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养浩然正气 固培做人之本

合集下载

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请思考个人、社会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意义

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请思考个人、社会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意义

读《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请思考个人、社会提高道德水平的重要意义先哲孟子云:“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嫌于心,则馁矣。

”这句话向我们说明了“浩然之气”的内涵和特征等方面的特点,表现出孟子对人的思想修养方面的重视。

一、何谓浩然之气第一,“至大至刚”,充满在天地之间,一种十分浩大、十分刚强的气。

其“大”,已至无可再大,充塞天地、宇宙之间。

“大”,博也,宽广也,无边无际也;“刚”,坚也,牢固也,始终如一也。

如果联系庄周“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等意象,可理解为“无限”:比一切都大,乃“无限”也,这指“量”;比一切皆“刚”,也是无限,指“质”也。

这是一种“量”与“质”、内在与外在都无限的境界,以至大到无可附加。

第二,“配义与道”,这种气是用正义和道德日积月累形成的,这种气和道德意识紧密结合在一起,反之,和道德的招牌而获取的。

义与道相生相存,而且是“集义所生”。

如果缺乏道德意识,或者因为做了于心有愧的事而损害了道德意识,立刻会感到气馁。

培养浩然之气的过程也就是加强道德正义的过程。

“至大至刚”是“浩然之气”的特征性描绘,“配义与道”是“浩然之气”的本质性揭示。

但用“配”字,说明“浩然之气”还需要性格、气质方面的因素,不完全是由“义”、“道”所决定的,但无疑“浩然之气”需要“集义”而生。

由此我们不难理解,所谓浩然之气,就是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

二、“浩然之气”在人生方面的体现“浩然正气”体现在人生方面,就是“居天下之广居(指仁),立天下之正位(指义),行天下之大道(指仁义之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此谓“至大”也。

孟子认为,一个人有了浩气长存的精神力量,面对外界一切巨大的诱惑也好,威胁也好,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达到“不动心”的境界。

也就是孟子曾经说过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与“舍生取义”一起可谓“至刚”也。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常养自身浩然正气!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常养自身浩然正气!

存好心,说好话,做好人。

常养自身浩然正气!我为何推崇儒家法门,并不是说只有儒家法门是唯一的正法。

而是因为儒家法门讲究从做人做起,自律修身,常养自身浩然正气;不尚玄幻,不拜鬼神;这些都暗合天道,这也是修炼任何正法的基础。

实际上这就是真正的修行大法。

是从世事中来磨炼以达到修身正己之目的,身正、心正则浩然正气充盈,有此为基础在机缘成熟时一经点化则立马超凡入圣。

其果位何止仅仅位列仙班呢。

解脱轮回跳出三界也就在此时。

即使此生未逢机缘没有受到大德点化也能尽享人天福报。

修儒家法门可从师可自学,其经典系统而完备,非常适合在大众中普传;修儒家法门可完全不用担心被邪灵入侵而着魔。

天道最公而自佑其善根,我们可以从世上的表象来看,自孔子以来两千多年其子孙繁衍不绝并受历朝历代的尊崇,这种福报在人类历史上是罕见的。

使在现在,孔子也被推崇为世界公认的对世界人类影响最大的百位名人中的首位。

自己民族的祖宗圣人、人天导师在被自己的子孙唾弃否定的同时却被其他民族最为推崇,我们自己做何感想?看现在中国现状唯钱是图、唯利是图、精神空虚、道德伦丧;连最基本的人都做不好,还妄谈什么修仙修佛服和痛苦,也有害怕与恐惧。

它们的智力和理性比人差多了。

他们没有分析能力,不会讲究策略。

只是它们有一些鬼通和小神通比人强而已,它们是只凭感性来支配自己的东西。

人与魔的斗争为什么总是人被动?不是人的能力比他们小,而是因为不了解它们。

人如果了解了它们就能制服他们。

因为人不仅有远超它们的智力还拥有克制它们的力量!每个人都有。

只是以前我们不知道而已。

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了它们怕什么?它们最怕宇宙间至刚至正的阳刚之气!这种阳刚之气一出,轻则邪魔如烈焰焚身、重则即刻灰飞烟灭!!!(不是有很多网友想知道我是用什么方法斩妖除魔的吗?就请注意了)光知道理论还不行啊?要知道如何运用才是真的。

首先,我们要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这一点阳刚之气。

这是每个人生来就有的。

它不仅是我们的身体之本,更是我们的灵体之源。

养浩然之气,育廉洁之风的文字

养浩然之气,育廉洁之风的文字

养浩然之气,育廉洁之风的文字
1、执政以廉为本,为官以勤为先。

2、做人一身正气,为官一尘不染。

3、名位利禄皆为身外之物,品格事业才是立身之本。

4、清正在德,廉洁在志。

5、党的事业重如山,个人名利淡如水。

6、有公德乃大,无私品自高。

7、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如鸿毛。

8、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9、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10、处事要公,公生明;律己要廉,廉生威;待人要诚,诚生信;工作要勤,勤生效。

11、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

12、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13、贤能兴家,廉可避祸。

14、权力和廉政相加等于服务,权力和贪欲结合等于自毙。

15、职权,对廉洁者是一根人生的拐杖;对贪婪者是一把自刎的利刃。

16、戒贪,求心安理得;慎行,为正人君子。

17、心底无私天地宽,一生一世不翻船。

18、牢记宗旨,永葆本色。

19、人才是压出来的,高效率是严出来的。

20、不给别人一点送礼的由头,不给自己半点腐败的念头。

人的修养与浩然正气

人的修养与浩然正气

人的修养与浩然正气人的浩然正气是从哪里来的?孟子不厌其烦地教导人们如何修身养性,并用大量的实例来说明如何做人的道理。

其中,让世代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分子深受影响的莫过于“浩然正气”一说了。

弟子公孙丑问孟子擅长什么,孟子回答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 孟子说:“我能辨别各种言论,我善于培养我的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什么是浩然正气呢?孟子进而解释道:“难言也。

