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风险评估与处理
精神科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规范、风险防范预案与流程
精神科常见并发症的预防规范、风险防范预案与流程的负担,因此在治疗上需要特别注意。
同时,精神科医师也应该在用药前了解患者的肝功能情况,避免用药过度或不当引起肝损伤。
三、合并心血管疾病精神科疾病患者常常伴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等,这是由于精神病患者的生活方式不规律,情绪波动大,容易引起血压波动,从而导致心脏病的发生。
因此,在精神科治疗过程中,应该注意控制患者的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的生活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等。
同时,精神科医师也应该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情况,避免用药过度或不当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加重。
二、风险防范预案及流程精神科疾病的治疗过程中,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患者的自杀、暴力行为,医务人员的被伤害等。
因此,精神科医院应该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预案及流程,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一、患者的风险防范1.建立完善的评估制度,对于患者的自杀、暴力倾向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加强监护、限制活动范围等。
2.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情绪,减少自杀、暴力行为的发生。
3.加强患者的家庭支持,建立家庭治疗制度,使患者得到更好的关爱和支持。
4.加强患者的康复训练,提高其自我控制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1.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如加强门禁管理、安装监控设备等。
2.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其自我保护能力。
3.加强医务人员的心理疏导,帮助其缓解工作压力,减少工作失误和事故的发生。
4.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能。
三、风险防范流程1.建立应急预案,对于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应和处理。
2.建立风险管理小组,对于风险事件进行跟踪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3.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和协调,如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等,共同维护精神科医院的安全和稳定。
总之,精神科疾病的并发症是一项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对于患者和医务人员都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预防规范、风险防范预案及流程,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精神病患者外走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制度及流程
患者出走(擅自离院)风险评估单
条目:听
无自知力
智能障碍
严重药物不良反应
嗜烟、嗜酒或酒滥用
回顾医院外走制度与流程
HLYA-014:出走(擅自离院)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
(一)出走(擅自离院)防范预案 1、平时要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分散患者的出走意念。 2、对有出走企图的患者,要及时掌握,重点观察其动态,及时发现出 走先兆迹象,采取措施,谨防患者出走。 3、对出走意念严重患者不宜出病室活动,应安置在重病室专人监护或 遵医嘱暂时约束保护。 4、交接班时,必须清点患者数,做到班班交接清楚。 5、患者进出病房、外出检查或户外活动时,密切注意患者动向, 经常清点患者数。
回顾医院外走制度与流程
HL-073:患者出走(擅自离院)风险评估和防范制度
(3)病人进出病区时,必须清点病人数,护送病人外出检查时须在工作人员视线内 密切注意病人动向。 (4)交接班时必须清点病人数,做到班班交清。 (5)严格执行病房安全管理制度,出入病房随手关门,保管好钥匙,经常检查、 维修门窗等。
5、一旦发现病人擅自离院(出走),当班护士呼叫其他工作人员电话通知门卫 关好大门防范病人走出院外,迅速展开寻找。同时报告护士长及科主任;若判 断病人已离开医院,立即报告上级部门,同时通知病人可能前往的家属及亲戚 朋友,请他们协助寻找。并组织病区工作人员在市内寻找。必要时上报公安部 门。若有出走病人的信息,则组织人员派车接回。
➢ 部分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缺乏耐心,工作方法简单,沟通技巧不 当,使患者产生厌恶甚至畏惧住院心理。
➢ 护理人员对病情掌握不够,分级护理落实不到位,患者外出检查或活 动时未考虑病情是否允许。
外走风险防范与应急处置制度及流程
精神科风险评估
• 2.其他不良事件; • ●肝肾功能严重受损; • ●严重的血细胞减少,氯氮平等; • ●严重的过敏反应:卡马西平过敏引起的剥脱性皮炎等 • ●恶性综合症; • ●5-HT综合症; • 这些问题的发现有赖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注,对专业知 识的熟悉掌握以及规范的技术操作规程。如有发生,和患 者法定监护人的及时沟通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同时积极 及时的救治可明显减少风险的发生。
• •
•
•
二.疾病的风险-----自杀
• 自杀是精神科最严重的风险,常常导致医患纠纷。 1.原因:抑郁障碍、精神分裂症、神经病、人格障碍、物质滥用、酒精依赖、脑器质 • 疾病,精神药物等。 2.评估和认定:患者是否有自杀观念和可能的行为,对患者的精神状况进行评估。 3.沟通:将评估的风险结论告知监护人,法定监护人获得书面知情同意并知情选择不同管 理模式的住院病房是必须的,法定监护人对患者的监护必不可少,尽量获得患者书面 不自杀的保证。 4.宣传教育:识别高危人群,对重点对象进行干预,尽最大可能,尽快积极治疗并有效控 制患者精避免接触电源,危险品的管理,刀具 (刀片、剪刀、水果刀等),尖锐器械、绳子、火柴、易碎的玻璃制品等等,入院时 俄安全检查是必须的,入院后每天例行的检查和巡视,特别是探视时,另外,病室的 人员调配也有技巧异病同室,同病异室,避免情绪传染。 6.药品的管理:监督服药,如何避免藏药、攒药。 7.24小时不间断的监护和陪护,医护人员监护必须延迟自杀观念消失之后,仔细询问,认 真观察,精心护理并做好记录。在封闭病房中,出现的自杀自伤常引起医患纠纷,此 时患者俄监护权没有发生转移,但实际的护理责任无法推卸,在开放的病房也是如此, 此时护理内容是否履行常常是争议的焦点,因此,完整地护理措施和记录十分重要。
三.精神症状支配下的暴力攻击行 为
精神疾病患者攻击行为风险评估的
心理学因素
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存在自我控 制能力较弱、情绪调节能力不 足等问题,使得他们在面对压 力、挫折或冲突时,更容易采
取攻击行为来解决问题。
社会环境因素
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如家 庭暴力、社会歧视、失业压力 等,也可能促使精神疾病患者
