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过关检测(一至三)

文言文专题过关检测(一至三)
文言文专题过关检测(一至三)

文言文专题过关检测(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祖纳字士言,最有操行,能清言,文义可观。性至孝,少孤贫,常自炊爨以养母。平北将军王敦闻之,遗其二婢,辟为从事中郎。转尚书三公郎,累迁太子中庶子。历官多所驳正,有补于时。齐王冏建义,赵王伦收冏弟北海王实及前黄门郎弘农董祚弟艾,与冏俱起,皆将害之,纳上疏.救焉,并见宥。后为中护军、太子詹事,封晋昌公.。以洛下将乱,乃避地东南。元帝作相,引为军谘祭酒。纳好弈棋,王隐谓之曰:“禹惜寸阴,不闻数棋。”对曰:“我弈忘忧耳。”隐曰:“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君少长五都,游宦四方,华裔成败,皆当闻见,何不记述而有裁成?应仲远作《风俗通》,崔子真作《政论》,蔡伯喈作《劝学篇》,史游作《急就章》,犹皆行于世,便成没而不朽。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此可兼济,何必围棋然后忘忧也!”纳喟然叹曰:“非不悦子之道,力不足耳。”乃言之于帝曰:“自古小国犹有史官

,况于大府,安可不置。”因举隐。帝以问记室参军钟雅,

..

雅曰:“纳所举虽有史才,而今未能立也。”事遂停。然史官之立,自纳始也。初,弟约与逖同母,偏相亲爱,纳与约异母,颇有不平,乃密以启帝,称:“约怀陵上之性,今显侍左右,假其权势,将为乱阶。”人谓纳与约异母,忌其宠贵,乃露其表以示约,约憎纳如仇,

、披阅文史而已。及约为逆,朝野叹纳有鉴裁焉。温峤以朝廷因此弃纳。纳既闲居,但清谈

..

纳州里父党,敬而拜之。峤既为时用,盛言纳有名理,除光禄大夫。卒于家。

[多练一点]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题目。

(1)“常自炊爨以养母”中的“炊爨”解释为做饭。

(2)“遗其二婢”中的“遗”读“wèi”,解释为送给。

(3)“辟为从事中郎”中的“辟”解释为征召。

(4)“转尚书三公郎”中的“转”解释为调任。

(5)“有补于时”中的“补”是动词作名词,解释为补益。

(6)“齐王冏建义”中的“建义”为古今异义词,“建”解释为树立,“义”解释为义旗。

(7)“纳上疏救焉”中的“焉”是代词,解释为他们。

(8)“并见宥”是被动句,“见宥”解释为被宽恕、被赦免。

(9)“不闻数棋”中的“数棋”解释为下棋。

(10)“况国史明乎得失之迹”中的“明”是形容词作动词,解释为表明。

(11)“安可不置”中的“置”解释为设置。

(12)“朝野叹纳有鉴裁焉”中的“鉴裁”解释为鉴别识人。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B.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C.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D.盖闻古人/遭逢则以功达其道/若其不遇/则以言/达其道/当晋未有书/而天下大乱/旧事荡灭

解析:选C句中“遭逢”做“古人”的谓语,中间不断断开;“其道”做前句的宾语,后面应断开;“则以言达其道”与前文的“则以功达其道”结构对称。综上所述,故选C 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疏,有“分条陈述”的意思,是大臣向皇帝提意见或建议的一种文体,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如《谏太宗十思疏》。

B.公,古代贵族封号,被封为“公”的贵族可以享受俸禄,管理封地,如晋昌公就可掌管晋昌郡的军政等事务。

C.史官,我国古代朝廷中专门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本朝史实的官职,史料主要分为记录类和编纂类。

D.清谈,魏晋时期,士大夫等承袭东汉清议的风气,就一些玄学问题进行析理问难、反复辩论的文化现象。

解析:选B“晋昌公就可掌管晋昌郡的军政等事务”错,本文中“公”仅是贵族封号,无权掌管封地的军政事务。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祖纳颇受赏识,能匡正时弊。祖纳曾任尚书三公郎、太子中庶子等职,被封晋昌公;在任职期间,他能对不好的政事进行驳斥或纠正。

B.祖纳不顾个人安危,仗义执言。齐王司马冏等人竖起义旗,都将遭到杀害,祖纳此

时不惧牵连,上疏解救,他们最后都得到了赦免。

C.祖纳心有块垒,爱好下棋。祖纳心怀忧愁,下棋以解脱,王隐对此有所不满,认为大丈夫应有所作为,祖纳以能力不足予以推辞。

D.祖纳举贤荐能,推动职官设置。祖纳力陈史官设立的重要意义,并顺势举荐史才,他的建议虽然未被采纳,但史官之立却从此开始。

解析:选B司马冏讨伐的是司马伦,司马伦抓捕了与司马冏共同起事的司马实和董艾,因此祖纳从司马伦手中解救的是司马实和董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仆虽无才,非志不立,故疾没世而无闻焉,所以自强不息也。

译文:

(2)约怀陵上之性,今显侍左右,假其权势,将为乱阶。

译文:

参考答案:(1)我虽然没有才能,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担心自己(在)这个时代被湮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得分点:“仆”“疾”“所以”各1分,大意2分)

(2)祖约怀有凌驾国君的心思,现在在国君身边担任要职,给予他权势,(这)将成为祸乱的根源。(得分点:“陵上”“假”“阶”各1分,大意2分)

[附加题]

王隐向祖纳进言力主撰写晋朝史书的理由有哪些?请简要概括说明。

答:

参考答案:①晋朝尚未立史,天下又乱,以往大事会湮灭不载;②写史能表明政事的得失,有借鉴意义;③撰书作著既能留名后世,又能兼济天下。

参考译文:

祖纳字士言,极有操行,善于清谈,所写文章的内容值得观赏。他性情非常孝顺,少年丧父,生活贫困,他常自己做饭来赡养母亲。平北将军王敦听说了他的情况,送给他两个婢女,征召他担任从事中郎的职务。他后来转任为尚书三公郎,多次升官到太子中庶子的职务。他在官任上经常驳错纠正,很多都对时政有利。齐王司马冏树起义旗(讨伐赵王),赵王司马伦逮捕了司马冏的弟弟北海王司马实以及前黄门郎弘农董祚的弟弟董艾,(司马实和董艾)与

司马冏共同起事,司马伦想要将他们都杀掉,祖纳上疏解救他们,(于是他们)都被赦免。祖纳后来担任中护军、太子詹事的职务,被封为晋昌公。他认为洛阳一带即将发生战乱,就到东南一带避难。元帝担任丞相时,召任他为军谘祭酒。祖纳喜欢下棋,王隐对他说:“禹珍惜每一寸光阴,未曾听说他下棋。”祖纳回答说:“我下棋是为了忘记忧愁罢了。”王隐说:“我听说古人如果受到任用,就用功绩来实现他的志向;如果怀才不遇,就用言论来表达他的志向。晋朝还没有一部史书,如果天下大乱,旧事将消失湮灭。你年轻时在五都长大,在四方游历,华夏后裔的成败,你都应当有所见闻,为什么不把史实记述下来并且剪裁定稿呢?应仲远写《风俗通》,崔子真写《政论》,蔡伯喈写《劝学篇》,史游写《急就章》,尚且都流行于世,成为身后的不朽之作。我虽然没有才能,(但)不是正确的志向不确立,所以我担心自己(在)这个时代被湮没而没有人知道,这是我自强不息的原因。何况国家的历史表明政事得失的情况,这能够兼济天下,为什么一定要下棋然后忘忧呢!”祖纳感叹说:“我并非不欣赏你的主张,只是力量不足罢了。”于是对元帝说:“自古小国尚有史官,何况大朝,怎么能不设置史官。”祖纳于是举荐王隐。元帝拿这件事寻问记室参军钟雅,钟雅说:“祖纳举荐的人才虽然有历史方面的才能,但现在尚不能任用。”这件事就搁置下来。但是晋朝确立史官一事,是从祖纳开始的。原先,祖纳的弟弟祖约与祖逖是同母所生,祖约与祖逖更加亲近,祖纳与祖约是异母兄弟,祖纳心中不满,就秘密报告元帝,说:“祖约怀有凌驾国君的心思,现在在国君身边担任要职,给予他权势,(这)将成为祸乱的根源。”旁人认为祖纳与祖约是异母兄弟,他忌恨祖约受到宠幸,就拿着祖纳的奏表给祖约看,祖约像憎恨仇人一样憎恨祖纳,朝廷因此不再任用祖纳。祖纳闲居后,只是清谈、阅读文史典籍罢了。等到祖约叛逆,朝野人士都称赞祖纳有鉴别识人的眼光。温峤因为是祖纳的州里父党,恭敬地任用祖纳。温峤被当世重用后,盛赞祖纳能够分辨事理,于是祖纳被任命为光禄大夫。祖纳最终死于家中。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钟雅,字彦胄,颍川长社人也。雅少孤,好学有才志,举四行,除汝阳令,入为佐著作复职。避乱东渡,元帝以为丞相记室参军,迁振威将军。顷之,转尚书郎。母忧去官,服阕

..

,雅奏曰:“陛下继承世数,于京兆府君为玄孙,而今祝文称曾孙,恐右丞。时有事于太庙

..

此因循之失,宜见改正。又礼,祖之昆弟,从祖父也。景皇帝自以功德为世宗,不以伯祖而登庙,亦宜除伯祖之文。”诏曰:“礼,事宗庙,自曾孙已下皆称曾孙,此非因循之失也。义取于重孙,可历世共其名,无所改也。称伯祖不安,如所奏。”转北军中侯。钱凤作逆,加广武将军,率众屯青弋。时广德县人周玘为凤起兵攻雅,雅退据泾县,收合士庶,讨玘,斩之。明帝崩.,迁御史中丞。时国丧未期,而尚书梅陶私奏女妓,雅劾奏曰:“陶无大臣忠慕之节,家庭侈靡,声妓纷葩,丝竹之音,流闻衢路,宜加放黜,以整王宪。请下司徒,论正清议。”穆后临朝,特原不问。雅直法绳违,百僚皆惮之。苏峻之难,诏雅为前锋监军、,领精勇千人以距峻。寻王师败绩,雅与刘超并侍卫天子。或谓雅曰:“见可而进,知假节

..

