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八百壮士

合集下载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

苏联专家对哈工大发展建设的贡献发布时间:2010-5-20 10:59:18哈工大报讯(闫明星/文)2005年,哈工大对外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而其中最耀眼的莫过于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

王树国校长两次率团出访俄罗斯,访问了10所俄罗斯著名院校,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圣彼得堡信息工程光学机械大学、莫斯科航天大学签署了3份全面校际合作协议,与新西伯利亚国立大学续签了合作协议。

俄罗斯来访团(组)31个,有20位俄罗斯专家与哈工大签订了长期工作合约,与哈工大开展实质性合作的俄罗斯专家105人次,启动了20余项对俄科技合作项目,有41个项目获国家外专局批准。

对哈工大而言,加强与俄罗斯高校的合作,既是学校发展和时代的需要,更源于上世纪50年代,哈工大与苏联专家结成的深厚友谊,正是这无形的纽带为哈工大与俄罗斯及其高校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哈工大被确定为我国最早学习苏联教育经验的样板高校可以说,哈工大从她成立的那天开始,就与前苏联接下了不解之缘。

哈工大的前身——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创建于1920年。

建校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员。

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是前苏联阿•阿•摄罗阔夫工程师,先后有5位苏联人担任了哈工大校长;哈工大最初有苏联教师用俄语授课……哈工大与苏联的这种缘分随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1950年6月7日,中央关于哈工大办学方针电告东北局,电报中称:“中长路已决定将哈工大交给中国政府管理。

”哈工大回归新中国后,不仅标志了哈工大获得了新生,而且标志着哈工大与苏联专家的合作慢慢拉开了帷幕。

当时,为了培养建设社会主义高级技术人才,中央决定根据苏联高等学校先进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创办一所新型的高等工业学校。

根据国家需要,哈工大很荣幸地承担起学习苏联先进经验、推动我国改革旧教育制度的历史使命,在上世纪50年代初,哈工大成为我国最早学习苏联教育经验样板的两所学校之一(另外一所是中国人民大学)。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历史长河中,有一段令人铭记的光辉时刻,那就是哈工大八百壮士的英勇事迹。

他们用无畏的勇气和顽强的毅力,书写了一篇篇壮丽的青春乐章。

这股勇敢无畏、顽强拼搏的精神,让人深受震撼和感悟。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是一种对事业的热爱和追求,更是一种无私奉献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他们在当时的困境下,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留校与敌人抗争,用生命捍卫了校园的尊严和荣耀。

他们身上的精神力量,超越了个体的利益,成为了一种集体的力量,激励着无数后辈。

这种精神的核心是坚韧不拔,不畏艰险。

当时的环境极其恶劣,敌人铁蹄践踏着土地,压迫着人民。

但八百壮士们没有选择逃避,而是选择了面对,选择了抗争。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信念的力量和勇气的可贵。

他们在黑暗中点亮了一束光明的火炬,为后来者指引了道路。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还体现在对学识的追求和对人民的热爱。

他们在抗战时期,不仅坚守岗位,还坚持自学自教,为了不辜负时代的期望和人民的希望。

他们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为祖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为国家的崛起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是一种无私奉献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八百壮士们以团队的形式,共同面对困境和挑战。

他们相互帮助、相互支持,共同战胜了困难。

他们的团结协作,不仅成为了抗战的力量,也是哈工大精神的象征。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是一种对青春、对人生的思考。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从中汲取力量,勇于面对困难,坚守信念,追求卓越。

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像八百壮士一样,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人生的征途上,书写出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哈工大八百壮士精神感悟,是一种鼓舞和激励。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无论我们面对何种困难,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就能够克服一切困难,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让我们以哈工大八百壮士为榜样,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个人的价值和社会的进步而努力奋斗。

哈工大校史选择题

哈工大校史选择题

1.哈工大建校日期是。

()A.10月17日B.6月7日C.1月1日D.10月20日2.哈工大校庆纪念日是。

()A.10月17日B.6月7日C.1月1日D.10月20日3.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第一位中国校长是。

()A. 宋小廉B.张寰湘C.刘哲D.张学良4. 年,哈工大与哈尔滨建筑大学合并,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工业大学。

()A. 1999B. 2000C. 2001D. 20025.哈工大现在拥有两院院士人。

()A. 25B.22C. 23D. 346.1924年10月,哈工大第一届工程师毕业。

他们毕业于系,被授予交通工程师学位,这是我国最早的学位教育()A. 铁路建筑B. 电气机械C.交通工程 D. 化工7.哈工大校训是20世纪50年代由等领导同志归纳概括而成。

()A. 杨士勤B. 李昌C. 陈康白D. 王树国8.根据的指示和当时形式发展的需要,哈尔滨工业大学专业设置进行了由民到军的调整。

()A.周恩来B.江泽民C.邓小平D.毛泽东9.《哈工大之歌》是由哈工大知名校友、原文化部部长、现全国政协常委刘忠德作词,由作曲。

()A. 顾寅生B. 刘锡津C. 高铁D. 宋健10.在国家863计划10周年总结评估中,哈工大综合评价局全国高校第位。

()A. 1B.2C. 3D. 411.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哈工大为国家培养了上万名学子,被称为哈工大历史上第一个黄金时代,教师队伍迅速增长,被誉为哈工大的“_____”。

()A.八百英雄B.八百精英C.八百壮士D.八百先锋12.国家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之一,被誉为“_____”的哈工大科技园于2000年11月正式挂牌。

