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精选44篇)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范文心理健康自我评价范文心理健康的定义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当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离现实环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自己的情绪和控制自己的情绪;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够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够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精选44篇)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自我评价,自我评价是人的自我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
那么你有了解过自我评价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自我评价(精选44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1高中学习生活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阶段。
这三年是我不断增长知识,开拓眼界的三年。
学习勤奋多思,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年的高中生活让我从中感受到了许多受到批评时我所做的不仅仅是听取,而是去反省去深刻的认识自己;受到委屈或是误解时,我所想要做的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用实际行动,让时间来证明自己;当自己的努力有所回报时,在自我欣慰的同时,还要记得先告诉自己这只是迈向成功的很小一步。
三年里,在老师的精心教育中,在自己的认真学习下,我学习到了丰富的文化知识,提高了自我品德修养。
在学习上,我严格要求自己,自主学习能力较强。
同时,我还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继往开来努力完善我,用全新的面貌去迎接新的挑战。
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我即将告别中学时代的酸甜苦辣,迈入高校寻找另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
在这,我将更加努力,为几年来的中学生活划上完美的句号,也在人生的篇章中书写下最光辉的一页。
心理健康自我评价2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三年的高中生活已近阑珊,但高中生活的每一幕仍然历历在目。
当初踌躇满志的踏入高中大门,却被举目无亲妹妹,一个人也不认识的环境几乎要将我吞噬的心情,初中时的优势学科在高一的多次考试中也成绩平平,那种失落受挫的感觉我至今难忘。
小学生成长与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点概述
小学生成长与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点概述小学生的成长与心理健康对于他们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在这个阶段,他们正在经历许多身体、情感和认知的变化。
因此,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以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以下是对小学生成长与心理健康的重点知识点的概述。
一、自我认知和身份建立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价值、能力和角色的认识。
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认同和自我概念。
这个阶段,他们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他们擅长什么,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教育工作者应该帮助他们了解他们的长处和兴趣,并提供支持和建议,以帮助他们积极塑造自己的身份。
二、情绪和情感管理小学生经常面临各种情感和情绪,如愤怒、悲伤和快乐。
了解如何管理这些情绪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教育工作者可以引导他们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教授他们用积极的方式表达和处理这些情绪的技巧。
此外,建立情感支持网络和提供情绪管理的策略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小学生开始与同龄人建立和维持朋友关系。
他们面临着冲突解决、合作和交流等一系列社交技巧的挑战。
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发展积极的沟通和合作技巧,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让学生参与团队活动和角色扮演,他们可以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
四、学习和成就动机小学是学习的重要阶段,学生需要逐渐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成就动机。
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设定目标、制定计划和提供奖励,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同时,教育工作者还应该鼓励学生注重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估,以认识到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五、压力管理与适应能力小学生面临来自学业、社交和家庭等方面的压力。
他们需要学习如何应对和管理这些压力,以避免可能的负面影响。
教育工作者可以帮助他们发展应对策略,例如时间管理、放松技巧和有效的应对方式。
同时,提供支持和鼓励也是关键,以增强他们的适应能力。
六、身体健康与生活习惯身体健康对于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小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保持健康的饮食、良好的睡眠和适当的身体活动。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黑板报素材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手抄报黑板报素材小学生心理健康概述小学生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在发展心理学上属学龄期。
在心理发展的健康问题上,小学生有以下几点是比较突出的。
在小学阶段,儿童的大脑在不断地发展,尤其是与高级心理功能有关的额叶。
在学龄期其认知功能有很大发展,表现在感知觉与观察力的发展,特别是差别感受性迅速增长。
如视觉的颜色差别、听觉的音调辨别;手、脚运动的协调性、精确性、灵敏度等明显提高。
在空间知觉、方位感、时间知觉都有很大进步。
观察力的发展体现在精确性、目的性、判断力的进步。
随着知识的学习,记忆力不断提高,有意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理解记忆日益增加。
记忆策略不断丰富。
思维发展在这个时期要完成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逻辑思维的转变。
学龄期的认知能力发展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完成。
学龄期的语言能力发展,口头言语在一年级以对话言语为主;2-3年级时,独白语言开始发展,一般到5-6年级,口头言语表达能力初步完善。
书面语言在入学初是落后于口头言语,随着教育进程,书面语言能力得以发展(学校或家庭教育起决定性影响)。
关于内部语言的发展是在入学后,学习任务需要独立思考(学会“先想后说、先想后写、先想后做”)。
这样使学生在教学和生活实践中,内部语言逐渐发展;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内部语言发展经历“出声思维、过渡时期、无声思维”三个阶段。
学龄儿童在智力上获得的最大进步是具备“心理操作”能力,也就是说,儿童可以用抽象思维(是内部语言的进一步发展)去认识和反映内、外部世界,这是使智力更为广泛、灵活和深刻。
这个时期是皮阿杰理论的“具体运算期”,主要的表现是儿童学会了“守恒”(7岁左右出现,对某种事物不变的概念,如将量筒中的水倒入杯中,学龄前儿童会觉得水变少了,而学龄儿童就不受影响);“比较”(幼儿一般不会使用“比较”这个词汇来表示事物的关系,而是用绝对化的词汇);“排序”(学龄儿童会按大小、长短来为事物排序)。
