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浩然正气

合集下载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
浩然正气,并不是指气,而是正大刚直的气势。

无私无畏,才正大刚直。

浩然正气,是自我完善,正心的过程。

浩然正气,出自于孟子。

继承者,是文天祥。

历史上,对浩然正气的记载,只有这两处特别显眼。

《孟子·公孙丑上》与文天祥《正气歌》对浩然正气的描述,是一种致刚至阳,积极正面的气质。

据《孟子·公孙丑上》记载,有一次,孟子的弟子公孙丑问孟子,说:“请问老师,您的长处是什么?”孟子说:“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

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

文天祥写的《正气歌》也写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

在孟子与于文天祥眼中,人培养浩然正气需要正义和道德积累,却在天地间无处不在。

从《正气歌》中体会浩然正气

从《正气歌》中体会浩然正气

从《正气歌》中体会浩然正气文天祥的《正气歌》往往给人予无形的力量!读来血脉膨胀,心潮澎湃,使人精神振奋!今特书录与维传的良师益友们共享!中国强,国人必自强!《正气歌》文天祥(宋)余囚北庭,坐一土室。

室广八尺,深可四寻。

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

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

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

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

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

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译文我被囚禁在北国的都城,住在一间土屋内。

土屋有八尺宽,大约四寻深。

有一道单扇门又低又小,一扇白木窗子又短又窄,地方又脏又矮,又湿又暗。

碰到这夏天,各种气味都汇聚在一起:雨水从四面流进来,甚至漂起床、几,这时屋子里都是水气;屋里的污泥因很少照到阳光,蒸熏恶臭,这时屋子里都是土气;突然天晴暴热,四处的风道又被堵塞,这时屋子里都是日气;有人在屋檐下烧柴火做饭,助长了炎热的肆虐,这时屋子里都是火气;仓库里储藏了很多腐烂的粮食,阵阵霉味逼人,这时屋子里都是霉烂的米气;关在这里的人多,拥挤杂乱,到处散发着腥臊汗臭,这时屋子里都是人气;又是粪便,又是腐尸,又是死鼠,各种各样的恶臭一起散发,这时屋子里都是秽气。

人生智慧学孟子-浩然正气

人生智慧学孟子-浩然正气

人生智慧学孟子-浩然正气傅佩荣《浩然正气》一、引言专门多人都喜爱“浩然正气”这四个字,总觉得人活在世界上第一要有一股正气,这股气不但要有还要浩然。

“浩然”这字什么意思呢?在古代来讲,代表水势甚大的模样,看起来是一种专门大的气概,那个正气所以代表一种正义的力量,这是孟子的观念。

后来我们最熟悉的《正气歌》是宋朝的文天祥所写,文天祥写《正气歌》,一开头就讲“天地有正气”。

我们所谓的正气并不是指空气,是一个人正义的精神,它是一种精神方面力量的表现,我们都明白人要呼吸,人一辈子确实是一口气啊,那个气散掉不再回来就走了。

这一点庄子讲得专门清晰,人的生命是气的凝聚,气如果分散的话人就死了,庄子做了一个专门简单的描述。

而在儒家里面,差不多上那个气,孔子来讲,孔子强调血气,他把它连在一起,血跟气。

他讲君子有三戒,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中年的时候血气方刚,老的时候血气既衰,在三个时期都要小心。

年轻的时候不要好色,中年不要好斗,老年不要好得。

贪得无厌,这是孔子的教训,代表他对人的观看专门客观,他没有什么幻想,什么人性本善,没有的。

他看到人只要有躯体,只要有血气就有各种欲望、各种冲动,因此要专门小心。

那个讲法是对的,我们也明白我们的躯体有时候耳目跟外界接触,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起什么念头,内心面就受到阻碍,然后也想跟着去得到某些利益,躲开某些灾难。

在孟子的时候讲到气,那个词专门难了解,因此他别的地点提到一些气,我们比较懂得,先讲一下,他讲一个人不管再如何坏,他只要睡觉醒来的时候有一种夜气,夜气确实是晚上的气,又称作“平旦之气”。

平旦,旦确实是白天天亮那个旦,元旦的旦,确实是天刚刚亮的时候的那种气,也确实是夜气了。

请咨询什么原因那个夜气比较好呢?因为你睡觉睡了一个晚上,跟外界隔绝着,没有来往,我们都明白每天跟外界来往,晚上累的睡觉,睡觉的时候就回到自己生命里面,不再有人给你打手机联络,也没有电视能够看,就不再受外界干扰,你回到自己生命里面,通过一个晚上的休息,翌日清晨的时候,你比较像个人,就这么简单。

如何培养“浩然正气”

如何培养“浩然正气”

如何培养“浩然正气”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所说的的这个“气”,指的是正气、勇气、毅力和信心。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从孟子的成才之路看来,他靠的是自己的独立、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在贫困的家境中,最后成为与孔子齐名的大学者。

