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赵元任先生与音乐

合集下载

论赵元任艺术歌曲民族化特征

论赵元任艺术歌曲民族化特征

论赵元任艺术歌曲的民族化特征摘要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作曲家,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先驱者之一。

在音乐艺术领域,赵元任表现了突出的专业修养和创作才能,为我国的近现代音乐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本文通过对赵元任的两首艺术歌曲的分析,了解其在艺术歌曲创作领域所做的民族化贡献。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民族化和声中图分类号:j64 文献标识码:a赵元任(1892-1982)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和作曲家。

他从“五四”运动以前便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音乐创作。

他的一生共创作有100多首歌曲,这些歌曲既有时代特点,又有民族风格。

在这些声乐作品中,赵元任学习、借鉴了西方音乐中的作曲技法,又强调了中国的民族化风格,他在歌曲旋律中注重运用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中国派”曲调特点,广泛吸取民歌、民间戏曲、说唱和吟诗的音调,在和声上大胆探索民族化的和声。

一学习经历赵元任1910年到美国留学,先后在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学习,获物理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0年回国,在清华学校任教。

1921年再次回到哈佛大学,教授哲学和中文。

1924年赴欧洲游学,1925年回清华国学院主讲音韵学。

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

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并定居。

赵元任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从小就显露出特殊的语言天才,各种方言一学就会。

他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的熏陶,并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在美国留学时曾选修作曲和声乐,并广泛涉猎西方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

他在从事语言学研究的过程中,曾到中国各地调查方言,接触了不少民歌、民谣等,对中国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也有所了解。

在美国留学时便开始从事音乐创作,1915年即发表了中国的第一首钢琴曲《和平进行曲》。

“五四”运动以后,他利用业余时间继续进行创作,共谱写了100多首歌曲。

二《教我如何不想他》的民族特点分析《教我如何不想他》是赵元任1926年创作的最有代表性的一首作品,刘半农词。

两人持续了长达10年的交往与合作,赵元任从20年代初到30年代所作歌曲的歌词,大部分是刘半农所作。

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特点

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特点

2021年第5期第37卷(总第485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JO U R N A L OF ED U C ATIO N AL IN S T ITU T E OF J IL IN PROVINCENo.5,2021Vol.37Total No.485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特点贾睿佳,周新焱(长春大学音乐学院,吉林长春130022)摘要:赵元任是颇有造诣的作曲家、哲学家,以及世界著名的语言学家。

他创作的艺术歌曲为我国近现代新音乐的成长发展奠定了优良的根基,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艺术歌曲创作的先驱,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做出了贡献。

同时,他还被中国语言学界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

他创作出的许多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著作,为我国现代语言学的成立和成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本文对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点、创作技法、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赵元任艺术歌曲的伴奏特色等进行了分析,以便更好的推动和促进对赵元任所作艺术歌曲的理解,使我们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其作品的特点。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技法;创作特点doi: 10.16083/ki.1671-1580.2021.05.039中图分类号:J614文献标识码:Aw—1—刖g艺术歌曲是音乐与诗歌高度契合的一种音乐形式。

它是音乐与诗歌的充分结合,所以也把它叫做“诗的音乐”。

其主要艺术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歌词具有很高的文学性。

在选择歌词上面,作曲家都选用一些有名的诗人及作家的著名作品当作自己创作的歌词。

一些篇幅较短的歌词大多都更注重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抒情性较强。

二是作品多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常常被拿来作艺术歌曲的伴奏,它没有管弦乐队伴奏的歌曲那么宏大壮观,但用来塑造歌曲的意境上有着突出作用。

作曲家在创作艺术歌曲时也尤其重视钢琴伴奏的编配,它不是简单的依附于声乐旋律,而是与声乐旋律相衬托、相结合,共同体现艺术歌曲的魅力。

三是声乐旋律与歌词及伴奏的完美结合。

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

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

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摘要:赵元任是中国20世纪科学界、语言学界、音乐界的先行者,他是融汇中西文化的典范,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是上个世纪中外人士关注的焦点。

他是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者之一,“五、四”时期赵元任创作了大量的新音乐作品,他给新诗歌配以新音乐,使音乐作品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把中国音乐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赵元任是一位语言学大师,语言与音乐本来就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使他的艺术歌曲创作有自己鲜明的特点。

他的艺术歌曲得到音乐界的高度评价。

关键词:艺术艺术歌曲创作作曲文化作品中国几千年悠久学术文化传统曾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学者,特别是时光进入20世纪,在中西方文化冲撞与交融的大背景下,更是涌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学者,他们才思横溢、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建树颇丰,从而又大大丰富了中国学术文化传统,使之独立于世界学术之林。

赵元任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里培育长大的,留学美国后,文泛接触了“西学”。

他学过数学、物理学、哲学、心理学、甚至正式学过音乐,之后才在欧美从事研习语言学理论和实验语言学。

他还在艺术领域中,在音乐、戏剧,文学甚至摄影这许多方面都进行过卓有成效的实践。

他在国外许多高等学校或特种训练班里教过许多有关学科,取得丰富的教学经验,从而充实了他的学术研究内容。

正因为这样,作为一个专业语言文字工作者,赵元任才能够成为一个无可争辩的当代人文学者。

虽然赵元任的主要成就在语言方面,但伴随其一生的是音乐,习惯上人们都说赵元任先生业余出事音乐活动,或者换句话说,他的业余爱好是音乐,一个人文学者、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无所谓业余和业内。

音乐是他事业中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部分,音乐甚至是他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中西文化碰撞与结合的背景下,赵元任的艺术歌曲创作(一)伴随赵元任一生的是音乐赵元任生于书香世家,母亲擅昆曲,父亲擅奏笛,可谓夫唱妇随。

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在音乐上也有天赋。

关于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doc

关于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doc

关于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关于论赵元任艺术歌曲中语言学与音乐的关系导读:【摘要】作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先生,也是一位优秀的作曲家,创作了许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与广泛影响力的艺术歌曲。

难能可贵的是赵元任先生能把自己对汉语言声韵特点和中国各地方言深入研究的成果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真正做到两者的巧妙结合。

这也是赵元任的作品与上世纪20、30年代其他声乐作品最大的不同之处。

他将自己对语言的真知运用到艺术歌曲的创作中,探索出一条借鉴西方艺术歌曲模式,结合中国语言音韵特点的艺术歌曲写作之路,也真正做到了开创中国艺术歌曲的先河。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语言学;音乐关于语言和音乐的关系理由,早在中国古代就曾有过一定的研究,并有着较理论的阐释。

