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猫的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 认识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b) 学习猫的分类和一些常见的猫品种。

c) 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

d)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a) 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欣赏图片的同时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b)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c) 通过实地游览和亲身接触猫,让学生通过感官体验加深对于猫的认识。

3. 情感态度目标:a) 培养学生对于动物的关爱和保护意识,弘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b) 培养学生的爱护动物的精神和责任感,弘扬善待生命的道德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a) 猫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

b) 常见猫品种的特点和分类。

2. 教学难点:a) 培养学生对于猫科动物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三、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图片资料和视频资源。

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准备。

四、教学过程:Step 1:导入与展示(5分钟)1. 通过播放猫科动物的视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师展示一些猫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观察结果。

3. 以问答的方式引入本课的学习内容:“你们看到了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特点?你们有没有养过宠物猫?”Step 2:知识与技能的输入(15分钟)1. 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讲解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2. 介绍猫的分类和一些常见的猫品种。

3. 讲解猫的生活习性和饲养方法,包括食物、住所、梳理和训练等方面。

Step 3:小组讨论和展示(20分钟)1. 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展示自己的观察结果。

2. 每个小组从图片中选择一张猫的图片,介绍该猫的特点和分类。

3. 让学生互相交流,补充和比较不同猫品种的特点。

Step 4:实地游览和感官体验(20分钟)1. 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宠物店或猫咖啡馆,实地观察和接触猫。

13《猫》第一课时 教案

13《猫》第一课时 教案

13 猫第一课时一、学情分析这是一篇状物散文。

老舍先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从猫的古怪、淘气两方面为我们展现了猫的可爱,尽显作者的爱猫之心。

全文围绕“人爱猫、猫亲人”的情感主线来写,让我们感到特别温馨。

第一课时着重识字,梳理课文结构,了解主要内容,感知猫可爱的特点,以及作者的语言风格。

二、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和构段特点。

初步感知作者的语言风格。

2.认识“虑、职”等6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屏、折”;会写“忧、贪”等15个字。

积累词语。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检查预习,自主识字。

梳理结构,整体把握课文描写猫的几方面特点。

【教学难点】阅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感受,体会猫的可爱之处。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趣味猜谜导入新课】1.交际提示:教师出示一则关于猫的谜语,让学生猜一猜(打一动物)。

2.猫的自述:教师出示关于猫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猫。

3.揭示课题:(1)揭示课文的体裁及体裁特点等相关知识。

(2)本文以动物名命题,揭示课文的写作对象;而且通过课题,可以推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围绕猫来写的。

(3)交流:你还想知道什么?4.走近作者。

第二板块【检查预习积累字词】1.预习检查:(1)说说你对猫的了解。

(2)“屏、折”有几个读音?组词( ) ( ) 。

(3)本文写了猫的什么特点?(4)预习时有不懂的地方,请提出来交流。

2.词语认读:教师出示本课生字词语,让学生朗读,在课文中标示,并读一读相关语句。

3.多音字过关:教师出示多音字“屏、折”,并分别组两个词,学生认读、识记,并联系生活造句。

4.理解连线:教师出示词语及相应的意思,让学生理解,选择正确的意思连线。

第三板块【书写指导掌握生字】1.生字新词:出示“忧、虑”等生字及组词,要求学生观察笔画、认读、识记。

2.重点指导:(1)出示重点字:忧、虑、蹭、殃、勃;(2)认读重点字;(3)明确重点字的笔画、部首、结构、音序;(4)进行书写指导:忧: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弯钩;虑:半包围结构,第四笔是长撇;蹭:“足”作部首时撇、捺变竖、提。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课后知能演练基础巩固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duàn yǔ,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nüèdài,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甲】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词语。

妄.()冤.枉()duàn yǔ()nüèdài()2.文段甲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是。

3.下列有关语法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我心里十分地难过”中的“难过”是动词。

B.“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中的“暴怒”是不带褒贬色彩的中性词。

C.“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中的“补救”是动词,“过失”是名词。

D.“误解”的近义词是“冤枉”。

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7题。

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

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

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

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箍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捉蚱蜢,去喂给母鸡。

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

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我的美丽童年的光阴啊!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磡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的蟋蟀的声音所来自的方向。

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

露水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盘诘,便立刻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着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教案:猫的第一课时1. 教学目标:- 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 学习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 培养学生对猫的兴趣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2. 教学准备:- 猫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 黑板、粉笔。

- 学生手册。

3.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猫的视频或展示猫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猫的了解的欲望。

步骤二: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 使用大屏幕或黑板,向学生展示猫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观察猫的外貌特征,例如:尖尖的耳朵、敏捷的身体等。

- 通过学生的观察和回答问题,引导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例如:夜行性、独居习性等。

步骤三:学习猫的分类和生活习性- 向学生介绍猫科动物的一些基本信息,例如:属于哺乳动物,是猫科动物的家养动物等。

- 将猫分为家猫和野猫两类,向学生解释它们的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步骤四:展示学生手册并解释使用方法- 向学生介绍学生手册,解释如何使用手册查找猫的资料和图片,鼓励学生主动了解更多有关猫的知识。