采取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
临床评估与诊断
风险评估工具
攻击行为风险评估表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精神状况,使用评估表来评估攻击行为的风险等级。
暴力风险评估工具
使用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暴力风险评估工具,如HCR-20、VRAG等,对攻击行 为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和标准
精神症状
评估患者的认知、情感、意志 等精神状况,以及精神疾病的 症状和严重程度。
情绪不稳定
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是否不稳 定,如易怒、焦虑、抑郁等。
攻击行为史
了解患者既往攻击行为的类型 、频率、严重程度等。
药物使用
了解患者是否使用可能增加攻 击行为风险的药物,如抗精神 病药物、抗抑郁药物等。
冲动行为
评估患者是否具有冲动行为倾 向,如易怒、攻击他人、自伤 等。
04
攻击行为风险因素分析
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临 床评估,识别潜在的风险因素 ,如既往的攻击行为史、家族 史等,以便早期采取干预措施
。
药物治疗
根据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和医生 的建议,合理使用抗精神病药物 、抗抑郁药物等,有助于控制攻 击行为的发生。
心理治疗
通过认知行为治疗、人际治疗等方 法,帮助患者识别和处理潜在的冲 突和压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情 绪调节能力。
攻击行为风险因素
研究结论表明,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行为风险主要受到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社会支持等因 素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评估与预防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评估与预防精神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对患者和他们的家人都带来了巨大的负担。
在精神疾病治疗过程中,了解患者的自风险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评估,并提供预防方法,帮助患者在康复过程中保持安全。
1. 自风险评估自风险评估是了解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潜在风险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自风险评估工具:1.1. 水平判断通过与患者对话,观察他们的情绪状态和行为,可以初步判断患者的自杀风险。
例如,是否有自杀念头或自残行为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有过去的自杀意图或自杀企图。
1.2. 自杀风险量表自杀风险量表可以更全面地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
其中,最常用的量表是哥伦比亚自杀评估量表(Columbia-Suicide Severity Rating Scale,CSSRS),该量表包括对患者自杀行为和自杀念头的评估。
1.3. 精神病评估对患者的精神病症状进行评估也是重要的,因为某些症状可能与自杀风险相关。
例如,患有严重的抑郁和焦虑症状的患者更容易有自杀行为的风险。
2. 预防措施一旦确定患者存在自杀风险,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措施:2.1.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与患者进行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等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负面的自我认知和行为模式,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应对能力。
2.2. 用药治疗在某些情况下,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抗抑郁药、抗焦虑药和抗精神病药等可以减轻患者的症状,降低自杀风险。
然而,药物治疗应该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遵循医生的建议。
2.3. 家庭支持家庭支持对于患者康复过程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家人应提供温暖和安全的环境,理解患者的困难,并尽量减少患者面临的压力。
定期与患者交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也是必要的。
2.4. 社区资源精神疾病患者可以从社区获得很多帮助。
患者风险评估及防范措施
合治疗。 3.其他因素: 例如是因为医务人员缺少经验运用方
式不妥,或与患者的人际关系距离掌握不准确。
(一)暴力行为
.暴力行为发生的特点 1人口学特征: 年轻的多于年长的,男性多于女性。 单身、发生暴力行为的可能性更大。为重点护理
自焚等自杀行为。
有关报道
• 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 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 疾病, 抑郁症自杀率比一般人群高出20%, 在中国仅有2% 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 大量抑郁症患者未及时诊断治 疗使病情恶化, 甚至出现自杀后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 率为4%-10%, 有自杀企图可达到40%, 至少有1%的患者 成功。由此可见精神科病房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C.自杀、自伤的预防措施
1.通知护理单元其他成员。预防自杀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夜以 继日的共同努力。
2.保证环境的安全。 (1)将有自杀倾向的患者置于安全的环境中。 (2)用专业的、尊重的方式检查患者的衣物及身体, 将 危险物品拿走。
3.密切观察。 (1)对于有自杀危险的患者, 需要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其 进行持续的观察, 必要时留陪护。 (2)加强床位巡视, 保证巡视质量。
小时重点监护(均根据医嘱执行) • 对有严重自伤、自杀行为的病人根据医嘱予以约束保护, 必要时可请
(2)非语言交流方式: 一个镇静而放松、非凌驾于他人之上的 姿势要比双手插于口袋或咄咄逼人的姿势更安全。
两臂交于胸前是最不可取的,它表达两层信息: 一是情感 上有距离,二是不愿提供帮助。
正确的姿势是: 手放在口袋外,调节身体位置,平视患者 眼睛,这样可以使患者感觉到交流是平等的。
(一)暴力行为
精神病人风险评估及标准
精神病人风险评估及标准
精神病人是指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群,他们的行为和思维可能会受到影响,从而对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
因此,对于精神病人的风险评估和标准非常重要。
精神病人的风险评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情评估:对精神病人的病情进行评估,包括病情的严重程度、病情的稳定性、病情的持续时间等。
2. 行为评估:对精神病人的行为进行评估,包括是否存在自杀、自伤、攻击他人等危险行为。
