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专题一:古典诗歌鉴赏把握思想感情

合集下载

古代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专题解析 最新

古代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专题解析   最新

3、托物言志
借助具体外物来 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王安石《北陂杏花》
“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
杏花,绚丽而脱俗,傍水杏花, 更是风姿绰约,神韵独绝。本诗写 临水开放的杏花,是一首咏物诗, 更是作者淡然心境,高洁人格,宁 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个性的体 现。
赏析下列诗的抒情方式和表达的内容
陈玉兰《寄夫》 夫戍边关妾在关,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抒情方式:直抒胸臆
表达内容:全诗以第一人称(妾)内心独白的 形式来表现妻子对丈夫的思念和牵挂,首句念夫 远隔天涯,次句忧夫边关苦寒,复次寄衣和泪修 书,最后悬想寄衣到否。四句细腻逼真、层次井 然的心理描写直截了当地揭示出的作用:
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 倍增其哀乐”
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答:不同意。这是以乐景写哀情的手 有人认为“红叶青山”的描写展示 法。深秋时节,青峦叠翠,层林尽染, 了一幅色彩艳丽的画面,这似乎与送别 江水青碧,景色明丽。景色越是明丽 的气氛不大协调。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 越能反衬出诗人在朋友别离时的伤感 试加鉴赏。
2、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 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 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 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 景抒情。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06福建卷) 端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 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请简要分析。
之情和愁闷之绪。
哀景乐情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思辨与情感精品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思辨与情感精品

中学语文古典诗歌鉴赏常用术语思辨与情感思辨与情感任何文体的写作方法都不是单纯的。

记叙中可以争论,争论中可以抒情。

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起先关注争论文的形象性语言和情景式构思,在争论文体的写作中运用一些抒情技巧,融入自己爱憎情感,增加一份思辨色调。

一、增加论证的思辨性。

事物是纷繁芜杂的,我们相识事物、分析事物不能简洁化,说理论证要具有思辨性,就是要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以与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事物的冲突,从而对事物作出正确的、合乎事理的评价。

回顾二十余年的高考作文题,始终强调了考查考生的辩证思维实力,注意现实性与哲理性相结合,形象思维与辩证思维相结合的原则。

辩证分析就是在分析问题、阐释道理时要有实事求是的看法,客观地、全面地分析事物,学会用发展的、联系的眼光,由此与彼,由表与里地深化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

辩证地分析应力避说“过头话”和偏执一词,切忌孤立地、静止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1.相识事物之间的关系。

对事物之间关系的正确把握是进行辩证分析的前提。

论述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或者两个事物必需明确二者关系的指向。

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1)依存关系。

例如“学与问”,学而知,问而广,勤学与好问总是连在一起。

不能问者,学必不能进,不能学者,必不能有疑。

(2)主次关系。

(3)取舍关系。

(4)条件关系。

2.详细问题详细分析问题。

只有详细问题详细分析,才能避开说理的片面性、肯定化。

从写作的角度看,主要表现在对话题材料的多角度认知和对论据的剖析两个方面。

例如: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

秦青弗止,饯于郊衢。

抚节高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

薛谭用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请文中的故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分析】这则故事涉与的人物只有两个,情节简洁,主要是写薛谭接受教化接着深造的故事。

详细地分析材料(对故事多角度的思索),选择一个全新的视角切入,就简洁写出新意。

这则故事材料的立意举例如下:(1)“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说明他有自满心情,可立论为:学无止境,不行浅尝辄止;(2)“乃谢求反”,说明薛谭能够接受教化帮助,可立论为:知错就改,为时未晚;(3)“终身不敢言归”,这种看法不对,值得思索。

古典诗歌赏析专题一之理解诗词大意

古典诗歌赏析专题一之理解诗词大意
松下问童子,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练习: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 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 枯藤(缠绕的)老树(鸣叫着归巢的) 昏鸦,小桥(边是潺潺)流水(旁有炊烟 袅袅的)人家。(我行走在)古道(迎着) 西风(牵着)瘦马,夕阳(渐渐)西下, (可我这)断肠人在天涯!
《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
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 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 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 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
①事件(寻人);②地点是常山;
读标题 ③人物:隐居道人。(向往隐逸
生活?)
猜想
①作者寻到隐者没有?②寻访中 有哪些见闻感受?

