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的超声检查基础
胆囊超声总结
胆囊超声总结摘要胆囊超声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胆囊结构和功能。
本文将介绍胆囊超声的基本原理、常见的临床应用、操作技巧以及结果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这一诊断技术。
胆囊超声的基本原理胆囊超声利用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超声波与组织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图像。
它主要依靠超声波在组织之间的传递速度差异来产生回声,通过回声的强弱和回声的分布来显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胆囊超声的临床应用1.胆囊结石的检测:胆囊结石是胆囊超声的主要应用之一。
通过超声图像可以清晰地显示胆囊内的结石,帮助医生明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2.胆囊炎的评估:胆囊超声可以评估胆囊壁的厚度、胆囊腔内液体的情况,从而判断胆囊是否存在炎症。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非常重要。
3.胆囊息肉的检测:胆囊超声可以帮助鉴别囊性病变和实性病变,及早发现和诊断胆囊息肉,为患者提供及时的治疗。
4.胆囊肿瘤的鉴别:胆囊超声可以准确鉴别良性和恶性胆囊肿瘤,对于早期发现肿瘤、制定治疗计划至关重要。
胆囊超声的操作技巧1.检查前准备:患者应空腹6-8小时,以减少肠道气体的干扰。
医生应向患者解释胆囊超声的目的和过程,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2.检查过程:医生使用超声探头在患者的腹部涂搽凝胶,从肋缘下方逐渐向上滑动,找到胆囊的位置。
通过调节探头的角度和深度,医生可以获得不同面向的超声图像。
3.注意事项:在检查过程中,医生需要注意探头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避免过度压迫造成不适。
此外,医生还应注意观察胆囊的形态、大小和回声等特征,以获取准确的检查结果。
胆囊超声结果解读胆囊超声的结果一般由医生进行解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胆囊形态: 正常胆囊呈卵圆形,具有清晰的边界和光滑的壁面。
任何异常的形态变化都需要进一步分析和评估。
2. 胆囊壁厚度:正常胆囊壁的厚度一般在3mm以下,过度厚度可能意味着胆囊炎或其他病理改变。
3. 胆囊结石:胆囊内可见回声均匀、边界清晰的结石,大小不一。
简述胆囊的常规超声观察内容
简述胆囊的常规超声观察内容
胆囊的常规超声观察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胆囊的形态和大小:观察胆囊的轮廓是否清晰,形态是否规则,胆囊壁是否光滑。
胆囊
的大小可通过长径和横径来测量。
2.胆囊壁厚度:正常胆囊壁厚度一般在2mm左右,超过3mm则提示胆囊壁增厚。
3.胆囊内胆汁透声性:正常胆汁透声良好,当胆汁淤积或胆囊炎时透声性变差。
4.胆囊内有无结石或占位性病变:结石或占位性病变的形态、大小、数量和位置等信息需
详细记录。
5.胆囊周围有无积液或淋巴结肿大等征象,这些征象可能提示胆囊炎或恶性肿瘤。
6.胆囊收缩功能:通过脂肪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是否正常,有助于判断胆囊的功能状
态。
7.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观察胆囊及周边血流情况,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病变。
胆囊测量标准值
胆囊测量标准值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胆囊是人体内一个小囊状器官,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
胆囊在人体中的位置比较特殊,位于肝脏的下方,是一个重要的器官。
