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西民居

合集下载

走进豫西地下村落(一)——天井窑院!

走进豫西地下村落(一)——天井窑院!

⾛进豫西地下村落(⼀)——天井窑院!“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的奇妙豫西地下村庄!位于豫西三门峡市区以南20余公⾥的黄⼟平原,散落着⼤⼤⼩⼩⼏⼗个地下村落,那就是既与中国北⽅普遍存在的窑洞样式有相同之处但⼜独具特⾊的豫西民居——地坑院,也称天井窑院,它是黄⼟⾼原天然黄⼟层下孕育的⼀种特殊建筑! 天井窑院,它是沿袭原始社会⼈们以洞、⽳栖⾝逐步演变⽽来的⼀种民俗住宅形式,早在四千多年以前就已经存在了。

由于古时战乱频繁,⼀些民居常常被官兵或⼊侵者烧毁,⼈们只好因陋就简,在黄⼟坡上挖孔窑洞居住。

然⽽,因邻近黄河,冬天这⾥北风凛冽,寒冷⽆⽐。

于是劳动⼈民在实践中创造了这种居住⽅法:就是在平地上往下挖⼀四⽅块的“井”,然后在下⾯的井壁四侧各往东西南北四个⽅向掏挖窑洞,形成居住院落。

这样,再⼤的风也刮不到下⾯来,这个天井窑院便成了⼈们安逸的家了。

现在河南三门峡、⽢肃庆阳及陕西的部分地区还有分布。

其中河南三门峡境内保存的较好,那⾥⾄今仍有100多个地下村落、近万座天井院。

进⼊村内,只闻⼈⾔笑语,鸡鸣狗叫,却不见村舍房屋,所谓“见树不见村,进村不见房,闻声不见⼈”就是它的真实写照,有⼈⼜称它是“地下的北京四合院“!天井窑院 —— 俗称俗称地坑院地坑院顾名思义就是在平地挖⼀深6—7⽶的深坑,四周见⽅,形成天井,然后在坑的四壁凿挖8⾄12孔窑洞,形成天井式四⽅宅院。

过去,村民对修建窑院⼗分重视,建前必请阴阳先⽣察看,根据宅基地的地势、⾯积,按易经⼋卦决定修建那种形式的院落。

⼀般分四种类型:⼀是东震宅,长⽅形,凿窑8孔,南北各三孔,东西各⼀孔,门为正南⽅,厨房设在东南;⼆是南离宅,长⽅形,共凿窑8⾄12孔,门为正东⽅,厨房设在东南;三是西兑宅群众叫西四宅 ,正⽅形,凿窑10孔,东西各3孔,南北各2孔,门⾛东北⽅,厨房设在西北;四是北坎宅,长⽅形,凿窑8⾄12孔,门⾛东南⽅,厨房正东。

东西南北各按易经⼋卦排列,主窑⾼3⾄3.2⽶,可安⼀门三窗,其余为偏窑,⾼为2.8⾄3⽶,⼀门⼆窗。

地坑院之乡—北营村

地坑院之乡—北营村

地坑院之乡——北营村在豫西的黄土高原地带,有一种独特而神奇的民居地坑院,这种民居被专家誉为“地平线下古村落民居史上活化石”,三千多年来,地坑院的居民生生不息,地坑院的建筑样式千年不变。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的北营村就是这种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挖6—8米深的方坑,在四壁上凿出8—12孔窑洞,把其中的一孔挖成斜坡作为连接地面的通道。

地坑院是豫西地区特有的一种民居建筑形式,具有冬暖夏凉,防风、防震、防盗,省工、省料、省钱的特点。

如今在陕县分布着200多个地坑院群落,有10000余座地坑院,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在中国乃至世界也是独一无二的。

地坑院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作为一种神奇而古老的民居样式,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反映了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人们的宗教信仰、社会状况、经济水平等演变轨迹,是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独具特色的地坑院群落,被专家学者誉为“地平线下的村庄”,“地下的北京四合院”,“中国生土建筑的杰出典范”,“中国生土建筑的最高成就”。

2013年被批准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国家民协命名为“中国地坑院文化之乡”,“地坑院营造技艺”2011年被国务院录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地坑院,走进地坑院,感受地坑院的神奇魅力,北营村在原有地坑院群落的基础上,把地坑院古村落建成了陕州地坑院景区。

陕州地坑院景区位于陕县张汴乡北营村,距三门峡市区15公里,距陕县县城5公里。

景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计划总投资5.8亿元。

空间布局由北向南依次为生态观光区、核心旅游区、休闲度假区三大板块。

景区的形象定位是:人类穴居活化石,地平线下古村落。

生态观光区主要有休闲观光、高效农业、时令果蔬采摘、生态展示等。

核心游览区主要由休闲广场、游客服务中心、民俗文化园、中华八卦大院、餐饮中心和陕州老城一条街六部分组成。

民俗文化园通过对遗存的地坑院进行保护和整修,展现民俗文化传承。

主要分为非遗展示区、民俗欣赏区、传统技艺区、窑洞人家区四个板块。

河南窑洞民居

河南窑洞民居

河南窑洞民居姓名:张倩倩学号:200703107班级:城市规划071班河南窑洞民居引言:一提起窑洞最先想到的就是陕西窑洞,其实我国的窑洞民居除了陕西省还分布在甘肃、山西、河南三省。

本篇从窑洞居民的形成条件与特点进行简单介绍并主要阐述河南窑洞民居类型与细部装饰即对窑洞的改造。

一、窑洞居民的形成条件独具特色的中国窑洞民居民居均分布在黄土高原地区的形成与自然条件紧密相关,自然条件包含地质与地貌两个方面。

1、地质条件我国有着得天独厚的黄土资源,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秦岭以北直抵古长城所分布的黄土,发育情况在世界上最为典型。

它地跨甘肃、陕西、山西、河南等省,构成极为广阔的黄土高原,面积为63万平方公里。

这里是黄土层最发育的地区,地质均匀,连续延展分布,构成完整统一的地表覆盖层,垂直结构良好。

大部分土层厚度在50~300米之间,而河南豫西地区黄土厚度在50~100米左右。

黄土是以石英构成的粉状沙粒为主要成分,另含有一定含量的石灰质(CaO)等多种物质,地质构造质地均匀。

黄土颗粒细小,黏度高,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好,具有良好的整体性、稳定性和适度的可塑性。

