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中的
略读课文教学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案例
略读课文教学中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以《乌塔》教学设计为例谈一、引言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改革和推进,以往不受大家重视的略读课文也逐渐进入广大教师研究和实践的视野。
但是纵观我们的课堂,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特级教师虞大明老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略读课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两方面:一是“草草了之”——教师认为略读课文教学不重要甚至可有可无,故不作精心预备和准备,导致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和策略匮乏,教学随意性大;二是“精耕细作”——像教学精读课文那般,立足“字、词、句、段、篇”,关注“听、说、读、写、思”,用两课时作为全方位的“精耕细作”。
这是两个极端。
那么,略读课文教学如何才能不走极端呢?我们该如何实现略读课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和目标呢?下面,我结合《乌塔》一课的教学设计,谈谈我的看法。
二、课堂教学片段一:师:同学们,其实课前老师谈到的这句话的原创是这样的。
(出示: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
我从电视上经常看到意大利,但只有亲自来到这里,它的美丽才深深感动了我。
)请大家一起读一读。
你知道这句话是谁说的吗?生(齐):乌塔师:(板书课题)乌塔是谁?又做了些什么事?请你带着这两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不通顺或不懂的地方可以反复读。
(生初读课文)师:同学们,刚才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真美。
请问:乌塔是谁?生:14岁的德国女孩。
师:她做了些什么?生:独自一人游欧洲。
师:谁来把这两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生:14岁的德国女孩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师:(板书——独自游欧洲)你说的就是课文的主要内容。
同学们,刚才我们运用了课题扩展法以“乌塔”作为主人公来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后遇到以人物命题的课文,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概括。
【评析: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中年段的起始训练目标,也是中年级阅读理解、归纳概括能力培养的重点。
我借助课题,向学生提出两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课题扩展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接着通过小结,告诉学生以后遇到以人物命题的课文,都可以尝试运用这种方法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小岛》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岛》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岛》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略读课文。
课文主要讲述的是一位将军在视察自己管辖的无名岛驻军时的所见所闻、所作所为,反映了守岛战士扎根海岛、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
结合本单元语文要素,《小岛》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结合资料了解我国边防守岛部队的生活,感受海防战士爱国情怀。
这节课学习目标的设计也是对第三单元习得的讲故事的方法的巩固和提升。
教学目标:1.认识“瞒、域”等11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哼”。
2.默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能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3.结合资料和关键词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1. 用将军的口吻,讲述自己登上小岛后发生的故事。
2.结合资料和关键词句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守岛夫妻》视频资料。
(教师)2.了解小岛的相关资料。
(学生)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材料导入,明确学习任务1、分享资料,导入新课。
师出示资料: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国拥有岛屿6500多个,其中有人居住的岛屿只有450个,我国岛屿小岛多、大岛少,无人岛多、有人岛少,缺水岛多、有水岛少。
那些无人居住的岛屿地理位置偏远,自然环境恶劣,但这些岛屿中有很多是祖国海防线上重要驻地。
师过渡:今天,老师将带大家走进一座小岛,认识一批守岛战士。
2、直入主题,感受小岛的“小”。
齐读课题并说一说这座岛有多小,它是什么样子的,从文中对小岛描述这些文字中能感受到什么。
3、师过渡,读学习提示,明确学习任务。
4、出示生字,检查预习。
指名读词语,交流不理解词语,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师:我们知道课文讲的是发生在小岛上的一个故事,接下来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梳理本课故事的主要情节。
生汇报,师相机出示板书。
“发现菜地”“分享青菜”“敬礼致敬”。
三、感悟爱国情、深情讲故事。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
浅析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摘要: 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了解把握编者编排略读课文的意图, 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略读课文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了解把握编者编排略读课文的意图, 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 发挥略读课文的独特功能。
那么, 如何进行小学语文的略读课文的教学呢?一、加强对略读课文教学的认识著名特级教师钱正权:略读课文教学应把握好两点:一是把握好课文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 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 是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
二是要把握好方法上的“粗放”, 略读课文只有一课时, 因此决不能求全求深, 抓住一点, 一课一得就可以。
