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基回弹模量、压实度等试验测试方法
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方法)

实验操作流程
准备工作 安装承载板
加载 数据记录 结果分析
检查仪器设备是否完好,确 定实验场地和材料,设置实
验参数。 将承载板放置在平整的地面 上,确保承载板与地面紧密
接触。 使用恒定速率的加载装置对 承载板施加压力,记录压力
值。
在实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压 力、变形等数据。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土基回 弹模量。
作为土基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水
2
用于湿润土基材料,保持其湿度适中。
支撑材料
如木条或金属条,用于固定土基材料。
实验环境
平整场地
实验场地应平整,避免因地面不平整导致测量 误差。
无风环境
避免风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温度适宜
保持实验环境温度稳定,以减小温度变化对土 基材料的影响。
03 实验步骤
温度和湿度对回弹模量有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对土基回弹模量有一定影响。在较高温度和较低湿度条件下, 土基的回弹模量通常较低。因此,在土基工程中应考虑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对回弹模量的影 响。
对实验的反思与建议
01
实验操作需规范
在承载板测定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实验,以确保数据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原理
原理概述:承载板测定基于压力试验原理,通过施加逐 级递增的垂直荷载,测量土基在不同压力下的回弹变形 ,从而推算出土基的回弹模量。 1. 准备试验场地,整平表面,并铺设一定厚度的垫层。
3. 通过千斤顶施加逐级递增的垂直荷载,并记录各级荷 载下的土基回弹变形。
实验步骤
2. 将承载板放置在垫层上,确保承载板与土基表面密 贴。
结果应用
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工程中, 指导施工和设计。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检测作业指导书T 0943-2008承载板测定土基回弹模量作业指导书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 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土基表面,通过用承载板对土基逐级加载、卸载的方法,测出每级荷载下相应的土基回弹变形值,经过计算求得土基回弹模量。
2 本方法测定的土基回弹模量可作为路面设计参数使用。
二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 加载设施:载有铁块或集料等重物、后轴重不小于60kN的载重汽车一辆,作为加载设备。
在汽车大梁的后轴之后约80cm处,附设加劲横梁一根作反力架。
汽车轮胎充气压力0.50MPa。
2 现场测试装置,由千斤顶、测力计(测力环或压力表)及球座组成。
3 刚性承载板一块,板厚20mm,直径为φ30cm,直径两端设有立柱和可以调整高度的支座,供安放弯沉仪测头,承载板安放在土基表面上。
4 路面弯沉仪两台,由贝克曼梁、百分表及其支架组成。
5 液压千斤顶一台,80,100kN,装有经过标定的压力表或测力环,其容量不小于土基强度,测定精度不小于测力计量程的1,100。
6 秒表。
7 水平尺。
8 其它:细砂、毛刷、垂球、镐、铁锹、铲等。
三方法与步骤1 准备工作(1)根据需要选择有代表性的测点,测点应位于水平的路基上,土质均匀,不含杂物。
(2)仔细平整土基表面,撒干燥洁净的细砂填平土基凹处,砂子不可覆盖全部土基表面避免形成夹层。
(3)安置承载板,并用水平尺进行校正,使承载板置水平状态。
(4)将试验车置于测点上,在加劲横梁中部悬挂垂球测试,使之恰好对准承载板中心,然后收起垂球。
(5)在承载板上安放千斤顶,上面衬垫钢圆筒、钢板,并将球座置于顶部与加劲横梁接触。
如用测力环时,应将测力环置于千斤顶与横梁中间,千斤顶及衬垫物必须保持垂直,以免加压时千斤顶倾倒发生事故并影响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6)安放弯沉仪,将两台弯沉仪的测头分别置于承载板立柱的支座上,百分表对零或其他合适的初始位置上。
2 测试步骤(1)用千斤顶开始加载,注视测力环或压力表,至预压0.05MPa,稳压lmin,使承载板与土基紧密接触,同时检查百分表的工作情况是否正常,然后放松千斤顶油门卸载,稳压lmin后,将指针对零或记录初始读数。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