3. 社会评估:对精神病人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行评估,包括是否能够独立生活、是否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等。
4. 家庭评估:对精神病人的家庭环境进行评估,包括家庭是否能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照顾等。
精神病人的风险评估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杀风险:对于存在自杀倾向的精神病人,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密切监测、加强心理治疗等。
2. 自伤风险:对于存在自伤倾向的精神病人,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加强心理治疗、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等。
3. 攻击他人风险:对于存在攻击他人倾向的精神病人,应该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提供必要的安全设施等。
4. 社会适应能力:对于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精神病人,应该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环境。
5. 家庭支持:对于家庭环境较差的精神病人,应该提供必要的家庭支持和帮助,帮助他们融入家庭环境。
精神病人的风险评估和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精神病人的病情和行为,从而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他们的安全和健康。
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精神病人的关注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融入社会生活。
精神病患者跌倒风险评估与防范
平衡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心血
跌倒危险因素
内在危险因素: 步态异常
低级步态异常危险因素
•周围感觉功能病损(周围神经病变,前庭 或视觉功能障碍)或运动系统损伤(肌病 和肌肉无力)
中级步态异常危险因素
•痉挛性偏瘫、痉挛性截瘫、锥体外系疾病 (帕金森病)以及小脑运动障碍等;
高级步态异常危险因素
及时发现和消除不安全隐患
跌倒管理:发生跌倒后的处理
1 立即评估患者 的生命体征及 受伤处,及时 处理(基本状 况评估、受伤 情况评估、移 动患者、观察 患者)
2 无论跌倒后 有无伤害发 生,均需详 细记录具体 情况
3 深入分析 跌倒的原因, 并采取改进 措施
普遍预防措施:宣教
预防跌倒措施
普遍预防措施:药物管理
定期回顾药物使用的必要性
减少易致跌倒的药物的使用
告知患者正服用可能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尤 其是开始服用或更改剂量时
指导患者及时汇报药物副作用
预防跌倒措施
针对性预防措施
明显的警示标示
患者安排在离护士站近的地方
对患者进行陪护和定时观察
跌倒预防:评估
评估时间点
入院时 住院环境发生 变化(如转科时 ) 固定时间点: 每月或每周
发生跌倒后 患者的健康及 功能状态发生改 变后
跌倒预防:评估
跌倒预防:确定高危因子
评估的焦点应转向那些常见的 、可以被修正的危险因素上 评估的目的不在于用具体的分数预测 患者是否会发生跌倒,而在于发现患 者及其所处环境中的危险因素 只有把评估与预防措施紧密的结合起 来,方能收到期望的效果 自行设计的评估表应考虑本院患者的 特点,必要时可由管理者、医务人员、 患者共同讨论入选的危险因素
精神疾病患者自杀风险评估与护理
19%自杀者留Βιβλιοθήκη 遗书Lo WH & Leung TM (1985)
自杀的征兆
感到绝望或生命没有价值
对自己关心的事物失去兴趣
谈论死亡
谈论自杀
突然变得快乐或平静 联系自己关心的人 安排后事 冒险或自毁行为
失眠
自杀的易发时间
季节:春、夏 某医院对10年内有自杀行为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 性的调查统计
调查结果
BEA Confidential. | 1
自杀与精神障碍
(世界卫生组织,2006)
90.1%自杀个案与精神疾病有关 情感障碍(抑郁症)占65%——危险因素: 绝望、妄想 精神分裂症自杀率5%-10%——与精神症状、 药物副作用、自知力相关;特点; 酒精中毒与药物滥用(长期自杀风险性6.7% )——危险因素:人际关系丧失或冲突
梁瑞珊、吕嘉宁、陈秀卿 (译) (2006) 。Shea, S. C.原著。自杀衡鉴实务。台北市:五南图书。
羞愧减少 (Shame attenuation)
是一种透过仿如和病人一起去经历亲身体 验的询问方式。让病人感受到被人接受的 感觉。
例子: 「最近是不是发生了一些事情让你觉得走投无路,又 觉得对不起家人,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总觉得活下去好 困难,逼使你想了结自己呢?」
是一种护士对病人发问一些与具体行为或 一连串想法有关的问题,利用连续询问方 式,让事件再度重现的询问方法。
两种方法:
护士直接查询询问 让病人自己描述 1.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如:「你当时在做什么? 」 2. 当时的想法和感受。如:「你当时在想什么? 」
症状扩大 (Symptom amplification)
优点是可以避开面质的气氛,目的是要得 到一个较为接近实际的量和数目。
精神科风险评估
精神科风险评估
精神科风险评估是对个体在精神疾病状态下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以确定其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下面将详细介绍精神科风险评估的内容。
首先,进行精神科风险评估需要收集个体的基本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姓名、性别、年龄)、现有精神病史(疾病名称、确诊时间、治疗情况)、个人生活史(家庭背景、教育程度、工作经历等)以及目前的疾病状况(症状、严重程度等)。
其次,进行精神科风险评估需要对个体的病情进行评估,并采用相关的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如症状自评量表、抑郁症评定量表、焦虑症评定量表等。
通过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客观地了解个体的症状表现以及病情严重程度。
然后,进行精神科风险评估需要评估个体的自杀风险。
自杀是精神病患者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因此在评估过程中需要关注个体是否存在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以及自杀行为的历史等。
此外,还需要评估个体的社交支持网络,以判断其是否存在被孤立、缺乏社会支持的情况,这也是自杀风险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后,进行精神科风险评估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内容,确定个体的风险级别,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根据个体的风险级别不同,干预措施也会有差异。
对于风险较低的个体,可以进行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干预措施;对于风险较高的个体,可能需要进行密切监测或安排入院治疗等措施,以确保个体的安全。
总之,精神科风险评估是对精神病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系统评估的过程,通过评估个体的基本信息、病情、自杀风险等,确定个体的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干预计划。
