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附中创新教育中的教师团队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案例内容
摘要:人大附中的创新教育体现了探索的精神,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了多元化选择性开放式的教育方式。在创新教育中要使每个教师都能提高和成长,校长就要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把方方面面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学校还要建立良好的机制促进教师发展,这个机制包括用崇高的理想鼓舞人才,用宏大的事业凝聚人才,用合理的待遇激励人才,用浓厚的情感留住人才。只有这样的机制建立了,学校的人才队伍建设才有保证。
2003年10月的一天,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下简称人大附中)高一某班男生李心宇(化名)与其家长一起来找人大附中校长刘彭芝。一见面,孩子话未说泪先流。原来李心宇做值日时不小心违反了班主任贾鹤(化名)的规定:纸粉笔盒不能放在讲台上。贾鹤老师发现后大发雷霆,即使李心宇已经承认错误,他还是骂骂咧咧地把李心宇轰出教室。听到这件事后,与贾老师有关的另一件事也浮现在刘校长脑海中。当时,学校开运动会,要求除运动员外的其他同学都去观看比赛,可当两位副校长去教学楼检查时,发现贾老师的班竟然在鸦雀无声地学习,丝毫没有参与运动会的意识。
贾老师是当时从外地准备调入人大附中的一位语文特级教师,教学非常出色。但是鉴于贾老师的做法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也违背了人大附中办学的基本理念——爱和尊重。校长刘彭芝做出了最后决定:师德欠缺,一票否决。
熊掌和鱼不可兼得。“轰轰烈烈搞素质教育,扎扎实实搞应试教育”在很多学校仍是不争的事实。老师与学生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部分学校都选取最具效益的目标,牺牲短期内无法衡量的要素。但是,人大附中开展的创新教育恰恰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开辟了一条新路。20多年来,人大附中在北京市的高考升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06年,人大附中考入清华、北大219人,有14人高考数学获得满分。与此同时,人大附中多年来一直坚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单是开设的选修课就有文学鉴赏、天文观测等,共计120多门。2004年,《Nature》登载了“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科研成果,人大附中有12名学生和1位老师参与此项活动,这是中国中学生的名字首度出现在世界权威科学杂志上。2006年7月,人大附中交响乐团在第35届维也纳国际青年音乐节上夺得艺术节交响乐组金奖第一名。
校长的创新教育理念:尊重个性,挖掘潜力,搭建平台
人大附中独特的学校机制和文化理念是在刘彭芝校长带领下形成的

。刘校长具有40年的教育教学经
历,她从一名普通教师到著名中学校长,在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思想。她曾说过:“教育工作者的爱,是一个长久的诺言。”教师怎样才能热爱自己的工作?怎样才能将职业视为事业?除了个人的职业素质和精神境界外,与他从事这项工作的幸福感密切相关。人大附中的办学理念是“尊重个性,挖掘潜力”,刘校长的教育理念正是以尊重和满足教师个人发展需要为根本,让每一位员工在这里工作得有尊严、有自由、有成就。
1.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了解他们适合干什么,并把他们放在最适合的岗位
刘彭芝在做副校长时,注意到性格内向的物理实验室管理员王玢酷爱计算机,接受了他要为学校建一个网站的建议,鼓励他学习钻研。担任校长后,刘彭芝让他负责校园网的规划实施,后来又支持他发展改造建成了第二代校园网、第三代校园网。从白手起家的“校园第一网”,到现在真正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第一校园网”,在人大附中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进程中,王玢付出了心血,洒下了汗水,也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2.为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创造教师成才的条件
人大附中尽可能地为教师进修提供方便,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在这方面,刘校长一直认为不能眼光短浅,如果怕耽误上课,怕花点钱,怕学成之后跳槽,学校就难出名师。人大附中一位语文教师因为喜爱戏剧考取了中央戏剧学院戏剧艺术研究所的博士生。为了完成学业,她提出减少些工作量。一般说来,戏剧专业和初中语文教学没什么直接联系,但学校了解情况后,全力支持了她,免去了班主任工作和一个初中班的语文课,使她用3年时间圆满完成了学业。学成后,她在学校为全校学生开设了“戏剧欣赏”选修课。
3.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刘彭芝树立了全面、开放的人才观
现代教育事业,不仅需要教学人才,而且需要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研究人才,他们同样需要学校为他们搭建发展的平台。一个学校绝对不能光藏龙卧虎,校长要有本事激活每一个细胞,让人才各显其能,这个学校的工作就会有声有色。例如,人大附中电教中心副主任王峰,十几年前从大西北来校时只是一名临时工,曾在总务部门做杂务。随着学校电化教育发展,刘校长注意到他喜欢摆弄电器,又刻苦好学,就破格把他调入电教室。后来学校又多次送他外出进修学习,拿到了电教上岗证,摄影师证书等,他的电教作品多次被电台、电视台以及各类报纸征用选用。现在,王峰已


