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新闻:整治“萝卜招聘”重在扎紧制度篱笆
拔出“萝卜招聘”背后的“大萝卜”
拔出“萝卜招聘”背后的“大萝卜”2015年08月26日08:2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一旦查出有“萝卜招聘”的事实后,就要问责到底、追责到人有媒体报道:在湖北武汉市2015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市人社局涉嫌为下属市人才服务中心“萝卜招聘”:名义上向社会公开招聘的3个岗位(其中一个岗位招两人),实际上是为内部4名工作人员量身定做。
“萝卜招聘”从表面上看,多数程序合法,但即使是一般社会公众,也能发现个中端倪。
比如上述武汉人社局所招聘的3个岗位,年龄要求为不很常见的标准:40岁。
当招聘结果公示时,果然拟聘人员中最大年龄者为39岁。
更有细心人发现,公示中的拟聘用人员,居然全都是已在招聘单位工作的人!“萝卜招聘”这种事多了,不仅会让没有门路的寒门学子彻底寒心、国家的人才选拔达不到预期目的,更重要的是有损社会公平正义,使人们对公务员考录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丧失信心,进而质疑用人制度的公平性、合理性,绝不能等闲视之。
要根治“萝卜招聘”,制度上的设计与完善必不可少。
比如不能允许用人单位随意设置奇葩条件。
如确有需要,必须充分说明理由。
其次是减少面试的权重,甚至只设“合格”与“不合格”两个选项。
因为近年来揭示出来的考录及招聘工作的弊端表明,面试环节的暗箱操作很难防范。
遴选机关与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又不是选演员,在短短十几分钟甚至几分钟时间内,考官能看出什么能力和水平?不过是给打“人情分”提供方便。
但最重要的是,一旦查出有“萝卜招聘”的事实后,就要问责到底、追责到人。
以往即便查出有“萝卜招聘”事实,顶多把板子打在个别具体经办人员身上,用重新招聘等做法蒙混过关,没听说哪个部门或单位“一把手”因“萝卜招聘”而丢官,甚至被牵扯出腐败问题受到法办,因此才使许多搞“萝卜招聘”者有恃无恐。
要知道,无论党政机关还是事业单位,选人用人权往往掌握在“一把手”手里。
无论是谁要制造花样、搞“萝卜招聘”,没有主管人事的领导点头批准,绝不可能得到实施。
2015河南选调生面试热点解析-萝卜招聘
2015河南选调生面试热点解析-萝卜招聘✓事件概述日前,在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的招考笔试中,河北大学毕业生李娟以领先第二名12分的成绩进入面试环节。
但经过面试后,她却以0.08分之差应聘失败。
随之有消息传来:胜出者被指是用人单位领导的女儿。
种种迹象都让李娟坚信,她所参加的河北省社会科学院2011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是一次“萝卜招聘”。
无独有偶,类似的“萝卜案件”近期在各地频繁上演。
当先有“萝卜”再挖招聘的“坑”,相关招考制度仿佛已形同虚设……✓相关评论1.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李建钟分析认为,一是因为对事业单位人员录用的严肃性认识不清。
事业单位岗位与公务员一样属于公共职位,其人员录用应遵循仅向品德和才能开放的基本原则,而不应有任何出身、身份等方面歧视性限制或优先权。
但现实中,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事业单位往往成为政策性人员安置甚至公职人员亲友安置的重要渠道,有的还成为一种“传统”,这与公共职位“公共性”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二是事业单位涉及诸多行业,机构类型复杂,地方、部门和事业单位在人事、编制等方面具有较大自主权,这种自主权提高了管理效率,也带来了监管难题,授权和监管如何“匹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2.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指出,在福建南屏的招录中,条件设定完全为了一个人,而在河北社科院招考中,“面试占60%,笔试占40%”的原则也是事后作为“挡箭牌”来公布的,这些做法完全违背了公开、公平、公正的招考原则。
——光明日报《“萝卜招聘”:我们能否扯破“人情逻辑”》✓模拟题谈谈你对“萝卜招聘”的看法?✓参考解析目前我国就业压力比较大,在大大小小的招聘会上我们都会看到人山人海,人头攒动的景象,每个岗位都成了一种稀缺资源,再加上我国固有的官本位、铁饭碗思想,使得事业单位在招聘过程称中屡屡发生“萝卜招聘”,这一丑闻接二连三地报道出来后,不仅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更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
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处理违规用人 就该拔出萝卜带出泥
华图网校: 2014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处理违规用人就该拔出萝卜带出泥15名失职渎职人员被追责,另有7名县级领导干部受处分——时隔4个多月,被曝7名县领导亲属违规进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湖南省江永县,再次进入舆论视野。
3月31日,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通报披露了上述消息。
早在2013年11月15日,《中国青年报》就独家刊发报道《湖南省江永县:一些领导子女“绕道”进行政事业单位》。
(《中国青年报》4月2日)江永县这一系列事件表现得肆无忌惮:大肆造假,部分县领导亲属违规办理或伪造人事档案,以本地或异地工作调动的名义,未经招考进入行政或事业单位工作。
经媒体曝光后,相关人员被清退。
现在看来,当地的清退措施更像是避重就轻,敷衍舆论。
谁都知道“绕道进人”的背后有人撑腰、有人操弄,正如有学者所称,相关领导子女能用“假档案”成功实现人事调动,绝对不是单靠自己或其父母就能够办到的,其中还牵涉到各单位领导的权力结盟、利益输送、腐败勾结。
显然,只拔掉露出地面的几棵萝卜缨,而忽略了萝卜缨下面的大萝卜,就是抓小放大。
好在媒体穷追不舍,上级部门也没有沉默,更重要的是,此事惊动了中央,中组部和人社部介入,最终,失职渎职的15名人员皆被追责,其中包括永州市委副厅级干部、零陵区委书记(时任江永县委书记)伍军和江永县委书记(时任江永县县长)陈景茂,江永县政府原副县长刘润生则因受贿罪被判刑。
处理“绕道进人”,就该拔出萝卜带出泥。
