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泌尿系统重点
内科学大纲 泌尿系统部分
内科学大纲——泌尿系统第五篇泌尿系统疾病第一章总论目标要求掌握:肾脏疾病的评估和常见综合征。
了解:肾脏结构功能、肾脏疾病的防治原则和展望。
教学内容1、概述、肾脏的结构与生理功能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2、肾脏疾病的评估病程、尿检查、肾小球滤过率、影像学检查、肾活检。
3、慢性肾衰竭综合征肾病综合征、肾炎综合征、无症状性尿异常、急性肾衰竭综合征、急进性肾衰竭综合征。
4、肾脏疾病的防治原则及进展(1)肾小球病理、免疫机制和慢性肾衰竭机制及病理生理研究。
(2)降压、对症治疗,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3等应用。
(3)肾衰竭的肾脏替代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
第二章肾小球疾病概述目标要求掌握:肾小球疾病的临床表现。
了解:肾小球疾病的分类及发病机制。
教学内容1、原发性肾小球病的分类临床分型、病理分型。
2、发病机制免疫反应、炎症反应、非免疫机制的作用。
3、临床表现水肿、肾性高血压、肾区疼痛及及绞痛、尿路刺激征、排尿异常(蛋白尿、血尿、白细胞尿、脓尿、菌尿)第三章肾小球肾炎第一节急性肾小球肾炎(自学)第二节急进性肾小球肾炎(自学)第三节慢性肾小球肾炎第四节无症状血尿或(和)蛋白尿目标要求掌握: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了解:本病的发病机制、病理和预后。
教学内容1、概述、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2、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为主,男性多见,起病缓慢,隐袭,临床呈多样性,以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为基本临床表现,肾功能呈慢性进行性损害。
3、诊断和鉴别诊断(1)诊断:尿化验异常,水肿及高血压病史一年以上,除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及遗传性肾炎。
(2)鉴别诊断:继发性肾炎、Alport综合征、其他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及原发性高血压肾损害。
4、治疗原则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和缓解临床症状。
(1)积极控制高血压,限制食物中蛋白及磷入量,避免加重肾脏损害的因素。
泌尿内科知识点总结
泌尿内科知识点总结一、泌尿系统的解剖和生理1.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其主要功能包括排泄代谢产物、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血压和促红细胞生成。
肾脏的解剖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管、集合管等。
肾小球是肾脏的滤过单位,它由肾小球囊和肾小球固定在肾小球囊内的毛细血管组成。
肾小管包括近曲小管、远曲小管、集合管等,它们负责调节尿液的成分和体积。
2. 输尿管输尿管是连接肾脏与膀胱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将尿液从肾脏输送到膀胱。
输尿管的解剖结构包括输尿管腔道、输尿管黏膜、输尿管壁等,它们在输送尿液的同时也具有防止尿液反流的作用。
3. 膀胱膀胱是储存尿液的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接收输送来的尿液并储存它。
膀胱的解剖结构包括膀胱壁、膀胱颈、膀胱三角等,它们的弹性和收缩能力决定了膀胱的储尿功能。
4. 尿道尿道是将尿液从膀胱排泄到体外的管道,其主要功能是排尿。
尿道的解剖结构包括尿道黏膜、尿道壁、尿道内括约肌等,它们在排泄尿液的同时也具有防止尿路感染和尿失禁的作用。
以上是泌尿系统的主要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了解它们有利于我们理解泌尿系统疾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
二、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1.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泌尿内科常见的疾病,常见于尿路感染、尿道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
其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尿中带血等,有时还伴有发热、恶心、呕吐等。
诊断方法包括尿常规、尿液培养和药敏试验、B超检查等。
2. 尿路结石尿路结石是泌尿内科常见的疾病,常见于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等。
其症状包括腰腹部疼痛、尿频、尿急、血尿等,有时还伴有尿道绞痛和尿潴留。
诊断方法包括B超、X线、CT等影像学检查。
膀胱肿瘤是泌尿内科常见的疾病,常见于膀胱移行细胞癌、膀胱平滑肌肿瘤等。
其症状包括血尿、排尿疼痛、尿频、尿急等,有时还伴有腰痛、腹胀、体重减轻等。
诊断方法包括膀胱镜检查、尿细胞学检查、膀胱造影等。
4. 泌尿系统结核泌尿系统结核是泌尿内科常见的疾病,常见于肾结核、输尿管结核、膀胱结核等。
泌尿系统 重点整理
一、总论1、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变形红细胞(内科);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正常形态红细胞(外科)。
1)镜下血尿:每高倍镜视野红细胞超过3个2)肉眼血尿:1L尿含1ml血2、蛋白尿:指尿蛋白超过150mg/d1.肾小球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2.肾小管性蛋白尿:B2微球蛋白尿3.溢出性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的本-周氏蛋白尿、溶血性贫血的血红蛋白尿、肌肉损伤的肌红蛋白尿)4.分泌性蛋白尿:分泌IgA。
3、管型尿:1.红细胞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炎。
2.白细胞管型:肾盂肾炎、肾结核或间质性肾炎有重要意义,是区分上、下尿路感染的依据之一。
3.脂肪管型:肾病综合征中的微小病变病。
【注意】下尿路感染(如急性膀胱炎)不会出现管型尿4、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小于30g/L)、明显水肿或高脂血症5、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高血压6、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二、肾小球肾炎一)急性肾小球肾炎:1、特点: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1~3周发生血尿、高血压、蛋白尿、水下降(8周内恢复正常),病情肿,甚至少尿及一过性氮质血症、伴血清补体C3于2月左右逐渐恢复(自限性疾病)。
