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早期家庭训练ABC_A篇
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的康复训练方法
孤独症(自闭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影响着一个人的社交交流和行为表现。
康复训练是帮助孤独症患者改善社交能力、语言沟通、行为控制和适应能力的重要方法。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康复训练方法:
1. 应用行为分析疗法(ABA):ABA通过系统性的观察和分析孤独症患者的行为,设计出一系列的训练计划,通过正反馈和强化来增加积极的行为、减少消极的行为,提高社交和自理能力。
2. 社交技能培训:这种训练方法着重培养孤独症患者的社交能力,包括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语言交流、身体姿势等。
通过模拟社交场景、使用脚本、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患者学会与他人互动。
3. 沟通与语言训练:对于语言发育迟缓或者有语言交流障碍的孤独症患者,语言训练是很重要的。
这包括通过使用视觉图表、图片卡片、手势、语音输出设备等辅助工具,帮助患者理解和表达需求、情感和观点。
4. 感觉融合训练:孤独症患者常常在感觉处理方面存在困难,例如对刺激过敏或无视刺激。
感觉融合训练包括提供有针对性的刺激,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处理感觉刺激,并提高对感觉的认知。
这种训练包括音频治疗、触觉或嗅觉刺激等。
5. 自助技能训练:这种训练方法旨在帮助孤独症患者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
自理能力。
这包括如何独立穿衣、洗澡、刷牙、用餐等。
通过适当的指导和慢慢的演练,患者可以逐渐学会这些基本的自助技能。
这些康复训练方法需要根据个体的特点和需求来制定个性化的计划,并由专业的康复师、心理治疗师或教育工作者进行指导和实施。
同时,家庭成员的支持和积极参与在康复训练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孤独症儿童训练手册-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贴近日常生活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训练项目:用手拿着吃训练目标:发展独立进食的能力。
材料:小片饼干或者面包(儿童喜欢的固体食物)。
操作方法:训练者坐在儿童对面,当儿童坐好并且和训练者有目光对视,或者儿童提出要求的时候,把饼干放到儿童手中,让儿童自己拿着吃。
如果儿童不能自己拿着吃,及时辅助儿童用手指拿住一个饼干,放到自己的嘴里。
重复操作多次,逐渐撤消辅助,直至儿童能独立完成。
扩展项目:吃饭、分享食品等。
训练项目:用杯子喝水训练目标:发展儿童独立喝水的技能。
材料:儿童水杯一个。
(最好是塑料的)操作方法:当儿童口渴的时候,开始练习此项目,如果儿童配合稍差,也可以把水换成儿童喜欢喝的果汁。
把倒有水的杯子放在桌子上,然后站在儿童身后,辅助儿童拿起水杯,把杯口放在双唇之间,逐渐倾斜,让儿童慢慢地把水喝完。
每次喝水时都要坚持练习,并逐渐撤除辅助,直到儿童独立用杯子喝水。
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决定儿童喝水的量。
扩展项目:干杯游戏、喝果汁,帮家人递水杯、给花(鱼)浇(换)水等。
训练项目:用勺子吃饭训练目标:教会儿童用勺子独立进食。
材料:儿童用勺子一个。
操作方法:参考第四章项目一用勺子舀东西。
首先从教儿童使用勺子喝粥开始,把温度适中的小碗粥放在桌子上,让儿童坐在桌子旁边,辅助儿童用手抓握勺子,舀上粥送到儿童的嘴巴里,反复辅助练习,逐渐撤消辅助,直到儿童能独立使用勺子喝粥,然后换其它食物练习。
初期最好使用儿童喜欢的食物,并在儿童有需求的时候进行练习。
扩展项目:用勺子喝水、分食物等。
训练项目:往杯子里倒水训练目标:教会儿童把液体从水壶倒入杯中,不撒漏,提高儿童手眼协调能力。
材料:塑料水壶一个,喝水杯子一个(半透明塑料水杯)。
操作方法:刚开始训练时杯子外面可以放一个深一点的盘子,接住撒漏的水,在水杯外3/4处画一条线,并往水壶里装人杯子3/4水量的水。
然后辅助儿童拿起水壹往水杯中倒水,当水倒完的时候要对儿童说出关键词“停”。
并反复大量操作,直到儿童可以独立完成。
孤独症儿童的训练方法
关于ABA的几个基本概念(一)ABA的基本特点ABA大家都知道就是行为应用分析法。
1将人的社会交往活动和行为进行分解,直到最细小的但可观测的行为单元。
如:吃饭可以分解为:走到餐桌前、坐在椅子上、拿自己的餐具吃自己碗里的东西等等。
行为可以无限往下分,尽可能的细小。
通过有系统的训练,帮助孩子学会有社会适应性的行为和活动。
每一种特殊儿童不能出来的行为,从简单的看别人,到复杂的如主动的交流和社会活动,都可以被分解成为许多工作步骤。
2、要求孩子必须对每个指令做出反应。
3、孩子的错误反应肯定不能得到解决奖励,即不能被强化。
例如:发脾气,刻板行为,自伤,退缩等)。
4、同一课题的训练要重复很多次,直到在没有成人的任何指导和辅助下,孩子也能有稳定的正确的反应,将孩子的反应记录下来并且按照特定的、客观的定义和标准来评价。
课题的不同孩子的接受能力也不同,有的孩子三次就会了,有的孩子则需要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每个孩子都如此不同。
多长时间学会只有上帝知道。
5、教学计划是针对每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而个别化设计的(IEP)。
就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意思。
(二)ABA的基本操作分式回合操作教学法(DTT)指令(刺激)(孩子)反应结果(强化)停顿。
下一个回合。
要对指令作出反应,听指令做反应是社会行为。
(三)行为的分解和目标行为1、行为的分解将一个行为分解成一系列单元行为,对每一个单元行为还可以继续分解,这样逐级将一个行为拆分为更小的,有先后顺序的行为链。
洗手的分解:会洗手要具备的能力:开水龙头洗手关水擦手。
如果不会洗手,就要现分解洗手搓手打香皂冲手。
现在都是用洗手液,更方便了,设备的发展也可以改善孩子们生活的艰难。
平时没事的时候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总想多少年后自己S了后孩子怎么办哪。
不试永远不了解孩子。
教孩子时不要一根筋,一种方法打不开孩子的心灵再寻求另一种。
科学的思维方式不但能解决孩子的问题也能对自己的生活有所帮助,但要一步步的来。
自闭症早期家庭训练
自闭症系统训练流程进行初步诊断认为儿童确实可怀疑有孤独症的倾向后,父母们还应该带孩子去孤独症的专业诊断部门去进行确诊,如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精神卫生研究中心就有一套自己编制的诊断量表,一旦儿童被确诊为孤独症就应该及早进行训练了,一般专业的训练费用比较昂贵,而孤独症的训练长期的,而且很多训练机构不收3岁以下的儿童,所以家庭是早期训练的最佳场所。
