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及其方法
试论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及其方法【摘要】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既是对构成内部控制的各个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测试与评价。
可以说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用以完善内部控制,也可以作为实施其他审计项目的一个程序或方法。
因此,想要更好的发挥内部控制审计的监督、控制职能,审计师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时应该采用适当审计程序及其方法,以确保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评估质量。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分析测试;程序;方法前言:内部控制审计有利于改善单位的经营管理,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是在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实行的再控制。
以下笔者通过对内部控制审计内容的进一步分析、阐述了内部控制审计的实施方法和程序,以为内部控制审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内部控制审计的几点重要内容1.1内部控制的具体含义内部控制审计已经经过了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然而国内外学术界仍未形成一个统一的内部控制审计定义。
我们就暂将广义的内部控制审计概念作为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既可将内部控制审计作为其他的审计项目实施的一个方法或程序,借以确定内部审计的重点、方法和范围,确定其受依赖程度,也可作为能独立实施的审计项目组织,促进审计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内部控制审计主要是测试内部控制的合理、健全、有效和符合的特性并对其进行评价。
1.2对象及内容控制环境与活动、风险评估、信息监督等内部控制的要素就是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对象。
测试并评价内部控制的各个构成要素就是内部控制审计的主要内容:检查并对内部控制健全性做出评价;测试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对内部控制进行综合性评价判断其是否具有科学合理性;测试内部控制的实质性。
2内部控制审计的操作程序和实施方法审计师可利用通用的报告准则与外业实施内部控制审计,审计师必须具备可以完全胜任审计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时刻坚持谨慎性原则。
为了保证内部审计控制的质量,必须采用恰当方法和程序。
审计师应当根据评估和审计不同内容,采取不同的审计和评估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 部 牵 制 制 度 是 为 了 保 证 会 计 资 料 的 正 确 性 、 可 靠性 及保 护财 产而 形成 的种 制度 。它 主要检 查不 相 容 职 务 是 否 分 离 ,会 计 事 项 的 处 理 是 否 遵 循 必 须 经 过 两 个 以 上 的 人 员 或 部 门来 完 成 ,是 否 经 过 复 核 , 以 防 止 差 错 、舞 弊 的发 生 。 1.3 会 计 控 制 制 度
孟 昊 宁
(鄂尔多斯市财政 国库支付管理局 ,内蒙古 鄂 尔多斯 017000)
摘 要 :文 章 认 为 内部 控 制 审 计 的 主 要 内容 是 对 被 审计 单 位 的 内部 控 制 制 度 的 检 查 与 测 试 ,同时 就
内部 控 制 审 计 的 程 序 与 方 法 进 行 了论 述 。 关 键 词 :内部 控 制 ;审计 ;程 序 ;方 法 中 图 分 类 号 :F239.45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7— 6921(2008)08— 0025— O1
进 行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审 计 ,其 重 点 是 放 在 对 于 制 度 内各 个 控 制 环 节 的 审 查 上 ,目 的 在 于 发 现 制 度 中 控 制 的 薄 弱 环 节 。 2 内部 控 制 审 计 的 程 序 与 方 法 2.1 了 解 企 业 的 内部 控 制 情 况 ,并 做 出相 应 的 记 录
这 是 内部 控 制 制 度 审 计 的 第 一 步 ,其 主 要 目 的 是 通 过 一 定 手 段 ,了解 被 审 计 单 位 已 经 建 立 的 内 部 控 制 制 度 及 执 行 的 情 况 ,并 做 出 记 录 、描 述 。 审 计 人 员 应考 虑被 审计单 位 经 营规 模 及业 务 复 杂程 度 、数 据 处 理 系 统 类 型 及 复 杂 程 度 、审 计 重 要 性 、相 关 内部 控 制 类 型 、相 关 内部 控 制 记 录 方 式 、固 有 风 险 的 评 估
论内部控制审计的目标、程序与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标与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标是什么?我们熟悉这样⼀个答案: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以完善内部控制。
那么,在审计实践中,究竟采⽤什么样的尺度,来检查并评价内部控制的合法性、充分性、有效性及适宜性呢?也就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标是什么呢?了解审计,必须了解它的对象。
同理,探讨内部控制审计的⽬标,需要探讨内部控制的⽬标。
(⼀)内部控制的具体⽬标 内部控制的⽬标是什么?熟悉内部控制⼀般知识及《商业银⾏内部控制指引》的⼈都知道,内部控制的⽬标主要有三个⽅⾯:遵循性⽬标,即确保外部法令、内部规章得到遵循;营运性⽬标,即保证经营⽅针及⽬标的实现;可靠性⽬标,即信息真实、完整与及时。
我把这三个⽬标归结为⼀个⽬标:防范和控制风险。
什么是风险?风险是资产、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这就是说,内部控制是与企业的资产、资⾦相联系的,其具体⽬标是保障资产、资⾦(包括表内外资产、资⾦)的安全,免受损失。
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特征。
资产、资⾦的安全可分为静的安全和动的安全。
静的安全是指存量资产、资⾦处于持有状态时没有损失发⽣;动的安全是指资产、资⾦处于交易流转过程中时没有损失发⽣。
资产、资⾦处于“静的安全”状态,具备以下四个基本特征:⼀是存在性——即其是客观存在的,既不会⽆中⽣有,也不会被⼈巧取豪夺;⼆是完整性——即其是完好的,没有遗漏、破损或技术性贬损;三是归属性——即从权利归属上看,其是属于资产、资⾦持有⼈的,“为我所有”;四是计价正确性,即资产、资⾦的⾦额是计算正确的。
资产、资⾦的“动的安全”,具备⼀个基本特征:就是增值性或收益性,即资产、资⾦在流转过程中保值、增值。
静的安全与动的安全的相对性。
依据物理学及辨证法的观点,动与静是相对的。
我们将钞票放在⾦库⾥,他们处在静的状态,但外汇市场变化了,钞票可能贬值;把⼀批计算机放在仓库⾥,他们也处在静的状态,但技术进步了或者仓库进⽔了,计算机可能技术贬损或毁坏。
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方案
某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内部控制问题日益凸显。
内部控制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企业运营的正常进行,降低经营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为了规范企业内部控制,提高内部控制效果,我国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等相关法规,要求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并进行内部控制审计。
某公司作为一家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企业,一直致力于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完善。