步骤五:小组讨论和展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给定的时间内讨论有关猫的问题,并准备一份小组报告。

- 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结果,并相互交流讨论。

步骤六:总结和讲评- 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点评,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要点。

- 强调猫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动物,保护它们的生活环境和权益。

4. 课后作业:- 要求学生回家后观察他们家中的猫,记录下猫的日常习性和行为特点,并整理成报告。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精选12篇)《猫》第一课时篇1【课文简介】《猫》这篇讲读课文细致、生动地描述了大花猫性情古怪和它刚满月时的淘气可爱。

全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猫的喜爱之情。

我紧扣本单元的读写重点,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反复地朗读课文,从读中理解、读中品析、读中感悟。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猫的可爱和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增强了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1、教育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侯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2、教养目标:⑴理解文中写得具体的句子。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发展目标:学习抓住事物的特点,细致观察和真实、具体地记叙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大花猫的古怪性格和它小时候的可爱,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小动物的兴趣。

【教学方法】读式教学法、情景法、讨论法。

【教学媒体】cai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同学们,你们家有猫吗?你们家的猫是怎样的?(学生自由说)老舍家也有一只猫,他家的猫又是怎样的呢?大家有兴趣去看看吗?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5课,一起去认识一下作者老舍家的猫?板书课题:猫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想:这只猫有什么特点?板书:古怪课文中哪句话概括说出了它的特点?(大花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过渡:大花猫到底有多古怪呢?课文分三个自然段给我们作了介绍。

2、精读第一自然段:⑴默读这段,思考:这段写了大花猫的哪些古怪性格?学生汇报,老师板书:老实贪玩贪玩尽职⑵再请大家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这段:用不同的线段画出描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句子。

⑶其实猫就是猫,白天睡觉,晚上抓老鼠,没事就东奔西跑的,根本谈不上什么老实呀、尽职呀的,但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因为他很喜欢这只猫)那怎样才能把作者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呢?⑷大花猫真逗!你最喜欢它的哪种性格?为什么?学生1:我喜欢它老实,因为我觉得他很乖,睡觉的样子像小孩,很可爱。

《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通用6篇)

《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通用6篇)

《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通用6篇)《猫》第一课时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本课基础生字词。

2.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3.体会作者对三只猫的感情,感悟作者对第三只猫死后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4.形成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揣摩生动的细节描写。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特殊的思想感情,感受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教学方法:诵读教学法、讨论法、提问法、引导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多媒体展示漂亮可爱的猫的图片)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

同学们有没有养过猫的?(学生举手)那么请你给大家讲讲自己和猫之间所发生的故事。

很多家庭因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

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曾养过三只小猫。

从养这三只小猫的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

究竟是什么样的哲理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铎先生的散文《猫》。

2作者介绍。

多媒体出示作者相关文学常识,教师讲解。

郑振铎(1898-1958),福建长乐县人。

现代作家、文学家,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全国作协理事等职。

1958年10月率中国文化代表团前往阿富汗等国进行友好访问时,因飞机失事不幸遇难。

他的主要著作有《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中国俗文学史》《欧行日记》《海燕》《山中杂记》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朗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污涩(s)怂恿(sǒngyǒng):鼓动别人去做。

婢女(bì)蜷伏(quán)惩戒(chng)怅然(chàng):不愉快的样子。

诅骂(zǔ)红绫(líng)(二)、朗读课文,感知文意,思考__的思想感情,思考多媒体出示的问题1、作者一共养了几只猫?2、这几只猫的外形,性格各有什么特征?“我”和家人对这几只猫的态度怎样?3、这几只猫的结局怎样?对于它们不同的结局,“我”的心情有些什么变化?完成下表,第一只猫第二只猫第三只猫隔壁要来的舅舅家抱来的张婶捡来的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浑身黄色,很可爱毛色花白,并不好看,瘦,毛被烧脱了几块,更觉难看。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猫》第一课时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猫》第一课时教案谢婉婷【教学目标】1.指出三次养猫的具体情况。

2.重点分析芙蓉鸟被害案件。

3.理解故事中包含的深刻哲理,体会作者同情弱小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确三只猫的不同外形、性情、在家中的地位等信息,分析芙蓉鸟被害事件。

教学难点:体会本文蕴含的人生哲理,同情并关注弱小动物。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养过猫吗?(学生举手示意)大家和动物之间肯定发生过有趣的事情,即使和性格平静的猫相处,也乐趣横生,我们一起来瞧瞧别人家的猫有哪些有趣的故事。

(播放一段关于猫的视频。

)看看,家里有一只猫多好玩啊!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他家也养过三只小猫,在这个过程中,他领悟到了一些生活上的哲理和做人的道理,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郑振铎的散文——《猫》。

二、自主探究(1.整体把握文章三部分1)1-2自然段:第一只猫的故事。

2)3-14自然段:第二只猫不幸亡失的故事。

3)15-34自然段:第三只猫亡失让我难过自责。

2.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三、合作探究(1.重点分析“芙蓉鸟被害案件”,小组合作,扮演小侦探,从“案发现场情况”、“犯罪嫌疑人”、“犯案可能性”、“案件性质及真相”等方面,从原文中找线索。

