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复习提纲(已排版)

合集下载

2013陕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资料

2013陕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资料

1、人格的核心是()A、能力B、智力C、性格D、气质2、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A、关系转换理论B、经验类化理论C、共同要素说D、形式训练说3、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4、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D、欲望内驱力5、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6、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B、5 2C、6 2D、7 27、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B、性格C、兴趣D、能力8、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9、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A、布卢姆B、加涅C、澳苏贝尔D、奥斯本10、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11、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12、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B、加德纳C、斯腾伯格D、戴斯13、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14、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15、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16、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17、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18、乔姆斯基提出的语言获得理论是()A、强化学说B、先天决定论C、相互作用论D、循序渐进论19、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20、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 2岁B、 4岁C、 6岁D、 8岁21、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B、加涅C、布鲁纳D、塞伦22、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23、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24、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精品)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

(精品)陕西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学》考点汇总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本质一.教育的产生五种学说: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与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

从根本上否认了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目的性和意识性)、3.心理起源论(代表人物是美国孟禄。

提出起源的认识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

,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意识性。

4.劳动起源说、5.交往起源说(代表人物是我国学者叶澜等人)。

二.教育的发展三个阶段:(一)原始教育阶段(特点: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专门的活动;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人们受教育机会均等。

)(二)古代教育阶段1.奴隶社会的教育。

文字的出现,产生了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2.封建社会的教育。

无论官学和私学都以“四书”“五经”和反映封建理论的“三纲五常”。

特点: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方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私学并存等。

(三)现代教育。

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步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教育国际化。

三.教育的内涵(一)词源学的解释从词源上分析,中国教育有“外铄”倾向,强调对人的施教是一种积极的陶冶和塑造,旨在从外部向人的内心输入个体没有而该有的各种品质。

西方的教育则提倡“内发”,强调教育是一种随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内而外引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

(二)教育的定义: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_心理学_复习提纲中学版-强力推荐

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_心理学_复习提纲中学版-强力推荐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P1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P9(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P10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_心理学_复习提纲中学版(精选)

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_心理学_复习提纲中学版(精选)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P1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P9(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P10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精品)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_心理学_复习提纲中学版

(精品)教师资格证_教育学_心理学_复习提纲中学版

中学<教育学考试大纲>纲要整理版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本质: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P12、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P13、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二战以后世界各国教育制度呈现出的共同发展趋势)P4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相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4、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1)●中国在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中"校、序、庠、学"都是学校的名称。

●中国古代社会的六艺教育P5礼、乐、射、御、书、数。

以礼、乐为中心(2)●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是:“以增为师”、“以(书)吏为师”(3)●古代雅典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政治家、商人为目的,注重身心和谐发展,教育内容丰富,方法灵活.(4)●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及特点P7培养军人,强调军事体育与道德灌输,内容单一,方法严厉.5、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P8 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

6、近代教育的特点P9(1)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与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3)教育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7、二战以后世界教育的新特点P10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P111、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11 孔子(公元前551——479)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

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整理复习资料(新)

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整理复习资料(新)

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p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2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关系。

它重点研究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情景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中的心理问题,包括:受教育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形成、心理的个别差异等重要问题。

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人们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也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即它既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也研究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效能的评估等。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p2-3桑代克奠定了教心理学研究体系,他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国内学者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提出研究内容的“五要素”“三过程”学说。

所谓“五要素”是指①学生②教师③教学内容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三过程”是指:①学习过程②教学过程③评价过程3.当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六种:①学习心理学②教学心理学③学校心理学④学科心理学⑤教育社会心理学⑥教师心理学3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有科学性质?P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具有科学观点与方法(即范式)。

4、教育心理学具有什么样的学科性质?p它的研究范式是什么?p6①教育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称之为一门交叉科学,边缘科学;②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也具有实验科学和应用科学这样两方面的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有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外推的基础研究范式,即将心理学的原理和学说直接用来设计学习条件和课堂教学实践,强调实验室研究结果和有关抽象理论概念的直接应用;另一种是具体学科教学范式,如语文教学心理学等。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

教师资格证考试初级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复习提纲-完整版初级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国内外著名教育家的代表著作及主要教育思想。