从古人的经历,我们知道,意志品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在我看来,对于一名大学生,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必要的,面对在大学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我们应如何在意志上战胜自己呢?下面我提出几点,这是我在培养自己意志品质是所做的:首先,我们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一个人的人生一定要有目标,不管是小的还是大的,又或者是短期的或长期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他要为之奋斗的动力,便会懒惰散漫,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一生碌碌无为。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要有远大的目标,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立志”。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因为性格还不是很稳定,很容易对一些是事情没兴趣或只有三分钟热度。

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乏味时,又或者是对很多事情开始慢慢不感兴趣,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们要开始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究竟为了什么?我们到底有没有什么志向?我们要如何去对待眼前这些无所事事的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当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时,我们的目标就确立了。

新的目标又或者是被你遗忘了很久的目标就会让你觉得生活还是有希望的,带着你重新走属于自己的路。

目标就像一双无形的手,牵动着你的每一根神经,将自己引向一个富有魅力的世界。

有人说,定目标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刚刚走进学校时,我们都会有一个个的目标,甚至开始构想我们心目中美好的理想蓝图。

然而在刚开始,我们还是能很好的为自己的目标在奋斗、在努力,但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就会退缩,想一大堆放弃的理由。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很多人都会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磨砺,或半途而废,或浅尝辄止。

心中有正气天地自浩然意思

心中有正气天地自浩然意思

正气是指人心中的正直、堂堂正正的品质,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心中有正气,意味着他具有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念,能够以正直的态度对待人生,面对各种挑战和困境。

正气如同一座高山,矗立于人心,使人具有无畏、坚毅的品质。

天地自浩然,意指正气自然蕴藏在天地间,伴随着自然宇宙的运行。

人们在大自然中感受到的纯净、庄严、宏伟的景象,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

当人们心中有正气时,他们就能够与自然相契合,与宇宙共鸣,感受到身处宇宙中的人生价值。

正气的核心在于浩然,即崇高、澄澈、阳刚。

浩然的意境令人向往,它体现了一种超越自我的理想,是人们追求完善自我的目标。

心中有正气的人,具有高洁的品格和宽广的胸怀,他们不会为个人私利而忽视公众利益,也不会因小失大,他们所做的一切都追求真理、美善和公平。

在现代社会中,正气时常被市场经济和功利主义所淹没,但正气仍然是社会和世界发展的根本动力。

心中有正气的人,始终坚守自己内心的价值观念,遵守道德底线,并以此为行为准则。

他们能够自觉地做到公正、诚实、宽容、勇敢和正义。

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他们能够不动摇地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念,不轻易妥协、低头。

他们相信只有以正气为支撑,才能真正实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正气的培养需要人们不断地进行自我修炼与自我反思。

首先要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正确的价值观念,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其次需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与能力,通过多读书、广交朋友、广泛参与社会实践等方式,拓宽自己的眼界与思维。

此外,还应该培养自律的习惯,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始终保持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只有心中有正气,一个人才能真正做到浩然正气,做到内心强大、意志坚定。

正气使人善于积极面对挑战和困境,不屈不挠地追求理想,勇往直前。

正气如同阳光,与世界相连,照耀着他人,激励着他人。

最后,心中有正气的人,是社会的中流砥柱,是时代的领路人。

他们的存在,给予社会以希望和力量,塑造了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培养浩然正气的口诀

培养浩然正气的口诀

培养浩然正气的口诀
浩然正气的口诀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浩然之气,冄至大至刚》出自《孟子》的《公孙丑章句上》。

“浩然之气”不是一般所谓“精气”、“血气”,而是充满正义,充满仁义道德的正气、骨气。

不是属于医学的生理的范畴,而是属于人文的精神范畴。

能够做到让自己满意,然后让自己的生活各方面都如意,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品德,良好的习惯。

早睡早起,这个很关键,也很轻松,但是要天天做到这一件事,却实是很难的。

培养自己地积极向上的态度,首先一点事情要做到,就是要早睡早起。

不可思议的事情总是在发生在每天的自律上面。

王阳明智慧:做人有正气,心中有底气!做人,要养一身浩然正气

王阳明智慧:做人有正气,心中有底气!做人,要养一身浩然正气

王阳明智慧:做人有正气,心中有底气!做人,要养一身浩然正气王阳明智慧:做人有正气,心中有底气!做人,要养一身浩然正气什么是做人的浩然正气?王阳明认为,首先,便是至强至刚、不容邪佞的昂扬正气,然后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勇气,最后是君子坦荡荡、挺立于天地间的光明磊落之气。

浩然正气正是由这三者构成,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浩然正气是一个人的精神“脊梁”,是做人的最大底气,是抵御邪气歪风的天然“屏障”。

做人,如果你能养一身浩然正气,那么邪气就无法侵蚀你的身心,自然,你的心中也不会有什么阴霾,正如苏东坡词中所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也如一位哲人所说: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乾坤朗朗。

