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超采与环境地质灾害

合集下载

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

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

呼和浩特市承压地下水超采现状呼和浩特市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呼和浩特市的承压地下水超采问题日益突出。

地下水资源是保障城市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水源,但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和不合理利用,使得呼和浩特市的地下水处于极度超采状态,已经引起了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环境问题。

呼和浩特市的地下水属于冰蚀水文地质类型,地下水资源总量有限,再加上全市工农业用水需求增长速度较快,导致地下水资源逐渐枯竭。

过度开采地下水不仅使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还加剧了地下水污染和地表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据统计,呼和浩特市地下水位每年下降约1米,有些地区的地下水位下降速度更是达到每年2至3米。

地下水超采给城市地质环境带来了许多巨大的隐患。

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地面塌陷、地下管道破裂、地基沉降等地质灾害,严重危害着城市的安全和稳定。

呼和浩特市的地下水位下降导致地下水充实层出现空洞,一旦地下空洞塌陷,将会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和房屋造成严重的危害。

地下水位下降还会导致地表土壤干旱裂缝增多,给城市带来洪涝和土壤侵蚀等问题。

地下水超采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害。

地下水资源枯竭导致了地表水资源的匮乏,土地的退化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一些湖泊和河流干涸,湿地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一些植被和动物失去了生存的条件。

地下水超采也引发了土地盐碱化和土地沙化问题,加剧了城市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失调。

为了解决呼和浩特市地下水超采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

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系,严格控制超采行为,制定地下水开采的总量控制、定量核发和配额制度,引导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

要推广水资源替代技术,鼓励利用地表水和集雨等新型水源,减缓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降低地下水开采压力。

要加大水资源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地下水保护区和河湖湿地保护区,加强水污染治理和环境整治,保护好地下水的水质和水量。

还应加强科学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实时监测地下水位和水质变化,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

超采地下水所引发环境地质问题

超采地下水所引发环境地质问题

探讨超采地下水所引发的环境地质问题【摘要】文章中提出了超采地下水形成的区域降落漏斗、引发地面沉降、地下水水质恶化等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

过量开采深层水导致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引发地面沉降等环境地质问题,研究取得如下主要认识和进展。

【关键词】超采地下水环境地质解决对策中图分类号:p315.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工农业和城市居民需水要求的急骤增长,地下水开采强度也逐年增加。

因地下水超采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地质问题相继出现, 而且程度越来越严重。

现已影响和制约到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如任其恶化,将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因此,已出现的一些环境地质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同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控制和恢复。

已引发地质的问题(山东省潍坊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实质上是补给与排泄两个环节的宏观表现,地下水的动态平衡体现了补给和排泄的平衡,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的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破坏了地下水的平衡,消耗含水层的储存量,其结果便导致了地下水位的逐年下降。

据地下水观测资料分析,全市平原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始于1980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由1980年的5.41m下降到20年的4.71m,年平均下降0.4 m,最大年下降达1.62m。

几个漏斗区的地下水位下降更为严重, 如寿光一昌邑漏斗区的中心地下水位埋深从1980年的3.20m下降到2仪旧年的 9.40m,年均下降1.25m,潍坊城区漏斗区中心地下水位埋深从1980年的8.38 m 下降到1998年的49.90m,共下降31.52m,年均下降1.75m,地下水位已低于海平面25.51m。

由于地下水长期处于超采状态,自1980年起,在地下水集中开采区先后形成了不同程度的地下水漏斗区并不断扩展。

据统计,1980年全市平原区有漏斗区4处,范围面积265000㎡,无水位负值区,到1984年漏斗区发展到6处, 漏斗范围面积扩展到885000㎡,水位负值区面积35000㎡。

大同市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

大同市地下水超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

大同市区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及对策邢冬霞(山西省大同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分局大同037008)【摘要】文中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列举由于地下水开采引发了一列环境地质问题,并提出了解决地质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环境地质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X14 文献标识码:B1 大同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大同市区位于山西省最北端,北、东与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相接,西、南与本省朔州市、忻州地区为邻,总面积2 080km 2。

属高原地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由于地表水资源紧缺,不能满足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用水需求,形成了以地下水作为本区的主要供水水源,其开发利用程度较高,2007年地下水资源量为62 798 万m3,地下水开采量为51 648.1万m3,占总资源量的60.6%,但由于有限的地下水资源不能承受无节制的开采,导致了本市的许多地方出现了地下水位大幅下降.2 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随着大同市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需水量越来越大。

长期以来由于对地下水的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造成水源地布局不合理,开采井群在空间分布上高度集中,不合理的开采状况改变了区域地下水天然流场,形成了以城市水源地为中心的大面积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并由此引发了含水层疏干、地面沉降、水井枯竭、泉水衰减或断流、水质恶化等多种环境地质问题。

2.1地下水过量开采,形成了大范围的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大同市区由于对地下水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高强度不合理的开采,改变了区域地下水天然流场,出现了水井分布不均、地下水水位下降、局部地区超采,使区域内地下水位持续下降,形成了四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

截止2008年底漏斗面积已扩展为117.0km2。

(1)城西漏斗。

1982年首先在十里河西水磨开采出现了机车厂、柴油机厂两个地下水位降落漏斗,漏斗面积分别为 3.2km2和 2.3km2,1990年两个漏斗合并,面积21.17km2,中心水位标高1 024.80m, 2006年中心水位为1 005.72 m,2007年为1 001.13 m,2008年1 000.55 m。

