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动力学中的社会惰化研究_孙利虎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学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学研究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学科,而群体动力学是社会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群体动力学研究的是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群体整体行为的影响。
通过研究群体动力学,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群体行为的形成、发展和变化。
一、群体动力学的定义群体动力学是指研究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这些相互作用对群体整体行为产生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的是个体之间的互动、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如何塑造群体的行为模式。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各种类型的群体,包括社交群体、工作团队、政治组织等。
二、群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1. 群体凝聚力:群体凝聚力是指群体内部成员之间的互动与连接程度。
高度凝聚的群体通常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并更有可能合作和共同努力实现这些目标。
2. 社会认同:社会认同是个体对所属群体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个体在群体中寻求归属感和认同感,这种认同感可以增强群体成员之间的凝聚力。
3. 群体氛围:群体氛围是指群体中个体之间的情感和态度。
良好的群体氛围有助于促进合作、协作和互动,从而推动群体行为的形成。
4. 领导力:领导力在群体动力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领导者通过激发群体成员的积极性、调动资源和协调冲突来影响群体行为。
三、群体动力学的影响因素群体动力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个体特征、社会环境和群体结构等。
1. 个体特征:个体的性格、价值观、态度和自尊心等个体特征会对群体行为产生影响。
不同个体的特征差异会导致群体内部的冲突和不稳定。
2. 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社会规范和社会经济状况等因素。
不同的社会环境会塑造不同类型的群体动力学。
3. 群体结构:群体结构指群体内部的组织形式和关系。
群体结构的不同会对群体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如群体的规模、组织层次、决策方式等。
四、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多样,包括实地观察、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数学模型等。
1. 实地观察:通过实地观察群体行为,研究者可以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群体行为的变化过程。
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系统的计算密集型学科,它使用数值模拟和算法来研究社
会秩序、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根本机制的学科。
它通过少量的规则和参数来描述社会系统,
如博弈论或分形理论。
它作为一种技术工具,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社会系统,并寻找
解决社会行为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案。
群体动力学既可以为学者和教育者提供一个有用
的分析框架,也可以为政策制定者和联合国组织提供有效的决策帮助。
群体动力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被应用于社会、心理、生态等领域。
它主要关注的焦点,是根据行为的微观视角来模拟特定的人群形态,以寻求特定状态的相关行为动机。
在
群体动力学中,个体发展状态是建立在社会总体氛围和特定环境下的。
比如,针对政策设计,可以使用群体动力学模型,以批判性的方式剖析社会影响,追溯所有参与者的行为动
机和轨迹,以及行为的后果和可能的下一步影响。
此外,群体动力学作为一门跨学科的学科也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
它结合了物理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和管理学的各个领域,为研究者提供了另一种探索复杂性系统的
视角。
借助群体动力学,许多社会行为学和复杂性科学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显着成果。
例如,在生态系统模型中,可以使用群体动力学来研究小规模地形的发展趋势,以评估生物多样
性的影响;在心理学中,可以使用模型解释社会意识的形成过程。
综上所述,群体动力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应用了跨学科和多种工具,可以帮助学者
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理解复杂性社会系统,并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
第12讲 社会惰化
《社会心理学》第八章《群体心理》《社会惰化》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社会惰化的内涵。
2、掌握社会惰化的相关理论。
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影像资料、案例、图片,来了解社会惰化产生的心理、社会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一个群体决策的游戏,培养学生知识运用的能力。
●教学重点1、社会惰化的内涵。
2、期望理论内涵、心理机制、解决策略。
3、去个性化的内涵、产生的原因。
●教学难点期望理论、去个性化对社会惰化的影响分析。
●教学方法1.运用导学法来讲解社会惰化的含义及两大影响因素。
2.运用讲练结合法,将影像资料、案例、图片、游戏与本课活动面结合,来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社会惰化现象,运用相关理论防止社会惰化现象。
●教具准备投影仪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影像资料社会惰化图片去个性化图片期望理论案例群体决策游戏●课时安排二十分钟●教学过程上次课我们学习社会助长和社会干扰,了解了社会助长、社会干扰的概念,相关理论及其在社会现实中的运用。
这次课我们主要学习群体心理学的第三节社会惰化,这是目前,心理学界比较热点的问题。
一、影像资料学习:“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原因探讨。
(设问,请同学回答在这个故事里你看到了什么?你如何认识这种现象?)教师引导:在这个古老的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问题:原来有这么多人抬水已足够了,多出来的人反而影响了其他人的士气,反应了管理学的机构臃肿现象;老和尚说自己是老实人,不想得罪任何一个人而不管事态的发生和发展,这是一种去个性化,保守倾向的表现,所以,后来就算他制定了一个时间安排,都没有人听从,反而作弄他;每个和尚都有自己不用挑水的借口,老和尚只有工作安排,没有奖励和鼓励,大家觉得喝水与出苦力间不成正比,群体内的公平感顿时消失。
所以,大家都出现了偷懒的行为,这就是我们这次课要探讨的问题——社会惰化二、社会惰化的含义:是指与单独工作相比,个体在群体任务中其工作动机和努力程度的降低。
