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模式有哪些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有哪些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有哪些2015年10月23日 09:49 阅读 2378编者按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国民素质决定国家竞争力,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统帅各国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质量标准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而建立质量标准的核心首先是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换句话说,建立核心素养模型是为建立我国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服务。
为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国教育学会将以“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为主题,于2015年11月28-2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
为了让您深入了解“核心素养”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外关于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相关知识和类型。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
关于素养的研究由来已久,心理学中能力模型可以看做是素养研究的前身。
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外的诸多核心素养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几乎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
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模式有哪些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模式有哪些2016-04-09中学数学教学参考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
关于素养的研究由来已久,心理学中能力模型可以看做是素养研究的前身。
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外的诸多核心素养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几乎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
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
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
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受其影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日本、新加坡等也积极开发核心素养框架。
此处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美国(西方国家代表)、新加坡(亚洲国家代表,与我国具有同样的儒家文化背景)所开发的核心素养框架。
三个国际组织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1997年12月,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
(1)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三项素养: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
(2)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包括三项素养: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预料自己的行动后果,能在复杂的大环境中确定自己的具体行动;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与不足。
核心素养的本质要素
核心素养的本质要素一、国际上三个知名的核心素养框架国际上三个知名的核心素养框架分别来自于OECD、欧盟和美国。
1.OECD将素养界定为在特定的情境下,调动社会心理资源(包括知识和技能)去满足复杂需要的能力。
2.欧盟则认为核心素养是在知识社会中每个人发展自我、融入社会及胜任工作所必需的一系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集合。
3.美国对“21世纪技能”的界定是如何将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现代生活情境的素养。
二、三个核心素养的界定的两层意思一、核心素养重在培育学生在特定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形成的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和相应的人格;二、这种问题解决能力培养是要以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
无独有偶,国内学者钟启泉明确表示“核心素养”的核心既不是单纯的知识技能,也不是单纯的兴趣、动机、态度,而在于重视运用知识技能、解决现实课题所必需的思考力、判断力与表达力及其人格品性。
核心素养提出之后,学校教育的目的是指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去解决特定情景下1的问题,所以此时情感、态度、价值观不仅要围绕着知识技能的习得,更要围绕知识、技能的应用来培育,由于学生知识、技能的运用是动态化的过程。
所以,当前除了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之外,也需要关注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应用过程中所需要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达力。
这一培养目标的转变不仅仅表现在内涵上的变化,也表现为学生观的转变。
由于过去仅仅关注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获得,是静态化的,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地位被消解,教学主要关注如何向学生灌输知识。
而核心素养提出之后,关注点更侧重于知识、技能在特定情境下的应用,是动态化的,这就需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体验、情绪、感受就变得重要了,也就使得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的教育更加关注学生个体、关注教育的育人功能。
三、核心素养的本质要素三个部分知识与技能的习得,问题解决能力的培育,围绕解决问题而培养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思考力、判断力和表达能力,并且其核心是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知识技能的获取是指向问题解决的,而态度、价值观以及相应的思维力都是需要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育的。
2.世界各国学生的核心素养
世界各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学习”思想指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界定21世纪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包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以及学会改变。
其中,学会求知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每一支柱里又包含各种具体的基本技能,组成了“终身学习”的基本指标体系。
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2000年,在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上,164个国家政府承诺要实现“全民教育”。
基于全民教育的优质教育普及任务驱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启了学习结果指标体系,即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研究。