例如,《尚书·尧典》:“诗言志,歌咏言。

声依咏,律和声。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合。

”《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

歌,咏其声也。

舞,动其容也。

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

”由此说明:语言和音乐并不是彼此孤立的,相反,它们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它们的源头都可追溯到混沌的语音。

进一步来说,音乐和语言都要依靠声音来表达思想内容。

但语言的每一个字或是一句话都有特定的含义,而音乐的声音则没有。

语言和音乐都是靠音调高低、大小等来体现语言的含义,这是它们的相同之处。

对于语言和音乐的情感表达,早在《毛诗·大序》中就有提及曰:“诗者,志之所之也。

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

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由此可见,音乐比语言更具有表达感情的作用,语言表达不出来了,而唱歌可表达。

那么对于情感的表达,音乐比起语言就更进了一步。

在艺术歌曲中,语言和音乐有了更为直接的关系。

语言升华成为歌曲中的歌词,成为音乐中的一部分,与旋律、和声、伴奏等音乐的组成形式共同表现音乐的内容、刻画音乐形象、表达思想感情。

从译名谈赵元任的音乐艺术观

从译名谈赵元任的音乐艺术观
的 应 有 的 重 视
关键词 : 译 名 语 境 比 较 音 乐观
《 说时 》 是我 国语 言学家 、 音乐 理论 家 、 作 曲家赵 元任先 生于 1 9 1 6 年写 的一篇 文章 。这 篇文章 在 《 赵 元任音 乐论文 集》 ( 中国文联 出版公司 1 9 9 4 年版) 和张静蔚 编选 、 校 点的《 中
鬻黑 麓 纛黧囊 嚣 薹 蠢 垂 * ¨ 曩 辨 蕊 篓薯 毒誊 鬟 董 蠢 霉
美育 美 学 研 究
从 译 名 谈 赵 元 任 的 音 乐 艺 术 观
杜 超
( 中国音 乐学院 音乐学 系 , 北京 1 0 0 1 0 1 ) 摘 要 :赵元任 在我 国近现 代音 乐 史上 更 多地被 定位 为语 言学 家 . 他 的音 乐思 想并没 有通 过 学院的 师承或 抗 日群众 歌咏 的 宣传 而得 到 广泛的传播 , 他 对 中 国音 乐的蓝 图规划 罕有人 问津 。 赵元任 在音 乐上 的先见和敏 锐 并没有得 到充分 的继 承, 没 有融 入到 学 院抑 或其 他 思潮 、 传统 当中 , 目前在近 现代 音 乐史教 学 中 , 一 方面 , 赵元 任 所进行 的和 声 民族 化 的试验 受 到 学界的 广泛认 同, 另一 方面 , 他 博 大丰富 的音 乐观 念却往 往被 忽略。这种 由于学科 交叉而造 成 的学术黑 洞现 象在 目前 的 音 乐史教 学 当中还有 不 少。本 文 以赵 元任 的几个译 名为例 。 描 述 了并 非边缘 的边缘 化现 象 , 希 望能 够唤起 学界 对 类似现 象
人 很 快 抓 住 这 种 音 乐 语 汇 的实 质 。
上超前 。笔者作为 非专业 的音乐理 论研究者 , 从其对西文术
语 的 翻 译 中试 析 之

赵元任与《叫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分析

赵元任与《叫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分析

赵元任与《叫我如何不想她》的艺术分析赵元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作曲家,音乐学家,也是我国最著名的语言学家之一,他在语言方面从小就有独特的天赋,这使得他不仅熟练地掌握多种方言,更对外语也了如指掌。

音乐离不开语言,所以赵元任先生对音乐这门“语言学”也有浓厚的兴趣,并颇有建树,在外国求学时选修作曲理论,钢琴、声乐等,在回国语言学的研究中,又接触很多的民族民间音乐,长期耳濡目染中,致使他音乐创作风格以西方音乐创作理论和中国传统音乐特点结合起来表现出浓厚的乡音,乡韵,乡情,这种大胆的创新为我国艺术歌曲的发展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教我如何不想她》本是一首新文化运动期间在刘半农先生在海外留学所作的诗。

这首诗的创作,刘半农先生使用通篇白话,是当时的一种“新生事物”大胆的创新让很多人不明就里,理解不了这首诗中所蕴含的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而做为语言学家的赵元任,却与刘半农有着相同的经历和感受,因此,赵元任先生为这首诗进行谱曲,以音乐的形式寄托对于祖国、故乡、亲人的思。

诗词与音乐的完美结合,让听者听到时,会不由沉醉其中,回到“五四”时期,感受到当时有志青年为了民族独立,民族解放,而被迫背井离乡,不禁潸然泪下,音乐旋律的多样性和变调处理表现情感递增与转折,加强了科学性与艺术性,是艺术歌曲最具代表性作品之一。

(一)《叫我如何不想她》的创作特征赵元任先生充分发挥自己语言学家的优势,在音乐创作中融入自己对诗词的理解,再加上对西洋音乐技巧的借鉴,在创作上可谓独创先河。

①诗词特征《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诗分为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是通过对景物的直接描写,运用隐约的创作手法,借物抒情。

词作者刘半农推崇白话文的使用,使这首诗充满质朴、简捷的特点,诗词中“教我如何不想她”的反复运用,将整首诗的感情逐渐推向高潮,随着最后一句“教我如何不想她”这股情绪又归于沉寂,将作者内心思绪形象地表现出来。

在创作中契合诗歌音韵是非常难得一件工作,许多音乐家都会为这点头痛,而赵元任先生在这方面就驾轻就熟了《教我如何不想她》这首作品,他将曲调、字音、语调完美结合,如各部分的开头是仄声相连,音乐缓缓由低向高的曲调,仿佛缓缓给听众打开一副美丽画卷。

赵元任艺术歌曲的时代背景

赵元任艺术歌曲的时代背景

赵元任艺术歌曲的时代背景赵元任是中国艺术歌曲的开创人,这种音乐形式来源于欧美的古典音乐,常见于欧洲近代的上流社会。

艺术歌曲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它的歌词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很多都是直接从著名诗歌里取材,很注重情感的表达,表演地点往往是室内。

