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合集下载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浅谈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国家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完整,企业如何合理、有效利用现行政策法规,尽量控制费用开支的支出金额,是摆在企业财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本文就煤炭企业研发费用如何进行会计处理进行了初浅地分析。

关键词:煤炭企业;研发费用;摊销一、国家关于研发费用处理的有关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有关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06]88号)规定:对财务核算制度健全、实行查账征收的内外资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其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所发生的技术开发费,按规定予以税前扣除。

对上述企业在1个纳税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在按规定实行100%扣除的基础上,允许再按当年实际发生额的50%在企业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

《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研究开发费用的加计扣除,是指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

”企业年度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当年不足抵扣的部分,可在以后年度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中结转抵扣,抵扣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5年。

二、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实例分析例:2011年1月1日,某煤炭企业经上级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允许其进行某项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工作,期间研发开支达到1200万元,其中资本化支出600万元。

2011年年底时,该研发成果已经实现。

初步估算其使用年限为10年,没有净残值,预计采用直线法摊销。

2011年度会计利润为2000万元,企业所得税适用税率为25%。

若除研发费用外,并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解:该煤炭企业2011年年底可计入研发费用的金额为600万元,根据税法中的规定能够扣除其50%,这样一来,该企业的纳税利润就调整为1700万元。

无形资产成本中将可以资本化的600万元并入,由于本期并无摊销,所以税法中摊销额150%可以抵扣这项优惠政策企业无法享受。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与税务处理
M eal r ia n t lu e c lFi anc a c untn i lAc o i
企 业研 发 费 用 的会 计 核 算与税 务 处理
陆 燕
在知识经济时代, 研发逐渐成为企业在激烈市场中保持
领先地位的最重要的创新活动, 研发的成 功能给企业带来极
造费, 设备调整及检验费, 样品、 样机及一般测试手段购置 费, 试制产品的检验费等。 6 . 研发成果的论证、 评审、 验收、 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的申
没有注意到会计与税收政策的差异. 人为扩大加计扣除的范
围, 导致申 请税收优惠备案时费用归集不准确。仔细研究有
关所得税管理的政策规定, 通过综合国税发[ 0]1 号文. 2 8 6 0 1

圜 分 财 2 第期 o 年 8 1
M e a l gi alFi nc a c t lur c na i lAc oun i tng
整理 和明确 了受益 企业 、 研发活动 、 费用和不 得扣 除的 研发 究 开发 费用 的扣除方法规定如下: 1 . 研发费用计人当期损益未形成无形资产的, 允许再按其当 年研发费用实际发生额的 5%直接抵扣当年的应纳税所得额 。 0,
得税 法》 出台 了 多鼓励创新的优惠政策 , 中的研究开发 , 许 其
培训费、 培养费、 专家咨询费、 高新科技研发保险费用等。
f 国家税务总局规定 二)
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引人关注。20 年 l 月国家税务总 08 2
局下发了《 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管理 ( 试行) 的通知》 ( 国税发[ 01 6 , 2 8 1 号)进一步明确了研发活动、 0 1 加计扣除项 目的范围、 企业享受优惠的方法等具体政策问题。本文就企 业研发费用会计及税法之间异同进行相关探讨。

研发费用的会计账务处理

研发费用的会计账务处理

研发费用的会计账务处理
一、研发费用的会计账务处理
1、会计记账
(1)直接研发费用:
(a)支付给外部机构或者个人的直接研发费用,应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b)支付给内部机构或个人的直接研发费用,应记入“服务成本”费用科目;
(c)销售成本相关的直接研发费用,应记入“营业费用”的相关科目;
(d)支付给外部机构的直接研发费用,应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2)间接研发费用:
(a)支付给外部机构的间接研发费用,应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b)支付给内部机构的间接研发费用,应记入“营业费用”科目;
(c)支付给外部机构的间接研发费用,应记入“其他应付款”科目。

2、研发费用的核算
研发费用应根据实际情况单独核算,费用发生时根据费用类型区分计入各相应的费用科目。

研发费用必须按照实际发生费用情况,定
期进行核算,并对研发费用情况进行记录和登记。

3、会计报表的处理
在编制会计报表时,研发费用应单独列出,与营业费用及其他费用分开核算。

当企业对研发费用有较长期的投入而实现了营运的收入时,可将研发支出视为资产,计入会计报表中,但当不能追溯研发费用的投入及实现的收益时,则应将研发费用合理分摊到当期利润中,计入费用科目。

4、税收的处理
研发费用可以从企业所得税的应税收入中扣减,但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研发费用应当明确,不可包括经营费用;(2)研发费用应当在全部成本中明确核算;(3)研发费用应定期进行核算;(4)研发费用应当明确可以实现收益的有效成果。

