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导学案 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440a867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c5.png)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重力》教案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2.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并能用公式G=mg计算有关问题;3.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过程与方法1.通过生活体验和实验观察,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2.通过实验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关系,分析实验数据,学习信息处理方法。
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交流、合作以及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2、使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大影响,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教学难点】理解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教学工具小球、细绳、弹簧测力计、钩码、坐标纸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力?力的三要素是什么?一、导入重力概念1.学生观察漂亮的瀑布图片,思考:是什么力使瀑布飞流直下?2.学生观察运动员蹦极的图片,思考:是什么力使蹦极的运动员急速下坠?3.学生观察跳伞运动员跳伞的图片,思考:跳伞运动员为什么会落向地面?经过学生观察思考,对重力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生活中你还看到过哪些与此类似的现象?充分鼓励学生讨论交流,引入重力的概念。
重力是由于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面受的力教师通过图片说明: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种。
二、研究重力方向【提出问题】从刚才同学们的举例中可以看出,重力的方向是怎样的?【学生猜想】向下。
【演示实验】学生的观察自由下落的物体和重垂线【师生归纳】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提出问题】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为了检验墙砌的直不直,要用重垂线还检查一下,大家知道这是利用了什么道理吗?并请一位同学上前展示。
三、探究重力的大小【提出问题】重力有大小吗?你如何感受到重力是有大小的?学生充分交流讨论说明自己的观点。
然后提出问题:重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有什么关系?【猜想假设】学生通过刚才的讨论很容易得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重力越大。
7.3节 重力导学案
![7.3节 重力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b3e57b02768e9951e738c3.png)
g 值相同的城市是 g 值相差最大的两地是 试猜想 g 值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6、请以“假如我 们生活 在一个没有重力的世界”为题,写出三个相关的场景: ① ② ③
备课组长: 设计人: 段 云 春
教研组长:
教科室:
对学(互 检,互帮 1 分钟)
独学完成 问题 2,3 (5 分钟) 成
1. 关于比值 9.8 N/kg 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A. 9.8 N 等于 1 kg B. 9.8 kg 等于 1 N C. 质量是 9.8 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1 N D. 质量是 1 kg 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9.8 N 2.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吸引而产生的 B.重力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 C.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D.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3. 一个被运动员踢出的在空中向前运动的足球所受重力的情况是( ) A 不受重力 B 受到向前的重力新 课 标第 一 网 C 比静止在地面上时所受重力小得多 D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4. 图 13-2-3 所示的重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反馈 “基础 过关” (15 分钟)
北京 2、一个质量是 50kg 的同学,他重多少?如果把他抱起来,你所用的力至少是多少牛? (g=9.8N/kg) 莫斯科
小结(7 分 钟) 3、 一个铝块的体积 10cm , 已知铝的密度是 2.7×10 kg/m , 则铝块的重量是多少? (g=9.8N/kg) 教师反思:
永宁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导学案
课堂流程: 独学, 看课 本 分钟) (5 完成 “自主 学习” 问题 1(2 分钟)
课 题:第三节 重力(预习+展示)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了解重力的定义和由来;2、掌握重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会计算物体的重力,会画重力的示意图。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c2b810be7e21af45b207a8d0.png)
第七章力第1节力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形成“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的认识。
2.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知道力所产生的效果: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改变物体的形状。
二、自主学习比一比:前后位的同学之间进行扳手腕比赛,比一比谁能取得胜利,谁的力大。
(一)、力是什么1. 活动一: 体验力请同学们来互相展示几个力,并仔细体验(也可不借助于器材)。
看哪一组设计的又多又好,并请仿照着填入下面的表格中。
【体会】要想有力的话,需满足什么条件?2. 我的体验: 力(force)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力的作用是怎样的1. 活动二:感受力的作用请用手拍桌子,双手互拍,同伴间推手,再结合身边的其它器材来感受力的作用是怎样的?2. 我的感受:甲物体对乙物体施力的同时,______物体对______物体也施了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的。
讨论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有哪些地方用到了这一知识吗?并请试着加以解释.(三)、力的作用效果讨论思考你是怎样知道拉拉力器的同学是否用了力呢?1.活动三:展示力作用的效果2. 我的展示:力可以使物体的 ____________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也可以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改变。
加油站物体由静到动、由动到静,以及运动快慢和方向的改变,都叫做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三、教师点拨四、课堂检测1.力的单位是()A.牛顿B.千克C.毫米D.秒2.运动员用网球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
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二是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的。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发生改变。
3.一本书放在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书对桌面也会产生压力F′,这个力的施力物是__________,受力物是__________。
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
![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b77f0a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2.png)
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9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八年级物理《重力》教案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本章的一个重点内容。
