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题(有答案) 第4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初三下册历史《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试题及答案
![初三下册历史《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2e81cd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6c.png)
初三下册历史《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试题及答案初三,即将面临着中考,那么,对于初中历史的学习要怎样做练习呢?还很困惑的话,那不妨和店铺一起来做份初三下册历史《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初三下册历史《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试题一、选择题1.1929年10月,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此次经济危机是从哪国开始的( )A.英国B.法国C.美国D.德国2.1929年,一场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然后迅速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次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周期性特别强B.持续时间比较长C.破坏性特别大D.涉及范围特别广3. 1932年12月24日,特格韦尔在日记中记载:“这个冬天,在纽约生活和工作的人没有不深感不安的。
我的确认为,在现代,从来还没有过这样普遍的失业现象和令人伤感的真正饥寒交迫的苦难。
”这段日记反映的是( )A.苏联工业化建设的背景B.罗斯福新政的背景C.法西斯统治下的状况D.二战后美国的状况4.英国史学家汤因比在评价1931年世界形势时认为,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
这一观点产生的主要依据是( )A.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动荡B.希特勒建立法西斯专政C.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D.苏联两个“五年计划”取得重大成就5. “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请问,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A.宅地法B.罗斯福新政C.杜鲁门主义D.马歇尔计划6.为积极应对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A.实行了自由放任B.加强了经济干预C.强化了科技创新D.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7.右图为美国的田纳西水利工程。
它的兴建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一项反危机措施,其直接目的是( )A.增加就业,缓和社会矛盾B.整顿银行,恢复银行信用C.缩减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D.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8.美国《政治周报》评论总统奥巴马所提出的经济计划是“罗斯福新政”的新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下复习提纲答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下复习提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5c1906b7360b4c2e3f64c6.png)
八下世界现代史复习提纲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考点1 新时代的曙光——俄国十月革命(彼得格勒武装起义)1.时间:1917、11地点:彼得格勒领导者:列宁主力:工人、士兵2.革命任务: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3.特征:中心城市暴动,武装夺取政权4.结果: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代表的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列宁当选为主席。
苏维埃政权随即在全国范围内建立。
5.巩固政权的措施:颁布《土地法令》、退出一战;1918迁都莫斯科6.1918-1921年,列宁领导苏俄三年国内战争,实行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7.性质:无产阶级革命(或社会主义革命)8.历史意义。
(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9.理解:一战与俄国十月革命的关系.(战争给俄国带来了灾难,引发了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的爆发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战争。
)10.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的事件分别是:马克思主义诞生、巴黎公社、十月革命考点2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20世纪二十年代初)1.经济上——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时间:1921年内容(特点)是: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作用是: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政治上——苏联成立时间:1922年最初加入的是 4 个,分别是:乌克兰、外加高索联邦、俄罗斯、白俄罗斯二.斯大林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20世纪二三十年代)1.建设成就(1)经济上:①实施两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重工业,苏联由传统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大增强(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②实现农业集体化;(2)政治上: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
2.苏联经济政治体制上的严重弊端是:经济政治体制的高度集中;又称斯大林模式,形成时间是:1936年,标志是:新宪法的颁布◆新经济政策充分发挥市场经济的调节作用,促进经济的发展。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练习)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同步精品课堂( 世界历史第二册)(上海专用
![第13课 罗斯福新政(练习)2023学年八年级历史下学期同步精品课堂( 世界历史第二册)(上海专用](https://img.taocdn.com/s3/m/c6410bf7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cd.png)
第13课罗斯福新政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1.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人物是______,他领导了_____,推翻英国在北美的殖民地统治。
