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蛋白多肽类药物.pptx

合集下载

蛋白多肽类药物

蛋白多肽类药物
蛋白多肽类药物
作用与用途
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由肾脏分泌,也可由巨 噬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具有刺激活体内增生 红细胞的功能。
蛋白多肽类药物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 1962年从中提取出一种多肽能直接刺激表皮的生
长和角化,故命名为表皮生长因子。 hEGF分子量为6.2KD,等电点 pH4.5 。
蛋白多肽类药物
NK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毒T淋 巴细胞
蛋白多肽类药物
抑制性T淋 巴细胞
作用特点
绝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15~30kDa)的蛋 白或糖蛋白。
高效能作用。 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
挥作用。 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也
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蛋白多肽类药物
白介素(IL1~15)
红细胞生成素(EPO)
干扰素(IFN-α, IFN-β, IFN-γ, IFN-ζ, IFN-ω) 集落刺激因子(G-CSF,MCSF,GM-CSF)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TNF-β)
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NT-4/5)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
成纤维生长因子(FGF)
作用特点
多重调节作用(多效性/重叠性)。 主要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
有关,还具有其他调节功能。 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组成细胞间信号分
子系统。
蛋白多肽类药物
白介素(IL)最初是指 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 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后来 发现白细胞介素可由其他细 胞产生,也可作用于其他细 胞。
蛋白多肽类药物
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个蛋白质家族,由十余 种结构有较大同源性、分子量多为8~10kDa的蛋 白组成。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ppt课件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ppt课件

13
精选课件PPT
重组酶
1993年 第一个重组酶Pulmozyme(Genetech)上市
14
精选课件PPT
外源重组蛋白
重组水蛭素(hirudin)
1986年 水蛭素的cDNA被克隆出来,获得了建立在多种载体上的重
组水蛭素,包括在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及真核细胞等的成功 表达。
1998年 重组水蛭素药物在德国正式上市
2)与以往的小分子药物相比,蛋白质药物具有高活性、特异性强、低毒性、 生物功能明确、有利于临床应用的特点。由于其成本低、成功率高、安全可 靠,已成为医药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美国Likky公司首先将重组 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第一个重组蛋白质药物的诞生。
5
精选课件PPT
基因工程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
有5个同类产品,其中2个(组)为"重磅炸弹",一是Pegasys(Roche ,PEG化的重组人α干扰素-2a),另一组是Schering Plough的PEGIntron A/Intron A
10
精选课件PPT
人血浆蛋白因子
▪重组人凝血因子Ø ▪重组人凝血因子× ▪重组人凝血因子Ù ▪组织血浆酶原激活物tPA ▪C反应蛋白 ▪重组人抗凝血酶
人细胞因子
▪ 20世纪80年代 研究者克隆了人干扰素基因,实现了基因工程
rhuIFN的大规模生产。
▪ 到了20世纪90年代 以提高rhuIFN的生物利用度和药代动力学
为主要开发方向,进行了干扰素聚乙二醇(PEG)修饰,研制了长效 干扰素,减少了给药次数,提高了疗效。
▪ 1986年 第一个重组人α干扰素Roferon(Huffman-La Roche)上市,现
3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传递的研究进展幻灯片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传递的研究进展幻灯片

• Insulin (diabetes) 胰岛素 ( 糖尿病 51 amino acid )
• Interferon b 干扰素b (relapsing MS, ) 多发性硬化症
• Interferon g 干扰素g (granulomatous, ) 肉芽瘤
• TPA (heart attack, ) 组织多肽抗原 Activase
( 阻 断 复 制)
Why is a Gene Carrier Essential for Gene Delivery ?
FDA 已 批 准 > 417 个 protein / peptide 药 物 / 疫 苗
干扰素 Interferon 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2 生长因子 KGF 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凝血因子 BeneFIX 重组胰岛素 Humulin 重组人生长激素 rhFSH 单克隆抗体 Zenapax 多克隆抗体 Thymoglobulin
What is Gene Delivery ?
什 么是 基 因 传 递 ?
To liver DNA plasmid 传 递 质 粒 into cells to arise therapeutic effects
such as induction 诱 导 enhancement 促 进 (抗 体 的 生 成) or blocking of protein expression 阻 碍 蛋 白 质 基 因 表 达
• Recombinant therapeutic proteins 重组治疗蛋白质 (herceptin , 单克隆抗体 humulin , 重组胰岛素 alferon , 干扰素 etc.)
Vaccines 疫苗
• Diptheria 白喉杆菌