重力是一种最常见的力,它在力学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都必须先研究重力对物体的运动有无影响,因此,重力在力学中处于基础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采用引导发现、直观演示、和讲解法,使学生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大小和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等知识。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正处在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较强的观察能力。
通过八年级上学期的物理学习,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以及多种物理研究方法。
初步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正处于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并且具备了一定的生活体验,如熟透的苹果要落向地面等有关事例,但并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实施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而使学生由对生活现象的初步了解,通过实验探究,观察现象逻辑推断,最后上升为理论认识。
有效的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2)知道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3)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4)知道被举高的物体具有重力势能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水往低处流、物体从空中落下、抛向空中的物体最终落回地面等现象,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引出重力的概念,培养学养生的观察、分析能力(2)经历探究过程得到重力与质量的关系G=mg,培养学生的实验、归纳能力(3)由实验感知重力的方向并能运用结论对实际问题做出分析,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应用知识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学习,培养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意识,激发起较高的求知欲和探索自然的兴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79页 附答案)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79页 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6311327580216fc700afdcb.png)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共79页附答案)目录第一节力第二节弹力第三节重力复习与小结第八章力和运动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第2节运动和力第3节摩擦力复习与小结第九章压强第1节压强第2节液体压强第3节大气压强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复习与小结第十章浮力第1节浮力第一节力教师寄语:愚人不能从智者哪里学到什么,而智者却能从愚人那里学到很多。
学习目标:1、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2、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3、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4、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5、在观察和体验过程中,培养科学态度。
中心任务:力的概念、力的示意图、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根据要求,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先对下面问题独立探究,然后在组内交流,找出最佳解决方案。
任务一: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1、推土机推土,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_______。
2、力是__________对_________的作用。
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______物体,一个是_________物体。
3、力的单位是______,简称__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_____。
4、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是__________成年男子右手的握力大约是700N一个质量是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等等。
5、阅读课本,力作用的效果部分。
(1)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3)力可以使物体发生_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认识力的三要素。
1、力作用的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与力的___________有关;与力的__________有关。
2、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陕西省神木县第五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设计:7.3重力
![陕西省神木县第五中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设计:7.3重力](https://img.taocdn.com/s3/m/72a389ef9b6648d7c1c746fa.png)
神木县第五中学导学案
③变形公式:已知G,求m时公式:。
自学指导三:阅读P31页倒数第三段内容并观察图7-18完成以下问题:
(一)重力的方向
1、重力的方向是
2、对重力方向应用的例子:
自学指导四:阅读P33页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二)重心
1、重心:
2、均匀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球的重心在,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
(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论。
3.按组展示相关内容。
三、
展示交流
展示
我精彩
3、请在下图中先找出物体的重心,再用铅笔画出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重100N的箱子静止水平地面上(2)重50N的足球从斜面上滚下
5分钟
展示:重
力的示
意图
四、点拨升华点拨
我升
华知
识我
总结
1、质量为2kg的水受到的重力多大?(g=9.8N/kg)
2.一个中学生的重量是400N,他的质量是多少?(g=10N/kg)
5分钟
对所学
知识进
行应用。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课件7.3《重力》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教案课件7.3《重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c411bd45022aaea998f0ffc.png)
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学目标: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心。
3、通过探究,知道重力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4、通过分析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感受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难点:重力的方向和重心。
重难点的突破:引导学生做好实验,是弄清重力跟质量的关系的关键。
对于重力的方向,通过重垂线来掌握。
至于重心可通过小演示实验来学习。
教学过程:一、引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两幅画面:壮美的瀑布、下落的苹果。
问:由这两幅图大家想到了什么呢?学生很容易想到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苹果砸到牛顿的故事。
问:瀑布为什么往下流呢?苹果为什么往下落呢?(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1的达成情况。
)学生可以想到:是由于地球的吸引。
接下来师生一起认识万有引力、重力的概念,并让学生举出几个生活中常见的重力现象。
(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4的达成情况。
)至此板书今天的课题(13、2重力)。
二、探究影响重力大小的因素问:重力是一种力,根据已有知识,我们应从几方面来学习它呢?学生会回答:大小、方向、作用点。
给出两袋沙土,让学生掂一下,看哪一袋重。
(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3的达成情况。
)问:为什么看上去多的那一袋重呢?引出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有关。
问:重力与质量有什么关系呢?引出本节课的重点:探究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对于探究我们这样组织:1、让学生观察准备的弹簧测力计的构造、量程、分度值。
2、与学生分析在物体静止时,重力与拉力相等。
3、学生探究,并记录每次物体的质量及相应的重力。
4、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5、板书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式,指明物理量的符号及其单位。