难而退,古之道也。君性亮直,必不容于寇仇,何不随时之宜而坐待其毙?”雅曰:“国乱不能匡,君危不能济,各逊遁以求免,吾惧董狐执简而至矣。”庾亮临去,顾谓雅曰后事深以相委雅曰栋折榱崩谁之责也亮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及峻逼迁车驾幸石头,雅、超流涕步从。明年,并为贼所害。贼平,追赠光禄勋。

(选自《晋书·钟雅传》) [多练一点]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题目。

(1)“举四行,除汝阳令”中的“四行”解释为孝、忠、信、悌。

(2)“母忧去官”中的“忧”解释为去世服丧。

(3)“顷之,转尚书右丞”中的“之”解释为衬音节助词,无实义。

(4)“于京兆府君为玄孙”中的“于”解释为对于。

(5)“恐此因循之失”中的“因循”解释为沿袭。

(6)“亦宜除伯祖之文”中的“文”解释为文字。

(7)“率众屯青弋”中的“屯”解释为驻守。

(8)“宜加放黜”中的“放黜”解释为放逐、斥退。

(9)“请下司徒”中的“下”解释为交付。

(10)“领精勇千人以距峻”中的“距”为通假字,同“拒”,解释为抵抗。

(11)“国乱不能匡”中的“匡”解释为匡正。

(12)“各逊遁以求免”中的“逊遁”解释为逃遁。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谓雅曰/后事深以相委/雅曰/栋折榱崩/谁之责也/亮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

B.顾谓雅曰/后事深以相委雅/曰/栋折榱崩/谁之责也/亮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

C.顾谓雅曰/后事深以相委/雅曰/栋折榱崩/谁之责也/亮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

D.顾谓雅曰/后事深以相委雅/曰/栋折榱崩/谁之责也/亮曰/今日之事不容/复言卿当期克复之效耳/

解析:选C“相委”的意思是“托付给你”,可知“雅”是后一句的主语,“雅”前应断开,排除B、D两项;“不容复言”的意思是“不用再说了”,意思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故选C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服阕,守丧期满。中国古代守丧有“五服”: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B.太庙,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里面多供奉皇帝的先辈或者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

C.崩,也叫“驾崩”,中国古代专指皇帝的死亡。诸侯或有爵位的大臣去世叫“薨”。

D.假节,“假”指“借”,“节”代表皇帝身份,持节大臣在作战时可斩杀触犯军令的人。

解析:选C皇帝、皇后、皇太后和太皇太后的死亡都叫“驾崩”。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钟雅遵循礼制,上奏纠过。皇帝在太庙祭祀时祝文中自称为曾孙,对祖父的昆弟称呼为伯祖,钟雅上奏纠正这些自己认为不合礼法的称呼。

B.钟雅为人公正,勇于弹劾。明帝驾崩后,尚书梅陶私自请歌舞女伎作乐,做御史中丞的钟雅弹劾梅陶没有臣子气节,应官降三级,以正王法。

C.钟雅性格正直,重视名节。苏峻之难时,钟雅反对不匡正国乱、不救君危而各自逃遁以求免祸的做法,认为这样做无以面对直书历史的史官。

D.钟雅忠心为国,匡扶社稷。钟雅带领一千名精锐勇士抵抗叛贼,与刘超侍卫天子,等到皇帝被迁往石头城时,仍然与刘超流泪步行跟随左右。

解析:选B“官降三级”错,原文中的“宜加放黜,以整王宪”是指应该将他放逐黜免,以整肃王法。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义取于重孙,可历世共其名,无所改也。称伯祖不安,如所奏。

译文:

(2)穆后临朝,特原不问。雅直法绳违,百僚皆惮之。

译文:

参考答案:(1)取义于重孙,可以历代共用其名,不须更改。称伯祖不妥,按所奏更正。(得分点:“义”“无所”“不安”“如”各1分,句意1分)

(2)穆后处理政事,特地宽恕而不问梅陶的罪行。钟雅公正执法,对悖乱的行为绳之以法,百官都畏惧他。(得分点:“临朝”“原”“直法绳违”“惮”各1分,句意1分) [附加题]

钟雅为什么不接受他人“知难而退”“随时之宜”的建议?请简要分析概括。

答:

参考答案:①钟雅有匡正国家动乱的志向;②有救助君主危难的忠心;③不愿因避祸自保,在历史上留下不好的名声。

参考译文:

钟雅,字彦胄,是颍川长社人。钟雅年少丧父,喜好学习,有才能志气,因四种德行俱美而受到举荐,被任命为汝阳令,入朝做佐著作郎。母亲去世服丧而离职,丧期结束后回去复职。钟雅避乱东渡,元帝让他做丞相记室参军,升任他为振威将军。过了不久,转任为尚书右丞。当时在太庙举行祭祀,钟雅呈奏道:“陛下继承世系的辈数,对于京兆府君当为玄孙,而现在祝文中自称曾孙,我担心这是因循沿袭的失误,应当改正。另外按照礼法,祖父的昆弟是从祖父。景皇帝自因功德而为世宗,并非因伯祖而登位祖庙,也应除去伯祖的字样。”皇帝下诏说:“按照礼法,侍奉宗庙时,自曾孙以下都称为曾孙,这并非因循沿袭的失误。取义于重孙,可以历代共用其名,不须更改。称伯祖不妥,按所奏更正。”钟雅转任为北军中侯。钱凤作乱,钟雅加任为广武将军,率领众多士兵驻守青弋。当时广德县人周玘替钱凤起兵进攻钟雅,钟雅退守泾县,收拢聚合士人百姓,讨伐周玘,并斩杀了他。明帝驾崩,钟雅升任为御史中丞。当时国丧未满周年,而尚书梅陶私自请歌舞女伎作乐,钟雅弹劾他说:“梅陶没有大臣忠心仰慕的气节,家中奢侈靡费,歌声舞伎争奇斗艳,丝竹之音,在大路上传播,应该将他放逐黜免,以整肃王法。请求交付司徒,公正地评议论处。”穆后处理政事,特地宽恕而不问梅陶的罪行。钟雅公正执法,对悖乱的行为绳之以法,百官都畏惧他。苏峻之乱暴发时,朝廷诏令钟雅为前锋监军、持符节,带领一千名精锐的勇士来抵抗苏峻。不久,朝廷军队大败,钟雅与刘超共同侍卫皇帝。有人对钟雅说:“见可而进,知难而

退,这是古老的道理。你性格诚实正直,必定不能容忍寇敌,为什么不见机行事却坐以待毙呢?”钟雅说:“国家变乱时不能匡正,君主危难时不能救助,各自退避逃遁以求免除灾祸,我怕董狐那样的良史会手执直书历史的竹简来找我。”庾亮逃跑前,回头对钟雅说:“朝政的事就托付给你了。”钟雅说:“栋梁摧折,这是谁的过错呢?”庾亮说:“眼前的事,不用再说了,你应当期望取得收复京都的功劳啊。”等到苏峻强逼皇帝迁往石头城时,钟雅、刘超一边流泪一边步行跟随皇帝。第二年,二人都被叛贼杀害。叛贼平定后,朝廷追赠钟雅为光禄勋。

文言文专题过关检测(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中,曹光实,雅州百丈人。光实少武勇,有胆气,轻财好施,不事细行,意豁如也。乾德

..

太祖命王全斌等平蜀。俄而盗贼群起,夷人张忠乐者,尝群行攻劫,且憾光实杀其徒党,率众数千,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光实诣全斌具以事白,誓雪冤愤。时蜀中诸郡未下,乃图雅州地形要害,兼陈用兵攻取之策,请官军先下之。全斌壮其志,令率兵先导,果克其城,获忠乐而甘心焉。遂以光实知黎、雅二州兼都巡检使,安集劳来,蛮族怀之。六年秋,全斌遣入贡.京师,遂言境内安乂,乞罢义军归农。太祖喜,谓左右曰:“此蜀中杰俊也。”及平交、广,群盗未息,

征河东,以光实知威胜军事,以光实为岭南诸州都巡检使。既至,捕逐群盗,海隅以宁。车驾

..