()A.北方新竹B.北方硅谷C.北方中关村D.北方光谷13.1954年哈工大进入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____所高校行列,1984年再次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建设的____所大学之一。

()A.9,22B.9,15C.6,22D.6,1514. 在哈工大创办了核物理专业、国家首批激光专业,创建了国家级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实验室。

王树国——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王树国——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经历命运的拐点树下,一个少年踮着脚,伸着脖子,眼睛专注地盯着前面不远处的教室——教室里正在进行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的考试。

好不容易从教室里走出来一位老师,少年赶忙迎过去:“老师,考试难不难?”老师停下来看看他,说:“今天考数学,题目有……”老师刚一说完,少年就一把从树上折了一根树枝儿,蹲在地上比画开了:“这个题我会做,你看,你看……”老师耐心地看着王树国写完后,一脸惋惜:“可惜你不能考,要不然,你能考上……”这个场景永远定格在王树国的记忆深处。

1973年,王树国高中毕业,当时的高校正忙着停课闹“革命”,他上大学的理想自然化作泡影。

王树国转而跟父母软磨硬泡地要去下乡,因为按当时的规定,下乡两年以后可由贫下中农推荐考大学,这在王树国看来是唯一能上大学的途径。

就这样,刚刚16岁的王树国很快离家下乡了。

尽管农活儿很累,但他仍然坚持每周跑几十里路回母校,给中学老师交作业。

几个月后,表现突出的王树国被抽调到大港油田当工人,他拼命工作,很快被评为油田指挥部的先进工作者。

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一天,收工回到宿舍的王树国看到刚送来的报纸,一条消息赫然映入他眼帘——高考要恢复了!对于一心想上大学的王树国来说,这简直是天大的喜讯。

考试前一天,王树国即赶了100多里路来到考点。

当年高考的作文题目是《宏伟的目标在鼓舞着我》,看到题目,几乎未假思索,王树国提笔就写,他写对大学的向往,他写在工作中的磨炼,他写自己作为一个年轻的石油工人的奋斗目标… …但数学考试却并不顺利:“我把一个简单的三角函数题的正弦、余弦弄错了,出了考场以后,我特别伤心……”直到考试成绩出来后,王树国悬着的心才放下——他的成绩竟然排在前五名,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2007年,在恢复高考30年之际,已经担任了哈工大校长的王树国感慨地说:“那是一次真正的考试,尽管它很简单。

但它不是考你记住了什么,而是考你的知识积累,考你的学习毅力,考你有没有放弃学习的惰性。

”我的大学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由此成为现实,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哈工大教师群体__八百壮士形成的背景道路与特征_周长源

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哈工大教师群体__八百壮士形成的背景道路与特征_周长源

收稿日期:2000-05-10 作者简介:周长源,李家宝,刘家琦,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文章编号:1009-1971(2000)01-0011-05 与共和国同步成长的哈工大教师群体 ———谈三代“八百壮士”形成的背景、道路与特征○周长源 李家宝 刘家琦 (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150001)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师群体是新中国大学教师群体的一个缩影,颇有一点典型性。

哈工大成立于1920年,直到1949年仍是中长铁路隶属下的一所小型专业高校,绝大部分是俄罗斯学生,教师几乎全部是俄国人。

1949年5月,松江省省主席冯仲云同志来校兼任校长,揭开了校史新的一页。

当年7月,冯仲云同志就赴刚解放的上海去聘请教师,从此开始了这支队伍的建设。

经过整整半个世纪的艰辛努力,建成了一支由院士带头的,以教授、副教授为主体的,老中青结合的教师队伍。

哈工大是很有特色的大学。

校内外常在议论:建国初期,仅为铁路服务、鲜为人知的哈工大,为何能平地一声雷,异军突起,竟成为国内工科大学的一块样板?十年动乱中一度南北分离、濒于散架的“重灾户”,为何能破镜重圆,断肢再植,继续跻身国内一流大学前列?改革开放以来,在天时地利都不再居优势,与欧美大学又无历史渊源的哈工大,为何能及时走出国门,对外开放,引进高技术,改造专业,满怀信心向现代化一流大学的方向迈进?有人曾评价“哈工大是一个怪杰”。

其实,“怪杰”不“怪”。

时势造英雄,环境创奇迹,其中的规律与逻辑,最好从哈工大的教师身上去找。

哈工大的成长与发展,就是哈工大教师群体的成长与发展。

用哈工大的语言来说,是一部三代“八百壮士”的成长史。

值此世纪更迭之际,我们身历此过程的哈工大人,愿为之说。

◆聚集国内优秀青年知识分子,高起点、广源流、请进来、派出去,在建立新中国工科基本专业教学体系的过程中造就第一代“八百壮士”哈工大的崛起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的形势促成的。

哈工大90年校庆上杨仕勤老校长的讲话

哈工大90年校庆上杨仕勤老校长的讲话

哈工大90年校庆上杨仕勤老校长的讲话我代表校友总会欢迎海内外校友,在校庆90周年之际,大家从海内外聚集到母亲身边,我衷心地欢迎大家!在校庆期间,我们在网上看到李昌同志写的回忆文章,我们的校友,对于在母校度过的那段时间的回顾。

我看了以后也不自觉地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哈工大在五十年代毫无疑问是非常辉煌的,我们称之为“黄金时代”。

