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税法概述
第一章 税法总论

第一章 税法总论
(三)征税对象。它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税基是 对征税对象量的规定,包括价值形态和物理形态,对应的征税方法 是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 (四)税目。税目是对征税对象分类规定的具体的征税项目,是对 征税对象质的界定。 (五)税率 1.比例税率:单一比例税率、差别比例税率、幅度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 3.累进税率是指按照随着征税对象数量增大而随之提高的税率,即 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不同等级的课税数额分别 使用不同的税率,课税数额越大适用税率越高。 全额累进税率是指把征税对象的数额划分为若干等级,对每个等级 分别规定相应税率,当税基超过某个级距时,课税对象的全部数额 都按提高后级距的相应税率征税。
第一章 税法总论
(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行政法规作为一种法律形式,在我国法律形式中处于低于宪法、法 律和高于地方法规、部门规章、地方规章的地位,在全国范围普遍 适用。如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 (4)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法规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6)地方政府制定的税收地方规章 2.税收立法、修订和废止程序 提议、审议、通过和公布阶段。 二、税法的实施 包括税收执法和守法。执法原则:一是层次高的优于层次低的法 律,二是同一层次的法律中,特别法优于普通法,三是国际法优于 国内法,四是实体法从旧,程序法从新。
第一章 税法总论
(二)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 税收实体法是指确定税种立法,具体规定各税种的征收对象、征收 范围、税目、税率等。税收程序法是指税务管理方面的法律。 (三)按照税法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 产行为税法、资源税法、特定目的税法。 (四)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分为国内税法、国际 税法和外国税法。 国内税法一般是按照属人或属地原则,规定一个国家的内部税收制 度。国际税法是指国家间形成的税收制度,主要包括双边或多边国 家间的税收协定、条约和国际惯例等。
《税法》课后思考题答案

《税法》课后思考题答案第一章税法概述一、税法的特征有哪些?(1) 强制性。
税收是国家为了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共同需要,依照法律的规定,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
(2) 无偿性。
主要指国家征税后,税款即成为财政收入,不再归还纳税人,也不支付任何报酬。
(3) 固定性。
主要指在征税之前,以法的形式预先规定了纳税人和课税对象等。
因此,税法就是国家凭借其权力,利用税收工具的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参与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分配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税法可以分为几类?1.按税法内容分类,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处罚法、税收救济法和税务行政法。
税收实体法是规定税收法律关系主体的实体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程序法是税收实体法的对称,是指以国家税收活动中所发生的程序关系为调整对象的税法,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处罚法是对税收活动中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救济法是有关税收救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务行政法是规定国家税务行政组织的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总称。
2.按税法效力分类,可以将税法分为税收法律、税收法规、税收规章等。
税收法律是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分配活动的基本制度。
税收法规是指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根据其职权或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授权,依据《宪法》和税收法律,通过一定法律程序制定的有关税收活动的实施规定或办法。
税收规章是指国家税收管理职能部门、地方政府根据其职权和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授权,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规范性税收文件。
3.按税法地位分类,可以将其分为税收通则法和税收单行法。
税收通则法是指对税法中的共性问题加以规范,对具体税法具有约束力,在税法体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最高法律效力的税法。
税收单行法是指就某一类纳税人、某一类征税对象或某一类税收问题单独设立的税收法律、税收法规或税收规章。
税法基础知识

第一章税法概述第一节税收概述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依据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所形成的特定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
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第二节税法一、税法的分类1、按基本内容和效力分: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我国目前没有税收基本法2、按职能作用分: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3、按征税对象分:流转税法、所得税法、财产税法、行为税法、资源税法二、税法的制定(税法的渊源)1、人大和人大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2、人大或人大常委授权国务院制定暂行规定或条例3、国务院制定税收行政法规4、地方人大及常委制定税收地方性法规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税收规章6、地方政府制定税收地方规章三、税法的构成要素(一)纳税人(二)征税对象(三)税目(四)税率1、比例税率: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关税、契税等。
2、超额累进税率: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所得、加成所得等。
3、定额税率:资源税、消费税中的啤酒黄酒等。
4、超率累进税率:土地增值税(五)纳税环节(六)纳税期限(七)纳税地点(八)加成征税、减免税(九)罚则(违法处理)第三节税收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一、主体1、征税主体:国家税务机关、海关(财政机关)2、纳税主体:法人、自然人、其他组织、在华的外国企业,组织,个人、在华没有机构场所但境内有所得的外国企业或组织.二、客体,即征税对象,是区别税与税的标志.三、内容,包括权利和义务两个方面。
税务机关的权利:征税、检查、处罚.税务机关的义务:宣传咨询、及时缴纳国库、受理纳税人申诉纳税人的权利:申请退还权、延期纳税权、申请减免税权、申请复议权、提起诉讼权纳税人的义务:办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接受税务检查、依法缴纳税法。
