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册五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的分法》教学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合集下载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森林里的故事_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3除法的意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授课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二年级数学上册五森林里的故事_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3除法的意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授课课件青岛版六三制
圈略
二、你问我说
(2)
14颗草莓,每人分7颗,可以分给( 2 )人。 14 ÷ 7 = 2 (人) 读作:___1_4_除__以__7_等__于__2_______________。
二、你问我说
2.读一读,写一写。
(1)读出下列各式。
9÷3=3
18÷6=3
9_除__以__3_等__于__3__ _1_8_除__以__6_等__于__3
三、自主练习
3.(1)
10枝百合花,每2枝插一个花瓶,可以插(5 )瓶。 1 ÷ 2 = 5 (瓶) 0
三、自主练习
(2)
10枝百合花,平均插在5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2)枝。 10 ÷ 5 = 2 (枝)
三、自主练习
4. 圈一圈,填一填。
12 ÷ 2 = 6 (组)
三、自主练习
12 ÷ 3 = 4 (组)
QD 二年级上册
5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意义及除法各部分的名称
情境导入 你问我说 自主练习 回顾反思 课后作业
一、情境导入
问你题能:提从出图什中么你问知题道?了哪 些数学信息?
15只小鹿 每条船最多能救3只小鹿 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有10只 分成5组 平均每组几只 ?
二、你问我说
救小鹿需要几条船?
三、自主练习
易错辨析
4.判断:12÷3=4读作12除3等于4。
( ×)
辨析:不能正确读出除法算式。
四、回顾反思
二、你问我说
小小除号真奇妙,平均分时就用到。 两点把横夹中间,分得不多也不少。
试一试
2×3 = 6 3×3 = 9 3×4 = 12
6÷2 = 3 9÷3 = 3 12÷3 = 4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共17张PPT)-五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青岛版.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共17张PPT)-五 平均分的两种方法  青岛版.ppt

成几组? 总数
每份个数
任务要求: 1.独立思考可以每几只一组,再在学习任务单 上动手圈一圈、画一画。 2.在小组内交流你的想法。
合作交流,引导建构
16只松鼠,每2只分成一组,能分成8组。 16只松鼠,每4只分成一组,能分成4组。 16只松鼠,每8只分成一组,能分成2组。
总数
每份个数
你有什么发按现“?每份个数”平均分
份数
6个 ,平均放在3个
每个 放( 2 )个。
里,
每份个数
10个 ,每2个分一份,可
以分( 5 )份。
迁移应用,评价矫正
2.分一分,记录下来。
人数
23 69
每人分 得的个数
9
63
2
回顾过程,梳理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按“份数”平均分
一个一个地分或 几个几个地分
按“每份个数”平均分
每几个一份
合作交流,引导建构
相同: 不同:
都是平均分
总数
按“份数”平均分
按“每份个数”平均分
迁移应用,评价矫正
学习任务二: 16只松鼠分组做游戏,每组只数相等,可以每几只一组?能分成 几组?
评价标准
我会圈(能圈出平均分的过程)★
自我评价
我会说(能准确的表述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迁移应用,评价矫正
1.按照例子画一画,填一填
学习任务一: 12只小熊分组跳拉手舞,可以平均分成几组?每组几只?
总数:
份数: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五组
合作交流,引导建构
把 12只 小熊 平均分成2组,每组6只; 把 12只 小熊 平均分成3组,每组4只; 把 12只 小熊 平均分成4组,每组3只; 把 12只 小熊 平均分成6组,每组2只。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2014秋)(共11张PPT)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2014秋)(共11张PPT)

拓展训练
请在括号里填上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 不得重复。
0 ( +) 9 = 9 (- ) 0
0 ( ÷ ) 9= 9 ( × ) 0
0除以任何一个 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
快算
0 + 5= 5 11 - 0= 11 0÷6= 0 9-0= 9
9 + 0= 9 31 - 0= 31
0×3= 0 9×0= 0
15 + 0= 15 0÷3= 0
0÷8= 0
5×0= 0
一组得了12个五角星, 平均分给3个人,每人分几个?
12÷3=4(个)
青岛新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0的除法
树上有10个 桃子, 平均 分给5只猴子,
每只猴子分几个桃子?
10÷5=2(个)
一、情境导入
二、你问我说
如果平均分给6只猴呢? 如果平均分给7只猴呢? 如果平均分给8只猴呢?
你有什么发现?
… …
0÷6=0(个) 0÷7=0(个) 0÷8=0(个)
0除以任何数都得0 0除以任何一个不是0的数都得0
二组得了12个五角星, 每人分3个,能分给几人?
12÷3=4(人)
火眼金睛辩对错
1、8朋友,每人分2个
2、15支百合花,每5支花插在一个花瓶里,可以插3瓶。( √ ) 3、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4、9÷0=0 ( × ) 5、0乘任何数都得0. ( √ ) 6、任何数与0相加都得0. ( ×)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2014秋)

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件-五 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 青岛版(2014秋)

平均分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除法的初步认识信息窗口1 认识平均分课本60~63页的内容。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了分东西的生活经验和表内乘法及数的分成、相同加数相加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除法是数学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则是认识除法的重要前提。

教材通过森林里的故事——森林宴会,引导学生在给小动物们分食物的活动中来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有趣有意义的情境中主动地展开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并为后续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接触平均分的机会很多,脑海中已有浅略的表象,本节课的就是帮助学生把生活经验升华至理论体系。

而学生对平均分很陌生,对分一分却很熟悉。

知道“同样多”或“一样多”但不知道“平均分”。

在小动物分食物的活动中“分一分”系列活动过程中体会“平均分”的意义,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为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打下认知基础。

教学目标:1、在小熊猫分物体的活动中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应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在小猴子分桃子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优化平均分的分法。

3、在小兔子分萝卜的活动中体验知识的多样性,感受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学会将物品进行“平均分”,并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小圆片、磁扣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平均分。

1、课件出示情景图:森林里小动物们在开丰收庆功会。

师:请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指明学生回答。

预设生1:熊猫哥哥和弟弟分竹笋;小猴子分桃子;小兔子分萝卜;小松鼠分松果。

预设生2: 2只熊猫分6根竹笋;3只小猴分12个桃子;2只小兔分16个萝卜;2只松鼠分15个松果。

大家发现了这么多数学信息,真了不起!2、课件出示:怎样分竹笋?师:这6个竹笋,他们该怎么分呢?同学们能帮帮小熊猫吗?学生用圆片摆一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