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

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孟子·公孙丑上》)。

很难说清楚的。

作为一种气,它最为盛大,最为刚强,靠正直去培养而不去妨害它,这样就会充塞于天地之间。

它作为一种气,要用义与道来充实;没有这些,它就会萎缩。

它是通过不断积累义而产生的,不是偶然的义行就能取得的。

如果行为有愧于心,气就萎缩了。

孟子通过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来说明培养浩然正气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

那么,人应该如何培养浩然正气呢?做一个坚守儒家教义的人孟子所言之“气”,其“原料”完全来自儒家学说的基本教义。

一个人笃行儒家教义,靠的不是一两次自发的偶然行为,而是需要永不懈怠的终身努力。

因而,孟子的浩然正气说本身带有强烈的宗教性质。

从这个意义上说,儒家学说就是关于“人”的宗教。

孟子所构建的人学体系,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儒学教义的人文化,亦即儒家学说的基本教义与“人”学相对应的体系化。

首先是对人心的定位。

孟子强调人要有纯真的赤子之心,也就是说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失去“本心”,只有源于本心的“性”才是善的。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真正的君子,是不丧失其婴儿般纯真天性的人。

孟子认为,人只有守护好自身的善性才是做好一切事情的根本。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

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

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作者:薄方林来源:《华人时刊·校长》2014年第09期和谐社会的建设需要和谐的教育,开放社会的发展呼唤开放的教育。

校务委员会作为南京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教育管理的一项创新举措,不仅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也是新形势下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推进开放办学的现实需要,更为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新型政校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汉江路小学的实践证明:依靠校务委员会的帮助,我们走过了建校初期的重重坎坷;依靠校务委员会的支持,我们完成了校园水文化的建设;依靠校务委员会的努力,我们获得了家长社会高度认可的良好口碑。

可以说,校务委员会是校长负责制下民主办学的新抓手、新途径,促进了我校“学生健康发展,教师成功发展,学校和谐发展”办学理念的有效实施。

我们一起创造学校汉江路小学是鼓楼区河西地区的一所新建学校。

2006年9月刚创办时,这所在周边3所名校办的分校包围下的新学校,只有九名年轻教师,学校日常运转都困难。

招收了100多名学生,可第一学期就有30多名学区生择校转出。

怀疑、质疑……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在最困难的时候,南京市开展了校务委员会试点工作,校务委员会成了支撑学校的重要力量,家长和我们一起建设着学校。

学校运动会,家长是裁判员;音响系统没老师懂,家长主动担任了调音师;元旦庆祝会,家长是设计师兼化妆师;集体舞比赛,家长是司机、摄像和场务。

重重困难的克服,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办好一所学校需要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

一所好的学校,不仅是校长的、教师的、学生的,也是家长的。

在我校的校务委员会中,有教育专家、社会贤达、政府官员,还有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它的构成就决定了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凝聚多方的社会力量,共同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

我们开放管理的流程,倾听各界的建议,让家长、社区参与到学校建设中来,最大限度的开发家长、社区的力量,一起创造学校!我们一起管理学校管理既是宏观的,又是微观的。

既要有远景,有规划,又要有措施,有抓手。

讲正气,是立人之本

讲正气,是立人之本

讲正气,是立人之本《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正气”的解释是指:光明正大的作风或风气、刚正的气节;气节指坚持正义,在敌人或压力面前不屈服的品质;刚正指刚强正直。

由此语义解释可概言之,正气是指光明、正大、坚强的气节、作风和品格。

古语讲:“正者,正也。

”即是说,为政者须行为端正,心地纯正,办事公正,一身正气。

古语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指凛然不可侵犯的浩气、见义勇为的豪气、宁死不屈的骨气和敢于较真碰硬的勇气。

一部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是一首气壮山河的正气歌。

大家从学生时代就熟知的屈原、岳飞等,就是我们民族的正气之魂。

中国共产党根据不断变化的实际和实践的新要求,曾在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揭示和赋予讲正气特有内涵。

毛泽东指出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倡导“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高尚品质;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了“四有三讲两不怕”的精神;江泽民提出“三个代表”;胡锦涛提出“八荣八耻”,这些指引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思想都给讲正气赋予了新的内容,把中华民族的讲正气的优良传统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就是共产党员中涌现出的光辉典范,他们的正气, 是民族的正气,时代的正气。

每个员工只有像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先烈那样善养浩然正气,才能立得正,行得端,遵好规,守好节,从容面对各种诱惑、风险和考验,自觉接受他人的监督。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正气呢?一是要常思贪欲之害。

人的一生是欲望不断产生和满足的过程。

然而,欲望有良莠之分,有正邪之别。

如求知欲、成才欲、事业欲有利于社会发展和个人健康成长,应当加以提倡,而权力欲、金钱欲、美色欲等,则属贪欲之列,必须加以抵制。

所以戒除贪欲○1要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追求,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模式。

只有追求崇高,才会有亮丽的人生。

○2要时刻做到不为所动。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种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以各种方式、各种渠道侵蚀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带来了诸多的诱惑。

孟子:养浩然之气,塑造理想人格

孟子:养浩然之气,塑造理想人格

孟子:养浩然之气,塑造理想人格大道知行2020-09-10 09:48《孟子》作为一部重要的先秦儒家著作,不仅集中反映了孟子本人的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还反映了孟子对于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理念。

孟子一生多半在周游列国中度过,晚年退隐返乡,与弟子万章等人一起著《孟子》七篇。

作为儒家经典,《孟子》一书积累了孟子的毕生思想精华,阐述了儒家理想中关于如何成为君子,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价值的深刻道理,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

01坚守精神高地孟子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坚守精神世界的批判维度,坚持道不同不相为谋,充分彰显出其人格魅力。