2、地貌条件因黄土具有多孔隙、垂直节理发育、透水性强、富含碳酸钙、易塌陷等特点。

在流水作用、重力崩塌作用和风力吹蚀作用下,形成沟深、坡陡、沟壑纵横、地面支离破碎的黄土地貌特征。

河南豫西地区的窑洞居民,就分布在这种复杂地貌的黄土地区。

在开阔的沟壑阶地多有村镇散居其间,狭窄处陡壁直立,沟壑纵横可伸延数公里,在沟崖两侧如串珠般的密布着窑洞山村。

由于人口不断发展和种种自然、社会等因素,窑洞山村逐步向沟顶及塬上发展。

二、窑洞居民的特点窑洞居民土生土长,从古至今一直延续下来,伴随着传统地上居民从萌芽、成长、成熟、衰退各时期并存,并且与当今的方盒子建筑共存共荣,表现出了极强的生命力,自有它独到的优势所支撑,具体表现为窑洞建筑艺术特征。

整个建筑活动是在自然环境中,人工创造出供人们生活、生产的体量空间。

(完整版)河南民居地域性归纳

(完整版)河南民居地域性归纳
通过对豫西地区民居的调查研究,提取以下典型民居代表实例: 1 靠崖式窑洞:巩义市南河渡靠崖窑实例。 2 靠崖窑院:巩义是康百万庄园窑院、新安石井乡刘宅。 3 下沉式窑洞:三门峡南塬庙上村一号院(十孔地坑院)、巩义 黑石关杨宅(三面八孔天井院)。 4 砌筑式窑洞:洛阳新安张伯英府第“千唐志斋”(砖券明锢窑 群)、陕县段岩村传统民居(石券窑为房基,其上建房)。 5 康百万地上类晋民居合院组合。
豫西地区传统民居型差异性较大,主要分为两 类,黄土层覆盖区域的窑洞类民居和地上合院类民居。
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在豫西沿黄河两岸向东伸展,在黄河南侧 的黄土地层西出陕西,在黄河与秦岭、伏牛山脉之间的东西走廊地 带延伸至郑州,在市区西部形成一道明显的分界。河南窑洞民居就 分布在郑州以西的黄土丘陵地带。从河南窑洞民居的建筑布局与结 构形式划分,可以归纳为三种基本类型,即靠崖式、下沉式和砌筑 式。
豫西地区 豫南地区
豫北地区 豫中、东地区 豫南地区
河南乡土建筑地域分区
规划相关
豫北地区
豫北地区是指河南境内黄河以北的新乡、焦作、鹤壁、安阳地区。 西依太行山与山西省的长治、晋城交界,北隔漳河与河北邯郸毗邻,南面和东面临 黄河与洛阳、郑州、开封相接。
豫北地区传统民居基本形式
院是豫北民居的基本形式豫北民居的基本形式是院的原型构成的三 合院( 又称抽屉院) 、四合院( 又称盒子院) 住宅。前堂后寝、 中轴对称;正厅两房、主次分明;院落相套、规整 严谨。正房(又称 堂屋或上房)一般朝向较好,供老人居住,在正房的中间堂屋是室内 陈设集中的地方, 这也是风水观念中的核心观念,常设有红木桌椅、 案桌、床等,一张条几居中紧靠后墙供奉祖宗牌位,或后墙挂祖先遗 像、祖训,下方常供地脉龙神牌位,象征宅基核心,即“穴”。围绕 院子布置厢房 ( 又称陪房) ,厢房一般由晚辈居住或作厨房及它 用。这种布局表现出的向心性是宗族观念和封建家长制的反映,风 水观念也体现在“蕴藏生气”的空间观念中。豫北大部分民居都不 设后窗,且前面的窗和门都较小,整个房子的采光通风较差。这也是 受风水理论“藏风聚气说”的影响,也是中国封闭文化的心理影响。 豫北地区地处中原的黄河北岸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四季分 明。就院落类型而言,同是四合院,北方民居为御寒,和争取日照, 院落尺度通常较宽大,而南方民居为求遮阳、避雨、和防潮则仅为 狭小的天井。而自然条件介于两者之间的豫北地区,其院落尺度则 介于两者之间。 同时因为地处太行山脉,特殊的山地及人文环境也塑造出了具有地 方特色的豫北山地传统石砌民居。

窑洞民居价值评价体系

窑洞民居价值评价体系

窑洞民居价值评价体系一、豫西窑洞民居的资源优势(一)豫西浓厚的文化积淀河南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块宝地是孕育华夏文明的摇篮,有着灿烂多彩的浓厚的中原文化。

作为中原文明的中心,河南拥有许多古文化遗址,而这些遗址在河南省窑洞村落分布的区域是非常广泛的。

比如灵宝、巩义、洛阳、陕县等地皆蕴藏着丰富的古风韵味。

比较有代表性的遗址有仰韶文化遗址、庙底沟文化遗址、裴李岗文化遗址、唐三彩遗址、黄帝陵以及北宋皇陵等。

(二)生态性与地域性特色突出1、因地制宜。

豫西窑洞民居地处黄河流域,具有明显的地理环境优势,黄土地得天独厚的资源,结合当地气候干旱的特性,靠山吃山,创造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土”文化。

2、充分利用地理资源。

豫西窑洞结合在当地多是黄土地质这一特性,采取横向挖掘取得居住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原始黄土地的作用与功能,构建出窑壁、窑顶,甚至可以利用土资源制作土台、土踏步等家具、设备等。

3、建筑空间冬暖夏凉。

无论是靠崖窑还是天井窑,其基本构造都有着原始穴居的影子,深入地下空间,窑壁与窑顶等土质层厚实,使得窑洞具有良好的隔热和保暖功能,洞内温度变化很小,可以说是天然的空调,整个室内环境能够保持冬暖夏凉。

4、和谐的建筑与自然环境。

窑洞民居建筑遵循人与自然相互协调的原则,充分体现出黄土高原原始的生态性,讲究地利、人和,强调保护自然,走进自然。

二、豫西窑洞民居的价值属性(一)历史文化价值马克恩说:“有了人,我们就开始有了历史”。

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豫西地区的人类居址发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豫西地区陕塬上的小南塬、庙上村、人马寨、窑头等仰韶文化遗址也有许多处。