2、病理:为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3、治疗:以休息和对症治疗为主;一般不主张用激素和细胞毒药物。
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1、特点:急性肾炎表现+早期出现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新月体数目>50%,每个肾小球的新月体面积>50%。
最突出的表现:少尿或无尿2、分型:Ⅰ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型,抗肾小球基底膜(GBM)抗体阳性。
Ⅱ型:免疫复合物型Ⅲ型:少免疫复合物型:多数为原发性小血管炎肾损害(纤维素样坏死)血液中存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
3、病理:为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脏层上皮细胞增生)4、治疗:尽早及时“强化治疗”a、强化血浆置换疗法(主要适用于I型),威胁生命时首选。
b、甲泼尼龙冲击+环磷酰胺(主要适用于II、III型)对症及替代治疗5、预后(了解):依免疫病理:Ⅲ型>Ⅱ型>Ⅰ型强化治疗是否及时新月体数量及类型三)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水肿及不同程度的肾功能不全为临床特征诊断:尿化验异常,水肿及高血压病史达1年以上治疗:不以消除血尿或轻微蛋白尿为目标。
内科—泌尿系统教案
1、教学内容
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症状体征的护理
2、教学目标
了解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功能、肾脏的生理功能, 熟悉心泌尿系统疾病病人常⻅症状体征治疗要点。 掌握水肿的特点、各个类型的防治措施。
3、教学重点
泌尿系统水肿的特点。
4、教学难点:
治疗要点及防治措施
5、课程思政:
记录重点知识。 开教学工作。
20 分钟
第二环节:新课讲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介 绍 肾 脏 的 生 理 功 能 记录:肾小球的滤过及 引导学生手、眼、
20 分钟
其调节
脑协同作用,增强
肾小管的重吸收和分 学习效率。
泌功能
肾脏的内分泌功能
1. 肾源性水肿 (肾炎性水肿、肾病性水肿)
记录知识点,使更加深 把学生当成学习
树立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
6、教学方法
讲授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演示法
7、教学过程
环节一:前课复习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5 分钟 教学目的
讲解泌尿系统相关的知识
熟悉肾脏结构。掌 与生活息息相关
知 识 导 入 : 认 识 肾 脏 结 构 图 特 点 握其功能
的事情拉近与学
根据老师的指引 生的距离,更钟
2.常用护理诊断、措施及依据。
拓展摄取盐量的使用、 思考。
3.常用护理目标、问题及评估。
补液原则
尿路刺激征(尿频、尿急、尿痛, 分小组讨论。 可伴有排尿不尽感及下腹坠痛。) 记录知识点
提问的方式引导 学生思考;拓展生
25 分钟
学习泌尿系统相关疾病的主要病因
活常识。
8、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看学生泌尿系统常⻅症状及常用护理诊断、措施等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9、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习题 10、教学反思:
内科泌尿系统重点总结
内科泌尿系统重点总结血尿肾小球源性血尿:变形红细胞血尿、非对称曲线、峰值红细胞容积小于静脉峰值红细胞容积伴大量蛋白尿、伴红细胞管型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均一形态正常红细胞血尿、对称曲线;峰值红细胞容积大于静脉峰值红细胞容积、不伴有蛋白尿和红细胞管型。
蛋白尿1.生理性蛋白尿:功能性蛋白尿:剧烈运动、发热、紧张/体位性蛋白尿:见于青少年,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2.肾小球性蛋白尿:选择性蛋白尿(白蛋白)、非非选择性蛋白尿3.肾小管性蛋白尿:β2微球蛋白、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4.溢出性蛋白尿:本周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5.分泌性蛋白尿:IgA6.组织性蛋白尿:T-H 蛋白肾脏疾病常见综合症肾炎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急性肾炎综合征:起病急骤,以血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水肿和高血压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急性起病,肾功能急性进行性恶化,于数周至数月内发展为少尿或无尿的肾衰竭慢性肾炎综合征:起病隐匿,不同程度的蛋白尿和血尿,水肿、高血压和不同程度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肾病综合征:①尿蛋白>3.5 g/d ;②低白蛋白血症(<30g/L);③水肿;④高脂血症(其中①②必需)急性肾小球肾炎发病前1-3周感染史(β-溶血性链球菌)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伴有一过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轻度升高),可以有轻度贫血,血清 C3下降, 8 周内恢复正常,大多可以临床自愈。
急进性肾小球肾炎I 型好发于中青年,II/III型好发于老年,男性多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短期内肾衰(早期少尿或无尿,进行性恶化成尿毒症),常伴有中度贫血I 型:基底膜内 IgG、C3线条状沉积;II 型:IgG、C3颗粒状沉积;III型:无免疫沉积物慢性肾炎出现(蛋白尿、血尿、水肿、高血压)>3个月 + 尿蛋白 1-3 g/ d +贫血 + 血肌酐升高= 慢性肾炎治疗方面:慢性肾炎不以消除尿红细胞或轻度尿蛋白为目标。
控制目标:①尿蛋白>1g /d ,血压控制在< 125/75 mmHg;②尿蛋白<1 g /d ,血压控制在< 130/80 mmHg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于儿童,又名为脂性肾病,电镜下广泛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融合消失。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
肾脏:肾脏是泌尿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位于腹腔后方,分别位于脊柱的两旁。