关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关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新会计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一、研发费用处理的类型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企业对于研发的投入逐年在提高。

研发投入是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也是提高企业综合实力的重要保障。

顾名思义,研究和开发费用即研究与开发某项目所支付的费用,一般是指用于研发活动的设备设施费、材料费、人工费、合同服务费、外购无形资产费以及有关间接费用等。

目前国际上有关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和部分资本化。

不同会计处理方法,将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业绩。

全部费用化处理,即将研究与开发费用在发生时全部确认为费用,计入当期损益。

这种处理方法符合谨慎性原则,核算比较简单,但是费用化会引起当期利润减少,企业管理者为了追求短期利润最大化,就可能减少研发投入,不利于企业创新发展。

实行全部资本化处理,研发费用发生时全部予以资本化,作为长期资产分期摊销,计入相关成本。

这种方法符合权责发生制原则,但不符合谨慎性原则,并且可能导致企业高估资产和收益。

研发费用实行部分资本化,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将符合某些特定“条件”的研究开发费用予以资本化,其他研发费用则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也采用此法。

此种方法避免了全部费用化和全部资本化的缺点,但是在确定是否资本化时的界限不好把握,容易给管理者操纵利润的机会。

二、我国企业研发费用处理的变迁对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问题是国内外会计准则争论的焦点问题。

我国原准则规定:“自行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无形资产,其入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生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用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生的研究与开发费用,应于发生时确认为当期费用”。

显然我国对研发费用是采用全部费用化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企业日常发生的研发费用通常计入“管理费用”。

然而,该准则实施以来,不断受到人们的批评。

全部费用化处理除了减少当期利润外,还可能被企业用来平滑利润。

我国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会计准则,其中第6号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无形资产》中对研发费用处理做出了明确规定,主要是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处理方法,对研发费用处理实行有条件资本化。

研发费用、研发支出怎么处理会计分录

研发费用、研发支出怎么处理会计分录

研发费用、研发支出怎么处理会计分录(1)研发支出是指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属于成本类会计科目。

企业应设置“研发支出”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2)本科目可按研究开发项目,分别“费用化支出”、“资本化支出”进行明细核算。

(3)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无形资产研究开发项目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

根据标题问题举例子:一、研究阶段(无形资产准则规定:研究阶段的支出全部费用化)1相关费用发生时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2购置资产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3期末结转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二、开发阶段(符合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支出应资本化即形成资产,否则应费用化)1相关费用发生时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等)2开发项目完工时借:无形资产—××资产(资本化部分)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费用化部分)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三、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的核算1收到财政拨款时借:银行存款—××银行贷: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2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时A、支付费用借: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B、购置固定资产(或用于项目建设)借:固定资产—××资产(购买不用安装的设备)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贷: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原材料、工程物资等)C、项目完成形成费用部分借: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D、项目完成形成资产部分借:无形资产—××项目贷:研发支出—××项目(材料费、人工费、水电费、租赁费、利息支出等)借:固定资产—××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贷:在建工程—××资产(需要安装的设备、厂房)3每个资产负债表日分配递延收益(按年或按月)A、与费用相对应(即费用化部分)借:本年利润贷:管理费用—研究与开发费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B、与资产相对应(即资本化部分:起点自相关资产可供使用时,终点是资产使用寿命结束时)借:制造费用—折旧费管理费用—无形资产摊销贷:累计折旧累计摊销借:递延收益—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助××科技项目资金事业单位研究开发费用的账务处理一、收到拨款时借:银行存款—××银行贷:拨入专款—×× 科技项目(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二、利用政府补助资金支付项目费用1、支付费用时借:专款支出—×× 科技项目(人工费、材料费、租赁费)贷:现金(银行存款)2、购置设备借:专款支出—×× 科技项目(设备购置费)贷:银行存款同时借:固定资产—××资产贷:固定基金三、项目完工时1、政府补助资金的账务处理(直接对冲,不形成资产)借:拨入专款—×× 科技项目(科研课题经费、挖潜改造资金、科技三项费用)贷:专款支出—×× 科技项目(人工费、材料费、租赁费、设备购置费)2、事业单位配套资金的账务处理借:无形资产—×× 资产贷:现金(银行存款、材料)。

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式

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式

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式
企业研发费用是指在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发生的实际支出,通常包括人员工资、设备购置、实验材料等费用。

在会计处理上,研发费用可以按照两种方式进行处理:资本化和费用化。

资本化是指将研发费用计入企业固定资产中,分摊到未来几年的成本中。

这种方式可以提高企业的资产价值和净利润,对于需要长期投资和研发的行业如制药、半导体等较为适用。

但是,资本化会增加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企业流动性和偿债能力。

费用化是指将研发费用当做当期费用进行按月分摊。

这种方式可以反映企业当期经营状况,维护企业流动性和偿债能力,但是会降低企业净利润。

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和行业规律选择资本化或费用化的方式进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无论是哪种方式,都需要遵循准确记录、合法合规和真实可靠的原则,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1 -。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在企业中,研发费用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支出,它对企业的发展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正确处理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是保证财务报表准确和合规性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就如何正确处理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进行详细论述。

