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疟原虫ppt课件

疟原虫ppt课件

2、裂殖体期
2.1 未成熟裂殖体 经40小时晚期滋养 体发育成熟,虫体变 圆,核开始分裂(2 个以上),但胞质未 分裂 疟色素比较集中 RBC变大、色淡,有 时可见红色的薛氏点
2.2 成熟裂殖体
裂殖子
核分裂数增多 胞质也分裂成许多小团,分别包绕每一个细胞 核,形成裂殖子,常为12-24个,排列不规则 疟色素集中成堆,虫体占满胀大了的红细胞
从RBC释出裂殖子 的全过程约需1分钟 在血液中的裂殖子, 一部分被巨噬细胞吞 噬,一部分侵入正常 的RBC,重复裂体增 殖过程
3、配子体期
疟原虫在RBC内经过数次裂体增殖,部分裂殖子 在RBC内不再进行裂体增殖,而发育为雌配子体 (大)或雄配子体(小)
雌: 虫体较大,占满整个红细胞 胞质致密,深蓝色 核小致密,深红色,常位于 虫体的一侧 疟色素分散
1、滋养体期 1.1 早期滋养体--环状体 胞核 虫体胞质少,淡蓝色,环 空泡 状,中间为一空泡,直径 约占红细胞的1/3 核小、点状红色,形似红 宝石戒指,故称环状体 胞质 被寄生的红细胞正常大小
1.2
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 疟色素 虫体增大,并伸出不规则 的伪足 胞质增多、变大,胞质中 出现疟色素(消化Hb后的终 产物,出现于环状体以后各 期) 胞核增大 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颜 色变浅,并出现能染成淡红 色的小点-薛氏点
一、在蚊体内的发育 二、在人体内的发育 1、在肝细胞内的发育(红外期) 2、在红细胞内的发育(红内期) 在外周血RBC内发现疟原虫是确诊的重要 依据 疟原虫基本结构:胞膜、胞质、核 瑞氏或姬氏染色:疟原虫核染成红色,胞 质为蓝色,代谢产物疟色素为棕黄色
以间日疟原虫为例
三期六种形态 1、滋养体期:大、小滋养体 2、裂殖体期:未成熟、成熟裂殖体 3、配子体期:雌、雄配子体

疟原虫形态特征课件

疟原虫形态特征课件

三日疟原虫
01
02
03
04
三日疟原虫主要分布在非洲和 部分亚洲地区。
三日疟原虫的红细胞内期以环 状体、早熟裂殖体和大型裂殖
体为主要形态。
三日疟原虫的裂殖体呈圆形或 卵圆形,大小与红细胞相近。
三日疟原虫的裂殖子数量较少 ,通常为数十个,呈长杆状或
要分布在非洲和部分亚洲地区。
疟原虫形态特征课件
目录
• 引言 • 疟原虫的形态特征 • 疟原虫的生活史 • 疟原虫的分类 • 疟原虫的检测与防治
01
引言
疟原虫的简介
疟原虫是一类单细胞寄生虫, 通过雌性按蚊传播给人类。
疟原虫在人体内寄生,导致疟 疾的发生。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包 括肝细胞内发育、红细胞内发 育和配子体形成三个阶段。
疫苗接种
推广疟疾疫苗,提高人群免疫 力。
健康教育
加强疟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
疟疾的治疗方法
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目前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物,可以有效杀死 疟原虫。
支持治疗
对于严重疟疾病人,需要进行支持治疗,如 输液、输血等。
其他抗疟药物治疗
如氯喹、奎宁等,可用于治疗不同类型的疟 疾。
并发症治疗
针对疟疾引起的并发症,如肺炎、心脏疾病 等,进行对症治疗。
THANKS。
厚薄血膜法
制作厚薄两种血膜,用于检测 不同发育阶段的疟原虫。
抗原检测法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通过酶联 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检测疟原
虫抗原。
DNA检测法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 PCR等方法检测疟原虫DNA

