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区构造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洛阳地区构造格局
【关键词】洛阳;构造;区域地质
洛阳地区地处豫西,是河南省重要的煤炭产业基地之一,行政区划包括洛阳市区、宜阳县、新安县、孟津县、偃师市、伊川县。
区内自西向东展布着新安、宜洛、偃龙三大煤田。
三大煤田开采历史悠久,研究程度较高,其开发开采为豫西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随着对地质构造的深入研究,地质找矿工作不断成熟,洛阳地区油气勘查、地热资源勘查等都取得了显著成就,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与洛阳地区的地质构造格局密不可分。
1 区域地质概况
洛阳地区处于河南省中西部,地层区划地跨渑池—确山小区与嵩箕小区。
区域内地层从老到新依次为熊耳群、汝阳群、洛峪群、震旦系、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古近系、新近系、第四系。
洛阳地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北古板块南缘,区域构造地跨嵩箕构造区与崤熊构造区[1]。
区内构造以印支运动末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与断垄为主。
2 洛阳地区构造概况
区内的构造以褶曲和断裂为主。
如图1所示。
主要构造简述如下:2.1 新安向斜
为一不对称的开阔状向斜构造,为新安煤田的主体构造。
轴向北
西西~南东东,向西收敛,核部被新生界掩盖。
北翼呈宽缓(倾角7~11°)状,二叠系至三叠系裸露较好,构成新安煤田的主体;南翼呈窄陡状,零星裸露煤系的上覆地层。
该向斜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早期的北西向左行走滑对本背斜有一定的影响。
2.2 李沟向斜
位于宜洛煤田西部,轴向北西—南东,轴向133°,向南东倾伏,倾伏角6~14°,轴面近直立,微向南西倾斜,向南东方向倾伏。
北西端及南西翼受断裂构造破坏,北东翼地层完整,两翼部为寒武、石炭、二叠系,核部为三叠系地层。
延伸长度大于5km。
2.3 龙潭沟断层
区域上称岸上—襄郏断层,是华北板块河南构造分区中一条重要构造区划线,为一燕山早期形成的典型左行走滑断裂,在新安煤田内最大走滑距离约17公里,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近陡立,局部缓为70°左右,燕山晚期推覆逆冲活动时,该断裂显示复活,形成推覆系统的调整边界。
该断层南西盘燕山早期走滑时为南行,燕山晚期推覆时为北行,故而两盘错位则是北大南小。
2.4 锦屏山断层
该断层位于伊河滩中,在宜阳境内表现为锦屏山断层,向东延伸被偃龙煤田西界草店断层切割后,称为伊河断层。
该断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不清。
为一南升北降的正断层,落差大于1000m,卫片解释图上显示明显,布伽重力异常图上有反映。
断层落差大于1500m。
2.5 首阳山断层
位于新安煤田东部,洛阳市北部,走向近东西,倾向南,倾角不详,为印支期形成的正断层,喜山期复活,断层落差大于4000m。
2.6 常袋断层
呈北东向延展,倾向南东,倾角60~70°。
落差大于3000m,属高角度正断层。
2.7 草店断层
位于偃龙煤田西部。
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南西盘下降,倾角70°以上,为一高角度的正断层,但也具左形平移性质,致北东侧偃龙煤田之龙门、诸葛和偏桥井田呈北凸的低弧构造。
该断层落差约1500m,于偃龙煤田西侧切割早期形成的伊河断层。
2.8 魏湾断层
位于草店断层的南西侧,与草店断层平行、性质一样。
2.9 殷桥断层
区域上北连硖石~义马逆断层,南接温泉街逆断层,逆断层,走向约330°,倾向南西,倾角50~60°,被燕山末期的锦屏山断层和宋店断层所切割,石门沟一带裸露清晰,断层上盘为上寒武统的白云质灰岩,下盘为上三叠统的椿树腰组砂岩,其间为挤压破碎带。
2.10 葛家崖断层
位于宜洛煤田中部,从西往东南方向延展长度大于16km,正断层,走向75~115°,倾向345~25°,倾角约70°,落差大于1500m。
2.11 宋店断层
位于伊川县城南部。
走向北东,倾向南东,倾角不明,推断较陡,落差约1000m。
3 洛阳地区构造演化
洛阳地区的构造运动发展于印支运动末期。
印支末期,在近南北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区内东西向断裂形成。
燕山期,受北西南东向挤压应力作用,区内北西向断裂发育。
燕山后期,在北东—南西构造应力作用下,区内形成洛阳、伊川两大凹陷盆地。
受nw向和ne 向的走滑断裂制约,洛阳地区下沉,接受沉积,使得区内的上三叠系地层得以保存。
喜马拉雅早期,在东西向挤压应力作用下,形成了东西向的断陷盆地,先期形成的近东西向断裂发生继承性活动。
喜马拉雅期,在裂陷期形成的盆岭构造背景下,又发生了大规模的拉伸凹陷,凹陷区盖覆了“n+q”的构造层。
[1]
4 结论与前景
经过多期次构造运动改造之后,洛阳地区形成了以断陷盆岭为主的大地构造格局。
洛阳地区独特的构造格局为区内矿产资源的富集和保存提供了有利条件。
新安、宜洛、偃龙三大煤田赋存于本区的相对隆起区,埋深较浅,开采便利。
近年来,石油部门在伊川盆地进行的油气勘查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其中2011年钻探的屯1井,经过大型压裂后,喜获工业油流[3],显示了该区良好的油气勘查前景。
【参考文献】
[1]河南煤田地质公司著,郭熙年,等.河南省晚古生代聚煤规律
[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147.185-189.
[2]郑求根.豫西地区构造演化与上三叠统地层保存和分布[j].河南石油,1998(2):6-10.
[3]许德云.洛阳—伊川盆地勘探潜力浅析[j].内江科技,2012(8):130.
[责任编辑:王迎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