至于抓哪一点, 不妨看“阅读提示”。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略读课的设计应以大板块、大框架的设计为主, 避免精读课的线性设计, 给学生留下整块的自主阅读空间。
同时, 教学应从阅读技能的巩固运用着眼。
阅读活动前, 应让学生明确阅读的目标, 并在阅读活动之后评价一下目标的达成。
阅读活动的设计也要避免精读课的讲析, 应以练习设计为主, 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在自主的言语实践中获得语文能力的提升。
……略读课略的是教师的教, 不能略的是学生的学。
导读是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 教师要吃透导读所包含的教学要求, 尤其要把握其中阅读方法和技能的要求, 并以此作为重点或主线展开阅读。
全国小语会会长崔峦:……“略”的要真略, “精”的要真精。
“课标”对略读有明确的要求, 即“粗知大意”, 怎样才叫“粗知大意”,这需要老师们好好琢磨。
二、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1、留够时间, 课堂自读求足新课标指出:“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从内容上说, 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 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
二是从方法上说, 教师要更加放手, 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 提高阅读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略读课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略读课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关键词] 统编教材;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阅读能力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培养的重点和难点。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对略读课文进行了精心编排,本文对其编排特点进行初步分析,以期为提升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略读课文的教学效果、发挥其应有之义提供参考。
一、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略读课文编排特点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具有重要地位。
在语文教材中编排略读课文并非统编首创,之前“一纲多本”时期使用度最广的人教版实验本业已进行过有益尝试。
但在教学实践中,受制于惯有的教学理念及对课标精神汲取的偏颇,略读课文时常被部分教师“轻描淡写”甚至“打入冷宫”,未展其“应有之华”。
在统编教材中,略读课文从三年级开始出现,基本均等分布于除其首创的“习作单元”外的每个读写单元,其中以长篇课文居多,体裁涵盖了散文、记叙文、说明文、诗歌等,主题思想也涉及从人生哲理到社会发展等各个层面。
下面从数量占比、文体分布、单元分布和长篇课文与否等维度做浅要分析。
相较于以往版本的教材,统编选编的略读课文篇数虽未及最多,但占总课文篇数的比例几乎是最高的。
具体从表1可知,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总计202篇,略读课文共有55篇,总占比为27%。
自三年级上册起,略读课文开始在教材中出现,虽数量不及精读课文,但略读课文占课文总数的比重始终保持在23%以上,“三分天下近其一”,体现了略读课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丰富的文体有利于增加学生语文文体的知识,促进独立阅读能力的形成。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略读课文所涉及的文体类型较为广泛,如此编排,学生在学习时能充分体会到各种文体的不同特点。
此外,从不同文体类型编排的数量占比来看,散文所占比例最高,而神话、议论文和科普文等文体所占比例较小,可见编者在编选文章时更侧重散文类文体,对其他文体的重视程度则相对较低。
在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特殊单元外,各单元精读课文均编排在前,略读课文基本位于精读课文之后的第2、3、4篇。
小学语文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小学语文教材把阅读课文分为三种类型课文。
即: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
这是从语文阅读方法上对课文进行划分的。
一、关于精读课的教学。
“精读课文”是在老师指导下进行阅读理解,让学生体会课文的主要内容,获悉文本传递的信息。
教学策略上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法上落实一个“教”字,侧重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
具体落实到课文中,我们该先思考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再确定“教什么”“怎么教”呢?我们的做法就是找准每篇“精读课文”的“精读点”,以此为抓手,引导学生进行习得阅读方法,养成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
1.整体感知,确定精读点。
初读自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既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是把准文章精读点的重要环节。
学生初读课文扫清“拦路虎”(即生字新词),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后,要引导学生根据《课标》学段、单元及课文的要求和特点来确定精读点,把准精读点,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各种项目一齐上”的局面。
2.重点感悟,突破精读点。
①紧扣关键词,教活一课。
许多精读课文,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语,或者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或者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或者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或者暗示了文章的思路。
教学设计时找准一篇课文的关键词,就可以紧扣这个关键词来重点感悟,教活整篇课文。
如《北京的色彩》可紧扣“壮丽而辉煌”作者从哪些地方写北京壮丽而辉煌的色彩(品析重点句子,梳理观察顺序:首先把我征服的,是北京的树叶。
从机场进入市区--------漫游天坛------登香山---------攀登长城,漫游故宫(建筑),体会思想感情),你的头脑中还浮现出哪些壮丽而辉煌的色彩”来设计;《我的百草园》精读点:结合课后题1、说说百草园带给我哪些快乐?抓精读点:“乐”(不必说-------也不必说--------单说--------)捕鸟的动作理清观察顺序:先概括(不必说------)-也不必说-,后具体(单说--------捕鸟)《歌词两首》中《我的中国心》紧扣“中国心”,哪些诗句体现了作者的“中国心”这些诗句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你能读出作者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吗《将相和》可紧扣“和”来设计。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略读是指对一段文本进行快速浏览,从中获取主要信息的阅读方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略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谈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