(二)读作者
要真正读懂一首诗,必须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就是说要了解诗人的思想性 格、生活经历、风格流派及其创作的时代 背景、目的等。如陶渊明的诗表现田园生 活的安适,对官场的厌弃,常采用白描手 法,语言清新自然。杜甫的诗则忧国忧民, 厚重沉郁。生活在南宋的诗人词人,陆游、 辛弃疾等,则有着共同的心中块垒,那就 是因山河破碎而带来的忧国的激愤,因志
练习: (1)苏轼《念奴娇》:“故国神 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2)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 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多情应笑我”改为“应笑我多 情”
“帘卷西风”应为“西风卷帘”。
(三)省略
诗歌语句之间往往具有跳跃性,产生了 省略现象,出现了空白,从而为读者留下 想象的空间。
《访隐者不遇》 贾岛
古典诗歌鉴赏
《2020年湖北省技能高考文化综合 考试大纲》中指出:赏析浅易的古典 诗词,理解诗词句意,领悟思想感情, 鉴赏表达技巧。D
专题一:理解诗词句意 找到常见途径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词鉴赏窍门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古诗词鉴赏窍门

语文专题:古诗词鉴赏窍门一、考点盘点诗词鉴赏主要考点有:1、诵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和韵律;2、概括诗词曲大意,体味意境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3、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1)从遣词用语、修辞等方面揣摩、推敲、理解诗词曲中重点词、重点语句的含义。

(2)运用表达方式的技巧。

主要是描写、抒情、议论,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之区别。

换个角度,有实写、虚写之说。

抒情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3)运用表现手法的技巧。

古代诗歌的表现手法,主要手法有比兴、对比、烘托、反衬、托物言志、拟人化等等。

(4)谋篇布局的技巧。

古代诗歌尤其是近体的律诗绝句,篇幅虽然短小,但十分讲究谋篇布局。

懂得古代诗歌谋篇布局的技巧,也是诗歌鉴赏必备的条件。

能够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掌握诗词曲的体裁特点及相关常识等。

备考时首先要注意理解内容,对古诗词句意的理解,对诗中景物、形象和情感的理解,对全诗深层含义的领悟;其次要注意品味语言。

品析生动、典型的词语,体味诗句语言的精妙,品味全诗语言的特点;再次要注意分析技巧。

分析诗中修辞手法的含义及作用,分析诗歌的表达方式,如写景方法、抒情方法、借物咏怀、象征手法等等。

二、鉴赏字词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思想感情的方法

读懂一首诗词,必须从整体上抓住诗词内容的六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景、何情(何理)。

当然,把握一首诗词的思想感情,不仅要准确分析字面信息、隐喻用典,还要把握字面背后隐含的信息,知人论世等。

一、抓住诗题古诗的诗题常常就是诗歌的中心事件。

许多古诗诗题的本身就透露出了感情基调。

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送”字说明了此诗表现的是惜别之情。

二、抓住关键词有些古诗,诗人在诗中用一两个词语来点明诗的感情,抓住了这些关键词,就能快速地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如由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故园情”可推知此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三、抓住题材类型人们常按题材把古典诗歌分成若干类,同类诗歌的感情基调大体相同。

如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边塞诗、送别诗、写景诗、闺怨诗、羁旅诗等。

不同类型的诗歌具有特定的内容和不同的表现方式,如山水田园诗的宁静闲适、恬淡快乐、丰收喜悦、隐逸情怀,咏物诗的借物抒怀、托物言志,咏史诗的吊古伤今、借古讽今,边塞诗的建功立业、奋勇报国、厌战思乡,送别诗的离情别恨、深情厚谊、劝勉激励,爱情诗的绵绵思念、款款深情,闺怨诗的思远怀人、控诉战争,羁旅诗的漂泊无依、浪迹天涯、归期遥遥、孤独彷徨、念亲思乡等。

因此,能够辨明诗的类别,了解同一类别诗词的“共性”,无疑对解读诗歌内涵、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大有帮助。

当然,即便是同一类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上是有差别的,这就需要结合诗意来确定。

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前者是悲苦伤感的离别,后者是满怀激情的送行,诗作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态度明显不同。

四、抓住典型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2024届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古代诗歌鉴赏 课件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 军 行》 5、厌恶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 《陇西行四首》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复杂的,往 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了几方面的内容: 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 之情,对家乡的思念。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
读懂一首诗,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
古 读标题:诗歌题材
读作者 代 读注释
思想情感

诗歌形象:人物、景物(意境)、事物 志向哲理

读诗文 关键字(诗眼)词句 语言风格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 典故
8
7
6
5
4
3
2
1



羁托咏





旅物史




怀
思言怀



怀

乡志古





诗诗诗


诗 歌 题

1
山水诗主要以山水作为 描写和抒发感情的对象。描 写自然风光为主。
田园诗多以田园风光为题 材。主要是描写农村生活、农 夫和农耕。
田园诗的典型物象 景物、人物、农具、植物、动物
1、景物:郭外、原野、农田、墟落、炊烟、白云、清泉、郊外 、草屋、柴门、荆扉、 2、人:邻人、野老、农夫、樵夫、渔夫、林叟、山客、牧童 3、农具:耒、耜、锄头、犁 4、植物(食品):五谷(黍)、栗、桑、麻、菊、 5、动物:鸡、犬、牛、羊、蚕、蛙
抒情方 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式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

古典诗歌题材分类及思想感情一、古典诗歌中主要的思想感情1、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念亲友、闺中怀人、边关思乡等。

如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李商隐《夜雨寄北》等。

2、离愁别绪——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柳永《雨霖铃》、白居易《南浦别》等。

3、写景抒情——赞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感身世时事、叹节物变迁等。

如王维《山居秋瞑》、杜甫《登高》等。

4、咏史怀古——叹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等。

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杜牧《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等5、建功报国——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忧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等。