疟疾的预防措施
控制传染源
及时发现和治疗疟疾病人,防 止传播。

常见寄生虫 疟原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常见寄生虫 疟原虫(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疟原虫
三、致病
裂殖子 原虫代谢产物 红细胞碎片 残余和变性血红蛋白
巨噬细胞
产生内源性致热原 作用于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失去平衡,引起发热
疟原虫 三、致病
3、疟疾再燃与复发 • 再燃:疟疾初发停止后,经过数周或数月后 患者在无重新感染的情况下,体内残留的少量 红内期疟原虫重新大量繁殖,又引起疟疾发作。 • 再燃与宿主抵抗力和特异性免疫力的下降及疟原虫的抗原变异 有关。
三、致病
疟原虫
疟疾免疫
1、先天性免疫:与宿主的种类和遗传特性有关
2、获得性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
• 带虫免疫:人类受疟原虫感染后,多能产生一定的 免疫力,能抵抗同种疟原虫的再感染,但同时血液 内又有低水平的原虫血症,称为带虫免疫。
四、诊断
疟原虫
1、病原学检查 从患者外周血中查见红内期疟原虫为确诊 疟疾的依据。检查方法为厚、薄血膜检查法。 2、免疫学诊断 常用方法有间接血凝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 验等。多用于疟疾流行病学调查、检测及筛选输血对象。
疟原虫
疟原虫
二、生活史
红细胞外期
雌性按蚊 叮人 含子孢子
子孢子 进入肝脏
体积增长
摄取营养
核分裂
滋养体
吞噬细胞 吞噬
进入红细胞
肝细胞破裂 裂殖体 含裂殖子
疟原虫
二、生活史
子孢子
• 速发型(TS)
• 迟发型(BS):在肝细胞内处于休眠期,称为休眠子 ,是引起疟疾复发的原因
• 间日、卵形:有
• 恶性、三日:无
三、致病
疟原虫
1、潜伏期:由疟原虫侵入人体到出现疟疾发
作的间隔时间。
• 间日:11-25d
恶性:7-27d

原虫:疟原虫ppt课件

原虫:疟原虫ppt课件

2019
-
40
7、四种疟原虫生活史比较: Pv 7天 (速发型)
一年以上(迟发型) Pf Pm 6天 15天 36-48小时 72小时
48小时
Po
9天
48小时
2019
-
41
Pv
周围血 环状体及成熟配子 体在外周血液,其余 各期均在皮下脂肪 及内脏毛细血管
侵犯网织红细胞 侵犯各期红细胞
Pf
Pm Po
2019 6
寄生人体的疟原虫有:
Plasmodium vivax( 间日疟原虫) P.malariae (三日疟原虫) P.ovale (卵形疟原虫) P.falciparum (恶性疟原虫)
2019
-
7
疟原虫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
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体内。目前已知 疟原虫的种类有120余种。疟原虫
有严格的宿主选择性,人的疟原虫
2019
-
71
1、传染源:外周血中有配子体的患者和带虫 者是疟疾的传染源。血中带红内期者可经输血 传播。 2、传播媒介(敏感性、种群数量、嗜血习性、 寿命)我国重要媒介蚊种有中华按蚊、嗜人按 蚊、微小按蚊、大劣按蚊等。
69
我国疟疾的流行情况:据98年疫情报告, 全国(未包括台湾省、香港和澳门)疟疾 发病31319人,平均发病率为0.0253‰,死 亡人数为24人。全国疟疾发病人数比97年 略有减少,但主要疟区海南与云南等6个 省、自治区疫情有所回升。
2019
-
70
在我国流行最广的是间日疟,其次是恶性疟, 三日疟患者已极少见,卵形疟仅发现几例。 我国恶性疟的流行区仍限于海南、云南2省, 有47个县发现恶性疟传播。
1880年,法国学者Laveran最早在病人血细胞中发 现疟原虫。