孟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孟子·尽心上》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育,启发教育的来历)《学记》:专谈教育,世界上第一部教育专著开而弗达则思(启发原则)蔡元培: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大学精神就是“囊括大典,网罗众家”杨贤江:中国第一个马克思教育家《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世界上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人是克鲁普斯卡娅赫尔巴特:主张把教育学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教育学独立的标志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教育心理学》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泛智教育),教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杜威: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三个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布鲁纳:发现式教学,提出学科结构理论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三大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根舍因:范例教学模式(对数学教育影响很大)课程现代化的三大代表:布鲁纳、赞科夫、根舍因(二)教育教育的涵义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等素质发展的活动就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学校的教育,是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在特定的教育场所,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他们的身心朝着社会期望的方向发展的过程教育的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者是教育活动中的主导因素,是承担教的职责、施加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目的性和专业性。

受教育者是学习的主体,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特点有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可塑性和可教性、能动性和主动性。

2013陕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2013陕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A.是正确的,教育中适当的惩罚是必不可少的
B.是正确的,老师没有侵犯的学生的身体健康
C.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依法执教
D.是不正确的,老师没能做到团结合作
20、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发展,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为此,教师应该( )。
C.参加教育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D.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8、对未完成义务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人民政府
B.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
C.部门
D.学校
9、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
B.张天翼的《华威先生》、沙汀的《在其香居茶馆里》、陈白尘的《上海屋檐下》是国统区文学
C.孙犁的《荷花淀》和柳青的《创业史》都是反映土地改革时期的长篇小说
D.《一代风流》《红旗谱》《李白成》分别是欧阳山、梁斌、姚雪垠的作品,《青春之歌》《林海雪原》《保卫延安》分别是杨沫、王愿坚、杜鹏程的作品
27、法国历史上“雾月政变”的发动者是( )。
A.罗伯斯庇尔
B.拿破仑
C.丹东
D.戴高乐
28、“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中,要求教师( )。
A.统筹兼顾
B.一切以教材为标准
C.因材施教
D.立足长远
29、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属于解放区文学
34、根据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因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教师,其教师资格将( )。

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讲义(1)83页PPT

陕西省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讲义(1)83页PPT

谢谢!
陕西省教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义(1)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 CocoCha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 杰纳勒 尔·乔治 ·S·巴 顿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

2013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复习提纲

2013年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复习提纲《教育学》绪论教育与教育学孟子是最早将“教”和“育”连在一起的人。

许慎是最早将“教”和“育”做出解释的人。

斯宾塞认为教育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

广义教育:是一切有目的的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社会活动。

(包含: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教育:就是指学校教育。

(出现在奴隶社会早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学校教育特点:1、一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培养对象为青少年儿童3、都是在受过专门训练的老师指导下进行的活动学校教育的三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学校教育三要素之间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最重要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的过程中,受教育者是主体。

他们有共同的教育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有共同的教育目标,都是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现象包括:教育社会现象、教育认识现象。

教育学是广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教育的发展分为萌芽、创立、分化三大阶段。

教育的萌芽阶段:(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伦理学》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论演说家的教育》)欧洲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孔子对中国教育发展的影响:1、他晚年整理和保存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2、他开创了我国私人讲学的先河,积累了经验,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思想孔子认为人口、财富、教育是立国三要素。

孔子的教学原则:1、因材施教原则2、启发诱导原则3、学思结合原则4、谦虚笃实原则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

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问答法)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的理论原则是灵魂说。

他提出了“自由教育”。

《学记》是我国古代教育文献最早、最完整的一部教育著作。

201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大纲

2013年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试大纲

《教育学》考试大纲一、总体的评价目标1、能了解最初步的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系统的教育科学基本原理,懂得教育规律;2、能掌握运用教育理论知识于中学教育工作实践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技能技巧;3、结合知识教学,增强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培养热爱教育事业的思想以及研究教育的兴趣和能力。

二、评价目标的说明1、“了解”是指考生通过学习应知道的基本事实、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能回答“是什么”的问题。

2、“理解”是在了解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领会基本概念,把握基本规律,能回答“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

3、“掌握”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综合运用教育学的基本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教育实际中的问题,能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