浅析地下水过度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浅析地下水过度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

浅析地下水过度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及其防治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农村的用水量在不断增加。

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而随着地下水位的不断变化,衍生出的地质灾害问题更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为此,本文对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和防治进行分析。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地质灾害;影响;防治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仅关系到百姓生产和生活供水问题,对自然生态和地质灾害都具有巨大的影响。

随着人类危机意识的不断提高,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对地质灾害的影响和防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1]。

1.地下水资源过度开发引发的地质灾害1.1地下水资源过度利用引发的地震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会使地下水位发生变化,水库的水量加大而地下水量的减少,使地下水潜在活动,渗透到岩体内,使岩体剪切力降低产生断层;由于水库水的渗透作用改变了水体与岩体的热平衡,产生热传输运动,增加了额外的应力,导致断层滑移,从而引发地震。

1.2地下水资源过度利用引发土壤结构变化首先,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会影响到地下水位的升降,水位的变化会影响到土层结构的变化、氧化还原条件和微生物群落变化,进而影响到污染物的降解。

从而导致地下污染物增多,改变土壤结构,引发地质环境的变化。

其次,地下水位的下降将导致土壤的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应力的变化,进而产生渗透系数的波动,影响到污染物的运动规律,尤其是重金属污染物,将随着地下水位的降低逐渐渗入到地下,造成土壤成分的变化,给地下环境带来污染。

1.3地下水资源过度利用引发的地表沉降地下水资源过度的开发利用,导致最严重的地质灾害还要属地面沉降,地表沉降会对城市的排水体系造成巨大影响,地下管道扭曲变形,抽水井遭到严重破坏,使城市的供排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甚至还可以造成城市交通和建筑物的倾斜、下陷,给道路交通造成堵塞,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遭到破坏,严重的还会对人们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威胁。

南通市地下水超采区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措施

南通市地下水超采区环境地质问题及治理措施
微咸 水 、 咸 水 。 因此 , 全 区广 泛分 布 的 、 水 质 较好 的 、 埋深 1 8 0
长期 以来 的超 量 开采 第 Ⅲ承 压 水 而 引 起 的地 下 水 位 大 幅度
下降 , 形 成 大面 积 的地下 水超 采 区 , 导致 开 采地层 失水 压 密 ,
m 以 下 的 第 Ⅲ 承 压 含 水 层 成 为 区 内地 下 水 主 采 层 。
质问题 , 如 水位 持续 下 降 、 地 面沉 降 、 地下 水水 质恶 化 等 。因 此, 研 究地 下 水 超 采 , 划 分 地 下水 超 采 区 , 对 于 合 理 开 发 利
用、 管 理和 保护 地 下 水 资 源 , 防 止 有 害 的 环 境 和 社 会 问 题 的 发生 , 具 有 重 要 的理 论 和 实 践 意 义 。
缩 地下 水 开采量 , 2 0 0 0年 地 下水 开 采 模 数 为 1 . 0 8~1 . 2 9万
m / a・ k m 。2 0 0 2年 地 下 水 开 采 模 数 为 1 . 1 4万 m / a・k m 。
中, 潜 水水 质较 差 , 第 1、 Ⅱ承 压水 多 为 矿 化 度 大 于 2 L的
2 0 1 4年 7月 第3 6卷 第 4期
地 下 水
Gr o u nd wa t e r
J u 1 ., 2 0 1 4
V0 L 3 6 N0. 4
南 通 市 地 下 水 超 采 区 环 境 地 质 问 题 及 治 理 措 施
乐 峰 , 方 瑞 , 朱 骊 , 吴 健
的8 0 4 0万 m , 压缩 开采 量 2 7 8 8万 m ( 见图 1 ) 。但 区内 中 东部 地 区 由于长 期 以来 的大量 或 过 量 开 采 , 第 Ⅲ承 压 水位 持 续 下降 , 水 位 降 落漏 斗 影 响 范 围在 不 断 发 展 变 化 , 已导 致 了 地面 沉 降 、 地 下水水 质 恶化 等环 境地 质 问题 的发生 。

浅析地下水过度开采的危害及防治预防措施

浅析地下水过度开采的危害及防治预防措施
3 . 建 立地 下水 污染预警与应急预案
主要发生在 松散覆盖层较 薄岩溶化石染信息进行 实时监控 , 对地下 大幅下 降 , 表层岩 溶洞穴形成空 洞 , 土体 与地下水之 间的力学关 使我们能够在第一时间掌握地下水 系突然 发生 了变化 , 第 四系松散覆盖层失去原有 的顶托力塌 陷于 水污染严重 的地 区及时预报 ,
地表水 、 大范 围的使用农药化肥 以及生活垃圾或有 害物质 的随意 段 , 提高全社会 对地 下水 污染危 害的认 识 , 增强全 民的环 境意识 , 堆放 , 都会渗入地下 , 污染地下水 。
三、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用, 产生了 显著的经济效益 , 这是有 目 共 睹的。但是 , 由于过去一味 1 . 分 区控制 开采地 下水 根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 的程度 的预测评估 , 并考虑地下水 偏重于追求经济的增长 , 忽视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水环境的保
过量地开采地下水 , 引起一 系列 水环境 问题和生 态环境 问题 , 资 源的恢复 、 补给能力 , 将地下水开采管 理划 分为禁采区 、 限采 区 护 , 而水资源的短缺及水环境 的恶化又将进一步 和控采 区或 不同的保护 区 , 进行分 区开采 。深层地下水 和浅层严 产生严重 的负效益 。 因此 , 如何实现水资源与环境 、 社会 重超采 区实行禁 采政策 。 如 市区内、 长期农业灌溉 的严重超采 区; 制约社会经济 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 2 1 世纪所面临 的战略性任务之一。 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 区 、已引发地 质灾 害地区和受污染地 区, 并 经济的协调和谐发展 ,
1 . 完善 地 下水 环 境 保 护 的 法 律 法规 体 系建设
对于农 田 , 灌 区内地下水盐碱不 能 向外排 除 , 但 同时增加 了 低限度。 面对 地下水污染 的严峻形势 , 以及地下水环境管理 中存在 的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方法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方法

