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德福学校核心理念
华德福教育理念总结
华德福教育理念总结1、建立感统秩序;2、个人的建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同步的;3、根据孩子的发展设定课程内容,教材的视野很宽广;4、故事是华德福重要的一部分,在讲故事的过程中渗透知识的学习;5、向孩子传达有意义的信息,可以用更生动、更梦幻的方式来说明;6、让孩子自己编写教材;7、创设情境或利用运动节律来讲解数字等相对抽象枯燥的概念,唤起他们的兴趣和与他们的生命体验相链接;8、给孩子提供适于其身心发展的合适的玩具材料,天然的、原生的、可以激发想象力的;9、巧妙引导孩子学会合作;10、不要总认为你的孩子有问题,而是要试着从孩子的角度考虑;11、自由并非是有能力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有能力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去做。
12、自由等于责任,责任包含(1)让孩子自己做,承认孩子的价值,鼓励劳动;(2)做不好有机会犯错,给机会修正,不能把错误隐藏起来,接纳孩子的错误(3)让孩子主动承担13、教育的界限:孩子没做不能姑息,但没做好可以姑息;14、贯穿始终地保持一个人的想象力;15、对于小孩子来说,不需要太多选择,太多选择等于没有选择;16、道歉不是用说的,是要用做的;17、家长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起责任;18、孩子做了什么不重要,为什么做才重要;做的结果不重要,做的过程才重要;19、家长从小就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自己担负起责任的能力:家长从小就应该帮助孩子培养自己担负起责任的能力;给孩子自己修复的机会;让孩子自己承担;20、教育的使命就是传承文明,所以华德福的孩子要从文明的源头——农业开始学习;21、要让孩子远足,感受真正的大自然,观察大自然,体会生命的本初;22、对危险的正确理解是:你意识到有危险它就不会成为危险,你意识不到有危险才是真正的危险;23、学习语言的价值:不同的语言是代表着不同思维方式的,学习不同的语言有助于我们了解不同民族和国度的思想;24、学习艺术的价值: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艺术有助于我们摆脱二元思维,艺术带给我们的是不同的感受;25、通过不同材质的材料激发孩子的想象力;26、孩子做的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有没有用心做。
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理念及其启示
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理念及其启示摘要:华德福幼儿教育重视在滋养儿童心灵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强调当前教育内容对儿童终生的价值,教学内容与生命的有机联系及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根据个性特点开展教育以及课程的规律性,提示我们要重视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加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强化亲近自然的意识和教育的生命意义,形成幼儿生活的节奏性与规律性。
关键词:华德福;幼儿教育;课程;启示1919 年9 月7 日,人智学创始人、奥地利的科学家、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Rudolf Steiner)创办的“自由华德福学校”在德国司徒加开学。
人智学(anthroposophy)是研究人类智慧的学术理论,希望透过探寻生命存在的起源及其本质,揭开人类生存及命运的奥秘,唤醒人类认识并联结人与自然、宇宙之间的灵性,启发人对自然界、宇宙间的一切产生感恩与虔诚之心。
自由华德福学校十二年一贯制,男女同校,对所有儿童开放〔1〕。
此后,世界各地包括美、英等国都陆续诞生了华德福学校。
华德福教育独树一帜,沿袭传统,以其独特的教育目的和思想在世界教育领域占有了一席之地。
目前,全球有五十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十二年制的华德福学校,幼儿园更是不计其数。
中国的台湾、香港也都有比较成熟的华德福学校。
深圳和成都于2004 年9 月同时开办了华德福幼儿园,其课程理念对于我们的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华德福幼儿教育的课程理念(一)课程目标华德福教育重视人的智力、艺术和道德的平衡发展,尤其重视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强调在滋养儿童心灵的基础上促进其全面发展。
具体来说,华德福幼儿教育注重健康的身体、敏感的情绪、社会活动能力、丰富的想象和智力的发展,帮助孩子寻找有意义的抱负和理想,尤其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教师的任务是唤醒每一个儿童的潜能,允许儿童自由地表现和发展个性。
为了使其成年后不会迷失生活方向,引导儿童要追求真善美。
感恩是幼儿期真善美的核心教育目标。
华德福幼儿园教育大全
华德福幼儿园教育大全华德福幼儿园教育大全华德福教育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综合性教育理念,其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鼓励孩子在自然环境中自由发展。
华德福幼儿园是华德福教育的起点,它致力于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社交能力。
本文将从华德福幼儿园的目标、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华德福幼儿园的目标华德福幼儿园的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身体、智力、美感、情感和精神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注重孩子的自由探索和创造力的培养,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和活动,引导孩子根据自身兴趣和需求进行学习和发展。
此外,幼儿园还重视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的培养,鼓励孩子从小就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环境。
二、华德福幼儿园的教育理念1. 以人为本:华德福幼儿园重视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关注孩子的兴趣、需求和潜能,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不追求统一的标准答案。