古之成大器者,即使面对世间重重的邪恶,即使周遭都是黑暗,心中也有大气象,也能保持内心的浩然正气,也因此而获得了人生大成,成就一番令后人称颂的大事业。

在这方面,心学大师王阳明可以说是一个典范。

1506年,众大臣弹劾当时权倾天下并且心狠手辣的刘瑾不成,反被罢官的罢官,坐牢的坐牢。

这个时候,有很多“聪明”之人选择了明哲保身。

面对权势熏天、爪牙众多的刘瑾,王阳明本也可以这么做,但为了伸张正义,为了心中的浩然正气,王阳明还是给皇帝写了一封信,因而不仅被打了四十军棍,还被关进了锦衣卫的大牢。

对这一切,王阳明都咬牙坚持了下来。

然而,磨难才刚刚开始,冬天来的时候,王阳明的肺病发作了,这让他在阴暗潮湿的锦衣卫大牢里生不如死。

可即便如此,面对刘瑾递过来的“橄榄枝”,王阳明依旧没有向恶势力妥协,而是死守自己心中做人底线。

后来,王阳明被流放到偏远的贵州龙场,路上还遭到了刘瑾所派杀手的追杀,开始了千里大逃亡的生活,甚至一度假死以求生。

做人有正气,心中有底气!正气长存自然清风浩荡,乾坤朗朗。

在文明尚未开化,瘴气、野兽、毒虫横行的贵州龙场,王阳明涅槃重生,不仅让当地居民和官绅折服,还于龙场悟道,创建了心学理论。

弯路尽头是绝境,绝境尽头是坦途。

正是因为有一身浩然正气,王阳明才能在奸佞当道的时候挺身而出;正是因为有一身浩然正气,他才能在重重磨难中敢于担当,无所畏惧;正是因为他的一身正气,他才能在贬谪之地也依然挺立,干得有声有色,最终悟道大成。

成语浩然正气的出处

成语浩然正气的出处

“浩然正气”出自孟子的《孟子·公孙丑上》,原句为“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词源上说,浩然是盛大的样子,正气是刚正之气,浩然正气就是正大刚直的精神。

“浩然正气”是孟子提出的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并说这种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

它对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的传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

简述孟子浩然正气的涵义

简述孟子浩然正气的涵义

简述孟子浩然正气的涵义“浩然正气”是中国古代伟大哲人孟子提出的重要思想。

它是孟子伦理修养的核心概念,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力。

本文将深入讨论孟子意义上的“浩然正气”,对其内涵和影响进行细致剖析。

首先,孟子的“浩然正气”指的是一种较高的伦理修养水平,即人们应该具备自觉遵守法律、义务和道德,不断改进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建立一个良性的社会环境。

孟子在《孟子》中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指导思想,强调必须从自身做起,倡导全民献身公益,为促进社会发展和推动时代进步而努力。

此外,孟子认为“浩然正气”也意味着崇尚仁义。

孟子深知仁义道德会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因此他提出要养成“以礼待人,以义劝人”的原则,实现“以智训人,以仁保民”的使命。

他认为,具备这种仁义精神的人必须坚持自己的初心,努力改善自身的修养,使自己的道德质量得到提升,从而促进社会进步。

再者,“浩然正气”是孟子伦理修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一种正义、平和、善良的生活态度。

孟子认为,人们要以宽容、慈爱、勤奋、恪守信用等为核心,拒绝私利,坚守公益,才能创造良性社会环境,这就是孟子所言的“浩然正气”。

最后,孟子所谓的“浩然正气”还表明要坚持追求理想、真理和平等。

孟子主张,理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真理能够改变世界,而平等的本质正是对每个人的尊重和自尊。

他曾说过:“止暴制乱,止非义,止苛政,举止自重”,从古至今,都像是在呼吁每个人应该追求正义,坚持平等的原则。

总之,孟子的“浩然正气”是他伦理修养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有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孟子提倡自觉遵守法律、崇尚仁义,发扬仁德,勤奋拼搏,坚持追求理想,以实现社会公平为目标,向全社会发出倡导正义的号召,从而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进步。

孟子浩然正气的理解

孟子浩然正气的理解

孟子浩然正气的理解
孟子所倡导的浩然正气是一种道德品质和精神力量的体现,它强调了正义、道德和人性的高尚。

以下是对浩然正气的理解:
1. 正义和道德的坚守:浩然正气强调了对正义和道德的坚守。

孟子认为,一个有浩然正气的人应该坚持正义,遵循道德准则,并在面对不公正和邪恶时敢于挺身而出。

2. 内心的善良和仁爱:浩然正气不仅体现在行为上,更重要的是内心的善良和仁爱。

孟子认为,一个有浩然正气的人应该具备善良的品德,关爱他人,并愿意为他人的幸福和利益付出。

3. 精神的坚韧和不屈:浩然正气还包括精神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品质。

面对困难和挫折,一个有浩然正气的人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意志,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和困境。

4. 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浩然正气强调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和担当。

一个有浩然正气的人不仅关注自身的利益,还关心社会的发展和公共利益,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浩然正气是孟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涵盖了道德、精神和行为等方面的要求。

浩然正气鼓励人们坚守正义、培养善良品德、具备坚韧精神,并对社会负起责任,它是一种高尚的道德追求和精神力量的象征。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浩然正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浩然正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浩然正气唐代早朝。