五四运动时中国人民从封建旧社会解脱出来,开始寻求西方的新的文化理念,因此这类艺术歌曲恰好契合了这一历史时期人们对于音乐的需求——这就是音乐要极大程度上展现人们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因此艺术歌曲迅速在这片土壤上繁荣昌盛。

赵元任的第一部艺术歌曲作品是《卖布谣》,他和其他的具有艺术歌曲特征的音乐一样,鲜明地反映着20世纪初中国文化艺术的特征,它并没有直接的反应政治、经济,而是体现着中西文化相融的时代特征,但也并不是简单的合二为一,而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核心精神,运用新的西方的音乐形式,形成了真正中体西用的艺术,它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也是时代的见证者——中国文化在保留其传统的基础上开始走向世界的开端。

《卖布谣》是赵元任初期的艺术歌曲作品,之所以选择这首歌曲作为例子,是因为它的歌词使用了非常生活化的生活俗语。

如“土布粗,洋布细”就真实的反应了。

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但是歌词的音调是采用了西方化的和弦,这首歌就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冲突中交融的产物。

这是理解和演唱赵元任歌曲创作深层精神内涵一个关键点。

还有其代表作《小诗》,也是在歌词的表现形式上进行了创新的艺术表现,即就是依据胡适的新诗进行创作,歌词都是白话文。

在推行白话文的时代背景下,这首歌迅速地推广开来,而且对于白话文的受众群体引起情感共鸣。

赵元任艺术歌曲融合并创新中西方音乐旋律的运用,因此他依据这样的歌曲特质,要求演唱者要运用自由弹性的唱法去演唱这首歌曲,各个单拍的拍数稍微做出变化而不能依照呆板的拍子。

简述赵元任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

简述赵元任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

简述赵元任歌曲创作的艺术特色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特点是: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词曲结合紧密富于韵味,许多作品还具有鲜明的爱国精神和民主倾向。

赵元任(1892—1982),民国最知名的清华国学院四大导师之一。

他是公认的旷世博学奇才,还被称为罕见通才、一个“文艺复兴式的智者”。

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学之父”,也是中国现代音乐学之先驱。

有人这样评价赵元任,“这是一位能把科学、语言、艺术与人生融为一体,把科学精神与人文情怀体现得那么淋漓尽致的真正大师”。

赵元任精通各种乐器,终身与钢琴为伴。

在他存世的6首短小的钢琴作品中,有风格比较典雅的小众“雅乐”,如《偶成》(1917)和《八板湘江浪合调》(1915)。

其中,钢琴曲《偶成》刊登在《科学》杂志上,这首曲子用他熟悉的天津传统调子,手法具有中国民族化特征。

《八板湘江浪合调》有学者认为是钢琴曲,也有学者认为是为风琴创作的曲子,更有学者认为是为两种乐器而作。

笔者倒是倾向于最后一种观点,为两种乐器而创作。

乐曲弹奏关键在于掌握其神韵,至于使用的具体工具并不是关键所在。

在赵元任这里,雅俗共赏才是他音乐追求的真谛,在这两首典雅的钢琴曲基础上,他又比较通俗接地气地创作了4首大众“俗乐”,即《和平进行曲》(1915)、《小朋友进行曲》(1919)、《结婚进行曲》(1928)和《二部创意曲》(1930)。

有学者认为《二部创意曲》带有习作性质,但并未给出任何判断依据。

也许是太过随意,未经雕琢,让人理不出头绪,只能算是习作。

其中,《和平进行曲》是赵元任1915年1月发表在《科学》杂志第一卷第一期的一部作品。

就目前的研究来看,这是中国第一部公开发表的钢琴作品。

在《民国钢琴志》一书中,说他是目前所知的第一位写键盘作品以及钢琴作品的华人,也有学者盛赞其为“中国的舒伯特”。

民国著名音乐家萧友梅的《夜曲》《哀悼进行曲》这两部较早的钢琴作品则创作于1916年,稍晚于赵元任。

赵元任艺术歌曲美学精神探析

赵元任艺术歌曲美学精神探析
使作品富有色彩性 和艺术完美性。主要表现为 :
会, 自 始至终相互 交融 、 浑为一体。 《 礼记 ・ 乐记》 : “ 诗, 言其志也。
歌, 咏其声也 。 舞, 动其 容也 。 三者本于心 , 然后乐器从之 。 ” 翻《 毛 诗・ 大序》 中: “ 情 动于 中而形于言 , 言之不足故嗟叹之 , 嗟叹之不
西元素高度统一 的创作模式 和艺术境界 ,使艺术歌曲 的表现更
为生动 , 更具活力 。
音 乐 与 文 学 彼 此 交 融 的 美学 精 神
唯物 主义辩证法的逻辑 , 是较为科学的观点 。
在对 待“ 中西音 乐文化关 系” 的问题上 , 赵元任 主张 以中国
纵 览人类文 明发展的历史进程 ,作 为核心艺术形式 的文学 与音乐 ,一直伴 随着人类从远古发展 到高度文 明的现代人类社
心 良苦 ,为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及艺术歌 曲的创作 和发展开辟 了 崭新 的艺术长廊 。他 的艺 术歌 曲中无不体现 出旋 律的 民族性与 和声材 料的西洋传统音乐特 性 , 实现了立足传统 , 借鉴西洋 , 中
有: ( 1 ) 否 定传统音乐文化 , 全盘接受西方音乐文化 ; ( 2 ) 立足传统 , 借鉴西洋 ;( 3 ) 中西音乐 归一说 ,恢复封建礼乐和古乐 等三种观 点 。如果将这三种观点加 以比较 , 不难发现 , 其中第一 种观点和 第三种观点都存在一定 的片面性和极端性 ,而第 二种观点符合
歌 曲 就是 在 这 样 的 文 化 背 景 下 孕 育 产 生 的全 新 的 艺术 栽 体 。 赵元任作为 2 0世 纪初 中国 音 乐界 的 杰 出代 表 . 其 音 乐创 作 的 主要 成 就 当属 艺术歌 曲 。本 文从 音 乐 美 学的 角度 论述 赵 元 任 艺术 歌 曲所 蕴含 的音 乐 与 文 学 , 诗 意 乐境 的 吟 诵 艺 术及 立足 传 统 、 中 西合 璧 等 美学 精神 , 深 入 认 识 其 艺 术 作 品所 体 现 的 艺术 魅 力 和 美 学价 值 。