2. 自由发展:华德福幼儿园提供自由探索的环境,鼓励孩子在游戏和实践中学习,培养他们的主动性、创造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综合学习:华德福幼儿园注重培养孩子的多元智能和多种技能,通过艺术、音乐、手工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来实现综合教育。
4. 现实联系:华德福幼儿园尊重孩子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关注日常生活、自然环境和社区等身边的事物。
三、华德福幼儿园的教学方法1. 游戏:华德福幼儿园认为游戏是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最佳方式,通过游戏,孩子能够发挥想象力、培养动手能力、掌握社交技能等。
2. 手工制作:手工制作是华德福幼儿园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
孩子通过手工制作,能够培养专注力、动手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享受自己的创作成果。
3. 艺术:艺术教育在华德福幼儿园中占据重要地位,包括绘画、音乐和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
艺术能够帮助孩子表达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塑造自我形象。
4. 自然教育:在华德福幼儿园中,自然教育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
孩子将在自然环境中进行观察、探索和实践,培养对自然的敬畏和保护意识。
华德福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华德福教育理念的主要内容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重视身体与精神的平衡发展,推崇自然主义,强调个性发展,注重实践体验,并提倡合作精神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1.重视身体与精神平衡
华德福教育理念认为,身体与精神的平衡对于人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活动,促进学生的身体与精神平衡发展。
2.推崇自然主义
华德福教育理念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推崇自然主义。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自然、尊重自然、爱护自然,通过观察自然、体验自然、探索自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然意识和环保意识。
3.重视个性发展
华德福教育理念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天赋都是独特的,应该充分发掘和发挥学生的潜力。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和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和潜能发挥。
4.推崇实践体验
华德福教育理念强调实践体验的重要性。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实践操作、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强调合作精神
华德福教育理念认为,合作精神是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品质。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分享、学会互相帮助,通过团队合作、集体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6.重视传统文化传承
华德福教育理念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传统文化,通过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等方式,培养学
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同时,也注重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和发展。
华德福教育理念的理解
华德福教育理念下的全人教育一、华德福教育理念的核心理念华德福教育理念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旨在帮助儿童发展其个体性和全面性。
其核心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尊重儿童华德福教育认为儿童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自己的个性和天赋,应该受到尊重。
教育者应该以一种温和而鼓励的方式与儿童互动,让他们感受到被认可和重视。
2.注重整体发展华德福教育不仅注重儿童的智力发展,还注重其情感、意志和灵性方面的发展。
它认为这些方面是相互关联的,只有全面发展才能使儿童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3.强调自然和环境华德福教育认为自然是人类之家,教育者应该帮助儿童建立与自然的联系,让他们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奥秘。
同时,华德福教育也强调环境保护,认为儿童应该学会尊重和保护环境。
二、华德福教育下的全人教育在华德福教育理念下,全人教育是指教育者应该关注儿童的整体发展,包括智力、情感、意志和灵性方面。
具体而言,华德福教育下的全人教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头、心、手协调发展华德福教育认为,儿童的头脑、心灵和双手应该得到协调发展。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思维能力、情感体验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展。
2.艺术和想象力的培养华德福教育认为,艺术是帮助儿童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和才能,让他们通过艺术创作和表达来展现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社交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华德福教育认为,儿童应该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让他们在和他人的互动中学习如何沟通、合作和尊重他人。
4.重视价值观和道德教育华德福教育认为,道德教育和价值观培养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者应该注重培养儿童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让他们学会尊重他人、关心社会和保护环境。
华德福教育理念课程方法
华德福教育理念课程方法