(2)图二人物是______,他领导了______,维护了国家统一,同时也解放了奴隶。
(3)图三人物是_______,他一上任就宣布实施新政,采用_________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使国家平稳度过经济大危机。
2.识图答题:(1)图1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在这个历史事件中颁布了什么重要法律文件?该文件的发表有什么重要历史意义?谁被当选为第一任总统?(2)图2所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林肯在这场战争中颁布了哪一扭转战局的法律文件?写出其中一部法律文件的主要内容?(3)图3是美国历史上一位勇于创新,解决经济危机的总统罗斯福,请问他解决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请概括该措施有什么特点?该措施在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有什么作用?3.交通事关国计民生,从一个侧面反映历史变迁。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秦汉交通之具体地表现大一统的精神者,甚为普遍。
这时的交通,有一个全国最大的中心,如道路开辟和河渠开凿,也都有一个辐射的焦点。
这和先秦时代之富于局部性的交通,大有分别。
这是秦汉交通最大的特征之一。
至于在交通区域方面,除在国内外,与“西域”“东夷”和南海上的民族,都开始了往来。
这也是秦汉交通比先秦交通所特别发展的一点。
而这一点,大体上,也是当时的政府,挟着它大一统的国家力量向前推进而得到的。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交通史》材料二:——摘编自王庆云、毛保华《科技进步对交通运输系统发展的影响》材料三: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联邦资助的国家公路扩展到了22.5万英里,并且在接下来的15年中,国家公路每年还要增加1.2万英里……国家公路网络的初步建立让罗斯福总统看到了公路建设的前景。
——摘编自袁凤仪《<1956年联邦援助高速公路法〉与美国州际高速公路建设》(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汉交通相比于先秦交通的变化,并简述其变化的原因。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题(有答案) 第4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题(有答案) 第4课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https://img.taocdn.com/s3/m/20887f6802768e9951e738a5.png)
第4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一、选择题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开始于( A)A.美国B.德国C.意大利D.日本2.“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
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这句话形象的反映了那一历史事件(A)A.1929经济大危机B.华盛顿会议C.罗斯福新政D.十月革命3.下列有关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A.危机的时间长达四年之久B.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C.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D.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矛盾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D)A.大力推进农业集体化运动B.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社会经济结构C.推行“吸收性技术革命”战略D.采取立法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5.罗斯福新政期间的“蓝鹰”运动挽救了美国严重的( D)A.金融危机B.农业危机C.商业危机D.工业危机6.“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生产进行控制和调节,以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
”这是罗斯福新政中哪项措施?(B)A.整顿金融体系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C.调整农业D.推行“以工代赈”二、综合题7. 有人评价罗斯福说:“他是一位外科医生,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并取得新的生命。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回答:(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预和指导。
(2)罗斯福新政有何影响?罗斯福新政挽救了濒于崩溃的美国经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避免了激烈的社会动荡。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富有创新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要改革,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为其他西方国家解决危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题(有答案)
![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424883a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3d.png)
初中历史⼋年级下册全册练习题(有答案)初中《历史》第四册练习题第1课震撼世界的俄国⼗⽉⾰命⼀、选择题1.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的俄国⾰命是(B)A.⼗⽉⾰命B.⼆⽉⾰命C.三⽉⾰命D.⼗⼀⽉⾰命沙皇的头像被推到在⼤街上2.有些史学家称1917年是对⼈类社会发展⽅向产⽣重⼤影响的⼀年,其主要依据是这⼀年(D)A.美国参加第⼀次世界⼤战B.俄国爆发⼆⽉⾰命C.俄国退出帝国主义战争D.俄国爆发⼗⽉⾰命3.北京奥运会⽕炬境外传递第三站选择在有“⾰命的城市”之称的圣彼得堡(彼得格勒)举⾏。
我们之所以称它为“⾰命的城市”,因为它是(A)A.⼗⽉⾰命的发⽣地B.俄罗斯的政治中⼼C.俄罗斯的经济中⼼D.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前沿阵地4.领导⼗⽉⾰命的布尔什维克党领袖是(A)A.列宁B.台尔曼C.季⽶特洛夫D.斯⼤林5.漫画《列宁同志清扫地球》反映了20世纪初期某⼀重⼤历史事件对世界的影响。
这⼀事件打破了资本主义⼀统天下的局⾯,开创了⼀种全新的社会制度。
该重⼤事件是(D)A.苏联⼯业化建设B.俄国⼆⽉⾰命C.《苏联宪法》颁布D.俄国⼗⽉⾰命6.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当选为⼯⼈⼠兵苏维埃政府——⼈民委员会主席的是(A )A.列宁B.朱可夫C.斯⼤林D.布哈林7.1924年,列宁逝世。
家住莫斯科的⼩姑娘妮娜给在国外的⽗亲写信告知此事,她在信封寄信⼈的地址栏上应写的国名是(C)A.沙皇俄国B.苏维埃俄国C.苏联D.俄罗斯⼆、综合题8. ⼗⽉⾰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的重⼤事件。