2.小组合作讨论,教师巡查。

3.请学生上台扮演侦探,讲述案件的经过,师生点评。

4.思考:案件真相是什么?作者心情怎样?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教训?(凡事不能主观臆断,要弄清事实;对人对事要宽容、公平;要同情弱小……)四、课后延伸(你是否曾经错怪过别人或被别人错怪过?怎样才能减少彼此之间的误解?说一说,写一写。

《猫》第一课时教案这篇文章共2603字。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篇)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共4篇)

篇一:《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一、激趣导入1.看视频,激发兴趣生:喜欢师:好,同学们,看完后说一说这些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它们是一群淘气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猫》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是谁的作品呢?2.作者简介师:(板书)不能这样说。

他可是中外闻名的大作家,一生发表了近800万字的作品,而且他已经去世40多年了。

老舍先生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

同学们,老舍先生一生作品很多,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课件出示老舍先生简介1.师:请同学们翻开书,预习时读了课文吗?2. 请四名同学接读课文四生接读课文,师纠正读错的字音师:同学们,在他们读的时候注意一边听一边想,看看在老舍先生写了哪两个时期的猫?师:谁来说说?3.生汇报交流师:对。

同学们用波浪线把这句话勾下来。

师:那你能迅速找出第4自然段的中心句吗?也把它勾下来,读一读。

三、研读课文,在阅读中体会“大猫的性格古怪“出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师:“实在”是什么意思?师:这是很肯定的一种说法。

b.师:这么老实的猫其实也很贪玩,从哪儿能看出来?什么叫“任凭”?课件出示:任凭......也生:不管、无论……师:说说都有谁会呼唤它,会怎样呼唤?师:同学们能用“任凭……也……”的句式来说句话吗?师: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猫究竟有多尽职?找句子读一读。

师:你读得很认真,同学们,让我们看看这幅画面。

课件出示:图片师:什么样子啊,都来做做生做师:我看你做得很好,你来说说为什么这样做生:非要把老鼠捉住不然不吃饭师:哦你说的是它心里的想法,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生:就是认真的看,生怕老鼠溜掉师:凝视就是认真地看,屏息呢?生答师:轻一点,千万别惊动老鼠,两个小时过去了,它生:屏息凝视师:它就是这样,一连几个小时不动,你体会到了什么?生:猫尽职生:很执着,非要捉住师:课文中哪两个词还能读出它的尽职?生:非,不可师:你体会到了,你能读出它的尽职吗?师:读得好边评价边鼓掌师:这么尽职的猫你们喜欢吗?生:喜欢师:来,一起读读生齐读课件出示:非......不可.......师:“蹭”是摩擦的意思,为什么作者不用摩擦,而用“蹭”?师:同学们,作者写作的稿纸被猫踩了脏脚印,怎么作者还说是印了几多小梅花呢?这又体现了什么?e师:这样极其温柔的猫也有极其冷漠的时候,冷漠到什么程度?师:同学们,猫的性格这样古怪,老舍先生是讨厌还是喜爱它呢?师:对。

《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继续学习默读——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2)学习概括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教学难点】发现文章的重要语句。

【课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继续学习默读——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教学重点:勾画重要语句,学做摘录。

教学难点:发现文章的重要语句。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本堂课的教学任务。

投影展示:继续学习默读,勾画重要语句,学习做摘录。

(说明:在这个环节提示学生默读勾画“重要语句”与前面单元不同,前面两个单元勾画的是与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有关的“关键语句”,今天是勾画的与中心有关的“重要语句”。

)二、继续学习默读。

(一)检查预习。

1.把握段落大意。

我们要来的第一只猫死了,内心有一缕心酸。

我们要来的第二只猫丢了,内心怅然、愤恨,好久不养猫。

我误断第三只猫杀鸟,打了它,它不能申辩,死掉了。

真相大白之后,我愧疚难过,永不养猫了。

2.交流梳理的“我”思想、情感的前后变化的语句。

(说明:这是完成前两单元的巩固,把握基本内容,勾画重要语句,理清“我”的情感变化。

)(二)学习做摘录1.完成99页“思考探究一”的任务,发现学生摘录存在的问题,补充纠正。

(说明:这与预习勾画的内容互为补充,帮助学生了解三只猫的命运,了解家人对三只猫的态度。

)2. 引领学生自己设计摘录的内容。

(1)“我”妄断了吗?依据文本做摘录。

(说明:“我”的愧疚源于“妄断”,“妄断”是作者着力表现的内容,先引领学生依据问题,发现重要语句。

)预设:“芙蓉鸟命案”的断案过程其实是文章的重要语句,是值得我们品味的语句,作者是在“表现”他们的“妄下断语”。

(2)文章有两句话近乎相同:“于是这个亡失证实了”“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证实“亡失”妄断了吗?自己设计表格比对一下。

预设:两次证实结论比对表又会……也会更有趣、更活泼浑身黄色第三只猫毛色是花白,但并不好看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没有对于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明确:“我”对第三只猫的表述用的都是转折句“但”,意在强化它的缺点,强化对它的不喜欢之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

