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辅音浊化
关于发音浊化现象
关于发音浊化形象1.什么是“清音浊化”所谓“清音浊化”,是指语流中本应发为清辅音(unvoiced,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素,在前后语流的影响下变为浊辅音(voiced,发音时声带振动)的现象。
这个现象在许多语言(包括汉语普通话)中都是客观存在的。
2.什么时候会产生“清音浊化”清辅音的发音比较清脆响亮,它主要靠气流经过发声部位产生的声响(如擦音s,h,爆破音p,t,k)而被他人察觉。
而浊辅音一般比较低沉,它除了发声部位对气流的影响外,同时声带要振动。
因为人的声带位置在下咽部,故浊辅音一般会感觉低沉些。
二者的区别可通过“窃窃私语”来判断:能够在小声讲话时保持原样听感的是清辅音,而浊辅音此时要么被化为清辅音,要么就相对显得“声音很大”。
当然所谓清浊也并非两极分明、非清即浊,它是有一个清浊程度的。
如普通话的“爸”声母很清,日语的バ、美式英语的ba就比较浊(算是半浊音),法语与英式英语的ba就已经算是全浊音了。
美声唱法演唱的中文歌曲大部分也都是相当浊的,所以感觉比较重,可以给大家一个“浊音化”大致的印象。
普通话中大部分念轻声的爆破音声母(b,d,g)音节可认为是一定程度的“清音浊化”(自然地发出),如“爸爸”的第二个字。
这个字本身念得较低,又受前后a元音的影响,故产生一定程度的浊化现象。
要注意的是,标准普通话(即《汉语拼音方案》)中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浊辅音的。
普通话的b,d,g声母其实是标准的不送气清音,与此相对,p,t,k则是标准的送气清音。
可以看出普通话中“爸”与“怕”的区别是靠声母的送气与否来区分的,而这与英语、日语等语言形成了显著区别,它们是靠辅音的清浊(而非送气与否)来区分意义的。
3.日语中的“清音浊化”是怎样的规律标准日本语中没有清音浊化现象(这里要与所谓连浊*现象区分开来)。
因为日语中辅音的清浊之分直接影响着语义,在关键问题上不可能含糊,那为什么日语初学者总是觉得日语的清音假名在语流中听起来像浊音假名呢?原因之一在上面提过了:普通话中没有浊辅音。
关于发音浊化现象
关于发音浊化形象1.什么是“清音浊化”所谓“清音浊化”,是指语流中本应发为清辅音(unvoiced,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素,在前后语流的影响下变为浊辅音(voiced,发音时声带振动)的现象。
这个现象在许多语言(包括汉语普通话)中都是客观存在的。
2.什么时候会产生“清音浊化”清辅音的发音比较清脆响亮,它主要靠气流经过发声部位产生的声响(如擦音s, h,爆破音p,t,k)而被他人察觉。
而浊辅音一般比较低沉,它除了发声部位对气流的影响外,同时声带要振动。
因为人的声带位置在下咽部,故浊辅音一般会感觉低沉些。
二者的区别可通过“窃窃私语”来判断:能够在小声讲话时保持原样听感的是清辅音,而浊辅音此时要么被化为清辅音,要么就相对显得“声音很大”。
当然所谓清浊也并非两极分明、非清即浊,它是有一个清浊程度的。
如普通话的“爸”声母很清,日语的バ、美式英语的ba就比较浊(算是半浊音),法语与英式英语的ba就已经算是全浊音了。
美声唱法演唱的中文歌曲大部分也都是相当浊的,所以感觉比较重,可以给大家一个“浊音化”大致的印象。
普通话中大部分念轻声的爆破音声母(b,d,g)音节可认为是一定程度的“清音浊化”(自然地发出),如“爸爸”的第二个字。
这个字本身念得较低,又受前后a元音的影响,故产生一定程度的浊化现象。
要注意的是,标准普通话(即《汉语拼音方案》)中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浊辅音的。
普通话的b,d,g声母其实是标准的不送气清音,与此相对,p,t,k则是标准的送气清音。
可以看出普通话中“爸”与“怕”的区别是靠声母的送气与否来区分的,而这与英语、日语等语言形成了显著区别,它们是靠辅音的清浊(而非送气与否)来区分意义的。
3.日语中的“清音浊化”是怎样的规律标准日本语中没有清音浊化现象(这里要与所谓连浊*现象区分开来)。
因为日语中辅音的清浊之分直接影响着语义,在关键问题上不可能含糊,那为什么日语初学者总是觉得日语的清音假名在语流中听起来像浊音假名呢?原因之一在上面提过了:普通话中没有浊辅音。
清辅音浊化定义
清辅音浊化一、引言辅音是指在发声过程中,气流在口腔内畅通时被阻塞或摩擦而产生的声音。
清辅音和浊辅音是辅音的两种基本分类。
相比于浊辅音,清辅音在发音时声带不振动,发出的声音相对较清脆。
然而,有一些语音规则或语言现象会导致清辅音发生浊化现象,即清辅音在特定条件下变成浊辅音。
本文将深入探讨清辅音浊化的定义、产生的原因、语言系的差异以及其在语言学中的重要性。
二、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声带的振动上。
在发清辅音时,喉头的声带处于张紧状态,气流通过声门时声带不振动。
而在发浊辅音时,声带会被气流击打而产生震动,使得声音相对较浊。
清辅音通常有/p, t, k, s, f/等,而浊辅音则有/b, d, g, z, v/等。
在某些语言中,清辅音和浊辅音在一些环境下会发生变化,即清辅音浊化。
三、清辅音浊化的原因清辅音浊化是一种语音规则,其产生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语音环境、语音流变和音系演化。
3.1 语音环境在某些语言中,清辅音在特定语音环境下会发生浊化。