蛋白多肽类药物 PPT

蛋白多肽类药物 PPT

(三)其他器官组织对蛋白多肽的代谢

由于蛋白水解酶的普遍存在性,蛋白多肽药物在体内的 代谢部位极其广泛。
• 在肝、肾和肠道以外的组织也都存在各种水解蛋白多肽的 酶,即使在一般认为蛋白水解酶活性较低的皮肤,也发现 降解肽类的酶屏障,皮肤中的酶代谢活性主要在表皮,在 培育的小鼠角质细胞和小鼠表皮的匀浆中测得了氨基肽酶 的亚细胞分布。
• 近年许多重组细胞因子被研制,它们多数在血循环中不稳 定或引起不良反应,但EPO的临床治疗获得较大成功, 一方面由于EPO指向于特定的成红细胞,另一方面则由 于其体内较稳定。这种稳定性主要取决于分子中高比例的 糖类的存在,从而逃脱肝细胞的摄取。
(一)肝脏对蛋白多肽类药物的代谢
• ● 肝脏对链长小于8个氨基酸的小肽具有高度的摄取 • ● 这种摄取呈现结构特异性 • ● 被摄取的多肽可以完整形式或代谢物形式排入胆汁中 • • • • • • 肝脏对多肽的摄取机制涉及以下两个过程: ● 被动转运 : 疏水性肽类 ● 主动转运过程 : 低疏水性肽类; ▲ 内吞 ▲ 载体介导 多数水溶性的不能通过特异机制清除的肽类被认为是通过内吞作用进 入肝细胞。 • ● 受体介导的内吞继以溶酶体的分解作用适用于解释多种药物的肝 脏代谢 • 机制 • 这些药物有神经生长因子,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催乳素、促甲状腺释 放激素、TGF、上皮生长因子等。
● 酶屏障 胃肠道存在大量的酶,如胰丝氨酸蛋白酶中的胰蛋白 酶、胰凝乳蛋白酶及弹性蛋白酶以及胃液中的胃蛋白酶都 对蛋白分子产生消化降解作用。 多数蛋白多肽类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很差,通常仅为 2~3%,从而绝大多数这类药物不能采用口服途径给药。 仅极少数肽类可供口服给药,如环孢素,由于其独特 的分子结构(环状十一肽)使其成为高度脂溶性并对酶相 对稳定,通常制成油溶液供口服用,即使如此,其口服生 物利用度亦差,且高度可变(从2%至92%),多种生理 因素可影响其胃肠吸收。 已知,肽类化合物中二肽和三肽尚可借助于主动机制 通过肠黏膜吸收,但这种转运方式显示有明显的立体选 择性,含D-型氨基酸的肽类通常吸收差,如氨基末端的 氮原子或肽键甲基化或羧基末端转变为酰胺结构,则吸收 进一步减少。

蛋白多肽类药物

蛋白多肽类药物

临床应用与价值
临床应用
蛋白多肽类药物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血管、神经、内分泌等领域,对一些难治性 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
价值
蛋白多肽类药物作为现代生物技术的产物,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 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02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发展历程
早期探索阶段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早期探索阶 段主要集中在20世纪初至中期。
分类
根据来源和制备方法,蛋白多肽类药 物可分为重组蛋白药物、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激素、免疫调节剂等。
作用机制与特点
作用机制
蛋白多肽类药物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激活或抑制信号转导途径,从 而发挥特定的生理或药理作用。
特点
蛋白多肽类药物具有高活性、低毒性、低免疫原性等优点,在临床治疗中具有 重要作用。
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生产出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多肽药物,如胰岛素、生长激素等。
细胞培养技术
细胞培养技术是通过培养细胞来 生产蛋白多肽药物的一种方法。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模拟生物体内 的生理环境,使细胞在体外生长 繁殖并产生所需的蛋白多肽药物。
细胞培养技术具有生产周期短、 产量高、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 广泛应用于蛋白多肽药物的生产。
03
同时,随着免疫疗法和细胞疗法 等新型治疗手段的出现,多肽药
物的应用领域也在不断扩展。
04
03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生产与制备
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工程技术是利用重组DNA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内,在细胞内表达产生所 需的蛋白多肽药物。
基因工程技术具有高表达、高纯度、大规模生产的优势,已成为蛋白多肽药物制备 的主要手段之一。
化学合成技术
化学合成技术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蛋 白多肽药物的一种方法。