赵元任与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

赵元任与中国艺术歌曲的创作
维普资讯
青 海 民族学院 学报 ( 会 科学版 ) 社 第 2 8卷 第 3期 20 O 2年 7月
J U NA F Q NC o i Nc I N ) II S I S T T O R L O I ( AI s T O s T E N TIU E H i e sca Ae c AL l n
意 图 、 曲旋 律 与 歌 词 声 韵 、 调 的 结 合 。他 的 许 多 歌 语 作 品 中 实 现 了 正 如 他 所 阐述 的 : 任 何 一 个 民族 的 在 音乐中除去具 有人 类音 乐 的共 性 特点 之 外 , 有 自 还
己独 特 的 文 化 特 征 。
他 本 人 对 当 时 社 会 政 治 时局 的看 法 的 , 《 呼 三 月 如 呜
曲调 写 作 与 和 声 配 置 方 面 作 了 中 国 特 色 的 探 索 。
12 9 8年 , 他将 创 作 的 一 些 音 乐 作 品 收 入 < 诗 歌 集 》 新
并 正 式 出 版 。 他 为 这 些 作 品 写 下 了 一 些 “ 曲 注 歌 释 ” “ 言 ” “ 头 语 ” 文 字 著 述 。其 中 , 阐 述 了 、序 、谱 等 他 建 立 中 国新 音 乐 的 观 点 和 看 法 , 讲 述 自 己的 创 作 并
的 创 新 , 现 了音 乐作 品 的 民 族 风 格 , 中 国 艺 术 歌 曲 的 创 作 做 出 了 巨 大 贡 献 。 体 对 关 键 词 : 元 任 ; 术 歌 曲 ; 族 风 格 赵 艺 民
中 图 分 类 号 : O J 3 6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0—5 4 (0 )3—0 l 一0 10 472 ̄ 0 1l 3
收 稿 日期 :0 2 4—0 2 0 —0 8

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浅谈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特色

中国二十年 代前后 出现 了一大批具有 先进 思想 ,积极 支持新 文 化的运动 的音乐人才 。以 肖友梅 、青主 、赵 元任 为代表 的一批先 后 留学欧美 的音乐家 们在新文 化运动 时期纷 纷回 国,他们带 回 了西 方
先进和成 熟的现代 作 曲技法 ,并主 动的与 中国传 统文化相 融合 ,创
冯 甲庆 ( 河南科技 学院艺术学院音 乐系 4 3 0 50 3)
殊作 用 ,并有意 识地运用 到和声 的处理 中 。同时还很 重视乐旬 的和 声终 止式 ,不回避 西洋传 统和声 的终止 式 ,但 也探索 一些具有 五声 音 阶特 点 的终止式 。 1旋律 中 民族 音乐 因素 的运 用 . 赵 元任 在 2 多年 的 艺术 歌 曲创 作 中, 始终 把 民族 五声 调式 作 O 为 自己创作 的中最 常用 的一种调 式 ,从 而使作 品带有 鲜明 的民族风 格 ,如 《 布谣 》、 《 卖 织布 》 的一部分 、 《 动歌》 、 《 劳 教我 如何 不想 他》其 余的部 分、 《 韵》 当 中 “ 海 女郎 ”独 唱 的部分 ,虽 然不 是抄 哪个调 儿 ,也都 是做成 显然 的 中国派的调 儿, 因为它们都 以五 声音阶 为主 的 。此外 ,他还 广泛 的吸收 民歌 的音 调 ,还 大胆 的运 用 了民间戏 曲、说唱和 吟诗 的音调 。如 : 《 教我 如何不想他 》 的旋律 建立 在 五声 音 阶旋 法 的基础 上 ,加 上 点题 的乐句 “ 教我 如何 不想 他 ”采用 的京剧 西皮 原板过 门的音 调: “ 六工 四上尺上 ”加 以变 尺 化,从而 使作 品的 民族 风味显 得格外鲜 明 。 2和 声 中 民族 音 乐因素 的运 用 . 赵 元 任有 意 识地 使用 五 声 音阶 来 保持 中国乐 调 的风 味 :从五 声音 阶 中寻 找和 弦或 声 音 的组 合 ,不 用五 声音 阶 以外 的 音 ,而 不 是生 硬 的搬用 西 洋大 小 调 功能 和声 。如 :小三 和 弦 ,小 三小 七和 弦、 大三 和 弦 以及它 们 的转 位 ,省 略 三音 的 空五度 和 弦 , 四、五 度 叠 置和 弦 ,平 行五 度 , 以及 五声 音 阶 中的音 的任何 临 时组 合等 等 ; 或者 将五 声 音阶 的声部 置 于外 声 部 ,使非 五 声音 阶 的音 隐藏 于 内声部 ;亦 或 是流 动 的 内声 部使 用 五声 音阶 ,而将 非五 度音 阶 隐藏在 和 弦式 的织体 之 中等 等 。使 得和 声 音 响在 一定 程度 上 具有 五 声性 风 格 ,从 而与 具有 中国 民族 风格 的 旋律 相互 协 调 、融洽 起

浅谈赵元任声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创新

浅谈赵元任声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创新

浅谈赵元任声乐作品中的民族风格创新作者:刘菁来源:《市场周刊·市场版》2017年第13期摘要:赵元任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传奇人物,他不仅对物理、数学、语言方面有着很深的造诣,而且对音乐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其他的音乐创作始于1913年。

他的声乐作品最大的特色是民族特色,材料源于民间,技法上吸收了西洋的长处。

在音乐的创作上,注重语言表达方式,尤其是地方方言,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探索出了民族化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赵元任;声乐作品;民族风格;创新一、赵元任声乐作品对民族风格的创新(一)第一个提出音韵与歌词的联系。

从我国各地地方语言声韵上找出其与音乐特点,进行音乐创作和编配。

在歌曲中,曲与词的结合,他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中国语言声韵的特点与歌词歌曲有一定的联系,对以后的作曲家在创作民族歌曲风格的音乐有着影响和启发作用。