窑洞民居特有的居住形式以及其建筑风格不仅记录了人类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是特定历史时代的证物,而且成为了后来人鉴往知来的重要物证,它的存在标志着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二)地域文化价值作为中原文化发祥地和中心地区的河南,以黄河为依托,地理优势明显,渗透面广,造就了中原文化与周边文化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种文化特色对中原地区人民的思想意识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河南民居

河南民居

的大木小式做法。开封刘家宅院建于清末,这一时期民间建筑也大量用砖,正处于房
屋结构由“墙倒屋不塌”到墙体承重的转化时期。河南民居中这一时期的转化迹象非 常明显,先省去山面梁架及其下的木柱,使山墙变为承重墙;而后减去明、次间木柱, 使前后檐墙变为承重墙。而刘家宅院的房屋结构好像没有受到这一结构技术变化的影 响,就连厢房也没有减少梁、柱。还有,官式建筑中被墙体包裹的承重柱,为使柱体 通风良好,墙体通常设八字口以露出部分柱面,这无疑是科学的构造方法。刘家宅院 房屋的墙体内皮压承重柱轴线,使柱面露出二分之一,虽与官式构造方法略有不同, 也同样保证了木柱的自由呼吸。开封的另一处居民,田家大院里幸存的房屋也与此相 同,这是开封民居建筑受官式建筑影响的具体表现,有规范性较强的特点。 4.建筑的“师古性”强。之所以师古性,亦即对古代建筑形制的保留与延续,甚 至延续的时间较长。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建筑沿木构架体系这条主线发展至今,其中
豫北地区传统民居典型代表
通过对豫北地区民居的调查研究,提取以下典型民居代表实例: 1 以焦作博爱为中心的砖石包土墙+硬山陡坡瓦屋顶,窄院落民居。 2 安阳地区类北方砖墙+硬山稍缓坡瓦屋顶,稍宽院落民居,还有 少量悬山、卷棚及平屋顶形式。 3 以太行山脉林州石板岩镇民居为代表的石墙+石板屋顶的石头房, 还有其他山地地区石墙+瓦屋面民居典例。
通过对豫西地区民居的调查研究,提取以下典型民居代表实例: 1 靠崖式窑洞:巩义市南河渡靠崖窑实例。 2 靠崖窑院:巩义是康百万庄园窑院、新安石井乡刘宅。 3 下沉式窑洞:三门峡南塬庙上村一号院(十孔地坑院)、巩义 黑石关杨宅(三面八孔天井院)。 4 砌筑式窑洞:洛阳新安张伯英府第“千唐志斋”(砖券明锢窑 群)、陕县段岩村传统民居(石券窑为房基,其上建房)。 5 康百万地上类晋民居合院组合。

豫西地区乡村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景观优化研究

豫西地区乡村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景观优化研究

豫西地区乡村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景观优化研究豫西地区乡村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景观优化研究一、引言豫西地区是中国传统农村建筑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而合院式民居院落则是该地区农村建筑的主要形式之一。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以及经济的发展,许多合院式民居院落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出现了景观破败、居民居住环境恶化等问题。

因此,对合院式民居院落的景观进行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豫西地区乡村传统合院式民居院落的特点1. 基本结构合院式民居院落是由一组相对独立的住宅围合成一个封闭、互相连接的空间。

院落由大门户、过厅、正厅和厢房等组成。

2. 传统建筑风格豫西地区的合院式民居院落常采用围合的方式,保护住户的隐私和安全。

房屋通常以土坯或青砖砌筑,考究木构造和彩画装饰,具有浓郁的传统风格。

3. 功能分区明确合院式民居院落中,根据不同功能和使用者的不同身份地位,将院落划分为内外两个区域。

外区常为门厅、过厅等公共场所,内区包括主卧、厨房、花园等私密空间。

三、合院式民居院落景观的优化策略1. 保护传统建筑特色通过加强传统建筑的保护,修复已损坏的房屋和装饰物,维持合院式民居院落的原有风貌。

同时,注重传统建筑技术的传承和推广,保证土坯和青砖等传统材料的使用。

2. 增加绿化覆盖合院式民居院落可通过增加绿化覆盖来改善景观。

在院落的空地中种植花草树木,打造小型花园,既美化了院落景观,又提供了更多的生态环境和氧气供应。

3. 优化功能设置合院式民居院落的功能设置应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优化。

例如,将外区的门厅和过厅改造为休闲区,增设休闲家具和绿植,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将内区的空地改造为交流和活动场所,提供居民间互动的空间。

4. 促进文化传承合院式民居院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需要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和活动来促进文化传承。

组织文化活动,举办传统节日庆典,让合院式民居院落成为居民交流和传统文化体验的重要场所。

四、实践案例分析以豫西地区某乡村为例,对合院式民居院落的景观优化进行实践。

豫西北民居建筑的布局及艺术特征

豫西北民居建筑的布局及艺术特征
豫西北民居建筑各功能区位有较为稳定的框 架,但在具体实施中又不拘一格&根据建筑选址环 境的不同,确定不同的功能区位&在建筑方位朝向 上也极其考究,背山面水,充分利用光照、热湿等自 然环境,以达到自然环境与民居建筑造型、功能的统 一&例如,传统民居建筑注重气流畅通,常在与窑洞 有一定距离的位置开凿小洞(称“小儿窑”)。小窑 洞的入口在大窑洞内部,出口却有差异,有的在大窑 洞的上方,有的却绵延几里以外&大小窑洞之间形 成了通道,一方面可以通风排气,另一方面也可以储 藏物品&在战乱年代,窑洞四通八达的通道起到了 暗道的作用&
栋建筑,但以庭院式为主&与崇尚官制、体态阔达的 晋派建筑相比,豫西北民居的空间布局较为紧凑,主 要是三合得不采用紧凑的 空间布局&这种空间布局美观有序,院落以中轴为 基线,分为厅堂(正房)、卧室、储物间、厨房、厕所 等&每个空间相互联系,功能区分明确&
砖瓦在豫西北民居建筑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与 土、木、石材料的结合上&最具特色的是仿窑式砖土 结构民居&仿窑洞建筑(“锢窑儿”),先用砖石垒建 房屋外壁,内侧用青砖进行券拱,内、外墙壁之间以 黄土填充&外形看似是砖混结构平房,内侧却是窑 洞模样&这种房屋因填充有厚厚的黄土,具备窑洞 的一般优势,坚固性、防水性、舒适性更优良&
-12 -
卢天喜:豫西北民居建筑的布局及艺术特征
式开采,黄土层日渐单薄&为防止雨水渗漏,窑洞上 方需要“垫崖背”,即在窑顶铺洒沙土、炉渣、煤矸石 等材料&
(二) 土坯民居技艺 豫西北黄河沿岸土质粘性强,为土坯民居建造 提供了原材料,当地人利用土坯可以营造各种房屋& 工艺流程,处理地基:主要以传统建筑的“三黄 土 ”配比在基坑里进行铺设,然后用“夯”或“娥”夯 筑&在豫西北地区,“夯”无尺寸,“娥”有大小&根 据人数的多少,分为8人娥和12人娥&夯筑要齐心 协力,讲究施力均匀,由此当地也创造了大量的“打