对于胆囊的测量标准值一直是临床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通过对胆囊的测量可以更好地了解胆囊的健康状况以及检测一些相关疾病。
胆囊的测量一般是通过超声检查来进行的,通过超声波来观察胆囊的形态和大小。
一般来说,胆囊的正常大小是在2.5cm-10cm之间,而正常容量是30-50毫升。
通过测量胆囊的大小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健康状况。
胆囊的测量标准值在不同年龄段和不同性别的人群中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男性的胆囊稍微大一些,而女性的胆囊稍微小一些。
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胆囊的大小要小一些,而在成年人中,胆囊的大小则比较稳定。
胆囊的大小还受到人体的营养状况和生活习惯的影响。
如果一个人饮食不均衡或者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胆囊的大小异常。
一些疾病如胆囊炎、胆囊结石等也会影响胆囊的健康。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一般会结合超声检查和病史等综合评估来判断胆囊的健康状况。
通过测量胆囊的大小可以更好地了解胆囊的功能和是否存在异常情况,进而提前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胆囊的测量标准值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胆囊的测量标准值是临床医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通过对胆囊的测量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治疗相关疾病。
医生在进行相关检查时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综合评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能够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胆囊测量标准值】对于医学研究和诊断治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希望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进展和突破,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示例:胆囊是人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器官,位于肝脏下方,主要功能是储存胆汁、帮助消化脂肪。
而测量胆囊的大小和形态对于了解个体的胆囊健康状态至关重要。
胆囊的测量标准值也备受医学界关注。
胆囊的大小和形态因人而异,一般通过超声波检查来测量。
胆囊超声检查规范
胆囊与胆道【检查方法】(一)、患者准备1、患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较为适宜.2、必要时饮水300—500ml有利于肝外胆管显示。
3、胃肠道气体干扰明显者,可灌肠排便后检查。
4、急诊患者不受以上条件限制,可在密切观察下及时进行检查.5、一般胆囊检查须在X线胃肠造影三天后,胆系造影二天后进行. (二)、仪器条件:实时超声诊断仪都可以用于胆道系统检查,仪器的调节与肝脏检查相似,以能清晰显示观察部位的胆系结构为原则,探头选择凸阵、线阵、扇扫探头,凸阵探头效果更好,探头频率一般选用3~5MHz,小儿可选用5~7MHz。
观察胆囊血流信号时需要随时调节聚焦区、彩色显示范围、灵敏度、滤波频率等,并设法消除伪像。
(三)、扫查方法1、利用肝脏显示充盈的胆囊及肝外胆管,在患者深吸气屏气状态下,用探头加压推及气体可提高胆管显示率。
2、右上腹直肌外缘纵断切面,探头稍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纵轴断面.3、患者深吸气后屏气,探头从肋缘下向隔肌斜面切面扫查,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移动可见胆囊颈管部及肝外胆管截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外侧,并可见门脉左右支及其腹侧伴行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取右前斜位45°,探头置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下段稍侧向右外侧扫查显示肝外胆管。