第四单元第13课《猫》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猫》,使学生了解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3.能够用较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猫》的大意。

2.能够正确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语句。

2.能够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描述猫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课文《猫》的课文板书。

2.课文录音机或电子设备。

3.图片资料或小动画,展示猫的生活习性。

4.相关词汇卡片,帮助学生记忆生词。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引入话题:你家养过猫吗?你知道猫的生活习性吗?•准备好课件和相关资料,为学生呈现更直观的世界。

2. 学习课文《猫》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画出课文中关键词。

2.学生理解课文,讨论猫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3.辅导学生理解生词和生词搭配。

3. 活动展示1.展示猫的生活习性的图片或小动画,让学生更直观了解猫的特点。

2.学生根据展示内容口头描述猫的生活习性。

4. 课堂练习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与猫相关的习题,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学生进行自我总结,复习课文重点。

六、作业布置1.完成课后作业,练习巩固课堂所学内容。

2.自主搜索有关猫的资料,并写一篇有关猫的短文。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课文《猫》的学习,让学生对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图片和动画的展示,增加了学生对猫的印象。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课文时有些困难,需要更多的引导和解释。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学方案,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猫》这篇课文,增加对猫的了解和兴趣。

猫教案第一课时

猫教案第一课时

猫教案第一课时猫教案第一课时: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一、教学目标:1. 了解猫的基本外貌特征;2. 了解猫的常见习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猫的基本外貌特征的了解;2. 猫的常见习性的了解。

三、教学准备:图片资料、音频设备、幻灯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猫的叫声音频,让学生猜测是什么动物的声音。

导入讨论并引入猫的话题。

2. 新知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展示猫的基本外貌特征,如头部、眼睛、耳朵、毛色等。

同时讲解每个特征的功能和猫的适应环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10分钟)教师给学生播放猫的可爱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并告诉学生猫是人类的朋友,应该友善对待。

4. 复习与梳理(10分钟)教师巩固学生对猫的基本外貌特征的理解,让学生自己用笔和纸简单画出一只猫,并标注出猫的几个重要特征。

5. 新知铺垫(5分钟)教师通过问题开展讨论:你见过猫咪吗?你觉得猫咪都有什么特点呢?6. 新的认识与形成(15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和图片资料向学生展示猫的常见习性,如爱干净、性情独立、敏捷的动作等。

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提出问题和猜测。

7. 新知定语化(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猫爱清洁呢?猫的敏捷动作有何作用呢?通过问题讨论和学生演示,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到猫的习性与其适应环境有关。

8.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今天的课程,回顾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猫的基本特征和习性有了初步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但本节课缺少实践环节,下节课可以考虑安排学生亲自观察和接触猫,并进行相关的实践活动。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通用7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老舍《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7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折”;理解19个新词语的意思,能用“逐步”“无忧无虑”造句,领悟“可是”在语句中表示的转折作用,能用“说它……可是……”的句式说一段话。

2.初步学会用摘录法概括段落大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课文第4自然段。

二、过程和方法:1、品词品句,反复诵读,感受作者的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2、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灵活运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和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运用摘录法概括两段课文的段落大意,整体感悟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体会猫难以捉摸的性格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学习字词,了解课文大意并给课文分段,研读第二大段。

教学流程—、揭示课题,介绍作者:1、板书:猫。

知道猫吗?熟悉猫吗?请熟悉的同学来能说说你印象中的猫?2、指名说。

(1)如果学生能说得比较细致,就及时予以鼓励:你真会观察!已经学会了和大作家老舍先生一样去仔细地观察事物了。

(2)如果说的只是粗线条的:你们所说的猫如果要老师画出来的话,我就画不出来了,因为你们没有把猫的形象说具体、细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是怎么样的。

3、介绍老舍。

可让学生先说,教师补充。

(板书:老舍)老舍原名舒庆春(板书),又叫舒舍予,是我国著名的小说家和戏剧家,被誉为“语言大师”(板书),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骆驼祥子》等。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

猫第一课时教案1. 教学目标•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特点•学习猫的分类和品种•掌握猫的基本饲养知识和养护方法•培养学生对猫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2. 教学准备•幻灯片或黑板•猫的图片和视频资源•黑板笔或白板笔•制作好的问题和答案•教学辅助材料3. 教学步骤步骤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或黑板上展示一些有关猫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提问学生他们对猫的了解和意见。

步骤2: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特点(15分钟)•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如体型、眼睛、耳朵等。

•简要讲解猫的生态特点,如夜行性、捕猎能力等。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源辅助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猫的特点。

步骤3:猫的分类和品种(20分钟)•介绍猫的分类,包括野猫和家猫两大类别。

•详细讲解家猫的品种,如波斯猫、暹罗猫等。

•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源展示各种品种的猫,让学生对猫的分类和品种有更深入的了解。