为了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公司决定开展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以评估现有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发现潜在风险,并提出改进措施。
为确保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公司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项目目标1.评估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程度,确保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战略、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等方面相匹配。
2.发现内部控制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为公司提供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
3.查找内部控制制度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案,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完善。
三、审计范围与内容1.审计范围:本次内部控制审计范围涵盖公司总部及所属子公司、分支机构。
2.审计内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组织结构、人力资源政策、财务报告流程、信息技术系统、业务流程等方面的内部控制。
四、审计方法与程序1.审计方法:采用访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进行审计。
2.审计程序:(1)成立审计小组:由公司管理层、财务部、审计部等相关部门组成,负责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组织实施。
(2)制定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审计方法、审计时间表等。
(3)开展审计工作:按照审计计划,分组进行访谈、查阅资料、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
(4)整理审计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审计过程中获取的信息和数据。
(6)审计反馈与整改:将审计报告提交公司管理层,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
五、审计组织与人员1.审计小组:组长1名,负责审计工作的总体协调和组织实施;组员若干名,负责具体审计工作。
内控制度审计办法范本(4篇)
内控制度审计办法范本一、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内控制度有效性的审计和监督,确保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制定本内控制度审计办法。
本办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
二、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包括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实施和运行情况等方面。
审计对象为企业内控责任人和参与内控制度实施的各级管理人员。
三、审计方法1. 参考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审计计划和工作程序;2. 进行内控制度相关文件的查阅和分析,了解内控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3. 进行实地核查,了解内控制度的运行情况和有效性;4. 进行访谈,了解内控责任人和管理人员对内控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5. 进行数据分析,检验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6. 编写审计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四、审计程序1. 筹备阶段:组织审计组成员,明确审计目标和任务,制定审计计划和工作程序;2. 准备阶段:查阅相关文件,了解内控制度的设计和实施情况,明确审计重点;3. 实地核查:对内控制度的运行情况进行实地核查,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性;4. 访谈:与内控责任人和管理人员进行访谈,了解内控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5. 数据分析:对内控制度的数据进行分析,检验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可行性;6. 编写报告: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提出改进建议和意见。
五、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应包括审计目的、审计范围、审计依据、审计方法、审计结果、改进建议等内容。
内控责任人和管理人员应针对审计报告中的改进建议和意见,进行整改和改进。
六、附则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内控制度审计办法范本(2)下面是一份内控制度审计办法的范本:内控制度审计办法范本(3)一、总则1.本办法旨在规范内控制度的审计工作,确保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和运行。
本办法适用于对组织内控制度进行规范审计的工作。
2.内控制度审计应当遵循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
3.内控制度审计应当参照国家、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标准,确保审计工作的合法合规。
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审计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财务信息、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全面检查,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保障。
内部审计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审计目标是指审计人员要检查和评估的对象,范围是指审计人员需要涉及的范围和领域,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涉及到内部审计的深度和广度。
2. 制定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包括审计时间、审核内容、审计手段等,确保审计工作有序进行,高效完成。
3. 收集和分析信息。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收集并分析有关企业的各种信息,包括会计、财务、人力资源、市场营销、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以了解企业的运营状态,识别风险。
4. 评估内部控制效益。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效益,识别控制缺陷以及制定相应的控制建议。
5. 撰写审计报告。
内部审计人员需要根据审计结果撰写审计报告,反馈审计结果和建议,为企业提供改进和加强内部控制的建议。
总之,内部审计程序需要有条不紊,系统完备,同时内部审计
人员也需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保证内部审计的全面深入
和高效完成。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流程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流程是: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完成审计工作4个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一)计划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需恰当地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项目组,并对助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督导。