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及鉴别PPT课件

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及鉴别PPT课件
疟原虫的镜下形态及鉴别
• 疟原虫镜下形态概述 • 疟原虫镜下形态鉴别 • 疟原虫镜下形态与疾病关系 • 疟原虫镜下形态诊断与治疗 • 疟原虫镜下形态研究进展
01
疟原虫镜下形态概述
形态特征
01
02
03
大小
疟原虫在显微镜下的大小 通常在1-30微米之间,具 体大小取决于其种类和发 育阶段。
形态
疟原虫有多种形态,包括 环状、杆状、逗点状和椭 圆形等。
血清学诊断
检测患者血清中的疟原虫 抗体,以确定是否感染疟 原虫。
分子生物学诊断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检测疟原虫的DNA片段, 以确诊疟疾。
治疗方法
青蒿素类药物治疗
01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可以有效杀死疟原虫,缓解病
情。
其他抗疟药物治疗
02
如氯喹、奎宁等,也可用于治疗疟疾,但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结构
疟原虫具有复杂的内部结构,包括细 胞核、细胞质和细胞膜等。这些结构 对于鉴别疟原虫的种类具有重要意义 。
02
疟原虫镜下形态鉴别
恶性疟原虫
总结词
恶性疟原虫在显微镜下呈现多种形态, 包括环状、杆状、双球状和十字状等。
VS
详细描述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发育阶段,常见 的形态有环状、杆状、双球状和十字状等 。这些形态的改变与疟原虫的生长周期和 红细胞内发育阶段有关。在环状和杆状形 态时,疟原虫处于滋养体阶段,是繁殖最 快的时期;双球状和十字状形态则表明疟 原虫正在进行分裂繁殖。
况选择合适的药物。
支持性治疗
03
对于严重疟疾患者,需要进行支持性治疗,如输液、输血等,
以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

疟原虫形态特征(含图)PPT课件

疟原虫形态特征(含图)PPT课件
进行鉴别。
分子生物学鉴别
利用基因测序、PCR等 技术进行鉴别,具有较 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免疫学鉴别
利用抗体检测、抗原检 测等方法进行鉴别,适 用于感染早期的诊断。
常见寄生虫的形态特征比较
疟原虫
具有红细胞内期和红细胞外期 ,形态多样,大小不一,以环 状体、滋养体和裂殖体为主。
血吸虫
具有成虫、虫卵和毛蚴等阶段 ,成虫寄生于人或哺乳动物的 肠系膜静脉中,虫卵随粪便排 出。
当受感染的蚊子叮咬人时,疟 原虫进入蚊子体内并开始孢子 生殖阶段,形成孢子囊和配子
体。
疟原虫对人类的影响
疟疾是全球最严重的热带疾病 之一,每年有数亿人感染,导 致数百万人死亡。
疟疾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 寒战、出汗等,严重时可导致 昏迷和死亡。
疟疾对孕妇和儿童危害更大, 可导致流产、早产、生长发育 迟缓等。
并记录下来。
描述运动方式
观察疟原虫的运动方式,如是否有 鞭毛、伪足等运动器官,并描述其 运动特点。
与教科书对比
将观察结果与教科书上的疟原虫形 态特征进行对比,确保观察结果的 准确性。
04
疟原虫与其他寄生虫的鉴别
鉴别方法与标准
形态学鉴别
生物学鉴别
通过观察寄生虫的形态、 大小、颜色等特征进行
鉴别。
根据寄生虫的生活史、 宿主范围、传播途径等
形态特征。
鉴别诊断
对于不典型的寄生虫样本,需要 进行多种鉴别方法的综合判断,
避免误诊。
05
疟疾的诊断与防治
疟疾的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观察
显微镜检查
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如周期性寒战、发 热、出汗等,初步判断是否可能患有疟疾 。
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在显微镜下观察红 细胞内是否存在疟原虫。这种方法对于确 诊疟疾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原虫:疟原虫ppt课件