每个字都有适合自己的调调和音韵,他总结出平平声字用平音,仄声字用变音,平仄相连,平地仄高,从而能更好的展现出一首歌的情感和韵味。

例如他通过一个“shi”编出一首顺口溜,也是打油诗,看上去人人都明白其中的意思,用嘴读出来却不是易事[1]。

(二)语言的创新白话文的使用。

歌曲《卖布谣》,这是一首富有时代特征的民谣歌曲。

顺应时代的要求,继承和发扬本民族文化,“五四”爱国运动时期,刘大白用白话文作词,用民谣的题材形式来叙述当时社会那些农民和手工劳动者辛劳的悲苦生活。

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曲调婉转动听。

从歌词的表层含义就能表现出当时的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

从侧面反映出赵元任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也表现对劳动人民无限的同情。

赵元任在歌曲中反复出现的“买”和“卖”,“肚”和“裤”,“没有布补裤”等词语在谱曲时,语言非常容易混淆。

(三)调试调性的创新。

《教我如何不想他》也是一首富有时代特征的歌曲,作词刘半农,作曲赵元任。

这首歌曲正是赵元任支持“五四”爱国运动和打破封建思想束缚,追求个性发展的歌曲。

探析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与实践

探析赵元任艺术歌曲的创作理念与实践

中时弊,其精神英勇可嘉。赵元任的艺术歌 曲比较鲜明地体现
了 “ 五四”所提倡的 “ 科学”与 “ 民主”的精神,表现出那个
因此主张走西化的道路。第 二种看法认为,西方音乐确实比中 国的传统音 乐进步,但是中国民族音乐也有自己的一些优 秀传 统,我们 要在保存和发展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大胆 吸收西洋音乐 中的有益成分, 赵元任 、 萧友梅、 刘天华等人就属于这一派 。 这
文 /邓俊奇
探析 赵 元任 艺术 歌 曲的 创作理念 与实践
【 要 】本文主要通过对赵 元任先生 艺术歌 曲创作理念的研 究,了解 “ 四”新 文化运 动对 其艺术 摘 五
歌 曲创作 的影响 ;并通过 分析他 “ 创造 富有 中国特 色的音乐”的思想内涵,理 解在 其创作理 念指导
下 的 艺 术 实践 , 为今 后 对 赵 元 任 歌 曲 创 作 的 研 究提 供 一 定 的 史 学理 论 参 考 。
派强调通过借 鉴西洋的经验来提高和 改进 中国的民族音乐,
这对于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的现代音乐具有进步意义,因此在 当
时 音 乐界 中影 响 最 大 。第三 种 看 法 是 只有 封 建 的礼 乐 、只有 中
国的古 乐才是最高的音 乐,因此主张 “ 复兴国乐” 这一派对于 。
西洋音乐不敢公开反对 ,但是大都鄙视 民族音乐[(3。 1P7 ]2) 赵元任先生认为音 乐是有共性的,在对待 民族音乐和西方
学 的发 展 ,宣 传 唯 物论 和 无神 论 ,主 张 以科学 来 革 新 中国 。民
大胆吸收西洋音 乐中的有益成分。 这一思想理念又和 “ 五四” 时 期如何对待中西音乐 的讨论有关。 “ 五四”时期在各种音乐杂志以及报刊上对于怎样看待我 国的传统音 乐和西洋音乐、如何 建立和发展我国的现代音乐等 问题展开过讨论 。主要有三种不 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西 洋音乐的科学性和艺术水平都远远超过我国的传统音乐, 他们

浅述赵元任在语言、音乐艺术创作上的贡献

浅述赵元任在语言、音乐艺术创作上的贡献

浅述赵元任在语言、音乐艺术创作上的贡献摘要:赵元任先生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也是著名的音乐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语言学大师。

本文从语言、音乐方面论述了他的学术思想和重要贡献。

关键词:赵元任语言音乐0 引言赵元任先生(1892-1982)是20世纪有重大影响的语言学家和音乐家,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和开拓者,也是著名的音乐家,是享有世界声誉的语言学大师。

在其60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以超人的智慧和辛勤的劳动,写下了众具有开创性和影响力的著作,为中国近现代音乐、现代语言学的创立和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

1 赵元任在语言上的成就赵元任在1928年写作了《现代吴语的研究》,这是中国第一部用现代语言学的方法调查汉语方言的研究报告。

在这部著作中,赵先生第一次使用了国际音标记录了汉语方音,这本书的出版对后来的方言调查研究影响极大,几乎成了中国学者进行方言调查研究的典范。

30年代,赵元任先生在长期的汉语方言调查和深入的音位学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论文《音位标音法的多能性》(1934年)。

文章阐明从语音材料归纳音位系统时可以有多种选择,答案不是唯一的。

此文立论通达,用例恰切,成为音位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经典文献,问世半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各国语言学者广泛引用。

美国语言学家裘斯(M.Joos)在《语言学选读》(ReadingsinLinguistics,1957)中收录了此文,并作了简短的评论,其中说到“我们很难想到比赵元任的这篇文章更好的对早期音位学具有指导意义的单篇论文了。

“40年代,赵元任先生出版了《国语入门》(1948年,后由李荣先生编译为《北京口语语法》,开明书店1952年)。

这是中国第一部尝试运用结构主义语言学的方法研究汉语语法的著作,是中国现代语法学的奠基作之一,在语法分析的理论、方法和体系上对以后的汉语语法研究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50年代,赵元任先生先生又出版了《语言问题》(1959年)这本著作。

音诗交融声情兼备——浅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音诗交融声情兼备——浅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Appreciation and appreciation 品鉴与欣赏音诗交融 声情兼备——浅谈赵元任的艺术歌曲《教我如何不想她》丁 艳(四川传媒学院综艺影视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0)【摘要】《教我如何不想他》在中国艺术歌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作品由作曲家赵元任谱写而成,歌词选用刘半农所创作的诗词,这首诗词是刘半农在英国留学时创作的。

这首歌曲是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可以称作中国艺术歌曲史上的经典之作。

本文通过音乐与诗歌结合、歌曲的旋律以及对作品的演唱分析,分析这首艺术歌曲的艺术特征和精神内涵。

【关键词】艺术歌曲;赵元任;《教我如何不想他》【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教我如何不想他》这首艺术歌曲创作与20世纪20年代,“五四运动”在全国席卷开来,其所倡导的新文化思想和新民主主义思潮深入人心,在这股思潮的影响下,当时在英国留学的刘半农先生创作了诗歌《教我如何不想他》,表达了诗人对远在异乡对故土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千疮百孔的故乡的痛惜之情,作曲家赵元任被这首诗歌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之谱写了曲调,赵元任曾表示,其中“教我如何不想他”中的“他”可以指一切心爱的事物,可以是女的“她”,也可以是男的“他”。