肾脏的主要功能包括滤过血液,排除代谢废物、毒素和过剩的水分,同时保留和调节体内必需的物质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输尿管:输尿管是一对细长的管道,全长约20~30cm,上连肾盂,下入膀胱,中间有3个狭窄处,是结石滞留部位。
输尿管的主要作用是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到膀胱。
膀胱:膀胱是一个位于盆腔内的中空、肌性器官,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
当尿液达到一定数量后,膀胱会发出信号,触发排尿反射。
尿道:尿道是将尿液排出体外的通道,其开口位于阴茎或阴蒂的尖端。
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排除废物和维持体液平衡,确保身体内部的稳定环境。
此外,泌尿系统还能调节水盐代谢和酸碱平衡,并产生多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有重要作用。
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包括尿路感染、泌尿系统梗阻、泌尿系统肿瘤等几大类。
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泌尿系统的正常功能,导致排尿困难、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
总之,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常见的泌尿系统疾病和症状,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泌尿系统的健康。
内科学(医学高级):泌尿系统疾病必看考点三
内科学(医学高级):泌尿系统疾病必看考点三1、单选肾小球滤过液中氨基酸被重吸收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B.髓袢降支细段C.髓衬升支粗段D.远端小管E.髓袢升支细段正确答案:A2、多选关于尿路感染,下列正确(江南博哥)的是()A.感染途径以上行感染最多见B.致病菌以大肠杆菌最多见C.血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多见D.中段尿培养出两种以上细菌皆为污染E.阑尾炎、结肠炎、盆腔炎时,细菌可经血液或淋巴管侵入尿路引起感染正确答案:A, B, C, D3、单选患者,男性,48岁,反复双下肢浮肿伴血压升高4年,近年常流鼻血,夜尿增多,活动后气短,血红蛋白70g/L,一日前进食后排黑便3次后昏迷,半年前曾患急性黄疸型肝炎,已治愈,为尽快明确诊断应最先做哪项检查()A.肝功能B.血氨C.头颅CTD.血糖E.血肌酐正确答案:E4、单选慢性肾盂肾炎尿毒症患者,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A.卡那霉素B.呋喃类药物C.新霉素D.头孢哌酮E.青霉素正确答案:B5、单选下列哪一项对诊断尿路感染最有意义()A.清洁中段尿培养细菌计数≥10/mlB.尿频、尿急、尿痛C.畏寒、发热、头痛D.清洁中段尿白细胞>5个/HPE.血白细胞总数升高正确答案:A6、单选临床有慢性肾盂肾炎表现,而尿培养阴性,为了确定尿中有无原浆型菌株存在,应该()A.取清晨第一次尿作培养B.尿标本应1小时内送培养C.作尿低渗培养D.作尿等渗培养E.作尿高渗培养正确答案:E7、单选调节远端小管与集合管对水重吸收的主要因素是()A.醛固酮B.肾上腺素C.血管升压素D.肾素E.以上均是正确答案:C8、多选肾小球滤过膜包括()A.毛细血管内皮B.基底膜C.囊上皮脏层D.系膜细胞E.以上均不正确正确答案:A, B, C9、单选患者,男,18岁,体重60kg,全身高度水肿,尿蛋白(+ + + +),红细胞0~2/HP,ESR40mm/h,尿FDP(-),Ccr 120ml/min,血压120/80mmHg,经应用强的松30mg/d治疗2周,病情未见改善,此时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措施较好()A.改用地塞米松B.改用强的松龙C.强的松加量至60mg/dD.加用抗凝疗法E.加用环磷酰胺正确答案:C10、单选不属于尿路感染诊断标准的项目为()A.中段尿培养杆菌>105/ml,球菌>103/mlB.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1/mlC.尿沉渣涂片细菌>1/油镜视野D.尿沉渣白细胞>10/HPE.尿沉渣发现白细胞管型正确答案:E11、多选关于慢性肾盂肾炎,哪项是正确的()A.可反复急性发作B.可有高血压C.可有低热D.尿路刺激症状可不明显E.肾小管功能正常正确答案:A, B, C, D12、单选患者,女性,13岁,因发热、咽痛1天就诊,体温39.8℃,颜面无水肿,扁桃体Ⅲ度肿大,尿蛋白(+ +),临床首先考虑()A.急性肾小球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功能性蛋白尿D.急性间质性肾炎E.IgA肾病正确答案:C13、单选下述哪种最易引起肾盂肾炎()A.膀胱炎B.外伤C.口腔气管炎症D.皮肤感染E.鼻窦炎正确答案:A14、单选以下哪种情况不会出现对氯无反应的代谢性碱中毒()A.Bartter综合征B.用利尿剂治疗C.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D.柯兴综合征E.肾动脉狭窄正确答案:B15、多选急性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包括的病变()A.肾小球见中性白细胞浸润B.系膜细胞增生C.肾小球球囊的壁层和脏层上皮细胞可增生D.大量淋巴细胞浸润E.内皮细胞增生正确答案:A, B, E16、单选菊粉的血浆消除率为()A.200ml/minB.75ml/minC.125ml/minD.600ml/minE.250ml/min 正确答案:C17、单选血中醛固酮增加对泌尿的影响是()A.尿中Na+增加B.尿中K+增加C.尿中尿素增加D.尿中水增加E.尿中葡萄糖增加正确答案:B18、多选关于尿毒症,下列正确的是()A.食物中蛋白质含量、血中尿素氮含量与肾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成正比B.贫血程度与肾衰的进展成正比C.出血倾向与血小板的质量有关D.因血钙降低,不会出现钙盐沉积E.生长激素、高血糖素、泌乳素及促胃液素升高正确答案:A, B, C, E19、单选男性,45岁,因慢性肾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已有3个月,尿毒症症状明显减轻,但血红蛋白70g/L。
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
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内科主治医师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内科主治医师考试有关于泌尿系统疾病的知识点需要掌握,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内科主治医师考试复习重点:泌尿系统疾病,预祝您考试顺利通过!1、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急性肾小球肾炎:主要掌握其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关于发病机制有时会考填空,不过也许是因为太过于简单,考的几率也不是很大。