原虫:疟原虫ppt课件

2019
-
40
7、四种疟原虫生活史比较: Pv 7天 (速发型)
2019
-
14
间日疟原虫环状体:
细胞核
细胞质
模式图
2019 -
实物照片
15
三种疟原虫形态的比较;
环状体:
间日疟原虫
2019
三日疟原虫
-
恶性疟原虫
16
2、晚期滋养体(大滋养体):
虫体明显增大,胞质增多,并 伸出不规则的伪足。虫体胞质中出 现细小杆状的疟色素。被寄生的红
细胞胀大,色变浅,开绐出现被染
1922年Stephens鉴定和描述了卵形疟原虫。
1897年,英国军医 Ronald Ross发现疟疾的传播媒介。
1949—1960年间,Shortt等相继证实了人体几种疟原
虫的红细胞外期(肝细胞期)。
1977年, Lysenko等提出子孢子休眠学说
2019 10
疟原虫的生活史: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发育场所 依次为肝细胞内及红细胞内, 现以间日疟原虫为例描述如 下:
迟发型子孢子
经皮肤
休 眠 体
侵 入 红 细 胞
子孢子
囊合子(卵囊) 蚊体期 动 合 发育 子
2019
合 子
大 滋 红细胞 成熟裂殖体 养 内发育 (裂殖子) 体 未成熟裂殖体 雌、雄 蚊吸血 雌、雄配子体 配子
环状体
-
30
2019
-
31
蚊 胃 壁 上 的 疟 原 虫 卵 囊
2019 32
蚊唾腺内的子孢子
成红色的小点—薛氏点。
2019 17
间日疟原虫大滋养体:
薛氏点
疟色素
模式图
2019 -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PPT课件
随着时间的推移,疟原虫 对抗疟药物的抗药性不断 增强,对治疗的有效性产 生威胁。
抗药性监测与报告
各国应加强抗药性监测, 及时报告抗药性情况,以 便采取应对措施。
抗药性产生的原因与机制
药物使用不当
不规范或过量使用抗疟药 物会导致疟原虫产生抗药 性。
基因突变
疟原虫基因突变是产生抗 药性的主要原因,突变后 的疟原虫能够抵抗药物的 杀灭作用。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
• 疟原虫概述 • 疟原虫的实验诊断方法 • 疟疾的预防与控制 • 疟原虫抗药性的挑战与应对 • 案例分析与实践经验
01
疟原虫概述
疟原虫的分类与特征
疟原虫分类
疟原虫属于真核生物,是一类单细胞寄生虫,主要分为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 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等。
形态特征
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的形态为环状、双环状、哑铃状和四环状等,其中恶性疟原 虫的红细胞内滋养体会变为细长形,间日疟原虫的则为圆或椭圆形的细长形。
诊断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血液检查、显微镜检查和分子生 物学诊断等方法各有优缺点,应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诊断方
法。
血液检查和显微镜检查适用于临 床诊断,而分子生物学诊断适用
于早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 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交叉验证,提
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03
疟疾的预防与控制
疟原虫的生命周期与传播途径
生命周期
疟原虫在人体内的生命周期包括在肝细胞内的孢子增殖期和 在红细胞内的裂殖增殖期,以及在蚊体内的配子增殖期。
传播途径
疟疾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按蚊吸入带有成熟子孢子 的血液后,子孢子在胃内释出并进入中肠上皮细胞,经孢子 增殖后进入唾液腺,再通过叮咬将疟原虫传给人或动物。