常见的语音环境包括辅音后有一个浊子音、辅音在重音音节前、辅音位于辅音集团中等。
例如,在英语中,单词”cats”中的/t/音在连读时会发生浊化,变成/d/音,因为/t/音后面跟随着一个浊子音/s/。
在这种情况下,清辅音/t/发生了浊化。
3.2 语音流变语音流变是指在某些情况下,清辅音发生浊化是由于发音者的习惯或语音变异引起的。
在某些方言中,由于语音习惯的演变,清辅音发生了浊化。
例如,在上海话中,清辅音/p, t, k/在语音流变中会发生浊化,所以在上海话中会出现“上海”的发音类似于”shang-hai”。
3.3 音系演化音系演化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清辅音发生了浊化。
语言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变化,这也会影响到发音规则。
例如,在历史演化的过程中,英语中的清辅音/t/发生了浊化,变为现代英语中的/d/。
这种音系演化使得清辅音浊化成为了今天英语的一种发音规则。
英语中辅音浊化规则
英语中辅音浊化规则
浊化规则爆破音的清辅音跟在音标/s/后面时产生浊化现象,辅元连读时浊化在同一个意群里,爆破音的清辅音前后都是元音时产生浊化现象。
第一种浊化情况:在“[s]+清辅音+元音”的结构中,该清辅音要浊化。
但是要符合以下条件:
1、该清辅音必须是[p][k][t][tr][tʃ]等;
2、该清辅音前面有[s];
3、该清辅音后面跟着元音;
4、“[s]和清辅音”在同一个音节中;
5、这个音节重读或次重读。
例如:spy[spaɪ]---读成[sbaɪ];spring[sprɪŋ]---读成[sbrɪŋ]。
第二种浊化情况:在美式发音中,两个元音之间的[t]浊化成轻柔的[d]。
例如:little['lɪtl]---读成['lɪdl];elevator['ɛlɪvetɚ]---读成['ɛlɪvedɚ]。
一般来说,清辅音[p][k][t][tr][tʃ]可以浊化,它们分别浊化为[b][g][d][dr][dʒ]。
清辅音浊化只不过是英语中的一个发音现象,也在不断发生这变化。
例如,在“[s]+清辅音+元音”这个清辅音需要浊化的结构中,英式英语的发音还基本遵循着“必须是重读音节”和“[s]和清辅音必须在一个音节中”这两个原则,但是在美式英语的发音中则完全不在意这些,不符合这两个原则的单词也照样浊化。
而且随着人们发音的变化,现在基本都把[s]和后面需要浊化的清辅音写到一个音节中了。
英语清音浊化和清音浊音的问题
英语清音浊化和清音浊音的问题英语清音浊化和清音浊音的问题来源:田小红的日志PS:相信有很多人(包括专业人士)对这个问题都是模棱两可,不是很明确,今天详细地给大家列出,一起来学习下吧!~文章一关于辅音连缀/s/音后头清爆破音所谓"浊化"浊化的规则:S 后的清辅音(surd)在重读时要读成其相对的浊辅音(sonant),例如student, 如果S后的清辅音不重读,就不变音,如district。
1)众所周知,同一音节中,紧接在/s/音后头的/p,t,k/和作为音节开头的/p,t,k/语音特点是不同的。
国内英语教学界历来普遍把这种语音变化称作“浊化”。
我认为这种说法从语音学角度不够准确,至少是以偏概全;从英语教学角度更是容易产生误导效果。
2)所谓“浊”,无非是与“清”相对。
英语/p,t,k/是清爆破辅音,与浊爆破辅音/b,d,g/相对。
汉族学生,除了少数方言人士之外,一般都需要花一定的功夫才能正确掌握英语/b,d,g/的发音,学会把“浊”音“浊”够。
若不强调模仿这一点,不作特别的“浊化”训练,自然模仿力不强的大部分学生就肯定会用汉语的来代替英语的/p,t,k/,结果说出来的英语虽然在很多情况下都还不至于叫人误解,但语音效果肯定很差,一句话:不像英语!为什么呢?因为汉语和[p,t,k]的区别可以说纯粹是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
可英语呢?/p,t,k/是强清爆破辅音,在一般情况下发音都伴随较强的送气过程。
而/b,d,g/则是弱浊爆破音,除了一般不送气之外,多半还有喉头声带震动,即所谓浊化。
最后这一点,恰恰是汉语所没有的。
而/s/后面/p,t,k/的语音变化,不是“浊化”,而是失去了原来很强的送气特点罢了,其效果,就成了和汉语不送气的紧贴在/s/后头一样。
3)是否在音节重读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送气变成不送气”的现象呢?不是的。
可以说,哪怕是最强的重读音节里,如 spin中, /p/音都成了不送气的。
英语中清辅音浊化的四个条件(一)
英语中清辅音浊化的四个条件(一)英语中清辅音浊化的四个条件什么是清辅音浊化?清辅音指的是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而浊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清辅音会变成浊辅音。
英语中,清辅音浊化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对于学习英语发音和口语交流非常重要。
清辅音浊化的条件清辅音浊化有四个条件,它们分别是:1.发音位置前有元音音素 - 清辅音只会在一个元音前浊化,如果前面是辅音,那么清辅音不会发生浊化。
2.发音位置无音节末尾 - 如果一个清辅音出现在一个单词的音节末尾,那么它不会浊化。
只有当清辅音出现在非音节末尾位置时,才会发生浊化。
3.发音位置前无辅音音素 - 如果一个清辅音的前面是另一个辅音,那么它不会浊化。