一、引导学生了解略读的意义和方法在教学中,应该首先引导学生了解略读的意义,即快速获取主要信息,在有限的时间内理解文章的大意。
同时,要教给学生略读的方法,例如,先去读标题、章节大意和每段首句,借助标点符号和格式来帮助理解文本,等等。
教师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对两个版本的同一篇文章进行对比略读,并将结果分享,来巩固学生的略读技能。
二、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略读的目的是为了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将略读的重点放在中心思想上。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并找出文章的主要观点,例如,“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作者想通过文章告诉我们什么?”等等。
三、启发学生获取文章的重点信息在略读过程中,学生需要快速获取文章的重点信息,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启发学生积极寻找重点信息,并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和归纳。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提取关键词、关键句子等方式来找到文章的重点信息,并将其整理成笔记或思维导图的形式,以便后续的复习和记忆。
四、巧妙设计课堂活动为了增强学生的略读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地设计一些课堂活动,例如,通过给学生一些短文或新闻,让他们在有限时间内快速略读并回答问题,或者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看谁能最快地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等等,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略读能力和兴趣。
五、注重巩固和应用略读技能在教学中,还需要注重巩固和应用学生的略读技能。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布置等方式来巩固学生的略读技能。
例如,让学生根据略读出来的信息,进行文章概括或者其他形式的写作,这样可以让学生将略读技能应用到实际阅读当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它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案例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案例篇一: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案例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案例上传: 刘颖更新时间:2012-5-30 19:44:33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案例[设计依据与教学目标]《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荷花》这篇课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去感受、体验和理解荷花的“形”之美,“神”之美,从而让学生体会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蜻蜓、随风飘动”等词语。
(2) 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 体会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过程与教学策略]一、猜谜激趣,引入新课师:同学们都喜欢猜谜语,现在老师让大家来猜两则谜语,看谁猜得既快又准。
(1) 小小一姑娘,坐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袄,阵阵放清香。
( 荷花 )(2) 泥里一条龙,头顶一个莲,身体一节节,满肚小窟窿。
( 莲藕 )荷花,有“花中仙子”的美称,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目睹一下荷花的风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让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 (1) 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 圈划出生字、新词,凭借拼音多读几遍。
2. 同桌互读课文。
读得好的由同桌加“☆”。
3. 鼓励学生上台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
4. 让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1. 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
(2) 分小组朗读,并选派代表在班上读。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略读课文一般文字比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一、明确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
”课标中对中、高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研究略读,粗知文章大意;研究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略读课文不等同于略读,略读只是一种阅读方式,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
而略读教学是一种教学活动,是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获取信息的同时,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在教材中,为了提示研究内容,点明专题,布置研究任务,在每个单元中设计了单元导语。
教师要善于对单元导语和“连接语”进行解读,透析内容,以确定教学目标。
二、课堂教学1、略读教学做什么略读课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了解“写了什么”,说说“有什么感受”,看看“哪些地方你的印象特别深刻”。
略读课文要做的是以下几点:1)、把握大意。
初读课文后,先抽生说说文章大意,也可以让学生写一写文章的主要内容,写好后同桌或小组交流交流。
2)、交流感受。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连接语中的内容,把握主要倾向,多角度地感受文章内容。
3)、重点赏读。
可以选一个或几个角度,也可以选一个或几个点,提一些能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让学生品读,让学生印象深刻,久不能忘。
2、略读课文教学不做什么1)、生字认识就行,词义大致理解即可。
2)、以默读为主,一般不需要进行有感情朗读的指导。