令调军食。大军北征,与潘美分道出雁门。光实为前锋,遇敌迎击,败之,斩首数千级,优诏嘉奖。李继捧之入朝也,以光实为银、夏、绥、麟、府、丰、宥州都巡检使。继捧弟继迁逃入蕃落,为边患,光实乘间掩袭至地斤泽,俘斩甚众,破其族帐,获继迁母妻及牛羊万计。继迁仅免,使人绐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不能自存矣,公许我降乎?”因致情款,陈甥舅之礼,期某日降于葭芦川。光实信之,且欲专其功,不与人谋。及期,继迁先设伏兵,令十数人进城迎致光实,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继迁前导北行,将至其地,举手麾鞭而伏兵应之,光实遂遇害,卒,年五十五。帝闻之惊悼,赗.赙.加等。

(选自《宋史·曹光实传》) [多练一点]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题目。

(1)“且憾光实杀其徒党”中的“憾”解释为怨恨。

(2)“光实诣全斌具以事白”中的“诣”解释为拜访。

(3)“全斌壮其志”中的“壮”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壮。

(4)“令率兵先导”中的“导”解释为引导。

(5)“果克其城”中的“克”解释为攻下。

(6)“安集劳来”中的“劳”解释为慰问、劝勉。

(7)“蛮族怀之”中的“怀”解释为依附。

(8)“乞罢义军归农”中的“罢”解释为停止、结束。

(9)“以光实知威胜军事”中的“知”解释为主管。

(10)“因致情款”中的“致”解释为表达。

(11)“期某日降于葭芦川”中的“期”解释为约定。

(12)“光实从数百骑往赴之”中的“从”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跟从。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B.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C.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D.中夜/奄至环其居/鼓噪并进/光实负其母/挥戈突围以出/贼众辟易不敢近/贼杀其族三百余口/又发冢墓/坏其棺椁/

解析:选B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分析画波浪线部分的语句可以发现,“中夜”是“奄至”的状语,“奄至”是动词,且主语都是张忠乐等人,故“环”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C、D两项。“不敢近”的主语是“贼众”,故“贼杀”前应断开,据此可排除A项。故答案为B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乾德,年号,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后世一般用年号称呼皇帝。

B.贡,即进贡,古代臣下或属国向君主或朝廷进献物品,也可以引申为“进献的物品”。

C.车驾,原指马车,后来成为天子的代称,这是因为古人认为皇帝当乘车巡行天下。

D.赗赙,送给丧家用以办丧事的财物车马等,赗是送给丧家助葬的车马等物。

解析:选A“后世一般用年号称呼皇帝”错,明清以前,一般用庙号称呼皇帝;明清

皇帝大多一人一个年号,故后世即以年号作为明清皇帝的称呼,如永乐皇帝、康熙皇帝等。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曹光实开朗豁达,自小威武勇猛。他年轻时就以有胆量和勇气闻名,不吝惜钱财,喜好施舍;不追求细节的完美,心胸豁达。

B.曹光实惨遭报复,发誓报仇雪恨。他因参与追杀盗贼,遭其首领张忠乐的报复;面对杀害族人的血海深仇,他最终攻克雅州,如愿抓获张忠乐。

C.曹光实善于安抚,赢得各族民心。雅州被平定后,他被授予黎州、雅州的知州,能够安定当地百姓,慰问、劝勉前来归附的人,后被王全斌举荐入朝。

D.曹光实贪功冒进,付出生命代价。他轻信李继迁的假意投诚,想独占招降李继迁的功劳,不与其他人谋划,仅率几百骑兵前往,结果被李继迁的伏兵杀害。

解析:选C“后被王全斌举荐入朝”理解有误。原文中说的是“全斌遣入贡京师”,是说王全斌派遣曹光实入朝进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乃图雅州地形要害,兼陈用兵攻取之策,请官军先下之。

译文:

(2)使人绐光实曰:“我数奔北,势窘不能自存矣,公许我降乎?”

译文:

参考答案:(1)(曹光实)于是绘制了雅州地形关键图,并陈述用兵攻取的策略,请求官军先攻克雅州。(得分点:“图”“陈”“下”各1分,大意2分)

(2)(他)派人欺骗曹光实说:“我屡次败逃,形势窘迫不能保存自己了,您答应我投降吗?”(得分点:“绐”“奔北”“许”各1分,大意2分)

[附加题]

曹光实才智出众却遇害葭芦川,导致这种结果的因素有哪些?请简要分析。

答:

参考答案:有两方面的因素:①从敌方看,李继迁过于狡诈,表面诚挚请降极易迷惑人,暗设伏兵则让人猝不及防;②从己方看,曹光实轻信了敌人,又有独占招降之功的私心,事先没有与人好好谋划应对之策。

参考译文:

曹光实,雅州百丈人。曹光实年轻时威武勇猛,有胆量和勇气,轻视钱财,喜爱施舍,

不拘小节,心胸豁达。乾德年间,宋太祖命令王全斌等人平定了蜀地。不久盗贼们聚集起来闹事,夷人张忠乐,曾聚集盗贼进行攻击劫掠,并且怨恨曹光实杀害了他的同伙,(于是他)率领几千个盗贼,半夜突然来到曹光实处,包围了他的住处,喧嚷着一起攻进去。曹光实背着他的母亲,挥舞着兵器突围出去,盗贼们躲避他,不敢靠近,(后来)盗贼杀了曹光实家族的三百多口人,又挖开他的祖坟,破坏祖坟里的棺材。曹光实拜见了王全斌并把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了他,发誓要报仇雪恨。当时蜀地各处都没有攻克下来,(曹光实)于是绘制了雅州地形关键图,并陈述用兵攻取的策略,请求官军先攻克雅州。王全斌认为曹光实的志向雄壮,命令他率领军队在前引路,果然攻克了雅州城,俘获了张忠乐而满足了他报仇雪恨的愿望。于是朝廷任命曹光实为黎、雅二州的知州,兼任都巡检使,曹光实安定当地百姓,慰问、劝勉前来的人,南方各族的人都依附他。乾德六年秋,王全斌派遣曹光实到京城向朝廷进贡,曹光实于是上奏说蜀地内安定太平,请求取消义军,让义军回乡务农。宋太祖很高兴,对身边的人说:“这个人是蜀地才智出众的人。”等到平定交、广以后,盗贼们还没有被平定,朝廷任命曹光实为岭南诸州都巡检使。曹光实上任后,捉拿追逐盗贼们,使沿海地区得以安宁。宋太祖亲征河东,任命曹光实主管威胜军的事务,命令他征调军粮。大军北征的时候,曹光实与潘美分道出击雁门。曹光实担任前锋,遇到敌人就迎头痛击,打败了敌人,斩杀了几千人的首级,朝廷特颁诏书嘉奖他。李继捧入朝拜见宋太祖时,朝廷任命曹光实为银州、夏州、绥州、麟州、府州、丰州、宥州都巡检使。李继捧的弟弟李继迁逃入外族部落,成为边境的祸害,曹光实利用机会乘其不备袭击到地斤泽,擒获和斩杀了很多人,攻破了李继迁聚族而居的帐幕,俘获了李继迁的母亲、妻子及几万只牛羊。只有李继迁得以幸免,(他)派人欺骗曹光实说:“我屡次败逃,形势窘迫不能保存自己了,您答应我投降吗?”于是李继迁向曹光实表达诚挚的情意,行甥舅之礼,约定某天在葭芦川投降。曹光实相信了李继迁的话,并且想独占招降李继迁的功劳,就不与别人谋划。到了约定的日子,李继迁事先埋下伏兵,命令十几个人到城里迎接曹光实,曹光实让几百名骑兵跟从自己赴约。李继迁走在前面引导曹光实一行人向北走去,将要到达那个地方的时候,(李继迁)举起手挥动马鞭,伏兵马上响应,曹光实于是遇害,去世时,享年五十五岁。宋太祖听说曹光实遇害的消息后感到震惊、悲伤,赏赐给他助办丧事的财物,为曹光实追加了一个等级。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六年进士。性刚直,不畏强御,且知兵。除德安推官。

胡世宁,字永清,仁和人。弘治

..

岐王初就藩,从官骄,世宁裁之。

迁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数杀掠吏民,世宁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母丧归。服阕赴京。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贼攻七日夜,不能拔,引去。

迁江西副使。当是时,宁王宸濠骄横有异志,莫敢言,世宁愤甚。正德九年三月上疏.曰:“敕王止治其国,毋挠有司,以靖乱源,销意外变。”宸濠闻,大怒,列世宁罪,遍赂权幸,必杀世宁。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李承勋为按察使,保护之。世宁乃亡命抵京师,自投锦衣狱。

狱中三上书言宸濠逆状,卒不省。系岁余,言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交章救,乃谪戍沈阳。居四年,宸濠果反。世宁起戍中为湖广按察使。寻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四归。

川。以父忧

..

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疾恶若仇,而荐达贤士如不及。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副使施儒、杨必进考察被黜;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连章荐之。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与李承勋善,而持议不苟合。始以议礼与张璁、桂萼合,璁、萼德之,欲援以自助,世宁不肯附会,论事多牴牾。诸大臣皆忌之。帝始终优礼不替。

九年秋卒。赠少保,谥.端敏。

(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七》) [多练一点]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题目。

(1)“除德安推官”中的“除”解释为授予官职。

(2)“世宁裁之”中的“裁”解释为制裁。

(3)“贼攻七日夜,不能拔”中的“拔”解释为攻克。

(4)“敕王止治其国”中的“止”是通假字,同“只”,解释为只是。

(5)“销意外变”中的“销”是通假字,同“消”,解释为消除。

(6)“李承勋为按察使”中的“为”解释为担任。

(7)“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坐累废”中的“坐”解释为犯罪。

(8)“御史李润、副使范辂为时所抑”中的“为”解释为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B.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C.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D.世宁已迁福建按察使/取道还里/宸濠遂诬世宁逃/驰使令浙江巡按潘鹏执送江西/鹏尽系世宁/家人索之急/

解析:选A抓住名词“世宁”“福建按察使”“宸濠”“鹏”及动词“迁”“取”“诬”“执送”“系”“索”,根据语法规律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弘治,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年号,是我国历代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始于汉武帝。

B.疏,又称“奏议”或“奏疏”,是臣僚向帝王进言使用的文书的统称。疏的本意为“疏通”,这里引申为“分条说明的文字”。

C.父忧,为“丁父忧”的省写。古代官员父母亲去世后必须停职守丧,丁忧期间,丁忧人不准为官。

D.谥,谥号,古代君主、诸侯等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给予的一个寓含褒扬性的称号。

解析:选D谥号分为“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抑性的恶谥”三种。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胡世宁通晓军事。他的军事才能在流寇攻打沧州时展现出来,流寇攻打沧州七天七夜,沧州城还是没有攻破,最后,流寇被迫撤离。

B.胡世宁疾恶如仇。他为人风格端庄、峻严,任广西太平知府时,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