步骤4:猫的基本饲养知识和养护方法(20分钟)•介绍猫的饲养知识,包括饲养环境、食物选择、定期接种疫苗等。

•讲解猫的基本养护方法,如定期梳毛、洗澡、修剪爪子等。

•强调猫的健康和幸福需要我们的关爱和照顾。

步骤5:巩固与拓展(15分钟)•准备一些与猫相关的问题,并分发给学生进行答题。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根据自己的学习和了解回答问题。

•收集学生的答案,进行讨论和解答。

4. 教学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强调猫的特点、分类和品种以及饲养养护方法。

•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鼓励学生热爱动物,尤其是猫,培养对猫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

5.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和了解家中养的宠物猫的行为特点和喜好,并做简单记录。

•学生可以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品种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

•下节课学生可以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和研究结果。

以上是《猫》第一课时教案的详细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本课时主要围绕猫展开,旨在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猫的基本生活习性、外貌特征、种类分类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本
节课的教学设计:
一、导入
1. 利用图片、视频等展示猫的生活场景,引起学生对猫的兴趣。

2. 提出问题:你知道猫的特点和习性吗?请和同桌交流一下。

二、展示猫的外貌特征
1. 老师简要介绍猫的外貌特征,如毛色、眼睛等。

2. 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猫的图片,描述猫的外貌特征。

三、了解猫的习性
1. 老师讲解猫的基本习性,如爱梳理毛发、喜欢抓东西等。

2. 学生分组自行设计小实验,观察猫的某一种习性,记录下观察结
果并展示。

四、探讨不同种类的猫
1. 通过图片、视频等材料展示不同种类的猫,如虎斑猫、波斯猫等。

2. 学生结合所了解的知识,分组讨论并展示各自喜欢的猫的品种及
原因。

五、猫与人类的关系
1. 老师介绍猫与人类的关系,如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等。

2. 学生就自己家中是否养过猫、猫给他们带来的快乐等话题展开小组讨论。

六、小结
1. 老师对本课内容进行简要总结。

2. 学生表达今天的收获和感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猫的相关知识,培养对动物的关爱和对环境的尊重,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希望学生在这堂课中能够体会到知识的乐趣,激发对动物保护的兴趣和意识。

《猫》教案(第一课时)

《猫》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猫》教学设计
【课时目标】
1、准确读准生字新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1-3自然段,理解猫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对猫喜爱之情。

【重点难点】
1.重点: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的。

2.难点:在阅读中体会“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文生字,理解相关老舍的资料。

2.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播放猫的图片。

2、谈话引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自学情况,生字词的读音。

2、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

3、理清文章脉络。

三、学习1-3自然段
(一)理解猫的性格特点,解读“古怪”
1、圈出表现猫性格特点的词
用“这只猫很()。

”说说
(二)抓住表现猫性格特点的词去体会古怪。

四、品词品句,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1、学生自读体会
从文中哪里能够看出作者非常喜欢这只性格古怪的猫呢?请同学们自己仔细的读读1-3自然段。

①划句子“——”
②点出关键词“●”
2、全部交流,师引导体会。

五、总结
六、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15、猫
老实贪玩尽职
古怪温柔可亲一声不出喜爱
胆小勇猛。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教学设计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重点:会认15个生字。

学习默读课文。

教学难点:朗读感悟,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会认15个生字。

能力目标:学习默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之情及小猫给人们带来的生活情趣。

情感目标:感受卡罗尔善良美好的童心,并从中受到情感熏陶。

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最喜欢什么小动物?2、有个小女孩,板书:卡罗尔;非常喜欢小猫,板书小猫;他们之间会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板书:和她的。

学生齐读课题。

3、今天老师给大家上一节自习课,我们要像大哥哥,大姐姐们自己学习8、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也就是说自己默读学习。

二、初步感知课文。

1、学法指导:默读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边读边想。

2、默读标注:标出自然段。

标出生字、新词。

3、师生交流自学情况:(1)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必须快速记准字音),举手抢答组词。

(2)去拼音读,不认识的字可向周围的同学请教。

(3)交流自己画出的美词。

(4)教学多音字:dāi 待在jiān 黑白相间待{ 间{dài 等待jiàn 中间、心间、房间三、朗读感悟。

1、再次默读:思考:你认为哪些地方有趣?画出来。

交流:学生畅所欲言2、你能对课文提出哪些问题考考同学们?小组合作,提几个认为比较关键、有意义的问题。

3、小组派代表上来考学生:例如:我们组的问题是卡罗尔的小猫是从哪来的?请你们回答!学生畅所欲言,交流所得4、卡罗尔和小猫的关系好吗?怎么好?再读读课文。

四、小结: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诚地关爱我们。

试着写写以关爱为主体的公益广告词五、作业朗读课文第2篇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认识“卡”等15个生字。