如陆游《书愤》、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岳飞《满江红》6、生活杂感——与人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归隐闲居等。

如李白《独坐静亭山》、陶渊明《归园田居》、孟浩然《过故人庄》等二、不同题材诗歌情感鉴赏要点(一)思乡怀人诗①了解常见思想情感: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②分析人们思乡缘由: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③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示例: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 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1、“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明确:“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二)边塞征战诗①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生活艰苦)②情感:对家乡思乡念亲;对友人惜别感伤;报国豪情;壮别感奋;厌恶战争③风格——雄壮豪迈。

鉴赏古典诗词思想情感的方法

鉴赏古典诗词思想情感的方法

鉴赏古典诗词思想情感的方法《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其中的“志”主要就是指诗歌所蕴含的思想内容和情感。

古典诗词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是丰富、深刻、复杂而又多变的。

那怎样鉴赏古典诗词的思想感情呢?一、类型辨析法分清诗歌的类型,根据不同诗歌类型的特点理解、领悟诗歌的思想情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

古典诗词的取材十分广泛,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情感也是复杂丰富的,可按其题材及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的不同来分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一)山水田园诗。

主要通过描写景物,展现自然之美,表达对自然美的热爱;或通过描写田园风光、劳动场景、生活场面等来表达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或惬意之情。

代表作品有王维的《山居秋暝》、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等。

(二)咏物诗。

咏物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怀。

诗人借助象征、比喻等手法,把自己的政治理想或某种志趣、情怀融于某种具体事物身上。

代表作品有虞世南的《蝉》、王安石的《梅花》。

(三)咏史诗。

诗人以历史人物、事件、陈迹为题材,感慨兴衰,古今对比,借古讽今,怀古伤今;多用典故,手法委婉,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忧虑,对个人遭遇的不平。

代表作品如杜牧的《泊秦淮》、刘禹锡的《乌衣巷》。

(四)送别诗。

古代频繁的政治、军事斗争,落后的科技、交通等造成了许多无奈悲伤、催人泪下的离愁别绪,送别诗是古代诗家的重要题材。

诗人借景抒情或直抒胸臆,表达对友情的怀念,或对亲人、朋友的安慰、嘱咐、祝愿。

一般感情色彩较为惆怅、悲凉,但也有乐观、豁达的诗句。

代表作品有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五)行旅诗。

主要表现行旅之人或因仕途不畅贬谪外地,或因外出经商长期客居他乡,或因躲避战乱长期漂泊在外的寂寞孤独、悲凉艰辛的感受以及思乡思亲的痛苦等,大多采用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寄情于景的手法。

二、知人论诗法鉴赏诗词的思想情感要懂得知人论世,善于借助诗词的写作背景即诗人所处的时代特征以及诗人创作时的身份、地位、处境、思想倾向和状态等综合理解、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2020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情感讲义

2020高考语文复习 —诗歌鉴赏之情感讲义

高考—诗歌鉴赏之情感讲义一、古代文人思想、感情的内涵观察那些写诗吟词的古代文人,就会发现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感情都有共同之处:1.人生理想与人生道路古代文人的理想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和“功成身退”。

“儒”和“道”成了文人的两大思想主流。

“穷”即政治失意,人生不得志,怀才不遇;“达”即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其中,“独善其身”,可视为身退,就是出世人生;“兼济天下”,可视为功成,就是入世人生。

古人“身退”的前提是“功成”,但有作为的文人大多不能“功成”,只好走三条路:其一,愤世嫉俗,郁闷伤感(多信奉儒家思想),如屈原、杜甫;其二,黯然退隐,悠然闲适(多信奉道家思想),如陶渊明、孟浩然;其三,愤世嫉俗,不得不退隐,却又心有不甘,饱受出世与入世矛盾的煎熬(多信奉儒家、道家、佛家思想),如李白、苏轼。

身退后,不再关注天下,而是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品性,在“未功成”和“退隐”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2.喜怒哀乐的缘由古代文人的情感无非就是“喜怒哀乐”四字,同常人一样。

但引起这些情感的缘由却与众不同:(1)喜乐。

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很少见,让他们“喜乐”的大致有三方面因素:①自然。

祖国各地大好河山优美多姿。

②国家。

国家太平繁荣,百姓安居乐业。

③人生。

隐逸生活闲适、自由;政治得意,功业有成。

历经战乱后暂得安宁,亲人(友人)团聚,回归故乡。

(2)悲愤。

这种情感在古诗中最为常见,有人说,中国古代诗词是用“愁”做成的,让他们悲愤、忧愁、痛苦的因素较为丰富、复杂:①国家。

报国无门,山河沦丧,小人当道;统治者穷兵黩武,当权者昏庸腐朽。

②百姓。

人民遭受苦难,剥削者压榨人民。

③亲人。

相思不得相见。

④友人。

依依不舍的留恋,离愁别恨,牵挂、担忧、关切。

⑤历史。

昔盛今衰,王朝兴替;借古讽今,由历史寄托怀才不遇、统治者昏庸、壮志难酬等。

⑥人生。

不得志,仕途失意,被贬谪;人生短暂,年华易逝;年华已老,壮志未酬;客居他乡,孤独寂寞;人生无常,伤春悲秋。

诗歌鉴赏专题解析一思乡怀人

诗歌鉴赏专题解析一思乡怀人

一思乡怀人:思乡,指客居在外的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怀人,指怀念异地的亲朋好友,这是古典诗词最常见的主题之一。