只有当清辅音的前面是元音时,才会浊化。
4.发音位置前无重读音节 - 清辅音只会在非重读音节前浊化。
如果一个清辅音前面是一个重读音节,那么它不会发生浊化。
清辅音浊化的例子以下是几个常见的清辅音浊化的例子:•[p]变成[b]:例如,英语单词“tap” 的发音是[tæp],而在词组“tap water” 中,单词“tap” 的发音会变成[tæb]。
•[t]变成[d]:例如,英语单词“cat” 的发音是[kæt],而在词组“cat toy” 中,单词“cat” 的发音会变成[kæd]。
•[k]变成[g]:例如,英语单词“back” 的发音是[bæk],而在词组“back home” 中,单词“back” 的发音会变成[bæg]。
•[f]变成[v]:例如,英语单词“life” 的发音是[laɪf],而在词组“my life” 中,单词“life” 的发音会变成 [laɪv]。
结论清辅音浊化是英语中一种常见的现象,通过了解清辅音浊化的四个条件和相关例子,我们可以更准确地发音和理解他人的口语表达。
在学习英语发音时,特别需要注意这一现象,提高自己的口语交流能力。
S后面清辅音浊化的规则或习惯(精品加体会)
S后面清辅音浊化的规则或习惯(精品加体会)1. 英语中的/s/后面清辅音浊化:在英语中,/s/后面的清辅音/t/,/p/, /k/经常发生浊化。
例如,在单词"cats"中,/s/后面的/t/被发为浊辅音/d/,读作[kædz]。
同样地,在单词"lips"中,/s/后面的/p/被发为浊辅音/b/,读作[lɪbz]。
类似地,/s/后面的/k/也可以浊化成/g/。
2. 法语中的/s/后面清辅音浊化:在法语中,/s/后面的清辅音浊化是常见的现象。
例如,在单词"temps"中,/s/后面的/p/被发为浊辅音/b/,读作[tɑ̃b]。
同样地,在单词"champs"中,/s/后面的/p/也被发为浊辅音/b/,读作[ʃɑ̃b]。
类似地,/s/后面的/t/也可以浊化成/d/。
3. 西班牙语中的/s/后面清辅音浊化:在西班牙语中,/s/后面的清辅音浊化是常见的现象。
例如,在单词"mesa"中,/s/后面的/t/被发为浊辅音/d/,读作[ˈmesa]。
同样地,在单词"las"中,/s/后面的/t/也被发为浊辅音/d/,读作[ˈlas]。
类似地,/s/后面的/p/和/k/也可以浊化成/b/和/ɡ/。
4. 汉语方言中的/s/后面清辅音浊化:在一些汉语方言中,/s/后面的清辅音浊化也是普遍的现象。
例如,在广东话中,/s/后面的/p/和/t/可以浊化成/b/和/d/。
例如,在句子"十六个苹果"中,/s/后面的/p/被发为浊辅音/b/,读作[sɐːtbek paŋɡwo]。
同样地,在句子"七个桌子"中,/s/后面的/t/也被发为浊辅音/d/,读作[tɕʰʔyːk ts ǒk tsiː]。
总的来说,/s/后面清辅音浊化是由于音节之间的辅音协同作用引起的。
在语音学中,这种现象被称为辅音的协同浊化。
清音浊化
1.什么是“清音浊化”所谓“清音浊化”,是指语流中本应发为清辅音(unvoiced,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音素,在前后语流的影响下变为浊辅音(voiced,发音时声带振动)的现象。
这个现象在许多语言(包括汉语普通话)中都是客观存在的。
2.什么时候会产生“清音浊化”清辅音的发音比较清脆响亮,它主要靠气流经过发声部位产生的声响(如擦音s,h,爆破音p,t,k)而被他人察觉。
而浊辅音一般比较低沉,它除了发声部位对气流的影响外,同时声带要振动。
因为人的声带位置在下咽部,故浊辅音一般会感觉低沉些。
二者的区别可通过“窃窃私语”来判断:能够在小声讲话时保持原样听感的是清辅音,而浊辅音此时要么被化为清辅音,要么就相对显得“声音很大”。
当然所谓清浊也并非两极分明、非清即浊,它是有一个清浊程度的。
如普通话的“爸”声母很清,日语的バ、美式英语的ba就比较浊(算是半浊音),法语与英式英语的ba就已经算是全浊音了。
美声唱法演唱的中文歌曲大部分也都是相当浊的,所以感觉比较重,可以给大家一个“浊音化”大致的印象。
普通话中大部分念轻声的爆破音声母(b,d,g)音节可认为是一定程度的“清音浊化”(自然地发出),如“爸爸”的第二个字。
这个字本身念得较低,又受前后a元音的影响,故产生一定程度的浊化现象。
要注意的是,标准普通话(即《汉语拼音方案》)中是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浊辅音的。
普通话的b,d,g声母其实是标准的不送气清音,与此相对,p,t,k则是标准的送气清音。
可以看出普通话中“爸”与“怕”的区别是靠声母的送气与否来区分的,而这与英语、日语等语言形成了显著区别,它们是靠辅音的清浊(而非送气与否)来区分意义的。
3.日语中的“清音浊化”是怎样的规律标准日本语中没有清音浊化现象(这里要与所谓连浊*现象区分开来)。
因为日语中辅音的清浊之分直接影响着语义,在关键问题上不可能含糊,那为什么日语初学者总是觉得日语的清音假名在语流中听起来像浊音假名呢?原因之一在上面提过了:普通话中没有浊辅音。
英语清音浊化和清音浊音的问题
英语清音浊化和清音浊音的问题浊化的规则:S 后的清辅音在重读时要读成其相对的浊辅音,例如student, 如果S后的清辅音不重读,就不变音,如district.1)众所周知,同一音节中,紧接在/s/音后头的/p,t,k/和作为音节开头的/p,t,k/语音特点是不同的。
国内英语教学界历来普遍把这种语音变化称作“浊化”。
我认为这种说法从语音学角度不够准确,至少是以偏概全;从英语教学角度更是容易产生误导效果。
2)所谓“浊”,无非是与“清”相对。
英语/p,t,k/是清爆破辅音,与浊爆破辅音/b,d,g/相对。