临床表现主要是急性肾炎综合征的表现,如果在病理生理改变的基础上去理解,记起来不难。
关于治疗,由于没有特殊治疗,所以只要知道原则就可以了。
要提起注意的是要知道卧床休息的时间,考试有时会有的。
还要注意一下肾性高血压和高血压肾损害的鉴别。
(2)急进性肾小球肾炎:重点掌握其病理改变,即确诊依据(两个50%)。
其他内容熟悉一下即可,考试很少出这部分的题目。
(3)慢性肾小球肾炎:熟悉一下临床表现和诊断(注意排除继发因素才可以诊断)。
另外,要注意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区别。
(4)肾病综合征:为本章的重点,本节内容往往为出题者青睐。
重点是其基本特征,是一定要掌握的,这也是临床诊断的基本条件。
还有并发症也是要掌握的,经常考填空题。
至于病理类型,主要是为了帮助判断激素治疗的敏感性的,知道一下哪些类型是激素敏感的就差不多了。
关于治疗,是本节的又一个重点,这其中又以糖皮质激素治疗最为重要(即激素的使用原则)。
本人建议,就算大家再不愿意背书,这一段文字也最好能背下来,考试中往往会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在实习的时候,老师查房最喜欢问这个问题了,由此可以看出其重要性。
另外,各种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也最好能熟悉一下。
2、尿路感染:根据我的经验,这一章考试出的题目不多。
其实我认为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在实习中也遇到过不少这样的病人。
要熟悉一下临床表现和并发症和实验室检查。
关于治疗,我认为知道抗生素选用原则就可以了,具体到各种疗法和治疗方案掌握起来还是有些难度,考试时也很少涉及到。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复习笔记:泌尿系统疾病
中医执业医师《内科学》复习笔记:泌尿系统疾病第一节慢性肾小球肾炎(一)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可伴有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病情迁延(1年以上),肾功能逐步恶化,进入尿毒症。
(二)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肾小球肾炎病情迁延(1年以上)=慢性肾小球肾炎(三)治疗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临床症状,防治并以症为目的。
不以消除尿蛋白及血尿为目的。
1.饮食限盐:慢性肾小球肾炎低蛋白饮食。
2.积极控制血压:尿蛋白小于1g/d 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mmHg 以下尿蛋白大于1g/d,应小于125/75mmHg)。
首选具有保护肾脏的药物ACEI,高血钾,血肌酐大于350的不用第二节尿路感染尿路感染分为: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有全身症状和白细胞管型为主要表现下尿路感染膀胱炎膀胱刺激征为主要表现急性肾盂肾炎一.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肾盂肾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大肠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发病机制:女性多于男性(1)上行感染最常见,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尿道黏膜损伤或刺激,细菌毒力强等原因。
(2)血行感染由肾皮质开始沿肾小管向下扩散至肾乳头,肾盂等(3)直接感染 (4)淋巴道感染二.病理解剖肾小管上皮细胞不同程度的肿胀,坏死,脱落,肾间质水肿。
肾小球没有形态学改变(肾小球没有病变)三.诊断与鉴别诊断真性菌尿的意义,清洁中段尿细菌定量培养:(杆菌)>105/ML称为真性菌尿104/ML-105/ML为可疑阳性,需复查<104/ML可能为污染如果为球菌(如链球菌),细菌量在10000/ML即有诊断意义杆菌,细菌量在100000/ML即有诊断意义上下尿路感染的鉴别: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下尿路感染(膀胱炎)一般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和腰痛、肾区叩痛膀胱刺激征白细胞管型或抗体包裹细菌阳性阴性膀胱冲洗灭菌法尿培养阴性3天短程抗菌治疗有效者,但又复发3天短程抗菌治疗有效,无复发四、治疗主要是用抗生素,对于泌尿系统G-首选喹诺酮类药物,没有就选头孢菌素,最少要用2周。
医学生基础知识-内科学-泌尿系统-上
互补 可搭配产生医学生基础知识—内科学—泌尿系统—上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男性)等器官,主要功能是形成和排泄尿液,并以此排泄人体的代谢产物,调节内环境和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同时,肾脏还具有某些内分泌功能,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
肾小球滤过功能是代谢产物排泄的主要形式。
其中含氮类废物如尿素、肌酐等多由肾小球滤过排出子主泌尿系统疾病概论泌尿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酐检测是常用的了解肾功能的主要方法之一,升高提示肾功能损害。
敏感性较低,不能反映早期的肾功能减退,一般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50%时才开始升高病因和发病机制慢性肾炎为一种双肾、弥漫性受累的肾小球病变,可表现为子主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ar filtration rate,GFR)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肾生成滤液的量,正常成人为125mL/min左右。
泌尿系统疾病的实验室检查——————蛋白尿——————尿相差显微镜检查用于明确血尿来源,将尿中红细胞分成3种:均一红细胞型、异形性红细胞、混合性血尿一般肾性血尿以混合血尿多见,其中异形红细胞占75%以上。
均一红细胞则多见于肿瘤、结石等尿红细胞容积分布曲线肾小球源性血尿呈非对称曲线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呈对称曲线混合性血尿同时具备以上两种曲线特征呈双峰泌尿系统疾病概论eGFR估算目前推荐根据血肌酐来计算GFR,即eGF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和粗略估计有效肾单位的数量,故为测定肾损害的定量试验。
由于尿肌酐尚有部分来自肾小管分泌,故Ccr高于GFR。