说明g 的取值情况。
探究结束后,及时跟踪练习,以便掌握学生的应用情况。
三、 重力的方向、重心问:根据大家的经验,重力的方向如何?(通过该问题检测目标2的达成情况。
) 学生会回答:向下。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我们可做这样的展示:取一重垂线,当其静止时,指明此时重垂线的方向即为重力的方向,这个方向应是“竖直向下”。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重力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导学案-重力](https://img.taocdn.com/s3/m/97694c45852458fb770b56cc.png)
学科:物理(八下)编写:严军7.3《重力》导学案一、示标学习目标:1、知道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力。
2、知道重力的方向、重力作用点。
3、了解重力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
重点、难点:1、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理解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二、导学(一)、知识回顾1、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_的;2、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3、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因。
4、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在同一条_________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二)、情景导入[试一试]把一物体抛向空中,你能看到了什么现象?答:____________(三)、自主学习1、重力(G)(1)、由于__________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用符号______表示。
重力的单位是________。
(2)、普遍性:地球上的所有物体,都受到___________的作用。
(3)、重力的施力物体是__________。
例:熟透了的苹果离开树枝后,总是落向地面,这是由于苹果受到__________的作用,这个力是________对苹果施加的。
思考:地球吸引地面附近的物体,物体是否吸引地球?(4)、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
(课本P12“想想做做”)2、重力的大小(也叫___________)[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我们通常用符号_______表示。
[公式]:G=___________。
粗略计算时可取g=_________。
练习:1、一袋大米质量为10㎏,则它所受重力为多少?2、一个中学生的重量是400N,他的质量是多少?(g=10N/kg)3、重力的方向(1)、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2)、应用:利用_____________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
![江苏省东台市唐洋镇中学八年级物理下册《8.2 重力 力的示意图(第1课时)》学案(无答案)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d861fbba0d4a7302763a46.png)
《8.2 重力力的示意图(第1课时)》学案【学习目标】1. 知道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2. 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
3. 探究物体重力和质量的关系:G=mg,知道g=9.8N/kg的意义。
4.知道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重点】重力及重力和质量的关系【难点】重力概念的建立【预习指导】1. 叫做重力。
重力的方向总是。
2.物体的重力与质量成,公式关系是,其中g= ,读做,其物理含义是:。
3.家庭活动:设计—个简单的仪器,用来检查门框是否竖直,窗框是否水平。
【学习过程】【问题1】重力的产生[思考]1.在爬绳比赛中,通常是瘦一点的同学先爬到顶,这是因为。
2.洗过的毛衣要装在网兜中晾晒,而不能直接挂在衣架上晾晒,这样毛衣就不会变形,又是因为。
3.观察图8—(13、14、15)中的瀑布、跳伞的人、抛出的物体,它们的运动有一个共同点是:。
[交流]产生这些现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呢?原因:。
物体的重力有大有小,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怎样测物体的重力?。
练习测量身边学习用品的重力,学会估计常见物体的重力[总结]说“重力就是地球对它的吸引力”的说法是错误的练一练: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重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河水不能流动 B.人一跳起来就能离开地球C.物体没有质量 D.热水瓶里的水无法倒入水杯中【问题2】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活动8.3 探究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猜想]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所受重力可能。
[器材][步骤]。
[表格] /(N.kg[结论]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与它的质量成 比。
[总结]12、一根钢丝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3000N ,用这根钢丝绳能吊起质量为300kg 的铁块吗?(g=10N/kg )【问题3】重力的方向[活动]8.4 判断重力的方向1、 课前预习作业:家庭活动的“设计—个简单的仪器,用来检查门框是否竖直窗框是否水平”,并说出道理。
方法:;原因: 。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 重力 导学案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 重力 导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8a80cc775acfa1c7aa00ccd2.png)
八年级《物理(下)》第七章重力导学案1.活动一:①观察上抛、斜抛和水平抛出去的物体最终的下落情况。
思考这些物体为什么最后总是落到地上?②取一木板,做成一个斜面,让一小车从斜面的顶端释放。
观察小车怎样运动,最后的结果为什么也落到地上?③用细线栓一石块,用力推动,使石块来回摆动起来。
观察最后石块所处的状态,再观察此时细线的位置。
说明什么是重力以及重力的方向。
2.阅读课文。
明确重力的作用点在哪儿?试着画出:①水平桌面上放着的字典受到的重力。
②斜面上滑下的小车受到的重力。
③弹簧测力计挂钩上静止的石块受到的拉力和重力。
猜一猜该石块的重力是多大?是怎样得到的呢?3.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
查证每个钩码的质量,并用弹簧测力计称出逐一增加钩码后的重力。
填写下列表格:次数 1 2 3 4 5 6质量m/kg重力G/N①作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图象。
②说明物体的重力跟质量的关系。
③规定:“G/m = g”试求出g值。
与课文中的g值比较一下,想一想,为什么?④查资料:地球上和月球上的g值一样吗?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一样吗?4.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大约是它在月球上重力的6倍,一个质量为72kg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重多少牛?在月球上质量是多少千克?重力为多少牛?(g取10N/kg)变式训练1、地球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它的方是的,利用这个性质,建筑工人常用重锤线来检查墙壁是否,还可以用重锤线来检查桌面或窗台是否2、g = 9.8牛/千克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质量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____________上。
4、不考虑空气的阻力的作用,质量是4千克的铅球正在空中飞行,它受到______力的作用,方向是__________,施力物体是________,力的大小是_________牛。
5、2005年10月,我国发射了“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飞船在轨道上正常飞行时处于“失重”状态,在这种环境中,宇航员费俊龙、聂海胜做以下哪个实验不能像在地面上一样正常进A、用刻度尺测长度B、用放大镜看物体C用平面镜改变光路D、用弹簧测力计测物重6、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其比值等于。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
![初中物理《重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6bac63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b.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力》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节重力是力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力,重力也是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种力,学好重力会对今后力学的分析与研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课标要求: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重力,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用示意图描述力,会测量力的大小。