1.思想准备:孤独症可能是一种终生的疾患,自闭症康复的治疗训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自闭症父母必须对其长期性有心理准备,知道训练并不是可以一时凑效的,绝不能急一时之功,要接受事实,克服心理不平衡状况并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与父母工作生活的关系,化爱心、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去,还要准备一本孩子发育行为或治疗教育观察记录本,以便于发现训练中的问题,并要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
2.心理治疗(1)心理安抚:虽然孤独症是父母冷漠产物的观点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但孤独症的孩子确实表现比较敏感,粗暴地对待他们无疑是不明智的,因此对待孤独症的婴儿,母亲做出特殊的努力去拥抱他,吻他,抱着他走来走去,同他说话,使他具有正常儿童一样的经历。
母亲要尽量多与婴儿说话,即使孩子根本不注意母亲的言语,也要努力地对着他们的耳朵低声说话。
总之作为父母要多同他握手、擦背,贴脸拥抱,讲话以及身体上的各种戏弄游戏,以期使儿童慢慢对人们的亲近比较接受,从而开始与他人的交往。
(2)游戏角色扮演:据研究,孤独症儿童的一个心理缺陷是对别人的心理缺乏推测能力,而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可以训练儿童的这一能力,因此可以多与儿童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利用游戏改善交往。
首先要与患儿建立亲密关系,要观察和关心他的兴趣、爱好,做他感兴趣的事给他看。
以后逐步扩大患儿交往范围,待患儿能参加集体游戏时,游戏内容要逐渐注入购物、乘车等日常活动,让患儿扮演不同角色,在角色的扮演中学会推测他人的心理,同时也可以掌握各种角色的行为方式,学习各种社会规范,使他们逐渐学会如何与人进行交往,完成日常活动,为成年后的自立打好基础。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
自闭症儿童训练方法有很多种,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训练方法:
1. 应用行为分析(ABA):ABA是一种系统性的训练方法,通过将任务分解为小步骤,并使用正反馈加强正确的行为,帮助儿童学习新的技能和行为。
例如,教授社交技能、语言表达、自理能力等。
2. 情感识别训练:自闭症儿童常常在情感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感方面有困难。
情感识别训练可以通过使用图片、手势和游戏等方式,帮助儿童学习识别和理解不同的表情和情感。
3. 社交技能训练:自闭症儿童常常有困难与他人建立和维持社交关系。
社交技能训练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和小组活动等方式,帮助儿童学习如何正确地与他人互动和沟通。
4. 感觉统合训练:自闭症儿童常常对感觉刺激过敏或不敏感。
感觉统合训练可以通过提供不同的感觉刺激,如触摸、听觉、视觉等,帮助儿童调节感觉输入并提高感觉统合能力。
5. 自助技能训练:自闭症儿童常常有困难进行日常生活自理。
自助技能训练可以通过分步指导和重复练习,帮助儿童掌握如穿衣、洗手、刷牙等生活自理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自闭症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不同,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配合专业人员的指导和协助进行训练。
孤独症孩子各项能力训练手册(全)
孤独症孩子各项能力训练手册(全)01PART孤独症的概念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并伴有感知觉、情绪、情感等异常表现。
02PART临床表现语言障碍语言与交流障碍是孤独症的重要症状,是大多数儿童就诊的主要原因。
语言与交流障碍可以表现为多种形式,多数孤独症儿童有语言发育延迟或障碍,通常在两岁和三岁时仍然不会说话,或者在正常语言发育后出现语言倒退。
国家体育总局举办体适能教练培训(报名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在2~3岁以前有表达性语言,随着年龄增长逐渐减少,甚至完全丧失,终身沉默不语或在极少数情况下使用有限的语言。
他们对语言的感受和表达运用能力均存在某种程度的障碍。
社会交往障碍患者不能与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际关系。
年幼时即表现出与别人无目光对视,表情贫乏,缺乏期待父母和他人拥抱、爱抚的表情或姿态,也无享受到爱抚时的愉快表情,甚至对父母和别人的拥抱、爱抚予以拒绝。
分不清亲疏关系,对待亲人与对待其他人都是同样的态度。
不能与父母建立正常的依恋关系,患者与同龄儿童之间难以建立正常的伙伴关系。
例如,在幼儿园多独处,不喜欢与同伴一起玩耍;看见一些儿童在一起兴致勃勃地做游戏时,没有去观看的兴趣或去参与的愿望。
兴趣范围狭窄、刻板行为患者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
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
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
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智能障碍在孤独症儿童中,智力水平表现很不一致,少数患者在正常范围,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孤独症儿童如何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法 进 行 训 练 。
它 将 目 标 任 务 按 照 一 定 的 方 式 和 得 到 最 大 的 发 展 ,对 未 来 的 环 境
吸 训 练 ,达 到 调 节 特 殊 儿 童 神 经 无 法 集 中 。 针 对 不 同 的 治 疗 主 时 , 呼 吸 会 变 得 更 深 沉 且 缓 慢 ,
的 元 素 ,吸 入 的 空 气 量 少 ,感 觉 松 ,刺 激 器 官 功 能 运 作 ,将 体 内 事 业 股 份 有 限公 司 ,2001:267—270
就 会 比 较 迟 钝 。 压 抑 呼 吸 会 导 所 有 的 空 气 全 部 呼 出 ,这 时 横 膈
帮 助 寻 找 特 殊 儿 童 身 体 表 达 的 特 放 在 腹 部 (肚 脐 的 下 方 ,丹 田 的 位
参 考 文 献
质 ,并 引 导 他 们 将 身 体 上 的 功 能 置 ),当 吸 气 时 ,横 膈 膜 下 降 ,可 直
【l1f3]伏 裔 玉兰.舞 蹈 动作心 理 治疗 .