泌尿系统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急性肾小球肾炎急进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起病,同时或数天内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有前驱感染,临床上最典型的为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尿检异常多1年内消失常伴血尿和蛋白尿,临床上常见的为抗肾小球基底膜病、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的血管炎等缓慢病,早期常无明显症状血尿和蛋白尿迁延或逐渐加重,随病情加重可逐渐出现高血压和肾功能异常泌尿系统疾病的防治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简称慢性肾炎,是原发于肾小球的一组疾病。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
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泌尿系统知识点总结:第一部分:泌尿系统解剖和生理1. 泌尿系统的解剖结构1.1 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1.2 肾脏是泌尿系统的主要排泄器官,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并产生尿液。
1.3 输尿管将肾脏产生的尿液输送至膀胱。
1.4 膀胱是一个储存尿液的器官,它的排空是由外括约肌和内括约肌的协调收缩控制的。
1.5 尿道是连接膀胱和外部的管道,用于将尿液排泄出体外。
2. 肾脏的结构和功能2.1 肾脏的结构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皮质和肾髓质。
2.2 肾小球起着过滤血液的作用,将滤出的废物和过剩的物质转化为尿液。
2.3 肾小管对尿液进行再吸收和分泌,调节体液中各种物质的浓度和稳定性。
3. 形成和排泄尿液3.1 肾小球的滤过和再吸收3.2 肾小管对尿液的进一步处理和调节3.3 尿液的排泄通过输尿管进入膀胱储存,并最终由尿道排出体外。
4. 泌尿系统的生理调节4.1 肾脏对水盐平衡的调节。
尿液的含水量和浓度通过肾小管的再吸收和分泌来调节,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4.2 肾脏对血压的调节。
肾脏通过调节体液的容量和血管阻力来维持血压的稳定。
4.3 肾脏对酸碱平衡的调节。
肾脏能够调节体液中氢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的浓度,维持酸碱平衡。
第二部分:泌尿系统的疾病和常见问题1. 肾脏疾病1.1 慢性肾病。
指肾功能逐渐减退,导致体内废物和水电解质无法正常排泄。
1.2 肾结石。
由于尿液中某些物质结晶沉淀而形成,引起尿路梗阻和疼痛。
1.3 肾炎。
又称为肾小球肾炎或肾小管间质肾炎,是一组肾小球和肾小管的炎症性疾病。
2. 尿路感染2.1 膀胱炎。
由细菌侵入膀胱引起的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频、尿急和尿痛。
2.2 肾盂肾炎。
是一种泌尿系统感染,常伴有发热、腰痛和全身不适。
3. 泌尿系统肿瘤3.1 膀胱癌。
发病率较高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吸烟、化学品接触等因素可增加患病风险。
3.2 肾脏肿瘤。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肾脏肿瘤,常表现为腹部肿块、血尿等症状。
内科学重点泌尿系统
总论掌握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掌握常见肾脏疾病的临床表现。
熟悉肾脏的主要结构与功能及熟悉防治原则。
一.肾脏的主要结构1.肾单位:1.1肾小体1.1.1肾小球:毛细血管壁由血管内皮细胞,基底膜和脏层上皮细胞(足细胞)构成(1)内皮细胞:抗凝、抗血栓、合成基底膜和血管活性物质(2)基底膜:带有负电荷,维持正常结构,固定邻近细胞和构成滤过屏障(3)脏层上皮细胞:防止中、大分子量蛋白质漏出(4)系膜组织:毛细血管间,支撑、修补、调节、清洁作用1.1.2肾小囊1.2肾小管:近端小管、细段、远端小管和连接小管2.肾小球旁器3.肾间质4.血管和神经二.肾脏的功能1.滤过:GFR:肾小球滤过率2.重吸收和分泌(1)重吸收:主要在近端小管(2)渗透压梯度形成:主要靠髓袢和髓质(3)调节终尿成分:远端小管尤其连接小管(醛固酮作用于此)3.内分泌(1)血管活性肽:调节肾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盐代谢,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激肽等(2)非血管活性物质:1,25-(OH)2D3和EPO三.检查手段1.尿检1.1蛋白尿:每日>150mg或者尿蛋白/肌酐>200mg/g,或尿蛋白试验阳性(微量蛋白尿30-300mg)1.1.1生理性蛋白尿:(1)功能性:如剧烈运动,一过性,不超过(+)(2)体位性:多见于成长期青少年(<1g/d)1.1.2肾小球性蛋白尿(1)选择性蛋白尿:以白蛋白为主的中小分子蛋白,肾小球滤过膜受损,滤出超过小管吸收,病变较轻。
(2)非选择性蛋白尿:病变加重,排泄如IgG等大分子蛋白1.1.3肾小管性蛋白尿:β微球蛋白和溶菌酶等微小蛋白,重吸收障碍。
1.1.4溢出性蛋白尿:肌红蛋白、血红蛋白等大量溶解,多发骨髓瘤轻链蛋白等大量滤出超过重吸收阈值。
1.2血尿(1)镜下血尿:每HP>3(2)肉眼血尿:1ml血/1L尿,外观洗肉水样,血样或者酱油样1.3管型尿:蛋白质或细胞成分在小管内凝固1.4白细胞尿:>5/hp白细胞1.5脓尿:就是白细胞尿1.6菌尿:培养菌落计数>10^5/ml2.滤过率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GFR正常值100±10ml/(min·1.73m2)3.影像学检查4.肾活检四.常见肾病1.肾病综合征:各种原因所致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水肿和高脂血症2.肾炎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高血压和水肿为主要表现3.无症状性尿检异常;轻中度蛋白尿和血尿,不伴水肿和高血压,多种原发肾小球疾病和肾小管-间质疾病4.急性肾衰竭综合征(acute kidney injury):各种原因,48h内血肌酐升高>26.4μmol/l或者较基础值升高>50%或者尿量<0.5ml/(kg·h),持续超过6h。
内科学复习笔记 重点 泌尿系统疾病篇
泌尿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总论1.估计疾病病程2.尿液检查3.肾小球滤过率测定4.影像学检查5.肾活检一、估计疾病病程:急性或慢性二、尿常规检查(一)蛋白尿每日尿蛋白量>150mg称为蛋白尿,或尿蛋白/肌酐大于200mg/g。
微量白蛋白尿:24h尿白蛋白在30—300mg/d。
①肾小球性蛋白尿:肾小球滤过膜损伤(包括分子屏障及电荷屏障的破坏)以白蛋白为主,损伤重时,可以有球蛋白和其他大分子蛋白漏出。
②肾小管性蛋白尿:肾小管功能障碍,重吸收减少以?2-MG,溶菌酶,核糖核酸酶等小分子蛋白为主<2g/d。
③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蛋白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不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如血红蛋白、肌红蛋白、本周氏蛋白,可从尿中排出。
④生理性蛋白尿:(1)体位性蛋白尿:于直立或脊柱前凸位置时发生,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一般<1g/d。