图为《清陈士倌圣帝明王善端录册‧唐太宗三》有朋友曾经问我:当代中国,最缺少的是什么?我回答说:“浩然正气”。

然而,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我们的祖先一直倡导“养浩然正气”,做顶天立地的“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一身正气为人师,两袖清风能生威”;“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正气满乾坤”。

这种浩然正气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的重要源泉。

王冕《梅花图》纸本水墨纵31.9厘米横50.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2400多年前的东方哲人孟子对此有过精辟论述。

有人问孟子:“先生,您擅长什么?”孟子回答说:“我善养浩然之气。

”那么,什么是浩然之气?孟子说:“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

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意思是说,这浩然之气啊,最正大光明,最刚劲有力,用正直去培养而不加以破坏,就会充塞天地之间。

浩然之气,是与道义相匹配的。

如果失去道义,这气也会随之消失。

浩然之气必须依赖长期的循道义而行才能培育而成,绝非一时的偶尔行义可成功。

养成它不易,破坏它却很简单,只要心一不正,马上就完。

王冕《墨梅》养浩然正气,可做到:“心正、身正、左右正、朝庭正、天下正”。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唐太宗奉天重道,修身养德,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

他亲眼目睹隋朝的兴亡,常以隋朝亡国之君隋炀帝作反面教材,警诫自己及臣属,克己奉公,廉洁自律,走光明正道。

唐太宗居庙堂之高,却心系黎民百姓,常思“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他虚怀若谷,谨记“逆吾者是吾师,顺吾者是吾贼”的古训,听得进不同意见或反对意见。

他慧眼识人,善于用人,朝庭上下,人才济济,各尽其能。

遇有天灾人祸,他总是先责自己,敬天求神,大赦天下。

唐太宗的各项善政,使百姓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天下太平,四海宾服。

孟子“浩然之气”思想浅谈

孟子“浩然之气”思想浅谈

孟子“浩然之气”思想浅谈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战国时期儒家杰出的代表人物,“浩然之气”是他道德意志和道德目标修养的最高境界。

简要概述了孟子“养浩然之气”思想的形成,对其内容性质、修养方法以及西方文化中的有关现象进行了大致讨论,最终回归中国哲学史,对其意义进行了阐发。

标签:孟子;浩然之气;道德修养孟子作为继孔子之后儒家的杰出代表人物,面对战国时代七雄割据争霸天下的动荡不安和道、墨两家激烈的学术竞争,在继承孔子和稷下黄老学派学说的基础上形成了其独特的伦理道德气论思想——“浩然之气”说。

孟子该观点的提出,既指明了一条前所未有的道德意识修养之路,也在中华文明史上树立了一个无比崇高的伟大精神目标,供炎黄子孙世代瞻仰效仿。

一、“浩然之气”思想的形成来源中国哲学史中有关于“气”的思想,早在孟子的“浩然之气”说提出之前就已存在,其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

《国语·周语》中记载:“幽王二年,西周山川皆震。

伯阳父曰:‘周将亡矣!夫天地之气,不失其序。

若过其序,民乱之也。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由此可见,关于“气”的论述最早当归为周代道统。

继周代道统之后,《易传》中的阴阳二气感应说、与古代卜筮活动相关的望气占气说等观点都为孟子“浩然之气”思想的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值得强调的是,这些观点中的“气”尚且局限在自然之气的范围内,还未达到精神的层面。

真正为孟子“浩然之气”说提供主要理论思想依据的是孔子的“血气三戒”说和稷下黄老学派的“精气说”。

《论语·季氏》中记载:“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有关“血气”的观点并不是孔子学说的主要内容,其性质也应归为自然之气一类。

但孔子针对于此观点阐发的通过人的理性去控制自然本性的思想,无疑为之加上了一层伦理道德的色彩,对孟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稷下黄老学派的“精气说”一向是学界公认的孟子“浩然之气”思想的直接来源。

浩然正气是什么意思

浩然正气是什么意思

浩然正气是什么意思浩然正气是什么意思浩然之气指刚正不阿的浩然之气。

这种精神源于高尚的情操和理想,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

也就是大义凛然、正气凛然、一身正气的缩写。

浩然之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更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

但是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却背道而驰了,因为他们没有坚持自己心中所追求的东西。

从小到大,我们受到的教育都是把一些高尚的思想灌输给我们,以此让我们知道该怎样做人。

因此每个人都被教育要坚持一种“浩然之气”。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逐渐地认识到:一个拥有“浩然之气”的人才是最完美的,他可以顶天立地,可以正直无私。

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坚持一种“浩然之气”,它可以使人的气节得以发扬,它可以使一个正直的人感觉良好。

如果没有“浩然之气”,一个人就算外表再强悍,那也只是个纸老虎。

这样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只能一事无成。

拥有“浩然之气”就等于拥有了人类一切高贵的品质,拥有了与别人平等对话的权力。

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但必须伟岸。

同样,可以不聪明,但不可以不善良。

这就是“浩然之气”的力量。

一个有志向的人,可以不必生活奢华,但必须衣冠整洁。

一个有抱负的人,可以不必功名显赫,但必须诚信无欺。

一个有道德的人,可以不必千万家财,但必须富足心灵。

一个人,无论你多么贫穷,多么富有,只要他有了“浩然之气”,便会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美丽世界。