5、胸膝卧位可能使积聚于胆道周围的肠气移开,更清晰的显示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病变。
【检查内容】(一)、胆囊的形态、大小、胆壁的厚度及是否光滑.(二)、胆囊内有无胆泥、结石、隆起性病变或肿瘤。
(三)、疑有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用脂餐试验观察胆囊收缩功能。
(四)、肝内、外胆管管径;胆管有无扩张,扩张程度、范围、部位。
(五)、胆管有无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状扩张。
【正常胆囊及参考值】(一)、胆囊纵切面多呈梨形或长茄形,横断面呈椭圆形.胆囊壁光滑,胆囊内胆汁为无回声,透声性好。
(二)、胆囊纵轴指向肝门,颈部位置较深,邻近门脉右支。
体部前壁贴于肝脏的胆囊床,床部游离于肝下缘邻近腹前壁。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胆囊脂餐试验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方法,通过超声波技术对胆囊进行检查,以评估胆囊功能和结构的正常与否。
在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步骤,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首先,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前,医务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疾病情况,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检查。
在询问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患者是否有过敏史或其他禁忌症,以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意外情况。
其次,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时,需要确保患者处于舒适的姿势,并且胆囊处于最佳的位置。
通常情况下,患者需要保持仰卧位或左侧卧位,以便于超声探头对胆囊进行充分的观察。
在调整患者姿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度移动或压迫患者,以免影响检查结果。
接着,医务人员需要准备好超声设备,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探头和频率。
在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时,需要注意调节超声设备的增益、深度和焦点等参数,以获得清晰的胆囊影像。
同时,还需要注意超声探头与患者皮肤的接触,确保超声波能够顺利传输并获得准确的影像。
在检查过程中,医务人员需要对胆囊进行全面而细致的观察,包括胆囊的形态、大小、壁厚、内容物等方面的表现。
需要注意观察胆囊内是否有结石、息肉或其他异常,以及胆囊壁是否增厚、光滑等情况。
在观察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调节超声探头的位置和角度,以获得不同方向和截面的胆囊影像,以全面评估胆囊的情况。
最后,在进行胆囊脂餐试验超声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检查结果进行准确记录,并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根据检查结果,医务人员可以为患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或建议,以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总之,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是一项重要的医学检查方法,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术要求较高。