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记录摘要:一、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概述二、试验过程与方法1.试验设备2.试验原理3.试验步骤三、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处理方法2.数据分析方法四、试验结果与应用1.结果表述2.结果应用五、试验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问题识别2.改进措施六、结论与建议正文:一、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概述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是一种评价土壤力学性质的重要方法,通过测定土壤在受到垂直载荷时的应力与应变关系,从而获得土壤的回弹模量。
该试验在我国道路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优化道路设计、提高道路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试验过程与方法1.试验设备土基回弹模量试验设备主要包括:加载设备、位移计、压力计等。
加载设备用于施加垂直载荷,位移计用于测量土壤变形,压力计用于测量载荷大小。
2.试验原理土基回弹模量试验原理是根据弹性力学原理,利用位移计和压力计测定土壤在垂直载荷作用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然后根据胡克定律计算回弹模量。
3.试验步骤(1)准备工作:选取试验地点,挖取试验土样,制备标准试件。
(2)加载过程:将试件放置在加载设备上,逐步施加垂直载荷,记录载荷与位移关系。
(3)数据采集:在试验过程中,实时记录压力计、位移计的数据。
(4)数据处理:根据实测数据,计算土壤回弹模量。
三、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1.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处理主要包括:去除异常数据、绘制载荷-位移曲线、计算回弹模量等。
2.数据分析方法数据分析主要包括:对比试验结果、分析试验数据规律、评价试验效果等。
四、试验结果与应用1.结果表述试验结果以回弹模量值表示,回弹模量值越大,说明土壤强度越高。
2.结果应用试验结果可用于评价道路工程中的土壤质量,为道路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五、试验中的问题与改进措施1.问题识别在试验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包括:设备精度不足、试验操作不规范、数据处理不当等。
2.改进措施(1)提高设备精度,定期校验仪器;(2)加强试验人员培训,规范操作流程;(3)优化数据处理方法,提高数据可靠性。
试论公路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

试论公路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摘要: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路基回弹模量是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选择合理的方法,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尤为重要。
文章对路基回弹摸量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并探讨了路基回弹模量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回弹模量;含水率;压实度;公路路基路基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品质及使用寿命。
如何构筑一个坚实、均匀、稳定的土基,提高土基的抗变形能力,是保证公路路面结构具有良好使用品质与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
由于土基回弹模量是一个关于土的类型、含水量、压实度、测定方法、加荷频率和加荷循环次数等的复杂函数。
对特殊土路基回弹模量及其性质的研究对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一、土基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含水率对同一种土质,压实度相同的条件下,土基回弹模量E。
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含水率平均增加1%,回弹模量平均降低2MPa。
公路在施工时一般在最佳含水率士2%以内进行压实,而公路在通车运营数年后路基填土的含水率较竣工时有大幅度增长,即路基的湿度增大。
(二)压实度压实度也是影响回弹模量的重要因素。
道路破坏其中80%是由路基变形引起的,而路基强度的大小是影响路基变形的主要因素,因此路基的压实是路基施工过程的一个重要工序,也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
在相同应力级位、含水率为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压实度由100%降至90%,粘土回弹模量最低约下降至原来的65%,粉土回弹模量最低约下降至原来的70%。
对于砂土来说,压实度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很小。
(三)土质不同类型的土回弹模量也有很大的差别。
尤其是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土的冻融过程会影响土颗粒的结构形态。