2012-2013年,学习成果衡量特设工作组的标准工作组初步确定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七个学习领域及其内涵,并对0-19岁各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区分和界定。
二、经合组织1997年秋,经合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简称DeSeCo)项目,并最终于2002年完成了项目研究, 2003年发布了研究成果报告。
DeSeCo报告中指出了促进成功的生活与健全的社会的核心素养的三项基本类型: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及能自主地行动。
DeSeCo指出三项核心素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焦点内容,但是由于素养的社会复杂性与联结性使得它们依然彼此相互关联,共同描绘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三、欧盟欧盟2000年在里斯本(Lisbon)举行的高峰会中,确立了要立足于终身学习,建构一套“核心素养”作为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的教育目标,于2010年欧洲将达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实体的目标。
欧盟首先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精简、务实的定义:一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实现自我、融入社会,以及具备就业时所需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
《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欧洲参照框架》对每项核心素养进行了定义,并界定和描述了每项素养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欧盟指出,所提出的八项核心素养同等重要,因为它们中的每一项都有益于知识社会中的成功生活。
国际核心素养的几个模型
国际核心素养的几个模型近年来,国际社会已出现了学力模型研究的若干典型案例,从这些典型案例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核心素养中的“核心”究竟在哪里。
一是五大支柱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强调,核心素养的培育需要终身学习,终身学习也需要核心素养。
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即素养彼此关联,同时涉及生命全程与各种生活领域:学会求知(learring toknow),包括学会如何学习,提升专注力、记忆力和思考力;学会做事(learringto do),包括职业技能、社会行为、团队合作和创新进取、冒险精神;学会共处(learning tolivetogether),包括认识自己和他人的能力、同理心和实现共同目标的能力;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包括促进自我实现、丰富人格特质、多样化表达能力和责任承诺;学会改变(learning tochange),包括接受改变、适应改变、积极改变和引导改变。
二是关键能力说。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05年提出,知识社会要求三种关键能力:第一种关键能力是交互作用地运用社会、文化、技术资源的能力,包括运用语言、符号与文本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阅读素养、数学素养;运用知识、信息互动的能力,如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的科学素养;运用科技互动的能力。
第二种关键能力是在异质社群中进行人际互动的能力,包括同他人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管理与解决冲突的能力。
第三种关键能力是自立自主地行动的能力,包括在广泛脉络情境中行动的能力;设计并执行人生计划、个人计划的能力;表达并维护权利、利益、责任、限制与需求的能力。
三是八大素养说。
欧盟2005年发表的《终身学习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架构》正式提出终身学习的八大核心素养:母语沟通,外语沟通,数学能力及基本科技能力,数位能力,学会如何学习,人际、跨文化与社会能力及公民能力,创业家精神和文化表达。
同时提出贯穿于八大核心素养之中的共同能力,如批判性思维、创造力等。
(完整版)德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完整版)德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德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德国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的重要内容。
以下是德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详细内容:
1. 学术能力
德国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数学
思维能力、科学知识和创新能力等。
学生需要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 社交能力
德国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包括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团队合作和解决冲突等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
人际关系,并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
3. 创造力
德国教育鼓励学生发展创造力,并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学生
需要具备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4. 自主研究能力
德国教育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研究能力,包括主动研究、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等。
学生需要具备主动研究的态度,并能够自主地设立研究目标和制定研究计划。
5. 跨文化能力
德国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包括跨文化交流、尊重多样性和欣赏不同文化等。
学生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并能够尊重和包容不同文化的差异。
总结起来,德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学术能力、社交能力、创造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跨文化能力。
这些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并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是对德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国外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近年来,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测评日益引起全球关注,甚至成为许多国家或地区制定教育政策、开展教育改革的基础。
2005年,欧盟正式出台《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 Key Competences: 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 ),欧盟以此文件向各国推荐核心素养。
欧盟核心素养所传达的课程理念,表现在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的建立。
经合组织(DECD)的报告((素养的界定与遴选))(Definition and Selection ofCompetencies:Theoretical and Conceptual Foundations,简称:DeSeCo)于2003年形成最终版,并于2005年公布。
该框架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实现公民品质生活和社会平稳发展的基础上,选择核心素养并界定其具体内涵。
DECD 认为:每个人都需具备也必须培养核心素养,核心素养在公民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特殊的意义。