(2)功能性蛋白尿:运动、发热、充血性心衰时出现,诱因去除后消失。
(二)血尿尿沉渣> 3个红细胞/HP原因:全身性疾病尿路邻近器官疾病肾及尿路疾病(三)管型尿:正常人<5000个/24h尿,可为透明或颗粒管型白细胞管型:活动性肾盂肾炎重症急性肾小球肾炎红细胞管型:急性肾小球肾炎上皮细胞管型:肾病综合征腊样管型:又称肾衰管型,为肾衰竭时出现。
(四)白细胞尿尿沉渣>5个白细胞/HP1h新鲜尿白细胞>40万或12h >100万见于各种泌尿系统感染及邻近器官的感染。
三、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清除率测定:指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一物质的能力四、影像学检查超声静脉尿路造影、CT、MRI、肾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五、肾活检[肾脏疾病的症状]一、肾病综合征大量蛋白尿(>3.5g/d)低蛋白血症(<30g/L)水肿、高脂血症二、肾炎综合征血尿、蛋白尿、少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
三、无症状性尿异常单纯性血尿和(或)无症状性蛋白尿不能解释的白细胞尿四、急性肾衰竭和急进性肾衰竭综合征两者的区别GFR的下降是几天还是几周五、慢性肾衰竭综合征表现为贫血、夜尿增多,血肌酐、血尿素氮、血磷升高、血钙下降、双肾体积缩小。
内科学 泌尿系统疾病 总结 重点 笔记
概述一、基础知识:1、肾:它肾位于脊柱两侧,腹膜后方;两肾上端相距较近,下端斜向下外;右肾较左肾稍低。
是成对的实质性脏器,形似蚕豆。
有上、下端,内、外侧缘,前、后面。
肾小囊肾小体肾单位血管球近端小管肾肾小管细段泌尿小管远端小管弓形集合小管集合小管直集合小管乳头管(1)肾的构造:在肾的额状切面上肾实质分为肾皮质、肾髓质。
肾皮质:位于浅层,血管丰富,新鲜标本呈红褐色。
肾髓质:位于深部,由15~20个肾锥体构成,色淡,肾锥体的尖端朝向肾窦,成为肾乳头,上有乳头孔。
肾锥体之间的皮质部分为肾柱(2)与椎体的关系:左肾:上端: 第12胸椎上缘;下端: 第3腰椎上缘。
右肾:比左肾大约低半个椎体。
(3)与第12肋的关系:第12肋斜越左肾后面的中部,右肾后面的上部。
肾门:约平第一腰椎平面肾区:第12肋与竖脊肌外缘的交点。
(4)肾的被膜:它由内向外依次为:纤维囊、脂肪囊、肾筋膜。
肾段:肾动脉在肾门通常分为前后两支,前支再分为4个二级分支,成为肾段动脉。
每支肾段动脉分布到一定区域的肾实质,称为肾段。
每侧肾分为5个肾段:即上段、上前段、下前段、下段、后段肾门:肾的内侧缘中部凹陷,是肾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肾盂出入的部位肾蒂:出入肾门的结构,由结缔组织包在一起形成。
2、输尿管:它分腹段、壁内段、盆段。
有3处狭窄即肾盂与输尿管移行处、与髂血管交叉处、壁内段3、膀胱:它位于小骨盆的前部,耻骨联合的后方。
空虚时全部位于骨盆腔内,充盈时膀胱腹膜反折线可上移至耻骨联合上方。
分膀胱尖、颈、体、底。
毗邻:前:耻骨联合;后:男:精囊、输精管壶腹和直肠;女:子宫和阴道下:男:前列腺女:尿生殖膈膀胱三角:它在膀胱底内面的两个输尿管口和尿道内口之间的区域呈三角形。
4、尿道:(1)女性尿道:长约 3-5 cm.,起于尿道内口,终于阴道前庭的尿道外口,特征:宽、短、直。
易于发生泌尿系感染。
(2)男性尿道:曲、直、长二、症状:水肿、高血压、肾区钝痛和肾绞痛、膀胱刺激征、排尿异常。
内科学泌尿系统重点,习题及答案
泌尿系统肾盂肾炎:定义:是指发生于肾脏盂的炎症,又称上尿路感染,大都由细菌感染引起,一般伴下泌尿道炎症,临床上不易严格区分。
根据临床病程及疾病,肾盂肾炎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期,慢性肾盂肾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重要原因。
病因:肾益肾炎的易感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因素与感染有关。
是由各种致病微生物直接侵袭所引起的肾盂肾盏粘膜和肾小管肾间质感染性炎症。
近年来发现在一些肾盂肾炎患者的肾疤痕组织中存在病菌抗原,表明在肾盂肾炎的发病机理中免疫性肾组织损害也可以是炎症的原因之一。
临床表现:(一)急性肾盂肾炎:本病可发生于各种年龄,但以育龄妇女最多见,起病急骤,主要有下列症38~39℃之间,也可高达40℃。
热型不一,一般呈弛张型,也可呈间歇或稽留型。
伴头痛、全身酸腰痛,多为钝痛或酸痛,程度不一,少数有腹部绞痛,沿输输尿管向膀胱方向放射,体检时在上输尿管点(腹直肌外缘与脐平线交叉点)或肋腰点(腰大肌外缘与十二肋交叉点)有压痛,肾叩痛阳性。
患者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在上午性感染时,可先于全身症状出现。
儿童患者的泌尿系系症状常不明显,起病时除高道症状:可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个别患者可有中上腹或全腹疼痛。
(二)慢性肾盂肾炎:症状较急性期轻,有时可表现为无症状性尿。
半数以上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既往史,其后有乏力、低热、厌食及腰酸腰痛等症状,并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下尿路刺激症状。
急性发作表现也时出现。
以往将病程超过半年或1年者乐为慢性肾盂肾炎,近年来提出肾盂肾盏有瘢痕形成,静脉肾盂造影见到肾盂肾盏变形、积水、肾外形不光滑,或二肾大小不等才称慢性肾盂肾炎。
可有肾小管功能损害,如浓缩功能减退,低渗、低比重尿,夜尿增多及肾小管性酸中毒等。
至晚期,可出现肾小球功能损害,氮质血症直至尿毒症。
肾性高血压很多由慢性肾盂炎引起,一般认为患者高肾素血症及一些缩血管多肽的释放和血管硬化、狭窄等病变有关。
少数患者切除一侧病肾后,高血压得以改善。
泌尿系统的各个知识点总结
泌尿系统的各个知识点总结一、肾脏1. 结构与功能肾脏是泌尿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腹膜后,主要由肾实质和肾脏组成。
肾实质包括肾小球、肾小管等结构,肾脏包括肾盂、肾盏和输尿管等结构。
肾脏的主要功能包括排泄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调节酸碱平衡、调节血压等。
2. 肾小球疾病肾小球是肾脏的重要部分,负责滤出尿液中的废物和水分。
肾小球疾病指的是肾小球本身发生异常,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减退。
常见的肾小球疾病包括肾炎、肾病综合征等。
3. 肾小管功能障碍肾小管是肾脏中重要的结构,主要负责重新吸收尿液中的有用物质。
肾小管功能障碍是指肾小管对尿液中的有用物质重新吸收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尿液成分异常。
常见的肾小管功能障碍包括尿糖症、尿钙症等。
4. 肾功能检测肾功能的检测是指通过检测尿液和血液中的特定指标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
常见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尿酸、尿蛋白等。
二、输尿管1. 结构与功能输尿管是连接肾脏和膀胱的管道,主要负责输送肾脏产生的尿液到膀胱。