我们老校长李昌多次口头给我提过这样一个问题,也写过信,说要好好总结一下,哈工大经历了那么多磨难,大难不死是什么原因。

因为我是1956年入哈工大,1961年毕业留校,对这段历史我都亲身经历过,后来到了学校的领导岗位以后,也经历了学校的这样一个发展的过程,所以我想借今天的这个机会和校友们一起来回答李校长给我们提的这个问题。

我觉得主要是依靠了哈工大优良的校风学风,良好的学校传统,哈工大的高尚文化,使得哈工大度过了难关并且取得了新的发展。

我1985年接任校长的岗位以后,也经历了一段比较困难的时候。

那时候学校刚刚开始恢复,由于南迁北返的影响使得学校不仅仪器设备大量的破坏,宿舍也非常的紧张,另外还有两个当时合并到哈工大的黑龙江工学院和哈尔滨电工学院,所以说我们新生来了以后,住电机楼,可能我们在座的各位说不定还在电机楼住过,更主要的是人才的流失,因为南迁北返以后,很多南方教师都想趁这个机会回家乡去,一看哈工大已经不太成样子,也没有了原来五十年代的朝气,学生数量也就那么不到数千人,所以好多老师实际上在学校连讲课的机会也没有,也没有用武之地,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哈工大那时流传“雁南飞”,黄校长跟我说他最挠头的事,手里有书面请调报告300多份,口头的当然更多。

在这样一种困难的局面下,如何来恢复学校的元气成为当时我们一届学校领导班子的一个首要任务。

当然我们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采取了例如事业留人,感情留人,政策留人等等一系列的办法,把我们这支队伍稳定了下来。

我上任的时候哈工大的院士数是零,通过我们李昌老校长培养的老一代八百壮士做为带头人,我们今天已经有二十五位院士,而且在全国高校处于前五位,主要靠的是什么,还是人才,还是靠我们老校长亲手培养起来的第一代八百壮士作为学术带头人。

刘永旭先进事迹5篇

刘永旭先进事迹5篇

刘永旭先进事迹5篇杰出的事迹是人类勇气和毅力的象征,优秀的事迹材料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热情,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刘永旭先进事迹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刘永旭先进事迹篇1每次学习刘永坦院士的事迹都感触颇深。

他说,刘永坦院士既是成就卓著的雷达技术帅才,同时又是善于教书育人的优秀教师,四十年如一日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用心凝聚了一支专注海防科技创新的雷达铁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科技英才,耄耋之年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他是共和国的战士,也是共和国的骄傲,无愧于时代楷模称号。

从刘永坦院士身上,我们学到了艰苦奋斗精神和筑就海防的家国情怀。

作为一线教师和基层党支部书记,一定要传承好刘永坦院士的艰苦奋斗、家国情怀精神,以时代楷模为榜样,为威海校区的发展贡献力量。

刘永旭先进事迹篇2出生于1936年12月的刘永坦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致力于我国海防科技事业40年,率领团队全面自主创新,实现对海新体制探测理论、技术的重大突破,在成功研制我国第一部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的基础上,陆续攻克制约新体制雷达性能发挥的系列国际性技术难题,使我国新体制雷达核心技术领跑世界,实现了我国对海探测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是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理论的奠基人,对海远程探测技术跨越发展的引领者。

耄耋之年的他仍奔波在教学、科研一线,继续为筑起海防长城贡献力量。

刘永坦教授分别于1991年和20XX年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今年1月8日,因在我国对海探测新体制雷达研制中做出的开创性贡献,82岁的刘永坦站到了20XX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领奖台上。

上个世纪80年代,作为改革开放第一批出国人员,看到国家落后的巨大差距,更加激励他立志科技报国,发愤图强。

他提出,向海而兴、背海而衰。

没有强大的海防,就没有稳固的国家安全。

核心技术必须靠我们自己的智慧和奋斗拼出来、干出来!他从国外回来后,就和他的团队开启了这项与国际同步的对海新体制雷达的研制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人物】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

【人物】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

【人物】哈工大计算机学科创始人——陈光熙教授89年风雨人生,他用执着的求索实现了“科学救国”的理想,他用坚定的脚步谱写了计算机领域的奇迹,他用一颗赤子之心在耄耋之年敲开党的大门,他用”垫脚石“精神塑造了一批杰出的计算机人才⋯⋯他的一生,走得那样曲折坎坷,却留给世间最坚定、最从容的背影,留给人们一段回味无穷的传奇。

1 远涉重洋心怀“科学报国梦” 1903 年 5 月 21 日,陈光熙出生于安徽省桐城县,父亲是前清末代举人。

辛亥革命后,他与全家回归故里——浙江省上虞县。

1916 年,陈光熙就读于浙江绍兴县省立五中,父亲希望他将来学医。

可是到了第四个年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来到省立五中,向广大青年学生宣传出国勤工俭学。

蔡元培先生以“苦学生的好机会”为题进行的演讲,字字句句深深打动了陈光熙那颗年轻的心。

1919 年, 16 岁的陈光熙中学毕业。

青年时代的陈光熙 1920 年 5 月,一艘法国邮轮载着 127 名中国青年,离开上海港——陈光熙和他的伙伴们一起开始了赴法国勤工俭学的航程。

陈光熙在法国、比利时度过了整整10 年勤工俭学的清苦生活。

他一边当钳工,一边在大学钻研地质科学,并获得了 5 种专业特长和农业机械师,工艺制造、土木及采矿工程师及地质工程师等 3 个工程师学位。

1922 年,他用一年的时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法国教鲁士大学农业机械专科,并获得农业机械师学位。