华德福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教育理念,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尊重个体发展:华德福教育强调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教师应该尊重他们的差异,并根据孩子的成长阶段和发展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
2. 讲究整体学习:华德福教育注重综合性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还注重培养他们的情感、艺术和社交能力等。
课程内容包括科学、数学、社会学、艺术、手工艺制作等多个领域。
3. 建立自主学习环境:华德福教育强调孩子在教育中的主动性和自主性,课堂不仅仅是教师的灌输,更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的场所。
教师会提供启发性的问题和材料,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4. 强调艺术和手工制作:华德福教育认为艺术和手工制作是孩子综合发展的关键,通过绘画、音乐、手工制作等活动,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
5. 保护孩子童年:华德福教育主张保护孩子的童年,避免太早接触太多的学习内容和竞争压力。
课程设计注重孩子的情感需求和游戏,保持学习与玩乐的平衡。
综上所述,华德福教育理念的课程方法注重尊重个体发展、整
体学习、自主学习环境、艺术手工制作和保护童年。
通过这些方法,帮助孩子全面发展,培养其自主学习、创造力和社交能力。
华德福的幼儿教育内容
华德福的幼儿教育内容华德福教育是一种独特的幼儿教育方法,该方法始于20世纪初德国的一位哲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斯坦纳。
这种教育方法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强调感性体验和自由创造,以培养孩子的自主性、社交性和创造性。
一、综合课程华德福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通过综合课程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综合课程包括语言、数学、科学、艺术和手工制作等多个领域。
通过综合课程的学习,孩子们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发展自己的潜能,并培养出对各种学科的兴趣。
二、感性体验华德福教育注重孩子的感性体验,强调通过亲身经历来获取知识。
教师会引导孩子们亲自动手,亲自感受世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学习。
比如,在数学课上,孩子们会用自己动手制作的物品进行计算,以此获得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
三、自由创造华德福教育鼓励孩子们的自由创造力。
在教室中,教师会提供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工具,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并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进行手工制作、绘画、剪纸等活动,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动手能力。
四、社交性华德福教育非常注重社交性的培养。
在华德福教育中,孩子们在一个稳定的班级环境中学习,与同伴一起度过大部分的时间。
他们会在小组活动中合作、交流,培养出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教师也会定期组织社交活动,如集体游戏、戏剧表演等,以促进孩子们的社交发展。
五、美的教育华德福教育非常注重美的教育。
教师会安排各种艺术活动,并在教室中创造出美的环境,如美丽的图画、温暖的色彩等。
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和感受美的氛围,孩子们可以培养出对美的敏感性,并提升审美能力。
华德福的幼儿教育内容主要包括综合课程、感性体验、自由创造、社交性和美的教育。
这种教育方法旨在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社交能力和艺术素养,以及对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通过多元化的学习方式和注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方式,华德福教育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平台。
德国华德福教育的学生观及启示
德国华德福教育的学生观及启示一、华德福教育的学生观华德福学校是由奥地利科学家、教育家和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的理念为一个叫Waldorf的香烟厂的工人子弟创办的学校,并命名为自由华德福学校。
至今华德福学校已经有近90年的历史,在全球各地都开办了办学点,并在欧美等国受到广泛欢迎,因为她一直立足于从生活中观察了解儿童的需求,为儿童设计相应的并可以持续改进的教育。
那么华德福教育是怎样认识儿童的呢?他们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又是怎样去实现自己的学生观的?1. 华德福教育眼中的儿童:遵循“万物应有时”的原则华德福教育尊重“万物应有时”的原则,让一切都按照它们自己的时间发生,儿童也不能例外。
华德福教育理念将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占有7年的周期。
第一个成长阶段是指从出生到大约7岁换乳牙之前,在这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身体成长极其迅速,他们倾向于通过运动来对周围世界做出反应,并且他对环境留在神经系统的印象非常敏感。
[1]在这一阶段,孩子会自然地倾向于模仿来学习。
如果这时过早地开发幼儿的智力,就会透支生命力,而影响儿童的整体平衡发展。
第二个成长阶段是从7岁到青春期,即从一年级至八年级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生命组织构成力主要活跃在感觉的发展上。
这时候,儿童的意识已从环境中独立出来,开始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外面的世界、用心体会,并形成自己的内心世界。
同时,也在寻找楷模和权威力量来追随,并通过感觉来学习,儿童的感觉能力比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要来得快而深刻,故很多行为都显得缺乏理性指导,所以理性化教育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很多时候是徒劳无功的。
第三个成长阶段是从青春期到21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生命组织构成力活跃在思想意识的发展上,儿童的心智逐渐走向成熟,他们会用挑剔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和周围的人,这个世界已不再如他想象和艺术塑造的那样完美了。
