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大血管超声

合集下载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泌尿系统腹膜后间隙大血管肾上腺-试卷3_真题-无答案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泌尿系统腹膜后间隙大血管肾上腺-试卷3_真题-无答案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相关专业知识(泌尿系统、腹膜后间隙、大血管肾上腺)-试卷3(总分50,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最适于观察肾内结构及肾上腺区的体位是A. 侧卧位通过侧腰部探查B. 站立位通过侧腰部探查C. 仰卧位通过前腹壁探查D. 半坐位深吸气状态下俯卧位通过背部探查E. 俯卧位通过背部探查2. 肾柱肥大在声像图上常误诊为肿瘤,这主要是因为A. 肥大的肾柱边界极不规则B. 肥大肾柱的回声低于肾实质回声C. 肥大的肾柱血运异常丰富D. 在肾皮质深入髓质环绕分隔肾锥体的部分异常增大E. 以上均是3. 游走肾与异位肾的不同之处在于A. 一侧肾区探查不到肾脏回声B. 它具有类似肾的结构如中央的肾窦和周缘肾实质回声C. 游走肾可以还纳到原位D. 易被当成腹腔肿物,需与胃肠道肿瘤等相鉴别E. 肾脏血流减少4. 肾囊肿的正确分类方法是A. 肾囊肿分为孤立性肾囊肿和多囊肾两类B. 肾囊肿分为外生性肾囊肿、肾盂周围囊肿和多囊肾三类C. 肾囊肿分为孤立性肾囊肿、多发性肾囊肿和多囊肾三类D. 肾囊肿分为外生性肾囊肿、钙乳症性肾囊肿和多囊肾三类E. 肾囊肿分为外生性肾囊肿、肾盂周围囊肿、婴儿型多囊肾和成人型多囊肾四类5. 肾盂肿瘤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是A. 鳞状上皮癌B. 移行上皮细胞癌C. 透明细胞癌D. 腺癌E. 恶性淋巴瘤6. 输尿管全程的狭窄部位有A. 一处B. 二处C. 三处D. 四处E. 五处7.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膀胱输尿管开口处有轻微隆起,向膀胱内突人B. 正常成人膀胱容量为300~500ml左右C. 膀胱容量是指膀胱充盈状态下急于排尿时,膀胱所容纳的尿量D. 残余尿是指排尿后未能排尽而存留在膀胱内的尿量E. 膀胱三角的尖向后下,续接尿道内口,底部两端有左右输尿管的开口8. 有关前列腺的超声扫查途径,不正确的是A. 膀胱适当充盈状态下,经腹壁扫查B. 膀胱高度充盈状态下,经腹壁扫查C. 经直肠扫查D. 经尿道扫查E. 经会阴扫查9. 前列腺增生继发疾病的声像图表现有A. 膀胱小梁、小房形成B. 肾积水C. 膀胱结石D. 膀胱憩室E. 以上均是10. 胡桃夹综合征也称为A. 肠系膜上静脉受压迫综合征B. 肠系膜下静脉受压迫综合征C. 右肾静脉受压迫综合征D. 左肾静脉受压迫综合征E. 下腔静脉受压迫综合征11. 腹主动脉瘤周围出现无回声区提示有A. 腹腔积液B. 假性囊肿C. 腹膜后出血D. 后腹膜脓肿E. 以上均是12. 能引起无功能肾的疾病有A. 肾积水B. 肾结核C. 多囊肾D. 慢性肾炎E. 以上均是13. 肾肿瘤CDFI特点有A. 丰富血流型B. 星点状血流型C. 抱球血流型D. 少血流型E. 以上均是14. 引起输尿管扩张的最常见原因是A. 输尿管肿瘤B. 输尿管结核C. 输尿管结石D. 腹膜后肿瘤E. 输尿管畸形15. 引起一侧输尿管扩张的疾病有:①输尿管结石;②输尿管狭窄(炎性或结核性或先天性);③输尿管癌;④腹膜后肿物A. ①②B. ①②③C. ②③④D. ①③④E. ①②③④2. A2型题1. 患者男性,52岁,自觉腰腹部胀痛,乏力,高血压。

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注意事项

超声检查注意事项1、腹部超声检查应在上午空腹进行,包括肝脏、胆囊、胰腺、胆管、腹膜后、腹腔大血管等,检查前晚八点后禁食,十二点后禁饮水,其中新生儿(出生至28天)禁食1.5—2小时(下次喂奶之前),婴儿(28天—1岁)禁食2—4小时,幼儿(2—3岁)禁食3—4小时。

要了解胆囊收缩功能者,需准备三只熟鸡蛋(油煎鸡蛋最好),空腹检查后,按医生要求吃三只鸡蛋,一定时间后再次检查。

2、检查当日早晨禁止吸烟,在等待检查时应尽量减少交谈,以免胃肠内积气,影响检查结果。

3、超声检查应安排在内镜(胃肠镜)、钡餐及胆道造影检查之前。

由于胃肠气体干扰,即使空腹准备,下午也不宜做上腹部超声检查。

急诊超声检查(如:外伤、怀疑胆道结石嵌顿等)不受上述条件制约。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超声诊疗科李嫚4、膀胱、前列腺、精囊、输尿管结石、妇科及早孕超声检查(13周前,即怀孕3个月内)应憋尿后进行。

患者应在检查前1-2小时,饮水500-1000毫升。

5、经直肠检查前列腺及精囊前应排便,适度憋尿。

经阴道超声检查前应排空小便,宜经期后检查,以避免感染。

6、一般情况下,妊娠中晚期胎儿、肾脏、脾脏、眼、甲状腺、乳腺、四肢血管及成人心脏等器官检查时不需做特殊准备。

7、如无特殊情况(昏迷、严重外伤等),患者宜穿宽松服装就诊。

8、婴幼儿患者如不配合,可在临床医师指导下服用镇静药物后进行检查。

9、检查甲状腺、涎腺、颈部淋巴结时不要戴着项链等物品,以免影响检查,穿敞领的衣服更方便。

检查乳腺疾病不方便带乳罩和穿连衣裙,即便检查腹部脏器,穿连衣裙也不方便。

10、由于患者病情的不同,一些检查项目可能需要特殊准备,需要时,超声检查医师会提供具体的指导。

11、监测卵泡时间为月经周期第十天开始。

上腹超声检查,应该注意这些!

上腹超声检查,应该注意这些!

上腹超声检查,应该注意这些!在做超声检查时,有时需要空腹、有时需要憋尿,让患者很是疑惑,不知道在进行上腹部超声检查的时候究竟应该注意什么,那么现在就让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吧。

上腹部超声检查适应症有哪些?超声检查是通过超声波在人体的反射的方式进行疾病的诊断,反射的图像能够间接的反应人体组织结构,具有无创性、快速性、便捷性。

上腹部超声检查主要是对上腹部内的脏器进行检查、诊断的方式,包括胆囊、胰腺、肾上腺、肾动脉、肝脏、上腹部肿块、腹膜后、腹部血管、左肾静脉。

超声检查主要是对于含液性脏器以及实质性脏器进行检查诊断的方式,但因超声波在空气中衰减很快,因此对于骨骼、肺部、空脏器等不用腹部超声检查。

在对于上腹部超声检查时,不仅能够检查出上腹部脏器的形态变化,并且可对脏器占位情况、是否发生血肿、脓肿进行判断,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分析出增生部位性质、周围脏器组织是否受到肿块压迫等情况;可明显观察到腹腔内是否出现肿大的淋巴结;可通过胆囊收缩情况判断当囊功能;根据上腹部超声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发生腹水,并且若腹水含量较少,能够通过上腹部超声进行含量测定。