DECD强调21世纪的教育潮流应当是帮助学生掌握技能、发展核心素养,以此来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
芬兰国家教育委员会认为新时代的人才应当拥有以下七大方面核心素养与能力,即思考与学会学习的能力、多元文化认知、社会交往与自我表达能力、自我管理与日常生活能力、综合素养、信息技术与沟通能力、就业与创业能力、可持续发展意识与社会参与能力等。
这些规定都是跨学科的,体现的是教育与教学过程中最为核心的部分。
可以说,芬兰的核心素养框架着重突出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提倡打破各学科之间传统的界限,支持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学习。
除了国际经合组织和欧盟的核心素养研究之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日本等的相关研究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较大影响。
联合国教料文组织在征询了至少来自57个国家近500位代表的意见后,确定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式与认知、数字数学、科学技术等七大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哪家强?比比才知道(各国核心素养框架大盘点)
核⼼素养哪家强?⽐⽐才知道(各国核⼼素养框架⼤盘点)1欧盟——课程改⾰指向标我们先来看看欧盟。
2005 年,欧盟正式发布《核⼼素养: 欧洲参考框架》( Key Competences :A European Reference Framework),向各成员国推荐8 项核⼼素养作为推进终⾝学习和教育与培训改⾰的参照框架。
8项核⼼素养包括使⽤母语交流的能⼒、使⽤外语交流的能⼒、数学素养与科技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素养、主动与创新意识、⽂化意识与表达,并且每⼀素养⼜从知识、技能与态度( knowledge,skills and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素养、主动与创新意识、⽂化意识与表达attitudes) 三个维度进⾏具体描述。
欧盟核⼼素养所传达的课程理念,表现在由强调学科内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习得的分科课程,到强调学科间的互动、共同发展核⼼素养的课程结构的改变,以及新的整合型课程(或单元) 的建⽴。
我们知道,欧盟的政策⼤多只能是建设性的建议,对各成员国的约束⼒不那么强,那么各国会执⾏吗?欧盟建构学⽣核⼼素养框架的意义在哪⾥呢?⼩编很好奇。
可以说,核⼼素养使得欧盟各项教育与培训政策和计划有了统其实,欧盟的核⼼素养构筑了欧盟新教育的主轴,描绘了教育进步的共同愿景。
可以说,核⼼素养使得欧盟各项教育与培训政策和计划有了统⼀的“顶层设计”,也使各成员国的教育政策的制定,特别是课程改⾰,有了可供参照的框架和⽅向,各成员国或地区可以在本国境脉下发展⾃⼰的教育并与世界发展同步。
以法国义务教育阶段科学课程体系为例,法国在欧盟核⼼素养的基础上确⽴了本国的教育共同基础——7 项核⼼素养,并在不同内容领域课程中加以落实。
其中第3 项素养“基本的数学、科学及技术⽂化知识”的实现,作为数学、物理、⽣物、化学以及技术教育等科⽬的共同任务,在课程结构设计中,以“不同科学内容向共同素养⽬标努⼒”为导向,强调各个学科要将“科学探究”作为研究⽅法和学科思想落实在各个科⽬教学之中,并将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科学探究⼯具。
国外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探究
国外核心素养体系构建探究素养是广义的社会心理学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在某个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它与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同,聚焦于培养学生的心智、思维、情感和行为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起诸如全面发展、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跨文化沟通等关键能力。
改革开放后,中国素养教育也开始进入新时代。
与此同时,国外也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核心素养体系。
例如,美国在“21世纪技能和职业准备法案”和“思想挑战”等课程中,强调了能力发展、公民行为、团结合作、创新思维、文化多样性、社会责任感等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英国的高等教育行政机构于2016发布了《英国高等教育素养框架》(HEF),其中记录了高等教育应该达到水平,包括对专业和学术能力的发展、对创新思维和研究方法的培养、对文化多样性和持续发展的鼓励等等。
澳大利亚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加灵活,课程类型更为多元,同时也重视学生的素养发展。
澳大利亚的核心素养课程大体如下:财务素养、情商素养、文化多样性素养、社会责任素养、社交素养和创新思维素养。
另外,许多欧洲国家也都在努力推进素养教育,虽然各国素养教育体系在理念和细节上存在差异,但大体上将注重以下几个方面:语言素养、文化多样性素养、创新思维素养、社会责任素养、情商素养和财务素养。
从上述不同国家的核心素养教育体系来看,其在注重学生能力发展、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共性,但各自也有特色。
要实现国外核心素养体系构建,需要把握国外素养教育思想,积极吸收其开放包容、主动学习、跨文化沟通等方面的优点,在此基础上开展品格素养、创新思维素养、情商素养等方面的专业教育,更加加强重视跨文化理解及多元融合的学习,从而形成一个高效、科学、完善的核心素养体系。
美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
美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内容美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被称为学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技能与能力,是教育领域的关键议题之一。
这些素养旨在培养学生的研究、生活和职业发展能力,以便他们能够在日后成功地应对各种挑战。
1. 研究素养研究素养是学生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它包括以下内容:- 自主研究能力:学会自我管理研究时间、制定研究计划并有效地研究。
- 批判性思维:培养分析问题、评估证据和形成明智判断的能力。
- 创新能力: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 学科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具备所学学科的核心知识和技能。
2. 生活素养生活素养是为了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具备必要的技能和价值观。
它包括以下内容:- 社交技能:学会与他人有效沟通、合作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健康与健身:提倡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参与体育运动。
- 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并提供适当的支持。
- 全球意识:培养对不同文化和背景的理解和包容。
3. 职业素养职业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在职业发展中所需的技能和态度。
它包括以下内容:- 职业规划: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能力和目标,并制定职业规划。
- 沟通与协作:培养学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合作和领导的能力。
- 专业发展:促使学生不断提升职业技能和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环境。
- 社会责任:强调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价值观。
结论美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涵盖了学习素养、生活素养和职业素养。
这些素养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2.世界各国学生的核心素养
世界各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学习”思想指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界定21世纪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包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以及学会改变。