C.胡世宁不畏权贵。他果断揭发宁王宸濠骄横不法和造反的意图,虽遭受迫害并被关进监狱,也毫不屈服,他最后被谏官营救出狱。

D.胡世宁举贤荐才,唯恐他们仕途不通达,有被罢官、考评中被黜斥、被当时大臣压制的,他连上奏章推荐。

解析:选B“胡世宁率人逮捕了他”错,应是“密檄龙英、知州赵元瑶擒之”。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道沧州,流寇攻城急,世宁即驰入城,画防守计。

译文:

(2)与人语,呐不出口,及具疏,援据古今,洞中窾会。

译文:

参考答案:(1)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胡世宁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得分点:“道”“急”“画”各1分,大意2分)

(2)(胡世宁)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切中要害。(得分点:“呐”“疏”“洞”各1分,大意2分)

[附加题]

胡世宁“风格峻整”“居官廉”的具体表现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答:

参考答案:①不徇私情,与好友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②不结党营私,对拉拢他的要员常意见相抵。

参考译文:

胡世宁,字永清,浙江仁和人。弘治六年考中进士。他性情刚直,不怕威胁,并且懂得军事。朝廷授予他德安推官的官职。岐王初登王位,下属官吏骄横,胡世宁制裁了他们。

他后来又升任广西太平知府。太平知州李浚几次三番杀害吏民,掠夺财产,胡世宁密令龙英、知州赵元瑶逮捕了他。母亲去世后他回家守孝。三年守孝完毕后赴京。取道沧州时,流寇正猛烈攻打州城,胡世宁于是骑马快跑入城,帮着策划守城的办法。流寇攻打了七天七夜,始终攻打不下来,这才撤退。

胡世宁升任江西副使。这个时候,宁王宸濠骄横不法,有造反的意图,但是没人敢说起此事,胡世宁很愤怒。正德九年三月上书说:“皇上命令宁王只治理自己的封国,不要干扰地方官府,以期铲除作乱的根源,消除无法设想的祸变。”宸濠知道这件事后大为恼火。于是罗列了胡世宁的罪过,贿赂当权的宠臣们,非杀掉胡世宁不可。胡世宁当时已升职为福建按察使,赴任途中取道还乡。宸濠就诬蔑说他逃跑了,派人传令浙江巡按潘鹏将他抓住送到江西。潘鹏把胡世宁全家人关了起来,紧急追捕胡世宁。李承勋担任浙江按察使,暗中保护胡世宁。胡世宁于是逃跑到京城,自己投案被关进锦衣卫的监狱。

在监狱中他三次上书陈述宸濠大逆不道的罪状,最终无人理会。胡世宁被关押了一年多,

谏官程启充、徐文华、萧鸣凤、邢寰等人递上奏章搭救他,才(把他放出来)贬往沈阳戍守。过了四年,宸濠果然造反。胡世宁从贬戍地被重新启用,做了湖广按察使。不久升任为右佥都御史,前往巡视督察四川,因父亲去世回乡守孝。

胡世宁为人风格端庄、峻严,居官廉洁,疾恶如仇,而推荐贤人,却唯恐他们仕路不通。都御史马昊、陈九畴因罪行被罢官;副使施儒、杨必进在考评中被黜斥;御史李润、副使范辂被当时的大臣压制,胡世宁都连上奏章推荐他们。(胡世宁)与人说话,好像嘴笨说不出什么,等撰写奏章时,却援引古今,切中要害。他和李承勋关系很好,但议论政事从不苟且迎合。起初议论“大礼”时,他和张璁、桂萼意见一致,张璁、桂萼感激他,想拉他一把,让他帮自己的忙,胡世宁却不肯依附他们,议论政事常常和他们意见抵触。朝中大臣都忌恨他。皇上对他始终恩礼不衰。

嘉靖九年秋天,胡世宁去世。被追赠为少保,谥号端敏。

文言文专题过关检测(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慕容绍宗,慕容晃第四子太原王恪后也。尔朱荣即其从舅子也。值北边挠乱,绍宗携家属诣晋阳以归荣,荣深待之。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绍宗对曰:“公既身控神兵,心执忠义,忽欲歼夷多士,谓非长策,深愿三思。”荣不从。纥豆陵步藩逼晋阳,尔朱兆击之,累为步藩所破,征高祖共图步藩。绍宗谏曰:“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高晋.欲以晋州

..

州.才雄气猛,英略盖世,譬诸蛟龙,安可借以云雨!”兆怒,禁止绍宗,数日方释。及高祖举义信都,兆乃抚膺自咎,谓绍宗曰:“必用卿言,今岂至此!”后高祖从邺讨兆于晋阳,兆自缢而死。绍宗遂携荣妻子及兆余众自归。高祖仍加恩礼,所有官爵.并如故。天平二年,行扬州刺史,寻行青州刺史。丞相府记室孙搴属绍宗以兄为州主簿,绍宗不用。搴谮之于高祖,云:“慕容绍宗尝登广固城长叹,谓其所亲云‘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由是征还。

三徐、二兖州军事,与高岳等出讨。元象初,进爵为公,除度支尚书。侯景反叛,诏绍宗节度

..

于时景军甚众。与景接战,诸将无肯先者,绍宗麾兵径进,诸将从之,因而大捷,景遂奔遁。

西魏遣其大将王思政入据颍州,绍宗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等率军围击,堰洧水以灌之。未几,与丰临堰,见北有尘气,乃入舰同坐。暴风从东北来,远近晦冥,舟缆断,飘舰径向敌城。绍宗自度不免,遂投水而死,时年四十九。绍宗死后,三军将士莫不哀痛悲惋。赠.使持节,谥曰景惠。

(选自《北齐书·慕容绍宗传》) [多练一点]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题目。

(1)“慕容晃第四子太原王恪后也”中的“后”解释为后代。

(2)“值北边挠乱”中的“值”解释为正逢、正当。

(3)“公既身控神兵”中的“身”是名词作状语,解释为亲自。

(4)“忽欲歼夷多士”中的“夷”解释为灭掉。

(5)“禁止绍宗”中的“禁止”为古今异义词,解释为拘禁。

(6)“所有官爵并如故”中的“并”解释为一律。

(7)“丞相府记室孙搴属绍宗以兄为州主簿”中的“属”为通假字,同“嘱”,嘱托。

(8)“搴谮之于高祖”中的“谮”解释为说坏话。

(9)“大丈夫有复先业理不”中的“不”为通假字,同“否”,表示否定的反问。

(10)“绍宗麾兵径进”中的“麾兵”解释为指挥军队。

(11)“堰洧水以灌之”中的“堰”是名词作动词,解释为筑坝堵塞。

(12)“绍宗自度不免”中的“度”解释为揣测。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B.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C.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D.及荣称兵入洛私告/绍宗曰/洛中人士繁盛/骄侈成俗/若不加除剪/恐难制驭吾/欲因百官出迎/仍悉诛之尔/谓可不/

解析:选B“荣称兵入洛”是指“尔朱荣举兵攻入洛阳”,句意完整,“入洛”后要断开;而“绍宗”是“私告”的宾语,两者中间不可断开,故排除C、D两项。“人士繁盛”“骄侈成俗”两个短语都是形容洛阳的情况的,两者中间应断开,故排除A项。选B 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晋州,是中国古代行政区名,此处称呼高晋州,是以对方在晋州任刺史称呼其人。

B.爵,是古代君主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在中国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C.节度,是管理、调度的意思,唐代设立的节度使为地方军政长官,朝廷赐以旌节。

D.赠,指追赠,是朝廷对有贡献的官员在退休时或对殉职、阵亡者给以官爵等荣誉。

解析:选D“在退休时”说法有误。“追赠”指在人死后授予其某种官职、称号等,追赠的对象为死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绍宗善于识人,反对联合高祖。尔朱兆想联合高祖共同对付步藩,绍宗认为不能给高祖发展壮大势力的机会,尔朱兆不听,最后被高祖攻讨。

B.绍宗不徇私情,遭到小人诬陷。孙搴请求绍宗委任兄长做州主簿,绍宗没有答应,于是孙搴向高祖进谗言,高祖产生疑虑,将绍宗召回都城。

C.绍宗勇猛善战,平定侯景叛乱。侯景军队人多势众,同侯景军接战后,诸将都不肯冲锋在前,绍宗则挥兵猛进,诸将紧随其后,取得大捷。

D.绍宗精忠报国,不幸以身殉职。王思政围困颍州,绍宗等人用水灌之法对敌,暴风扯断其乘坐船只的缆绳,船径直冲向敌营,绍宗投水自杀。

解析:选D“王思政围困颍州”有误,原文是“绍宗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等率军围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今天下扰扰,人怀觊觎,正是智士用策之秋。

译文:

(2)兆乃抚膺自咎,谓绍宗曰:“必用卿言,今岂至此!”