3)、一般不做仿写的练。
首先,了解相声的基本特点和受众群体;其次,理解课文中讲述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最后,思考课文对自己的启发和感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快速抓住略读课文的重点,达到快速有效训练阅读的目的。
二、多种形式,灵活教学略读课文教学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如朗读、分组讨论、写作、游戏等,灵活多样,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阅读训练。
应如何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
应如何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除精读课文外,小学语文教材的另一重要类型课文就是略读课文。
略读课文的编排,体现了阅读教学“导→扶→放”的思想,是独立阅读能力训练的有意安排。
略读课文一般内容浅近,篇幅短小,阅读理解的程度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学生自学。
(1)略读课文的教学程序。
略读课文的一般教学有三个步骤:①区分要求,建立目标。
目标的建立要与精读课文相区别,简约,难易适度,学生学习起来轻松。
②自主阅读,迁移能力。
这一过程要组织学生通过自学、互学完成阅读任务,迁移精读课文时课堂获得的学习方法和能力。
③检测效果,评价学习。
由于略读课文教学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因此检测学习效果是必要的环节,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的内容、步骤、方法,必要时加以引导和补充。
(2)略读课文的变序结构。
略读课文教学同样有各种变序教学结构,如直奔中心法、举一反三法、溯本求源法等,此处不再赘述。
(3)略读课文的阅读方法。
略读课文教学也要用到精读课文的方法,如朗读、默读、背诵等,但从略读课文的特殊性来看,常用的阅读方法是略读、浏览。
现简要介绍如下:①略读,就是粗略地读。
从适应角度讲,略读比精读更有实用价值。
对内容浅显或暂时不便要求太高的阅读,如低年级童谣、儿歌、古诗,建议略读,高年级阅读量大大增加,需要通过略读去达成目标,建议略读。
略读的基本要求是“粗知”,如诵读古诗、儿歌、童谣,只要求“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阅读理解叙事性作品、说明性作品,只要求“复述作品的大意”,“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就可以了。
②浏览,就是快速捕捉信息地阅读。
从获取信息的角度讲,浏览的要领是“快速扫视”、“泛中萃取”、“提要钩玄”。
就是说,一要快速阅读,讲求速度,第三学段目标曾经要求阅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二要大容量阅读,就像蜜蜂采蜜一样,从大量的阅读材料中获得有用的信息。
三是在阅读中善于捕捉信息,善于归类,综合,提炼信息。
如果浏览过的内容需要进一步阅读,则又要运用前面提到的各种方法阅读,类似精读课文的过程与方法。
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六》略读课文 教案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交流平台版块是通过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日积月累部分学习李白的古诗《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ABB式词语有:黑沉沉、亮晶晶、亮闪闪、香喷喷、金灿灿静悄悄、黑压压、胖乎乎、水汪汪、笑哈哈喜洋洋、沉甸甸、气冲冲、白茫茫、孤零零眼睁睁、黑乎乎、慢吞吞、绿油油、笑眯眯齐刷刷、笑盈盈、白皑皑、绿葱葱、黑洞洞暖烘烘、绿茵茵、乱蓬蓬、火辣辣、兴冲冲红扑扑、乱哄哄、热腾腾、明晃晃、黑糊糊李白的写景诗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山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精彩片段用四步法学习古诗(一)交代学习方法1.今天我要交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四步法。
2.什么是“四步法”呢?一是熟读古诗;二是理解诗意;三是想象意境;四是练习背诵。
(二)学生按照“四步法”开始学习诗句1.老师指名读古诗,检查发音①强调字音:帝(dì) 辞(cí) 陵(línɡ) 还(huán) 猿(yuán) 啼(tí)2.同桌互相读古诗,相互纠正读音。
3.小组交流,互相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4.老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学们自学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三)教师点拨1.指名读,读出节奏。
2.教师范读,学生听画节奏。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学生练读。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理念和方法。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摘要:小学语文略读课文作为教材内容的组成部分,有着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
可是有些老师对于如何教学略读课文认识不足或研究不深,导致略读的教学目标偏离或未达成。
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观察同类课堂等方法,阐述了略读课文要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为出发点开展教学内容的研究,论证了略读课文教学要抓住重点取舍有度,广泛阅读补充链接,群文串联互相比照的具体做法,得出了略读课文既要做到精炼教学,又要体现学习迁移运用的观点。
关键词:略读课文;教学内容;分析研究无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还是统编教材,都有略读课文的编排。
人教版是每个单元都有略读课文,统编则稍微少一些,一般都安排在精读课文之后。
这样编排的意图很明显,就是在教师指导和学生阅读实践后,让学生运用已学的阅读方法进行运用。
笔者就略读课文的教学内容和策略上做一些分析和实践。
一、略读课文遇到的几个误区许多一线教师虽然清楚略读课文教学不同于精读课文,但往往把握不到“略”的度,找不到“略”的路,故出现不少困惑和问题。
主要有以下三种误区:1.将略读课文精细化。
“略读”是相对于“精读”而言的。
这两种阅读方法都是阅读的重要方法,都是广泛运用于日常学习生活之中。
精读是需要读者逐字逐句阅读,要慢慢品味,要圈划标注,做到精耕细作。
2.略读课文忽略化。
有些教师认为略读课文就是粗略地教学或让学生自悟为主,体现了“生本”的理念。
其实这是误解了略读课文的意义。
略读课文不是教师完全退出了课堂的“主导”地位,不是放任自流,不是不顾不问。
这里有一个方法迁移运用的问题。
教材编排中,往往是精读课文在前,略读课文在后。
学生在精读课文学习方法的领悟中,随即把它通过略读课文来运用实践,以达到更好掌握阅读的方法。
3.略读课文随意化。
正因为有的教师对略读课文认识不足或不甚重视研究,才会对此类课文教学比较随意化。
这些教师往往是跟着自己的兴致来,或是随着学生的兴趣来。