四种疟原虫镜下图ppt课件

四种疟原虫镜下图ppt课件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恶性疟原虫 (pf)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三日疟原虫( pm)
52
53
裂殖子6个,排列成菊花状,色素居中。厚血膜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80
பைடு நூலகம்
四种疟原虫镜下形态鉴别
1
间日疟-----Pv 恶性疟-----Pf 三日疟-----Pm 卵形疟-----Po
注意 :
2
3
间日疟原虫 (pv)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卵形疟原虫 (po)
68
69
70
混合感染疟原虫图片
71
72
73
74
75
鉴 别要点
76
PV
1.红细胞通常涨大 2.薛氏点明显 3.成熟环状体粗大 4.滋养体有阿米巴样伪足 5.可见不同发育期的原虫 6.裂殖子常为16-18个
77
PF
1.环状体纤细, 红细胞不涨大 2.一个红细胞内可有几个环状体 3.环状体内可有2个核 4.环状体可贴在红细胞边缘 5.血片中没有其他发育期滋养体 6.配子体呈新月形或腊肠形 7.可出现茂氏点 8.厚血膜满天星样即可定

原虫实验2疟原虫PPT课件

原虫实验2疟原虫PPT课件

疟疾体征
02
01
03
黄疸
疟疾发作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黄疸,即皮肤和巩膜 发黄。
肝脾肿大
疟疾发作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脾肿大。
肺部体征
疟疾发作时,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肺部体征,如肺部啰 音等。
03
疟原虫的检测与诊断
血液检测
80%
显微镜检查
通过观察血液中疟原虫的红细胞 内期形态,如环状体、滋养体和 裂殖体等,进行疟原虫的检测。
非政府组织参与
许多非政府组织积极参与疟疾防控 工作,通过提供资金、技术支持和 宣传教育等方式,帮助受援国加强 防控能力。
THANK YOU
感谢聆听
其他检测方法
免疫学诊断
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疟原虫抗体,如 IgM和IgG,以辅助诊断疟疾。
代谢产物检测
检测血液中疟原虫代谢产物的变 化,如乳酸脱氢酶等,以辅助诊 断疟疾。
04
疟原虫的治疗与预防
疟疾治疗药物
青蒿素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最有效的药 物之一,可以有效杀死疟原虫 。
氯喹
氯喹是另一种治疗疟疾的药物 ,可以抑制疟原虫的生长和繁 殖。
染色特性
经过染色处理后,疟原虫可以被染成红色或蓝色等 不同的颜色,方便观察和鉴别。
疟原虫的生活史
01
02
03
04
感染途径
疟原虫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给人类。
红细胞内发育
疟原虫进入人体后,首先进入 红细胞并在其中进行裂殖生殖 ,产生大量子代疟原虫。
红细胞外期
当红细胞破裂后,疟原虫释放 出来并进入肝脏细胞,在其中 进行孢子生殖,产生大量孢子 。
疫苗种类
接种计划
目前有多种疟疾疫苗可供选择,包括 RTS,S/AS01E、Mosquirix等。

疟原虫检验技术精品PPT课件

疟原虫检验技术精品PPT课件

第三步:采集血样
采血部位:耳垂或无名指,
取血方法:通常在耳垂取血, 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取血部位 ,待酒精干后,用左手拇指和 食指紧捏耳垂上方或无名指指 尖,右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皮 肤,不宜过深或过浅。然后用 右手中指轻轻挤压出血。厚血 膜血量约一粒米大小,薄血膜血 量为厚血膜的一半或1/3。
第四步:血片制作
薄血膜 厚血膜
制片过程图示
标签
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片
●厚血膜血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薄血膜平整,无皱折和空泡.显微镜下红细胞单层排列
标签
血片的制作
×
×
×
×
×