首先,正直笃行。

孟子周游列国,以“王道”“仁政”等学说游说诸侯针砭世事,在手握大权的国君面前,没有丝毫奴颜媚骨,而是正直笃行,气宇轩昂,与君主对论,论辩滔滔,宏大深刻。

在孟子看来,君王诸侯与民众生来都是平等的,而真正值得尊重的是仁德道义,只有人格的高贵才能傲然独立。

所以,无论面对梁惠王、齐宣王,还是滕文公、邹穆公,他从来不屈膝臣服,那种“万物皆备于我”“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气度和风范,为人所敬仰。

其次,仁政为民。

战国时期群雄相争,孟子主张统治者靠道德的力量统治天下,实行仁政,提倡贵民、爱民、保民、养民、教民、乐民等民本思想,强调“法先王”“与民同乐”“推恩”“轻徭薄赋”“养民施教”,然后才可以为民父母。

这也是孟子独特人格所在。

这不仅为后世有为的统治者提供了治国的基本方略,其中所蕴含的民主思想更具有超越时代的价值而为后人所称道。

最后,舍生取义。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他不仅用这条标准来要求自己,还以之教化君王。

他以儒者的智慧和担当,向梁惠王阐述了国君应以“义”为先,才能使百姓信服的道理。

同时,告诉人们,无论是君王,还是普通百姓,要在做事的时候遵守“义”的原则,尤其是在“义利冲突”时,一定不能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而丧失了人的尊严与道义。

养浩然之气 正做人之本

养浩然之气 正做人之本

养浩然之气正做人之本作者:景芝玉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20年第09期一所学校的文化和基因决定了学校的成长样态,学校文化既体现在学校成员的价值取向和思想观念上,更体现在学校成员的行为活动中,还表现在学校显性和隐性的规章制度上,也蕴含在学校的各种符号和物质产品中。

学校文化的价值必须通过一定的外显形式表现出来。

对此,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星城小学基于文化管理的“养正教育”学校特色,对学校养正育人文化进行梳理、探究,以凝聚学校的发展动力,规划、引领学校在新时代实现新发展。

为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办学理念,进一步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现特对“养正教育”理念作出阐释以促进实践与探索。

“养正教育”的理念体系“养正教育”的提出首先,“养正教育”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易经·蒙卦》中提出“蒙以养正,圣功也”,“养正教育”思想体现了教育的本真和教育的最基本途径,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古代人民的教育智慧。

其次,“养正教育”符合小学教育的特点。

小学教育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根基和起点,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为小学生打下根基。

因此,實施“养正教育”,及早地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符合小学教育的特点。

再次,“养正教育”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

我们根据学校历史、教师队伍、学校管理风格、办学特色等方面的情况,明确提出“养正教育”的学校文化整体定位,并在教育专家的帮助下进一步凝炼学校文化的内涵,提升学校文化的理论层次,构建和完善操作体系,使“养正教育”成为一条清晰的、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的文化主线。

因此,“养正教育”既是亘古千年历史弥新的文化精华,也契合当今时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养正教育”既体现出教育的普遍价值追求,又切合学校个性化办学目标;“养正教育”既回应了社会和家长办学人民满意教育的诉求,又是星城小学特色发展和内涵发展的需要。

“养正教育”的内涵“养正教育”,是指学校依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小学生的年龄特征,通过以知养正、以情怡正、以规矩正、以行践正,以文显正,努力践行“童蒙养正,以正育人”的办学理念,倾心培养内涵博雅、气质高雅、举止优雅、语言文雅、文章典雅的新时代好少年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

为官清廉须“三养”

为官清廉须“三养”

为官清廉须“三养”作者:刘建明来源:《领导之友》2014年第01期清正廉洁,是领导干部的必备之德,是领导干部执政操守的核心,是应有的基本政治品格,是从政道德的原则和底线。

我国历朝历代对官员的清正廉洁都有明确要求。

所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就是这个道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自觉遵守廉政准则,既严于律己,又加强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的教育和约束,绝不允许以权谋私,绝不允许搞特权。

对一切违反党纪国法的行为,都必须严惩不贷,绝不能手软。

在世情、国情和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领导干部要保持清廉之身,永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必须做到“三养”。

一要养心。

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五光十色,绚丽多姿,其间充满着美好,也充满着诱惑,权力、名利、美色常令人心旌摇荡,难以割舍,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被其俘虏。

因此,面对种种诱惑,领导干部务必要自觉强化内心定力,保持淡泊情怀,坚守平和之心,练就一种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心态,拥有一种得之不喜、失之不忧的气度,学会以平静之心对己,以平稳之心处事,以平常之心对名,以平淡之心对利。

只有这样,才能在权力诱惑面前,淡定从容,泰然处之;才能在名利诱惑面前,不为所动,超然洒脱;才能在美色诱惑面前,坐怀不乱,心如止水。

长此以往,必能让身心得到净化,境界得到升华,真正做到知足知止,节欲自守,自觉摒弃私心杂念,从而增强自身拒腐防变的免疫力,最大限度地降低腐败发生的风险。

二要养气。

古训所说的“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等等,都是讲一个人必须树立正气,必须有正义感,只有具有了浩然正气,才能行得正,走得直,做得端。

因此,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浩然正气是领导干部的精神支撑,也是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更是抵制歪风邪气的坚实屏障。

作为领导干部,要做到正义处世、正直做人、正派为官,就必须“善养吾浩然之气”。

当然,浩然正气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后天锻炼培养出来的。

领导干部要涵养胸中浩然正气,就必须在思想上时刻牢记宗旨,克己修身,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在行动上自觉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定,带头抵制歪风邪气的侵蚀和糖衣炮弹的袭击,切实做到不为名扰,不为利诱,不为色迷,从而不断聚积清正廉洁的正能量。

修身立志: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修身立志: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

修身立志:成大事者必须志存高远《论语》中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一个有道德的君子儒,而不要做缺德的小人儒。