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有关事项对内部控制及其审计工作的影响:1.与企业相关的风险;2.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3.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4.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5.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6.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7.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8.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认识风险评估在计划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
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应越多。
在进行风险评估以及确定必要的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单位或流程的复杂程度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单位或流程的复杂程度可能影响企业实现控制目标的方式。
企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可能影响错报风险以及应对该风险所需实施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企业情况调整工作范围,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发表的意见。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计划审计阶段对企业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相应减少可能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
注册会计师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应当对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充分评价。
一般而言,与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可利用程度就越低,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多地对该项控制亲自进行测试。
需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其责任不因为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这些制度的检查、测试也就构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管理制度的检查、测试中:1、责任控制制度。
责任控制制度是以确定经济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
主要是检查各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职责是否经过恰当授权,各种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达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的目的。
2、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及保护财产而形成的种制度。
它主要检查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否遵循必须经过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是否经过复核,以防止差错、舞弊的发生。
3、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控制制度是指经济组织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凭证的记录、传递,资金的使用,债权债务反映,会计报表编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制度和程序。
主要是通过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相符关系,检查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账实核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以保证会十十业务处理的合法性;通过定期编制计算平衡表检查所有数据的正确性等。
毕业论文4、经营方面各个循环系统的控制制度。
它是经济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所必须经过的环节和业务操作的控制制度:如成本控制、购销控制、物资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制度等。
通过检查这些环节的控制是否严密,反映企业是否能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财产、凭单管理制度。
财产、凭单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各种凭证单据而建立的控制制度。
如财产物资的保管、清点、验收、领用、计划、合同、单据等各个环节,都应实行专人管理。
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其重点是放在对于制度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制度中控制的薄弱环节。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主要有四个步骤。
【推荐下载】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及方法
[键入文字]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及方法关于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及方法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虽然内部控制审计由来已久,但国内外学术界和审计实践界对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均持有不同的看法,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美国上市公司会计监管委员会发布的《PCAOB 审计准则第2 号内部控制审计原则》(2004 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 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1997 年)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5 号内部控制审计》(2003 年)中均没有明确对内部控制审计予以定义。
内部控制审计的含义和性质应该采用广义的概念,即内部控制审计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审计项目组织实施,用以完善内部控制,也可以作为实施其他审计项目的一个程序或方法,以便确定对其依赖程度和进行内部审计的范围、重点及方法,有效提高审计(一)审计准备阶段1.计划审计业务。
审计师应对内部控制审计进行适当的计划和协助,以保证在需要时,进行适当的监督。
2.评估管理层评估的流程。
审计师必须获得对管理层关于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评估的过程的了解。