汉族学生,除了少数方言人士之外,一般都需要花一定的功夫才能正确掌握英语/b,d,g/的发音,学会把“浊”音“浊”够。
若不强调模仿这一点,不作特别的“浊化”训练,自然模仿力不强的大部分学生就肯定会用汉语的[b,d,g]来代替英语的/p,t,k/,结果说出来的英语虽然在很多情况下都还不至于叫人误解,但语音效果肯定很差,一句话:不像英语!为什么呢?因为汉语[b,d,g]和[p,t,k]的区别可以说纯粹是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
可英语呢?/p,t,k/是强清爆破辅音,在一般情况下发音都伴随较强的送气过程。
而/b,d,g/则是弱浊爆破音,除了一般不送气之外,多半还有喉头声带震动,即所谓浊化。
最后这一点,恰恰是汉语所没有的。
而/s/后面/p,t,k/的语音变化,不是“浊化”,而是失去了原来很强的送气特点罢了,其效果,就成了和汉语不送气的[b,d,g]紧贴在/s/后头一样。
3)是否在音节重读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送气变成不送气”的现象呢?不是的。
可以说,哪怕是最强的重读音节里,如spin中, /p/音都成了不送气的。
在非重读音节里,就更不消说了。
4)从英语语音学(而不是英语音位学)角度分析,这些音质变化也可能可以归入“浊化”范围,但这对我们一般学英语的人来说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因此不属于本帖讨论范围。
5)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一些权威语音学著作,例如英国Daniel Jones 和A.C. Gimson 的著作等。
清辅音浊化
p/→/b/,/t/→/d/,/k/→/g/1.浊化的规则:S后的清辅音(surd)在重读时要读成其相对的浊辅音(sonant),例如student,如果S后跟的清辅音不重读,如district,则依然读成清辅音。
2. 清辅音浊化只是一种发音现象,不是规则。
总的发音规则只有一条:按照字典里的注音读,要怎么变化就按地道英语的习惯。
3. 也有例外的,不要说它不符合规则,因为本来就没有规则,硬要定规则的话就行不通。
)(英语中的浊化现象是发音规则,有人否定这一规则,把浊化解释成一种偶然现象,还臆测老外也搞不明白浊化现象,这是非专业的观点。
我见过很多老外,他们对浊化规则烂熟于心,搞的非常明白。
浊化的一个根本特点是,发音发生改变,而音标的书写方式没有改变,所以在拼读的时候尤其要注意。
比如school我们虽然读作/sgu:l/,但音标依然要写成/sku:l/。
有人把美国人water,better的发音中/t/趋向于/d/也称为浊化,这是一种无知的说法,因为这只是美音和英音的区别,英国人并不这样读。
我们不妨可以看作是美国人为了读音方便,做出的一种语音弱化现象。
总之,那种以个别例外来否定整体规则的观点是错误的。
用虚无缥缈的“地道”来解释英语浊化现象是装腔唬人的观点,是不负责任的非专业观点。
)(清辅音浊化按照英语读音的习惯,在s音后面的清辅音会读成相应的浊辅音。
这就是清辅音浊化。
例如:spy /spai/ 轻辅音浊化就应该是/sbai/spoon/spu:n /轻辅音浊化就应该是/sbu:n/ star /sta:/ 轻辅音浊化就应该是 /sda:/这是英语发音的一个不成文规则-清辅音的浊化。
当一些清辅音如等出现在音后且该音节是重读音节时,这些清辅音要浊化成相对的浊辅音,即。
如street, 在发音时应当发成[ s dr i: t ],其它的如stay, school, space, scream, stand, strike, speak, sky, spring 等等。
英语清辅音浊化现象
英语清辅音浊化现象
1、清辅音浊化条件
(1) 清辅音/p/、/t/、/k/、/tr/紧接在/S/后。
(2) 清辅音/p/、/t/、/k/、/tr/后紧接元音。
(3) 清辅音/p/、/t/、/k/、/tr/和/s/在同一音节,且该音节为重读或次重读音节。
(4) 结构:同一重读或次重读音节中,/s/+/p/、/t/、/k/、/tr/+元音,读音浊化为/s/+/b/、/d/、/g/、/dr/+元音,书写不变。
2、清辅音浊化举例
(1) /p/浊化为/b/:speak[spiːk]
(2) /t/浊化为/d/:stand[stænd]
(3) /K/浊化为/g/:school[skuːl]
(4) /tr/浊化为/dr/:[striːt]
(5) 不浊化rest [rest] (辅音后无元音),dis/play [dɪ's‐pleɪ]、as/tro/nau/ti/cal[æs‐trə‐'nɔː‐tɪ‐kəl](不在同一音节), spe/ci/fic [spə‐'sɪ‐fɪk]、mon/ster['mɒn‐stə(r)] 、mi/ni/ster ['mɪ‐nɪ‐stə(r)]( 在同一音节,但不是重读或次重读音节)。
3、注意
(1) 英语本身没有浊化的规则,只是英语民族的发音习惯,多听多见多领悟,不要被规则限制。
(2) 地道美音中有些词读的很快,听起来像浊化,但是读法并未浊化,eg:water ['wɔːtə(r)] 。
英语发音浊化
观点一:1、清辅音浊化只是一种发音现象,不是规则,地道英语教学者都反对专门制定一个规则来说明这个问题。
2、总的发音规则只有一条:按照字典里的注音读,要怎么变化就按地道英语的习惯。
3、s 后面的清辅音被浊化,只是清辅音浊化的一小部分,很多时候不用加s 也可能被浊化。
如water, happy, meeting, walking等等,地道英语一般将这些单词中间那个清辅音发成对应的浊辅音了,才像英语。