1929 年,他毕业于比利时鲁文大学工学院,获工艺制造,土木及采矿工程师学位。

1930 年他毕业于该学院地质研究生班并获得地质学工程师学位。

在法国求学期间,陈光熙勤奋的学习精神和优秀的成绩得到老师和学友的称赞。

有人劝他留在法国当工程师,但被他拒绝了。

他日夜都在怀念遥远的祖国,要把自己学到的知识贡献给祖国的科学技术事业。

然而1930 年 10 月,当他回到可爱的祖国时,迎接他的却是一个遍地硝烟、满目疮痍的河山。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正是社会急剧动荡的时代,费了一年多的周折之后,他总算找到个教书的地方,开始在一所中学当初中数学教师。

哈工大八百壮士

哈工大八百壮士

什么是“八百壮士”?在哈工大,人们习惯上用“八百壮士”这样的称呼来形容过去和现在对这所大学做出贡献的教师们。

马祖光就是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的代表。

提起“壮士”人们往往会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诗句,记起“壮士”所共有的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情怀。

今天,在国内高等教育界,很多人都知道哈工大有一支以八百壮士着称的师资队伍,然而却鲜有人知道“八百壮士”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这一称呼的由来。

“八百壮士”是如何产生的?“八百壮士”产生于哈工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哈工大历任校领导都十分重视人才、珍惜人才。

成立于1920年的哈工大,知道1949年仍然是中长铁路隶属下的一所小型技术高校,绝大部分是俄罗斯学生,教师几乎全部是俄国人,1949年5月,松江省主席冯仲云兼任哈工大校长,揭开了哈工大校史的新一页。

为了扭转哈工大缺少高水平中国籍教师的现象,当年7月,冯仲云就赴当时刚解放的上海聘请教师,从此开始了这支队伍的建设。

冯仲云校长经常请内地来的教师到他家中吃便饭;陈康白校长专注于引进人才,时任副校长的高铁为单身教师找对象,主持集体婚礼;爱才如命的李昌校长更是唯才是举,主张“打着灯笼找人才”到1957年,哈工大的教师队伍已经发展到800多名,平均年龄只有27.5岁,他们承担了全校的教学任务,其中与部分人开始科学研究,挑起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大梁。

这批年轻的师资队伍,成为哈工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处于对这只队伍的自豪,时任哈工大校长的李昌盛赞这只队伍为“八百壮士”。

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三代“八百壮士”与哈工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这样描述“八百壮士的”:三代“八百壮士”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心血,奠定了哈工大国内一流大学的地位。

1956年,按照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由各省派来学习的优秀青年教师及首届研究生、本科生经出国培训回来任教的人员,构成了哈工大第一代师资主体,总数约为800人,这些人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所以有“八百壮士”之称。

哈工大: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

哈工大: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

哈工大:穿越大半个中国去读你作者:朱红军来源:《求学·理科版》2017年第01期头衔:“九校联盟”、“卓越大学联盟”、首批“211工程”、首批“985工程”居住地:哈尔滨、威海、深圳擅长学科: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等说起东北的大学,南方的小伙伴第一反应就是:哇,那里的冬天是不是会冻死人啊?唉,因为这个印象,不知让多少南方的小伙伴错过北上读书的姻缘。

有鉴于此,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所极为偏北的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

最早的京外重点大学哈工大坐落在冰城哈尔滨,这所高校在建校伊始就和北边的俄罗斯有着解不开的关系。

1920年创办的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是哈工大的前身,建校的初衷是为了培养铁路工程技术人才。

后来,历经“中俄工业大学校”“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等多个阶段,学校在1938年1月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沿用至今。

1951年,作为工科学霸的它,明确了自己的使命——仿效蘇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之后有67位苏联专家和3位捷克专家先后被聘请到哈工大任教,可谓是“文革”前最洋气的大学。

在1954年10月,哈工大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大学,以“工程师的摇篮”而著称,也因此决定了学校的另一个特点:妹子少。

满校尽带摄像头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说过:“在我工作的周围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的毕业生。

”哈工大不仅是我国第一所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的高校,还是国际宇航大学在亚洲的唯一常设分校。

从1959年航空工程系的正式组建,到1987年我国高校第一所航天学院的建立,哈工大始终与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同呼吸、共命运。

在“神舟”系列飞船的研制过程中,哈工大承担并出色地完成了众多重大的科研项目,如KM6工程、飞船数据管理容错计算机、飞船返回舱焊接变形技术、飞船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等,从而被国家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突出贡献者奖”。

“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

“到祖国需要我的地方去”他是解放后哈工大第一位华人专业教师,他带动了哈工大土木系的成长;他把一切的功劳都归结为同事的努力、领导的决策;在哈工大工作的40余年中,他在不同岗位上挥洒着汗水、贡献着力量。

他就是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院长陈雨波教授。

少年壮志思报国陈雨波1922年出生在江苏省无锡市,1941年考上了西南联大。

回忆起在西南联大的求学生涯,他说:“当时没有正规的学生宿舍,我们住草棚,30多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

但是就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西南联大培养出了很多杰出的人才。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求学时高我一届,是我的师兄。

”西南联大学术氛围活跃、政治氛围自由,在当时国统区是有名的民主堡垒。

在当时动荡不堪的政治局势下,社会学家费孝通、民主战士闻一多等很多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都到西南联大作演讲,每次陈雨波都会去听。

他说:“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受到当时在复旦大学就读的哥哥影响,很早接触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