它“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命发⽣于哪⼀年?1917年(2)⼗⽉⾰命的伟⼤历史意义是什么?起义者进攻东宫⼗⽉⾰命建⽴了世界上第⼀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把俄国⼈民从资产主义和封建农奴制残余的统治下解放出来。
⼗⽉⾰命推动了国际⽆产阶级的⾰命运动,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独⽴运动的发展。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73149002020740be1e9be7.png)
最新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复习试题(含答案)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根据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的他是一位身残志坚的智者……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
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胜出。
……他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如果我们聪明而勇敢地予以对待,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政府对待这项任务就像对待战争的紧急状态一样。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美国总统是谁?他就职前美国遇到了什么情况?他上台后是怎样应对的?(2)针对材料二中“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问题,他采取了什么措施?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他采取了什么措施?(3)材料中的这次改革有什么特点?(4)这次改革对美国历史的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罗斯福经济大危机采取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2)“以工代赈”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或者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3)加强国家干预(4)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解析】【分析】【详解】(1)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他以新政为竞选口号,赢得人民的广泛支持……以必胜的心态推出了全方位的改革措施……”可知,1929年到1933年,美国发生经济危机,为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进行了“新政”改革。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可知,“使人民有工作可做”的问题,他采取了“以工代赈”的政策;针对“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他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社会开始稳定下来。
(3)根据所学可知,新政的特点是,加强国家干预经济,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方式。
(4)根据所学可知,新政使美国经济开始缓慢复苏,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历史】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练习题(附答案)
![【历史】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3f584276eeaeaad0f33056.png)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欧洲对美国的担忧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然而长期以来,美国并未对欧洲发动进攻,也没有在经济上将欧洲挤垮,是欧洲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导致了第次世界大战。
材料二:8月4日,德国政府声称:“战争会迅速结束…”在运送德军的火车上涂写着去巴黎吃早饭…”的字句。法国的运兵车上也涂有藐视对方的字句和“在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法国士兵高唱《马赛曲》,兴高采烈地从火车站出发,枪尖上插着鲜花”,脸上露着微笑,似乎把这次军事行动当作“从巴黎到柏林令人振奋的旅行"。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中的内容“他的新政开创了市场经济的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市场规律这只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干预这只看得见的手联合起来”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实施的新政加强了政府对的宏观调控能力,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经济进行的政策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不是要发展社会主义,而是为了巩固资本主义制度。所以不同意美国人说他的“新政”是“潜滋暗长的社会主义”这个观点。
【解析】
【详解】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给美国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引起了政治危机,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政局动荡。为消除经济危机的影响,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发生经济大危机,各国经济萧条。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为对付经济危机,他一上任,就宣布实行新政。新政的中心措施是调整工业,《国家工业复兴法》的颁行成为新政的核心和基础,罗斯福新政缓解了经济危机,没有使美国彻底渡过了经济危机,所以小历的说法是错误的。
北京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含答案)
![北京市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时训练: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2e442b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1f.png)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一选择题1.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们生产了太多的农产品,以至于我们自己都消费不了;我们有了太多的产品盈余,要不是以过低的价格出售,其他人根本没有钱来购买我们的产品。
”以上材料说明了()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济损失B.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C.美国采用国家干预经济政策D.新政恢复了人民的信心2. 1932年,罗斯福在获得总统提名时说:“我向你们保证,也向自己保证,为美国人民寻求一个新的政策。