豫西窑洞民居探析

豫西窑洞民居探析

豫西窑洞民居探析窑洞是中国传统民居的典型代表,因其取材便利、节约能源、融入自热等优势而得以广泛使用。

豫西是中国窑洞民居分布的核心区域,本文以灵宝市五亩乡窑坡埝村及其周边村落为例,在研究中突破传统建筑学个案研究的局限性,综合自然地理学角度对其村落命名、窑洞特征、类型选择、现存状态等方面进行多角度综合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豫西窑洞民居的保护与更新提出建议。

窑洞概述1.窑洞民居起源与现状窑洞由穴居发展而来。

在宋代,黄土地区已普遍将窑洞作为粮仓使用,足以证明筑窑技术最晚在宋代已达到非常发达的水平。

清末民国之际,窑洞在民间得以普及;20世纪50年代,窑洞作为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聚落景观被世人瞩目。

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与城市化进程是加剧,窑洞民居和众多传统民居一样,面临衰败、消失的危险2.窑洞民居类型与特征目前学术界普遍根据窑洞外形将窑洞民居分靠崖窑、天井窑、覆土窑(独立式砖砌箍窑)三种类型靠崖窑,即为直接依靠黄土山体横向挖洞,因其层数不同分为单层、多层两种,是所有窑洞类型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种,一般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山脚或山腰处天井窑,即下沉式窑洞,在平坦的黄土地上向下垂直挖洞,形成封闭性较好的下沉式院落,然后再向四壁挖窑,多分布于地势较高且平坦的山顶处覆土窑(独立式砖砌箍窑),是指用土坯、砖石人为砌筑而成的独立式窑洞。

因其不再以黄土山脉为依托,故具有布局灵活,形式多样、四面独立的特点窑坡埝村及其周边村落窑洞分布类型及特点豫西地处北纬33-47°之间,是我国土地资源最丰富的片区之一,该区域内黄土的发育情况是最典型、最成熟的,具有土质均匀且连续性分布的特点,适宜挖掘形成窑洞民居。

本文研究对象豫西灵宝市五亩乡窑坡埝及其周边村落正处于此区域范围内,并形成了独特的豫西窑洞民居文化1.窑坡埝村窑洞窑坡埝村位于河南灵宝市五亩乡,村内窑洞民居以靠崖窑为主“埝”字根据《说文解字》记载为:“塾,[都念切],下也。

中国代表性古建筑及各地特色民居

中国代表性古建筑及各地特色民居

中国代表性古代民居建筑民俗文化,而民俗建筑又各具特色,欣赏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我们精选了中国最美的十大民居建筑,让您一饱眼福。

1.王家大院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筑的集大成者,由历史上灵石县四大家族之一的太原王氏后裔——静升王家于清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年间先后建成。

建筑规模宏大,拥有“五巷”、“五堡”、“五祠堂”。

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别被喻为“龙”、“凤”、“龟”、“麟”、“虎”五瑞兽造型,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以上。

现以“中国民居艺术馆”、“中华王氏博物馆”和“力群美术馆”开放的红门堡(龙)、高家崖(凤)、崇宁堡(虎)三大建筑群和王氏宗祠等,共有大小院落231座,房屋2078间,面积8万平方米。

王氏宗祠分上下两院,功能齐全,设计考究,祠前有精雕细刻的“孝义坊”。

宗祠作为王氏先祖灵魂栖息的家园,1998年以来,已有数万名海外王氏后裔相继到此观光并拜祖敬香。

2.乔家大院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名在中堂,是清代中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于民国初年建成一座宏伟的建筑群体,并集中体现了中国清代北方民居的独特风格。

大院为全封闭式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10642(约十六亩)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

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顶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

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有护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

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暗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栓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豫西传统建筑的现状和发展

豫西传统建筑的现状和发展

豫西传统建筑的现状和发展豫西民居地坑院也叫天井院,是古代人们穴居生存方式的遗留,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距今已有约4000年的历史。

地坑院是在特定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下形成的,是一种独特的民居形式,包含了生态学、美学、建筑学、民俗学等多方面的价值。

我们在保护其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努力实现文化与生态、社会、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乡村发展模式,实现文化、生态的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作为世界非常少有的民居方式,地坑院是比较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该和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这种民间文化得到传承。

”这种传统文化创新与现代产业开发的“双赢”之举,应当是对民间文化的另一种拯救。

我们正是利用其民间文化和旅游资源对地坑院进行置换。

地坑院是一种生土建筑,据当地文献记载和人们口头传记,至少在800年前,在陕县的东凡、张村、张汴三大塬上,人们居住的都是地坑院。

现存的地坑院,最早的有200年左右历史,一般在100年左右。

作为一种人类居住文化的独特样式,地坑院具有其他建筑所没有的特点和价值。

它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生土建筑遗存,是我国北方黄土高原地区人居形式的一种独特形式,是考古学已发现的由地穴建筑演变而来的一种典型模式,是我国农耕文明几千年发生、发展、进化、蜕变过程的见证和标本。

正因为此,作为人类居住文明的活化石,地坑院成为研究我国建筑、农业、地质、环境、民俗、宗法制度等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

现在地坑院主要分布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南的陕县境内,尤其是张村塬、张汴塬、东凡塬等三个高台平原地带,分布最为集中,保存较为完好。