主要包括:审计师决定应当对哪些控制实施测试,包括对财务报表中的所有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的相关认定的控制;评估控制失败导致错报的可能性、错报的程度以及在其他控制有效实施的情形下,实现同样的控制目标的程度;评估控制设计的有效性;根据评估其实施有效性的程序是否充足,来评估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决定内部控制缺陷的程度和导致重要缺陷和实质性漏洞发生的可能性;对审计发现是否合理以及是否支持管理层的评估进行评价。
3.评估管理层的文档记录。
主要包括对与财务报表重要会计科目和披露事项相关的所有认定进行控制的设计;关于重要交易是如何被初始、授权、记录、处理和报告的信息; 关于交易流向的足够信息,包括识别可能发生错误或舞弊而导致重大错报的关键点;已设计的防止或发现舞弊的控制,包括谁实施控制以及相关的职责划分;对期末财务报告过程的控制;对资产保护的控制以及管理层进行测试和评估结果。
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办法
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办法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评估和监督,并根据评估结果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的一种行为。
为了保障国有资产安全、优化管理方式和提升经济效益,国有公司应当定期进行内部控制审计。
本文将介绍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办法。
一、审计范围和对象1.审计范围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范围应当包括公司所有业务和管理活动,如投资、财务、运营、管理等方面。
审计重点应当放在涉及国有资产安全、财务管理、合规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上。
2.审计对象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的对象应当是公司内控机构或主管部门、内控人员以及员工等。
审计工作应当围绕各对象的内控管理职责展开。
二、审计程序和方法1.审计程序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应当遵循规范的审计程序和合规的审计方法,包括:(1)明确审计目标和范围,确定审计重点和关键控制点;(2)审计前准备工作,包括了解企业背景、业务流程和内控制度等;(3)编制审计计划和时间表,明确审计工作内容和工作步骤;(4)采用适当的审计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文件分析、实地调查、询问证人、核查凭证等;(5)记录审计结果并编制审计报告,发现问题应当配合建议相关改进措施。
2.审计方法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审计应当采用多种方法和途径,以确保审计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包括:(1)文件资料分析法通过查阅公司管理制度、规章制度和执行文件等,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合规性和规范性进行评估。
(2)实地调查法对公司各业务环节进行实地调查,查看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了解工作流程、人员分工等情况。
(3)询问证人法对公司相关人员进行询问,寻找内控制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员工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实际操作情况。
(4)核查凭证法通过核查公司财务资料、经营数据等现场凭证资料,确定内控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三、审计结果和报告编写1.审计结果国有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结束后,应当编制审计报告,明确发现的问题和建议改进的措施。
内控制度审计(4篇)
内控制度审计根据内部控制审计的结果,我们编制了以下内控制度审计报告。
1. 概述本次审计的目标是评估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并提供改进建议。
审计的范围包括公司的财务流程、采购流程、销售流程、人力资源流程等关键领域。
2. 审计目标和范围我们的审计目标是确定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有效地管理风险、防止欺诈行为,并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范围包括公司的各个部门和关键流程。
3. 审计方法和程序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和程序来完成审计任务:- 收集和分析公司的内控制度文件和相关政策文件。
- 进行现场观察,了解关键流程的操作情况。
- 进行员工访谈,了解他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遵守情况。
- 进行抽样测试,验证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情况。
4. 审计结果我们的审计结果显示,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大体上有效地管理了风险,防止了欺诈行为,并确保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然而,我们也发现了一些弱点和改进的空间,具体如下:- 在部分流程中,授权和审批过程不够严格,存在潜在的风险。
- 某些员工对于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情况存在差异,需要加强培训和沟通。
5. 建议改进根据我们的审计结果,我们向公司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加强授权和审批过程,确保操作的合规性和准确性。
-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他们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理解和遵守情况。
- 加强沟通,确保员工了解和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6. 结论总体而言,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大部分关键领域中有效地管理了风险,并确保了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然而,仍需要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以更好地防止欺诈行为和管理风险。
以上是我们的内控制度审计报告,希望对公司有所帮助。
如有任何疑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内控制度审计(2)一、目的内部控制审计的目的是合理地保证组织实现以下目标:(一)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组织内部规章制度;(二)信息的真实、可靠;(三)资产的安全、完整;(四)经济有效地使用资源;(五)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和方法(一)内部控制审计程序概述为了论述方便,首先简要分析一下内部控制审计的分类。
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不可能都针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更多情况是对其中部分展开。
按照涉及内部控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1 、业务循环内部控制审计,所谓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是指对某个业务循环实施的控制,这种审计按照经济组织的业务纵向展开,专门审计业务循环内部控制;2 、非独立部门内部控制审计,这种审计专门针对某个不独立的部门或机构所涉及的内部控制,所谓不独立,是指财务上不独立,没有独立的财务机构,也不单独核算;3 、独立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这种审计是对经济组织所属的独立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独立单位是指财务上独立的,可以是投资中心或利润中心,也可以是子公司,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分公司,它们自己本身可能有一套内部控制,同时还要执行经济组织作为整体的内部控制。
