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原虫的镜检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疟原虫常识与镜检》PPT课件
胀破肝C释放
雌蚊吸血,经皮 速发型子孢子
肤侵入人体
裂殖体
裂殖子
子孢子 移入肝细胞
孢子
迟发型子孢子
某些因素刺激
侵入 血流
进入 RBC
Hale Waihona Puke 增殖卵囊〔约6-12个月 休眠〕 RBC外期P.V 8天 P.f 5天
环状体
穿过 在胃 胃壁 壁下
动合子
合子
配子
自然气温
16℃-30℃ 蚊体内
外 潜
P.V 8-9天 伏
P.f 10天 期
P.m)
卵形疟原虫
卵形疟 48h
(Plasmodium ovale P.o)
温带
普遍感染 流行最广
热带 海南、云 亚热带 南、贵州
热带 少见
热带 罕见
目前,我省只有间日疟和恶性疟。 卫生部要求: 我省应在2021年消除疟疾!
通过按蚊叮咬进入人体
二.疟原虫生活史概述
遗传基因多态性分型 无性裂体生殖
大滋养体(P.v.T)
• 经8~10小时,虫体增大,胞质增多,伸出伪足。 • 出现黄褐色的疟色素。 • 红细胞胀大,变形,颜色变淡,并出现数量较多,淡红色的
小点,称薛氏小点
成熟裂殖体〔P.v.S〕
红细胞: 胀大,褪色,可见薛氏小点。 大 小: 个体较大。 胞浆和核:裂殖子12~24个平均16个,排
内潜伏期
RBC P.V 48h P.f 3648h
侵
入
内
新
期
的
R
B
裂体 增殖
大滋养体
早期裂殖体
结合
C
雌配子 雌蚊吸血 雌配子体 雄配子 进入蚊胃 雄配子体
经过几次 裂殖子 胀破RBC成熟裂殖体
疟原虫镜检PPT课件
薄血膜疟原虫形态
间 日 疟 未 成 熟 裂 殖 体
第29页/共94页
薄血膜疟原虫形态
恶性疟未成熟裂殖 体
红细胞:大小正常,颜 色较深,可有茂氏小点。
大小: 较小。 胞浆: 规则,圆形或
卵圆形,兰色。 核: 分裂为二个以
上,红色。 色素: 黄褐色颗粒,
常集成黑褐团块。
第30页/共94页
薄血膜中裂殖体前期形态特征
第17页/共94页
薄血膜中常见的血液成分
中 性 白 细 胞
血小板
酸性球
大单核球
淋巴球
第18页/共94页
红血球
薄血膜中被疟原虫寄生 红血球形态特征
• 间日疟原虫被寄生红细胞 • 恶性疟原虫被寄生红细胞
• 胀大色浅,薛氏点鲜红色, • 大小正常,色稍紫;茂氏
细小,数多
点紫红色,粗大,数少
第19页/共94页
的结构致密,只有在个别发育阶段较为疏松,例如间日疟原虫雄配子体的核。有 时因胞浆厚密或染色深蓝,使核呈暗红或紫红色。
第10页/共94页
三、疟原虫形态特征
• ㈡ 细胞浆 • 被染成蔚蓝色或深蓝色,随着虫体发育长大,细胞浆逐渐增多。间日疟原虫发育到
大滋养体阶段,胞浆呈阿米巴样活动,胞浆内有空泡。三日疟原虫阿米巴活动不显 著。
第8页/共94页
红细胞内期 4
• 间日疟则有长潜伏期与短潜伏期两种,短者11-25天,平均14天;长者6-9个月, 最长者可达15个月。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按照生长、发育、繁殖的阶段不同而分 为滋养体、裂殖体和配子体3个时期或阶段,各期疟原虫的形态变化很大。
第9页/共94页
三、疟原虫形态特征
疟原虫的基本结构 •㈠ 核 • 即细胞核或染色质粒。在正常情况下核呈鲜红色,呈圆形或不规则的颗粒状。核
疟原虫镜检技术(2012)_PPT课件
6.雌配子体: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一 个核,较小,深红色,位于一侧。胞质 深蓝色,色素深褐色,均匀散在分布。
7.雄配子体:体积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 一个核,较大,淡红色,位于中央。胞 质淡蓝色,色素深褐色,均匀散在分布。
卵形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 需9天,自感染后最早约第10 天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疟原 虫。
虫体:不超过被寄生红细胞3/4 核:一个,周围无明显不染色带。 浆:边缘不整齐,多有空泡。 色素:颗粒较少较细,分布不均匀。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需要5天,大约感染 后第6天,在周围血液中查见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期发育最初24小时内,一 般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环状体,亦可能查到大滋 养体。