4、S后面的清辅音浊化现象可以这样归纳:清辅音跟着一个元音,前面又有一个s ,无论是在单词的最前面还是中间,只要是在重读音节或次重读音节里,一般都读成对应浊辅音,如stand, strike, speak, sky 等等,值得一提的是strike不是不用变,而是它“tr”本来所发的音已是浊辅音,但也要变成“dr”所发的那个音(如dream中的“dr”所发的音)。
其实谁也没有规定要这样读,如果你拿着这个问题问老外,他们大多都答不出来,只是这些相关的单词中的清辅音读着读着自然就会变成浊辅音了。
这种组合如果后面没有元音,就不存在浊化的问题。
如grasp,test,desk等,仍发清辅音。
也有例外的,不要说它不符合规则,因为本来就没有规则,硬要定规则的话就行不通。
比如student,stupid,如果按那个所谓规则去读成[sd…],就不好听了,操地道英语的人就会知道问“你是从中国来的吧”。
这里的字母“t”一般被习惯发成jeep中“j”所发的那个音才地道.观点二:关于辅音连缀/s/音后头情爆破音所谓"浊化"这个问题的语音细节挺复杂,三言两语不易讲透。
这里仅凭经验试图粗线条式地说几条,希望对说中国话的人学英语有点帮助。
1)众所周知,同一音节中,紧接在/s/音后头的/p,t,k/和作为音节开头的/p,t,k/语音特点是不同的。
国内英语教学界历来普遍把这种语音变化称作“浊化”。
我认为这种说法从语音学角度不够准确,至少是以偏概全;从英语教学角度更是容易产生误导效果。
英语清音浊化规则
英语清音浊化规则
英语中的清音浊化规则是指在特定的语音环境下,清音辅音发音变为浊音辅音的规律。
以下是常见的清音浊化规则:
1. 清塞音浊化:在元音前,清塞音 /p/, /t/, /k/ 变为相应的浊塞音 /b/, /d/, /g/。
例如 "pat" [pæt] —> "bad" [bæd]。
2. 清摩擦音浊化:在元音前,清摩擦音/f/, /θ/, /s/, /ʃ/, /tʃ/ 变为相应的浊摩擦音 /v/, /ð/, /z/, /ʒ/, /dʒ/。
例如"feather" [ˈfɛðər] —> "weather" [ˈwɛðər]。
3. 清边擦音浊化:在元音前,清边擦音 /s/ 变为浊边擦音 /z/。
例如 "sit" [sɪt] —> "zip" [zɪp]。
4. 清鼻音浊化:在元音前,清鼻音 /m/ 变为浊鼻音 /m/. 例如"bound" [baʊnd] —> "bom" [bom]。
需要注意的是,清音浊化规则并非绝对,还受到周围环境和语音习惯的影响。
清辅音浊化定义
清辅音浊化定义清辅音浊化是一种语音现象,发生在一些语言中的辅音音素上。
在这种现象中,原本清音的辅音在某些情况下会变成浊音。
这种现象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的语言中,包括英语、德语、法语、汉语等。
1. 清辅音和浊辅音的定义在探讨清辅音浊化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清辅音和浊辅音的概念。
清辅音是指发声时喉部不震动的辅助元素,如 /p/、/t/、/k/ 等。
而浊辅音则是指发声时喉部震动的元素,如 /b/、/d/、/g/ 等。
2. 清辅音浊化的定义清辅音浊化指的是,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原本应该发出清辅音的词汇或句子中,这些清辅音会被自然地转变为对应的浊辅音。
例如,在英语中,“cat”这个单词中的 /t/ 应该是一个清辅音,但当它出现在“cats” 中时(即/t͡s/),它就会自然地变成一个带有喉部震动(即变成了/d/) 的浊辅音。
3. 清辅音浊化的原因清辅音浊化是一种自然语言现象,其原因可以归结为人类语言习得的规律。
在大多数语言中,人们更倾向于发出浊辅音而不是清辅音。
这是因为浊辅音在发声过程中需要喉部震动,而这种震动可以使得发声更加有力、强调和生动。
因此,在一些情况下,为了让词汇或句子更具表现力,人们会自然地将清辅音转变为浊辅音。
4. 清辅音浊化的影响清辅音浊化对于语言学习者来说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挑战。
由于不同语言中清辅音和浊辅音的使用规律不同,所以对于母语不同的人来说,理解和掌握清辅音浊化规律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在掌握了这种现象之后,学习者也会更加容易地理解和使用相应的语言,并且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
5. 清辅音浊化在不同语言中的表现虽然清辅音浊化是一个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的现象,但是不同语言中的表现形式却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英语中,清辅音浊化通常发生在/t/ 和 /p/ 后面跟着元音或半元音的情况下,例如“cat” 变成“cats”。
而在汉语中,清辅音浊化则通常发生在 /k/、/p/、/t/ 后面跟着韵母“i”、“ü”、“u” 的情况下,例如“kuài” 变成“guài”。
英语清辅音浊化现象
英语清辅音浊化现象
英语清辅音浊化现象
1、清辅音浊化条件
(1)清辅音/p/、/t/、/k/、/tr/紧接在/S/后。
(2)清辅音/p/、/t/、/k/、/tr/后紧接元音。
(3)清辅音/p/、/t/、/k/、/tr/和/s/在同一音节,且该音节为重读或次重读音节。