“思乡怀人诗”一般与以下几类人相关:飘泊在外的旅客、、贬谪异地的官员、常年征战的将士、独守闺中的女子特有的一些意象:大雁、燕子、月亮、柳树触发游子思乡情怀的原因:眼前的景物(借景抒情、触景生情、以乐景衬哀情);声响(妇女的捣衣声、笛声)唤起游子的乡思;时令气候的变化让游子感慨时间流逝之快,漂泊流浪之久。

常见鉴赏答案:首联交代时间、地点、环境特点、事件、人物身份;渲染气氛、奠定全诗情感基调;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想象;虚实结合。

1望江东黄庭坚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

思量只有梦来去。

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

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

分付:交付。

(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参考答案:(1)隔,隔断、阻隔之意(1分)。

一语双关(1),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

(1分)同时,也是诗人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

(1分),表达对江东的留恋不舍和现实中无法归去的无奈。

(2分)(2)上片:实写诗人身在江边,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1分);虚写梦中回到江东(1分)。

虚实结合(1分),表达对江东的留恋不舍和现实中无法归去的无奈(2分)。

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1分),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

(1分)虚实结合(1分),表达对江东的留恋不舍和现实中无法归去的无奈。

(2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鹧鸪天(南宋)史达祖雁足无书古塞幽。

一程烟草一程愁。

帽檐尘重风吹野,帐角香销月满楼。

情思乱,梦魂浮。

缃裙多忆敞轺裘。

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

[注]①缃:浅黄色。

②官河:运河。

(1)上阕描写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5分)(2)请结合全词,对“官河水静阑干暖,徙倚斜阳怨晚秋”两句进行赏析。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新教材适用2024版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题6古代诗歌阅读分点突破1鉴赏诗歌的形象课件

【微知点】 鉴赏景物形象的三个步骤 描绘诗中展
现的画面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 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概 括景物所
营造的氛围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雄浑壮阔、萧 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分析作者的
思想感情分析情感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 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意象大都是一个名词性词语 查找
如果是主谓式或动宾式,则转换成名词结构,如“柳细”“花红” 意象
可转换为“细柳”“红花”
描绘 要找出诗中所写的景物,展开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画面 描绘画面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切忌直接翻译
抓住描述该景物的关键性词语,如动词、形容词,把握其外 在特征。动词要从动态感、形象感、包孕性上去体味。形容 概括 词要抓住形容描摹的声、形、色、味等体味。还需关注有关 特征 景物的时令色彩和冷暖色调的词语
前两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突出了居庸关怎样的环境特征? 【我的分析】 本诗写诗人入居庸关时的所见所思。前四句写景, 后四句写感。颈联写面对时局混乱,良臣进阶无路的现状,诗人十分失 望、愤懑,想暂居家中;尾联追述先贤在时局混乱时退居草莽,相机而 动的故事。 (1)指出首联交代的内容 ____________(首联点明了诗人观察的时间是冬日傍晚,地点是古镇 青山口,天气是寒风呼啸,这些是对环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
【注】 ①彦辅:西晋时期著名清谈家,他以个性鲜明和超凡脱 俗、高风亮节闻名。②大:一作“太”。
这首词上阕刻画了桂花怎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我的分析】 这是一首咏桂花词。分析桂花的形象,可以从形(外 在形象)、神(内在品质)两个角度考虑。