地下水开采引发的地质灾害及防治方法作者:刘莹来源:《西部资源》2023年第06期[关键词]地下水;防治;开采;地质灾害;方法地下水在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中,作为最重要的一种供水来源,对保障居民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与基本用水安全具有极其重大的影响[1]。

可是,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多项不确定与不稳定因素的影响,从而容易引发地下水的水位出现大幅度、不规律波动现象,而且地下水资源的水质也会受影响而下降,结果使其不符合城市供水标准,严重情况下,甚至可能导致地下水资源数量的大量减少,甚至可能会逐渐枯竭。

除此之外,地下水开采还会降低开采土体的稳定性,从而造成周边地面需要面对随时可能沉降的危险[2]。

基于此,在地下水开采期间,采取科学合理的地质灾害防治方法,对保护环境、保障社会安全、创造经济效益至关重要[3]。

本文主要针对岩溶地区矿山开采过程中,因抽排地下水而引发的一些地质灾害问题,并且根据其中突显的相关灾害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改善地下水开采活动的安全性与效益性。

1. 矿山地质概况该矿山位于海拔高度为40~469.8 m的地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海拔高度为240 m。

山坡的坡度范围为10°~25°,局部位置存在较为陡峭的地形。

在地下水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对山体的整体稳定性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引发滑坡、崩塌之类的地质灾害。

该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为1706.8 mm,平均气温为17.6 ℃。

降雨较为充沛,可能导致地下水位的大幅度升高,降雨量大时,还会出现地下水涌出现象。

地下水位的升高必然会增加地下水给矿山地质体带来的压力,可能引发地面下陷、塌陷之类的灾害。

此外,矿床中水的来源比较多,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降水和构造断裂水。

这些水源的同时存在,导致地下水在开采过程中,其水位可能突然出现明显变化,进而引发多种地质灾害。

断层F1、F3和F4的倾角范围为50°~80°,其中断层F4的破碎带宽度为50~70 m,长度为3~4 km。

超采地下水对邢台市水文地质情况的影响

超采地下水对邢台市水文地质情况的影响

超采地下水对邢台市水文地质情况的影响摘要:地下水是地质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质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

通过对邢台市平原区水文地质特征分析,研究由于超采地下水对水文地质环境影响,有针对性的制定控制开采地下水的措施。

关键词:超采地下水;地质环境影响;恢复措施;邢台市平原区1、基本情况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西向东,可分为山前冲、洪积扇平原和冲积、湖积平原两部分,二者基本上以滏阳河为界。

滏阳河以西称为滏西平原区,面积3229 km2,海拔高程一般在75~40m之间,坡度2.5‰~1‰。

滏阳河以东为黑龙港平原和滹滏平原(简称滏东区)。

黑龙港平原面积4934km2,主要是古黄河与海河水系长期泛滥淤积而成,地势平坦,坡度1/10000左右,高程多在35~30m之间,最低处24m。

滹滏平原面积748 km2,环境与黑龙港平原类似2、地下水分布情况概述邢台市可分为山区和平原两大水文地质单元。

西部山区地下水以裂隙水和岩溶水为主,裂隙水主要赋存于片麻岩夹大理石岩裂隙岩溶层;岩溶水主要赋存于寒武、奥陶系石灰岩,以中奥陶统灰岩为主。

水量来源是降水入渗和河流渗漏补给。

八十年代以来,由于人工开采量的不断增加,泉水出现断流直至干枯,地下水动态类型已转变为降水入渗—人工开采型。

平原区地下水为赋存于第四系地层中的孔隙水,自上而下划分为四个含水组。

每个含水组由多个含水层组成,自西往东,含水层呈扇状、舌状、条带状分布,岩性由沙卵石变为粉细砂,总厚度由薄变厚,层次由少变多,单层厚度由厚变薄,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水质由好变差。

水量来源以降水入渗补给为主,也有地表水入渗、侧向和越流补给(其中山前地带下伏的岩溶水以侧向补给为主)。

排泄形式主要是人工开采[1]。

3、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由于邢台市地表水资源先天不足,除个别大水年份外,大多数年份地表水资源量已全部消耗利用,地下水资源成了维持需水量的主要水源。

进入70年代以来,由于该区域地表水严重缺乏,不得不动用“后备水源”进行开采,近些年来,年平均开采量3.17亿m3。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