所谓,1+1+1﹤3,在数学里,我们可以毫无疑问地说,1+1+1=3,但在心理学里,这个公式就很难说是科学的、有效的了。
社会惰化现象的部分相关研究
相关研究
法国农业工程师瑞琼曼(Ringelman,1913) 曾经做过一个非常有趣的拔河比赛试验,让个 人和团体分别拉动一条可以记录重量的绳子。 常言道“人多力量大”,在试验之前,瑞琼曼 估量团体的总用力水平应不会低于个体用力水 平之和。
拉塔奈的试验
图1:群体规模与个体努力程度的关系
社会惰化现象的成因
微观层面研究社会惰化的以提出团体力学理论 的库尔特· 卢因(Kurt Lew in,1944)为代表, 认为社会惰化与团队规模和个人努力的可衡量 性有关。
社会惰化现象的成因
拉塔奈(tane,1979)认为,出现社会惰 化的原因可能有三个: 第一,社会评价的作用 第二,社会认知的作用 第三,社会作用力的作用
拔河比赛试验
个人作业时,一个人施加于绳子的力(重)量 为63公斤 ; 增加至两个人时,每个人施加于绳子的力(重) 量为53公斤,下降了10公斤,即15%左右 ; 增加到三个人,每个人施加于绳子的力(重) 量为31公斤,下降了32公斤,即超过了50% 。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社会惰化现象的成因
也有人认为,社会惰化现象与文化背景有密切 关系,在个人主义至上的社会中,社会惰化现 象比较突出,而在个人主要受团体目标激励的 集体主义社会中,这种结论就不一定适用了。
减少社会惰化现象的方法
公布每个成员在群体中的工作成绩,使大家都 感到自己的工作是可评价的; 帮助群体成员认识他人的工作成绩,使他们了 解不仅自己是努力工作,他人也是努力工作的; 将大群体划分为若干小规模群体。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管理心理学》考试题答案
1.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形成。
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的《管理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2.00分)B. 利维特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2.00分)A. 人际关系3.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过渡时期是?(2.00分)A. 汉魏到隋朝4.需要层次理论是()马斯洛提出的。
该理论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
(2.00分)B. 美国心理学家5.管理心理学在国外心理学界被称为(),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新兴的、重要的分支。
(2.00分)C. 组织心理学6.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产生时期是?(2.00分)D. 先秦时期7.在人性假设理论中,“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更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是()的假设。
(2.00分)C. “经济人”8.管理心理学边缘学科的特点产生了两种取向的管理心理学,即()取向和管理学取向。
(2.00分)C. 心理学9.德国心理学家勒温是()理论的创始人。
C. 群体动力理论10.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2.00分)B. 莱维特11.中国古代管理心理思想衰落时期是?(2.00分)A. 元明清12. 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是介于( )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2.00分)C. 管理学和心理学13.经济人”又称“实利人”。
其假设起源于英国经济学家()关于劳动交换的经济理论。
(2.00分)C. 亚当.斯密14.从“自我实现人”的假设,心理学家提出了()理论。
(2.00分)B. Y理论15.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2.00分)B. 实验法1.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4.00分)A. 现代管理心理学B. 古典管理心理学D. 行为管理心理学2.属于我国管理心理学存在问题的以下是()(4.00分)A. 理论西方化B. 理论学院化C. 发展滞后化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4.00分)A. 访谈法B. 实验法C. 问卷法D. 观察法4.霍桑实验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4.00分)A. 福利实验B. 群体实验C. 访谈实验D. 照明实验5.根据实验场地的性质差异,可以把实验法分为那哪两类?(4.00分)A. 现场实验C. 实验室实验6.管理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学的区别有?(4.00分)A. 理论基础不同B. 形成背景不同C. 研究侧重点不同7.我国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主要包含以下哪些方面()(4.00分)A. 信息技术与知识经济B. 经济全球化C. 团队化8.谈话法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要使谈话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4.00分)A. 对谈话内容的记录应该系统、完整、详尽B. 注意把握内容与方向D. 事先拟好提纲9.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4.00分)A. 个体心理B. 群体心理C. 组织心理10.问卷法是管理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社会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
社会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社会群体动力学是一门研究群体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学科,探究社会系统是如何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演变的。
通过运用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社会科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社会群体的行为模式。
本文将介绍社会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与应用,并重点探讨其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价值和应用前景。
一、社会群体动力学的基本概念与理论框架社会群体动力学主要关注群体行为和相互作用的演进和模式。
其基本概念包括群体、个体、动力、耦合等。
群体指的是一个由个体组成的社会集体,个体则是群体中具体的参与者。
动力指的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力量,包括内部冲突和外部压力等。
耦合指的是群体内部和群体间的关联程度。
社会群体动力学的理论框架包括动态系统理论、复杂网络理论和信息传播模型等。
动态系统理论认为社会群体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通过建立状态方程和动力学模型来描述其行为变化。
复杂网络理论则着重于研究社会群体内部和群体间的多层次联系和影响。
信息传播模型则探讨信息在社会群体中的传播方式和传播速度。
二、社会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1. 数学建模:社会群体动力学的研究需要运用数学模型来描述和分析群体行为。
常用的数学建模方法包括微分方程模型、差分方程模型和随机过程模型等。
通过构建数学模型,研究者能够更好地模拟和分析群体的行为变化。