”对“新的政策”理解正确的是()A.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B.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C.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彻底消除经济危机3. 1933年到1939年,美国救济工作机关为480万人解决了就业问题。
民用工程管理局和公共工程管理局累计雇佣人员2 300万,接近当时全国劳动力总数的一半。
以上材料表明罗斯福新政()A.调整农业政策B.实行计划经济C.保障人民生活D.整顿金融体系4. 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专题。
下列各项可收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包的有()①图片:《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②地图:《斯大林格勒保卫战》③视频:《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日本投降仪式》④论文:《有关日本侵占东北后国际联盟调处的几个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5. 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册)》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阶段时间概况第一阶段1939年至1941年末德日法西斯获得胜利并进行扩张第二阶段1942年至1943年反法西斯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第三阶段1944年至1945年反法西斯盟国取得最后胜利A.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C.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D.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6.将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7.下面漫画创作的背景是()据原图改绘。
【历史】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523bb8647d27284a73516c.png)
【历史】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练习题(含答案)一、第四单元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辨析论述题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日本海军偷袭珍珠港后,德、意、目法西斯签订联合作战协定,声称三国“有毫不动摇的决心”在这场战争“胜利结束前决不放下武器",并“紧密合作”建立法西斯的“新秩序”面对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行动,加强盟国内的团结就显得非常重要,这张美国的海报就是为此而印制的。
图上文字为“团结,我们就能强大”“团结,我们就能获胜。
”画面上有密密层层裹着美、英、中、苏等国国旗的巨炮向天空轰击,驱散了空中浓重的阴霾,象征着盟国的团结具有巨大的力量,打开法西斯乌云,恢复世界光明…——摘编自陈仲丹《墙头政治》注:“墙头政治”是指在公共场所张贴的有政治意又的文告或宣传画。
(1)请写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2)阅读以上材料,困绕其主题提炼出一个观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答案】(1)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2)【示例一】观点:反法西斯联盟是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保证论述: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侵略扩张,激起世界各国人民的愤怒。
1942年,40多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釆取统筹安排,协同作战。
1944年6月,美、英盟军成功登陆法国诺曼底,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德国陷入东西东西两个战场的夹击之中,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
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投下两枚原子弹,苏联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中国发动全面大反攻,促使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综上所述,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相互支援,是取得二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和保证。
【示例二】观点:世界各国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共同问题论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德、意、日法西斯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疯狂侵略扩张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1942年,40多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相互支援,采取统筹安排,协同作战,打败了邪恶的法西斯,维护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历史】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历史】部编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材料单元测试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94f30b2bcd126fff6050b55.png)
(5)根据所学和材料一、二、三、四可知,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在军事上、经济上、外交决策上做出了贡献。
(2)根据所学和材料二“苏德战争爆发后,美英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把消灭纳粹德国作为首要任务……”可知,美国宣布支持苏联的原因是为了共同反对法西斯。
(3)根据所学和材料三“……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意、日三国轴心及其附庸,决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可知,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这奠定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基础。
(2)材料二中美国“不得不暂时搁置反共反苏政策,立即宣布支持苏联”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美国参与签订的26国《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什么形成?《联合国家宣言》发表奠定了什么胜利的基础?
(4)材料四美国总统罗斯福参加了雅尔塔会议,据材料回答这次会议召开的目的是什么?