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地质问题及防治措施摘要:我国经济的发展,可谓世界瞩目,但是经济的发展,并没有为人们带来良好的生存环境,由于过渡追求经济效益,使得人们的对于环境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利用有所忽视,很多不合理的资源开发行为,导致了非常恶劣的环境问题,本文以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研究内容,对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做了全面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在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的形势下,只有正视自己的行为,秉持可持续发挥的理念,才能够构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关键词:地下水开发利用;环境地质问题;防御对策引言:水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一直都是国家政府以及各生产领域都广泛关注的问题,在水资源日益紧缺,水资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地下水的开采也更频繁,由于一些不合理的开采行为,使得地下水明显下降,补给无法与开采的速度相匹配,从而导致了河流量减少,海水入侵以及地面下沉等现象。

在自然环境中,所有的消耗活动与补给行为必须要持平,一旦打破这个规律,那么生态系统必然会失去平衡,人类以及动植物都会因此受到威胁。

科学,合理的开采地下水,全面分析地下水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并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一、地下水资源开发现状我国虽然地大物博,物产丰盈,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的数量非常少,再加之,南北跨度大,水源分布不均匀,人们节约用水的观念淡薄,用水行为不规范的等众多问题相互作用,使得我国地下水源的开发现状如容乐观。

从近些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情况来看,其受到一些不合理开采行为的制约,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非常严重,水质变差,地面下沉的问题,频繁出现,除此之外,地下水资源的不合理开发,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导致水源的污染,并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导致用水紧张。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状,找到一个合理开采和适用的地下水资源的方法,提高水资源年利用率,缓解环境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二、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引起环境地质问题分析2.1 地下水位下降的环境地质问题如果抽取地下水的速度高于补给的速度,那么非承压含水层中就会出现地下水漏斗的情况,如果在某个地域内出现多个这样的地下水漏斗,那么其叠加效果就会导致下水位的再次下降,从而造成水资源失衡,对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都会造成影响。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地质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还对生态平衡和气候变化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地质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如矿产开采、工程建设、地下水超采等,这些活动导致了地质灾害的频发、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加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地质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一)地质灾害地质灾害是地质环境问题中最为突出的一类,包括滑坡、泥石流、崩塌、地面塌陷等。

这些灾害往往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的特点,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例如,在山区,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过度开垦、砍伐森林等,导致山体失去稳定性,容易引发滑坡和泥石流;在矿区,由于地下开采导致地面塌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矿产资源的开发是人类获取能源和原材料的重要途径,但同时也对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采矿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土壤、水体和大气造成污染。

此外,露天开采还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土地资源,导致水土流失和生态失衡。

(三)地下水超采地下水是重要的水资源之一,但由于过度开采,许多地区出现了地下水位下降、地面沉降等问题。

地面沉降不仅会破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还会影响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土壤污染工业生产、农业化学品的使用以及垃圾填埋等活动,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含量超标,影响土壤质量和农作物生长,进而威胁到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

二、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一)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可以有效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降低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威胁,为人们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

(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良好的地质环境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保护地质环境可以保障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支撑。

(三)维护生态平衡地质环境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

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

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作用专题——因超采地下水引起的地面沉降问题现状、成因以及防治对策授课教师:杜广印教授班级:217152班学号:21715202姓名:孙旭升摘要:地面沉降,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地面标高损失。

在《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具有形成时间长、影响范围广、防治难度大、不易恢复等特点。

本文介绍的主要因素是开发利用地下流体资源(地下水、石油、天然气等)。

地下水是我国有限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严重缺水的我国,地下水的开采关系重大。

本文先指出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这一地质作用的原因,再主要以我国北方三个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的三个地区为例,通过对个案分析,从文献中提炼、总结提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以及治理与防御措施。

关键词:地下水;地面沉降;成因;合理开采;治理;预防。

Abstract:Land subsidence is the loss of ground elevation caus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In the "Regulations on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geological disasters", which is defined as "the geological disaster of slow chang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 formation time, wide influence range, difficult to control and difficult to recover.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underground fluid resources (groundwater, oil, natural gas, etc.). Groundwater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limited water resources in our country. This paper first points out the cause of the ground subsidence geological processes of groundwater over exploitation, mainly in northern China three for three regions over exploitation of groundwater caused by ground subsidence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from the literature summari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and governance and prevention measures.Key words: groundwater; land subsidence; causes; rational mining; treatment; prevention.目录一、前言 (4)二、概述: (5)2.1我国地下水开采情况 (5)2.2地面沉降概述 (5)2.3我国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的现状 (6)2.4超采地下水引起地面沉降的原因 (7)三:文献综述 (8)3.1贾口洼蓄滞洪区地面沉降分析 (8)3.2陕西省西安市地下水超采及生态修复量研究 (9)3.3广东省徐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居民水井超采地下水 (12)四、问题分析与对策 (14)4.1问题分析 (14)4.2具体方案措施整理 (15)4.2.1城市雨水渗透利用技术 (15)4.2.2加压式人工回灌 (15)4.2.3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15)4.2.4改种低耗水农作物 (16)4.2.5推行农艺节水措施 (16)4.2.6管理节水措施 (16)五、综合防御治理方案总结 (17)5.1回灌地下水复原地面高度 (17)5.2南水北调工程减轻缺水状况 (17)5.3严格执行环境成本内部化的经济政策 (17)5.4加强地下水管理 (17)六、参考文献 (18)一、前言学生来自于黑龙江哈尔滨市尚志县。

地下水超采危害实例

地下水超采危害实例

地下水超采是指地下水的开采速度超过了地下水的自然补给速度,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质恶化的现象。

地下水超采会带来一系列的危害,以下是一些实例:
1. 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地下水资源减少。

地下水位下降会影响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导致河流、湖泊和湿地的干涸,破坏生态系统平衡。