2. 模拟仿真:模拟仿真是社会群体动力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通过建立计算机模型,研究者能够在计算机上模拟和重现群体的行为过程。
模拟仿真可以帮助研究者观察到群体行为的演变规律和特点。
3. 社会网络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是研究社会群体动力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构建和分析社会网络的拓扑结构,研究者可以揭示群体行为的传播路径和传播速度,进一步研究网络节点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4. 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社会群体动力学的一种常用方法。
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观察等手段,研究者可以收集到群体行为的实际数据。
通过对实证数据的分析,研究者可以发现群体行为的规律和特点。
论文 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论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摘要:社会惰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大学生合作活动中更是普遍存在。
可以从社会惰化理论、大学生心理以及他们的生活环境等多个方面分析在这个群体中出现社会惰化现象的原因,并找到预防或抑制大学生群体社会惰化现象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群体社会惰化现象合作活动团队合作工作一、概述社会惰化现象是社会心理学中社会影响的很重要的一个现象,社会惰化现象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
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正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在团体中,责任分散,团体中成员越多,每个成员分到的责任越少,责任定位越不明显,社会惰化现象产生。
在心理学上,有许多实验用以证明社会惰化现象的存在。
法国人马克斯·瑞格曼(Ringelman,1913)做了一个拔河比赛的实验,他要求被试在分别单独的与群体的情境下拔河,同时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
结果发现随着被试人数的增加,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
一个人拉时平均出力63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53.5公斤,八个人时是31公斤。
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奈曾在个体独自的情况下和在不同群体规模的情况下测查个体鼓掌和欢呼的声音强度,他发现,与个体独自情况相比,个体的声音强度(鼓掌声和欢呼声)是随着群体规模的增大而减弱的。
同样,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也能证实社会惰化现象的真实存在。
根据有关研究和统计,在前苏联,私有土地占总农用地的1%,但产量却是农业总产量的27%;在匈牙利,农民则曾在13%的自有耕地上生产出了全国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在中国,自1978年土地承包责任制,农作物的总产量每年递增8%,这一速度是过去26年里平均增幅的两倍半。
二、大学生群体中的社会惰化现象社会惰化现象作为社会群体合作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可以被概括为,哪里有群体合作,哪里就有可能出现社会惰化的身影。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摘要】社会惰性是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该研究从社会惰性的概念、相关理论、成因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社会惰性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社会惰性;惰性理论;研究综述1.引言协作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然而,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具有自由意志,协作并非人类的本能,乃是权衡各种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
在实际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成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会随着团队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1]。
它们如同看不见的病毒,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群体、团队和组织中,它会降低群体凝聚力,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阻碍群体目标的实现。
目前对组织中社会惰性行为进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社会惰性行为已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2.社会惰性的概念界定2.1 惰性的概念《心理学大词典》等权威心理学词典中均未列入“惰性”这个词条,而关于克服“惰性”的励志书籍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却为数不少。
可见“惰性”在我国还只是日常用语。
要把日常用语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就应运用文献检索、典籍查阅等方法对其作学术概念的界定。
2.2 社会惰性与社会干扰的辨析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2]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与社会惰性现象相似的是社会干扰现象,即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个体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
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效率下降、努力减少,但二者存在差异,非常易于混淆。
社会惰性是个体主动地减少努力,而社会干扰是受到影响间接导致努力减少。
回顾社会惰性的历史,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比个体独立工作时的努力状态和参与集体工作时的努力状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群体动力学对社会活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群体动力学对社会活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社会是由众多的群体组成的,不同的群体都会通过不同的社会活动进行交互和合作。
而群体动力学则是描述这些群体行为的重要理论之一。
群体动力学是指研究群体内个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力量和因素,并将其综合起来的学科。
它对社会活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其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群体动力学对社会活动的影响1. 形成人群和社会行动的激励通过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人们在一个环境中,往往会受到周围群体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与群体形成情感联结并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这种情况就被称为“原位决策”(即群体观念)。