(5)结合上述材料,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概括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哪些方面做出了贡献?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资本主义制度就像一棵出现枯枝烂叶的树一样,激进分子说:“把它砍倒。”保守分子说:“不要动它。 ”我则采取折中的办法:“让我们把它修剪一 下,这样我们既不会失去老树干,也不会失去新枝。
——罗斯福
材料二:也许更重要的差别是罗斯福的个人风格---- 他灿烂的微笑、他技艺高超的口才、他生动感人的智慧---都使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喜爱而与施政计划的具体内容没有太大关系。...斯福成功的许多因素应归结于他的人性魅力。
最新精选鲁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五篇
![最新精选鲁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 经济大危机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1dee4e53de80d4d8d05a4f15.png)
最新精选鲁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4课经济大危机课后辅导练习第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A、整顿银行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指导D、大兴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如下图为1932年美国完全失业人数占工人总数的比重示意图。
罗斯福就任总统后,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缩减农业产量C、减少政府投资D、兴办公共工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33年,美国总统罗斯福宣布:“我准备为我们千疮百孔的国家,定出一些必要的措施。
”随后,罗斯福政府实施新政,推行了一系列“必要的措施”,其中心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B、对工业的调整C、兴建公共工程D、对农业的调整【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研究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下哪组历史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A、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C、启蒙运动——《独立宣言》的发表D、经济大危机——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
一箱苹果200个卖40到50美分。
与此同时,数以百万计的孩子却因父母的贫穷今年冬天吃不到一个苹果。
他的见闻反映了当时美国的何种现象?( )A、生产相对过剩B、人民流离失所C、物价普遍上涨D、物资供应不足【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 )①前提都是维护现有制度②都是成功的探索,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③都未改变社会性质④都为本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小张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
(2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含答案)
![(2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专项汇编(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014297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23.png)
(22)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1.[2024年黑龙江中考真题]罗斯福在总统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
罗斯福新政中为失业者提供就业机会的是( )A.整顿金融体系B.调整农业政策C.推行“以工代赈”D.建立社会保障制度2.[2024年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1933年,为了应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宣布实施新政,新政采用的手段是( )A.余粮收集制B.农业集体化C.征收粮食税D.国家干预3.[2024年河南中考真题]20世纪40年代初,苏联西部的工厂被迫搬迁到内陆,机器被安置在露天环境里就开始了工作;妇女们也被征召到工厂、矿场等从事生产。
这些举措是为了( ) A.完成两个五年计划 B.加快农业集体化进程C.应对世界经济危机D.全力反抗法西斯侵略4.[2024年四川广元中考真题]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逐渐扭转了战争的形势。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凡尔赛条约》的签订B.《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C.《波茨坦公告》的发表D.《北大西洋公约》的缔结5.[2024年河北中考真题]下图所示军事行动()A.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B.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D.标志着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6.[2024年湖南中考真题]環矣作家阿斯特丽德・林格伦在1944年6月6日的日记中写道:“反攻总算来了!盟军在飞机的支援下在法国的西北部登陆。
成千只运兵船和成千架飞机今天清晨穿过英吉利海峡。
”日记中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A.凡尔登战役B.敦刻尔克大撤退C.诺曼底登陆D.斯大林格勒战役7.[2024年江苏苏州中考真题]1943年,中美英三国举行会议并发表宣言: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例如东北地区、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该会议是( )A.开罗会议B.雅尔塔会议C.波茨坦会议D.万隆会议8.[2024年黑龙江中考真题]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考历史】2024届第一轮专项复习讲练——专题26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含答案)
![【中考历史】2024届第一轮专项复习讲练——专题26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af30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c.png)
【中考历史】2024届第一轮专项复习讲练——专题26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目录【考点过关练】考点01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考点02 法西斯政权的侵略扩张考点03 第二次世界大战【重难创新练】【专题检测卷】考点01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1.下表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期间各国工业生产和失业情况。
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直接用于说明()国别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世界工业下降46.2%40.6%28.4%16.5%8.4%1/3失业人数1700万600万近300万85万300万3000万A.危机爆发的根源B.危机下的各国矛盾C.危机的持续时间长D.经济危机破坏性大【正确答案】D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经济危机造成了美、德、英等国工业下降幅度大,工人失业人数多,故表格可直接说明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大,D项正确;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排除A项;表格并不能直接体现危机下各国的矛盾,排除B项;表格说明了各国工业下降严重,失业人数多,没有体现时间长,排除C项;故选D项。