在进行上腹部超声检查时为什么需要空腹?在医生开具腹部超声检查项目后,首先叮嘱患者的就是注意空腹检查。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空腹检查呢?主要原因与超声波成像原因有关。

在超声波检查中,气体使超声检查结果干扰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腹部检查中,气体干扰能力尤为明显。

主要因为气体过多可影响超声波反射能力,出现反射增强情况,不仅影响影像质量,并且影响检查效率。

在对胆囊的检查中,胆囊壁的薄厚、胆囊的大小都会因进食而发生改变,即胆囊的会因进食而缩小,此时检查难以区分胆囊的收缩是病理性还是生理性;并且此时对胆囊腔内的病变难以充分显示,若发生胆结石、息肉等症状,则以上腹部超声检查则难以有效检出。

而当患者在检查前空腹8~12个小时之后,胃部内容物完全排出,此时胆囊处于充盈状态,充满胆汁并且胆囊壁张力增加且光滑程度增加,超声效果好,对于因病理引起的胆囊体积变化、胆囊壁厚度、光滑程度,胆囊内壁是否出现回声增强的光点(表示胆囊内壁附着的息肉、结石),以及胆囊腔内是否存在伴有强或高的有移动性质的光点、颗粒、团块等(表示胆囊内壁的胆泥团、胆结石等)。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泌尿系统腹膜后间隙大血管和肾上腺-试卷2_真题-无答案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泌尿系统腹膜后间隙大血管和肾上腺-试卷2_真题-无答案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泌尿系统、腹膜后间隙、大血管和肾上腺)-试卷2(总分96,考试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 输尿管结石最具特征性的声像图表现为A. 肾盂积水B. 输尿管扩张C. 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患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喷尿现象减弱或消失D. 输尿管内团块状或斑点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E. 输尿管内实质性低回声肿块2. 膀胱声像图正中矢状断面的重要标志是A. 膀胱底部B. 膀胱颈部C. 膀胱顶部D. 左输尿管膀胱开口E. 右输尿管膀胱开口3. 膀胱肿瘤的好发部位是A. 膀胱顶部B. 膀胱左侧壁C. 膀胱右侧壁D. 膀胱体部E. 膀胱三角4.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 膀胱输尿管开口处有轻微隆起,向膀胱内突入B. 正常成人膀胱容量约为300~500ml左右C. 膀胱容量是指膀胱充盈状态下急于排尿时,膀胱所容纳的尿量D. 残余尿是指排尿后未能排尽而存留在膀胱内的尿量E. 膀胱三角的尖向后下,续接尿道内口,底部两端有左右输尿管的开口5. 膀胱肿瘤的分期标准是根据A. 肿瘤大小B. 肿瘤侵犯膀胱壁的深度C. 临床症状D. 肿瘤部位E. 有无尿路梗阻6. 对于膀胱肿瘤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膀胱肿瘤多以无痛性血尿就诊B. 膀胱肿瘤的病理类型中腺癌占90%左右C. 膀胱肿瘤早期病变基底较窄或有蒂与膀胱壁相连D. 个别膀胱肿瘤表面附有小结石或钙化斑E. 在无创性筛选手段中,超声检查可以作为膀胱肿瘤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7. 有关腺性膀胱炎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特异性膀胱炎的一种类型B. 是慢性膀胱炎的一种特殊类型C. 声像图上分为结节型、乳头型和弥漫增厚型D. 腺性膀胱炎应注意与膀胱肿瘤进行鉴别E. 腺性膀胱炎的最后诊断有赖于膀胱镜检和组织学活检8. 有关前列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前列腺位于耻骨联合后,膀胱与尿生殖膈之间B. 前列腺是由腺体和纤维肌肉组成的腺肌性器官C. 前列腺内腺区分布于尿道周围、精阜以上水平D. 前列腺内腺区是前列腺肿瘤的好发部位E. 前列腺的扫查途径有经腹壁、经会阴、经直肠和经尿道四种9. 有关前列腺的超声扫查途径,不正确的是A. 膀胱适当充盈状态下,经腹壁扫查B. 膀胱高度充盈状态下,经腹壁扫查C. 经直肠扫查D. 经尿道扫查E. 经会阴扫查10. 有关前列腺的超声测值,正确的是A. 正常前列腺的宽径、长径、厚径大致分别为4cm、3cm、2cm左右B. 正常前列腺的宽径、长径、厚径大致分别为4cm、2cm、2cm左右C. 正常前列腺的宽径、长径、厚径大致分别为4cm、3cm、3cm左右D. 正常前列腺的宽径、长径、厚径大致分别为4.5cm、3cm、2cm左右E. 正常前列腺的宽径、长径、厚径大致分别为4.5cm、2cm、2cm左右11. 前列腺的分叶及分区为A. 前列腺分左右侧叶、后叶、中叶、前叶;内、外腺两区B. 前列腺分左右侧叶、后叶、中叶、前叶;内腺尿道周围组织和移行区、外腺周缘区和中央区C. 前列腺分左右侧叶;内、外腺两区D. 前列腺分左右侧叶;内腺尿道周围组织和移行区、外腺周缘区和中央区E. 前列腺分左、右侧叶;内、中、外三区12. 急性前列腺炎的声像图表现,不正确的是A. 前列腺外形饱满,轻度或中度增大,左右两侧可不完全对称B. 包膜回声完整、清晰C. 内部回声均匀减低、或有不规则回声减低区和无回声区D. 常伴有钙化、结石引起的强回声E. 经直肠彩超检查,病变区以至整个前列腺内血供丰富13. 前列腺增生声像图表现中,直接征象有①前列腺各径线增大;②前列腺增大呈球形,前后径尤为显著;③肿大的腺体引起膀胱颈部抬高变形,严重者突向膀胱;④内、外腺比例异常;⑤内外腺交界处多数呈细点状或斑点状强回声A. ①②③④⑤B. ①②③④C. ①②③⑤D. ①②⑤E. ①④⑤14. 前列腺增生继发疾病的声像图表现有A. 膀胱小梁、小房形成B. 肾积水C. 膀胱结石D. 膀胱憩室E. 以上均是15. 前列腺癌最确切的诊断方法是A. 经直肠前列腺超声检查B. 前列腺增强超声造影C. CT检查D. MRI检查E. 前列腺组织学活检病理学检查16. 以下不符合急性精囊炎声像图特点的是A. 精囊轮廓明显增大,张力增加,前后径>1.5cmB. 囊壁模糊,回声增强C. 表面盘曲部分伸直如蚯蚓状D. 精囊内点状回声增多且粗亮、浑浊、斑点状或条状强回声散在分布E. 精囊内血供明显增多,血流速度增高,阻力指数降低17. 一般说来,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的夹角不小于A. 30。

超声试题集(第十五章腹部大血管及腹膜后间隙)

超声试题集(第十五章腹部大血管及腹膜后间隙)

超声试题集(第十五章腹部大血管及腹膜后间隙)超声试题集(第十五章腹部大血管及腹膜后间隙)时间:2008-04-251.腹主动脉主要分支是(A)A. 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肾动脉B. 腹腔动脉、脾动脉、肝动脉、肠系膜动脉C.腹腔动脉、脾动脉、肾上腺动脉、精索内动脉D.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肾动脉、胃左动脉E. 以上都不正确2.下腔静脉主要属支有(B)A. 肾静脉、肝静脉、肠系膜上静脉 B .髂静脉、肾静脉、肝静脉 C. 肠系膜下静脉、肾静脉、右肾上腺静脉 D. 肝静脉、肾静脉、脾静脉 E. 以上都是3.当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为(E)时,应考虑腹主动脉前有肿大淋巴结。