高考诗歌鉴赏中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高考诗歌鉴赏中如何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
的。
三是抓住 注释 内容 ,提取诗歌暗示信息。注释 内容往往包 括 :写作背景介绍 , 暗示诗人的创作 动机及本诗的思想内容; 相关词句 的介绍 ,暗示 本诗 的用典或意境 ,  ̄ n 2 O l 1 年全 国新课 标诗歌鉴赏注释② , 让考生很容易把握全 诗的感情基调 ; 作者 介 绍 ,暗示本 诗的写作 风格 ,供我们知 人论世 ;别人评价 介 绍 ,暗示 本诗的艺术特色或本诗 的思想 内容。 充分解读 这些暗示信息 ,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很 好地理解诗 歌内容。 四是关注诗歌末句 ,因为诗歌在诗歌 的结尾往 往表达出 自 己的心志或情怀 ,我们 称之为卒章显志。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的结尾 “ 安能摧眉折腰 事权贵 ,使我不得 开心颜” ,表白 自己 的心志 ,亮出全诗主旨,唱出了和权贵抗争的心声。 由几年高考设 题情况来看 ,2 0 1 4 年高考诗 歌鉴赏方面 命 题 ,很有可能加大- i  ̄ , u o ' r 思想 内容和作者观点态 度的力度 ,所 以 希望这篇文章对同仁能有所裨益 。
“ 技”是中国古典舞技法 、技术和技能的总称。技术技巧 , 它是 指较 为机械和单一性 的舞蹈动作 的熟练程度,从表面看 ,它缺少舞蹈 语汇 的连贯性和丰富感 ,但是就技术技巧 的本质而论 ,它是炫示舞蹈 本体美的重要表现 ,是肢体与智慧的有机组成。 广义上解释,技术是指人类在改造 自 然、 改造社会 和改造人 自 身 的全部活动 中所 应用的一切手段 、 方法 、知识等活动方式 的总和。 “ 古汉语 中, ‘ 技 ’除有时指某种艺术 ( 如歌舞 ) 之外 ,主要泛指才 能, 本领 ,如 ‘ 凡执技从事上者 , 祝 、史 、射 、 御 、医 、 h 及百工 ’ (《 礼记 》 )。 ‘ 黔驴技穷 ’中的 ‘ 技 ’是指活动本领或能力。” 谈 到艺 术与技术 ,宗白华先生这样看 : “ 艺术是一种技术 ,古代艺术家 本就是技术 家 ( 手工艺 的大 匠 )。现代 及将来 的艺术也 应该特重技 术。然而他们的技术不只是服役于人生 ( 像工艺 )而是表现着人 生, 流露着情感个性和人格的。” 中国古典舞的本领一—技术技巧 “ 是通 过旋 转、翻身 、跳跃、翻腾 、地面等动作进行体现的,其质量的衡量 标准由动作 的数量 、动作 的难度以及动作在形态 、 感觉上的流畅协调 的完美体现所决定 。” 它由单一 、复合及特殊三部分构成。 “ 单一技术技巧一般是指在一种动作状态下,完成一个或连续性 的旋 转 、翻身 、 跳跃 、翻腾 、地面等动作 。复合技术技巧是指在一腿 支撑 重心不变的状态下或在瞬间转换重心 中完成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连 续性 的旋转 、翻身 、跳跃 、翻腾动作 。” 例如,掖腿转接反大掖步转 ,旁腿转接吸腿转接横飞燕等等 , 必 须具有单一技术技巧过硬 的高质量 , 才能将不同的技巧有机而 自如地 衔接组合在一起 。 “ 复合技巧是一种强烈性的艺术化动作语言 ,不是 技术 的机械 重复 ,讲求数量 和难度的 同时 ,更要关 注动作的姿态造 型 、节奏疏密 、动势转换 的和谐。”在这一时期的训练难点显现在技 术与身法 间的把握。从某种角度上看,身法和技术在训练 的初级阶段 都有着相对独立的一面 ,但 当整个训练进 入高级阶段时,相互的独立 性必然要 消失 ,这是因为舞蹈表演艺术 的终极 目 标所致 。身法必须有 技术的支撑 、配合才可体现 出风格特色及符号特征。技术也因为身法 的融合,形成为综合化的技术语言 , 方可脱离分离 的、单元式的孤立 状态。不论是起 、行 、止还是手 、眼、身 、 法 、步 , 身法和技法在风 格语言方 面的训 练达到 了同一性。 “ 特殊技巧是根 据个 人 的生理机 能 、技术 特长 ,开发具有个性化的 、 与众不同 的、令人惊叹的技巧动 作 ,一般 以原地运动或线与 圈的运动路线 而进行。”此 阶段的教学训 练任务主要是围绕 “ 因材施教”的原则展开 , 具有较强的创造性 。 “ 强烈的感情要有强烈的技术手段来 表现 。”艺术创造需要技术 技巧 , 但技术技巧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好的 内容也要具有艺术魔力 的技术技 巧来加 以表现 , 才能加深人物形象的表现力给观众 留下深刻 印象。舞 蹈技巧是专业性很强 、强度很大 、观赏性和效果性都较强的 人体动作 。包括肌体 的柔韧 度 ,弹跳 的高度 和空 中的控制力 、舞姿 性 ,旋转 的速度及量 ,以及 空中转体、翻腾等等 ,它既是手段也是 目 的。在塑造人物 、表达强烈感情和渲染舞台气 氛时 , 技术技巧是绝对 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 ,在营造 “ 高潮”的观赏性角度 , 它也是其 目的 之一。技 术除了综合性 、复合性 、数 、 量、 质等本身意义 的体现外 , 与表演关 系融洽 的 “ 化合”充分显现了技术的情感化特征。将技术上 升到情感 符号 ,主要表现在作 品上。它是情绪 的进发 ,时常会 出现技 术的变形 ,但不论怎样变形 ,始终都是为情服务 ,为人物服务 。以全 国第六届 “ 桃李杯”舞蹈比赛 中获得青年组表演和创作双项一等奖的 《 秋海棠 》为例 ,表现剧中人物不堪回首 、 悲痛欲绝 , 但 同时又有无 数不舍心爱之 “ 戏 ”��

古典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古典诗歌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

练习四:综合训练题
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杳杳寒山道 (寒山)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疾疾更无 人。
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 春。
• 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曾说,这首诗通篇充满了“寒意”,句句使用 叠字的艺术显示了威力,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同意。“杳杳”言路深幽远,渲染了“寒”的气氛, “落落”言涧边寂寥冷落,给人以空旷寂寞之感;“啾啾” 状鸟叫之声,以有声写无声;“淅淅”以风声描风的动态 之感,从声音上渲染环境的肃杀;“纷纷”绘雪飞舞之状, 从视觉上表现环境的肃杀;“朝朝、岁岁”从时间上点染 寒意之久。这些叠字从不同角度运力,共同完成了整首诗 寒冷氛围的营造工作。
答1:橘柚香。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答2: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悲凉的心情。 答3: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 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的更为深 远。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问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糸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 一阙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击如飞. • 问:(1)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词题为“代人赋”,作者为什么要以此为题?请简要说明。
答:(1)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 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 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2)运用了对照(或对比)的写作手法。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 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他解官归居后鄙弃城市官 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题为“代人赋”,实则为己赋,采用待人填词的形 式,以荠菜花自况,效果独特。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一 读懂古诗,明诗意,知题材

古诗文阅读  第二章  专题一 读懂古诗,明诗意,知题材

执行时间:月日第周星期总序第个教案古诗鉴赏复习专题专题一读懂古诗——明诗意,知题材教学过程:一、考纲把握古诗鉴赏,其前提是要读懂诗歌。

对于命题者来说,如何引导考生先读懂后鉴赏,命题的导向至关重要。

对于考生来说,能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作品的内容和技巧,能否读懂诗歌极其关键。

因此,必须扭转轻读诗、重做题的倾向,我们应沉下心来,反复咀嚼,一定要重视古诗本身给我们传达的内容,从而来解读古诗。

在考场上,究竟怎样才算读懂了一首诗歌呢?一是明白表层意思:能翻译出大意,把握如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景物等基本内容;二是领会深层意思,即能看出写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等。

二、掌握读懂研讨的基本方法A、标题切入标题是解读诗歌内容和形式的关键。

因为标题是诗歌的眼睛,是诗歌内容形式等丰富信息的载体,有的标题概括了作品的重要内容,有的揭示了作品的线索,有的奠定了作品的感情基调,有的揭示了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有的交代了诗歌的题材、体裁。

从标题切入,就是要把握住这些丰富信息。

边练边悟1.试读下面的诗题,看看能读出哪些重要信息。

(1)《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2015·全国Ⅰ)答案①点明了“留别”的出发地、目的地。

②“留别”暗示了诗的类别——送别怀人诗。

③“临洮”“北庭”两个边塞地名,暗示了诗中将写边塞风景。

(2)《残春旅舍》(2015·全国Ⅱ)答案①交代了写作的季节、地点。

②“残”字可透露出心情可能也“惨”。

③“旅舍”暗示此诗可能是一首羁旅行役诗,诗中要写的可能是一种思念、牵挂之情。

(3)《木兰花慢赠弹琵琶者》(2015·浙江)答案词题暗示词的内容是描写琵琶弹奏及听的感受。

(4)《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2015·江苏)答案①“秋日”点明了写作的季节。

②“题……新居”表明了写作缘起。

③“新居”暗示诗的内容可能要写“新居”的内外环境。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高三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

例: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 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 思发在花前.
本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身处异地而深切的思念自己的故乡, 急欲回到故乡的心情.
三、读序、注
一般序在诗前,注在诗后,有时会 巧妙地安排在题干中。它们有的交代创 作的年代,有的交代创作的缘由,有的 交代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创作的背景, 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帮助 理解作品思想内容。
(2)“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手法? 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 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 兴废的感慨。 (2)比喻。①忧君王为奸邪所蒙蔽,忧奸邪为非 作歹;②忧贤者包括自己不得任用,忧国忧君忧民。
问: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 析。
【参考答案】
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 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 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 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 叹。
(08全国卷II)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 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 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 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
3、找主旨句
即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性的句 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的“一片冰心在玉壶”,朱熹《观书有感》 中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苏轼《题西林壁》中的“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诗中都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都可以说 是诗中的主旨句。抓住主旨句,可以迅速准确地理解诗歌的中心内容。

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

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

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摘要:针对学生在诗歌鉴赏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运用科学的方法,恰当的技巧,广积博览,勤加训练,解读古诗词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

本文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从题目、作者、注释、字面意思、关键词语、意象、表达技巧、审美心理等多个方面探讨了解读古诗词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理解内容把握情感古典诗词鉴赏在高考中是一个难点,分值八分,在高考阅卷中,我阅过这道题,考生的平均分也就是四分,甚至三分。