在进行检查时,需要严格遵循相关的标准和步骤,以确保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有力的支持。
胆囊结石及胆囊炎超声诊断
三.超声检查技术
1
1.病人准备(?):
空腹8小时以上;
检查前24h内少食油腻食物或 清淡饮食。
禁止服用影响胆囊收缩的药物
(阿托品及利胆素等)。
2
超声检查应在X线胃肠造影及 胆系造影2-3日后进行。
2.体位:仰卧位(最常用体位)、 左侧卧位、坐位及半坐位等。
三.超声检查技术
3.仪器:常用凸阵及矩阵探头, 成人选用频率为3.5MHz的探头, 肥胖者用2.5MHz,儿童和消瘦者 用5.0MHz的探头。
③小结石型(IIIa型)
④泥沙型(IIIb型)
1
超声表现:胆囊腔内显示细小 颗粒强回声堆积于胆囊后壁及 底部,后方声影不明显,可随 体位改变缓慢移动。
2
超声表现:胆囊腔内显示粗大 颗粒强回声堆积,呈泥沙样, 后方伴宽声影明显,可随体位 改变移动。
其他类型的结石
1
胆囊颈部结石
2
胆囊壁内结石 (彗星尾征)
粗大光点,呈“云雾状”
慢性胆囊炎
无明显变化或轻度增大,少 数可萎缩,出现“WES”征 增厚、毛糙,回声增强
可
墨菲征
阳性
阴性
其他表现
多伴有嵌顿型结石
伴有或不伴有胆囊结石 胆囊收缩功能差
“双边影”:急性胆囊炎时胆囊壁弥漫性增厚,其间出 现断续或连续的弱回声带。
1
2
慢性胆囊炎
急性胆囊炎
1
2
1
胆囊结石
思考:
如果结石发生在胆管内, 超声应该如何诊断?与胆囊 结石如何鉴别?
感谢您与我的共同学习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atching
2
2
胆囊息肉样病变
鉴别诊断 (胆囊息肉样病变)
胆囊超声诊断PPT课件
详细描述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胆囊肿瘤的大小、形态和 位置,以及肿瘤是否浸润到胆囊壁的深层组 织。同时,超声还能观察是否有淋巴结转移 ,有助于判断胆囊癌的分期和预后。
04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缺点
胆囊超声诊断的优点
无创、无痛、无辐射
实时动态成像
超声检查是一种无创、无痛、无辐射的检 查方式,对患者的身体不会造成伤害,特 别适合于年老体弱和儿童患者。
主观性强
超声检查结果受医生的主观判断影响 较大,不同医生之间的检查结果可能 存在差异。
分辨率有限
超声检查的分辨率相对较低,对于较 小的病变可能难以发现。
受气体干扰
胆囊周围的气体会干扰超声波的传播 ,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对特殊情况患者不适用
对于某些特殊情况的患者,如胃肠道 积气、肥胖等,超声检查可能会受到 限制,影响检查结果。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是通过注射造影剂 ,增强胆囊及其病变的回声信号,提 高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超声造影诊断技术可以清晰地显示胆 囊的血流灌注情况,有助于判断胆囊 良恶性肿瘤等疾病。
03
CATALOGUE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
总结词
胆囊结石的超声诊断主要依据结石的大小、形态、数量和位置,以及胆囊壁是否有炎症 或增厚。
其他疾病
胆囊超声诊断还广泛应用于其他胆囊疾病的诊断和随访,如胆囊腺肌 症、胆囊癌等。
02
CATALOGUE
胆囊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
常规超声诊断技术是胆囊超声诊断的基础,通过高频探头对胆囊进行实时、动态 的观察,获取胆囊的大小、形态、壁厚、内部回声等信息,初步判断胆囊的病变 情况。
超声检查胆囊小标准
超声检查胆囊小标准
通常胆囊在B超下测量的大小,长径多不超过8.5cm,前后径小于3.5cm,在空腹状态下胆囊壁一般小于或等于0.2cm,而胆总管内径多小于0.8cm。
通常建议在空腹状态下进行胆囊B超检查,主要是因为此时胆囊大小相对比较饱满,其内胆汁也比较多,更能够反映胆囊的状态。