其中,学会求知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每一支柱里又包含各种具体的基本技能,组成了“终身学习”的基本指标体系。
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2000年,在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上,164个国家政府承诺要实现“全民教育”。
基于全民教育的优质教育普及任务驱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启了学习结果指标体系,即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研究。
2012-2013年,学习成果衡量特设工作组的标准工作组初步确定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七个学习领域及其内涵,并对0-19岁各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区分和界定。
二、经合组织1997年秋,经合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简称DeSeCo)项目,并最终于2002年完成了项目研究, 2003年发布了研究成果报告。
DeSeCo报告中指出了促进成功的生活与健全的社会的核心素养的三项基本类型: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及能自主地行动。
DeSeCo指出三项核心素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焦点内容,但是由于素养的社会复杂性与联结性使得它们依然彼此相互关联,共同描绘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三、欧盟欧盟2000年在里斯本(Lisbon)举行的高峰会中,确立了要立足于终身学习,建构一套“核心素养”作为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的教育目标,于2010年欧洲将达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实体的目标。
欧盟首先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精简、务实的定义:一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实现自我、融入社会,以及具备就业时所需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
《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欧洲参照框架》对每项核心素养进行了定义,并界定和描述了每项素养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欧盟指出,所提出的八项核心素养同等重要,因为它们中的每一项都有益于知识社会中的成功生活。
加拿大安大略省学生核心素养指标框架述评
《e t较教f r f抵》2020年第3期加拿大安大略省学生核心素养指标框架述评*袁利平孙悦(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西安710062)摘要:学生核心素养已成为各国基础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加拿大安大略省作 为教育发展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在学生核心素养指标框架方面有其独有的特色,其指标 框架主要由批判性思维与问题解决,创新、创造和创业,学会学习,自主学习,协作、沟通,全球公民等要素构成。
安大略省核心素养指标框架具有一定的融合性、全面性、时代性和 贯通性。
安大略省核心素养指标框架中对学生学习方式、全球公民素养、问题解决能力、沟通、协作等能力的关注,为我国核心素养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核心素养;安大略省;指标框架;基础教育在当今教育改革浪潮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OECD)等国际组织,以及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对以学生“素养”为核心的未来课 程和教学给予了高度关注,以学生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已是 大势所趋。
加拿大作为发达国家之一,各个省一直以来实行的是地方分权的教育管理体 制,其中安大略省是经济、文化与教育发展较为发达的省份之一。
早在2015年,安大略省 就基于学生认知领域、个人交往领域和个人内省领域,初步构建了核心素养教育的基本框 架。
2017年,安大略省教育部在“2015年核心素养框架”的基础上,构建出了有利于本省 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并从概念内涵和学生角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研究加拿大安 大略省有关学生核心素养指标框架的内容,可以为我国推进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研究提供 新的视角和重要启示。
一、安大略省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出台背景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背景对于传统教育培养的人才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各个国家和地区对于人才培养的标准进行了新的解读,并纷纷出台了人才培养框架以应*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信息化视野下教育精准扶 贫政策和策略的国际比较研究”(项目号:19YJA880059 )。
国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讨论及启示
国外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讨论及启示一、概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21世纪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正日益受到全球范围内的关注。
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21世纪所应具备的关键能力、必备品格与价值观念,以应对未来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和复杂挑战。
国外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是对于核心素养的界定与分类,各国和地区根据自己的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提出了各具特色的核心素养框架。
是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的探索,包括课程设计、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
是对于核心素养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探讨核心素养如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如何通过核心素养的培养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国外关于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讨论,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方面,它提醒我们要关注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及时调整教育目标,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另一方面,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帮助我们完善自己的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
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外关于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讨论成果,对于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
1. 介绍21世纪教育的重要性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的不断推进,21世纪的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个信息爆炸、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学生不仅需要掌握传统的学科知识,更需要具备一系列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的核心素养。