经成为一名专业素质很高的电教职员了。
4.培养
名师,搭建平台,需要有放眼世界的眼光
井底之蛙成不了一流名师。学校应该创造机会,让教师走出校门,走出国门,开阔眼界,才有可能达到世界一流的教育水平。竺豪桢是人大附中劳技教研组组长,1993年刘校长力排众议把他从外地调入人大附中。刚到人大附中第一年,刘校长就带他去香港参加了国际超常教育会议。1995年,又有一个机会去法国参加国际创造发明比赛,当时学校经费不够,但刘校长在校务会议上为他争取到了首次出国的机会,他也不负众望,拿回了国际银奖。如今人大附中的创造发明与劳技教育已经有了11位来自学校、工厂、科研机构的高水平专职教师,10个设备先进的科技教室,使劳技教研组成为人大附中的“小研究院”。
管理制度创新:重视团队建设,建立有利于教师共同发展的机制
2007年高考成绩公布,人大附中自2004年以来第三次摘得北京市高考状元桂冠。刘校长在当年的学校暑期培训中,不仅把取得优异成绩的高三班主任、任课教师请上主席台,而且把这些班级高一、高二时的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甚至初中老师也请上主席台,表彰他们共同努力所获得的工作业绩。
之所以策划这个活动,是因为人大附中的管理理念一直强调团队合作精神。中学是基础教育,基础教育就要讲综合素质,中学生要通过多个学科统一考核才能升人大学。这种评价体系和考试性质决定了中学的教师队伍必须形成团队,才可能获得学校整体教育质量的提升。但是,中学教师在现存的评价体系和考试制度下,容易流于狭隘,各自为战。对此,人大附中在年级组、备课组,从不鼓励一花独放,而是提倡百花盛开。人大附中近几年高考成绩一年一个台阶位居北京市之首,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得益于坚持团队精神。在高三年级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任课教师团队,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师团队;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班主任团队;以校领导为核心的全体高三教师团队。几支团队最终汇聚成学生、教师、家长三股合力,相互配合,才能共创辉煌。
李晓风,历史特级教师;于树泉,语文特级教师。他们的课在人大附中多年来都是开放的,教师们随时可以推门听课,他们的备课资料、教学课件,可以敞开提供给任何需要的人。在这些名师的带动下,人大附中各个学科同行间毫无芥蒂彼此听课蔚然成风;备课组里,年轻教师和德高望重的特级也可以在备课时毫无顾忌地探讨争论。
课程设置创新:加强校本培训,“引领”教师成才
培养名师与教


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教师的个人发展又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校本
培训既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教师个人发展的外部助力。这些年来,人大附中努力通过校本培训让教师关注教育改革发展的动态,引领教师发展,“逼迫”教师成才。
2003年“非典”期间,学生无法到校上课,学校要求所有教师到校参加岗位培训,学习信息技术,能够独立制作课件并通过校园网上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家中通过空中课堂上课。当时,有些中老年教师还不会独立制作课件,只好在家发动爱人、孩子帮忙,在学校拜年轻教师为师。他们说,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非典”时期的“非常”收获。
从1999年开始,学校每年一次科研年会;从2001年起每年利用寒暑假进行1—2次岗位培训;还有已经形成制度,形成系列的常规业务培训,如:每个学期针对非英语教师开设英语口语培训、第二外语培训;针对一线教师的高水平课件制作及网络应用的培训等;还有适合不同学科教师的国外学习培训等。
校长在决策培训内容和形式时,力求做到教科研年会、假期培训形式多样,年年出新。例如,2004年,国家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学校面临着上不上的选择。一年中,刘校长先后4次带队到国内外考察课程改革。2004年底,校长亲自确定学校科研年会的主题为“聚焦课程改革”,由各教研组长解读新课标,谈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和学习体会,之后,各教研组分别结合本学科的教学特点进行讨论。
点评:解读人大附中创新教育中教师成长的案例,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做法尽善尽美。困扰着目前教育发展的诸多因素,也时时带给他们困惑,但可贵的是他们不等待,不退缩,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中,他们选择了探索、创新,而且这种探索和创新是以不损害学生的眼前利益、使他们得以迈入理想大学为前提。人大附中创新探索的精神,尊重个性,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多元化选择性开放式的教育方式,无疑是未来中国教育之树的一片新绿。
爱和尊重是创造的源泉。人大附中在校长刘彭芝的带领下,以爱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发展,走出了一条真正素质教育的道路。同样,对于教师,人大附中领导也鼓励其结合自身的兴趣,加强个人发展并为教师的发展需要提供各种有利的软、硬件。另外,在教师业务提高,新教师培养,教师团队合作建设等方面,人大附中都有一套具有特色的做法。(撰稿人:高洁 张改珍)
(二)知识点简介
1.创新领域的三大核心问题:观念创新、文化创新与创新型领