因每个人存在一定个体差异性,故进行B超检查胆囊时略有所差异。
如果与上述正常值相比,出现胆囊过大或胆囊过小的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1、胆囊过大:如果胆囊大小明显超过以上数值,比如长径在10cm以上,前后径大于5cm等,则多属于胆囊增大,此时要考虑是功能性还是病理性。
部分群体,如长期禁食者可能会出现胆囊功能性增大,通常进食后可以自行恢复。
而部分人是因为胆囊炎症刺激所致,患者可能会合并胆囊壁毛糙、增厚等表现,严重者会呈现双边征,是诊断胆囊炎、胆囊增大的辅助检查特点。
此时要注意胆囊炎是否有相关诱因,若存在则需及时控制诱因,并给予相应治疗;
2、胆囊过小:如果被检查者胆囊比较小,明显小于上述范围,也要引起重视。
部分人群在餐后,胆囊会把胆汁排出,本身也会比较小。
但如果在餐前胆囊仍然较小,比如胆囊长径<5cm,要注意是否存在胆囊萎缩比如瓷化胆囊,以及是否合并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等疾病。
因此,B超下胆囊过大和过小,都有可能存在相关问题,需要引起重视。
在进行胆囊B超检查时,建议至少禁食八小时左右,并且在进行检查前一段时间要保持清淡饮食,尽量避免摄入肥肉、油炸食品等油腻食物,同时减少摄入洋葱、白萝卜、豆制品等产气较多的食物,以提高检查准确度。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和解释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
胆囊脂餐试验是一种通过超声检查来评估胆囊的功能和形态的方法,可用于诊断和评估胆囊疾病及其相关病理变化。
超声标准是指在超声图像上对胆囊脂餐试验结果进行解读和评价时所使用的一系列指标和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以下结构进行介绍和论述:- 引言:提出问题并说明文章目的;- 胆囊脂餐试验:定义与背景、实施步骤、检查结果解释;- 超声标准概述:包括胆囊图像采集要求、胆囊形态评估指标和胆囊收缩功能评估指标;- 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说明:包括胆囊图像解读流程、正常胆囊脂肪吸收过程表现及评价方法以及异常胆囊脂肪吸收过程表现及评价方法;- 结论与展望: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并提供解读胆囊脂餐试验结果所需的参考指标和流程。
通过本文的介绍和解释,读者将能够理解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的重要性、运用方法以及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这将有助于医生正确评估患者胆囊功能和形态,帮助诊断和治疗相关疾病,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以上是“1. 引言”部分内容,介绍了文章概述、结构以及目的。
文章旨在详细说明胆囊脂餐试验超声标准,为读者提供背景知识、操作流程和结果解读等方面的信息。
2. 胆囊脂餐试验2.1 定义与背景胆囊脂餐试验是一种通过口服含有脂肪的食物来刺激胆囊收缩并观察其功能状态的检查方法。
该试验可以评估胆囊在摄入脂肪后的排空能力和收缩功能,为胆囊疾病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2.2 实施步骤进行胆囊脂餐试验时,患者需要在空腹状态下先喝一杯水以清洁胃部,并确保没有食物残留。
随后,患者会被要求进食一定量的含有高脂肪成分(通常为150-200g含40%-60%脂肪的奶制品)的食物。
此后,在一定时间内(通常为30-60分钟),医生会使用超声仪器来跟踪观察胆囊的变化。
2.3 检查结果解释通过观察超声图像,医生可以判断胆囊是否正常收缩,并能否及时排空胆汁。
医院超声检查胆囊、胆道检查常规
医院超声检查胆囊、胆道检查常规仪器条件探头频率3.0~3.5MHz,儿童可用5MHz,寻找胆管时用较低灵敏度。
电子线阵、电子凸阵、电子相控阵等均可使用。
检查前准备及体位1.检查前准备检查前禁食8h以上,前一天晚餐不进油腻饮食。
超声检查要在胃肠、胆道X线造影之前进行,或在上述造影3d后进行。
如横结肠气体干扰严重,必要时灌肠后或素食3d后空腹检查。
2.体位①仰卧常规体位。