当然皮阿杰理论的年龄划分过分绝对化,实际上存在个体差异,也与教育有关。
小学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教案
小学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教案题目:小学心理健康自我意识教案导语:心理健康是个人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自我意识是心理健康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心理健康和自我意识意味着更好地理解自己、与他人更好地相处。
本文针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自我意识进行教案设计,旨在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心态、增强自信,并提供一系列的方法和活动来促进其自我意识的发展。
一、课程背景和目标1. 背景: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面临着诸多情感和心理问题,有必要通过教育干预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2. 目标:- 培养小学生积极的心态,提高应对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 增强小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更好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 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要,并学会有效地表达自己。
二、教学内容和活动设计1. 主题:了解自己,发掘自我价值- 活动一:自我介绍- 活动二:制作“关于我”的海报- 活动三:小组讨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2. 主题:情感与需要- 活动四:情感表达游戏- 活动五:编写感谢信- 活动六:小组合作——帮助他人满足需求3. 主题:应对挫折和压力- 活动七:角色扮演——情景模拟- 活动八:学习肌肉放松法- 活动九:通过绘画表达情绪4. 主题:积极心态与自信心- 活动十:讲述积极的故事- 活动十一:小组合作——制定目标和计划- 活动十二:舞蹈和唱歌表演三、教学过程与评价1. 教学过程:- 第一步: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
- 第二步:依次进行各个主题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 第三步:展示学生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
- 第四步:对学生进行反思和评价,了解他们在课程中的收获和成长。
2. 评价方式:- 通过参与活动的情况,观察学生的积极程度和表现。
- 对学生完成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海报、感谢信等。
- 进行小组讨论和个人采访,了解学生对自我意识和心理健康的理解和意识。
四、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小学生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
那么,什么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呢?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来探讨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以期能够更好地关注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
首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应包括积极乐观的心态。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需要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面对挫折和困难时能够坚定乐观,勇敢面对,不轻易气馁。
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都至关重要。
其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应包括良好的人际关系。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与家人、老师、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会尊重和理解他人,学会与他人合作、分享和交流。
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增强情感稳定性。
此外,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应包括积极的学习态度。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养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对知识充满好奇和热情,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知识。
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学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应包括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小学生往往在情绪上较为脆弱,他们需要学会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应对各种情绪问题,保持情绪稳定。
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对于小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最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还应包括积极的生活态度。
小学生应该学会积极面对生活,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他们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持心理健康。
总之,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来关注和促进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才。
希望家长、老师和社会各界都能共同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小知识1. 为什么需要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小学是儿童成长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良好的心理健康对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至关重要。
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学习与生活中的压力,还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培养积极的情绪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因此,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
2. 小学生心理健康常见问题在小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有: - 学习压力:小学生面临来自学业的压力,如考试、作业等。
过重的学习压力可能导致焦虑和紧张情绪。
- 自尊心问题:小学生正处在自我认知和认同的发展阶段,自尊心可能受到外界评价的影响。
- 人际关系问题:小学生开始接触社会,与同学、老师等建立起各种人际关系,但有时也会遇到友谊纠纷和欺凌问题。
3. 如何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1)教师的角色教师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了解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解决方法,并能及时发现和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
(2)家校合作家长要与学校保持密切的联系,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和问题,与学校一起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计划。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共同关注和解决小学生的心理问题。