2. 地表沉降: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地下水饱和层的压力减小,使得地下水饱和层的孔隙水被抽取出来,导致地下水饱和层的压缩和沉降。

地表沉降会导致建筑物、道路和管道的破坏,给城市的基础设施带来危害。

3. 水质恶化: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地下水与地表水的交互作用减少,地下水中的污染物无法被有效稀释和清除,导致地下水的水质恶化。

水质恶化会对人类的饮用水安全和农业灌溉产生负面影响。

4. 生态系统破坏:地下水超采会导致湿地和河流的干涸,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湿地是许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河流是水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地下水超采会导致这些生物失去栖息地,对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5. 地质灾害:地下水超采会导致地下水饱和层的压力减小,使得地下水饱和层的孔隙水被抽取出来,导致地下空洞的形成。

地下空洞会导致地表塌陷和地质灾害的发生,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威胁。

这些实例表明,地下水超采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合理开发和利用地下水资源,保护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

{"code":0,"msg":"请求出现异常","data":{}}。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探讨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探讨
科 学 论 坛
王 仕 勇

科学与瓣
由地下水 开采 引起 的环境地 质灾 害分析 探讨
( 新疆地矿局 第一地质 大队)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 的加快 , 城 市人 口在不断增加 , 这使得地下水 的开采量也在加大 。然而地 下水 的开采 过度会造成地面 的沉 降, 会因此 而导致
环境地质 灾害的发生 , 为此城市 的管理者 必须重视地下水的开采 问题 , 通过对地表 沉降损 害发生机理 的研究 , 得 出比较科 学的地面沉 降预 测方法 , 以实现 地下水 开采 矛盾 与地 面沉降 问题的科学合理解决 , 本文 就此 做了较为详细 的论述 , 以期 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导 。 关键 词: 地下水开采 环境地质灾 害 预测方法 分析
2地 面 沉 降 的 预 测 方 法
严重 的破环 , 还会造成地下环境 的改变 。作为一种广泛 的地质灾害, 一旦发 生地质沉 降就会给人们的生活 带来不便 ,还会严重影 响工业 的生产及城市 的建设 。 为此必须对地表沉降损害的机理有所把握, 才能做 出科学 的预测措
施。
在地面沉降的预测实践 中,预测方法的不同会 因地质条件 的差异而有
土层的预 固结应力值与土层现今 的自重应力进行具体 比较 ,这样就可 以得 出欠固结 、 正常固结和超 固结三种类型。在这几种类型 中, 处于欠 固结和正 常 固结状态的土层, 一旦进行 了地下水的开采, 就会发生地表沉降损害 。这 是 由于进行地下水的开采后 , 使得地下水失去了对土空隙 的占据 , 也失去 了 对上覆土层的支撑 , 造 成了地层有效应力的增大 , 这就导致渗透固结和荷载 固结的发生, 而这其 中的渗透 固结在很大程度上 影响着地表沉 降的产生。 在 超 固结应力的土层中, 如果承压水位发生了下降, 在土层 的中间产生 了新的

浅谈河北地下水资源开采情况及引发的灾害

浅谈河北地下水资源开采情况及引发的灾害

河北省地下水资源超采的主要原因
一、为保证粮食、蔬菜供应而扩大有效灌溉面积 造成的。 二、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需水 量增加造成的。
由于地下水大量超采,造 成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据统 计,河北省每年因地下水位下 降.出水量减少造成机井报废、 机泵换代、效率降低、能耗增 加等形成的直接损失约22亿元。 1989--1999年河北省平原地面 沉降大于200mm的面积已达 42120km.大于300mm的面积已 达18718km .大于500mm的面积 达6430km.主要沉降中心的地 面沉降速率达34.9~131.5mm/ a。短短几年.由于地下水资源 超采而造成河北邢台等地3市5 县出现大地裂缝,最长的柏乡 大裂缝长达8km。
五个主要地裂区
河北柏乡地裂1
河北柏乡地裂2
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质灾害问题
2、地下水环境的污染
一 、 工 农 业 的 “ 飞 速 ” 发 展
二 、 生 活 污 水 的 大 量 排 放
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措施
河北省水资源缺乏,在工农业 和 城市又需要大量水资源,因过量开采 已经造成了众多的地质灾害,在这现 实矛盾的情况下,为了可以持续利用 地下水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撑,应 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
目前,河北省主要河流全部修建了 控制性的工程.平水年各河流来水 的95%已被省内1160多座大中小型 水库控制.供水保障率得到了明显 提高。但是,随着经济发展、人口 增加和有效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 全省的总用水量由20世纪80年代的 l00多亿m3,急剧增加到目前220亿 m3。河北省每年还要将196亿m3水无 偿调给京津河北省只能靠抽取地下 水来维持经济社会的发展。目前, 全省现有灌溉机井90多万眼,每年 开采地下水150亿m3。年超采地下水 26亿--95亿m3。

大同市平原区超采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大同市平原区超采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

大同市平原区超采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摘要:大同市平原区长期处于超采状态,导致区域地下水位逐年下降、形成以水源地为中心的降落漏斗,引发并加剧地面沉降和地裂缝地质灾害。

