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乐园设计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策划编辑的六点基本素质

这里所说的“策划编辑的6点基本素质”主要是指与选题相关的6项;至于广义的编辑素质,比如文字的功夫、语言的功夫、画面捕捉的功夫、做标题、做版式的功夫等不在本课的讨论范围。而与选题策划相关的编辑素质我觉得至少应该具备如下6点:1、对本编辑行当的热爱

这里说是不是一句套话,而是一句大白话、大实话。很想设想一个根本就不热爱本行当的编辑能策划出多么优秀的选题。只有热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当,兴趣才可能放在上面,才可能对这个行当予以关注,才可能围绕着本行当的一些问题进行琢磨。比如说我在经济室工作,而我本人根本不喜欢经济这门学科,甚至烦这门学科,那怎么可能策划出经济方面的好选题。因此,根据我本人的体会,我愿意将热爱与否、个人兴趣放在基本素质的第一位来谈。

2、起码的政治敏感力

这是中国特色,不能不讲,尽管有同志可能会讲,我对政治没兴趣,甚至厌恶。但是你在中国从事编辑行业,就不能不讲政治,不能不具备起码的政治敏感力,否则就很可能糊里糊涂地犯错误。而且你个人犯错误事小,累及集体才是事大。比如黄牌警告、比如停业整顿,比如吊销号等,就等于砸大伙的饭碗。现在有个饭碗也是一件大事。

所谓起码的政治敏感力就是指对政治上的大是大非要有一个起码的判断与知识。举两个小例子,都是本人亲身经历与亲自听到的实事。

例一、“入世”跟我有什么关系?

例二、《中外网站大全》一书出版的被通报

3、比较广泛的阅读兴趣与一定的记忆能力

一个好的编辑或是一名好的记者,这种职业决定了他们中的更多人在某种意义上更是一个杂家而不是一个专家,当然也有一些人是从编辑或记者的位置上成为某一行的专家的。要想成为一名杂家。一个很重要的前提就是自己要有比较广泛的阅读兴趣,更何况我们还有文史哲不分一说。阅读面宽了,才能杂得起来,考虑选题、选择选题才能够多一些判断的依据。在阅读广泛的同时,当然了需要一定的记忆力,对阅读后的内容的记忆,对作者的记忆等,这对于考虑选题本身来说就是一笔很重人的资源。比如说,面对一个选题,调动自己的阅读积累与记忆,就能迅速判断这个选题的价值以及谁是实现这个选题的合适人选。

4、适当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交际能力

实现一个选题更多的时候需要与人打交道,也就是要与作者打交道。如果语言过于笨拙或交际过于木讷,显然妨碍与作者的交流与沟通。语言与交际能力有先天的一面,但通过后天的锻炼也是可以改善的。

5、必要的自信心与亲和力

有时候一个选题不错,也知道谁是实现这个选题的最佳人选。但怯于对方是大家名流而不敢联系而丧失机会。这个时候就需要一定的

自信心与亲和力。当然,自信心与亲和力不是盲目的,愣愣的。我自己也曾经遇到过这样的组稿者,他倒是一点也不怵,一屁股坐下来,翻来覆去就是一句话:您给我们写吧。面对这样的编辑,虽然也有些心软,但说实话,也不是太放心。我想说的是,这种自信心与亲和力是建立在智慧与交流的基础上,越是大家,越是名家,他们一般都更加看重你的智慧,看你在与他的交流中能不能给他哪怕只是一点点的启发,如果有,他就会信任你。当然,也有一些名家的确比较狂,这更需要我们用自身的能力去征服他。

6、基本的市场概念与投入产出的核算能力

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策划选题提出的新要求,特别是图书、电视节目恐怕更需要这样的能力。这也不难,都是一些最基础的算术,关键是要有这样一种观念,有这样一根弦就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考虑投入产出的核算,很多选题可能就不能成功。