《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猫》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①②段):写养第一只猫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③一⑭段):写养第二只猫的经过。 第三部分(第 15-34 段):写第三只猫被“我”冤
枉并打伤,最后死去,“我”痛悔不已。 表格填写见课件
课堂练习
1. 对于所养三只猫的不同结局,作者的情感变化 是怎样的?
2.从文中你读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课堂练习答案见课件】
2、订正字音
duó yù sǒng yǒng quán
铎 忧郁 怂 恿 蜷伏
chéng sè líng chǔ chàng
惩戒 污涩 红绫 悲楚
怅然
yuan biàn
冤枉 辩诉 消 hào( 耗 ) 安 xiáng( 详 )
zǔ( 诅 )咒 jǔ( 沮 )丧
3、解词。
①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②忧郁:忧伤愁闷。
1、默读全文,积累字词。 2、默读全文,整体感知。
重点 训练默读,充分积累。 难点 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来自教学环节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猫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很多家庭因 看 ppt
唤醒学生对自
为猫惹人喜爱而养它。我国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笔
己与动物相处的
下也曾写过三只小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郑振
按要求阅读相 关内容。
为默读训练准 备。养成良好读 书习惯。
1、默读全文,扫清字音障碍,积累词语。
2、默读全文,圈点勾画出文章层次结构标志句。
3、默读全文,摘录三次养猫有关句,填入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外形
性情
自 主 学 习 阶 先自主再合作,
家中地位
段,学生专心 循序渐进,让学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伙伴,它们拥有独特的个性和魅力,深受人们喜爱。

为了让学生更多了解猫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他们对动物的关爱意识,本文设计了一堂以“猫”为主题的第一课时教学计划。

一、课程内容1. 猫的基本特征:外貌、体态、五官等;2. 猫的生活习性:食物、行为、生活环境等;3. 猫与人类的关系: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与重要性;4. 爱护动物的意义: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爱心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2)明白猫与人类的关系及其重要性;(3)掌握爱护动物的意义和方法。

2. 情感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2)激发学生对动物保护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介绍猫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引导学生理解猫与人类之间的亲密关系。

2. 难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动物保护的意义,如何更好地保护动物。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猫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对猫的认识和看法,激发学生对猫的兴趣。

2. 学习猫的基本特征(10分钟)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猫的外貌、体态和五官特征,让学生观察、描述和比较不同种类的猫。

3. 探究猫的生活习性(15分钟)组织学生讨论猫的食物喜好、行为习惯和适宜的生活环境,引导他们了解猫的生活方式。

4. 认识猫与人类的关系(15分钟)介绍猫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猫是人类的好伙伴,需要我们的关爱和保护。

5. 引导学生探讨爱护动物的意义(10分钟)通过故事、视频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讨论如何爱护猫和其他动物。

6. 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要点,强调爱护动物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希望学生能够关爱动物,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五、课堂作业1. 面对面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养的宠物,谈谈你对宠物的看法;2. 画一幅描绘猫生活场景的图片,并附上一段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猫”展开,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了解猫的特点和习性,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

猫之美——《猫》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猫之美——《猫》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教案设计

《猫》第一课时语文教学教案设计猫是一种与人类长期相伴的动物,其优美的身姿、优雅的动作以及独特的性格赢得了无数猫奴们的喜爱。

在《猫》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们将通过猫的介绍和赏析,引领学生们进入猫的世界,了解猫的美、热爱生命的态度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本教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以及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和习惯,了解猫与人类长期相处的文化背景。

2.从听、说、读、写等方面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3.引领学生欣赏猫的美,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猫的介绍、猫的美学表现。

难点:发掘猫的文化内涵,启发学生理性和感性的思考能力。

三、教学方法1.情境引入法:展示有关猫的图片和视频,介绍猫的习性和特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猫的美。

2.讲授法:对猫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美学表现进行讲解,通过教师的话语引导学生学习探究。

3.讨论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猫与人类的关系、猫的美学表现等问题,开展讨论和交流。

4.练习法: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开展写作、表演等练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和表现能力。

四、教学过程1.情境引入(5分钟)为了引起学生对猫的兴趣,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有关猫的图片和视频,并让学生观看,引导学生从图片中探究猫的品种、习性、特点等。

2.知识讲解(15分钟)教师介绍猫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猫对人类的帮助。

从猫被驯化的历史入手,介绍猫在人类社会中的角色,猫的美学表现等。

3.讨论活动(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从猫与人类的关系、猫的美学表现等方面展开讨论。

在讨论中,注重引导学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达到讨论不同观点、确立共识的目的。

4.练习活动(20分钟)(1)个人写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关于猫的美的文章,阐述自己对猫的看法。

(2)小组表演:要求学生分组进行小品表演或课堂朗读,表现出猫的美,培养学生表达和合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重点理解武松打虎部分。

教学过程一、听写词语抵抗、推辞。

污辱、拒绝、和氏壁、绝口不提。

(听写后,同座同学相互检查批改。

)二、启发谈话,导人新课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讲的都是我国古代的事情,今日我们要学的“景阳冈”讲的也是我国古代的故事。

课文是依据明代著名小说《水浒传》中的片段改写的。

(板书:景阳冈)提问:哪位同学能把《水浒传》向大家做个简洁的介绍?《景阳冈》讲的是谁的事?三、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条理1、提出自学要求:用比较快的速度把课文默读一遍,依据事情经过把课文分成四段,再做“思考·练习”的填空题。