孤 独 症 是 伴 随 人 的 一 生 的 病 症 , 用 应 用 行 为 分 析 法 (ABA )和 电 助 系 统 进 行 的 训 练 。它 通 过 丰 富
因 此 孤 独 症 儿 童 的 家 庭 康 复 训 练 脑 语 言 训 练 方 法 进 行 康 复 训 练 。 的 图库 、语 音 和 场 景 ,给 予 患 儿 针
为 语 言 理 解 和 表 达 困 难 、难 以 与
语 言 障 碍 在 孤 独 症 儿 童 群 体 直 到 儿 童 掌 握 所 有 步 骤 ,最 终 可
身 旁 的 人 建 立 情 感 、对 各 种 感 官 中 表 现 最 明 显 、最 普 遍 。 多 数 孤 以 独 立 完 成 任 务 为 止 。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
② 和B项操作一样,只是要随时把桌子上的东西位置变动。
为的是不要使孩子只是记住固定的摆放位置(比如∶杯子在左边;勺子在右边的放法)。
注意:在做好了A.B.C.三项操作练习以后,可以练习用三、四对物品相配,教他区别更多的东西。
项目四:图片(领悟和表达)A.领悟:认出图片里的物品① 把图片放在孩子的面前的桌子上,确定他已注意。
② 说:“指出(图片上的)……”。
③ 用现实提示帮助他正确指出,并予以强化。
④ 强化和提示逐渐减少(如以上项目)。
B.表达:能够说出图片里的物品名称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确定他已注意。
② 拿起一张图片给他看,问:“这是什么?”提示孩子正确说出物品的名称,给予强化。
强化和提示和以上项目一样,逐渐减少。
项目五:所属关系(领悟和表达)A.领悟① 在孩子的附近有熟悉的人(他能够见到),要求孩子:“去摸摸……(比如:去摸摸华华的手)”。
② 提示他正确的反应(去摸华华的手),给以强化。
③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表达① 你指着一个孩子认识的人的衣服或身体的部位说:“谁的衣服(或身体某部位)”?② 提示他作出回答(比如:“这是毛毛的衣服……。
”),并给以强化。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项目六:要、不要(比较喜欢,比较不喜欢)A. 不喜欢的东西① 和孩子对面坐着。
② 把一件孩子不想要的(不感兴趣)东西拿给孩子,问他:“你要不要…… (某物品)?”③ 提示孩子摇头或讲出“不要”。
④ 孩子做到时,就立刻将东西拿开(最好是再看不到了),给孩子强化。
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B. 喜爱的东西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② 拿给孩子看他喜爱的东西(玩具、食物等),问他:“你要不要……(物品的名称)?”③ 提示孩子点头或者讲“要”。
④ 孩子表示后马上把东西给孩子⑤ 和以上的操作过程一样,逐渐地减少帮助和对他的强化。
C. 要、不要的区别① 和孩子对面坐好。
孤独症儿童居家训练小技巧
孤独症儿童居家训练小技巧
1. 嘿,孤独症儿童的家长们注意啦!跟孩子互动特别重要哦!就像盖房子需要一砖一瓦,咱和孩子互动就是给他们搭起沟通的桥梁呀!比如说,一起玩拼图,你一块我一块,这过程中不就能交流了嘛!大家可别小瞧了这种日常的互动哟。
2. 鼓励孩子表达自己,这可是关键呀!想想看,如果孩子心里有想法但是说不出来,那得多憋闷呀!当孩子哼哼唧唧有所表示的时候,咱们就可以引导他们用语言说出来,“宝宝,你是不是想要那个玩具呀?说出来,妈妈就给你拿哦!”这样慢慢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呀。
3. 建立规律的生活也很有用哦!就如同火车要沿着铁轨跑一样,有了规律,孩子会更有安全感呢!每天固定时间吃饭、睡觉、玩耍,孩子也能慢慢适应,心情也会更好呀!比如每天晚上睡觉前读一本故事书,孩子就会习惯并期待这个温馨时刻啦。
4. 利用感官刺激来帮助孩子呀!好比给孩子的世界添加不同的色彩!试试让孩子摸摸不同材质的东西,听听各种声音。
像带孩子去公园,让他听听鸟叫,摸摸小草,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啊!