注意:①税收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的权利义务不对等;②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争执,必须先交税。
第四节本章近年注会考试试题(选)(近年来本章分值:1-2分)一、单选1、税收管理体制的核心内容是()。
注册税务师税法一讲义

注册税务师《税法一》备考讲义第一章概述部分第一节税法概述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一)税法概念1.税收的概念:税收征税主体是国家,征税依据是国家政治权力,征税的基本目的是满足财政需要;税收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特征。
2.税法的概念: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有权的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同时,地方立法机关往往拥有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另外最高权力机关还可授权行政机关立法。
(2)税法调整对象―――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3)税法范围广义:各种税收法律规范的总和。
包括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争讼法,从立法层次上看包括税收法律、法规、规章狭义:经过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正式立法的税收法律,如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收管理法3.税收以法的形式存在,是由税收和法的本质与特性决定的。
(1)从税收本质来看,税收是国家与纳税人之间形成的以国家为主体的社会剩余产品分配关系。
(2)从形式特征来看,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其中无偿性是核心,强制性是其基本保障。
(3)从税收职能来看,调节经济是其主要方面。
(二)税法的特点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是习惯法。
税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不是认可的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税法直接规定人们的某种义务,具有强制性,所以不属于授权法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即税法不是单一的法律,而是由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
二、税法原则(掌握)税法原则分为税法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两个层次(一)税法基本原则――法、公、合、实4个原则,重点掌握前两个。
三、税法的效力与解释(一)税法效力-熟悉1、空间效力―――特定地域内有效全国范围内有效在地方范围内有效2、时间效力―――生效、失效、有无溯及力(1)税法生效税法通过一段时间后生效税法自通过发布之日起生效税法公布后授权地方政府自行确定实施日期(2)税法的失效以新税法代替旧税法直接宣布废止某项税法税法本身规定废止的日期3、对人的效力属人主义原则;属地主义原则;属人、属地相结合的原则,我国采用的是属人属地相结合的原则(二)税法的解释――掌握1、税法的解释的含义:税法解释是指有法定解释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赋予的权限内,对有关税法或条文进行的解释。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

税法教学大纲教案第一章:税法概述1.1 税法的定义和功能解释税法的概念探讨税法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分析税法的基本目标和原则1.2 税法的分类和结构介绍税收法律的分类,如直接税和间接税探讨税收法律的组织结构和层级关系分析不同税种的法律规定和适用范围1.3 税法的构成要素讲解税法的构成要素,包括纳税人、税率、税基等探讨税法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分析税法要素在不同税种中的具体应用第二章:税收制度和税法原则2.1 税收制度的概述解释税收制度的概念和组成部分探讨税收制度的种类和特点分析税收制度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和重要性2.2 税法原则讲解税法的基本原则,如税收法定原则、公平原则等探讨税法原则的含义和适用范围分析税法原则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应用和限制2.3 税收优惠政策介绍税收优惠的概念和种类探讨税收优惠的目的和作用分析税收优惠在不同税种中的具体应用和规定第三章:税种的分类和特点3.1 直接税和间接税解释直接税和间接税的概念和特点探讨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差异和联系分析直接税和间接税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和影响3.2 主要直接税种讲解所得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等直接税种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不同直接税种的适用范围和征收规定分析直接税种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应用和问题3.3 主要间接税种解释增值税、消费税、关税等间接税种的概念和特点探讨不同间接税种的适用范围和征收规定分析间接税种在税收征管中的具体应用和问题第四章:税收征收管理4.1 税务机关和税收征管体制介绍税务机关的概念和职能探讨税收征管体制的组织结构和运作机制分析税务机关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和责任4.2 税收申报和纳税程序讲解税收申报的概念和重要性探讨税收申报的程序和规定分析纳税人在税收申报中的义务和责任4.3 税务检查和税收违法行为的处理解释税务检查的概念和目的探讨税务检查的程序和规定分析税收违法行为的种类和处理方式第五章:税收争议的解决5.1 税收争议的概念和类型解释税收争议的概念和种类探讨税收争议的产生原因和解决方式分析税收争议的重要性和影响5.2 税收争议的解决途径讲解税收争议解决的途径,如行政复议、税务诉讼等探讨不同解决途径的适用范围和程序规定分析税收争议解决途径的优缺点和适用情况5.3 税收争议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税收争议案例探讨案例中的争议问题和相关法律规定总结案例中的经验和教训,提供解决税收争议的参考。
《税法》第一章税法概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税法》第一章税法概述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税法的构成要素中,区分不同税种的主要标志的要素是()。
A、税率B、税目C、税基D、征税对象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纳税人的权利的是()。
A、有权要求税务机关对企业的情况保密B、依法享有申请减税、免税、退税的权利C、依法享有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请求国家赔偿等权利D、负责税收征收管理工作3、纳税人的权利是建立在其纳税义务的基础之上,处于从属地位,所以税法具有义务性法规的特点,这一特点是由税收的()特点所决定的。
A、强制性、固定性B、无偿性、固定性C、无偿性、强制性D、权利、义务对等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的法律级次属于()。
A、财政部制定的部门规章B、全国人大授权国务院立法C、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D、全国人大制定的税收法律5、下列关于税法要素的说法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税目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B、税率是衡量税负轻重的重要标志C、所得税在分配环节纳税D、征税对象就是税收法律关系中征纳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或标的物6、下列属于财产和行为税类的税种是()。