A.<300B.>300C. >400D.>500E. B+C+D4.下列哪些血管汇入门静脉?(E)A. 脾静脉B. 肠系膜上静脉C. 肠系膜下静脉D.胃右静脉E.以上都是5.腹腔动脉的主要分支是(E)A.肝动脉、脾动脉B.胃左动脉、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C.脾动脉、左肾动脉、肠系膜上动脉D. 肝动脉、胃左动脉E.肝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6.下列哪项不是描述下腔静脉的?(D)A.Valsalvn动作导致下腔静脉内径改变B.位于脊柱的前方,腹主动脉的右侧C.下腔静脉径直向头侧扩大D.它通过横膈腔静脉裂孔而进入左心房E. 下腔静脉在左右髂静脉联合处汇合形成7.肠系膜上静脉走行于(B)A.在肾静脉水平进入下腔静脉B.走行在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C.走行于下腔静脉的后外侧入 D.走行于肠系膜上动脉的左侧 E.以上都不是8.以下哪一个不在腹膜后?(D)A.肾脏 B 腰大肌 C.腹主动脉 D.脾脏 E. 肝脏裸区9.腹膜后间隙是在(A)A.腹膜的后方和后腹壁肌肉内B. 腹膜的前方和腹壁肌肉间C. 腹膜腔的后方和内脏腹膜的后方D.腹膜腔的后方和内脏腹膜的前方E.以上都不是10.扫查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最适宜的体位是(B)A.俯卧位B.仰卧位C.右前斜位D.左前斜位E.站立位11.下腔静脉最大的内脏属支是(B)A.门静脉B.肝静脉C.肾静脉D.脾静脉E. 肠系膜下静脉12.腹膜后肿瘤可使以下哪个脏器向前移位(E)A.肾脏B.脾脏C.胰腺D.输尿管E.以上都可以13.在声像图上检出夹层动脉瘤的最好方法是(B)A.开始横切面扫描并记录一系列的扫描图B.显示伴随血流的内膜飘动C.嘱病人向左侧卧,以便更好地显示侧壁D.嘱病人做Valsalva动作以便扩张腹主动脉E.以上都不是14.腹膜后积液可能是(E)A.尿性囊肿B.出血C. 脓肿D.淋巴囊肿E. 以上都有可能15.肠系膜上动脉是在(A)A.胰体部的后方B. 脾静脉的前方C.肾静脉的后方D.通常管径比肠系膜上静脉大 E .以上都不是16.以下哪条血管不可能出现在胰腺的后方(D)A.脾静脉 B 肠系膜上动脉 C. 肠系膜上静脉 D.腹腔动脉 E.下腔静脉17.哪条血管可见于胰腺钩突突起之前?(B)A.胃十二指肠动脉B.肠系膜上静脉C.肠系膜下动脉D.胃左静脉E.左肾静脉18.腹主动脉瘤最常见的病因是(A)A.动脉粥样硬化B.霉菌病C.创伤D.大动脉炎 E .以上都不是19.腹膜后肿瘤超声表现的一般规律是(E)A.肿瘤位置较深B.肿瘤常为多形性C.肿瘤不随呼吸体位改变D.胸膝位时,腹前壁探查,肿瘤前缘与腹壁距离增大并为胃肠所充填 E.以上都是20.诊断腹主动脉瘤的最小前后径应是(E)1cm B.2cm C.2.5cm D.3cm E.3cm以上.。

胃肠疾病的超声诊断题库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胃肠疾病的超声诊断题库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

胃肠疾病的超声诊断题库答案2024年华医网继续教育目录一、胃肠超声解剖学基础 (1)二、胃充盈超声检查方法及切面 (3)三、中国胃充盈超声检查专家共识临床应用 (5)四、胃十二指肠肿瘤性病变超声诊断 (7)五、结直肠肿瘤超声双重造影检查临床应用 (9)六、见微知著——胃肠充盈超声检查中那些纠结的问题 (11)七、胃肠超声发展现状与展望 (12)八、肠道超声在肠道炎性疾病中的应用 (14)九、胃功能性病变超声诊断 (16)十、常见胃肠急腹症的超声诊断 (18)十一、阑尾超声检查规范 (20)十二、超声监测下行温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婴幼儿原发性肠套叠诊疗流程 (22)十三、胃肠道肿块超声介入活检的临床应用 (24)十四、胃肠道少见病例的超声诊断及经验分享 (26)十五、胃肠超声的质控经验分享 (28)一、胃肠超声解剖学基础1.胃壁分为几层()A.3B.4C.6D.7E.9参考答案:B2.胃壁固有肌层声像图上显示层次为第()A.6层B.5层C.4层D.3层E.2层参考答案:C3.关于胃贲门区的超声解剖,叙述错误的是()A.贲门位于食管下端与胃底交界处B.贲门位于肝左外侧叶后方C.鸟嘴征是贲门及周围结构的长轴图像,鸟嘴尖端指向胃底D.贲门长轴图像呈上小下大的喇叭状结构E.短轴图像上贲门的食管端呈靶环样结构参考答案:C4.以下关于肠道说法不正确的是()A.大肠分为盲肠、结肠和直肠B.盲肠内侧与右侧腰大肌相邻接C.升结肠和降结肠为腹膜外位器官D.横结肠最低点可在脐部以下E.结肠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及乙状结肠参考答案:C5.超声显示正常胃壁的层次结构从内至外依次是()A.黏膜层、固有肌层、浆膜层B.浆膜层、黏膜肌层、黏膜层C.黏膜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D.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浆膜层E.浆膜层、肌层、黏膜下层参考答案:C二、胃充盈超声检查方法及切面1.在以下哪个切面中可以显示“8”字形的结构()A.胃体前后壁长轴切面B.胃角横切面C.胃窦、十二指肠球部短轴切面D.胃体大小弯冠状长轴斜切面E.胃窦、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长轴切面参考答案:B2.在胃底肋间斜切面上主要观察的结构不包括()A.胃底与胃大弯连接处B.胃底C.贲门喇叭口D.胃窦E.小弯垂直部参考答案:D3.胃体部和胃窦部在胃小弯侧的分界标志是()A.贲门切迹B.幽门窦C.幽门管D.角切迹E.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处参考答案:D4.胃充盈检查前的准备正确的是()A.禁食8小时、禁水4小时B.X线钡餐检查后进行C.检查前一天晚服用缓泻剂D.胃内容物多者可以正常检查E.检查前一天多吃肉食参考答案:A5.以下哪项是胃体前后壁长轴切面上不能观察到的结构()A.胃体的前壁B.胃体的后壁C.贲门喇叭口D.胰腺E.腹膜后大血管参考答案:C三、中国胃充盈超声检查专家共识临床应用1.不属于进展期胃癌Borrmann分型的为()A.息肉型B.局限溃疡型C.浸润溃疡型D.弥漫浸润型E.隆起型参考答案:E2.在充盈超声检查中,下列患者不属于推荐等级A级的是()A.胃炎B.消化性溃疡C.胃底静脉曲张D.食管裂孔疝E.腹部脂肪肥厚、胃腔内大量气体等影响检查效果的患者参考答案:E3.我国为胃癌高发国家,每年新发胃癌占全球病例约40%,发病率仅次于肺癌居第()位A.一B.二C.四D.五E.三参考答案:B4.下列疾病不属于胃肠超声造影检查的禁忌症的是()A.上消化道穿孔B.上消化道活动性大出血C.上消化道梗阻D.急性胃扩张E.十二指肠闭锁参考答案:E5.胃充盈超声检查胃壁结构,正常胃壁显示五层结构,呈三高两低()A.高回声(黏膜上皮层)低回声(黏膜下层);高回声(黏膜深层)低回声(固有肌层)高回声(浆膜层)B.高回声(黏膜肌层)低回声(黏膜深层);高回声(黏膜下层)低回声(固有肌层)高回声(浆膜层)C.高回声(黏膜上皮层)低回声(黏膜深层);高回声(黏膜外层)低回声(固有肌层)高回声(浆膜层)D.高回声(黏膜上皮层)低回声(黏膜深层);高回声(固有肌层)低回声(黏膜下层)高回声(浆膜层)E.高回声(黏膜上皮层)低回声(黏膜深层);高回声(黏膜下层)低回声(固有肌层)高回声(浆膜层)参考答案:E四、胃十二指肠肿瘤性病变超声诊断1.下列哪个不属于胃神经鞘瘤的特点()A.属于外周神经鞘膜起源的肿瘤,由神经鞘膜增生形成,可发生于任何有施万细胞的神经,消化道较少见。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泌尿系统腹膜后间隙大血管和肾上腺-试卷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泌尿系统腹膜后间隙大血管和肾上腺-试卷1_真题(含答案与解析)-交互