5. 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超重要哒!就像我们自己也想要一个能放松的小窝呀!减少外界的干扰和刺激,让孩子能专注在自己的事情上。
例如孩子在玩玩具的时候,咱们就别在旁边大声说话打扰啦。
6. 还有哇,一定要有耐心和爱心哟!这就像是阳光照耀着花朵,没有耐心和爱心可不行呢!当孩子进步慢的时候,咱们可不能急躁,慢慢来,相信孩子会越来越好呀!比如说孩子学一个动作学了好久,咱们就一直鼓励他,陪着他呀!
孤独症儿童需要我们更多的关爱和引导,只要我们用心,孩子一定能越来越好!。
孤独症儿童早期家庭训练ABC_B篇(1)
让孩子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儿童认知能力、语言的理解及沟通能力,运用的方法和训练的用具都很简单,希望家长回家认真对孩子进行训练1、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缺乏眼光对视,叫其名字好似没听见,无何反应。
我们可以将小孩放在椅子上,大人也坐在椅子上,使孩子和大人面对面,然后大人可以在自己的面部戴上不同的面具,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开始可以是瞬间的对视,只要孩子去注视你,就给予食物的强化,这样不断刺激,以使孩子注视你的时间从开始的几秒钟延长至几分钟,增强孩子与你眼光对视的时间,以给接下来的对视训练打下基础。
2 、铃儿响叮当:可以准备几个彩色的氢气球,在每个氢气球的下面拴上小铃铛,把其中一个氢气球用彩色丝线系着,拴在孩子的手腕上或脚腕上,妈妈轻轻碰下气球,气球就会左右摆动,引起铃铛叮叮当当想,彩色气球的视觉刺激和铃铛的听觉刺激都可以引起宝宝的注意,这样孩子就会注视气球,并且高兴地手舞足蹈,孩子的手和脚动一动气球就会随之飘动,会使孩子感到新鲜和愉快,不断发出高兴的笑声叫声。
3、训练孩子对声音的分辨能力。
首先练习让孩子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当你叫孩子的名字时,要让他有所反应,开始一定是近距离的,而且一定要让孩子能够看到你。
如果面对面坐着或者面对面站着,叫孩子名字让他回答“哎”,但若他不回答也要让他看到你的面部,只要孩子答应了,或看你了,就给他鼓励(给他食物或者轻吻他)。
对于不回答的或者根本不看的孩子要用双手托起孩子的面颊即能看到你,这样多次重复,每次时间可为几秒钟,渐渐加长至几分钟,并在身体的辅助下,随着多次训练不断强化,可以将距离拉远,如隔着一房间或在室外等等,若10次中孩子有8次是有反应,便渐渐减少强化物的出现,但要再次日或隔2-3天还要反复练习,直到每次叫他均能看你,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反复的训练已基本达到目的。
4 呼吸练习:首先要训练呼吸器官,在此基础上使孩子能够更好的使用呼吸器官控制说话时的气息。
如我们可以教孩子吹蜡烛。
孤独症儿童早期家庭训练ABC_B篇
B 交流语言篇贾美香主编本篇简要介绍一些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儿童认知能力、语言的理解及沟通能力,运用的方法和训练的用具都很简单,因此,十分适合家庭训练的需要。
1、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缺乏眼光对视,叫其名字好似没听见,无何反应。
我们可以将小孩放在大人腿上,大人坐在椅子上,使孩子和大人面对面,然后大人可以在自己的面部戴上不同的面具,以引起孩子的注意,开始可以是瞬间的对视,只要孩子去注视你,就给予食物的强化,这样不断刺激,以使孩子注视你的时间从开始的几秒钟延长至几分钟,增强孩子与你眼光对视的时间,以给接下来的对视训练打下基础。
2 、铃儿响叮当:可以准备几个彩色的氢气球,在每个氢气球的下面拴上小铃铛,把其中一个氢气球用彩色丝线系着,拴在孩子的手腕上或脚腕上,妈妈轻轻碰下气球,气球就会左右摆动,引起铃铛叮叮当当想,彩色气球的视觉刺激和铃铛的听觉刺激都可以引起宝宝的注意,这样宝宝就会注视气球,并且高兴地手舞足蹈,宝宝的手和脚动一动气球就会随之飘动,会使宝宝感到新鲜和愉快,不断发出高兴的笑声叫声。
3、训练孩子对声音的分辨能力。
首先练习让孩子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当你叫孩子的名字时,要让他有所反应,开始一定是近距离的,而且一定要让孩子能够看到你。
如果面对面坐着或者面对面站着,叫孩子名字让他回答“哎”,但若他不回答也要让他看到你的面部,只要孩子答应了,或看你了,就给他鼓励(给他食物或者轻吻他)。
对于不回答的或者根本不看的孩子要用双手托起孩子的面颊即能看到你,这样多次重复,每次时间可为几秒钟,渐渐加长至几分钟,并在身体的辅助下,随着多次训练不断强化,可以将距离拉远,如隔着一房间或在室外等等,若10次中孩子有8次是有反应,便渐渐减少强化物的出现,但要再次日或隔2-3天还要反复练习,直到每次叫他均能看你,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反复的训练已基本达到目的。
4 呼吸练习:首先要训练呼吸器官,在此基础上使孩子能够更好的使用呼吸器官开控制说话时的气息。
孤独症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训练
孤独症智力落后儿童的早期训练
早期训练的总则
一.早期发现早期干预
二.有计划、有测评
三.树立家长的信心
四.尊重孩子、激发兴趣
五.利用生活情景进行训练
尊重孩子、激发兴趣孤独症、智力落后儿童与健全儿童一样也有被尊重的心理要求。
尊重孩子不仅表现在尊重孩子的兴趣、愿望和要求,不强硬地让孩子绝对服从,更重要的是家长、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要善于发现孩子微小的进步,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表扬,进行鼓励。
切忌批评指责他们的无能更不能把“你怎么这么笨?”“你真无能”“你怎么教都教不会”这样消极的话挂在嘴边。
家长和教师永远不要对孩子说消极的话,而要说:“你行!你完全能够干得更好。