”所谓君子儒,就是“以义为质”,把义作为人的根本,设身处地地为百姓的利益着想,为大局着想,为道义着想,在必要的时候,甚至要舍己为人,直至牺牲个人的生命。

这样的人身上自然有一股浩然正气。

有了这股正气,打仗时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说理说事时能直指人心,为政时能不令而行。

明朝的王守仁就是这样的一个君子儒。

在明朝的时候,田州岑猛曾经反叛,被朝廷派大军镇压,岑猛也被杀死。

但由于处理不当,不久叛军又死灰复燃,岑猛余党卢苏、王受等人重新纠集人马,打着岑猛的旗号,旋风般席卷了整个田州。

当时人心恐慌,便传言“岑猛并未死”,使局势更加复杂和危急。

田州的总督虽屡次派兵围剿,但总是不能根除,甚至有越来越坏的趋势。

彻史石金便趁机给朝廷奏本,诬告说:“田州的总督轻信少谋,安抚无术,应当换人前去处理这件事。

”明世宗便免去了他的职务,让王守仁接替他,任总督两广兼巡抚,即赴广西讨伐叛贼。

王守仁是个十分有名的学者,在整个中国文化史上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

他不仅在哲学上有极其重要的建树,他还很有政治头脑。

嘉靖七年(1528年)夏,他至广西,把平叛之事全部接手过来。

他见叛乱的势头丝毫不减,并相继波及思恩等地,如果不能及时遏制住这股叛乱风,就会影响广西全境的安定,甚至还会酿成当地土著人的大暴动,但在如何平息叛乱的问题上却有些犹豫不决。

多年来单纯使用武力镇压己经证明不是一条成功的路子,这样连年征讨也总非长治久安之计。

他想起当年诸葛亮平定南蛮时,用计收服孟获,终于使其心悦城服的先例,决心要效法其谋,改进剿为安抚。

于是,他修书一封,派遣使者送到田州,招抚卢、王二人。

对王守仁的大名,卢苏、王受早就如雷贯耳,此次闻听朝廷派他率大军征讨自己,更显惶恐万分,正在思谋如何逃进深山、以避锋芒时,却见王守广派人送来招抚他们的书信,这是他们所意想不到的。

卢苏与王受商议说:“他信中言辞恳切,并没有太加罪于我,只说前去谢罪,便可宽恕我二人的谋反,多年来和朝廷作对,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他们能够赦免我们吗?不知其中是否有诈?”王受也拿不定主意.但他说:“王守仁倒是讲信义之人,口碑不错,想来应该是可以信任的,不过,这终归是你我性命他关之事,不能只凭一纸片言,就盲目轻信,还是看看再说吧[”这时,有人趁机造谣说王守仁已调集数万兵马,准备一举歼灭田州的叛军,招抚只是缓兵之计,诳他二人前去受死而已。

王阳明:养正气,养浩气,养静气

王阳明:养正气,养浩气,养静气

王阳明:养正气,养浩气,养静气王阳明心学对现实生活有着极大现实意义,它将高高在上的圣人之学,引入寻常人之中,教导世人以“心向良知”为做人根本,以“知行合一”为处世标准,以“世人皆可为尧舜”为人生的目标。

正如王阳明诗中所云:道自升沉宁有定,心存气节不无偏。

知君已得虚舟意,随处风波只晏然。

现实生活中难免遇到挫折,如何度过危机,安度一生,或许从王阳明的良知智慧中能找到答案。

01向良知,养正气王阳明给儿子的家训中强调:“凡做人,在心地。

”做一个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好人,比什么都重要。

正如王阳明当年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权臣刘瑾,结果被逮捕入狱,受到严刑拷讯,几乎被折磨至死。

在流放地龙场被乡民攻击,但是王阳明依然相信善良。

他以德报怨,教化乡民,帮助当地人民建房、读书、耕种。

用实际行动,去改造周围恶劣的生存环境。

以良知之心,去克服所有的困难。

即使再辛苦,也不会动摇自己内心的善良。

恪守心中的道德底线,不去做任何危害别人的事情。

只有自己心向光明,内心才能有一份谁也夺不走的温暖。

只有这样自己的内心才会变得非常强大,任世间人性再如何险恶,我心自岿然不动。

02磨自身,养浩气通过效法古圣先贤,王阳明领悟到了一种独特的境界,他在磨炼中,“我”与万物融为一体,心胸洒落如光风霁月,获得了大智慧。

俗话说:“大磨得大道,小磨得小道,不磨不得道。

”这是很有道理的。

要想改变气质,使身心契合于“道”,勇于接受各种患难的磨砺,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因素。

面对困难,只有不再想到逃避,或希望生活会自己改变,而是敞开心胸,去深入体验所谓的痛苦,一点一滴地培养自己的耐心和意志,才能使整个身心素质发生脱胎换骨的改变。

普通人之心,就好像一面积满尘垢、锈迹斑斑的铜镜,要想恢复它能映照事物的光明本性,就必须先下一番刮磨的功夫。

03读经典,养静气古人云:诗书继世长。

王阳明家训的第一条就是:勤读书。

从书中吸取精华,对我们的人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只有多读书,读好书。

我们才能不断修正自己人生中诸多缺点。

善养浩然正气 固培做人之本

善养浩然正气    固培做人之本

善养浩然正气固培为人之本牡丹区财政局瞿晓妍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善养浩然正气,固培为人之本。

古人孟子主张“善养吾浩然之气”。

善养,就是用正义去培养,经过长期积累使正气逐渐生成。

浩然正气,就是说正大刚直之气。

浩然正气是一种情操,是一种理念。

发扬浩然正气,必是先有浩然正气荡乎于胸,然后才能至大至刚,顶天立地。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号召全党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应该看到,这种可贵的“气”是不可能与生俱来的,必须加以精心培养才能具备。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气、神”,才能抵制“灯红酒绿”的腐蚀,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和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才能真正树立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心胸坦荡,切忌患得患失,夯实正气之基孔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这里,孔子针对人生在少、壮、老三个阶段的不同情况,提出要分别警惕三处毛病。