2.罗斯福新政期间,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先后出台了《紧急银行法案》《农业调整法》《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总统紧急权力。
这些措施()A.违背了三权分立的立法原则B.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根源C.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D.削弱了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正确答案】C根据材料“罗斯福新政期间,……以立法的形式授予总统紧急权力”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总统的行政权有所扩大,这有利于新政措施的实施,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C项正确;依据“国会与总统高度配合”可见国会依然掌握立法权,罗斯福新政并未违背美国的三权分立的原则,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并未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而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排除B项;材料反映不出美国民主共和制被削弱的信息,相反新政维护了美国民主制度,排除D项。
故选C项。
初二历史第四课课后练习题
![初二历史第四课课后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f00b8fb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5d.png)
初二历史第四课课后练习题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与政治改革的关系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与政治改革密不可分。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政治改革,同时也发生了民族工业的兴起、企业制度的建立和经济实力的增强。
这两个方面的发展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共同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
一、洋务运动促进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洋务运动是中国在晚清时期推行的一项重要改革运动。
它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工业制度,以强国富民为目标,推动中国工商业的发展。
通过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建立工业学校和派遣留学生等措施,洋务运动逐渐推动了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铁路、电报、邮局等现代交通和通信设施的建设,使中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
二、戊戌变法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戊戌变法是中国清朝末年的一次政治改革。
在这一时期,政府致力于推行西方科学技术、教育制度和政治体制的改革,试图加速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改革实施了新式军队、新式学校和新式制度等一系列举措,这些措施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例如,新式学校培养了一批具备现代理念和科学知识的人才,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辛亥革命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
革命的胜利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为中国开启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新时代。
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王朝的统治,消除了封建专制的障碍,为私营企业的兴起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经济条件。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一系列改革政策,如平均地权、农田水利和商业税收减免等,进一步推动了近代中国的工商业发展。
综上所述,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与政治改革密不可分。
洋务运动的科技引进、戊戌变法的教育制度改革以及辛亥革命的政治变革,都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政治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制度保障,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兴起和繁荣提供了有力支持。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4课 经济大危机鲁教版练习题七十一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4课 经济大危机鲁教版练习题七十一](https://img.taocdn.com/s3/m/f0e7b5675727a5e9846a6101.png)
2019-2020学年度历史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4课经济大危机鲁教版练习题七十一第1题【单选题】“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这形象地反映了( )A、生态环境的恶化B、经济危机的蔓延C、霸权主义的影响D、恐怖主义的泛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罗斯福“新政”最突出的特点是( )A、整顿银行B、通过国家工业复兴法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的指导D、大兴公共工程,刺激消费和生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相同点有( )①前提都是维护现有制度②都是成功的探索,促进了生产力的恢复③都未改变社会性质④都为本国和其它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是三个“R”,即救济(Relief)、复兴(Recovery)和改革(Reform)。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是( )A、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B、兴修大型水利工程C、加强国家对经济干预D、推行社会福利政策【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面图1和图2分别宣传20世纪前期苏联、美国的某项措施。
这两项措施的实施都( )A、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B、处于相似的国内外经济环境C、暴露了发展重工业的弊端D、迅速推进本国工业化的完成【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研究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下哪组历史事件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 )A、新航路的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巴黎公社C、启蒙运动——《独立宣言》的发表D、经济大危机——意大利建立法西斯专政【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小张同学对所学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有关知识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以下看法。