输尿管的主要功能包括输尿、防止尿液倒流等。
2.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是指在输尿管内形成的结石,可以阻塞尿液的正常流动,导致输尿管扩张和疼痛等症状。
常见的输尿管结石症状包括腰部疼痛、尿频尿急、血尿等。
三、膀胱1. 结构与功能膀胱是一个位于盆腔的囊状器官,主要负责存储尿液和排泄尿液。
膀胱的主要功能包括收缩排尿、存储尿液等。
2. 膀胱癌膀胱癌是在膀胱内部形成的恶性肿瘤,主要症状包括血尿、尿频尿急、腹痛等。
膀胱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等。
四、尿道1. 结构与功能尿道是排尿的通道,主要负责将膀胱储存的尿液排出体外。
尿道的主要功能包括排尿、防止尿液倒流等。
2. 尿道疾病常见的尿道疾病包括尿道炎、尿道狭窄等。
尿道炎是尿道内部发生炎症,常见症状包括尿痛、尿频尿急等。
尿道狭窄是指尿道内部出现狭窄,导致排尿困难等症状。
五、泌尿系统常见疾病1. 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是指泌尿系统内部发生细菌感染,常见症状包括尿痛、尿频尿急、尿中有血尿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科学泌尿系统重点第一章总论泌尿系统主管机体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功能,由肾、输尿管、膀胱、尿道及有关的血管、神经等组成。
肾不仅是人体主要的排泄器官,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对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起相当重要的作用。
本篇讨论内科范畴内常见的肾脏疾病。
【肾的生理功能】肾的生理功能主要是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一)肾小球滤过功能(二)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肾小球每日滤过的原尿可达180L,其中电解质成分与血浆基本相似。
但正常人每日排出的尿量仅1500ml左右,原尿中99%以上的水和很多物质被肾小管重吸收。
近端肾小管主要承担滤液的重吸收功能,滤过的葡萄糖、氨基酸100%被重吸收,通过Na+-K+ATP酶,Na+在近端肾小管中主动重吸收,主要的阴离子碳酸氢根(HCO3-)和Cl-随Na+一起转运。
HCO3-重吸收还继发于H+的分泌。
这样90%的HCO3-、70%的水和NaCl被重吸收。
(三)肾脏和激素肾脏不仅是激素作用的靶目标,而且它还合成、调节和分泌激素,影响非肾的功能,例如红细胞生成及骨的代谢。
这些激素包括化学上不同的种类,例如蛋白质、肽、脂质、核苷和氨基酸衍生的分子。
肾脏分泌的激素可分为血管活性肽和非血管活性激素。
前者作用于肾本身,参与肾的生理功能,主要调节肾的血流动力学和水盐代谢,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前列腺素、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内皮素、利钠肽(包括旁分泌的肾脏利钠肽urodilatin)以及类花生酸类物质;非血管活性激素包括1α-羟化酶和红细胞生成素等。
肾脏在几种肽和蛋白质激素的清除率和灭活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循环和局部产生的激素的内在网络系统对肾内。
肾小球和肾小管的功能起着调节作用。
【肾脏疾病的评估】(一)估计疾病病程是急性还是慢性,这一鉴别对诊断、治疗和预后都很重要。
(二)尿液检查常为诊断有无肾损伤的主要依据。
1.蛋白尿近年来认识到蛋白尿是糖尿病、进展性肾脏病和心血管病的一种独立的危险因素。
直接针对减少蛋白尿的干预性治疗现在已成为慢性肾脏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150mg 或尿蛋白/肌酐比率(PCR)>200mg/g称为蛋白尿。
微量白蛋白尿的定义是: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在30~300mg。
产生蛋白尿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以下4类:(1)生理性蛋白尿:①功能性蛋白尿,是一轻度、暂时性蛋白尿,常伴发热、运动或充血性心衰。
②体位性蛋白尿常见于青春发育期青少年,于直立和脊柱前凸姿势时出现蛋白尿,卧位时尿蛋白消失,一般量<1g/d。
(2)肾小球性蛋白尿:其起因主要由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屏障的损伤,足细胞的细胞骨架结构和它们的裂隙膜或GBM的损伤,使血浆中大量蛋白尿滤过并超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于尿中。
如病变较轻,则仅有白蛋白滤过,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当病变加重,更高分子量蛋白质(主要是IgG)无选择性地滤出,称为非选择性蛋白尿。
(3)肾小管性蛋白尿:当肾小管受损或功能紊乱时,抑制了近端肾小管对正常滤过的蛋白质重吸收,导致小分子蛋白质从尿中排出,包括β2微球蛋白、溶菌酶等。
(4)溢出性蛋白尿:血中低分子量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轻链蛋白、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等)异常增多,经肾小球滤过而不能被肾小管全部重吸收所致。
尿蛋白电泳显示分离的蛋白峰。
2.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两种,详见本篇第二章。
3.管型尿尿中管型的出现表示蛋白质在肾小管内凝固,其形成与尿蛋白的性质和浓度、尿液酸碱度以及尿量有密切关系,宜采集清晨尿标本做检查。
管型尿可因肾小球或肾小管性疾病而导致,但在发热、运动后偶可见透明管型,此时不一定代表肾脏有病变。
但若有细胞管型或较多的颗粒管型与蛋白尿同时出现,则临床意义较大。
4.白细胞尿、脓尿和细菌尿新鲜离心尿液每个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或1小时新鲜尿液白细胞数超过40万或12小时尿中超过100万者称为白细胞尿。
因蜕变的白细胞称脓细胞,故亦称脓尿。
清洁外阴后无菌技术下采集的中段尿标本,如涂片每个高倍镜视野均可见细菌,或培养菌落计数超过105个/ml时,称为细菌尿,可诊断为尿路感染。
(三)肾小球滤过率测定指肾在单位时间内清除血浆中某一物质的能力。
通常以清除率测定肾小球滤过率,推算出肾每分钟能清除多少毫升血浆中的该物质,并以体表面积校正。
单纯以血肌酐反映GFR不够准确。
临床上既往多采取留血、尿标本测定肌酐清除率的方法进行GFR的评估。
正常值平均在100±10ml/min左右,女性较男性略低。
最近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的肾脏病预后的质量倡议(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临床实践指南中推荐用两种公式计算成人GFR,一种是Cockcroft-Gault公式,一种是MDRD的简化公式,其优点是不必留尿。
不同国家和民族是否均适用这两种公式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但在某些情况,如年龄或身材大小极端、严重营养不良或肥胖、肌病或瘫痪和素食者,应留血、尿测定内生肌酐清除率。