●24小时后聚集在肝、脾、脑、骨髓等内脏的毛细 血管内发育进行裂体生殖。恶性疟原虫裂体生殖 周期36~48小时。
●人自然感染恶性疟原虫后,大约经过10天(周围 血液内查到大滋养体3天后)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 到配子体。
1.薄血膜恶性疟原虫 环状体
红血球:大小正常,颜 色较深。
大小:约为红细胞直径 1/5~1/6。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1.被寄生红细胞变化:正常或稍胀大, 卵圆形或边缘呈伞矢状,褪色。薛 氏点粗大、数目较多。
2.环状体:体积中等,一个核,胞质较 粗厚;无疟色素。
3.大滋养体:体积较小,一个核,胞 质卵圆,空泡不显著。色素棕黄色, 较粗大。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4.未成熟裂殖体:体积较小,核2个以 上,胞质圆形或卵圆形,空泡消失。 色素棕黄色,分布不匀。
薄血膜三日疟原虫形态
4.未成熟裂殖体:体积较小,核2个 以上,包质圆形,空泡消失。色素 深褐色,分布不匀。
7.雄配子体:体积小于正常红细胞,圆形。 一个核,较大,淡红色,位于中央。胞 质淡蓝色,色素深褐色,均匀散在分布。
卵形疟原虫
卵形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 需9天,自感染后最早约第10 天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疟原 虫。
虫体:不超过被寄生红细胞3/4 核:一个,周围无明显不染色带。 浆:边缘不整齐,多有空泡。 色素:颗粒较少较细,分布不均匀。
恶性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红细胞外期发育约需要5天,大约感染 后第6天,在周围血液中查见疟原虫。
●恶性疟原虫在红细胞内期发育最初24小时内,一 般能在周围血液中查到环状体,亦可能查到大滋 养体。
●24小时后聚集在肝、脾、脑、骨髓等内脏的毛细 血管内发育进行裂体生殖。恶性疟原虫裂体生殖 周期36~48小时。
●人自然感染恶性疟原虫后,大约经过10天(周围 血液内查到大滋养体3天后)始能在周围血液中查 到配子体。
1.薄血膜恶性疟原虫 环状体
红血球:大小正常,颜 色较深。
大小:约为红细胞直径 1/5~1/6。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1.被寄生红细胞变化:正常或稍胀大, 卵圆形或边缘呈伞矢状,褪色。薛 氏点粗大、数目较多。
2.环状体:体积中等,一个核,胞质较 粗厚;无疟色素。
3.大滋养体:体积较小,一个核,胞 质卵圆,空泡不显著。色素棕黄色, 较粗大。
薄血膜卵形疟原虫形态
4.未成熟裂殖体:体积较小,核2个以 上,胞质圆形或卵圆形,空泡消失。 色素棕黄色,分布不匀。
薄血膜三日疟原虫形态
4.未成熟裂殖体:体积较小,核2个 以上,包质圆形,空泡消失。色素 深褐色,分布不匀。
疟原虫显微镜镜检技术(共74张PPT)
正确的推片姿势
取血量及涂片法(涂片操作)
厚血膜 用推 片的一角, 从取血部位刮取约4微升 血量(相当于火柴头 小),使血滴与平置的 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 外一个方向旋转,转 2~4圈,涂成直径 0.8~1厘米大小圆形厚 血膜,血膜厚薄均匀, 过厚易于脱落,过薄达 不到检出率的要求。
涂制厚、薄血膜的位置
定的实验室检查方法(WS259-2006)。
镜检目的与意义
疟疾诊断标准中把疟疾病例分为疑似病例、 临床病例、确诊病例和带虫者,前两者依 据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而后两者需通过发现病原体方能做出诊断。
通过对发热病人血检达到确诊疟疾病例。 及时发现传染源和明确感染的疟原虫种类, 以能针对虫种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
(吉氏染色) 散在呈金黄色,集成团块呈黑褐色
在薄血膜上加瑞氏染液5~8滴,染色1~2分钟。 单张血片染色:薄血膜经固定干燥后,用2%吉氏染液稀释液1~2毫升,滴入血片标本上染色30分钟左右; 虫体占红细胞体积的2/3至3/4 虫体较小,圆形,占满胀大的红细胞 涂制成直径1cm的厚血膜由于在制备过程中红细胞已溶解,疟原虫在形态上仍可分辨,但胞浆和胞核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程度的固缩。 厚血膜涂在第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 在普查时均应查完整个厚血膜,未查见疟原虫则判为阴性。 将瑞氏染剂粉1g置于研钵内,加入15ml甘油充分研磨后,倒入有塞玻璃瓶中,再用500ml甲醇洗出研钵中的甘油溶液,倒入瓶中,摇匀后, 置室温下,每天摇动5分钟,3天后即可使用。