三、学情分析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力的三要素方面的知识,对重力的了解并不陌生,只是对于重力的产生尚不明确,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不够清晰,教学过程中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加以讲解,便于学生理解重力的相关概念。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重力及重力产生的原因。
2.了解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线的应用。
3.了解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重力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会根据图像分析处理实验结果。
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式,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2.经历探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过程,能够运用这个规律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物理规律的兴趣,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与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策略人类生活在地球上,时时刻刻都受到重力作用,重力是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力。
重力知识对压力、支持力、浮力等知识的学习非常重要。
本节重点是重力的概念、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及重力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涉及质量和重力的测量、实验数据的收集、分析论证等多个探究环节,是本节课的难点。
重力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与重力有关的物理现象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探究“重力大小和质量的关系”的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7.3重力(复习教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7.3重力(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07cc3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5.png)
教案: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7.3重力(复习教案)一、教学内容1. 教材章节: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第3节7.3重力。
2. 详细内容:(1)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4)重力的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9.8N/kg。
(5)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重力的概念、方向、作用点和计算方法。
2. 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 能够运用重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重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2.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3. 运用重力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地球仪、悬挂重物的绳子、重物(如苹果、书包等)。
2. 学具:学生手册、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演示地球附近的物体受到重力的现象,如悬挂重物的绳子。
(2)提问:这些物体受到的力是什么力?它的方向和作用点在哪里?2. 知识讲解:(1)讲解重力的概念:地球附近的一切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重力。
(2)讲解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讲解重力的作用点: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多数物体的重心在物体上,一些不规则物体或空心物体的重心不在物体上。
(4)讲解重力的计算: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为G=mg,其中g=9.8N/kg。
(5)讲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质量越大,受到的重力也越大。
3. 例题讲解:(1)讲解例题:一个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解答:G=mg=2kg×9.8N/kg=19.6N。
(2)提问: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方向和作用点在哪里?4. 随堂练习:(1)练习题:一个质量为3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多少?解答:G=mg=3kg×9.8N/kg=29.4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题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题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f5ae22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f.png)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等过程,掌握重力的相关知识。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重力知识,培养学以致用的能力。
3.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4.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小组合作,交流分享: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重力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5.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通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重力的作用效果,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重力概念。
6.适时反馈,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教学效果。
5.强调重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如:重力的作用使得物体落地、水流向低处等,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设计具体内容:
1.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力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内容:讲解重力的概念、方向、作用点等,并通过实验演示重力的测量方法。
3.课堂练习:设计具有代表性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重力知识的掌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题第七章第三节《重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方向、作用点及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重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计算物体的重力、分析重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等。
3.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掌握测量重力大小的实验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a.质量为5kg的书
b.质量为200kg的人
(3)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物体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实验过程和数据。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58页)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全册 共58页)](https://img.taocdn.com/s3/m/9d2e5ddc58f5f61fb73666e5.png)
C.90N D.无法确定
在老师导入课题后品味关键词,加深对学习目标的理解
快速熟悉学习目标,知道这节课要干什么?