从古至今,人们就在这古老而美丽的陕塬上繁衍生息,从远古的穴居一步步演变成一种独特有趣、美观实用的民居。

地坑院是在平地上向下挖一丈多深的正方形或者长方形地坑,再在坑壁四周挖窑洞,坑内外有出入坑院的通道连接。

整个村庄就是由这众多的地下建筑簇拥而成。

“闻声不见声,进村不见村”,是对陕塬地坑院奇妙布局的真实写照,与其他各地区的窑洞相比,地坑院独具特色。

南北民居的建筑外观,优点,特点各是什么

南北民居的建筑外观,优点,特点各是什么

南北民居的建筑外观,优点,特点各是什么1、华北民居华北平原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多数是平房,房屋结构以木柱托梁架檩,支撑椽条和轻瓦屋顶,以青砖墙、生砖墙、石墙及夯土墙维护北、东、西三面,南向开门有窗户。

低窗台,窗户过去多支摘窗,窗上有棂格、糊纸,现在多作死扇窗,安大玻璃,屋内光线充足。

室内砌有土炕,与灶相通。

炕上铺席,席上铺毡,上置矮桌,可进餐或待客。

屋顶多是人字形(俗称两面坡),坡斜度平缓。

除瓦顶之外,还有在椽条上垫细树枝抹泥做顶的。

为省工结实,关中平原及山西民居建筑屋顶多取一面坡式。

北方汉族院落组合多作四合院式,以北京四合院为代表。

北京四合院以坐北朝南的三间正房为主体。

正房两边是耳房。

正房前面是中心庭院,庭院东西南侧是厢房,厢房两边也各有耳房,庭院南边有垂花门通向前院,前院南侧是大门和与大门并排的倒座。

有的四合院在与大门相对之外立影壁,朝南的正房与东西两侧的厢房用廊连接。

规模较大的宅院,其正房之后留后院,后院之后再修正房,厢房后留狭长天井,天井之后再修厢房,这种方式向后方和左右叠加。

2、陕北民居陕北取黄土高原上层厚实、地下水位低的特点,挖窑洞作民居,有冬暖夏凉的优点。

窑洞民居可分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种。

地坑式窑在地面挖坑,内三面或四面开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

沿崖式窑洞是沿山边及沟边一层一层开凿窑洞。

土坯拱式窑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温。

此外还有砖石砌的窑洞式民居。

地坑式窑洞也见于黄土层厚的豫西平原地区,如河南巩县的地坑式窑洞,常常是整个村庄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远远望去,只见村庄的树冠和地面的林木。

地坑式窑洞顶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种植庄稼。

甘肃东部也有这种地下街道。

从西方环境建筑学家的观点看来,这种地坑式窑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坏自然的文明建筑。

地下窑洞的组合,仍然保持北方传统四合院的格局,有厨房和贮存粮食的仓库、饮水井和渗水井,以及饲养牲畜的棚栏,形成一个舒适的地下庭院。

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划分、上下层的交通关系、采光通风和排水等方面,都有很巧妙的处理方法。

中国七大民居的特点52页PPT

中国七大民居的特点52页PPT
我国地域辽阔,民居形式多 种多样。大概可以划分为七大类, 即:窑洞式民居、干栏式民居、 庭院式民居、土楼式民居、江南
中国传统民居的分 类
一、窑洞式民居
◘ 分布地区:目前中国的窑洞式民居大致集中在五 个地区,即:晋中、豫西、陇东、陕北、冀西北。
◘ 文化气息:中华民居史上标志了一个古老时段建 筑水平的居住形式,被誉为“东方一绝”。
圆楼是当地土楼群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一般它以一个圆心出发,依不同的半径,一 层层向外展开,如同湖中的水波,环环相套,非常壮观。其最中心处为家族祠院,向外 依次为祖堂,围廊,最外一环住人。整个土楼房间大小一致,面积约十平方米左右,使 用共同的楼梯,各家风乎无秘密可言。
建筑特点
土楼是以土作墙而建造起 来的集体建筑,呈圆形、 半圆形、方形、四角形、 五角形、交椅形、畚箕形 等,各具特色,其中以圆 形的最引人注目,土楼属 于集体性建筑,其最大的 特点在于其造型大,无论 从远处还是走到跟前,土 楼都以其庞大的单体式建 筑令人震惊,其体积之大, 堪称民居之最。其直径大 约为50余米,三、四层楼 的高度,共有百余间住房, 可住三、四十户人家,可 容纳二三百人。而大型圆 楼直径可达七八十米,高 五六层,内有四五百间住 房,可住七八百人。从土 楼这种民居建筑方式体现 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民俗
拱窑洞。这种窑洞
无需靠山依崖, 能
自身独立,又不失
窑洞的优点。可为
单层,也可建成为
楼。若上层也是箍
窑即称“窑上窑”;
若上层是木结构房
屋则称“窑上房”。
独立式窑洞图片
二、干栏式民居
我国先民为了居住地能有良好的通风和防 潮性能,于是盖造干栏式房屋。这种木建筑房屋, 一般都由若干木桩、圆木、木板组成,下部有木 柱构成底架,高出地面,底架采取打桩的方法建 成。桩木打成后,上架横梁,再铺板材,然后在 木板上立柱构梁架和屋顶,形成架空的建筑房屋。 干栏式建筑,既可防蛇虫猛兽之害,又可避潮湿, 下面还可养殖家禽家畜。至今,我国西南一些少 数民族地区,仍然采用这种古老建筑形式。干栏 式房子,中国古籍亦称作为干兰、高栏、阁栏、 葛栏,还有认为考古学和民族志中所见的水上居 址或栅栏居,均属干栏式房子。文献传说的巢居,

豫西地坑院窑洞民居旅游开发保护与更新研究

豫西地坑院窑洞民居旅游开发保护与更新研究

豫西地坑院窑洞民居旅游开发保护与更新研究房琳栋;王军;靳亦冰;陈迪【摘要】窑洞民居是生土建筑中重要类型之一,豫西地区地坑院窑洞以其独特的建筑形式、优越的物理性能、深厚的文化内涵越来越受到学术界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重视。

近年来,地坑院窑洞的保护性设计项目逐渐增加。

本文针对豫西地区传统地坑院窑洞保护与更新的实例展开调研,对地坑院窑洞的再利用方式进行梳理,试图完善保护与开发过程中的若干问题,使这一古老民居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08【总页数】2页(P244-245)【关键词】豫西;地坑院窑洞;旅游开发;保护更新【作者】房琳栋;王军;靳亦冰;陈迪【作者单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正文语种】中文1.地坑院窑洞民居现状1.1 概述豫西地处晋豫大峡谷以南,南阳盆地以北,是黄土高原的末端。