其中“戒斗、戒得”对我们仍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戒之在斗”。

人到中年,容易争强好胜,搞得不好,既会影响身心健康,又会影响人际关系。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要有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精神,又要有宽容厚道、克己让人的态度。

人贵在保持一颗平常心。

要有自知之明、允许别人超过自己,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多想自己的不足。

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

有些不是原则的事,糊涂一些,谦让一些,既免除了不必要的麻烦,也能和别人团结共事。

“戒之在得”。

老年之时,有的人觉得人生苦短,来日无多,想趁机捞一把,所以贪得之心特重。

想“得”什么?无非是权位、名利、金钱、美色这些东西。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种所谓“五九”现象,有的即将离退休的老同志,腐化堕落,丧失晚节。

养生就是养出浩然正气

养生就是养出浩然正气

养生就是养出浩然正气展开全文养生就是养出浩然正气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体气是一个整体,天地是一个大体气,人是一个小体气,天人是相通的。

人活着就是一个气,所以人体的气就是体气。

人体不过两气,一类正气,一类偏气。

运动中的阴阳,相对稳定的那一面,就是体质正气,偏移的时候,就说它发生了体质偏气。

不管是偏于阴还是偏于阳,统称为偏气。

正气和偏气之间的运行,是一个从来没有停止过的消长运动,正气往前多一点,偏气就退一点,偏气进一点,正气就少一点。

但是相对来说,正气对偏气是有牵制作用的,不能允许它过于膨胀,这样呢,两气之间保持着一种很微妙的平衡关系。

一旦这种关系打破,偏气过偏,就成为了疾病。

而破坏这种平衡的重要原因,就是人们的自我伤害,打击了自己的正气。

中医有天人相应观,其实就是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嘛。

只有顺应天道而活,才能旺正气,保健康,延年益寿;相反,违背天道,偏气盛,疾病就来了,寿命很难长久。

但现在许多人偏偏是在逆天而行。

太阳爬上山坡了,晒着屁股叫你起床,你说你还没睡够。

为什么没睡够?昨天晚上太阳下山,暗示你应该睡觉,修养生息,复生气血的时候,你跑外面去喝酒,过夜生活了。

生活在一块土地上的人,本应该顺应四季,去收获这片土地生产的瓜果蔬菜吃,因为大地在特定的季节长出了这些作物,说明它是适合这个季节,这个地域的人吃的食物。

可现在呢,单吃应季的水果,许多人觉得单调,一定要吃外地运来的,或者冬天吃夏天的东西,才能满足胃口。

这种逆,造成了现代医学的免疫力低下,其实就是使偏气更偏了。

你放肆了偏气,等于把它推倒邪气那边去了。

所以首要的是树立起自己的正气,在正气很强大的情况下,偏气才不会受到邪气的干扰与诱惑,邪气就打不了你的主意。

我们祖先早知道这个道理啊:正气十足的人,半夜不怕鬼敲门啊。

人的体质不仅仅是躯壳啊,它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人体医学本身就是一部保护法,这部保护人体的法律制定的好不好,有没有道理谁来判定?你我都无法判定,只有天地、自然才有资格判定。

善养吾浩然正气

善养吾浩然正气

善养吾浩然正气善养吾浩然正气“浩然之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

“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夫志至焉,气次焉。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浩然正气,在今天尤为珍贵,因为它已然被功利、地位、金钱、女色、权谋、机变、妥协等等遮敝。

人立天地间,不可无气,尤其是浩然正气。

保持浩然正气,要做到“四自”形象上自重。

“君子恶居下流,天下之恶皆归焉。

”张敞是历史上一个有为的政治家,但是后人只记住了“张敞画眉”,不可不鉴。

清清白白做人,堂堂正正为官,踏踏实实工作,看重人生,敬畏历史,珍惜荣誉。

得意忘形之时,就是身败名裂之日。

思想上自省。

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加强党性修道,防微杜渐,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点滴养成,防患未然。

“没有思想的清白,也就不可能有作风上的廉洁”。

做到“一念之非即遇之,一动之妄即改之”,一念之恶不除,恶贯满盈之日不远。

纪律上自警。

警钟长鸣,国有国法,党有党规。

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

坚持道德底线,严守法律红线,把握人生安全线。

前车之鉴,认真汲取教训,举一反三,引以为戒。

王石有言:上山是目标,只有下山才是真谛。

安全下山,以守纪为前提。

工作上自励。

点点滴滴,向往崇高。

不参赌、跳舞,少应酬、打牌,干净干事,奋发向上,力争上游。

把精力用在学习上,用在工作上,用在事业上,激励自己不断进取,回首工作业绩同样志气满胸。

工作上向上看齐,生活上向下比较,享受自己已经得到的,不去奢求飘渺的不该得到的东西。

监督上自觉。

有人监督是幸福的。

孔子曾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把自己的过错暴露在阳光之下,让自己时时有一种如芒在背,然后警惕其心,正大光明。

这其实是一种自救。

有的贪官出事之后后悔莫及:当初为何没人提醒?做到无不可对人示,无不可对人言,始为入境。

保持浩然正气,就要遏制欲望欲不可除,求可节也。

“食色,性也”,在名利、金钱、美色面前,要求每个人不生丝毫欲望,这不现实。

如何培养“浩然正气”

如何培养“浩然正气”

如何培养“浩然正气”孟子曰:“吾善养浩然之气”。

孟子所说的的这个“气”,指的是正气、勇气、毅力和信心。

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顽强的意志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

从孟子的成才之路看来,他靠的是自己的独立、自立自强的意志品质,在贫困的家境中,最后成为与孔子齐名的大学者。

从古人的经历,我们知道,意志品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是起着重要的作用的,所以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