A、资源税B、城市维护建设税C、消费税D、房产税7、下列税种中,主要由国税局系统负责征收的但属于中央、地方共享的税种的是()。
A、增值税B、资源税C、消费税D、城市维护建设税8、关于税收实质课税原则的意义是()。
A.防止税务机关滥用权力,增加纳税人的负担B.有利于体现特别法优于普通法C.有利于税务机关执行新税法D.防止纳税人避税,增强税法征收的适用性9、下列有关税收法律主义原则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税收法律主义的功能侧重于保持税法的稳定性B.课税要素明确原则更多地是从立法技术角度保证税收分配关系的确定性C.课税要素必须由法律直接规定D.税务机关有选择税种开征和停征的权力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税法的分类陈述,不正确的有()。
A、按照税法的基本内容和效力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基本法和税收普通法B、按照主权国家行使税收管辖权的不同,可分为国内税法、国际税法C、按照税法相关税种征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商品和劳务税税法和对自然资源课税的税法D、按照税法的职能作用的不同,可分为税收实体法和税收程序法3、以下选项中,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的有()。
《税务会计》第一章

三、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五)税款征收制度
税款征收是税务机关依据国家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确定的标准和范 围,通过法定程序将纳税人应纳税款组织征收入库的具体行为。 1.税款征收方式
(1)查 账征收
(2)核 定征收
(3)代扣代缴、 代收代缴征收
三、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五)税款征收制度
2.税款征收凭证——税收票证 (1)税收票证的意义。 税收票证包括纸质形式和数据电文形式。 税收票证的基本要素包括税收票证号码、征收单位名称、开具日 期、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税种、金额、所属时期等。 (2)税收票证的种类。 税收票证包括税收缴款书、税收收入退还书、税收完税证明、出 口货物劳务专用税收票证、印花税专用税收票证以及国家税务总局 规定的其他税收票证。
— 4—
一、税收与税法
(一)税收与税法
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 入的一种形式。
税法是指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家与 纳税人之间在征税方面的权利及义务关系 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收法律关系是由税收法律规范确认和调整的,国家和纳税人之 间发生的具有权利和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税务会计植根于财务会计,是会计与税法共同发展的产物; 财务会计是税务会计的前提、基础和依据,税务会计则是对财务 会计记录的合理加工和必要补充;财务会计统揽税务会计,税务 会计寓于财务会计。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关系
(二)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税务会计虽与财务会计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又有区别,具体表现为以 下几个方面:
册登记的活动。
三、税收征收管理制度
(一)税务登记制度 3.注销税务登记
(1)注销税务登记的情形包 括:① 纳税人因解散、破产、 撤销以及其他情形依法终止纳 税义务;② 纳税人因住所、经 营地点变动而涉及改变税务登 记机关;③ 纳税人被工商行政 管理机关吊销营业执照。
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一》第一章考点练习解析

云考网年注册税务师考试《税法一》第一章考点练习解析第一节税法概述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一)税法概念税法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调整税收分配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了解税法定义时需注意:1.立法机关--有权的机关:在我国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地方立法机关、获得授权的行政机关。
2.调整对象--税收分配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3.范围--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的税法,包括各级有权机关制定的税收法律、法规、规章,是由税收实体法、税收程序法、税收争诉法等构成的法律体系。
(二)税法的特点--了解1.从立法过程看--税法属于制定法,而不属于习惯法即税法是由国家制定的,而不是由习惯作法或司法判例而认可的。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不属于授权性法规即税法直接规定人们的某种义务,具有强制性。
3.从内容看--税法属于综合法,而不属于单一法即税法是由实体法、程序法、争讼法等构成的综合法律体系。
我国税法结构:宪法加税收单行法律、法规。
【考题·单选题】(2011年)下列有关税法特点的说法,错误的是()。
111A.税法属于制定法而非习惯法B.从法律性质上看,税法属于授权性法规C.税法是由国家制定而不是认可的D.税法具有综合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从法律性质上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而不是授权性法规。
二、税法原则--掌握(分为两个层次,即:基本原则和适用原则)税法的基本原则(四个)1.税收法律主义2.税收公平主义3.税收合作信赖主义4.实质课税原则税法的适用原则(六个)1.法律优位原则2.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3.新法优于旧法原则4.特别法优于普通法原则5.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6.程序优于实体原则【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基本原则的是()。
A.法律优位原则222B.税收法律主义原则C.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D.程序优于实体原则『正确答案』B(一)基本原则(4个)--掌握含义、特点、适用情形1.税收法律主义(也称税收法定主义、法定性原则)(1)含义:是指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税法的各类构成要素都必须且只能由法律予以明确的规定,超越法律规定的课税是违法和无效的。
大学税法期末笔记总结

大学税法期末笔记总结第一章:税法概述1. 税法的概念和内容税法是国家税务主管机关依法管理税务工作所制定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其他决定的总称。
税法包括法律层面和行政层面。
2. 税法的特征和功能税法具有法定性、强制性、公益性、调整性的特征,其功能包括税收的调节、保护国家利益、调整社会收入分配、促进经济发展等。
3. 税法的体系和层级税法由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组成。
宪法法律是最高法律文件,行政法规是国家税务主管机关根据宪法法律制定的,地方性法规是地方政府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的。
4. 税收管理机关和纳税人的主体地位税收管理机关是税务主管机关。
纳税人包括个人纳税人和单位纳税人。
个人纳税人包括居民个人纳税人和非居民个人纳税人。
单位纳税人包括企业和其他组织。
第二章:税收制度1. 税收制度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制度是国家为实现税收目标而制定的一系列有机衔接的税法规则和税务操作程序。