三、试卷结构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题型比例:选择题30%,填空题20%,简答题30%,论述题20% 认知层次比例:了解30%,理解50%,掌握20%四、考试内容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评价目标】1、了解教育的本质。

2、理解学校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3、理解原始社会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现代教育的特点;现代教育发展趋势。

4、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

5、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词源最早将“教育”作一词连用的是战国时期的孟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一)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 1.动物界的“教育”与人类教育的三大区别; 2.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活动,社会性是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所谓“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

(二)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1.教育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在对象、目的、方式三个方面的特殊性表现;2.教育是人类通过有意识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从而影响自身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1、学校教育:由专门人员承担的,在专门机构——学校中进行的目的明确、组织严密、系统完善、计划性强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013上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3上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2013上半年陕西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他把教师赞誉为()。

A.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B.心灵的建筑师C.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D.辛勤的园丁答案:C2.对童年期的学生,在教学内容上应多讲一些比较具体的知识和浅显的道理;在教学方法上,应多采用直观教具。

这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A.稳定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 D.个别差异性答案:B3.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体育课 B.课外体育锻炼C.体育竞赛 D.运动队训练答案:A4.通常把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称为()。

A.国民制度学制 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管理体制 D.学校教育结构答案:B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

A.决定作用 B.动力作用C.主导作用 D.基础作用答案:C6.1949年,美国学者泰勒出版的《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了课程编制的“四段论”,形成了著名的“泰勒原理”的课程编制模式,这一模式被称为()。

A.实践模式 B.过程模式C.环境模式 D.目标模式答案:D7.目前我国普通高中课程实施的主要类型是()。

A.分科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课程D.探究课程答案:A8.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数学的实地测算、地理的地形测绘、生物的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属于下列哪一教学方法()。

A.实验法B.参观法C.演示法D.实习作业法答案:D9.在教学过程中,强调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的理论是()。

A.形式教育论B.实质教育论C.传统教育论D.现代教育论答案:B10.针对我国目前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品德的要求出现的差异甚至对立的现象:应强调贯彻的德育原则是()。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2013年教师资格考试大纲:《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
2014公务员国考海南区交流群:241353593
网址:
购买正版考试书籍访问
2.掌握基本的课程类型及其特征,其中包括分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显性课程、隐性课程等。 3.了解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涵义和相关理论。 4.了解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改革目标及其基本的实施状况。 (三)中学教学 1.理解教学的意义,了解有关教学过程的各种本质观。 2.熟悉和运用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规律(直接经验与 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教师 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中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的教育性规律),分析和解决中学教学实际中的问题。 3.掌握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及要求;掌握和运用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了解教 学组织形式的内容及要求。 4.了解我国当前教学改革的主要观点与趋势。 (四)中学生学习心理 1.了解感觉的特性;理解知觉的特性。 2.了解注意的分类,掌握注意的品质及影响因素;了解记忆的分类,掌握遗忘的规律和原 因,应用记忆规律促进中学生的有效学习。 3.了解思维的种类和创造性思维的特征,理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和影响问题解决的因 素。 4.了解学习动机的功能,理解动机理论,掌握激发与培养中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 5.了解学习迁移的分类,理解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说、概括化理论、关系转换理论、认 知结构迁移理论,掌握有效促进学习迁移的措施。 6.了解学习策略的分类,掌握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 7.理解并运用行为主义、认知学说、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等学习理论促进教学。 (五)中学生发展心理 1.掌握中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论、特点与规律。 2.了解情绪的分类,理解情绪理论,能应用情绪理论分析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 3.掌握中学生的情绪特点,正确认识中学生的情绪,主要包括情绪表现的两极性、情绪的 种类等。 4.掌握中学生良好情绪的标准、培养方法,指导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情绪调节 。

2013陕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2013陕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1、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2、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3、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B、苛勒C、布鲁纳D、托尔曼4、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C、正强化和负强化D、强化和惩罚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B、5 2C、6 2D、7 26、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B、形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7、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B、活泼型C、安静型D、抑郁型8、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9、人工智能是属于()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10、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11、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12、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A、刺激分化B、消退C、刺激泛化D、获得13、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