本文结合多年地下水动态监测和地面沉降、地裂缝监测资料,分析地下水超采与地面沉降、地裂缝地质灾害的关系,从合理开采利用地下水角度为地质灾害防治提出对策。

1 大同市平原区水文地质条件大同地处黄土高原西北部,丘陵及山地多,平原少,全市平均海拔在1000-1500m之间。

地貌形态复杂多样,北西、北东、南东为山区,中部及南西为平原区。

整体形态为走向北东的三山夹一川的凹形盆地,大同市平原区面积(包括城区、南郊区)约为612km?。

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上中更新统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别位于山前倾斜平原区、冲洪积平原区和冲湖积平原区三类地貌单元上。

①山前倾斜平原区:在山前呈带状分,宽约5km,是盆地最富水地段,为孔隙承压水,岩性一般为第四系全新统和中、上更新统的砂卵砾石层,单位涌水量在4-8m?/h?m。

靠近出山口,洪积扇发育,含水层以砂砾石层为主,为富水地段,单位涌水量达10-60m?/h?m。

水位埋深变化较大。

②冲洪积平原区:分布于山前倾斜平原的下部,宽约10-20km。

潜水水位埋藏浅,水量较丰富。

一般单位涌水量2-7m3/h?m,含水层为第四系中、上更新统的中粗砂和砾石。

③冲湖积平原:一般无好的含水层,颗粒细、厚度小。

主要取水层位50-200m。

岩性一般为第四系中更新统的中砂和粉细砂,主要为民井开采。

大同市平原区地下水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入渗,西、北边山侧向补给及边山峪口地表水入渗补给。

盆地内地下水自边山向盆地中心径流,沿御河由西北向东南径流。

排泄方式主要是沿御河向下游径流、人工开采和地面蒸发。

2 地下水开采现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建设、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大同市1984年地下水实际开采量为12269.7万m?,2001年15180.2万m?,2011年增加到20598.5万m?,之后,随着引黄工程的实施和政策性限采,地下水开采量有所减少,2015年地下水开采量为12790.6万m?。

邢台市地下水超采对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

邢台市地下水超采对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

邢台市地下水超采对环境影响分析与对策作者:于丽娜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3年第03期【摘要】通过对邢台市地下水超采情况的分析,揭示了地面沉降、咸水界面下移等地质灾害的产生原因。

提出了控制开采地下水的措施。

为恢复地下水生态环境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地下水超采;地质环境影响;恢复生态;邢台市1. 邢台市平原区地下水概况邢台市位于河北省南部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由西向东,可分为山前冲、洪积扇平原和冲积、湖积平原两部分,二者基本上以滏阳河为界。

滏阳河以西称为滏西平原区,面积3229 Km2,海拔高程一般在75~40m之间,坡度2.5‰~1‰。

滏阳河以东为黑龙港平原和滹滏平原(简称滏东区)。

黑龙港平原面积4934Km2,主要是古黄河与海河水系长期泛滥淤积而成,地势平坦,坡度1/10000左右,高程多在35~30m之间,最低处24m。

全市多年平均年降水量530.6mm(1956~1997年系列)。

邢台市平原第四系含水层,由于受不同地质历史时期的古气候、古地理沉积环境及新构造运动等因素控制,含水岩层在不同深度的分布形态和发育程度,均存在着差异,并导致了它们的水力性质、水化学、渗透性、赋水性及地下水动态等水文地质条件发生相应变化。

因此,以第四纪沉积物为基础,以水文地质条件为依据,将河北平原第四系含水岩系自上而下划分为四个含水层组。

(1)第一含水组为潜水。

底板埋深40~60m,局部沿小漳河古道有埋深60~70m的条带。

滏东区有咸水分布区,浅层淡水系漂浮在咸水层上的淡水体,它的分布受南西~北东向的古河道控制,沿清凉江、索泸河、卫运河沿线地带,含水层以细纱为主、松散质均、透水性好,底板最大埋深60m,富水性2.5~10m3/(h·m),其余地区浅层淡水底板埋深较小,含水层以粉砂、粉细砂为主,除少数岛状富水区单位出水量达2.5~5 m3/(h·m),其余大部分地区小于2.5 m3/(h·m)。

地质环境与地下水污染与灾害

地质环境与地下水污染与灾害

地质环境与地下水污染与灾害地下水是地球上重要的水资源之一,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地下水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污染与灾害威胁。

本文将探讨地质环境与地下水污染与灾害之间的关系,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相应措施。

一、地质环境对地下水污染与灾害的影响1. 地下水涵养和传导性能:地质环境中的土壤、岩石等物质对地下水的涵养和传导起着关键作用。

当地下水面临污染源时,地质环境的渗透性会影响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和路径,从而对地下水质量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2. 地下水补给与补给区:地质环境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对地下水的补给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些地区由于地层构造的影响,地下水补给能力较弱,污染物的去除与稀释效应较低,导致地下水的污染程度更为严重。

3. 断裂、溶蚀与崩塌:地质构造中的断裂与溶蚀带是地下水易受到污染物入侵的关键地带。

同时,地下水溶蚀也容易造成地下空洞的形成,进而引发地下水突发灾害,如地下水涌出、地下水倒灌等。

二、地下水污染与灾害的类型与来源1. 地下水污染类型:地下水污染主要包括有机物、重金属、农药等多种类型。

这些污染物往往源自于生活废水、农业农药、工业废水以及垃圾填埋场等。

2. 地下水灾害类型:地下水灾害主要包括地下水位下降、地下水涌出、地下水倒灌等。

这些灾害往往由于人类活动引发的地下水过度开采、抽水排涝不当或者地质灾害等原因造成。

三、地下水污染与灾害应对措施1. 建立监测体系:建立全面、科学的地下水监测体系,及时掌握地下水质量和水位的变化,以便及时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2. 加强源头治理:加强农业、工业和生活废水处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入渗,控制地下水污染源头。