”如:一个行走能力上有障碍的孩子自己推着一辆童车向前走时,就不应该阻止他,在注意保护的同时,应加以鼓励,让他走得更快、更远、更稳。
许多例子说明,信任和鼓励的话语,就会给孩子增添信心、提高兴趣,相反,轻视、责骂孩子,有时尽管大人是无意识的,或者是口头语,也会使孩子幼小稚嫩的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
如果孩子经常处在这样的氛围中,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使他们从心底里感到自己不行,最终使训练收效甚微,走向失败。
【全文完】。
儿童孤独症综合康复训练方法
儿童孤独症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如下是有关儿童孤独症综合康复训练方法:孤独症是一类起病于发育早期,以持续的社交互动与社交交流能力缺陷及受限的、重复的行为模式、兴趣或活动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
目前在全球范围的发病率为1%-2%,且发病率仍在逐年升高,尚无特效的治疗药物,主要综合康复训练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应用行为分析法(ABA)采用行为主义原理,以正性强化、负性消退等技术为主,矫正孤独症儿童的各类问题及异常行为,同时促进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发展。
主要步骤为:首先对患儿的问题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制定训练计划。
将训练计划分解并逐步强化训练,即采用分段式的教学方法,先把任务分解成容易执行的小单元,对每一个行为单元进行训练,然后把已经掌握的行为单元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行为链,并将训练好的目标行为泛化到日常生活变换情景中运用和发展。
二、感觉统合训练对每一个患儿在实施感觉统合训练之前均进行感觉统合评估,根据患儿感觉统合失调的程度选择科学的训练内容。
1.前庭功能训练如滑梯,吊缆训练等。
2.触觉训练给予儿童身体部位不同的刺激以引导他们正确的感知功能。
3.本体觉训练如万象组合、袋鼠跳。
4.视知觉训练如视物追踪、拼图练习。
三、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进行语言训练时治疗师用夸张的表情和手势,说话时声音、声调都要很夸张,语速一定要慢,要主动示范患儿应该说的句子,句子简短明了,便于患儿理解。
对于不能进行语言沟通的患儿,再用图片沟通法进行交换信息(PECS),即以图片辅助口语来做主要沟通系统。
四、游戏训练采用集体游戏的形式,根据患儿的智力水平分组进行游戏,每组4-6人,游戏内容:模仿游戏、假想游戏、社交互动游戏。
五、音乐治疗运用音乐治疗可以增强他们学习和社会活动的参与感,成为康复训练的突破口,设备有电子琴,打击乐器,引导患儿进入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然后再弹奏一些节奏感明显、温柔、亲切的音乐,患儿同时可做各种动作造型或互动音乐游戏。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 发育障碍儿童教育>>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Helen McCabe` 翻译陆汝文2整理罗瓦思写的?发育障碍儿童教育?〔1981〕是采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参考书。
应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
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
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工程。
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
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说明了他的方法。
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
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
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
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个儿童的需要调整。
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
每个工程〔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像等活动。
罗瓦思这个方法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根底上形成的。
它利用操作评定法,这包括三个局部:1〕给儿童要求或指令;2〕儿童答复或反响;3〕强化——如果儿童反响是对的,马上给某种奖励,如果反响不对,说“不好!〞,教孩子的每个工程都有这三局部的型式。
要注意的是一定从最根本的技能教起。
使用的具体方式叫任务分析法和锁链法,用来塑造好的行为。
任务分析法和锁链法是指把要教的任务或行为或技能分解成几个很简单的步骤。
儿童学会最简单的步骤后马上给奖励或表扬,然后才开始学第二个步骤。
一个例子:教儿童区别物体,学会相配这个概念。
先教相配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
老师把一个杯子放在儿童前面的桌子上。