在日常学习中,古诗词的思想内容、表达技巧、观点态度、语言风格等都让学生一筹莫展。

不少教师觉得古诗词鉴赏教学收效不明显,学生是干教不会,启而不发,老师是想方设法,吃力不讨好。

其实,我觉得还是不得法,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还是能收到效果的。

我曾经在学生中做过调查,85%学生表示根本读不懂古诗词,更别谈鉴赏了。

他们迫切要求老师帮助他们先读懂读诗词的字面意思,再理解隐含的意思。

我觉得这就给我们指明了一个方向——把读懂古诗词做为古诗词鉴赏的第一个要突破的难点。

读懂古诗词,亦即理解诗词内容,把握思想情感。

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把握诗词内容呢?在多年的教学中,我逐渐总结出一些方法,愿与大家商榷。

一、借助题目,挖掘信息题目是诗歌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时我们可以从题目中得到写作的时间、地点以及相关内容。

这些信息有时是理解诗歌内容、思想感情必不可少的提示。

如《过山农家》(顾况)、《新晴》(刘攽)、《夜宿田家》(戴复古)、《题李凝幽居》(贾岛)、《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柳宗元)等等。

二、关注作者,知人论世作者如果是我们熟悉的,可以从他的风格特点上获得提示,启发思路,对鉴赏诗歌的语言和思想感情有一定的帮助。

如李白之清新飘逸,杜甫之沉郁顿挫,陶渊明之冲淡平和,王维之诗中有画,韩愈之深奥险怪,苏轼、辛弃疾之豪迈奔放,柳永、李清照之婉约含蓄等等。

有些作者的特殊经历,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词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人教版高三) 教案教学设计1古代诗歌鉴赏专题一:鉴赏诗歌形象导言:文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诗歌作为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是人类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

古代诗歌不仅有着优美的音韵、独特的意象,更是反映了当时的历史和文化。

本专题旨在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并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诗歌中的意象及其作用,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2. 掌握古诗词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在欣赏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朗读和理解能力。

3. 熟悉古代诗歌的韵律、格律等基本要素,学会利用这些要素鉴赏古诗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使之达到“文化艺术素养培养”的目标。

3. 通过学习古代诗歌,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中国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并对其进行分析和鉴赏。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之能够从多方面观察和分析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① 导入: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上一次课上学过的内容,与古代诗歌有关的内容,并请同学们尝试用一句话概括上一节课内容。

② 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并告知学生将听一首名叫《七步诗》的古代诗歌,回答一些问题,了解其情感表达和人物形象。

2. 学习过程① 听课:学生合上书本,听课时着重注意理解每句话,思考每个词汇和句式的意义。

老师要停顿一些时候,引导学生理解古代汉语中的语法结构。

② 看文:让学生重新阅读这首诗歌,并结合教师的讲解,了解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鼓励同学们在书上划出一些关键词,并思考如何描述和解释这些词语表达的意思。

③ 分组探讨:请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和比较每个人所划的关键词。

并请他们尝试回答以下问题:作者通过强烈的意象表现了哪些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形象中有哪些情感元素?并请同学们就自己所了解到的内容,从多个层次进行论述,通过各自的观点去研究这部分的内容。