(3)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例如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测试、情绪管理培训等。
这些活动旨在增加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提高他们应对心理问题的能力。
(4)培养小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小学生应学会正确地表达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学校可以通过教授情绪管理技巧、开展情绪管理训练等方式,帮助小学生理解情绪的本质,学会积极应对各种情绪。
4.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益处(1)提高学业成绩良好的心理健康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提高学业成绩。
(2)改善人际关系关注小学生心理健康,有助于培养其交往能力和友善合作的态度,改善人际关系。
(3)预防心理问题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小学生能够及早了解和掌握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从而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与扩大。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问题备受关注。
小学生正处于心智发育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因此,有必要为小学生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下面就小学生心理健康知识进行探讨。
一、认识自己小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老师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应该鼓励孩子勇敢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不足,并努力改进。
同时,要认识到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要拿一棵树和另一棵树相比,要让每个小学生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二、情绪管理小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因此,教育者应该帮助他们学会正确地管理情绪。
小学生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调节情绪,例如运动、绘画、听音乐等。
同时,家长和老师也可以倾听小学生的心声,给予他们支持和理解,让他们感受到被关心和被重视。
三、建立自信自信是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长和老师应该及时表扬孩子的努力和成就,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同时,要积极鼓励小学生参与各种活动,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社交能力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成长的阶段,他们需要与同龄人和师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社交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小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合作互助,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学会接纳小学生是一个多元化的群体,他们面临着来自不同文化、生活背景的同学。
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学生需要学会尊重和接纳不同的意见和观点。
教育者可以通过开展多元文化教育活动,引导小学生尊重多样性、包容不同。
总之,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对他们的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应该携手合作,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每个小学生都能在心理健康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小学小学心理健康课-自我认识(17张PPT)-ppt课件
诗歌欣赏
我是一个“点”, 曾为自己的渺小而难堪: 对着庞大的宏观世界, 只有闭上失望的双眼。 经过一位数学教师的启发, 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
“ 点 ” 的 自 述白
瑞 兰
两个“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三个“点”,能构成一个“三角”,
无数个“点”,组成圆的“金环”。
我是一个“点”, “点”是我的名片。 我也有自己的半径, 我也有对着的圆点。 不信,从月球上看地球, 也有宇宙间渺小的雀斑。 我欣喜,我狂欢! 谁没有自己的位置? 不!你的价值在闪光, 只是你还没有发现。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 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
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 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寻人启事
茫茫人海中,“我”消失了。请从生 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会自我这三方面 (每方面写五个)写一个寻人启事。名字 不用写。
如何认识自我?
方法一:自省
自省是人的一种自我体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通过 自我反思、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
1、老牛为什么说骆驼和羊都是不对的? 2、骆驼和羊怎样做才能说是对的?
自我的定义
自我又称自我意识或自我概念, 是个体对其存在状态的认知,包 括对自己的生理状态、心理状态、 人际关系及社会角色的认知。
2021/4/12
生理自我 心理自我 社会自我
自我的结构
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健康状况等 生理方面的认识。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Hale Waihona Puke 同学们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人际关系中的我
父母眼中的我:
老师眼中的我:
同学朋友眼中的我: 兄弟姐妹眼中的我:
小学生心理辅导说课稿-《认识我自己》
小学生心理辅导说课稿-《认识我自己》一、引言小学阶段是儿童人格和意识形态发展的关键时期,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比较普遍,也比较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情绪因素的影响。
作为小学的心理辅导老师,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
本次说课将以《认识我自己》为主题,介绍小学生心理辅导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二、目标1.了解自我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初步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有意识地提高个人形象。
2.处理情感问题介绍一些如何调节情绪和解决简单的人际问题的方法,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处理情感问题。
3.形成自信心通过本次课程的学习,让孩子们能够提高自信心,明确自己的价值观、信仰和目标,从而更加有勇气追寻自己的梦想。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知识点•自我介绍:每个孩子都给自己起一个昵称,然后介绍自己的中文名字、英文名字、小名以及特长才艺等,让孩子们更加真实地展现自己。
•品质游戏:让孩子们根据个人的喜好和特点自行划分为不同的品质小组(如自信、耐心、善良等)。