精神科风险评估的目的在于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为其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法
!"#$年第%卷第#"期&&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E=>%#1E>#"#!"#$%&'()*+",-*./+'0./12'01).)"*0#34)*/(/0*15/(./'*6/1)7)*/&&89-$#"$##''(:*).7;<$!"#$#""%# 专科护理 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评估及干预方法侯&敏 杨红菊!山东省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山东聊城#!*!""""摘要 目的&评估并分析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护理风险#总结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年'月*!"#,年$月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例为对照组#!"#,年'月*!"#(年$月精神科住院患者!*$例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护理风险评估结果采取安全管理措施)观察!组约束保护措施使用情况及意外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约束保护措施使用率为#$$,"F#低于对照组的!($%'F!=`"$"*")观察组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为#$**F#低于对照组的$$+(F!=`"$"#")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评估及对应干预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关键词 精神疾病&风险评估&住院患者&风险管理&跌倒中图分类号 N%(+$(%&&文献标志码 E&&文章编号 !"',A"$,(!!"#$"#"A"#%*A"%收稿日期 !"#$)"()"#5*,+%)/,%+X&++#++8#)-&)2%)-#,@#)-%3) 8#-032+73,"+9$0%&-,%$%)"&-%#)-+J D L(%)#C:5N J3)/K*!?$(&%#<$"#+,=/;*.)&#%)*/#6.$D+9%#.=$+('$./C+/()#&'+,R)&+*.$"5#R)&+*.$"5#E.&"4+"5#!*!"""":<!1?:41$D;K#$-%@#&2"/@0#&0./.4/?"./*.)0#')(C()**&'()*+70'/",?(=74)0.')7)*?0.)/*.(# 0*1."(&<<0')B/'/#0./1*&'()*+)*./'@/*.)"*($(#-032+&2".0##=!*#?(=74)0.')7)*?0.)/*.(;).4 01<)(()"*10./>/.;//*L/?./<>/'#!"#*0*1E&+&(.#!"#,;/'/)*7#&1/10(.4/7"*.'"#+'"&?# 0*".4/'!*$?(=74)0.')7)*?0.)/*.(;).401<)(()"*10./>/.;//*L/?./<>/'#!"#,0*1E&+&(.#!"#( ;/'/)*7#&1/10(.4/">(/'@0.)"*+'"&?$M0.)/*.()*.4/7"*.'"#+'"&?'/7/)@/1'"&.)*/70'/1&')*+ 4"(?).0#)B0.)"*$-*.4/">(/'@0.)"*+'"&?#.4/.0'+/./1*&'()*+)*./'@/*.)"*(>0(/1"*.4/*&'()*+ ')(C0((/((</*.;/'/70'')/1"&.$24/0??#)70.)"*7"*1).)"*",?'"./7.)@/7"*(.'0)*.0*1)*7)1/*7/ ",01@/'(//@/*.(;/'/">(/'@/10*17"<?0'/1>/.;//*.;"+'"&?($?#+*'-+&24/?'"?"'.)"*", ?0.)/*.(;).4?'"./7.)@/7"*(.'0)*.;0(#";/')*.4/">(/'@0.)"*+'"&?.40*.40.)*.4/7"*.'"#+'"&? !#$$,"F@($!($%'F#=`"$"*"$24/"@/'0##'0./",01@/'(//@/*.(;0(#$**F)*.4/">(/'A @0.)"*+'"&?0*1;0($$+(F)*.4/7"*.'"#+'"&?#;).40()+*),)70*.1),,/'/*7/!=`"$"#"$ 43)$'*+%3)&-.)('/K&)'/1."0((/((.4/')(C()**&'()*+70'/",?(=74)0.')7)*?0.)/*.(#0*1."70'A '="&.?'/@/*.)@/</0(&'/(."/*(&'/.4/(0,/.=",?0.)/*.(1&')*+4"(?).0#)B0.)"*$B.C>D?A!$?(=74)0.')7(&')(C0((/((</*.&)*?0.)/*.(&')(C<0*0+/</*.&,0##(&&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及竞争压力的不断加大#精神卫生问题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我国首部关于精神卫生的法规0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1于!"#+年*月#日起正式实施#其对规范精神科依法执业提出了更高要求#反映出社会各界对于精神卫生工作的重视'#()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疾病原因#通常会出现思维+行为+情感等异常#部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丧失或骤降#容易出现自杀:自伤+跌倒:坠床+暴力攻击+出走等意外事件)此外多数患者不配合治疗#进一步增加护理工作风险'!)+()护理风险评估是通过分析潜在或现存的风险#并根据存在的风险问题来寻求有效的防范措施'%()作为以防治精神病为特色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聊城市第四人民医%*%#%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年第%卷第#"期院对精神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的评估内容进行了完善#并将其用于日常护理管理中#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QR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年'月*!"#(年$月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精神科收治的住院患者!*$例为观察组# !"#*年'月*!"#,年$月收治的住院患者!*#例为对照组#均符合0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1第三版!3368)+"中相关标准'*(#排除重复住院及严重躯体疾病者)观察组男#!*例#女#++例&年龄#,d,#岁#平均!%,$!%a#!$,("岁&病程!%'$$*a'$(,"个月&精神分裂症#"$例#抑郁症%'例#躁狂症*例#其他精神障碍',例)对照组男##,例#女#+*例&年龄#$d,+岁#平均!%($#$a#!$"%"岁&病程!*"$+,a'$'#"个月&精神分裂症#"+例#抑郁症%*例#躁狂症%例#其他精神障碍''例)!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方法住院期间#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护理风险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安全管理措施)#$!