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超声诊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腹膜后超声检查
第一节腹膜后超声解剖
腹膜后内容:贴在后腹壁的内脏、腹膜后间隙及相关肌肉群;
腹膜后间隙:腹膜壁层后方与腹后壁之间,为潜在间隙;
范围:上起横膈,下至盆腔,
其前方为后腹膜及腹腔器官的附着处:腹膜壁层、肝右后叶裸区、十二指肠、升结肠、直肠;
后:腰大肌、稍外为腰方肌、再外侧为腰横肌;
腹膜后间隙内容物:血管: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及其分支、
脏器:部分肝脏、十二指肠、胰腺、升结肠、降结肠、肾上腺、肾及输尿管;
脂肪、肌肉、筋膜、结缔组织、淋巴、血管、神经;
(以上组织可成为肿瘤的来源)
腹膜后间隙分区:
肾旁前间隙:位于后腹膜与肾前筋膜之间及升结肠与降结肠后方,内有胰腺、
十二指肠降部及横部;
肾周围间隙:由肾前筋膜与肾后筋膜围成,内有肾、输尿管、肾上腺;
肾旁后间隙:位于肾后筋膜与髂腰筋膜之间,内有腰交感N干、乳糜池、淋巴结
第二节腹膜后探测方法和正常声像图
一、腹膜后超声
检查前准备:受检者空腹8-12小时、充盈膀胱;
体位:仰卧位为主,必要时侧卧位或俯卧位扫查;
方法:采用连续进行纵、横、斜切面。借助间隙与脏器结构的邻接关系进行推断。
扫查方法:
1、探查已知肿物及其与周围的关系;
2、全面扫查腹膜后间隙有无肿物及肿大淋巴结;
3、通过显示腹膜后脏器、血管及组织结构进行解剖定位;
正常腹膜后间隙声像图;通过以下四个腹部超声扫查断面,显示间隙与脏器结构的毗邻关系,推断取得腹膜后见习所处立体空间位置。
1、经腹主A长轴纵断面显示肝左叶及其浅部的腹主动脉长轴,在其腹侧有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发出,十二指肠横部、胰体和肠系膜上动脉位于肾旁间隙。
2、经胰腺长轴腹部横断此段面的胰腺及其浅部图像,包括胰腺、十二指肠降部、胆总管下段、门静脉和脾静脉、肠系膜上动脉等,相当于腹膜后肾旁间隙。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位于肾周围间隙。
3、经肾门横断显示肾门部肾动、静脉。肾和肾血管所处空间是肾周围间隙;肠系膜上动、静脉在肾旁前间隙内走行。
4、经髂腰肌和髂血管的下腹横断显示脊柱前缘呈强回声带,脊柱两侧腰大肌和腰方肌呈宽带状弱回声。髂外动、静脉、输尿管均位于后腹膜与髂腰筋膜间的间隙。
二、肾上腺超声探测方法及正常声像图
一)、仪器:肾上腺位置较深,采用探头(儿童)
体位:仰卧位或侧卧位。
二)、探测方法:空腹、导泄;
肾上腺解剖肾上腺位于肾脏上级的内前方,肾周围脂肪囊中,其边缘较薄,中央隆起较厚。右侧肾上腺呈三角形,其外上方有肝脏,内侧部分在下腔静脉的后面;左肾上腺呈半月形,其前方有胃及胰尾,外伤方为脾,内有腹主动脉
探测途径:
左、右肋间斜切扫查:
左侧:于腋前线与腋中线之间沿八、九、十肋间斜行扫查,声束指向内侧后方;
右侧:以腋前线为中点,沿七、八、九肋间斜切,声束指向内后;
左肾上腺三角区:
内侧:腹主动脉
外侧:左肾内上缘
上界:脾内缘
右肾上腺三角区:
内侧:下腔静脉
外侧:右肾上缘
上界:肝右叶下缘
左、右冠状切面扫查:
(左侧腋后线、右侧腋中线,沿肾脏长轴扫查)
左肾上腺位于腹主A与左肾上极之间;
右肾上腺位于下腔V后、右肾上极上内侧、
右背部纵切扫查:
先显示肾脏,然后声束指向内侧,以下腔静脉和腹主动脉为标记,在肾上极前
方寻找;
上腹部横切扫查:
空腹饮水,以胃为声窗,通过腹主动脉、左肾上极、脾静脉寻找左肾上腺;
右肋缘下斜、纵切扫查:
适用于右肾上腺检查;
异位肾上腺探查:肾门、腹主动脉旁;
三)、肾上腺正常声像图:
正常成人肾上腺声像图形态多样:切面可呈三角形、倒“Y”字形、倒“V”形或月牙形,是指实质呈中低水平回声,周围有脂肪组织包绕形成强回声带。正常肾上腺长约4-6cm,宽约2-3cm,厚约。