这些核心素养包括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信息素养、团队合作、跨文化交流等,它们共同构成了21世纪教育的核心目标。
21世纪的教育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升。
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
同时,他们还需要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素养也成为了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欧美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欧美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欧美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是一个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术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造力评价:评估学生在艺术、音乐、创意等方面的表现和创造力发展。
3. 人际交往和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社区参与等方面的能力。
4. 体育和健康评价:评估学生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健康意识。
5. 社会责任评价:评估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和关注程度,以及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
6. 学习行为评价: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的发展。
这些评价标准通常通过考试、作业、项目评估、课堂表现等方式来进行评价,旨在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请注意,不同国家和学校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和标准。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有哪些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有哪些2015年10月23日 09:49 阅读 2378编者按学生核心素养框架国民素质决定国家竞争力,国民的核心素养决定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与国际地位。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核心素养”就成为全球范围内教育政策、教育实践、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国际组织与许多国家或地区相继构建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核心素养成为一个统帅各国教育改革的上位概念,引领并拉动课程教材改革、教学方式变革、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评价等关键教育活动。
我国《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指出,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建立质量标准是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
而建立质量标准的核心首先是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换句话说,建立核心素养模型是为建立我国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服务。
为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国教育学会将以“核心素养与适合的教育”为主题,于2015年11月28-2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举办第二十八次学术年会。
为了让您深入了解“核心素养”对我国教育教学改革将会产生的积极作用和重要影响,今天我们为大家介绍一下国外关于学生核心素养框架的相关知识和类型。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
关于素养的研究由来已久,心理学中能力模型可以看做是素养研究的前身。
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外的诸多核心素养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几乎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
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
2017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全球素养框架
2017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全球素养框架2017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发布了全球素养框架,该框架旨在帮助教育界评估学生在社交、认知和情感层面的技能和知识。
全球素养被定义为学生能够参与和适应多元文化社会的能力,包括学习掌握的学科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对全球素养框架进行详细介绍,并讨论其在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方面的意义。
全球素养框架主要包含三个维度:社交和文化素养、认知和学科素养、以及情感素养。
这些维度彼此关联,共同构成了学生的整体素养能力。
社交和文化素养涉及学生能够理解和参与不同文化环境下的互动,包括跨文化交流、人权和多元文化之间的平衡。
认知和学科素养则是指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以及学生能够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情感素养涉及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动机,包括自我效能感、情感智慧和道德判断能力。
全球素养框架的发布对于提升教育质量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全球素养框架提供了一种全球性的评估指标,帮助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教育质量的比较。
通过评估学生的社交、认知和情感层面的能力,各国可以了解自己的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育模式,进一步改进自己的教育体制。
其次,全球素养框架在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传统的教育往往侧重于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感素养的培养。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社交、文化适应以及情感管理等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全球素养框架的发布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指导,帮助他们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交、认知和情感层面的能力。
此外,全球素养框架也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成长具有指导意义。
学校可以通过对学生的社交和文化素养、认知和学科素养、以及情感素养进行评估,了解学生的优势和需求,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
通过培养学生的全球素养,学校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变化和挑战,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要素的探析与启示
基本内容