带着任务学习,自学时解决不掉的读第7页“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后组内讨论、完善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
观看多媒体后总结出规范的弹性、塑性、弹力的概念。
(四)、观看课 件展示的下面几幅图片,组内讨论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之间的关系?
向后蹬地人前进。 向后划水船前进。 向下喷火火箭升天。
三、整合总结:(约5分 钟)
1、所学知识点:
2、学习技巧、方法:
四、达标测评:(约5分钟)
(一)、要求:
1、看一看哪一组做的又快又好。
2、组长迅速统计达标率,准备汇报:
___人全对,___人部分对,____人都不对。
9-12页:重力的概念、大小、方向、重心。
2、学习任务,试着解决问题:
(1)、什么是重力?怎么表示重力?重力的施力物体是谁?
(2)、质量不一样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一样吗?它与质量有怎样 的关系?如何用数学表达式表示出来?
(3)、怎样描述重力的方向?如何理解它的方向?
(4)、重力的作用点在哪里?用什么名称表示?
鼓励学生展示组内的讨论结果与全班同学共同分享。
控制时间,学生有紧张感。
个别小组学生总结后展示,其他组同学补充完善。
明确要求,处理 好测评后的善后 处理工作
做题时一定要有时间观念,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分层达标。
课题: 7.2 弹力
班级:小组:姓名:
无论你有多聪明,无论你的理论有多完美,如果不符合实际,那么它就是错的。
3、温馨提示:用红笔画出关键词,写出自己的困惑。
4、独学时间:5分钟。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讲义(新课标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导学案讲义(新课标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81e2f84b52acfc788ebc95b.png)
体与施力物体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如:马拉车,马是施力物体,
车是受力物体;但同时车也拉马,此时车是施力物体,马是受力物体。
(3) 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作用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物体直接
( 接触 ) 作用,如手提水桶, 推土机推土等;另一种是
物体之间的间接 ( 不接触 ) 作用,如磁铁对铁针的吸引力。
八年级下册物理导学案讲义 (新课标人教版)
1
7.1 《力》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观察体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A
B
C
◆探究点 5: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演示:用一个气球去压另一个相同的气球,观察现象:两个气球都变扁了。
( 分析:施力的气球在施力时也变扁了,说明它同
样受到另一个气球作用力 )
2、学生实验:伸出手去,让一个同学打你的手,你感到疼吗?打你的同学也感到疼吗?