在黄土台塬地貌显著的地区,没有山坡、沟壑可利用的条件下,村民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和创造性,巧妙地依据黄土的直立边坡稳定性建造地坑院窑洞。

长期的生产生活经验积累与世代人民的智慧相结合,凝练于地坑院窑洞建筑中,使这一民居形式蕴含了丰富的生存智慧,在当今仍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借鉴意义。

(图1)1.2 地坑院窑洞现状随着社会发展与经济条件的改善,“弃窑建房”现象正愈演愈烈;部分窑院由于多年无人修缮与管理而坍塌、废弃;针对当前形势,部分乡村产业开始转型,许多地方兴起了旅游业并通过对地坑院进行改造与开发建成地坑院民俗文化园区、在窑洞村落开办农家乐等,使地坑院窑洞民居的发展与保护有了新的契机。

2.地坑院窑洞旅游开发保护与更新针对豫西地区现存地坑院,通过挖掘依附于窑洞的文化遗产,开发旅游项目来带动传统窑居的保护与发展。

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到,目前的开发方式主要包括对地坑院窑洞整体村落的开发和窑洞单体使用功能的优化。

2.1 整体村落资源开发政府采取自上而下的模式,对传统窑洞聚落进行开发性保护。

豫西传统民居及其价值表现探究

豫西传统民居及其价值表现探究

豫 西 传 统 民 居 及 其 价 值 表 现 探 究
苏建辉


李 秀
王 爱 萍
要: 通过对豫西传统 民居 的建造形制、 环境 适应性特征 、 实性优 点的分析和 总结 , 图探 究其价值 表现形 式, 出 现 试 找
些 对 我 们 现 今 城 市和 乡村 建 设 发 展 有 借 鉴 意 义 的 地 方 。最 后 , 述 了豫 西 传 统 民居 的 现 状 以及 如 何 保 护 、 用 和 延 续 阐 利
代 表 了 河 南不 同 地 区 的 民居 建 筑 特 色 和 丰 富 的 类 型 。其 中 , 西 房 一体构成 的完整。 豫 的 窑 洞 民 居有 很 多 独 特 性 , 中下 沉 式 窑 洞 民 居 是 全 国 独 有 的 。 其
传 统的窑房结合 而成 的靠 山窑民居是按 中国传统的对称 、 封 闭、 严谨 的四合 院空 间序列 的布局 。巩县 和荥 阳的靠山窑 民居 多 为典型 的一组三孔 窑洞 式 , 窑洞 的平 面 近似长 方形 , 向 内愈 宽 越 大, 剖面也 同样 处理 , 这样的结果是 空间愈 向里越 大 , 以争取 洞 内 有较宽 阔的内部使 用空 间 , 并使 用视 觉矫 正措施 , 自洞 口 内避 免 产生窑顶下 坠和愈 内愈窄 的视 觉效果 。中间一 孔为 主窑 , 其各 部 分尺度 略大些 , 内部空 间利用安 排周 到 , 构造上更 为坚 固。
1 2 2 下 沉 式 窑 洞 ..
1 豫 西 窑Leabharlann 洞 1 1 豫 西地 区 自然条 件及 窑 洞形 成和 发展 .
窑洞 民居 是河南 民居建筑第二 大 的居住形 式 , 主要分布在郑 州以西 , 伏牛山 以北的黄河两岸 : 巩县 、 师 、 偃 洛阳、 新安 、 阳、 门 荥 三

豫西民居案例

豫西民居案例

豫西民居
编号名称代表建筑图片文字说明
1地坑院魏家坡民居
(省保)天井窑院也叫地坑院,被称为中国北方的"地下四合院",是在平地上向下挖6米左右,形成大小不一的方形或矩形土坑,然后在四壁凿出窑洞,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2豫西建
筑院落康百万庄园
(国保)
又名河洛康家,背依邙山,面
临洛水,有"金龟探水"的美称,
是全国三大庄园(刘文彩庄园、
牟二黑庄园)之一。

与山西晋
中乔家大院、河南安阳马氏庄
园并称"中原三大官宅",是十
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
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被誉为
豫商精神家园,中原古建典
范。

魏家坡民居(省保)
墀头弧形砖挑檐(豫西民居特色)干槎瓦(河南民居特色)
正脊门枕石
康百万庄园(国保)
瞭望楼汪氏石雕牌坊(贞节牌坊)
院落
圆椽、山墙、山尖、脊兽、砖博峰墀头弧形砖挑檐(豫西特色)木博峰、柱础石、地铺斗拱、雀替、栏杆
门枕石(国家一级文物)门枕石
柱础石石柱基座
花脊、墀头垂兽
花栏墙、正脊花栏墙、券门
筒板瓦干槎(cha)瓦
砖雕木雕
院门、砖雕墙影壁墙、砖雕墙。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

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豫西地坑院,闽西土楼,都是独具特色的奇特民居,一个地上,一个地下,既有不同,又有渊源。

我曾经生长在地坑院,对它非常熟悉。

但土楼是什么样?和地坑院有何异同?对我们一直是个谜。

为了弄明白,我们几个豫西陕塬人,冒着炎热酷暑,千里迢迢,走近闽西山区的土楼群,轻轻撩开它神秘的面纱,惊喜地发现闽西土楼与豫西地坑院有着惊人的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土建筑史上的奇迹。

群山深处的神秘土楼闽西土楼位于闽赣粤3省交界的闽西南山区,以龙岩市的永定县土楼群为代表。

土楼的主要特点是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结构精巧、内涵丰富,于2008年7月7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6处世界文化遗产。

闽西土楼诞生于宋代,明清时期逐渐成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山区大型夯土民居建筑。

从建筑场地上讲,它不受地形限制,不管是山势蜿蜒、峰峦叠嶂的土坳,还是开阔平坦的沼泽坡地,依山就势,均可构建。

从建筑材料上讲,就地取材,物尽其用,当地的粘土、细砂、白灰、竹片、木材、鹅卵石等都可派上用场。

从建筑模式上讲,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错落有致,雄浑壮观。

从建筑用途上讲,土楼冬暖夏凉、坚固耐住、绿色环保、防风防震、防盗防兽、群居安全。

闽西土楼是客家人的发明,是客家文化的象征。

是客家人在当地自然地理条件下,将中原古老的生土建筑技艺发扬光大而创造出来的世界建筑“奇葩”。

客家人源于地道的中原汉民,永定县下洋镇就是古代中原洛阳地区南迁的汉人发展起来的。

客家的中原先民因躲避战乱举家南迁,历史上较大规模的南迁就有五次。

古时候的户籍有主、客之分,移民入籍后就编入“客籍”,故南迁的中原汉人被称为客家人。

古时闽西南一代封闭落后,人烟稀少,是不毛之地,朝廷常把犯罪之人发配流放于此,加之盗贼啸聚山林,侵害百姓,战乱和漂泊的日子在客家先民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阴影。