赵元任先生本身也是语言学家,这使得他能够做到非常巧妙地将音乐与诗歌融合。

一、通过音乐和诗歌的完美交融,诗化歌曲的意境一个国家艺术歌曲的发展,常常与一个特定时期的诗歌成就息息相关。

在这首诗歌里,刘半农采用了西方抒情诗的写作手法,成为中国近代新诗发展的初源。

这首作品的歌词运用简洁的日常用语,看似毫无粉饰的写法,却蕴含着深切的感情。

歌词中使用自然景物来营造优美的意境,一开始运用微云和微风的意象来引发情思,接下来又引用月光、海洋和银夜为象征来深化诗人的内心情感,最后诗中的水面落花、水底鱼儿、燕子枯树和野火西天将诗人心中的惆怅情感进行升华。

在整首诗中,“教我如何不想他”这个反问句贯穿始终,更加深沉地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思念之情。

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美学思维

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美学思维

赵 元 任 ( 8 2 1 8 ) 江 苏 武 进 人 , 我 国 近 19- 9 2 , 是 现代 的语 言学 家 、 曲家 、 论 家 。赵先 生 在参 与音 作 理 乐 创作 活 动 中尤其 是上 世纪 2 3 0~ 0年代 期 间 , 创 他 作 了许 多 为群众 所 喜 爱 的歌 曲 , 艺术 歌 曲最 能代 以 表 他 的艺 术成 就 。其 创 作 的 10多 首 艺术 歌 曲 , 0 多 取 材于 现代 诗词 , 美 动 人 的旋 律 与 诗 词 语 言 紧密 优 配 合 , 琴伴 奏 的艺 术形 象 、 钢 结构 层 次 、 和声运 用 、 织 体设 计 整体 统一 , 乐 、 声 歌词 、 琴伴 奏 三位一 体 , 钢 达
爷》 以及 合 唱 曲《 韵》 , 海 等 流传 至 今 , 为音 乐 院校 成
的教材 及音 乐会 上 的经 典 曲 目。赵 元任 这些 艺 术歌
句, 是从京剧西皮快三 眼的过 门幻化 而来 ; 听雨》 《 和《 花》 半部 分 的旋 律 , 是 按 照 常州 人 吟 诵 七 瓶 前 都 绝 的音 调 进 行 艺 术 创 作 的 。《 听雨 》 用 仄 声 韵 七 采 绝 的吟 诗 调 , 《 花 》 采 用 平 声 韵 七 绝 的 吟 诗 而 瓶 则 调 ; 国歌 《 爱 尽力 中华 》 是采 用传 统 音调 “ 口调 ” 则 焰
民歌 、 民间戏 曲 、 民族 方言音 调 以及佛 教 音乐 中的某

赵 元任先 生 的主 要创 造成 果
歌 曲艺 术是 赵元 任全 部 音乐 创作 的中心 。他 发
表过 的 歌 曲有 4 0多 首 、 型合 唱 曲 1首 , 别 刊 载 大 分
于《 诗 歌 集 》( 98年 ) 《 童 节 歌 曲集 》( 94 新 12 、儿 13

赵元任音乐思想在其艺术歌曲中体现论文

赵元任音乐思想在其艺术歌曲中体现论文

浅析赵元任音乐思想在其艺术歌曲中的体现【摘要】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各类歌曲体裁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由于来自欧洲的艺术歌曲因其特点“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正好与“五四”时期崇尚个性与感情的艺术思潮相符合,因此在中国应运而生。

被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又是“中国新音乐的先驱”,其艺术歌曲创作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艺术歌曲的创作成了他音乐创作生涯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价值最高的成果,同时赵元任先生也成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对艺术歌曲进行开拓、创新的作曲家,为我国近现代新型音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音乐思想复古袭西曲调和声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各类歌曲体裁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题材和内容,大多是宣扬“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科学与民主”的精神。

由于来自欧洲的艺术歌曲因其特点“歌词多半采用著名诗歌,侧重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正好与“五四”时期崇尚个性与感情的艺术思潮相符合,因此在中国应运而生。

被尊称为“中国语言学之父”的赵元任,又是“中国新音乐的先驱”,其艺术歌曲创作主要集中在这一时期,并成为他音乐创作生涯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价值最高的成果,作为中国近代音乐史上最早对艺术歌曲进行开拓、创新的作曲家,他为我国近现代新型音乐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复古袭西当并进”的思想体现在歌曲创作的“中西结合”赵元任作为中国新音乐最具代表性的音乐家之一,其反封建的观点非常明显,在其音乐创作中也大力弘扬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精神。

早在初期创作的《和平进行曲》附录中就有明显的体现:第一,他批判封建古乐,认为“古乐唯用于宗庙大典而已”“士大夫犹以礼乐自侈,也可悲也”。

第二,他肯定音乐与人民的关系,认为“乐之淫正,民族之兴亡系焉”“夫乐,国之情也”。

这里的国之情,即民之情,他认为音乐是民众感情的体现。

第三,他反对“博物院中国”提出“欲救今乐之失,复古袭西当并进”的观点,而且进一步指出:“西乐则当尽其所能,为国人做驺走也”。

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美学思维

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美学思维

2010年第01期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No 101,2010第26卷J O URNAL O F E D UCAT I O NAL I NST I TUTE O F J I L I N PR O V I NCE Vol 126(总241期)Tot a l No 1241收稿日期:2009—12—02作者简介:谢俊平(1972—),男,土家族,湖南永顺人。

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讲师,本科,研究方向:声乐。

浅析赵元任艺术歌曲中的美学思维谢俊平(湖南工业大学音乐学院,湖南株洲412007)摘要:赵元任是我国著名的音乐家,在他历经近乎百年沧桑的一生中,对于艺术歌曲表现出了无限的热情,对歌曲的创作有着独特的理解和诠释。

本文从他在歌曲艺术创作所涉及的美学思维方面回顾其思想、创作以及为后人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美学中图分类号:J642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0)01—0045—02 赵元任(1892—1982),江苏武进人,是我国近现代的语言学家、作曲家、理论家。

赵先生在参与音乐创作活动中尤其是上世纪20~30年代期间,他创作了许多为群众所喜爱的歌曲,以艺术歌曲最能代表他的艺术成就。

其创作的100多首艺术歌曲,多取材于现代诗词,优美动人的旋律与诗词语言紧密配合,钢琴伴奏的艺术形象、结构层次、和声运用、织体设计整体统一,声乐、歌词、钢琴伴奏三位一体,达到音乐美的至高境界。