血片的染色
一、吉氏染液母液配制
取吉氏粉克置于研钵中,加少量甘油充分研磨,边加 边磨,至25毫升加完为止,倒入60或100毫升带有玻
塞的有色玻瓶中。在研钵中加少量无水甲醇,洗去甘油浓
疟原虫检验技术精品PPT课件
第三步:采集血样
采血部位:耳垂或无名指,
取血方法:通常在耳垂取血, 先用75%酒精棉球消毒取血部位 ,待酒精干后,用左手拇指和 食指紧捏耳垂上方或无名指指 尖,右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皮 肤,不宜过深或过浅。然后用 右手中指轻轻挤压出血。厚血 膜血量约一粒米大小,薄血膜血 量为厚血膜的一半或1/3。
第四步:血片制作
薄血膜 厚血膜
制片过程图示
标签
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片
●厚血膜血量不宜过多或过少 ●薄血膜平整,无皱折和空泡.显微镜下红细胞单层排列
标签
血片的制作
×
×
×
×
×
√
血片制作影响因素
➢ 载玻片必须清洁无油污,理想的薄血膜是一层血细胞均匀 分布不重叠、无裂缝、无皱折和空泡,血膜末端呈舌状;
➢ 厚血膜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5-10个白细胞为宜;
● 半定量计数法 (厚血膜) 优点:方法简便 缺点:只能定性,不宜作为定量分析
● 红细胞感染密度计算法 (薄血膜)
白细胞原虫密度计数法
➢ 镜检厚血膜,按视野顺序,记录200个白细胞中的 疟原虫数,如果原虫密度较低(200个白细胞中小 于100个疟原虫),可增加白细胞,计数500个。
原虫镜检---金标准
●当前分子生物学、血清学技术快速发展, 但是厚薄血片的检查仍被认为是不可替 代的确诊疟疾的 “金标准”
●显微镜检查是唯一可查到原虫实体并鉴 别4种人体疟原虫
疟原虫厚、薄血膜镜检优缺点
优点 缺点
用途
厚血膜
薄血膜
血量多,面积小,原虫 检出率高
经甲醇固定,红细胞完 整,原虫形态改变不大,
厚血膜 用推片的一角,从取 血部位刮取约4微升血量 (相当于火柴头大小), 使血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 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 旋转,转2~4圈,涂成直 径0.8~1厘米大小圆形厚 血膜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厚血膜:血量 4.0~5.0ul,位置 玻片右1/3稍 偏右,直径 0.8~1.0cm,外观 圆形厚薄均匀。
受检者的号码,以防差错;待薄血膜 干后再用铅笔于薄血膜中写上血片种 类的代号和受检者的个人编号,依次 顺序插入标本盒内。
ppt课件
12
染液的种类
染液种类:疟原虫的染色,目前临床上应用 最广泛的是瑞氏(Wright stain)和吉氏 染液(Giemsa stain)。这些染液中的主 要染剂都包含美蓝、伊红和由美蓝氧化所 成的天青,所以称多色性染剂。
采血详细部位、取血方法有 小技巧。
ppt课件
4
血膜的制作
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将 血液涂呈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是血液涂 成圆盘,称厚血膜。无特殊要求的可厚薄血 膜分载玻片涂制。
发热病人血片
ppt课件
标本片 5
血膜的制作(涂片操作)
• 涂制厚、薄血膜的位置 通常将厚、薄血膜涂在一张 载玻片上。方法是将载片分为6等分,第1、2格备贴 标签及编号用;厚血膜涂在第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 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作为标本的血片每张玻片涂 厚、薄血膜各1个;门诊和发热病人血片每片1人, 涂2个厚血膜1个薄血膜, 以防血膜脱落而影响检查;
• 发热期,外周血中以环状体(小滋养体)为主,也可见到裂 殖体;出汗期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作后数小 时(h),间歇期外周血中以大滋养体为主,形态较易辩认, 为诊断的有利时机;发作36-48h,可检出裂殖体;发作1-2次 后,配子体出现较多。