(4)结构:同一重读或次重读音节中,/s/+/p/、/t/、/k/、/tr/+元音,读音浊化为/s/+/b/、/d/、/g/、/dr/+元音,书写不变。
2、清辅音浊化举例
(1) /p/浊化为/b/:speak[spi?k]
(2) /t/浊化为/d/:stand[st?nd]
(3) /K/浊化为/g/:school[sku?l]
(4) /tr/浊化为/dr/:[stri?t]
(5)不浊化rest [rest] (辅音后无元音),dis/play [d?'s‐ple?]、as/tro/nau/ti/cal[?s‐tr?‐'n??‐t?‐k?l](不在同一音节),spe/ci/fic [sp?‐'s?‐f?k]、mon/ster['m?n‐st?(r)] 、mi/ni/ster ['m?‐n?‐st?(r)](在同一音节,但不是重读或次重读音节)。
3、注意
(1)英语本身没有浊化的规则,只是英语民族的发音习惯,多听多见多领悟,不要被规则限制。
(2)地道美音中有些词读的很快,听起来像浊化,但是读法并未浊化,eg:water ['w??t?(r)] 。
清辅音浊化规律概要
清辅音浊化规律1、清辅音浊化只是一种发音现象,不是规则,地道英语教学者都反对专门制定一个规则来说明这个问题。
2、总的发音规则只有一条:按照字典里的注音读,要怎么变化就按地道英语的习惯。
3、s 后面的清辅音被浊化,只是清辅音浊化的一小部分,很多时候不用加s 也可能被浊化。
如water, happy, meeting, walking等等,地道英语一般将这些单词中间那个清辅音发成对应的浊辅音了,才象英语。
4、S后面的清辅音浊化现象可以这样归纳:清辅音跟着一个元音,前面又有一个s ,无论是在单词的最前面还是中间,只要是在重读音节或次重读音节里,一般都读成对应浊辅音,如stand, strike, speak, sky 等等,值得一提的是strike,要变成“dr”所发的那个音(如dream 中的“dr”所发的音)。
其实谁也没有规定要这样读,如果你拿着这个问题问老外,他们大多都答不出来,只是这些相关的单词中的清辅音读着读着自然就会变成浊辅音了。
这种组合如果后面没有元音,就不存在浊化的问题。
如grasp,test,desk等,仍发清辅音。
也有例外的,不要说它不符合规则,因为本来就没有规则,硬要定规则的话就行不通。
比如student,stupid,如果按那个所谓规则去读成[sd…],就不好听了,操地道英语的人就会知道问“你是从中国来的吧”。
这里的字母“t”一般被习惯发成jeep中“j”所发的那个音才地道。
不可能有/sp/,/st/,/sk/,/str/不浊化的情况.我想你是不清楚英语中浊化的产生原因.例如: sport 你读慢时是/sp/, 但读快了自然的就变成/sb/, 这是你不能控制的. 而不用去死记那些所谓的规则, 顺口就对了. 浊化是因为人的嘴形来不及变化和发声来不及停止而产生的.有如better的美式发音tter就浊化了, 读成bedder慢慢体会吧!。
清辅音浊化
最佳答案 1:1.清辅音浊化只是一种发音现象,不是规则 总的发音规则只有一条:按照字典里的注音读,要怎么变化就按地道英语的习惯。
2. s 后面的清辅音被浊化,只是清辅音浊化的一小部分, 很多时候不用加 s 也可能被浊化。
如 water, happy, meeting, walking 等等, 地道英语一般将这些单词中间那个清辅音发成对应的浊辅音了,才象英语。
3. S 后面的清辅音浊化现象可以这样归纳:s+清辅音+一个元音, 无论那个清辅音是在单词的最前面还是中间,只要是在重读音节或次重读音节里, 一般都读成对应浊辅音,如 stand, strike, speak, sky 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 strike 不是不用变,而是它“tr”本来所发的音已是浊辅音, 但也要变成“dr”所发的那个音 (如 dream 中的“dr”所发的音)。
4. 其实谁也没有规定要这样读,如果你拿着这个问题问老外,他们大多都答不出来, 只是这些相关的单词中的清辅音读着读着自然就会变成浊辅音了。
这种组合如果后面没有元音,就不存在浊化的问题。
如 grasp,test,desk 等,仍发清辅音。
5. 也有例外的,不要说它不符合规则,因为本来就没有规则,硬要定规则的话就行不通最佳答案 2:一、以 sp__, st___, sk___开头的单词清辅音/p/ /t/ /k/分别要发浊辅音/b/ /d/ /g/。
这是我们中学教学告诉我们的。
这 句概括得一点都不全面。
清音浊化应该放到音标里讨论,而不是只对单词讨论。
另外,也不只是针对以……开头, 放在中间或者后部也可能要浊化。
二、清音浊化也不是强制规则,只是约定俗成。
所以在写音标的时候,仍然按发音规则写,但读的时候要读成浊 辅音。
浊化的规则与连读、省读、弱读等现象相似,只是为了省力,为了流畅,有时也是为了好听。
三、比较正确的说法是:在/s/后面,如果跟的是/p/、/k/、和/t/等清辅音,可以相应的被浊化成/b/、/g/和/d/,需要 注意的是,浊化不能太浊,否则和浊辅音没有区别了。
俄语辅音的清浊化
俄语辅音的清浊化俄语辅音的清浊化导语:将发音时声带振动的音称为浊音,声带不振动的.音称为清音。
下面YJBYS店铺讲解俄语辅音的清浊化,欢迎参考!1、清、浊辅音的对应俄语中的清、浊辅音大多是对应的,相对应的清浊辅音共有十一对[п]-[б], [п’]-[б’], [ф]-[в], [ф’]-[в’], [т]-[д], [т’]-[д’], [с]-[з], [с’]-[з’], [к]-[г], [к’]-[г’], [ш]-[ж]2、辅音清浊变化规则如下:а. 浊辅音在词末时清化(м, н, р, л, й 除外)。