在西南联大时,闻一多先生是我们文法学科的老师。

在他的影响下,我报效祖国的志向更加坚定了。

”陈雨波教授一直在用行动表达着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求学期间,他参加了西南联大的学生自治会,和爱国学子一起上街游行,呼吁民主和自由。

1945年他从西南联大毕业后,到国民政府战时运输管理局第一公路工程总队做了一名技术人员,为抗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抗日战争结束后,1946年西南联大解体,陈雨波到清华大学任助教。

四十载耕耘结硕果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初,哈工大主要由苏联专家执教,所有的理工科都是俄语教学。

为了培养中国自己的师资队伍,时任校长冯仲云委托钱三强教授在清华大学招聘20名清华教师到哈工大任职。

陈雨波应征来到哈工大任教,成为哈工大第一位华人专业教师,直到1991年离休。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原院长沈世钊院士用“勤勤恳恳,踏踏实实”8个字来形容陈雨波的工作风格。

谈到为什么会选择哈工大,陈雨波说:“我大学时学过俄文,所以很有信心能把工作做好。

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哈工大的“八百壮士”

哈工大的“八百壮士”作者:韩宇杨思琪来源:《文萃报·周二版》2019年第35期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800多名热血青年,从祖国各地齐聚哈尔滨工业大学。

彼时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由苏联政府移交给中国政府管理,开始肩负起推动旧教育制度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使命。

而这支平均年龄只有27.5岁的教师队伍,响应国家号召,心中怀着建设新中国的愿望,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高等教育,及国家工业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就是后人常常提起的哈工大“八百壮士”。

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八百壮士”代表秦裕琨,仍清晰记得刚抵达哈尔滨时的场景,他和同学们出了车站,哈工大一名教师带着当时学校仅有的交通工具——马拉平板车,接他们到学生宿舍,这是他从没见过的场景。

当时哈工大规模小、专业窄,教师和学生也很少,只有两三栋教学楼,出门就是马路,因此被称为“马路大学”,学校周边一片荒凉。

冬天低温达零下30多摄氏度,30多人挤在一间宿舍,暖气常常不足,伙食上缺肉少油,经常有人吃不饱、营养不良。

“八百壮士”中,大多数人来自南方,他们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来到气候严寒的祖国北疆。

“条件再艰苦,我们都不以为意,而是一门心思搞研究、教学生。

”来到哈工大的第二年,秦裕琨就参与组建了我国最早的锅炉专业。

作为学校培养的师资研究生,他们白天跟着苏联专家学习,晚上复习消化、为本科生备课,还自发组织翻译、编写教材,为哈工大和全国高等教育界,创设了一批新兴学科与专业。

这800多名年轻人,成长于战火硝烟之中,经历过颠沛流离,深知国恨家仇。

直到新中国的曙光升起,随着一声令下,他们毫不犹豫,献身共和国的工业化事业。

在他们心中,振兴国家就是最重要的抱负。

上世纪50年代末,随着苏联专家陆续撤离,哈工大一度出现“教授荒”,“八百壮士”迎难而上,承担起全部教学科研任务,在短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哈工大也因此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校训是什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之我见

校训是什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之我见

校训是什么?—“规格严格,功夫到家”之我见文/李玮8月9日以来,中央电视台在其综合频道CCTV-1的朝闻天下栏目中,启动了《校训是什么?》的专题报道,连续报道了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以及天津大学的校训,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校训作为校园文化的精髓和大学精神的灵魂,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培养目标、文化传统、社会责任等方面的内容,既沉淀着长期形成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又标注着鲜明的时代气息。

校训所提倡的思维方法和行为规范,是磨砺师生品行的利器、传承优良校风的基石、引领学校前行的旗帜。

在各式各样的校训中,有的校训注重办学理念,例如苏州大学的“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南开大学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等;有的校训展现学校特色,如中国政法大学的“格物致公,厚德明法”、华中农业大学的“勤读力耕,立己达人”;有的校训突出文化传统,如北京师范大学的“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上海交通大学的“饮水思源、爱国容校”;有的校训强调培养目标,如中国科技大学的“红砖并进、理实交融”、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有的学校彰显社会责任,如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的“强军兴国,厚德博学”、北京林业大学的“育天下之英才,解民生之多艰”;有的校训则是上述多方面内容的综合,如上海财经大学的“厚德博学、经济匡石”,既明确了培养目标又凸显了社会责任。

中央民族大学的“美美与共,知行合一”则是办学理念、定位和特色的综合。

在我所攻读博士学位的哈尔滨工业大学,用朱红色颜料镌刻着“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八个遒劲有力的大字的校训石就静静地矗立在图书馆旁。

与南方的大学相比,哈工大少了几分灵动与秀气,多了几分朴实和厚重。

每当老生毕业季以及新生开学季,都会吸引无数学生争相与之留下难忘而永恒的一瞬。

乍一看起来,“规格严格,功夫到家”这几个朴实的不能够再朴实的中国方块字就像是工厂车间墙上粉刷的标语!我们的校训似乎在字里行间透漏着冷冰冰的威严和无情,实在是“土里土气,拿不出手”。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史

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史

历史上就是一所国际性大学(1920-----1949)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一九二零年,当时校名为“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创建,与帝俄在中国建设中东铁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称“中长铁路”)有直接关系,建校的宗旨是为中东铁路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学校按俄国的教育模式办学。

直至一九三五年,日本用物资换取了中东铁路苏联一方的产权,学校的教学活动开始向日本教育模式过渡。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长铁路局领导,属中苏两国政府共同管理。