一、研发费用的定义和分类研发费用是企业为了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或者改进现有产品等研发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研发费用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研究费用、开发费用以及试验生产费用。

1. 研究费用研究费用是指为了获得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而进行的系统性、创造性的调查研究活动所发生的支出。

研究费用包括科研人员的工资、科研设备的购置费用、科研办公用品的费用等。

2. 开发费用开发费用是指在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为了获得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可实际使用的知识而进行的支出。

开发费用包括开发人员的工资、试验设备的购置费用、材料费用、试制样品费用等。

3. 试验生产费用试验生产费用是指为了验证产品或者工艺的可行性、进行试生产等所发生的支出。

试验生产费用包括试验设备的购置费用、原材料费用、试验产量的生产费用等。

二、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对于企业的研发费用,在会计处理上可以采用两种方法,分别是费用直接计入损益和费用资本化。

1. 费用直接计入损益费用直接计入损益是指将研发费用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的损益中,即将其作为费用列支,直接减少当期的利润。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发费用金额较小,对企业整体经营影响较小的情况。

2. 费用资本化费用资本化是指将研发费用在发生时作为资产进行登记,并在后续的期间内进行摊销。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发费用金额较大,对企业整体经营影响较大的情况。

具体的会计处理方法如下:(1)研究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于研究费用,一般直接计入损益。

因为研究费用往往不能确认产生经济利益,也无法准确估计未来经济利益的金额。

(2)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于开发费用,可以选择费用直接计入损益或者费用资本化。

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研发费用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研发费用是指企业为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所发生的费用。

在会计核算中,研发费用一般分为两类: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

研究费用是指用于获取新知识、探索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费用,包括科研项目费用、实验室设备费用、研究人员工资等。

开发费用是指用于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可商业化产品的费用,包括原型制作费用、试验生产费用、市场调研费用等。

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主要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直接法是指将研发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在当期费用中扣除。

间接法是指将研发费用资本化,形成无形资产,在未来几个会计期间内摊销。

对于研究费用,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一般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作为当期费用扣除。

而开发费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资本化或者费用化处理。

如果开发费用与具体项目直接相关,可以选择资本化处理,形成无形资产,并在未来的几个会计期间内摊销。

如果开发费用无法与具体项目直接相关,或者无法估计未来收益,可以直接费用化处理。

研发费用的税务处理主要有两种方法:实际扣除法和加计扣除法。

实际扣除法是指将研发费用在当期纳税申报时直接扣除,减少应纳税所得额。

加计扣除法是指将研发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一定比例,降低纳税负担。

实际扣除法一般适用于小型企业和创新型企业。

小型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研发费用在当期全额扣除,无需资本化处理。

创新型企业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将研发费用在当期全额扣除,具体比例可根据具体政策而定。

加计扣除法一般适用于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

大型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一定比例,一般不超过研发费用实际支出的50%。

高新技术企业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加计扣除一定比例,具体比例可根据企业所处行业和自主研发程度而定。

需要注意的是,研发费用的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均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要求。

企业在核算研发费用和处理税务问题时,应当根据具体情况,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进行操作,并保留相关凭证和资料,以备税务机关审查。

企业会计准则 研发费用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 研发费用的处理

企业会计准则研发费用的处理企业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研发是企业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之一。

在企业会计准则中,研发费用被视为资产,而非费用。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研发费用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才能资本化为无形资产。

这些条件包括:1.可以明确区分并衡量成本;2.可以预见未来的经济收益;3.具备控制和管理资产的能力。

首先,研发费用需要明确区分并衡量成本。

这意味着企业需要能够准确记录和核算与研发活动相关的费用,包括人力资源、设备设施和外部服务等支出。

企业需要将这些费用与具体的研发项目相关联,并能够明确计量每个项目的成本。

其次,研发费用需要预见未来的经济收益。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能够合理预测研发项目的市场潜力和未来收益。

如果研发项目具有明确的市场前景,并且能够产生可观的经济利益,那么研发费用可以被资本化为无形资产。

最后,企业需要具备控制和管理资产的能力。

这意味着企业必须有能力控制和管理研发项目,并能够证明自己能够有效地实施和管理这些项目。

企业需要具备相关的技术和人力资源,并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持和资源,以确保研发项目能够成功地实施。