这种现象为群体行为提供了产生的动力。
当群体的力量足够时,在某些情况下,这个动力可以引发一场大规模的变革活动,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
2. 形成社会规范和社会文化群体动力学的另一个方面则揭示了社会人类行为模式的形成过程。
例如,人们通常会参照周围群体的观念和行为,建立行为标准和认知模式,这些标准和模式在一定的时间里形成了社会文化,而这种文化也会影响群体内个体的行为。
群体动力学在帮助我们理解这些社会文化,以及找到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的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形成民主和社会控制群体动力学为我们提供了了解民主制度运作和社会控制的角色所在的透彻研究。
民主与社会控制是衡量一个社会民主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而深入地研究如何通过群体动力学来理解这一现象是至关重要。
二、应对策略1. 引导可持续性社会发展要应对群体动力带来的增加的社会循环,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引导社会走向的。
引导原则中包括节约、资源利用评估、生产、消费和再利用研究等方面的措施。
这样,便能逐渐脱离对生态系统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而将资源利用和生产更加健康和资源保护的转移。
2. 鼓励积极的社会参与积极的社会参与是反应群体动力学现象并制定合适应对策略的一个重要部分。
社会参与不仅扩大了个体与公共机构的参与,也为了社会控制的有效性的实现。
群体动力学中的社会惰化研究_孙利虎
倦, 社会惰化就越严重。基于此, 哈克曼提出的岗位特征模型 (job characteristics model ) 对员工起到很好的引导和激励作用 (见表 1 ) 。 岗位特征模型指出, 技能多样化、 任务的完整性和任务的重 当一个岗位具有以 要性共同创造了有意义的工作 。也就是说, 上三种特征时,可以预计任职者将会把他的岗位看做是重要 的、 有价值的和愿意做的。 另外, 具有工作自主性的岗位会给任 职者带来个人责任感,而如果该岗位能获得工作绩效反馈, 即 员工可以知道他所进行的工作效果 。从激励角度, 岗位特征模 型指出, 当员工能够了解到工作绩效, 并认为自己从事的是有 意义的工作, 自己应该对工作结果负责时, 他就会获得一种内 在的激励。这种内在的激励将提高员工的工作动机 、 工作绩效 和工作满意度。
表1 哈克曼工作特征模型
3.按贡献分配。 根据个体对组织的贡献提供报酬, 以增强 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关心, 从按劳分配到按贡献分配, 实行有效 工资理论和收益共享计划, 群体成员共享从生产量提高中获得 的节余, 每个人都为降低成本和增加产量而工作, 较高的工资 和较好的福利将会节约资金而变得更高产。 4. 期望理论的运用 。 弗鲁姆 M=f (V, E ) , 一个受激励的程 度, 由此引发努力的程度, 取决于奖酬的效价和概率, 即个体心 目中奖酬价值的大小和他努力工作后达到标准的可能性期望 概率的大小有关。 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如果员工付出努力, 是否 会在绩效评价中表现出来; 如果获得了好的绩效评估, 是否会 得到奖励; 如果员工得到了奖励, 这种奖励是否有吸引力。 这就 很好地说明了个体在群体当中, 为什么有的人不出力, 这与组 当明确个人目标并得到付出后应该得到的 织的奖励是有关的。 员工会很努力, 必然会减少偷懒现象。
第5章 如何管理群体行为:社会惰化与从众效应 (《组织行为学实验实训》PPT课件)
● 顺从性思维。 ● 有倾向性地选择信息。 ● 盲目乐观情绪。 ● 相信群体无所不能。 ● 首创精神的假象。
6.群体思维
(3)群体思维的表现
盲目坚持道德标准 全体一致 绝对正确 缺乏自我质疑 压制内部异议 拒绝外部意见
6.群体思维
(4)群体思维产生的条件 ● 群体内部高度团结,凝聚力强。
1. 从众行为 2. 社会惰化 3. 社会助长 4. 群体压力 5. 群体决策 6. 群体思维
1. 从众行为
(1)从众行为的概念
从众行为(conformity)是指个体在群体压力之下,改变自己的 观点、态度,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群体中大多数成员相一 致的意见和行为。
(2)从众行为产生的原因
挂钩。
3.社会助长
(1)社会助长的概念 社会助长(social facilitation)是指在群体活动中,个体的活动效
率因受群体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而提高的现象。 (2)社会助长产生的原因 ● 个体希望从群体中得到尊重、赞许以及某种程度的自我实现。 ● 个体从群体中可以得到其他成员对其工作或心理情绪的帮助。
● 群体与外部隔绝。 ● 群体领导强势。
(5)群体思维的预防 ● 提高决策群体的认知水平,加强心理调适。
● 群体管理者应该提倡决策过程中的合理冲突,促进思想的交流,努力寻 找更好的方案。
● 优化决策过程,让群体决策按照理性的程序进行。 ● 加强人才的流动和交流,从外部寻找新鲜血液,有效利用鲶鱼效应破除
从众行为主要来自群体压力,群体压力是指已经形成的群体 规范对其成员的影响力。
1. 从众行为
(3)从众行为的影响因素
群体规范。群体规范决定了其成员的行为是否受欢迎。 群体规模。从众行为与群体规模密切相关。 群体其他成员的影响。当群体中出现了一个非从众者(特别是反从
社会助长和社会惰化
电子会议分析法(electronic 电子会议分析法(electronic meetings) 是群体预测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预测方法。在使用这种 方法时,先将群体成员集中起来,每人面前有一个与中心 计算机相连接的终端。群体成员将自己有关解决政策问题 的方案输入计算机终端,然后再将它投影在大型屏幕上。 专家们认为,电子会议法比传统的面对面的会议快55%。 例如,佛尔普斯·道奇采矿公司(Phelps Dodge Mining)运用 这种方法,使它们的年度计划会议从几天缩短到12小时。 但这种方法也有缺点。那些打字速度快的人,与口才—好 但打字速度慢的人相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想 出最好建议的人也得不到应有的奖励;而且这样做得到的 信息也不如面对面的沟通所能得到的信息丰富。虽然这种 方法现在正处于幼年阶段,但未来的群体决策很可能会泛 地采用电子会议法。
派生韦斯奇研究发现,当工作人员的群体
感缺少时,社会惰化最有可能发生。
新近集体努力模型(卡饶和威廉姆斯) 新近集体努力模型(卡饶和威廉姆斯)
个体努力工作条件 1、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有好成绩 2、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被认可和重视 3、个体相信努力工作会得到奖励
但是!!
而当个体结合成群体进行工作时,这三个因素 就会打折扣,因为这时个体不再是决定群体成 绩的唯一因素,其他成员的努力水平也会影响 最终绩效,而个体努力的成果也可能被均分, 个体的贡献最终也被抹杀,在付出和所得由于 其他成员的加入都变得不在确定的时候惰化发 生。
。
原因是~~~ 原因是
一、男生和女生性意识的发展和性别概念的差异 女性的性意识发展滞后 二、初中女生随着性意识的萌发,自我同一性发生了 变化 柔美概念开始进入自我价值定位系统, 柔美概念开始进入自我价值定位系统,因此在强 调力量的行为上, 调力量的行为上,女性的异性的影响通过性别抑制表 现出来。 现出来。 进一步实验强化了性别助长的合理性。认为男性 和女性都希望在异性中留下好印象
名词解释社会惰化
名词解释社会惰化社会惰化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的是社会中个体的思维、行为和态度逐渐变得懒散、不积极和消极的现象。
这种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并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产生了负面影响。