解放前的30年,哈工大培养了许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声望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校友遍布世界各地。

创建阶段(1920.5-1928.2 )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即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20年5月开始筹建的,10月17日举行开学典礼。

当时设铁路建设和电气机械工程两个科。

首届三个班共招收103名学生,实行学分制,学制四年,一律用俄语教学。

1922年4月2日,学校改名中俄工业大学校,学校由四年改为五年,原设两个科分别改为铁路建筑系和机电工程系。

毕业生经考试委员会答辩合格,授予工程师称号。

中苏共管阶段(1928.2-1935.3 )1928年2月4日,学校隶属关系发生变化,改由中华民国东省特区领导,校名改为东省特区工业大学校,东省特区行政长官张寰湘将军担任校理事会主席,东北政府国民教育部总长刘哲任校长,为学校历史上第一位中国校长。

1928年10月20日,将法政学院和商学院并入,学校正式定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由中苏共管,张学良将军任校理事会主席。

1931年春,开始招收研究生。

伪满洲国时期(1935.3-1945.8 )随着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东北,到1935年学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语授课,指定招收中、日籍学生。

1936年1月1日,学校改名为国立哈尔滨高等工业学校。

1937年1 月以后,学校完全转入按日本方式办学阶段。

日本人铃木正雄任校长,直至1945年8月离任。

记中国科学院院院士、优秀共产党员马祖光

记中国科学院院院士、优秀共产党员马祖光

记中国科学院院院士、优秀共产党员马祖光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马祖光教授,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了一生。

他一生攀登了两个高峰,一个是科学高峰,一个是共产党员崇高思想境界的高峰。

我们在采访他生前的同事、学生、家人的过程中,他的每一件事都感动、震撼着我们的心。

马祖光教授为人谦虚朴实,做人不追求名利,做事不流于形式。

因此在写他的事迹时,我们对先生的点点滴滴没做渲染和描绘,而是用最平实、最朴素的语言去写他的平凡和伟大。

在采写过程中,我们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就是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科学家和德才兼备的教育家,马祖光一生的卓越贡献、他的敬业和献身精神、他不懈的探索精神和高尚的学术道德、他的大公无私和忠厚谦逊的品格、他那灵魂深处对祖国和党的深厚感情、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用文字难达其万一。

学习马祖光,已是众望所归。

本文所记述的只是他光辉一生中的一部分,我们愿以此激励大家做人、做事。

一位75岁的老人,当他生命的蜡烛燃烧时,照亮了别人;当这支蜡烛燃尽时,就悄悄地离去。

先生厚德博学,一生坦坦荡荡,清清白白,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生命不息,工作不止。

而xx年7月15日这天,他放下了正在做的光电子学科30年内的学科规划,放下了看不完的书、做不完的事,也撇下了瘫痪在床、相濡以沫50载的妻子,永远地走了……这之后的连续几天里,哈工大网BBS每天都有100多人发帖子,自发地悼念先生,有的发纪念文章,有的留下三言两语:“向先生三鞠躬”,“以后若当教师,一定像他那样”,“先生是平凡而伟大的人”。

惊悉噩耗,我国光学界泰斗、“863”计划的倡导者、两弹一星元勋、80多岁的王大珩院士来到告别大厅。

签名时,他心情沉痛,手在颤抖……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杜祥琬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周炳昆、王乃彦院士和甘子钊、姚建铨、杜善义、蔡鹤皋等院士,航空部原部长朱育理、航天科技集团科技委原副主任陈怀瑾等,马祖光的生前友好、同事及学生分别从四面八方赶到北京。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8篇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8篇

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报告、军训心得、学习心得、培训心得、条据文书、读后感、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reports, military training experiences, learning experiences, training experiences, doctrinal documents, post reading feedback,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8篇通过欣赏他人的事迹,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事迹材料是培养公正和公平意识的重要素材,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时代楷模—朱有勇事迹8篇,感谢您的参阅。

哈工大精神

哈工大精神

哈工大精神: 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 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奋进精神。

“哈工大精神”的表述是在我校原党委副书记顾寅生同志关于“哈工大精神”论述的基础上凝练而成。

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

国家的战略需要、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哈工大肩负的重任,使哈工大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铸就了哈工大“铭记责任,竭诚奉献的爱国精神”。

20世纪50年代前期,国家工业化建设和学习苏联的战略需要,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使哈工大很快完成了改造与扩建,发展成为一所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加强国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哈工大及时进行了专业调整,由多学科性的工业大学转变为主要为国防建设服务,军民结合,以攻克尖端科学技术为己任的现代化科技大学;改革开放之后,为适应科教兴国的战略需要,哈工大努力争取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把学校的发展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紧紧相连。

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

哈工大办学传统、特色和长期的教学实践,培养了哈工大人“求真务实,崇尚科学的求是精神”。

哈工大历史上即采用俄式办学,在教学方面上有着严格要求的传统。

后经李昌等校领导倡导,不仅要对学生要求严格、而且还要求培养的功夫一定要到家,于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日益深入人心,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并逐渐渗透到学生培养的各环节中。

哈工大的求是精神还表现在: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根据国家建设的急需建设专业;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科研选题密切联系实际,开展产学研合作。

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

在学校的发展过程中,学校领导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广纳贤才;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实践中,发挥多学科优势,大力协作、联合攻关,逐渐形成了哈工大“海纳百川,协作攻关的团结精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工大八百壮士什么是“八百壮士”?在哈工大,人们习惯上用“八百壮士”这样的称呼来形容过去和现在对这所大学做出贡献的教师们。