一、赵元任先生的主要创造成果歌曲艺术是赵元任全部音乐创作的中心。

他发表过的歌曲有40多首、大型合唱曲1首,分别刊载于《新诗歌集》(1928年)、《儿童节歌曲集》(1934年)、《晓庄歌曲集》(1936年)、《民众教育歌曲》(1939年)、《行知歌曲集》和《赵元任歌曲集》(1981年),有的散见于报刊。

在他所创作的众多歌曲中,《卖布谣》《劳动歌》《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听雨》《呜呼三月十八》《也是微云》《西洋镜歌》《老天爷》以及合唱曲《海韵》等,流传至今,成为音乐院校的教材及音乐会上的经典曲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赵元任先生与音乐赵元任(1892—1982 2.25) 汉族,字宣仲,又字宜重,江苏武进(今常州)人,生于天津。

1929年6月底被中央研究院聘为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兼语言组主任,同时兼任清华中国文学系讲师,授“音韵学”等课程。

1938年起在美国任教。

他是中国现代语言和现代音乐学先驱。

罕见的语言天才赵元任先生他博学多才,既是数学家,又是物理学家,对哲学也有一定造诣。

然而他主要以著名的语言学家蜚声于世。

他从1920年执教清华至1972年在美国加州大学退休,前后从事教育事业52年。

中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力、朱德熙、吕叔湘等都是他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

“赵先生永远不会错”,这是美国语言学界对他充满信赖的一句崇高评语。

赵元任原籍江苏常州,1892年生于天津一个书香、官宦之家,著名诗句“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作者赵翼(乾隆进士),就是他的六世祖。

清末,他的祖父在北方做官。

年幼的赵元任随其家人在北京、保定等地居住期间,从保姆那里学会了北京话和保定话。

5岁时回到家乡常州,家里为他请了一位当地的家庭老师,他又学会了用常州方言背诵四书五经。

后来,又从大姨妈那儿学会了常熟话,从伯母那儿学会了福州话。

当他15岁考入南京江南高等学堂时,全校270名学生中,只有3名是地道的南京人,他又向这三位南京同学学会了地道的南京话。

有一次,他同客人同桌就餐,这些客人恰好来自四面八方,赵元任居然能用8种方言与同桌人交谈。

听他的家人说,他从小就喜欢学别人说话,并善于辨别出各地方言和语音特点。

这段家史说明,赵元任幼年就经过多种方言的训练,开始掌握了学习语言的本领。

1910年,他17岁时,由江苏南京高等学校预科考入清华留美研究生班,在录取的72名官费生中,他总分名列第二(胡适名列55)。

先在康奈尔大学读数学、物理,后入哈佛攻哲学,继而又研究语言学。

1920年回到祖国,在清华大学任教。

当时适逢美国教育家杜威和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清华大学派他给罗素当翻译。

他在陪同罗素去湖南长沙途中又学会了讲湖南话。

由于他口齿清晰,知识渊博,又能用方言翻译,因而使当时罗素的讲学比杜威获得更好的效果。

从此,赵元任的语言天才得到了公认,他自己也决定将语言学作为终身的主要职业。

1925年,清华大学增设“国学研究院”,他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被聘为导师,他教授《方音学》、《普通语言学》、《中国音韵学》、《中国现代方言》等课程。

1929年,他又受聘为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兼语言组主任。

到1938年,他再度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语言学,经过6年潜心研究,成为名闻世界的语言学家。

1945年他被任命为美国语言学会会长,1960年任美国东方学会会长。

他先后获得美国三个大学的名誉博士称号。

汉语言学之父赵老是中国第一位用科学方法作方言和方音调查的学者。

他的耳朵能辨别各种细微的语音差别。

在二三十年代期间曾亲自考察和研究过吴语等近60种方言。

赵元任对方言的研究非他人所能及,他会33种方言。

他的治学严谨和刻苦,令人叹为观止。

1927年春天,赵老在清华大学研究所担任指导老师时,曾到江、浙两省专门调查吴语。

经常是一天跑两、三个地方,边调查边记录,找不到旅馆就住在农民家里。

一次,他和助手夜间由无锡赶火车去苏州,只买到硬板椅的四等车票。

由于身体太疲乏,上车后躺在长板座上就呼呼地睡着了。

等醒来时,满车漆黑,往外一看,才知道前面几节车厢已开走,把这节四等车厢甩下了。

助手问他怎么办?他说:“现在反正也找不到旅馆,就在车上睡到天亮吧!”助手见他身体虚弱,劝他每天少搞点调查,他诙谐地说:“搞调查就是要辛苦些,抓紧些,否则咱们不能早点回家呀!将来不是要更费时间,也更辛苦吗?”在那次调查吴语的行动中,他不辞劳苦,经镇江、丹阳、无锡,每站下车,再乘小火轮到宜兴、溧阳,又转回到无锡等地,冒着严寒,辗转往复,深入群众,多访广纳,记录了大量的当地方言。

3个月后,回到北京,他把调查的材料写成一本《现代吴语研究》。

在出版此书时,语音符号采用国际音标,印刷厂没有字模,他和助手就自己用手写,画成表格影印,每天工作在10小时以上。

这本书出版后,为研究吴语和方言作出极为珍贵的贡献,赵元任也成为我国方言调查的鼻祖。

中国语言学贡献赵元任教授对音位学理论、中国音韵学、汉语方言以及汉语语法都有精湛的研究,撰写和发表过大量有影响的论文和专著,在国内外学者中享有很高声誉。

他在美国除了在大学任教外,又用英文和中文写下了大量语言学著作:《中国语言词典》、《中国语入门》、《中国语文法之研究》、《现代吴语研究》、《钟禅方言记》及《湖北方言报告》等。