社会惰化源于个体的惰性和舒适感的追求。
现代社会的高度发达和物质条件的改善使得人们更容易满足基本需求,这种舒适感导致了大部分人对于追求更高目标和价值的热情与动力的减退。
人们愈发习惯于舒适的生活模式,开始对于改变和创新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了个体主动提出建议、参与公共事务以及积极追求个人成长的意愿。
社会惰化还与社会机制的缺失与不完善有密切关系。
当社会制度和政策无法有效激发个体的积极性时,人们往往更愿意选择轻松的方式来过日子。
这也导致了一种社会心态,即个体倾向于等待、依赖和被动参与社会事务,而不是主动成为社会的参与者和改变者。
另一方面,社会惰化也与信息过载及依赖科技的普及有关。
在社交媒体的泛滥和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沉迷于虚拟世界中的游戏、娱乐和社交,而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参与实际的社会活动和交流。
长时间的沉迷使得人们对现实中的挑战和责任逐渐丧失兴趣,进而导致了社会惰化的加剧。
社会惰化对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首先,社会惰化削弱了社会的创新和进步力量。
社会中缺乏积极主动的个体,无法推动社会的变革和改善,从而导致社会停滞不前甚至退步。
其次,社会惰化削弱了社会的凝聚力和团结力。
个体的消极态度和无动于衷会导致社会信任的瓦解和社会结构的分化,从而影响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最后,社会惰化还会限制个体的人生发展和幸福感。
当个体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和目标时,无法实现个人潜力的发挥,也失去了个体对于自我实现和幸福的可能性。
为了抵御社会惰化现象,社会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
首先,教育是预防和解决社会惰化的重要途径。
教育应该培养并激发个体的求知欲、探索欲和创新精神,使其具备积极的心态和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意愿。
其次,社会机制的改革和完善也是必要的。
群体动力学理论
群体动力学理论[美]库尔特·卢因(群体动力学理论)团体动力学理论所研究的团体指非正式组织。
卢因认为,同正式组织一样,团体有三个要素:一是活动,二是相互影响,三是情绪。
在这三项要素中,活动是指人们在日常工作、生活中的一切行为;相互影响是指人在组织中相互发生作用的行为;情绪是人们内在的、看不见的生理活动,如态度、情感、意见、信息等,但可以从人的“活动”和“相互影响”中推知。
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密切相关的,其中一项变动,会使其他要素发生改变。
团体中各个成员的活动、相互影响和情绪的综合就构成团体行为。
所谓团体力学理论,就是要论述团体中的各个要素对个体的作用和影响。
团体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各种力的“力场”,叫做“生活场所”,这些力场涉及团体在其中活动的环境,还涉及团体成员的个性、感情及其相互间的看法。
一个团体永远不会处于“稳固的”均衡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相互适应的过程。
团体行为就是各种相互影响的力的一种错综复杂的结合,这些力不仅影响团体结构,也修正个人的行为。
卢因认为,人的心理和行为决定于内在需要和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当人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会产生内部力场的张力,而周围环境因素起着导火线的作用。
人的行为方向取决于内部力场与情景力场(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而以内部张力为主。
卢因提出,除了正式组织的目标外,团体(非正式组织)还必须有它自己的目标的维护团体的存在,使团体持续地发挥作用。
连续地过度地追求正式组织的工作目标有损于团体行为的内聚力,所以,团体领导人必须为促进一定程度的团体和谐而提供相当的时间和手段。
在团体内把感情上的压力发泄出来,有利于正式组织工作目标的实现。
团体成员之间推心置腹的交谈和行为,有助于各个成员发挥创造性,使情绪更加稳定,并增强自制力。
相互依赖水平高的团体,在意见和感情的交流上比较好,团体成员的满意度、激励和内聚力都较高。
对团体有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专制的领导方式、民主的领导方式、自由放任的领导方式。
群体动力_组织行为学_[共2页]
组织行为学100采取行动时效率最高。
案例4.420世纪20年代末,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斯·瑞格尔曼比较了拔河实验中的个人绩效和群体绩效。
他本来预期,群体绩效等于个人绩效之和,也就是说,3个人一起拔河的拉力是一个人单独拔河时的3倍,8个人一起拔河的拉力是一个人单独拔河时的8倍。
但是,研究结果并没有证实他的期望。
3人组成的群体产生的拉力,只是单人拉力的2.5倍,8人群体产生的拉力不足单人拉力的4倍。
(1)社会惰化。
当群体规模太小时,群体由于缺乏协同作用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当群体规模太大时,群体成员就会出现乘免费车的现象,群体成员个体的生产率就会降低。
这就是德国心理学家瑞格尔曼提出的瑞格尔曼效应,也称社会惰化现象(social loafing)。
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究其原因,一是群体成员往往认为群体中的其他人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对自己是不公平的,所以降低了自己的努力程度;二是群体责任的扩散,让成员个体认为自己对群体绩效的贡献无法有效衡量,大家都差不多,所以都或多或少地降低了自己的努力,进而使得群体效率降低。
可见,社会惰化对于研究群体绩效的意义是重大的。
如果管理者想借助群体的力量来提高士气和工作团队的绩效,那就必须提供衡量成员个人努力程度的有效手段。
不过,这一结论可能会带有文化的偏差。
像美国和加拿大这样的西方国家,主要由个人主义文化支配。
但是,在集体主义社会里,个人主要受群体目标激励,这种结论就不一定适用了。
如,一项研究对比了美国、中国、以色列(后两者都是集体主义国家)的员工,发现中国和以色列员工都没有表现出社会惰化的倾向。
事实上,中国员工和以色列员工在集体中要比单独工作时绩效更高。
一般说来,消除社会惰化的途径可以有:明确每人的贡献、增加任务的重要性和趣味性、按个体对群体的贡献提供报酬、利用惩罚威胁等。
(2)群体成员的奇数和偶数问题。
相关研究表明:①成员为奇数的群体似乎比偶数群体更有利;②5人或7人组成的群体在执行任务时,比更大一些或更小一些的群体更为有效。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学研究
社会心理学中的群体动力学研究概述: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思维的科学领域。
群体动力学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探索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本文将介绍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内容、方法和应用,以及对个体行为和社会影响的理解。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内容: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关注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涉及群体形成、领导力、归属感、集体行动等方面。
其中,群体形成研究探讨个体是如何加入群体、形成群体认同和归属感的。
领导力研究关注群体中的领导者如何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和态度。
归属感研究探讨个体对群体的认同和归属感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