马祖光就是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的代表。

提起“壮士”人们往往会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诗句,记起“壮士”所共有的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情怀。

今天,在国内高等教育界,很多人都知道哈工大有一支以八百壮士著称的师资队伍,然而却鲜有人知道“八百壮士”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这一称呼的由来。

“八百壮士”是如何产生的?“八百壮士”产生于哈工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哈工大历任校领导都十分重视人才、珍惜人才。

成立于1920年的哈工大,知道1949年仍然是中长铁路隶属下的一所小型技术高校,绝大部分是俄罗斯学生,教师几乎全部是俄国人,1949年5月,松江省主席冯仲云兼任哈工大校长,揭开了哈工大校史的新一页。

为了扭转哈工大缺少高水平中国籍教师的现象,当年7月,冯仲云就赴当时刚解放的上海聘请教师,从此开始了这支队伍的建设。

冯仲云校长经常请内地来的教师到他家中吃便饭;陈康白校长专注于引进人才,时任副校长的高铁为单身教师找对象,主持集体婚礼;爱才如命的李昌校长更是唯才是举,主张“打着灯笼找人才”到1957年,哈工大的教师队伍已经发展到800多名,平均年龄只有27.5岁,他们承担了全校的教学任务,其中与部分人开始科学研究,挑起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大梁。

这批年轻的师资队伍,成为哈工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处于对这只队伍的自豪,时任哈工大校长的李昌盛赞这只队伍为“八百壮士”。

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三代“八百壮士”与哈工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这样描述“八百壮士的”:三代“八百壮士”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心血,奠定了哈工大国内一流大学的地位。

1956年,按照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由各省派来学习的优秀青年教师及首届研究生、本科生经出国培训回来任教的人员,构成了哈工大第一代师资主体,总数约为800人,这些人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所以有“八百壮士”之称。

在他们手中,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仪、动力、土建、工程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体系建立起来了。

1958年,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哈工大走上民转军新阶段。

学校抽调一批教师来开辟新领域;精选在校优秀本科生到国内兄弟院校代培,成规模的有两批近800人,逐渐形成了哈工大第二代“八百壮士”。

哈工大后来居上,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哈工大紧紧抓住有利时机,校领导亲自挂帅,抓住学科梯队建设这一核心,以加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为重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教研室、系和校三级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把培养跨世纪学科(术)带头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提出了“时势造英雄、任务带队伍,抓两个重点、抓三支梯队和坚持两个两手抓”的指导思想。

两个重点是:重点抓好青年教师的博士化建设,重点抓好跨世纪青年学科(术)带头人队伍建设;三支梯队是:院士候选人梯队、博士生导师梯队和青年学科(术)带头人梯队;两个两手抓是:既抓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又抓尖子人才的培养;既抓教师队伍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抓教师队伍的物质文明建设。

其核心是实施“百名英才”计划。

“八百壮士”与哈工大——“哈工大精神”探源中国教育报(顾寅生)在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培养出平均年龄在27.5岁的800多位年轻教师。

这支队伍艰苦创业,硕果累累,积淀了哈工大人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坚持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这支队伍被老校长李昌昵称为“八百壮士”。

在祖国的东北名城哈尔滨市坐落着哈尔滨工业大学。

多年来,哈工大以学科全面、人才济济、成果丰盛而享誉海内外。

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苏“蜜月期”结束后,哈尔滨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地域优势逐渐消退。

尽管多年来地方政府在办学上给哈工大以很大的支持,但是位置偏远、气候寒冷、地方经济在转制过程中遭遇困难等不利条件客观存在。

然而,多年来哈工大却在以稳健的势头持续发展。

哈工大1984年入选国家“七五”、“八五”期间重点建设的15所院校,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的13所院校之一,1999年位列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

几十年来,出自哈工大的两院院士有70余位,各地高校领导第一把手一百多位,副校长、副书记一百多位。

在国人引以为豪的祖国航天事业中,有哈工大毕业生近万人。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孙家栋,“神五”发射时任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的李继耐,副总指挥胡世祥、栾恩杰,“神五”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曾任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主任、“三垂一远”模式的提出者李元正和试验大队大队长许达哲,长征二号F火箭的总设计师刘竹生,KM6工程总设计师黄本诚,“神六”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神六”飞船系统总指挥尚志,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空间光学分系统主任设计师王家骐,“神六”副着陆场总指挥吴年生,航天科技集团副总经理、探月工程副总指挥马兴瑞,“神舟”飞船分系统指挥于登云,火箭发动机和工程热物理专家庄逢辰,“长征四号”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孙敬良……都是哈工大的校友。

每当有人问询哈工大发展的动因时,学校领导的回答都是:“哈工大的发展主要靠‘人和’,靠我们内部薪火相传的强劲的凝聚力、旺盛的生命力与蓬勃向上的奋进力,我们称之为‘哈工大精神’。

只要‘哈工大精神’世代相传,哈工大就会永葆青春。

”提起“哈工大精神”,还要从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说起。

一“壮士”,在人们的印象里一般理解为在战场上以一当十,奋勇杀敌的勇士。

“壮士”与大学之间是个什么关系呢?在20世纪50年代哈尔滨工业大学扩建初期,学校汇聚了立志为共和国工业化献身的大批青年才俊,培养出平均年龄在27.5岁的800多位年轻教师。