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方法

古典诗歌思想情感的鉴赏方法
田居》 。
更兼细雨,到黄昏、 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 了得?
中的诗歌鉴赏有这样一道题: 《 迢迢牵
牛星》写织女的相思, 《 鹊桥仙》写牛
这首词又 题为 “ 秋情” 是李清照后 , 期的名篇之一, 也是历来人们所公认的 她的代表作。 从词意上看, 作品当 写于 丈 夫赵明诚死后 , 这时候, 词人孤苦无 依. 晚景极为 作品 凄凉 通篇都写哀愁. 但这与早期的 生离之愁 、 暂时之愁、 个 人之愁不同.这里所写的是死别之愁 、 永恒之愁、 个人遭遇与亡国之痛交织在
上心 头。
这是一首 倾诉相思、 别愁之苦的词。
这首词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 出的丈夫赵明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 生活的孤独寂寞 ,急切思念丈夫早 日归 来的心情。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
正确领悟诗歌的 思想内涵。
i . 如果诗歌的题目直接点明或暗示
种对过安静、 纯朴生 活理想的追求。
方沦陷,夫妇被迫南下, 辗转江南。 后
赵明诚病故,李清照孤苦零丁,在杭州、
3如果题目点明了所写事件或背景, .
试 说明 》以及具体的各份试题分析得出,
广东高考诗歌鉴赏题主要内容是:感受形
应该注意到要鉴赏的诗歌的内容 , 或者
与题 目的事件有关,或者由题 目中的背 景引出,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与诗歌
古 典 诗 歌 思 想 情 感 的 鉴 赏 方 法
●夸 丽华
随着近几年高考的改革,语文科在
象的特征, 来理解作者的情感。 如刘禹锡的 《 赏牡丹》题目直接点
名学者,母亲王氏亦工文章 , 自 她 小就 有文学艺术方面的才能。1岁与赵明诚 8 结婚, 他们夫妻俩志同道合。过着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有什么内象涵征?皇帝被奸邪小人包围,贤 • ___者__报___国__无___门__。___不__见___长__安___表__示___远__离___京____
______城____,______不____得______进____见______皇____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传达出思妇“怨”“愁”的具体内容。
(四)登临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哲理诗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一首说理诗,但是它十分生动有趣。苏轼以身 处庐山为喻,说明了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如 果陷在某个具体的环境或事件之中,不能摆脱出来, 那就无法全面、客观地去认识这个环境和事件的真相, 往往容易产生片面性和主观性。
(二)思乡诗: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 从军北征
• 李益
•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闻雁
韦应物
• 故园渺何处? • 归思方悠哉。 • 淮南秋夜雨, • 高斋闻雁来。
寒塘
赵嘏
• 晓发梳临水, • 寒塘坐见秋。 • 乡心正无限, • 一雁过南楼。
•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 [解说]这首元曲,起笔不凡,先通过景物描 写表现了潼关一带险要的地势。然后交代自己行 踪,从西都长安而来,向东而去,沿途看到秦汉 两朝的繁华宫殿都变成了废墟。结尾点明自己的 观点,王朝更迭,最苦的是老百姓。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闺 怨
•沈如筠
借雁足夜给晚丈,••雁 愿夫皓尽随递月书孤一当难月封寄影空深,,,愁流情独多照的守梦伏书空不波信房成营;的。。可她是想,象断着 •鸿过尽“,伏传波书”无,人指,后此汉情伏此波景将更军增马添援了,无他限南 征的交愁趾绪,,有这功愁,绪封搅侯得。难唐以诗成中寐多,用因“此伏,波想营借” 指梦代境征与人亲所人在作军短营暂。的团聚也不可能了。她揽 揣 左衣 己 的摩右诗起能身诗的贵身像上人文含徘日啊心字蓄徊光!志,,窗一。仔读前样阅细诗, ,读描赏痴 洒这写诗痴 泻首“则地 到唐闺贵想 “诗妇在着 伏,”善: 波写的于多营一心联么”段理想希中活1,0望亲动0进自人字,而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 舟 泊 烟 渚, •日 暮 客 愁 新。 •野 旷 天 低 树, •江 清 月 近 人。
• [赏析]
• 这是一首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前两句 写诗人的旅舟停泊在烟雾蒙蒙的沙洲边, 眼见日落黄昏,一段新的旅愁油然而生。 后两句是借景抒情,在诗人的眼里,原野 空旷辽阔,远方的天空好象低压在树木之 上,使心情更觉压抑,惟有倒映在清清江 水中的明月似乎主动与人亲近,带来些许 的安慰。诗中“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两句是传诵已久的名句,非常鲜明地烘托 出了诗人孤寂、愁闷的心情。
咏物诗
•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赞扬,来表达自己 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小松
• 杜荀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 [解说]:咏物言志诗先要看清所赞扬的“物”有什么 特点,其次再分析作者所赞扬的精神和品质。 • 本诗是说,松树在小的时候没引起人的重视,直到高 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可以想到作者是以“小松”自喻。
(三)闺怨诗
• 闺怨诗有两类: • 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 思念,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 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 福生活的向往。
浣溪沙
秦观
•漠漠轻寒上小楼, •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 这首诗的大意是:一个女子在漠漠 春寒中走上自己的小阁楼,无边的晓阴 浓厚似秋天。走进房间,看见“淡烟流 水”图也很幽深。梦像自由自在漂浮的 花絮,愁就像无边的丝丝细雨。夜已经 很深了,月亮挂在窗帘上,她还没有睡 觉。
专题一:古典诗歌鉴赏把握 思想感情
诗歌类别(内容)
• 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 边塞诗(战争诗)
• 咏史诗(怀古诗)
• 咏物诗
• 哲理诗

羁旅诗
• 咏怀诗 思乡诗
登临诗
闺怨诗
• 山坡羊·潼关怀古
• 张养浩
•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 望西都,意踌躇。
•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成了土。
• 1、这首诗用了多种抒情表意的方法,请指
出来。(一有二几句种用写典几种()传说)抒情,三四 • ___句___用__典___(__叙___事__)___抒__情___,__五___六__句___借__景___抒_
___情___,__七___八__句___借__象___征__抒___情__。______________
早梅
唐 张谓
• 一树寒梅白玉条, • 迥临村路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 • 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中既写了寒梅的洁白如玉, 又写出早梅的凌寒独开的丰 姿。
咏怀诗(即事感怀诗)
(一)羁旅诗: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赏析
秋天的夜晚,一艘远道而来的客船 停泊在苏州城外的枫桥边。明日已经落 下,几声乌鸦的啼叫,满天的寒霜,江 边的枫树,点点的渔火,这清冷的水乡 秋夜,陪伴着舟中的游子,让他感到是 多么凄凉。此诗只用两句话,就写出了 诗人所见、所闻、所感,并绘出了一幅 凄清的秋夜羁旅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