在资本化研发费用后,这些费用将被列为无形资产,并按照一定的会计政策进行摊销。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无形资产应该根据其预期使用寿命进行摊销,以反映其经济效益的逐年减少。

然而,企业会计准则对于如何确定研发项目的预期使用寿命并没有明确指导。

一些企业会计准则倾向于将研发项目的预期使用寿命设定为一定的年限,如5年或10年。

但是,这种做法可能无法准确地反映出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因为不同的研发项目具有不同的寿命和经济效益。

因此,企业在资本化研发费用时,需要根据具体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摊销期限和方法。

企业可以考虑使用市场分析、技术评估和专业咨询等方法,来判断研发项目的预期使用寿命并进行摊销。

总之,企业会计准则对研发费用的处理要求企业能够明确区分并衡量成本、预见未来的经济收益,并具备控制和管理资产的能力。

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总结

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总结

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总结研发费用是企业为了进行研究和开发新产品、新技术而发生的费用支出。

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可以确保公司对研发活动的成本进行准确核算,并为企业的决策和经营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的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

一、支出实质判定法支出实质判定法是一种根据支出项目的实质来判定其是否可以计入研发费用的方法。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符合以下条件的费用可以计入研发费用:1. 与研发活动直接相关的支出,包括人力、设备、材料等;2.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未来的预测期间;3. 可以衡量并合理分配到研发项目中。

例如,企业为新产品开发购买的设备费用,可以根据实质判定法计入研发费用。

二、资本化与摊销法资本化与摊销法是将研发费用以长期资产的形式计入资产负债表,并按照一定的摊销方法摊销到利润表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发成本较高、投入较长期的项目,并且该项目能够带来未来可预见的经济效益的情况。

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研发费用资本化的条件包括:1. 研发项目具有确定的技术可行性,并且可以进行合理的预算;2. 项目在经济上具有潜在的盈利能力;3. 公司有能力并愿意承担相关的风险。

资本化与摊销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准确地反映研发项目的长期价值,但需要企业对研发项目进行较为准确的评估和风险判断。

三、实施与投资过程法实施与投资过程法是指将研发费用在研发过程中进行分期确认和计量。

这种方法适用于研发项目周期较长、费用分散、效益不确定的情况。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按照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确认和计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够使企业的利润衡量更加符合实际研发进展的情况,但也需要企业在实施过程中进行相应的监控和管理。

四、调查研究费用处理方法调查研究费用是指企业为了开展市场调研、竞争对手调查等而发生的费用。

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调查研究费用可以归集到营业费用中,作为当期费用计入利润表。

五、会计准则与政策的要求无论采用哪种研发费用会计处理方法,企业都需要遵循相关的会计准则和政策要求。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




研究开发项目达到预定用途形成无形资产的,应 按“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的余额,借记 “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 出”科目。 期末,企业应将“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 归集的费用化支出金额转入“管理费用”科目。 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费用 化支出”科目。 资产负债表日,“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 的借方余额,反映企业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开发项 目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支出。在资产负债表“开 发支出”项目列示。


(三)研究开发费用形成的无形资产,被 其他新技术所代替或超过法律保护期限, 丧失使用价值或转让价值,对其尚未摊销 的余额,按照资产损失规定处理,就其余 额的150%在税前扣除。 (四)软件企业自主研发的软件,凡符合 无形资产确认条件的,可以按照无形资产 进行核算,按该无形资产成本的150%在税 前摊销。其摊销年限可以适当缩短,最短 可为2年(含)。

属委托、合作研究开发项目的,还应提供委托、 合作研究开发协议书。
企业对同一领域进行持续创新的项目,应按各个 不同的技术方向或应用对象分别立项。





第十一条 企业申请鉴定的研究开发项目应当属于 上年度在研的研究开发项目。 企业研究开发项目属于县(市、区)以上政府部 门立项、且仍处于项目执行期内的科技计划项目, 政府部门立项计划书作为研究开发项目备案的依 据,无须再申请项目鉴定。 第十二条 根据企业申报项目所属技术领域,由设 区市科技行政部门于所得税企业年度汇算清缴之 前,组织专家对申请项目进行鉴定。 设区市科技行政部门根据专家的鉴定意见,形成 项目鉴定文件,发送至各申报项目鉴定的企业, 并抄送至同级税务部门。 申请企业对经设区市科技行政部门鉴定的研究开 发项目有异议的,可在收到鉴定文件之日起五个 工作日内提请省科技行政部门进行复核。

企业会计准则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方法

企业会计准则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方法企业会计准则中,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方法通常分为两种:费用化和资本化。

1. 费用化处理
费用化处理是指将研发费用计入当期管理费用,即按照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摊。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可以直接计入费用的研发费用,如直接参与研发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等。