这三类审计各有各的特点,但在审计程序上,由于独立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相对较复杂,程序最全面,因此以下即以其为蓝本讨论.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与其他审计中作为审计程序的内部控制评价应该有相似之处,因为毕竟两者都是以内部控制为焦点而展开,但由于服务的目标不一致,在程序上也有差别。
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是: 1 、了解与记录内部控制; 2 、初步评价控制风险; 3 、实施符合性测试;4 、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
作为一种单独开展的审计,了解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这些准备工作是必须的,因为对内部控制需求越强烈的经济组织,其规模越大,这是必然的;在大规模的组织里,管理高层、各个下属机构的诸多具体的基本情况内部审计人员不可能都熟悉。
了解基本情况是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条件,否则无从下手。
同样大规模的组织内既存在针对整个组织的控制,也存在针对某个部分或某个下属机构的控制,内部审计人员也不可能都熟悉,因此了解内部控制也是必须的。
在了解内部控制阶段,还必须初步分析所了解信息,以初步确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规划要实施的符合性测试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1.环境评估:环境评估是审计的第一步,它旨在了解组织的内外部环境和文化,以便确定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影响因素。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确定可能会威胁到组织内部控制的风险和威胁的过程。
这可以通过访谈员工、查阅文档和观察组织活动来完成。
3.控制评估:控制评估是评估组织内部控制框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的过程。
这包括了对内部控制政策、程序和控制的批判性评估。
4.测试内部控制:测试内部控制是通过实施多个测试来验证控制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这包括了控制活动的抽查等。
5.采样:采样是为了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而从总体中抽取样本的过程。
可以采用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和无效抽样等方法。
6.文件审计:文件审计是审查与内部控制相关的文档和记录的程序。
这包括了审查控制政策、程序和记录的合规性和一致性。
7.访谈和观察:通过访谈员工和观察组织活动,审计人员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内部控制的信息。
这可以帮助他们了解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和问题的存在。
8.故技重施:故技重施是通过重复之前的测试或程序来验证控制的持续有效性。
这可以帮助评估内部控制的可持续性和一致性。
9.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使用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来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这可以包括趋势分析、异常检测和数据挖掘等技术。
10.缺陷追踪和报告: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缺陷需要记录和追踪,并及时向管理层报告。
这可以通过编制缺陷清单、缺陷修复计划和审计报告实现。
通过以上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可以评估并提供关于组织内部控制的有关信息和建议,以帮助组织改进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合规性。
这对于保护组织的利益和财务健康至关重要。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实施办法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实施办法为规范集团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审查与评价集团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集团公司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和效果,根据《内部审计准则》和《内部审计制度》,制定本办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作用(一)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集团公司内部为保证实现经营目标,保护资产安全完整,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经营的经济型和效率性,促使经济活动健康有序进行而制定的各种内部协调、组织和制约的制度、政策、措施、规定和程序。
(二)内部控制度制度审计:是指集团公司为有效地实施对生产经营业务活动的控制,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和会计资料的真实,保证经营方针的贯彻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及有效性等所进行的检查、测试和评价。
(三)内部控制度制度审计的目的:是通过对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性及有效性等所进行的检查、测试、评价和建议,促进公司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达到保证公司资产资金的安全完整和会计资料的真实可靠,提高管理水平和经营效益,确保经营方针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要点1、健全性: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全面完善有效;主要节点是否得到严密有效的控制;授权是否合理;部门或个人有无不按程序或越权行使权力的行为;部门与部门之间有无横向制约程序;制度与制度之间是否衔接相通;2、有效性:各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得到完全严格执行;执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三、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工作流程:(一)了解并记录制度现状:在审计的准备阶段应详细了解集团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系统的现状,以便能对之做出初步的评价,方法如下:1、询问相关人员:注意询问对象的不同层次,职工、管理人员、中层领导和领导者都应有一定的比例。
2、查阅资料:收集和查阅集团公司各项内控制度、经济活动有关资料、机构设置、生产经营基本情况、凭证或文件记录等资料,监察内控制度是否完善、合理,并将了解到的情况加以记录。
3、调查问卷:按照需要调查项目的内容,列出提纲,编制内部控制审计调查表,发放给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形成书面记录后核实。
内控审计流程
内控审计流程内控审计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和合规性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活动。
内控审计流程是指对企业内控制度进行审计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内控审计流程的建立和执行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内控审计流程的相关内容。
1. 制定内控审计计划。
内控审计流程的第一步是制定内控审计计划。
审计计划应当包括审计的范围、对象、时间安排、审计程序和方法等内容。