你认为正确的是( )①这场危机具有时间长、范围广、破坏性强等特点②它直接导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③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政治危机④经济危机的后果之一是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1932年2月,一美国人在国会委员会上陈述他近三个月的见闻:数以千计的羊羔被牧羊人杀了,因为羊在市场上卖的钱还不够支付运输它们的费用。
(完整版)《罗斯福新政》练习题
![(完整版)《罗斯福新政》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a9433d5ddd3383c4ba4cd210.png)
《罗斯福新政》练习题一选择题1.罗斯福在1933年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
”这主要说明()A.罗斯福推崇专制主义 B.美国面临着外敌的入侵C.罗斯福要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 D.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严重2.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措施的叙述,错误的是()A。
颁布工业复兴法,鼓励自由发展工业 B。
整顿财政金融体系,恢复银行信用C.调整农业政策,稳定农产品价格 D。
推行“以工代赈”,稳定社会秩序3。
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大力整顿银行 B.大力调整农业政策 C.推行多项社会保障D.对工业的调整4.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经济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5.罗斯福新政的下列措施中,具有建立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推行“以工代赈”,增加失业者的就业机会 B.整顿银行,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C.奖励农民压缩产量,调整生产结构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6.罗斯福的《全国工业复兴法》被人称为法西斯行径,这番话主要针对哪一法令(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民主权利B.规定了民主党是美国惟一的合法政党C.采取政府干预手段,调整工业生产D.和意大利一样对农业政策进行调整7.在罗斯福推行的新政内容中,美元贬值成为摆脱经济危机的重要措施。
这一措施()A.稳定了世界经济形势B.是美国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核心措施C.推动了美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D.直接提高了美国国内人民的消费能力8.罗斯福新政中有利于长期性地解决失业造成的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A.举办公共工程 B.实行《全国工业复兴法》C.建立社会保障体系D.保护劳工权利9。
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目的是(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10.美国国会于1933 年6月16日通过了《全国工业复兴法》,1935 年5 月27日,最高法院在审理一起案件中宣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违宪。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
![罗斯福新政 同步练习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97de34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ac.png)
第13课罗斯福新政一、填空题一、从繁荣到危机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
但是,繁荣的后面却隐藏着生产过剩、全国性的股票投机活动等巨大的危机。
2.1929年10月下旬,美国股票突然暴跌,一场空前的经济大危机迅速席卷了美国以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经济危机期间大量企业破产,也倒闭,失业人数激增;王本家为了维持商品价格,保证利润,不惜大量销毁商品。
4.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危机,采用国家干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
5.罗斯福新政通过《农业调整法》,对全国农业生产和销售进行调解,限制产量,保护农产品价格;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福利体制;建立定应急的救济机构,利用过剩物资救济失业家庭。
6.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它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本质,无法解决美国社会的根本矛盾。
二、选择题7.由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让美国再次遭受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之苦经济低迷、公司倒闭、失业增加……这与1929〜1933年的情况极为相似,当时的美国靠罗斯福新政逐渐走出困境。
以史为鉴,罗斯福新政可供奥巴马政府战胜当前危机借鉴的内容有(C)①政府直接参与的经营管理活动②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③建立社会保障制度④全面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从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了55%。
同时,农民的实际收人也在减少。
这一现象带来的直接后果是(C)A.生产率的提高造成大量失业B.罗斯福当选为美国总统C.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D.美国加强对经济的干预9.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C)人.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D.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10.在美国面临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的情况下,罗斯福曾经说:“为了永久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主义秩序的新运用。
世界历史(下)课中思考题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世界历史(下)课中思考题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421074a417866fb84a8e75.png)
世界历史(下)课中思考题及课后习题参考答案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一、课中思考题.1、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为什么能取得胜利?答:①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符合俄国革命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②广大革命群众的热情支持和参与;③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2、想一想,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对中国有什么影响?答:①十月革命鼓舞了中国人民寻求民族解放的革命斗争;②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③中国的仁人志士开始在介绍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
总之,十月革命给中国革命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经验。
二、课后习题。