在我看来,对于一名大学生,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是必要的,面对在大学生活中的种种诱惑,我们应如何在意志上战胜自己呢?下面我提出几点,这是我在培养自己意志品质是所做的:首先,我们要给自己树立一个目标。

一个人的人生一定要有目标,不管是小的还是大的,又或者是短期的或长期的,一个人如果没有目标,就没有他要为之奋斗的动力,便会懒惰散漫,浑浑噩噩的过日子,一生碌碌无为。

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要有远大的目标,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立志”。

在我们的学生时代,因为性格还不是很稳定,很容易对一些是事情没兴趣或只有三分钟热度。

当我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乏味时,又或者是对很多事情开始慢慢不感兴趣,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不能任由这种情况发展下去,我们要开始思考一下自己的人生究竟为了什么?我们到底有没有什么志向?我们要如何去对待眼前这些无所事事的时光,不要虚度光阴。

当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时,我们的目标就确立了。

新的目标又或者是被你遗忘了很久的目标就会让你觉得生活还是有希望的,带着你重新走属于自己的路。

目标就像一双无形的手,牵动着你的每一根神经,将自己引向一个富有魅力的世界。

有人说,定目标并不难,难的是要坚持。

其实我们都知道,在我们刚刚走进学校时,我们都会有一个个的目标,甚至开始构想我们心目中美好的理想蓝图。

然而在刚开始,我们还是能很好的为自己的目标在奋斗、在努力,但当我们遇到一些困难或挫折时,我们就会退缩,想一大堆放弃的理由。

所以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把自己的理想付诸行动,很多人都会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磨砺,或半途而废,或浅尝辄止。

《孟子》:养浩然正气俯仰无愧心地光明

《孟子》:养浩然正气俯仰无愧心地光明

《孟子》:养浩然正气俯仰无愧心地光明浩然之气《传习录》记载,有一次阳明的弟子陆澄问他:“有人夜晚怕鬼,怎么办?”阳明说:“这只是因为他平日里不能‘集义’,而心有所亏欠,所以才怕。

如果平日所行合于神明,又何怕之有?”夜里怕鬼,是很多人都有的心理现象,这一方面缘于人们小时候听的鬼故事、看的鬼电影,另一方面则伴随有民间鬼神信仰的成分,阳明则认为这是人们平日里不能“集义”,心不安理不得所致。

当然,本文所论,不在如何对治心鬼,而在由此引出孟子的“浩然之气”。

只要养得一身浩然之气,岂止在夜里是一个不会怕鬼的人,更是天地间俯仰无愧的大人。

孟子的弟子公孙丑曾问孟子,他最擅长什么,孟子告诉他说,“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知言”且不论,且看本文的主题“浩然之气”。

俯仰无愧天地间气不可言:难言也何谓浩然之气?孟子说,“难言也”,这个很难形容啊!很多人看到这里会觉得很惊讶,觉得孟老夫子是不是胡诌个什么浩然之气,不然弟子随口一问,他倒无言以对了。

其实这正是孟子修身工夫的得力处,正可见出他是真正下过工夫的,不是随口胡诌的。

只有真修到浩然之气的境界,见得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才知道它是不可思议,心不可思,言不可议,是无法用心思思虑、用言语表达的。

浩然之气“至大至刚”养气原则:配义与道浩然之气之所以“难言”,在于它不是一般的血气,而是“配义与道”的道气、义气。

孟子曾比较了北宫黝、孟施舍、曾子不同的养勇方法。

北宫黝是一味求胜:认为受了他人一点小委屈,就像在大庭广众被人鞭打了一般。

既不受平民百姓的羞辱,也不受大国君主的羞辱。

把行刺大国君主看得跟行刺普通百姓一样。

毫不畏惧诸侯,听了恶言一定回击。

孟施舍是无所畏惧,他说:“要把不能取胜看作能够取胜一样。

如果先估量了敌人的力量才前进,先考虑到能够取胜再交战,这是畏惧强大的敌人。

我哪能做到必胜呢?能无所畏惧罢了。

”曾子则是循理而动,他曾对弟子子襄说:“你喜欢勇敢吗?我曾在孔子那里听到过大勇的道理:反省自己觉得理亏,那么即使对普通百姓,我也不去恐吓;反省自己觉得理直,纵然面对千万人,我也勇往直前。

养我浩然正气总结

养我浩然正气总结

养我浩然正气总结引言养我浩然正气是每个人都应该追求的目标。

浩然正气可以理解为崇高的品质和道德准则,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养我浩然正气来提升自己的素质和品格。

本文将总结养我浩然正气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养我浩然正气的方法。

养我浩然正气的重要性养我浩然正气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层面•塑造良好的品格:养我浩然正气可以帮助个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塑造良好的品格。

拥有浩然正气的个人在人际关系中更容易得到尊重和信任,也更容易取得成功。

•提升心理健康:养我浩然正气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个人的心理健康。

拥有浩然正气的人更容易面对困难与挑战,保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减轻压力和焦虑,提升幸福感。

•增强社会责任感:养我浩然正气有助于培养个人的社会责任感。

拥有浩然正气的人更加关心他人,愿意为社会做出贡献,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社会层面•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浩然正气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

养我浩然正气的人在社会交往中更加守规矩、讲道德,减少矛盾和纠纷的发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建设文明社会:养我浩然正气可以帮助社会建设文明社会。

浩然正气的人具备良好的行为规范和社交礼仪,注重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共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如何养我浩然正气养我浩然正气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努力实践。

培养良好的品德•以诚为本:诚实守信是培养良好品德的基础。

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对他人诚实,言行一致,信守承诺。

•尊重他人:要学会尊重他人,包括尊重他人的意见、权益和隐私。

不随意侵犯他人的权益,遵守社会公共道德规范。

•关爱他人:要更多地关心、理解和帮助他人,积极参与社区和公益活动,为他人的幸福和改善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知错就改:要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和不足,积极改正。

只有不断修正自身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养成浩然正气。

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健康生活方式:要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充足的睡眠。