译文:

参考答案:(1)如今天下纷乱,人人怀着非分的企图,正是有智慧的人使用计谋的大好时机。(得分点:“扰扰”“觊觎”“策”各1分,大意2分)

(2)尔朱兆才拍着胸脯责备自己,对绍宗说:“假如(当时)听从你的话,今天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得分点:“膺”“咎”“必”各1分,大意2分)

[附加题]

慕容绍宗是一个有远见的人物,文中哪些地方显示了他的远见?请简要概括分析。

答:

参考答案:文中有两处体现了慕容绍宗的远见:一是他不赞成尔朱荣滥杀洛阳百官,认为那样做不是长久策略;二是劝诫尔朱荣不要召请杰出人物高晋州,以免其趁机施展难以控制。

参考译文:

慕容绍宗,是慕容晃第四子太原王慕容恪的后代。尔朱荣就是他的堂舅的儿子。正逢北方动乱,绍宗携带家人到晋阳投奔尔朱荣,尔朱荣待他十分友爱。等到尔朱荣举兵攻入洛阳,私下告诉绍宗说:“洛阳地区人物很多,骄纵奢侈成为风俗,如果不加以整顿,恐怕很难控制局面。我想趁百官出城迎接的时候,把他们统统杀掉,你认为可以吗?”绍宗回答说:“您既然亲自统领神兵,心怀忠义,突然又要杀尽百官,我认为这不是长久的策略,深切地希望您三思。”尔朱荣没有听从。纥豆陵步藩逼近晋阳,尔朱兆反击他,多次被步藩打败,尔朱兆就想用晋州刺史的名义召请高祖,共同对付步藩。绍宗规劝他说:“如今天下纷乱,人人怀着非分的企图,这正是有智慧的人使用计谋的大好时机。高晋州才能杰出,气势威猛,胆识谋略超过世人,就好比是一条蛟龙,怎么能借给它云雨呢!”尔朱兆大怒,把绍宗拘禁起来,过了好几天才释放出来。等到高祖在信都起义,尔朱兆才拍着胸脯责备自己,对绍宗说:“假如(当时)听从你的话,今天怎么会到这种地步!”后来,高祖从邺城发兵在晋阳讨伐尔朱兆,尔朱兆自缢而亡。绍宗便带上尔朱荣的妻子儿女和尔朱兆的部属自行归附高祖。高祖仍旧对他们加以礼遇,所有官职爵位一律如故。天平二年,绍宗代理扬州刺史,不久又代理青州刺史。丞相府记室孙搴请绍宗让他的哥哥做州主薄,绍宗没有答应。孙搴就对高祖说绍宗的坏话,说:“慕容绍宗曾登上广固城长叹,对他亲近的人说‘大丈夫难道就没有光复先祖大业的理想吗’。”因此绍宗被召还京师。元象初年,绍宗晋升爵位为公,授任度支尚书。侯景叛变,朝廷任命绍宗节制调度三徐、二兖州诸军事,和大都督高岳等出兵讨伐。这时侯景兵力很强。绍宗与侯景交战,众将领没有愿意冲向前的,绍宗指挥军队快速进攻,众将领跟随,因而大胜,侯景便逃跑了。西魏派遣将军王思政进入并占据颍州,绍宗与太尉高岳、仪同刘丰等人率军围攻他,筑坝堵塞洧水来淹没州城。没过多久,绍宗和刘丰到大坝视察,见北方有尘雾,便进入船内同坐。这时一阵暴风从东北方刮来,远近一片昏暗,船缆

被吹断了,船直接向敌城漂去。绍宗自忖这次免不了一死,便投水而亡,时年四十九岁。绍宗死后,三军将士没有不悲痛叹息的。朝廷追赠他为使持节,赠谥号为景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19分)

张安世字子孺,少以父任为郎。用善书给事尚书,精力于职,休沐①未尝出。上行幸河东,尝亡书三箧,诏问莫能知,唯安世识之,具作其事。后购求得书,以相校无所遗失。上奇其材,擢为尚书令,迁光禄大夫。

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秉政,以安世笃行,光亲重之。久之,天子下诏曰:“右将军光禄勋安世辅政宿卫,肃敬不怠,十有三年,咸以康宁。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其封安世为富平侯。”

魏相上封事曰:“车骑将军安世事孝武皇帝三十余年,忠大将军光薨.后数月,御史大夫

....

信谨厚,勤劳政事,国家重臣也,宜尊其位,以为大将军。”上亦欲用之。安世闻之,惧不

曰:“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继大将军后,唯天子怜哀,以敢当。请闻求见,免冠顿首

..

全老臣之命。”上笑曰:“君言太谦。君而不可,尚谁可者!”安世深辞弗能得。

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勿复与通。有郎功高不调,自言于安,安世应曰:“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何长短而自言乎!”绝不许。已而郎果迁。莫府长史迁,安世问以过失。长史曰:“将军为明主股肱,而士无所进,论者以为讥。”安世曰:“明主在上,贤不肖较然,臣下自修而已,何知士而荐之?”其欲匿名迹远权势如此。

安世自见父子尊显,怀不自安,为子延寿求出补吏,上以为北地太守。安世尊为公侯,食邑万户,然身衣弋绨②,夫人自纺绩,家童七百人,皆有手技作事,内治产业,累织纤微,是以能殖其货,富于大将军光。天子甚尊惮大将军,然内亲安世,心密于光焉。

。天子报曰:“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元康四年春,安世病,上疏归侯,乞骸骨

...

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薄朕忘故,非所望也!愿将军强餐食,近医药,专精神,以辅天年。”安世复强起视事,至秋薨。天子赠印绶,送以轻车介士,谥曰敬侯。

(选自《汉书·张安世传》)

[注]①休沐:休息沐浴,即古代官员的例行休假。②弋绨:黑色粗厚的丝织物。

[多练一点]

阅读文本,完成下列题目。

(1)“用善书给事尚书”中的“用”解释为因为。

(2)“上奇其材”中的“奇”是意动用法,解释为“以……为奇”。

(3)“咸以康宁”中的“咸”可以联系成语“老少咸宜”,解释为都。

(4)从句式上看“夫亲亲任贤,唐虞之道也”是判断句。“亲亲”,第一个“亲”是名词作动词,解释为亲近。

(5)“以为大将军”从句式上看是省略句,省略了“以”的宾语“之”,解释为他(张安世)。

(6)“老臣诚自量不足以居大位”中的“自量”可以联系成语“不自量力”,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为“量自”,解释为认识自己,估量自己。

(7)“其人来谢”中的“谢”解释为道谢。

(8)“绝勿复与通”从句式上看是省略句,省略了“与”的宾语“之”,解释为他(道谢的人)。

(9)“是以能殖其货”中的“是以”是宾语前置,解释为因此。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B.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C.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D.将军年老被病/朕甚闵之/虽不能视事/折冲万里/君先帝大臣/明于治乱/朕所不及/得数问焉/何感而上书归/大将军/富平侯印/

解析:选A句中“焉”是助词,放在句末,据此排除C项;“归大将军富平侯印”的意思是“归还大将军富平侯的官印”,据此排除D项;“虽不能视事”的意思是“即使不能够主持事务”,句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据此排除B项,所以答案为A项。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去世叫“薨”。后世有封爵的大官去世也可以叫“薨”。

B.汉代的国家中枢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称“三公”。其中御史大夫总管行政。

C.“顿首”是古代的一种礼节,即拜跪于地,引头至地,头顿地再举起。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教案

高考文言文阅读专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明确考题形式和设题角度 2、掌握知识体系 3、强化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二、教学内容 1、考题形式:(1)单选题;(2)翻译题 2、设题角度:(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 法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5)筛选文中的信息 (6)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7)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3、知识体系 (1)应该掌握120个文言实词中的一词多义 (2)常见古今异义词 (3)偏义复词 (4)常见通假字 (5)常见实词活用 ①名词用作一般动词

②名词用作状语 ③名词动词形容词用作使动 ④名词形容词用作意动 ⑤形容词用作名词 ⑥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 (6)应该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 (7)常见文言特殊句式 ①判断句 ②被动句 ③倒装句 a主谓倒装b宾语前置c定语后置d状语后置 ④省略句 a省略主语 b省略谓语 c省略宾语 d省略介词 ⑤固定句式 a表陈述语气 b表疑问语气 c表反问语气 d表感叹语气

4、答题方法和答题步骤 (1)理解实词意义的方法 ①联系上下文推断 ②通过语法词性推断 ③根据整句句式推断 ④迁移联想推断 (2)理解虚词意义和用法的方法 ①通过在句中位置来判断 ②根据上下句关系来判断 ③联系具体语境来判断 ④结合课文迁移联想来判断 (3)翻译句子的方法 ①原则:信、达、雅 ②具体操作六字法:留、增、删、补、换、调 ③依据: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前 后语境 (4)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方法 ①通读全文,把握体裁特征: 传记,抓住中心人物和中心事件; 说明文,弄清说明对象和说明中心;

文言文阅读理解检测卷

文言文阅读理解检测卷 高三 2011-01-20 22:26 文言文阅读理解检测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勉学 (北齐)颜之推 自古明王圣帝,犹须勤学,况凡庶乎!此事遍于经史,吾亦不能郑重,聊举近世切要,以启寤汝耳。士大夫子弟,数岁已上,莫不被教,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及至冠婚,体性稍定;因此天机,倍须训诱。有志尚者,遂能磨砺,以就素业;无履立者,自兹堕慢,便为凡人。人生在世,会当有业:农民则计量耕稼,商贾则讨论货贿,工巧则致精器用,伎艺则沉思法术,武夫则惯习弓马,文士则讲议经书。多见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彼,射则不能穿札,笔则才记姓名,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或因家世余绪,得一阶半级。便自为足,全忘修学;及有吉凶大事,议论得失,蒙然张口,如坐云雾;公私宴集,谈古赋诗,塞默低头,欠伸而已。有识旁观,代其入地。何惜数年勤学,长受一生愧辱哉? 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多无学术。至于谚云:“上车不落则著作,体中何如则秘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明经求第,则顾人答策;三九公宴,则假手赋诗。当尔之时,亦快士也。及离乱之后,朝市迁革,铨衡选举,非复曩者之亲;当路秉权,不见昔时之党。求诸身而无所得,施之世而无所用。被褐而丧珠,失皮而露质,兀若枯木,泊若穷流,鹿独戎马之间。转死沟壑之际。当尔之时,诚驽材也。有学艺者,触地而安。自荒乱已来,诸见俘虏。虽百世小人,知读《论语》《孝经》者,尚为人师;虽千载冠冕,不晓书记者,莫不耕田养马。以此观之,安可不自勉耶?若能常保数百卷书,千载终不为小人也。 夫明《六经》之指,涉百家之书,纵不能增益德行,敦厉风俗,犹为一艺,得以自资。父兄不可常依,乡国不可常保,一旦流离,无人庇荫,当自求诸身耳。谚曰:“积财千万,不如簿伎在身。”伎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世人不问愚智,皆欲识人之多,见事之广,而不肯读书,是犹求饱而懒营馔,欲暖而惰裁衣也。夫读书之人自羲农已来宇宙之下凡识几人凡见几事生民之成败好恶固不足论天地所不能藏鬼神所不能隐也。 (节选自《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注]①郑重:这里是“频繁”的意思。②冠:古代男人二十当行加冠之礼,称冠礼,表示已成年。③素业:清素之业,即士族所从事的儒业。④贵游子弟:无官职的王公贵族叫贵游。他们的子弟就叫贵游子弟。这里是泛称贵族子弟。⑤著作:即著作郎,官名,掌编纂国史。⑥长檐车:一种用车幔覆盖整个车身的车子。⑦隐囊:靠枕。⑧快士:优秀人物。⑨鹿独:颠沛流离的样子。⑩羲农:伏羲、神农,均为传说中的古代帝王,与女娲并称三皇。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启寤汝耳寤:同“悟”,使……觉悟 B.自兹堕慢,便为凡人堕:堕落