然后把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给儿童,同时叫儿童,“相配〞〔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一起〕。
如果儿童反响正确,老师马上强化〔表扬或给一点小吃或拥抱〕。
如果用语言的提示不能使孩子明白〔儿童无反响或反响不对〕,老师要在给语言提示的同时也给实践提示〔即手把手或做给他看〕,帮儿童完成,并立即给正性强化。
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方法_1
孤独症儿童家庭训练方法
1、在儿童异常行为发生之前,通常会有一些行为征兆。
家长们要关注这些微小的变化,及时采用表扬、或马上做一些他比较感兴趣的事,帮助孩子转移注意力,就可避免异常行为的发生。
2、通过对孩子进行运动训练时期减轻刻板行为,稳定情绪,培养其广泛的兴趣、爱好。
3、将目标行为分解为一连串连续行为。
由最初入门环节开始,综合强化,使孤独症儿童牢固掌握每一步骤,直到掌握整个目标为止。
为了减轻孩子的自我压力,增加体验成就感,家长可以对一些行为训练使用逆向链锁法,即从最后一步学起,逐步向前推进。
4、在家长的带领下指导孩子走入社会,了解、学习适应社会。
这些孩子明显的特征之一是不主动与其他人接触,与人缺乏交流。
只要努力为孩子创造参与活动的机会,并抓住教育的时机,及时表扬好的行为,孩子就会逐步走出自己的的内心世界,主动接近他人。
5、千万不要苛求儿童做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为了训练儿童依从,手把手地训练要比用表达性语言更好。
在不能通过口头指令使儿童依从时,则要回到各种非口头训练中,以重新确保训练控制。
2021年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 发育障碍儿童教育 >>欧阳光明(2021.03.07)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Helen McCabe` 翻译陆汝文2整理罗瓦思写的《发育障碍儿童教育》(1981)是采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参考书。
应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
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
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
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
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
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
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
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
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个儿童的需要调整。
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
每个项目(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像等活动。
罗瓦思这个方法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它利用操作评定法,这包括三个部分:1)给儿童要求或指令;2)儿童回答或反应;3)强化——如果儿童反应是对的,马上给某种奖励,如果反应不对,说“不好!”,教孩子的每个项目都有这三部分的型式。
要注意的是一定从最基本的技能教起。
使用的具体方式叫任务分析法和锁链法,用来塑造好的行为。
任务分析法和锁链法是指把要教的任务或行为或技能分解成几个很简单的步骤。
儿童学会最简单的步骤后马上给奖励或表扬,然后才开始学第二个步骤。
一个例子:教儿童区别物体,学会相配这个概念。
先教相配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
老师把一个杯子放在儿童前面的桌子上。
然后把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给儿童,同时叫儿童,“相配”(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一起)。
如果儿童反应正确,老师马上强化(表扬或给一点小吃或拥抱)。
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发育障碍儿童教育之欧阳体创编
<< 发育障碍儿童教育>>孤独症早期家庭训练指导方法Helen McCabe` 翻译陆汝文2整理罗瓦思写的《发育障碍儿童教育》(1981)是采用行为分析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教育的主要参考书。
应用行为分析法自从1993年以来在美国越来越广泛地受到教育界的注意。
在莫莉思1993年写的《让我听你的声音》书中,讲了一个有两个孤独症孩子家庭、矫治孩子的方法。
他们看了罗瓦思1987写的一篇文章后决定按照他的方法建立家里的强化训练项目。
他们的结果显得十分成功。
因此现在美国很多家长和专家都在讨论这个教法。
罗瓦思在1981年的书阐明了他的方法。
孩子的训练一般是在他三岁半前开始的。
每周在家里有三十到四十个小时的训练。
就是每星期5—7天的训练,每天4—6个小时(都是一对一的)。
这种时间安排不是绝对的,主要是要按照各个儿童的需要调整。
一次训练平均2—3个小时(包括休息)。
每个项目(5分钟左右)结束之后要休息1—2分钟,每小时也让儿童休息15分钟,那时候他可以自己玩,吃零食,看录像等活动。
罗瓦思这个方法是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基础上形成的。