有的教师将略读课文安排成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随意地将班级分成若干个小组,也不作学习任务单的提升,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自主学习,美名其为“小组探究式学习”。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教学设计一等奖1、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说明小学语文课文《珍珠鸟》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组教材的一篇略读课文。
冯骥才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珍珠鸟在“我”的细心照料、诚心呵护下由害怕人到亲近人的变化过程。
告诉我们:信赖,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目标1.了解珍珠鸟的样子和特点,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继续练习用比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读中感悟,读中学写。
3.体会与珍珠鸟之间亲近、温馨的情感。
领悟人与动物是完全能和谐相处的。
教学重点认识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安排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及珍珠鸟的基本情况。
教学过程:课前:送给同学们一首歌──《我是一只小小鸟》。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同学们,听了《我是一只小小鸟》这首歌,你想说些什么吗?(小鸟太可怜了,我们应该保护它们,保护环境,保护地球……)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另一种鸟。
1.出示图片,揭示课题:珍珠鸟。
2.交流查阅的有关珍珠鸟的资料。
3.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培养观察、想象能力)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默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2.通过读课文,谈谈你读懂了什么?三、精读理解,合作探究1.理解描写小珍珠鸟外形的句子,体会小鸟的乖巧、可爱。
2.找出文中描写“我”照料与呵护珍珠鸟及珍珠鸟在“我”的照料与呵护下发生变化的句子,并体会。
(1)小组讨论。
(2)全班交流体会。
(利用幻灯片中的图示理解小珍珠鸟对“我”感情的变化过程)。
(3)分角色读并表演“我”的举动及小珍珠鸟的反应。
四、品读感悟,拓展延伸1.读悟小珍珠鸟扒在“我”的.肩头睡着的句子。
2.读中学写小珍珠鸟幸福甜美的梦,感受小鸟对“我”的亲近、信赖。
3.反复诵读,体会重点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小学四年级语文略读课文“略”法把握与选择教学
研修主题背景原因选入人教版四年级的略读课文精彩之处颇多,虽然单元整组是根据主题编排,但是名家之作在用词、构段、修辞、成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
所以,语用点的选择必须根据文本的特色,才能最大水准地发现作者使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引申、借鉴到学生的阅读及写作中。
本次活动选择略读课文的教学作为切入点实行研讨,略读课文“略”法如何把握与选择教学,如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活动目标1、明确小学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真谛。
所谓有效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使用科学的教学策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而落实到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是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最正确发展空间,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都能得到培养。
2、明确有效的课是一堂能表达语文价值的课。
只有把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有效的人文教育真正结合起来,才能使语文课堂重焕生机。
一节课中,学生该记住的东西就要让他记住,会认的字,会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功感。
不要把这些任务留到课外,使语文教学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来。
力求把课外的时间用在广泛阅读课外书上,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升语文水平。
3、明确一堂有效的语文课,归根到底是在追求语文教学的效率、效益和效能上,在具体的标准及其评价体系上,应该是开放的、多元的,绝不能用一把尺子、一种刻度来衡量,只有形成更多的共识,才能更有利于新一轮语文课改的推动。
活动步骤1、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卡罗纳》课例(40分钟)展示老师的课堂教学,为老师们选择一个较为典型的有效性学习的课例,搭建一个交流、研讨的平台,引发老师们对于有效性教学的深层次思考。
)2、语文组教师根据看点提示评课。
(40分钟)(根据已提供的研究课例,全校语文教师就“略读课文‘略’法把握与选择教学”展开专题性大讨论,使老师们在交流沟通中互补经验,共享资源,在思维的碰撞中发现缺乏,带动发展。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侧重点的选择-精选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侧重点的选择教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前者关乎内容,后者关乎形式。
教学内容决定教学形式,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
“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关乎教学内容,先要关注“教什么”。
从“教什么”的视角来看,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首先体现在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上。
低水平的教师,只会照本宣科,看到什么就教给学生什么;高水平的教师,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在教教材中显性知识的同时,能挖掘出其背后的隐性知识,教一些别人教不出来的内容,那么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什么呢?叶圣陶先生有过精辟的阐述:“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叶老的话明确地点出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精读是略读的基础,略读是精读的补充和延伸,它们都是阅读的方法和要求,虽然各自所发挥的作用不同,但就教学而言一样重要。
对于这类课文的教材处理,即“教什么”,经过多年观察发现,有的老师上得过详细,费时不讨好。
有的老师教学内容处理得过于简单,过分挖掘和延伸拓展。
其实对于略读课文的教材处理,可以从学段特点、单元训练重点等方面出发,从生字教学、内容取舍、学法教学的角度设计。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下面通过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下的略读课文《牧场之国》、五下的略读课文《刷子李》的教学实践,来谈几点体会。