超声医学科主治医师专业知识(泌尿系统、腹膜后间隙、大血管和肾上腺)-试卷1(总分90, 做题时间90分钟)1. A1型题1.以下属于后腹膜脏器的是SSS_SINGLE_SELA 胆囊B 子宫C 肾脏D 十二指肠上部E 胃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C解析:根据脏器被腹膜所覆盖的范围大小,可将腹、盆脏器分为三类,即腹膜内位、间位和外位器官。

其中仅一面被腹膜覆盖的器官为腹膜外位器官,临床上又称腹膜后位器官,包括:肾、肾上腺、输尿管,十二指肠降部、下部和升部,直肠中、下段和胰。

2.以下不属于肾蒂结构的是SSS_SINGLE_SELA 肾动脉B 肾静脉C 输尿管D 肾脏淋巴管E 肾乳头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E解析:出入肾门的结构有肾动脉、肾静脉、神经、淋巴管及肾盂,它们为结缔组织包裹,称之为肾蒂。

3.有关肾门的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SSS_SINGLE_SELA 是肾蒂结构出入肾脏的部位B 位于肾脏的中部C 肾门的凹陷朝向脊柱D 因有肾蒂结构出入回声较低E 肾脏短轴切面呈马蹄形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4.最适于观察肾内结构及肾上腺区的体位是SSS_SINGLE_SELA 侧卧位通过侧腰部探查B 站立位通过侧腰部探查C 仰卧位通过前腹壁探查D 半坐位深吸气状态下俯卧位通过背部探查E 俯卧位通过背部探查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5.为了减少肠气对肾脏扫查的影响,可以采用SSS_SINGLE_SELA 高频探头B 低频探头C 大量饮水D 患者取俯卧位进行扫查E 深呼吸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6.肾窦回声包括的结构有SSS_SINGLE_SELA 肾盂、肾盏、肾血管和脂肪组织B 肾实质C 肾锥体D 肾脂肪囊E 以上均是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A7.肾脏超声检查常用的频率是SSS_SINGLE_SELA 1~2MHzB 1.5~2.5MHzC 3.0~4.0MHzD 3.5~5.0MHzE 7.5~12.0MHz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D8.有关正常肾脏超声图像的叙述,以下不正确的是SSS_SINGLE_SELA 肾实质回声低于肝脏和脾脏的回声B 青少年和婴儿的肾锥体回声更低,可近似无回声C 肾皮质和肾锥体之间有时可见短线状或点状高回声代表肾叶间动脉D 在膀胱高度充盈状态下,肾盂的无回声区可宽达1~2cmE 肾窦呈高回声,与腹膜后大血管周围的脂肪组织回声一致该题您未回答:х该问题分值: 2答案:C解析:肾皮质和肾锥体之间有时可见短线状或点状高回声代表弓状动脉。

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超声检查的探讨

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超声检查的探讨

腹腔及腹膜后淋巴结超声检查的探讨*导读:在淋巴结影像学检查中,超声诊断技术已被认为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无放射性辐射、无需对比剂且比较经济实用的显像方法。

……在淋巴结影像学检查中,超声诊断技术已被认为是一种操作简便、效果良好、无放射性辐射、无需对比剂且比较经济实用的显像方法。

胆道感染、肝炎常引起肝十二指肠韧带处淋巴结肿大,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表现系膜上淋巴结肿大,阑尾炎引起回结肠淋巴结肿大,由于其固有的淋巴分布,超声可在相应的位置查寻,以上各病所致的淋巴结肿大特点:淋巴结数量少,体积小,无明显膨胀感,多呈卵圆形或椭圆形,边界清,内部回声尚均匀,淋巴结门部髓质增宽,皮质变薄,中央见髓质的线条状强回声,其周围组织结构清晰,间质回声无增多, CDF I示血供不明显。

转移性及恶性淋巴瘤的腹腔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的声像图与癌细胞浸润生物学行为相关性:肝癌、胃癌、恶性淋巴瘤等淋巴结特点:较早时期的转移淋巴结数量较少、体积小,也无明显膨胀感,与炎性淋巴结在图像上很难说出与炎性淋巴结的明显区别点。

转移性继续增大的淋巴结特点:体积增大饱满,回声增强,呈非对称性,宽径增大更明显,这与淋巴结受癌细胞浸润其结构改变有关; 淋巴结边缘分界清晰不规则,包膜增厚不完整,这与肿大淋巴结同周围组织的阻抗差增大有关,淋巴结向周围组织浸润有关; 淋巴结门部髓质变窄呈细线状或消失,皮质非均匀增宽,癌组织浸润门部导致淋巴结门被破坏变形消失。

淋巴结周围的间质组织明显增多, CDF I 示间质内血供丰富,这与淋巴结增大相应的营养供给有关。

腹腔及腹膜后恶性肿大淋巴结生长部位与原发灶及转移途径的相关性:胰腺、腹主动脉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大多来源于上腹部脏器,如胃、食道、肝、胰腺、胆囊内的原发癌灶; 髂血管附近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灶大多来源于下腹部,如前列腺、子宫附件的原发灶。

本组这种病例很少,所以在此不做详细分析。

腹腔及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在临床上的指导意义:(1) 在肝门区,右侧腹、脐周、右下腹发现淋巴结肿大,数量不多,体积不大,结合病史,一般可追踪随访,可指导临床医生免去不必要的损伤性检查; (2) 腹膜后的淋巴结肿大,应高度警惕恶性可能,患者该做仔细检查,查找原发病灶的来源、性质、部位; (3) 已知原发灶,可了解是否有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可作为临床上最有用的观察肿瘤转移的指标; (4) 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提供有力的影像学证据; (5) 决定治疗方案:让临床医生了解腹腔及腹膜后的情况,给医生提供决定选择手术、化疗、放疗的依据; (6) 定期复查,判定原发疾病的转归及预后情况。

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螺旋CT与超声表现对比分析

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螺旋CT与超声表现对比分析

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螺旋CT与超声表现对比分析吴业君,邹杰,李林,陈丽英,刘颖,张锦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放射科辽宁沈阳110032)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螺旋CT与超声表现特征,探讨两者对神经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与限度。

方法:搜集经病理证实的小儿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26例,均于同期行螺旋CT与超声检查,回顾性对比分析其CT 和超声表现。

结果: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主要CT表现为类圆形、不规则形或分叶形实质性肿物,密度多不均匀,其内可伴钙化、坏死、囊变。