导者
。观念创新也就是指思想观念的创新和思维方法的创新——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敢为人先,敢于挑战
未来,谋求新境界的思维定势。而领导者是观念创新的关键因素,是铸造英雄集体的带头人。
2.创新团队是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努力的人群。创新团队的要素包括:明确的创新目标;塑造或吸引创新性领军人物;系统的组织架构;优化的制度和文化环境。领军人物是创新团队的核心。创新领军人物的管理和激励应做到以下方面:用事业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制度保障人才。
3.创新学习是创新人才的首要能力。创新学习过程是接受、活化、内化和建构知识的过程。创新性学习的基础是创造性教育。创造性教育在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性潜力中起着主导作用。创新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之所以是创新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创新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八条:发展个性;发展智能;逐次递进;及时反馈;让学生掌握创新学习方法;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适应国际化社会;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三)案例思路
1.主要问题
熊掌和鱼不可兼得。在很多学校由于老师与学生的时间精力都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大部分学校都选取最具效益的目标——应试教育,牺牲短期内无法衡量的要素——素质教育,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人大附中开展的创新教育恰恰在这两难的选择中开辟了一条新路。20多年来却取得了辉煌的战绩,高考成绩名列第一,学生获得了全面的素质教育。
2.主要原因
人大附中开展了以尊重个性,以人为本为理念的多元化、开放式的创新教育。
3.主要对策
创新教育理念:在刘彭芝校长带领下形成尊重个性,挖掘潜力,搭建平台的创新教育理念。其实践内容包括:发现教师的闪光点,了解他们适合干什么,并把他们放在最适合的岗位;为教师提供发展机会,创造教师成才的条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刘彭芝树立了全面、开放的人才观;培养名师,搭建平台,需要有放眼世界的眼光。团队与制度创新:人大附中的管理理念一直重视团队建设,强调团队合作精神并建立有利于教师团队共同发展的机制。在高三年级形成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任课教师团队,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学科教师团队;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班主任团队;以校领导为核心的全体高三教师团队。学习创新与创新教育培训:培养名师与教师个人的发展密切相关,而教师的个人发展又与学校的发展密切相关,校本培训既是学校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教师个人

发展的
外部助力。校本培训从方法、内容到形式,从时间安排到制度设计都体现着创新教育。
(四)分析提示
1.核心思想
人大附中在校长刘彭芝的
带领下,以爱为前提,尊重学生的个性,指导学生健康、全面地成长、发展,走出了一条真正素质教育的道路。对于教师,人大附中领导通过理念创新与学习创新与团队合作加强了新教师培养,实现了教师这一创新人才的个性培养。
2.问题结点
(1)本案例创新成功的取得首先得益于其理念的创新。理念创新是指思想观念的创新和思维方法的创新——打破常规,突破现状,敢为人先,敢于挑战未来,谋求新境界的思维定势。而理念创新的关键因素则是需要一个敢于实现创新并提出创新理念的领导者。
(2)创新特别是创新教育得益于优秀的教师创新团体,人大附中之所以能够在素质教育的创新上去的突破性进展,团队创新功不可没。
(3)创新学习是实现创新的重要内容和手段,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决于创新者在创新教育中采用的教学原则。
3.解决路径
(1)创新需要认清创新领域的三大核心问题并合理处理三者间的关系,即观念创新、文化创新与创新型领导者。创新性领导者在此三者中居于核心地位,也是实现能否创新的关键。因此要想实现创新首先需要选择具有一定创新理念的人出任领导者。
(2)构建创新团队。创新团队的建设需要满足一下几个条件:明确创新目标(如学生整体素质教育);塑造或吸引创新性领军人物(校长、年组长与备课组长);系统的架构组织(以校长为核心组建的三维一体团队,即任课团队、学科教学团队、班主任团队);优化制度和文化环境。
(3)创新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因此变学生学习的客体地位为主体地位的创新原则的应用则显得尤为重要,创新性教育中应该应用的原则有:发展个性;发展智能;逐次递进;及时反馈;让学生掌握创新学习方法;建立终身教育体系;适应国际化社会;发挥教育信息化的作用。
(五)思考问题
1.结合案例谈谈创新领导者对于创新理念的建立的重要意义。
2.结合案例谈谈创新团队构建中如何把创新理念制度化,从而应用于实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