一紧扣文前提示,凸显教学重点根据教材编写的要求,略读课文安排的课时为一课时,这是有依据的,可以让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快速找准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明确“教什么”,从而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小循环的教学整体,更好地发挥阅读训练、迁移能力和陶冶情趣的功能。
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在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提示语,这段提示语有两大作用:一是帮助教师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二是教师可以通过提示语推测出精读课文教学重点的重要依据,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更趋一致,联系更加紧密。
小学语文五上《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二)》教学设计【设计理念】《牛郎织女(二)》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
在整个单元的创造性复述指导中,最具有创意的莫过于这篇课文导语提出的为文章绘制连环画,为连环画配文字的要求。
这样教学以连环画为载体,实现单元学习的目标。
连环画是用图画来讲故事的一种形式。
原先的故事是连续性文本,如今的复述要先构思成连环画,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这是一种很创意的方式。
在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懂、读熟、读透课文,要用快速阅读的方式把书读薄,这样才能把故事浓缩为几幅图。
从这个角度看,连环画还具有倒逼回读的作用。
同时,本单元的体裁是民间故事,而民间故事就是口耳相传的一种口头文学。
这样的文本最适合引导学生讲故事,让学生将文本语言转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
这也和“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这一语文要素紧紧相连,让学生运用新的形式进行复述,体验创造性复述的乐趣。
【教学时间】40分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默读导读内容——明目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继续去学习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二)》(板书:牛郎织女)请大家齐读课题。
(学生齐读课题)师:这是一篇略读课文。
默读导语部分,动笔画一画。
导语给我们提出了哪些学习目标?(学生快速默读,知道学习课文的目标:一是了解牛郎织女故事的结局,二是绘制连环画并给图画配上文字)师:下面,我们就用上上个单元学习的快速阅读的方法,读一读文章。
【设计意图叶圣陶先生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又是单元的末篇课文。
从选文的类型来看,这篇文章属于“用件”。
“用”带有检测所学、迁移运用的意思。
本课学习的目标,应该让学生在默读实践中明确。
】二、快速阅读,检测速读效果——知结局(一)复习旧知师:请大家先完成第一项任务——尽可能快地默读课文,时间3分钟(闹钟上弦)。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选读课文小珊迪教学设计
小珊迪一.概述:教材分析《小珊迪》是四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发生在爱丁堡的故事: 卖火柴的小男孩一小珊迪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为了归还找来的零钱,不幸被马车撞断双腿,但他仍然吩咐他的弟弟到旅馆给“我”还钱,临时前挂念的仍然是他弟弟今后的生活。
“我”被感动了,答应小珊迪永远照顾他的弟弟。
小珊迪怀着感激悲惨离世。
全文语言平实,却闪现着作者对小珊迪的无比同情和深深的敬意。
小珊迪这个人物形象身上的诚实和善良是没遮没拦的,一眼便识的,这是作品带给我们的第一层面的“人性美”的唤醒。
那么,本文的人文价值是否仅仅在于塑造一个“美”的形象,在经历其毁灭的过程中唤起同情心?或者赋予时代的烙印,感受珊迪的悲惨,感悟现在生活的美好?是否在于崇尚诚实善良的人性美,甚至可以不惜生命?其实往深层透视,“经典悲剧”都有一个内质的核心:围绕“生存、理想与人性”深切关注人的生存状态,这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时代发展到了现今,它应该赋于我们更多的现实思索。
实际上,对小珊迪来讲,诚实与善良不是比生命更重要,而是自觉地成为了生命的一部分,他对诚实与善良的自觉恪守,就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就是对生命的热爱。
珊迪虽然命运悲惨,但是他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胡作非为,更没有自暴自弃。
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他只想着靠自己的劳动一卖火柴来养活自己和弟弟,能活下去!这种在逆境绝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生命本色一对苦难的隐忍,对诚实善良的恪守,正是作品的灵魂所在,也正是能够有效激活我们生命中的那些高贵细胞的信息源二。
教学目标:通过研读,感受小珊迪的悲惨生活,激发同情之心;通过朗读,感悟小珊迪的诚实善良,触动感动之情。
教学难点读中理解、感悟珊迪对苦难的隐忍,对诚实善良的坚守。
三。
学情分析:这类故事情节性较强的课文,学生感兴趣,能够读懂,并能借助工具书运用以往学过的方法理解课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
但《小珊迪》这个故事发生在100多年前的英国。
对于学生来说距离很远,况且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庭很幸福。
部编本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
部编本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研究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和进步,小学语文略读课文的教学方法虽有一些改进,但整体效果仍不容乐观,依旧存在许多问题。
部分教师对语文教材中的课文类型不作区别划分,甚至并未有课文类型这一意识,对略读课文的教学研究甚少。
因此,小学语文教师了解略读课文,探索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在当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策略引言略读课文作为部编教材中的重要内容,需要教师认清其在教材编排中的地位和价值取向,同时结合课文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合理设计教学方法,增强整体教学意识,从而实现略读课文应有的教育价值。
1略读课文有效拓展的作用第一,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通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与实践,让我明白了“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也清楚了略读课文承载的运用方法的功能。