然后由孩子们自己到自己的小组里,讨论个人的品质,并展现自己的品质,从而让孩子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特点,提高自我认知。
•风格分析:让孩子们分别应对关于自己的问题(如性别、性格、爱好等),并从中总结出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了解自己并改善自己。
2.方法•互动交流:在品质游戏中,让孩子们透过互相沟通交流,更好地认识自己和别人。
•图片展示:选择一些与品质和风格相关的有趣图片,引导孩子们进行相关的判断和讨论。
•观察思考:在风格分析中,老师要引导孩子们积极观察、思考和总结,从而从中提高自我认识。
四、教学步骤1.引入(5分钟)介绍下本次课程的主题,让孩子们知道今天要学什么,同时也可以提前询问一下孩子们对于自我认知方面是否有过相关体验或思考。
2.授课(20分钟)首先进行自我介绍环节,让孩子们展示出自己的兴趣和能力。
然后进入品质游戏,让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并设想优化方案。
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概念化自我是对自己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对自己形象、能力和价值的总体看法。
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在个体的心理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对于维持心理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影响。
首先,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表现在自尊和自信方面。
自尊是对自己的肯定和尊重程度,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信任和对自己价值的认同。
积极的自我概念有助于个体建立健康的自尊和自信。
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以增强个体的抗逆能力和自我调整能力,使其更坚强、自信地面对挑战。
而负面的自我概念则容易引发自卑、自怜的情绪,进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
其次,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还体现在自我认知和心理韧性方面。
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它将塑造个体的行为、决策和思维方式。
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可以帮助个体发展出对自己真实价值的认知,从而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局面。
同时,一个积极的自我概念也有助于培养心理韧性,让个体在逆境中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应对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压力和挑战。
此外,自我概念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健康的自我概念有助于个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交能力。
对自己的信心和认同使得个体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更加自信和大方,从而促进良好的互动和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的建立。
相反,一个消极的自我概念容易导致个体在社交中的退缩和疏远,进而影响到心理健康。
总之,自我概念对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个积极、健康的自我概念可以增强个体的自尊、自信;帮助个体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培养心理韧性;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和塑造良好的自我概念,通过积极的思考和自我肯定来提高自我概念的积极性,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
最后,在逆境中,我们也需要正视自己的自我概念,勇敢面对挑战,并寻求必要的支持和帮助,以保持心理健康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正确认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教案)-小学生心理健康通用版
教案:正确认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理解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概念。
2. 培养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等方式,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
3.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认识自我。
2. 引导学生运用心理学的知识,进行自我分析。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树立正确的自我价值观。
2. 增强学生的社会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面对挑战的勇气和自信。
教学内容1. 心理自我: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特点,包括性格、情绪、动机等。
2. 社会自我:让学生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和责任,包括家庭、学校、社会等。
3. 自我认知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等方式,了解自己。
4.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概念。
2. 自我认知的方法。
3.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难点:1. 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区别与联系。
2. 如何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等方式,深入了解自己。
3. 如何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角色扮演道具。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图画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自我认知的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概念,让学生理解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3. 活动: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
4. 实例分析: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正确认识自我: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2. 提纲:- 心理自我与社会自我的概念- 自我认知的方法-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课后作业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让学生通过自我观察、自我反思,写一篇关于自己的心理特点和社会角色的文章。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正确认识我自己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正确认识我自己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学会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2.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
3. 行为目标:通过活动,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评价自己,形成健康的人格。
教学内容:1. 自我认识的含义:介绍自我认识的概念,让学生明白自我认识是对自己个性、能力、兴趣等方面的了解。
2. 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教授学生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包括自我观察、自我反思、他人评价等。