冻胀现象多发生在细粒土中,特别是粉土、粉质粘土中,冻结时水分迁移积聚最为强烈,冻胀现象严重。
因为这类土具有较明显的毛细现象,上升高度大,速度快,具有通畅的水源补给通道,土粒矿物成分亲水性强,土虽有较厚的结合水膜,能持有较多的结合水,同时,这类土的颗粒较细,表面能大,从而能使大量结合水迁移和积聚。
公路工程土基回弹模量检测技术

公路工程土基回弹模量检测技术摘要:土基回弹模量是公路工程中路面结构设计工作中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用于检测工程路基质量水平的标准。
为了实现对公路工程土基进行回弹模量试验,本文主要通过使用承载板法检测技术,并针对土基回弹模量实验相关检测的具体步骤以及环节、计算等各个方面进行准确介绍。
与此同时,对于公路工程中经常使用的其他检测方法进行相关介绍,为检测工作提供必要的依据。
关键词:计算;承载板;质量控制对于相关公路工程项目来讲,路基强度对于路面结构的质量方面有较大影响。
在公路工程当中,土基回弹模量是结构设计方面的重要标准,同时其也反映出路基的强度大小。
土基回弹模量一般是指在公路土基出现变形时,受路面本身结构重力以及交通荷载的影响,在竖直方向上发生变形。
为了对公路路基的质量水平进行科学评判,要对土基回弹模量实验检测技术进行改进,使其在路基的强度方面不符合相关标准时,能够对路基进行补强,使其承载力达到相关标准。
一、承载板法测定土基回弹模量试验技术承载板法是目前我国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所采用的相对较为广泛的一种测试方法。
其主要检测原理是,通过承载板逐渐对公路路面土基进行加大承载力和减小承载力。
通过不同级别的荷载力完成对土基回弹变形值的相关检测。
在计算之后最终得到土基回弹模量的数据。
1.1施工现场的试验准备工作1.1.1仪器以及相关材料的准备在利用承载板法对土基回弹模量进行测试过程中,进行加载的设备通常会选择后周重量超过 60KN 的汽车,并在其后方 0.8 米的地方安置加劲横梁,其他的相关测量设备包括百分表、刚性承载板、支架、水平池等多种工具。
1.1.2施工场地的清理准备在进行土基回弹模量检测前,要在施工场地挑选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检测点,并对其进行整平,也可以撒布细砂以达到场地表面平整的效果,确保承载板实验能够正常进行。
1.2施工现场土基回弹模量的测量1.2.1安置承载板利用水平尺等工具使承载板较稳定的保持在水平状态,将承载板在具体位置安置完成后,将千斤顶和测力环放在承载板上。
承载板法测土基回弹模量.PPT

④新公式应用(实测案例)
表1回弹模量测试数据
分级加 载卸载 编号
1
承载板压 力
(Mpa)
0.033
左百分表读数 (0.01mm)
加载 卸载 回弹 后 后 弯沉
205 191 28
右百分表读数(0.01mm)
加载后 卸载后 425 419
回弹 弯沉
12
平均值 (0.01m
m)
20
2
0.065 208 185 46
第2讲(4) 承载板法测土基回弹模量
1
2
3
• 目的与适用范围:设计参数
• 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 方法与步骤
1 准备工作
2 测试步骤
3 实测回弹变形
4
测定总影响量(注意规程的错误):
5 测定含水率、压实度
• 计算
5
(1)分级影响量的计算
6
(2)绘制荷载~变形曲线
7
(3)回弹模量计算—基于弹性力学: ① ② 改为:计算回弹变形 计算回弹变形=实测回弹变形+分级影响量
8
0.261 267 215 104 478 438
80
92
9
0.294 290 232 116 502
450
104
110 11
施加给 承载板 压力 (Mpa)
0.033 0.065 0.098 0.131 0.163 0.196 0.229 0.261 0.294
表2 回弹模量计算数 据
实测回弹弯沉 (0.01mm)
431 420
22
34
3
0.098 209 180 58
434 421
26
42
回填土压实度检测方法

回填土压实度检测方法
回填土压实度检测方法有多种,以下为一些常用的方法:
1. 钢针探测法:使用钢针垂直插入回填土中,根据插入的阻力来判断土壤的压实程度。
阻力大表示土体较为密实,阻力小表示土体较为松散。
2. 土工蜂窝板法:将土工蜂窝板平放在回填土层的表面,利用板上的凸起来判断土体的压实程度。
凸起越小,表示土体越密实。
3. 劈裂块数法:将回填土掏空并进行分块,根据块状土体的大小和形状来判断土体的压实程度。
块状土体越小、形状越不规则,表示土体越密实。
4. 劈裂角度法:将回填土掏空并进行分片,根据土体片的平均角度来判断土体的压实程度。
角度越小,表示土体越密实。
5. 土钉法:在回填土体上安装一定间距的土钉,利用土钉的受力情况和变形情况来判断土体的压实程度。
土钉的受力和变形越小,表示土体越密实。
以上是一些常用的回填土压实度检测方法,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
试论公路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

试论公路土基回弹模量测试方法摘要: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路基回弹模量是公路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选择合理的方法,对路基回弹模量的快速检测方法尤为重要。
文章对路基回弹摸量的影响因素作了分析,并探讨了路基回弹模量的测试方法。