②左侧卧位:用以减少胃肠气体的干扰,寻找胆囊颈部结石,追踪观察肝外胆管,尤其胆总管上段、下段病变,观察胆结石的移动性。
③坐位(双足垂于床下)或立位:用于胆囊位置较高的患者,以及观察胆结石的移动及胆囊底部病变。
④头低脚高位:探头挤压胆总管下段,使结石上移而易于显示。
③右侧卧位:当以上体位检查不满意时,可取右侧卧位。
此体位也用以观察胆囊结石的移动及胆总管的显示。
检查方法1.右肋缘下纵切法探头在右肋下右腹直肌侧缘行纵切扫查,在深吸气时,胆囊的纵断面图可充分显示。
2.右肋缘下斜切法探头在右肋缘下沿肋弓水平放置,并向上倾斜,显示肝右叶、门静脉右干、右肝管及胆囊。
探头向左移动至剑突下,可显示门静脉左干、左肝管以及门静脉左外上支、左外下支、左内支及伴行的胆管。
3.右肋间斜切法从右第6~9肋间沿肋间斜切扫查,显示肝右叶、胆囊、门静脉右干、右肝管、肝总管等。
4.右肋缘上、下纵切法探头在正中旁线右肋缘上斜切扫查,然后移至肋缘下行纵切扫查,显示门静脉主干、胆总管,并尽可能追踪胆总管下段。
5.剑突下及上腹横切法探头在剑突下水平放置,斜向上,对肝左叶横切扫查,可显示肝左叶、门静脉左干、左肝管、门静脉左外上支、左外下支、左内支及伴行的胆管。
探头在上腹横切扫查,显示胰腺及总胆管。
观察内容胆囊形态、大小,胆囊壁轮廓、清晰度、规整性、壁厚,胆囊内有无回声,回声形态、数量、大小、强度,与胆囊壁的关系,有无声影,有无移动性。
胆道系统包括肝内胆管、肝管及胆总管注意有无扩张,胆管壁轮廓是否规整,壁回声强度,胆管内有无回声,回声的形态、数量、大小,有无声影,有无移动性。
胆囊疾病超声诊断ppt课件
第三节
胆管疾病
(3)多数情况下胆囊与胆总管的张力状 态是一致的,胆囊肿大则提示其下端梗 阻,如胆囊不大提示其上端梗阻。 (4)仅胆囊肿大,肝内、外胆管均正常 者,提示胆囊管阻塞或胆囊本身的病变。 (5)如胆总管与胰管均扩张,则提示十 二指肠Vater壶腹水平阻塞。
第三节
2、梗阻病因的诊断 (1)结石 (2)肿瘤 (3)胆泥 (4)蛔虫
胆囊颈部结石声像图
胆囊壁间结石声像图
胆囊壁间结石声像图
胆囊壁间结石声像图
第二节
胆囊疾病
3、各类胆结石超声图像特征: 1、放射状结构:前半部为强回声,深部 逐渐减弱,呈半圆形。 2、层状结构:前部强回声呈窄带状,其 后突然衰减。 3、无结构或细层状结构:超声通过性好, 可显示整块结石,声影弱。
正 常 胆 囊 声 像 图
第二节
胆囊疾病
一、急性胆囊炎 1、病理与临床表现:分为单纯性胆囊炎、 化脓性胆囊炎、坏疽性胆囊炎。主要诱 因是细菌感染、胆石梗阻、缺血和胰液 返流。临床主要特征是右上腹持续性疼 痛。
第二节
胆囊疾病
2、声像图表现:胆囊肿大、胆囊壁增厚 水肿呈双边影;胆囊内见多个光点,呈 云雾状,合并结石时可见强回声光团; 穿孔时胆囊周围见液暗区;超声墨菲征 阳性;胆囊收缩功能减退。
四、胆囊癌 1、病理与临床表现:分腺癌(占90% ) 和鳞状细胞癌(占10%)。多伴有慢性 胆囊炎和胆石症病史,晚期出现典型症 状。 2、声像图表现: 小结节型:好发于胆囊颈部,乳头状中 等回声,表面不光滑,基底宽。
第二节
胆囊疾病
蕈伞型:肿块呈蕈伞状,边缘不整齐,基 底宽,周边见胆泥光点沉积。 厚壁型:胆囊壁不均匀增厚,以颈部、体 部增厚为显著。 混合型:胆囊壁不规则增厚并有乳头状或 蕈伞状肿块。 实块型:胆囊液性腔消失,被实性低回声 肿块所占据,与肝脏分界不清。
胆囊疾病的超声诊断
• 病人准备:
•
1、检查前禁食8小时,以保证胆囊、胆管内
充盈胆汁,并减少胃肠内容物和气体的干扰。
•
2、检查前24小时内禁食脂肪食物,停用影
响胆汁排除的药物如阿托品
•
3、超声检查应在X线胃肠造影3日后,胆
系造影2日后进行。
•
4、胃肠道气体较多时可灌肠排便后检查。
•
三、正常声像
• 胆囊个体差异很大,多数纵切呈梨形,正常胆囊 轮廓清晰,囊壁线自然光整,后壁线明亮,囊内
• 其特点: • 1:致病菌:大肠杆菌、梭状芽胞杆菌、厌氧菌 • 2:病因:缺血 • 3:多见于老年男性 • 4:多见于糖尿病患者 • 5:穿孔率高,是胆囊结石穿孔的5倍 • 6:胆囊壁及囊内积气
• 【鉴别诊断] • 一、某些慢性胆囊炎可以表现出壁增厚、壁内出现暗带、囊腔内出现
回声等类似急性胆囊炎的表现,但往往是壁厚而腔小,张力状态并不 大,超声莫菲征阴性,再结合临床资料则不难鉴别。此外,在肝硬化 门脉高压低蛋白血症和某些急性肝炎的病例,胆囊壁增厚,其间亦可 出现暗带,腔内可出现回声,但是胆囊并不肿大,超声莫菲征阴 性.病史与临床表现亦不同,可资与急性胆囊炎相鉴别。 • 二、胆囊内沉积物的鉴别 胆囊内沉积性回声可以是病理性的,如脓液 或脱落的细胞屑等,也可以是功能性的,如淤滞浓缩胆汁内形成的胆 色素钙颗粒或胆固醇结晶,多发生于有胆道梗阻患者。两者应注意鉴 别,并应注意与泥砂样结石和胆囊内伪像鉴别。 • 三、胆囊壁增厚的鉴别 常见的非胆囊疾病所致的胆囊壁增厚是低蛋白 血症,以肝硬化腹水最显著。右心衰竭、肾脏疾病和糖尿病患者亦可 见胆囊壁增厚呈"双边影",多为胆囊壁水肿所致。