3. 自我认识的积极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正确认识自己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提高自信心。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我认识的含义和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自我认识的积极作用。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心理学小故事,引起学生对自我认识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自我认识的含义、方法和积极作用。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个具体案例,让学生看到自我认识的积极作用。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互动中深入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自我认识的理解。
2. 作业完成情况:通过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自我认识的掌握情况。
3. 行为观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学生是否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形成健康的人格。
教学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教学方法:反思教学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学效果: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学生是否能够真正理解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培养积极的自我观念,增强自信心,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以上的教案中,“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小学生心理健康概念与常见心理问题
小学生心理健康概念与常见心理问题小学生心理健康概念与常见心理问题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二、影响小学生心理健康主要因素三、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四、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一、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概念1、什么是健康2、什么是心理健康健康的概念(1)传统的观念和习惯的看法:多限于生理健康,主要指躯体发育良好,生理功能正常,很少考虑心理方面的健康。
这样理解不全面、不完整:人是一个生物性个体,也是一个社会性个体。
人的健康受生物因素的制约,也受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健康的概念(2)1、科学的健康定义:世界卫生组织(WHO)1946年成立时,宪章中对健康的含义做了界定:“健康乃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的状态。
”2、健康的基本内涵: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
心理健康的概念(1)心理健康的含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心理健康的状态:没有心理疾病,心理功能良好。
二是指维护心理的健康状态:有目的、有意识、自觉地、有针对性地维护和促进心理活动的这种良好的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的概念(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1、乐于学习、工作2、情绪乐观、稳定3、人际关系和谐、融洽4、能认识自我、悦纳自我;5、能面对现实,适应环境6、人格完整7、智力正常8、心理和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概括)一是敬业二是乐群三是自我修养心理健康的概念(3)——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敬业)六个方面:1、体现为学习的主体。
2、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
3、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
4、从学习中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
5、从学习中排除不必要的恐惧。
6、从学习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心理健康的概念(4)——小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乐群)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
小学生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六个方面:1、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
2、能客观地了解他人。
3、关心他人的需要。
4、诚心地赞美和善意地批评。
2020年小学心理健康全册教案【三年级】
2020年小学心理健康全册教案【三年级】2020年小学心理健康全册教案【三年级】第一课照镜子设计背景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
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
它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小学对自我概念的认知主要还停留在具体的外部特征,但是随着抽象思维的发展,对自我评价开始有具体到抽象、由外显向内心发张。
这个阶段是个体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他们在接受别人的评价与同伴的比较中发现自身的价值,产生自豪感和自信心。
小学生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逐渐认识自己,作为教师我们要不断地研究与探索,必须通过多方面途径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悦纳自己,帮助学生调整好理想的自我和现实的自我之间的差距,引导他们学会正确地对待自己的缺点,并在努力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获得成功和满足,以良好的个性迎接生活的挑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让学生认识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发现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
3、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让学生学会认识自己、理解自己、悦纳自己,才可以更好地成长。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从认识自我的外部特征逐渐向认识自己的个性特征方向发展,明白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评价自己和他人。
教学准备:水彩笔、白纸、名片卡教学过程:一、心情话吧1、阅读体验。
学生阅读小磊的故事。
2、分享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小磊的新同桌给了他什么样的感受?面对小军的这些行为,小磊是怎样想的?3、总结归纳。
教师总结: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
有时候,我们很容易忽略他人的优点,而过多的看到他人的缺点。
所以,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学会更多地发现别人的优点。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小磊的故事,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知道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既要看到他人的缺点,也要学会看到他人的优点。
)二、心海导航1、阅读体验。
学生阅读材料。