集体行动研究关注群体如何协同行动、做出决策和达成共识。
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等。
实验研究通过控制变量和随机分组,研究群体中特定因素对个体行为的影响。
观察研究通过观察群体中的行为和互动,了解群体中的动态变化和模式。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个体对群体行为和互动的看法和体验。
群体动力学的应用: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对于理解个体行为和社会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在组织管理中,了解群体动力学可以帮助领导者提高领导效能、促进团队合作和创新。
在社会运动和集体行动中,群体动力学的研究可以揭示集体行动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在市场营销和广告传播中,了解群体动力学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消费者行为和决策过程,制定更有效的推广策略。
结论:群体动力学作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分支,研究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互动方式。
通过探索群体形成、领导力、归属感和集体行动等方面,群体动力学研究为我们理解个体行为和社会影响提供了深入的认识。
同时,群体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也为组织管理、社会运动和市场营销等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大学生小组学习中的社会惰化现象及对策建议
(四)设置具有挑战性、能激发成员参 (1993).Social Loafing: A Meta-Analytic
与的任务
Review and Theoretical Integration. Journal
实践表明,成员对任务越厌倦,社会惰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一、小组学习中的社会惰化现象 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而是 靠不断地实践、积累培养出来。懂得创新、 懂得合作是培养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目标之一, 小组学习既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也有利 于培养学生懂得创新、懂得合作的素养,所 以很多教师在课程教学中,都要求进行小组 学习。然而,不少小组成员在小组共同学习 中,较少参与互动、不按时完成任务,能偷 懒就偷懒,消极不作为,出现明显的社会惰 化现象。 社会惰化会对小组学习效果和成员关系 产生明显的消极影响:第一,会降低小组学 习效率。小组学习任务需要所有成员参与和 合作,共同完成,但由于部分成员的不积极, 会导致小组整体工作效率降低。第二,会进 一步加剧小组成员的分化。由于部分成员存 在社会惰化行为,而小组学习任务又必须完 成,尤其是比较在意自己成绩的同学就扛起 完成小组学习任务的大旗,甚至承担起整个 小组学习任务,有社会惰化行为的同学发现 自己不努力也没啥关系,学习任务照样有人 完成,于是会强化自己的不作为。第三,影 响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小组成员在小组学 习任务上的不同表现,会导致相互之间的心
另一方面,因为小组多个成员的存在, 有一定的责任扩散效应,个人责任过于分散, 会导致对任务的重视度降低,将任务推给别 人去做。在学习中,小组成员会认为,即使 小组任务没有完成或者完成的不好,也不是 我一个人的责任,需要所有的成员共同承担, 个人的责任意识也就变得比较淡薄,最后出 现相互依赖、相互推诿的情况。
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学模型
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学模型在现代社会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社会现象,比如疾病的传播、市场经济的波动、政治运动的爆发等等。
这些现象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群体行为和社会关系,而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学模型就是研究这些现象的重要工具之一。
群体动力学(Collective Dynamics)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集体行为的产生、演化和规律性等问题。
群体动力学的基本假设是,群体行为是由每个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决定的。
在群体中,每个个体都在与其他个体进行交互,这种交互可能是合作、竞争、互动或信息交流等多种形式。
通过这些交互,群体行为会出现各种复杂的集体现象,如群体聚集、分离、形态变化、流动等等。
社会学模型(Social Models)则是研究社会现象的一种模型化方法。
它把社会现象看成是由各种社会活动、关系和规则所构造的网络系统,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机模拟等方法,来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的演化和规律性。
社会学模型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包括了社会网络、市场经济、政治运动、媒体传播等各种领域。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介绍群体动力学和社会学模型的应用。
1. 疾病传播的模拟在现代社会中,疾病传播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如何有效地预测和控制疾病的传播,一直是疾病控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群体动力学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疾病传播的机制,预测疾病的传播趋势,评估预防和控制策略。
比如,一个简单的疾病传播模型可以用传染病(Infection)、易感染(Susceptible)和免疫(Recovered)三种状态来表示。
假设在一个小区中,有一名感染者,他在每天与一定数量的人接触,其中有部分人会感染病毒。
通过建立这样的模型,我们可以模拟传染病在人群中的传播过程,预测疫情的发展趋势,评估隔离、治疗和疫苗接种等干预措施的效果。
2. 社会网络的分析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们是人们交流、合作、分享信息和资源的一个重要渠道。
名词解释群体的社会惰化现象
名词解释群体的社会惰化现象嘿,你知道啥是群体的社会惰化现象不?咱就说,好比一群人一起
干活儿,本来大家都该出把力吧,结果呢,有的人就开始偷懒啦!这
就像一起拉车,本来都该使劲儿,可有的人就偷偷松劲儿了,这多气
人呐!
举个例子哈,学校里打扫卫生,老师说大家一起把教室打扫干净。
刚开始大家还都干得挺起劲,可过了一会儿,就有人开始磨蹭了,这
儿擦擦,那儿摸摸,根本没使多大劲儿。
这就是社会惰化现象在作祟呀!大家都觉得反正有这么多人一起干活儿呢,我少干一点也没啥。
再比如说公司里搞项目,一个团队一起努力。
但有的人就想,哎呀,反正有别人呢,我不用那么拼命。
这时候整体的效率就会下降,就好
像一辆车,有的轮子转得快,有的轮子慢悠悠的,那能跑得快吗?
你想想,要是在一个团队里,每个人都这么想,那事情还能做好吗?大家都指望着别人多干一点,自己少干一点,最后啥也干不成!这多
让人郁闷呐!
其实这种现象挺常见的,也挺让人头疼的。
为啥会这样呢?一方面
可能是觉得自己的努力不那么重要,反正有别人呢。
另一方面可能是
觉得干多干少都一样,没有足够的激励。
那怎么避免这种情况呢?首先得让每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责任呀,知
道自己该干啥,不能稀里糊涂的。
然后要有合理的分工,让大家都能
发挥自己的长处。
还有就是要有好的激励机制,干得好就得有奖励,这样大家才有动力嘛!