$#&制定护理风险评定量表$护理人员通过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对护理风险评定量表进行调整#包括自杀:自伤+跌倒:坠床+攻击+噎食:窒息+出走等#同时由护理专业及精神科共计*位专家进行评定#本研究人群适用的内容效度指数!3!-"分别为"$(,+"$(%+"$($+ "$(%+"$(#)#$!$!&动态评估患者的异常行为$科室护理人员经培训后熟练掌握护理评估量表的使用方法)由精神科工作b#年的责任护士对入院!%4内的患者进行护理风险评估#护士长或责任组长于#个工作日内进行审核#若出现高危分值#则由大科护士长(!4内再次审核#同时对护理措施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根据患者病情#及时评估异常行为$!自杀:自伤评分 #"分#评估#次:周& !"分#评估#次:+1& +"分#评估#次:1)"跌倒:坠床评分 %*分#评估#次:周& ("分#评估#次:+1) #攻击--级风险#评估#次:周&---级风险#评估#次:+1&-!级风险#评估#次:1)$噎食评分!d,分#评估#次:周& (分#评估#次:+1)%出走评分 #"分#评估#次:周& #*分#评估#次:+1)对评估出的高风险患者严格交班#积极采取相关护理措施)#$!$+&加强对高风险自杀:自伤+攻击行为患者的管理$对于自杀:自伤评分 #"分及攻击风险 --级者#使其处于一级护理单元中#!%4密切监护#严格交班#且每班进行安全检查)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必要时家属陪护#遵医嘱行保护性约束)若患者存在攻击行为#注意接触方式和方法#确保环境安全#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此外#在一览表诊断牌左上角以黑色+红色三角分别表示防暴力和防自杀)#$!$%&加强对高风险跌倒:坠床患者的管理$对于跌倒:坠床评分 %*分者#将其置于防跌倒:坠床专用病室#具体措施包括$!精神病患者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发生跌倒或坠床)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及家属特殊药物服用的注意事项#指导其预防跌倒)"指导患者穿防滑鞋及长度适中的衣裤#并将其物品放于可及之处)#病房内悬挂预防跌倒标识#同时保持病房及活动区域光线充足#地面无障碍物+无水渍)$告知患者缓慢起床#可用床档进行适当约束#若有必要请求扶持)对于起床步态不稳者#应做好搀扶#并告知医生以使其尽量调整药量&对于约束保护者#可松解保护#次:!4)当患者进行起床+洗漱等日常活动时#应进行密切监护#防止发生跌倒等不良事件)#$!$*&加强对高风险噎食患者的管理$对于噎食评分 (分者#在餐厅设立防噎食专区#并对饮食进行分类#包括普食+面食+软食+半流质等#实行分卓用餐#餐后至少半小时保持坐位#严禁患者将剩饭带回病房',()由专人看护面食+软食+半流质等特殊饮食者#酌情协助以免发生噎食#争取及早发现+抢救'(()对于精神症状丰富的患者#避免其就餐时冲动抢食&对于有抢食行为风险者#应安置于重症室内单独进餐&对于拒食者#可予以喂食#但需注意体位#卧床患者使床头抬高 +"\#指导患者颈部略前倾#以半卧位为适宜#禁止餐后半小时内进行翻身等动作#防止噎食发生&精神科特殊患者不宜进食带粗纤维+带骨+粗糙的面食#例如干硬的点心+带刺的鱼+煮鸡蛋等都具有一定危险'$()除口头讲解外#护理人员也应在病区走廊或探视室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防噎食宣教)#$!$,&加强对高风险出走患者的管理$对于出%,%#%!"#$%#%"$#"#!"#$%&'()*+",-*./+'0./12'01).)"*0#34)*/(/0*15/(./'*6/1)7)*/走风险评分 #*分者#鼓励其多参加棋类+书法+绘画+球类等娱乐活动#以及养殖小动物+农疗等工娱疗活动&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包括门上的钉+螺丝是否松动#病房的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窗户是否损坏等#尽量降低患者从门+窗户逃走的风险&每位医务工作者需随时警惕患者尾随其外出#并密切保管好自己的办公室钥匙#防止患者获取病房钥匙#为其出走做好准备''(&告知家属多关心+安慰患者#对其合理要求尽量满足#同时建立亲情电话连线#尽可能获得更多的心理支持)#$!$(&重视应急预案的演练及培训$相应的应急预案根据护理风险评估进行制定#包括如何处理自杀:自伤+跌倒:坠床+攻击+噎食:窒息+出走等行为#理论培训由医院相关部门每+个月组织#次#应急预案演练由科室每月自行组织#定期考核#当月绩效与考核结果挂钩)对于急救流程不熟练+急救意识不强等问题#应立即改正#确保遇到问题时能够正确应对)#$+&评价标准自杀:自伤+跌倒:坠床+攻击+噎食:窒息+出走等发生情况分别采用相关评估量表进行评定)自杀行为风险评估量表将患者自杀行为依次分为较安全!"d'分"+危险!#"d#'分"+很危险!!"d!'分"+极度危险!+"d%"分"'#"(&跌倒:坠床评估量表 %*分表明患者处于易受伤危险中'##(&攻击行为风险因素评估量表分为-d-!级#攻击风险 --级表明患者具有高风险攻击行为'#!(&噎食:窒息风险评估量表共!!分#分为+级危险度$危险度#级!!d,分"+危险度!级!(d#%分"+危险度三级! #*分"'#+(&出走行为风险评估量表共##项#每项分别记"d+分#总评分 #*分则为出走高危人群'#%()#$%&统计学方法采用L M L L!"$"软件#计数资料以率!F"表示#采用 !检验#检验水准 c">"*#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R结果!>#&约束保护措施使用情况观察组有%$!#$>,"e"例采取了约束保护措施#对照组有,'!!(>%'e"例采取了约束保护措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意外事件发生情况基于护理风险评估采取相关措施后#观察组出现跌倒f坠床#例#攻击行为#例#噎食f窒息#例#出走行为#例#未见自杀f自伤发生#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为#>**e!%f!*$")对照组出现自杀f 自伤!例#跌倒f坠床(例#攻击行为*例#噎食f 窒息+例#出走行为%例#意外事件总发生率为$>+(e!!#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R讨论常规精神科护理中#精神病患者常给予约束保护或将被置于封闭病室#以降低冲动+毁物或伤人行为的风险'#*()精神病患者通常会在住院前!周出现攻击行为#尤其是入院前+T)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入院前+T时#责任护士每天进行护理风险评估#对具有高风险的患者采取相关干预手段#如教育训练+心理干预等#同时鼓励家属积极参与#使其充分了解患者病情#从而提高对护理工作人员的信任)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使用约束保护措施的比例较对照组低! `">"*"#对规范使用约束保护+减少约束保护导致的不良事件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自杀f自伤+跌倒f坠床+攻击+噎食f窒息+出走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可能和下列原因有关$!