在为永州相关官员被处理拍手称快的同时,亦应看到,如果没有舆论施压,没有中央介入,没有湖南省相关部门痛下决心,这起事件也许就不了了之,止于涉事的领导子女被清退而已。
近年来,“近亲繁殖”“萝卜招聘”“因人画像”“绕道进人”等涉及领导干部违规提拔任用子女亲属的问题,绝非个案,媒体不曝光,官员的子女就安之若素,甚至平步青云;媒体曝光了,就装模作样地清退涉事人员。
正是因为违法违规成本过低,一些领导才抱有侥幸心理,前“腐”后继,乐此不彼地将子女运作进入事业单位或官场。
2015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补齐监督短板,让“禁读令”令行禁止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补齐监督短板,让“禁读令”令行禁止对于“花样百出的培训理由”,应该拨云见日,防范“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法;对于“培训费预算的报销黑洞”,应该及时对预算和公款培训项目进行调整,不让违规者有机可趁;对于“将培训当福利”的做法,应该正本清源,培训的归培训、福利的归福利,禁止“错配”,禁止通过“技术手段”违规报销;对于“协会组织”之类似乎带有组织决定的项目,也应该从源头上清理,预防培训上的腐败。
据新华社10月26日报道,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中组部、教育部7月底下发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的培训项目和各类名为学习提高、实为交友联谊的培训项目;严禁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和各高等学校举办允许领导干部参加的高收费培训项目。
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禁读令”颁布近三个月,多地出现官员退学现象,同时,一些高收费社会化培训仍在向受“禁读令”约束的人员招生,部分事业单位、国企领导干部仍在参加多种形式的高收费培训。
动辄十几万元、几十万元的高收费社会化培训项目,因其招生主体官员化、费用来源公款化、学习内容联谊化而饱受公众诟病和媒体质疑,有关部门为此下发“禁读令”,社会各界期待这样的禁令能够发挥作用。
但是,相关调查给出的图景,让我们认识到“禁读令”实施以来虽然产生了不小的变化,但官员参加的高价培训仍然没有根绝,其中的原因值得剖析。
原因之一,相关制度、机制没有跟上。
比如,预算费用管理没有及时调整。
一些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年初都制定了培训预算或者预留了相关的费用,“禁读令”下发后,这些单位或部门并没有及时调整预算安排和费用使用规定,仍然以培训费用列支,给一些人留下了违规的空间。
原因之二,一些人的意识仍然局限于过去的思维框框里,认为“禁读令”没有强制约束力,只是“走过场”,一阵风过去后就算了,并没有把“禁读令”的约束放在眼里。
原因之三,监督存在短板。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萝卜招聘”要连根拔起
2018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萝卜招聘”要连根拔起继考录、专业技术人员资格考试建立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制度之后,昨日,人社部又推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
《规定》指出,对于招聘单位擅自组织公开招聘的、设置与岗位无关的指向性或者限制性条件的、招聘公告发布后,擅自变更招聘程序、岗位条件、招聘人数、考试考察方式等“因人画像”、“萝卜招聘”行为,责令限期改正,直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1月7日《北京青年报》)事业单位“萝卜招聘”,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也要被处分,这无疑是对饱受诟病的“萝卜招聘”开出的一剂猛药,是快慰人心之举。
自2002年事业单位推行聘用制以来,大部分事业单位进人都实行公开招聘,坚持“凡进必考”的原则,这既让事业单位的人才队伍得到了优化,也为科研事业的发展和专业化人才的输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然而,一些地方接连出现以“萝卜招聘”为主要特点的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和违规进人事件,不仅拷问着党和政府的干部人事制度,而且严重影响着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在社会上造成了恶劣影响。
“萝卜招聘”现象为何屡禁不止?隐藏在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究竟为何?这些问题,人们关心,更期待破解。
在此,首先需要说说的就是“中国式关系”。
“萝卜招聘”频繁发生的原因,是因为我们太相信“中国式关系”了。
在一些地方,一些人热衷于权力的非法代际传承,不仅要将子女扶上马,还要送一程。
“孙子孙子快快长,趁着爷爷当局长,要是爷爷下了台,你们都得‘古德拜’”,这段流传坊间的顺口溜就是最好的例证。
更何况,在一个关系社会里,纵横交错的关系网,让人们对于找关系、走后门有了强烈依赖。
事实上,“萝卜招聘”事件屡屡发生,并非缺乏相应制度管理。
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内部交易等行为,2006年原人事部发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制定了完善的招考制度和严格的招考流程,初步建立起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选拔新进人员的制度框架,逐步形成了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八项规定铸就干部作风新常态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八项规定铸就干部作风新常态2012年12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整整两年时间,全国累计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62404起,82533人受到处理,其中23259人受到党纪政纪处分。