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整理复习资料【精品】

陕西省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整理复习资料【精品】

陕西中学教育心理学复习提纲第一章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与方法1、什么是教育心理学?p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p2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揭示教育同心理发展的关系。

它重点研究人类学习与教育,特别是学校情景在促进个体心理发展变化中的心理问题,包括:受教育者知识与技能的掌握、道德品质的形成、心理的个别差异等重要问题。

教育心理学不仅研究人们如何有效地学习,同时也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即它既研究学生的学习行为,也研究老师的有效教学行为,包括课堂教学设计、教学组织管理和教学效能的评估等。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它的体系包括哪些内容?p2-3桑代克奠定了教心理学研究体系,他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确立为四个板块:人性问题、动物学习心理、教学测量评估、个别差异。

国内学者围绕“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提出研究内容的“五要素”“三过程”学说。

所谓“五要素”是指①学生②教师③教学内容④教学媒体⑤教学环境;三过程”是指:①学习过程②教学过程③评价过程3.当前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主要六种:①学习心理学②教学心理学③学校心理学④学科心理学⑤教育社会心理学⑥教师心理学3为什么说教育心理学有科学性质?P4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它的研究具有科学观点与方法(即范式)。

4、教育心理学具有什么样的学科性质?p它的研究范式是什么?p6①教育心理学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性质,是一门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跨界学科,因此可以将教育心理学称之为一门交叉科学,边缘科学;②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基础学科,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因此,教育心理学也具有实验科学和应用科学这样两方面的科学性质。

教育心理学有两种研究范式:一种是外推的基础研究范式,即将心理学的原理和学说直接用来设计学习条件和课堂教学实践,强调实验室研究结果和有关抽象理论概念的直接应用;另一种是具体学科教学范式,如语文教学心理学等。

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第一章复习大纲指导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第一章复习大纲指导

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第一章复习大纲指导2013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第一章复习大纲指导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第一节教育的发展一、教育的概念1.教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独有的活动;2.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3.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4.教育概念的扩展一大教育观的形成。

二、教育的历史形态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实施机构和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可以将教育的形态进行不同类型的划分。

6试卷试题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化学教案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试卷依据教育的正规化程度划分的教育形态。

在教育发展史上,教育的形态经历了从非形式化到形式化,再到制度化教育的演变。

晶体中化学教案每个As与▲ 个Ga相连化学教案As与Ga之间存在的化学键有▲ (依据实施教育的机构划分的教育形态。

按照教育的实施机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等多种教育形态在实体化教育产生以后,就同时并存于不同的社会之中。

D.面对游学热的现象化学教案我们必须要学会摆正心态化学教案客观冷静的加以对待;而新闻媒体的报道评论化学教案有助于我们形成正确的认知试卷试题三、教育发展的历史阶段根据教育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存在方式划分教育的形态,可以将教育划分为原始社会的教育、占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桓玄宣召试卷试题桓玄子急躁化学教案片刻之间化学教案骑马携诏书的使者相继而至试卷试题高祖多次请求离开化学教案景(一)原始的教育形态1.教育和生产劳动、社会生活具有融合性;2.教育具有原始性;3.教育具有同一性。

(二)古代社会的学校教育形态1.学校的产生第一,生产的发展,桂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上的准备。

化学教案尝诣景仁咨事化学教案景仁与语悦之化学教案因留高祖共食试卷试题食未办化学教案而景仁为玄所召试卷试题玄第二,统治阶级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社会条件。

第三,文字的产生和文化的发展,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第一,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学校教育为统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森严的等级性。

陕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陕西省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教育和教育学
第一节教育的本质
一、教育的产生
(一)神话起源说
“神话起源说”是教育起源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是荒谬的
(二)生物起源说
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英国教育家沛西·能。

利托尔诺认为人和动物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教育是超出人类社会范围的一种现象,是人类产生之前产生的,人只是继承了动物已早有的一种本能,在逐步形成人类社会中不断加以改进,使”教育”这种本能获得了一些新的特征而已。

该起源说1、忽略了教育的社
会性;2、忽视了教育的计划性、目的性。

(三)心里起源说
主要代表人物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教育就是儿童对成人的本能的,无意识的
模仿,模仿是教育的起源,该起源说将教育活动归结为无意识的模仿活动,否定了教育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四)劳动起源说
常常被认为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主要论点:1、教育从人类产生的时候就存在了,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延续,就必须把社会生产和生活经验在劳动中传递给新生一代,教育就是基于社会的需要,基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求而产生的。