3. 推动地下水保护与治理工程:加大投入,修建地下水治理工程,包括污染地下水的修复工程和地下水位恢复工程,以提高地下水质量和水位。

4. 制定科学规划与管理策略:制定科学、合理的地下水开采和抽水排涝规划,避免地下水过度开采和地下水倒灌现象的发生。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探讨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探讨

由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灾害分析探讨摘要:地面沉降是一种广泛的环境地质灾害。

本文首先分析了地表沉降损害发生机理,然后综述了地面沉降的预测方法并作出了预测研究,最后研究了地面沉降和地下水开采矛盾的解决措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指导性,供借鉴参考。

关键词:地下水开采;地面沉降;地质灾害;机理;预测;可持续发展Abstract: the ground subsidence is a kind of extensive environmental geological disasters. 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surface subsidence mechanism damage, then reviews the land subsidence prediction method and make the prediction research, finally the ground settlement and the solution of the problem of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measures, with strong theoretical and guidance for reference.Keywords: the groundwater exploitation; The ground settlement; Geological disasters; Mechanism; Prediction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地面沉降是在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作用下,由于地壳表层土压缩而导致区域性地面标高降低的一种环境地质现象。

地面沉降又是一种缓慢的地基压缩变形过程,这种现象常发生在那些新近沉积的正在发生固结的地方。

地面沉降是一种广泛的地质灾害,不仅对地面设施产生很大的破坏作用,而且也会使地下环境发生变化,给工业生产、城市建设和人们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超采与环境地质灾害研究
摘要:本文在参考多个地区水文地质状况、地下水开采情况及治理措施的基础上,总结了地下水超采的危害,并对地下水的开采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地下水;地质灾害;研究
下水是地质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地质环境不可分割的部分,某些地区由于对地下水资源缺乏科学的评价与管理,常常盲目扩大开采,造成一系列环境地质灾害问题。

广西所处西南地区,地壳结构及动力学背景极为复杂,在高原隆升的驱动下,新构造运动及差异升降强烈;大江、大河深切谷,动力地质现象极为发育,成为全球地质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同时,西南地区也是我国水能资源的主要聚集区,水力资源占全国的61%,随着我国西部开发进程的加快,所面临的地质灾害问题将更加突出。

因此,研究地下水与地质灾害的关系,以便对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进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地下水对岩土体的影响
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地质营力,它与岩土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一方面改变着岩土体的物理、化学及力学性质,另一方面也改变着地下水自身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化学组份。

运动着的地下水对岩土体产生三种作用,即:物理作用(包括润滑作用、软化和泥化作用、结合水的强化作用)、化学作用(包括离子交换、溶解作用、水化作用、水解作用、溶蚀作用、氧化还原作用)以及力学作用(包括
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作用)。

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影响着岩土体的变形性和强度,而岩土体中应力的变化(自然力和人类工程力)导致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的改变,最终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

2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导致的地质灾害分析
2.1地沉地裂
地下水是存在于地下含水介质中的水体,它与岩土颗粒共同承担着自身的和外来的压力,随着地下水的大量抽取,原来由地下水所分担的那部分压力转移,到岩土颗粒骨架上,从而引起土体颗粒的压密,产生地沉,当沉降不均匀时还可导致严重地裂问题。

例如我国河北平原、天津、上海等地,由于工业区内深井分布过于集中,地下水过量开采,造成沉降区域迅速扩展,形成沉降漏斗,如河北地下水超采形成7大漏斗,面积高达4.4万km2。

地沉地裂作为一种因过分抽取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而诱发的水文地质灾害,常常是一个渐变,起初不为人们所重视,等严重时则会导致墙倒屋塌,路断堤陷。

2.2滑坡
据统计,因地下水渗透作用引起的滑坡占90%以上。

在我国南方地区,大量大型滑坡都与降雨特别是暴雨密切相关。

在我国的寒区发生的滑坡大多与冻融作用密切相关。

在库区发生的滑坡都与库区水位的变化有关。

由地下水与岩土体相互作用引起的斜坡失稳,地下水空隙静水压力和动水压力起重要作用。

根据斜坡体内地下水的
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分析,由于地下水受到降水入渗补给,斜坡内地下水动态属非稳定流,在补给区的山顶地下水水力力梯度小于零(δh<0=、在径流区地下水水力梯度等于零(δη=0)、在排泄区的坡脚地下水水力梯度大零(δh>0)。

因此,在补给区的包气带岩土体的有效应力大于其总应力,在坡顶补给区的饱水带地下水动水压力增强了岩土体的强度;在坡脚为地下水的排泄区,岩土体承受很大的静动水压力,岩土体的有效应力大大减小,从地下水水动力学特征看,斜坡的顶部较安全(斜坡的顶部的拉裂缝是由于坡脚的滑移诱发的),而坡脚易失稳。

2.3矿坑水害
水文地质条件是矿产开采的一种重要控制性因素,人们若不重视或不掌握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便会在矿产开采中冒险或闯祸。

据统计,2007年至2009年1-3月,全国煤矿共发生70余起透水事故,死亡人数达300多人。

这些频频发生的水害事故,不仅给矿产的开发造成巨大损失,更对伤亡矿工家庭造成了永远不能弥补的伤害。

究其原因,其中之一即是对水文地质条件认识不清,因此,深藏地下的地下水会成为为害社会的不安定因素,值得警觉。

2.4水库诱发地震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已有100多座水库发生过诱发地震,我国就有20多例,其可能造成大坝、附近建筑物的破坏及人员的伤亡。