税收制度可以分为综合征税制、分类征税制、简单征税制和特别征税制等。
2. 综合征税制和分类征税制综合征税制是指将纳税人全年的各项收入汇总,按照一定的税率进行全额计算。
分类征税制是指将纳税人的各项收入进行分类,按照不同的税率进行计算。
3. 简单征税制和特别征税制简单征税制是指遵循简化税种、简便征管的原则,通过较高的税率和较低的起征点,减轻纳税人的申报和征缴负担。
特别征税制是指针对特定行业或特定商品征收特别的税费。
4. 增值税增值税是纳税人按照货物或服务的增值额计算并缴纳的一种税费。
增值税包括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种纳税方式。
第三章:税收主体1. 各级政府税收主体的范围和职责各级政府税收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
中央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国家税收,地方政府负责征收和管理地方税收。
2. 纳税人的分类和纳税义务纳税人可以分为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具体包括个人纳税人和单位纳税人。
纳税义务包括申报义务、征收义务和缴纳义务。
3. 特殊纳税人的身份和义务特殊纳税人是指税务机关依法指定的纳税人,有特殊的纳税身份和义务。
税法一(税务师;重点知识点;2021)

解释主体: “两高一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判案适用性 可作为办案与适用法律和法规的依据
行政解释 特点:在执法中具有普遍约束力
解释主体:国家税务行政主管机关(财政部,国税总局,海关总署在执法过程中做出的解释)
判案性适用:原则上不能作为判案的直接依据
税收合作信赖主义 也称公众信任原则,是指税收征纳双方的关系从主流上看是相互信赖、相互合作的,而不是对抗性的
实质课税原则 是指应根据纳税人的真实负担能力决定纳税人的税负,不能仅考核其表面上是否符合课税要件
税法适用性原则 适用原则是实际运用税收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所必须遵循的准则
法律优位原则 也称行政立法不得抵触法律原则,其基本含义为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立法的效力,还可进一步推论为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优于税收行政 规章的效力;效力低的税法与效力高的税法发生冲突时,效力低的税法即是无效的
(2)法律关系中居于领导地位的一方总是国家;
(3)体现国家单方面的意志,不需要双方意思表示一致;
全国范围内有效
在地方范围内有效
2. 税法的时间效力 税法的生效 ①税法通过一段时间后开始生效
②税法自通过发布之 日起生效
③税法公布后授权地方政府自行确定实施日期
税法的失效 ①以新税法代替旧税法(最常见)
②直接宣布废止某项税法
③税法本身规定废止的日期
3.税法对人的效力 属人主义原则
属地主义原则
属人、属地相结合的原则(我国采用属人、属地相结合的原则)
【分类二(按照解释的尺度分类)】 字面解释
限制解释
扩充解释
税法的作用 税法的作用指税法实施所产生的影响,可以从规范作用和经济作用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1章 税法概述

接税与间接税(税法分类中讲)
第四节 税法要素
三、征税对象 征税对象又叫课税对象、征税客体,指税法规定对 什么征税,是征纳税双方权利义务共同指向的客体 或标的物,是区别一种税与另一种税的重要标志。
税基又叫计税依据,是据以计算征税对象应纳税款 的直接数量依据,它解决对征税对象课税的计算问 题,是对课税对象的量的规定。
【答案】C
二、税收法律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是税法所确认和调整的国家与纳税人
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以及各级政府之间在税收分配过 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包括三方面内容:税收法律关系的构 成;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税收法律关系 的保护。
税税收收法法律律事行件为是是指指不税以收税法收律法关 律系关主系体权在力正主常体意的志意支志配为下转做移出 的的客活观动事。件例:如例,如纳,税自人然开灾业害经 可营以即导产致生税税收收减法免律,关从系而,改纳变税 税人收转法业律或关停系业内就容会的造变成化税。收法
【例题1•多选题】下列关于税法原则的表述中,正 确的有( )。(2010年) A.新法优于旧法原则属于税法的适用原则 B.税法主体的权利义务必须由法律加以规定,这体 现了税收法定原则 C.税法的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包括税法 基本原则和税法适用原则 D.税法适用原则中的法律优位原则明确了税收法律 的效力高于税收行政法规的效力
【例题•单选题】由税收制度所调整的税收分配 关系和税收法律关系的复杂性所决定,税法具 有( )。 A.义务性特点 B.权利性特点 C.综合性特点 D.单一性特点 【答案】C
二、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一)税收实体法体系 1、商品和劳务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和关税。 2、所得税税收类实体。法包主括要企是业指所确得定税税种、立个法人,所具得体税规定。各税种的征 3、财产收和对行象为、征税收类范。围包、括税房目产、税税、率车、纳船税税地、点印等花。税例、如契, 税。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 4、资源人税所类得税。法包》括就资属源于税税收、实土体地法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 税。 5、特定目的税类。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 耕地占用税、船舶吨税和烟叶税。
税法(第四版)税法基本原理

(三)税法与行政法的关系 (四)税法与经济法的关系
(五)税法与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实现税法强制性最有力的保证。税法和刑法对于违反 税法都规定了处罚条款,两者之间的区别就在于情节是否严 重,轻者给予行政处罚,重者要承担刑事责任,给予刑事处 罚。
(六)税法与国际法的关系 被一个国家承认的国际税法,也应该是这个国家税法的组成 部分。
(4)强制执行措施的内容。 1)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 款中扣缴税款。 2)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相当于应纳税款的 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税收之所以必须采用法的形式,是由税收的本质与特性 决定的。
第一,税收的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第二,税收的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第三,从税收职能来看,调节经济是其重要方面; 第四,国家课征税款的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二)税法的特点
(1)从立法过程来看,税法属于制定法。 (2)从法律性质看,税法属于义务性法规。 (3)从内容看,税法具有综合性。
税法基本原理
内容提纲
第1节 税法概述
第2节 税法的分类 第3节
税收法律关系
第4节 税收执法
第一节 税法概述
一、税法的概念与特点 (一)税法的概念 一般认为,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其政治权 力,按照法律规定,强制、无偿地参与剩余产品分配所形成 的分配关系,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法的解释对于税收执法、税收法律纠纷的解决是必不可少 的。
四、税法的作用
(一)税法的规范作用
税法的规范作用是指税法调整、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其实 质是法律的基本作用在税法中的体现与引申。
(二)税法的经济作用
(1)税法是税收根本职能得以实现的法律保障。 (2)税法是正确处理税收分配关系的法律依据。 (3)税法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 (4)税法是监督管理经济活动的有力武器。 (5)税法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手段。