审计计划应当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制定,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针对性。
2. 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内控审计流程的第二步是进行内部控制评价。
内部控制评价是指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包括风险识别、控制目标的设定、控制活动的执行、信息与沟通、监督与反馈等方面。
评价的结果将为后续的审计活动提供重要依据。
3. 制定审计程序。
内控审计流程的第三步是制定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指根据审计目标和范围,设计具体的审计工作程序和方法。
审计程序应当包括数据采集、风险分析、内部控制测试、审计证据的收集和分析等内容。
4. 开展内控审计。
内控审计流程的第四步是开展内控审计工作。
审计人员应当按照审计程序和方法,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全面、系统的审计。
审计工作应当注重对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的审计,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5. 形成审计报告。
内控审计流程的最后一步是形成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应当包括审计的基本情况、审计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审计意见等内容。
审计报告应当客观、准确地反映审计的结果,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总结。
内控审计流程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一系列步骤和方法。
建立和执行内控审计流程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企业应当重视内控审计流程的建立和执行,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组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和检查的过程。
它旨在帮助组织识别风险、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以加强内部控制环境。
下面将介绍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编制审计计划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之前,审计师需要制定一个审计计划。
该计划包括确定审计目标、范围和时间表等。
首先,审计师应了解组织的目标和运营情况,明确审计的目标是什么。
其次,审计师需要确定审计的范围,即需要审计的部门、流程或项目等。
最后,审计师应安排审计工作的时间表,确保审计能够按计划进行。
二、了解内部控制环境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之前,审计师需要了解组织的内部控制环境。
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组织的管理层风险意识、道德价值观、管理风格等。
了解内部控制环境有助于审计师评估组织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并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
三、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审计的关键步骤。
审计师需要识别组织内部存在的潜在风险,并评估这些风险对组织目标的影响程度。
风险评估可以通过查看组织的政策文件、流程图、内部报告等来进行。
同时,审计师还需要与组织内部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风险的看法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四、确定审计程序基于风险评估的结果,审计师需要确定适应性的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包括内部控制测试、审核相关文件和记录、访谈关键人员等。
审计程序的目的是确认组织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存在缺陷或不足,并评估这些问题对组织目标的可能影响。
五、进行实地调查和测试为了验证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审计师需要进行实地调查和测试。
实地调查可以通过观察工作场所、沟通员工等方式进行。
测试可以包括抽样检查、数据分析、内部控制流程的复核等。
这些实地调查和测试能够帮助审计师获取更多的信息,并为后续的审计结论提供依据。
六、编写审计报告审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需要编写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向组织管理层和其他相关方提供审计结论和建议的重要文档。
该报告应清晰明确地陈述审计发现、评估的风险、问题的根本原因以及改进建议等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和方法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和方法(一)内部控制审计程序概述为了论述方便,首先简要分析一下内部控制审计的分类。
经济组织内部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不可能都针对整个内部控制系统进行,更多情况是对其中部分展开。
按照涉及内部控制的范围,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1 、业务循环内部控制审计,所谓业务循环内部控制是指对某个业务循环实施的控制,这种审计按照经济组织的业务纵向展开,专门审计业务循环内部控制;2 、非独立部门内部控制审计,这种审计专门针对某个不独立的部门或机构所涉及的内部控制,所谓不独立,是指财务上不独立,没有独立的财务机构,也不单独核算;3 、独立单位内部控制审计,这种审计是对经济组织所属的独立单位的内部控制进行审计,独立单位是指财务上独立的,可以是投资中心或利润中心,也可以是子公司,单独设置财务机构的分公司,它们自己本身可能有一套内部控制,同时还要执行经济组织作为整体的内部控制。
这三类审计各有各的特点,但在审计程序上,由于独立单位内部控制审计相对较复杂,程序最全面,因此以下即以其为蓝本讨论。
内部控制审计程序与其他审计中作为审计程序的内部控制评价应该有相似之处,因为毕竟两者都是以内部控制为焦点而展开,但由于服务的目标不一致,在程序上也有差别。
内部控制评价程序一般是: 1 、了解与记录内部控制;2 、初步评价控制风险;3 、实施符合性测试;4 、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
作为一种单独开展的审计,了解经济组织的基本情况这些准备工作是必须的,因为对内部控制需求越强烈的经济组织,其规模越大,这是必然的;在大规模的组织里,管理高层、各个下属机构的诸多具体的基本情况内部审计人员不可能都熟悉。
了解基本情况是开展内部控制审计的基本条件,否则无从下手。
同样大规模的组织内既存在针对整个组织的控制,也存在针对某个部分或某个下属机构的控制,内部审计人员也不可能都熟悉,因此了解内部控制也是必须的。
在了解内部控制阶段,还必须初步分析所了解信息,以初步确定内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规划要实施的符合性测试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流程
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流程是:计划审计工作、实施审计工作、评价控制缺陷、完成审计工作4个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一)计划审计工作注册会计师需恰当地计划内部控制审计工作,配备具有专业胜任能力的项目组,并对助理人员进行适当的督导。