同时,他形成个人的判断力、独立的思想和抽象的理想,他的辨别和判断能力增强,他执著地追求自然界中的真理,渴望探索这个真实的世界,并在寻找真理的过程中挑战老师和家长的权威。
浅谈素质教育的鼻祖——华德福教育
浅谈素质教育的鼻祖——华德福教育浅谈素质教育的鼻祖——华德福教育[论文关键词]全人教育培养想像力教育的艺术性手段[论文摘要]教育的三大要素是培养人的想象力,真理感和责任感,以达到超越情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
华德福教育的特殊理念,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不符合我国教育国情的一面。
一、什么是华德福教育华德福教育也叫鲁道夫·史代纳教育,是由出生于奥地利的思想家、科学家、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的理论观点创建的。
它主张要认识人的本质,认识人与宇宙世界的关系,以人为本,以爱为本,顺应人的生理和思想意识的发展,引导人寻找真正的自我,培养人对生活和自我的观察力和判断力,给予自己生命的意义和方向,寻找自我在世界中的定位。
1919年,德国的一家香烟厂请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人智学理论为工厂的子弟办一所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命名为自由华德福学校。
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论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
华德福教育已在欧美发展了八十多年,它已成为全世界发展最快和规模最大的独立教育体系。
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能证明华德福教育在总体上比其他的独立教育体系或公共教育好。
但是,在某些方面却明显地体现出它的优长。
有些父母把孩子送到华德福学校受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对华德福教育体系的信赖,相信人智学对人的理解。
这些父母看到了孩子接受华德福教育后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表现出健康和快乐,生活态度积极乐观向上,社交和生活能力较强,具有创造力和艺术才能,因此,更加相信这一教育的正确性。
华德福教育起源于德国,德国教育厅统计发现。
在全国性ABITUR考试中,华德福学校的学生考取率是公立学校的三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社会许多校园被色情、暴力、吸毒等问题困扰的今天,华德福校园里却是一片净土。
二、华德福教育理念(一)配合人的整体发展进行“全人”的教育。
全人的整体包括身、心、脑和灵性。
人以七年为一个阶段进行整体发展。
第一个阶段是从出生到七岁换牙之前;第二个阶段是七岁到青春期;第三个阶段是青春期到二十一岁。
论华德福教育的优缺点
论华德福教育的优缺点姓名:吴盼盼班级:汉本二班学号:120114051 华德福教育我国学校对它的理念诠释主要在于:回归自然和崇尚朴素与简单的发展观,发展的阶段性和精神生命的成长等。
这些成为华德福教育理论引入学校的办学学生观、教育观、课程观的理论指导。
看了我国对华德福教育理念的诠释,我想起了上午的四级考试,对于没有英语天赋的我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华德福理念崇尚回归自然和崇尚朴素与简单的发展观,就这点我根据对四级考试的感慨谈论一些华德福教育的优势与不足。
我们的四级考试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目前各行各业不管与英语有没有关系,大都要求要有四级证书,四级对我们大学生来说还是相当重要的。
我认为这是相当不明智的,对于英语的学习,我认为还是应该以个人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要不要来学习,以华德福的回归自然为原则,来规范我们的学习。
对于考四级的大多数考生来说,大多都是考完后直接就将英语知识置之高阁,弃之不用,不是不想用,而是在生活中基本上是用不到的,这样的选拔考试完全是无用的,它占用了人们大量的时间去学习一些生活中用不到的东西,从而导致自己真正喜爱的科目没有时间去学习,压制了正常的兴趣的培养。
反之,如果依照华德福理念的自然原则,可以使得人们的兴趣得到发展,人们可以生活的更加快乐和自由,同样也可以说是成功的人生。
而这正是我所看重的,也是华德福教育的优点所在。
然而,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即使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
我们还以今天的四级考试为例。
虽然我们都对这种无意义的选拔考试深恶痛绝,但我们又必须遵守社会规定的各种让我们无奈的考试。
而华德福理念过于强调自然和简单化的教育,又容易使得学生与社会脱节,对于这点我是持怀疑态度,就像我国试行过得无文凭的大学,选择去那里上学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华德福学校核心理念
华德福学校核心理念被写在办公室的白板上:0至7岁:手-做-模仿;7至14岁:心-感受-艺术化;14至21岁:头-理解-探索。
【冰点】: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本报记者徐百柯文并摄照片:六年级的孩子在草坪上上体育课4个四年级孩子的母亲围坐在会客室里,李泽武和张俐一个劲儿向她们解释四年级这个8人班的教学计划。
从9月开学,母亲们观察了两个月,觉得教学进度有些慢,还有一个母亲转达孩子父亲的希望:“该增加一些科研性的课题。
”这时黄晓星走进来,搬把椅子,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
过了片刻,他从身后桌上随手拿起一张小纸片,掏出笔,在上面画起什么来。
李泽武是小学部主管,张俐是幼儿园园长,创办这所学校的3个人里,就黄晓星没有“行政职务”。
母亲们继续热烈讨论着,并没有被李老师和张老师说服。
一片四川话中,突然插进了黄老师慢条斯理的广东腔普通话:“我们换个频道好不好?”说着他把纸片放在大家面前的茶几上。
纸上画的是古希腊神庙的示意图。
“古希腊的建筑为什么不垮?因为它建立在人的结构的基础上。
石阶和石台,是手,代表身体和意志。
柱子,是心,代表艺术体验和情感生活。
屋顶,是头,代表思想和精神。
从力学上说,两根柱子就够了,为什么他们要用那么多柱子?两根柱子,当然可以,不会垮,但你看几千年后它垮不垮?你可以把头弄重,但缺乏支撑。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修建这些支撑的柱子,可以多,但不可以少。
”“有道理。
”母亲们终于点点头。
顺从孩子的天性这是一所私立学校,一所非主流学校。
4个母亲中的一位叫龚靖华。
去年年底,她把儿子从成都最好的一所公立小学转到了这里,甚至不惜接受从四年级降到三年级。
“我从2005年就开始考察这里了,也开始接触他们的教育思想。
但儿子不肯来。
你知道的,孩子嘛,他们那个学校,挂在嘴边还是挺骄傲的。
” 终于说服儿子来看看,结果他只待了半天就同意转学。
正式上学第一天,晚上回家,儿子对她说:“妈妈,我到了天堂。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发展慢点好,太快了会出问题。
华德福教育