如何培养你的“浩然之气”

如何培养你的“浩然之气”

如何培养你的“浩然之气”意志品质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孟子曾在总结自己的成功之道时说过这样一句话:“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仔细琢磨,孟子所说的这个“气”,指的其实就是正气、勇气、毅力和信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顽强而豁达的意志。

纵观孟子的成材之路,我们不难发现他就是凭着自己自主、自立、自强的意志,从早年丧父的贫困家境中成长为与孔子齐名的大学者。

对于学生来说,在一个人成长的关键时期,树立顽强的意志品质,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在意志上战胜自己呢?一、树立远大的志向在古人看来,“意志”就是“志气”,所谓“养浩然之气”,指的就是要有志气。

一个人若没有“志气”就难有正气和勇气,而只能有邪气、郁气、怨气。

人离开了“志”,就没有奋斗的目标和动力,便会神情恍惚,魂不守舍,懒惰散漫,浑浑噩噩地度日子。

一个人的成功,往往是从“立志”开始的,人们常说“有志者,事竟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青少年学生们,当感到自己生活乏味,无所事事,什么东西都对自己缺乏吸引力的时候,就应该认真地想一想,我到底有什么志向没有?我这一辈子究竟要干什么?究竟怎样去度过生命的分分秒秒?这个问题解决了,目标确立了,就会觉得生活又有了希望,又有了一只无形的手,在牵动自己的每一根神经,将自己引向一个富有魅力的世界。

立志并不难,难的是能否坚持志向的“一贯制”。

一个人步入学校之后,就开始萌发了志向的闪念,就开始勾画朦胧而美好的理想蓝图。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将理想付诸实施,不少人经不起困难和挫折的磨砺,或半途而废,或浅尝辄止,变成“常立志又常后悔”的人物。

研究表明,只有那些意志坚强、事业心强、能适应各种社会压力的人,才能充分显示自己的才华。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在于智力水准,主要的还是在非智力因素上,特别是取决于有无良好的意志品质。

所以,青少年学生若要争气,就要坚持不懈地朝着既定目标努力,一分汗水一分果实,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成功的大门,从来都是向生活的强者敞开的。

如何养一身浩然正气

如何养一身浩然正气

如何养一身浩然正气如何养一身浩然正气健康箴言:大量度人,小心处事正身率物,屈己为群这是中国民主革命家、教育家黄炎培早年的“自勉联”。

上联的“大量”,指气量大,胸怀宽宏。

《晋书·车济传》:“(济)果毅有大量。

”“度人”,度,是推测,估计。

《诗经·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

”度人就是推测他人,对待他人。

上联是说,待人要宽宏大量,处事又要小心谨慎。

这种待人处事的积极态度,不仅有利于工作和生活,也有利于身心的健康。

清散文家、享寿82岁的方苞在注解孔子的“仁者寿”时说:“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皆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享年99岁的中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刘海粟在介绍自己的养生之道时曾说:我没有特别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是做人要宽宏大量、豁达乐观、宠辱不惊,这样,自然就会随遇而安,心旷神怡了。

下联的“正身”,就是修身,端正自己的品行。

《荀子·法行》:“君子正身以俟。

”三国·魏·桓范《政务》云:“故为政之务,务在正身。

”“率物”,做众人的表率。

《东观汉记·吴佑传》:“迁胶东相,政惟仁简,以身率物。

”“屈己”,委屈自己。

唐·崔元翰《中元日题奉敬寺》诗:“屈己由济物,尧心岂所荣。

”下联是说,端正自己的品行,以做众人的榜样;为了群体的利益,宁可委屈自己,牺牲自我。

联语言简意明,富于哲理,充分反映了作者立身处世的准则和为民谋利的志向。

虽属自勉,亦可励人。

更富人生哲理、有利修身行己的是1939年黄炎培为其五子黄大能赴英留学时书赠的36字箴言:事闲勿荒,事繁勿慌。

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这些箴言对于我们立身处世、修养身心都是金玉良言。

心正而致天下正养浩然正气,可做到:“心正、身正、左右正、朝庭正、天下正”。

被誉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唐太宗奉天重道,修身养德,以铜为镜正衣冠,以史为镜知兴替,以人为镜明得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养浩然正气固培为人
之本
牡丹区财政局瞿晓妍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善养浩然正气,固培为人之本。

古人孟子主张“善养吾浩然之气”。

善养,就是用正义去培养,经过长期积累使正气逐渐生成。

浩然正气,就是说正大刚直之气。

浩然正气是一种情操,是一种理念。

发扬浩然正气,必是先有浩然正气荡乎于胸,然后才能至大至刚,顶天立地。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号召全党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应该看到,这种可贵的“气”是不可能与生俱来的,必须加以精心培养才能具备。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任务,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头脑,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保持与时俱进的“精、气、神”,才能抵制“灯红酒绿”的腐蚀,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和金钱、地位、美色的诱惑,才能真正树立起“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心胸坦荡,切忌患得患失,
夯实正气之基
孔子曰:“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在这里,孔子针对人生在少、壮、老三个阶段的不同情况,提出要分别警惕三处毛病。

其中“戒斗、戒得”对我们仍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戒之在斗”。

人到中年,容易争强好胜,搞得不好,既会影响身心健康,又会影响人际关
系。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要有
不甘落后、力争上游的精神,又
要有宽容厚道、克己让人的态
度。