2、同学按要求自学。

3、争辩沟通:⑴请同学说说是怎样分段的,每段讲的.是什么。

⑵请同学说说是怎样填写“思考·练习”的。

四、抓住重点,进一步理解课文1、各自朗读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部分,想象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打虎的经过:⑴原来大虫抓人,只有一扑、二掀、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就泄了一半。

指导同学理解:‘般’是什么意思,大虫抓人只有哪“三般”?为什么“三般”都抓不住武松?在同学理解语句意思的基础上,(适当演示一下,以加深理解。

)⑵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按下地去。

指导同学理解:“就势”是什么意思?武松是“就”着什么“势”把大虫揪住的?五、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六、布置作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武松打死猛虎这一部分。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2预设目标1、学会“全、奇”等14个生字,理解“奇异、精彩、没完没了”等词语,会写“爸、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3、初步感知诗歌的韵律美,宠爱读诗歌。

预设流程一、导入课文看老师写3个字。

(板书:看电视)你熟识这3个字吗?一起读──(齐读课题)看电视小伴侣们都很宠爱。

明明他们一家人也特别宠爱看电视,他还写了一首看电视的小诗呢!今日老师就和小伴侣一起学习这首诗。

二、初读课文1、请你打开书翻到第20页,先听老师来读读课文。

2、多有意思的小诗啊,你们想读吗?那就请你认认真真地读一读,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同学自由读)过渡:刚才小伴侣都读得特别认真,现在谁能大声地、清楚地读给全班小伴侣听呢?3、分段检查读:⑴第一段:第一段谁来读?看看谁是勇敢的孩子!(指名1人读)师评:你读得很正确。

这一段里有几个生字宝宝,熟识吗?(出示生字卡片)全:指名2人读。

奇异:这个词谁来念念?指名2人读──齐读看来生字宝宝都熟识了,那咱们一起读读这一段吧!(齐读)⑵其次段:其次段谁来念?(指名1人读)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些字、词很难读,简洁读错,能给大家提个醒吗?却换精彩关掉赛咿咿呀呀没完没了(指名读词后)这个句子你会读吗?(出示句子,指名2人读)师评:这么难读的句子你都读对了,太了不起了!你也很棒!老师觉得“打盹”这个词特别难读,谁能读准?(指名3人读)师评:你读得特别准,请你做小老师教大家读一遍。

(同学领读)(出示句子)那这个句子你会读吗?自己先读读。

(自由读)哪个能干的小伴侣谁能读正确?(指名2人读)师评:不好。

情愿再试一试吗?看来这个句子很难读,先听听其他小伴侣来,等一会再请你读,好吗?(指名1人读)师评:好的,你把每一个字都读得很正确。

读得很流利,很通顺!看来这一段难读的地方可真不少,熟识了这些字,读好了这些词语,现在你确定能把这一段读得更好了。

谁来读?(指名1~2人读果真读好了!──小组齐读)⑶第三段:谁来挑战第三段?(指名1人)(出示句子:“好球……直叫”)在这一段中这个句子特别难读,但是他也读对了,了不起!现在让老师来考考别的小伴侣。

(指名读──小组齐读)⑷第四段:下面咱们该念第几段了?(第四段)在念第四段之前,谁先给大家提个醒,哪些字、词要特别留意?(指名说)修改文稿疲乏舞蹈音乐(指名1生读,指出多音字,齐读)看,这些难读的词语你都会读吗?自己先读读。

(自由读指名读)你一口气把这些词语都读对了,请你做做小老师吧!(同学领读)有了他的关怀,现在这一段确定读得更好了,自己再试试。

(自由读──指名读)⑸第五段:最终一段谁来念?(指名1人读齐读)三、学习第1段1、课文咱们都读会了,小伴侣在读的`时候有没有发觉在这首诗中,这个词语消逝了两次。

(出示:奇异)一起读──齐读(板书:奇异)它们分别在课文哪里呢?赶快找到把它们圈出来。

(生找)2、“奇异”第一次消逝在哪个句子里?能读读这个句子?(指名读1人)出示句子: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真有些奇异──其次次呢?(找到后,读一读)出示句子:每天,我们全家人都看电视,我家看电视,可真有些奇异!3、啊,找对了!在诗的开头和最终2次消逝了“奇异”,那你知道“奇异”是什么意思吗?(指名答)4、真聪慧!那你能读读这两个句子,把奇异、惊异的语气都读出来吗?自己先试试(自由读)第一句:指名读──范读──指名读──女生读其次句:指名1人读──男生读师评:读得好!其次句比第一句多了一个“可”字。

过渡:丁丁说他们家看电视有些奇异,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一些奇异的地方?奇异毕竟在哪儿呢?请小伴侣再认认真真地读读第2、3、4段,找找看。

四、学习其次段找到奇异的地方了吗?1、(生:却把一场精彩的球赛关掉)你在惊异什么?能不能说得完整一点、清楚一点?(生:不知为啥换成了京剧)爸爸看京剧,为什么让你感到惊异?(生答不上来:谁能帮他说清楚这个惊异?)2、哦!这真让人感到惊异?你是在哪一段找到的?(出示其次段)3、读特殊怪:那你能不能读读这一段,读特殊怪的语气?自己先读读。