“党风问题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多得很!我们一定要引为借鉴,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举措治理作风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的谆谆告诫,深刻总结了作风关乎国家安危、治乱兴衰的历史规律,深刻提出全党要以历史教训为镜鉴、始终毫不松懈地抓作风建设的重大任务。
正是基于这样清醒的认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以八项规定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开启了一场在新的历史起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中央政治局领导同志以身作则,各地各部门积极行动、坚决贯彻,践行八项规定在全党形成高度共识、凝聚强大力量,进一步振奋了全体党员干部脚踏实地、干事创业的进取精神,为党更好肩负起历史使命提供强有力的作风保障。
两年来,为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中央党政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以遏制“舌尖上的浪费”,管住“车轮上的腐败”,消除“会所中的歪风”,刹住“节庆公款送礼”……这些规定,有的是对八项规定的细化,有的是对八项规定相关内容的拓展和深化。
两年来,《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关于党政机关停止新建楼堂馆所和清理办公用房的通知》《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管理规定》《因公临时出国经费管理办法》《中央和国家机关培训费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公务支出和公款消费审计的若干意见》《关于在全国纪检监察系统开展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的通知》等配套制度不断出台,使贯彻八项规定的制度“笼子”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八项规定持续通过一场场“小战役”赢得口碑、改变作风,从一个个小切口活血化瘀、疗治病情。
经过两年的严格执行,八项规定已经成为党风政风改变的一个缩影,不少饱受诟病的歪风陋习得到有效整治,各级党政部门的风气得以焕然一新,同时也在带动整个社会规则的渐变,“潜规则”因此变得越来越没有市场。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制度建设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热点:制度建设2015国家公务员面试交流群群号:95114739综合分析是国考面试中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典型题型,从历年国考面试真题来看,现象类题型在综合分析的总题量中占有绝对优势,值得考生特别重视。
根据题干材料的不同,综合分析题型又分为现象类和观点类。
现象类是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分析,属事件分析,其题材常常来自报纸、网络及社会舆论讨论的热点。
今天河南省公务员考试网为您介绍的面试热点是制度建设。
热点:制度建设【材料】一、党的十八大报告,作为全党智慧的结晶,作为未来五年和今后更长时期的执政纲领和行动指南,“制度”二字贯穿始终。
无论是在回顾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还是在部署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时,都特别强调“制度建设”,彰显了我党完善自我、自信成熟的无穷魅力。
十八大报告,更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三大根本成就之一。
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人民网梳理《决定》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制度”一词以183次高居榜首。
三、中央八项规定实施半年取得明显成效,但一些地方“打折扣”、“绕弯走”现象依然存在,甚至出现“公款吃喝进食堂或会所”、“借车、租车代替公车”等现象。
四、中央政治局召开专门会议,对照检查中央八项规定落实情况,讨论研究深化改进作风举措,明确提出要把制度约束作为刚性约束,坚决整治规避中央规定的各种行为,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
【模拟题】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指导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在这次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章立制非常重要,要把笼子扎紧一点,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由。
”请就制度建设谈谈你的看法。
【背景】改革已到关键阶段,党中央现在非常强调制度建设。
十八届三中会决定提出,“把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结合起来”,顶层设计即是国家层面的制度完善与改革。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这是强调微观层面的制度建设与执行落实。
2015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深化改革容不得“庸官懒政”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深化改革容不得“庸官懒政”杨诗哲要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庸官懒政绝迹就应该是新常态之一在中央以雷霆手段整肃吏治和全面贯彻“八项规定”的当下,贪腐乱象和不正之风得以明显遏止,但在一些地方,“庸官懒政”现象却在高压线下、灰色地带间绵延。
“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要不出事,宁可不做事”“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等心态,在不同地域和领域都有体现。
有一些“庸官”“懒官”“太平官”,不敢迎难而上,不愿直面矛盾,只想占着位子“混日子”。
究其实,无外乎德不配位、不敢担责,或才不配位、无法任事。