反正我觉得吧,群体的社会惰化现象可不是啥好事儿,得想办法克服它!大家都得积极起来,一起努力,才能把事情做好呀,你说是不是?。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
国内外社会惰性研究综述作者:梁凤来源:《时代经贸》2012年第03期【摘要】社会惰性是团队成员在从事趋向共同目标活动中出现的努力程度和平均贡献随着群体成员增加而减少的现象。
该研究从社会惰性的概念、相关理论、成因及相关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国内外社会惰性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述评,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社会惰性;惰性理论;研究综述1.引言协作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然而,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在于人具有自由意志,协作并非人类的本能,乃是权衡各种利弊之后的理性选择。
在实际的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着成员的努力程度和贡献会随着团队成员数量的增加而减少的现象,这种现象被称为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1]。
它们如同看不见的病毒,普遍存在于各种类型的群体、团队和组织中,它会降低群体凝聚力,影响工作效率,甚至会阻碍群体目标的实现。
目前对组织中社会惰性行为进行管理,采取相应措施减少社会惰性行为已成为管理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2.社会惰性的概念界定2.1 惰性的概念《心理学大词典》等权威心理学词典中均未列入“惰性”这个词条,而关于克服“惰性”的励志书籍在畅销书排行榜上却为数不少。
可见“惰性”在我国还只是日常用语。
要把日常用语纳入科学研究的范畴,就应运用文献检索、典籍查阅等方法对其作学术概念的界定。
2.2 社会惰性与社会干扰的辨析社会惰性(Social Loafing)[2]是指当群体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时,群体中的成员每人所付出的努力会比个体在单独情况下完成任务时偏少的现象,它一般发生在多个个体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绩又不能单独计算的情况下。
与社会惰性现象相似的是社会干扰现象,即指许多人在一起工作时,个体活动效率降低的现象。
表面上看二者都是效率下降、努力减少,但二者存在差异,非常易于混淆。
社会惰性是个体主动地减少努力,而社会干扰是受到影响间接导致努力减少。
回顾社会惰性的历史,研究主要集中于对比个体独立工作时的努力状态和参与集体工作时的努力状态,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激励手段的应用 。 怎样使人做某事, 人为什么愿意做某 事, 从激励机制和动力机制入手, 引发需要, 刺激诱因, 鼓励和 引导个体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行动的内在力量, 使某种结果变得 有吸引力的一种心理状态, 形成动机的条件 。一是内在的需要 欲望, 二是外部的诱导和刺激 。运用麦克莱兰的权力动机和成 就动机激发, 动机能给予一个人动力, 去超越自己及别人的期 望, 使人由 “要我干” 变成 “我要干” , 减少惰化的发生。 沙赫特实 验告诉我们, 高强度的凝聚力加上积极的引导会变得更高效 。 6.管理方式多元化。 1961 年美国密歇根大学社会研究中心 利克特 (Renisi Likert ) 等人发表了 《管理新模式》 , 将领导方式归 纳为四种: 专制独裁式 、 温和独裁式 、 协商民主式和参与民主 式。 不同的员工区别对待, 其中第四种方式, 利克特认为是最好 的领导方式, 领导者对下属充满信任, 上下级处于平等地位, 允 许下属参与领导过程,在一定范围内授予下级自主决策权, 从 而调动下级的工作积极性。 郝塞布兰查德生命周期理论, 领导方式的选择不仅取决于 领导者的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 还取决于个体完成某一任务的 能力和意愿程度。 根据员工的能力和意愿程度, 可以采用授权、 参与、 说服、 指导等领导方式。 有针对性地对员工采取不同的领 导风格和方式, 避免员工工作的不积极和惰性现象发生。 综上所述, 社会惰化作为一种不可忽视的 (下转第 131 页)
一、 群体动力学的含义、 产生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 群体动力学 群体动力学 (group dynamics ) 也称为 “团体动力学” , 通过对 群体现象的动态分析, 研究群体的性质 、 群体发展的规律、 群体 群体行为的动力 、群体和个体的关系等, 发现其 活动的过程 、 一般规律的理论。 简要的说, 群体动力学就是在群体中, 只要有 别人在场,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就同他单独一个人时有所不同, 会受到其它人的影响。 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形成于 20 世纪 30 年代后期的 美国。最早在文献中使用群体动力学这一术语的, 是其创始人 勒温。 他认为个体的行为是由个体本身和所在场相互作用的结 场一词时借用物理 果。勒温称个人在某时间所处的空间为场, 学上力场的概念, 其基本要义是: 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 此影响, 当某部分元素变动, 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 。 (二 ) 场理论 应用场理论研究群体, 勒温采格式塔心理学观点, 将个体 行为变化视为在某一时间与空间内, 受内外两种因素交互作用 的结果。勒温的场论 (field theory ) , 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 B=f (P E ) , 行为, 并用以下公式表示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 其 中 B: Behavior 行 为 ; P: Person 个 人 ; E: Environment 环 境 ; f: function 函数。 此公式的含义是, 个人的一切行为是随其本身及 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由场理论, 我们可以理解个人 的行为决定于自身和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 其中环境就是我们 所在的群体,当个体中在组织中时,就会受到群体的性质 、 行 为、 活动过程等动力因素的影响, 左右自己的行为, 会出现负协 同效应, 即社会惰化。 (三 ) 研究意义 工作群体中的社会惰化效应对于研究群体行为和组织行 为意义重大。 任何组织和群体在规模确定、 任务分配、 活动运转 时, 必须尽量减少群体中的社会惰化行为 。领导者和管理者若 想借助群体力量, 发挥群体效用来提高工作绩效, 必须衡量群 体中个体努力程度, 提高成员的参与度和贡献的鉴别性, 完善 具体可行的考核奖惩制度, 通过减少 “搭便车” 来强化士气和团
表1 哈克曼工作特征模型