它利用操作评定法,这包括三个部分:1)给儿童要求或指令;2)儿童回答或反应;3)强化——如果儿童反应是对的,马上给某种奖励,如果反应不对,说“不好!”,教孩子的每个项目都有这三部分的型式。
要注意的是一定从最基本的技能教起。
使用的具体方式叫任务分析法和锁链法,用来塑造好的行为。
任务分析法和锁链法是指把要教的任务或行为或技能分解成几个很简单的步骤。
儿童学会最简单的步骤后马上给奖励或表扬,然后才开始学第二个步骤。
一个例子:教儿童区别物体,学会相配这个概念。
先教相配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
老师把一个杯子放在儿童前面的桌子上。
然后把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杯子给儿童,同时叫儿童,“相配”(把一样的东西放到一起)。
如果儿童反应正确,老师马上强化(表扬或给一点小吃或拥抱)。
如果用语言的提示不能使孩子明白(儿童无反应或反应不对),老师要在给语言提示的同时也给实践提示(即手把手或做给他看),帮儿童完成,并立即给正性强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交往认知篇本篇简要介绍一些活动以及亲子游戏来提高儿童与周围的交往动机和交往兴趣,同时提高他们认识自己,认识周围事物的基本能力。
1、孤独症是心理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3岁以前就能发现,他们的行为方式与周围的交往活动方式、语言与兴趣和一般的孩子有明显的不同,而他们的外貌看起来则与正常儿没什么两样,漂亮、聪明又可爱。
2 孤独症的孩子与人打交道有困难,他们往往不关心周围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愿意自己玩,生活在自己小小世界里,自娱自乐而从不里别人对他会有什么看法,甚至当别人对其呵斥,也常不以为然。
3 他们中大多数有语音发育的迟缓,有的还十分严重,可能一生缄默而很少说话,大多数患儿在语音理解和表达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当他们想要什么的时候不讲话,而常常会拉父母,让他们去做,好像他们的手是他们的工具一样。
4 他们语音的表达和理解大多会有一些困难,在他们开始学习说话是,常常不懂得话的意思,而只是完全重复大人教的话,如同鹦鹉学舌一样,他们常常总是不回答别人想他提出的问题,而是重复别人向他提出的问题,并且有时多次重复一句话。
5 他们自我意识方面的发育迟缓,常常不懂得用“我”表达自己,用你表达对方,常常在该用“我”的时候会用“你”,这种代词使用混乱的现象,有时候持续到5、6岁,他们也难以建立“我的”和“你的”的概念,不管到什么地方,看见他喜欢的东西便拿,都看成是自己的东西。
6 他们不主动找小朋友玩,即使父母找小朋友到家里玩,他们可能避到另一个房间或躲到一边自己玩火跟随他们蹦呀跳呀,这是他们开始对人对伙伴感兴趣,我们不仅不要指责、阻拦他们,相反,要引导他与小朋友一起玩。
7 孤独症儿童好像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叫他们常常不加理睬,同他们说话常常不看和他们讲话的人,甚至他们去拿东西的时候也只是眼斜,或用“余光”,在看他要那的那个东,有时候即使双手扶着他的面颊要他看着你,往往他也不看你的目光,而宁可斜眼看别处,父母不要着急,要耐心引导。
8 在大人的指导下,他们可以学会说社会性的问候语“阿姨好”“老师好”,但他们不喜欢使用,所以在父母的要求下,问候人时常常不看人,也常常缺乏相应面部表情,甚至背对着被他问候的人。
9 我们可以从日常的或有意安排和设计的活动中,启发他们社会接踵的动机,并使他们从社会相互交往中获得快乐、安慰,从而进一步刺激他们对周围环境、人和事物的兴趣,以逐步改变他们脱离环境、封闭自我的行为方式。
10 嬉戏活动是父母与婴儿可以经常进行的一般交往互动活动游戏。
有的是我们通常就熟悉的,只是我们并不在意。
譬如:把孩子举起来或放下接住,也可以边举起边向他轻柔的谈话、微笑或者发声或者唱,使他不会感到很紧张;可以多次重复,也可以抱着摇晃他。
用这种方式不仅增进与人的交往,也可以增进皮肤、身体与外界接触的一种训练。
11 为提高他们的社会性接触交往,对友好的身体接触作出适当的反应,可以选择做出适当的反应,可以选择他们喜爱的绒布玩具或轻盈的玩具,与他们面对面坐在床上或地毯上或任何感觉舒服和放松的地方,用这些玩具房子他们眼前或左右移动或用这些东西轻轻地给孩子抓痒,并且微笑地看着他说“痒痒……”,可以反复的进行。
用你的目光和微笑不断地寻找他的目光与他对视。
12 对人或对生命的兴趣不大,缺乏与人的目光接触是孤独症儿童常见的表现。
“藏猫猫”便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而传统的嬉戏活动。
玩的方式有很多种,如爸爸或妈妈抱着儿童,是儿童的脸朝着相反的方向,另一方藏在抱者的后面并且来回移动身体,以使儿童看到面部同事发出“喵喵”声音以吸引儿童;也可以与抱着儿童的母亲对坐,举起一块手绢在你们中间,这样使他看不到你,然后说:“宝宝在哪里?”在把毛巾放低,直到你能看到他的面孔,捕捉他的目光,同时发出“喵喵”的声音吸引他。
13 进一步的藏猫猫的活动。
可以用一快大一点的手绢或毛巾,最好是彩色鲜艳一些的,把毛巾搭在你的头上让它遮住你的眼睛和脸,让儿童看不到你的脸和眼睛,但你可以发出呼唤他的声音,你突然放下毛巾并发出“喵喵”的声音,同时以惊喜的神色寻找患儿的目光。
也可以反过来玩,即把手绢搭在他的头上遮住他的眼睛说“宝宝在哪里?”,突然把手绢放下,马上看他的脸和眼睛说“宝宝在这里!”并用惊喜的眼神吸引他。
14 不少患儿不喜欢别人亲他或者接受感情的拥抱和亲吻。
如果我们重复地教他并给他奖励,他是可以学会的,一旦学会亲昵之后在要求他亲“爷爷”“奶奶”等人。
开始学习时你发出指令后,让他的嘴贴到你的脸,此时立刻赞扬他,让他离开你一会儿,再呼唤他重复如下的训练。
每次重复知道有一天你不必拉他到你身边,你说“亲亲我”,他便会过来亲,这时你渐渐把自己的脸放的稍高一点,让他努力一下可以够得着你的脸,这样就由被动变成主动的。
16 一起来玩的玩具孤独症儿童往往存在辨认他人的困难。
有的2到3岁或更大的患儿还分不清“爸爸”“妈妈”“奶奶”……代词的理解或运用十分困难。