第三节、腹膜后肿瘤
一、原发性腹膜后肿瘤
[临床与病理]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可来源于多种组织,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
筋膜、肌肉、血管神经组织、淋巴组织、以及胚胎残留组织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是指发生在腹膜后间隙的肿瘤,腹膜后肿瘤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肌肉、筋膜、血管、神经、淋巴组织等,并不包括原在腹膜后间隙的各器官(肾、胰、肾上腺及输尿管等)的肿瘤。是一种较少见的肿瘤。以恶性居多,约占70%。良性肿瘤以畸胎瘤、神经鞘瘤、纤维瘤为多见,恶性肿瘤以脂肪肉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胚胎癌、神经纤维肉瘤和恶性淋巴瘤为多。
腹膜后肿瘤有良性和恶性两大类。恶性肿瘤约占60-80%,常见者有脂肪肉瘤,纤维肉瘤,神经纤维肉瘤及恶性淋巴瘤等;良性肿瘤中以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一般而言,腹膜后肿瘤,囊性者常为良性,实质性者多为恶性
临床表现
1.腹部包块
早期多无症状,在查体时或无意中发现,多数患者先有腹部不适,晚期始有明显腹痛,少数有背痛、腹股沟区痛等。随肿瘤渐增大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在上腹部可有饱胀,甚至影响呼吸;下腹部易有坠胀感。
2.压迫症状
由于压迫脏器而产生的刺激症状,可有恶心、呕吐;排便次数增多或慢性肠梗症征;出现尿频、尿急,肾盂积水;可引起腰背疼痛、会阴部及下肢疼痛;压迫静脉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3.全身症状
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体重减轻,发热、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恶病质。如系嗜铬细胞瘤,因其分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可出现阵发性高血压。如肿瘤压迫胰腺可刺激胰岛素的分泌出现低血糖等。
[声像图表现]
腹膜后肿瘤的一般规律:
1、肿瘤较大,位置较深;
2、肿瘤形态多样;
3、肿瘤移动性小;(胸膝位、俯卧位)
4、可引起周围脏器压迹、变形、移位等间接征象;
各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声像图特点:
1、平滑肌肉瘤、纤维肉瘤、神经母细胞瘤等:
边界不规则,有较强包膜,回声低而不均;
2、恶性淋巴瘤:多位于脊柱及腹主A前方两侧,为清晰的类圆形或分叶状低、无回声团块,后无声增强;
肿块可使腹主A与肠系膜上A间的距离增大;
3、腹膜后囊性肿块(囊性淋巴管瘤、皮样囊肿):圆形或椭圆形无回声区,边界清晰,
包膜完整,可为单房或多房,后伴声增强;CDFI:部分恶性肿瘤血流信号较丰富,
为低阻型;
二、继发性腹膜后肿瘤
多为消化系统及盆腔脏器的恶性肿瘤引起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这种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现象较腹膜原发性肿瘤更为多见。
肿瘤转移至腹膜后间隙的途径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蔓延:腹膜后脏器的肿瘤(如肾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