通过护理风险评估#护理人员能及时发现精神科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从而加强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自杀f自伤行为的发生&"精神病患者因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易发生跌倒#因冲动不慎导致的跌倒也不容忽视'#,()采用跌倒f坠床评估量表评估并对高危患者进行干预#可降低该类人群跌倒f坠床发生风险&#对存在高风险攻击行为者#确保其处于一级护理单元中#密切监护#每班行安全检查#指导正确的接触方式和方法#并确保环境安全#利于减少攻击行为的发生&$在餐厅设立防噎食专区#并由专人密切巡视#提醒患者缓慢进食#同时指导护理部做好噎食风险管理#有利于降低噎食f窒息的发生风险&%鼓励患者参加各种娱乐活动+每天行安全检查+建立亲情电话连线以获得心理支持等措施有利于降低出走的发生风险)此外#常规护理缺少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侧重于对患者进行看护#而护理风险评估强调患者整体情况#并通过对护理人员加强应急预案的演练及培训#以提高其处理突发状况的能力'#()#$()综上所述#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实施护理风险%(%#%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年第%卷第#"期评估及相关干预#可降低精神科患者约束保护的使用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有助于提高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借鉴)参考文献'#(&袁媛#蒋国庆>0精神卫生法1颁布后精神专科医院患者入院方式的现状调查'U(>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W Y78U1O0#18@@0V/#2Q Y44V G Q22@>\L D P M AE L H L H J7<;:B7H F:$0Q:R H:S<JT5CT<;:'U(>/<B RQ:R\L D M AH<;B D#!"#*#!+!*"$+*%)+,(>'+(&K Q8Z2G12U#04@Y1U#24W/X01Z@1G Q5#:;<=>/:=CP L::mH J[<JT C<;AS<D L;E M<B:H J;A::<B=D L;<P[:L E F CL D M AE L H L'U(>4E M\L D M AH<;B D\L D M AH<;B G CH T:PI H E=#!"#+#%$!("$#"++)#"%+>'%(&王剑英#李拴荣#王静#等>微课教学联合标准化病人考核在精神科护理风险评估技能培训中的应用'U(>中华护理杂志#!"#,#*#!##"$#++')#+%+>'*(&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精神障碍分类"'U(>中华精神科杂志#!""##+%!+"$#$%)#$$>',(&时俊芳>\Z W0循环法在预防精神科患者噎食中的应用'U(>天津护理#!"#%#!!!+"$!%*)!%,>'((&Q Y V G Q@4Y1U#W/0Z X8W9Z#V081G44#:;<=> \B:R<=:JM:E F Z D L CA<[H<H J\:E C=:X H;A8J;:==:M;N<=Z H L<^H=H;D$04D L;:I<;H MQ:R H:S'U(>8J;:==:M;Z:RZ H L<^H=#!"#(#**!,"$+(()+'#>'$(&]G7@G1U#V8G Z00#4W/Y7@G14#:;<=>7H F:L;D=: M AE H M:L<JT I:J;<=A:<=;A$<=E J[H;NTH J<=L NB R:D S H;A2:B I<J<JT W AH J:L:L;NT:J;L'U(>V O W\N^=H M/:<=;A#!"#$##$!#"$,+!>''(&2Y7Z V70@@OU#Q Y118124@0OG#4W/G W/@G Q O#:;<=>4NH M H T:<L:L M<C:F B E ICL D M AE;H M C<JH M'U(>V N==O:JJH J[:B W=H J#!"#,#$"!!"$#+#)#%*>'#"(\G Z G Q4G1W2#U G14G14Y#2Q0Z54U#:;<=> 4D L;:I<;H ML NH M H T:B H L m<L L:L L I:J;F E BC<;H:J;LS H;AL M AH o E CAB:JH<$<J<;H E J<=CE CN=<;H E JP^<L:T L;NTD'U(>\L D M AH<;B4:B R#!"#%#,*!!"$!!,)!+#>'##(陈亚丹#白志贤#吕丽敏>跌倒f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临床使用情况调查'U(>护理学杂志#!"#,#+#!'"$*")*!>'#!(王威#潘轶竹#马征#等>精神科急诊患者攻击行为危险因素的初步研究'U(>精神医学杂志#!"#,#!'!+"$#(")#(+>'#+(李侠英#沈念红#吴静#等>噎食风险评估及干预对住院,三无-精神病患者噎食防范的效果评价'U(>中国实用护理杂志#!"#(#++!#""$((*)(((>'#%(蒋菊芳#丁兰芬#葛海燕#等>精神科,六防-风险评估表在降低住院患者意外事件中的应用'U(>中华现代护理杂志#!"#+#%$!+,"$%%%$)%%*#>'#*(90O\/054G15>Q:F=:M;H J[E J JNB L H J[M<B:>]H E P =:JM:H J B E N;H J:JNB L H J[P\F=:[:o:H;L M AB H F;<N;AE B5=B H M A9<I CA<NL:J CE H J;L E N;F<;:F N=H J;:B R:J;H E JL<JT^:A<R PH E B L'U(>\F=:[:.#!"#+#,,!("$+'%)+',>'#,(\0@G7]#K784/G Q0U#/G@Q8W94#:;<=>O:J;<= A:<=;A E F D E NJ[C:E C=:$<[=E^<=CN^=H M P A:<=;A M A<=P=:J[:'U(>7<JM:;#!""(#+,'!'*,'"$#+"!)#+#+>!本文编辑$黄磊"%$%#%。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法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评估及预防方法在我们的社会中,精神疾病的患者人数不断增加。
精神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自风险的评估和预防方法对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精神疾病患者自风险评估的必要性以及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
一、自风险评估的必要性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评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能帮助患者及其家人更好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风险,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以下是一些自风险评估的重要原因:1. 个体化干预:每个人的精神状态和疾病症状不尽相同,因此,为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风险评估是十分必要的。
通过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加个体化的干预措施,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2. 预测和干预:自风险评估可以帮助医生预测患者可能出现的风险行为或紧急情况,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3. 缓解焦虑:对于很多精神疾病患者来说,他们常常对自己的病情感到担忧和紧张。
通过自风险评估,患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风险,从而减轻焦虑情绪,更好地面对困境。
二、自风险评估的方法自风险评估是一个综合评估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方面因素。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自风险评估方法:1. 病史评估: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症状、就医经历以及之前出现的风险行为等,医生可以初步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并评估患者的自风险程度。
2. 既往行为评估:了解患者的既往行为和生活方式,以及可能造成风险行为的环境因素等。