血片制作影响因素
➢ 载玻片必须清洁无油污,理想的薄血膜是一层血细胞均匀 分布不重叠、无裂缝、无皱折和空泡,血膜末端呈舌状;
➢ 厚血膜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5-10个白细胞为宜;
● 半定量计数法 (厚血膜) 优点:方法简便 缺点:只能定性,不宜作为定量分析
● 红细胞感染密度计算法 (薄血膜)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
➢ 镜检厚血膜,按视野顺序,记录200个白细胞中的 疟原虫数,如果原虫密度较低(200个白细胞中小 于100个疟原虫),可增加白细胞,计数500个。
原虫镜检---金标准
●当前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技术快速发展, 但是厚薄血片的检查仍被认为是不可替 代的确诊疟疾的 “金标准”
●显微镜检查是唯一可查到原虫实体并鉴 别4种人体疟原虫
疟原虫厚、薄血膜镜检优缺点
优点 缺点
用途
厚血膜
薄血膜
血量多,面积小,原虫 检出率高
经甲醇固定,红细胞完 整,原虫形态改变不大,
厚血膜 用推片的一角,从取 血部位刮取约4微升血量 (相当于火柴头大小), 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 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 旋转,转2~4圈,涂成直 径0.8~1厘米大小圆形厚 血膜

疟原虫课件

疟原虫课件

雌配子体
间日疟原虫-PV
圆形。质--深蓝 核--小深红致 密在一边
疟色素散在分布胞质
恶性疟原虫-PF
新月形,两端稍尖。 质—深蓝 核—深红致密位于中央 疟色素密布核周围
雄配子体
间日疟原虫-PV
圆形。质—浅蓝 核—大淡红疏 松在中央
疟色素散在分布胞质
恶性疟原虫-PF
腊肠形,两端钝圆。 质—淡蓝 核—淡红松散 疟色素散在核周围
发作---红内期;
再燃—红内期残存原虫;
传播---配子体形成;
31
贫血 疟原虫对红细胞的直接破坏 ; 脾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 免疫病理; 骨髓造血受抑制。
脾肿大 脾脏充血,细胞增生。
返回 32
凶险型疟疾 多见于恶性疟。 脑型、超高热型、休克型等。发病急,病情凶险,
死亡率高。 疟性肾病 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我军进攻云南时有 的连队因疟疾而非 战斗减员达80-90%
疟原虫 疟疾 国内
五大寄生虫病之一。
疟原虫寄生于人及哺乳动物、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体内。目前已
知疟原虫种类130余种。疟原虫有严格宿主选择性。 人疟原虫寄生于人的红细胞内,引起疟疾。
我国: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
四种疟原虫生活史相同,形态略有差别。
污 浊 气体
Malaria 瘴气
中外不谋而合
引言
人类对疟原虫的认识过程
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
Ronald Ross
Julius Wagner-Jauregg
“诺贝尔医学奖”
4
引言
疟原虫的危害
• 世界上约1/2人口受到威胁,每年死于疟疾的
人数达150-270万,其中非洲儿童. ❖云南思茅县1925年10万人,1950年仅剩余1千余人。

疟原虫形态ppt课件

疟原虫形态ppt课件

虫体较大,占满胀大的红细胞
胞质浅蓝
胞质致密,色深蓝
核大疏松,淡红色,多位于虫体 的中央。
核小致密,深红色,多位于虫 体一侧
疟色素分散
.
疟色素分散
11