1972年,赵老退休后,仍不断致力著述,写出《语言学跟符号的系统》、《白话读物》等书。

在他病逝前不久,还构想以同音替代的办法,把《康熙字典》上1万多个字合成一本2000字的《通字》,以用于日常行文,可惜未能如愿。

赵元任早年曾和语言专家黎锦熙先生致力于推广普遍话工作,为此他创造了国语罗马字(注音字母第二式),并灌录了国语留声唱片。

赵老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他一贯提倡彻底的白话文。

1981年笔者访问赵老时,他对目前国内人们的口语有这样的感慨:“现在教育水平高了,人们的说话受广播、报刊、电视等媒体的影响,出口书面语多,不大爱讲白话了。

如现在北京人爱说“开始”,不说“起头儿”;把长外衣不叫“大氅”,而叫“大衣”。

连小孩说话也是文绉绉的,人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显得缺少生活气息。

”在他这次回国访问和探亲期间,曾用各种方言和友人、学生进行交谈。

著名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见到赵老时,两人兴致勃勃地用方言对话,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社会科学院语言所所长吕叔湘称赞赵老对中国语言学的贡献,一是他以现代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给中国语言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二是他给中国语言学的研究事业培养了一支庞大的队伍。

现代音乐的先驱赵元任出身于书香世家。

母亲擅昆曲,父亲擅奏笛,可谓夫唱妇随。

他自幼便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在音乐上也有天赋,在南京上中学时开始学钢琴,到了大学时代,无论主修那一门功课,他总要进修“和声学”、“对位学”、“作曲”、“声学”等课程。

他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歌咏团,并担当过歌咏队指挥。

从1922年至1948年,他曾先后创作了歌曲、钢琴曲100余首。

在“五四”爱国主义、民主主义思潮影响下,赵元任热情洋溢地创作了一些富有时代精神的音乐作品。

如《呜呼三月一十八》、《我们不买日本货》等具有强烈民主和爱国思想的歌曲。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赵元任歌曲集》中,歌词是由许多现代知名作家或诗人刘大白、刘半农、徐志摩、施谊以及赵元任自己创作的。

在《卖布谣》、《劳动歌》两首歌里,他对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善良质朴的小生产者的悲惨境地寄予无限同情。

即使他所作的抒情歌曲,如《秋种》、《听语》、《海韵》,也揭示了人民追求个性解放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1936年,他在“百代”公司灌录了一首《教我如何不想他》的唱片,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脍炙人口。

1981年当他最后访问北京期间,多次被邀请唱这首歌。

一次在音乐学院唱完这首歌后,人们向他提问:这是不是一首爱情歌曲?其中的“他”究竟是谁?赵老回答说:“…他‟字可以是男的,也可以是女的,也可以是指男女之外的其它事物。

这个词代表一切心爱的他、她、它。

”他说这首歌词是当年刘半农先生在英国伦敦写的,“蕴含着他思念祖国和怀旧之情。

” 赵老当时还向大家讲了一段有关这首歌曲的趣闻。

他说,当时这首歌在社会上很流行,有个年轻朋友很想一睹歌词作者的风采,问刘半农到底是个啥模样?一天刚好刘到赵家小坐喝茶,而这位青年亦在座。

赵元任夫妇即向年轻人介绍说:“这位就是《教我如何不想他》的词作者。

”年轻人大出意外,脱口而出说:“原来他是个老头啊!”大家大笑不止,刘半农回家后,曾写了一首打油诗:“教我如何不想他,请进门来喝杯茶,原来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赵元任创作的家庭音乐作品,有些是为女儿写的,也教她们唱。

连上邮局寄信的当儿,也不放过,让女儿坐在长凳上学唱。

他很会利用时间,把许多歌曲写在小五线谱本子上,随身携带,一有灵感就写。

赵元任从20年代到30年初所作歌曲的歌词,大部分系刘半农所作。

当1933年刘半农因病逝世时,赵老曾深情地写一挽联:“十载奏双簧,无词难成曲;数人弱一个,教我如何不想他!”音乐成就赵元任学识渊博,艺术造诣很深。

他从小受到民族音乐的薰陶,少年时学习钢琴,在美国留学时曾选修作曲和声乐,并广泛涉猎西欧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

他在从事语言学研究过程中,曾到中国各地调查方言,接融了不少民歌、民谣等民间音乐,对中国社会下层生活也有所了解。

他在美国留学阶段,即开始从事音乐创作,1915年即发表了钢琴曲《和平进行曲》。

“五四”运动以后。

他陆续谱写了约100多首作品。

其中曾发表过的歌曲40多首、大型合唱曲1首、钢琴小品若干首,分别刊载于《新诗歌集》(1928)、《儿童节歌曲集》(1934)、《晓庄歌曲集》(1936)、《民众教育歌曲》(1939)、《行知歌曲集》和《赵元任歌曲集》(1981),有的散见于报刊。

他的不少作品具有鲜明的爱国思想与民主倾向,在艺术上勇于创新。

如歌曲《卖布谣》《劳动歌》《教我如何不想他》《上山》《听雨》《呜呼三月一十八》《也是微云》《西洋镜歌》《老天爷》以及合唱曲《海韵》等,流传至今,成为音乐院校的教材及音乐会上经常演唱的曲目。

赵元任的歌曲作品,音乐形象鲜明,风格新颖,曲调优美流畅,富于抒情性,既善于借鉴欧洲近代多声音乐创作的技法,又不断探索和保持中国传统文化和音乐的特色。

他十分注意歌词声调和音韵的特点,讲究歌词字音语调与旋律音调相一致,使曲调既富于韵味,又十分口语化,具有独特的风格。

此外,他在创作中还注意吸收民间音乐语言,如《听雨》是将常州地方吟诵古诗的音调加以扩展,《卖布谣》是在无锡方言音调基础上创作的以五声音阶为主的曲调;《教我如何不想他》吸收了京剧西皮原板过门的音调;《西洋镜歌》采用了民间拉洋片小调作素材;《老天爷》则具有北方民间说唱音乐的风格。

他在创作中对和声的民族化,作了有益的探索和试验,常采用平行四、五度进行,大调主三和弦上附加六度音程,以及小七和弦与调式和声的手法等。

他也十分注意钢琴伴奏在歌曲整体中共同塑造形象和刻画意境的作用。

赵元任是中国音乐界中较早重视收集、改编民歌的音乐家。

他曾为数十首中国民歌配上钢琴伴奏并进行演唱,其中以《尽力中华》(根据民间焰口调作词配和声)和《扬子江上撑船歌》(根据江南船工号子改编)影响较大。

萧友梅曾认为他的艺术歌曲“替我国音乐界开一个新纪元”(《介绍赵元任先生的新诗歌集》)。

赵元任在国内发表的音乐论文有:《新诗歌集·序》《“中国派”和声的几个小试验》、《歌词中的国音》《介绍乐艺的乐》、《黄自的音乐》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