长途跋涉,客居他乡,“家”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有了家才能生存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阳理工学院《中国民居》课程小论文论文题目:豫西民居的建筑特色浅谈——以康百万庄园为例*名:***学号: ********** 专业:建筑学(古代建筑修缮与保护方向)院别: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指导教师:***日期: 2016年12月豫西民居的建筑特色浅谈——以康百万庄园为例杨世广摘要:家乡河南地处中原,在这16.7万平方千米上养育了9402万的人口,虽然仅有国家百分之一的土地面积,但是却造就了各种不同的民居特色。

河南的特色民居,代表了中原地区的长久文化,是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

现有四合院,三门峡一带的窑洞院等等,在此我将为大家简单介绍。

关键词:河南建筑;窑洞;地域特征;优缺正文:概述:河南省的整体地势可以说是西边高东边低,境内山地、平原各占一半,山地有豫西、豫南的伏牛山脉、桐柏山、大别山、豫北的嵩山,其余为大部分为平原地带,属华中平原。

主要的河流就是黄河,在河南境内有700多公里长。

河南在历史的长河中曾长期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其民居建筑的发展对周围省份曾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周围的省份也对河南民居产生影响,从而这也导致了河南民居形式多样丰富。

如陕甘等窑洞的居住模式与河南豫西窑洞相互影响,而豫东、豫北的民居受到徽州、华北区域合院民居的影响较大。

因而河南民居院落的平面布置呈现多样的特点,大致上我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即四合院、三合院、窑房院和大别山区的前后排房院落等。

在中国传统的合院式是最具代表性的,且应用的范围也是十分的广泛,此种布局符合了古人家宅在平面上的延伸,又保障了安全,防止了风沙,噪音,寒流等等,其形式,大小,建筑单体又非常容易变动,从而能够适应多种环境,体现了华夏人民的高超智慧。

与中国传统的阴阳风水学说相结合下我们能看到,院虚为阴,屋实为阳,阴阳结合、虚实相间的院落空间让我们看到密集的建筑与人较好的协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合理解决了日照、通风、采光防噪等诸多现实问题,但是随着人口的增多,人均居住面积的不断减小,这种平面延伸,占地面积大的传统住宅也显示出了他的不足之处。

河南民居分区:综合河南的居住建筑营造特征、建筑材料特征、地域特征等,找出一个相对准确的分界线。

作为黄土高原的末端,河南西部有大片的黄土地,这一带是河南窑洞民居的区域。

窑洞居住人口在巩县,三门峡等居,他们住形式主要为窑洞、窑洞与合院式瓦房的结合形式,其特点明显,作为一个独立分区。

河南东部地区的界限划分从豫南境内的陇海线以东、境内的黄河以南的大部分地区、商丘、开封、周口、郑州东部的一部分地势平坦民风民俗没有太突然的变化,所以分界时河南南部以陇海线划分是比较明确的。

河南北部与河南东部民居的分界线勉强选在了以黄河为界。

豫西地理:河南西部地区包括荥阳、巩义、新安、义马、渑池、灵宝等各县市。

大部分海拔相对较高。

豫西山地和太行山,因地势较高,气温偏低,年降雨量非常大,在历史的长河中豫西的降水量仍十分充沛,是自然万物生长的摇篮。

关于华夏文明的史前传说,很多出自这片富庶而又充满魅力的土地。

也就是说窑洞也是上古穴居方式的遗存,体现着华夏民族虽古犹新的传统文化品性。

正是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这个特色区域的特色传统建筑“窑洞”的构造方法和建筑材料。

窑洞,是由于地理、地质、气候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民居建筑形式。

它不仅节省材料,而且冬暖夏凉,因所选土质稳定性好,一般亦很坚固。

主要集中在河南西部地区。

窑洞都是横穴,各种窑洞形成窑居村落融于大地之中,隐于崖间沟畔、地坑。

中国的窑洞根据区域位置及地形条件的限制,窑洞民居在建筑形式上主要表现有三种基本形式即地坑窑也叫天井窑、窑坑,靠崖窑也叫靠山窑,锢窑也叫明锢窑、箍窑。

在地坑窑模式中,庭院面南及面北较为封闭,冬季寒气流行进路径在室外活动空间以上,气流在运动中经过庭院上空,庭院的封闭性使底部空间风速减小,庭院底部很好的抵抗了冬季低温气流。

建筑形式:豫西的代表建筑就是窑洞,从形式上来看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利用黄土原顶上向下挖成深坑做院落,四壁挖洞为居所,内部空间采用拱形结构。

窑洞开有小窗,用竹篾做成,内外糊防风纸,开关方便,且便于通风透光。

窑洞前面用砖垒砌成拱形门,在结构上起到了防止塌落的功用,在造型上亦使这种单纯的形态产生局部变化。

别一种是在黄土地顶向下挖掘出矩形的深坑,坑边有各式阶梯可以通到地面,在坑壁上再四面开辟窑洞,称作地坑窑。

一般又会用顶门窗土窑、大门窗石窑、大门窗接口土窑、大门窗泥结窑这几种形式。

大型的可以几个地坑相连,在券门口有砖砌门脸,砖材的运用,在大面积的土质材料中起到了对比与点缀作用,丰富了建筑外观,使得建筑外表看起来干净整洁。

洞顶上面修整成宽敞的平面,以做晒埸,很好地利用了自然环境和空间,亦使人心旷神怡。

这种植根于黄土地上的民居形式,具有亲切、朴素的性格,透露着北方农民对土地的眷恋之情。

这就是传说中的只见袅袅炊烟起,不见村落与人家。

靠崖窑是在天然形成的黄土峁、黄土梁立壁上或是自然岗地形成的天然截头处直接由横向向纵深方向掏挖的洞穴,窑顶至少留3米以上土层。

在上部土层深厚的崖壁上,可建多层窑洞上层称天窑,上下窑之间设室外楼梯或支爬梯通达。

靠崖窑分为窑间窑、间墙窑、天窑也叫板架窑、悬窑、房洞结合窑等。

靠崖窑院分为自然式的窑院,后窑前屋式的窑院、带后窑的窑院、组合式的窑院。

冬天寒冷、干燥、多风,而生产力低下、人工采暖不普遍的年代,利用朝向更多地吸纳阳光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冬季为了获得阳光以补充室内温度,建筑朝南向为主,东向次之,并且院落的南北间距较大以更好的接纳阳光,而且体量最大的正房位于北端,秋冬季强劲的西北风被高大的正房阻挡不能侵入院落。