就像歌里唱的“长路漫漫任我闯,心中有了信念,心胸更宽广,斗志越昂扬,热血越沸腾……”一个没有“浩然之气”的人,即使外表多么光鲜亮丽,内心都是黑暗的。

他没有希望,即使身处逆境,也不会奋起拼搏,更不用说把握机遇了。

“浩然正气”是宝贵的,它可以升华我们的灵魂。

拥有“浩然之气”的人是自信的、从容的,而缺少“浩然之气”的人则是怯懦的、浮躁的。

“浩然之气”,不仅属于古代君子,更属于当今志士仁人。

有了“浩然之气”,我们就会拥有精神上的制高点,就不会让心灵走向阴暗,就能够挺起胸膛来生活。

拥有“浩然之气”,需要个人经历磨难而不消沉,遭受不幸而不放弃,需要勇敢地面对一切。

浅谈浩然正气

浅谈浩然正气

浅谈浩然正气201409948345 王瑞凡指导教师吴金花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是随着这个人的知识水平的逐渐提升,社会见闻的逐渐增多,社会环境的影响日渐丰富,而逐渐形成的,并且很多时候,思想还会随着一些环境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

当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有的善,有的恶,有积极向上的,有消极厌世的,有对社会发展不利的.而一个人的思想的形成主要受限制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环境,所以要形成良好的思想,我们就必须要重视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作为影响巨大的思想家,孟子所生活的时代正好处于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仅战争发生的频率最多,而且思想流派众生,完全可以用“百家争鸣"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所以孟子的思想观点在这一时期形成,是有其根本性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虽然在当时孟子的思想观点没能够在统治者当中得以应用,但是并不影响他的思想被许多有志之士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注重个人气节而自己的思想观点又不被统治者重视的有识之士,所重视。

而在孟子的所有思想观点中,最为精彩和受人赞誉的就是人要“养浩然正气”,正是“浩然正气”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孟子的思想得以提升到一个更加受人敬仰的高度,不仅仅对当时的仁人志士影响巨大,而且对当代国人的精神品质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一、浩然正气的基本概念历史上公孙丑曾经问孟子,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从这一历史故事我们可以这样给“浩然之气”定义: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这应该是对浩然之气的最贴切的定义,可以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浩然之气”的精髓。

[原创]谈《孟子》的浩然正气

[原创]谈《孟子》的浩然正气

[原创]谈《孟子》的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问“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正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

必有事焉,而勿忘,勿取长也。

无若宋人然。

宋人有闵其苗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超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则,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公孙丑说:“请问夫子你长于哪一方面呢?”孟子说:“我善于分析别人的言语,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是浩然之气呢?”孟子说:“这很难用一两句话说清楚。

这种气呀,极端浩大,极端有力量,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加以伤害,就会充满天地之间。

不过这种气必须与仁义道德相配,否则就会缺乏力量。

而且,必须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才能生成,而不是靠偶尔的正义行为就能获得。

一但你的行为问心有愧,它就会缺乏力量了……。

”浩然正气是一种顶天立地的精神。

是奠定了一个人做人、做事、做官的基础。

有了它歪风邪气就不能侵蚀。

做人就能明辨事非,仁义为先;做事就能处于公心,不存私念;做官,就能坚持真理,坚持原则,站得正、行得端,不行沽名钓誉之事,不做劳民伤财之事,不贪图虚假浮夸之功。

做人清清白白、坦坦荡荡,做事堂堂正正、不偏不私,做官刚直不阿、两袖清风。

使自己无愧于天地正气,无愧于人间正道。

浩然正气是一种恬淡从容的心境,就是要用一种超然的心态看待眼前的一切,不已物喜,不已己悲,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始终固守恬淡从容的心境。

真正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沉得住气,宽得下心,干份内的事、干有利于造福人民、造福于子孙后代的事、干有效的事。

在荣誉面前保持一颗平常心,在事业面前保持一种使命感、责任感,遵循客观规律,不急于求成,用超越功利的境界,干出功在当代,利泽千秋的伟业来。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浩然正气”这个概念出自中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孔子,他在《论语》中提出“孝悌忠信,仁义礼智,浩然正气”。

它是一种客观且宏观的社会秩序,也是社会最终形成的秩序,具有和谐统一的意义。

浩然正气是一种“以礼讲智、崇德慎行”的理念,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人们应当以仁义为本,以道德为根,以宽容合理的态度来管理社会关系,以追求谦和的态度来解决社会矛盾。

浩然正气可以让人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和谐,在社会上拉开仁义智慧的天幕。

浩然正气所表达的,不仅是以道德支撑社会主义,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团结协作,以礼待人,以德服人,以智圆谦,表现出众人的智慧和美德。

当社会责任,公平正义,荣誉正道的价值观被体现在每个人的行动和思维之中,浩然正气便能在个人及社会中得以充分发挥,起到和谐统一的作用。

浩然正气要求人们服从职守和社会准则,同时要表现出谦虚谨慎的态度,要让仁义礼智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