词末浊辅音要读成相对应的清辅音。
б. 清浊辅相邻时同化。
(清化与浊化)⑴ 浊辅音在清辅音前要读成相对应的清辅音(清化)(м, н, р, л, й 除外)。
例如:догадка---дога[т]ка [д]-[т] ошибка---оши[п]ка [б]-[п] автобус---а[ф]тобус [в]-[ф]⑵ 清辅音在浊辅音前要读成相对应的浊辅音(浊化)例如:экзамен---э[г]замен [к]-[г] отдых---о[д]ых [т]-[д] сборник---[з]борник [с]-[з]⑶ 前置词与名词连读时,也发生清浊同化。
例如:в кино---[ф]кино单词解析:знать知道,了解(动词) писать写(动词) сад 花园год 年завод 工厂город 城市обед 午饭зуб 牙готовить 准备(动词) глаза 眼睛муж 丈夫этаж 层август 八月апрель 四月октябрь 十月июнь 六月июль 七月март 三月май 五月ноябрь 十一月декабрь 十二月январь 一月февраль二月сентябрь 九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辅音连缀/s/音后头情爆破音所谓"浊化" 文章一浊化的规则:S 后的清辅音(surd)在重读时要读成其相对的浊辅音(sonant),例如student, 如果S后的清辅音不重读,就不变音,如district.1)众所周知,同一音节中,紧接在/s/音后头的/p,t,k/和作为音节开头的/p,t,k/语音特点是不同的。
国内英语教学界历来普遍把这种语音变化称作“浊化”。
我认为这种说法从语音学角度不够准确,至少是以偏概全;从英语教学角度更是容易产生误导效果。
2)所谓“浊”,无非是与“清”相对。
英语/p,t,k/是清爆破辅音,与浊爆破辅音/b,d,g/相对。
汉族学生,除了少数方言人士之外,一般都需要花一定的功夫才能正确掌握英语/b,d,g/的发音,学会把“浊”音“浊”够。
若不强调模仿这一点,不作特别的“浊化”训练,自然模仿力不强的大部分学生就肯定会用汉语的[b,d,g]来代替英语的/p,t,k/,结果说出来的英语虽然在很多情况下都还不至于叫人误解,但语音效果肯定很差,一句话:不像英语!为什么呢?因为汉语[b,d,g]和[p,t,k]的区别可以说纯粹是送气与不送气的区别。
可英语呢?/p,t,k/是强清爆破辅音,在一般情况下发音都伴随较强的送气过程。
而/b,d,g/则是弱浊爆破音,除了一般不送气之外,多半还有喉头声带震动,即所谓浊化。
最后这一点,恰恰是汉语所没有的。
而/s/后面/p,t,k/的语音变化,不是“浊化”,而是失去了原来很强的送气特点罢了,其效果,就成了和汉语不送气的[b,d,g]紧贴在/s/后头一样。
3)是否在音节重读的时候才会出现这种“送气变成不送气”的现象呢?不是的。
可以说,哪怕是最强的重读音节里,如spin中, /p/音都成了不送气的。
在非重读音节里,就更不消说了。
4)从英语语音学(而不是英语音位学)角度分析,这些音质变化也可能可以归入“浊化”范围,但这对我们一般学英语的人来说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的,因此不属于本帖讨论范围。
5)有兴趣的朋友可参考一些权威语音学著作,例如英国Daniel Jones 和A.C. Gimson 的著作等。
文章二论所谓“清音浊化”错误的提法一、引言关于英语爆破音中的三个清辅音[p]、[t]和[k]在重读音节中位于[s]音后的读法,有人认为speak,student和skate中的[p],[t]和[k]是变成了浊音。
即所谓的“清音浊化”,是不少人认为[p],[t]和[k]跟在[s]音后应读作[b]、[d]和[ɡ]。
如此谬误因袭,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二、“清音浊化”错误提法的成因分析英语speak,student和skate等词中[s]音后面的[p],[t]和[k]由送气音变为不送气音,这是英语语音学上讲得明明白白的,但非浊化。
要研究这一问题,不免要涉及到语音学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
每一个不同部位的塞音和塞擦音,从理论上讲,都可以发出四个不同的音:清不送气音,清送气音,浊不送气音,浊送气音。
既有清浊对应,又有送气不送气的对应。
有的语言四音俱全,英语就只有两种。
英语塞音和塞擦音的两音对应是清送气音和浊不送气音的对应。
英语的塞音一般来说是清送气音,在[s]音后面的塞音就是发成不送气清音。
英语[p]这个音位实际上是包括送气清音[p`]和不送气清音[p]在内的一系列音位变体的总和。
[k]和[t]也是这样。
汉语普通话也只有两种,普通话塞音和塞擦音的两音对应是清送气音和清不送气音的对应。
现以汉语拼音中的(b),(d)和(ɡ)为例进行比较(为了行文的方便,笔者将汉语的辅音音素加上双圆括号,以区别于英语音素)。
汉语的(b),(d),(ɡ)与(p),(t),(k)是同属清音的。
尽管这两组有区别性特征,即送气与不送气,但它们在发音时声带都不振动。
而英语的[b],[d],[ɡ]与[p],[t],[k]之间的对立除了送气与不送气以外,还有声带振动与不振动。
三、英语的送气与不送气音一个辅音的发出,有两个条件决定:一、发音部位(包括唇形舌位)。
由此而产生双唇音,齿唇音,舌尖音(前、中、后),舌叶音,舌面音(前、中),舌根音,喉音的区别。