通过这一有趣的活动来帮助和加速他们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爸爸找妈妈与孩子一方,另一人为一方,面对面坐下用孩子最喜欢的小汽车退给对方说:“汽车开导爸爸或妈妈那里!”对方接到后在汽车上放孩子爱吃的东西退回孩子一方说:“汽车开给你”,孩子接到车得到好吃的东西,妈妈接着教孩子推到爸爸一方同时说:“给我汽车来点好吃的!”多次重复期间使用的代词、称谓,姓名可以变化、替代,但这种变化替代不要太快,要做到孩子已掌握或基本掌握时再变化。
17 给和拿的游戏同样是训练儿童辨识人和学会交往技能的活动。
活动前准备好一个大盒子(一篮子)物品,也可以有食品,但不必是孩子最爱玩或最爱吃的,但也需要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参加者为坐在一起,妈妈拿起一样东西如苹果给孩子说:“把苹果给爸爸”,若不理解可以指一下,孩子把苹果给爸爸时,爸爸要表现得很高兴的样子说:“谢谢”并拥抱孩子。
18 认识自己和名字使孩子学会当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时,会回头注视呼唤他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可以进行这一训练,大声的叫他的名字,如果他回头看你,便立即奖励他;如果他没有反应,你便主动进入他的视线范围并寻找他的目光同时叫他的名字,唤起他的注意。
与孩子接近的范围可依其具体情况来调整,很困难的时候甚至可以与其面对面坐着,用双手扶着孩子的头的双侧,用你的力量来辅助孩子头的转动,同时你的头或身体也活动,还叫他的名字,一旦他回应你,便要立即奖励他。
当开始有反应以后,逐渐拉长你们两者之间的距离并反复练习直到叫他十次有八次回应,说明他已经比较好地掌握了。
19 让孩子进一步认识自己当孩子对自己的名字能做出回应,如回头或用眼光注视你以后,可以给他一面镜子,让他看镜子里面的自己。
这时训练者便指着镜子里面的他,同时说出他的名字;还可以带他到穿衣镜前,指给他在镜子中的模样,让他走到镜子前摸一摸“自己”,或者在镜子前作一些动作,这样他会看到自己怎么动,镜子里的人就怎么动,从而提高对自己的识别能力。
这样的活动十分有趣,每天可以重复多次。
期间,当然也可以配合用他的照片以及他和家人的照片教他指出自己,或指出别人。
20 孩子学会挺简单指令如“过来”,“坐下”这种看起来简单但往往孩子不见得能做到的事,也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学会的。
这一活动最好有两位大人参加,如爸爸与孩子在一边,妈妈呼唤孩子的名字并叫其“过来”,当孩子作出反应或走过来,妈妈指着身边的椅子或说“坐下”,当孩子听从了便立即奖励他。
如果不能全部做到,如只回转身体而不走,或者只走一点而不过来坐下。
此时,爸爸应作出辅助,辅助包括将孩子往妈妈那边指,若还不走向妈妈那边,就扶着孩子往妈妈那边送,让他坐下,此时也应该立即给予奖励。
如此的活动重复多次,直到叫他产生反应并听从“坐下”的指令。
训练也可以分两步进行,即“过来”“坐下”,听从“过来”是一级反应,“坐下”是二级反应,可视孩子的能力水平来决定这一训练分“一级”做还是“二级”一同进行。
21 会按照训练者的语言要求执行“走”“停”“坐”训练开始时拉着孩子的手一起走来走去,其间发出“停”的指令便立即停下来。
假如他不理解,便扶住他让他保持站立不动的姿势,当他站住不动时便立即给予奖励。
在停止大约3-5秒钟后再发出“走”指令,看他是否自己开始走,假如他还不会自己走,便要扶着他往前走,走几步在发出“停”指令,看他是否懂得“停”下来,假如他自己停步下来便夸他。
然后又发出“坐下”的指令,看他能否听懂或按照指令去做,假如他坐下了,便要立即夸奖他“真棒!”多次重复以上的训练,直到他在十次训练中做对了八次,才可以认为基本掌握,还要在次日及隔日反复练习。
训练中注意不要每次都按“走”“停”“坐”这样的顺序来发出指令,以免造成一种刻板的程序化的行为。
22 学会理解“接”“给”“推”“扔”“踢”这种经常用于活动的动词并做这些动作。
开始你手里拿着一个球并吸引他的注意,对他说:“给你球”或“接着球”,当他和你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时,便说“接着球,推给你了!”当孩子把球推给你了,你一定要立即夸奖他:“真棒!”或“谢谢你!”假如你和孩子是面对面地站着,便对他说:“接着球,扔给你了!”这时你把球扔了出去,可能他接着也可能没有接着,但是,只要他坐出接球的样子,就要给孩子以奖励,说他“真棒!”、“真好!”,要重复练习。
为了避免孩子的挫折感,不致失去参加活动的兴趣,在几次的抛接球的活动中都没能接着球时,训练者可以站在孩子的后面扶住他的手帮他把球接住。
当然这时球就由另一个人来扔了,尽管这个球时你帮他在接,但是你也一样要为他的参与喝彩。
除了学习接球以外,还要教他扔球、踢球。
孩子学会一些游戏、活动,对他们融入其他儿童中去,提高他们的交往技能也会有很大的好处。
23 和孩子玩模仿游戏——“请你跟我这样做!”这是一种即可简单地与孩子玩,也可以多人一起玩的活动。
可以由训练者领做一些动作,同时让孩子找参加活动的人一起模仿之做一些他做的动作,并且边做边说“请你照我这样做!”,“请你照我这样做!”动作可以由训练者实时变换。
开始的时候,受训的孩子可能不会跟着做,甚至连看也不看你,这时在一边辅导人员要手把手地扶着孩子做。
训练者做的动作可以多次重复一样的,动作的难度和重复的次数可以随着受训儿童的水平调整。
大家一边做一边唱“请你照我这样做!”,既可以培养孩子的模仿能力,也可以在群体游戏中得到快乐,从而渐渐地愿意参与活动。
24 备红色和绿色的积木各5-6块,和孩子一起玩“搭一座塔”的活动。
开始训练者拿出一块红色的积木,并对孩子说:“你放上一块红的”,若孩子拿上一块女的,你重复说:“放上一块红的”,若孩子还是没有拿对,很可能他还分不清“红”和“绿”,训练者便要扶着孩子的手拿块红色的往上搭,并说“红的”。
然后可重复往上放也重复说,只要孩子放上红的,就要表示高兴、鼓励、要欢呼着说:“真棒!红的”当孩子比较熟悉时便可撤出帮助,训练者搭一块,让孩子搭一块地交替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