使得在建筑群体内部行成了一个良好的采暖、阻风环境,可谓体现人民的劳动智慧。

代表介绍:巩义康百万庄园的主宅院建筑群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全庄园由19部分组成,占地240余亩,庄重气派、华丽典雅,是一座集"古、大、雅、美"于一体的恢弘建筑群,被称为十七、十八世纪华北黄土高原封建堡垒是建筑的代表。

庄园始建于明朝中叶,明清之初,初具规模。

在建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寺沟、张沟等明代楼院,龙窝沟、寨上主宅区、南大院、栈房区、店铺、饲养区、祠堂、木材厂、造船厂、金谷寨等不同功能的清代建筑,辅以碑楼、牌坊、花园等辅助建筑,从而形成了一个依山傍水、错落有致、功能齐全气势宏伟的大庄园。

康百万庄园庞大的建筑群仅有一个入口。

没有知情认路人带领,陌生人极难找到出口,庄园中的路弯弯曲曲宛如迷宫。

与绝大部分有钱人家所建的房屋不同,康家庄的建筑风格别具风采。

庄园的大门入口可以与古代的城门媲美,入口两侧均有主墙相依。

门里还有一个仿照北京长城的了望台而建的居高临下的观景台。

进入门里,拾级而上便来到观景台。

康家生活起居的主宅区,既保留了黄土高坡窑洞建筑与华北平原方四合院的形式,又吸收了官府、园林和军事堡垒建筑的特点。

有的临街处建楼房,内里却是窑洞式构造;有的从外观看是窑洞,而里面又建有楼层,美其名曰"窑楼"。

有的窑楼上下一共有三层,而且外面全部由青砖砌成。

康百万庄园临街建楼房,靠崖筑窑洞,四周修寨墙,濒河设码头,集农、官、商风格为一体,布局严谨,规模宏大。

庭院建筑基本属于豫西地区典型的两进式四合院,以具有园林、官府的一些特点,各类砖雕、木雕、石雕华丽典雅,造型优美,是华北地区黄土高原封建堡垒式建筑的代表。

正房为窑,厢房等次要房屋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的多进四合院建筑群。

院落共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两层高的东西厢房组成。

高宽比大于1:1较为封闭,这部分主要考虑了夏季遮阳,两层高的厢房可以使院落内在夏季获得较大的阴影,保持院落凉爽。

同时东西厢房对正房有一定的遮挡,避免风沙对正房直接吹拂。

第二部分较开敞,高宽比大于l:l一方面可以使冬季正房得到充足的日照。

另一方面不影响正房的采光和通风。

可以看出康百万庄园的院落一方面具有北方四台院开敞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南方天井的特点,这种院落空间与巩义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的气候特点足分不开的。

一般认为,传统民居的朝向以朝南,背倚高地为最佳,是取风水中“藏风聚气”的说法。

其实应该看到这样做更是为了避免冬季凛冽的寒风之故,这样正是反映了其所处地理位置的气候条件,尤其是河南北部、东部处于一望无垠的黄淮平原的地区,寒流袭来无所遮挡,更是注意院落的坐北朝南。

合院式民居在北方地区作为主要传统建筑形制,一方面是由于私密性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为防冬季冷风,同样传统民居大门外设影壁墙,除遮挡视线以外,防风亦是作用之一。

但是因为建筑后檐一般不开窗的墙体做法,造成了室内空气的流通状况不佳,尤其在冬季采暖期,室内空气较混浊。

缺陷及措施:在这看出河南西部的窑洞有很多的优点,但是我们也能从中看出一些不足之处,那就是窑洞虽然冬暖夏凉,但因其只在一面进行开门、开窗,从而造成了室内通风的严重不足,使得室内空间较为潮湿,进深不能过大,且房屋上方的水土流失会迫使其向内挖掘,因而其日渐减少。

对于窑洞的改进方法,前人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方案。

考虑到窑洞位于黄土中容易发生坍塌等意外,我采用前人两种在传统窑洞内部作改进的方案进行分析,分析这种不影响窑洞结构稳定性又能使窑洞内环境有所改善的方法。

采用吊顶和地沟两种通风方式加强窑内自然通风,对窑洞内环境起到很好的改善效果。

吊顶通风窑洞为加强窑内自然通风,降低窑内空气湿度,在窑拱顶上设置吊顶作为风道吊顶末端不封死,室外新鲜空气从窗下进风口进人窑内后流经全室至深部,通过吊顶风道从靠近窑门的窑顶设置风塔排至室外,构成有组织的通风系绕。

解决了通风我们还要考虑到水土流失的问题,现在有很多的窑洞面临挖穿的局面,使得一些好的作品面临到生存危机,对于此种问题我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植树造林,减少水土的流失,还可以在土地开挖的基础之上坐上混凝土或着草坪,从而减轻雨水对土地的侵袭,保障我们住宅的安全与设施的良好。

总结:在豫西的古民居中我们可以看到,其深受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等因素的影响,院落空间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及自身的独特性,结构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地域建筑特征;另一方面,在与豫北、豫东、等传统民居的对比,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和多元性,具有民居保护价值和借鉴意义。

总之,这些就是大体上河南的西部分地区的一些建筑特色与特征,是我们为今后对豫西地区传统民居的进一步研究和保护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作为我的家乡,其丰富多彩的建筑形式与建筑材料,无不体现了我河南人民乃至中华儿女们的智慧与创新。

对于此让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仅作此介绍让更多的人们了解河南建筑与文化。

参考文献:[1]陆地著,建筑的生与死——历史性建筑再利用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刘忠红,河南豫西窑洞宅居建筑的传统文化品性探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