增强扫描肿块呈非均匀强化,腹膜后大血管多被包绕。

超声主要表现为腹膜后实质性肿物,轮廓清或不清,形态不整,内呈混杂回声,常表现为低回声区伴散在高回声。

结论:腹膜后神经母细胞瘤的螺旋CT和超声表现均有一定特征,两种检查方法各有优势,合理应用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给予有力支持。

关键词神经母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超声检查中图分类号:R739.4;R814.42;R4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011(2011)05074304The features and compara tive analysis of spiral CT and ultrasound in childr en r etr o per itoneum neur oblastomaWU Y e j un,ZOU J ie,LI lin,CH EN li ying,LI U Ying,ZH AN G J in huaDepa rtment of Rad iology,T he4th Af f ilia ted H osp ita l of China Medica l U niver sity,Lia oning Shenya ng,110032,P.R.ChinaAbstr act Objective:To study various featur es of spir al CT and ultrasound in childr en neuroblastoma for the purpose of developing the diagnosis and scale of applicat ion.Methods:Collecting26pathology confirmed patients in neuroblastoma with diagnosis of featur e of CT and ult rasound cor respondingly,and to comparative analysis r etrospectively.Results:Neu roblastoma s main CT manifestations include circular,irregular form or points leaf form substantia l neoplasm,inside t he calcification,necrosis,bursa change,enhance CT see non unifor m st rengthened,Retr operitoneal la rge vessels could be surr ounded.Neur oblastoma s main sonography retroper itoneal neoplasm,huge substantial outline clear or not clear,ir regular form,is not the echoes,oft en in mixed with performance hypoechoic areas scatt ered on hyperechoic nodules.Con clusion:Retroper itoneal neur oblastoma spiral CT and sonographic findings a ll have cert ain cha racteristics,two inspection methods each have an advantage,the diagnosis will be improved by a cur rent select ion or be complement ary of each other so that be helpful in evaluating and instructing clinic diagnosis.Key words Neuroblastoma;Tomogr aphy,X r ay computed;Ultr asonography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NB)又称成神经细胞瘤,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实体瘤之一,以腹膜后(含肾上腺)最多见[1]。

腹膜后间隙、大血管及肾上腺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规范

腹膜后间隙、大血管及肾上腺超声检查诊断技术规范

腹膜后间隙、大血管及肾上腺一、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1.、病理与临床发生于腹膜后组织和器官的恶性肿瘤均可直接扩展或通过淋巴道转移至腹膜后,其中以原发于消化道或生殖系肿瘤多见,淋巴转移的途径因原发肿瘤部位的不同而不同。

另外,盆腔恶性肿瘤和睾丸肿瘤亦可经淋巴道转移至腹膜后。

肿瘤合并腹膜后淋巴结转移时,病程常已属晚期,多有显著的原发肿瘤症状,或是手术后复发转移,常见消瘦、恶病质、腹水等表现。

患者除表现原发肿瘤的症状外,还可能出现某些有助于定位的表现,如肿瘤侵犯输尿管引起肾盂积水;压迫胆总管下段导致黄疸;累及腹膜后神经则有腰背部、会阴部及下肢痛等。

2、声像图表现(1)腹膜后转移性淋巴结肿大常位于脊柱、腹膜后大血管前方或周围,多发多见。

肿瘤中晚期,淋巴结常相互融合呈分叶状或形态不规则。

(2)主要表现为低回声,边界清晰、规则,呈圆形或类圆形,内部回声均匀或欠均匀。

部分可因发生坏死、纤维化等改变,表现为不均质的混合性回声。

(3)CDFI:肿大的转移性淋巴结内部可见分布不规则的血流信号,或无明显血流信号。

较大淋巴结还可造成腹膜后血管转位、绕行,彩色多普勒可显示大血管被包绕、挤压或扩张等征象。

3、鉴别诊断结合原发肿瘤病史对腹膜后转移肿大淋巴结的诊断并不困难,但在原发病并不清楚的情况下,应注意与腹膜后原发肿瘤的鉴别。

4、临床价值超声对肿瘤的腹膜后转移情况可进行简便快捷的筛查,并对其分布部位、范围、对血管的压迫情况等作出全面的评估。

二、腹主动脉瘤腹主动脉瘤分为真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和夹层动脉瘤三种。

1、真性腹主动脉瘤(1)病理与临床:真性腹主动脉瘤常由管壁粥样硬化引起,也可因感染所致。

管壁变薄,受管腔内压力影响,局部血管逐渐扩大而成。

好发于肾动脉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上段腹主动脉瘤很少发生,一旦发生,有可能与胸主动脉瘤并存。

本病多见于老年男性,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升高。

多数患者无临床症状,提醒较瘦者可发现腹部出现搏动性包块。

腹膜后超声检查方法与内容

腹膜后超声检查方法与内容

腹膜后超声检查方法与内容腹膜后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腹膜后区域的解剖结构和病变情况。

它通过超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可以清晰地显示腹膜后区域的器官、组织和血管等结构,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腹膜后超声检查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患者准备:检查前需要患者空腹,以避免肠道气体的干扰。

患者需要解开腹部服装,保持身体舒适放松。

2. 检查仪器:医生会用一台超声仪器进行检查,该仪器由一个探头和一个显示屏组成。

探头是一个手持式装置,可以通过涂抹凝胶来与患者的皮肤接触,通过超声波和人体组织的反射来获取图像。

3. 检查姿势:患者通常需要平躺在检查床上,医生会根据不同的检查需求和病变部位,要求患者改变体位,如侧卧位、俯卧位等。

4. 探头移动:医生会将涂有凝胶的探头缓慢移动在患者的腹部,从上腹部逐渐向下腹部进行检查。

医生可以通过调整探头的角度和深度,以及改变患者的体位来获取不同角度和层面的图像。

5. 检查内容:腹膜后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腹膜后区域的多个器官和结构,包括肾脏、肾上腺、胰腺、腹主动脉和腹腔淋巴结等。

医生可以观察这些结构的大小、形态、密度和血流情况,以判断是否存在病变,如肿块、积液、结石等。

6. 结果分析:医生会根据腹膜后超声图像的特点和所观察到的结构变化,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其他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

他们可以评估病变的性质、范围和严重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腹膜后超声检查是一种安全、无创伤、无辐射的检查方法,适用于各个年龄段和体质的患者。

它具有操作简便、价格相对较低、无副作用等优点,已成为临床常用的腹部影像学检查方法之一。

然而,腹膜后超声检查也有一些局限性。

由于超声波在通过骨骼和肺部时会发生散射和吸收,所以腹膜后超声检查对于深部结构的显示受到一定限制。

此外,患者的肥胖程度和气体积聚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到图像质量和诊断准确性。

总的来说,腹膜后超声检查是一种非常有价值的临床辅助检查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了解腹膜后区域的情况。

腹部肿瘤的诊断

腹部肿瘤的诊断

第十五章腹膜后间隙及大血管、肾上腺腹膜后间隙是介于后腹膜到腰背部肌群前筋膜和脊柱前缘之间的解剖空间概念。

此区域内既包括有肾脏、肾上腺、胰腺、十二指肠(球部除外)、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器官,还有许多(如淋巴结、脂肪、纤维等各类结缔组织,神经节和神经纤维)组织位于其间。

第一节局部解剖一.腹膜后间隙解剖(一)一般概念:腹膜后间隙上始于后横膈,下抵达腹膜的骨盆反折处,前壁为后腹膜,侧壁及后壁为腹横肌等腰部肌肉的前筋膜,中央为脊柱锥体前缘。