• 恶性疟较理想的取血时间是在发作后至20h内取血,初发患者 退热后常查不到原虫。
薄均匀,无划痕,④位于玻片1/2~1/3处【左半部 分(或第4—6份)】 。
ppt课件
7
熟练工作者的推片姿势
ppt课件
8
厚血膜的制作
• 厚血膜 用推片的左下角,从取血部位刮取①约 4~5微升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
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 转,转2~4圈,涂成②直径0.8~1cm大小圆形 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 5~10个白细胞为宜),③厚血膜的位置,位于 玻片右1/3处[中央偏右(或6等份中的与贴标签 的1、2份相邻的第3份中部)] 。④厚血膜外观:
我们主要用吉氏染液,它具有方便,染色效果
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优点。瑞氏染色,染色时 间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吉氏稳定,主要在门诊量 大的门诊实验室使用。
ppt课件
13
姬氏染液的染色方法
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再用清水对厚血膜溶脱血
红蛋白,然后再进行染色。
注意:吸取母液时,不要晃动瓶子,以免沉淀物泛起影响
染色效果.
成批血片染色:将已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
色缸,倒入3%吉氏染液稀释液(3毫升吉氏原液加缓冲液
或净水97毫升,混匀)浸没血片,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
30min(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增减染色时间和浓度),
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
下)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镜检。
单张血片染色:将处理好的血膜,加姬氏母液1-2滴,
操作2 (慢染)配制3%染液:在染色量筒内量2ml蒸馏 水或新鲜凉开水, 再滴加吉氏原液4滴,混匀, 滴入待染标本上,染色30~40min。清水细缓冲 洗,晾干镜检。(一般配制2.5%-3%染液,染色效果稳定。)
ppt课件
15
全国疟疾镜检知识与技能竞赛
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评价标准
• 好血片制作质量:
标签
标本片
ppt课件发热病人Fra bibliotek片6薄血膜的制作
• 薄血膜 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从取血部分①取约 1~1.5微升的血量(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使血 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并形成25~350夹角,待血 液向两侧扩展约② 2cm~2.5cm宽时,均匀而迅速 地从右向左推成舌状薄血膜(约2.5cm长)。推制时 速度要均匀,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夹角大 小及展开血膜的速度快慢等常影响血膜的厚薄。制 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平铺的血细胞,细胞之 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③薄血膜外观:舌状厚
疟原虫的镜检技术
ppt课件
1
血膜的制作(涂片操作)
• 采血时间 现症病人和流调普查时可不考虑取血时机。但在 诊断或需要某期疟原虫作标本时,则应掌握适宜的取血时机。
• 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 出汗期和间歇期五期。
• 间日疟在前驱期相当于肝内期疟原虫发育,因原虫密度太低, 镜检多为阴性。发冷(寒战)期相当于红内期成熟裂殖体涨 破红细胞期,镜检多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末梢血血检到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是在末梢血出现环状