关键词:回弹模量;含水率;压实度;公路路基路基是道路的主体和路面的基础,路基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公路的整体质量,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品质及使用寿命。
如何构筑一个坚实、均匀、稳定的土基,提高土基的抗变形能力,是保证公路路面结构具有良好使用品质与经济效益的根本措施。
由于土基回弹模量是一个关于土的类型、含水量、压实度、测定方法、加荷频率和加荷循环次数等的复杂函数。
对特殊土路基回弹模量及其性质的研究对于公路路基路面设计、施工质量控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实际意义。
一、土基回弹模量的影响因素分析(一)含水率对同一种土质,压实度相同的条件下,土基回弹模量E。
随含水率的增加而降低,含水率平均增加1%,回弹模量平均降低2MPa。
公路在施工时一般在最佳含水率士2%以内进行压实,而公路在通车运营数年后路基填土的含水率较竣工时有大幅度增长,即路基的湿度增大。
(二)压实度压实度也是影响回弹模量的重要因素。
道路破坏其中80%是由路基变形引起的,而路基强度的大小是影响路基变形的主要因素,因此路基的压实是路基施工过程的一个重要工序,也是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根本技术措施。
在相同应力级位、含水率为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压实度由100%降至90%,粘土回弹模量最低约下降至原来的65%,粉土回弹模量最低约下降至原来的70%。
对于砂土来说,压实度对回弹模量的影响很小。
(三)土质不同类型的土回弹模量也有很大的差别。
尤其是在季节性冰冻地区,路基土的冻融过程会影响土颗粒的结构形态。
冻胀现象多发生在细粒土中,特别是粉土、粉质粘土中,冻结时水分迁移积聚最为强烈,冻胀现象严重。
因为这类土具有较明显的毛细现象,上升高度大,速度快,具有通畅的水源补给通道,土粒矿物成分亲水性强,土虽有较厚的结合水膜,能持有较多的结合水,同时,这类土的颗粒较细,表面能大,从而能使大量结合水迁移和积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城建江苏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JTG E60-2008 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指导书批准人:状态:持有人:分发号:地址:江苏省盐城市通榆南路190号T0911-2008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1、目的和适用范围1.1本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基层)、砂石路面及路基土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
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隙的材料压实层的压实度检测。
1.2 用挖坑灌砂法没定密度和压实度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小于13.2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150mm时,宜采用Ф100mm的小型灌砂筒测试。
(2)当集料的最大粒径大于13.2mm,但不大于32.5mm,测定层的厚度不超过200mm时,宜采用Ф150mm的大型灌砂筒测试。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本方法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灌砂筒有大小两种,为一金属圆筒(可用镀锌铁皮制作)有大小两种,上部储砂筒小筒容积为2120cm3,大筒容积为4600cm3,筒底中心有一个圆孔。
下部装一倒置的圆锥形漏斗,漏斗上端开口,直径与储砂筒的圆孔相同,漏斗焊接在一块铁板上,铁板中心有一圆孔与漏头上开口相接。
自储砂筒筒底与漏斗顶端铁板之间设有开关。
开关为一薄铁板,一端与筒底及漏斗铁板铰接在一起,另一端伸出筒身外,开关铁板上也有一个相同直径的圆孔。
(2)金属标定罐用薄铁板作金属罐,用于小罐砂筒的内径为100mm,高150mm,用于大灌砂筒的直径为150mm,高200mm,上端周围均有一罐缘。
用薄铁板制作的金属方盘,盘中心有一圆孔。
(4)玻璃板边长约500mm~600mm的方形板(5)试样盘小筒挖出的试样可用饭盒存放、大筒挖出的试样可用300mm×500mm ×40mm的搪瓷盘存放(6)天平或台秤称量10-15kg,数量不大于1g,用于含水量测定的天平精度,对细粒土、中粒土、粗粒土宜分别为0.01g、0.1g、1.0g。
(7)水量测定器具如铝盒、烘箱等。
(8)量砂粒径0.30-0.60mm清洁干燥的均匀砂,约20-40kg,使用前须洗净烘干,并放置足够的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
(9)盛砂的容器:塑料桶等。
(10)其它:凿子、改锥、铁锤、长把勺、长把小簸箕、毛刷等。
3、方法与步骤3.1 按现行试验方法对检测对象试样用同样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