(四)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显像、静脉尿路造影、CT、、MRI、肾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检查等。
(五)肾活检为了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或判断预后,在无肾穿刺禁忌证时可行肾穿刺活检。
这对明确各类原发性肾小球病,如轻微性肾小球病变、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膜性肾病及各类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等的组织形态学诊断很有帮助;对一些继发性。
肾小球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有无肾损害、分型及指导治疗,遗传性肾脏疾病,急性肾衰竭和移植肾排斥的鉴别诊断等都十分有帮助。
【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及泌尿系统疾病经常会引起一组组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表现相似的综合征,识别患者属于哪一种综合征对疾病诊断很有帮助。
(一)肾病综合征各种原因所致的大量蛋白尿(>3.5g/d),低白蛋白血症(<30g/L),明显水肿和(或)高脂血症的临床综合征。
(二)肾炎综合征以血尿、蛋白尿及高血压为特点的综合征。
按病程及肾功能的改变,可分为急性肾炎综合征(指急性起病,病程不足一年者)、急进性肾炎综合征(指肾功能急性进行性恶化,于数周至数月内发展为少尿或无尿的肾衰竭者)和慢性肾炎综合征(指病程迁延一年以上)。
(三)无症状性尿异常包括单纯性血尿和(或)无症状性蛋白尿,以及不能解释的脓尿(白细胞尿)。
(四)急性肾衰竭和急进性肾衰竭综合征区别GFR的下降是几天(急性肾衰竭,ARF)还是几周(急进性肾衰竭,RPRF)发生,在临床上有用。
这两个综合征的病因也稍有不同,如由于脓毒症、肾毒性药物、休克或其他原因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是ARF的常见病因,而由于免疫损伤或血管炎引起毛细血管外增生性(新月体)肾小球。
肾炎是RPRF而非ARF的重要原因。
(五)慢性肾衰竭综合征慢性肾衰竭(CRF)是指不管什么原因导致的进行性、不可逆性肾单位丧失及肾功能损害。
【肾脏疾病防治原则】肾脏疾病依据其病因、发病机制、病变部位、病理诊断和功能诊断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
其治疗原则包括去除诱因,一般治疗,抑制免疫及炎症反应,防治并发症,延缓肾脏疾病进展和肾脏替代治疗。
(一)肾小球病理及免疫发病机制的研究和对慢性肾衰竭发病机制及有关病理生理研究为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创造了条件,促进了糖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和亲免素调节剂(immunophillin modulator)等的合理应用。
新型的细胞免疫抑制剂,如亲免素调节剂[包括环孢素、他克莫司和西罗莫司(雷帕霉素)和麦考酚吗乙酯(霉酚酸酯)]等被应用于临床,由于其通过影响细胞内信号转导旁路等途径选择性抑制T辅助细胞及T细胞毒效应细胞,除用于肾移植预防排斥治疗外也被用于难治性肾小球病的治疗。
但其长期疗效、有效剂量及不良反应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确定。
(二)降压治疗在肾脏疾病中尤为重要。
因为肾小球病变常常伴有高血压,慢性肾衰竭者90%出现高血压。
持续存在的高血压是加速肾功能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积极控制高血压是肾脏疾病各阶段治疗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我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中有关高血压定义和治疗的临床指南以及美国肾脏病学会有关慢性肾脏病(CKD)的指南均制定了降压治疗的靶目标。
降压时除应关注降压达靶目标,还应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保护作用的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降血压药物。
(三)减少蛋白尿治疗由于蛋白尿本身对肾的有害作用,故不仅要重视病因治疗减少尿蛋白,也要重视对症治疗,直接减少尿蛋白排泄。
(四)红细胞生成素(EPO)、活性维生素D3、HMG-COA还原酶抑制剂的应用EPO的广泛应用已使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改善。
近年来对红细胞生成素治疗的靶目标较前有了更高的要求,刺激红细胞生成又有了新的作用时间更长的药物。
活性维生素D制剂或同类物除了钙内环境平衡外尚有的抗炎作用,还可改善血透患者生存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和感染死亡率。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即他汀类调节血脂药物的降脂治疗,在肾脏疾病中也显示了另一些独特的治疗作用。
(五)饮食治疗在CKD患者推荐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优质低蛋白摄人的代谢作用可降低尿素氮的产生,减少尿毒症毒素,相当于具抗炎及抗氧化作用,改善胰岛素抵抗。
研究证明优质低蛋白饮食有独立的减轻蛋白尿作用,还有预防和减轻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并发症包括酸中毒,高钾血症,高磷血症和尿毒症症状的效用。
在饮食治疗方面,还应注意减少盐(不超过6g/d)的摄入。
最近的研究显示高钠饮食则尿钠排泄增多,体重增加,平均动脉血压较高,尿白蛋白排泄增加。
(六)肾脏替代治疗肾脏替代治疗是终末期肾衰竭患者唯一的有效治疗方法。
最近提出了适时开始透析和一体化(综合)治疗的概念,以提高终末期肾衰竭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
肾脏替代治疗包括:1.透析治疗(1)腹膜透析:包括连续性和间歇性腹膜透析两种。
近年来由于腹膜透析连接系统的改进,包括自动腹膜透析机的应用,使腹膜透析有关的感染并发症减少。
其操作简便,安全有效以及残存肾功能保护较好的特点在肾脏替代治疗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血液透析:通过扩散、对流及吸附清除体内积聚的毒性代谢产物,清除体内潴留的水分,纠正酸中毒,达到治疗目的。
随着透析设备更趋先进,治疗效果更好、更安全。
2.肾移植成功的肾移植可以使患者恢复正常的肾功能(包括内分泌和代谢功能)。
肾移植后长期需用免疫抑制剂,以防止排斥反应。
近年来随着新型免疫抑制剂的应用,肾移植的存活率明显改善。
(七)中西医结合治疗祖国医学的辨证施治为肾脏疾病提供了又一治疗手段,大黄、雷公藤总苷、黄芪等制剂的作用也已得到很多的实验研究证实。
有关某些中草药(如关木通等)具有的肾毒性已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