胰液反流是本病的主要诱因。临床主要特征是右上腹持续 性疼痛,伴阵发性加剧,并有右上腹压痛和肌紧张,深压 胆囊区同时让病人深吸气,可有触痛反应,此即为超声莫 菲氏征(Murphy sign)阳性。右肋缘下可扪及肿大的胆 囊,严重感染时可有轻度黄疸。 •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胆红素或碱性磷酸酶增 高。X线检查可见右侧膈肌升高,右肺下叶盘状肺不张或 胸腔少量积液。 • 本病发展迅速,可于数小时内出现严重并发症。因而及时 确诊 和了解病情的进展情况,对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案至 关重要。
胆囊息肉超声诊断标准
胆囊息肉B超描述通常指通过B超检查所显示胆囊息肉的数量、大小、基底、形态、厚度及囊壁状态、息肉血供,由于各个息肉的情况不同,B超描述也各不相同。
1、数量:息肉是单发还是多发;
2、大小:通过超声的测距进一步的描述,息肉如果超过1cm,建议手术治疗;
3、基底:有细蒂样的细基底,也有的基底较宽,则需要注意是否有腺瘤样息肉或癌变的风险;
4、形状:息肉形状一般是圆形或椭圆形,也有些是不规律的形状,或是菜花样形状;
5、厚度:观察息肉是否有合并胆囊炎、胆囊壁增厚、胆囊结石,可以测量胆囊壁的厚度;
6、囊壁状态:观察囊壁是否光滑,以及息肉与囊壁的连接状态;
7、息肉血供:测量息肉的血供情况,一般血流比较丰富时,要注意腺瘤样息肉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往往其他类型的息肉,血流并不会特别丰富。
胆囊息肉的情况不同,B超描述有较大的差异,具体需要根据B超描述的结果,考虑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倾向。
一般情况下,胆囊息肉超过1cm,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如果肿瘤未超过1cm,建议定期复查,以随访观察为主。
胆囊超声检查规范方案
胆囊和胆道[检查方法](一)、患者准备1.患者必须禁食8h以上,早晨空腹检查比较合适。
2.必要时饮水300-500毫升,有利于肝外胆管的显示。
3、胃肠气体干扰明显,灌肠后可检查排便情况。
4、急诊患者不受上述条件限制,可在严密观察下及时检查。
5.一般胆囊检查应在X线胃肠造影后三天,胆道造影后两天进行。
(2)仪器条件:胆道检查可使用实时超声诊断仪。
仪器的调整类似于肝脏检查。
基于清晰显示观察部位胆道结构的原则,选用凸阵列探头、线阵探头和扇形扫描探头。
凸阵列探头效果更好。
探头频率一般为3 ~ 5~7MHz,儿童可选择5~7MHz。
观察胆囊血流信号时,需要调整聚焦区域、彩色显示范围、灵敏度、滤波频率等。
任何时候,并设法消除工件。
(3)扫描方法1.肝脏用于显示充盈的胆囊和肝外胆管。
当患者深呼吸、屏气时,用探头按压推动气体,可提高胆管的显示率。
2.在右上腹直肌外缘的纵切面上,探头稍微向左倾斜,显示胆囊的纵切面。
3.患者深吸气后,屏住呼吸,探头从肋缘下方扫描膈肌斜切面,显示胆囊位于右肾前方,向左上方移动,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切面位于下腔静脉横断面的前方和外侧,同时可见门静脉左右分支和伴随腹侧的左右肝胆管。
4.患者右前斜位45°,探头置于右上腹正中肋缘下纵切面,向右侧面扫描肝外胆管。
5.胸膝仰卧位可清除积聚在胆道周围的肠气,更清晰地显示胆囊颈部和肝外胆管病变。
[检查内容](1)胆囊壁的形状、大小、厚度和平滑度。
(2)胆囊内是否有胆泥、结石、隆起性病变或肿瘤。
(3)对怀疑胆囊炎或胆囊颈部梗阻者,通过脂肪餐试验观察胆囊的收缩功能。
(4)肝内和肝外胆管的直径;胆管是否扩张,扩张的程度、范围和部位。
(5)胆管是否有结石、肿瘤、局部管壁增厚或囊性扩张。
【正常胆囊和参考值】(1)胆囊纵切面多为梨形或茄子形,横切面呈椭圆形。
胆囊壁光滑,胆囊内胆汁无回声,透声性好。
(2)胆囊纵轴指向肝门,颈深,毗邻门静脉右支。
体前壁附着于肝脏的胆囊床,胆囊床游离于肝脏下缘,与前腹壁相邻。
腹部超声诊断基础知识简介
Valsalva动作: 使肺、胸腔内压升高,静脉回流减少,静脉增宽,有助于 观察原无血流的血管内是否出现血流及有无返流征像。