水库诱发地震是水—岩相互作用的结果,它的诱发因素主要如下:1)水库水荷载作用,增加了库区岩体的自重应力,从而改变库区
岩体的应力场;2)渗透空隙静水压力作用,是由于库水沿库底岩体及潜在活动断层渗透而产生的使岩体内有效应力减小的力,使断层产生扩容,减小其抗剪强度;3)渗透空隙动水压力作用,是由于库水沿库底潜在活动断层渗流作用,这种作用尤其发生在岩溶或渗透性强的地区。

渗透空隙动水压力作用的结果,直接在潜在活动断层面上产生沿水流动方向的剪应力(γδη),以降低断层面的抗剪强度;4)水—岩相互作用的物理化学作用,导致断层带上的软弱物质软化及结构改变,从而引起断层带物质的c,φ值减小,降低断层面的抗剪强度;5)库水在沿断层向下渗透过程中,在水与岩石之间产生热流的不平衡,即存在热输运,而诱发水流向低温方向的流动。

由于热输运产生的附加应力也是断层滑移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五种因素在活动或潜在活动断层存在的地区都能诱发地震的发生,也可能为单个效应,也可能为综合效应。

2.5海水入浸,淡水咸化
一般情况下,陆地含水层的淡水水位比海水水位高,但经过长期大量抽取陆地淡含水层,会使其地下淡水水位低于海水水位,导致海水通过透水层(弱透水层)渗入陆地淡含水层中,这种现象称为海水入侵。

它使地下淡水盐碱化,从而破坏地下水资源。

在我国,发生海水入侵的地区主要包括广西、海南、辽宁、河北、山东等省(自治区)。

2.6 局部地区水资源衰减并伴随地下水污染
水源地超量开采造成水资源衰减主要是井位布局不合理,供水
井集中,以及超量开采,导致水源地地下水水位降深过大,形成地下水漏斗并逐年扩展。

水资源衰减影响生产用水,造成的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地下水超采造成的地下水污染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岩溶塌陷,破坏上覆第四系隔水层,地表污水及劣质潜水通过塌陷段渗入;二是因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水位降低,水量减少,同时水在地下净化时间变短,此外,水位降低和地下水漏斗的扩展则增加了地下水接受补给的范围以至于超出水源地保护区范围,实际就是扩大了受污染面积。

这些原因都会造成水质变化。

3建议
3.1分区控制开采地下水
依据地下水超采造成危害的程度的预测评估,并考虑地下水资源的恢复、补给能力,将地下水开采管理划分为禁采区、限采区和控采区或不同的保护区,进行分区开采。

深层地下水和浅层严重超采区实行禁采政策,如市区内、长期农业灌溉的严重超采区;浅层地下水一般超采区、已引发地质灾害地区和受污染地区,并具有一定的补给及恢复能力的地区实行限采政策;轻微超采区实行控制开采,实现采补平衡。

并通过适当调整不同地区的水资源费来协助施行分区管理的政策。

3.2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工作,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
要加强地下水动态监测网络体系建设,布设地下水位、水量、水质观测井开展监测;对城市重要的工业、生活、城镇集中水源地
取水口、重点排污口安装远程监控设施,进行数据传输的控制,建立地下水资源动态自动监测系统.运用微机技术定期分析监测资料.发布监测区的水情预报和预测,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防治地质灾害提供科学依据。

3.3 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加强水循环利用等方法,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充分利用雨水灌溉,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增设人工增雨作业点,灌溉季节增加有效降雨,工业生产和民用中尽量多的利用中水,据有关资料统计,城市供水的80%转化为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

合理利用中水、雨水,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以恢复和养蓄地下水,改善水文地质环境。

此外,还可以加强生态治理、加强地下水污染治理,通过拦蓄工程、湿地工程等,提升水体自我降解和生物降解能力。

3.4 强化地下水及涉及地下水的减灾增益的研究
一是加强对地下水的地质属性、合理开采及防止地沉地裂的研究。

地下水作为特殊的地质因子,其开采的方式和开采量的大小对区域的地质条件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诸如前面所提及的由于地下水的不合理开采造成的地沉地裂等环境地质问题便是证明。

因此,应充分肯定并认识地下水的地质属性,深化对地下水开采量度及防止地沉地裂的研究;二是地下水超采治理办法的研究。

可以采用回灌方法,恢复养蓄地下水。

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

人工回灌是防治地面沉降的有效手段之一,且方法简单,并能起到蓄水储
能的综合效果,但需水量大。

应积极创造条件,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进行回灌。

各含水层组之间水力联系较好的地区,具有接受大气降雨入渗与河水补给的特点,建设引雨回灌工程,利用雨洪资源渗漏回补地下水。

三是沿海地区海水入侵防治方法的研究。

可在供水井与海水之间打一排井,利用抽水造成水位低槽,或用注水方法形成水力屏障;在有利地质条件下,也可修建地下防水堤等。

参考文献:
【1】黄润秋,徐则民,许模,地下水的致灾效应及异常地下水流诱发地质灾害【j】.地球与环境,2005,(3):1-9.
【2】李进跃.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之地下水位危害分析【j】. 建材与装饰, 2009,(8):344-3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