这种“只求平稳着陆,不求干事创业”的懒政心态,值得高度警惕——如果说公权滥用是急性病,庸碌无为就是慢性病,养痈遗患,将导致结构性、全局性的政策机体失调、执行机能失衡,极易酿成严重后果。
庸官懒政会破坏改革氛围。
历史上勇于任事之人,但凡要推行改革,都会遇到掣肘和物议。
掣肘是既得利益集团阻挠,而物议则是尸位素餐者对勇于任事者的非议。
掣肘者要震慑,尸位素餐者也要惩治,不能任由站着说话的人对俯身做事的人横加指责,更不能形成“多做多得咎,少做少得咎,不做不得咎”的氛围,否则就会出现“逆淘汰”的不良生态和错误风向。
庸官懒政会贻误改革时机。
现代公共管理中的“政策之窗”理论认为,只有当迫切问题、政策方案与政治形势三流汇合,才能开启政策之窗,为议程设置和改革推进营造机会。
但是,这个窗口期很短,如果懒散不动就会错失时机。
要等多年之后,同一议题的窗口期才会再来。
此外,庸官懒政还会浪费公共资源,徒增沉没成本,使潜在的社会效益被耗散,优化资源配置和良善治理皆无从谈起。
所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既是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期许,也是与官员身份“绑定”的责任。
公共治理者身系公众的委托与期望,其一人之无为,牵连的是万千百姓的问题得不到改善、一地一域得不到善治。
当今之世,全球竞争、区域竞争陷入白热化,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进得不够快也是退。
时政热点:让“最严”成为公务员招考新常态
2016年度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考试录用公务员工作即将开始,人社部昨天发布公告,2016“国考”报名时间确定为2015年10月15日至24日,公共科目笔试定于2015年11月29日。
本次考试120多个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计划招录2.7万余人,相比去年的2.2万增加五千余人,意味着今年的招录人数刷新了去年创下的历史最高值。
(10月14日《北京晨报》) “史上最严”成为此次国考的一大亮点。
今年我国修改后的《刑法》已将包括公务员录用考试在内的国家考试作弊行为列入刑事犯罪,有关部门表示,这次的国考将加大打击考试作弊行为力度,进一步加强与中央网信办、公安、工信、教育等部门的合作,加大防作弊技术和手段的应用,严厉打击助考作弊集团和非法培训机构,坚决惩处考试作弊行为。
严惩公务员考试作弊行为,是保证考试公平公正,保证公务员录取质量的需要。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屡创新高,公务员考试的竞争依旧激烈。
在利益的驱使下,一是一些地方出现了多个靠虚假宣传,以骗取考生钱财为目的的公务员考试天价培训班;二是部分考生在公务员考试中作弊,手段花样百出,作弊设备高科技化、作弊方式隐蔽化趋势明显;三是一些地方在公务员招考中因人设岗和因人设置条件,甚至不考而录。
这些公务员考试乱象的存在,极大地干扰了正常的考录工作秩序,损害了公务员考录制度的声誉。
本次国考,考试人员的作弊行为,将由原来以违纪违规查处上升到刑事处罚的程度,对于震慑考试作弊者,促进诚信报考,严肃考风考纪,防治公务员考录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和作用。
针对近年来公务员招考考试中存在的问题,社会各界一致呼吁要提高公务员招考考试的科学性、严肃性,避免暗箱操作和考试中作弊行为的发生。
此次国考,期盼相关方面加强组织领导,真正成为最严格、最正规、最公正的一次考试。
希望在国考的示范引导下,省级公务员招考也走向“最严”的状态,让“最严”成为全国各地公务员招考新常态,最大限度地为党政机关选拔优秀人才,提高公务员队伍的素质。
2015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整治事业单位招聘乱象要靠制度持续发力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整治事业单位招聘乱象要靠制度持续发力11月12日,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人社部目前正会同有关部门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开展为期一年多的专项整治行动,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完善公开招聘制度,狠抓制度落实。
(11月13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 当事业单位招聘中乱象五花八门、层出不穷的时候,不仅影响事业单位招聘的严肃性,更影响到就业公平和公众对于缓解就业压力的信心。
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战略部署的背景下,此次人力和社会资源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部门对事业单位违规招聘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事业单位招聘乱现象由来已久。
从前些年一些待业者想进入国企、事业单位的大门需要“托关系”“跑门子”,再到近年来被认为戏称为“萝卜招聘”“未考先知”的各类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无一不是招聘乱象的缩影。
一方面,随着就业形势的整体趋紧,一些行业的就业竞争力加大,而事业单位工资、福利等相对稳定的现实,让很多年轻人寄寓了很大期望,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一些人心存侥幸,采用不正当手段挑战公平竞争;另一方面,中国依然是个“人情社会”“关系社会”,这注定某些人和单位手中的权力可以干预甚至决定一些人人的就业前景,直接或间接促成招聘乱象。
事实上,对于事业单位招聘乱象,各级各地也开展过一些专项治理活动,但就实际效果来看,却不尽如人意。
有的“萝卜招聘”去除了,随之而来的是“乒乓招聘”“篮球招聘”;有的不通过“直接关系”进人了,取而代之的是“绕道进人”,等等。
追个溯源,事业单位招聘乱象的久治不绝的根本原因是,一些基层人社部门没能有效地履行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出现了监督监管缺位的现象。
以“未考先知”型招聘乱象为例。
在2010年海南三亚市人社局所属两家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三亚市社会保险事业局原局长温孝廉之女温某,在考前获知试题答案并取得99分。