腹膜后间隙中主要器官有胰腺、双侧肾上腺、肾脏和输尿管、十二指肠降部至升部;腹主动脉及其附属分枝,下腔静脉和左右肾静脉。

影像学探讨的腹膜后间隙不包括上述消化系和泌尿系脏器,由于肾上腺较小,其周围是腹膜后肿瘤好发部位,许多研究者将肾上腺肿瘤列入此范围探讨。

(二)腹膜后大血管解剖1.腹主动脉在脊柱前方偏左侧,横切时呈圆形无回声区,有明显的节律性搏动,纵切时呈一条长管状无回声区,上起自第十二胸椎之前,经膈肌主动脉裂孔下降至第四腰椎水平,分为左右两髂总动脉,并再分为髂内及髂外动脉。

冠状切面显示时探头置于右边腹部腋中线处,可见有两条长管状无回声区,近右侧者为下腔静脉回声,远侧(左旁)随心脏节律搏动者为腹主动脉。

彩色多普勒显示:腹主动脉最大流速约56c m/s,每搏量为38.4±。

2.腹主动脉主要分支(1)腹腔动脉腹腔动脉为腹主动脉穿过膈肌后的第一个不成对分支。

其主要分支有:肝动脉、脾动脉、胃左动脉。

(2)肠系膜上动脉由腹腔动脉起点下几毫米至l c m处的腹主动脉前壁分出,斜向足侧,一般与腹主动脉夹角不超过30度,在胰腺及脾静脉后方通过,继而跨过左肾静脉前方,经胰腺钩突及十二指肠水平段前面,散布于肠系膜及小肠。

3.下腔静脉在脊柱右前方,横切时腹主动脉呈椭圆形或较扁平。

纵切声像图上,呈一条长管状无回声区,管壁随心脏舒缩而有明显波动,下腔静脉的内径随呼吸运动的转变较大。

4.下腔静脉主要属支(1)髂总静脉左右髂总动脉位于第五腰椎的前方,斜向双侧盆壁,并在此汇合形成下腔静脉。

腹膜后间隙超声ppt课件

腹膜后间隙超声ppt课件
❖ 包含肾脏、肾上腺、胰腺、十二指肠 (球部除外)、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 器官,还有许多组织(如淋巴结、脂肪、 纤维等各种结缔组织,神经节和神经纤 维)
4
5
内容
❖ 正常腹膜后间隙超声相关解剖 ❖ 正常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方法 ❖ 掌握腹膜后病变的基本超声表现、分析
思路
6
扫查方法
❖ 主要从胰腺上方或上缘水平到直肠中上 段水平做一系列的纵、横、斜断面扫查, 并适当加压探头,减少探头与腹膜后间 隙之间的肠道气,使图像更清晰。
超声诊断:左肾前内侧囊实性肿物,来源 于腹膜后可能性大
18
继发性腹膜后肿瘤(胃癌淋巴结转移)
❖ 脊柱前方见多个肿大淋巴结,部分相互融合(箭头)
19
❖ 左肾肾母细胞瘤术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20
病例示范报告
❖ 超声检查所见:左肾肾母细胞瘤术后。 腹膜后左侧髂动脉分叉水平外侧可见类 圆形低回声结节,直径约2.2cm,边界模 糊,推挤髂血管。CDFI显示内部可见少 许点状血流信号。
腹膜后间隙
1
学习目标
❖ 了解正常腹膜后间隙相关解剖 ❖ 了解正常腹膜后间隙检查方法 ❖ 掌握腹膜后病变超声声像图分析方法
2
内容
❖ 正常腹膜后间隙超声相关解剖 ❖ 正常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方法 ❖ 掌握腹膜后病变的基本超声表现
3
腹膜后间隙解剖特点
❖ 介于后腹膜到腰背部肌群前筋膜和脊柱 前缘之间的解剖空间
7
腹膜后间隙常见超声扫查断面
沿腹主动脉长轴纵切面
8
腹膜后间隙常见超声扫查断面
沿胰腺长轴横切面
9
腹膜后间隙常见超声扫查断面
经肾门横断面 10
内容
❖ 正常腹膜后超声相关解剖、组织学基础 ❖ 正常腹膜后间隙超声检查方法 ❖ 掌握腹膜后病变的基本超声表现

腹膜后间隙及大血管、肾上腺

腹膜后间隙及大血管、肾上腺

腹膜后间隙一、范围腹膜后间隙为腹膜壁层和腹后壁之间的间隙。

界限:上---后横膈下---腹膜的骨盆反折处前壁--后腹膜侧壁及后壁---腰部肌肉的前筋膜中央---脊柱椎体前缘由前向后分为三个间隙:1、肾前间隙:后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升结肠、降结肠、部分十二指肠、胰腺、肝脾动脉)2、肾周间隙:肾前筋膜和肾后筋膜围成(肾、肾上腺、输尿管、肾血管、肾周脂肪等)3、肾后间隙:肾后筋膜与覆盖腰大肌和腰方肌的髂腰筋膜之间(交感干、血管、淋巴结)二、超声检查技术经胰腺长轴显示的肾前间隙经肾门横断的肾周间隙经腹主动脉长轴的肾后间隙三、腹膜后肿瘤:以间叶性肿瘤最常见★腹膜后肿瘤的定位方法:1、越峰征2、悬吊征3、肿瘤使腹膜后脏器或血管移位、变形,肿瘤包绕腹膜后脏器、血管4、肝肾与脾肾分离征(一)囊性肿瘤:淋巴管囊肿、囊性畸胎瘤淋巴管囊肿:圆形、椭圆形单房或多房,可有分隔。

囊性畸胎瘤:圆形或类圆形,包膜完整。

无回声区内细密点状回声漂浮,形成脂液分层征或面团征。

其特异性的表现为:冰山顶征和脂液分层征。

(二)实性肿瘤:原发性和继发性原发性:畸胎瘤、脂肪肉瘤、神经纤维瘤、淋巴瘤脂肪肉瘤:生长速度快神经纤维瘤:多不规则,一般较大,边界不清楚,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常有弥漫出血灶或伴有较大,不规则坏死液化区。

继发性:原发于腹腔消化系统、盆腔脏器和睾丸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腹膜后淋巴结较多见肾上腺一、解剖位于双肾内上方新生儿肾上腺相对较大,2岁时肾皮质分化完成。

成人长3-5cm,宽2-3cm,厚0.2-0.8cm右肾上腺呈三角形,位于右肾上级的顶端,与下腔静脉右后缘相邻,以肝右叶为声窗左肾上腺呈半月形,位于左肾上级前内侧,以左肾为声窗肾上腺的结构和功能:3层:被膜、皮质和髓质(由外向内)皮质细胞:球状带、束状带、网状带(由外向内)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细胞和嗜铬细胞组成球状带细胞分泌盐皮质激素:醛固酮(保钠排钾)束状带细胞分泌皮质醇:糖皮质激素(营养物质代谢,cushing综合征:向心性肥胖、水牛背、满月脸)网状带细胞分泌性激素(睾丸酮)肾上腺髓质分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二、正常肾上腺超声图:儿童显示率高于成人儿童肾上腺形态多样(可呈一字形、Y形、V形或三角形),常为低回声成人肾上腺多呈楔形或带状,回声较强三、肾上腺疾病(一)肾上腺皮质腺瘤病理:90%单侧生长,直径多在2~3cm,瘤体呈圆球状或椭圆球状低回声结节,边界清,腺癌少,体积大,可分叶,生长迅速临床:皮质醇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超声表现: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体积小,2~3cm,内部为低回声或等回声,均匀。