体之后的10天左右。
ppt课件
2
血膜的制作(取血操作)
在采集标本、制作血片前,首先要核对 患者的姓名、年龄和住址。 • 采血部位和方法:采血部位一般人为耳 垂,指头;一人一针,常规消毒、采血。
ppt课件
3
取血部位和血量
采血部位和取血方法:
耳垂或无名指(婴幼儿母 趾或足跟),通常在耳垂 取血,先用75%酒精棉球消 毒取血部位,待酒精干后,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捏耳 垂上方或无名指指尖,右 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皮肤, 不宜过深或过浅。然后用 右手中指轻轻挤压出血。 厚血膜血量约一粒大米 (即火柴头)大小。
加中性蒸馏水15-30滴,染色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轻
轻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
较理想的染色结果是红细胞为淡红或淡紫红色,疟原
虫的胞质呈蓝色,核为紫红色,疟色素为棕褐色。
ppt课件
14
吉氏染液浓度
门诊染色
操作1 (快染) 配制5%染液,(每张血片约需染 液2ml):量筒内量2ml缓冲液或新鲜凉开水, 直接滴加吉氏原液7滴,混匀,滴入待染标本的 厚薄血膜上,染色10min,清水细缓冲洗,晾干 镜检。(一般配制5%-10%,染色时间短,一定掌握好时间。)
圆形厚薄均匀,无划痕。过厚易于脱落,过薄 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以油镜视野5-10个WBC 为宜。
ppt课件
9
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位置
ppt课件
10
各种不同的疟疾血片涂制法:
标准血片(1人) 门诊发热病人血片(1人)
ppt课件
居民普查血片(2人)
11
血膜的制作
血膜编号 血膜制成后,立即在玻片面上写上
受检者的号码,以防差错;待薄血膜 干后再用铅笔于薄血膜中写上血片种 类的代号和受检者的个人编号,依次 顺序插入标本盒内。
ppt课件
12
染液的种类
染液种类:疟原虫的染色,目前临床上应用 最广泛的是瑞氏(Wright stain)和吉氏 染液(Giemsa stain)。这些染液中的主 要染剂都包含美蓝、伊红和由美蓝氧化所 成的天青,所以称多色性染剂。
采血详细部位、取血方法有 小技巧。
ppt课件
4
血膜的制作
用于检查疟原虫的血涂片有两种:一种是将 血液涂呈薄膜状,称薄血膜;一种是血液涂 成圆盘,称厚血膜。无特殊要求的可厚薄血 膜分载玻片涂制。
发热病人血片
ppt课件
标本片 5
血膜的制作(涂片操作)
• 涂制厚、薄血膜的位置 通常将厚、薄血膜涂在一张 载玻片上。方法是将载片分为6等分,第1、2格备贴 标签及编号用;厚血膜涂在第3格中央,薄血膜涂在 第4格前缘至第6格中部。作为标本的血片每张玻片涂 厚、薄血膜各1个;门诊和发热病人血片每片1人, 涂2个厚血膜1个薄血膜, 以防血膜脱落而影响检查;
• 发热期,外周血中以环状体(小滋养体)为主,也可见到裂 殖体;出汗期因原虫密度太低,镜检多为阴性。发作后数小 时(h),间歇期外周血中以大滋养体为主,形态较易辩认, 为诊断的有利时机;发作36-48h,可检出裂殖体;发作1-2次 后,配子体出现较多。
• 恶性疟较理想的取血时间是在发作后至20h内取血,初发患者 退热后常查不到原虫。
薄均匀,无划痕,④位于玻片1/2~1/3处【左半部 分(或第4—6份)】 。
ppt课件
7
熟练工作者的推片姿势
ppt课件
8
厚血膜的制作
• 厚血膜 用推片的左下角,从取血部位刮取①约 4~5微升血量(相当于火柴头大小),使血滴
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再由里向外一个方向旋 转,转2~4圈,涂成②直径0.8~1cm大小圆形 厚血膜(厚血膜的厚度以一个油镜视野内可见到 5~10个白细胞为宜),③厚血膜的位置,位于 玻片右1/3处[中央偏右(或6等份中的与贴标签 的1、2份相邻的第3份中部)] 。④厚血膜外观:
我们主要用吉氏染液,它具有方便,染色效果
稳定,便于长期保存的优点。瑞氏染色,染色时 间短,但染色效果不如吉氏稳定,主要在门诊量 大的门诊实验室使用。
ppt课件
13
姬氏染液的染色方法
先用甲醇或无水酒精固定薄血膜,再用清水对厚血膜溶脱血
红蛋白,然后再进行染色。
注意:吸取母液时,不要晃动瓶子,以免沉淀物泛起影响
染色效果.