五年级人与自我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五年级人与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目录一、引言1.1 背景介绍1.2 目的和意义二、关于五年级儿童的心理健康2.1 心理健康的定义2.2 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1 对五年级儿童的影响3.2 未来的重要性四、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安排4.1 教育目标4.2 教学内容4.3 教学方法4.4 学习活动设计4.5 评价方式五、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5.1 教师角色5.2 家长参与5.3 学校支持六、教育反思及改进6.1 教育效果评估6.2 教育改进方向七、总结一、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尤其是对待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五年级是儿童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制定一份五年级人与自我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来指导教师和家长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1.2 目的和意义五年级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情感素养以及社交能力都在逐渐发展。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我,理解自己的情感变化,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更加健康、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二、关于五年级儿童的心理健康2.1 心理健康的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思维、情感和行为方面的良好状态,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自我调节、适应生活的压力,积极面对挑战。
2.2 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五年级儿童正处于成长期的关键阶段,他们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知能力:五年级儿童的思维能力在不断发展,开始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 社交需求:他们对同龄人的交往需求增加,对群体关系的认知开始形成。
- 情感变化:在此阶段,儿童的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对自我认知和情感管理能力的培养十分重要。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3.1 对五年级儿童的影响针对五年级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影响:- 促进认知发展: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儿童建立积极的认知信念,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
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从婴儿时期开始萌发,到青春期逐渐趋于成熟,如果在少年儿童发育过程中受到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使青少年自我意识出现不良倾向,则会对青少年的行为、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产生深远影响。
小学阶段是学生自我意识形成关键时期,做好小学生自我意识研究对于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然后论述了小学生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学生人格意识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标签:小学生自我概念心理健康关系小学生是指接受小学基础义务教育的学生,其年龄一般在6~12岁之间,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的关键时期,并且该时期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行为可塑性很强。
目前,国内外很多研究学者人认为对儿童进行游戏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亲子之间的压力,改善亲子关系,提高青少年儿童的情绪表达,改善青少年儿童的焦虑症状,提高青少年儿童的生活质量。
因此,在小学阶段及时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对小学生今后心理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次研究旨在分析自我概念发展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为小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开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一、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的含义分析自我概念这种学术用语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权威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自我意识、自我观念等简称为自我,我们统一使用自我概念来指代各种关于自我的讨论。
小学生自我概念主要分为了正面的自我概念和负面的自我概念。
1.小学生自我概念的构成类型和正面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体系,通常情况下,我们将自我概念分为现实中的自我、理想中的自我和镜中的自我。
现实中的自我是从个体自身的立场角度出发,对现实中的自我认识,是对实在自我的认识。
理想中的自我个体从自身的立场角度出发,对将来发展的我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认识,这里面包含了很多想象成分。
例如我们经常会被问到“你是怎样一个人”、“你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前者涉及到自我概念中的现实中的自我,后者主要谈论的是理想中的自我,这就表明了一个人的自我概念中存在着现实和理想两个方面自我。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认识自我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认识自我第一课“了解真实的自己——认识自我”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自我及其形成过程2、认识到自我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了解、探索、了解自我及其发展的意识4、安排任务,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提高学生自我认识和自我意识二、教学内容:1、自我定义2、自我发展3、自我认知三、教学重点:1、学生对自我定义的了解和认识2、学生对自我发展模式的了解与认识3、学生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四、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2、如何帮助学生探索自我意识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课堂讲授,引导学生领会并掌握自我概念、自我发展模式及认知2、交流法:采取小组讨论,学生是从交流中了解自己3、观摩法:通过展示、观看、描述、解释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并尝试自我描述。
六、教学手段:1、讲义、白板、投影仪和电脑2、小组讨论记录表、学生讲义、思维导图3、学生自我画像4、学生自我评价表七、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利用图片、影像、文字等形式展示丰富多彩的世界,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景象、风情和情感,并引导学生发表自己对于美好世界的看法,并营造课堂氛围。
2.讲解自我定义、发展及认知教师通过白板讲解自我定义、自我发展和自我认知三个方面的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认识自我,把自己与他人区分开来,理解自己的天性和特点。