这支队伍艰苦创业,硕果累累,积淀了哈工大人坚持理想信念的不懈追求,坚持科学精神的高标准严要求,坚持对国家、对事业的高度责任心这些大学精神的深厚底蕴。

这支队伍被老校长李昌昵称为“八百壮士”。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前身是1920年由苏联创办的中东铁路(1945年改为中长铁路)学校。

1950年移交给中国政府时,学校仅有师生近800人,多数是苏联侨民。

当时苏联政府表示,如果中国政府提出要求,苏联愿意派出专家支援学校建设。

时任松江省政府主席兼任哈工大校长的冯仲云立即把这一情况向中央汇报,建议接受苏方提议。

这一建议很快得到首肯。

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从苏联26所著名高校相继聘请了70多名专家来校工作。

当初的哈工大像磁场一样,吸引着大批满怀理想的热血青年。

来哈工大向前苏联专家学习,“相当于不出国留学苏联”!他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踊跃报考、应聘来到哈工大求学、工作。

来自浙江的吴满山教授回忆说,当时甚至有已考取国内其他名牌大学的学生,上了一年学以后退学重新报考哈工大。

一批从全国各高校选送来的优秀青年讲师、助教是这支队伍的“晶核”。

这些年轻人是当年哈工大“八百壮士”的主要来源。

当时,由于历史原因,中国政府把向苏联学习作为基本战略方针。

哈工大传统上用俄文教材、俄语授课,自然成为学习苏联的试点。

党中央、政务院为哈工大规定了办学方针和任务:“仿效苏联工业大学的办法,培养重工业部门的工程师和国内大学的理工科师资。

”二“壮士”们怀着实现祖国工业化的理想和向苏联专家学习的憧憬聚集到哈工大,勤奋学习,艰苦创业,使哈工大在新中国高等教育和工业化的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

在创造哈工大历史辉煌的同时,也培育了“与祖国共命运,勇于担当重任”的爱国精神。

当时受聘于哈工大的70多位苏联专家,都具有很好的理论功底、实际能力和敬业精神,来校后勤奋努力地工作。

1949年由清华大学来哈工大任教的陈雨波教授回忆说,当时苏联教育制度的优点一是基础扎实,数理化、力学基础课的学时较多,开设面也较广;二是专业培养较深化,由于按专业培养人才,专业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时较多;三是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四是培养过程的高度计划性……国内各院校在那一个时期学习苏联,培养出一大批到工作岗位很快顶用的学生。

据1949年来自云南大学的李家宝教授回忆,30多岁的苏联金相专家奥尔洛夫在哈工大工作期间,因公出差不幸患病不治,为中国人民的高教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古林、罗日杰斯特文斯基由于长期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写博士论文,牺牲了自己获得学位的机会。

年长的机械工艺专家布兹列克每天上午教完4堂课后,坐在教室为研究生答疑,指导教研室工作,回应工厂的咨询,常常忙到下午3点以后才能回家吃饭。

由于长时间积劳成疾,他罹患阑尾炎、肺炎,卧床3个多月,生命几致垂危,在病中他仍不忘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

50年代前后至60年代期间哈工大的四任校长都特别爱惜人才。

身为省长的冯仲云校长的做法是请内地来的教师到家中吃顿便饭。

陈康白校长专注于引进人才,国内著名专家马大猷、李酉山等都被借聘来校工作。

时任副校长的高铁为单身教师找对象,主持集体婚礼。

爱才如命的李昌校长更是唯才是举,主张“打着灯笼找人才”。

1961年,26岁的数学助教吴从炘品学兼优,学校破格晋升他为副教授,但是他曾被原单位“开除团籍”。

这事被东北局领导质询,李昌派人去“答辩”,说服了上级。

“选苗子、拔尖子、摘桃子、压担子”,是20世纪50年代哈工大培养青年教师的典型做法。

这里讲讲“摘桃子”和“压担子”。

“摘桃子”的意思是,让高个子站在大家肩上把高处的桃子摘下来,再由大家分享。

意即强调团队支持一个人先突上去,再带动整体水平提高。

“一个人上去,全教研室光荣”,“一群人上去,全校光荣”,在哈工大逐渐形成了主体价值观。

“压担子”就是让青年教师挑重担,尽快成才。

其一是领先全国为青年教师评高级职称。

1957年哈工大晋升首批13名副教授,其中年龄最大的37岁,最年轻的李家宝只有31岁。

其二是让青年教师尽早“唱主角”。

当年哈工大把接替苏联专家指导研究生、主持新课题的研究等工作,都交给崭露头角的青年教师。

其三是大胆提拔。

当时许多20多岁、30岁出头的青年人就担任起系主任、教研室主任。

“八百壮士”的领军人李昌,1953年来哈工大做校长时才38岁,与他的队伍同属“少壮派”。

老教授们回忆,“那时候不分节假日,我们在李校长的办公室研讨教学和发展问题,经常是谈到凌晨。

”李昌来学校后恶补高等数学,连续四年请人每周六晚上给他上课,还能挤出时间按时完成作业。

这种拼命精神感染着多数比他年轻的“壮士”们,很多人经常“开辟第四单元”(上、下午和晚饭后各为一个时间单元),看书、备课、搞研究直至深夜。

1957年,随着以机、电、仪、土木、工程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体系的基本建成,哈工大当时共有教师856名,平均年龄27.5岁,在当时全国重点高校中是一支最年轻的教师队伍,被李昌校长誉为“八百壮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