账务处理如下:
发生时:
借: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贷: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
期末分摊时:
借:管理费用 - 研发费用
贷:研发支出 - 费用化支出
2. 资本化处理
资本化处理是指将研发费用计入无形资产成本,即按照研发项目的实际情况进行资本化,在无形资产产生效益之前进行分摊。

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需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产生效益的研发费用,如研发设备的折旧费、研发项目的借款费用等。

账务处理如下:
发生时:
借:研发支出 - 资本化支出
贷:银行存款/库存商品等
资本化率的计算:
资本化率是企业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比例,通常按照每年研发费用的一定比例进行计算。

资本化率的计算需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通常可以采用平均资本化率、先进资本化率等方法。

期末分摊时:
借:研发支出 - 资本化支出
贷:管理费用等
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实际进行研发费用的账务处理时,需要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合理处理,同时还需要遵守当地税务局的相关规定。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需要投入一定的费用和资源。

这些研发费用对于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非常重要,但在会计处理中,对于研发费用的核算和确认存在一定的挑战。

本文将重点讨论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并介绍相应的会计准则和规定。

一、研发费用的定义和范围企业的研发费用包括直接发生的费用和间接发生的费用。

直接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人员工资、实验材料和设备购置等;间接发生的费用主要包括管理费用、设备折旧等。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进行的研发活动费用符合以下条件之一的,可予以确认为研发费用:1)用于发展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新工具;2)用于改进现有产品、技术、工艺和工具;3)用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或者提高劳动生产率。

研发费用必须与具体的研发项目相关,并能够明确区分其他费用。

二、研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在会计处理中,研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是关键环节。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研发费用应当按照实际发生应付的金额计量,并进行会计确认。

对于直接发生的研发费用,企业应根据实际支出情况将其计入成本,作为研发项目的一部分。

对于间接发生的研发费用,企业应按照合理的分配基础进行分摊,并计入相关期间的成本。

三、研发费用的资本化处理一部分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时,面临着研发费用较大、项目周期较长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选择将研发费用进行资本化处理,将其转化为资产列示在资产负债表中。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研发费用符合以下条件的,可以进行资本化处理:1)与具体的研发项目相关,能够明确划分成本和研发项目的资本投入部分;2)能够确定相关的经济效益,并且有足够的可靠证据证明相关资产具备未来经济效益;3)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能够合理评估和核算相关的成本和资本。

四、研发费用的会计报表披露研发费用对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会计报表中对研发费用进行适当的披露也是必要的。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附注中披露研发费用的具体情况,包括研发费用的总额、分类、计量方法等。

企业研发费用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企业研发费用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企业研发费用账务处理会计分录
1、发生支出
借: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2、每期期末结转
借:管理费用
贷: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
3、资本化支出会计分录
(1)发生支出
借: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贷:原材料/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2)达到预定用途时结转
借:无形资产
贷: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
研发支出分为费用化支出和资本化支出
资本化支出计入形成资产的成本,通过折旧摊销在使用期内扣除,而费用化的支出就是当期发生就一次性计入当期损益中,以后不再扣除。

资本化支出,一般都是构建和采购相关资产所发生的直接费用,比如购建固定资产所发生的差旅费、采购成本、相关税费、资本和利息等。

费用化支出,是指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后,所发生的直接费用,就要费用化,借款利息就是这样的。

无形资产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研究阶段费用化,开发阶段资本化。

费用化支出与资本化支出最大的区别,就是该支出是否增加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如果不能增加,那么就属于费用化支出,如果可以增加,那么就属于资本化支出。

支付研发费用的会计账务处理

支付研发费用的会计账务处理

支付研发费用的会计账务处理好吧,今天咱们聊聊支付研发费用的会计账务处理,这个话题听起来可能有点枯燥,但其实说起来也是有趣的,尤其是当你搞懂了其中的门道之后。

研发费用,这个词一听就很高大上,仿佛和那些闪闪发光的科技公司扯上了关系。

其实它就是指公司为新产品、新技术所花的心思和钱财。

想想吧,哪家公司不想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为了创新、为了突破,研发可谓是重中之重。

在这个过程中,咱们得把这笔研发费用给好好记录下来。

你知道的,这可不是随便抹抹就行的。

咱们得明白,这费用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比如说,人员的工资、材料的费用、还有设备的折旧,统统都要计算在内。

这样一来,钱花得明明白白,心里也踏实。

别忘了,有些朋友可能会想,哎呀,研发这块钱花得多,万一没成就怎么办?这也是个大问题。

不过,只要账务处理得当,就不会影响公司的整体财务状况。

咱们再来说说记录的方法。

可以说,这里头可有些讲究。

研发费用一般都算作费用,按月记录。

每个月月底,咱们都得认真地把当月的研发费用整理出来,看看哪些是必要支出,哪些是可控的。

这个时候,记账的习惯就显得特别重要,记得细致,未来查账的时候可就省心多了。

别等到财务审计那天,才发现账本上乱得一团糟,真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还有哦,研发费用不仅仅是要花出去的钱,未来能带来收益的潜力也是关键。