人贵在保持一颗平常心。


有自知之明、允许别人超过自
己,注意学习别人的长处,多想
自己的不足。

大事讲原则,小事
讲风格。

有些不是原则的事,糊
涂一些,谦让一些,既免除了不
必要的麻烦,也能和别人团结共
事。

“戒之在得”。

老年之时,
有的人觉得人生苦短,来日无
多,想趁机捞一把,所以贪得之
心特重。

想“得”什么?无非是
权位、名利、金钱、美色这些东
西。

近些年来出现了一种所谓
“五九”现象,有的即将离退休
的老同志,腐化堕落,丧失晚节。

有的人表现一直是好的,快要离
休退休了,本来可以功成名就,
可以很好地安度晚年的幸福生
活,最后直搞得自己身败名裂。

老之时如果不特别注意“戒之在
得”,使晚年的“夕阳红”变成
“夕阳黑”,把人生已经上演了
多半的喜剧最后变成悲剧,那就
不值得了。

君子坦荡荡。

我们须常怀宽
容、博爱之心,每日当自省其身,
凡事权衡利害关系,正直做人,
从容处事,迈好人生每一步。

固本培基,抵御首次诱惑,
把好人生第一关
据史书记载,明朝御史张瀚
在任职初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
时,王廷相没讲什么大道理,只
讲了个乘轿见闻。

他说昨天乘轿
进城遇雨天,一轿夫穿了双新
鞋,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这个轿
夫还择地而行,怕弄脏鞋。

进城
后泥泞渐多,轿夫一不小心跃进
泥水之中,把一只鞋弄脏了,样
子挺心痛,为了不让另一只鞋弄
脏,轿夫还择地而行,后来又不
小心把这只鞋弄脏了,便“不复
顾惜”了。

王廷相由此而告诫说:
“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
足,将无所不至矣!”张瀚听了
这些话后,“退而佩服公言,终
身不敢忘”。

常言道,为官要廉洁,必须
做到“慎独”。

把好“第一次”
这个关口,“万事开头难”,有了
初次,就容易有第二次。

剖析近
年来些领导干部违法犯罪的经
过,许多人在第一次犯罪之前大
都是廉洁守法的,有的甚至是很
有前途的干部,但往往都是在金
钱、权力、女色面前,经不起第
一次的诱惑,由于有了第一次得
到的某种“好处”,随后便一而
再、再而三地堕落下去,有的锒
铛入狱,有的命丧黄泉。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
变的发展过程。

假如一个领导干
部平时不注意约束自己,在“财、
权、色”方面不能严格自律,有
了第一次的越轨行为,就难免会
有第二次,一旦陷入无法自拔,
那就悔恨晚矣。

我们都有七情六欲,这也是
本能欲望,如果朝好的方面努
力,就会成为上进的动力,如果
任意放纵,则会一步步堕入罪恶
的深渊。

因此抵制诱惑,耐住寂
寞,管住小节,抗住歪理,接受
考验,修炼“慎独”,必须把好
第一关,守住第一防线,做到“慎
微”、“慎言”、“慎权”、“慎欲”、
“慎初”、“慎终”,顶住首次诱
惑,才能够掌好人生之舵。

防微杜渐,洁身自好,涵养
正气之根
在《鹤林玉露》里,有这样
一则故事:崇阳县衙门有个管理
钱库的小吏,从库里偷了一枚钱,县官发现后,便把他责打了一顿,还要判他重刑。

这小吏不服,对县官说:“我只拿了一枚小钱,还要判重刑,难道还能杀了我吗?”县官大怒,果真判了他死刑,判决书上写了这样四句话:“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谈古论今,虽然现在是法制社会,量刑有明确的标准,不至于因贪污一枚铜板,判人死刑,但古时这位县官发人深省的判词却不禁令人叫绝。

仅仅十六个字,形象而又深刻地指出了防微杜渐的重要性,真可谓寓意深长。

当今,仍有不少人有小患不急、小疾不除、小恶不怪的思想,最终导致大患不治、恶疾难除、恶习难改。

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一些人之所以栽了跟头,并非一开始就贪财好色,而是心存侥幸,错误地认为只要不闯“红灯”,打打“擦边球”无妨,在五光十色的生活环境里痴迷陶醉,不能自拔,一步步坠入深渊,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所以,防微杜渐,必须从一点一滴做起,处处严格自律,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在人生的道路上永不懈怠。

淡泊名利,无欲则刚,树
立正确的利益观
简单地说,利益就是好处,就是实惠,利益观就是一个人对好处和实惠的认识和观点。

人们的利益观是有阶级属性的,资产阶级利益观的核心就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有权不用过期作废”极端个人主义者,而我们中国共产党人,党的干部所具有利益观,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战争年代如此,和平时期
如此,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
和将来更应如此。

当官就要发财,这是中国几
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腐朽
观念。

纵观历史上诸多贪官的泛
迹,多与这种观念的影响密不可
分。

然而,时代在变,“官念”
必须要变,想当官就别想发财,
要发财就不要当官!这是党对各
级干部提出的明确要求,我们必
须正确对待,决不能以权谋私,
搞权钱交易。

近年来,随着经济
的发展,相当一部分人富起来
了,我们党员干部对此要有正确
的认识,如果不能正确看待这种
差距,正确看待个人的“清贫”,
就会很容易忘记党的宗旨和要
求,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就会抬
头,群众观念则抛之脑后,理想
信念也会动摇。

现在,确有少数
干部不以艰苦奋斗为荣,奢侈浪
费为耻,把铺张浪费,能走关系,
能以歪门邪道办事当作能力和
光彩,视为自我价值的实现,视
为地位和权力的象征。

深受这种
思想侵蚀的大小干部,也觉得自
己收入太微薄了,生活太清贫
了,由心理不平衡开始,从收受
贿赂发展到不择手段追求金钱,
贪图享受。

这往往直接影响着正
确对待和使用手中的权力,陷入
万劫不复之地。

党员干部要甘守
清贫,淡泊名利,在物质利益面
前,在享受富裕面前,坚定信念,
做到两袖清风,一身正气,时刻
不忘公仆本色,全心全意为人民
谋利益。

正气足,邪不可干;胸坦荡,
天地自宽。

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
都要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提高防
腐拒变能力,怀一腔浩然正气,
成祖国昌盛、民族复兴之大业,
志存高远,无私奉献,为了党的
事业和人民利益,让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