(自由读──指名2人读)老师也想来读,行吗?师范读。

我读特殊怪了吗?那你能像我一样的来读吗?自己再练练。

(自由读)(指名2人读)师评:有点惊异的味道了!我好像看到你脑袋里的小问号了!咱们一起读特殊怪来。

(齐读)4、情境对话:现在你们都来当当明明,好不好?来做个“打盹睡觉”的动作吧!(生做动作)明明、明明,快醒醒!你们刚才不是在看电视吗?怎么看着看着睡着了?(指名3人)(我不宠爱看京剧。

)你为什么不宠爱看京剧?能用书中的话来说说吗?(咿咿呀呀的,唱个没完没了)可我知道现在电视上正在放一场精彩的足球赛呢!赶快换成球赛,好不好?(不好)那又为什么呢?(指名3人回答:由于奶奶宠爱看京剧)哦,我明白了。

为了让奶奶看京剧,你和爸爸宁可放弃一场精彩的球赛,对不对?你们真是关怀奶奶的好孩子!看来,你们家看电视的确有些奇异,你能不能再读读,读特殊妙的语气来?(自由读──指名读──男生齐──女生齐)五、指导书写,小结全课1、指导写字:下面我们来写几个字。

(课件出示:爸全)请你观看这三个字,从结构上看你能发觉什么?(上下结构)是啊,这两个字都是上下结构。

我们先来写“爸”:爸:范写:看老师写这个字。

上面是个父字头,一撇一捺要写得开放来一些,正好写到横中线。

下面是个“巴”。

谁来教教老师这个“巴”字该怎么写?(指名说,师一边写)感谢你,我们写的时候还要留意,这个字上下两部分一样大,上下平分田字格。

看清了吗?请你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把个别同学的字拿上来)你看他这个字写得怎么样?(指名同学说)全: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指名说)“全”和“爸”在田字格的位置差不多,请小伴侣先在书上描一个,一边描一边记住每一笔的位置。

谁来说说这个字怎样写才能写得漂亮?(指名说笔画的位置)有了他的关怀,现在你确定能把这个字写得很漂亮了,自己再写一个。

关:我们要让“关”住进田字格里,怎样写才能让它住得舒适呢?请你观看一下田字格(指名答)范写。

看清了吗?请你在书上描一个写一个。

2、我们找到了一个奇异的地方,还有奇异的事儿吗?我们下节课连续找。

《猫》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班级下册第15课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夏夜多美》是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欢快的夏天,这篇课文向我们叙述了一个生动的童话故事:在夏天的夜晚,一只小蚂蚁掉进池塘,是伴侣们关怀它回到了家。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会感到夏夜的景色美,助人为乐的精神更美。

同学分析同学们经过一个学期的校内生活,已经把握了确定的学习方法,而且乐于接受课程标准的将同学作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孩子们天真活泼,宠爱表现自己,有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布满惊奇心。

老师可依据班级同学的具体状况,在教学过程中,制造同学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并拓展同学的思维空间。

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鼓舞同学制造性地学,以同学自学、合作学习为主,强调同学自主学习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小伴侣们,万物复苏的春天就要过去了,火热的夏天即将来临。

在夏天的夜晚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动画欣赏,整体感知1、课件出示依据课文插图制作的动画,配音乐。

2、故事中都有哪些可爱的小动物?请告知大家。

(老师相机绘画或粘贴小动物的图片。

)这些小动物之间毕竟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请小伴侣把书打开,自由读一读。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形象地感知课文,产生惊奇心和求知欲。

三、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画文中的生字,然后同桌之间相互读一读,学一学。

要求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读正确。

2、课件出示带生字的句子:指名读,同桌读,挑战同学读。

(例:莲睡莲水池里,睡莲刚闭上眼睛,就被呜呜的哭声惊醒了。

)设计意图: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放手让同学自主、合作学习生字,并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熟识生字。

四、朗读感悟1、刚才同学们读生字、读句子读得特殊好,老师信任熟识了文中的生字,同学们确定能把文章读得更好。

指名分段读,然后告知老师你宠爱这个童话故事中的谁,为什么。

2、把你宠爱的故事中的小动物说的话找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对话:⑴宠爱读同一种小动物语言的同学齐读。

⑵指名读。

3、同学们读得很好,老师也想读一读,请同学们听老师读完,然后告知老师你宠爱夏天的夜晚吗?师读课文后三个自然段。

此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不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同学的阅读实践,放手让同学在乐观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朗读中感悟夏夜的美。

4、夏天的夜晚很美,文中的小动物心灵更美。

我们班小伴侣画的夏夜美不美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课中休息,欣赏同学们的作品──我眼中的夏夜(课前布置同学作画,老师将同学作品扫描制作多媒体课件)。

此环节的设计在于激发同学的成就感,调动同学的学习爱好,并活跃课堂气氛。

五、拓展延长,说夏夜老师信任同学们不仅画画得好,而且说得好。

这节课老师设立了睡莲奖,奖给说夏夜说得好的同学。

请同学们分小组,先在组内说,可以拿出你的作品介绍给小伴侣,然后选出你们认为说得好的同学到台上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