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PVG) 间日疟原虫雌配子体(PVG)
.
12
间日疟大滋养体与配子体的区别
大滋养体 虫体:较小 胞浆:边缘不规则、见空泡 核: 较小、不规则 色素 较少、分布不匀,
变淡 薛氏点(Schuffner's dots)
恶性疟 正常或缩小 正常 茂氏点(Maurer's dots)
三日疟 正常
正常 齐氏点(Ziemann's dots)
卵形疟 稍大 边缘锯齿状 薛氏点
.
4
一、间日疟原虫薄血膜中的形态
.
5
薄血膜中间日疟环状体 (pvR)
中间日疟环状体
约占寄生红细胞的1/3,很少见到一个红细胞寄生2 个环状体和一个环状体有2个核。
3. 疟色素 不着色,颜色和颗粒的形状,因疟原虫种类而异
。间日疟原虫的色素颗粒呈细小杆状,黄褐色;恶 性疟原虫色素呈块状,黑褐色;三日疟原虫的色素 呈砂粒状,深褐色;卵形疟原虫的色素与间日疟原 虫相似。疟色素在虫体内散在分布或聚集成团块。
.
3
被疟原虫寄生的红细胞的变化
虫种 大小 颜色
小点
间日疟 胀大
间日疟大配子
间日疟大滋养体
.
31
间日疟原虫厚血膜中的色素特点
.
淡红色的小点,称薛氏8小点
薄血膜中间日疟未成熟裂殖体(PVS)
经40小时晚期滋养体发育成熟 ,虫体变圆,空泡消失
2.1 未成熟裂殖体 ( i核m开m始a分tu裂re又称sc裂h殖iz体on前t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生部位 肠道 肠道 肠道 肠道 肠道 口腔 脑 脑
引起疾病 阿米巴性结肠炎、肝脓疡
非致病 非致病 非致病 非致病 子宫内感染 阿米巴性脑炎、结膜炎 阿米巴性脑膜脑炎
14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三)
虫名 间日疟原虫 三日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 刚地弓型虫 肉孢子虫 等孢子虫 隐孢子虫 人芽囊原虫 结肠小袋纤毛虫
胞核(核膜、核质、核仁)——是维持原虫生命和繁殖
的重要结构。核仁内富含RNA,染色质含DNA、蛋白质
和少量RNA
6
内含物(食物泡)
营养细胞器
基质(外质) 基质(内质)
运动细胞器
医学原虫的细胞结构
7
原虫生活史
滋养体(trophozoite):是原虫生活史中代 谢旺盛的阶段,具有运动和摄食功能,为原 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阶段。
虫媒传播型 完成生活史需经吸血昆虫体内的无性或 有性繁殖,通过叮咬再传播人体或其它动物。如利什 曼原虫(无世代交替)和疟原虫(有世代交替)的生 活史。
10
致病特点
增殖作用:只有当体内虫体增殖到相当数量后才表现
为明显的损害或临床症状,如疟原虫
播散能力:建立原发病灶后有向近邻或远方组织侵蚀
和播散的倾向,从而累及多个器官,如弓形虫
11
机会致病:弓形虫、卡氏肺孢子虫、隐孢子虫和蓝
氏贾第鞭毛虫
机会致病原虫(opportunistic pathogen)
寄生原虫中的某些种群对健康宿主不表现明显致病性, 但对免疫功能受累的宿主则可引起急性感染或严重发 作。
12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一)
虫名 杜氏利什曼原虫 热带利什曼原虫 巴西利什曼原虫 锥虫 阴道毛滴虫 口腔毛滴虫 人毛滴虫 脆弱双核阿米巴 蓝氏贾第鞭毛虫
18
寄生于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19
解放前,在湘南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船到郴州止, 马到郴州死, 人到郴州打摆子。
它生动地描述了湘南高疟区的情景。打摆子、 瘴气是疟疾的俗称。它是由疟原虫所引起的。 在云南南部的一个流行区,疟疾曾经使人口在 14年间减少80% 。
20
因疟疾引起的儿童脾肿大
21
疟原虫的发现
寄生部位 红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 红细胞 有核细胞
组织 小肠黏膜上皮 小肠黏膜上皮
肠道 结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引起疾病 疟疾 疟疾 疟疾 疟疾
弓型虫病 腹泻、坏死性肠炎
腹泻 腹泻 腹泻 结肠炎
15
疟原虫
Plasmodium
16