华德福教育 - 简介华德福教育是德国人鲁道夫〃史代纳根据自创的人智学理论创建的。
华德福教育,简单地说是一种以人为本,注重身体和心灵整体健康和谐发展的全人教育,体系主张按照人的意识发展规律,针对意识的成长阶段来设臵教学内容,以便于人的身体、生命体、灵魂体和精神体都得到恰如其分地发展。
华德福教育的创办者是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1861-1925),于1919年在德国创立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历经90多年的发展,如今华德福教育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发展最快的、非宗教的独立教育运动,华德福学校遍布各大洲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价值观的国家。
课程设臵是根据儿童不同阶段的意识发展,针对意志、感觉和思考,对儿童的身、心、灵、精神进行整体平衡教育,并结合儿童与生俱来的智慧和独特的个性本质,进行深层意识教育,协助儿童的智慧生成[1]。
办学目标以学校为纽带,使学校建设参与者、志愿者、老师、家长和孩子一起形成有着共同理念的生活文化社区,成为一个共同学习,开放交流、互相帮助和不断完善自我的平台。
通过华德福教育,帮助成人和孩子的身心灵健康地和平衡地成长,在学习科学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丰富心灵情感,不断地探索人生以提升人文精神,成为精神意义上独立和自由的人。
办学理念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教育是基于对人的天性及本质全面观察和认识基础上,充满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动。
每个人都是精神、心灵和身体结合的整体,华德福教育遵循人类发展的天性和规律,通过独特的方法和渠道,在深入的体验和审视自我的基础上,深入细致地对每个学生的生命和本质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研究。
并根据学生的发展阶段,以学生的意志、感觉和思考的发展需求为目标,帮助学生的身体,心灵和精神平衡和谐的发展,最终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具有创造性、道德感和责任感的独立思维的人。
学校组织全球的华德福学校都是非赢利机构,通过社会捐赠筹资和其它教育基金的注入,由老师共同管理,学校财产不属于任何一个人。
华德福教育理念及其启示-最新资料
华德福教育理念及其启示一、华德福教育的发展华德福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与孩子天性合作,注重孩子心灵平衡发展和发挥本土精神的新型的教育方式。
第一所华德福学校由奥地利科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学家鲁道夫?史代纳在德国斯图加特创立。
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一位德国企业家依米尔默特邀请鲁道夫?史代纳根据他的人智学研究结果,为香烟工厂的孩子办一所子弟学校,并以工厂的名字命名为华德福学校(Waldorf School)。
当时大约有250名学生,学校办得非常成功,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华德福教育从此被认为是未来教育的典范。
至今华德福教育已经有了90多年的实践历史。
“截至2000年,全世界共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877所完整的华德福学校(从幼儿园到高中),1706所独立的幼儿园,549所成人教育机构和特殊教育机构。
”[1]最早在中国的广西推行华德福教育的是德国人卢安克。
随后赴英美学习华德福教育课程的黄晓星、张俐、李泽武、吴蓓等人在北京和成都等地开始了华德福教育实践。
二、华德福教育的理念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一种教育模式的灵魂所在。
好的教育理念能够指导教育实践顺利进行。
华德福教育理念与传统教育的理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它提倡让孩子快乐成长,认为这是孩子在进入小学前唯一的任务。
华德福教育不提倡对孩子进行正式的教育,如果非要进行“教育”的话,必须注重对孩子社会常识的教育,如,不能大声讲话;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让孩子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手工制作;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他们的领导能力。
(一)艺术化的教育理念。
教育是一门艺术,它并非仅仅是指艺术课和艺术教育,而是指整个的教育过程都要艺术化地进行。
华德福教育的艺术化比纯艺术教育的范围更广泛,它包括绘画、雕刻、手工艺、韵律舞、话剧和音乐舞蹈等。
通过这种艺术化的教育手段来让孩子内心产生对生活、对学习的最真诚的热爱,以及在学习中体验创造的有趣性。
艺术化的教学不仅能直接地丰富儿童的精神生活,更能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灵和生活理念。
浅析德国华德福教育理念及其在国内的实践
浅析德国华德福教育理念及其在国内的实践作者:方帆来源:《现代交际》2014年第12期[摘要]华德福教育在欧洲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而近年来我国才涌现一批以斯坦纳教育理论为基础的华德福教育机构,为幼儿教育带来新的理念。
本文主要分析华德福教育的理论基础以及其在中国的实践,为幼儿教育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华德福人智学幼儿教育[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12-0210-03一、华德福教育理念时代背景一战结束后,在欧洲范围内兴起一系列教育改革,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之风引领教育学家们推行一系列教育制度改革,比如受教育机会由社区提供,而不是旧制度中的按社会等级分配决定,民主教育制度也被提上议程,涉及学生共同管理以及保障儿童权利等议题。
此时兴起的一系列教育改革,影响较大的有法国教师弗莱纳特发展的弗莱纳特教育学(die Freinet -Pädagogik),意大利教育学家玛丽亚·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蒙特梭利教育学(Montessoripädagogik),德国范围内主要有汉堡William Lottig创立的团体生活学校(Lebensgemeinschaftsschulen),Gustav Wyneken创立的克尔斯多夫自由学村(Freie Schulgemeinde Wickersdorf),Peter Petersen领导的耶拿教育实验学校(Jena-Plan-Schule),Fritz Karsen在柏林Neukölln区成立的卡尔马克思学校(Karl-Marx-Schule),以及本文研究对象,鲁道夫斯坦纳的人智学思想领导下的华德福幼儿园(Waldorf Kindergarten)也是这一时代的产物。