2、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3、教育产生与劳动,是以人类的语言产生为条件的,语言和教育是同时在劳动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教育产生的五大观点:神话起源说、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交往起源说。

2、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教育、古代教育(奴隶教育和封建教育)和现代教育。

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①教育没有从人类的诸多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的活动;②教育内容和手段的简单、粗糙、原始;③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4、奴隶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①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③学校教育的内容趋于分化和知识化;④学校教育制度尚未健全。

5、封建社会教育的特点表现为: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书法呆板,奉行强迫与棍棒教育;官学与私学并存等。

6、现代教育的特点:教育的普及性,义务教育形态出现和普及义务教育的年限逐渐延长;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形促进式多样化;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深入、系统,教育手段现代化、7是指根据一定社会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8、对教育本质的不同认识:上层建筑学说、生产力说、双重属性说、多重属性说、社会实践说、特殊范畴说。

9、教育的功能分为:社会功能和个体发展功能。

10、教育的社会功能分为: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11、教育政治功能的作用:①教育具有维系社会政治稳定的功能②具有促进社会政治变革的功能:教育的普及化可以推动社会政治变革。

教育通过传播先进的思想、弘扬优良的道德,促进社会政治的变革。

教育可以促进社会政治民主化。

12、教育的经济功能表现为:①教育促进经济增长的功能。

②教育促进科技发展的功能。

13、教育的文化功能表现在:①具的选择、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②具有创造、更新文化的功能。

③教育具有吸收、融合世界先进文化的功能。

14、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个人主观能动性。

15、教育的个体社会化功能:①教育促进个体观念的社会化。

②教育促进个体智力与能力的社会化。

③教育促进个体职业、身份的社会化。

16、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①教育促进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

②教育促进人的个体特征的发展。

③教育促进人的个体价值的实现。

17、教育学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教育学的萌芽阶段、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教育学的发展阶段。

①教育学研究的领域日益扩大。

②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③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

④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⑤教育学加强了自身的反思,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19、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①有助于树立科学的价值观②有助于掌握教育理论,熟悉教育的实践规范③有助于总结教育经验,探索教育规律④有助于其他教育理论的学习。

1或要达到的标准的预测或规定。

2、教育目的的理解(简答):①教育目的是对未来客观实在超前或预告的反映。

②教育目的既体现为社会教育目的,又体现为个人教育目的。

③教育目的首先是学校的教育目的。

3、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广义的教育目标就是教育目的,而狭义的培养目标则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培养人才的具体质量规格。

由此可见,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而培养目标则是不同性质、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学校教育所要完成的具体任务,甚至可以是每一个具体教育活动的具体目标。

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约束力;而教育方针则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4、教育目的的功能:规范功能、调控功能、评价功能。

5、确立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指把个人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个人的发展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一种主张。

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把社会的价值看成高于个人的价值,把社会作为制定教育目的的根本所在。

6、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的关系:教育目的是理论术语,是学术性概念,属于教育基本理论范畴;教育方针则是工作术语,是政治性概念,属于政策学范畴。

教育目的着重对人才培养基本要求作出规定,教育方针着重是对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所提出的要求。

教育目的反映的是一定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总的要求,规定教育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教育方针是阶级或政党确定的在一定时期内教育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教育目的有时提出是由社会团体或个人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可以不具约束力;而教育方针则是由政府或政党提出的,对教育实践具有强制性。

7、确立教育目的的客观依据:①教育目的的社会制约性②教育目的的制定也受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

8、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①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思想渊源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内容。

⑴人的发展同社会生产的发展相一致⑵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现代工业要求人的全面发展。

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

学说”的思想渊源)。

9、1986年《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九年义务教育的目的是:“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的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10、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1、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

12、落实我国教育目的时要特别注意的几个方面: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开放思维、崇高理想。

13、落实我国教育目的必须正确处理的关系:①教育目的与教育目标的关系②德、智、体、美诸育之间的关系③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的关系④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的关系。