《多肽、蛋白质药物》课件

《多肽、蛋白质药物》课件
多肽、蛋白质药物
目录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概述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合成与制备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特性与优势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应用领域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研发与审批 •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挑战与前景
01
多肽、蛋白质药物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是指利用基因工程 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或化学合成等 方法制备的,具有治疗、预防或诊断 疾病作用的大分子化合物。
感谢观看
研究与开发阶段
确定药物靶点
首先需要确定药物作用的生物靶点,即药物作用的生物分子,如蛋 白质或基因。
多肽、蛋白质设计
基于靶点的结构和功能,设计能够与靶点相互作用的多肽或蛋白质 药物。
合成与优化
通过化学或生物方法合成多肽或蛋白质药物,并进行药效和药代动力 学优化。
临床试验阶段
Ⅰ期临床试验
评估药物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确定药物剂量和给药方案。
神经性疾病治疗
神经保护剂
01
多肽、蛋白质药物可以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用于治疗帕金森
病、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
镇痛剂
02
一些多肽、蛋白质药物具有镇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疼痛性疾
病,如偏头痛、神经痛等。
促进神经再生
03
多肽、蛋白质药物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再生和修复,用于治疗
脑外伤、脊髓损伤等。
心血管疾病治疗
药物作用机制
01
02
03
靶点识别与结合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通过与 靶点分子结合,发挥其治 疗作用。
信号转导调控
一些多肽和蛋白质药物可 以调控细胞内的信号转导 通路,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
免疫调节
多肽和蛋白质药物还可以 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用 于治疗免疫相关疾病。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ppt课件

蛋白质多肽类药物ppt课件

14
.
外源重组蛋白
重组水蛭素(hirudin)
1986年 水蛭素的cDNA被克隆出来,获得了建立在多种载体上的重
组水蛭素,包括在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及真核细胞等的成功 表达。
1998年 重组水蛭素药物在德国正式上市
1999年 英国批准上市.复旦大学成功研制国家一类新药RGD-
Hirudin
2005年 获准正式进入一期临床试验。
2)与以往的小分子药物相比,蛋白质药物具有高活性、特异性强、低毒性、 生物功能明确、有利于临床应用的特点。由于其成本低、成功率高、安全可 靠,已成为医药产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82年美国Likky公司首先将重组 胰岛素投放市场,标志着第一个重组蛋白质药物的诞生。
5
.
基因工程蛋白质或多肽类药物
简介
重组人抗凝血酶(ATryn)是2006年批准的、第一个由 转基因动物(羊)生产的重组药物。
11
.
人骨形成蛋白
是最年轻的一组 第一个产品2001年批准上市
12
.
融合蛋白
1)是为数很少的以抑制为作用机理的重组药物,仅有3个 2)1998年批准的Enbrel(Amgen):是TNF受体和IgG的
Fc片段的融合蛋白,含934个氨基酸,适应症为风湿性关节炎
有5个同类产品,其中2个(组)为"重磅炸弹",一是Pegasys(Roche ,PEG化的重组人α干扰素-2a),另一组是Schering Plough的PEGIntron A/Intron A
10
.
人血浆蛋白因子
▪重组人凝血因子Ø ▪重组人凝血因子× ▪重组人凝血因子Ù ▪组织血浆酶原激活物tPA ▪C反应蛋白 ▪重组人抗凝血酶

(完整ppt)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完整ppt)氨基酸、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

氨基酸药物 二、氨基酸药物生产
水解法 发酵法
以糖为碳源,以氨或尿素为氮源,通过微生物的 发酵繁殖,直接生产氨基酸,或利用菌体的酶系, 加入前体物质合成特定氨基酸的方法。
菌种的培养、接种发酵、产品的提取及分离纯化
氨基酸药物 二、氨基酸药物生产
水解法 发酵法 化学合成法
化学合成法是利用有机合成和化学工程相结合的 技术生产氨基酸的方法。
氨基酸药物 三、典型氨基酸药物
单一氨基酸药物
用药于理肝作脏用疾:病体的外氨实基验酸表明:谷氨酰胺对胃、肠 粘膜损伤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其原因为谷氨
用酰于胺消对化胃道、疾肠病粘氨膜基上酸皮成分已糖胺及葡萄糖胺 的生化合成有促进作用。
氨基酸药物 三、典型氨基酸药物
单一氨基酸药物
用于肝脏疾病的氨基酸 用于消化道疾病氨基酸
氨基酸药物 三、典型氨基酸药物
单一氨基酸药物
碳酸钙甘氨酸胶囊 用成于份肝:脏本疾品病为的复氨方基制酸剂,每粒含碳酸钙210毫 用克于,消甘化氨道酸疾9病0毫氨克基。酸
适应症:用于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胃灼 热感(烧心)、反酸。
用于肝脏疾病的氨基酸
氨基酸药物 三、典型氨基酸药物
蛋单氨一酸氨片基酸药物
用适于应肝症脏:疾用病于的脂氨肪基肝酸,以及酒精和磺胺等药物 引起的肝损害。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3g,一日3次,饭 后服。
氨基酸药物 三、典型氨基酸药物
单一氨基酸药物
药理毒理:氨基酸类药,是体内胆碱生物合成 用的于甲肝基脏供疾体病,的能氨放基出酸活性甲基,促进磷酯酰胆
基本知识 二、氨基酸基本知识
蛋白质基本结构单位 氨 基 酸
基本知识 二、氨基酸基本知识
必需氨基酸
甲硫氨酸、缬氨酸、赖 氨酸、异亮氨酸、苯丙 氨酸、亮氨酸、色氨酸、 苏氨酸