3.引导学生自我发现和自我探索教师利用学生自我画像和自我评价表帮助学生描述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感受、优势和自我认知方式等。
4.帮助学生认知和提高自我意识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交流,让学生感觉不同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说法和行为方式间的区别。
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的了解自己,如何发掘自我潜力。
5.总结教师根据教学效果总结本课堂,让学生感觉到自我认知和自我发展是个持久的全面性建设,需要在日常真诚交流、多元化体验的时候不断发掘自己的内心真实面貌和力量,促进自我发展。
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我们将概述自我概念的定义及其在小学生阶段的发展特点。
接着,我们将分析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如何影响其心理健康,包括自尊、情绪调节、社交技能和应对压力的能力等方面。
我们还将探讨如何通过教育和家庭支持来促进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从而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深入了解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我们可以为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他们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期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引导。
这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在本文中,我们将采用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梳理已有研究成果,分析小学生自我概念发展与心理健康的内在联系。
通过系统整理和分析相关文献,我们将构建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论框架,为后续实证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我们还将结合实证研究结果,探讨如何在实际教育和家庭环境中应用这些理论,以促进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健康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二、文献综述自我概念是个体对自身的认知和评价,它涵盖了个人对自己的性格、能力、价值观、身体特征等多方面的认识。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我概念的发展尤为重要,它不仅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还与学业成就、社交行为等方面密切相关。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在已有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们普遍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复杂结构。
Shavelson等人(1976)提出了自我概念的层次模型,认为自我概念包括一般自我概念、学业自我概念和非学业自我概念等多个层次。
其中,学业自我概念是指学生对自己在各学科领域中的能力、成就和价值的认知和评价;非学业自我概念则涉及学生对自己的社交、身体、情绪等方面的认知和评价。
关于小学生自我概念的发展特点,已有研究表明,小学生的自我概念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自己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认识自己,孩子们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想法、情绪和能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应对困难的能力,促进健康成长。
本文将围绕认识自己展开,介绍一份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
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理解“认识自己”的重要性;-了解自己的兴趣、优点和不足;-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提高自尊心和自信心;-学会自我调适,积极应对困难。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真正理解自己的特点和价值,并树立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面对自己的不足,培养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1.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案、多媒体设备、课件、活动工具;-学生准备:学习用品、笔记本。
二、教学过程2.1 导入通过一段简短的视频或图文展示,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认识自己”以及“为什么要认识自己”,并与学生分享个人的认识自己的经历或故事。
2.2 认识自己的特点2.2.1 活动一:我的喜好与兴趣调查教师分发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喜欢的运动和音乐等,并进行简单的统计分析。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你喜欢的事物告诉你什么?你的兴趣和优点有什么关系?”借此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兴趣和特点。
2.2.2 活动二:我是什么样的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互相交流并记录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之后,组员们将互相进行表扬,并提供建设性意见,帮助每个学生更全面地认识自己。
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你得到了哪些肯定?你的不足会影响你的哪些方面?如何提升你的自我形象?”2.3 树立积极自信的自我形象2.3.1 活动三:我的自我介绍教师引导学生制作自己的自我介绍卡,并让他们轮流进行自我介绍。
在介绍过程中,学生需要说出自己的优点和感兴趣的事物,同时也要表达对自己的自信和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 我 行 动 —— 个 体 对 自 我 进 行 调 节 管理约束控制等方面的行2、心理测试法 3、自我评价法
19.08.2020
h
11
周哈里窗
19.08.2020
h
12
What am I?(我是谁?) What do I want to do?(我想干什么?) What can I do?(我能做什么?) What is my advantage/disadvantage?(我的优
体,而是将他们转换成了一个抽象的一般化他人,其自我
概念是在设想的一般化他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基础上形成的。
19.08.2020
h
20
四、小学生自我概念的现状
(一)小学生的自我认知 1、定义
自我认知(也称自我认同):是个体对自身状
况的了解和看法。完整的自我认知包括生理自我、社会自 我、心理自我这三个方面的综合了解。
学习压力越大,自我接纳越低。
(2)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越差,自我接纳越低。
(3)教师的态度。
教师对学生态度好,学生自我接纳越高。
19.08.2020
h
24
案例1:小梦是个长的高高胖胖的、憨憨乎乎的
女生。她的学习成绩很差,而且经常不交作业。 老师找她谈心,问她为什么不交作业,她回答: “我不会。”老师告诉她:“谁也不是天生就会 的,你可以向老师、家长、同学请教。”她竟笑 眯眯的看着老师说:“不用学了,反正我这个人 很笨!”老师还想劝她:“孩子,你不笨。”她 说:“老师你不用安慰我,我的确很笨,在家里 的时候,爸爸、妈妈经常这么说我,还有上体育 课的时候,老师让我们左转,我总是右转,气的 老师说我笨。”
19.08.2020
h
21
2、特点
(1)来源于“他人”,是外加的
例如:别人说我聪明,我就是聪明的。
(2)片面的、不完整的
例如:一次成功,沾沾自喜;一次失败,畏缩不前。
(3)变化的、不稳定的
例如:今天老师表扬了我,我就是一个受老师欢迎的人;明天老 师批评了我,我就是一个不受老师欢迎的人了。
19.08.2020
势和劣势?) What can I be in the end?(我的终极目标是?