公司在做预算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这些潜在收益。

试想,如果这项研发项目成功了,带来的收入可能是数倍的回报,简直就像买彩票一样,谁不想中个大奖呢?具体的风险管理也得跟上,毕竟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嘛。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的就是会计准则了。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会计标准可不尽相同,咱们得认真研究一下。

比如在中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研发费用可以直接记入当期损益,但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这笔费用可能会有些不同的处理方式。

反正,不管怎样,咱们都得把账理清楚,省得将来“骑虎难下”。

再说,研发的过程可不是一帆风顺。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

新会计准则下企业研究开发费⽤的会计处理及纳税调整2019-09-02[摘要]知识经济系统中的第⼀推动⼒是科技创新。

⽽创新的能⼒和储备与研究开发的投⼊息息相关,为了保持企业的核⼼竞争⼒,企业特别是⾼新技术企业积极致⼒于研究开发活动,从⽽导致研究开发⽀出的猛增。

研究与开发⽀出的合理使⽤关系到企业长期、持续的竞争能⼒和盈利能⼒。

研究开发⽀出的会计处理,随着研究开发⽀出的⼤幅度增长,成为会计⼯作的新焦点。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处理纳税调整⼀、深刻领会运⽤新准则对企业的积极影响1.新旧准则对研究开发费⽤的处理⽅法。

新会计准则对于研究开发费⽤采⽤了费⽤化和资本化相结合的办法。

在新的会计准则颁布以前,将全部研发费⽤计⼊当期损益。

研发费⽤在发⽣当期直接予以费⽤化,等到研发成功后按法律程序申请取得⽆形资产,再依法将取得时发⽣的注册费、聘请律师费等中介费⽤资本化,并在⼀定期限内进⾏摊销。

新准则中关于研究与开发费⽤的处理则体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新准则中对研发费⽤的会计处理采取了有条件的资本化。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研究阶段的⽀出,应当于发⽣时计⼊当期损益。

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开发阶段的⽀出,在⼀定的约束条件下才可进⾏资本化处理。

2.开发费⽤资本化有利于提⾼企业科技创新热情,提⾼企业的核⼼竞争⼒。

随着全球经济的⼀体化,企业⾯临的竞争压⼒越来越⼤,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进⾏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和⽣产⼯艺的改进,与之相伴的则是企业加⼤研究与开发费⽤的投⼊,研究与开发费⽤在企业⽀出中的⽐重⽇益增⼤。

但是原准则规定,“⾃⾏开发并依法申请取得的⽆形资产,其⼊账价值应按依法取得时发⽣的注册费、律师费等费⽤确定;依法申请取得前发⽣的研究与开发费⽤,应于发⽣时确认为当期费⽤。

”这种对研发费⽤的处理⽅法必然引起开发阶段利润的下降,造成管理者业绩下降的表象。

管理者不愿引起投资者不满,难免减少开发经费⽀出。

这种做法的后果是短期利润数字可能⽐较好看,却损害了企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使企业失去了不断向前发展的动⼒。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

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作者:张娉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第01期提要:新会计准则颁布后,有关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首先对比新旧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方式,然后对新准则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研发费用;新会计准则;建议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上,特别是研发支出关系到企业持久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新产品的开发。

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对于企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我国在2006年2月15日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其中有关研发费用的处理相对于旧准则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一、新准则下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在新准则中,对企业自行研究开发的项目,分为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分别进行核算。

研究阶段的所有支出全部费用化处理,计入“研发支出一费用化支出”。

而对于开发支出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则进行资本化处理,计入“研发支出一资本化支出”;不满足资本化条件的则计入“研发支出一费用化支出”,进行费用化处理。

如果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则全部进行费用化处理。

对于研发支出中的资本化支出,在该无形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应计入“无形资产”科目,而费用化支出则应计入“管理费用”。

新准则下,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是部分资本化,部分费用化,国际上大部分国家采取的都是这种方式;而旧准则下研发费用是不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进行费用化处理。

新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处理有了很大的变化,而伴随着这种变化而来的既有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