《蛋白多肽类药物》课件

《蛋白多肽类药物》课件

肌肉注射
药物通过肌肉组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适用于需要较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 的治疗。
皮下注射
药物通过皮下组织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适用于需要缓慢释放的药物。
口服给药
药物通过胃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方便患者使用,但易受消化酶和酸碱 环境的影响。
药物稳定性
蛋白多肽类药物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易发生变性 失活,因此需要采取措施保持药物的稳定性。
重组人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重要药物之一,通过注射给药,能够降低血糖水平,有效控 制糖尿病症状。
治疗效果与副作用
重组人胰岛素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常见的副作用包括低血糖反应、过敏反应等,需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比较其他治疗方式
重组人胰岛素与其他糖尿病治疗方式相比,具有更加稳定和长效的降糖效果,尤其适用于 需要长期控制的糖尿病患者。
治疗和急救。
口服剂型
包括片剂、胶囊剂和口服液体 制剂,方便患者使用,但易受 消化酶和酸碱环境的影响。
吸入剂
适用于呼吸道疾病的局部治疗 ,具有起效快、剂量准确等优 点。
皮肤黏膜给药剂型
如贴剂、喷雾剂和乳膏剂,可 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提高药
物利用度。
给药途径
静脉注射
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起效迅速, 适用于危重病症的治疗。
药物安全性
1 2
不良反应
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免疫原性、肝肾毒性等不良 反应。
禁忌症
对特定人群或特定疾病状态可能存在Fra bibliotek忌。3
药物相互作用
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时,可能产生相互作用,影 响疗效或增加副作用。
04
蛋白多肽类药物的剂型与给药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干扰素具有广谱的生物效应: v 诱导细胞对病毒攻击的抗性; v 调节多种免疫功能; v 调节许多细胞类型的生长和分化; v 在某些动物种属中支持早期妊娠。
干扰素以基因工程的方法制备。
肿瘤坏死因子(TNF)是一种能使 肿瘤发生出血坏死的物质。肿瘤坏死因 子分为TNF-α和TNF-β两种,前者主要由 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又称恶液毒 素。TNF-β主要由活化的T细胞产生,又 称淋巴毒素。
表皮生长因子(EGF)
血小板生成素(TPO)
大多数细胞因子作用于或产生于构成免 疫与炎症系统的白细胞。
白细胞包括所有的有核血细胞,是免疫 细胞的基本构成。通过灭活或者破坏异源物 质而发挥保护机体的功能。某些白细胞也具 有识别和破坏自身变异细胞的能力。
白细胞
单个核细胞吞噬细胞 单核细胞/巨噬细胞
淋巴 细胞
可产生一种或几种相同的细胞因子。
作用特点
多重调节作用(多效性/重叠性)。 主要与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造血功能和炎症反应
有关,还具有其他调节功能。 与激素、神经肽、神经递质共同组成细胞间信号分
子系统。
白介素(IL)最初是指 由白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 发挥作用的细胞因子,后来 发现白细胞介素可由其他细 胞产生,也可作用于其他细 胞。
第五章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1953年人工合成了第一个有生物活性的多 肽 催产素以后,20世纪50年代都集中于脑 垂体所分泌的各种多肽激素的研究。
60年代,研究的重点转移到控制脑垂体激素 分泌的各种多肽激素的研究。
70年代,神经肽的研究进入高潮。生物胚层 的发育渊源关系表明,很多脑活性肽也存在于肠 胃组织中,从而推动了肠胃激素研究的进展。
趋化性细胞因子是一个蛋白质家族,由十余 种结构有较大同源性、分子量多为8~10kDa的蛋 白组成。
趋化性细胞因子主要由白细胞与造血微环境 中的基质细胞分泌,可结合在内皮细胞的表面, 具有对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 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趋化和激活活性。
多肽类药物(多肽类激素)是机体的特定腺体 合成并释放的一种物质,通过与远程敏感细胞内或 细胞表面的受体相互作用而使靶细胞发生变化。
主要包括垂体多肽激素、下丘脑多肽激素、甲 状腺多肽激素、胰岛多肽激素、肠胃道多肽激素和 胸腺多肽激素等。