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教育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变 化。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提出了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旨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 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本次演示将详细阐述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的要素及其 意义,同时探究其应用场景和操作方法,并探讨该框架对教育的启示。
b.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和途径:为了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采取 多种方法和途径。一方面,学校可以通过课程整合、跨学科学习等方式,让学生 在知识学习的过程中提升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学生需要在多元化的学习环境中 不断锻炼和提升自己。例如,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等方式,培养 自己的生活与职业技能;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与创 新素养。
b.信息与媒体技术:这一要素强调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掌握和运用,包括搜集、 分析、评估和传播信息的能力。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具备信息与媒体技术素养的 学生将更好地获取、理解和判断信息,成为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公民。
c.生活与职业技能:这一要素强调学生掌握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技能,如解 决问题、团队协作、领导力等。这些技能对于学生在未来社会中的职业发展和生 活质量至关重要。
1、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要 素及其意义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21世纪社会中必备的,对于个人成功和社会发展至关重 要的关键能力。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包括三大类要素:学习与创新、信息与 媒体技术、生活与职业技能。这些要素的具体含义和重要性如下:
a.学习与创新:这一要素强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在 全球化、知识经济时代,具备学习与创新素养的学生将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 境,发挥自身的潜力,实现自我价值。
这三个要素之间相互、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学习与创新 素养是基础,信息与媒体技术素养是手段,生活与职业技能素养是目标,共同构 成了美国21世纪核心素养框架。
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模型
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模型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模型是一种全球性的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该模型包括以下五个核心素养:语言和文化素养、数学素养、科学素养、个人和社会素养以及学习素养。
语言和文化素养是指学生能够有效地使用语言,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这种素养不仅包括母语,还包括外语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别人的观点,以及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
数学素养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和技能,包括数学思维、数学推理和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测量和数据分析等。
科学素养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和技能,包括科学思维、科学推理和科学问题解决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使用科学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观察、实验和推理等。
个人和社会素养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和责任,以及在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以及理解和尊重不同文化和信仰之间的差异。
学习素养是指学生能够理解和应用学习策略和技能,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的能力。
学生需要学会自主学习、批判性思考和反思,以及在学习中不断发展自己的能力和兴趣。
总的来说,OECD提出的核心素养模型旨在帮助学生在现代社会中获得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便他们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这种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语言和文化、数学、科学、个人和社会以及学习素养。
通过培养这些核心素养,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中的挑战和机遇。
oecd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
oecd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1.引言1.1 概述概述本文旨在探讨OECD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的重要性以及其对教育发展和学生成长的影响。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所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够支持他们在各个方面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成功。
OECD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是一个全球性的教育框架,旨在为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一个共同的参考点,帮助他们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育质量。
该框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语言、数学、科学和技术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下,OECD制定了一套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用于评估学生在各个领域的学习成果和发展状况。
这些指标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表现,还包括他们在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人际交往和道德价值观等方面的能力。
通过对OECD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的研究,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需求,并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资源和支持。
此外,这些框架和指标体系还可以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教育的目标和意义,从而更好地规划学习路径和发展方向。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详细介绍OECD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的内容、作用和实施情况。
同时,我们将探讨这些框架和指标如何影响教育改革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接下来的章节将分别介绍OECD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和影响。