鲁道夫斯坦纳(1861–1925),华德福教育理念的创立者,奥地利哲学家、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
华德福教育中环境创设思想探析1. 引言1.1 华德福教育的概念华德福教育是一种起源于德国的教育理念,由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施泰纳于20世纪初创立。
其核心理念是以培养孩子的身心灵为目标,重视孩子全面发展的各个层面。
华德福教育提倡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发展阶段,不以竞争和标准化评估为导向,强调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和社会责任感。
在华德福学校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和启发者的角色,倡导通过亲近自然和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这种教育理念视环境为培养孩子的重要因素,注重塑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学习和成长的教育环境。
通过创设符合孩子成长需求的环境,华德福教育旨在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促进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1.2 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环境在教育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场所,更是他们认识世界、培养情感、发展能力的空间。
教育环境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态度,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他们建立起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在华德福教育中,环境不仅包括物理空间和设施,更重要的是包括人际关系、价值观念、教育理念等方面的因素。
通过营造富有温馨、和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华德福教育致力于通过环境的创设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
一个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成长的环境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起自信、独立和批判性思维,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 正文2.1 理念背景:斯德哥尔摩学校华德福教育的理念背景可以追溯到斯德哥尔摩学校。
这所学校是华德福教育的发源地之一,由奥地利教育家鲁道夫·斯泰纳在1926年创立。
斯德哥尔摩学校的环境创设强调对孩子们自然成长的尊重和倾听,提倡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斯德哥尔摩学校的理念背景主张将教育过程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让孩子自由地接近大自然,体验自然的美妙与神奇。
学校的环境创设注重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环境,包括充足的户外空间、丰富的自然资源、各种活动设施等,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创造力。
1华德福教育的教育理念为何_
1. 華德福教育的教育理念為何?答: 實踐「華德福」教育,每天上午完全以「華德福」教育理念、精神安排課程,上午的晨圈、水果分享、自由遊戲、藝術手工課程,孩子在快樂開放的環境成長,無形中培養了孩子自主性的學習;美學方面如溼水彩、日記圖、觀察畫,想像力和創造力更豐富;手工方面如縫工、孩子拿針線縫出很多不同的成品;上午的環保課整理環境,孩子能自動自發的動手做。
孩子在溫暖柔和的情境遊戲工作,情緒穩定。
孩子模仿到老師親切溫和的態度以及懂得感恩、惜福。
餐前、餐後孩子們都會自動表達感恩的話。
以「華德福」教育理念精神去實踐發展幼兒教育目標「讓孩子在生活中學習」1. 以人性化情境─培養一個能尊重生命價值的孩子。
2. 以本土化教育─引導一個會關心生活環境的孩子。
3. 以開放式教育─啟發一個想解決生活問題的孩子。
4. 以社會化教學─增進一個可溝通人際關係的孩子。
5. 以生活化教材─傳承一個願充實生活文化的孩子。
幼兒期的教育理念可大致分為以下八點:1. 重視人性的接觸和愛2. 盡最大可能給予幼兒世界上一切最好的3. 重視與大自然世界接觸與探究4. 重視柔和的聲、光、色彩5. 重視反覆的、規律性的的課程安排6. 重視模仿的能力7. 重視自由活動重視好的觸覺感官的玩具材質2. 華德福教育的基本特色為何?答: 第一所華德福學校於1919年創立於德國的斯圖加特。
是當時邀請魯道夫·史代納根據人智學的研究成果創辦的一所學校。
這所學校辦得很成功,受到社會各界的好評,當時人們都認為這是代表未來教育的典范,後來凡是實踐這一教育理念的學校的學校都被稱為華德福學校。
法國大革命後,歐洲經歷了中世紀的黑暗,人們對教會和教廷非常失望,對精神生活有了新的醒悟,很多藝術家、文學家、哲學家和精神研究者對基督文明進行反思,開始尋求新的精神生活方式。
奧地利科學家、思想家和教育家魯道夫·史代納對人的精神活動作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可以用科學的方法來智學是探索通往精神領域的途徑,人智學研究的對象是人的智慧、人類的及宇宙萬物之物的關系。
华德福学校核心理念
•华德福学校核心理念被写在办公室的白板上:0至7岁:手-做-模仿;7至14岁:心-感受-艺术化;14至21岁:头-理解-探索。
【冰点】: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本报记者徐百柯文并摄照片:六年级的孩子在草坪上上体育课4个四年级孩子的母亲围坐在会客室里,李泽武和张俐一个劲儿向她们解释四年级这个8人班的教学计划。
从9月开学,母亲们观察了两个月,觉得教学进度有些慢,还有一个母亲转达孩子父亲的希望:“该增加一些科研性的课题。
”这时黄晓星走进来,搬把椅子,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
过了片刻,他从身后桌上随手拿起一张小纸片,掏出笔,在上面画起什么来。
李泽武是小学部主管,张俐是幼儿园园长,创办这所学校的3个人里,就黄晓星没有“行政职务”。
母亲们继续热烈讨论着,并没有被李老师和张老师说服。
一片四川话中,突然插进了黄老师慢条斯理的广东腔普通话:“我们换个频道好不好?”说着他把纸片放在大家面前的茶几上。
纸上画的是古希腊神庙的示意图。
“古希腊的建筑为什么不垮?因为它建立在人的结构的基础上。
石阶和石台,是手,代表身体和意志。
柱子,是心,代表艺术体验和情感生活。
屋顶,是头,代表思想和精神。
从力学上说,两根柱子就够了,为什么他们要用那么多柱子?两根柱子,当然可以,不会垮,但你看几千年后它垮不垮?你可以把头弄重,但缺乏支撑。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修建这些支撑的柱子,可以多,但不可以少。
”“有道理。
”母亲们终于点点头。