3.按贡献分配。 根据个体对组织的贡献提供报酬, 以增强 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关心, 从按劳分配到按贡献分配, 实行有效 工资理论和收益共享计划, 群体成员共享从生产量提高中获得 的节余, 每个人都为降低成本和增加产量而工作, 较高的工资 和较好的福利将会节约资金而变得更高产。 4. 期望理论的运用 。 弗鲁姆 M=f (V, E ) , 一个受激励的程 度, 由此引发努力的程度, 取决于奖酬的效价和概率, 即个体心 目中奖酬价值的大小和他努力工作后达到标准的可能性期望 概率的大小有关。 主要关注三个方面: 如果员工付出努力, 是否 会在绩效评价中表现出来; 如果获得了好的绩效评估, 是否会 得到奖励; 如果员工得到了奖励, 这种奖励是否有吸引力。 这就 很好地说明了个体在群体当中, 为什么有的人不出力, 这与组 当明确个人目标并得到付出后应该得到的 织的奖励是有关的。 员工会很努力, 必然会减少偷懒现象。
二、 群体动力学中的社会惰化
(一 ) 社会惰化 所谓社会惰化, 是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工 作时, 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 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 独时偏少, 不如单干时出力多, 出现个人的活动积极性与效率 下降的现象, 称之为社会惰化, 也称社会懈怠。 (二 ) 现象描述 “ 三个和尚没水吃 ” 正是这种社会心理现象的具体形 俗语 象化。 德国人马克斯 · 瑞格曼 (Ringelman, 1913 ) 做了一个拔河比 赛的实验, 他要求被试用仪器来测量他们的拉力 。结果发现随 着被试人数的增加, 每个被试平均使出的力减少了 。一个人拉 时平均出力 63 公斤;三个人的群体拉时,平均出力是 53.5 公 斤; 八个人时是 31 公斤。这种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时, 群体人数 越多个人出力越少的现象,后来在其他人的实验中也得到证 实。 这些现象不仅在实验室里看到, 在日常生活中也很普遍。 当 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打破了过去的大锅饭现象, 包产到户的实施使生产率翻了好几翻, 有效地抑制了人们过去 的惰化行为。 (三 ) 三个假设 之所以会出现社会惰化这样的现象是基于以下假设, 可以 从责任 、 贡献和分配上去考虑: (1 ) 责任扩散: 群体中成员相信 其他人也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 所谓法不责众, 因为团队的成 绩不会归功于个人,个人的投入和团队产出之间的关系不明 朗。 这样有的个体可能成为 “搭便车者” , 依附团队的努力。 (2 ) 贡
三、 社会惰化存在的原因
(一 ) 拉塔奈观点 也许是因为团队成员都认为其他人没有公平付出。 假想你 认为当你在辛苦工作时, 别人却在偷懒, 那么你肯定也会减少 工作量来重建公平感。拉塔奈认为, 出现社会惰化的原因可能 有三个: 第一, 社会评价作用, 在群体情况下, 个体的工作是不 记名的, 他们所做的努力是不被测量的, 因为这时测量的结果 是整个群体的工作成绩, 所以个体在这种情况下就成了可以不 对自己行为负责任的人, 因而他的被评价意识就会减弱, 使得 为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也就减弱了。 第二, 社会认知作用, 在群体 中的个体, 也许会认为其他成员不会太努力, 可能会偷懒, 所以 自己也就开始偷懒了, 从而使自己的努力下降。 第三, 社会作用 力的作用, 在一个群体作业的情况下, 每一个成员都是整个群 体的一员,与其他成员一起承受的外来的影响力就必然被分 被减弱, 因而个体所承受的压力和付出的努力同时降低了 。 散、 (二 ) 巴纳德观点 拉塔奈关于社会惰化的研究大多是按照个体在群体中的 心理变化以及外部因素对个体的影响, 没有对社会惰化主观因 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其实, 社会惰化发生的主观因素乃是个人 (Barnard, 1938 ) 早在 《经理人员的职 协作意愿的不足 。 巴纳德 能》 一书中就指出了组织中普遍存在着协作意愿不足的问题, 从个人能力的有限性出发, 论证了协作的客观必要性。 他指出, 协作的产生是由于个人需要实现他在生理和心理上无法单独 达到的目标, 因而协作是一个社会系统 。组织存在有三个必要 协作意愿和共同目标。 这三者之间相辅 条件, 分别是信息交流、 相成, 没有交流就不可能达成共识, 就不可能有共同的目标, 也 不可能有大家为共同的目标做贡献, 没有共同的目标, 也就无 所谓协同。 人们不知道怎么做贡献, 也不知道做完贡献后, 自己 获得怎么样的满足, 所以贡献的协作意愿也就发展不起来 。由 巴纳德的理论体系可以引申出组织的两个基本命题: 一是如何 持续有效地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组织做贡献; 二是如何有效地确 立目标, 调动人的积极性实现目标, 增强协作意愿, 减少惰化行 为的产生。
【收稿日期】2010- 04- 23 【作者简介】孙利虎 (1 974- ) , 男, 太原大学管理系讲师, 研究方向: 组织行为。
骳 髙 髇
献模糊: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 个体对组织的贡献越难分清。 个 体努力完成组织任务可用贡献模糊理论来解释, 由于组织中其 他成员的存在, 个体会感到自己的贡献可有可无或大小无关紧 要, 因此付出的努力就小了。 换句话说, 如果个体认为自己的贡 献无法被衡量, 效率就会下降 。 (3 ) 分配平均: 群体中的分配平 均主义、 分工责任权利不清等问题, 付出与所得不对等, 也会增 加偷懒行为, 降低群体绩效。
四、 组织如何削弱社会惰化现象
社会惰化是普遍存在的, 只要有协作, 不管人数多少, 就会 有社会惰化, “ 人多瞎倒乱, 鸡多不下蛋 ” 就是这一现象的真实 写照。 对于组织的管理者来说, 重要的并不是对道德评价, 而是 正视现实, 探讨系统可行的解决方法来尽可能的减少和抑制这 种现象, 是我们需要明确的。笔者经过研究, 从绩效管理、 激励 措施、 领导方式以及企业制度等来分析。 1.明确每个人的贡献。个体对组织的绩效贡献要能清楚地 识别。人们在岗位设计上注重工作的专业化 (specialization ) , 即 将岗位设计得尽可能简单, 将工作划分更细小和更专业化 。根 据亚当 · 斯密 (Adam Smith, 1723- 1790 ) 的劳动分工原理和费雷 德里克 · 泰勒 (Frederick W.Taylor, 1856- 1915 ) 的科学管理原理, 职责专门化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熟练程度, 从而取得更高的 效率和更好的业绩, 避免偷懒现象发生。 2.增加任务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 研究发现, 任务越令人厌
队精神。 否则, 应当权衡一下由此可能带来的生产率下降程度。 富有战斗力的群体, 也是任何组织都梦寐以求的 。企业拥 有了团队精神就是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也就具备了在现代市场 竞争中的战略优势, 就可以弥补诸如资金 、 技术等方面的不足。 这是因为群体可以产生正效应的缘故, 也就是说群体成员的产 出比个体成员单个工作的产出之和大, 因为群体可以刺激个人 的努力, 因此 1+1 可以大于 2。但事实上, 团队产生的效应有时 是负的, 也就是 1+1 小于 2。 为什么会有这种结果呢? 那就得分 析社会惰化对群体的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