二、新会计准则下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优缺点(一)优点。

旧准则下研发费用不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进行费用化处理;而新准则对于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是有条件的资本化,这种处理方式更科学、更严谨,其优点主要表现在:1、与国际会计准则处理方法趋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学生姓名学号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二O一三年五月七日目录一引言 (1)(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2)二企业研发的概念以及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 (3)(一)研究开发的相关概念 (3)(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 (5)三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比较以及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历程 (6)(一)费用化与资本化的比较 (6)(二)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历程 (7)(三)我国采用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深层动因 (8)四研发费用会计处理当前存在的问题 (9)(一)实际操作难度较大 (9)(二)给企业盈余管理留下空间 (10)(三)未规范研发失败后资本化处理的确认与计量 (10)五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建议 (10)(一)对企业进行分类,分行业进行处理 (10)(二)提高有条件资本化的可操作性 (11)(三)研发费用资本化的会计计量方法 (11)(四)加强研发信息披露力度 (13)(五)加强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审计监督 (13)六结语 (13)参考文献 (14)企业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管中慧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会计系,南京 210044摘要:创新是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生存发展的重要手段,这样的共识促使着各企业须加大研发支出。

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本文首先介绍了研究开发的基本概念以及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费用化和资本化两种典型模式的优缺点,然后回顾了我国研发费用的会计处理历程并剖析了采用现行准则规定的动因,最后总结了有条件资本化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行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研发费用;资本化;费用化;有条件资本化;会计准则;会计处理一引言(一)研究背景及意义到了21世纪,科技进步和创新逐渐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关键因素,各国都投入了巨额资金和科研人员在研发活动上,强度也非常大(表1-1所示)。

企业为保持竞争优势,增强风险抵抗能力,研发投入的支出不断增长(表1-2所示)。

对研发费用做出正确的会计处理并且充分披露研发相关信息能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投资潜力、市场价值和发展能力。

因此会计作为反映和监督资金运动的经济管理活动和信息系统,必须正确对研发支出进行会计处理及披露。

表1-1 2006年各国研发投入情况数据来源:维基百科研发投入词条网站表1-22008-2012年我国研究与开发支出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信息产业部网站企业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主要有以下三种。

当研发费用数额很少或较少发生,根据重要性的原则,可以费用化处理,计入当期损益,这种方法较为简便也容易理解。

然而随着研发费用的比重逐渐上升,费用化处理方法的弊端逐渐显现,于是资本化成为另一种选择。

2006年以前,我国对研发支出的处理是采取全部费用化的方法,2006年以后新准则允许企业研发费用符合条件的可以资本化,这一规定能更全面、合理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并提供与决策相关的会计信息。

对企业自身而言,这一政策能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加速产品升级更新,改善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水平。

但如果该政策未能得到严格执行,便会成为企业盈余操纵的手段,如此就不能达到该政策的预期效果。

因此要根据我国的国情、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资本市场、企业发展状况来分析有条件资本化的动因,积极影响和消极后果,并借鉴国外先进国家的处理经验,探讨出比较完善的研发费用处理方法和披露机制,避免部分企业利用这一政策进行盈余操纵,这都是本文将要进行论述的问题。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选择资本化还是费用化是国外学者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主要分歧。

有学者指出研发支出费用化符合稳健性、谨慎性和可靠性原则,因为其消除了企业将成功概率极低的项目支出予以资本化虚增资产的可能;而资本化的支持者认为不将研发费用资本化确认为资产损害相关性,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

美国会计准则认为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研发支出和未来收益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不符合资产定义中的“可控制”和“可带来预期收益”的要求,因此只能费用化处理。

所以尽管近年来美国一直在开展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和趋同工作,但在研发费用的处理方面美国一直坚持全部费用化的原则。

此外,爱丽丝、科特斯和凯莉(Ellis, Curtis, Carey)在《快速增长的研发费用:带来的收益如何》(Speedy R&D:How Beneficial)一文中认为研发未必都成功,技术可行性的测试也未必准确,有力支持了研发支出的费用化观点。

巴什、戴隆和贾克伯(Baruch ,Doron, Jacob)在2005年发表的《研发费用的资本化,摊销与价值相关性》(about the Informational Usefulness of R&D Capitalization and Amortization)中提出,根据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的现行处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数据都是由研发支出费用化得出的,作者在研究中将研发支出资本化并在生命周期内摊销,以此来调整资产负债表的财务状况和利润表的经营成果,并预测接下来一年的数据变化,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数据与公司股价和股票收益率呈显著相关趋势,因此可以得出研发费用资本化能提供价值相关、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的结论。

2006年以前我国采取的是研发支出费用化的方法,但其弊端逐渐显现,已被新准则中有条件资本化的规定所取代,这也是目前学界基本倾向采用的处理方法。

杨文武在《论企业研发费用的管理及会计处理方法》一文中充分阐述了研发费用有条件资本化的利弊,研究表明有条件资本化的处理能够较真实反映企业的价值,与股价也呈正相关趋势,证明了有条件资本化比全部费用化、全部资本化更合理。

通过回顾上述国内外的文献,可以发现国外对于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分歧主要集中在以国际会计准则为代表的有条件资本化与以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为代表的全部费用化的两种模式的争论上。