通过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也大大激发了阅读兴趣。
第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略读课文的教学中,通过课文的有效拓展,重点指向了有创意的语用练习,鼓励学生展开想象。
根据文前安排的“学习提示”,提出要求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运用课文的语言和句式表达,也迁移运用从精读课文学到的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通过略读课文的有效拓展,从而指向“粗知文章大意”的教学目标。
在练习活动中渗透方法,培养学生的方法意识,让学生举一反三地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和表达实践,有效地提高自主阅读能力。
第四,培养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老师让学生在学习略读课文时,通过有效拓展,从阅读链接中,勾画喜欢的句子,品读好词、妙句,并在小组合作中交流,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和语言表达的特点,再用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小组展示。
这些做法,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还可以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
2结合教学实际,总结存在问题2.1教师没有给予足够重视很多教师对于教材中的略读课文重视程度不够,认为既然是略读课文,只要引导学生略作了解就可以了,学生主要的精力应该用在对精读课文的学习上。
略读课文中的"教"与"不教"
画师考徒弟 的办法是 : 画师让
故事的结果 : 最后 画的画受到了画师的
课时 内引导学生迅速抓住课文重点 , 完成教学任务 , 当然少不 了
课前 的精心准备 。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应 当简约而不简单。
( ) 一 教学 目标要简约
师: 哪位同学能根据这个答案来说说这篇课 文的主要 内容。
练习” 。如何检验每堂课 的教学效果 , 无非是通过各 种形式 的信 息
怎样把握好略读课文 中的“ ” 不教” 笔者认为应该“ 教 与“ 呢? 略 反馈 。听、 、 、 说 读 写都是检验学生是否掌握知识的方式 , 么教 师 那
中取精 ” 。上课 前精 心设计一堂看似简略的教案 , 上课 中引导学生 在设计这些 习题 的时候一定要做 到简单但精练 。 如在课文《 想别人 的教学设计 中 , 我在检验学 生是否解决 “ 课文讲 了一 件 自主完成教学任务 , 上课后设计梯度训练题来达到教学 目标 。 下面 没想到的》
找一 条捷径直通 目标 , 以直截 了当 , 可 可以环环相扣 , 但若纷繁复 不同角度看 问题 。 两篇课文都意在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 , 所以在 教 想别 人没想到 的》 这篇课文时 , 我让学生 品读 文中 的最后一段 杂、 环节众 多 , 免不了细碎无用 。所 以教学设计 中的教学步骤应尽 学《
师: 请同学们默读导语 , 画出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生汇报总结 :
1 . 课文讲 了一件什么事?
2/ 徒弟的画为什么能得到画师 的称赞? _、 j 3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 想别人没想到的》 是一个蕴涵着大道理 的小故事 。 理清故事 “ 脉络 , 从故事 中体会道理 ” 是这个单元 的总体 目标 , 因此 , 在教学这
谈三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
谈三年级略读课文的教学策略摘要:略读课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略读课文的起步教学呢?如何能在教学的过程中使得学生有阅读能力的提升呢?针对这些问题通过对略读课文的文本解读,探索出几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得略读课文的教学能更加有的放矢。
关键词:略读课文;课堂教学;阅读能力很多时候有些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的时候不知道该如何指导,更不知道该指导什么。
其实,教师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以及学生在预习单交流之后出现的难点问题进行一个预设,以此来设计本节课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
笔者就以三年级的略读课文为例来介绍几种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可以用的方法。
一、朗读训练法对于一些语句优美、文章结构整齐的略读课文,可以把本课的重点定为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优美的句段,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体会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如,《槐乡的孩子》《听听,秋的声音》《珍珠泉》等文就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用如下流程来进行训练:①找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自由练习朗读。
②同桌交流自己所找的句子,说说自己喜欢的原因。
③全班交流展示,比比谁能将句子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
二、表演再现法有精彩对话的课文适用于这种方法。
如,《我不能失信》《找骆驼》《狮子和鹿》《好汉查理》等文。
对此类课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练习朗读,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角色跟同桌练习,最后全班交流展示,比比谁的语言最符合人物性格,谁的表情和动作最到位,谁演得最精彩。
三、图文结合法“图文结合”就是对照图画来读懂课文内容。
如,《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一文中的三页插图正是帮助学生进行直观感受最好的方法。
四、比较异同法将两篇或者两篇以上,文体相同或作者相同或表达情感相似的文章放在一起比较其异同,也是学习课外阅读的一个很好的方法。
如,教学《狮子和鹿》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将《陶罐和铁罐》一文放到一起比较说说共同之处。
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陶罐和铁罐》,说说课文说明了什么道理,再想一想本课讲了什么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设计中的“精”处理
略读课文是现行人教版实验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略读课文时,如果以精读课文的要求来开展教学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必要的;如果放任学生去自主阅读,教师不但忽视了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更把略读课文的教学当成了对课文的泛读,毫无教学效果可言。
那么,如何有效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呢?