2024年税务师考试(税法一)科目考试大纲及知识点变动整理

2024年税务师考试税法一考试大纲(知识点)及考点变动整理考试大纲中,将对知识点的学习要求划分为了解、熟悉和掌握3类。
其中,了解是指对《税法(I)》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进行理解;熟悉是指能够运用相关专业知识,解决商品和服务流转过程中的实务问题;掌握是指综合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在相对复杂的职业环境中,能够全面、科学地处理经营过程中复杂的涉税实务问题。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2024年2023年变化一、税法概述(一)税法的特点熟悉熟悉/(二)税法的原则掌握掌握/(三)税法的效力与解释熟悉熟悉/(四)税法的作用了解了解/(五)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关系了解了解/二、税收法律关系(一)税收法律关系的特点熟悉掌握下调(二)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熟悉熟悉/(三)税收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消灭了解了解/三、税收实体法与税收程序法(一)税收实体法要素的主要规定掌握掌握/(二)税收程序法的基本制度了解了解/四、税法的运行(一)税收立法的有关规定掌握掌握/(二)税收执法的主要内容熟悉熟悉/(三)税收司法的相关规定了解了解/五、税收制度沿革(一)中国历史上的税收制度了解了解/(二)新中国税法的建立与发展熟悉熟悉/第二章增值税2024年2023年变化一、增值税概述(一)增值税的类型熟悉熟悉/(二)增值税的性质及计税原理熟悉熟悉/(三)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了解了解/(四)增值税的特点熟悉熟悉/(五)我国增值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了解了解/二、纳税义务人与扣缴义务人(一)增值税纳税义务人与扣缴义务人的基本规定熟悉熟悉/(二)增值税纳税人的分类及依据熟悉熟悉/(三)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及管理掌握掌握/(四)一般纳税人的登记范围、程序及管理掌握掌握/三、征税范围(一)增值税征税范围的规定掌握熟悉上调(二)境内销售范围的界定熟悉熟悉/(三)视同销售的征税规定掌握掌握/(四)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的征税规定掌握熟悉上调(五)特殊销售的征税规定掌握掌握/(六)不征增值税的规定掌握掌握/四、税率和征收率(一)增值税税率概述了解了解/(二)我国增值税税率及征收率熟悉熟悉/(三)增值税低税率适用范围掌握掌握/(四)零税率的适用范围熟悉熟悉/五、税收优惠(一)法定优惠规定熟悉熟悉/(二)特定优惠规定熟悉熟悉/(三)临时优惠规定掌握掌握/(四)即征即退优惠规定熟悉熟悉/(五)先征后退优惠规定熟悉熟悉/(六)扣减增值税优惠规定熟悉熟悉/(七)起征点规定和免税规定掌握掌握/六、计税方法(一)一般计税方法掌握掌握/(二)简易计税方法掌握掌握/(三)扣缴计税方法熟悉熟悉/七、一般计税方法应纳税额计算(一)销项税额的一般规定掌握掌握/(二)特殊方式的销售额掌握掌握/(三)视同销售行为的销售额掌握掌握/(四)销售额的特殊规定掌握掌握/(五)进项税额的具体规定掌握掌握/(六)进项税额的特殊规定掌握掌握/(七)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掌握/(八)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掌握掌握/(九)增值税汇总纳税熟悉熟悉/八、简易计税方法应纳税额计算(一)小规模纳税人简易计税方法熟悉掌握下调(二)一般纳税人按简易方法计税的规定掌握掌握/九、进口环节增值税(一)进口货物的纳税人了解了解/(二)进口货物征税范围了解了解/(三)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掌握/(四)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的征税熟悉熟悉/十、出口环节增值税(一)出口货物、劳务退(免)税政策熟悉熟悉/(二)出口退(免)税的计算掌握掌握/(三)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熟悉熟悉/(四)海南自贸区有关退税政策了解了解/(五)综合保税区增值税试点政策了解了解/十一、特定企业(或交易行为)的增值税(一)转让不动产增值税税收政策掌握掌握/(二)提供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增值税税收政策掌握掌握/(三)跨县(市、区)提供建筑服务增值税税收政策掌握掌握/(四)房地产开发企业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项目增值税税收政策掌握掌握/(五)资管产品增值税的税收政策熟悉熟悉/(六)加油站增值税的税收政策熟悉无新增十二、征收管理(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熟悉掌握下调(二)纳税期限熟悉熟悉/(三)纳税地点掌握熟悉上调十三、增值税发票的使用和管理(一)增值税发票的种类无熟悉删除(二)增值税发票开具基本规定无掌握删除(三)税务机关代开发票基本规定无了解删除(四)发票违章处理无了解删除(五)增值税发票开具特殊规定无熟悉删除(六)增值税异常扣税凭证管理无了解删除第三章消费税2024年2023年变化一、消费税概述(一)消费税的概念熟悉熟悉/(二)消费税的特点掌握掌握/(三)消费税的演变了解了解/(四)消费税的征税原则了解了解/二、纳税义务人和扣缴义务人(一)消费税纳税义务人的规定掌握掌握/(二)消费税扣缴义务人的规定掌握掌握/三、税目与税率(一)消费税税目掌握掌握/(二)消费税税率熟悉熟悉/(三)进口卷烟适用税率的规定掌握掌握/四、计税依据(一)从价定率计征的计税依据掌握掌握/(二)从量定额计征的计税依据掌握了解上调(三)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征的计税依据掌握掌握/(四)计税依据的特殊规定掌握掌握/五、生产销售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一)直接对外销售应纳消费税的计算掌握掌握/(二)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掌握/(三)外购应税消费品已纳消费税的扣除掌握掌握/六、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确定熟悉熟悉/(二)代收代缴税款的规定掌握掌握/(三)组成计税价格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掌握/(四)掌握委托加工收回应税消费品已纳税款的扣除无掌握删除七、进口应税消费品应纳消费税的计算(一)进口环节应纳消费税的基本规定掌握掌握/(二)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了解了解/(三)部分成品油进口环节消费税政策了解无新增八、批发、零售环节应纳消费税的计算(一)卷烟批发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掌握掌握/(二)电子烟批发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掌握掌握/(三)金银首饰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掌握掌握/(四)超豪华小汽车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的规定掌握掌握/九、出口应税消费品的税收政策(一)出口免税并退税熟悉掌握下调(二)出口免税但不退税熟悉了解上调(三)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了解了解/十、征收管理(一)纳税环节掌握掌握/(二)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掌握掌握/(三)纳税期限熟悉了解上调(四)纳税地点熟悉了解上调第四章城市维护建设税2024年2023年变化一、城市维护建设税概述了解了解/二、纳税人熟悉熟悉/三、征税范围熟悉熟悉/四、税率熟悉熟悉/五、税收优惠熟悉熟悉/六、计税依据掌握掌握/七、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熟悉上调八、征收管理熟悉熟悉/第五章土地增值税2024年2023年变化一、土地增值税概述(一)土地增值税的概念了解了解/(二)土地增值税特点了解了解/二、纳税义务人(一)纳税义务人的一般规定熟悉熟悉/(二)纳税义务人的特点了解了解/三、征税范围和税率(一)征税范围1.