国内研究学者在这个问题上,倾向于有条件资本化的方法,具体如何处理还需进一步研究完善。

二企业研发的概念以及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一)研究开发的相关概念1.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将研发定义为:研究是一项具有创造性和计划性的调查活动,它以获取并理解新的科技知识为目的;开发指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准备应用研究成果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产品,通常发生在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

美国通用会计准则GAAP对研究开发作如下定义:研究是有计划的研究或关键性调查,开发是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设计新产品、新工序、新服务或对现有生产工序和销售手段进行实质性改进的活动。

我国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将研发项目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

其定义为:研究是探索性的独创性的有计划的初步调查,以获取并理解新的科技知识为目的,风险性较大;开发是已通过技术可行性测试,运用已获得的研究成果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产品。

基于以上论述可见,对研究和开发各国的定义大同小异,都把研发活动分成两个阶段:研究活动和开发活动。

在研究的定义上,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都指明研究是“创造性”活动,美国准则指出研究的目的是发现新知识。

国际和我国准则中“研究”定义中都包含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部分,而美国侧重于应用性研究,与新产品的形成有一定的关系。

除了一些细微的差别,各国在研发的定义上没有太大分歧。

2.研发支出的范围直接归属于研发阶段的费用以及以合理的基础分配计入的费用都应包含在研发支出的范围内。

在研发费用的组成内容问题上各国规定类似,一般包括以下方面:①研发人员的工资、奖金、福利费等;②消耗的材料和劳务费用;③固定资产折旧费;④无形资产的摊销费;⑤管理费;⑥其他费用:如水电费、装修费、保险费等。

3.研发活动的特征第一,不确定性。

与其他投资活动不同,研发项目能否成功、成果是否具有有用性,能否带来经济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能否准确计量都是不确定的,存在着相当的风险性,而且不同阶段的风险水平也不尽相同,前期基础研究阶段风险最大。

如图2-1所示。

图2-1无形资产研发和风险水平的关系研发阶段进行,或者一个项目多方受益的情况。

这往往使研发费用难以归集分配,研究与开发的阶段也难以划分。

第三,滞后性。

研发活动从最初的设想到初步分析和调查、技术可行性测试到产品的形成及商业化生产是个漫长的过程,有的甚至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第四,政府支持。

国家近年大力扶持高新技术企业,实践证明研发活动不仅能对有关企业的产品升级、技术领先有积极作用,更有利于整个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

同时研发活动具有溢出效应,研发活动对社会的影响超过企业本身,所以政府都会扶持企业的研发活动,如提供税收优惠等等。

上述特征是研发活动的一般性特征,具体到我国国情以及经济发展状况而言,可以总结出我国研发活动的主要特征。

首先我国研发活动的主体基本都是大企业,行业规模特征比较明显主要集中在信息通信、生物科学、能源材料等大型企业;其次,研发领域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如表2-1所示)。

我国企业研发战略往往都着眼于成果可直接商品化的应用和开发研究,其风险较小,基础研究耗时长、风险大、投入比较薄弱,主要依赖外国技术。

大型企业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倾向于独立承担整个研究过程,中小企业在资金以及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下,倾向于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直接进行商品化研究。

最后,我国研发活动的产学合作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力度逐渐增大。

表2-1 2009年我国R&D经费投向统计表数据来源:中国信息产业部网站(二)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国际比较国际会计准则IAS将研发活动分为研究和开发两个阶段,研究阶段需要进行初步分析和调查,并不确定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风险性较大,因此研究阶段的费用支出应全部计入当期损益;开发活动通常要进行技术可行性测试,估计其成功概率,确定其能形成无形资产的价值。

因此,当开发费用符合下述标准时,可以被资本化并在预计使用或销售的期限内予以摊销:(1)项目能够明白确认且相关成本能够计量;(2)项目被证明技术上具有可行性且管理层有生产使用或销售该成果的意图;(3)项目成果存在市场商业化的潜力;(4)具有完成项目的相关附加资源。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规定研究与开发成本必须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英国准则中开发成本如果能够通过可行的技术测试和商业计划且预计能产生充足的净收入补偿开发成本则可资本化,具体有资产基础法和立即注销法两种。

澳大利亚会计准则评议委员会的基本观点是:只对成功的研发支出进行资本化,按照系统摊销法在20年内进行摊销;若研发项目失败,首先按公允价值的比例冲减非货币资产,余额计入当期损益。

日本准则规定如果有足够的收入弥补研究和开发费用,那么研发费用就可以资本化。

表3-1国际上对研发费用会计处理的比较在对上面各国准则的介绍中我们可以发现国际会计准则以及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对研发支出的会计研究相对比较完善,在制定会计准则时,考虑了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状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