按理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这样严肃的事情,除了招考公告以外,本不该走漏试题的风声,却还是让人钻了空子。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务员工资上涨绝不是“齐步走” 取决于公务员考核机制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公务员工资上涨绝不是“齐步走”取决于公务员考核机制人民网北京12月3日电 (万鹏)昨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并指出,在职务之外开辟职级晋升通道,在全国县以下机关实施这项改革,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这一制度的建立有利于打破“官本位”瓶颈,突破基层干部个人发展的“天花板”。
在此之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中,对社会普遍关注的基层公务员待遇问题指出,“适当提高基层干部待遇,逐步改善工作生活条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谈到,适当提高基层干部的待遇是大势所趋,但待遇上涨绝不是“齐步走”,未来仍需构建公务员薪酬变化的长效机制。
此次出台《意见》建立“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将产生哪些影响?汪玉凯认为,职务与职级并行,相当于给公务员增加了一条晋升通道。
可以不当官,但也能享受到官员待遇。
实际上这一措施打破了“官本位”的瓶颈,有利于促进基层干部的个人发展。
之所以选择在县级以下推行此项制度,汪玉凯指出,是因为在全国公务员队伍中,多数公务员都在县以下机关工作,行政职务的职位非常有限。
他举例谈到,比如县以下机关,正处级只有县委书记、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等少数几个职务。
多数公务员一辈子,基本都是在科员、办事员这两个级别之间走完了个人仕途。
有机会升迁到副科、正科的都很少。
可以说,基层干部的发展会遇到这样的“天花板”就如何推行此项制度,汪玉凯最后向记者谈到,其实就是在职务与待遇挂钩的基础上,职级也跟待遇挂钩。
目前公务员的收入主要分为四大部分,包括职务工资、职级工资、各地区的补贴以及其他补助。
之前,各地区的补贴与职务挂钩,所以公务员收入很大程度上受到职务的影响。
15年国考时政热点: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
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政法委书记孟建柱10月29日至11月1日在重庆调研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重庆坚持依法治理,呈现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解决问题,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市委书记孙政才参加调研。
深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是孟建柱这次调研的重点之一。
他主持召开座谈会,与重庆政法单位和有关部门负责人、政法院校和律师代表座谈,听取他们对司法体制改革的意见建议,并就重点难点问题与大家深入讨论。
孟建柱指出,实践证明,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
重庆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认真做好司法体制改革各项工作,特别是在审判权运行机制、检察人员分类管理等方面,试点工作起步早,取得了初步成效,积累了不少经验,为全面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
他希望重庆在司法体制改革方面敢闯敢试,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既要有理想,又要接地气,既解决好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又努力突破深层次的体制性、机制性障碍,加快建立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
在重庆市公安局及基层政法单位,孟建柱了解政法机关执法司法工作情况。
他指出,政法机关和政法干警要带头崇尚法治、信仰法治,始终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固树立法律权限不能突破、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真正把法治内植于心、外践于行。
要把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作为基本要求,自觉用法律制度规范执法司法权行使,强化执法司法权制约和监督体系,坚决防止滥用执法司法权侵犯群众合法权益。
在重庆铁路口岸,孟建柱了解了物流产业园区功能和口岸建设进度,并走进口岸联检大楼,向工作人员询问通关、质检情况,勉励他们守好国门、抓好安全、做好服务。
在重庆保税港区,孟建柱实地考察了重庆对外开放取得的新成绩。
他强调,政法机关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更加自觉地把政法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谋划和推进,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努力营造公平、透明、稳定的发展环境,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四川一县政府聘40名“挑刺工”暗访 干部称压力大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四川一县政府聘40名“挑刺工”暗访干部称压力大四川一县政府聘40名“挑刺工”暗访干部称压力大“挑刺工”通过暗访监督干部作风,40人名单全县只有两人知道王泽会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摄影报道提着包包,走进丹棱镇派出所,咨询民警如何办户口。
离开,返回,听录音,填好“行政效能暗访测试情况表”,直送县纪委监察局。
这是丹棱“挑刺工”李开鹏的一次暗访“挑刺”过程。
今年以来,眉山市丹棱县建立暗访监督人员库,并组织开展暗访监督活动。
昨日,丹棱县纪委书记骆仕明透露,像李开鹏这样的“挑刺工”,他们“秘密”选聘了40人。
“这是一份只有两个人知道的秘密名单,即使‘单上有名’的人,相互间也不知道对方是不是挑刺工。
”骆仕明说。
40名秘密“挑刺工”,能否真的驱散干部作风“雾霾”?华西都市报记者走近“丹棱官场”展开调查。