最后,我们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在此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方向。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介绍了OECD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基本框架和指标体系。
文章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展开。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对整篇文章进行了概述,简要介绍了OECD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以及文章的组织结构。
接下来,在正文部分的第2.1节,我们详细介绍了OECD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基本框架。
2.世界各国学生的核心素养
世界各国学生的核心素养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终身学习”思想指导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界定21世纪社会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终身学习的五大支柱,包括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以及学会改变。
其中,学会求知是终身学习的基础。
每一支柱里又包含各种具体的基本技能,组成了“终身学习”的基本指标体系。
基于“终身学习”的理念,2000年,在达喀尔世界教育论坛上,164个国家政府承诺要实现“全民教育”。
基于全民教育的优质教育普及任务驱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启了学习结果指标体系,即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研究。
2012-2013年,学习成果衡量特设工作组的标准工作组初步确定了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的七个学习领域及其内涵,并对0-19岁各年龄段孩子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进行了更为详细的区分和界定。
二、经合组织1997年秋,经合组织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简称DeSeCo)项目,并最终于2002年完成了项目研究, 2003年发布了研究成果报告。
DeSeCo报告中指出了促进成功的生活与健全的社会的核心素养的三项基本类型:能互动地使用工具、能在异质社会团体中互动及能自主地行动。
$DeSeCo指出三项核心素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虽然它们各有自己的焦点内容,但是由于素养的社会复杂性与联结性使得它们依然彼此相互关联,共同描绘出了核心素养的概念。
三、欧盟欧盟2000年在里斯本(Lisbon)举行的高峰会中,确立了要立足于终身学习,建构一套“核心素养”作为欧盟各成员国共同的教育目标,于2010年欧洲将达成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知识经济实体的目标。
欧盟首先对核心素养进行了精简、务实的定义:一个人要在知识社会中实现自我、融入社会,以及具备就业时所需的能力(包括知识、技能与态度)。
《终身学习的核心素养:欧洲参照框架》对每项核心素养进行了定义,并界定和描述了每项素养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态度。
欧盟指出,所提出的八项核心素养同等重要,因为它们中的每一项都有益于知识社会中的成功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学生“核心素养”框架模式有哪些
2016-04-09中学数学教学参考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融入主流社会和充分就业所必需的素养的集合,这些素养是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为儿童和成人过上有责任感和成功的生活所需要,也为社会应对当前和未来技术变革和全球化挑战所需要。
关于素养的研究由来已久,心理学中能力模型可以看做是素养研究的前身。
近年来,随着世界教育改革浪潮的推进,世界各国(地区)与国际组织相继在教育领域建立学生核心素养模型,以此推进教育目标的贯彻与落实,改革教育评价方式,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
国外的诸多核心素养框架并不相同,有的走的是“全面路线”,几乎把学生的所有素养都包括在内;有的走的是“简约路线”,只涉及一些关键的、高层级的素养。
核心素养框架的确定必须具有时代性与前瞻性。
从全球范围来看,核心素养的选取都反映了社会经济与科技信息发展的最新要求,强调创新与创造力、信息素养、国际视野、沟通与交流、团队合作、社会参与及社会贡献、自我规划与管理等素养,内容虽不尽相同,但都是为了适应21世纪的挑战。
自1997年以来,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欧盟(EU)等国际组织先后开展关于核心素养的研究。
受其影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芬兰、日本、新加坡等也积极开发核心素养框架。
此处主要介绍国际组织、美国(西方国家代表)、新加坡(亚洲国家代表,与我国具有同样的儒家文化背景)所开发的核心素养框架。
三个国际组织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1997年12月,OECD启动了“素养的界定与遴选:理论和概念基础”项目,确定了三个维度九项素养。
(1)能互动地使用工具,包括三项素养:互动地使用语言、符号和文本;互动地使用知识和信息;互动地使用(新)技术。
(2)能在异质群体中进行互动,包括三项素养:了解所处的外部环境,预料自己的行动后果,能在复杂的大环境中确定自己的具体行动;形成并执行个人计划或生活规划;知道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能保护及维护权利、利益,也知道自己的局限与不足。
(3)能自律自主地行动,包括三项素养: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团队合作;管理与解决冲突。
2006年12月,EU通过了关于核心素养的建议案,核心素养包括母语、外语、数学与科学技术素养、信息素养、学习能力、公民与社会素养、创业精神以及艺术素养共计八个领域,每个领域均由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维度构成。
这些核心素养作为统领欧盟教育和培训系统的总体目标体系,其核心理念是使全体欧盟公民具备终身学习能力,从而在全球化浪潮和知识经济的挑战中能够实现个人成功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理想。
2013年2月,UNESCO发布报告《走向终身学习——每位儿童应该学什么》。
该报告基于人本主义的思想提出核心素养,即从“工具性目标”(把学生培养
成提高生产率的工具)转变为“人本性目标”,使人的情感、智力、身体、心理诸方面的潜能和素质都能通过学习得以发展。
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重视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等七个维度的核心素养。
美国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2002年美国制订了《“21世纪素养”框架》,2007年发布了该框架的更新版本,全面、清晰地将各种素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呈现出来(见图1)。
美国“21世纪素养”框架以核心学科为载体,确立了三项技能领域,每项技能领域下包含若干素养要求。
(1)学习与创新技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创造性和创新能力、交流与合作能力。
(2)信息、媒体与技术技能,包括信息素养、媒体素养、信息交流和科技素养。
(3)生活与职业技能,包括灵活性和适应性、主动性和自我指导、社会和跨文化技能、工作效率和胜任工作的能力、领导能力和责任能力。
新加坡的学生核心素养框架
2010年3月,新加坡教育部颁布了新加坡学生的“21世纪素养”框架(见图2)。
其中,核心价值观包括尊重、负责、正直、关爱、坚毅不屈、和谐。
社交与情绪管理技能包括自我意识、自我管理、社会意识、人际关系管理、负责任的决策。
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流技能,包括活跃的社区生活、国家与文化认同、全球意识、跨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
批判性、创新性思维,包括合理的推理与决策、反思性思维、好奇心与创造力、处理复杂性和模糊性。
交流、合作和信息技能,包括开放、信息管理、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有效地交流。
学校所有学科的教学,就是为了培育这些素养,最后培养出充满自信的人、能主动学习的人、积极奉献的人、心系祖国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