顺从孩子的天性这是一所私立学校,一所非主流学校。
4个母亲中的一位叫龚靖华。
去年年底,她把儿子从成都最好的一所公立小学转到了这里,甚至不惜接受从四年级降到三年级。
“我从2005年就开始考察这里了,也开始接触他们的教育思想。
但儿子不肯来。
你知道的,孩子嘛,他们那个学校,挂在嘴边还是挺骄傲的。
” 终于说服儿子来看看,结果他只待了半天就同意转学。
正式上学第一天,晚上回家,儿子对她说:“妈妈,我到了天堂。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发展慢点好,太快了会出问题。
浅论华德福教育中发展“真我”的教育思想
浅论华德福教育中发展“真我”的教育思想华德福教育是以德国哲学家、教育家、人类学家鲁道夫·斯泰纳为代表的教育理念,主张开发儿童内在的天赋和潜力,帮助他们发展“真我”。
这种教育思想强调培养儿童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发展个性,不重视成绩与竞争。
本文将从华德福教育中发展“真我”的教育思想进行探讨。
一、“真我”的概念华德福教育认为,“真我”是人类内在的本质特征,是人的独立思考能力、情感、社交交往、审美鉴赏等一系列能力的集合。
这个概念是华德福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
在华德福教育的教育理念中,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独特的“真我”,需要我们的耐心、理解和爱去呵护、培育,让他们成长为真正的自己。
二、华德福教育中如何培养“真我”1. 以个性发展为教育目标华德福教育中强调培养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在自由的环境中,自由地去学习、自由地去发展、自由地去探索,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孩子的个性,让孩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和特长。
2. 培养艺术欣赏能力在华德福教育中,艺术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华德福教育注重培养孩子的艺术欣赏能力,让孩子通过各种艺术形式来感受这个世界,了解更多元的文化和观念。
通过观察、欣赏不同的艺术作品,让孩子慢慢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并且在欣赏的过程中慢慢形成自己的审美品位。
3. 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在华德福教育中,老师不是“灌输式教育”的代表,而是“引导式教育”的代表。
他们的任务不是予以讲解,而是引导儿童独立思考。
教育者不是灌输者,而是帮助儿童自我发现,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人。
这样的教育方式,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出自己的批判思维能力,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三、介绍华德福教育中的两个知名实践案例1. 乔斯蒂·斯蒂纳学校该学校是华德福教育的代表式学校,主要是基于斯泰纳的教育哲学,并且很多教育理念是根据孩子的特点和需要而制定的。
乔斯蒂·斯蒂纳学校的教学重心并不是成绩,而是发展孩子的个性、学习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德福学校核心理念被写在办公室的白板上:0至7岁:手-做-模仿;7至14岁:心-感受-艺术化;14至21岁:头-理解-探索。
【冰点】:为生活做准备的教育本报记者徐百柯文并摄照片:六年级的孩子在草坪上上体育课4个四年级孩子的母亲围坐在会客室里,李泽武和张俐一个劲儿向她们解释四年级这个8人班的教学计划。
从9月开学,母亲们观察了两个月,觉得教学进度有些慢,还有一个母亲转达孩子父亲的希望:“该增加一些科研性的课题。
”这时黄晓星走进来,搬把椅子,坐在旁边静静地听着。
过了片刻,他从身后桌上随手拿起一张小纸片,掏出笔,在上面画起什么来。
李泽武是小学部主管,张俐是幼儿园园长,创办这所学校的3个人里,就黄晓星没有“行政职务”。
母亲们继续热烈讨论着,并没有被李老师和张老师说服。
一片四川话中,突然插进了黄老师慢条斯理的广东腔普通话:“我们换个频道好不好?”说着他把纸片放在大家面前的茶几上。
纸上画的是古希腊神庙的示意图。
“古希腊的建筑为什么不垮?因为它建立在人的结构的基础上。
石阶和石台,是手,代表身体和意志。
柱子,是心,代表艺术体验和情感生活。
屋顶,是头,代表思想和精神。
从力学上说,两根柱子就够了,为什么他们要用那么多柱子?两根柱子,当然可以,不会垮,但你看几千年后它垮不垮?你可以把头弄重,但缺乏支撑。
我们现在做的就是修建这些支撑的柱子,可以多,但不可以少。
”“有道理。
”母亲们终于点点头。
顺从孩子的天性这是一所私立学校,一所非主流学校。
4个母亲中的一位叫龚靖华。
去年年底,她把儿子从成都最好的一所公立小学转到了这里,甚至不惜接受从四年级降到三年级。
“我从2005年就开始考察这里了,也开始接触他们的教育思想。
但儿子不肯来。
你知道的,孩子嘛,他们那个学校,挂在嘴边还是挺骄傲的。
” 终于说服儿子来看看,结果他只待了半天就同意转学。
正式上学第一天,晚上回家,儿子对她说:“妈妈,我到了天堂。
”“其实我们做父母的都知道,孩子发展慢点好,太快了会出问题。
但你不得不承认,社会上的影响毕竟还在。
比如我们儿子转过来以后,约不到以前的同学了,都在忙奥数什么的。
这个时候,当然就会有焦虑。
不过我们和老师之间、家长之间交流非常多。
”说着她和其他3个母亲交换了一下眼神,大家默契地笑了,“这些焦虑在交流中能排解掉,毕竟都是为孩子好嘛。
”另一位母亲叫熊红。
她儿子原来在成都很有名的一所私立学校上学,“学费一年要18800元,条件当然也很好”。
但她发现儿子并不快乐。
通过朋友介绍,她下决心把儿子送到了这里。
“学校的功利性,从小学就开始了。
压力不只是学业上的,整个思想精神上都在攀比。
无论公立还是私立,这是现在教育的主流。
”王锦是4人中唯一一个女孩的母亲。
说起女儿,她感叹:“要我们看,女儿各方面都挺优秀的,学习、才艺都好,又是班干部。
可她总说,妈妈我不行。
”进这所学校后,没有考试和排名,学校不主张在孩子之间展开竞争,而是强调合作,鼓励孩子们相互欣赏、相互帮助,王锦发现女儿变化很大。
“自信,你觉得她内心强大了。
不光是她,他们这个班的孩子,好像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整个状态是踏实、舒展、放松的。
”王晓义话不多,总在微笑着听,终于也忍不住插了一句:“我儿子没他们家的半天那么传奇,但也只用了一天。
让他试读一周,死活不干。
好吧,那就试一天。
结果一天后儿子说,妈妈,别的学校我不去了。
”4个母亲都说,学校也在帮助她们成长。
事实上,强调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正是这所学校的宗旨之一。
傅燕是学校幼儿园里一个孩子的母亲。
她记得一家人去给儿子报名注册时,各种用品中只有雨靴怎么也买不到,于是请幼儿园老师帮着买。
为了量尺码,一个男老师拎出几双小雨靴,一双一双地让儿子试穿。
儿子第一次穿这样的靴子,慢腾腾地。
傅燕和丈夫忍不住催促起来。
老师在一旁静静地说:“让他自己慢慢穿吧,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节奏。
”一天,傅燕一家人去沙河边看火车。
途中有许多店铺,丈夫不时停下来东看西瞧。
她没兴趣,牵着儿子继续走。