超声造影观察腹膜后动脉出血的实验研究

超声造影观察腹膜后动脉出血的实验研究

Z h o u Pe i ,Xi a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I n t e r v e n t i o n a l Ul t r a s o u n d ,W u h a n Ge n e r a l Ho s p i t a l o f Gu a n g z h o u Mi l i t a r y Re g i o n,W u h a n, Hu b e i 4 3 0 0 7 0 Ch i n a
超 声 造影 观 察腹 膜 后 动脉 出血 的实验 研 究
周佩 向 慧娟 周 恒 詹 思远 周 雯 周 利 范 建 华
摘 要
目的 观 察 不 同程 度兔 髂 外 动 脉 损 伤 出 血 的 超 声 造 影 ( C E US ) 表 现 ,评估 其诊 断 价 值 。 方 法 1 O只 兔 分 为 A、B组 ,A 组 兔 用 1 2 G 穿 刺 针 经 股 动 脉 插 管 刺 破 髂 外 动 脉 后 壁 ;B组 兔 待 刺 破 动 脉 后 用 外 径 1 . 3 3 mm
b l e e d i n g o f d i f f e r e n t d e g r e e i n j u r y i n r a b b i t s a n d e x p l o r e t h e d i a g n o s t i c v a l u e o f CE US . Me t h o d s 1 0 r a b b i t s we r e d i —
wi t h a d i l a t o r o f 1 . 3 3 mm d i a me t e r i n g r o u p B .CEUS wa s p e r f o r me d 2 mi n,1 0 mi n a n d 4 0 mi n a f t e r a r t e r y i n j u r y . Di g i t a l s u b t r a c t i o n a n g i o g r a p h y( DS A)wa s p e r f o r me d 2 0 mi n a n d 3 0 mi n a f t e r a r t e r y i n j u r y .Re s u l t s Hy p e r e c h o i c r e — g i o n o f e x t r a v a s a t e d c o n t r a s t me d i u m a d j a c e n t t O i n j u r e d a r t e r y o n i n t r a v e n o u s CEUS wi t h i n 2 mi n a f t e r a r t e r y i n j u r y wa s d e t e c t e d a n d h y p e r e c h o i c j e t a t t h e s i t e o f c r e v a s s e wa s o b s e r v e d wi t h h i g h v e l o c i t y i n a l l r a b b i t s o f t wo g r o u p s .I n

腹膜后大血管超声

腹膜后大血管超声

关键测量参数解读
血管内径
通过测量血管的内径,可 以评估血管的扩张或狭窄 程度。
血流速度
通过测量血流速度,可以 了解血管的通畅情况和血 流动力学的变化。
阻力指数
阻力指数反映了血管远端 的血流阻力情况,有助于 评估血管的狭窄或闭塞程 度。
不同年龄段参考值范围
儿童期
老年期
血管内径较细,血流速度较快,阻力 指数较高。
解剖位置
腹膜后大血管位于腹腔的深部, 前方有腹膜覆盖,后方为脊柱和 腰大肌等结构。
生理功能及重要性
生理功能
腹膜后大血管负责输送氧气和营养物 质到全身各组织器官,同时回收代谢 废物,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重要性
腹膜后大血管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其病变可能导致严重 的后果,如脏器缺血、坏死、高血压 等。
超声检查可以评估血管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以及 血管内膜的光滑度和连续性,为治疗提供重要参 考。
检测并发症
超声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发症,如血栓形成、血 管破裂等,为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患者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和性别
年龄较大和男性患者的预后相对较差,可能与血管老化、激素水平 等因素有关。
病变类型和严重程度
体位摆放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头部偏向一侧,充分暴露颈部。根据检查需要,可调整患者 体位为侧卧位或俯卧位。
扫查技巧及注意事项
扫查技巧
在扫查过程中,应保持探头与皮肤紧密接触,避免空气进入 影响图像质量。同时,要适当调节增益、深度、聚焦等参数 以获得最佳图像效果。
注意事项
在扫查过程中应注意观察血管的形态、走行、内径及管壁情 况,以及血管周围是否有异常回声。对于疑似病变区域,可 进行多切面、多角度扫查以明确诊断。同时,要注意与相邻 器官或组织的鉴别诊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膜后大血管腹主动脉主要分支包括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髂总动脉下腔静脉主要属支有肝静脉、肾静脉、肾上腺静脉、睾丸(或卵巢)静脉和髂总静脉一、检查前准备:禁食8小时以上,病情危急者不需特殊准备仪器:2-5MHz的凸形探头,3.5MHz,声束与血流方向夹角<60°取样门大小为所查血管管径的1/3~1/2深吸气及探头加压有助于排除气体干扰二、正常超声表现★超声检查内容★(技术要点)①管壁和管腔状况,压迫后管腔改变②血流方向、性质③动脉血流测量常用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流速(Vd)、阻力指数(RI)、加速度等1、腹主动脉纵切呈管状无回声区,横切为一圆形搏动性无回声区,位于脊柱左侧内径自上而下渐进性变小;正常腹主动脉近段内径2~3cm,远段1~2cmCDFI:血流为高速高阻型层流,流向足侧2、腹腔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①腹腔动脉纵切显示其与腹主动脉垂直或与腹主动脉形成向头侧的夹角,横切显示腹腔动脉及其分支呈Y或T形②纵切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于腹腔动脉下方的腹主动脉前壁发出,斜向足侧,与腹主动脉前壁间的夹角正常不超过30°③CDFI:禁食空腹时,肠系膜上动脉为三相波形,进食后流速明显增高禁食空腹时腹腔动脉为低阻的二相波,进食后流速仅轻微升高3、肾动脉①约在第一腰椎水平,于肠系膜上动脉起始点稍下处从腹主动脉两侧向外侧发出②右肾动脉起点略低于左肾动脉,较细长,从下腔静脉后方走行入肾门;左肾动脉从腹主动脉分支后直接进入左肾③CDFI:血流频谱为低阻型,正常肾动脉峰值流速<150cm/s,RI0.5~0.74、下腔静脉及其属支(1)二维①静脉管壁呈薄而平整的细线状回声,管腔内为无回声②位于脊柱右前方、腹主动脉右侧,横切下呈椭圆形的无回声区③下腔静脉内径受呼吸影响明显;近右心房处可见生理性狭窄;正常下腔静脉管腔前后径近心段1.0~1.3cm,远心段0.9~1.1cm(2)CDFI:清晰显示者,管腔内充满血流信号下腔静脉近心段和肝静脉随心脏舒缩血流颜色发生变化,但无湍流出现(3)频谱多普勒心脏舒缩致血流频谱呈多相型,多相频谱常见于下腔静脉近心段和三支肝静脉下腔静脉远心段、左肾静脉和髂静脉血流受心脏舒缩影响小血流频谱也受呼吸影响三、腹主动脉瘤★1、病理分类分为真性、假性和夹层真性腹主动脉瘤系动脉弹力纤维退变致局部管壁变薄,常由管壁粥样硬化或感染引起真性腹主动脉瘤好发于肾动脉水平以下的腹主动脉2、超声表现病变段腹主动脉失去正常形态,局限性扩张,多呈梭形或纺锤形,瘤壁仍表现为动脉壁的各层结构,瘤体内常见附壁血栓CDFI:瘤腔内出现涡流,呈杂色血流信号★诊断标准:最大径>3.0cm;腹主动脉最宽处外径较相邻正常段外径增大1.5倍以上四、肾动脉狭窄★1、临床与病理常见病因------动脉粥样硬化、多发性大动脉炎和纤维肌性发育不良临床表现-----血压持续升高2、超声表现①患肾正常大小或萎缩②狭窄段管腔变窄,血流束变细,流速明显升高;狭窄即后段为混杂花色血流信号;闭塞段管腔内无明显血流信号③狭窄动脉的肾内分支动脉血流频谱呈小慢波改变:频谱形态低平、圆钝,流速减低,阻力降低3、诊断标准①内径减少≥60%的肾动脉狭窄:肾动脉湍流处峰值流速≥180cm/s;肾动脉与腹主动脉峰值流速比值≥3②重度肾动脉狭窄(内径减少≥70%或80%):除上述表现外,还包括肾内动脉小慢波表现,收缩早期加速时间≥0.07秒③肾动脉闭塞:肾动脉主干管腔内既无血流信号也未探及血流频谱;肾内动脉小慢波改变彩超可作为血管造影前的筛查手段;介入治疗疗效评价和随访的重要工具肾动脉造影是本病诊断的金标准五、布加综合征★1、临床与病理肝与右心房之间的肝静脉或(和)下腔静脉发生阻塞而引起肝静脉回流受阻,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病因为先天性隔膜、血液高凝状态、肿瘤压迫或侵犯静脉以及血栓静脉炎等肝脏病理变化主要为肝脏广泛淤血,肝肿大,后期可出现肝硬化多见于青壮年。