( 打的同学感到疼,说明他的手也被打了 )
1、万有引力:宇宙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至灰尘,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
2、重力、(阅读教材 P9-P10 完成下列填空)
( 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
( 2)重力用字母 _____表示,单位是 _____。
!注意:生活中的重量指的是物体质量 物理学中重量指物体受到的重力 ★★★
5.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3e5eda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0f.png)
第七章第3节《重力》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重力是如何产生的、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等内容。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重力是如何产生的。
2、知道重心的概念。
3、知道重力的大小和方向。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重力的存在。
2、通过探究,了解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自己参与思维活动的兴趣,珍惜自己的思维活动成果。
2、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重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教学难点:重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课型与教学方法:新授课。
方法:先学后教、适当点拨教学资源的利用及教学准备:演示用弹簧测力计、钩码、细线、石块、钩码、弹簧测力计、多媒体课件、导学过程一、实验引入:(2分钟)学生观察实验:用一根线拴住一个小球,做圆周运动。
思考:1、小球为什么不会飞走?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得出原因:有绳子的力在束缚着小球。
2、同样的,月亮在绕地球做类似的运动,为何不会飞走?那肯定在和之间也有一个类似绳子拉力的力在束缚着月亮。
我们称这个叫引力。
3、树上的苹果落向地面、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拿在手里的粉笔撒手后同样落向地面而不飘在空中说明地球上以及附近的物体也受到地球的。
4、在这个基础上,牛顿精心的研究了历史上很多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找到了这样一个真理:宇宙间任何两个物体,大到天体,小到灰尘之间,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这就是。
5、我们把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符号是。
6、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7、力的三要素是:、、。
同样重力是力的一种也有三要素。
知识拓展:假如在地球没有受到重力可能出现哪些情景?二、新知探究:学习目标1:理解重力的概念、影响重力的因素,计算重力的公式自学指导1:学生看书找出重力的概念,表示的字母。
(1分钟)重力的概念:用字母表示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学生大胆进行猜想。
并进行试验,并完成导学练习“活动二”(10分钟)1、在地面上拿起大小不同的两个石块,你有什么感觉?2、探究:重力大小可能与有关?(写出你的猜想)下表是研究重力与关系所做的实验记录:﹙1﹚分组记录实验数据。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学设计
![最新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a3ce8076eeaeaad1f330b4.png)
钩码的质量 m/kg
钩码受到的 重力 G/N
重力与质量 之比(N/ kg)
(4)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图象。
线 静 止 时 的 的方向。
10.指导阅读课本 11 页图 7.3-5,进一步了解“下”到底 猜想、讨论重 体现“从
指的是什么方向。
力的方向。 物理走向
12.指导学生用重垂线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体验”竖直方向。 阅读理解。 社会”的
13.指导学生练习画重力的示意图。
体验重力方 课 程 理
14.讲述“重心”的意义。
向 的 在 实 际 念。
15.指导学生找直尺的重心。
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
16.指导学生阅读了解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的物体,指出其 练习。
动手能力
重心就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聆听,理解。 和阅读理
动手。
解能力。
17.指导学生完成课本第 12 页图 7.3-8“想想做做”。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 设计意图
动
复习提问 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2.力有哪三要素?
回答
复习相关 知识
进行新课 1.(1)利用媒体播放课本第 9 页图 7.3-1 的视频(图片)。 观看
学习什么
(一)重力 (2)实验:沿不同方向抛出手中的乒乓球(其他物体也可), 学 生 代 表 演 是重力,
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能正确书写重力大小跟物体质量的关系式 G=mg,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下册《重力》导学案新人教版
学习目标:①知道什么叫重力,了解重力产生的原因。
②知道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③了解重力的方向和重力的作用点、学习重点:重力的概念、重力与质量的关系、重力的方向学习难点: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导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导学过程课前检测案(限时3分钟)
1、什么叫力?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效果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有关、2、用力的图示法表示力时,通常用___________把力的________都表示出来,具体作法是:沿力的________,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
________,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________,用线段的________或________表示________。
3、国际上通用的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___,它用符号________表示。
自主学习
一、课前预习、教材导读你准备好了吗?阅读教材p9—p12的内容,
二、新课引入,激发情趣媒体展示:什么力使得瀑布飞流直下?空降兵为什么会落向地面?是什么力使蹦极的人急速下坠?
三、探究新知:板块一:
1、重力的大小(阅读教材p9第二段完成下列填空)(1)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
通常把重力的大小叫做。
(2)用字母_____表示,单位是_____。
(3)重力的产生是来源于___________,施力物体:受力物体:
由于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所以一切物体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学生分析:重力的施力物是,受力物是。
例如,苹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苹果。
(4)注意:A地球上所有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B:重力是非接触力C:重力是由于地球吸引而产生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物体受到重力的实例,并说明其作用。
假如重力突然消失,我们这个世界会怎么样?重力的大小(叫做重量)
1、重力的大小可用 _____________来测量2探究: 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
1、不同的物体,所受的重力相同吗?________。
比如:
_______________。
2、猜想:物体所受重力大小可能跟什么因素有关?。
我猜想的依据是。
3、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中砝码的重力用什么仪器测量___________
4、进行试验、收集数据①如上面左图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kg重力G/N②在上面右图中,以质量为横坐标、重力
为纵坐标描点。
描出G-M图像,你认为重力与质量之间有什么关系?1结论:
2、每一次测出的重力与其对应质量的比值基本上是一个不变的值,这个值大约,物理学中用字母来表示这个比值。
为了便于计算,通常g的取值为10N/ kg。
因此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可以写成公式:
或。
3、说
9、8N/kg所表示的物理含义?