超声声像图的描述、 分析和命名
以回声强弱描述
• 强回声(strong echo):其反射系数大于50%,为很亮的回 声,如结石、钙化,后伴声影。
双功能超声及彩色多普勒超
声
双功多普勒超声可以实时的为临床提供解剖断层形态和 血流动力学信息,PW、CW技术仅提供一维血流信号 和参数,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成像成像则能进行实时的二 维血流成像显示血管形态、方向、血流性质(层流或湍 流)等。
彩色多普勒能量图(color doppler energy)其显示的参 数不是速度而是与血液中散射体大小相对应的能量信号 ,克服了常规CDFI显示中探测角度的依赖性,也不产 生Alias伪像。其血流显示的灵敏度较CDFI高3~5倍以 上,有助于极低血流的显示,由于不依赖于角度,故血 管显示的连续性好。
应用微泡超声造影剂:利用所得到的后向散射信号, 进行谐波成像。目前二次谐波成像以二次谐波为主, 即发射频率为f0,接受频率调谐为2 f0,这种二次谐波 成像的信/噪比显著提高。
三维成像
三维超声成像(three-dimensioned ultrasound)有静 态和动态三维重建系统,均能提高脏器和组织的立体 影像,有助于空间定位,提高空间分辨率,并可使定 量分析更精确,如对容积的测量等。
主讲 黄幼珍
超声诊断的基本原理
超声波的特点
波的传播:
振动波的传播为波动,首先是波源的振动系统激发波 动,其次,要有能传播的介质,介质中质点间相互作用 ,把振动波向外传播,振动是产生波动的根源,波动是 振动的传播,两者关系密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系的超声检查基础
胆系的解剖
一、肝外胆管
肝总管长约3-4cm,直径0.4-0.6cm,肝总管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外缘走行,位于肝固有动脉的右侧和门静脉的右前方,下行与胆囊管汇合成胆总管。
胆囊管是胆囊颈向左后下弯曲延伸形成,长2-3cm,直径0.2-0.3cm,近段管壁有粘膜皱襞形成的螺旋瓣,胆囊管多数与肝总管平行下降一段后再汇合成胆总管。
胆总管长约4-8cm,直径0.6-0.8cm,管壁厚0.2-0.3mm,富有弹力纤维,胆总管以其行成分四段:
1、十二指肠上段:自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处至十二指肠上缘,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向下行走,位于门静脉右前方,肝固有动脉右侧。
2、十二指肠后段:紧贴在十二指肠第一段的后面,位于门静脉前右侧,下腔静脉前方,胃十二指肠动脉在其右侧伴行,此段下行中逐渐向右侧弯曲,离开门静脉。
3、胰腺段:约2/3穿过胰腺实质,1/3位于胰头背侧沟内,下行中继续向右弯曲,位于下腔静脉前方,此段管腔狭窄,结石容易停留,胰头癌、胰腺炎易于在此引起梗阻。
4、肠壁内段:此段斜行穿入十二指肠降部内后侧壁,并与胰管汇合,形成膨大的Vater壶腹,开口于十二指肠乳头部。
二、胆囊
胆囊位于肝右叶下的胆囊窝内,呈梨形,长7-9 cm,宽2.5-3.5cm,容量为35-50ml,胆囊可划分为底、体、颈三部分。
胆囊底部在肝前缘胆囊切迹处显露,在体表投影的位置是右侧腹直肌外缘和肋弓交界处。
胆囊底部一般是游离的,位置易变,胆囊肿大时多突向内下方。
体部的上面借结缔组织与肝脏连接,平滑肌较发达,颈部屈曲延伸为胆囊管,被固定于肝右叶下的结缔组织中,在胆囊体部与颈部之间膨出的后壁形成一个漏斗状的囊,称之为哈氏囊,胆石常嵌其内,是超声探查需要注意部位。
胆囊的前面与外侧面是肝右叶下面,内侧后方为十二指肠及胰头,下方自后向前是右肾上腺和横结肠。
胆系正常超声测量值
一.胆囊测量
1.胆囊长径。
胆囊颈部到底部的长度。
在胆囊有折叠的时候,应分段测量,长径应为各段的和。
正常值:小于8cm。
2.胆囊横径:为胆囊体的最宽径。
正常值:通常小于3.5cm。
3.胆囊壁厚径:正常值:小于2.5mm。
二.胆管测量
1.肝外胆管:上段与门静脉腹侧伴行,其内径小于同水平门静脉内径的l/3;下段与胰头后方(胰腺段)、下腔静脉前方下行,其内径小于8.5mm。
正常胆总管内径随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达10mm。
2.肝内胆管:位于门静脉左、右支腹侧,其内径多小于2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