征税范围的一般规定掌握掌握/2.征税范围的特殊规定掌握掌握/(二)土地增值税的税率熟悉熟悉/四、计税依据(一)应税收入掌握掌握/(二)扣除项目掌握掌握/1.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掌握掌握/2.房地产开发成本掌握掌握/3.房地产开发费用掌握掌握/4.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掌握掌握/5.财政部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掌握掌握/6.旧房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掌握掌握/五、税收优惠(一)转让普通标准住宅、转让旧房作为安置住房、公租房的税收掌握掌握/优惠(二)国家征收、收回的房地产的税收优惠熟悉熟悉/(三)企业改制重组的税收优惠掌握掌握/(四)其他税收优惠熟悉了解上调六、应纳税额的计算(一)增值额的确定掌握掌握/(二)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掌握/七、房地产开发企业土地增值税清算(一)土地增值税清算的定义熟悉了解上调(二)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单位掌握掌握/(三)土地增值税的清算条件掌握掌握/(四)土地增值税的清算时间掌握掌握/(五)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收入确认掌握掌握/(六)土地增值税清算时的扣除项目掌握掌握/(七)土地增值税清算应报送的资料熟悉了解上调(八)土地增值税清算的受理了解了解/(九)土地增值税清算项目的审核鉴证熟悉了解上调(十)土地增值税的清算审核了解了解/ (十一)土地增值税的核定征收掌握掌握/ (十二)清算后再转让房地产的处理掌握掌握/ (十三)清算后应补缴土地增值税加收滞纳金问题掌握掌握/八、征收管理(一)预征土地增值税熟悉了解上调(二)纳税申报熟悉熟悉/(三)纳税地点熟悉熟悉/第六章资源税2024年2023年变化一、资源税概述(一)资源税的概念了解了解/(二)资源税的改革历程了解了解/二、纳税义务人纳税义务人的一般规定和特殊规定掌握掌握/三、税目与税率(一)资源税税目掌握掌握/(二)资源税税率了解了解/四、税收优惠(一)资源税免征规定掌握掌握/(二)资源税减征规定掌握掌握/(三)省、自治区、直辖市决定的免征或者减征规定了解了解/(四)其他减免税规定掌握了解上调五、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从价定率征收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计算掌握掌握/(二)从量定额征收的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计算掌握掌握/(三)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自用应纳资源税的规定掌握无新增(四)准予扣减外购应税产品的购进金额或购进数量的规定掌握掌握/六、征收管理(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熟悉了解上调(二)纳税期限了解了解/(三)纳税地点熟悉了解上调七、水资源税(一)纳税义务人熟悉了解上调(二)征税对象掌握掌握/(三)税率熟悉了解上调(四)税收优惠掌握掌握/(五)计税依据及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掌握/(六)征收管理熟悉了解上调第七章车辆购置税2024年2023年变化一、车辆购置税概述(一)车辆购置税的概念了解了解/(二)车辆购置税的特点熟悉熟悉/(三)车辆购置税的作用了解了解/二、纳税人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熟悉熟悉/三、征税范围及税率(一)车辆购置税的征税范围掌握掌握/(二)车辆购置税的税率熟悉熟悉/四、税收优惠(一)车辆购置税法定减免税规定熟悉熟悉/(二)车辆购置税其他减免税规定熟悉熟悉/(三)车辆购置税退税的具体规定掌握熟悉上调五、计税依据(一)购买自用应税车辆计税依据的确定熟悉熟悉/(二)进口自用应税车辆计税依据的确定熟悉熟悉/(三)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计税依据的确定熟悉熟悉/六、应纳税额的计算(一)购买自用应税车辆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掌握/(二)进口自用应税车辆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熟悉上调(三)其他方式取得并自用应税车辆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熟悉上调(四)减免税条件消失车辆应纳税额的计算掌握熟悉上调七、征收管理(一)纳税申报熟悉熟悉/(二)纳税环节熟悉熟悉/(三)纳税地点熟悉熟悉/(四)纳税期限熟悉熟悉/第八章环境保护税2024年2023年变化一、环境保护税概述(一)环境保护税的概念了解了解/(二)环境保护税的特点熟悉熟悉/二、纳税人和征税对象(一)环境保护税纳税人规定掌握掌握/(二)环境保护税征税对象掌握掌握/(三)环境保护税不征税项目掌握掌握/三、税目及税率(一)环境保护税的税目熟悉熟悉/(二)环境保护税税率了解了解/四、税收优惠(一)环境保护税免征规定掌握掌握/(二)环境保护税减征规定掌握掌握/五、计税依据和应纳税额(一)环境保护税计税依据掌握掌握/(二)应税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熟悉了解上调(三)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计算掌握熟悉上调六、征收管理(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掌握掌握/(二)纳税地点熟悉掌握下调(三)纳税期限掌握掌握/(四)税务机关与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职责分工了解了解/第九章烟叶税2024年2023年变化一、烟叶税概述(一)烟叶税的概念了解了解/(二)烟叶税的发展历程了解了解/二、纳税人烟叶税的纳税人熟悉熟悉/三、征税对象及税率(一)烟叶税的征税对象熟悉熟悉/(二)烟叶税的税率熟悉熟悉/四、计税依据烟叶税的计税依据熟悉熟悉/五、应纳税额的计算烟叶税的应纳税额计算熟悉熟悉/六、征收管理(一)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熟悉熟悉/(二)纳税地点熟悉熟悉/(三)纳税期限熟悉熟悉/第十章关税2024年2023年变化一、关税概述(一)关税的概念及特点了解了解/(二)关税的分类了解了解/(三)我国现行关税制度基本法律依据了解了解/二、纳税人及征税对象(一)关税纳税人规定熟悉熟悉/(二)关税征税对象熟悉熟悉/三、税率及税率的适用(一)进口关税税率了解了解/(二)出口关税税率了解了解/(三)关税税率适用熟悉熟悉/四、减免税及管理(一)法定减免税掌握掌握/(二)暂时免税熟悉熟悉/(三)特定减免税熟悉无新增(四)临时减免税了解了解/(五)减免税管理基本规定了解了解/五、完税价格(一)一般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掌握掌握/(二)特殊进口货物完税价格掌握掌握/(三)公式定价进口货物完税价格确定熟悉熟悉/(四)进境物品的完税价格熟悉熟悉/(五)出口货物的完税价格掌握掌握/六、应纳税额的计算(一)从价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熟悉熟悉/(二)从量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了解/(三)复合税应纳税额的计算熟悉了解上调(四)滑准税应纳税额的计算了解了解/七、征收管理(一)关税缴纳掌握掌握/(二)关税滞纳金、保全及强制措施熟悉了解上调(三)关税退还熟悉了解上调(四)关税补征和追征熟悉熟悉/(五)关税纳税争议熟悉了解上调(六)进境物品进口税征收管理了解了解/第十一章非税收入2024年2023年变化一、非税收入概述(一)非税收入的概念和特点熟悉无新增(二)非税收入的分类掌握无新增(三)非税收入征管职责划转改革了解无新增二、非税收入的内容(一)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掌握熟悉上调(二)文化事业建设费熟悉无新增(三)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掌握无新增(四)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掌握无新增(五)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熟悉无新增(六)油价调控风险准备金掌握无新增(七)石油特别收益金熟悉无新增(八)免税商品特许经营费熟悉无新增(九)国家留成油收入熟悉无新增(十)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掌握无新增(十一)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掌握无新增(十二)海域和无居民海岛使用金了解无新增(十三)水土保持补偿费熟悉无新增(十四)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熟悉无新增。