)
19.08.2020
h
13
自我概念的测量:“20问法”
第一步:问答。“你是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自我——对自身社会性要素的 认识。如:与人相处的关系,在班 上的地位和作用等。
心理自我——对自身心理状况的认识。 如: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认 知、情感、意志等。
h
8
自我概念的心 理成分
19.08.2020
认知成分——对自己各方面的自我 了解与评价。如:自我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评价等。
情感成分——情感体验。如:自信、 自卑、自豪、自暴自弃等。
19.08.2020
h
25
分析:自我否定(自卑)
特点:过分自卑,认为自
己处处低人一等,一无所 长,谁都不如。“我不行, 我不会,我不干了……”是 他们的口头禅。他们对人、 对事总是回避、退缩的态 度,不敢抛头露面,不敢 尝试,低估自己的能力。
19.08.2020
h
26
如何培养自信,战胜自卑?(我能行)
第五章 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
本章思考题:
1、掌握自我概念的定义、功能、发展等; 2、了解小学生自我概念的现状; 3、如何增强小学生的自我概念。
19.08.2020
h
1
19.08.2020
h
2
“我是谁” “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我的优点是什么” “我的缺点是什么” “我在别人的眼中是怎样的” ……
1.保持内在一致性(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看法相一致, “现在”)。
2.决定个体对经验的解释(按照与自己自我概念相一致 的方式解释自己的行为,“过去”)。
3.影响个体的期望水平(对自己的期望与自我概念是 相一致的,“将来”)。
19.08.2020
h
15
19.08.2020
h
16
詹姆斯提出了一个自尊的经典公式: 自尊=成功/抱负
启示: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形成积极的自我 概念。
19.08.2020
h
17
三、自我概念的发展
1、儿童自我概念发展 的核心机制:认知能 力的不断提高,与他 人的相互作用。
19.08.2020
h
18
2、库利
(C.H.Cooley,1902),通 过“镜像过程(lookingglass process)”形成 “镜像自我(lookingglass self)”。
h
22
(二)小学生的自我接纳
1、含义
自我接纳(也称自我满意):是指个体对自 我现状的满意程度。它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产 生的自我情感体验。
19.08.2020
h
23
2、现状
多数独生子女自我接纳程度较高; 独生子女自我接纳程度居中者居多,高分组人数仍是少 数(可能是对学习状况满意度低导致)
3、影响因素 (1)学习压力;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步:回答分析。从三个方面进行:(1)答案的数量 和质量;(2)回答内容的表现形式;(3)回答的内容是 否涉及自己的未来。
19.08.2020
h
14
二、自我概念的功能
伯恩斯《自我概念发展与教育》(1982)一书中论述:
19.08.2020
h
31
分析:自我肯定(自信等)
特点:能正确地认识自我,
既承认自己的优点,又不 否认自己的缺点;不骄傲, 不自卑,悦纳自己,尊重 他人;不怕困难,敢于尝 试,不怕失败,对自己充 满信心。
19.08.2020
h
32
如何培养自我效能——开发潜能?
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对自己在组织、执 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的能力判断和信念。
19.08.2020
h
3
在希腊阿波罗神殿上,写着一句箴言“人——认 识你自己”,这就是著名的“斯芬克斯之谜”。
谜面:“什么东西早晨用四条腿走路,中午用两 条腿走路,晚上用三条腿走路?”(斯芬克斯)
谜底:“人”。(俄狄浦斯)
19.08.2020
h
4
一、自我概念的涵义
关于自我概念的术语,常见的提法有: “自我意识”、“自我观念”等,通常简 称为“自我”。我们统一用“自我概念” 来指代各种关于“自我”的讨论。
幸运的是:罗尔斯当时所在的诺必塔小学来了位叫皮尔 ·保罗的校长,有一次,当调皮的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 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出乎意料地听到校长对他说,我一 看就知道,你将来是纽约州的州长。
19.08.2020
h
34
校长的话对他的震动特别大。从此,罗尔斯记下了这句 话,“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带给他信念,指引他 成长。他衣服上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不再夹杂污言秽语 ,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很快成了班里的主席。四十多年间 ,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终于在51岁那年 ,他真的成了纽约州州长,且是纽约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
长。
这个故事说明,教师对学生的赞扬与期待,将对学生的 学习、行为乃至成长产生巨大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威廉· 詹姆斯也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刻渴求的就是赞美。” 其实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一样,没有一个学生不想得到老
师的赞美和期待。
19.08.2020
h
35
19.08.2020
h
29
分析:自我轻狂(自傲)
特点:夸大自我。一是自
以为是,认为自己比谁都 强,过分强调自己的正确 性,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喜欢出风头;二是为我独 尊,爱把自己的观点强加 于人,即使错了,仍要强 词夺理,维护自尊。
19.08.2020
h
30
案例3:小蝶是一个13岁的女孩,黑黑的皮肤,细长的眼
别人对儿童的态度反应
(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
一面镜子,儿童通过他们来
了解和界定自己,并形成相
应的自我概念。
19.08.2020
h
19
3、米德(G.H.Mead,1934),“一般化他人 (generalized other)”和“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儿童进行自我评价的依据,不是个别的人或独特的群
19.08.2020
h
6
(二)自我概念的涵义
自我概念:是指个体通过 自我观察或他人的反馈而获 得的对自我各个方面的认识 和看法。(针对詹姆斯的 “客观我”而言)
19.08.2020
h
7
自我概念的 组成
19.08.2020
生生理理自自我我————对对自自身身的的生生物物属属性性的的 认认识识。。如如::性性别别、、身身高高、、体体重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