1、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有何意义?(答案见教材P4分为四个方面)2、想一想,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革命道路与俄国十月革命有何异同?答:⑴不同点:①背景不同: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国家,而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俄国革命是由战争引起的,中国革命的爆发与世界大战没有什么关系。
②革命道路不同:俄国革命是走从城市发展到乡村的道路,中国革命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③革命发展过程不同:俄国革命明显有两个阶段: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中国革命这两个阶段几乎是同时进行并完成的。
⑵相同点:①革命的方式都是武装斗争,革命的领导者都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革命都取得了胜利并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②两国革命的胜利都对世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2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课中思考题.1、新经济政策为什么能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答:新经济政策符合经济发展的规律,满足了劳动者的经济要求,体现了按劳分配的原则。
它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激活了流通领域,因而能进一步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
2、苏联为什么会出现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个人崇拜有什么危害?答:⑴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有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个人因素。
①从历史上看,沙俄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没有民主传统,个人崇拜是历史上皇权至上的产物。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单元 第4课《“大危机”与“新政”》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师大版-北师大版初中九](https://img.taocdn.com/s3/m/eebff3c20912a216157929d2.png)
第四课“大危机”与“新政”同步练习1.下图是为保证《国家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美国政府实行“蓝鹰行动”的标志。
它体现了美国政府A.加强对经济实行干预 B.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做反法西斯战争的准备答案:A知识点:经济大危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面对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美国政府实施了罗斯福新政,通过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来消除经济危机,故答案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知识。
2.一位著名的记者曾经在1933年,分别游历了苏联、美国、德国和中国,发出了以下四篇报道,你认为错误的一个是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 B.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C.希特勒上台 D.中国在世界经济大危机中安然无恙答案:D知识点:经济大危机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可用排除法。
1928—1937年,苏联完成第一二个五年计划,由传统的农业国变为强盛的工业国。
A.苏联的工业化建设蒸蒸日上是正确的。
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实行新政。
B.是正确的。
受经济危机的打击,1933年,希特勒上台,建立起法西斯独裁统治。
C是正确的。
所以此题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1933年苏联、美国、德国和中国的大事。
3.在世界近现代史上,维护了现有制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为本国和其他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1861年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美国独立战争C.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和罗斯福新政 D.拉美独立运动和印度民族大起义答案:C知识点:经济大危机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和罗斯福新政的意义。
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促进了苏联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借鉴;美国罗斯福新政在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开创了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的先河,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法美国,利用国家政权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选择题
1.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首先开始于( A)
A.美国
B.德国
C.意大利
D.日本
2.“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
随后,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
”这句话形象的反映了那一历史事件(A)
A.1929经济大危机
B.华盛顿会议
C.罗斯福新政
D.十月革命
3.下列有关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述中不正确
...的是(C)
A.危机的时间长达四年之久
B.危机使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
C.危机席卷了整个世界
D.危机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矛盾
4.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D)
A.大力推进农业集体化运动
B.发展高科技产业,改变社会经济结构
C.推行“吸收性技术革命”战略
D.采取立法形式,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罗斯福新政期间的“蓝鹰”运动挽救了美国严重的( D)
A.金融危机
B.农业危机
C.商业危机
D.工业危机
6.“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对工业生产进行控制和调节,以防止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
”这是罗斯福新政中哪项措施?(B)
A.整顿金融体系
B.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C.调整农业
D.推行“以工代赈”
二、综合题
7. 有人评价罗斯福说:“他是一位外科医生,资本主义经过他的手术,得到的不是死亡,而是变得比过去更强,并取得新的生命。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回答:(1)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预和指导。
(2)罗斯福新政有何影响?
罗斯福新政挽救了濒于崩溃的美国经
济,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发展,避免了激
烈的社会动荡。
罗斯福新政是美国历史上一次
富有创新意义和深远影响的重要改革,开创了
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先例,为其他西方国
家解决危机提供了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