第三章学生1、学生作为人的本质属性:①学生是有自主性的人②学生是完整的人③学生是有差异的人。

2、学生的发展包含: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

3、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平衡性、顺序性、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个别差异性。

4、学生作为学习者的特有属性:①学生是发展中的人:⑴具有与成人不同的身心特点⑵具有发展的潜在可能⑶具有获得成人教育关怀的需要②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⑴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⑵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⑶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5、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遗传素质、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6、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教育以明确的培养目标,规定着个体发展的方向②学校教育通过教师培养学生的活动进行,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较为全面、深刻③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主导作用随着社会向前发展而不断加强。

7、学生发展的时代特征:①生理成熟期提前②价值观念多元化③自我意识增强④学习兴趣不高⑤心理问题增多。

8、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有:①学习方面的困扰②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扰③青春期生理、心理困扰④人生发展中的烦恼。

9、初中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主要的发展任务:发展有意记忆的能力;发展借助于表象进行逻辑思维的能力;发展创造性能力及探索精神;建立一定的兴趣和爱好;获得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学习处理与同辈的关系,建立与同辈的友谊;形成一定的理想和价值观系统作为行为的指引;发展自我教育的能力;适应自身生理变化带来的压力。

10是专指学生在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才智的过程。

11、学生学习的特点:①学生学习的组织性②学生学习的依赖性③学生学习的间接性④学生学习的基础性。

12、学习的分类: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是最基本的学习类型,也是最主要的学习类型)、自主学习与他主学习、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竟争性学习与合作性学习、继承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符合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

13、现代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14、自主学习的特点: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

②是一种独立学习。

是一种元认知监控的学习。

15、合作学习的特点:互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

第四章教师1、教师劳动的特点:①复杂性⑴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千差万变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困材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⑵教师要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负责。

⑶影响学生的因素是复杂的,不仅有学校教育的影响,而且还有家庭、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⑷教师职业既需要从事教师工作的人有渊博的专业知识,又需要他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论;既需要他有从事教师职业所具有的一切能力,又需要有高尚的品格。

②创造性⑴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在发展过程中是不断变化的⑵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活动都是非常复杂的,每个学生都有其不同的学习特点。

⑶教育教学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这些偶发事件都没有一定的常规,每次出现都需要教师机智、灵活地处理。

这种工作性质,也决定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③示范性⑴教师通过自己的德、才、学、识,用有格力量去感化学生。

⑵中小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决定了教师以及他所倡导的思想观点、行为准则必然也必须成为学生效法的榜样。

⑶在引导学生从不知到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教师用正确的示范指导,帮助学生正确掌握知识,形成技巧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④长期性⑴教师劳动培养人才的周期长⑵劳动效果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得到检验。

⑤空间的广泛性的时间的连续性。

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学校又不可能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而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教育的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

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具有广泛性,时间上具有连续性。

⑥个体性和集体性。

(从教师的自我备课、讲课等个人活动和与其他教师配合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两方面来说)2、教师的职业角色:教师是教育者、教师是文化的传播者、教师是研究者。

3、教师的职业形象:教师的道德形象、文化形象、人格形象。

4、教师的专业素质:①专业道德:⑴忠于事业,甘于奉献⑵热爱学生,教书育人⑶团结合作,互勉共进⑷严于律己,积极进取②专业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业技能:包括教师的教学技巧和教育教学能力。

④专业情意: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5、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主要包括:教育加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课程开发与创造性能力、自我反思与教育研究能力。

6、教师的专业情意主要包括:专业理想、专业情操、专业性向、专业自我。

7、教师常用的教学技巧包括:①导入的技巧,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强化的技巧,适时对学生正确的学习行为给予奖励。

③变化刺激的技巧,变换感觉的途径,变换交流的模式,变换语言的声调。

④发问的技巧,训练、改善学生的反应,增强学生的参与程度。

⑤分组活动的技巧,组织小型的学生小组,指导咨询、鼓励协作。

⑥教学媒体运用技巧,板书设计,教具的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掌握。

⑦沟通与表达的技巧⑧结束的技巧,总结学习的表现,提出问题的要点,复述学习的重点⑨补救教学的技巧,学生的个别辅导,学生作业的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