儿子拉拉她说,我们等一等爸爸吧。
她说我们先慢慢走着。
儿子迟疑了一会儿,听从了。
后来,丈夫又钻进一间小店,傅燕还是牵着儿子继续走。
儿子又一次说,我们等一等爸爸吧。
她说慢慢走着等。
儿子拽着她的手,坚持说:“妈妈,等一等吧。
”傅燕于是想起,儿子在幼儿园有许多等待:等最后一个小朋友加入晨圈,等最后一个小朋友吃完午饭,等老师带他种的菜在明年春天的收获,等下一个小朋友生日的到来。
她感叹道:“有时,我们真不知道自己急什么?”一次,她在饭桌前逗儿子:“让你再回以前的幼儿园好不好?”儿子用一贯老成、平缓的语调说:“不好。
这里有沙坑,以前的幼儿园没有。
这里有池塘,以前的幼儿园没有。
这里有猫、鸽子,还有腊肠狗。
”当儿子第一次说起校园里的癞蛤蟆时,傅燕表现出明显的厌恶。
然而这个话题竟然如此吸引儿子。
“今天,我在草丛里发现了这么大的癞蛤蟆。
”儿子说,“凡凡胆子最大了,他敢捉癞蛤蟆。
”渐渐地,她发现,春天采蜜的蜜蜂、狗尾草丛中的蚂蚁、树上停息的天牛,在儿子口中都是一样的话题。
一堂比萨饼英语课这所学校里,几乎每一堂课都别开生面。
比如,一堂和比萨饼有关的英语课。
开始上课,孩子们照例围成一圈,合唱一首已经练过多次的歌颂自然的英文歌:“为了金黄的玉米,树梢的苹果/为了香甜的蜂蜜,遍地生长的水果/为了欢畅的鸟儿,盛开的花朵/我们每天感谢你!”唱完颂歌后,老师告诉大家,今天的课上我们要来做比萨!随后宣布规则:“进了旁边这个篱笆(做比萨的区域)里面,only E n g lish ,n o C h in e se (只能说英语,不能说中文)!如果你们讲了中文,那么,对不起啦,你可能要先回到篱笆外面休息一下再回来喽。
如果你们有什么不会用英语说的,就把老师拉到篱笆外面,问一问,然后再进来说。
明白了吗?” 于是孩子们鱼贯进入篱笆。
桌上已经摆放着发酵好的面饼、奶酪、提前熬好的番茄酱和待切的花菜。
孩子们要先主动选择自己参与哪项工作,并用英语告诉老师。
这时,有的孩子大胆地说出句子,有些在努力地组织自己的语言,有些则干脆把老师拉到篱笆外面“咨询”去了。
每个人都找到自己的工作后,有的切花菜,有的磨碎奶酪,有的揉面团,有的在烤盘上抹油。
这个过程中,有的孩子兴致一来,就忘了规则,冒出了中文。
于是被老师笑着“遣送出境”,跟着老师把那句话再用英语说一遍,才能再进篱笆。
随着工作进度,表达难度越来越高。
有问怎么说“涂抹得要均匀一点”的。
还有的孩子切了一阵花菜后,又想揉面团,就拉着老师出去,问怎么用英语要求换位。
最后,三块大比萨成形,被孩子们护送进烤箱。
到了午餐时间,空气中弥漫着香喷喷的奶酪味。
老师捧出金黄的比萨后,孩子们一起唱起了英文的餐前颂歌:“大地给我们美味的食物/太阳让它成熟可口/亲爱的大地,亲爱的太阳/我们感谢你的辛勤劳动/让我们拥有美味的午餐!”边吃比萨,孩子们开始讨论下次做比萨的时间和材料。
老师趁机引出新的任务,让大家做出一张英文的购物单,然后由老师带着学生们一起到超市去买材料。
任课老师邵蕊总结了这堂课:正如鲁道夫·史代纳所说,记忆必须从感受和行动的层面来加深,而非单纯的智力层面的练习。
在这堂英语课上,孩子们并没有觉得自己有什么样的课堂任务,而是参与了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并感受到英语融入实际生活中的乐趣。
最重要的是,在一定的界限内,孩子们感受到的是纯粹的英语氛围,在这种氛围中,让英语渗透进每个孩子的感官,再透过行动付诸实践,而非仅仅停留在头脑层面。
这契合了一种语言教育的理念:“唤醒语言的力量……从实践经验出发,感受语言的质地,让语言融入机体中,才能收获最丰硕的语言教育果实。
”引进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这所学校地处成都市锦江区琉璃场皇经楼村,名叫成都华德福学校。
“华德福”是德语“Waldorf”的音译。
2004年6月,在世界上第一所华德福学校创立85年后,由先后留学英国、美国专习华德福教育的黄晓星、张俐夫妇和留学英国专习华德福教育的李泽武发起,十几名大学生、学者、工人和商人等共同参与,在一处废弃数年的“农家乐”园子里,创办了中国大陆第一所也是迄今唯一一所华德福幼儿园和学校。
学校的网站首页上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呵护孩子完整的童年,让孩子探索自己、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宇宙自然的和谐关系,学会生活和工作,寻找人生方向和意义。
我们努力避免把教学简化为单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通过我们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孩子进一步深化个人的体验和感受,培养个体精神和内在的行动意志力,孩子的个性、创造和成就都会得到认同和尊重。
我们认为教育是一门艺术,并通过艺术的形式来实施,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构建一个美的外在与内在的环境,从自然和美中学习。
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华德福教育的哲学和精神,并深入中国的文化和本土,以具有本土内涵的形式展现出来,努力在课程和教学中展现出成都当地和汉文化的特色,达到一种中西贯通的境界。
我们不仅仅是实施教育,也不仅仅引进一种新的教育体系,我们更是引进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态度,我们的教师和家长们也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超越自己,不断地成长。
我们是在建设一个学园、花园、菜园和家园。
20世纪初,奥地利科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鲁道夫·史代纳认为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类的精神领域,并创立了一门特别的精神科学,称为“人智学”。
1919年,他受邀根据人智学的理念为德国斯图加特一家名为Waldorf的香烟厂的工人子弟办了一所学校,并命名为“自由华德福学校”。
学校共有12名教师和256名学生。
后来,凡是实践这一教育理念的学校都被称为华德福学校,或鲁道夫·史代纳学校。
根据2000年德国华德福教育友好协会统计,当时全球有876所华德福学校、2000多所华德福幼儿园,以及300多所华德福矫正教育和社会治疗机构。
华德福学校既出现在发达的美国纽约,也出现在南非荒凉的黑人小镇上;既出现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难民营里,也出现在美国南达科他州的印第安保留区中。
在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的华德福学校,人们看到,清教徒和天主徒的孩子们彼此可以在一起学习。
在成都华德福学校,华德福教育的核心理念被写在办公室的白板上:0至7岁:手-做-模仿;7至14岁:心-感受-艺术化;14至21岁:头-理解-探索。
根据人智学理论,华德福教育努力把学生的体验由单一的智力发展转化为“全人”的教育,其教学大纲建立在对人生早期的3个重要发展阶段的理解和认识上。
第一个七年(0~7岁),儿童通过模仿来学习。
华德福教育认为过早的单一的智力开发会透支幼儿用于建设身体和进行模仿的生命力,不利于幼儿身心的整体发展,甚至会影响到成年后的健康状况。
所以,玩家家、烹饪、家务劳动、扮演各种人物、看偶戏、捏蜂蜡造型、绘画、唱歌、做韵律舞、听故事和做游戏、生日庆祝和节日庆典、户外活动和园艺劳动,以此让孩子们学习有价值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