北京时间2011年1月24日消息,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首次利用超分 辨率微镜技术(super resolution microscopy)观察疟原虫在人体 细胞膜上凿洞,然后钻入细胞并从内部摧毁人体红细胞的全过程。 这项新技术将帮助科学家寻找阻止疟原虫入侵细胞的方法。例如, 要想测试一种特定药物或疫苗,或者研究一种人体抗体是如何对 抗疟疾的,这种成像方法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使我们能够观察 每种试剂或抗体对抗病原体入侵所采取的每一步措施。该研究成 果发表在《细胞—宿主与微生物》杂志上。视频见
包囊(cyst):是滋养体遇到不良环境的阶段, 相对于滋养体它是原虫生活史中相对静止状 态,也是原虫的感染阶段。
8
根据医学原虫传播方式所 确定生活史类型
人际传播型 生活史只需要一种宿主,凭借接触或中间
媒介而在人群中直接传播。根据生活史阶段又可将其分
为两类:
1:生活史只有滋养体阶段,以二分裂增殖,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
/v/b/454775121290043727.ht
ml
17
素有美国的“诺贝尔奖”和“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 2011年度拉斯克奖获奖名单近日揭晓,81岁的中国科 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得临床医学奖, 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 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 大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认为该成果将有 望冲击诺贝尔医学奖
细胞质:由内、外基质、细胞器、内容物(食物泡\糖
原泡等)组成,其中,特殊的细胞器包括:
运动细胞器 —— 伪足(阿米巴)、鞭毛(鞭毛虫)、
纤毛(纤毛虫)(,医学原虫重要的分类标志)。
消化细胞器 —— 胞口、胞咽、胞肛 膜质细胞器 —— 主要由胞膜分化而成,包括线粒体,高
尔基复合体,内质网,溶酶体等,大多参与合成、代谢
种类多:65000余种 分布广:分布于各类生态环境 结构简单: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膜:电镜下,原虫膜结构与细胞膜无异,也可用液态
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解释(嵌有蛋白质的脂质 双层)。这样的结构特点既可保持虫体的自身稳定,又利 于与宿主的相互作用(营养吸收、运动、感觉、逃避等)5
医学原虫总论
1
医学原虫学
线虫
人体寄生虫学 医学蠕虫学 吸 虫
绦虫
医学节肢动物学
2
概念
原虫:一类单细胞的,具备完成生命活动全部 功能的真核生物。 医学原虫:一类寄生于人体管腔、体液、组织 或细胞内致病或非致病性原虫,约40余种。
3
医学原虫的形态
结肠小袋纤毛虫
溶组织内阿米巴
4
形态结构特点
个体小:多数在10μm 左右
寄生部位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单核细胞
血液 泌尿生殖系统
口腔 肠道 肠道 肠道
引起疾病 黑热病、皮肤利什曼病
皮肤利什曼病 黏膜利什曼病 非洲锥虫病、美洲锥虫病
阴道炎 牙周炎、牙龈炎
腹泻 肠炎 腹泻
13
常见医学原虫及所致疾病(二)
虫名 溶组织内阿米巴 哈门氏内阿米巴 结肠内阿米巴 布氏噬碘阿米巴 微小内蜒阿米巴 齿龈内阿米巴 棘阿米巴 福氏耐格里内阿米巴
滋养体而传播。阴道毛滴虫,口腔毛滴虫和齿龈阿米巴等属此类;
2:生活史有滋养体和包囊二个阶段,前者以二分裂增殖,包囊可
有或无核分裂,为排离和传播阶段。多数肠道寄生阿米巴、鞭毛 虫和纤毛虫属此类型。
9
循环传播型 完成生活史需一种以上的脊椎动物,分
别进行有性和无性生殖,形成世代交替 现象,如刚地
弓形虫以猫为终宿主,以人、鼠或猪等为中间宿主。
法国人查尔斯·路易士·阿冯斯·拉韦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1880年,当他在阿尔及利亚担 任外科医生时,注意到疟疾病人的红血球里有一种 微生物存在,他坚信这个微生物(即疟原虫)就是 引起疟疾的病原;这是首次发现原生动物会引起人 类疾病。他因此发现及其他关於原生动物致病的研 究获得190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