税法知识点总结pdf

税法知识点总结pdf第一章税法概述税法是指规范税收制度、规范纳税行为、规定纳税义务和权利、规范税务管理等一系列税收法规的总称。
税法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它直接关系到国家财政的稳定和税收的公平性。
税法的基本职能是调节收入分配,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税法主要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税务规定以及税收协定等。
第二章税收基本原则税收基本原则是税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依法征税原则、公平原则、简易原则、便民原则、法律优先原则、税制稳定原则和税收调节经济发展原则等。
依法征税原则是税法的基本原则,它要求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税收行为上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办事,不得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规定。
公平原则是税收基本原则之一,它要求税收的征收和分配应当公平合理,不应当损害任何纳税人的利益。
第三章税收征管税收征管是指国家税务部门按照法定程序和要求,对纳税人履行税收义务进行监督、管理和检验的过程。
税收征管的主要内容包括征税、征发、征管和征收。
征税是指税务部门根据法定程序和要求,对纳税人进行征税的活动。
征发是指税务部门对纳税人的纳税申报信息进行核实和确认的活动。
征管是指税务部门对纳税人遵守税法规定和纳税义务的监督、管理和检验活动。
征收是指税务部门依法收取纳税人的税款的活动。
第四章税收管理税收管理是指国家税务部门对纳税人从事纳税活动进行监督、管理和检验的过程。
税收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纳税登记管理、纳税申报管理、纳税核算管理、纳税检查管理、纳税征管管理、纳税信息管理和税收证明管理等。
税收管理的目的是保障国家税收的合法权益,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税收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第五章税收征收税收征收是指税务部门根据法定程序和要求,对纳税人进行税收征收的活动。
税收征收的主要内容包括税收的计算、税款的征收、税款的缴纳、税款的缴纳证明的办理等。
税收征收的目的是保障国家税收的合法权益,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税收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发展。
税法最全课件完整版ppt教程整套教学讲义最新

第一章 税法概述
20
LOGO
税法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第二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 (3)征收面广。无论是企业、单位,还是个体工商户、其他个人(个体工商 户以外的个人),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只要发生了增值税应税行为,就应 依法缴纳增值税。
第二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
26
二、增值税的特征
增值法的特征
增值税与其他流转税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4)对一般纳税人实行税款抵扣制。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在计算各期应纳税额 时,采取销项税额减去进项税额,以其差额作为应纳税额的税款抵扣办法。用 公式表示为:
第二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
25
二、增值税的特征
增值法的特征
增值税与其他流转税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多环节征收。商品在流通的各个环节,只要产生了增值额,就产生了增 值税纳税义务。 (2)属于价外税。无论是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在计算增值税时, 都应以不含税的销售额为计算依据。如果价款中含有增值税,首先应将其换算 为不含税的数额,然后再乘以适用的税率或征收率来计算增值税税额。换算公 式为:
第二章 增值税法律制度
27
三、增值税的类型
增值税的类型
增值税分为生产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和消费型增值税三种。我国在 2008年及以前,增值税一直是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从2009年1月起,增值税 由过去的生产型转为消费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违反税收法规应该承担的法律责任:如 逃避纳税处0.5至5倍的罚款,未按时报 税2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章 税法原则
税法原则反映税收活动的根本属性, 是税收法律制度建立的基础。税法原则 包括税法基本原则、立法原则和税法适 用原则。
基我 本国 原税 则法
税法五原则:法定、财政、公平、效率、 适度”五原则。
平等 课征
平等课征体现税收的实质正义,其公平价 值表现为征税公平,体现横向公平。
量能 课税
量能课税就量要求实现纵向公平,是指经 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体 现纵向公平。
效率原则
行政效率
要求征税 过程本身效 率在征收和 缴纳过程中 的耗费最小
经济效率
征税就有利于促进经济 效率的提高,或对经济效率 的不利影响最小
举例
投资1000万元,盈利400万元,增值率 40%,适应税率30%
投资200万元,盈利300万元,增值率 150%,适应税率50%
定额税率及其他税率
是指按照征税对象的某一计量单位直接规定固定的税额
分类
地区差别税额、幅度税额、分类分级税额
优点
不因价格升高而增税,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
缺点
是价格下降,税负不变,增加企业负担
分类
涉及的纳税环节主要是在生产销
售环节纳税,在批发环节纳税,在零 售环节纳税,在移送使用环节纳税, 在取得环节纳税。
税款结算期
纳
1、按期纳税:一般一个月为一期
税
2、按次纳税:取得应税收入为一次
期
限 税款缴库期
即纳税人每次(期)结算的应纳税 款多长时间缴入国库(一般15天)。
其他要素
纳税地点
纳税地点是指纳税人发生纳税义务后, 具体缴纳税款的场所(主管税务机关)。
3
是一种财产权或支配权的单向转移的关系
4 产生以纳税人发生了税法规定的事实行为为前提
二、税收法律关系的构成
(一)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 强调征税和纳税的双主体,分别由税务和海关门负责
国
家
税
务
国家税
总
务局系
地方税务
局
统
局系统
国地税分管的税种
国家税务总局
• 是主管税收工作的正部级直属机构,也是我国最高 税务管理机构。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
熟的标志
税收的发展
掠夺性 税收
走向成熟
封建 时期
国民党 时期建国后 Nhomakorabea改革 开放
由赋役制走 向租税制的 重大转变
过渡性 税收
封建社会 的税收
租庸调
一条鞭法