深圳中考文言实词专项检测

深圳中考文言实词专项检测

作者: 日期: 2

深圳近几年文言实词考点回顾中考题、区模拟题、训练题要 求全部为选出加点字意思最为接近的两项 2001 年( )( ) A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他为革命作出牺牲 B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少壮不努力 C.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他把门关上了 D .吾与汝毕力平险/原形毕露 2002 年( )( ) A .为坛而盟/山盟海誓 B .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C.吴广为都尉/是以众议举宠为督D .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2004 年( )( ) A .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临危不惧 B .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走南闯北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闭门造车 呼 2005 年( )( ) A.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无耻 B.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重行军 C.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强手如云 D. 媵人持汤沃灌/赴汤蹈火 我区近年模拟考试对文言实词 的检测情况回顾 2003年第二次质量检测 3. 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 池非不深也/池鱼思故渊 B. 委而去之/去国怀乡 C. 兵革非不坚利也/可汗大点兵 D. 故曰/既克,公问其故 2004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 )( ) A.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兵临城下 B. 池非不深也/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C. 人恒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D. 春和景明/风景秀丽 2004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 )( ) A. 薄暮冥冥/日薄西山 C.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说完就走 D. 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盗猎活动猖獗 2004年第一次模拟 ( )( ) A. 造饮辄醉/登门造访 B. 对曰:“齐人也,坐盗” /坐山观虎 斗 C. 人皆吊之/吊民伐罪 D. 如履平地/郑人买履 2004年第二次模拟 ( )( ) A. 杂然相许/ 许诺 B. 请说之/ 秦王不说 C. 委而去之/西蜀之去南海 D. 与仓廩府库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 /池非不深也 2005年第一学期期末 ( )( ) A.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白驹过隙 B. 蔚然而深秀者/深恶痛疾 C. 兵革之利/厉兵秣马 D. 夙夜忧叹/夙兴夜寐 2005年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 ( )( ) A. 其两膝相比者/天涯若比邻 B. 楚人怜之/可怜身上衣正单 C.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顺我者昌,逆 我者匸 D.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间不容发 2005第二次模拟 ( )( ) A. 属引凄异/引吭高歌 B. 予观夫巴陵胜状/美不胜收 C. 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无耻 D. 蹴尔而与之/ 一蹴而就 2006年第一学期期末 ()() A. 皆次当行/语无伦次 B. 长跪而谢之曰/杜门谢客 C. 子墨子闻之,起于鲁/揭竿而起 D. 委而去之/扬长而去 第一组 1. ( )( ) A不亦说乎/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B落英缤纷/五彩缤纷 C项为之强/项庄舞剑 D悉以咨之/咨询一下 2. ( )( ) A人不知而不愠/佯装愠怒 文言实词专项训练 D .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奋臂高 B.魏王雅望非常/非常时期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练习及解析 一、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 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 (选自《孟子·告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其一人专心致志________ ②其名为银________ ③及其家穿井________ ④其真无马邪________ (2)与“惟弈秋之为听”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 骈死于槽枥之间 B.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C. 何陋之有 D. 甚矣,汝之不惠 (3)本文结论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________。 (4)把两篇文章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②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答案】(1)其中的;它的;他;难道 (2)C (3)设问 (4)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解析】【分析】⑴解释文言文实词意义包括:重点动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同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①其:代词,其中的;②其:代词,它的;③其:代词,他;④其:表反问语气,难道。 ⑵“惟弈秋之为听” 和“ 何陋之有”都属于宾语前置句式,A、B、D三句都是倒装句,故选C。 ⑶为是其知弗若欤?曰:非然也。句意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一问一答,起到强调作用,属于设问句。 ⑷意,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①虽:虽然。俱:一起。若:比。句意是: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 其:表选择疑问,是…还是… 。句意是: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故答案为:⑴① 其中的;② 它的;③ 他;④ 难道。⑵C;⑶设问; ⑷①另一个人虽然和他一起学习,却比不上他。②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大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文言文检测题

文言文检测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能为也已已通矣,相当于了 B.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坐通座,座位 C.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不通否,不这样 D. 之二虫又何知知通智,智慧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A.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B. 常以身翼蔽沛公 C. 头发上指 D. 有泉侧出 3.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以乱易整,不武易:替代 B. 旦日飨士卒飨:犒劳 C.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除:免除 D. 御六气之辩辩:通变,变化 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察:详审 B. 樊哙从良坐 从:依傍 C. 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如:好像 D. 举酒属客 属:音zh,劝酒 5.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于是废先王之道道:主张,思想,学说 B. 则或咎其欲出者咎:过失、过错 C. 噫吁嚱,危乎高哉危:危险 D.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快速 6.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鸡豚狗彘之畜 畜:音x,畜养 B. 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 C.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爱:喜欢,爱好 D. 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通:普遍 7.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师说》以贻之贻:赠送 B.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患:忧虑,担心 C. 相如因持璧却立 却:退,后退 D.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雅:高雅 B.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谏:劝谏 C. 是无难,别具本间章本: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D.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寻:寻求 9.

中招语文复习 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一)

文言文阅读过关检测卷(一) (满分:54分得分:________) 一、(2019·江苏连云港中考,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节选自《出师表》) 【乙】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宦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有删改) 1.解释下面加点词。(4分) (1)躬.耕于南阳亲身、亲自。 (2)先主器.之器重、看重。 (3)先主遂诣.亮往、到、拜访、访问。 (4)孤不度.德量力衡量、估计、推测、考虑。 2.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先帝没有因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而看轻我),亲自降低身份,三次到茅草屋拜访我。

(2)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但是我的志向还没有罢休(停止),您认为该采取怎样的计策呢? 4.【甲】【乙】两文都写到了“三顾茅庐”这一史实,诸葛亮为何要在“三顾”“三往”后才见刘备?(3分) ①诸葛亮本不想出山,但被刘备的真心诚意感动;②诸葛亮被刘备的礼贤下士、渴求人才(猥自枉屈)打动;③诸葛亮认为已遇到明主,可以出山辅佐刘备,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二、(2019·山东潍坊中考,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元德秀,字紫芝,河南人。少孤,事母孝,举进士,不忍去左右,自负母入京师。既擢第①,母亡,庐.墓侧,食不盐酪,藉无茵席。德秀不及亲在而娶,不肯婚,人以为不可绝嗣,答曰:“兄有子,先人得祀,吾何娶为?”初,兄子襁褓丧亲,无资得乳媪,德秀自乳之,数日湩②流,能食乃.止。 有盗系狱,会.虎为暴,盗请格虎自赎。吏白:“彼诡计,且亡去,无乃为累乎.?”德秀曰:“许之矣,不可负约。即有累,吾当坐,不及馀人。”明日,盗尸虎还,举县嗟叹。 所得俸禄,悉衣食人之.孤遗者。岁饥,日或不爨③,陶然弹琴以.自娱。天宝十三载卒,家惟枕履箪瓢而已。族弟结哭之恸,或曰:“子哭过哀,礼欤?”结曰:“若知礼之过,而不知情之至。大夫生六十年未尝求足,未尝有十亩之地、十岁之僮,未尝完布帛而衣、具五味之餐。吾哀之,以戒荒淫贪佞、绮纨粱肉之徒耳。” (选自《新唐书·列传》,有删节) 【注释】①擢第:科举考试得中。②湩(dòng):乳汁,这里指汤汁。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庐.墓侧庐:搭建庐舍。 (2)会.虎为暴会:适逢,正赶上。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B) A.数日湩流,能食乃.止/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B.无乃为累乎.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鱼我所欲也》) C.悉衣食人之.孤遗者/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送东阳马生序》) D.陶然弹琴以.自娱/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唐雎不辱使命》)

文言实词测试(六)答案版

文言实词测试(六) 71、穷 1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父母也。(困窘,处境困难) 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得志,不显贵,与"达"相对) 3所识穷乏者得我欤(贫困)译文:所认识的贫穷的人感激我? “得”,通“德”,恩惠,这里是感激的意思。 4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穷尽) 5复前行,欲穷其林(寻求到尽头) 6穷巷陋室\穷山恶水(僻、荒) 7公孙衍穷张仪(困窘)译文:公孙衍使张仪窘迫。 8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穷冬,严冬) 9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困窘,处境困难) 10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尽,寻求到尽头) 11穷寇勿追(走投无路的) 72、去 1欲呼张良与俱去(离开) 2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过去的) 3为汉家除残去秽(除去,除掉) 4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距,距离) 5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表示动作的趋向) 6人所畔者,天所去也(丢弃、厌弃、失掉)译文:被臣属所背叛的领导人,就是被“天”所丢弃的人。 7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去) 8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去去:越去越远,往前走了又走)73、劝 1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勉励,奖励)译文:一是君主需要的东西充足,二是百姓的赋税减少,三是鼓励从事农业生产 2时周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劝说) 3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受到鼓励)译文:有功劳的人必定给予奖赏,那么俸禄越优厚人就越受鼓励