一、依托提示语,凸显教学重点
受教学时间的影响,略读课文的课时大多是一课时。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快速准确地抓住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使略读课文和精读课文形成一个教学整体,产生教学合力,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和陶冶情操的功能。
人教版实验教材的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一段承上启下的提示语。
例如,《七月的天山》前有这样一段话:
江南的山水、溶洞真是奇妙无比,引人入胜。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这段提示语生动活泼,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延续了本组课文的主题,同时还明确提出了阅读要求。
但是,提示语中的阅读要求通常是隐性的,需要教师去挖掘。
上面这段提示语,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提炼。
1.阅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描写了哪些景物,它们有什么特点。
这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了解作者写了天山的哪些景物,以及景物的特点,同时在这个感知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天山的美景,抒发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2.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把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摘抄下来。
这句话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品味作者的优美语言,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积累文中丰富的语言。
像这样依托提示语,我们就可以迅速、准确地把握略读课文的教学重点,从而合理地设计教学,有效地开展略读课文的教学。
二、结合精读课文,注重内外迁移
由于略读课文是精读课文的延伸,所以教学略读课文时,教师不但要注重学法上的迁移、运用、巩固、总结,同时要注重人文内涵的迁移延伸,做到瞻前顾后、内外融合。
《七月的天山》之前有两篇精读课文,分别是《桂林山水》和《记金华的双龙洞》。
这两篇课文都是写景的佳作,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有比喻、排比等,其中排比是这一组课文重点要求学生了解的表达方法。
针对这一点,我们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去充分品读——
师:读了课文,我想天山的雪水、葱郁的原始森林、五彩缤纷的野花一定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你们觉得作者哪些句子写得特别美,给你的印象最深?先把它们画出来,读一读,然后再想想作者是怎样写的。
生:“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我觉得这一句写得真美,作者把蓝天、雪峰、云彩描绘成了一幅优美的画。
生:“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读着这句话,我感受到作者的比喻真是生动形象,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和千万朵盛开的白莲,那景象既壮观又美丽。
…………
通过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朗读,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了巩固、积累和提高。
走遍祖国的千山万水,抒发对壮丽山河的热爱是本组课文的人文内涵。
《桂林山水》中,作者用“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诗句赞美桂林的山水美如画,《七月的天山》结尾处,作者巧妙地用反问句赞美七月的天山美景胜似春光。
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对比体会,也可以引导学生仿照作者用不同的方法赞美家乡的风景名胜或自己曾经领略过的风景。
这样既能对主题进行总结和提升,又能沟通课内和课外,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三、立足文本特点,点亮思维火花
叶圣陶说:“精读文章,只能把它认作例子与出发点,既熟习了例子,又定了出发点,就得推广开来,阅读略读书籍。
”《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略读课文的教学在内容理解上要求低于精读课文的教学,方法上要更加放手。
可见,略读课文应该是学生进行自主阅读的舞台,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应该体现教师是如何引导学生把从精读课文中习得的学习方法付诸实践运用的。
《七月的天山》是一篇写景文章,这类文章作者最常用的写作顺序就是移步换景。
这种方法也是本单元要求学生掌握的。
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了两个有梯度的问题,让学生自读自悟。
师:同学们,课文先后写了天山的水、树、花,展示了天山优美的自然风光。
你们觉得这三处景物能不能调换先后顺序来写?为什么?
(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移步换景时的连接语。
)
师:找出课文中提示不能调换顺序的句子。
你们有什么发现?
(引导学生了解连接语一般都放在一段话的前面,而且有变化。
)
当然,一篇好的文本的语言和思维训练点肯定不只一处。
设计时,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也不能特立独行。
品味作者的语言时,我们要恰当地设计,点亮学生思维的火花,以开放的形式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讲得十分深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
我想,略读教学的课堂更应该是学生积极思考的天地。
以上三点是我教学实践后的粗浅所得。
叶圣陶曾说:“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
”我们应该把“略读”提升到一个应有的高度,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设计进行“精”处理,不能一略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