摊丁入地
税收 三大职能
财政职能
经济职能
监督职能
税收的作用
国家财政收入 支柱
国家调控宏观经济 的重要杠杆
作用
监督管理 重要工具
维护国家权益的 重要手段
2012—2015年财政收入与税收收入 一览表系
年份
2012 2013 2014
2015
财政收入 (亿元)
117 254 129 210 140 350
152217
税收收入 (亿元)
100 601 110 493 115 097
124892
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 的比重 (%)
85.80
85.51
82.01
税种结构体系
流转税
增值税 消费税 营业税
关税
所得税
资源和土地 税
财产税
行为目的 税
企业所得 税
个人所得 税
资源税
土地使用税 耕地 占用
税 土地增值税
房产税 车船税
契税
印花税 城建税 车购税 烟叶税 船舶吨税
其他与税收相关的收费
教育费附加、地方 教育费附加、事业 费附加、水利基金, 残保金、家电基金
特点
计算简便,临界点不合理
举例
现行企业所得税20%与25%的税率
正好300000元,应纳企业所得税 =300000×20%=60000(元)
如果300001元,应纳所得税 =300001×25%=75000.25(元)
超额累进税率
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部分, 各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由低到高的税率,征税对象数 额的各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等级的税率计税的累进 税率形式。
拉弗曲线
我国税收立法原则
1 • 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2 • 公平原则 3 • 民主决策的原则 4 • 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5 • 法律的稳定性、连续性与废、改、立相结合的原则
我国税法的适用原则
1 • 法律优位原则 2 • 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 3 • 新法优于旧法原则 4 • 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原则 5 • 实体从旧,程序从新原则 6 • 程序优于实体原则
税收的内涵
国家征税 的目的是 为了满足 社会成员 获得公共 产品的需
要
国家征 税的依 据是政 治权力 或公共
权力
征税的 客体是 国民收 入,体 现了特 定的分 配关系
税收是 取得财 政收入 的重要 工具。
税收的特征
强制性 无偿性
固定性
“税收三性”,是税与 非税的界限,是判断 一种财政收入是不是 税收的基本标志。
收入充裕
税收收入必须基本满足政府的财政需要。 一国税收制度的建立和变革,都必须有利于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亦即保证国家各方面 支出的需要。
收入弹性
是指税收收入必须具有随着国家财政需 要变化而伸缩的可能性,税收弹性系数被定 义为税收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之比
公式
ET=(△T/T)/(△Y/Y)
税收弹性系数举例:
特点
负担合理,计算较复杂
速
速算扣除数是指同一征税对象数额,
算 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减除按超额 扣 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之后的差额。
除
计算速算扣除数有二种,一是公式法,
数 二是概念法
超率累进税率
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相对率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 部分,各等级部分分别规定由低到高的税率,相对率的 各等级部分相对应的征税对象数额分别按相应等级的税 率计税的累进税率形式。
缺 不能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 点
累进税率
随着征税对象数额的增大而逐级提高的税率。
分类
全额累进税率、超额累进税率、 全率累进税率、超率累进税率
优点 缺点
经济自动稳定器,体现量能负担; 体现纵向公平(社会公平)
不利于市场条件下的公平竞争
全额累进税率
指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划分为若干等级,各等级 分别规定由低到高的税率,当征税对象数额增大到需要 提高一级税率时,全部数额都按提高一级税率计税的累 进税率形式。
相关概念
负税人、扣缴人
税率
税率是应纳税额占征税对象的比例。税率是税 法的核心要素,是计算应纳税额的尺度,体现税收 负担的深度,是税制建设的中心环节。
分类
比例税率、累进税率、定额税率
比例税率
是指对同一征税对象,不分数额大小,均按相 同比例征税的税率
单一比例、差别比例、幅度比例税率。 优 透明度高,有利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平竞争, 点 体现横向公平
82.05
税法的概念
税法是国家制定的用以调整国 家与纳税人之间在征纳税方面的权 利及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税 法 的 效 力 层 次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税收 法律。 (2)全国人大或人大常委会授权立法。
(3)国务院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
(4)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制定的税收地方性 法规。 (5)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的税收部门规章。
LOGO和公司名
税 法
主要内容
教材体系
1、税法基础理论 1章 2、税收实体法 2-11章 3、税收程序法律-税收征管法12章
第一章 税法概述
主要内容
1.税收与税法 2.税收法律关系 3.税法构成要素 4.税法原则
一、税收的概念及特征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
要,凭借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 段,按预定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分 配而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征税对象的相关概念
税目
计税 依据
是征税对象的具体项目,体现征税广度 税目的设置方法有两种:列举法和概括法
计税是依据征税对象中用以计算应纳税额的数量标志 计税依据分为从价税和从量税
税 源 是指税收的来源或出处,指国民收入
税 本 具体表现为劳动力和生产资料
纳税人
纳税人是纳税义务人的简称,即纳税主体,是 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包 括法人和自然人。
(三)税收法律关系的内容
1
征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征税主体的义务是搞好纳税服务
2
纳税主体的权利和义务
纳税主体的权利主要包括知情权、保密权、 依法申请税收优惠权、依法申请延期申报纳税 权、税收救济权、税收监督权等权利;
纳税主体的义务主要包括依法诚信纳税、 接受税务管理和税务检查等方面的义务。
第三节 税法构成要素
社保基金许多地方 也由地税局代收
第二节 税收法律关系
一、税收法律关系概念和特征
税收法律关系概念 税收法律关系是指通过税法规范确认和调 整的,国家征税机关和纳税人之间在税务活 动中发生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税收法律关系的特征
1 税收法律关系的主体一方始终是国家授权的征税机关
2
主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不对等性
税收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整 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税收的产生的条件
政治 条件
税收产生的政治条件是国家
经济 条件
税收产生的经济条件是私有制 (剩余产品)
7
税收的产生
雏形
成熟
夏商周 时期的 贡助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