4惩恶而劝善(勉励,奖励) 74、却 1相如因持壁却立(退,退回) 2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使---退,击退) 3却之,为不恭(拒绝,推却) 4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去掉、消除) 5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回头) 译文:回头再看看老伴和孩子,哪还有一丝的忧伤? 6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还,再) 译文:什么时候才能够与您在家中西窗下面一起剪烛长谈,且又说起我独居巴山的旅馆中面对夜雨的情景。 7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但是、可是) 译文:渐行渐远,逢人交谈,口音越来越不同。这时又听到一声莺啼,恰似家乡山中鸟鸣,备感亲切,潜但是这时又怨恨莺声不该勾起自己的乡思。 8却坐促弦弦转急。《琵琶行》(退后) 译文:又退后坐下拨弦索,拨得更急 9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回头) 75、如 1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到 ---去,往) 2先生如其指(依照,遵从)译文;先生按照它的指示 3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像,如同) 4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及,比得上) 5如能克谐,天下可定也(如果,假如)译文: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 6其如土石何(如----何,对(把)---怎么办) 7如惠语以让单于(依照,遵从)译文:就用常惠的话来试问单于让,责备,探问 76、若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如,似,像) 2若入前为寿(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也表示复数,你们) 3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如果)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中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含答案) (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选段,完成15—18题。(共11分)3357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负箧曳屣.()(2)主人日再.食() (3)腰.白玉之环()(4)略无慕艳.意()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分) 17.摘录文中具体表现“我”的“口体之奉”的语句。(2分) 18.结合本文的内容,谈谈你对我们现在的读书生活应该持怎样的态度。(2分) (2)阅读文言短文《何充》,回答19—20题。(共4分)3357 王含(晋人)作庐江郡(担任庐江郡的行政长官),贪浊(贪污)狼籍。王敦(王含之弟,时任大将军,总揽军政大权)护其兄,故于众坐称:“家兄在郡定佳,庐江人士咸(都)称之。”时何充为敦主簿(地方行政长官属下掌管文书的官吏)在坐,正色曰:“充即庐江人,所闻异于是。”敦默然。旁人为之反侧(不安),充晏然(坦然),神情自若。 (选自《世说新语》) 19.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旁人为之反侧”的原因。(2分) 20.你最佩服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2分) (3)阅读韩愈《马说》,完成15—17题。(共8分)3826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5.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或短语的意思。(3分) ①食马者 ...()②策.之不以其道() ③才美不外见 ...()④执策.而临之()

六年级文言文阅读检测

小学六年级课外古文阅读练习(二) 【甲】卜妻为袴① 郑县人卜子,使其妻为袴。其妻问曰;“今袴何如?”夫曰:“像吾故袴。”妻因毁新,令如故袴。 【乙】卜妻饮②鳖 郑县人卜子妻之市,买鳖以归。过颍水以为渴也因纵而饮之遂亡其鳖。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袴:同“裤”。②饮(yìn):使……饮。 1. 根据《古代汉语词典》提供的部分义项,为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像吾故袴()①缘故,原因。②旧的,原来的。③故意 (2)郑县人卜子妻之市( ) ①往,到……去。②助词,相当于“的”。③代词,“他、她、它”。 2. 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其妻问曰:“今袴何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请把【乙】文中画线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顺后用三个逗号标明停顿。 过颍水以为渴也因纵而饮之遂亡其鳖 4. 下面成语中,与【甲】文寓意最接近的是( ),与【乙】文寓意最接近的是( )。 A.墨守成规 B.温故知新 C.塞翁失马 D.弄巧成拙 (二)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晚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熟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其犹是也夫! 1.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束断书崩啼未即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 ) (2)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 ) (3)望城二里许.()(4)因.问渡者()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作者借这个故事来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通用版:“文言文阅读”专题过关检测(二)+Word版含答案.doc

“文言文阅读”专题过关检测(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 徐石麒,字宝摩,号虞求,嘉兴人。天启 ..壬戌进士,授工部主事。御史黄尊素坐.忤魏 忠贤,下狱。石麒为.尽力,忠贤怒,诬以赃私,削其籍。崇祯 ..中,起官南京,历十二年,始入为通政司。升刑部侍郎,署部事。时帝以刑威驭.下,法官引律大抵深文[注]。石麒多所平反。寻进尚书,论诛兵部尚书陈新甲。后有熊、姜之狱,卒以执法去位。 江南立国,起右都御史,未至,改吏部尚书。再疏力辞,举郑三俊自代,不允。乃入朝,即奏陈省庶官、慎破格、行久任、重名器、严起废、明保举、交堂廉七事,皆褒纳之。石麒方以进.贤退奸为任,而马士英、阮大铖植党树私,货贿公.行,权倾中外。石麒时以祖宗之法裁之。士英欲得侯封,讽.司礼监韩赞周入言之,请加恩定策,五等延世。石麒奏曰: “世宗以外藩入继,将封辅臣伯爵 ..,而杨廷和、蒋冕谦不受。今国耻未雪诸臣遽列土自荣不愧廷和等耶且俟海内清晏之后议之未晚”士英恶之,凡所上考选,少所称可。 先是,御史刘宗周秉公甄别,拟庄元辰等十三人为科道,士英庇其私人,更易.殆半。御史黄耳鼎、陆朗有物议,石麒以例出.之;朗急贿阉人内侍留用。石麒愤甚,因发朗内通之罪;朗恚诋石麒,石麒遂称疾乞休。无何,耳鼎亦两疏劾石麒,士英助之。石麒益愤,因力请罢斥,卒引疾去.。去后以登极恩,加太子太保。 明年南都亡,石麒移居嘉兴城外,扁舟水宿。及城守将破,至城下呼曰:“吾大臣,不可野死,当与城俱。”复入居城中,朝服自缢死;时闰六月二十七日也。僧真实藏之柜中,逾二旬.始殓,颜色如生。仆祖敏、李升从死。闽中唐王立,谥“忠襄”。 石麒立朝刚方清介 ..,郁郁不得志。中贵田成辈纳赂请属,皆拒不应,且..,值权奸用事 疏劾之。其博闻强识,尤长于国家典制。性乐易爱人,与人言移日不倦。下吏寒士有才者,汲引不遗余力。 (节选自《南疆逸史》,有删改) [注]深文:引用法律过于严苛。 [精读设计]

文言实词过关检测(120)

1.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2.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3.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4.项王曰:“沛公安()在?”? 5.项王亦身被()十余创。 6.将军身被()坚执锐 7.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8.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9.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10.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11.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末,指工商业;残,祸害。)12.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1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4.先帝不以臣卑鄙() 15.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16.左右欲兵()之(《史记·伯夷列传》) 17.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18.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19.君子病无能焉,不病() 20.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2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狱,案件;以,根据。) 22.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23.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 24.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25.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6.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27.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 28.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齐兵乃出。 2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30.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 3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32.洒扫庭除() 33.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34.今虽欲自雕琢,曼辞()以自饰,无益于俗 35.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36.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37.与从()弟俱知名 38.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39.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40.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遍 41.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42.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43.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 44.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45.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46.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7.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也。 48.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49.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50.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详细答案 一、高中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吴起者,卫人也,事鲁君。齐人攻鲁,将而攻齐,大破之。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魏文侯既卒,起事其子武侯。武侯浮西河而下,中流,顾而谓吴起曰:“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起对曰:“昔殷纣之国,左孟门,右太行,常山在其北,大河经其南,修政不德,武王杀之。由此观之,在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武侯曰:“善。”吴起为西河守,甚有声名。魏置相,相田文。吴起不悦,谓田文曰:“请与子论功,可乎?”文曰:“主少国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方是之时,属之于子乎?属之于我乎?”起默然良久,曰:“属之子矣。”文曰:“此乃吾所以居子之上也。”吴起乃自知弗如田文。田文既死,公叔为相,尚魏公主,而害吴起。吴起惧得罪,遂去,即之楚。楚悼王素闻起贤,至则相楚。于是南平百越;北并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故楚之贵戚尽欲害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1)下列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B.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C.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D. 鲁人或曰/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殷纣为商代末代国君,在位期间统治失控,好酒淫乐,暴殓酷刑,是有名的暴君。 B. 武王是周文王之子,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周王朝。 C. 三晋,春秋末韩、赵、燕三家分晋,战国时期的韩、赵、燕三国,史上又称“三晋”。 D. 令尹,春秋战国时期楚国设置的最高官位,辅佐楚国国君,执掌全国的军政大权。(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吴起怜恤士卒,带兵屡建奇功。他本是卫国人,先是率鲁军抗齐得胜,后又率魏军攻陷秦国五城;这些战功都和他善于为将、与士卒同甘共苦密不可分。 B. 吴起劝告魏侯,修德重于据险。魏武侯沿西河而下时,指出江河之固是魏国之宝;吴起