>>>暗访“演技”不够真挑刺工回来有点后悔李开鹏,丹棱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他还是县纪委委员。
“这也是我被选进40人挑刺工秘密名单的一个重要原因。
”李开鹏说。
去丹棱镇派出所“咨询迁户口”,是上周一。
当时,他外出办事路过派出所。
他突然想起,作为“挑刺工”,他5月有“暗访3个部门的工作任务”。
于是,他决定去派出所“办”一次“户口迁移”。
走进派出所户籍窗口前,李开鹏打开了手机上的录音功能。
进门后,迎接他的是一名男民警。
获知李开鹏是来办户口迁移,这位民警给李开鹏作起了详细讲解。
讲解过程中,民警貌似认出了李开鹏。
不过,民警没有点破。
“他认出了我?”李开鹏离开派出所,总感觉民警认出了他。
破绽到底在哪里?李开鹏很抠了一阵脑壳。
最终,他把破绽归结于“手提包包”。
这是一个黑色公文包。
“下次再去暗访,我不能再提包包去了。
”李开鹏总结其“露馅”经验。
根据丹棱县出台的暗访监督管理制度,李开鹏和他的39名“队友”,实行分任务、分领域、分专题随机抽取暗访人员成立暗访工作组,主要通过暗访检查、模拟办事、走访调研、网络监测等方式,对全县服务窗口、部门机关展开暗访监督。
2015年国考时政热点:强化用人问责优化政治生态
2015年国考时政热点:强化用人问责优化政治生态
“用人腐败是最大的腐败,优化政治生态也要抓住这个关键点。
”曾在纪检部门和检察机关工作多年的湖北省黄冈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倪贵武认为,所有的腐败问题都是因为人的问题。
过去选人用人,一般先由组织部门摸底,从符合条件的人里面考察。
现在很多时候都是“一
把手”授意,指定对某个人考察,这样选出的人不能“服众”,领导的权威也要受损。
“好的制度能使坏人变好,坏的制度能使好人变坏。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授陈胜华认为,只有加快干部任用制度改革,淘汰“官场的逆淘汰”,让“圈子观念”、“黑色文化”没有生存土壤,才能避免制度性原因带来的腐败现象,真正解决政治生态问题。
江西省纪委有关负责人认为,建设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治权是关键”。
要坚持制度限权,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通过“公开”限权,把权力晒在阳光下;完善监督控权,进一步健全
权力监督体系。
这位负责人建议,一是逐步探索建立党内公开监督、公开批评、公开质询以及对“一把手”弹劾罢免等制度,推行制度化分权方式,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
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引导“权力制约权力”。
二是通过公开干部调整信息、公开推荐提名人选、公开民主推荐票数、公开选拔任用结果等内容详细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三是建立干部“带病提拔”倒推问责机制,狠刹跑要之风,为那些群众公认、实绩突出、作风优良的干部打开进步之门,对那些碌碌无为、跑官要官的干部撤下晋升之梯。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拧螺丝上发条 浙江101个督导组在行动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时事热点:拧螺丝上发条浙江101个督导组在行动督导工作关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成效。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省委赴各市、县(市、区)督导组坚持从严从实督导,积极履职尽责,到位不越位、帮助不包揽、指导不领导,愿当“包公”、敢唱“黑脸”,发现问题及时点明提醒纠正,确保各地教育实践活动高起点开局、高标准开展、高质量推进,受到当地党委和干部群众肯定。
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在浙江大地深入推进,干部真正受教育、转作风,百姓深切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变化。
而在这些变化和成效背后,有一个群体在默默付出。
他们就是入驻各市、县(市、区)的101个督导组。
“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
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就在百姓家门口开展,活动伊始,各督导组坚持严督实导,确保各地活动开展不虚不空不偏、各环节不走过场,真正督到关键处、导在点子上,拧紧螺丝、上紧发条。
拉下脸,不空不偏督导工作,最怕拉不下脸。
各督导组进驻开展督导以来,坚持严字当头、对标把关,切实担负起督促指导责任。
为深入查找问题、找准问题,省委赴台州市督导组突出“一把手抓、抓一把手”这个关键,传导压力。
一般情况下,督导组长每周与市委书记沟通一次,有重要问题或紧急情况及时沟通;每周一,督导组和市委活动办召开工作协商会。
为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督导组几上几下审核对照检查材料,组长带着组员连续加班加点,每次都对每份材料逐条逐字提出修改意见,常常工作到次日凌晨1时多,连续3周没有回家。
省委赴杭州市督导组在查找问题时,发现有的同志担心问题讲多了丢面子,影响威信和个人进步。
督导组通过与县(市、区)常委个别谈话、审阅县督导组征求意见反馈材料和对照检查材料等方式,面对面提要求、传压力,要求书记带头树靶子、做样子,引导班子成员放下思想包袱,深挖思想根源,把问题找到找准,防止泛泛而谈、个性化特征不明显。
活动开展以来,各督导组精心指导督促各地确立高标准、坚持高标准,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紧扣每个环节要求,坚持反“四风”、正作风,认真抓好各项重点工作。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国企招聘打破“子承父业”陈规
2015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国企招聘打破“子承父业”陈规【背景链接】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达到727万人,创历史新高。
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促进公平就业,其中,“国企应公开招聘应届生,公示拟聘人员”广受关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司长桂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社部正制定具体措施,拟进一步明确国有企业招聘应届毕业生信息发布的范围、公布渠道,以及招聘工作的流程等内容,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