4、除了质量外,重力还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和他人交流。
注意:g值在不同地区不同天体均不同例如:g月=1/6g地练一练:例:某同学的身体质量为50kg,他受到的重力是多少?当他到月球上时所受力为多少?板块
二、重力的方向活动:用一细线钩码悬挂起来,观察细线的方向是怎样的?
物体自由下落的方向和悬挂物体自由下垂的方向跟重力方向一致,这个方向叫做竖直方向、1、重力的方向: (竖直向下≠垂直向下
2、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为什么不能说成“垂直向下”?点拨:
“竖直向下”指垂直于面向下指向地心,而“垂直向下”是指垂直于某个面向下,这个面不一定是水平面。
如果这个面是斜
面(如图1所示),这时竖直向下和垂直向下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所以,我们不能把重力方向说成“垂直向下”。
3画一画出:(1)在图10中画出灯泡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6所示,是向上斜上方抛出的铅球,请在图中画出铅球的受力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3)小明同学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
请你在图6中画出橡皮所受重力示意图。
4、重力方向的应用通常我们把与重力方向一致的线叫重锤线。
重锤线在生活和生产上有着广泛的应用。
如图所示,
1、利用重锤线可以检查墙砌得是否竖直;
2、还可以测桌面是否水平。
2、板块
三、重力的作用点------重心1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
2、对于材料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其重心位于均匀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球的重心在,粗细均匀的木棒的重心在。
3、想一想:质量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重心怎么找?利用悬挂法确定不规则图形的重心
4、重心的应用
1、不倒翁不倒的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摔跤运动员为了不被对手摔倒,采用曲腿和弯腰的姿势?
板块四:重力的由来实验并思考:各小组用一根细线拴一块橡皮等物,甩起来,使之绕手做圆周运动。
剪断细线,橡皮还能继续这样运动下去吗?
1、万有引力:宇宙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大到天体,小至灰尘,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即万有引力思考:为什么高处的水要往低处流?为什么物体要落回地面上呢?答:地面附近的物体也会受到地球的吸引,
四、课堂小结:
五、总结反刍,当堂检测
1、下列图中能表示物体所受重力和质量的关系的是()
2、如图所示,在地球上的四个位置分别静立着中国人、北极熊、阿根廷人和企鹅,对他们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北极熊受到的重力是竖直向下的
B、企鹅受到的重力大于地球对它的支持力
C、如果没有了重力,阿根廷人和企鹅将向下落入太空
D、他们受到的重力均是指向地心的
3、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抛出后的小球在空中只受到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建筑工人用重锤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所依据的原理是。
4、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5:2,若甲物体的质量是20 kg,则乙物体的重力大小是;甲、乙两物体的重力之比为。
5、某玩具汤匙质量为50g,则汤匙重 N。
把汤匙放在手指尖上,调节支撑汤匙的支点,可使其在手指尖上水平静止,如图4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此时汤匙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6、楼内电梯的安装不能倾斜,利用你所学物理知识想出两个办法,帮助工人将电梯安排得又正又直。
简述设计方法和原理、(1)(2)六、拓展延伸,能力提高
7、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的实验中,按照图14甲所示,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100200300500重力
G/N12345(1)把表格中的空格填写完整;(2)图14甲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__N;(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14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象;(4)由此可知物体所受的重力跟质量成。
8、(xx年桂林)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汽车行驶速度按80km/h 设计,则该桥建成后(1)假设允许行人上桥,请你估算:如果你按正常速度走完该桥需要多长时间。
(2)若桥头上有如图所示的限制载重总质量标志牌,请你通过计算说明重为4105N的大货车是否超过此桥的限载标准(g取10N/kg)。
(3)
请用物理学的术语解释,为什么要对通过公路桥的梁的机动车的载重总质量和速度进行限制 ( 分别答出一条即可 ) 。
9、(xx年桂林)下表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测量对象质量m/kg重力G/N比值
g/Nkg-1物体
10、
10、9
89、8物体
20、
21、9
69、8物体
30、
32、9
49、8地点赤道广州武汉上海北京纽约莫斯科北极g值大小
9、7809、78
89、79
49、79
49、80
19、80
39、81
69、832地理纬度
02306′3033′3112′3956′4040′5545′90(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和。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我们将g值取为
9、8N/kg。
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某些不同的地理位置,g 值存在着微小差异。
下表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②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
③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
七、学后反思:我思故我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