浩然正气究竟是什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首先,浩然正气意味着责任感。

人们应当有责任感履行权责,坚守承诺。

担当不仅是个人义务,而且是国家义务,是重要的社会责任。

因此,要全心全意服务社会,把自己的本分做好,去表现自己的责任感。

其次,浩然正气意味着和平与团结。

我们要坚持宽容、团结、合作的精神,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去看待别人,坚持正义,反对暴力,团结一致,以和气谐的态度处理冲突,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浩然正气意味着自律。

一个人要以最大的自律去管理自己,自律是一种美德,是支撑人们在任何环境中正确行事的基础。

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遵守社会的法则,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以一贯的行动宣扬正气,营造和谐的气氛。

自古以来,浩然正气是我们古代文化遗产最珍贵的宝物之一,在现代社会,也是一种文化意识,能够引导人们谨慎行事并以道德支撑社会。

孔子说,“人之不贤,其止乎?”社会的和谐统一,贤达的人才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以浩然正气引领大家去崇尚良知,实现自身价值,共创美好社会。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

对浩然正气的理解浩然正气是一种传统的文化理念,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文化传统,受到许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

浩然正气是以正义正气为基础,以崇尚正义、高尚情操为宗旨,倡导仁义之道、以德治国、一心见贤的理念。

它强调以正气行事,以正义兴国,以险为先,真实无伪,正大光明,广泛弘扬大义,倡导人与人之间“谦厚、礼让、公正、平等”的关系。

浩然正气源于古代中国文化。

古代哲学家孟子认为:“以德报怨,以德立国”。

孟子的思想影响了中国历史上的许多文化思潮,其中最具突出的就是浩然正气。

古往今来,浩然正气的理念一直被大多数的中国人所接受和遵循,并被实践在中国历史上的每一个重大时刻。

浩然正气提出了很多理论,其中“以德治国”是最显著的。

这是指采用以仁义为核心的政治模式,以促进国家繁荣强盛,实现国家共同利益。

这种政治模式是以尊重人权,不搞任何不公正的竞争为原则,强调保护民众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稳定,创造安定的生活条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和达成共赢的发展目标。

此外,浩然正气还崇尚人的尊严。

它强调崇尚正义,尊重人权,注重道德修养,主张以真诚对待对方,保护良心,克制自私,把握节制,尊重教育,把青少年培养成一个诚实守信、有道德规范、有文化修养的有道德人。

此外,浩然正气还强调和平和友好。

它认为人们应该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社会矛盾,在处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时,要以维护和平为原则,不断谋求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使双方共同发展。

浩然正气的理念在当今社会仍然保留着其精神内涵,为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指出了积极的方向。

坚持浩然正气,就是坚持道义与正道,坚持仁义之道,坚持以正义兴国,坚持以大义行事,坚持公平正义,坚持尊重人权,坚持求真务实,坚持和平友好。

浩然正气无疑是力量源泉,是品格交友的护垫,是志存高远的激励,是智慧应众的引领。

唯有坚持浩然正气,才能有效消除社会矛盾,增强国家的团结和国家的稳定,实现国家的发展和国家的繁荣。

浩然正气说

浩然正气说

浩然正气说浩然正气说。

“浩然正气”是孟子关于品德修养的核心思想,是人的精神“脊梁”,是抵御歪风邪气的“屏障”。

很多人都喜欢“浩然正气”这四个字,总觉得人活在世上首先要有一股正气,这股气不但要有还要浩然,就是要盛大、宏大、、、浩然正气一般用来形容一种刚正宏大的精神,是一个富有创新思维的哲学概念,它对二千多年来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其次,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日积月累形成的。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宏大之气,人间正道之气,大义大德之气。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正气长存,则邪气却步、阴霾不侵;正气长存,则清风浩荡,乾坤朗朗。

要保持浩然正气,就必须“一日三省吾身”,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时时处处以激浊扬清、弘扬正气为己任,使正气日盛,邪气渐消,浩然正气也有利于鼓舞士气,激发活力,增强团结,凝聚合力。

浩然正气是一种顶天立地的精神。

是奠定一个做人、做事的基础,有了它歪风邪气不能侵蚀,做人就能明辨是非,仁义为先,做事就能处于公心,不存私念,站得直、走得正、行的端。

浩然正气是一种恬淡从容的心境。

用一种超然的心态看待眼前的一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为名利所累、不为物欲所惑、不为情感所动,做到每临大事有静气,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沉得住气,宽得下心,光明磊落,坦荡从容。

浩然正气是一种刚直正义的力量。

宋朝民族英雄文天祥写的《正气歌》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意思是说,浩然正气寄寓于宇宙间各种不断变化的形体之中。

在大自然,便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元气;在人间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民族处于危难关头时,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浩然正气201409948345 王瑞凡指导教师吴金花一个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它是随着这个人的知识水平的逐渐提升,社会见闻的逐渐增多,社会环境的影响日渐丰富,而逐渐形成的,并且很多时候,思想还会随着一些环境条件变化而不断变化。