这有助于医生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3. 心理健康评估:通过使用合适的评估工具,医生可以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包括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
这可以为医生提供进一步的干预方案。
三、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预防方法除了评估患者的风险程度,预防措施也是帮助精神疾病患者自我保护和康复的重要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预防方法:1. 定期就医:精神疾病患者应定期就医,接受专业的治疗和监测。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情况来调整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症状和风险。
精神疾病患者风险筛查、评估制度
精神疾病患者风险筛查、评估制度引言为了更好地保护精神疾病患者的权益,提高医疗机构对精神疾病患者的管理水平,确保医疗安全,本制度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风险筛查与评估,以指导医疗机构和工作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对患者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干预。
风险筛查初步筛查在患者首次就诊时,由接诊医师进行初步筛查,主要包括:1. 患者的基本信息收集,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
2. 询问患者及其家属有关病史、家族史、个人史(如药物滥用史)、生活状况等。
3. 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行为表现、自制力等。
详细筛查对于初步筛查怀疑或有精神疾病风险的患者,进行详细筛查,包括但不限于:1. 详细的病史采集,包括既往史、现病史、既往治疗史等。
2. 精神状态检查,包括意识状态、认知功能、情感状态、意志行为等。
3. 心理测验,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心理测验工具,如MMPI-2、WAIS-IV等。
4. 生物学检查,如血液、尿液等实验室检查,以及必要的神经影像学检查。
风险评估初步评估根据初步筛查结果,对患者的风险程度进行初步评估,分为高风险、中风险和低风险。
1. 高风险:具有自伤、自杀、伤人、毁物等行为的,或已有精神卫生法规定的情形。
高风险:具有自伤、自杀、伤人、毁物等行为的,或已有精神卫生法规定的情形。
2. 中风险:具有潜在风险,但无具体危险行为的。
中风险:具有潜在风险,但无具体危险行为的。
3. 低风险:无明显风险,但需继续观察的患者。
低风险:无明显风险,但需继续观察的患者。
详细评估对于初步评估为高风险或中风险的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但不限于:1. 风险评估量表的运用,如危险性评估量表(HRS)、暴力风险评估量表(VRAS)等。
2. 对患者家属进行访谈,了解患者的家庭环境、社会支持系统等。
3. 综合评估患者的病情、个人史、家庭史、社会环境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干预措施。
干预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1. 高风险患者: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约束、隔离等,必要时转诊至精神卫生机构。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评估和干预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评估和干预精神疾病作为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在全球范围内影响着大量人群。
精神疾病患者不仅面临着疾病本身的困扰,还可能存在自伤、自杀等自风险行为。
因此,对于这些患者的自风险评估和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精神疾病患者的自风险评估,并介绍一些有效的干预措施。
一、自风险评估的重要性精神疾病患者自杀是一种严重的事件,是社会关注的焦点。
而在此之前,往往有许多先兆和自杀风险的迹象。
通过进行自风险评估,可以早期发现患者的自杀倾向,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避免悲剧的发生。
二、自风险评估的方法1. 定期面谈法:临床医生可以定期与患者进行面谈,了解其目前的自我调整能力和心理状态。
通过询问患者的情绪、睡眠、食欲等问题,医生能够初步了解患者的自杀风险。
2. 自评量表法:常用的自评量表包括Beck自杀意念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
这些量表能够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自杀风险,并帮助医生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
3. 家属评估法:对于无法自主评估的患者,家属的观察和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
家属可以观察患者的行为变化、言语倾向等,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以便医生进行综合评估和判断。
三、自风险干预措施1. 心理疏导:精神疾病患者往往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需要得到积极的心理疏导。
医生可以与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其排解负面情绪,增强应对压力的能力,减少自杀风险。
2. 药物治疗:对于一些患者,药物治疗是必不可少的。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自杀风险的程度,合理开具药物治疗方案。
同时,医生应密切关注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社会支持:患者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得到社会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患者可以感受到来自亲友和社会的爱和关心,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减少自杀风险。
4. 家庭环境改善:精神疾病患者的家庭环境对其康复至关重要。
医生可以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家人创造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患者康复和减轻自杀风险。
住院精神病患者风险评估制度
住院精神病患者风险评估制度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一种针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风险评估制度。
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提前识别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制度实施步骤步骤一:患者信息收集在患者入院时,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个人信息、病史、症状和疾病评估等相关信息。
这些信息有助于对患者进行综合评估和风险判断。