2014年5月,上市公司中石油系统最大的、最“古老”的油田公司——大庆油田出台新招工政策:老职工的子女如毕业于“二本”非石油专业或“三本”将无法直接“接班”,而要通过考试。
政策一出,立刻引起老职工们的不满。
有人说,“老子打下的江山,为什么不能让小辈来继承?”此事在社会上引起热议。
【深度解析】[权威论述]作风建设是立破并举、扶正祛邪的过程,立什么,破什么,需要好好把握;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
——习近平“蛋糕”不断做大了,同时还要把“蛋糕”分好。
我国社会历来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观念。
我们要在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尽量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事情做好,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努力使全体人民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
——习近平政府就是应该创造条件,让每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奋斗有公平发展的机会,我们要把公正贯彻到社会的最底层。
——李克强[国企“子承父业”现象存在已久]一方面,大庆地处黑龙江西部偏远地区,除石油化工之外的其他行业不发达,职工子女就业门路狭窄;另一方面,他们的祖辈、父辈都为祖国的石油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奉献。
无论从保障就业、促进社会稳定,还是出于补偿需要,对油田职工子女予以适当照顾可以理解。
况且,这种情况并非大庆油田独有,许多大型垄断国企、行业或多或少也存在“子承父业”的现象。
[国企“子承父业”凸显不公]一是影响国企改革进程。
2015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决不让整改落实成为“烂尾工程”
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决不让整改落实成为“烂尾工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落下帷幕,但是搞活动有时间表,改作风岂有完成时?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宣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
从目前情况来看,还应该继续抓好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做好活动的善后工作,让问题得到解决,让制度施之长远。
“应当十分明确,整改决不能出现‘烂尾工程’和‘形象工程’,决不能让‘四风’问题反弹回潮。
”中央领导同志掷地有声的话语,传递出斩钉截铁的决心。
这是因为,整改落实是教育实践活动攻坚克难的关键所在,也是改进作风取得实效的重要检验。
问题摆出来了,承诺也做过了,群众热切关注,社会高度期盼,整改是不是动真格关系到教育活动的成败和党的形象。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一些地方或单位,越是进入收尾阶段,精神上越容易松懈、行动上越容易迟缓。
回想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从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到整治会所中的歪风,从解决车轮上的腐败,到规范“三公”经费支出,反“四风”刀锋所向,党风政风为之一心,社会大众为之一振。
但是,难啃的硬骨头还有,“四风”的残余势力还在,不能有丝毫懈怠,不能让“闯关”思想、“观望”态度、“懈怠”意识软化了收尾阶段,不能让“四风”卷土重来。
如果整改落实不能落到实处,活动到最后环节功亏一篑,那么活动持续时间再长,也会被群众认为是虎头蛇尾的一阵风,就难以树立徙木立信的诚意和决心,更遑论以改进作风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之所以出现上述跑冒滴漏、庸懒散软的情绪,无非是一些人心存侥幸,以为活动结束了,上级领导的注意力改变了,自己偷个懒、打个盹怕什么?出现这种心理,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党性修养不强、宗旨意识淡薄、群众立场不稳,这同时说明从严治党应该坚持到底。
我们常说,“认真”不仅是态度问题,而且是关系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大问题,是关系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大问题,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全局的大问题。
各级领导干部应该把这股“认真”劲贯穿收尾阶段,坚持思想不能疲、劲头不能松、措施不能软,坚持有问题就整改、大问题大整改、边整改边完善,确保收尾阶段不打折扣、不缩水分、不偷工减料。
2015年厦门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给官员筑起坚固的制度高墙
要想警钟长鸣,持久地保持政治生态之清明,应以依法治国为契机,筑起坚实牢固的制度之墙,有效地约束党政领导干部的行为。
日前,央视一档调查栏目播出了名为《高墙里的官员们》的节目,揭秘了落马官员在监狱里的生活状态。
镜头中,因贪腐入狱的广东茂名原市委书记罗荫国和茂名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朱育英都理了光头,穿着囚衣,住在十几个人的监室里,每天早上起床要学习,要熟记、背牢服刑人员的38条行为规范,过着失去自由的铁窗生活。
节目播出后迅速引发广泛关注,许多人对贪官在狱中落魄的状态拍手称快。
有人认为官员牢狱生活的剧情比电影《监狱风云》还要好看,也有人希望高墙里的官员们能够经常“亮相”。
曝光落马官员在监狱里的状态有着积极作用。
一是可以彰显法律的威严,给在位的官员以警醒,防止其重蹈已落马者违法乱纪的覆辙。
二来可以体现法律的公平,打消公众关于一些官员在狱中能否真正接受法律制裁的疑虑。
但是,曝光不是为了引起围观。
官员们不能把对这些服刑官员的曝光当成免费电影来看,不能以看客的心态来围观和指点高墙里的服刑官员。