发病缓慢,自觉腹胀、腹痛、恶心、全身乏力等2、超声表现①下腔静脉或(和)肝静脉狭窄、闭塞隔膜:常位于下腔静脉近右心房或肝静脉开口处,呈薄膜状,隔膜近心端血流紊乱,常探及高速射流血栓/癌栓:管腔内见实性低或中强回声;血流充盈缺损②侧支循环形成A.肝静脉之间交通支血流是从回流受阻的肝静脉流向不受阻的肝静脉或肝右下静脉,频谱常为带状B.阻塞的肝静脉通过包膜下静脉与体循环静脉相交通,肝周和包膜下静脉扩张C.第三肝门开放D.以门静脉分支作为侧支循环,门静脉血流缓慢或出现双向和反向血流,脐旁静脉可开放③肝脏改变淤血肝肿大,以尾叶增大为主晚期呈肝硬化表现六、腹膜后血管超声检查适应症★A.临床扪诊怀疑腹主动脉瘤或腹部杂音(发现病变或随访)B.活检穿刺或股动脉导管术后,怀疑有动静脉瘘C.怀疑有肠系膜缺血(消化道症状可疑者)D.下肢肿胀E.门静脉高压(门静脉出现逆向血流者)七、腹主-髂动脉闭塞性疾病病理与临床◆主要病因为动脉粥样硬化、大动脉炎、先天性及外压性因素等◆动脉狭窄或闭塞可导致远段器官及组织缺血◆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间歇性跛行,后期出现组织营养障碍超声表现:二维超声依病因表现不同。

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病变血管内膜毛糙、增厚,内壁可见强回声斑块突起;大动脉炎所致,管壁弥漫性或节段性增厚彩色多普:狭窄处血流束变细,狭窄即后段血流紊乱;闭塞段管腔内无血流信号频谱多普勒:狭窄段及狭窄即后段测及高速射流频谱;狭窄处与上游正常动脉峰值流速比≥2.5,提示腹主–髂动脉内径狭窄≥50%;远离狭窄下游的动脉流速减低鉴别诊断:大动脉炎与动脉硬化闭塞症的鉴别依据两者发病年龄、受累动脉部位和声像图表现不同,两者较易鉴别八、肠系膜缺血综合征1、概述:由各种原因引起急性或慢性肠道血流灌注不足或回流受阻所致肠壁坏死和肠管运动功能障碍的一类疾病的总称,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2、急性肠系膜缺血综合征①肠系膜动脉栓塞或血栓形成:血栓形成或栓塞段及其远段动脉管腔内无血流信号显示;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血栓可显示壁上的钙化斑块②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静脉增宽,腔内充满低回声,管腔不能被压瘪,CDFI显示管腔内无血流信号③继发性改变: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壁坏死时无血流信号显示;可伴有腹腔积液、肠系膜积液3、慢性肠系膜缺血综合征①狭窄段血流束变细,流速明显升高,狭窄即后段为杂色血流信号,狭窄远段为小慢波频谱改变②进食后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动脉生理反应减弱或消失4、诊断标准:禁食时腹腔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200cm/s,肠系膜上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275cm/s或舒张期流速>45cm/s,提示管径狭窄>70%;禁食时肠系膜上动脉或腹腔动脉与腹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3.5,高度提示管腔狭窄>60%5、、鉴别诊断心功能不全和弥漫性动脉粥样硬化可出现低速血流,表现假阴性;高心排出量和高代谢疾病可出现假阳性。

利用肠系膜动脉与腹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可帮助避免一些误诊或漏诊本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声是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CDFI对肠系膜血管闭塞的阳性诊断可靠性强,对动脉狭窄程度判断较为准确九、肠系膜上动脉压迫综合征1、临床与病理:十二指肠第三、四段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肠腔梗阻而产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多发于瘦长体型的青、中年女性或长期卧床者。

临床表现常见十二指肠慢性梗阻,餐后上腹胀痛、恶心、呕吐等,改变体位症状可减轻2、超声表现①腹主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夹角较小,多<20°②通过饮水或其他胃肠造影剂可发现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十二指肠受压,最大前后径小于10mm,其近端十二指肠扩张,呈漏斗状或葫芦形十、下腔静脉综合征1、临床与病理:通常指肾静脉水平以下的下腔静脉回流障碍主要病因是血栓形成、腹腔或腹膜后组织的炎症或肿瘤临床表现由静脉回流障碍引起,主要是双下肢静脉功能不全,表现为重垂感及酸胀不适等2、超声表现:取决于梗阻病因、程度、范围和病程血栓:急性血栓为低回声,血栓段下腔静脉扩张;慢性血栓为中强回声,静脉壁毛糙;血流充盈缺损;血栓处管腔不能压瘪癌栓:管腔内单个或多个椭圆形或不规则低或中强回声区,边界清晰,内可见滋养动脉血流信号外压性:受压处下腔静脉移位或有局部压迹,管腔狭窄,管壁回声正常,远心段下腔静脉扩张。

CDFI:受压处下腔静脉血流束变细,流速明显升高—梗阻远心段下腔静脉流速减慢,频谱形态失常,受呼吸或乏式动作影响减弱或消失十一、肾静脉血栓形成1、临床与病理肾静脉内形成血栓后引起一系列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常与肾血液循环障碍、外伤等所致肾血管损伤有关临床常表现突发性剧烈腰痛、难以解释的血尿蛋白尿增多、肾功能急剧下降等2、超声表现急性期受累肾脏增大,皮质回声减低;慢性期肾脏可萎缩肾静脉内见低或中强回声,血流充盈明显缺损患肾静脉血流信号消失或减少,动脉阻力增大,甚至出现舒张期反向血流十二、.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临床与病理:由于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间夹角过小引起左肾静脉回流障碍所致,多见于体型瘦长的儿童或青少年。

主要临床表现为无症状肉眼血尿和直立性蛋白尿,血尿多在剧烈运动后或傍晚出现。

2、超声a.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变小,致使左肾静脉受压变窄及其远心段扩张b.CDFI:狭窄处血流束变细紊乱,流速加快,狭窄远心段流速减慢,频谱低平c.仰卧位左肾静脉扩张处与狭窄处前后径比值大于3,或脊柱后伸位20分钟后此比值大于4 十三、动静脉瘘1、临床与病理a.动、静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b.分为自发型和创伤型。

典型临床症状出现三联征:腰腹部疼痛、搏动性肿块、粗糙连续的机器样杂音2、超声A.瘘口近心端供血动脉为高速低阻型;瘘口远端动脉缺血,如分流量大的肾动静脉瘘可导致肾萎缩B.瘘口处为紊乱的血流信号,呈高速低阻型动脉样频谱C.与瘘口相连的静脉明显扩张,频谱显示静脉血流动脉化D.部分患者有充血性心衰表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