二、发音方法(包括①成阻和除阻的方式。
由此而产生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滚音等区别。
②声带振动与否。
由此产生清音和浊音的区别。
③送气或不送气。
由此产生送气音和不送气音的区别)。
鼻音,边音,滚音都是声带振动的浊音,没有与其对应的清音,不存在清浊对应。
塞音、擦音、塞擦音则声带既可振动也可不振动,所以既有清音又有浊音,有清浊对应,还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区别。
所以,塞音和塞擦音既有清浊对应,又有送气和不送气的对应。
我们用pit和spit为例,来说明英语中的送气与不送气的音。
在发清音/p/时,声门打开,气流自由地通过声带之间的开口。
但当清音后跟浊音如元音,声带必须关闭来振动。
清音根据声带关闭的“时间”(timing)分为两类。
在英语中,当我们读单词pit时,在发完[p]音后紧接着有一个短暂的无声期(voicelessness),也就是说,双唇分开后,声带保留着一个短暂的开放状态。
这样的音叫做送气音,因为产生了一股额外的气流。
但当我们发spit中的[p]音时,双唇一分开,声带就开始振动。
这样的音叫做不送气音。
再如tick中的[t]音和kin中的[k]音是送气音,而stick中的[t]和skin中的[k]是不送气音。
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拿一张纸放在双唇前,然后发pit,一股气流(送气)就会推动那张纸;当你发spit时,那张纸就不会动。
当我们发完全浊音[b]时,声带在整个发音过程中都是振动的。
但英语中的浊闭塞音可以不完全振动。
在发浊音[b]时,整个闭唇过程中声带都在振动,并且在双唇分开发元音时,声带仍在继续振动。
大多数说英语的人在发词首的[b]音时,声带并不完全振动。
由于我们重读了词首的送气音[p],所以区别这两个音不会有什么困难。
但是在发spin中的不送气的[p]音时,闭唇时声带处于开放状态,双唇一分开声带就合并开始振动。
在发pin中的送气音[p]时,声带在双唇开启后仍有一个短暂的时间保持开放状态。
下图以图表形式说明了发音器官(这里指的是双唇)的时间与声带状态的关系。
四、对比分析一种语言中的音位通过音位之间的联系和对立而组成一个音位系统,这个音位系统的特点就表现在这种联系和对立的特点上。
首先,我们对比一下英汉两种语言中的辅音音位系统。
汉语辅音音位系统的特点之一是有系统的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因而汉语中有(p)与(p`),(t)与(t`),(k)与(k`)等成对的音位;而英语辅音音位系统中,没有送气与不送气的对立,其特点是有系统的清浊对立,因而英语中有[p]与[b],[t]与[d],[k]与[ɡ]等成对对立的音位。
我们再来对比一下两个音位系统中相对应音位的主要音位变体构成情况,及对比这些音位变体的分布环境。
英语音位/p/的两个主要音位变体[p]和[p`]的分布是互补的,不送气的[p]只出现在/s/音后面。
而汉语中不送气的(p)本身构成一个音位,与送气的(p`)对立,因而两者具有几乎完全相同的分布环境。
我们再用汉语描述这一规则:这条音位变体规则说明,英语中的清塞音[p]、[t]、[k]在词首、非糙音后或重读元音前一律变为送气音,如pit和repeat中的[p];但in#spect或com#pass中的[p]通常是不送气的。
同时,斜线后的[-糙音]这一条件正确地把spot、stop、sky等词中的清塞音排除在外,因为[s]具有[+糙音]这一特征,因此,[s]后面的[p]、[t]、[k]是非送气的。
进而我们可以认为,汉语与英语的区别在于:英语中有一条送气规则,这条规则阐明了清塞音的音位变体分布规律;而汉语中却没有这条规则,因为汉语中的送气音和非送气音是对立的,构成两个不同的系统音位。
五、英语清浊音的元对比语言学家们常常用下列一种“两元”表格来区别不同的音位:在这两组特征中,除了“双唇音”和“爆破音”相同以外,其余各项均不相同。
这说明[p]和[b]是两个不同的音位。
如果我们再将[k]和[ɡ],[t]和[d]进行分析,也可证实它们都是不同的音位。
[p],[t],[k]是清音,[b],[d],[ɡ]是浊音,因此,清音和浊音都是不同的音位。
那么,怎样发好英语的浊辅音呢?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发浊辅音时声带振动,关键是如何理解和体会“声带振动”。
从文字上来描述“声带振动”并不容易,但我们可采用下列方式来体会“声带振动”。
如果我们把一只手指放在喉部,就可以体会到一种“发麻”的感觉,这就是声带振动。
而当我们发清辅音时,比如发[p][t][k]或汉语的(p)(t)(k)时却没有这种发麻的感觉,只有一种一瞬即逝的轻微跳动(这是因为气流冲破阻拦,即爆破所致),发音时喉咙十分轻松。
例如发汉语的(b)时,只要将闭合的双唇轻轻打开,同时送气,便可发出此音。
发英语的浊辅音就没那么轻松了。
现以[b][d][ɡ]为例加以说明。
正确发这几个音时,整个过程有两个动作:先是声带发生振动(尽管非常短暂),然后爆破成音。
这两个动作是连贯的,中间不能停顿。
假如在爆破前中止振动再爆破,哪怕这种“中止”是极其短暂的,发出的声音便成了清音。
六、结语本文提出的问题既是实践问题又是理论问题,值得研究。
笔者相信,只要能正确认识浊辅音,掌握好声带振动,按发音要领发音,一定能发出正确的音。
最后,笔者认为,在语言教学中,教师若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