二、选题的三个基本要素

这里所说的选题的几个基本要素实际是要回答什么是选题?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称之为选题。比如说,在我看来,一般的新闻报道,即使是独家新闻也不称之为选题,那不过是对一件事的记载与反映而已;比如说,相当一部分社论与评论员文章也不能称之为选题,那不过只是对某种精神或文件的演绎。

什么是选题?《选题论》一书中提供了这样三种解释:

“选题,是一种创造”(绪言标题)

“选题,是一种创意,一个…点子‟,一种知识与信息的综合;是一种判断,一种决策,一种在诸多问题面前提出来的解决办法;也可以是一种可行的设计方案,总之,是从创意到设计到实施的系列构想。”是“一本或一套书的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书名的总体设计。”在我看来,上述三种解释,第一个答案过于笼统;第二种答案比较完整,但似乎又没有突出要义;第三种则局限于图书。

我也没有能力给选题下一个特别到位的定义,但能够称之为选题、特别是比较成功的选题的,至少应该包括如下3个要素:

第一,要有一定的创意。所谓创意,就是独特性,就是新意。创意可以有大有小,但不能完全没有。我前面之所以认为一般的新闻报道或社论一类的题目不叫选题就是因为他们毫无创意可言,不过只是一种记录而已;

第二,要有一定的价值。这里说的价值也可以理解为卖点。有创意并不一定有价值,或者说有多大的价值。比如丛书《家用分类菜谱》,肉一本,豆腐一本、蔬菜一本、海鲜一本、家禽一本……

第三,要有合适的匹配性。这里所说的匹配性既包括单个选题的匹配,也包括选题与载体的匹配。单个选题的匹配比较好理解,主要

是一个结构的问题;选题与载体的匹配第二讲要专门讲,这里只举一个例子。《银行前的防骗术》是否可以成为图书的选题?显然不行,这个题目的含量撑不起来,不足以成为一本书。报纸上最多刊物上的一

篇文章就足够了。

这就是我所理解的选题三要素。当然,要说选题的要素还有很多,也可以说得很细。但我所理解的这个三要素是尽可能地在综合抽象各种载体选题的一些共性,也是在尽可能地归纳选题种种要素细节用心。不一定对,不一定准,大家也可从自己的工作实践中认真地想一想,总结一下,形成自己的答案。这本来就是迄今未止尚无定论的话题,权威辞书上也没有统一的答案。因为它终究还是实务性的话题而不是一个理论问题。

三、选题的三种基本类型

将选题进行一定的分类,并分别总结其各自的一般特点,有助于我们对各类选题特性的了解。选题的分类可以依照不同的标准进行,比如我们日常工作中最常见的是按题材进行分类――文学的、法律的、经济的、教育的、少儿的、生活的……在这些大类下面再来进一步的细分,比如将法律的细分为法学理论、法律文本汇编、法律解释汇编、案例集纳、法律知识普及……等等。但我今天不准备从这个角度讲分类,一是因为这样太具体,涵盖率较低;二因为各位来自不同的出版社,专业定位也不太一样,单从题材角度讲,总是只能对一部分同志有针对性,对另一部分同志则意义不大。因此,我讲选题的分类是依照尽可能宽一些逻辑标准,只要这种逻辑标准是统一的就行。这样按照宽一些的、但同时又是统一的逻辑标准分出来的选题类型对不同定位的出版社应该说都是适用的。

依照这样的思路,我将选题的类型分成三组:

第一组,是从创作过程切入,将选题分为原创性的与二度创作的两种;

第二组,是从市场销售特点切入,将选题分为常销的与畅销的两种;

第三组,是从图书的容量角度切入,将选题分为单本与丛书套书的两种。这样一共3组6种类型我想基本上可以概括目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选题类型。不管你所在的出版社专业定位如何,其选题大约都能划入这3组6种之中。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分类只是在这样逻辑系统中,为了说明问题而已,在实际工作中,也未必能截然分开,交叉的现象肯定存在,比如,常销与畅销对具体选题而言,既可能完全不同,也可能完全统一。这里只是为了讲课的方便而将两者分开来谈,当然,它们之间也确实有些不同的特色。

1、原创性选题与二度创作选题

2、常销与畅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