文言文检讨书

篇一:文言文检查 文言文回顾 一、虞世南 (句式) 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江淮大水, ” 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5分)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5分) 二、朱勔 石,高四丈,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既至,赐名“神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微不谨,即被以大不恭罪。及发行,必彻屋抉墙以出。(5分) (2)京始患之,从容言于帝,愿抑其太甚者。帝亦病其扰,乃禁用粮纲船。(5分) 三、薛奎, 为养。 帝尝谓辅臣曰:”奎曰:”历数唐开元、天宝时事 “陛下即位之初,励精万机而简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今幸兵食有余,安用此陈腐以困民哉!(2)大臣数被酒无威仪,非所以重朝廷也。四、杜立德皆爱人事也。 疏上旬日,未下廷议。立德请令满、汉大臣集议,以伸公论,鼓直言之气;并及马士英、阮大铖、宋 “此新授刑部尚书杜立” 以闻。立德言: “自” 三十一年,卒,年八十一,谥文端。三十九年,帝南巡,其子恭俊迎驾三河,上问立德葬所,手 翻译下面两个句子 (1)又佥都御史赵开心素为铨所忌,相继构陷去官,乞矜察。(5分) (2)今变乱甫定,宜与民休息。其除之便。(5分)篇二:课堂检测(文言文)答案 七年级上册课堂检测(二) 一、默写检查(每空5分,共20分) 1、党的十六大召开后,各项改革正好借此契机,我们可用《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这句来形容。 2、《钱塘湖春行》从动物角度描写早春的诗句有: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二、字词解释(每空5分,共50分) 1、项为之强:通“僵”,僵硬 2、徐喷以烟:慢慢地.. 3、人不知而不愠:怨恨、生气、发怒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5、士不可以不弘毅:刚强、勇毅 6、连亘六七里:连绵不断.... 7、见山上人烟市肆:集市 8、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9、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10、暮而果大亡其财:丢失.. 马无故亡而入胡:逃跑. 三、翻译下列句子(每小题15分,共30分)

基础知识过关测试——文言文阅读

基础知识过关测试——文言文阅读 姓名学号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①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②,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于市。帝坐沈香亭子,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白已醉,左右以水靧③面,稍解,援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擿④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骜放不自修,与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酒中八仙人”。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宫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安禄山反,转侧宿松、匡庐间,永王璘辟为府僚佐。璘起兵,逃还彭泽,璘败,当诛。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子仪尝犯法,白为救免。至是子仪请解官以赎,有诏长流夜郎。会赦,还寻阳,坐事下狱。时宋若思将吴兵三千赴河南,道寻阳,释囚辟为参谋,未几辞职。李阳冰为当涂令,白依之。代宗立,以左拾遗召,而白已卒,年六十余。 (《新唐书.李白传》)【注解】①兴圣皇帝:即西凉武昭王李暠,唐玄宗二年追谥。 ②有道:唐时选举科目之一。③靧:(huì)洗脸。④擿:(tì)挑剔,挑拨。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是子天才英特 ..英特:才智超群。 B.帝欲官白,妃辄沮.止.沮止:阻止。 C.安禄山反,转侧 ..宿松、匡庐间转侧:翻来覆去。 D.白浮游 ..四方浮游:漫游。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更客任城”的“客”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B.力士素贵,耻.之。 C.递欲官.白,妃辄沮之。D.白自知不为亲近 ..所容。 3.下列句中的“之”字全指李白的一项是() (1)白之生(2)因以命之(3)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 (4)见郭子仪,奇之(5)力士素贵,耻之 A.(1)(2)(3) B (2)(3) C.(3)(4)(5) D (1)(2)(3)(5) 4.李白傲视权贵、不事权贵的一组是() (1)即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2)为任侠,轻财重施 (3)日沉饮,号“竹溪六逸” (4)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 (5)与知章……为“酒中八仙人” (6)益骜放不自修 (7)著官锦袍坐中,旁若无人(8)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 A.(1)(3)(5) B.(2)(4)(7) C.(4)(6)(8) D.(1)(6)(8)

人物传记文言高频实词检测和答案解析(一)

高考文言文人物传记高频字词检测(一) 1、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诣:到,去。 B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风、化:教育感化。 C劝学。劝:奉劝、规劝。 D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课:征收。 2、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案:巡视,巡行。 B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游:交际,交往。 C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趋:小步走,跑。 D于是劾其诬罔,一一服罪。劾:举报,检举,揭发。 3、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人之不善,按而诛之。(追究,查办) B卫青兵定河西,即按当地山川民情,觅破敌之策。(按照) C倭寇在渤海郡,横甚,民苦之,请案。(查办,审理) D案古今帝王之言,上下相违者甚多。(查考,考察) 4、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白:告诉,禀告。 B令尹子兰闻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进谗言,说坏话。 C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害:伤害。 D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闻: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5、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让:责备,过错。 B不党父兄,不偏富贵。党:偏袒。 C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质:抵押。 D且矫诏纷出。矫:假托,假传。 6、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臣欺大王之罪当诛。当:应当,应该。 B王曰:“何坐”,曰:“坐盗”。坐:犯罪,犯法。 C师退,次于召陵。次:临时驻扎。 D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轻视。 7、下列划线字解释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项王东向坐。B停车坐爱枫林晚。C不肖子坐罪籍没。D坐法当斩。 8、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宰相是纵览政务的朝廷官员,他的权力要大于御史大夫。 B、太尉是军事首脑;郎中是尚书的下属官员;侍郎侍中是宫廷侍卫;左右拾遗是唐代谏官。 C、国子监是中央教育机构;御史主管监察百官,如同现在的纪委;主簿是秘书。 D、在清代,官职由大到小的排列是:巡抚,总督,刺史,知州,太守。 9、中国隋唐以后的官职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高,三省长官之间互相牵制,把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间接加强了皇权。三省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是: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其中“三省”中负责执行国家的重要政令的机构和“六部”中负责军事、军政事务的机构分别是() A、尚书省、兵部 B、门下省、吏部 C、中书省、刑部 D、尚书省、工部 10、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欺诈,玩弄手段) B、韩愈操行坚正,鲠.言无所忌讳。(鲠,直爽,正直) C、贾谊正道直行,有狷介 ..之操。(狷介,正直孤傲,洁身自守) D、项羽自矜.功伐,永不师古。(矜,珍惜,注重) 11、古代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任用官吏的一种制度,它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隋唐到清代的历经了一千三百多年。科举制度中参加县府考试、省级考试、京城考试和皇宫大殿考试及其合格者,分别称为() A、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 B、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殿试——进士 C、会试——贡士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 D、殿试——进士院试——秀才乡试——举人会试——贡士 12、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高帝又特为起大第.,辇驾亲临之。(大臣或贵族的住宅) B、明年,取进士,登第.。(科举考试的等级) C、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首先) D、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用在整数的前面,表示次序)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太学,就是国学,中国古代最高学府,相当于后来的国子监,是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 B、太傅,秦汉前是天子身边重要的辅臣,秦汉以后职能下降,成为专门辅佐太子的老师,也叫“太子太傅”。 C、博士,古代学官名,职责是教授、课试、奉使、议政,如:五经博士,太常博士,太学博士。 D、庠序,都是古代的祭品,夏朝为序,商朝为庠。如: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14、选出下列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公车特征拜郎中。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B连辟公府不就。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文言文阅读训练题50篇含答案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题 文言文阅读解题的四个步骤(供参考): 第一步:快速浏览题目 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有个特点:有的题目选项出示了文中某些关键字词的意思:有的题目则提示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浏览题目,有助于同学们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致意思。所以,接到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首先应该快速浏览文段后的题目。 第二步:仔细分析标题 一般而言,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都会给出标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留意并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因为大部分标题本身就概括了文言文的主要内容。例如,在一次测试中,考了一个“楚人学舟”的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这个主谓结构的标题概括了文段的主要内容,我们看了标题就知道文段的主要内容了。总之,仔细分析文段的标题,可使我们快速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 第三步:结合注释速读全文 课外文言文阅读文段,对于一些难懂的文言字词一般都会给出注释。这些注释有助于同学们准确理解文言文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应提醒学生千万别忽略这些注释,而应结合注释速读全文。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全文的过程中,碰到“拦路虎”,千万别停下来苦苦思索,而应继续阅读。总之,速读全文,不求完全读懂,能明白文章的大致意思就可以了。 第四步:“对症下药”解答问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问题设计有三种类型,即词语解释题、句子翻译题和内容理解题。对于不同的题目则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 (1)词语解释题:这类题目多数是考查文言实词中一词多义的现象,而这些文言实词基本上都是同学们在课内文言文中学习过的。解题时,应先套用我们学习过的文言实词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检验,经检验意思通顺,则为正确答案。 (2)句子翻译题:翻译句子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首先,在草稿上把关键的字词的意思解释出来(直译);然后,将句子的大致意思写出来(意译)。在翻译句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例如:“庆历(年号)四年春,滕子京(人名)谪守巴陵郡(地名)”。可把这个句子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了官,做了巴陵郡的太守②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 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的不聪明也太严重了。 ④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份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3)内容理解题。解决这种类型的题目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准确率较高。

文言文知识检测

文言文知识检测 :班级: 第四单元 一、文言实词 1解释下列词意思 (1) 爱 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③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 ④晋陶渊明独爱菊 (2)道 ①臣之所好者道也 ②行道之人弗受 ③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 ④伐无道,诛暴秦 ⑤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⑥道芷阳间行 (3)过 ①故尝与过宋将军 ②过与不及 ③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 (4)怜 ①可怜身上衣正单 ②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 ③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5)省 ①省兄河南 ②七省好事者 (6)善 ①嘻,善哉!技盍至此乎 ②善刀而藏之 ③素善留侯张良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7)许 ①引之长丈许 ②大铁椎,不知何许人也 ③时人莫之许也 (8)族 ①族庖月更刀,折也 ②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③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④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⑤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9)卒 ①卒买鱼烹食 ②鲁肃闻刘表卒 ③然今卒困于此 ④五万兵难卒合 2.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字 (1)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2)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 (3)吾闻汉购我金.千斤,邑.万户 (4)于是项王乃欲东. 渡乌江 (5)骊山北.构而西.折 (6)辞楼下殿,辇. 来于秦 (7)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8)六王毕,四海一. (9)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 (10)西门豹簪笔磬. 折 (11)十二渠经.绝驰道 (12)苦. 为河伯娶妇 (13)不冠.不袜. (14)吾数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 我 (15)技盖.至此乎 (16)如宝. 装屏风 (17)微雨.,复以小艇游庙中 (18)项王军壁. 垓下 (19)岸上赤而壁.立 (20)砉然向. 然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的古今意义 (1)所见无非..牛者 (2)依乎天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