3.2 按第1.2的规定选用适宜的灌砂筒.3.3 首先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标定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步骤如下:(1)在灌砂筒筒口高度上,向灌砂筒内装砂至筒顶的距离不超过15mm 左右为止。
称取筒内砂的质量m1,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与高度装砂质量不变。
(2)将开关打开,使灌砂筒筒底的流砂孔、圆锥形漏斗上端开口圆孔及开关铁板中心的圆孔上下对准,让砂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砂的体积与工地所挖试坑内的体积相当(或等于标定罐的容积),然后关上开关,此步骤不能省略,它是为使量砂处于测量时的状态,以准确地得到量砂的体积。
(3)不晃动灌砂筒的砂,轻轻地将灌砂筒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直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上,并细心地取走灌砂筒。
(4)收集并称量留在玻璃板上的砂或称量筒内的砂,准确至1g,玻璃板上的砂就是填满筒下圆锥体的砂(m2)。
(5)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3.4 标定量砂的松方密度ρs(g/cm3).(1)用水确定标定罐的容积v,准确至1mL。
(2)在灌砂筒中装入质量为m1的砂,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
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3),准确至1g。
(3)按下式计算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g):Ma=M1-M2-M3式中: Ma—标定罐中砂的质量(g)M1—灌砂筒装入标定罐砂的总质量(g)M2—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g)M3—灌砂筒装入标定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g)。
(4)重复上述测量三次,取其平均值。
(5)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单位质量ρ(g/cm3)ρs= Ma/ V其中:ρs---量砂的单位质量(g/cm3)V----标定罐的体积(cm3)3.5试验步骤(1)在试验地点,选取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2)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
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睦,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
将灌砂筒的开关打开,让砂流入基板的中孔内,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
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3)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4)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尽量放在原处),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
在凿洞的过程中,应注意不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松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中。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
对土基层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称取材料的质量,全部取出的总质量为m w,准确到达1g 。
(5)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率(w,以℅计)。
样品的数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
用大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2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是1000g,对于粗粒土或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稳定土,不少于2000g,称其质量md。
(6)将基板放在试坑上,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和试洞,打开灌砂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灌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仔细取走灌砂筒,并称量筒内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到达1g。