多肽类生化药物功能特性
调节各种各样的生理活动和生化反应; 生物活性高; 分子小,结构易于改造; 许多活性多肽都是由无活性的蛋白质前体经
神经营养因子(NGF,BDNF,NT3,NT-4/5)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
成纤维生长因子(FGF)
白血病抑制因子(LIF)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MIP-1α, MIP-1β,MIP-2)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
转化生长因子(TGF-α, TGF-β)
神经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 子(GDNF)
TNF-α的生物学效应:
❖激活非特异性和特异的免疫的某些元件,尤 其是在对革兰阴性菌的应答中;
❖炎症诱导和调节;
❖对一系列肿瘤细胞选择性的细胞毒活性;
❖介导各种病理情况,包括败血症休克,恶液 质和厌食。
TNF:治疗方面
利用TNF作为一般抗肿瘤药的兴趣已消失。 v 许多肿瘤对于TNF介导的破坏作用不易感; v 肿瘤细胞坏死并不是TNF的主要生物活性; v 治疗相关剂量下全身给药经常伴随严重副作
酶加工剪切转化而来。
二 细胞生长因子
细胞因子是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 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 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的统 称。
构成调节分子中细胞因子组群的主要蛋白
白介素(IL1~15)
红细胞生成素(EPO)
干扰素(IFN-α, IFN-β, IFN-γ, IFN-ζ, IFN-ω) 集落刺激因子(G-CSF,MCSF,GM-CSF)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TNF-β)
粒细胞
嗜中性粒细胞
嗜碱性
(PMN白细胞) 粒细胞
B淋巴细胞 辅助T淋 巴细胞
T淋巴细胞
NK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细胞毒T淋 巴细胞
抑制性T淋 巴细胞
作用特点
绝大多数细胞因子是低分子量(15~30kDa)的蛋 白或糖蛋白。
高效能作用。 细胞因子可以自分泌、旁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
挥作用。 一种细胞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不同类型的细胞也
基因工程药物
激素类及神经递质类药物:人生长激素释放抑制因子, 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 细胞因子类药物:人干扰素,人白细胞介素,集落刺 激因子,促红细胞生成素 酶类及凝血因子类药物:单克隆抗体、疫苗、基因治 疗药物、白介素、生长因子、内啡肽、反义药物、人 生长激素、促红细胞生成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一 多肽类生化药物
用。
集落刺激因子(CSF)是指能够刺激造血 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干细胞进 行增殖分化,并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 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生长因子(GF)是具有刺激细胞生长作用的细 胞因子。多种未以生长因子命名的细胞因子也具有 刺激细胞生长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们也是 生长因子,如IL-2是T细胞的生长因子,TNF是成纤 维细胞的生长因子。有些生长因子在一定条件下也 可表现对免疫应答的抑制活性,如TGF-β可抑制细 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成熟及巨噬细胞的激 活。
1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性质与作用
多肽、蛋白质类药物分类
按来源分
生化药物
来源于动植物有机体
基因工程药物 的药物
来源于基因工程菌表达生产
习惯分法
多肽生化药物、细胞生长因子、抗体药物、抗菌 肽、酶类药物
生化药物
多肽类激素、多肽抗生素:消化道多肽、下丘 脑多肽、脑多肽、激肽等;动、植物蛋白。 酶类与辅酶类药物:蛋白水解酶类、凝血酶及 抗栓酶,辅酶Q10等。
主要调节正常细胞和恶 性细胞的生长,免疫应答涉 及的所有方面,炎症的调节。
白介素以重组DNA的方 法制备。
干扰素(IFN)是最先发现的细胞因子,因 其具有干扰病毒感染和复制的能力故称干扰素。 根据来源和理化性质,可将干扰素分为α、β和 γ三种类型。IFN-α/β主要由白细胞、成纤维细 胞和病毒感染的组织细胞产生,也称为Ⅰ型干 扰素/酸稳定干扰素。IFN-γ主要由活化T细胞 和NK细胞产生,也称为Ⅱ型干扰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