当然所形成的思想观念,有的善,有的恶,有积极向上的,有消极厌世的,有对社会发展不利的。

而一个人的思想的形成主要受限制于当时的社会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所受教育环境,所以要形成良好的思想,我们就必须要重视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

作为影响巨大的思想家,孟子所生活的时代正好处于战国时期,这一时期,不仅仅战争发生的频率最多,而且思想流派众生,完全可以用“百家争鸣”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所以孟子的思想观点在这一时期形成,是有其根本性的历史原因和社会原因,虽然在当时孟子的思想观点没能够在统治者当中得以应用,但是并不影响他的思想被许多有志之士所接受,尤其是一些注重个人气节而自己的思想观点又不被统治者重视的有识之士,所重视。

而在孟子的所有思想观点中,最为精彩和受人赞誉的就是人要“养浩然正气”,正是“浩然正气”这一观点的提出,使孟子的思想得以提升到一个更加受人敬仰的高度,不仅仅对当时的仁人志士影响巨大,而且对当代国人的精神品质也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一、浩然正气的基本概念历史上公孙丑曾经问孟子,什么叫浩然之气,孟子说:这很难描述清楚。

如果大致去说的话,首先它是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其次,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反之,如果没有正义和道德存储其中,它也就消退无力了。

这种气,是凝聚了正义和道德从人的自身中产生出来的,是不能靠伪善或是挂上正义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从这一历史故事我们可以这样给“浩然之气”定义: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这应该是对浩然之气的最贴切的定义,可以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概括“浩然之气”的精髓。

假如一个人有了令人敬仰的“浩然之气”,那么当他面对外界的物质或者美色的诱惑、肉体或者生命的威胁的时候,他都会因为自己坚定不移的信仰,高山仰止的精神,而达到常人难以达到的忍耐境界,对待任何事情都会处变不惊,泰然处之。

“浩然正气”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气节,而是在多种精神品质的一种聚合体,是一种可贵的道德品质,是一种顶天立地的乾坤正气,是人天性中本来就具有的最为高尚、最为高贵的美德、情操和精神境界,是一种正大刚直的精神,随着时间的演变为最为高尚的正气、气节和节操,具体而言就是有正确的信仰和原则,有始终如一的言行,有坚忍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崇高的气节和情操以及不折不挠的意志品而历史上,一身浩然正气的典范,就是一直到现在都为无数人所敬佩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而文天祥的《正气歌》却是对浩然之气,民族气节最好的解释。

文天祥用饱满、怆然的语句描述道:“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於人月浩然,沛乎塞苍冥。

……”这是文天祥对于浩然之气的理解,他认为浩然正气一直充实于宇宙间,也是构成日、月、星辰、高山大河的一种元素;当社会天下太平、政治清明之时,便表现为祥和之气;而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候,便表现为仁人志士坚定不移的精神信仰,以及刚正不阿、宁死不屈的气节。

正是这种气节、信仰所依存的“浩然之气”,也才会让文天祥面对民族大义,不为高官厚禄所诱惑,不为死亡而畏惧,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

二、浩然正气应该怎样养成浩然正气的养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孟子强调“心勿忘”“勿助长”,由心所生,由正言、正行、正举扩而充之,充而养之,而后成之。

据此,孟子“养浩然正气”的方法可归纳为: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讲究循序渐进、配道与义。

1、重视道德修养的自觉性思想道德的修养,主要是靠人的自觉性,外力往往起不到关键的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内因决定基础,外因决定过程”。

孟子在提出自己的“浩然正气”论以后,他就认为,养成“浩然正气”需要的是每个人自身的自觉性,这是“养浩然正气”的基础。

人的一生会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也会遇到形形色色的诱惑,关键就在于当遇到问题时,自己的态度,如果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也要奋发向上,把恶劣的环境当作磨练自己的手段,那么这个人的思想观念就提升了一个层次,他的浩然之气就会增强,如果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会成为一个具有浩然之气的真正的大丈夫。

具有浩然之气的人,如果遇到严峻的考验,应该“舍生而取义”,宁可牺牲生命也不可放弃道德原则。

他认为通过长期的道德实践,可以培养出一种坚定的无所畏惧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所谓“浩然之气”。

2、配道与义,集义而生纵观孟子关于浩然正气的修养,主要提出“配义与道”和“集义而生”。

实际上概括起来主要就是首先要了解一种义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义,比如近现代的马克思主义,然后进行研究和探索,等自认为了解清楚明白之后,就要坚定的信仰,并为之付诸行动。

比如许多共产党人,为了实现马克思主义思想,而不断地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进行奋斗,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其次,要常做合乎于“义”的事情,这就是“集义”。

也就是说,为了实现自己的信仰,必须要经常做符合这个信仰的有意义的事情,甚至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当然信仰的主义,应该是正确的,而不应该是反人类的、错误的、邪恶的,比如已经被定性为邪教的“法轮功”,就是不应该被信仰的邪恶宗教教义。

