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诗选》第二十四首《四坐且莫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魏六朝诗选》第二十四首《四坐且莫喧》
【篇目】
[作品介绍]
[注释]
[译文]
[赏析一]~~[赏析二】
【古风泊客一席谈】
四坐且莫喧
[汉诗·古诗】
四坐且莫喧,愿听歌一言。
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
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
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
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
朱火燃其中,青烟扬其间。
从风入君怀,四坐莫不叹。
香风难久居,空令蕙草残。
[作品介绍]
《四坐且莫喧》的作者为汉朝无名氏。
玉台新咏一。《类聚》七十。《初学记》二十五引作古诗咏香炉诗。
[注释]
1、古诗(古诗)
(1).古代诗歌的泛称。南北朝时称汉魏无名氏的诗为古诗。汉班固《两都赋》:“赋者,古诗之流也。”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上:“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又如《古诗十九首》等。
(2).“ 古体诗”的省称。宋马永卿《懒真子》卷一:“旧说皎然欲见韦苏州,恐诗体不合,遂作古诗投之。”参见“古体诗。”
2、崔嵬拼音:cuī wéi
(1).本指有石的土山。后泛指高山。《诗·周南·卷耳》:“陟彼崔嵬,我马虺隤。” 毛传:“崔嵬,土山之戴石者。” 唐孙鲂《湖上望
庐山》诗:“辍棹南湖首重回,笑青吟翠向崔嵬。” 宋辛弃疾《沁园春·有美人兮》词:“觉来西望崔嵬,更上有青枫下有溪。”
(2).高耸貌;高大貌。《楚辞·九章·涉江》:“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王逸注:“崔嵬,高貌。”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沁水》:“ 秦坑赵众,收头颅,筑台于垒中,因山为台,崔嵬桀起。”郭沫若《十年建国增徽识·民族宫》诗:“ 中华自古多弟兄,屹立崔嵬民族宫。”
3、离娄(离娄)拼音:lí lóu
(1).雕镂交错分明貌。《玉台新咏·古诗八首·四坐且莫喧》:“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吴兆宜注引贾谊《簴赋》:“妙雕文以刻镂。” 宋王禹称《月波楼咏怀》:“平远无林木,一望同离娄。”参见“ 离楼”。
(2).谓刻意修饰。三国魏刘劭《人物志·效难》:“故浅美扬露,则以为有异;深明沉漠,则以为空虚;分别妙理,则以为离娄。”刘炳注:“研精至理,状似离娄。” 章炳麟《东夷》诗:“下读更上移,文采相离娄。”
3、鲁班(鲁班)拼音:lǔ bān亦作“ 鲁般”。我国古代杰出的建筑工匠。传为春秋时鲁国人,姓公输,名班 ( 般 ),技艺超绝,多有发明,后世被尊为建筑工匠的祖师。《孟子·离娄上》:“ 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 赵岐注:“ 公输子,鲁班,鲁之巧人也。”《汉书·东方朔传》:“ 鲁般为将作。” 颜师古注:“以其巧也。般与班同。” 汉王充《论衡·乱龙》:“ 鲁般、墨子,刻木为鸢,蜚之三日而不集。” 清蒲松龄《日用俗字·木匠》:“木匠祖师是鲁班,家伙学成载一船。”
4、朱火拼音:zhū huǒ
红色的火焰。晋傅玄《天郊飨神歌》:“蕴朱火,燎芳薪。紫烟游,冠青云。” 元钱惟善《题广微天师升龙图》诗:“朱火腾空超碧落,翠鳞垂水捲沧溟。”
5、蕙草拼音:huì cǎo香草名。又名熏草、零陵香。战国楚宋玉《风赋》:“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猎蕙草,离秦衡。”
《太平御览》卷九八二引三国魏曹操《内诫令》:“房室不洁,听得烧枫胶及蕙草。” 晋嵇含《南方草木状·蕙》:“蕙草一名薰草,叶如麻,两两相对,气如蘼芜,可以止疠。” 宋赵师秀《送徐玑赴永州掾》诗:“入署梅花落,过汀蕙草生。”
[译文]
各位且莫要喧哗,听我作诗歌一首。
请让我说铜香炉,高大犹如终南山。
上爿好似松柏树,下爿根据铜炉盘。
雕文各不相异同,雕镂交错竟分明。
谁能制作此香炉?当然只是公输班。
赤色火焰燃其中,青烟袅袅扬其间。
被风送入君怀中,各位君子莫不叹。
香风飘扬难持久,空令蕙草成灰烬。
赏析
壹/
玉台新咏一。《类聚》七十。《初学记》二十五引作古诗咏香炉诗。合璧事类外集四十一作古乐府。万花谷后七。广《文选》十五。《诗纪》十。又《御览》七百三引言、山、盘、连、间、叹、残七韵。韵补二引连、班二韵及盘、连二韵。○古诗存目云。玉台古本无。逯案。玉台所载均有关女性之作。此其体例也。此诗不合原书体例。原本不
应有之。
佚名
赏析
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铜冶炼技术的国家,距今已有6700年历史。
铜炉,焚香之器具。与花瓶、烛台一齐供养于佛前,为比丘十八物之一。是中国古代铜器一个独特的品种。
香炉,用以烧香及熏衣、香被之用,亦有以供陈设。《香箋》中对香炉是如此定义的:“官、哥、定窑、龙泉、宣铜、潘铜、彝炉、乳罐,大如茶杯而式雅者为上。”铜炉在明代不再单一作为祭祀用的礼器,文人将它带进了“雅玩”的圈子,用另一种风采跃上历史舞台。正如王世襄说的:“(把玩铜炉)这种生活情趣已离我们很远,以致有人难以想象,但历史上确实有过。”
正如木刻、玉雕需日日把玩以形成包浆,铜炉也需要常年“火养”,在温火的烘烤之下,铜炉的皮壳也会慢慢发生变化,变得越来越温润,越来越耐看。这往往是一个缓慢的渐变的过程。每日用沉香或檀香熏燃,日积月累,烟气熏染炉体,香油附着炉身,再经过人手盘玩,自然而然地获得温润的光泽。
佚名
《四坐且莫喧》 [汉诗·古诗]
四坐且莫喧,愿听歌一言。
各位且莫要喧哗,听我作诗歌一首。请说铜炉器,崔嵬象南山。
请让我说铜香炉,高大犹如终南山。上枝似松柏,下根据铜盘。
上爿好似松柏树,下爿根据铜炉盘。雕文各异类,离娄自相联。
雕文各不相异同,雕镂交错竟分明。谁能为此器,公输与鲁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