(7)如清扫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2)和(3)的操作。
在试洞挖好后,将灌砂筒的下口对准放在试坑上,中间不需要放基板。
打开筒的开关,让砂流入试坑内。
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并称量剩余砂的质量(m’4),准确至1g。
(8)仔细取出试筒内的量砂,以备下次试验时再用。
若量砂的湿度巳发生变化或量砂中混有杂质,则应该重新烘干、过筛,并放置一段时间,使其与空气的湿度达到平衡后再用。
4计算4.1 计算填满试坑所用的砂的质量m b(g):灌砂时,试坑上放基板时:m b=m1-m4-(m5-m6)灌砂时,试坑上不放基板时,m b=m1-m’ 4-m24.2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湿容重)ρW(g/cm3):ρW =m W/m b×ρs4.3 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干密度p d(g/cm3):ρd=ρw/(1+0.01ω)4.4当以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的场合,可按下式计算干密度ρd (g/cm3)ρd= m d/ m b×ρs4.5按下式计算施工压实度(K)K =ρd /ρc×100式中:K—测试地点的施工压实度(%)ρd -试样的干密度ρc -由击实试验得到的试样的最大干密度5报告各种材料的干密度均应准确至0.01g/ cm3。
手工铺砂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构造。
2.仪具与材料(1)人工铺砂仪:由圆筒、推平板组成。
①量砂筒:一端是封闭的,容积为(25土0.15)ml,可通过称量砂筒中水的质量以确定其容积V,并调整其高度,使其容积符合要求。
带一专门的刮尺将筒口量砂刮平。
②推平板:推平板应为木制或铝制,直径50mm, 底面粘一层厚1.5mm 的橡胶片,上面有一圆柱把手。
③刮平尺:可用30cm钢尺代替。
(2)量砂:足够数量的干燥洁净的匀质砂,粒径为0.15~0.3mm。
(3)量尺;钢板尺、钢卷尺,或采用将直径换算成构造深度作为刻度单位的专用的构造深度尺。
(4)其他:装砂容器(小铲)、扫帚或毛刷、挡风板等。
3.方法与步骤(1)准备工作①量砂准备:取洁净的细砂晾干、过筛,取0.15~0.3mm的砂置适当的容器中备用。
量砂只能在路面上使用一次,不宜重复使用。
回收砂必须经干燥、过筛处理后方可使用。
②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决定测点所在横断面位置。
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
(2)试验步骤①用扫帚或毛刷子将测点附近的路面清扫干净;面积不小于30cm×30cm。
②用小铲装砂沿筒向圆筒中注满砂,手提圆筒上方,在硬质路面上轻轻地叩打3次,使砂密实,补足砂面用钢尺一次刮平。
不可直接用量砂筒装砂,以免影响量砂密度的均匀性。
③将砂倒在路面上,用底面粘有橡胶片的推平板,由里向外重复做摊铺运动,稍稍用力将砂细心地尽可能地向外摊开;使砂填人凹凸不平的路表面的空隙中,尽可能将砂摊成圆形,并不得在表面上留有浮动余砂。
注意摊镭时不可用力过大或向外推挤。
④用钢板尺测量所构成圆的两个垂直方向的直径,取其平均值,准确至5mm。
⑤按以上方法,同一处平行测定不少于3次,3个测点均位于轮迹带上,测点间距3~5m。
该处的测定位置以中间测点的位置表示。
4.计算(1)计算路面表面构造深度测定结果。
(2)每一处均取3次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0.1mm。
(3)计算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5.报告(1)列表逐点报告路面构造深度的测定值及3次测定的平均值,当平均值小于0.2mm时,试验结果以<0.2mm表示。
(2)每一个评定区间路面构造深度的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
环刀法测定压实度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本方法规定在公路工程现场用环刀法测定土基及路面材料的密度及压实度。
1.2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细粒土及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的密度。
但对无机结合料稳定细粒土,其龄期不宜超过 2d ,且宜用于施工过程中的压实度检验。
二、仪具与材料本试验需要下列仪具与材料:1 、人工取土器:包括环刀、环盖、定向筒和击实锤系统(导杆、落锤、手柄)。
2 、天平:感量 0.1g (用于取芯头内径小于 70mm 样品的称量),或 1.0g (用于取芯头内径 100mm 样品的称量)。
3 、其它:镐、小铁锹、修土刀、毛刷、直尺、钢丝锯、凡士林、木板及测定含水量设备等。
三、方法与步骤1 、按有关试验方法对检测试样用同种材料进行击实试验,得到最大干密度及最佳含水量。
2 、用人工取土器测定砂性土或砂层密度时的步骤:( 1 )擦净环刀,称取环刀质量 m2,准确至 0 .1g.( 2 )在试验地点,将面积约30cm × 30cm 的地面清扫干净,并将压实层铲表面浮动及不平整的部分,达一定深度,使环刀打下后,能达到要求的取土深度,但不得将下层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