说了什么?(以后我一定听你的话跟在你身边,再也不一个人乱跑了。
)
三、听故事录音
宝贝们,刚才我们分段来看了一下这个故事,老师把这个故事录了下来,现在放给你们听听吧!
播放故事视频。
四、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总结,延伸。
师:小鸡和妈妈出去玩,却一个人乱跑,遇到狐狸,差点被狐狸吃掉了,多危险啊!
师:你们平时跟爸爸妈妈出去没有?你们是怎么做的?是不是一个人乱跑啊?
师:嗯,对,乱跑了会离开爸爸妈妈,会遇到危险的事情。
师:如果不小心跟爸爸妈妈走散了,有不认识的人也就是陌生人来跟你说话,说他可以带你去找爸爸妈妈,你会不会像不听话的小鸡一样跟他们走?(嗯,对,当然不能,老师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如果跟着爸爸妈妈出去玩,就用你的小手紧紧拉着他们的大手,不要放开,好不好?)
五、游戏
师:让我们看看巧虎是不是这么做的?
播放视频《出门手拉手》,一起欣赏。
巧虎告诉我们:出门手拉手,快乐走走走!
师:那现在请宝贝们起立,咱们也一起出门走走走,应该怎么做呢?(对,一起手拉手)(播放mp3《出门手拉手》)
课后反思:
这节活动讲述小鸡不听妈妈的话,独自去抓蝴蝶遇到了狐狸,差点被吃掉,
最后狮子把狐狸赶跑,救出小鸡的故事。
活动通过一张张图片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作为引导者,通过教师的提问引导幼儿一步一步的进行讲述,然后再完整的讲述故事。
幼儿对这些图片很感兴趣,引起了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认真的去想去说,同时还明白一个道理,幼儿知道了不能随随便便地离开大人身边,出门的时候还应该和大人手拉手,否则会发生危险。
故事:不听话的小鸡
(1)一天,鸡妈妈带着小鸡到草地上吃虫子。
鸡妈妈对小鸡说:“宝贝,你要一直跟在妈妈身边,不要一个人乱跑,乱跑会有危险的,知道吗?”小鸡说:“知道了,知道了。
”但当有只蝴蝶飞过来的时候,小鸡却跑去捉蝴蝶了。
(2)小鸡追呀追,追着蝴蝶来到了树林里,这才发现妈妈不见了。
(3)突然,从树林里窜出一只狐狸,狐狸问小鸡:“小鸡,你怎么啦?”小鸡说:“我妈妈不见了。
”狐狸眼珠骨碌碌一转,心里有了坏主意,说:“我知道你妈妈在哪里,我带你去找妈妈吧。
”小鸡听到狐狸说能找到妈妈,就跟着狐狸走了。
过了一会儿,狐狸把小鸡带到了他自己的家门口。
原来狐狸是坏蛋,他想把小鸡骗到他家里把小鸡吃掉。
小鸡吓得哇哇大哭。
(4)它的哭声被狮子爷爷听到了,狮子爷爷跑出来“哇~哦”大吼一声把狐狸吓得躲进了家里面。
狮子爷爷带不听话的小鸡找到了妈妈,他们非常谢谢狮子爷爷。
鸡妈妈对小鸡说:“孩子,以后一定要听妈妈的话,要跟在妈妈的身边,不能一个人乱跑了,你看看刚刚多危险啊,记住了吗?”小鸡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对妈妈说:“妈妈,对不起,我以后一定听你的话,再也不自己乱跑了。
”
这样,小鸡和妈妈又高兴地在草地上吃虫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