成批血片染色:将已用甲醇固定薄血膜的血片插入染
色缸,倒入3%吉氏染液稀释液(3毫升吉氏原液加缓冲液
或净水97毫升,混匀)浸没血片,同时对厚薄血膜染色
30min(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酌情增减染色时间和浓度),
然后用清水轻轻将染液漂洗干净,将血片标本(血膜面朝
下)插于晾干板上晾干,包装,镜检。
单张血片染色:将处理好的血膜,加姬氏母液1-2滴,
操作2 (慢染)配制3%染液:在染色量筒内量2ml蒸馏 水或新鲜凉开水, 再滴加吉氏原液4滴,混匀, 滴入待染标本上,染色30~40min。清水细缓冲 洗,晾干镜检。(一般配制2.5%-3%染液,染色效果稳定。)
ppt课件
15
全国疟疾镜检知识与技能竞赛
血片制作和染色质量评价标准
• 好血片制作质量:
标签
标本片
ppt课件发热病人Fra bibliotek片6薄血膜的制作
• 薄血膜 用推片一端边缘的中点从取血部分①取约 1~1.5微升的血量(相当于1/4火柴头大小),使血 滴与平置的载玻片接触,并形成25~350夹角,待血 液向两侧扩展约② 2cm~2.5cm宽时,均匀而迅速 地从右向左推成舌状薄血膜(约2.5cm长)。推制时 速度要均匀,血滴大小、推片与载玻片之间夹角大 小及展开血膜的速度快慢等常影响血膜的厚薄。制 成的薄血膜应在玻片上形成平铺的血细胞,细胞之 间互相接触而不相互重叠。③薄血膜外观:舌状厚
疟原虫的镜检技术
ppt课件
1
血膜的制作(涂片操作)
• 采血时间 现症病人和流调普查时可不考虑取血时机。但在 诊断或需要某期疟原虫作标本时,则应掌握适宜的取血时机。
• 疟疾典型的临床表现分前驱期、发冷(寒战)期、发热期、 出汗期和间歇期五期。
• 间日疟在前驱期相当于肝内期疟原虫发育,因原虫密度太低, 镜检多为阴性。发冷(寒战)期相当于红内期成熟裂殖体涨 破红细胞期,镜检多为裂殖体和环状体。
末梢血血检到恶性疟原虫配子体,是在末梢血出现环状
体之后的10天左右。
ppt课件
2
血膜的制作(取血操作)
在采集标本、制作血片前,首先要核对 患者的姓名、年龄和住址。 • 采血部位和方法:采血部位一般人为耳 垂,指头;一人一针,常规消毒、采血。
ppt课件
3
取血部位和血量
采血部位和取血方法:
耳垂或无名指(婴幼儿母 趾或足跟),通常在耳垂 取血,先用75%酒精棉球消 毒取血部位,待酒精干后,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紧捏耳 垂上方或无名指指尖,右 手持消毒针迅速刺入皮肤, 不宜过深或过浅。然后用 右手中指轻轻挤压出血。 厚血膜血量约一粒大米 (即火柴头)大小。
加中性蒸馏水15-30滴,染色30分钟左右,然后用清水轻
轻将片上的染液冲洗干净,晾干镜检。
较理想的染色结果是红细胞为淡红或淡紫红色,疟原
虫的胞质呈蓝色,核为紫红色,疟色素为棕褐色。
ppt课件
14
吉氏染液浓度
门诊染色
操作1 (快染) 配制5%染液,(每张血片约需染 液2ml):量筒内量2ml缓冲液或新鲜凉开水, 直接滴加吉氏原液7滴,混匀,滴入待染标本的 厚薄血膜上,染色10min,清水细缓冲洗,晾干 镜检。(一般配制5%-10%,染色时间短,一定掌握好时间。)
圆形厚薄均匀,无划痕。过厚易于脱落,过薄 达不到检出率的要求,以油镜视野5-10个WBC 为宜。
ppt课件
9
标准的疟疾厚薄血膜位置
ppt课件
10
各种不同的疟疾血片涂制法:
标准血片(1人) 门诊发热病人血片(1人)
ppt课件
居民普查血片(2人)
11
血膜的制作
血膜编号 血膜制成后,立即在玻片面上写上