计划审计工作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有关事项对内部控制及其审计工作的影响:1.与企业相关的风险;2.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3.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4.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5.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6.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7.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8.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
注册会计师应当充分认识风险评估在计划审计工作中的作用,以风险评估为基础,选择拟测试的控制,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
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应越多。
在进行风险评估以及确定必要的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单位或流程的复杂程度可能产生的重要影响和作用。
企业组织结构经营单位或流程的复杂程度可能影响企业实现控制目标的方式。
企业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也可能影响错报风险以及应对该风险所需实施的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企业情况调整工作范围,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支持发表的意见。
注册会计师应当在计划审计阶段对企业董事会的内部控制评价工作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在内部控制审计工作中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以及可利用的程度,相应减少可能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
注册会计师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应当对其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进行充分评价。
一般而言,与某项控制相关的风险越高,可利用程度就越低,注册会计师应当更多地对该项控制亲自进行测试。
需要强调的是,注册会计师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其责任不因为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它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审计程序和方法
造成财务报告重大错漏 的错误或舞 弊。运行 有效性 测试
财 确. j 每审 口 卜 l
包括 :是 否按设计要求 正常执行 ,执行人 是否有适 当授 程 度 ,将 内部 控 制 缺 陷分 为一 般 缺 陷 、 重要 缺 陷和 重 大
权以及具有足够履职能力 。 2 . 穿行测 试是评估 内控设 计和执行 有效性 的重要程
缺 陷。
2 . 企 业 内 控 缺 陷 的 评 价 和 报 告 需 要 从 定 性 和 定 量 两
序 。可 以 巩 固 对 交 易 处 理 流 程 的 了解 ,判 断业 务 流 程 中 方面进行衡 量。定性是从性质 的角度考虑某 些缺陷是否
所有风险点是 否都识别 到了 ,进而初步评估 内控设计和 重大 。审计人 员应 首 先分 析缺 陷性 质 。如控 制 环境 无
2 . 关键控制点的识 别程序。 ( 1 )了解 被审计单位 内
根据证监会上市部 函 [ 2 0 1 1 ] 0 3 1 号 ,2 0 1 1 年 内控试 控制 ;其他针对重要会计科 目的控制。 和审计。2 0 1 2 年 内控 审计 全面实施后 ,所有 的子公 司都 控的基本情况 ,识别公司层面 内控。可采用 问卷调查 、
员进行 沟通 ,了解 近期经营和 内部控制方面的变化 ;④ 的选择 。 内部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在某种程度上有一定 的
与企业聘请 的咨询结构及企业 自我评价人员沟通 ,查阅 共性 ,常见 的关键控 制点包 括以下方面 :与财务报告相 自评价 和 、自评 报告 、实施过程 、结果以及 了解 自评人 关的控 制点 ;公司层 面的内部控制 ;重要交易授 ,执行 集 团上市 公 司 内控 审计 询问 、查阅文件 、穿行测试等方法了解公司管理 、重大 前 ,应对集 团组成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这是一项 比 决策层面以及对业务流程或应用层控制具有重大影响 的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内容
【原创版1篇】
目录(篇1)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四、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正文(篇1)
一、内部控制审计的定义和重要性
内部控制审计是指对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和监督的一种审计方式。
内部控制审计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降低风险,保证企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
内部控制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内部控制环境:包括组织结构、权责分明、内部审计等。
2.风险评估:评估企事业单位面临的各种风险,包括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
3.内部控制活动:包括财务记录、实物资产管理、授权和责任等。
4.信息沟通:包括内部报告、外部报告、信息反馈等。
5.内部监督:包括内部审计、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等。
三、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和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的方法主要包括调查、观察、测试、分析等。
审计程序主要包括审计计划编制、内部控制调查、内部控制评价、审计报告编写等。
四、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和意义
内部控制审计的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内部管理水平:通过内部控制审计,可以帮助企事业单位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管理中的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2.降低风险:内部控制审计可以评估企事业单位面临的各种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风险。
3.保障财产安全:内部控制审计可以保障企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防止资产流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和方法
一、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主要内容
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对象是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对这些制度的检查、测试也就构成了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管理制度的检查、测试中:
1、责任控制制度。
责任控制制度是以确定经济组织内部各部门、各环节、各层次及其人员的经济责任为中心的内部控制制度。
主要是检查各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职责是否经过恰当授权,各种岗位责任制赋予各职能部门和经办人员的责任是否达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的目的。
2、内部牵制制度。
内部牵制制度是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性、可靠性及保护财产而形成的种制度。
它主要检查不相容职务是否分离,会计事项的处理是否遵循必须经过两个以上的人员或部门来完成,是否经过复核,以防止差错、舞弊的发生。
3、会计控制制度。