步骤二:风险评估工具应用根据患者的特定情况,医务人员可以使用多种风险评估工具,如独立性评估量表、自杀风险评估表等,来对患者的安全风险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患者的风险水平进行初步判断。
步骤三:专业评估和个案讨论在完成初步评估后,医务人员应进行更加深入的专业评估,包括心理评估、社会功能评估等,以综合判断患者的风险水平。
在需要时,可以组织多学科的讨论会,共同讨论和确定患者的治疗方案。
步骤四:风险预防和安全管理基于对患者的风险评估,医务人员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安全管理措施。
这包括但不限于:定期监测患者的症状和精神状态、确保患者的用药合理和安全、加强患者的心理支持和护理等。
步骤五:定期复评和调整风险评估制度应定期进行复评和调整,以确保评估工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保证风险评估的有效性。
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风险评估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措施,旨在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
通过综合使用风险评估工具、专业评估和个案讨论以及风险预防和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在实施该制度时,医务人员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范,确保评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注意:以上所述为一种常用的住院精神病患者风险评估制度,具体实施步骤和评估工具可以根据具体医疗机构和患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病人愤怒的投射。 • 2.恐惧和焦虑。 • 3.对健康充满羡慕感。 • 4.疾患可以损害理性的本能。 • 5.容易被激惹。 • 只有了解患者的患病体验,这 样我们才能对病人真正的理解。
2
风险评估与处理目标和意义 • 目标: • 通过识别,评估及时处理应急处置过 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以减少或 避免医患双方的损失。 • 风险处理的意义: • 系统的,有组织地采取措施,消除或 减少对人的伤害和资金的损失。
13
交流技巧(一)
• 语言交流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 1.理解对象,语言个体化。 • 2.尊重、理解对方,要取得对方的信任。 • 3.擅用倾听技巧:要善于倾听,通过倾听,才能真正 了解患者存在的问题帮助患者改善其冲动行为。 • 4.注意感情的交流:感情的融合是十分重要的。因此 在于患者交流中我们应处处体现尊重患者的概念。有 时候需要“拉家常”式的交流了解患者心理的,社会 的各方面问题,能让其有感情的交流。在与患者进行 感情交流时持有同情心,适时利用心理支持,才有利 于稳定其冲动的情绪。
9
暴力风险评估
• • • • • • • • 必须作为资料收集的必要内容。 病史采集和精神状况检查。 对于以下疾病尤为重要: 1.精神分裂症及妄想性障碍。 2.躁狂发作。 3.物质滥用(尤其是共病于其他精神障碍)。 4.人格障碍(尤其是反社会和边缘性)。 5.器质性精神障碍(如癫痫性精神障碍)。
10
6
危险评估内容------环境因素
• • • • • • 1.不稳定的家族。 2.成长于崇尚暴力或暴力程度较高的环境。 3.伙伴群体偏好暴力。 4.有能够接触到的武器。 5.拿着或有伸手可及的危险物品、器械等。 6.有明确的受害者。
7
危险评估内容------历史因素
• 1.既往暴力事件,首次事件发生的年龄。
11
处理当前暴力攻击
• • • • • • • • • 1.个人防护与回避技巧。 保持恰当距离,避免目光对视,不刺激患者的前提下保 持谈话。适当利用人数优势。 2.想办法移走危险物品。 3.保护性约束。 注意遵守规范程序,避免双方伤害。 4.快速有效的治疗。 药物注射、静脉点滴或MECT。 5.与家属的沟通。
17
谢 谢 大 家 聆 听
14
交流技巧(二)
• 5.避免不同观点直接暴露与交锋。在与患者交谈时,应尽 可能避免对方不高兴或不愿提及的话题。 • 6.语言通俗易懂。 • 7.必要的重复。 • 8.及时表扬。 • 9.适时的打断和引导。 • 10.支持和消除顾虑。患者流露出焦虑或紧张情绪时,我 们要使用支持性的语言,设法消除其顾虑,帮助他们顺利 度过情绪波动时期。 • 提示:我们的支持性语言应该有事实上的根据。对问题不 要随意告之“行”或“不行”,防止进一步造成激化。
8
《管理工作规范》中的6级评分
• 0级:无符合以下1-5级中的任何行为。 • 1级:口头威胁,喊叫,但没有打砸行为。 • 2级:局限在家里的打砸行为,针对财物。能被劝 说制止。 • 3级:明显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不能 接受劝说而停止。 • 4级:持续的打砸行为,不分场合,针对财物或人 不能接受劝说而停止。 • 5级:持管制性危险武器的针对人的任何暴力行为, 或者纵火,爆炸行为。无论在家里还是公共场合。
精神疾病风险评估与处理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王 雷
一般精神疾病患者的体验 • 精神疾病患者可能或多或少存在感知, 思维,情感,意志或行为等方面的紊 乱,这些紊乱导致了他们的日常生活, 造成各种程度的不适,影响了他们的 生活以及对各种活动的控制能力,大 多数患者可能会体验到对自己人生意 义的一种威胁,因此产生了危险的行 为,表现如下:
• 1个月内曾有的,危险性高。 • 既往有非自愿住院的,出院后1年内的危险性高。 • 治疗依从性差的,危险性高。
• • • • • •
2.合并酒精或药物滥用。 3.重性精神障碍(尤其是命令性幻听及妄想)。 4.人格障碍(反社会性,边缘性和冲动性人格居多)。 5.人格改变(如癫痫所致人格改变等)。 6.早年适应不良等。 合并酒精和药物滥用+人格障碍都风险尤其高。
暴力风险处理:预防为先
• • • • • • • • • 一、保持风险意识。 1.资料收集中保持对风险的敏感性。 2.对主要的风险因子要引起高度重视。 3.检查与接触中注重沟通技巧。 4.风险防范的预案,防范措施制度化。 二、加强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培训。专业知识与经 验的积累,临床沟通技巧。 三、相关法律法规的理解程度。 四、加强重性精神疾病的社区管理。
12
处理暴力时的沟通
• 对冲动者的交流,语言的表达很重要。精神障碍 患者有着病痛感觉,与其沟通时需要通过语言让 患者对你产生信任,要让其感觉到你会尽量去帮 助患者,通过沟通要去影响他的心理状态,使其 得到精神上的安慰。 • 沟通中的谈吐和气度非常重要,要体现出关心患 者,从而取信于患者。 • 交流也是一种情感传递和行为调节。是建立良好 关系的重要手段。
3
危险评估内容------初次会面
• 把守住风险防范第一道关口的意识。 • 头几分钟的判断(观察、倾听)。 • 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方面的直觉印象。 • 从事件发生过程判断隐含风险。 • 从患者及家属的需求中判断风险。
5
危险评估的内容------人口因素 • 性别:男性远高于女性(美国比例 10:1)。 • 年龄:(青年男性或中年女性)。 • 婚姻:未婚者居多。 • 生活:工作和居住不稳定居多。 • 经历:儿童期被虐待或长期目睹家族 暴力者居多。
• 有研究认为,高达93%的沟通是非语言的,其中55%通过 面部表情、形体姿态和手势传递, 38%通过音调传递。 • 非语言沟通比语言沟通更具有生动性,真实性。有时语言 可以骗人,但下意识的动作及眼神会更真实。 • 副语言和身体语言可表达我们对患者的怜悯、鼓励、安慰 等情感,使用适当可促进与患者及其家人交流。
15
非语言交流与沟通
• 1.非语言交流/沟通。 非语言交流是不以自然语言为载体,而以人的表 情、眼神、动作、姿势、空间距离、辅助语言等 作为沟通的媒介,进行为与人之间的信息。 • 2.语调、声音的强度、说话的速度。 • 3.目光接触沟通。 • 4.面部表情沟通。 • 5.肢体语言沟通。
16
非语言交流与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