养浩然正气就是主要综合这两方面的功夫,不可失之偏颇,缺一不可。

孟子认为任何人一生下来,天性本来都是善良的,但是如果不加以教养,而是放任它自行发展,而一旦“浩然正气”、良心失去、心灵就会失去把持,也就和禽兽差不多了,养成“浩然正气”也就无从说起。

3、讲究循序渐进孟子认为任何事情的成功,包括修养浩然正气都是需要前提条件的,而修养浩然正气的前提就是:勿助长,心勿忘。

所谓勿助长,就象我们常说的“拔苗助长”的道理,禾苗主要按照自然地生长习惯和生长规律进行生长,而种植禾苗的人,只要养树的人只要为禾苗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适合的生长条件即可,而禾苗到底长成什么样子,还是禾苗本山所决定。

而假如认为的想要提高禾苗的生长速度,采用拔苗助长的方法,是不可行,必须要遵循自然地规律,循序渐进才行。

所谓心勿忘,就是说修养浩然之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非一朝一夕之功,时刻在心里要牢记自己修养的标准与法则,需要长时间、持之以恒的努力和不断地自我提高的,只有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自觉、刻苦的磨练才能获得。

这一点在孟子的《孟子·告子下》当中有最好的解释:“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三、孟子“浩然正气”对后世的影响孟子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巨大,在其之后的历朝历代都有其教义的践行者。

并且这些践行者也真正做到了“浩然正气”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从古至今,有许多有志之士,为了心中的真理,为了人民的利益默默地奉献自己的青春、鲜血和生命。

这样的人数不胜数。

比如许多有志之士为了我国人民的大解放,为了建立一个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新中国,而抛头颅,洒热血,在所不惜。

这就是他们心中的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用人间最真诚的“浩然正气”践行者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真理。

他们的可贵之处,在于高尚的情操,在于不以一己之利为目标,在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赢得了无数后人对他们的尊敬与敬仰。

1、浩然正气对后世个人人格追求的影响两千多年来,孟子“浩然正气”学说,被许多有志之士所认可,在这一极其丰富的人生哲理的感召下,我国从古至今涌现出了无数具有高尚情操的划时代人物,他,他们在历史的轨道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者“浩然之气”的真谛。

比如践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价值观的宋代名臣范仲淹,他就是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天下大同的“浩然之气”人生观。

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多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入侵,保卫了国家的安全。

也正是他的一身浩然正气的坚定信念,才使得他会抛弃小家的利益于安危,即使牺牲生命也要维护国家安全的凌云壮志得以践行,他的远大理想和胸襟,即使在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坎坷的人生旅途中,也总是能够出淤泥而不染,同浊流而不污,泰山压顶不弯腰。

当然像范仲淹这样的有气节的历史名人还有很多,他们有的扶危济困,为民除害;有的执法如山,匡正祛邪;有的保家卫国,血洒战场。

在他们的身上,无一不是以坚强的人格精神,追求自己的理想,“浩然正气”在他们的身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也成为更多的后代人所积极学习的榜样。

2、浩然正气对后世立身处世的影响屈原是我国著名“忠”的代表,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主张改革弊政,抗击秦国挽救自己的国家,所以他在《离骚》中发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的叹息。

当自己的政治抱负难以实现,而祖国无奈沦丧的时候,他满怀的忠愤难以宣泄,远大的理想难以伸张,所以,他在极度怨愤中带着对世事的无奈,投汨罗江而死。

他的忧国忧民的胸怀,感天动地的伟大人格,感动着一代代有识之士,感动着无数善良的人们,他的精神,已经毫无疑问的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高尚精神象征,一直为历代的人们所敬仰和赞颂。

历史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伟大的历史巨著,为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屈辱与痛苦,在人生的低谷阶段,以超然的精神忍辱负重用自己的心血,完成了让人敬佩的历史名作,使后人能够看到一段真实的历史,为后人留下了一部研究历史的伟大巨作。

践行孟子“浩然正气”更为出名的历史人物,当然应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和民族英雄文天祥。

文天祥在被捕后,他的气节令元军的统帅敬佩不已,所以多次派人进行劝降,许以高官厚禄,甚至是以家人的安危与团聚相威胁,但是文天祥高雅的民族气节,使他在面对诱惑与威胁的时候,能够坚贞不屈,真正做到了“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在历经两年的牢狱囚禁之后,元军统帅最后在无奈之中,处死文天祥。

在文天祥慷慨就义后,人们在他的腰带上发现他所写的遗言:“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以后,庶几无愧。

”文天祥的慷慨悲歌,充分证明了他是拥有“浩然正气”的典范与楷模,他伟大的气节、高贵的精神品质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

四、浩然正气在现实中的意义浩然之气不仅仅对于古代仁人志士有意义,放在当代也一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青年一代需要培养浩然正气。

众所周知,一个人所具有的浩然之气并不是靠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

需要靠长时间的学习以及所处人文环境氛围的影响,才逐渐形成的。

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民族,最大的希望就是青年一代,他们是整个民族的未来,肩负着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重任,所以青年一代的素质与思想观念,关系着民族的未来方向,关系着国家的兴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