会计控制制度是指经济组织为了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和可靠性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主要是各种凭证的记录、传递,资金的使用,债权债务反映,会计报表编制等各个环节的控制制度和程序。
主要是通过账证、账账、账表之间的相符关系,检查会计数据的可靠性;通过账实核对检查账实是否相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通过严格的复核审批制度,以保证会十十业务处理的合法性;通过定期编制计算平衡表检查所有数据的正确性等。
4、经营方面各个循环系统的控制制度。
它是经济组织内部为实现经营目标而实现生产经营和管理所必须经过的环节和业务操作的控制制度:如成本控制、购销控制、物资控制、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制度等。
通过检查这些环节的控制是否严密,反映企业是否能正常进行经营活动及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5、财产、凭单管理制度。
财产、凭单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经济组织的财产和各种凭证单据而建立的控制制度。
如财产物资的保管、清点、验收、领用、计划、合同、单据等各个环节,都应实行专人管理。
进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其重点是放在对于制度内各个控制环节的审查上,目的在于发现制度中控制的薄弱环节。
二、内部控制审计的程序与方法
主要有四个步骤。
1、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情况,并做出相应的记录。
这是内部控制制度审计的第一步,其主要目的是通过一定手段,了解被审计单位已经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及执行的情况,并做出记录、描述。
审计人员应考虑被审计单位经营规模及业务复杂程度、数据处理系统类型及复杂程度、审计重要性、相关内部控制类型、相关内部控制汜录方式、固有风险的评估结果等因素,对内部控制的程序、控制环境、会计系统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审计,主要方法包括:(1)查阅前期审计报告或审计工作底稿;(2)询问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并查阅相关内部控制文件;(3)检查内部控制生成的文件和记录;(4)观察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的运行情况:(5)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和事项进行“穿行测试”。
通过查阅复核以前的审汁情况,可以了解以前审计时所发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是否已得到纠正和改进,通过查阅相关规章制度、方针及政策等文件,查看组织机构系统图,和相关人员交谈对内部控制获得足够的了解,以便进行程序设计和制定运用方案。
2、初步评价内部控制的健全性。
确认内部控制风险,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可依赖。
在对控制环境、控制程序和会计系统进行调查了解,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应对内部控制风险和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做出初步评价。
初步评价实际上就是评价企业会计与内部控制在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错弊中的有效性的过程,通常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应将重要账户或交易类别的某些或全部认定的控制风险评估为高水平:(1)企业内部控制失效;(2)难以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价;(3)不拟进行符合性测试。
对某项会计报表认定而言,如果同时出现以下情况,则不应评价其控制风险处于高水平。
(1)相关内部控制可能防止或发现和纠正重大错弊,(2)拟进行符合性测试。
3、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证实有关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效果。
通过对内部控制进行初步评价,可基本掌握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强弱环节,为进行符合性测试确定一个前提。
审计人员只对那些准备信赖的内部控制执行符合测试,并且只有当信赖内部控制而减少的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大于符合性测试的工作量时,符合性测试才是必要和经济的。
符合性测试是为了确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
其基本对象包括控制设计测试和控制执行测试,控制设计测试是测试被审计单位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设计合理、适当,能否防止或发现和纠正特定会计报表认定的重大错报或漏报:控制执行测试是测试被审计单位的控制政策和程序是否实际发挥作用。
被审计单位的控制设计的再好,还必须靠有效的执行来发挥作用。
内部控制符合性测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四种:(1)询问法,审计人员为厂了解被审计单位各项业务操作是否符合控制要求,而向有关人员询问某些内部控制和业务执行情况。
例如,审计人员通过询问计算机管理人员,就可以知道未经授权的人员是否接触计算机文件、(2)观察法。
审计人员亲临被审计单位的卜作现场,实地观察有关人员的实际厂作情况,以确定既定控制措施是否得到严格执行。
如审计人员亲门到现场观察材料验收和入库情况,就可知道材料是否严格验收,并及时入库,库存材料是否有序摆放,是否安全存放。
(3)证据检查法。
审计人员抽取一定数量的账表、凭证等书面证据和其他有关证据,检查是否认真执行相关控制制度,以判断内部控制是否得到有效贯彻执行。
如检查货款的支付是否有相关责任人和经办人的批准和签字,来判断实际工作中是否执行了批准控制程序。
(4)重复执行法。
审计人员就某项内部控制制度来按照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程序全部或部分重做一次,以验证既定的控制措施是否被贯彻执行。
4、评价内部控制的强弱,评价控制风险,确定在内部控制薄弱的领域扩展审计程序,制定实质性审计方案。
通过以上步骤,审计人员会发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建立、健全,哪些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哪些内部控制制度得到了有效执行,哪些内部控制虽然建立但没有执行或执行不力,哪些内部控制是有效的,哪些内部控制是无效的。
同时,就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风险估计水平充分利用专业判断进行调整并做出综合评价,然后利用评价结果制定出实质性审计方案。
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
有:(1)内部控制有效实施,评价控制风险为低,规划仅对各项账户余额和交易进行有限的实质性测试。
(2)重新调整内部控制的可依赖程度,制定出实质性审计諪.审计人员在经过内部控制测试后,若发现部分内部控制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就应对内部控制风险估计水平和可靠性重新进行调整。
适当扩大实质性审计的范围。
(3)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时间、范围和程序。
通过符合性测试,审计人员根据所掌握具体缺陷和不足,制定下一步实质性审计方案,其范围应涵盖在初步评价和符合性测试中发现的存在缺陷的内部控制内容。
(4)就内部控制缺陷,向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提出改进建议。
审计人员对在审计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问题进行汇总、整理,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可能带来的后果,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以管理建议书的方式,反映给被审计单位管理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