官员贪赃枉法,既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又侵犯了群众的利益,还葬送了自己的前途。
在这些由权力失控所导致的一幕幕悲剧中,没有置身事外的看客。
因此,如何防止更多的官员因贪赃枉法而入狱,需要各方的思考与探讨。
为了防止更多的官员走上违法乱纪之路,不能仅靠“以儆效尤”。
虽然墙内的服刑官员现身说法能够给墙外的官员敲响警钟,但钟声是时时响在耳边,还是渐去渐远,不得而知。
在位的官员或者从善如流,改过自新,也可能更加巧妙地去掩盖违法乱纪的行为,继续迷途而不知返。
因此,要想警钟长鸣,持久地保持政治生态之清明,应以依法治国为契机,筑起坚实牢固的制度之墙,有效地约束党政领导干部的行为。
筑牢制度的高墙,要求在选拔任用干部时慎之又慎,广泛听取官方的意见和民间的声音,防止官员被“带病”提拔。
在官员的行政履职过程中,要用规章制度去制约和规范其手中的公权力,防止公权私用和公权滥用。
2018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人社部治理“萝卜招聘”
点这里!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点这里看更多真题!面试是一个角逐的过程,是能力与能力、细节与细节之间的较量,因此入围面试的考生在备考期间一定要考虑到各个方面的细节,还有疑问?点击这里>>>一对一在线咨询。
【热点背景】据人社部网站消息,为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行为,落实《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等有关法规精神,加大对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力度,人社部研究起草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预测题目】近日,人社部出台的公务员考试规定中要求对于招聘单位擅自组织公开招聘的、设置与岗位无关的指向性或者限制性条件的、招聘公告发布后擅自变更招聘程序、岗位条件、招聘人数、考试考察方式等“因人画像”、“萝卜招聘”行为,责令限期改正,直至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请谈谈你对这个规定的看法?【中公解析】中公专家解析面试热点<<<点这里!近年来,类似“因人画像”“萝卜招聘”事件时有发生。
湖南武冈卫生系统免试招录,不少领导的直系亲属无医学背景、无报考条件却被公然录取;湖北省利川市人社局招聘,面试结果前两名均是人社局及其下属单位干部的子女……相信这种现象不是个案,而只是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
这种现象不仅对于那些被“潜规则”的学生来说一种不公平,继续放大更是对于法律、规矩、制度的漠视,更是对政府公信力提升的一种阻碍。
发生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来自于顶层设计的漏洞以及相关部门监察力度的不足。
人社部出台新出台的规定不仅要限期改正,而且要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这里不仅体现了严肃问责,而且体现了问责到人、问责到边。
再一次明确了萝卜招聘的严重性并且加以负责人责任制的方式来提高查处的主观能动性,甩起问责的鞭子,鞭策相关主管人筑牢“萝卜坑围栏”,并且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放大考录透明度,向社会去宣扬公平正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招聘中存在的“萝卜招聘”、“绕道进人”等乱象,早已为公众所诟病。
眼下,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会同有关部门,除对各地的个案予以严肃查处外,还将在全国开展一次全面、集中的整治活动。
预计2015年底前,整治活动将集中力量对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行为,完善公开招聘制度,促进形成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事业单位进人机制。
(11月4日《人民日报》)
近年来,“萝卜招聘”丑闻时有所闻,甚至演变成备受关注的公共事件。
这不仅践踏了社会的公平正义底线,而且损害地方政府的公信力,特别是消弭着青少年对“人生出彩”的憧憬。
“对一位神射手来讲,不管子弹飞多久,迟早会命中目标。
某些拥有‘权力之枪’的官员就是这样的神射手。
”网友如此辛辣的嘲讽,恰恰折射出他们对改变“拼爹就业式”乱象的无限期待。
一些事业单位违规招聘的手段可谓五花八门,如“萝卜招聘”型、“未考先知”型、“绕道进人”型等。
今年7月湖北宜昌市某工商局招聘便是“典型代表”。
该单位要求应聘者具有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国家二级及以上运动员资格,眼尖的人直呼是“拼爹的产物”。
此外,河北盐山县政府曾经设立的“县长特别奖”亦成为公众笑柄,其承诺安排获奖者子女在事业单位就业,企图把“问题招聘”从“走后门”变成“前门请进”。
尽管冠冕堂皇的理由是稳定干部队伍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其实质无非是以“伪程序”来侮辱公平制度,以权力干预公开招聘。
如此,好端端的事业单位招聘最终沦为“权力自肥”游戏。
更令人忧虑的是,招聘乱象暴露之后,涉事的有关方面并未积极反思与警醒,甚至称“一些领导干部在单位干了几十年,照顾解决其子女就业是人之常情”。
但如此的“萝卜招聘”,将大量优秀人才排斥于事业体制之外,使“寒门子弟”
无法与“官二代”在同一平台上“抢铁饭碗”。
其不妨扪心自问一下,这难道就是人之常情吗?
面对如此严峻的招聘乱象,此次人社部对招聘乱象高调说不,的确是一场“及时雨”,且魄力十足。
不但列出清晰的时间表,还明确将对违规问题零容忍,“板子”打到具体人身上,不能任由“集体决策”当挡箭牌。
可以说,如此下猛药整治,其现实价值毋庸置疑。
当然,再严厉、再科学的事后整治,并非最优选择。
众所周知,倘若想取得长效的管理模式,关键在于建立事前预防、事中监督、事后整治三大环节衔接互补的监管机制。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完善制度设计,压缩“自由操作”空间,扎紧制度的“篱笆”;需要完善常态化、立体式的监督检查机制,如日常检查、专项抽查、群众评查等;另一方面,必须严肃处理违法违纪人员,决不姑息纵容。
要拔出“萝卜”,清退违规入职者,更要“带出泥”,挖出始作俑者与保护伞,给予党纪政纪处分。
唯有如此,“萝卜招聘”乱象方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